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15:🎣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
本集節目由伊萊克斯與上誼文化贊助。
家裡亮晶晶,財神笑嘻嘻。伊萊克斯的吸塵器好用大家都知道,最狂的是它推出了直立濕拖吸塵器,只要換上 LED 硬質地板濕拖吸頭,一分鐘 300 轉的超高效率,搭配 LED 燈清除看不見的髒污,馬上變身最強電動好神拖。更特別的是獨創「淨汙分流」清洗槽,內外雙槽設計讓髒水不回流,不用一直換水,怎麼洗都是清水,非常神奇,再也不用忍受蹲下用手擰拖布的痛苦。
此外,附贈大全配,包含 UV 床墊吸頭、縫隙吸頭、毛髮截斷吸頭、拋光地板吸頭等,地上的灰塵、床上的塵蟎、縫隙的死角,都可以輕鬆清潔,最完美的吸塵器就是它!
現在下單,年後出貨,跟著主委買準沒錯。濕拖吸塵器下殺 71 折,現省 5,000 元起,買就送淨汙分流清洗槽加拖布,贈品市值 3,000 元,滿額再送伊萊克斯真空保鮮組或伊萊克斯炫風烤箱。賣場另外搭配了除濕機、空氣清淨機,一樣都有最優惠價。
此外,只要在我們的臉書貼文下方發問,關於伊萊克斯極適家居 700 直立濕拖吸塵器的問題,加碼抽伊萊克斯車用清淨機一台。限時賣場只有到 1 月 31 號,趕快回家也添購一台。
我家裡有一台直立濕拖吸塵器,這一款我覺得用起來非常的順手。再來就是,對我們養狗的人來講,我們非常在意毛髮會不會卡到吸塵器,整天拿美工刀在那邊割。它這一款可以截斷毛髮的吸頭,用起來非常的方便。再來就是它濕拖的部分,那整個機體看起來超科幻的,非常的好用,在這邊推薦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你可以在資訊欄找到相關的說明跟連結。
好,那我昨天跟朋友跑去釣魚,我剛 PO 這個事情,馬上就有聽眾在下面寫說,下一集節目會講的內容是什麼,完全被他料中,就是我釣魚的心得、我的看法,還有對這個興趣的一些評價,完全被他講中。我也想說以後我一定要讓大家猜不到,所以等到我們沒有贊助商的時候,因為有贊助商比較尷尬,你節目不太想要惡搞,可是如果說今天沒有贊助商的時候,媽的我直接整集就念唐詩三百首,就是讓你猜不到。因為我覺得讓我被猜到的感覺不太好,要讓人家掌握不到,你這樣還是一個比較酷的事情。
當然就是被掌握到了,反正我在節目就會講說我覺得還蠻酷、蠻好玩的事情,雖然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好玩、不好笑,或者說不有趣,不過就當成是一個宅男在分享他對於世界的一些看法吧。
那在昨天就有一個好朋友,大客情趣的老闆,他找我去釣魚。我本身是對戶外運動一竅不通的人,我連打棒球都是打什麼大魯閣室內打擊場這種,反正就是不會出去的一個肥宅。那知道人家要找我去釣魚,我看他那個影片跟照片,我就覺得這個東西可以試試看,但感覺很麻煩,現在剛好有人要帶你,所以就應該要把握這個機會。
那時候我跟我老婆剛好在逛街,超高興的,直接跑去那種有在賣登山用品的,直接跟他買登山的森林帽,那叫森林帽吧?反正就是外面有一圈,我本來以為說這是一個特別的裝飾,我後來才知道說那個有防曬功能,外加如果你跑去雨林的話,假設有蟲掉下來,不會直接沾到你,因為你有一圈防護,那個是防護上面的東西。然後什麼登山帽、手套、領巾、水壺,反正就是大全套東西一次把它買齊。甚至讓我開始懷疑說,我到底是喜歡買東西,還是我是喜歡興趣的本身?但就覺得很像是一種成年人的 cosplay 的感覺,平常沒有機會穿這樣子的東西,終於他媽的有機會,然後就買了一套的配備,就跟我的朋友跑去快樂地釣魚。
那其實本身是有些 hardcore,就是他跟我說要穿溯溪鞋跟溯溪褲,我當然沒有這樣的東西,之後就幫我買了,跑去他家換。那我們是直接順著小溪、小河走來走去,然後找釣點,所以是還蠻原始的,走到一個看起來都是沒有人的地方,但其實離道路還蠻近的,在烏來的山區。他說其實有很多這樣子的釣點,有些比較 hardcore 的是要走一個小時以上,那像這個是比較簡單的,你走進去大概五到十分鐘就可以走到可以釣魚的地方。
反正就是整個人都是泡在水裡面,下半身泡在水裡面,那還蠻療癒的。釣到魚都小小的,最後我們把它炸來吃。殺魚的過程還蠻震撼的,就是說平常我們在吃料理,不會想這麼多。像我老婆很常跟我講說:「媽的幹,你一天吃這麼多肉,你有沒有想過你到底殺了多少動物?」我說:「歐洲左膠給我閉嘴。」但我知道動物是犧牲他的生命給我吃,所以我能夠做的就是好好把它吃光,跟他說聲謝謝,不要留下一堆 leftovers。
那殺魚的本身,跟我們去菜市場買魚回來去內臟,那個感覺就差很多,你知道嗎?就是我們一般都是吃處理好的魚,那有一次我去買魚的時候,他給我的魚是還沒有處理過的。那我因為看了很多殺魚的影片,包含說像是「在日本做生魚片」這樣的頻道,所以好像是反射動作一樣,你給我一把刀我真的會殺魚,我自己殺了我覺得殺得還不錯,裡面都清得乾乾淨淨,你要怎麼樣刷什麼,就是你看很多影片看久了,好像你真的就會做了,只是你的效率可能沒有他這麼好,處理得沒有他這麼漂亮,可是大概知道。
那時候其實要去清魚的內臟,就會覺得非常的虔誠,就覺得感嘆,真的是有一點那種惻隱之心跑出來,就好可憐,他竟然要這樣被我吃掉。可是之後面因為煮起來真的太香了,所以就不會想太多。那我們去吃那個溪魚,牠是活的,所以你要把它殺掉,就盡可能不要讓牠感覺到痛,所以直接一刀下去,刀起刀落。那牠身體還會動,幹,超可怕!趕快去清內臟,把它丟下去煮,丟下去煮的時候還會跳,靠北。當然我知道那個是神經反射,那已經不是魚還活著,不過就覺得非常的震撼,一直切一直跟牠說「對不起、對不起」,發現自己真的是一個娘炮。那會不會因為這樣減少吃魚呢?我覺得也很困難,因為炸出來真的太香了,炸得那樣金黃金黃的咬下去,又脆,然後又有魚肉天然的鮮甜,非常的棒。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讚的運動,但是它跟棒球可能沒有辦法拉到同樣的一個頻率。像老皮他是比較特別的一個人,我看他每天很閒,他可以一直跑去釣魚,他應該是把我當成適應不良的處理,我沒有辦法,我要看盤、我要弄一些東西,所以我只能夠挑一些閒暇時間去。雖然我時間很彈性,就是可以隨便亂排,但是沒有辦法天天去,就是頻率的問題,棒球是可以天天去的。
