股癌逐字稿 EP297:🐸
逐字稿內容
本集節目由 HC400EX 益生菌贊助。
每天早上在馬桶上看著股市開盤,股市不順,便便也不順,那是因為你沒有補充到對的益生菌。HC400EX 益生菌是由藝人陳昭榮代言以及親自監製,與全亞洲第一生合生物科技大廠所共同研發,菌數達 400 億以上的益生菌。挑選八種專利菌株,由亞洲微活獎的專利共生發酵技術以及專利包埋技術研製而成,菌數達 400 億以上,以及高達 97% 的定殖率。不添加防腐劑和不含人工色素,另外更添加專利菌株 LP28、果寡糖以及菊苣纖維,調理再加分。腸道顧好,胃也要顧到,特別添加 Gasoform 德式乳桿菌大豆發酵物,以獨有的德式乳桿菌為菌種發酵而成,富含大豆蛋白、多肽、胺基酸等多種乳酸菌代謝產物,讓你腸胃一起顧,乳糖不耐症、糖尿病患者也可食用。每天一包 HC400EX 益生菌,讓你投資股價脫了韁,排便順暢 To The Moon!
HC400EX 益生菌每盒 30 包,市價 1380 一盒,現在組合價讓你最高現折 2640 元,所有組合免運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資訊欄連結了解更多。
那邊聽完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
我想這個禮拜大多數人的部位,應該都是血賺,直接大額的補血,恭喜各位。像我自己這個禮拜算是滿幸運的,這兩個禮拜我的 long short 部位,long 的大賺,那沒有什麼好說,就大盤大噴;那 short 的部位,很驚喜的,我 short 的部位還在跌,所以很高興,就是兩邊都賺到。應該已經幾季沒有這種全面賺錢的感覺,所以我非常感謝老天給我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好好把部位調好,準備面對下一波的挑戰。
那這個禮拜算是有好有壞,股價上很順,現實生活沒有這麼順。首先就是我老婆,馬的直接開撞,她帶狗去遛狗的時候,突發奇想,反正路燈在那邊,路燈也沒有幹嘛,路燈就好好地站在那,她決定倒車去停車位的時候,就跑去撞這個路燈。那我比較衰小的一點是,之前我老爸開我車也撞,那時候我是忘記去幫我老爸填進去。我是租賃車,那我的租賃車是可以寫說,除了負責人之外,誰會開你的車,無上限可以填。我的業務員沒有跟我講這件事情,她明明就免費的,你要填幾個人都可以,你怎麼不跟我講?她沒有跟我講,所以我不知道這件事情。那最後面那一次,還好是對方全肇責,所以就全部讓保險處理掉。
那這一次呢,因為是自己撞的,所以沒有辦法叫路燈賠錢。靠北,我上一次我爸撞完之後,我就想說好,從此之後我知道,我就把我想得到會開我這台車的人全部寫進去,就連我朋友,從來沒有開過,我想說搞不好哪天要在我出去玩,要開我的車,全部都寫進去了,就沒有寫我老婆。我想說反正等她考駕照之後再寫,結果她先撞,撞了之後才寫。還好就是小擦傷,只是小擦傷也蠻不便宜的,稍微修一下,右前方那一塊,我不知道叫什麼葉子板是不是,車門跟右前方那一塊,兩塊刮傷,沒有說真的凹很深,應該就是稍微補土一下,上個漆,四萬多塊,幹真的是有夠貴的。
那算是學了一課,總之就是也跟大家提醒,如果你也是租賃車、是公司車的,你要去申請一下,就是不是只有我自己在開,有誰在開,就把全部列進去就對了,不用錢的,就把它寫進去,那如果說他們撞到的話,保險也會 cover 到。這個稍微把我自己的小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不要遇到類似的狀況。
但整體來說還 OK,雖然要付這個四萬多塊,但同時事情是發生在股票市場瘋狂大反彈,那同時這個 long short 組合竟然兩邊都可以撈到,整體來說就很舒服。不像前兩禮拜,如果是發生在前兩禮...拜的話,現在應該覺得很悶,就已經要賠錢了,車子還要賠錢,到底是怎樣。所以就在老婆面前耍帥裝酷,那小事情,車子本來就是拿來刮的,東西就是要拿來用,不要在意這種東西。她也在那邊笑咪咪,她笑咪咪,我也笑咪咪,happy life。就有時候男生就是要耍酷一下,即便我們心裡面很悶很幹,其實我們在滴血在流淚,還是要把那個很酷的表情裝出來。有市場的助攻,整體來說是比較舒服一點。
不過這一波的反彈是真的很鬼,是真的非常鬼,是連那種市場大前輩,那種待很久,都覺得說「幹到底看了什麼東西?」這個月目前是 16 號,已經走到 16 號,所以說過了一半,月線還沒有畫完。但假設就以現在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是台指史上一、二猛,有史以來數一數二猛的一個大乖離反彈。
那一般我們有經過一些市場素養訓練,聽到大乖離的時候,就是產生出兩個想法,一個叫做 fat tail,肥尾效應。那肥尾效應就是這種在標準差以外的極端值狀況發生的時候,他可能會很誇張地去推升或是說拉崩股價跟指數,有一個可能性是這樣。那另外一個就是他終究是要均值回歸的。那如果說沒有特別的消息出來,像一般黑天鵝出來,那是一個消息,或是說一個絕佳的好消息出來,那也是消息推動,它可能促使這個 fat tail 事件。那不然可能都是要回歸均值的。
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要去追多單的那個心情上,應該就會感覺到比較忐忑。其實這一波反彈比較像是給本來就在市場曝險,或這一波決定要試看看反彈的人,他才有機會吃到。而且其實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吃到全部,因為真的漲勢太凌厲了,這個是數一數二大的一個乖離值,非常的可怕。
那我覺得一樣可以當成是一個預演,就是假設這一次真的就是熊轉牛的話,其實過往熊轉牛很多時候也是長這樣,就是他會一直狂拉,拉到你根本沒有機會上車,那你想要等他拉回再上車,其實就沒有補票的機會,就一路噴。他是有可能會這樣子的。那如果面對這樣子的狀況,你要怎麼處理?現在可以感受一下,就假設這個不是死貓跳,假設這個是真的,那請問一下現在你該怎麼布局?你就會發現說,很困難。
所以右側交易講起來很簡單,好像就是我順勢而為,反正我看到跌我就空,我看到漲我就多。實際上你又知道說,他還是有一些人性的磨練在。那左側雖然有一些另外的磨練方式,就是你買了可能一直跌,或是你空了一直被軋,但是他在資金的控管上,想法跟右側是不太一樣,他的部位是本來就在裡面,他是有持續在曝險的,所以對他來講我只是身受而已。可是右側仔來這時候就很尷尬,到底要不要進?所以他會讓有些人,那種等等黨,就要說「380 的台積電我不要買,我覺得太貴,300 塊我才買。」那跌到 380 開始一路反彈,你現在回到 480,請問一下你可能會買嗎?你就不太可能買,因為 380 你都沒有買了,480 你怎麼可能買?你應該是漲到 FOMO 的時候你才買,一買又直接修正,結果你就死在這種地方。那或者說他想要等他再回去,可是如果說之後又沒有回到之前的低點,那那個部位到底該怎麼樣建立?都很困難。
所以其實我覺得不管你是左側還是右側,試單都直接丟進去就對了。你不管今天在哪,你不管他媽乖離多大,反正你只要有一個交易想法,試單先丟進去就對了,先卡一個部位在裡面,然後那個部位就當成是一個 reference,一個參考點。所以這個部位往下多少的時候加,往上多少的時候加,這樣子其實是比較好的,就是你直接先上一個部位進去就對了。那也不要說什麼直接全部打進去,先丟一個。為什麼會講說要有試單這個過程?就是他是幫你建立一個心理上的點,就是我知道我買的這個位置,往下多少我要怎麼做,往上多少我要怎麼樣做。那也因為這樣子,比較不會去錯過行情,因為有些這種行情發生的時候,他可能是帶狀的就自己走掉了,往下的時候是一波崩,往上是一波拉,那這樣怎麼辦?
