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10:又老一歲了ㄟ==
逐字稿內容
本集節目由「給我五分鐘精品咖啡」贊助。
給我五分鐘環保茶包式咖啡全新上市,全環保包材可以隔絕水份、氧氣、空氣,讓新鮮烘焙的咖啡研磨後還可以保持香氣,更在 2022 年取得美國環保包材的 BPI 可堆肥認證。
給我五分鐘環保茶包式咖啡分別是淺焙 1 號以及中焙 3 號。淺焙 1 號主要調性是堅果以及巧克力,並帶有酒香尾韻,微微的苦甜味是消費者喜愛且熟悉的風味,搭配水果調性以及奶油香氣的甜點或是蛋糕,堪稱是咖啡甜點絕配組合。中焙 3 號是以花茶為主要香氣,尾韻帶有花果茶感,中焙 3 號搭配可頌、司康、貝果類的輕食生活,或是起司蛋糕、檸檬塔等甜點,彷彿參加了一場華麗的下午茶,心滿意足、意猶未盡。
以編號配合不同的焙度命名,焙度越淺數字越大,讓咖啡新手在挑選咖啡時,也不會有選擇障礙,馬上可以挑選到自己喜歡的咖啡風味。自由咖啡工廠以瑞士工業級磨豆機,研磨新鮮烘焙的咖啡,再以日本最先進的咖啡包裝機完美封裝保鮮,將咖啡的賞味期限從烘焙後的數週,延長到 12-18 個月以上,讓消費者只需要 5 分鐘,就可以喝上媲美現磨咖啡香氣的精品咖啡。
累積消費 3,500 元後,整單 8 折;累積消費 15,000 元,整單 75 折;累積消費滿 25,000 元,則整單有 7 折的優惠。喝越多折越多,更可以使用專屬跟團碼讓朋友跟你一起累積優惠,毫無負擔。即日起到 1 月 13 號,不用慢慢累積一整年,不用勞心勞力還貼錢,只要使用股癌的「給我 5 分鐘」專屬跟團碼「GOOAYE15MIN」,不用累積消費 15,000 元,訂單全品項直接 75 折,還可以揪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開啟史上最強團購模式。除此之外,現在在全家也買得到,這邊推薦給所有喜歡喝咖啡的朋友。
最好的咖啡,在資訊欄有連結、QR Code、說明跟資訊。
***
好,那今天就是 2022 年的 12 月 31 號,也就是今年的最後一天,不知道大家今天晚上要去哪裡跨年?像我自己的規劃是在家睡覺,我老婆也同意,就太想要在家睡覺了。問一下我身邊的朋友,每一個都要在家睡覺,沒有看到要跨年的。我想說我們這圈子的人,他們比較像是工作狂,所以能夠休息的時候就好好把握。再來,平常在平日就可以出門了,所以就沒有必要在假日,或是各種國定假日跑出去跟大家人擠人,也沒有意義啦。所以就會選擇在這種大家人擠人的時候反向操作,反正我們就留在家裡,等到你們大家都玩散了之後,我們再出去玩。
那其實看煙火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子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熱衷。我還在高中,住苗栗的時候,我們就會跑來台北看煙火,擠得要死。火車就先擠到要爆炸,去跨年的路上擠到要爆炸,散場想要趕快回去飯店睡覺,又擠到要爆炸。那更早呢,沒有錢,所以沒有辦法去住什麼飯店,搞到就要在那邊等到天亮,找網咖什麼的,網咖就全部都爆滿,所以有時候還會跑去 7-11 這邊等到天亮之類的。就是以前國、高中、大學的時候都有跨年,所以就會有類似的經驗,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的一個回憶。
那後來當你開始可以比較優雅地跨年的時候,有些人就會開始選擇去訂個餐廳。像我岳母在幾年前第一次來的時候,三、四年前吧,我就訂了一個餐廳,看得到煙火的地方什麼的。體驗了一、兩次之後覺得還不錯,後來就再也不想要體驗了。所以最後面就選擇在家裡躺著。所以每個選擇在家裡躺著的人,可能都有一段故事,你不要覺得說這人是廢物,你到底才幾歲而已,怎麼連出去的體力都沒了?不是,他可能都已經經歷過,所以他已經不想要再像以前那樣子了。
那 2022 年對我來說最大的一個體悟呢,就是我找到了一個生命中很重要的興趣,雖然我還是本來熱茶起得快、去得也快,搞不好一個月之後突然提不起勁跑去打球之類的,不過目前幾乎每天都還是會去打球。那我覺得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幫助,是因為有朋友一樣住林口,我的鄰居,他也跟我一樣開始迷上打棒球,算是被我推坑了。他整天還傳影片給我,今天傳張泰山的影片給我,說你看他揮棒都是用核心,棒子要放在什麼地方,他輕鬆一揮,球出去速度就很快什麼的。我們每天看了這影片之後,就很期待每天晚上要去打擊場測試一下新看到的東西,也真的每天越打越好。
所以就有一個真的每天起床有東西是期待的感覺,這其實就是以前國、高中時代的那種感覺,就是你去期待任何新鮮的事物,你沒有試過的東西。所以後來想一想就想通了,就是說很多人在年紀變大、經濟狀況改善、什麼東西都變好之後,他其實會開始想要回去體驗以前的東西,因為以前的那種感覺是最珍貴的。
那我那天去跟朋友吃飯的時候,整桌變成是 EMBA 的傳教會議,他們就跟我們講說念 EMBA 多好玩,我們這個 108、109 的,打了個球、拉了拉隊,我想說乾哥,四十歲以上的拉拉隊可以看嗎?很明顯他們不是在看拉拉隊多辣什麼的,他們就是去重新體驗。去念個 EMBA,有些人跑去當拉拉隊,有些人跑去打壘球,有些人跑去幹嘛什麼的,就是那是一種重新回去活學生時代的感覺。那只是這次可以活得比較優雅一點。
以前打壘球可能是這樣,大家要共用一個棒子,或者說好不容易存了一筆錢,壓歲錢你媽媽沒有把它幹走的話,可以買一個手套,很珍惜,人家如果不小心弄髒在那邊擦,鞋子被踩到在那邊擦。那現在可能沒有必要像以前這樣了,就是對你來說下去做這些事情都太容易了,所以會更加地去專注於好好享受這件事情,但是其實本質上是差不多的。就是說從你學生時代可以玩的東西,到你已經是一個中年人以後可以玩的東西,就是那樣子,範圍就是這樣子。沒有說什麼你賺了更多的錢、你見識到更多的東西,你可以去玩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像我想說我以前沒有辦法打高爾夫,現在可以打高爾夫之類的,OK,如果你喜歡打高爾夫,那是例外,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想打高爾夫。所以其實很多人的興趣還是會維持在,就是可能你國、高中階段就可以碰到的那些東西,棒球、籃球啊什麼的,然後一些學生時代的生活模式、社團什麼的。
就像這些人都是體驗過人生百態的,他們最後面回去玩學生時代的東西,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東西,就是說我們在當下的時候都不知道,你當下有的東西是多好玩的。因為你可能有很多的擔心跟顧慮,像我自己在學生時代、剛出社會的時候,你最好是有空去享受自己的生活。除了一些朋友,那種很屌的,他們從頭到尾都在 Clubbing、Go Party,要整天在 Party。我們有個朋友,那個發音一定要這樣發,我身邊有朋友是這樣子,就是說跨年要去 Party 什麼的,那還要 Club Party,不能夠只待一個地方,要一個一個去。有些人他一直以來都很享受他們的生活,當然那些人一般來說在工作上的表現可能就會稍微遜一點。