但我昨天被警告,我昨天 11 點要跑去打棒球,一開門,然後嘴裡還在哼著一些很快樂的歌,等等等等等,打棒球,我有一點等等等等等,然後老婆直接從後面追出來,開門「Get the fuck out」,就直接叫我他媽給我滾回去,然後被幹了半天。我就跟她講說我這樣是不對的,我每天都跑去打棒球,然後重點是打棒球的時間,什麼 11 點、1 點、3 點。那最後面是有跟她稍微溝通一下,我就真的很喜歡打棒球,她說好,反正就是 10 點以前,我最晚這個時間點要出門,那你回來就可能是 11 點,還可以去遛狗什麼的,就幫忙分擔一點家計。
因為其實我老婆她是蠻屌的,平常家裡都由她在 carry。但我對家裡的東西是一竅不通,當然什麼基本的整理打掃,那是我會,可是你說哪個東西放在哪,那小朋友如果生病的話藥在哪,怎麼都只有她知道,就她非常的厲害。也因為這樣子,我才可以有這些閒暇時間去做一些野外的休閒,不然其實沒有空。我知道有些朋友他們是自己本身工作就很忙,然後回家小朋友又是對半分 go Dutch,就超累。像我自己是比較幸運,就是我的小朋友大多是我老婆來照顧,那我就是一台 ATM,我覺得乖乖地當好我的 ATM 就好。那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家庭分工,如果說反過來的話,我老婆講要出去賺錢,然後我在家照顧小孩,我會說不要,幹真的太痛苦,顧小孩真的是一個非常痛苦的事情。
所以打棒球是沒辦法天天去,那釣魚的話,我自己認為差不多可能一個月會去一次還不錯。推薦給那些手機不離身的人,我真的覺得手機不離身的人要去感受一下。因為像我自己就是手機不離身的人,我最常開的就是看盤軟體,當然我不是說真的做到非常短線當沖什麼的,所以我要去盯股價,我就是自己的興趣,我喜歡看數字的跳動、我喜歡看淨值的跳動、我喜歡看今天股價怎麼樣走,像日本的、韓國的、美國大盤,其實我怎麼樣跑,我就一直看它。
其實你沒有去野外,你不知道,去了之後才明白,靠北,原來自己是多麼的依賴手機,就真的是隨時都黏著手機的感覺。因為到野外就沒有網路,所以就完完全全在那邊放空六個小時。那我覺得它是一個,怎麼講,就像是有一個聽眾留言,他說這個是有毒的東西,你會開始去上癮這種感覺。即便你知道這看起來是一個要花費時間的事情,但是其實時間過超快的,就是一下子就從天亮到天黑,那最後面你離開這座山,不是因為說你真的想回家,是因為天黑了,你要下山。好啦,在這邊分享給大家,那我覺得如果是手機成癮的,或者說基本上整天都是待在家裡這種的,你去體會看看,應該可以找到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就說回來之後,我覺得整個人變得更 chill 了。
好,那接下來我們進入市場的話題。台股收在 14,932.3 點,那夜盤還持續跟著美國股市繼續上攻到 15,000 點以上。我自己認為這個封關日收得非常的漂亮,因為我們都知道說過去的一年,是進入海嘯以來最大的空頭年。好,雖然當然規模跟金融海嘯比還是沒有辦法比,但是科技股的修正是非常猛的,絕對是可能十、二十年裡面的一個歷史紀錄,非常厲害的一個大幅修正。然後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竟然這麼多資金選擇把股票留到過年以後,這個在過往我們聊過很多次,基本上在機率上跟期望值上,會建議大家盡可能地留在市場。所以即便是過年還有什麼突發東西,反正只要是市場關門關起來,你要的是降低曝險,你會怕就降低曝險,可是千萬不要空手,因為長期來看,你待在市場裡面越長,你的期望值越好。不要跟我舉例說什麼 2020 年 1 月 30 號台股崩盤,你現在回頭看,對,當時崩爛,現在是不是全部都不知道翻幾倍上去了?
所以說盡可能都要把部位留在場上,可是我們可以期待有很多短線的資金,應該會想要撤。好,當然像我自己,我自己的期貨部位就降掉不少。那當然一下看到這個持續往上進攻,是有點想要把自己 LP 捏著抱,但 OK 啦,我從 9 月多開始,半導體期、台指期,然後 00685,還有一些小股票,就開始壓嘛,然後現在假設說從 10 月開始算的話,就是 11、12,第四季,然後外加目前 1 月的一半已經過完了,我大概已經回了過去兩、三季以上的績效,就已經救回這麼多了,只是一個短短的反彈而已,然後救回這麼多,因為大多數就是在重壓科技股,所以對我們這種幾乎都是科技股的人來說,這個是一個非常大的好消息。我還是希望自己可以在年中把部位收復回來,不然在老朋友面前沒有辦法抬頭,說他的股票選得比我好、做事就做得比我好。我是很有信心,因為我自己知道說自己的判斷是 OK 的,我就是吃到一個產業逆風,暫時要把它吞過去。
不會覺得很可惜,就是說沒有辦法有足夠的信仰,然後選擇抱比較大的部位過年,然後就把槓桿的部位清掉滿多的。當然我的期貨部位有些是沒有使用槓桿的,就是說我雖然保證金沒有放滿,但我隨時可以調錢進來放滿,那些我就留著。但是有看到槓桿的,像是半導體期或一些台指期的部位,那些就把它降掉,因為怕說你知道這個十幾天,什麼事情都可能會發生,特別是 2022 年的洗禮。那盡量不要讓自己過年的時候、放假的時候,雖然我們還是要做美國,可是就不要有那種太大的壓力,因為你部位在那邊不能動。
不過這邊再稍微跟大家講一些東西,如果說沒有把部位降低,那你又不是現股,你是槓桿的,結果你在接下來的十幾天遇到一些大事,像當時 2020 年 1 月 30 號那種感覺,你知道說現在市場已經要開始大逃殺了。雖然對,你終究知道它會回來,可是現在就是大逃殺。假設開盤 1 月 30 號是直接全部萬股跌停的話,你會直接進棺材的話,其實你是有避險的管道,新加坡的交易所還是開著,所以可以在那邊做富台,或是說你直接用 Nasdaq,因為跟台股的關聯性高,所以你有海外帳戶就用 Nasdaq 去塞一些空單,就可以做到避險。所以還是有補救方法,但我自己是選擇說把自己的風險值降到低一點,這樣就可以過一個好年。所以比較可惜,就是這一段可能就沒有去追更多的績效,不然其實是蠻有機會一波反彈,那直接可能就把過去的東西直接追回。所以有時候這種市場情緒反轉的時候是很快的。
那這邊稍微跟大家講一下說,為什麼我們會一直跟大家講說建議你要做多,其實不是說什麼我們是死多軍,然後去歧視空軍或三小。因為如果你聽我的節目就會知道,我很常跟大家分享空方的看法,因為我們身邊有很多朋友就是空軍,雖然多軍的數量比空軍多很多,不過空軍的數量不少。那其實你要去做多大於做空,是因為這是一個數學問題,因為你做空,了不起就是歸零,你做多上面是可以翻好幾倍。如果講到這邊你還聽不懂的話,算了,就是你腦袋不好,那連九九乘法都會,其實就真的不用講太多。
