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01:EP301___👨💻
逐字稿內容
《股癌》EP301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Stancoode 標準城市教育機構贊助。
想要利用電腦運算力創造超高生產力,Stancoode 是你入門程式的最佳選擇。Stancoode 是由一群充滿熱忱的 Stanford 台灣校友所創立的程式教育品牌,將全世界最頂尖的教育,內化為最適合台灣人的程式課程。每堂課就像一場秀,用生活化的方式,像是上課榨果汁、現場串串燒,來講解艱澀的程式概念,搭配大量的實作演練,絕對顛覆你對 Code 的想像。
課程提供實體、線上貼心選擇,讓你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同步參與。學程式最怕沒有人可以讓你問問題,因此 Stancoode 為每位學生分配專屬的助教,還有固定的助教時間,讓你不會卡在 debug 的無限迴圈裡。老師、助教手把手的親切協助,已經帶領超過兩千位學員進入 Python 的世界,獲得平均 9.46 的超高好評。
這邊放福利給大家,只要在報名課程的備註欄輸入「gooaye」,即可享有 500 元的課程折扣。另外在 12 月 7 號以前,在 Facebook 貼文下方 tag 一位朋友並留言「我想學程式」,主委再加碼抽出五位 1000 元的專屬課程優惠券。你也值得全世界最好的程式教育,詳細資訊放在連結欄,這邊推薦給有需要的朋友。
剛才廣告一開始,大家聽到有隻狗在背後嗷嗚一聲,那其實不是 Choco,是 Lubi。這邊稍微更新一下 Lubi 的近況,我之前在自己的社群媒體有寫到,但好像沒有在節目裡講。
總之就是我老婆暈船了,送養失敗。我後來知道有一個詞叫 "foster fail",就是本來要當中途家庭,後來因為動了真感情,簡單講是暈船了,飄到變老公那種感覺。本來是已經安排好要送養的家庭,只是對方要先做一些準備,大概二十幾天,他說可不可以二十幾天之後再來領養。當時我心裡就覺得「不出意外就是要出意外了」,結果果然,我老婆直接暈船。
那位聽眾也算是了解,沒有表示任何不愉快,因為他其實本來也在擔心,會不會二十幾天後,這隻狗已經跟我們認定是家人了,他這樣把它領走就很尷尬,可是他又沒有辦法馬上把狗領走。最後面就在我老婆跟一個朋友的幫忙之下,幫他媒合了其他的幼犬,所以 Lubi 就被我們自己收下來了。
我的想法是怎麼樣的?當然對我來說一開始是有很大的反感。若是我們節目的老聽眾就知道,我對動物是有想要幫助牠們的熱情,也願意一直捐錢給牠們,我也一直這樣做,但是你要我自己去養動物,我就覺得很懶、很累。我平常已經要去遛 Choco,現在再多一隻狗,我就覺得真的太麻煩了。
我自己也是有動一些小脾氣,就說:「好,兩隻狗是妳的選擇,那妳就要自己去承擔妳的選擇,從現在開始每天晚上都要自己去遛狗。」所以到現在已經一、兩個禮拜以上了,我自己都沒有去遛狗,反正就讓我老婆自己去,我就跟她說妳要承擔妳的選擇。
當時其實是有蠻多這種家庭內的小糾紛,其實都可以討論出來的,只是當下還是有一些吵架,主要內容就是偏向說,我覺得多養一隻狗很麻煩。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很常出國的人,那你出國,狗要誰照顧?你找朋友照顧,就麻煩朋友;你找寵物保母,一隻狗一年出去這麼多天,加起來就是十萬塊。十萬塊聽起來好像是很大一筆錢,但其實這個保母已經是我們可以找到最經濟實惠,而且價格不貴的一個保母了,很送佛。其他的寵物旅館,牠可能不會一天出去遛狗這麼多次,那牠會給你收更貴的錢。
所以開銷是一件事,就讓我們講說好,開銷事小好了,可是你多一隻狗,你出去,平常遛一隻狗跟一個小朋友還好,現在兩隻狗是不是會變更麻煩?但最後面其實我自己是發現,有一點超乎我自己的預期。本來以為多一隻狗會很麻煩,沒想到真的是人家講的「沒有比較,沒有傷害」,比較之後才發現,其實 Lubi 才是真正的「一條好狗」。
舉例來說,Lubi 會玩拋接,你丟東西給牠,牠會去撿。聽起來很一般,我們對狗的想像就是,你丟東西牠會把它撿回來,會跟你玩。可是 Choco 不會,你丟東西給牠,牠撿到就跑給你追,因為那個是牠的東西了。你要跟牠拿,牠就會故意咬著不讓你拿走,擺明了這個東西是我的,你只要靠近,牠就繼續叼著這個東西越跑越遠。