因為我覺得人生是滿公平的,就是說大家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時間這一件事情真的是最可怕的,所以你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你那種很會 Club Party 的,當然你跑去哪裡都有保護傘,他們都訂得到。可是就這樣,就這樣。有些人是很享受那樣的生活,像我們就是很專注在,比方說怎麼樣可以賺更多的錢。我不想要再窮了,我之前那時候跟老婆講說我絕對不要再回去變窮的時候,所以你跟我談什麼說我的工作該怎麼樣,這個地方要放輕、那個地方要怎樣,你不應該花那麼多時間在電腦前面那邊敲敲敲,我跟你講我絕對不要再回去很窮的時候。老婆被我嘴出去之後,我就仔細想一件事情,我現在很像《魔戒》的咕嚕,咕嚕在追求魔戒的樣子應該就長得像我這個樣子,我當時跟我老婆吼下去的那個表情,應該就是咕嚕的表情。
也開始去了解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念。像我的執念可能就是「我不要再當那個窮鬼」。有些人的執念是「我再也不要再當一個工具人」,然後幫學妹、學姐修電腦,修了大學四年,上研究所還在幫她修電腦,修了六、七年的電腦,一個女朋友都沒有交到。他可能對這件事情充滿了怨恨,就是他想要追求這件事情,可是他又追求不到,或者說追求到了,他終於交到一個女朋友,他覺得哪裡不太對,我都已經修了六年的電腦了,為什麼我跟隔壁那個沒有修電腦的一樣,我們都只有交一個女朋友?他可能那個心理上就產生一些偏差。像我覺得我自己就是有一點偏差的人,所以後來就開始慢慢地有意識注意這件事情,然後去調節它,讓自己不要這麼地把所有的精力都砸在這件事情上面,只因為可能我以前的體驗讓我造成這樣的一個變化。
那你去想想那些 EMBA 的人也一樣,他們一定也是年輕的時候非常的努力,我相信一定也是很拚很拚,所以他們才會有現在這種成就,然後跑去念 EMBA,回去過學生的生活。那雖然他們講說什麼 EMBA 可以幫你拓人脈什麼的,但你看那些人的臉,他們不需要拓人脈,其實他們那個人脈只是說服自己要過去那個地方,給自己找一個理由。我覺得他們真的想要的是重新去體驗,就是以前可能沒有認真好好體驗的東西。
那既然想通這件事情之後,就會明白活在當下非常重要。雖然這四個字,如果我在開頭就直接跟大家講「2023 年,Guys,活在當下」,你會覺得說你是白癡,你講什麼國中雞湯話。但是我這樣繞一圈之後,再跟你講其實我要講的東西就是「活在當下」,我相信感覺會不一樣,還是我自我感覺良好,但我覺得感覺會不一樣。因為你要看過才知道,就像「做自己」,你開頭就跟大家講說「做自己」,你就是國中無名小站的等級。但如果你跟大家講說,你是經歷過了什麼樣的東西之後,那你就會了解到,其實我們不應該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那個講出來味道就不一樣了。
所以重新的去省視自己的生活,然後去了解到說,其實我最需要的東西是一個讓自己每天早上有起來的理由,讓自己可以活得開心的理由,而不是各種物質上的東西,這是非常重要。所以打棒球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開心的理由,那我希望我在 2023 年可以找到更多理由,那我也希望大家在 2023 年,如果說你跟我一樣困擾的人,那你的問題就是出在,你沒有找到一個真的讓你很開心的事情,那你必須要去找這個東西。而且這個東西有時候其實就在旁邊,就像棒球它不是一個新的運動,打擊場不是最近才開,它一直就在那,只是你沒有想到說,靠北,原來答案就在那一邊,答案就在隔壁,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好,跟大家共勉之。當然我還是要跟大家講一個很坦白的事情,就是如果說我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之中沒有很順利的話,我現在也不會在那邊跟你聊說什麼自我實現。所以馬斯洛那個三角形是真的,你一定要先把自己溫飽起來,餵飽自己、家人都安頓好,你才會開始去追求更上面的東西,然後這邊走到自我實現那一條路。那也祝大家在 2023 年都可以過得開心順利。
好,開到這邊,我們先跟大家聊一下馬斯克的財務狀況。為什麼要聊他財務狀況?還是跟特斯拉的股價有蠻大的一個關係。要不是我自己有投資特斯拉,我才懶得鳥說你的財富狀況是怎麼樣。關於他的財富狀態的一個討論,爆發點是在昨天 BARRON'S 發出了一個新聞,講說馬斯克他被 margin call 了。這個新聞馬上在 Twitter 上面就有一大堆人轉貼,正方意見有,反方意見也有。
稍微跟大家講一下,正方意見當然就恥笑馬斯克,這傢伙,前首富,然後現在淪落到要被 margin call,然後在那邊笑他。反方意見就是說,BARRON'S 是一個垃圾媒體,根本沒有做 fact check,就是他根本沒有被 margin call。因為他在交易裡面,本來要放進去的 12.5 billion 特斯拉股權質押,最後面是換成了 equity commitment。所以他要怎麼樣被 margin call?聽起來也合理,因為在五月的一個新聞裡面就有提到說,他可能也自己意識到說特斯拉那時候已經有開始下跌,所以他怕會被 call 到,所以他就乾脆直接換成是 equity commitment。
那就是這個 equity commitment 又有一些爭點。當然表面上我們看到就是說他引入了 Larry Ellison、紅杉、幣安什麼的,就很多人拿錢出來。但這些錢會不會有些是他自己間接透過他們再丟回來的?那這錢的來源是什麼?也有可能是他賣股票或是質押的內容,這個都是我們還不確定的部分。所以這個報導我認為是真的有它錯誤的地方,因為實際上在五月多的時候,他就有把這個股權質押給換掉了。那只是他自己的自有資金來源是不是質押?這個才是我們值得討論的東西。那如果說他當時是用特斯拉的股權質押的話,他現在確實就是會被 call 到爆掉,因為 12.5 billion 的現金要帶出來的話,大概需要去質押個 60 billion,就是一個非常大量的特斯拉的股票,那在近期我們看到的下跌,LTV 上去,他就會直接被 call 到爛掉。
所以他當時做的這個決定是對的,就是不要押這麼多的特斯拉股票。但是你說他到底有沒有被 margin call?我自己傾向是相信,一、他有被 call;二、就算沒有被 call,他是在接近被 call 的路上,所以他自己率先去把槓桿給解掉。就是他一定是有受到這種 margin 交易的一個壓力在,所以他可能沒有補保證金,但是他就還錢,所以他賣股票。不然其實那些反方,因為他們很多是馬斯克的那種死忠支持者,你不覺得你的說法怪怪的嗎?就是你說他絕對沒有被 margin call,對,我們如果說用這個 44 billion 的 deal 來看,他沒有被 margin call。可是你不能忘記他自己本身就押了很多的股票,而且他自己買 Twitter 拿出來的那些現金,很多搞不好就是他當時押股票帶出來的現金。所以你要怎麼知道他沒有被 margin call?