但是這是基本的觀念,就是你做空,你最多就是 100%,那你做多,你是可以無上限的,這在一個零槓桿的狀況之下。那加入槓桿之後,當然做多的報酬可能就大更多。巴菲特就是一個案例,他的浮存金就是一種槓桿,槓桿的多軍,然後他賺到變世界首富。你請問一下,世界首富裡面有幾個是做空的?其實道理就這麼簡單,是很多人想不懂,他想說為什麼你要勸大家要做多?那廢話,只有資產就是一個讓你自己可以穩定增值的方法,那做空其實是相反的東西。當然在空頭裡面的時候,一定有人都會跟你鼓吹說,你一定要做空、你一定要去做空,其實未必,有時候 LP 捏過去,你還是最後大贏家。那大多數人應該都要站在多方,因為這是有數學優勢的,就不要講那麼多有的沒的,它基本面、什麼公司未來成長、GDP,我們現在不講這些,就是數學上,你就知道站在多方。那更別提我們剛剛講了前面那些東西,經濟是會成長的,那政府是不會希望自己的股市長期跌的,因為這是他們政績的一環,然後再來就是說人類的生產力一直提升的,就是你有很多的動機都支持你應該做多。
所以我簡單問一個問題,今天假設把你丟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間點,請問一下,你要壓多方還是壓空方?我們不講什麼股票,我們講指數就好了,就講指數就好。大多數你會發現說,壓多方你才會贏,就是壓空方,你可能就是小贏一點,可是長期來看你一定會輸,絕對會輸給壓多方的人。除非你覺得世界是要毀滅。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說為什麼會建議大家隨時都要有一些部位在場上,不要整天搞到什麼空手,或甚至是淨空單,完全手上都是空單。除非你是很懂得去做短線的一些投機高手,不然其實大多數人只會落得,當今天看到一個很強的空軍的時候,你就 wow 一下,就欣賞他就好,但你自己下去做,你很快會吃到一些苦頭。這真的是很良心的在跟大家勸,因為有一些想要去吹捧自己很厲害的就跟你講說,你應該要 18 般武藝什麼都要會,這個要會做、那個要會做,一般人根本辦不到,坦白跟你講,一般人根本辦不到,那些人就是賣夢,最後面就要都跟你收錢。
剛剛聊到半導體期,這邊稍微呼籲一下,就是我知道我們聽眾來自各行各業,其實有蠻多是在自營端的、在管理單位的也有,就是他們來跟我交換意見的時候,就大概知道大家是來自於哪裡。其實我會蠻希望說,期交所他媽認真一點,他那個半導體 30 指數期貨造市真的造得很爛,真的造得很爛。他現在那個 1 月份的未平倉口數是 89 口,2 月份是 151,既然這個商品在高峰的時候,大概有一半是我自己在玩而已,因為未平倉他媽的就是有一半是我的,所以就很尷尬,就你自己在玩。
如果說有造市在,OK,就是我可以進可以出,就沒有太大問題,只是那 spread 有點太大。他大概在 10 點左右,那更過分的是,造市有時候會搞人,就是他會突然間把單全撤掉。你說在夜盤撤掉就算了,因為夜盤台積電有 ADR,其他的 30 支裡面,一堆都是沒有 ADR 的東西。在這樣的狀況之下,你說怕被人家狙擊、被人家嚇個大單撤掉就算了,可是在日盤的時候,明明它的成分股就都有開市,所以你應該是可以直接去算說理論的指數是多少。我會覺得說那個造市真的造得很爛,然後再來就是轉倉也麻煩,那個轉倉 spread 超大的,幹,所以根本就是沒有辦法讓人家去持有這樣的東西。
就比較可惜,其實我覺得這個商品是有機會變成台灣的費城半導體,只是做得很爛,真的做得很爛,所以比較可惜,沒有辦法去交易它。有時候會卡住,所以像前陣子有時候那種流動性不見,我想他算了,我直接去買台指期算了。但是台指期跟半導體 30 指數就不一樣嘛,一個是大型的指數,一個是我就要壓族群,那我還是會選這個,不然就要跑去選電子期。因為電子期又沒有像這個半導體期這麼的純,就是在壓住半導體公司。所以,我不知道,就如果說是有關單位聽到,造市認真一點,然後再來就是掛單掛多一點,然後至少在台灣的日盤,要讓人家好好買,然後轉倉可以轉嗎。你說夜盤沒有辦法追蹤到就算了,日盤至少做好。如果可以做到這個的話,我覺得這個東西我願意放蠻大量的,因為它基本上算是一個很好的商品,就是它在台灣應該是有一個發展性的。
像那個之前的航運期貨其實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商品,因為它本身是包了航空跟海運,所以它直接可以當成是一個景氣循環的壓注。下次復甦的時候,你直接買這個東西就好了,或者說現在你覺得它之後會再更差,爆炸好再下去,你直接空這個東西就好,就它變得很方便你知道嗎?生技期也是一個好東西。其實我對這種直接去包整個族群,然後用市值排列的東西,我都是給予正向的肯定,希望說可以有更多的造市,更積極的去做它。這有點雞生蛋蛋生雞,他們會聽說說,可能是因為參與的人很少,像你一個奈米小資就可以買到,那未平倉一半是你的,那人這麼少,我幹嘛要繼續造市?如果你繼續造市,說不定參與的人就會變多,我自己會這樣去看待它。所以這邊稍微呼籲一下,如果說是在能力範圍內的話,就多掛一些。
因為像之前我買一個台灣的槓桿 ETF,那時候也是覺得那個造市造得很差,然後就跟發行商講一下。後來,不知道是我自己的偏誤還怎麼樣,但我就覺得說有變積極,就沒有像之前可能那個單掛得很薄,今天只要一砸,你這個流動性就不見,你這個東西就不可能有人會想玩,因為會出問題。所以大概這樣子。
那最後面我們來稍微聊一下美國的狀況。美國再一次要打王了,所以現在號角拿出來。我們前面幾集有講說號角拿出來,就是因為會想要去賭它說這次會過去。因為首先是過去是底底低,就是每次的底都有持續破底。但這一波差不多 9 月多 10 月的時候破底之後,那第二個底是在今年的年初,就是 12 月底的時候,他其實是比上個底還要來得高了不少,所以還真的滿有一點底出來的味道。
只是底要出來,我們必須要高過高。現在是說底比前底來得高,但是高也要比前高來得高。所以至少也不要不來講,我們要攻過去 4000 多,4100 點左右,差不多就可以認為搞不好這個多頭真的回來。就講說我們以型態跟技術面來看的話,基本面的話,目前大家還是壓住 Q3,這個已經講過很多次,我們就不再去 loop 它了。但是如果說是以型態跟技術面來講的話,現在必須要過前高,所以又來到一個關鍵位置。這剛好是一個 200 日均線壓頭,然後外加你叫小朋友畫一條線,直接從可能 2021 年的年底那個高點拉下來,你會剛好說每次都切到這個頭,就是只要切到這條線就過不去,它是一個壓力線。