不過我自己傾向相信,我傾向相信就是這一波應該是會回來再測一下,我不太覺得會直接開走。雖然我應該在 2020 年四、五月也講過類似的話,當時我的想法跟 Howard Marks 有點像,就是我覺得應該會回來再踩一隻腳,結果就直接經濟 V 轉,它他媽直接開走,那就比較尷尬一點。但是如果是嚴格打就還好啦,所以一般我們有一點經驗之後,我們就知道說反正就是嚴格打,也隨時都要有部位在場上,就是永遠都要在市場裡面待著。因為你就是知道說有很多東西不是你可以說我怎麼樣規劃好,然後去執行就一定有辦法做到,他是很困難的事情。
那以後來說,我會把每次的走勢都當成是一個課程。雖然這一波是還滿順風順水的,但也有一個策略的表現,我覺得就不夠好。就是說本身有在做一個 covered call 的策略,那這個策略的做法就是我去買進期貨,那同時我去賣出對應的選擇權。像我買一口期貨,我就賣四口,一口大台對應四口選擇權,如果是一口小台就對應一口選擇權。那這個策略原因是因為,假設我賭台指在接下來他是盤整或是下跌的話,我就可以去穩收這個權利金。那權利金的數量其實還滿可觀的,他算下來那個年化報酬也是滿甜的,有個 7%、8% 以上應該是沒有問題。
所以看起來一切都這麼的美好,在下跌的時候呢,這是一個可以,第一,幫助我期貨部位稍微回血;那第二,他是一個同時就是說假設大盤是盤整都沒有動的時候,我還有額外收入的一個策略。但這個策略其實我們都知道他遇到大幅度的上漲,他是會受損的。你不會賠錢,你只會少賺。因為你是 covered call,就是說你如果只有賣 short call 的話,你就是賠錢,而且可能會賠很大;但是如果你是 covered call 的話,你期貨賺的錢等於拿去補這個選擇權賠掉的錢,所以他變成說你只會少賺,但是你不會真正賠錢。
只是聽起來好像還好,最多就少賺,勝率算起來是很 OK,有八、九成以上。那問題就是說,你在實際執行上,看到這一波鬼到,你會不會覺得說「幹嘛為什麼我要這樣做?」所以像我自己是很幸運,就是我第一波被鬼到之後,我就直接賠錢了結我的 short call,那後面期貨就吃到這一波。但是如果當時稍微慢了一點或是怎麼樣的話,是不是我就是會沒有把這一波做好?那甚至會不會這波其實賺不到?就是你會有這樣的想法。
所以我相信在之後,我會對這個策略去做調整,要嘛就是可能賣得更遠一點,要嘛就是可能就賣得更少一點,就我多承擔一點下檔的風險,我不要想說什麼全部都是做到完全的 covered call,我可能就是 cover 一半而已。我買一口多單大台,我就是賣兩口的 short call 就好,之類的,去做這樣的調整。其實就是說在這波的反彈看到之後,你其實知道說我下次可能怎麼樣做會比較好,類似這樣子。反正我們都會隨著它去做調整,但是我覺得核心指導原則是一個,就是你一定要把部位隨時都有東西在場上,不要說什麼 all in all out,然後一下子全部都是多單、全部都是空單,其實這個是非常反人性的。
聽起來很容易,很多短線的所謂大師,我相信都會這樣跟你講。為什麼我會講做一些短-線大師其實沒什麼參考價值?就是他只是要宣揚他自己多厲害而已。我們現在不管他是真的是假的,很多短線大師就是,在下跌趨勢出來的時候,他就說他在做空,很合理,因為他是順勢而為,所以下跌我一定做空。可是反彈的時候,他一定就是全部做多。那我們現在不管他是真的還是唬爛的,假設他都真的好了,其實這等於沒有參考價值。因為我今天看到狂跌的時候,我就知道你一定是在放空;狂漲的時候你一定在做多,那我幹嘛看你?就對你的力量,我幫你拍手。東西都知道,所以其實我自己比較傾向就是說,我會去看那些死多頭跟死空頭的東西,因為他可以讓我去設定一個上下限,我知道最慘可能會到哪。像上流哥我就滿喜歡看,Mike Burry 我很喜歡看。上檔的話,可能就看一些很樂觀的,那些跟你喊說猛牛的,像 Cathie Wood,他為什麼會覺得是猛牛?那我自己去評估說那價位到底位置是在哪,那我去做一個相應的操作。
所以就是說,我今天是很看空的話,我應該繼續的去做完全的 sell call,只是現在就是覺得可能沒有這麼空了,所以 sell call 的這個賣的部分就稍微賣的少一點,去做一個相對應的調整,然後去承擔他。因為也有可能會看錯,就要說如果之後就繼續破底往下的話,我一定會很後悔,我一定會覺得說,為什麼不要繼續維持我的那個部位配置就好。但是就是我們順著目前的情境去做調整的一個思考方式,然後在這邊稍微分享給大家。
好那接下來我們來聊一下這個禮拜台灣市場最重要的大事,這應該也是全球市場的大事,就是 Warren Buffett,股神巴菲特,他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在第三季的時候買進了 6000 多萬股的台積電 ADR (TSM)。那這個總價值大概是 41 億美金左右,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量。這個量大概可以讓他的持股比重佔到波克夏的 1.2%,是第十大持股比重,那同時也可以成為 ADR 的第五大股東,所以他這個買進的量是很驚人的。
因為你要知道波克夏他買進,他往往不會只有一單,他可能下一季會繼續,就像 OXY 一路買,那蘋果也是幾年以來就一直在買,所以他有可能會繼續買。那他第一次的試單就直接買這樣,其實算是還蠻屌的。那我們現在看到這個 13F 報告,他是以過去一季機構買進的部位做一個結算,然後在現在申報出來。所以他可能不是買在像大家想像的,他抄底買在最低點,所以那是他買出來的,其實不是這樣。他比較高機率是,因為台積電前面都在跌,然後被 Cathie Wood 算說是不良品,當你在覺得他是不良品的時候,波克夏海瑟威、巴菲特就一直在買,一路買這樣子。
那我自已猜測,我會覺得這個決定應該不是他下的,應該是他下面的操盤人下的,然後之後他是做一個 approval 的動作,就是他同意這個交易,我相信是這樣。因為巴菲特自己也講,他的專業不在科技股,他是看銀行、他是看消費品的,所以科技股的投資應該是下面的這個接班人決定的,然後他是在背後做一個背書。但無論如何,他一定是有看過這筆交易,他覺得 OK,然後才會去做這樣的一個操作。
那我覺得這本身是一個對台灣市場很強力的信心支持。因為我們正在經歷著,像近期我跟大家分享的,大量的海外的資金他們正在試著把錢往外匯,然後有很多台灣高資產等級的買家,他們正在把錢往外丟,就大家都覺得台海這邊是可能有問題的。這個是實際有在發生的,你去問一下在新加坡開戶的朋友,你去問一下美國的券商,如果說你問得到的話,應該會知道就是近期真的有很多資金試著往外跑。