因為如果說他沒有被 margin call,或是沒有接近 margin call,而他必須賣出一大堆股票,那你跟我講他賣股票的理由是什麼?不就坐實了很多特黑講的,就是他在高檔套現,割大家韭菜,然後你還在幫他數錢。所以他如果不是為了保證金相關的東西去賣股票,反而是更可怕的東西,就是你到底賣股票幹嘛?那我認為說他應該是介於有跟沒有之間,薛丁格的貓疊加態。就他要嘛就是已經被 call 到,要嘛就是快被 call 了,所以他自己主動去把槓桿降掉。
理由為何呢?因為我們在 2021 年的一個 10-K/A 報告上面可以看到說有揭露,馬斯克有 92 million shares 的一個質押。那換算現在,因為我們後來有 1:3 的拆股,所以就是 276 million shares。那可能不知道這個 276 million shares 有多少,給你一個參考數字,這個 source 是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他在最近一次賣掉了 2,200 萬股之後,他還剩下 423 million shares,4.23 億股的股票。所以剛剛前面講 2.76 億股的股票,你看這個比例,他質押比例超級高。
當然你會講說,因為我們看到的資料是 2021 年的 10-K 揭露的,所以我們可能真的答案要等到 2022 年的 10-K 揭露之後,才知道說他到底這段時間賣股票是為了去維持他的維持率,還是說他實際上把槓桿降掉。就是我們要等到可能新一年度的申報出來。那具體來說,這個質押的 shares 數如果增加的話,代表他就是在補保證金;那如果質押的 shares 數降低的話,就代表說他其實是把槓桿降掉,所以他其實賣股票是在還錢,然後把股票拿回來之類的。這個都是有可能的。
那他質押的比例是很大,他只是到底用在什麼地方我們不知道。我們都知道說馬斯克是一個睡在辦公室的人,不管這個形象是他刻意維持還是說他自己本性就這樣,但無論如何,他就是沒有房地產,他房地產都賣光了,他是一個沒有房地產的前首富。所以本身是一個很莫名其妙的,也很屌的事情。那他沒有要買房地產,也沒有什麼其他日常的太多消費,最多可能搭大飛機跑去卡達看個足球或什麼的,那個對他們來講都是零錢數字。養六個小孩、七個小孩,還是外面有幾個偷生的我們也都不知道,但是各式各樣的江湖傳說,那些其實都是小錢。
所以如果說你沒有在弄公司、買房地產、做其他投資的話,你根本花不到太多的錢,那為什麼你要押這麼多股票?這個就是一個有趣的事情。我相信他去押股票應該就是去支付他自己的其他公司,什麼 Boring Company 或是 SpaceX 等等的,都是有可能。或是像現在 Twitter 已經買下來了,所以 Twitter 的一些日常支出,他沒有辦法在公開市場籌資,那可能就是要拿自己的錢,或是說再去私下找別人籌資,這些都會用到錢。所以他當初質押這麼多股票,應該就是用在各式各樣的股權投資,或是他的公司的現金支出所需,而不是可能去買一些奢侈品、買房地產什麼的,應該不是這樣的一個狀況。
不過真的壓了很多股票。那在 10-K,就在季報上面,我們也可以在投資風險那一欄看到說,特斯拉的其中一項投資風險很明確地列出來說:「如果我們的 common stock,我們的股票持續的下跌的話,可能會被一個或是更多的銀行機構強迫去賣出特斯拉的股票,來滿足他的貸款的義務。」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當股價持續下跌,因為我們都知道說他押很多股票,所以他必須要去補保證金,或者說去償還他的貸款。那這一項是直接列在 10-K 的投資風險裡面,所以就很明確告訴你說,他就是有質押股票,而且是壓很多的股票。
那只是在那個 44 billion 的 Twitter 收購案,可能那個架構裡面沒有質押股票,但他拿出來的現金可能就是來自於他質押或是賣出股票的錢。那他到底資金怎麼運用我們不知道,不過質押這件事情就是一個事實。好,所以反方的論述也不完全是正確的,因為他們很多就會想洗白說,這個交易我根本就沒有在做質押,他怎麼可能被 margin call?他會被 margin call,因為他在買 Twitter 之前你就押一堆股票了。那只是那個資金用途是怎麼樣我們不知道。但是 BARRON'S 的報導也確實是有錯誤的。所以不是說什麼要各打五十大板,是真的站在不同角度看這件事情,就會得出完全不一樣的答案。所以可能等到下一次的 10-K 出來之後,我們才可以再跟大家更新說到底這次我們追劇,他的結論是什麼,到底是誰對誰錯,可能要等到撥雲見日那天才知道。
但就算下一次的 10-K 出來,那個數字出來,我們稍微對一下,然後給出一個猜測,那可能也只是我們的猜測。因為他怎麼講,馬斯克他調度多少錢,他的 SpaceX 股份要賣給誰,這是我們也不知道的。就是他要投資,他也可以去賣他的 SpaceX,你知道嗎?因為那個是一個市值超大的公司,他是一個巨型的獨角獸,所以他那邊也可以套出一堆錢。所以他到底哪裡來的錢去買 Twitter?是質押的現金,還是他自己本來的私房錢放在床底下,還是他去賣出他其他公司?我們都不知道,我們都只能夠霧裡看花,然後用猜的。所以其實用各種很決斷的說法去描述說到底現在的狀況怎麼樣,我覺得都是有問題的。大概這樣子。
好,那我講一下我的看法,認為說他應該是沒有再持續地放大槓桿,就是他應該是沒有去補更多的保證金。因為他在新的訪問裡面,他有跟大家警告說,要大家不要有任何的融資債務來面對接下來的衰退。他認為衰退會到 2024 年的第二季以後才會重見光明。所以我相信他賣股票是在做降槓桿、去償還,所以他沒有再補更多的保證金。但是這個行為本身也是類似,因為你可能會有 margin call,所以你去償還掉你的債務。所以無論如何,就是你用兩方的說法,好像都是有對的成分在,這樣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