所以型態的東西有時候每個參考它自己是蠻重要的,就在短線上大家會看這樣一個東西。那它未必是有很科學的方式可以解釋它,但是我傾向用心裡面去解釋它,就是看的人夠多,它就有效。當夠多人覺得這個地方是壓力、過不去,很多人覺得放棄,或者說過去很多人覺得 high 起來。所以它會變成一個心理上的關卡,那我相信它在市場裡面真的會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那邊。
那同時觀測到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是道瓊來到他自己前高的附近,然後出了一個算蠻大的黑 K,這個一般我們會把它視為是一個小小的警訊,以型態來講。當然不是說他長線就不行了,只是可能就是要拉回來做整理。因為道瓊在過去是一個非常強的指數,基本上他已經回到了 2021 年底的位階左右了,就是好像股災沒有發生過一樣。
但投資的一般只會把它當成是一個交易上的工具,就是我們在投資上偏長線的,比較少人會選擇去壓道瓊,因為他是一個價格加權的東西,跟我們一般認知的標普 500、VTI、然後還有 QQQ、Nasdaq 這種市值加權的東西,其實是不太一樣的。那在選股上其實也是比較特別,所以他可以當成是一個參考,但他不是一個絕對。我們還是可以把它當成是就是美國的一些傳產、金融、大型股,它近期的表現。
那像這一根黑 K,我覺得跟高盛開的高賽也有很大的關係。高盛在財報開了一個跟屎一樣爛的成績,其實就是坐實了很多 investment bank 他們在過去的表現不好,未來的景氣可能也會有收縮的一個現象。其實我覺得難免,因為他們在 2021 年、2020 年賺了非常多的錢,那時候就是市場瘋狂,大家大量去投資,所以他們因為這樣子真的賺了非常多的錢,現在也是有點那種類似均值回歸的感覺。所以我想像是高盛帶賽大家,然後讓大家開始收斂一下。
不過以中期來看,我認為道瓊跟 Nasdaq 應該會開始收斂,開始去往,就要說這個 200 日均線,或是說 120 天的均線去收斂,就是會靠攏。破風破浪的位置會在差不多的地方,關聯性是有的,但是不會說脫離太遠,什麼道瓊自己噴到天上去,然後 Nasdaq 就一直很爛。這個是我們長期觀察股市會有的現象。
雖然現在可能很多人去壓注什麼未來科技股就不行,現在時代已經改變了,像 Howard Marks 寫的那個 memo,sea change 開始改變了。搞不好之後全部都是壓價值股跟這種不太受利率影響的,所以科技股就會排除掉。你可以這樣相信,但是我自己還是會覺得說科技股會有它的機會,修正到某個位置之後,它還是會繼續回到多頭的一個走勢。所以我自己看會認為說,這一次標普要去攻過這個趨勢線的話,應該是需要科技股一個幫忙,因為科技股是在位階相對低,目前以估值來說也來到相對便宜的地方,真的已經來到可能過去幾年看不到的一個價位。所以在這樣狀況之下,我認為它跟道瓊,一個是往下收,一個會是往上收,然後最終標普整體會是被往上帶的。這是我自己的一個猜想。
那在接下來的年節期間,假使想要做一些交易的話,應該也只能夠以這個為主。就台股部分應該是百分之百會直接跟著美股去做連動,特別是以費城半導體指數或是 Nasdaq 為主。要選擇去避險的,就可以選擇新加坡的富台,或是說美國的 Nasdaq。這是在過年期間,假使說你部位太大,那屁股很痛的話,可以這樣去做。
那時候再稍微講一個就是我觀察到的有趣現象,就是我們在前幾集都跟大家講說,特斯拉降價應該是一個利多,我不知道為什麼市場往利空去解釋,其實這個就是對於市場的一個押注。當然你說我們去加碼特斯拉其實沒有,因為市場的特斯拉已經夠多了,所以不會再去做外加。但你看最近的新聞,這一兩天新聞全部改口,現在開始寫說降價是利多。所以我就跟你講,那看漲說漲、看跌說跌的東西,真的不要看太多。然後大家有懷疑掉,跌的時候就開始去寫一萬個不好的理由,漲的時候就是他媽無限的吹捧,也不跟你講理由,反正就是很線性,好的時候就說好,壞的時候就說壞,其實跟人性很像。
那其實我們在做投資交易的,要有一點反人性的味道在。就讓大家跟你講很好的時候,你要懷疑它是不是真的很好;大家跟你講很差的時候,你要懷疑它是不是真的很差。那其實自己有一些中心思想,就是一個公司它股價跌爛,那可能是一回事,就像 Nvidia 的股價跌爛那是一回事,實際上的基本面表現怎麼樣,那是另外一回事。你會講說,股價跌爛,你基本面分析一堆有什麼用?其實就要看你的週期是怎麼樣。其實一般來說,你有一點基本面素養的,長期的表現會比較好,就不要去抓一些特例。
其實我覺得整個社會上很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大家喜歡去拿單一的特例,然後去否決掉全盤的事情。因為某一個特例的發生,你就去否決掉說基本面是完全無效的,或者說什麼技術面是完全無效的,那個是沒有意義的,那都是你選擇性採樣。所以像我自己的做法是,我還是以基本面為主,然後配合一些可能技術面跟型態,打突破之類的。那我就會很老實跟大家講說,我覺得像特斯拉那個降價,明明就是好消息,即便股價跌爛,我也會承認說,那對,是我看錯,可是我不會說前面是壞消息,下一邊好消息,因為怎麼樣?那就是瞎掰。同一家媒體前面寫的跟後面寫的完全不一樣,全部在看股價,那看漲說漲、看跌說跌,其實是一個非常要不得的事情。所以這邊介紹給大家提醒一下,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本質學能,就是盡量避免任性鄉民,大家講什麼就跟著講,新聞轉頁什麼就轉貼跟著笑,你就跟 Yahoo 討論區的那些老人家他媽水準差不多。
好,那這一集前面先聊到這邊,我們就直接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好好理財:「科技股開始上漲,補回一點血。但從盤面台股的融資餘額不增反減,跌破 1600 億。而癌大 Telegram 發文提到,借券張數回補到一年半的位置,外資可能開始做多。這是否可以解讀成外資看多台股,但內資還是看空呢?煩請癌大開示,感謝您,祝您今年股票鴻圖大展,賺錢賺到兔。」
謝謝這位好好理財,那這個問題問得還不錯。我們先分成兩個面來解釋,那首先第一個,就是我在前幾天的臉書跟 Telegram 上面有貼一個台股少見的現象,就是說現在要過年了,然後其實整體市場的情緒是不太好的,可是台指期竟然相較加權指數是正價差,這蠻怪的。就是一般台指期會處在一個逆價差的位置,那正價差可能就是有比較多做多的資金選擇進來做押注。可是現在又是過年前,就是過年前不是蠻多人都在降部位嗎?很多丙種金主都在撤。所以其實這就有點看不懂,就是可能現在的市場氣氛真的開始轉變了。