那這些資金當然也不是說他們往外跑,就是拋售所有台灣的東西,不要想得這麼極端。其實就是這些有錢人錢多,所以他就是等於說,我知道有可能有風險,我就配一些放在外面,這種感覺。也不是說他就是覺得台灣不行或什麼的。但總之,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還是讓整個投資圈內可能蔓延著一種「是不是可能台灣會有問題?」因為習近平他現在已經確定連任,那之後可能是無限期的任期,他的接班人選他是沒有選的,所以他有可能會選擇拿台灣祭旗,不知道,就是這樣的一個猜測跟可能性。
那巴菲特買下去之後,我覺得大家應該可以稍微安了這條心。雖然他也是有可能在下一季就賣掉,在前面航空股的案例,他曾經買了之後然後馬上把它賣掉。所以也不是說巴菲特買進某個東西就一定像他講的「你不要持有十年,就連一刻都不要持有」。他可能買進之後,然後有一些基本面上的改變、大環境的改變,他要把它賣掉。但無論如何,他會選擇在這時候買,他一定也知道台海可能的風險,他一定也知道共產黨的連任,他知道這些東西,他還是決定要買。所以他真的在施行一個我們講「別人恐懼我貪婪」,大家都覺得台積電是不好的東西、不良品,然後大家都要去做 de-risking 的時候,他跑來買 ADR。
這個 ADR 並不是說什麼他換成台幣來買台股,ADR 就是在美國交易的這個存託憑證。那你可以把它視為就是台積電的股票,就是說台積電他有一部分的股票是把它劃起來,然後變成 ADR 在美國發行。那這個 ADR 他換算台幣的價值,就換算台積電在台灣的股價,就是把這個 ADR 的目前的股價除以 5,再乘上匯率,就可以算出說對應的價格是多少。
那其實這個東西我們在上一集有講過,你不用刻意去算。就是他有時候價格会跑掉,但是他不可以也不會完全地貼在一起,因為他沒有一個很直接的套利方式可以去收斂這個價差。所以他一般來說在過去幾年是呈現一個溢價的狀況,就是說 ADR 是比我們在台灣買台積電還貴,最高的時候好像有到十幾趴吧,我的近年我記得最高有到十幾趴。那只是這個溢價已經被收斂掉了。
所以其實有個說法就是說,這個溢價被收斂掉,其實就是這些歐美投資人對台灣投下的一個不信任票。不是不相信你台積電,是說因為你台海可能有問題,所以過去我願意用一個溢價去 trade 的,那只是現在我就不願意了。當然這對一般投資人來講就是一個好事,就特別是我們的美國聽眾,你可能沒有辦法直接買到台積電的,你要買 ADR 的,那現在這個溢價是直接收斂掉是沒有的,基本上是直接貼齊了。所以對你來說買這個就 OK。
其實不用太掙扎去算所謂現在到底對應台積電的價格多少要怎麼買,因為你沒有辦法找到到底誰先誰後。很多人會做這樣的分析,今天 ADR 漲多少,那明天台積電應該漲多少;或是今天台積電漲多少,明天 ADR 就要漲多少。這個是浪費生命的一個做法,不用去算這個,因為它是隨機的跳來跳去,反正總之他們就是一個想像上就是雙生精靈的感覺,跑來跑去,可是他們終究是會在差不多的位置,然後以前會有一個溢價,現在這個溢價是不見,大概這樣子。
我覺得在大多數的狀況之下,直接買台灣的 2330 就好。因為我看到網上有人在討論說,巴菲特是買 ADR,所以我們應該買 ADR,不要買 2330。這個在搞笑,因為這是一樣的東西。那只是當然在一些狀況之下,有可能買 ADR 對你有優勢,但大多數的狀況來說,台灣人就是買 2330,美國人呢,因為我們有一些聽眾是香蕉,就是外面是黃色的黃皮,可是裡面已經是白色,就你在美國出生。我們的美國聽眾大概有 3-4% 左右,美國聽眾可能就是選擇買 ADR 會比較好,就是你不用說什麼大老遠會回來台灣買 2330,就是說你直接買當地的東西就好了。
那為什麼有些台灣人還是會考慮去持有 ADR 呢?我這邊稍微講一下幾個潛在的可能性,讓那些有可能需要的人可以稍微參考看看。第一個當然最明顯,就是因為他是美元的資產,所以等於說,我在美國這邊,我也不知道要買什麼,對美國也不熟,我還是想買我們的台積電,OK,那你就換了一筆美元,放在美國的券商,去買台積電 ADR。或是有另外一種東西大家可以看 EWT,等於是台灣的,你可以把它視為是全市場的一個 ETF,在美國這邊投資的。那這兩個東西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就是那些「我不知道美國在幹嘛,可是我想放一筆美元在國外當避險」,然後就是可能台海風險會爆發的,你可以考慮這兩個東西,就是 ADR 他確實在這樣狀況之下,他可以當成是一個配置的一環。
那在第二個,就是他可能是做比較短線的,就是說當沖仔。在台灣的話,當然如果你沖的量很大,什麼都好談,可是如果你量不大,那你又手癢要去玩當沖的,雖然我不推薦當沖,可是我還是要跟你講說,就是你在美國這邊是有可能會比較有優勢的。因為台灣人在美國這邊是沒有資本利得稅的,然後買進賣出也沒有交易手續費、也沒有交易稅。所以整體來說,台灣人在美國買美股算是得天獨厚,因為我們會被課到的就是美國政府預扣的 30% 股息稅,可是美股的特性就是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麼股息的,所以台灣人買美股真的是得天獨厚。在台灣這邊你去做交易的話,買進賣出就是千分之 1.425,那手續費還有一個折數,這點稍微算一下;再來就交易稅就是賣出千分之 3。所以算起來,頻繁的進出的話,在 ADR 會比較划算一點,如果你是短線仔的話,可能可以這樣子考慮。
再來就是有稅務考量的人。只是這個就稍微 tricky 一點,這一定是要自己去算看看,就是你開始會遇到稅務問題的,其實基本上就是花點錢請會計師去幫你算,不然就是你自己要稍微仔細的去評估一下。就是你有達到那個位置的話,你就要稍微的去算看看,哪一個可能對你比較有優勢。
我們在台灣的話,我們配息是要去繳稅,假設是分離課稅的話 28%,假設是合併進去綜合所得稅的話,它有一個 8.5% 的抵減稅額,但是有上限。所以一般來說,如果是合併利息所得計算的話,30% 以下的人基本上是比較划算。如果是 30% 以上的,有些可能就可以考慮去採用 28% 的分離計稅,但是也未必,因為我們是累進稅率。再來就是還有二代健保,這也是要考慮進去,這是台灣的稅。那美國這邊也是有稅,雖然不是剛剛前面講到的美國政府預扣 30%,因為這個是台灣在美國上市的股票,所以沒有這個美國政府的預扣 30%,但是有台灣政府的預扣 21%。所以 21% 去跟前面的,假設你是 28% 比的話,可能就有優勢。可是這個沒有考慮匯率的一些風險,或是說折溢價的風險,這個還是要稍微的去評估一下。但是對於那些錢比較大的,它確實有可能在 ADR 這邊會找到一個持有的動機。