再來就是 Choco 是一隻非常有想法的狗,牠會選擇牠要在哪邊上廁所,不像 Lubi。Lubi 就是,好,我今天帶牠到一個草地,牠就直接在那邊解放,大便撿了就走。Choco 不是,牠聞一聞,「不對,我要換別的地方」,就拖著你要去別的地方。牠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太多主見,牠根本不像一條狗,Lubi 才是我們想像中的一條狗該長的樣子。
本來只是一個想像,但是你真的養了這隻狗之後,你就發現說,原來我們的那個想像是真的,狗其實是要長這個樣子。狗其實是要很穩重的,牠上車可以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趴著,牠不會亂動,不會像 Choco 這樣前座後座跳來跳去,頭又要探出窗戶,你不開窗戶牠又一直看著你,你不幫牠按摩的話,牠又用那個嘴巴一直去頂你的手。你才會知道說,原來狗是可以這樣子的,不是像 Choco 那樣。所以就發現,其實好像除了遛兩隻狗,也沒有像想像中這麼麻煩。
但是我還在一個抗爭的階段,就是我覺得如果我讓這件事情 easy slide,如果我讓它這麼順利地通過的話,之後會多更多隻狗。雖然我老婆自己也明確地表態說,兩隻就是上限,不會再多別的狗,可是因為有很多聽眾真的很沒水準,他一直在那個貼文下面留言說什麼「兩隻狗,二口一犬是『哭』嘛,所以一定要三狗」,或是「四狗才會成大器」,就是開始講一些幹話然後在動搖我老婆。所以我覺得我那個態度要擺出來,就算我自己發現其實遛 Lubi 是相對輕鬆的,但是還是要裝成很麻煩的樣子。稍微跟大家更新一下 Lubi 的一個動態。
牠其實很少叫,就是有 Choco 在那邊狂叫,Lubi 就是偶爾想到的時候,我覺得牠可能就是要去測試一下「我還會不會叫?到底有沒有聲音?」因為平常真的太安靜了,偶爾會這樣叫一下。
不過還是要稍微提一下,因為我對那位聽眾有點拍謝,雖然我老婆是跟我講說他也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去領一隻更小的幼犬,他可以從幼犬開始訓練,他們想要這樣。我不確定我老婆是講真的還講假的,但她這樣跟我說。所以如果說有所冒犯的話,在這邊對你致上我的歉意,因為我對我們的聽眾都會更加的體諒一些。一般我會覺得,反正不干我事,幫你處理好就好,但是因為我在節目去提這件事情,所以希望不要造成任何的不愉快,也祝你跟你的狗狗一切順利。
最近的市場還是處於一個非常 high 的狀態,我們之前有跟大家更新說,現在的大盤是史上最大的一個月線乖離,就算不是最大,應該也是前三名。反正我們拉了過去幾十年來看,它是一個超大的月線乖ori。當然大乖離的時候,我們就是期待說它可能會回歸均值,可能會回測,但現在看起來就是好像停在原地盤整的感覺。它沒有下來,但是原地盤整其實也可以化解這個乖離值,因為乖離值會慢慢的收斂,然後可能後面回到一個平均,那可能下一波攻勢再繼續展開。
反正如果說你要確立這邊是多頭的話,就是必須要不停地收復失土,要繼續進攻,然後不要有新低的出現。今天晚上包爾要講話,杰倫.包爾在晚上凌晨,台灣時間應該會出來按一下幾句。按照慣例,那個直播打開來,包爾嘴巴一張開,又開噴了。嘴巴張開的瞬間,因為上次才跟大家問好,什麼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之類的,市場直接開啟跟瘟神一樣。
今天晚上要講的東西,八成是跟比較鷹派相關的內容有關,因為他前面已經放了一些官員出來喊話了,雖然他們可能是表述各自的意見,可是包爾上次會議講的內容也是偏向比較鷹派的內容。我覺得市場可能也多少去預期說,他要講鷹派相關的東西,可能就是說,不要講得太誇張的話,就不會大跌之類的。但也可能就是前面撐了半天,就是要等他講話的時候再殺,很難說。
我覺得你要去看包爾講什麼,或是 CPI 數字開怎麼樣去做決策,其實是不太好的一個交易方式,我自己這樣認為。不然就不會這麼多投資大師都跟你講說,盡量不要去看太多總經的東西,你可能去看一個國家大方向就好,可是你要看短期的開某個數據,你就要怎麼做的話,那其實是比較困難的。只是在今年好像變一個顯學,因為今年其他的指標好像有一點類似失效的感覺,所以大家去轉向看這些總經相關的數字。