然後外資的借券賣出,不是借券張數,這個很重要。就是借券未必是要借券賣出,但是只要是借券賣出就一定是做空。所以借券不等於一定要做空,它可能有其他操作的需求,可是借券賣出一定就是做空。所以當今天借券賣出的張數開始回補的時候,就是偏多看待。因為如果你覺得還會繼續跌的話,或者說還有避險的需求的話,你怎麼會回補?對吧?你要回補就是你可能是看中性或是看多,人家才在開始回補。而且它這個回補的速度很快,然後外加外資的買盤也開始進來,所以其實外資開始偏多看待,我覺得是正向確定的。
再來就是說這個融資的部分可能就要稍微去做一下解讀。首先第一個,融資不是只有散戶會用,所以一般我們不會把融資視為是純散戶。就是像他這樣子講說,把他當成是內資的話,我覺得比較 OK,他這個解讀其實對的。但是蠻多人的解讀會講說,融資就是他媽臭散戶,這其實錯的,因為我們很多大戶都會用融資,而且我不是跟你講聽說,我這邊講確定的事情,因為我就是知道。那使用融資的目的,當然就是增加他資金的效率,就是開槓桿,講白點就是這樣子。所以會是一個很單純的事情。
那一般來說我們看到的融資走勢,大多數,我強調這大多數,就是當然在一些細項個股上可能表現不一樣。就要說在大盤很樂觀的時候,融資一般就一定會越增高,就是大盤一直漲,融資的餘額就是會上去。可是聽起來好像是上漲,融資已經會上漲,但是有些個股,特別是那種飆股,飆完之後開始盤跌的時候,融資也會上去。這時候融資我覺得可能大多數真的就是散戶,就是他相信說前面可以漲這麼高,後面還會漲,他不知道這可能是一期一會的東西,融資在那邊快樂的盤,所以差一點出來會發現這個想法其實是不太一樣,甚至是 180 度。不過以大盤的角度來看,這個融資餘額就是一個很棒的內資參考指標,所以他講的是正確的。
那解讀上,我個人就是,個人意見,你知道其實籌碼解讀每個人想法不一樣。我個人會覺得說,這其實是超級好事,就是現在籌碼超純的。因為融資的部位,他有一個關鍵就是他比較不耐洗,他是一個比較偏短線的資金,因為他跌到一點的程度他就會斷頭,還沒有斷頭之前很多人就自行斷頭了,就看光了。所以他們其實不是一個長線的資金,所以現在可以很直接的講說,市場裡面的資金幾乎就是以長線資金為主,市場的籌碼很純,所以這個地方買比較不會受傷,我會認為是這樣。
你等到那種融資狂增的時候,你去拉過去來看,那種融資大暴增、開始狂增的時候,那一般就是一個可能已經全民狂熱的時候,你那時候要追股票的人,在過去的 20 年,你拉 20 年資料就好,你就會發現受傷的機會真的是非常高。然後像他這種融資水位是在平均值以下不少的,然後開始上漲,反而大家不敢,趕快把融資賣掉,我覺得這反而是一個正向看待的訊號,我會這樣看待它。我覺得外資一般在進出場的時候,他賣的時候就是頭也不回一路賣,就是降到他要的曝險,那他在買的時候一樣,他就是要買到他要的部位。所以當今天他開始買的時候,外資他可能比較不會是短線的資金一樣,雖然在一些個股上有假外資,我們今天不討論,我們講說整體的大盤來看。所以他開始補部位的時候,他可能可以一路一直補,補到你很傻眼的那種程度,就他就一路加碼。
那我認為其實現在的整個籌碼結構是很好的,就是融資是開始下賤、外資開始回補什麼的,應該是一個很值得樂觀的東西。那我們用基本面看,雖然我自己會講說要觀察中國消費,要觀察第三季,但以籌碼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事情。所以現在這個地方確實是不太好處理,但我認為說買一些部位應該之後都會笑出來吧。
下面一位這個勇康歐印玻璃仔 aka 一代名要扛幾層樓,他說:「孟恭孟恭我老公,癌大安,祝主委全家新年快樂,新的一年事事如意,這個節目太讚了,一生推,謝謝癌大,愛你。」我也愛你。
下面一位這個二橋十六永多第一:「關注孟恭喵,關注孟恭謝喵。」他說:「請主委救救我的韭菜好友阿光,他去年炒股出現了以下症狀:一、半夜睡不著覺。二、覺得 0050 的年化會輸給國泰金、富邦金、VOO,不懂存股有什麼缺點。三、買了經理費不低的投資型保單。四、想辭職專職投資。我覺得他只差融資斷頭(還好他不敢開槓),財富自由+被動收入+穩定收益+高股息的一條龍服務,還有有事天國也會的組合技,就可以完成韭菜賓果了。請問我要怎麼勸他?然後最後推一個厲害的遊戲王歌手『Luminous-J』和遊戲王視頻創作者『水無月菌』,以及祝主委早日成為厲家 investment 高階經理人。」
我這樣跟你講,咱波郎的一個 key point,就是我們男人的復仇。這邊直接幫你把點數調出來,最慢兩到三季,最快一季,我們會直接把尊嚴給拿回來。其實第四季就已經回非常多血了,只是像我自己是特斯拉佔比比較大一點,所以他有拖累到我的淨值,不然其實第四季真的是會超級無敵大回血。然後現在第一季資產的表現也都非常好,就是我覺得他們都會爬回來,那投科技股其實就知道去吃很大的回檔,因為你賺錢的時候也是人家的好幾倍,所以你回檔也是比別人大,這個就是我們自己要去承擔的一個東西。
然後再來就是講他前面朋友,不是,不要去管別人,別人爽就好了,好不好?那只是如果說這個朋友是你的老婆、愛人三小的,那只是因為你用化名的方式,我還是稍微跟你說明一下。
第一個,半夜睡不著覺,睡不著就去尻槍。然後再來就是說 0050 的年化輸給國泰金、富邦金跟 VOO。其實 0050 跟 VOO 算是差不多的東西,VOO 有 500 支美國大型股,所以 500 支,OK,他是一個象徵著美國大型股的一個 ETF。台灣的 0050 就是台灣的大型股的 ETF 嘛,所以它其實東西差不多的,它本身就是一個你可以把它當成是,對,存股可以這樣講,就是你存這個東西我覺得比較合理,因為他會汰弱留強嘛,他跟存個股其實是不一樣的。所以假設你的朋友是要存 0050 跟 VOO,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這個就是相信市場,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只是你要去存特別的金融股,就還是要小心。那種很多存股族的 arguments 其實是不攻自破的,你稍微拉一下數據就可以幫我們打臉打到歪掉。只是我們也懶得去打人家臉,反正你相信它是好的你就買吧。那我知道我的聽眾還是會有存股族,那其實我也是不喜歡去貶低任何一個選擇。我會給大家建議,就是說你真的要存,你不要存單一標的,你都有繞賽的機會。你不要他媽的存了一輩子,之後面這個東西倒掉,幹你真的會想自殺。你存指數,你存大型的這種市值型 ETF,它完全是跟你存單一個股的風險沒得比,它的風險是低太多了,要整個已經分散出去了,所以汰弱留強之下,它絕對是好過去壓單一的股票。那其實兩者我覺得也是很緊張的一個做法。當然這個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自己爽就好,所以我個人覺得不要去說服別人。