所以我覺得基本上工具就是擺在那,那還是要看你個人的條件去做選擇。只是以大多數人的角度來講,直接買當地有的東西就好,在台灣就是買 2330,你在美國就是買 ADR,不用把它搞得太複雜。
那台積電目前的狀況是怎麼樣?我們在這邊稍微的跟大家提一下。那一樣這些有些是我自己在供應鏈裡面 check,或是一個爬梳市場消息,就是一切都還是以公司派的說法為主。我們自己本身是一個投資人,我們會有自己的研究管道,但未必會反映到目前公司的實際狀況是怎麼樣,以及世界是動態變化的。
我這邊要先下,稍微講一下台積電目前的整體狀況。目前來看,之前跟大家提到的兩個有爆掉的節點:7+5 跟 16。後來有講說 16 有補回來,7 的部分至今就所知是沒有補回來的,所以 7+5 這邊有很大的空缺。那這個空缺的原因當然 PC、NB、手機都有,Data Center 也有。反正這個節點掉的東西應該是比較難補回來,然後目前也沒有看到所謂的白馬王子,好像當年海思掉單的時候,然後有 AMD 跟 MTK 進來救,這次可能比較沒有人可以進來救。但是同時明年的主力節點會變成是 5奈米,所以 7+5 的稼動率雖然有機會掉到 Q1 五成以下,但是對營收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因為還有匯率的加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公司可能在 guidance 這邊沒有下降,即便我們有看到說稼動率的部分是有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大概就是這邊有這個匯率的幫忙,然後以及漲價,因為漲價還是有在延續,所以可能成長性、營收那邊我們會看到是差不多的,但細部拆解也會發現有些東西掉了,那只是這個未必是一個很大的負面事情。
5 奈米的部分也是有出現減單的狀況,但整體來說還算健康,稼動率是有八成以上。再來就是更先進的製程,N3 的部分,以前是有 Intel 跟 Apple 在下單,現在就所知 Intel 應該是有拔單的狀況,Apple 是 N3 目前所知唯一的一個客戶。所以 Apple 在撐場,之後就看蘋果明年手機的表現怎麼樣,再來就是有沒有其他客戶會加入 N3 這個節點。就是可能目前看起來也會是一個未來的長期長線的重大節點,只是現在可能客戶是跑掉了一個,Intel 是可能暫時沒有在這邊投片,但這也可能是暫時目前全球總經的一個短暫現象,就是大家開始去縮手之類的,那我們還要再持續觀察下去。
再來就是我們用項目的方式去拆解。手機的部分上集有跟大家提到應該是 flat,是一個持平,所以我們就先跳過,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亮點。Data Center 開始有看到下修的狀況產生,特別是這些美國的大型巨頭,他們有 Data Center 需求的,像是 Meta,Meta 它有砍資本支出,所以這一定會受到影響。再來就是 Amazon、Microsoft、Google,所以這些東西他們如果開始有去做下修的話,Data Center 的業務都會受到衝擊。但這個都可以把它視為是一個短期的東西,因為公司已經很明確跟你表態說 Data Center 是以後的主力,所以相信公司派,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做法。它是一個短期的修正題材,可能就是會把這個當成是下殺理由,但是長期來看 Data Center 只會持續的成長,只是因為現在遇到了一個全球經濟的逆風期。
Data Center 之外,另外一個看點就是在車用這一塊。雖然車用在台積電佔比是不高,但是它成長的速度是很快的。那它有機會可能在幾年之後爬到 15%,甚至 20% 的一個可能性。那車用這塊其實是不得忽略的一個重點,雖然目前大多數的投片可能是落在 28 奈米以上,就成熟製程,28、40、65 之類的節點,那它之後開始有輔導往更前面去丟,可能會丟 16,或是一些先進的自駕晶片是丟在 5,甚至 3 之類的。那這可能是後面的一個蠻重要的看點。
那目前看起來車用的幾個大玩家已經浮現出來了:Nvidia、Tesla 跟 Qualcomm,這三個都是台積電客戶。Tesla 甚至在市場消息有傳說,是台積電唯一供應,然後在之後的 Hardware 4.0 之後開始就是台積電唯一供應。所以如果說這樣去算的話,你就可以知道說台積電供給他多少片,因為它一個 Hardware 4.0 就是它車子裡面的電腦,會有兩片 FSD 晶片。所以如果今年出貨 300 萬輛,就等於說晶片投片是投 600 萬。那你去算一下一個晶片的大小是多少,就可以算出有幾個晶圓,一個晶圓成本是多少錢,然後再算他可能賣多少錢,就可以拼湊出來說這個貢獻是多少。這可以稍微去算一下。所以從這邊我們就知道說車用的前瞻性可能是還蠻不錯的,除了 Tesla 進來,再來就是說 Nvidia 跟 Qualcomm 他們在車用的布局,整體來看是還蠻 promising 的,這個前瞻性我覺得是還蠻不錯的。
所以應該說動能很多,如果說我們用基本面角度來看,你就會覺得說好像隨時都可以買這個股票。只是有時候在市況不佳的時候,反正各種理由都可以殺,因為前面可能預期真的是預期的非常高,那殺回一個比較健康的估值之後,有可能就會繼續回到一個成長的軌道之上。所以大多數的狀況之下,我自己都還是以基本面為主。
那我們基本面分析當然有時候也會 miss,這 miss 有兩種,一種就是你的消息或是你算的數字剛好就是壓錯,那這個就是沒有辦法,就是有時候你會做錯。那有時候是你看對,只是這個股價未必是按照你的方向去走。但我覺得其實長期來看,我們都是去找一個你自己套用之後可以賺錢的方法,然後就持續的重複去做它。反正就找到一個賺錢的方法,然後重複做它。所以如果說你還沒有找到一個賺錢方法,你應該是快一點去找到一個賺錢的方法,而且這賺錢方法盡量,甚至可以講更絕對一點,就是絕對不要是靠感覺的。他一定是我按照某個分析方式、某個資金的配法、某個投入的方式跟停利的方式,那這套做法我把它套進去之後,我發現我做十個有六個會賺錢,類似這樣,那我就可以重複去做它。