其實我自己的感想是覺得,今年的美國股市真的是比中國股市還中國股市,一般我們都說中國股市是一個人治的市場,可是今年美國股市其實完全不遑多讓。只要開始漲,你就會開始看到市場的一些說法:「Chairman 就是包爾,J-Pow 不想要看到市場漲。」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講三小嗎?什麼叫做「J-Pow 不想要看到市場漲」?這個說法本身是很荒謬的。
我相信可能等到幾個月、一兩年之後,大家回頭看會知道這段時間真的是一個奇遇記的感覺,就到底我們那時候在幹嘛?什麼叫做他不想要看到市場漲?什麼叫做他覺得現在市場的情緒是比較好的,大家感覺自己有錢,是一個不好的事情?其實我覺得美國人民只是因為看太多球賽之類的,他沒有在關注國內經濟,他沒有這麼多政論節目,所以大家看一下還好。你可以想像楊金龍出來跟大家講說:「我們接下來會希望失業率到某個數字,我們的經濟很強,所以我必須要怎麼樣做,然後後面就是有人會失業,但是我們還是必須要這樣做。」即便你聽起來有再多的理由跟論述,去解釋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可是隔天楊金龍應該會被人家衝進去,央行就被人家衝進去,大家一定會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結果。「我管你要怎麼樣,變他媽的要把石頭變黃金也是你家的事情,你給我去把它做出來就對了,反正我們的生活不可以受到影響。」在台灣可能會是這樣。可是在美國這邊,他直接出來螃蟹說要把經濟打沉,好像大家還不能說什麼,目前大家的做法就是配合調整,所以整個國家的氛圍是有點不一樣。
但可能也讓很多人感受到,之前習近平他宰制國內的企業,大家覺得看不懂他在幹嘛;那現在包爾宰制國內的企業,大家好像覺得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他是為了打通膨。那你怎麼知道習近平他不是為了去打一些貧富差距或什麼的?就大家都有他的理由。自由市場,我們把它認知就是,你要放給他自己去做修正調整,你也不要救市,就是該崩就給他崩。我們一般的認知是這樣,可是沒想到今年有很多這種人為的東西,所以讓大家覺得其實這個市場好像就是看包爾的講話就好,其他東西都不重要。
反正就是,離手,我覺得看這個東西跟賭博沒有什麼兩樣。但你只要是事前決定的,你覺得包爾會講什麼樣的東西,那股價應該往那個方向走,你選擇往那個方向去押,那你的停損抓在什麼樣的地方,我覺得只要是有這種規劃性的操作都 OK。就至少好過那種可能今天看到包爾講什麼,那股價往哪反應,然後開啟一個故事,然後隔天反向又在變另外一個故事出來,比這好了。你這樣改來改去,基本上反而是更難賺到錢的。
就像這個選舉結束了,結束之後第一天殺盤,大家就開始講說,應該是外資要撤出,因為他們覺得這個選舉的結果他們會害怕。那第二天、第三天大漲,我就問一下,怎麼樣?是外資突然發現說,「沒有,其實台灣還是很好」,要回來嗎?其實有蠻多人他會選擇用這種短線股價的走勢來圓自己的一個論述,當成是掩護的感覺,就是說我的說法是獲得支持的,因為今天股價是怎麼樣,所以我的說法是對的。不是這樣子。
其實有很多人會抱持著「市場永遠是對的」,這要看你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它。你說長線市場是對的,跟短線市場很常犯錯,如果市場永遠是對的,就不會出現一堆什麼 V 轉或是大 A 轉了。如果說市場都是對的,前面漲都是合理的,那今天跌是在跌什麼?懂得意思嗎?所以這種短線上,我覺得不用講說什麼市場是對的還三小的,那都是偏向一個比較隨機的結果。那只是有時候在短線上可能會形成一種共識,就是那傢伙一開口就要殺,那可能是一個共識,就變成一個可以操作的理論依據吧,之類的。
節目一開始,我們先跟大家稍微更新一下一些供應鏈的資料,最新的一些好消息出來的,先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在這個充滿壞消息、沒有人相信股市還會漲的世界裡面,持續給大家多軍溫暖的能量。
當然前面我們都知道說,半導體的下修狀況嚴重,庫存嚴重,那只是我們的重點看點是,這個庫存什麼時候會修到一個底部?那國內的共識是 2023 年 Q2,那國外的話,有馬斯克講說是 2024 年 Q1。目前看起來,有些數據支持 2023 年 Q2,有些數據支持 2024 年 Q1。但無論如何,我覺得可能就是無法把它一概而論,有些東西會在比較早的時候復甦,有些東西可能會在比較晚的時候復甦,就看你所落在哪個產業。