好,那最後面呢,就來講一下 2023 年的一系列想法,我大概會去做怎麼樣的布局。上一集已經有提過,就是我老婆的持股最近一直噴耶,到底是誰啊?就是我老婆點錯的那幾支股票,那我在 Twitter 上面寫出來,有在節目裡面跟大家分享。這個大多數是偏向民生消費相關的東西,看他這樣子在過去的兩、三個禮拜很滋潤,我有稍微影響嗎?老實講,羨慕歸羨慕,也沒有什麼太多影響,我決定在 2023 年還是持續地去做科技股的布局。
經過了通盤的思考,就是不會因為說科技股在過去一年很爛,所以在未來我們就再也不要碰科技股。我的心態會偏向說,我認為價值還在這個地方,那這是我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就大概講一下我會怎麼樣去做各式各樣的布局,你就做一個參考就好,大家都還是要去規劃自己的一套策略跟指南,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選擇的東西一定會不一樣。
好,那我還是先講一下大方向的布局。跟去年一樣,先從大方向,然後開始講到細項去。在大方向的布局上,還是會選擇繼續加大台灣的部位。但是跟去年的理由不太一樣,去年持續加大台灣的部位,因為我們知道在 2022 年會有升息。那當時不知道升息會走到走火入魔,然後變成史上最猛斜率的升息,但是我們知道升息會對 P/E ratio 造成一些壓力。那台灣的估值相對美國是低的,所以選擇加大台灣的部位,這是去年的看法。那現在回頭看,有一點類似歪打正著,這個部分是有賽到,所以有加分一點點。
那今年選擇加大台灣的部位,當然估值的理由還是存在的。那額外的增加押注的理由,是因為我相信說,美元指數在這邊就是一個頂了,就是你不會再看到繼續往上,從美元指數要嘛就盤、要嘛就往下,微笑曲線已經走完了。這個在去年、前年的節目,我跟大家聊到什麼叫做美元指數微笑曲線,我認為微笑曲線到這邊走完了。所以新興市場的表現應該是會比美國市場來得好。就是今年可能大家對於新興市場的信心是比較低的,你也看到像阿根廷、土耳其這種地方,在美國的暴力升息之下,他們的狀況都是蠻差的,匯率崩掉。然後再來就是股價算是噴的,但是因為那個是通膨虛胖的一個結果,所以整個換算美元計價的話,這些市場的表現都是不好的。那在今年呢,我覺得會開始有一些扭轉,就是全球的資金會從美國繼續地往外面流,就回到之前的狀況,只是可能沒有像 QE 那時候這麼樣的迅猛,我認為。
所以在我看來,覺得加大台灣部位就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就是資金面、那估值面都是符合自己的需求。那至於風險層面,地緣政治的一個風險,我自己是沒有那麼在乎。因為在我看來,我早就已經做到全球配置了,所以沒有關係。但是有蠻多過去都只在台股的朋友,或是我聽到的狀況,就是一些大戶們的表現,他們都是把錢往海外塞,海外塞很多錢,就是本來不會投海外的,反而在今年開始投了很多海外。但對他們來講,他們海外的部位,我不認為他們也會去追求什麼樣的報酬率或什麼的,比較偏向的是,反正我海外去做一個配置,所以我蠻多都放海外,然後去買一些什麼價值股、大盤。他們沒有要操盤的意識,他就是放著,就是海外有錢這樣。那我自己是選擇說,海外本來就有東西,所以我就加台灣的東西就好。
那再來說就是在組合上的配置,會去做什麼樣的調整呢?雖然看到了自己老婆,那時候跟大家分享說她的選股還真的是還蠻神準的。就跟大家分享完之後,你看他是怎麼樣漲的,一樣就是我們講這個都不知道跟你收割,說你看我講的就上漲,因為我沒有跟你收費,所以我根本沒有必要去吹捧我自己有什麼的。就是跟大家講說,你看我老婆買了那些價值股,還蠻多最近都還屬於蠻屹立不搖的狀態,一直大漲,真的是大漲。那在我看來,我看到這樣大漲,我去動能它、我去追價、我是改變我的投資策略嗎?想了一下覺得不會,羨慕歸羨慕,但是還是做自己熟悉的東西。所以在今年還是以科技股作為一個主要的布局範圍,所以一樣節目的分析還是會以科技股作為一個主要的主題。那可能就像過去一樣,偶爾會跟你帶一下有可能的族群,像是軍工股、或是金融股、一些價值股什麼的,就偶爾聊一下,但是我的主軸還是會放在科技,因為這個是我認為我自己比較熟悉也感興趣的東西。
那如果說我們綜觀標普 500 的表現的話,你可以注意到 Energy Sector 是漲了 57.8%,最猛,2022 最猛就是它。可是其他的所有族群都是在水面下,Utilities 跌最少,負 0.5%;跌最多,Communication Services,通訊服務,負 40%;然後 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也跌了負 28%,所以等於是接近負 30%。其他來講就是去年是一個科技股相關的一個股災。
那我反而會認為說,你在 2021 年覺得這些東西可以買的,其實你現在應該沒有理由不買。除非你覺得這些公司有些在未來會倒閉,或者說它可能會遇到資金斷炊,可能嘎不過去,或者說它本身的 margin、它的毛利是偏低的,它的淨利也是低的,所以它根本就沒有辦法扛住一個「higher for longer」,5% 的利息,它會倒。這個你就是選擇不要加碼,非常合理。但是一些 big techs,這個時候反而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就當然去年是一個很可惜的階段,就是我們知道它是充滿價值,但是就連微軟這種最保守的東西都可以跌掉三成了。所以我反而認為說,既然它跌這麼多,我們就應該要繼續地勇敢的買進,繼續再平衡。或者說有錢的人就額外再加碼買進,這個是我自己會這樣去做選擇。那當然就是,如果說你覺得我的看法是錯的,你就繼續空科技股也可以,只是你要相信均值回歸這種東西。