所以我自己已經找到了我可以在市場裡面賺錢的一個方法。雖然有時候像在今年,我們會講說基本面失效,基本上好像你分析的再好,他真的要跌的時候都會一起跌,沒關係,就是有時候你一定會遇到你的策略的逆風時期,但是如果說回到順風的時候,你還是要知道說你要有一些吃飯的本領。那像我自己還是傾向用基本面去分析它,所以用基本面的角度來看,你說股神去做這個操作,我覺得他買得非常漂亮,他買在假設三、四百塊的話,這個未來的預期成長每年 CAGR 應該有個 15-20% 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吧?那在按照他喜歡有穩定配息的這個特性,其實買台積電非常合理。
應該說其實還早以前就很多人在講說為什麼他不買台積電,那當時其實大家的評估就是說,因為他覺得地緣風險吧,不然除此之外為什麼他不買?就很奇怪,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穩健的公司,就很類似是蘋果的存在。我覺得當然蘋果跟台積電特性差很多,可是我們就講說,在業界的某個領域的那種領導權威性,以及他的規模還有他可以帳上有大量的現金,以及他可以穩定的配息這件事情上面,其實台積電是一個非常好的標的。所以這時候被股神買到,那可能也會引發其他的資金開始去注意到台積電這個標的。
那只是在短期上你要知道說,當某個消息出來的時候,你就要先視同說他是已反應。所以你看到巴菲特買,你就不要去期待說大家會在之後開始有一個動能瘋狂地買它。反而是,舉例來說那些知道巴菲特買的,這時候他是做短期的他就出貨了,趁現在大家都在報的時候,我趕快加碼出貨。然後不然就是說什麼,那些他知道的人,他可能也不會選擇說在現在熱度很高的時候進,而是之後假設又有在修正的時候再進來買。
所以一般我們講說不要看新聞買股票,就是說你買的時候你可能會套在一個短期相對的高點,長期未必,短期因為大家都很 high,巴菲特進來趕快買趕快買。所以這個地方可能就是說,有 FOMO 不要太 high,太 high 也會被懲罰的,FOMO 仔也會被懲罰的。
好啦,那這集節目先聊到這邊,我們直接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彭肚子過於生:
> 拜習會看法?家人和自己的政治立場相反,像孟大會怎麼做?當家人都在說自己無法認同的意見,很想反駁,但覺得傷和氣。也同意您之前說過的,政治立場就跟信仰一樣,不能改變。我不是狂熱政治的人,自認為並不把政治當作信仰,但家人是,每看新聞就是怒不可遏,也是擔憂他們太過相信某黨。要怎麼愛總是攻擊自己的人?
這樣好啦,就是不要在政治上面去做一些辯論,這個真的是沒有什麼太大意義。就像我們自己的家族裡面,我爸媽就是比較偏國民黨這種,他們以前是民進黨,他們以前是那種什麼小豬撲滿,然後還有去挺阿扁,然後之後那面倒扁的時候有上去倒扁那一種。所以他們也算是變色龍,本來是都挺民進黨的,然後後來就開始挺國民黨,他們現在就是很國民黨的那一派。那我姑姑那邊呢,像我姑丈就是非常的民進黨,所以有時候你就會看他們很好玩,就他們想要故作和氣,過年吃飯的時候,然後呢,我姑丈就開始酸一下國民黨,我們家人就是酸一下民進黨,要打在那邊酸來酸去,然後又不好意思直接嗆名,所以就都笑笑的在那邊互噴,我就覺得幹超白痴。
每次過年都會有這樣的戲碼,近年比較少,年紀大很多時候有比較少一點。那我自已是覺得,因為我從小看這樣子的劇碼,所以我覺得很煩,就是家人都要看政論節目,然後你以前支持他,然後你現在要反過來支持另外一個人,然後你們又要吵架什麼的,就是你看的會覺得很煩很膩。所以對我來說對政治一向是比較冷感一點。
我唯一在乎的,然後覺得說會引起我去投票的,就是說你今天跟我講說證交稅要往下降、股利稅要往下降,那我蓋爆,我直接蓋爆。那還有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我希望台灣不要有親共的政治人物出現。只是這一點你就知道,就台灣傾向共產黨那邊的,很明顯看得出來是哪些黨,那明明就是反共的,可是大家又會爭話語權:「我比較反共」、「你沒這麼反共」。所以像民進黨的一些死忠支持者就會說什麼國民黨、藍白黃,反正全部都併在一起,你們這些都等於是共產黨。就激進派來看,有時候其實激進派對我們來說也是滿煩的。
像我就很常被激進派扭,明明我是有當兵的、我在台灣繳稅的、然後我整天在那邊幹習近平的,可是你知道我在一些人的眼中,他們叫我中共同路人,超諷刺的。然後有時候他們就會故意抓一些我節目講到的東西,像之前有一段時間跟大家說,你不要聽市場那邊亂喊跑去買蘋果日報的股票,因為當時很多人講說你要支持黎智英就買蘋果。我真的覺得放這個消息的根本就是中共的人,就等於你幫助那些大股東出貨,可是你這樣其實幫不到黎智英的。那時候港股的時候也是,就是國安法不是有撞一個低點出來?對不對?就說香港完蛋,趕快去空他。可是我們在市場的角度就要跟你講說,沒有,他在搞,你已經看到他在搞了,你現在進去,你要就是凹到底,對你凹到現在你是贏的,可是你當時進去更空的,你可能就死了。就是很多人他其實當下看到的東西,然後他就是那個政治顏色大於一切,所以他又直接用這個去做出所以投資上的判斷是怎樣?然後就賠光,這就不是對的,不能這樣做。有時候我們去講一些這樣的意見,你看我們就變中共同路人,就你在怎麼樣的反共都一樣,反正就是中共同路人,你沒有死忠幫,你就是不行。
所以到最後你就會發現說,你不只是要跟對立的人辯論,你真的玩下去的話,你們還可以再家族裡面形成一個更獨的以及沒那麼獨的辯論。像我剛剛前面講那個姑丈家,那姑丈家就是他們家都蠻綠的,然後最後面我姑丈是最綠那一種,就是他是彭文正那一派,相信蔡英文學歷是假的,他們家裡因為這樣還可以吵架,你看他們是同一派的,然後還可以吵架。所以真的不要浪費心思去做這樣的事情。
我覺得反正就大家去投票,投票之後結果是那樣就是那樣。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講,我們當然知道說我們要盡可能的去讓大家出來去支持自己喜歡的那個理念,但同時也不要這麼沉醉,因為最後面那個投票結果又不是我可以決定的。所以我要專注的東西怎樣?就是不管你派誰來選,不管你誰選上,我都要在台灣是 PR99 的,我生活條件都要是最好的。即便今天他真的選了一個共匪出來,雖然我們真的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可是真的選了一個出來舔習近平的人,至少我們是有能力可以離開這個地方。對吧?如果說今天是要留在台灣抵抗,至少是外國原因,就周邊變成是我直接選一個支持統一的人出來,那我幹嘛怎麼辦?