然後第三個,這講出來可能會斷一些人才路,但是我覺得該講的就是要講。就是買保單的部分,盡量去買高槓桿的險種,覺得說醫療險、意外險這種,你可以用小額資金去撬動一個大槓桿,當你今天出事的時候,你沒有辦法負擔的時候,他可以起到一個保護的效果,這個是最好的保險。不要去買任何跟保險有掛鉤,然後變成一個複合式商品的東西,投資型保單、還本型保單什麼的,這個都是有很大的問題。儲蓄險其實我也是非常不鼓勵大家去買這樣的商品。我覺得保險的本質就是,你要去應付那些可能今天出事情,下檔會超大,你用保險小小的資金去撬動,去保護到你的下檔,這等於是一個很漂亮的 put,你去買這個東西我覺得是很合理的。但是不要去做其他就是可能把它搞複雜的保險商品,我認為這個都是會傷害你的東西。當然不要舉特例跟我講,這是我的意見,你不喜歡你去找別人聽意見,這是我的意見。費用的部分,一樣通例上就是越高的往往是不好的,就這麼簡單。只是當然有些人有舉特例,哪一個基金、哪一個保單費用很高,可是他很賺錢。就是我很討厭這種來跟我 argue,然後他媽拿一個特例的。拿特例沒有意義,就是我什麼東西我都可以舉特例。你拿一個特例,你就要去貶低通例的話,那幹這真的很蠢。你拿一個他媽的,從小就沒念書的、沒有學歷的,你拿一個唐鳳,你說像唐鳳這樣也幹到政委,所以我們小學畢業就好了,他媽是有幾個唐鳳?你拿一個他媽的懶叫,比我的小拇指第一指節還短的,可是他有六個女朋友,然後把他嗆我說「你看懶叫小,只有一個指節,還不是可以有一堆女朋友,所以懶叫長一點用都沒有」。這個就是去拿特例打通例,但是其實很多人都在做這樣事情。通例上就是,反正費用越高的,你就是避開就對了。
最後面說,我想要辭職專職投資。你不要去斷他財路,搞不好他媽專職投資,他真的賺到翻掉,台灣下一個巴菲特。
下面一位這個,張佩洛,他說:「志祺七七又來了。祝癌大全家和樂安康。」好久不見,張佩洛,祝你新年快樂。
下面一位這個,出來混總是要被割,他說:「台股不要再點多多綠了。當然如果薪水跟物價一起上去,是不是不用屌通膨了?看到 50 嵐正職月薪開 3 萬 5、9 萬,覺得哪有什麼通膨,台灣貴的是房子跟房租,這無解。食衣住行好像沒有什麼影響,漲價大家一樣吃喝玩樂,但非民生消費,我覺得因為 2021 年誇張異常導致衰退 1-2 年好像也蠻合理的。23 年原本想要當個純多軍,但現在除非遇到爆殺撿屍,不然真的沒有信心用力多也幹。最後問,癌大跟律師睡覺是蓋一件被子還是分開蓋?祝福主委下胎生女兒,一些重抱。」
當然是蓋同一件,蓋不同件會被罵。再來就是說,台灣到底有沒有通膨?其實台灣的通膨是被低估了,為什麼?因為台灣的通膨很多在中油台電這邊被吸收掉了,只是就後面也是全民償還,只是大家都很習慣,反正我看不到就不是我的成本。也都是在你的稅金裡面,靠北,舒服。所以台灣的通膨是有的,全世界都有吃到這一波的通膨。
大家講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說現在這個衰退,其實真的不用太過度去解釋它。因為 2020 跟 2021 這兩年是非常瘋狂的,現在就是回歸,股票也回歸,那可能整體的實體市場也是回歸,因為物料也是回歸。當過去的市場性多大,現在可能都回歸,就終面發現說這次沒有不一樣,這次都一樣。所以越大的 upside 可能終面就帶來越大的 downside,修正完之後又是一條好漢。
所以 23 年你說不想當純多軍,當然你就可以繼續做你的,不管是 long-short 配置,還是說你選擇空手都 OK。那只像我自己分享我的,就是 23 年我自己是不要再做 long-short 了,我應該就是直接多單跟他幹。如果套,就你也亂掰。
下面一位這個 JC-0914,他說:「五星,哪次不五星,癌大年假有在看書嗎?有推薦的書可以分享嗎?」
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有在看書,我還蠻喜歡看書的。只是好書真的不容易推,我不希望推一些廢書,所以我都會盡可能真的找到很棒的東西,或是我想到很棒的東西,剛好符合現在的時勢,我才會把它推出來。因為我們剛剛前面閒聊我就突然想到一本書,所以我下一集就來跟你介紹一下我覺得很不錯的一本書,那應該是可能快要五、六年前了吧,它的中譯本五、六年前出來的,下一集再跟大家介紹。
下面一位這個 Koopa Kirby,他說:「我一直在尋找留言密碼的謎。癌大安安,自己當了爸真的感情豐沛,看親戚的電影哭、看到兒子會用筷子哭、會自己洗澡哭、自己打電動哭。問點認真的,目前創業中公司一個月淨利大概 30-50 萬,前有跟銀行為了保持關係,貸款 300 萬的現金,利率是 2.2%。請問有建議的投資方式或是投入房市比較好呢?如果是房市的話,還要再等等嗎?感覺會回落。謝謝主委解惑。癌大釣魚嗎?如果有都去哪釣?」
看這個是預言家,他是禮拜一留言的,禮拜二就跑去釣魚。對,就是我應該算是第一次認真的跑去做溯溪溪釣。之前有釣過魚,就是去水庫,就是那種苗栗的什麼大水庫,然後釣過吳郭魚之類的,那個就是玩一玩,然後把它放生回去。昨天那次是比較認真的釣魚。
再來就講說他的公司滿會賺錢的,淨利有 30 到 50 萬。那為了保持關係,有貸款一些現金,那其實這個現金看起來也是用不到,只是貸在那邊爽的,交個朋友。那他有很多的現金,該怎麼樣去做呢?首先就是說,我這樣講,公司的現金理論上你是不可以亂動的,理論上是不可以亂動的。那動的話,你要準備好要怎麼樣跟國稅局解釋,查到的話要交代嘛,那個現金是不可以隨便這樣子一出一進的。
那只是如果說用公司的名義去投資的話,投股票可能不太好。基本上現在已經很少人在開投資公司了,因為它沒有什麼優勢,一般會開就是因為要避超所稅,所以才開一個投資公司。不然其實現在開投資公司,你知道你是要被課資本利得稅的,台灣的自然人買股票是不用的。所以很多那種規模做到很大的,像之前可能有提過的一些大哥,那個都還是用自己的戶頭來下,他即便下面有十個員工,都是用他自己的戶頭來下,因為個人是沒有資本利得稅的。但是公司的話是有資本利得稅的,所以怎麼樣算都是不划算的事情,這個稅課下去真的太虧了。
所以我覺得應該是不會拿這個錢來股票市場投資。如果說是配出來給你的話,或者說股東借貸關係,這個你要跟會計師問一下,當然你去丟股市的時候可以。只是你用公司的名義開一個法人戶去投,不太好,真的是不太好。除非你是拿股息,就是你不會處分資產,完全就是配息配給你,然後你用這個配息再分給公司的股東,或是你自己的話,這個可以考慮看看。但是只要去做股市的進出的話,都是不建議的。