就像我之前跟大家講說 ARK 很噴的時候,那時候大家都說不要努力了、全部交給乾媽。我就反過來跟大家講說要小心啦,這種是一個主動型的 ETF,它可能翻轉很可怕。但是你說我們想到翻轉會到這個程度,老師跟你講我真的沒有想過,但是我們知道均值會回歸的。所以能源股不要追這麼多,你說能源股明天會回歸嗎?我不確定。但是你說兩、三年會不會回歸?我覺得一定會,大膽插一個 flag,一定會回歸,能源股一定會下去。所以現在看到能源股很好,然後選擇去追能源股的,我覺得就是下一波慘哭了,就是可能會受到一些打擊,我認為。我講的這個能源股一般是比較偏油氣相關的,我不是講說什麼新能源跟鋰電相關的,那個我認為是在趨勢上,所以還是要把它拆開來看。那等於說是反過來,我們去買今年可能表現最差的東西,我會這樣選擇。本來是想說要不要在明年就去賭個價值股,付 P 去買價值股,那我最後面決定不要,那就壓科技股就對了,這是我的看法。
台股的部分,其實我近期期貨的口數是越下越少。基本上從年初是萬口以上,然後打到後來,營業員都會開始私訊我問我說:「謝先生怎麼了?」我告訴你還要不要問我怎麼了嗎?就動能策略在今年根本不能用。所以像我的動能策略帳戶基本上整個擺爛掉,然後我就出金、出金出來,就放到了其他的現股的帳戶去,不然就是放進去台指期裡面。我還是使用台指期,然後搭配 00850 作為一個保本的配置,就是我所謂的留給兒子的配置。就是就算我老爸在股票市場失利死掉,這個兒子可能基本上以後應該也是不用工作。但我希望兒子要工作,只是看什麼樣的方式,把信託還怎麼樣,然後讓他有一個配息生活費可以使用。就是有這種爸爸罩你、沒有後顧之憂的感覺。因為這個是我自己希望,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想要有這樣的東西,所以我就給兒子這樣的一個待遇。就是資本主義是一個接力賽,我相信我兒子的起跑點會比當年我自己的起跑點好,但我爸也很努力,我爸讓我的起跑點比可能他自己的起跑點來得好,類似這樣的一個感覺。
那台指期就是使用無限轉倉,這個已經講過好幾次了,就不在這邊額外贅述。那使用的槓桿比例大概會落在 90% 到 110% 之間,一般是 100%,偶爾會把它加到 110%。這個可能就有一點主動的味道在裡面,但這個主動的東西其實不太影響到整個被動配置的績效,它可能就是加分一點或者小扣分一點,但大致上會差不多。那之所以還是要有這樣的加減碼,是因為我還是相信自己可以相當程度的去做股市高低檔、景氣高低檔、什麼藍燈紅燈之間的判斷,所以我會選擇讓自己有一個操作的空間。
好,那很 hardcore 的指數投資者會講說,人都不應該去做任何的操作或什麼的,因為你放著就是穩贏大多數的人。我是不相信這樣子的東西。雖然我跟你講說,你投資指數是可以贏過大多數的人,可是就是有少部分的人,那我們就是以身為少部分的人作為一個目標。身邊確實有一些很怪物的人,他就是一直贏。你說他有朝一日一定會輸?可能會輸吧。就像你看很多大老闆,他現在創業很難,可是他有朝一日會輸,就像你現在笑馬斯克一樣。就是我覺得其實有些指數化投資者做很極端的,會像是他去跟大家講說,你就整天當公務員,因為其他東西都是有風險的。這其實是不太對的,我認為是不太對的。但那個本質上的概念是 OK 的,就是說你想要輕鬆地贏過大多數的人,使用這個東西沒有問題。所以像我自己也是使用,只是我也用一點加強版的成分在裡面。
那之所以還會上一點「正二」,是因為正二是一個比較無腦的兩倍工具。那過去的兩年我都是持反對意見,那現在開始看他,並不是說什麼我認錯或殺小的。還要跟大家強調,我覺得這東西在極端狀況他會死掉,所以他絕對不可以放大,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那之所以開始去採用他,跟我最近聊債券一樣,就是它本來是一個不吸引人的東西,但現在吸引人了。你在大牛市的時候,你說什麼正二很好,你一直買,你現在全部套在山上,那個山上多久會回去我們根本不知道。所以現在我反而覺得,就是在熊市、景氣藍燈,拿這個東西是可以稍微納入一點配置的。不管是什麼 00675L、00631L,你要去小配一點,在我看來我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我反而覺得是 OK 的。
那反而是那種大牛市,然後大家每天都在數錢,每天辦公室在當沖,你跟我說你要買這個,我就會跟你講你確定嗎?就那時候 ARK,很多人說不要努力了、交給乾媽,那我也是持一個反對意見。因為我雖然不知道他會跌多少,就是我現在回頭看,我當然知道他跌很多、嚇到。但是其實當時你會知道說,大家都覺得這個地方穩贏的時候,這個東西可能會有問題,就像前面的美元指數定存一樣。所以我還是要跟大家講,就是說人多的地方要小心,不會說必取,但人多的地方真的要小心。他可能會還有一段,但是之後要走的時候,你要走比別人快,不然你就留下來洗碗。大概這樣子。
那在其他的策略配置上,可能就還是會以半導體加科技股為主。那空單的部分,選擇會降低。就是如同我之前講的,我認為衰退回踩是讓你降空單的地方,而不是去可能增加空單的地方,這是我的認知。當然我知道市場上有些人覺得還會再跌、這才剛開始,OK,每個人都選擇不一樣,我會選擇在這邊就是持續地去增加部位,而且我認為回頭看應該都是一個很滿意的結果。因為很少看到這種景氣吊藍燈,然後大眾被灌到覺得未來死定了或什麼的。你可能還是會吃到一些回檔,所以你不要使用太大的槓桿,但是我相信時間拉長回頭看,應該是一個舒服的地方。這個也是一個勇敢的旗幟直接插在這邊。