所以我們其實比較專注在把自己的生活過好。那我覺得你也可以去往這個方向思考,就是你之所以會覺得很煩,可能就是因為你就是他媽太閒,然後每天你爸媽在看政論節目的時候,你就坐在旁邊跟著看,所以就只要跟他講話,那每次講到就要吵架。你就不要整天坐在那邊看電視,我去做一點別的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大家是這樣。
下面這位,中壢的 Ryan:
> EP295,狗狗用生命愛你那一段,真的聽到哭,幹,不要再次說嘴了。
我每次想到這個…
下面這位,想賺錢就不要做遊戲:
> (我已經吹捧了一大串…)小弟從高中三年級開始聽您的節目,到現在目前要大二了。從一開始認真查詞條準備入場投資,到現在把股癌當作健身房跑步機的計時器。雖然聽了兩年還是不會投資,但還是很喜歡聽您的節目。那因此跑步機都有跑滿 50 分鐘,也了解到許多癌大生活的大小事。那很感謝主委的幹話跟笑聲陪伴我度過這兩年的時光。最後想請教主委一個小問題,我在某超市買了一罐 400 的松露醬,本來想說可以爽爽吃,但沒有想到放在牛排上難吃、拌麵難吃、放烤麵包上也很難吃,只有一坨油跟很苦很重的菇味。那想請主委開示松露醬的吃法。最後祝福主委全家快樂順心,兒女平安長大,秋風快樂中心,謝謝主委。
好,謝謝你。那我覺得只有傻屌才會買松露醬,松露醬就不是松露。松露醬一般都有一個酸酸油油的味道,你要真正的松露,我覺得松露鹽反而味道比較像。如果預算夠的話,直接買一顆松露回家刨,因為松露就是要直接吃它那個味道,你不是要吃模擬出來的好不好。
好,下面這位,TrowasBarton:
> 定期定額千歲仔第一次留言,不知道會不會唸到。聽股癌聽了兩三年,第一次留言,因為聽到上一集檢舉那一段超級無敵認同。每次看到有人抱怨檢舉魔人就覺得幹你就不要違規,違規還理直氣壯到底是怎麼回事。我跟男友以前都會在路上用 App 檢舉紅線違停,然後就買了特斯拉,就更方便我們存檢舉素材了。希望政客可以好好聽這一集,把檢舉制度改好,人手不夠就加人或改善流程好嗎。
完全認同。而且特斯拉真的蠻方便的,就是他可以直接在車上,點右上角有一個按鈕,然後他就會儲存一下的影像。所以你只要每次看到違規仔你就點一下,他就會在後台的檔案裡面,就是你每按一個他就會呈現一個新的檔案,所以可以很快找到說每一個違規在哪。雖然特斯拉的駕駛有些會改個紅牌去跑五本,那同時你也可以去當這個檢舉達人。我不知道現在檢舉有沒有錢,如果有錢的話,歡迎大家幫忙檢舉。
下面為 ND 站:
> 五星推爆防疫大作戰。一直收聽股癌,第一次留言就是確診日。感謝股癌分享之前確診與國外的情況,就算感染 COVID 真的沒有這麼可怕,但是當病毒來到你家大門的時候還是有點緊張。某些舊舊的股癌聽眾是很秋逼,但是對我來說,癌大像是老朋友一樣,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在敘述自己的生活體驗,了解藍綠以外的世界是什麼樣運作的,掌握不到的猿味,但是五星推爆。
也祝你早日康復,多喝水,多喝水真的是有幫助。
下面為這個,想到的暱稱都被取完了:
> (已唸過跳過)
下面為這個,美光大多頭:
> 舊舊 3034。主委優質好節目,傳達正確觀念跟心態。想請問主委,如果家人把退休金 all in 在 3034,然後看股價一直跌不處理,再跌下去就要喝西北風,勸也勸不聽。每次勸他賣,就拿他韭菜取暖群的朋友出來說嘴,都覺得配 51 塊好棒,而且營收獲利 year on year 腰斬,明年最好還配得出這麼多。不然就是繼續貼去年,偶爾上上季,還未衰退前的新聞說以前多會賺,無視最近一次的財報有夠爛。會對這種公司暈船是因為曾經未實現紙上富貴加 100%,但目前已經全部吐回去,還是曾經在以為自己賺錢的日子,那種感覺怎麼辦?其實沒有想要管家人如何使用自己的退休金,如果有分散配置那還好,但 all in 一支,每天看他幾十萬在虧,算不是我的錢但真的很心疼。
我覺得我自己算是半導體鐵粉,所以我對於半導體的公司都會比較網開一面,特別是領頭羊公司。所以 3034,對,這支如果說你有聽我們節目就知道我們在去年、甚至去年初就要講說 DDI 會不太好。這件事當然不知道跟你邀功或啥小,因為我覺得這個是超明顯的,誰不知道?只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是,我們都知道他不好,就是他還可以一直跌。
那最近是看起來有做出一個底出來,因為開出一個很壞消息,就是蹲太久,它減單量,就是說他要去付違約金。那聯詠其實早就有聽到說要去付,只是可能最近才開始在新聞上比較有討論,那也有一些報告還會發出它可能每季要付掉多少錢。那減單量就說 DDI 這波真的受到很大的衝擊。那我相信他下一波還是有機會,下一波的機會未必是在 DDI 的庫存跟價格調整完,他有可能是在 ISP 晶片上面。
所以聯詠他是一個很好的公司,沒錯。那只是一樣,就是台灣的這種 IC 公司,像威盛以前也是一方之霸,你說 all in 威盛就很可怕你知道嗎?就算 all in 發哥、all in 聯詠、all in 瑞昱,我都覺得怪怪的。但是你去買他,我不會,就是舉例來說,我聽到你講我就說怪怪的,因為我覺得還好,因為他是大 IC 公司,他已經算是業界的領頭羊之一了,我也這樣看他。只是在股票配置上真的是不會這樣做。
那只是還是回到一個重點,因為他是家人的錢,所以我建議不要去下指導棋。別人的錢他怎麼樣做,那是他的事情,Your money, your business。你不要去跟他講說怎麼做,你跟他講說要賣,你就不要很衰小,剛好在前面 250 跟他說要賣,然後現在噴到 307。你跟他講說沒有啊,因為大盤在噴什麼都在漲,他不會屌你這個,他只會覺得「幹我少賺一張 57,000,你要怎麼樣賠我?」然後如果從這邊就是景氣低點一直往上噴,你死定了,你從此之後就完了。然後從此之後,好,假設你叫他 250 賣,然後之後邊跌到 175,他也不會跟你說謝謝,因為之後有一個反彈的話,他只會記得為什麼那時候我會賣掉。那種意思。