那房地產可能是一個相對好的一個決定,我認為在公司的角度來看。只是房地產,就如同前面疫情,大家說看好了世界,台灣不一樣,就會發現說幹哪次不一樣,都嘛一樣。那一樣,現在全世界房價都在跌,就賭他台灣不會跌?所以你覺得這次一樣嗎?如果你覺得這次是不一樣,台灣人真的是特別的厲害,我們就是有天生神力,房地產就是不會跌,我們資金就是真的很強,我們就是有非常強勁的接盤俠,那種剛需三十幾歲就是一定要買房,我們地狹人稠,資金的利率又低,不會跌,隨時都可以介入。
只是我自己會傾向相信說,應該會跌。基本上我自己有房地產,我還是會這樣跟你講,我就覺得說應該會跌,怎麼可能大家都跌,你不跌?不跌是最好啦,跌了可能就是給大家一個機會。所以我會傾向去做等等看,如果我是你的話,特別是那種預售屋的物件,現在應該都是不用去跟人家搶,那乖乖去撿,很多人都已經開始平轉了,就是像之前是加價,大家都平轉出來,所以房地產是有在降溫。只是你說台灣的房地產會跌嗎?我相信會跌,只是說跌多少,我覺得不會跌太多。所以配一點房地產可能是可以考慮的,但這個一樣,我覺得你直接問會計師比較好,因為有些東西我也不方便在節目跟你講太多。
下面一位,受贈的韭菜,他說:「韭菜宿命,癌大好。小弟我在政府部門那個不能說的單位工作了好幾年,說真的,跟了這麼多的官員、政治人物接觸,最大的感觸是,我覺得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專業度跟判斷力不如您。另外,大部分的選擇都是政治目的的考量。又想到之前的防疫險之亂,明明就是個穩賠不贏的商品,為何那些金融高層還會搬石頭砸自己腳呢?又看到最近 Fed 的態度反反覆覆,我開始對這個世界體制感到懷疑。這樣的我是個混蛋還是反社會人格呢?另外我的投資策略就是選擇幾檔自己有信心的股票,然後現股買進不開槓、不作空,雖然看似安全,這幾年下來大牛市 2020 到 2021 我的績效卻不普,反而 2022 績效還更好,雖然也是年報酬率 15% 左右,請問這樣的我是會投資還是不會投資呢?祝癌大一家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其實我覺得,看你的留言,你的認知程度,你根本不用來問我這些問題,就是你一定是會投資的人。因為會投資其實不代表說什麼絕對績效一定都要非常好、非常好,因為除非你是以這個為本業,就已經這個全職宅,那可能你就要去比這個。其實一般人就是你的資產只要可以穩定的增長,就是好事,那年化可能跟大盤差不多,就是不錯。如果說沒有辦法的話,可能就是買大盤,就是最單純的做法。其實重點就是說,跟著市場一起幫自己增值,就不用想太多說什麼一定要每年要屌幹那個 beta、alpha 多少格都要那邊算,那個是全職宅才會去煩惱的問題。所以你不用想這麼多,看你那個上面的觀念,就覺得說你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那前面講說這個官員的東西,就首先你要先明白一件事情,我一直都是認為說,當然沒有惡意,不過民間的人士一定會比較厲害,這是我大多數的認知。就是民間的人士,你要面臨超級多的競爭,企業本身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而且企業是一個你不會講說他要鐵飯碗的地方。為什麼?你今天是個魯蛇你就直接被 fire 掉,你沒有用,你就直接被開除,它是一個很現實的地方。因為高度競爭,所以我覺得這邊磨練出來的很多人都很厲害。所以你會發現有很多最後面跑去當官的,它如果以前是在民間歷練過的會很強,那種一路都是在當官的,其實很多時候就是把它打高空、嘴砲仔,這個是我自己的觀察。
那你講那個 Fed,其實我一直很有感覺,而且我是看那種就是很多始終仔,你知道嗎?也說什麼「follow Fed」,你根本不知道 Fed 在幹嘛,你一直在那邊 loop 那一句,就是很奇怪。因為之前就是跟 Fed 對賭的人贏了,就是說現在他明著升息,你跟 Fed,你知道之前如果說不相信 Fed 什麼通膨暫時的,你跟 Fed,他其實賺爛。然後現在 follow Fed,這些跟 Fed 做多的,如果之後大漲,follow Fed 的論述你又再一次的對了。所以根本就是要 follow Fed。就是其實大多數個人都會用很奇怪的方式去採樣,都是用自己想到的方式去選擇自己想要看的東西。
那當然現在聯準會在市場裡面是決定了市場的走向,基本上可以這樣子去說,他還沒錯。不過他們的判斷上很明顯就是有問題,因為你直接看他的 dot plot,就是跟預期差很多。然後再來就是他們之前講的一些信誓旦旦的東西,你有工具可以控制市場的人,你都看不準了,那何況是一般人?所以確實就是說,你不要對於那些官員有太多的期待,就是說他們一定是「很聰明、很厲害,他們才可以當官員」。因為你這個其實就跟遠古時代那種拜皇帝一樣,覺得皇帝是他媽神之子。
其實官員就是官員,但我不會去很傲慢地講說什麼官員就是公僕,多人就是,怎麼講,那種自卑轉自大,講說很像公務員就是公僕,就要給你使喚的。反正他們也是他媽領死薪水,所以我們也不知道去歧視公務員或三小的意思。就講說,你不要把他當神看,你也不要把他當白癡,反正就是他就是官員,那就是一個工作,那就是一個領政府薪水的工作,就這樣子,他不是神。他也不是像一般人要去應徵的,講說你沒有能力在民間,才會跑去當官員,也不是這樣。他就是一個跟你的地位是差不多的東西,所以你應該要去質疑他,那你不應該完全相信他講任何一句話。
所以呢,像之前對防疫險出來的時候,我們在節目就講說這個東西一定有問題,他一定會爆炸。就是當時,你必須得說,有時候他們可能在自己的同溫層內,大家都吹捧,就其實如果你沒有進過那種圈子的話,你不會知道,你不會知道說為什麼有一些位高權重的人會做很奇怪的東西。明明就是你下面有超多很厲害的人,你只要聽他們的意見,你去問他們,他們一般就可以給你很不錯、很貼近實務跟市場判斷的好決定。可是為什麼他們會做很奇怪的決定?因為他們很過度的沉浸於吹捧仔裡面。就是他可能身邊的一些一樣很大卡的,全部都在互相打高空的。
我現在老闆他們很多也都是實幹上來,很厲害,只是你到某個位階之後,其實你要開始「務實除奸」,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你身邊的那種想要吮你懶叫的人,只會越來越多,他只會講你要聽的好話。所以當你今天做什麼樣的決定,他知道要升官就是盡量不要跟你對做,他即便知道這個決定怪怪的,但是因為皇帝都講說要這樣做了,我就鼓勵你這樣做,我們可能加一些保險的方案,怎麼樣弄可以相對安全一點,反正我是在保險,所以應該不會失控吧?最後面就他整個爆掉。
