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25:🔌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本集節目由白蘭氏雙認證雞精贊助。

最近深感年紀越大,精力越有限,除了工作看盤之外,下午、晚上還要照顧嫩嬰,精神體力更是超支。相信所有的新手爸媽、上班族,都知道那種爆累、累到想關機,想睡覺可是又只能醒著的煎熬。這種時刻可以來瓶白蘭氏雙認證雞精,直接精神和體力補起來。

白蘭氏雞精擁有「抗疲勞」和「免疫調節」的國家級健康食品雙認證,萃取雞隻的蛋白質胜肽精華,做成小分子的形式更好吸收,15 分鐘提升新陳代謝、補充體力。而且零脂肪、零膽固醇,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或是防腐劑,不對人體造成負擔。長期飲用還可以調節免疫力,喝起來是蠻順的,恢復體力蠻有感,加班、當工具人超必備。

就讓白蘭氏雞精幫你提升、補充體力,獲利秒開機。228 連假不管是打算要熬夜用力玩,還是說在家陪老婆、被小孩玩,一起用好體力來迎接開工吧!

那最後不可以少的,就是我們作為要放福利給大家。現在開始到 3 月 7 號為止,大家可以在我們下方的連結式找到 PChome 的折價券查詢專區,輸入股癌聽眾獨家折扣碼:

- `GOOAYE-60` 領取 60 塊的折價券

- `GOOAYE-150` 領取 150 元的折價券

- `GOOAYE-250` 則是 250 元的折價券

注意都是英文的大寫,可以分別折抵白蘭氏雞精 24 入、48 入、72 入,結帳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使用折價券,推薦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白蘭氏雙認證雞精。

好,那我們上一集跟大家聊星宇航空,在接下來的禮拜一,又看到它繼續往上衝。因為在禮拜天,我們就可以查得到籌碼的變化了。一般籌碼的變化在禮拜六可以查到,查到的數字是從上禮拜五到這禮拜四的一個變化,但因為上個禮拜六是補班,所以在禮拜天,我們才看到這個籌碼的變化。

我稍微看了一下籌碼的變化,把它發在 Telegram 跟臉書的留言區,證明我們的推論是正確的:大多是散戶在推星宇航空,並不是可能有大股東在收股票。因為很明確看到,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跟持股人數都持續下降,那下降的籌碼是給誰呢?當然就給散戶撿走。如果說我們等到這個禮拜六公布新一個禮拜的籌碼變化,應該可以很明確地再看到這樣的趨勢,就是大量的散戶進去星宇航空。

一樣,我不是要去講說散戶進去就會怎麼樣,因為畢竟我們在過去看過很多那種散戶熱門標的,後面是很會漲的。只是跟大家表示說大多數的狀況,人多的地方都不要去。當然你一定都舉得到特例,這個世界上要舉特例一定都找得到,但是我們盡量不要找特例,因為我們要盡可能站在勝率比較高的地方。所以就是很明顯看得出來,現在就是散戶在追捧這個標的,可是大股東、內部人很多都在拋售他們的股票。

並不是說他們拋售股票就代表他不看好這家公司,大家不要把它想得太零和。因為你看到散戶很多人可悲,就是大漲的時候就說「K 董帶大家飛」,然後後來開始下跌的時候,很多論壇就說他是「K 割之王」(割是那個收割的割),就說他收割大家。其實我不認為是這樣子,因為又不是他叫你去炒他的標的,而且很明顯看得出來,他身為最大的股東,並沒有賣出他手上的股票,他都是鎖著的。就是因為他的股份鎖這麼多在手上,所以那個籌碼少,你們才可以炒這麼快樂。所以炒上炒下其實跟他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因為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指說他有出來放消息或什麼,單純就是散戶覺得這個信仰很好、很酷、在飛機上可以吃燒肉,然後大家跑去買,買到超高。