那半導體這邊,因為我們算是比較有辦法拿到一些最新的資料,所以會比較清楚這部分的發展,那其他的我不知道的,我就不去多做一些評論。
半導體這邊,首先是先看到了一些好消息,特別是從幾個比較重大的半導體設備跟材料供應商這邊看到,其實 2024 年的 CAPEX 有可能不會輸 2022 年的 CAPEX。2022 年這邊,像我們有去縮減 CAPEX,只是在 2023 年這邊,我們都知道說可能很多的投資會停擺,但在 2024 年,目前看起來訂單的數字是還 OK 的,就是內部給出來的 forecast 的數字是還 OK 的,可能在 2024 年的 CAPEX 會大於 2022 年的,也就是說我們會在 2023 年看到一個谷底的意思。
這其實是符合一些國內的半導體廠跟 IC 廠,他們所給出來的一個業績指引,這個數字看起來可信度是越來越高了。再來就是說在 foundry 這邊也有獲得一些好消息,明年大家都知道是 flat,那只是 flat 是多少?可能落在 -5% 到 +5% 之間,那現在看起來偏向正向的機會是比較高一點的。因為各個業界的一個加速調整,大家都知道終端不好,所以趕快縮一縮,那可能縮一縮之後發現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差。
其中拿面板來講,它就是一個很經典的案例。面板前面是最慘的,但現在我們看到的一些數據是支持說,像是慘中之慘的 monitor 跟 NB,他們都可能會在明年的第一季回到拉貨的狀況,庫存的改善是非常有效的。那前面的降價拋售可能都會進入到一個終點,就是我們開始看到它重新拉貨。
只是我對於面板的看法還是一樣,就是我覺得因為它的稼動率是在偏低的一個水位,所以除非有一些大的面板廠,雖然我們現在有看到,我覺得他們開始去縮減他們的一些產能,關掉一些廠,那只是它需要像記憶體廠那樣,就是關多一點,不然可能就是進入一個死局。我自己的猜測是這樣,就是說應該這個稼動率是有空間的,所以當今天價格變漂亮的時候,他們一定就會繼續回去生產,那繼續回去生產,價格就上不去。但是至少可能就不會像之前那樣頻頻破底,所以在明年 Q1 可能可以注意到面板的一個打底,前面是 TV 先,那後面可能是 monitor 跟 NB。
再來就是說在 foundry 這邊,本來的預期是比較不好,但現在開始有看到一些精調整過後的數據。也就是說,已經把可能十大、二十大客戶的砍單大概是什麼都考慮進去了,然後發現明年還是可以維持在零軸以上的一個成長。是 flat 沒錯,只是在零軸以上,比本來大家預期的可能是零軸以下的衰退來得好。再來,在 2024 年可能會回到一個雙位數,而且是高雙位數,甚至是 20% 以上的一個大成長。
這邊我們去交互地看了一下在半導體上游的器材跟材料,也有得出類似的結論。就是說,後面如果不要出大事的話——但出大事這種東西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突然打一個什麼世界大戰還是什麼的——但假設是按照現在的局勢推過去的話,2023 年會看到部分產業衰退、部分持平,在 2024 年重新回到成長,而且這個成長性可能會超過大家想像。因為我們之前看到的 forecast 都是比較偏向說 L 型反轉,慢慢的反轉,慢慢的爬,但現在看到的數字是可能會出現一個 V 型反轉。
一樣,這個就是我們從供應鏈的角度去看,那每個人看的角度可能不一樣。像有些人他可能是從通路端去看,他可能是從電商端去看,有些朋友還在電商服務的,他就會跟我講說,這次的 Black Friday 跟 Cyber Monday 賣的狀況是怎麼樣,所以他們認為說之後會怎麼樣的反轉、消費力還夠不夠,他們看的角度可能會跟我們不一樣。在我們的角度,我們這邊的看法是以供應鏈跟下單量的狀況來給大家一個 feedback,就是覺得說,可能實際上大家覺得是 L 型反轉,但有機會看到一個 V 型反轉,即便在這種超級灰一天暗地、都是壞消息的世界裡面,我們是有看到這樣的訊號。那我們看到這樣的訊號,我們還是會如實地把它分享出來,不做太多自己的假設。那樣如果有聽眾是在整個鏈上服務,或是說通路端、代理商這邊,你有不一樣的 feedback,也歡迎來跟我討論,那大家都可以來做一些交流。
除了半導體在一片狗屎之中開始看到一些契機之外,我們來看一下其他的產業。金融類股我們今天就不再贅述,因為在過去已經講了很多跟債券相關的金融股,我覺得他們都是很有機會的。就是說,他們帳上的認損可能都是一個暫時現象,所以之後可能會有一些回沖,或是說反正債券這邊,等到假設有利率下行的狀況出來,那這些看起來低評價的東西可能就可以再一次的去回到它本來的價值,那這可能對於很多公司來講會挹注很多的貢獻。所以跟債券相關的金融類股我們已經講過了。