我相信他身邊一些人,應該即便那種吮懶仔,很多一定也就是有看到風險,只是他沒有想過會發展到這樣的一個程度。如果說他有去問一些第一線的人士,他應該會知道說這個東西是不可以這樣幹的。因為防疫險這個東西特別明顯,就是你不要說什麼真的要很強,還有投資判斷能力的人會發現,就是其實蠻多聲音都知道這個東西有問題的。只是為什麼就是這些金融高層不知道?這個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相信就是因為身邊吮懶仔太多,那導致他們在同溫層裡面覺得自己真的做了一個了不起的事情,要爆賺了、賣保單了賺錢了。然後這邊被人家幹一幹,被他殺到喔北氣,就是超乎他的想像,他可能自己也是非常輕信。
雖然說我認為基層應該蠻多有 sense,不知道說是不是都沒怪怪的。不過我就坦白跟大家講,我就是當時我們有派一些線去問說,因為我們那時候要做空氣容器,當然是有聊這件事情,就知道這一定會爆炸。只是當時我的評估就是說,這個爆炸應該不會太嚴重,你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評估嗎?因為我們有去問精算人員,當然哪一家我們就不講了,但是不只一家,有去問精算人員,看你們有沒有算過這不會爆炸?你知道精算人員跟我們講說沒事情,他就覺得不會爆炸。所以即便是這種實務第一線,你看有些判斷還是很神奇,就跟你講不會爆炸。其實我們也相信,因為看在精算人員的眼裡,你知道精算人員是高薪,那非常厲害的,就他們也覺得沒事情,而且他不是為了吹老闆的屌,就真的覺得沒事情。所以我們現在回頭看他覺得很好笑,但是當時其實我們也是買單他的說法,所以就覺得說,這個短波段就作為一個新聞題材而已,就最終沒想到就是他真的有大爆炸這樣,那有一個還蠻大的回吐這樣。不過我覺得其實這一波的回吐,他們認完之後,然後外加海外投資債券的,大家都認掉之後,應該會開始很賺錢,所以我不會去看空金融,目前是這樣,只是當時是這樣跟現在的狀況有不太一樣。
下面一位這個,用 JJGG,他說:「新年快樂,除了新年快樂,祝大家新年股票可以穩穩賺錢。」謝謝這個 JJGG。
下面有一個萬華精神武士舞,他說:「天生投資心臟超大顆是不是有病?有使用原融資 400 跟股票質押 600,然後加自有資金 400,總台股部位 1400 萬。那結算去年績效 -21%,慘賠 300 萬。(本身年薪 140 萬),還輸給大盤的 -18.5%。前幾大持股依序是台積電、00692、光寶科、台泥、亞泥、有達。早知道自己不適合選股,21Q2 起就只剩定期定額投入 692 不再買個股。但去年這樣子慘賠並沒有影響心情,只想著越跌越買大盤 ETF,因為下跌的時候沒有買,就沒有上漲,就沒有小賣。這樣天生大心臟是不是有病?但也已經開始用每年的股息降低質押槓桿。最愛大,祝全家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不是,你這個就是富貴命,其實我覺得富貴人都是有一點那種 risk-taking behavior,就是他一定會願意承擔風險,沒有承擔風險的人不會大富大貴,坦白說是這樣。當然也不是說鼓勵大家一定要承擔風險,給你直接運彩梭哈下去,輸了就去掃地,贏的話就變下一個郭台銘,也不是鼓勵你這樣做事情。就是說基本上就是那些成功的投資者、成功的企業老闆,他們都是 risk-taker,一定都是。如果說你不要 take 任何的 risk,你就不會有卓越的可能性,但當然你也不會有很直接 G 掉的可能性。所以這個都是,我覺得就是一體兩面的事情,不要覺得說自己這樣子是不好的事情。
然後再來就是說績效的問題,那只是這個一般來說,我們就會比較仔細的去算它。就是績效其實不可以亂算,那舉例來說,像你的狀況是自有資金是 400 萬,那你 1000 萬是借進來的,所以 1400 去除以 400,就是 3.5 倍,因為你開了 3.5 倍的槓桿。所以你的績效在槓桿前的計算,應該是 400 萬賠掉了 300 万,等於你 -75%。那槓桿後的計算就是 -21%。那大盤的話是 -18.5%,所以我們的 benchmark 就是大盤。假設說你今天是把同樣的資金條件丟進去大盤的話,3.5 倍的槓桿,所以 18.5 要去乘上 3.5 倍,就是 64、65% 左右,你投大盤你就說會 -65%。所以只要是 -65% 以內,可能都算不錯,就是贏過大盤。所以你有開槓桿的計算方式要稍微動一下數字去算一下,這樣會比較客觀一點。但是因為你 -75%,所以你是 underperform 的十幾%左右,那是真的比較差一些。
所以也因為這樣子去找到自己的投資方式,其實是好事。就是我們投資是一個探索,其實越早進市場真的是越好,因為你沒有太多錢可以輸,所以你早一點找到方向,然後你最後面找到自己的路之後,你後面越來越有錢,你抱得越來越穩,其實是好事。那比較要不得就是說,你已經賺很多錢,然後才開始學投資。因為很少人可以一開始學投資就認清自己,就是說可能我是一個大盤仔,或是我是一個配置仔,就是我不要重壓、我贏什麼的,大多數人都會有那個夢,就是我想要拚看看。那只是因為你年輕拚的時候,你沒有多少錢可以賠,所以它反而是一件好事。那你年紀大的時候開始去拚,其實反而會是一個壞事。所以越早認清自己,其實是一個還不錯的事情。
那你槓桿之後的部位,其實你這樣算 21% 是讓自己比較舒服的一個算法,那只是一般我們不會這樣子看,因為你要假設錢就是要還給別人,錢都是要還給別人的,所以先當那個錢都是不存在的,你要用自己的自由資金去賠。但如果是真的是看非常長期的,然後透過月薪然後去把它槓桿降低的話,其實又是另外一個算法,那就是變成生命週期投資法的一個觀念,就是把他曝險的這個時間,然後稍微的拉長,跟老年做重度曝險,那個觀念是不太一樣的,這是生命週期投資法的觀念,你可以去稍微讀看看這一本。這本蠻適合這種就想要積極一點操作的人,他是可能會對你們的胃口。只是我覺得大多數人根本做不來這樣的事情,所以我沒有辦法在節目推廣這樣的東西。
只是我要跟你講說,你的做法其實 OK 的,就是說還是使用一些槓桿,然後開始去買一些相對穩健的東西,然後藉由自己的月薪去把這槓桿慢慢降掉,其實這個理論上是可行的,只是你的心臟要承受得住,那看起來就是你承受得住,所以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