買到我們上一集有跟大家警告,它的股價淨值比在世界排名可能是第一名的,而且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非常屌的一家公司,它一定是興櫃的傳奇了。大家自己小心,在這種人多的地方、非常熱鬧的時候,並不是說這家公司不好,就只是價格跟價值,大家把它分清楚。價值就是一家公司,它本體到底基本面怎麼樣、怎麼樣營運,這家公司的價值存在、它成長性存在;但是價格,一個好的東西,如果說價格非常的差,它不會是一個好的投資。那如果說一個他媽垃圾,但這個垃圾的價格真的是便宜到不行,它的價格是比它的淨值還來得低,那對很多人來說,這就是一個投資的機會。

所以價格跟價值的關係,大家先把它搞清楚來。當然這個價值,我們很難很明確地去給它一個定義說,它的合理價格應該是多少,這個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這就決定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基本面投資者,最第一關的篩選方式,就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去辨別這個價格跟價值的變化。那我們身為一個投資人,就是在節目裡面稍微跟大家分享說,它的估值已經世界之冠了,那你還希望它怎麼樣?它又變成宇宙之冠嗎?所以大家自己要小心。一些標的不是說它是什麼爛貨爛東西,就只是有些東西在短時間內,那個 hype 起來炒上去,都會有一點風險。當然如果你是眼明手快,我恭喜你你有賺到錢,只是大多數一般最後面都會留下一群我們講「希望的散戶」。

星宇航空最後面是在高檔發出現金增資,這個是很多公司都會做的事情,所以我也不覺得說他在收割韭菜。你要站在老闆的角度上,就是一家公司還發現說,幹什麼全世界都在搶購我們家的股票。那他也未必是說看到價格推上去才決定要現增,有時候可能就是早就已經規劃好了,剛好你們把價格推上去,這個時候發現增,其實對公司來講是非常有利的一個時間點。對於散戶來講,你真的這麼喜歡股票,你就趕快去認,認多一點。

只是你會發現,很多人不是真的喜歡這個股票。在上漲的時候都會講一大堆,我們很常有些討論群組,大家在傳一些股票的基本面變化、一些研究。很多時候就會這樣,一個股票大家裡面跟他講說多好多好,它以後會賺多少錢、Price-to-Earnings Ratio 給多少、公司派目前給出來的資訊怎麼樣,多屌。隔天出一個大黑 K 跌 5%,沒有人要買這支股票了。其實大多數人,即便是我們講偏向比較專業的投資人,他們很多人也是這樣,看價格做事情,價格不好,這個東西就是他媽的爛貨,他也不在意說到底價值是怎麼樣。

所以有時候你要去區別出來說,哪些東西是市場短期的一個 hype,那星宇這個算是超明顯的,這不是 hype 什麼是 hype?那什麼東西是可能它慢慢在反映它的價值?其實我覺得一個很明確的分類方式,就看它的成交量。如果說成交量已經大到不可思議、大到無法忽略的話,那這個東西可能就是市場上的一個 hype,那自己就要小心了。當然不是說什麼這個高點再也回不去,還是有機會回去,只是可能它需要一些時間。因為短期內那種大家都想要搶、洛陽紙貴的那種氣氛造成的高點,在基本面沒有辦法這麼快跟上的狀況之下,可能就會比較難去摸回來。

也開始有一些新的聽眾出現,看得出來,我覺得行情變好了,就是一些新的聽有會重新出現。就有注意到說,在我們的臉書貼文下方,有人留言說這個現增的影響是怎麼樣?那當然覺得明天還會漲嗎?居然不要問這種很久沒聽到的問題,他媽的如果我知道明天會漲,我就 all in 了,沒有人知道,真的沒有人知道。如果我們知道明天一定會怎麼樣,你就 all in 了,而且你很快就會發財。所以這個是一個非常基本的觀念,我們老聽眾聽到都受不了,但你會發現其實老聽眾還是有優勢,即便你沒有做過多的操作跟練習,可是你聽久你也知道,有些問題一聽就知道說,幹這個一定是菜逼吧?所以也可以避免自己去踏入這樣的一個可能的陷阱,就是看著股價,然後就開始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那不太好。

至於說現增之後一定會怎麼樣?沒有一定。就是現增之後,你可以想像成市場的籌碼會變多,所以有些大股東可能會賣舊的然後去認新的,或者是說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就會認為說未來的籌碼會變多,所以我就要選擇拋售。那有些人會認為說,公司現在知道要去擴大投資、擴大經營,所以未來會更好,所以就選擇把股價推上去。但是在大多數的狀況,我們看現增之後,應該會偏向先跌或是先盤整比較多,但對長期的影響不一定,所以這邊稍微跟大家說明一下。