然後再來就是說一般的金融股,就是有沒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所謂金融危機還三小的,我自己是覺得應該是不會看到。一樣,我們現在所有的評論都是基於現在我們看到的狀況,因為我們沒有水晶球,我不知道會不會接下來再出現下一個戰爭還三小的。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那其實應該是不會看到所謂的金融股也會有一些什麼炸彈什麼的,可能就是在部分的產業,像 BNPL(Buy Now, Pay Later)產業,我覺得有機會還是會踩到雷會炸,因為他們的債權可能不是這麼好的東西,但是一般的金融業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再來我們來看一下原物料相關。原油的價格已經開始大幅的回落,那一般民間用油,像美國這邊,數字已經跌回烏俄戰爭前了。當油價下跌,某種程度上還是隱含說,未來經濟的需求可能不會這麼強,所以如果在油價方面要看到大漲的話,我覺得可能就是中國解封吧。中國解封可能會拉一波,但是我相信不會是走一個長多,應該中國這一波封禁已經把之後半年、一年的經濟給賠上去了。我這樣覺得,就是不是說什麼你大解封,然後就直接新鮮人大方送就沒事了,可能有些傷要稍微養一下。
特別是中國現在又有一個還滿大型的抗爭,這個我在 Facebook 跟 Telegram 上面有分享連結給大家,有一個推特的帳號可以去追,大家都在看這個帳號所釋出在中國內部的一些反抗。一樣,在這邊先祝我們的一些中國聽眾大家要平安健康,那如果出去為自己發聲的話,也要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跑去哪裡都要先跟家人講一下,就是不要說什麼最後面突然失聯還三小,我覺得這個世界是很可怕的。
再來就是說,中國這邊如果說堅持繼續封禁下去,那甚至是拉高情勢的話,那這可能就是下一個黑天鵝。雖然嚴格上來說不算黑天鵝,黑天鵝就是我們想不到的東西,這個還算想得到的。當然我覺得也要去提防這個可能性,就是他如果決定硬幹的話。雖然我們自己的猜測,然後身邊的法人報告,都比較偏向說覺得他會放手,因為他硬幹下去對他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就可能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傷害,因為這一波是一個他們中國全國的反抗都出來了。雖然有些人講說他不是那種全面性像香港那樣大家都上街,只要你在各地都有星星之火,我覺得那個威脅對中南海來說也是蠻大的。
所以蠻高機會他們可能會選擇用一些自慰的方式放行。就他前面已經講說他要清零清到底,那現在如果直接轉向,等於打自己臉就不好看,但如果換句話說,就是我現在是抗疫勝利,我們已經勝利了,中國或成最大的贏家,那之後我只要不要做這麼多的篩檢,我大概可以對外宣稱說,其實我們這邊都是沒有人確診的。就是這種精神勝利法,我們相信可能在中國會看到。
所以如果這個精神勝利法下去,他現在宣稱說我們是贏得了,那我們再開始開放的話,那可能就是我們可以去注意到一些除了油之外的一些原物料,像水泥、鋼鐵等等的,都有機會會在 Q2 的時候跟著半導體一起去做一個底。但如果沒有的話,可能會再往後延,因為一些二線的廠他們開出來的 guidance 跟在法說會裡面講的內容,其實是比較偏向不上不下的感覺。所以我們覺得,如果說沒有中國這邊助攻的話,可能在基建的部分就不用去期待了,因為美國這邊現在也是民主黨跟共和黨是分庭抗議,跟本來如果說都是民主黨的,他可能可以決定說去做一些大撒幣計畫,那可以去拉動一些這些基建股,狀況是不太一樣的。所以我們覺得可能要看中國這邊,就中國如果解封的話,那可能就有一些的機會。
最近其實有很多小鬼股都在群魔亂舞在噴,那我覺得其實去操作小鬼股給大家一個建議,就不要認為說只要會長的都是好股。其實我最早也是這樣的一個認知,就其實是很多人進台股市場的時候,他不知道怎麼樣研究,他有兩種看法,會長的,就是有共識,有共識就是好,就可以上車,我只要知道怎麼樣停損下車就好。我最早也是這樣,那我覺得我不會想去導正大家的觀念,就是你覺得這樣做 OK,你就這樣做。我的想法是認為說,你知道會長的股票這麼多,千檔股票他們都會長,都有輪到他們長的一天,只是在選擇上我們就不會去選那些基本面超薄弱的東西,因為你知道這種股票一般下山的時候會下超快的,你只要有幾次閃不掉,你可能過去幾年的努力都是白費的。