那在明年的權值股表現,我覺得……因為我在去年的權值股預測是完全 miss 掉,剛好也是進入個熊市。但是我還是勇敢地預測一下明年的權值股,我覺得台積電跟台達電是最可以注意的兩支。聯發科當然,它的天璣系列晶片還是表現非常好,不過消費電子就是屬於比較疲軟的狀態,所以在明年可能就不會這麼著重看聯發科,但是一樣,它有什麼好消息我再跟大家分享。那鴻海的部分,在車用的布局,聽說是有所斬獲,但我對鴻海的認知就是,你要買它應該是在買它下面的兒子們,因為鴻海本身它是一個牛車,它不會動。好,雖然你往好處想,就像它今年不會動,它就被動贏過大家,因為一堆人跌爛,所以它好像就是贏了。不過你拉長看就會注意到,它一直停在一樣的位置,漲的時候也沒有它的份。當然跌的時候它也穩,就像 IBM。我最近開始看到蠻多人在分享說 IBM 其實很猛,你看它去年贏過所有科技股。這個就是採樣有錯誤,你拉長一點看,IBM 是屌輸其他人的。所以還是要看你用的時間軸是怎麼樣,然後再來就是,你要知道這產品本身的特性。IBM、鴻海很穩、文件,沒錯,但是它可能在浪潮回來的時候,它也是不會動的,這個是大家要有認知的。
所以就大概跟大家分享到這邊,還有很多細項可以講,但是這集節目已經聊 33 分鐘了,我們要進入 QA,因為我發現蠻多人是很期待 QA 的部分。如果說有額外想法,我們在可能明年的節目,2023 年的,反正我們都是 365 天更新,然後再看有什麼樣的東西可以持續跟大家分享,或是我在 QA 裡面看到你們想知道什麼樣的東西,我再做額外的補充。
***
那這邊我們現在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100% 流程之下,說:「**紀念旺來,牠來過**。沒想到已經夠難熬的 2022 年末,我姐姐的貓咪突然走了。看監控上一刻還在往外去打蟑螂,只是睡個午覺,姐姐就失去牠了,旺來沒有了。我們還是好難相信,一切都這麼突然且無常。再見我們的寶貝旺來,謝謝你曾經來過,用你短暫又絢麗奪目的一生,陪姐姐度過疫情偷走的三年。我們已經開始想你,我們都愛你。你要在天堂跟其他貓貓好好相處,有吃不完的雞胸肉,下輩子還要當一隻又萌又甜的傻貓。謝謝主委幫我們唸出留言,留下這段當作紀念。」
這個寵物的離開一定是撕心裂肺,我完全可以想像,我光想到秋口有天會離開我,其實我就很難過。然後再來就是,你們真的是把我這邊當成是……這邊是一個神廟了是不是?還是我要放一個樂捐箱?就大家開始跑來跟我許願、叫我唸東西,是怎樣?以為我講話可以傳到天聽之類是不是?但如果真的這樣子對大家有慰藉的話,歡迎。那只是還是要好好地節哀,不要過度地去沉溺在自己悲傷的情緒裡面,好嗎?生活還是要好好地過下去。
下面一位,下輩子想當貓,他說:「**寵物過的比人好?** 癌大你好,記得小時候(約 20 多年前)養狗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照顧,平常我們吃什麼就餵牠吃什麼,也沒有在打疫苗、送美容等等。現在看周遭的朋友養貓狗,平常飲食要分乾濕糧食,還要偶爾餵零食、營養品,定期打疫苗、做美容,生病基本上就是五位數的醫療費,如果嚴重到手術就是六位數的手術費。還有朋友說光是他的貓小孩基本生活費一年就六位數,聽到這些本來想養貓的我直接打退堂鼓放棄。是因為現在養寵物的觀念跟以前不一樣嗎?還是以前我養寵物是在亂養所以覺得養貓狗不太花錢?癌大有算過秋口一年的生活費要多少嗎?」
好,那我覺得其實不是只有貓跟狗,這樣其實小孩子也是。你仔細回想我們以前怎麼長大的?我媽怎麼樣?我有跟大家分享,不要吐喔,就是她在嘴巴嚼一嚼,然後把肉給我吃。現在以我們的觀念看著,這都細菌什麼的,但以前我真的就這樣吃,有時候我還會覺得阿嬤咬過的東西比較好吃。之後才知道,因為阿嬤咬過的東西,她嘴巴那個酵素去把米的東西分解掉,那分解掉之後當然就有甜味產生,所以阿嬤咬過的東西當然會比較好吃。只是你現在想到,真的會吐出來,可是當時就這樣養。
那像以前養狗,當然我阿公有在餵狗,以前我看過他餵狗,就丟骨頭,都給狗吃骨頭。只是我們現在觀念進步,就知道說其實狗不可以吃骨頭,骨頭會刺穿他們的消化道,所以不要餵狗吃骨頭,要吃肉。那你說好,狗如果繼續吃骨頭,可不可以活那麼久?就是沒有辦法活那麼久。那就像以前的人,他們沒有疫苗可以活,就是活不久;他們沒有那些衛生觀念還是可以活啊,就是活不久。小朋友照以前的養法會長大,可以;現在這種照貴族的養法會長大,其實都會長大。
我覺得那就是你自己的一個衡量依據而已,就是你覺得怎麼樣做會比較好。那當然如果說你要比上,你比不完,特別是這個年代網路氾濫,所以每個人上網都可以查到一些,一般來講,不極端才不會分享出來,所以你看到就覺得「我到底在幹嘛」。你滑一下抖音,看到人家為什麼每餐都吃什麼雞胸肉、牛肉,然後又有什麼保健品,你怎麼有的沒有的。你有必要做到那樣嗎?我覺得其實沒有必要。所以當然醫療費會花錢,是真的。可是也有朋友就會覺得,反正時候到了就不要救他。第一個可能我經濟不允許,所以我就不要救他。第二個,其實我會覺得不想要看他繼續痛苦,所以就讓他走,就沒有再額外加碼去救他的貓跟狗。你也不要因為這樣就覺得說你是一個不好的飼主。反正我認為你只要做好仁至義盡就好了。
其實很多東西都還在能力的範圍內。你不要說貓狗,其實小孩也是。小孩如果你真的每天要跟朋友比較,就像我朋友跟我講,小朋友應該要送美國學校、送歐洲學校,有沒有那個必要而已?當然其實老實講,如果兒子哪天跟我講說他要念美國學校,我還是會送他去念,那還要看外國籍怎麼樣處理。但他跟我講,我覺得說好啊,但是你說我自己會不會主動去想說要怎麼樣讓他更好,就蒙特梭利什麼的,這個我就不會去往那個方向,因為我會覺得反正沒有必要那樣子,小孩還是會快樂長大。因為我的老婆也是這樣的認知,所以還是要看你們家人間怎麼樣溝通。那我認為不要有太多的壓力,因為你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還是有很多垃圾養垃圾大的,還是有很多狗就是一輩子拴在什麼機車行旁邊,他一輩子就拴在那邊,然後吃剩飯,那這狗其實也是這樣過完一生。只是我們現在看得覺得他可憐嗎?因為我們越來越文明、越來越先進。所以不要因為這樣子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然後再來就是說秋口一年的生活費要多少,我真的不知道,就老婆直接刷卡。