所以給家人指導就是一定會出狀況,那不是你的錢就不要幫他做決定,然後也不要覺得心疼,雖然你會想說「幹那有可能是我的遺產」,但就是需要 fuck off。因為你去做了,一定會造成家庭失和,這是我給大家建議。你最多就是,好,幫忙找一些報告給他看,幫忙找一些 guidance 給他看,就這樣子,可是決定呢,是他下,因為是他的錢。
好像沒有這個,你又來了:
> 喝啦喝啦。老爸一直很愛喝,基本上 7 天有 5 天都在喝。那最近一次還喝醉把衣櫥當馬桶,直接給他尿下去。醒來,我想是為了面子,一概否認這些糗事,叫少喝點這個繼續喝,沒有什麼用。感覺已經承認了,他的習慣改不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他溝通。想問癌大,單兵該如何處理?
我爸媽也是酒精成癮,只是我爸媽不會把衣櫥當馬桶。我爸媽就是,他每天都要喝,他只是就還好是小酌,就是他們每天都會喝一點喝一點,那有朋友的時候會喝一個大的,然後在裡面就鏘啊,那邊唱歌什麼的。可是他們不會酒駕,就少讓家人煩惱。所以我覺得喝酒要有酒品,可以稍微溝通一下,你要喝可以,可是要有酒品,回來不要鬧。不然就是回來把它關進去,怎麼這樣,禁閉室這樣子。你回來牆上,OK,你醒來自己刷地板。
所以去畫那圈,戒酒的話,我覺得就是多一點陪伴吧。他要去喝酒的時候,你可以試看看就是說,不然不要去喝,跟我去哪,帶你去哪,去開他的注意力。因為這個跟菸癮我相信是有一點像,就是你一件習慣做一件事情的,他已經去刺激你腦內的激素分泌,就是讓你覺得做這件事情很快樂。所以你今天假設突然不喝會有那種戒斷的效應,就是會很不舒服之類的。所以他是需要時間去做修正的。
那像我自己爸媽,我也常勸他們說不要喝這麼多,雖然他們不會酒駕或什麼,他們整天都在喝。而且像我媽是很瘋狂,我媽是,他會整天就是拿到酒就說「這個 5% 的喔,這比較好的喔,這比較濃的喔。」在啤酒 4% 比較,他 5%、6%,他會 7% 那一種。那紅酒「喔,這個比較濃的喔。」我就想說還是我直接那一瓶乙醇拿給妳,這是最濃的,要喝就喝這個。媽整天在那邊跟你說哪個濃度比較高,每天都會比這個東西,我覺得幹真的是氣到。
所以我懂那種就是家人很愛喝,但是很欣慰就是我們家人喝了不太會製造麻煩。好,那我相信這是一個癮頭,當然就要去往改善癮頭的方向去處理,那我覺得分散注意力跟找到新的興趣是很重要的。
好像沒有這個,文山吉娃娃擊敗大盤:
> (已唸過)
下面有這個,小小阿仔居然被使用:
> 來感謝的。感謝股癌不斷分享正確的觀念,讓小弟可以在這麼嚴峻的一年打贏大盤。不斷的慢慢分批投入到現在,沒數沒贏,25% 大盤、20% 富邦台、25% 的 0050。雖然這兩個都跌到爛蛋破掉,但 30% 的白衣網通廠撐了大半年,終於轉藍極對它上下的其手,還有最近聽到 00680L 之後,立刻開通小試身手就賺到現在了。真的非常感謝癌大的觀念,那這些觀念的原則也跟我的專業相差不遠,所以我才能夠這樣有信念吧。那就要癌大繼續分享各式這樣的觀念謝謝。
欸呦,那個白衣網通廠我大概知道你在做什麼東西,還不錯。然後前面的,簡單來講就是大盤,然後外加最大的 Top 3 全都是國巨增加權重,然後這個算是相對穩健的配置。只是今年因為我們的大盤最大權重剛好就是半導體股,所以他很多也跌很深。但最近這個反彈其實還蠻屌的,就是已經讓今年的跌幅從本來接近五成已經收斂到蠻小的。
然後再來就是說這個 680L,欸我今天有在幫 680L 做壓力測試,我直接開了大拋一頓,然後拋到他的那個造市機制被我打壞掉,然後我就去私訊群益的講說,可以那個造市做厚一點。就是我今天有做一點調節啦,那當然這個東西本身就是我資金會拿來頻繁的一個東西,我在節目有聊到。可是,你知道我就很怕聊標的會這樣子,因為我聊到之後,我看到那個 CMoney 那個股市同學會,就有人在上面講說「我們來找股癌的分點,你也是來這邊找分點的按 +1」。然後就有很多人按讚,你知道我就很怕,就大家開始會去…我不怕你看你知道嗎?就算賠錢我也可以跟你分享,根本覺得沒差。只是就是我不希望那種好像看了我有做這個就跟著做,然後後面可能有受傷或什麼那就不好啦。因為其實我們在做台股的週期會比較短,真的都比較短,有些東西不對就砍掉。所以過去很喜歡的標的,不代表我現在會喜歡它,就是那個供應鏈的變化是很快的啦。那當然不是說什麼我變化很快就一定每一筆都賺錢,我的意思就是說,你不可以說聽到我過去講的東西覺得不錯,然後之後就一直都覺得這檔也不錯,因為我們隨時會改變的。然後 680L 當然在前波的那個左側的時候你去做這個我覺得很 OK,但是現在你進去做這個我就覺得短線可能會吃到一個蠻大的回吐。
好,下面這位,UAUFJWJSJGF:
> 紐西蘭浪子小弟第一次留言,看到新聞寫 NBA 球星 Howard 正在準備頂口的租房。那如果癌大遇到魔獸的第一句話會說什麼?祝福癌大一家順心與平安。
應該是「You’re so big.」這樣。
下面有這個,想念想好嗎:
> 五星話吹五星吹吹。想請教一下,您之前說過,蘇南響像一隻股票只抱了幾個禮拜就賣掉股票,也說過承受 10% 左右的波動是很正常的事情。最近在看以前的交易紀錄,發現股票掌握高點開始下跌的時候,就會開始想,到底是整體表現轉空,還是只是拉回修正以後會續漲。很怕自己抱過一座山,但又常常在想一個 8% 的小小回檔,不知道到底是正常的波動還是要砍掉比較好。想請教癌大之前說的「進出理由要一樣」,那如果是基本面進場、技術面找買點,這樣子出場理由就會不知道要抓哪一個,還請癌大開示。