所以不是說什麼會長的股票就是好股票,但如果你這樣認知也是可以,那也是 OK。像最近在噴的一些東西都是比較偏那種小型的,有些成長股,有些其實就是題材搭到,那就一起打包一包上車。像前面提到說,目前很多二線的化工、原物料廠,他們給出來的一個法說內容,看的時候就知道說,跟不上不下是沒有兩樣的,看那股價,相反在慶祝。那一方面可能就像我們前面講了,無基之彈這邊可能就是底部了,底部到了所以先反彈。不是說這前面沒有底,前面也跌很多,所以只要後面沒有更壞的消息,可能這邊就是底部,這是一個可能性。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剛好搭到一些題材就一起飛上去。那這一般在選擇上,我們會選擇那一種就是我知道他有基本面撐著,因為這個東西可能對我們來說,是在長期的經驗下是知道說,這個東西比較有機會在之後假設遇到一些大修正回檔的時候保護到你。
基本面它只有在跌的時候大家會想到,「跌深重質」就在講這件事情。有基本面的東西可能跌沒有這麼深,或是說他一樣跌很深,可是他回漲會漲比較快。那你當然可以選擇說我就完全不看基本面,那也是一種做法,只是我這邊就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除了像這些二線廠可能我覺得他有點 premature 起漲,那些早些也跟著噴的,他可能基本面沒有跟上這麼快,這個我自己會稍微去注意一下。然後再來就是說,有些題材股最近在噴,那些題材股老實講莫名其妙。我自己看下來最有趣的,我覺得就是所謂的「軍工概念股」。軍工概念股裡面有一些可能是因為他接到標案,那跟國防部隊有關係,好,OK,你講他是軍工概念股還 OK。像漢翔,漢翔就是公認的,所以就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可是有些是真的是硬包進去的,然後媒體就在那邊幫忙寫這樣的東西,我想說如果你是編輯,他有你旗下記者這樣寫,這其實是傷害你們家媒體,你知道嗎?就是讓你們的專業度變得很低。說怎麼嘉裕是軍工概念股,你到底知道你在講什麼?嘉裕是做西裝的,因為他出貨給國軍,所以他是軍工概念股,他是軍用品概念股?那我今天廣告賣給台積電,我現在是半導體商?就是很多這種下扯的東西。
跟之前立凱事件很像,立凱每次都會被炒作是蘋概股,他實際上做的就是智慧音箱蒙皮,你要講說他出了一個東西給蘋果,他就叫蘋概股?那我賣螺絲給蘋果的,我也是蘋概股?就是你還是要去注意一些這種營收佔比跟純度相關的東西。那不是說什麼我們今天看到股價漲,他就是對的,他就絕對是真理。應該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比較危險一點的,不懂得之後應該也會慢慢理解。
所以當然我們知道說,其實股價他是最終對答案的東西,只是每個股票都有輪到他的漲的時候,漲多長少,漲得久漲得短,那跑不跑得掉才是最關鍵的。當然你今天沒有一些基本面支撐,他只是一個題材亂矇上去的時候,其實基本上這種東西你抱著它,你認為說我在抱著某個題材,其實他是一個比較危險的做法。因為基本上你只要有個幾千萬到一億,你可以在台股隨便選一個小型股亂拉,你拉了三、四根漲停之後,一些所有的達人就幫你寫故事了,然後一些記者就幫你寫故事了,有些故事甚至他們自己放出來的,就是在拉抬的那個,你出一篇報導幾千塊而已,那出一篇報導就寫說他故事是什麼,有些人就相信,相信這種故事的人就比較容易會受到一些傷害。
我們就有個聽眾私訊,他也是其中一個軍工概念股的不知道是客戶還是供應商,但是他看得到跟所謂軍方相關的營收佔比,他就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會炒這個東西?那是不是他哪裡有想錯什麼?他說可能問了一個白癡問題。我說你這問題其實不白癡,一個股票他會上漲,就是有資金要買它,講白了就這樣。他不是因為說什麼基本面或是什麼樣的上漲,我們回歸到股價上漲的本質是什麼?就是有人一直往上買,所以他往上買可能基於各種理由,他可能基於「我看到某個人的籌碼進來了」、「我看到魏哲家他去質押了」,還是說「我看到巴菲特買了,我就跟著買」。他搞不好根本不熟台積電,巴菲特買什麼就跟著買。那他又可能是突破買進、可能是 KD 黃金交叉買進、MACD 買進,那他可能是看到投信進場,可能是我知道他是軍工概念股。