下面一位,陰莖腫脹,他說:「**按摩陰蒂**。癌大安安,第一次留言,我是潛水一年的潛水仔,本來 Apple ID 是本名不敢留言,今天終於用電腦在 iTunes 改名了。」然後一改就改這種垃圾名字。他說:「本身是職業剪輯師,領著少少的月薪 30 幾 K 在過活。學生時期沒有想太多,只是尊重自己的興趣,但長大後發現想靠這職業買車買房,直接砍掉重練比較快。本身家庭環境普普但不愁吃穿,目前做的也還算開心,然而錢不多也是一個事實。對於這樣的生活有沒有什麼樣的想法,想請癌大開示。感謝癌大。」
好,OK。那剪輯師,身邊有一些朋友在做這樣的工作。那我必須得說,如果你是 in-house 的,你的天花板就在那邊,你是很難上去的。你必須要多多的去接案,這時候就要套塔雷伯講的反脆弱的觀念。就是說我們的本業可能是一個所謂的強固的東西,像剪輯師,它是不是有剛需?我覺得是,就是剪輯師應該很難找不到工作。好,所以基本上剪輯師是一個穩定且強固的工作。那你就需要有一些反脆弱的東西,所謂反脆弱就是說,它的下檔有限,可是上檔是超級大的。那我覺得剪輯師的 freelance、part-time service,它可能就是一個反脆弱的思維。
當然我現在講的類似紙上談兵,我只是我想到的東西我跟你講。我認為你在 in-house,你賺不了大錢,因為我們身邊有剪輯師朋友,就我知道 in-house 就是這樣,它是一個死豬價,可能偶爾給你一個獎金什麼的。但如果你可以開始廣接一堆這種影音剪輯的案子的話,那其實那個空間就會變很大。可是你可能會講說,我時間沒這麼多,我上班就沒力了。那如果你的回應是這樣子的話,那就會掉入一個死胡同。
你要知道,其實我一向是這樣認為,就是你在學生時代會覺得有些人賺錢很容易什麼的,你出社會就會明白,那你真的覺得那個東西賺錢容易,你去做看看,就其實沒有什麼東西叫賺錢容易。那些可以一直在賺錢的,除了台灣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他可能繼承來的房地產,他當個房東,但那其實就少部分的人。但大部分賺錢賺很多人,就是他真的是花費很多心力,很努力在裡面做,只是你以前不懂的事情,你就會去抹滅這些人的努力,說他們都是靠賽,都是一個幸運的精子。但實際上不是這樣,有幸運精子,可能他一定就是少數。我覺得說在標普 500 裡面,其實你會發現說白手起家的人是占大多數,就當然家庭背景還 OK,但是基本上他可以有這個財富,就是當時他們家庭的幾千幾萬倍以上,那個不能夠講說他是靠爸了。
所以一樣的道理,就是你去做一個剪接工作,你可能會比較累;去做這種可以去 scale up、可以去大量接案的,你可能會比較累一點,但是你的上檔就會提升。如果加入一點資本的力量,開一個什麼剪輯學校,你當一個裡面的大導師,你下面帶四、五個剪輯師,大量接案,有沒有機會?就有可能。只是你有沒有本事去做到那樣子,其實都是一個 trade-off。你有沒有那個體力、你有那個精力、你有沒有那個膽子敢借錢去創業或什麼的,那個就可能會把天花板往上打。
其實剪輯師你也不要覺得說,好像什麼薪水很低、一片慘業什麼的,一定有拿很高的。這個東西就跟講理髮師很像,有百元理髮的嘛,不是說百元理髮比較不好,就他們的薪水就是死豬價、固定。那也有那種設計師在弄的嘛,也有那一種他已經剪到變成是很多理髮師的老師。所以本來就是說在每個 GIG 裡面,他都是有可能可以一直往上爬,那一定有頂尖的跟沒有那麼好的,只是看你願不願意做這樣的 trade-off。所以我個人認為要提升薪資,當然其實很需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非常的努力。而且特別是,如上一集講,台灣是一個高度內捲的社會。當你今天決定「好,我他媽晚上不睡了,林北來接案」,那你就會發現跟你一樣這樣做的人有個幾千個人,台灣真的太可怕了。
然後等你已經開始去做這樣的冒險,就是說加入這場「成為一個頂尖剪輯師之路」,開始我不要睡覺,甚至老子跟他拚了,房子押進去去借錢,來搞個什麼剪輯師工作室、我自己當老闆,然後發現有幾百個人跟你做一樣的事情,這就是台灣。所以不免得就知道面對很多的競爭,即便你今天決定要勇敢踏出來,你就發現世界真大,其實我一直也有這樣感覺。
下面一位,QHDBIDWD,他說:「**小步步向前**。從第一次留言,還在聽不懂。你 12 月 28 號的節目憑空消失。」這個我跟 Apple 講,Apple 他們已經在設法解決了,然後應該一、兩個禮拜內會找出一個解決方案,到底是我的 hosting 的問題,還是 Apple 的 bug。那如果是哪裡的問題,我就把它解決掉,好,拍謝。那一樣,刷新一下就有。
下面一位,戴小子 Sandy,他說:「**五星留言**。想問如果戰爭,欠銀行的錢……」然後後面被卡掉。「癌大聽眾都知道,現在烏克蘭那邊,原本背房貸的人,在戰爭爆發後,金融系統還有辦法運作嗎?原本欠銀行的信貸、房貸之類要還嗎?假如中共真的哪天想不開,飛彈射過來的開戰了,那是不是趁現在趕快跟銀行借多少是多少,借好借滿?如果真的開戰就不用還銀行錢了?」