我覺得這題基本上可以開一集特別來講,如果下個禮拜沒有什麼大事,譬如說下個禮拜就這禮拜六沒有什麼大事的話,我剛好在日本,那我就來聊這個,比較輕鬆一點的話題。我們這種框架一般設計出來,就是你套用在賠錢的標的上可以賠得少一點,賺錢的標的上可以確保說你一定可以收割出場,未必可以吃完全部,可至少不會說賺錢的東西抱到賠錢。
這個框架我們再分享出來,它其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就是說有一點交易經驗的,應該都會設計出自己的一個這種交易的邏輯。那基本上你可以是你自己的資金或是心理的耐受度去做一些調整,我們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但是稍微解答你一下,基本上基本面決定進場,大多數的狀況就會基本面來決定出場。只是有些人會選擇 hybrid,舉例來說基本面決定進場,然後只要技術面出一個高檔的大黑 K、跌破某條均線,他就選擇剛好賣掉。這個沒有問題,只是大多數的狀況我們還是會傾向說,當我今天決定要基本面進場,我就會基本面出場,就是這個理由已經不見了,我就會把它賣掉。或是說我已經賺到我想要賺到的,他已經爬了 30-40% 以上,我相信已經反應了,我就會把它賣掉。但這個我覺得都比較偏基本面,因為就是你看的某個題材,那你給他一個估值,估值摸到了差不多了我就把它砍掉,這個就是所謂的基本面進、基本面出。
當然基本面出有另外一種,就是你確定這個題材已經不見了,然後再出掉。可是一般這時候,如果你不是有消息能力的,你會出的比較慢,就是非常高機率你會抱過一座山。所以說這個背後的學問其實還蠻深的,像我自己本身我們都還是一直在研究說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這就是我們每天在閱讀在努力的東西,希望可以越做越好,就在講這件事情。所以不是說什麼我辦法給你一個方法,你用了之後就罵了一瓶仙丹妙藥,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就連我自己滿喜歡的一個價投,Mohnish Pabrai,它就是基本面進、基本面出,它自己都跟大家講說,往往你發現基本面不行的時候已經腰斬了。可是它沒差,因為它買的時候都是 dirt cheap,超級便宜,它可能賺五倍十倍,所以就算腰斬,它的賺一大堆。那這是它的方法。
那在台灣,當然有些人就開發出一些方法,我可以不要說什麼腰斬我才出場,我可能出在相對高點。但聽起來很美好對不對?可是你用這種方法,也非常高機率,就要說它如果是那種瘋狂香蓮到天邊的,你在第一座峰你就出掉了,然後後面都沒有。所以都是有好有壞。一樣我們可能找一集來跟大家講,就是說你怎麼樣做的話比較有機會吃到整段,但是當然每個策略都會有它可能要吃的下檔風險。
好,下面這個,意志薄弱仔:
> 我是信眾跪著聽。癌大總是說領股息沒有什麼意義,只要專注在報酬率就好了,完全同意。但有沒有什麼相對折衷的做法?畢竟股價沒有人可以預測,就算公司真的把錢都拿去投資、提高生產力、拓展新事業,都還是有風險。那把錢分給股東也不算壞。想知道發多少的股利是合理的?超過多少是壞壞公司想要框人呢?這邊考慮的一般就是不是短線(不到一年),感謝開示。另外癌大會介意我用你拜神的心態聽股癌嗎?畢竟對我來說兩者是一樣的,而且我很認同拜拜不等於當死忠仔。可能幾百年後有人會像研究聖經那樣研究股癌,人們隨口就是「操你媽雞掰」,這個腦袋可能撞到。
那前面問的問題其實問得很不錯,就是公司拿去拓展生產力跟蓋更多廠房,不代表他一定更有成長性。像台灣有很多老一派的投資人一直要求說台積電要配更高股息,但是我自己的想法是認為,如果台積電開始配很高股息、沒有在花錢投資的話,反而我不敢抱這個標的了。但這個東西反而是跟那些老人家的想法相反,而且我也不敢說他們是錯的,所以他們可能也有他的智慧之類的。
那一般來說我們有什麼比較中性的方法去評估說股息發多少合理呢?首先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說,這個股息發放出來的呢,他一定要是從他今年賺到的錢配出來的。因為有些他是拿什麼公積出來配的,那可能就是有點問題,他可能就是今年要衝高一點,然後他要趁機高檔增資,什麼這個劇碼我們都看過。所以一般就是他的本業也是很穩定的,他一直有在賺錢,然後他就把他本業賺到的錢配一定的比例出來。那這個股息可能也不會異常的高,他就是穩穩定定的比你的定存利率好,什麼兩倍三倍差不多這樣子,我們會把它視為是一個健康的。但突然配一個什麼 12%、13%、45% 的,一般來說可能都是有點問題。未必是說是負面的有問題,也有可能是覺得說他賣出一個廠房,他突然帳上有很多錢,他把這筆錢配出來,那這個股利呢就是一個暫時的東西,他不會是一個長期的現象。
所以一般我們就關注說這個配息,他不是唯一一個我們要看的東西,因為這配息有可能是短期,就是公司為了要作帳或什麼的,配出來他要高檔現增,還是說他就只是要框人家進場抬轎,這都是有可能的。那只是我們要關注是他可不可以持續的配,然後這個錢是不是來自於他的本業。一般我們用中性的角度看會是這樣子。
那如果大家要給個標準的話,我覺得差不多從 3% 到 7% 以內都算是還算合理的,然後如果有超過,就是有時候你拉那個量化出來看,那種配超級高的,往往都是背後有一些故事。大概這樣。
好,那這一集先到這邊,就先這樣,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