反正你要知道就是,每個進場的人都是各懷鬼胎,他都有自己的一個理由。那像可能媒體把它包成是一個所謂軍工概念股,然後讓他覺得滿臉問號,他覺得看不懂為什麼會這樣。那我覺得看不懂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東西根本就不是軍工概念股,他講的那一支我就不講是哪一支,反正就其中一個,根本就不是,那個佔比太低了。而且其實你去查到新聞,2018 年他就自稱自己軍工概念股,就是一個瞎掰的東西硬要扯在一起。
真正的軍工概念股我覺得就是,像漢翔、RTX 雷神、洛克希德.馬丁、諾斯洛普.格魯曼這種,你真的在做武器供給軍方的軍工概念股 OK,其他的可能就是我們講的炒題材。那炒題材的東西,製造原則,進場的時候就要想好出場點在哪,要非常嚴格去設定。你一些股票你覺得是抱基本面的,你抱台積電、你抱發哥、還是你抱鴻海、你抱特斯拉、Apple,你覺得回吐多少你都繼續抱著還 OK,你明確看得到的東西,什麼你知道他的產品、他的終端是誰,這種東西你要抱我覺得都還算合理。可是一些所謂的概念股,你要知道你會在腦中產生買他的想法,是因為你看到了新聞這樣寫,那像這種東西我覺得就要稍微得注意一點。
因為其實真的看過蠻多玩這種股票的人,基本上都會血本無歸。因為漲很快,有人要炒,所以他上車,「我今天進去抽插了一下,7%、14%,好爽,我賺到很大。」可是如果說你長期養成這樣習慣去玩這樣子的東西,真的是比較少看到有好的結果。那這只是我們可能聽起來比較老派的跟你分享,你可能會覺得說,反正會長的股票就好股票,我只要速度夠快就 OK,你是股神那當然你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只是一般的民眾,然後你現在看到這所謂的某某概念股、某某概念股,因為最近太多了,所以基本上是群魔亂舞的一個狀態,那我會建議你還是要先理解幾個最基本的 checklist。
第一個就是說,我到底是在投資還是在幹嘛?第二個,我知不知道這家公司的營收、毛利、獲利、他的成本結構跟產品組合怎麼樣?我覺得是最基本的就是,你買一間公司的股票,你必須要知道這些東西。那如果說你都不知道的話,就代表你是來賭的,如果是來賭的,那個操作就會跟做投資的不一樣。那如果說你抱著做投資的方式去玩這種賭博的東西,可能就會比較危險一些。這個是剛好有聽眾私訊我,想到順便跟大家講一下。
這也偏向敬告那一期類似的東西,就是這種題材概念股,基本上我們在選題材的時候,我們會去避開一些純度很低的東西。常聽我們節目就知道,我很常講純度,純度非常重要。就是說,我今天講我是某某概念股,可是我的營收佔比只有 5%,這個叫三小?這個叫做他根本不是那個概念股,他是硬要去沾光的。而且有時候會發現,他這個 5% 還不是直接出貨給那個終端,是他是間接的,但他硬包自己是這個概念股。
就像之前說旺宏,因為旺宏他做那個 NOR Flash,NOR Flash 應用超級廣的,所以你在各個地方都可以看到他的東西,可是不代表你在各個地方看到這家公司就一定會非常賺錢,懂得意思嗎?我當然不是吐槽旺宏說他不好或什麼的,只是我一直講說,很多人會講說他是新手上車必須被教訓的股票,那我自己也稱他是新人殺手。就是因為他題材非常廣,所以他每個都沾得到,當今天討論到每個話題的時候,手機裡面有 NOR Flash,那 AR 的眼鏡有 NOR Flash,再來就是說車子裡面有 NOR Flash,「所以我看我要買車子的概念股」,我就跑去買 NOR Flash。那這可能就措施掉,就是你車子要買的可能是 IDM 廠或是一些車用電子、IGBT,這可能是我們講純度比較高的。那你選 NOR Flash,可能你要先去評估旺宏的佔比多少,那佔比的這裡面,他的這個產品組合、毛利貢獻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有些他們做這個東西是越做越賠錢的。
所以他其實有很多眉角要注意,我們在看題材會去注意說,這個東西的純度要高,就是他在這個地方營收佔比是高,確定有在賺錢,而且最好是在這個業界是有領導地位的。那一樣,去找題材股這麼多,我們要挑誰?就挑這種純度最高的東西。
好,那接下來我們稍微跟大家分享我們今天的 Q&A 部分。
第一位,商佩洛,他說:「接力,那個那個,癌大你好,請問你知道『那個那個』是什麼意思嗎?祝癌大一家身體健康,謝謝。」
這個在吃藥是不是?