這個是一個滿有趣的問題,感覺只會發生在異音很小說裡面的。那你說這樣子去欠銀行錢,會需要還嗎?我覺得可以分幾個 scenario 來看。第一個就是說,如果台灣守下來的話,基本上你一定要還錢。那如果說台灣就是滅亡的話,有可能不用還,但是還是有機會,也就是說銀行被中共的什麼某個國營接管,然後債權直接轉移,反正就認你名字,只是換了人來跟你討債而已。所以還是要還錢,兄弟。那我覺得這個是一個極端事件,所以我們真的很難現在去跟你想像說有什麼必然的解法。就算你看遍了其他國家的戰爭,他的結果是這樣,可是不代表我們這邊的結果會跟他們一樣。所以這完全就是一個想像的事情,那我們真的很難去做相關的判斷。
下面一位,SFC_MK2,他說:「**空降的傘兵弟兄忠義驃悍**。這個我們就後面會接「勇猛頑強」。」他說:「癌大你好,潛水了很久,在 309 集聽到傘訓,然後海陸憲兵以前受訓的話也想說的話很多,不過還是都簡單帶過。就問大家 C-130 懂的時候有弟兄在機上嘔吐嗎?整個機艙瀰漫嘔吐味,真的超恐怖。還遇到更特別的,有次弟兄快要吐了,就努力用手摀著,教官叫他撐著的同時去找塑膠袋,不過教官回來時找不到要嘔吐的弟兄,就問剛要嘔吐的人呢?有人舉手回答:『報告教官,我把它吞回去了。』」
這個算是很有想法。其實會吐嗎?我是沒有聽說到有人吐,因為那個航班還蠻短的,飛行時間十幾分鐘就要跳下來了,所以應該是比較緊張的狀況吧,沒有遇到那種會有吐的。但是我自己也算是雷過弟兄,因為我弟弟在第二次跳下來的時候就掉到那個大壩裡面,幹超級臭,然後之後大家坐軍卡回去的時候,我真的對旁邊鄰兵超拍謝,就很多人那邊掩鼻,可是像我自己是已經習慣了,我就覺得還好,但他們就覺得有夠臭的。所以我也曾經當過一個雷包。
下面一位,中二生訓導師,他說:「**打棒球就是爽**。優質好節目,五星吹到爆。不求唸到只求看到。想不到我大孟恭哥也是棒球愛好者,忍不住教學魂又跑出來。看您認真研究各種打擊技巧,非常認真,但建議站上打擊區就清空思緒,『球來就打』是真的。最後祝福主委維持興趣,球球阿搭力,一直打球一直爽。」
我站上去的時候都清空了,就是我只注意說自己的重心變化,怎麼樣可以扭腰扭得更大力。球來就把它當老婆,直接轟出去。這我們私下的笑話,當然我本身是不會打老婆。就是我們覺得開一些玩笑,當你媽在打。因為他媽剛好那邊按下去,球來就當你媽在打、球當老婆打、球當仇人打什麼的。不過其實也沒有想那麼多,球來就揮,真的是這樣子。我覺得那種清空思緒的感覺是很棒的,就是說很專注在那個球飛過來,然後你完全不會想任何東西。我覺得這可能也是一個所以我很喜歡打球的原因吧。你沒講我沒想到,但是你現在講我就想到,對,就是那一種只剩下你跟球,然後還有上面在下雨,最近狂下雨,那種感覺。
下面一位,哭吧媽,他說:「**作為舊舊特斯拉**。作為特斯拉會不會被比亞迪超車?上次在哭哭,不要作為幫忙。作為生日快樂,是沒有朋友嗎?作為就像明星一樣,認識的人請明星作為生日多快樂。所以作為幫我作為一下。12 月 9 號小琴,因為她問我有沒有幫她留言祝生日快樂。生日快樂?好久了。謝謝你。by the way,可以態度矯正一下嗎?讓她不要再亂說話。第七次留言希望抽到。」
留了七次。會不會被比亞迪超車?不會啦,想太多。然後再來就是講說小琴 12 月 9 號生日快樂,事事如意。12 月 9 號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你這個人辦事不力。
下面一位,升級中的鋼鐵人,他說:「**五星吹一吹,做空仔至九**。又又又看到陳武,原來是癌大。2020 投資到現在,靠著只做多、空、空手,搭配危險立刻逃,2021 多頭資產翻了兩倍多,2022 小賠 2%。2023 想要把資產分配到債市,不知道對於以下的債券投資類型有何建議?負利率國家海外公司債、負利率國家海外公司債 ETF?長短債的長度?國內券商內含成本趴數是不是比較高?但網路卻眾說紛紜,不知道到底差多少?以上跪求解答。」
要買海外的公司債還是公司債 ETF?長短債的長度?一般來說,如果你是要波動大一點、刺激一點,就是選長債。然後短債,越短的,市面上超級短的,那基本上就是跟現金沒有什麼兩樣的。那海外的公司債的話,如果是要放進去配置,首先我先講,因為你的績效表現非常好,就是說多頭年有賺到,而且是 outperform,然後空頭年也是表現得比大盤好,而且賠得很少,你做股票就好啦。
如果說你是單純想要去做股債配的話,那應該也不會選到公司債,應該是要選美國國債。股債配的話,應該要選美國國債為主。那如果說你是要去賭說,聯準會可能拉到 5% 之後就上不去、要往下降,然後壓公司債,你想說你要壓活潑一點,或是壓什麼高收益債、垃圾債這樣子的東西,可以,它就是一種,你可以甚至把它想像成類似放大槓桿的效果,但是風險也會隨之增加。那國債的話,它風險就是極低嘛。所以看你是要去做價差,還是你要把它當成是固定收益商品,還是怎麼樣,這還是要去看你的使用需求目的。那只是在我看來,我會覺得你做股票就好,因為你的績效很好。那如果是要股債配置,就用國債。
再來就是說,券商的成本比較高?對,國內一定比較高,可是相對的方便,很多人就圖這個方便,差那一點給券商抽一點沒有關係,看人。
下面一位,板橋迪麗熱巴,他說:「**突發性耳聾事件**。居然讓我在癌大這邊找到同病。」後面被卡掉。「在一集 309 聽到留言,有人得到這個怪病,我的症狀發生在今年 10 月,幾乎跟另一個聽眾一模一樣,但是過了兩個月左右的聽力大概只恢復三成,心裡上很難過。大家真的不要輕忽這個症狀,也祝迪麗熱巴早日可以治療好了。」
那我在 IG 上面有收到三個聽眾跟我講一模一樣的東西。他們講說,沒有,這兩個聽眾,講他們都有,不知道是這個。因為去看醫生,醫生也說不知道為什麼。那後來知道了之後去問醫生,醫生說就有可能。那只是這個東西好像是要靠復健的方式慢慢把它弄回來。所以還是祝大家身體健康,可以把這個怪病給治好。
那這集節目就聊到這邊,祝大家新年快樂,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