下面一位,雲林天橋子,他說:「光學族群的展望。癌大你好,年底有兩家光學股 IPO,其中一家切入高階半導體供應鏈、衛星、軍工,而整體光學族群似乎也在低基期。請問癌大對光學股是否有機會在 2023 扮演多頭總司令?謝謝。」
你看這個就是我們拿到前面講到的,你不可以講說好像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他們代工的產業之廣,然後難道每個他都是概念股嗎?那個道理是很像的。就是光學的元件,他可能也是應用在各個地方,重點是純度高不高?你到底是要看哪一個題材?衛星的毛利好不好?這個 ASP 漂不漂亮?是要一個一個拆開來看這樣比較準,不然就乾脆都不要看,反正會長就買哪一個。
那你講的這兩支是波特光嗎?還是另外一支叫做保勝光?應該是這兩個,波特光跟保勝光。這種 IPO 股它又有一些眉角,因為一般 IPO 股,反正就是去抽籤,抽到就現賺。那假設上市的時候,一般來說比較少會在上市附近去操作,除非你是專業法人,你手上握有大資金,你知道說這個價格應該在哪,不然直接鎖上去。那不然其實很多人是一上市就直接大爆射,所以 IPO 那段時間,就是到他上市交易的可能前一、兩個月,其實波動會超大。有時候可能就是買在一個超級高的地方,當然也可能反過來,你進去然後就開始大屌賺之類的。但我會覺得那段時間是比較難去訂價的,就是市場的公允價值是怎麼樣,大家目前共識在哪,其實你不知道,它會很亂,衝上衝下。所以一般我自己會避開那一段,就是抽籤有抽到,那就是開盤直接賣掉。那如果說抽籤沒有抽到,那我會等它稍微穩下來之後,然後再決定說要不要去買它。
最後面就稍微跟你講一下這個光學族群。光學族群可能目前最大應用之一就是手機,手機明年大概是沒有什麼額外的題材。車用,車用鏡頭有切入玻璃的有機會。VR,VR 的總量算是少的,可是成長很漂亮,然後一顆 VR 用一堆鏡頭,所以我個人認為在看鏡頭廠相關的話,就是要去注意說要切到對的題材的,就是這麼多地方用到鏡頭,哪個地方可能比較有機會有成長性跟賺錢。然後再來就是除了鏡頭廠之外,我會看 CIS,就是一個鏡頭配一個 CIS,那 CIS 我自己會覺得可能機會會更多一些。
下一位,羅傑老師,他說:「最近幾集的心得,現在主要還是聽癌大的生活分享,股票財經的那一塊,有時候反而不太專心聽。真的很建議癌大是否把生活、育兒、講幹話,另外獨立出一個什麼『某某癌』的節目。迪士尼真的超級讚的,我跟你一樣有想在日本迪士尼工作。前面有聽到跟諾亞的一些生活分享,我知道諾亞還小,還算是可控制範圍內的生物,也知道癌大覺得有小孩很棒,但我心想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比嫩,些人潮還嫩,很多關卡還沒遇到。等孩子們到了青春期,你真的會想要一拳灌爆。最後祝癌大早日變首富,勵志永遠青春美麗,諾亞平安健康。」
非常感謝羅傑老師,我最近就有感覺到了。像我之前有一集就跟大家抱怨說,我覺得諾亞現在已經沒有這麼黏我了,所以我也沒這麼喜歡他了。然後後來就在 YouTube 上面被一個聽眾教育了一下,我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他說其實有很多的爸爸跟兒子,他們之所以會越來越冷漠,是因為小孩子他到某個階段,他就是會開始探索,所以他可能以前對你很有興趣,他現在就對你暫時沒有那麼有興趣。要記得是「暫時的」。
有些爸爸可能看到這個,他又覺得「反正我小孩對我沒有這麼黏了,那我也不要整天去抱他、親他,我去忙我的東西」,那小朋友看到他又覺得「爸爸沒有對我這麼好了」,所以我就更往其他的方向去探索。所以很多爸爸跟兒子,他們可能最後面變成比較像是,電影裡面會看到的那種,平常不會講什麼樣的話,關鍵時刻出來「孩子,我是負責的」那樣的一個狀態,就是因為從小可能某個時間點轉變之後,然後開始變這樣。所以我跟我說,你還是要繼續去愛他、抱他之類的。
但我自己當然知道我的底線,如果小孩子他開始給我搞什麼,像我以前這樣,燙玉米鬚、穿垮褲、內褲一定要露出來,然後再來就是去爆改勁戰——你現在可能已經沒有人要騎勁戰了——或是說什麼戴一個粗框眼鏡,然後瀏海要直接全部壓在粗框眼鏡裡面,他如果這樣搞的話,我一定會對他很不爽。我相信那時候可能會抱著習慣,想要扁他之類的。不過那是之後的事情,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去體驗每個當下。
那也非常感謝你的分享。你說不會再額外開一個節目去聊什麼生活、育兒,我覺得不會啦。可能就是有朝一日覺得節目已經沒有什麼好講了,這個節目收掉,然後去弄一個專門在講幹話的東西,那個我還有一點興趣。但是額外再開一個節目,以我的懶度來說,我覺得應該是辦不到。
下一位,好好理財,說:「菜雞請教台指期。癌大你好,小弟聽過前面幾集癌大聊到台指期的好處(EP275),但實際了解才發現,如果要零槓桿買大台要 260 萬,小台要 65 万,在資金只有每個月三萬塊的情況下,是否就不適合投資台指期呢?想趁年輕多學不同的投資工具,避免以後年老想嘗試卻慘賠。反正祝癌大開示,最後祝大吃骨,真香。」
好,那個前面跟你提到說零槓桿買台指期,那個是抱持著一個長期持有的態度。有些人藉由這樣來省下手續費、省下一些稅,所以的部分我就不贅述,你自己去查,那也是比較敏感的東西,你自己了解、自己知道就好了。那一般來說,除了長期持有之外,都不會做到零槓桿,或是可能 1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