好,那我們今天之後就要逃離台灣,明天要先跑去馬來西亞一趟。就想說帶小孩出去走一下,因為本來只有 228 連假,想說還好 228 連假就三天而已,就沒想到它前面兩天,我們的幼兒園跟我們講說他們園內要清潔,直接放了一家一在家三,這種會崩潰,直接五天。五天如果在家裡真的會死掉,所以就決定說,那不然就趁這個機會,趕快帶家人小孩出去走一趟了。

我知道我們的群組,有些我們都戲稱說,每次我出國的時候,股市就會出問題,所以我先跟大家講說我要出國了這樣。當然不要去相信沒有根據的東西,但有些人神經病就有去做統計,說怎麼好像蠻準的。你們如果要相信的話,我剛才要出國了,沒有任何的惡意,就剛好這個時間點決定想要出國。

那今天我們有看到的,主要在台北股市,它有往下跳一根,其實這個會是蠻多動能派選擇把部位減掉的地方。這也稍微跟大家講一下,就是說當今天一個小型盤整區間被跌破的時候,你就知道很多那種看價格做事情的,就選擇說先把部位給清碼。那其實現在清碼,不算是停損,應該都是獲利了結,因為前面一波上來,很多人都賺很多了,所以獲利了結出場,那可能等有機會回來之後,他們再把這個錢再次打進去。

我自己算是比較幸運的,就是我前一波提早就先出場,所以握著一些現金在手上,現在就感覺蠻興奮的。但是還是不會在像今天,就是第一根跳下來,這時候就去撿,我覺得沒有必要,我會再稍微等一下。我自己還是比較傾向說看有沒有繼續跌的機會,跌到一個信心可能就消失了一點,但是應該要等到繼續跌才會想要真的打進去。那如果說繼續跌都沒有來怎麼辦?再來盤算。但目前的規劃就是這樣子,就覺得說先收一點回來之後,等到有更好的價格再打進去。

因為畢竟現在市場上便宜的東西真的太多了,但是我們也不急著說要在很短時間內就把所有的資金都打光,因為後面還是有一些看不懂的事情。既然有看不懂的事情,就不要太快地去把所有的資金都壓進去,可能就稍微扣一些東西在手上。但其實扣的也不多,我大多數的部位還在場上,只是目前是沒有任何槓桿的存在。前一波上來的時候稍微用了一下槓桿,有一些兩倍的 ETF,然後又有人去抄我的籌碼,回去看我的分點,看到我的進出場。對,就是以前有一些兩倍的部位,然後現在可能把它減掉了一點,然後期貨部位減掉了一點,之後等機會可能就要去補一些現貨的東西,這是我自己的一個規劃。

目前整個國際的盤勢看起來,台灣還是特別的強。本來大家去預期說 Buffett 賣出之後,應該至少會有一波賣壓出現,但看起來還好,真的還好。電子股並沒有看到一個比較明顯的修正,只是錢往傳產跑,往一些食品跑,它是真的有發生的。有蠻多去御殿的,然後有蠻多跑去像是王品這種受惠中國解封的,很多資金都往這邊堆,它是一個確實有發生的現象。

只是另外一個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它並沒有砍出大量的電子股,以過去我覺得電子股看起來也蠻沉的。那電子股之後呢,可能我們就來注意看看,市場上現在開始有一些謠言在傳說,台灣的一些比較大的 fund,可能會有業績指引下修的可能性。這是市場的一些謠言,我們就來等看看這個東西。因為像這種超大的 fund,他們的保密一定做得很好,所以這我們先當成是市場的謠傳,我們來觀察。如果說有發生的話,它就會是一個很完美的 2019 年的劇本重現。當時就是最大的那家 fund,出來下修他們的 guidance 之後,最低點就在那邊,然後就一路往上走。只是在它謠傳會出來下修 guidance 之前,然後到最後面證明到底是有這樣還是沒這樣,的這段時間,可能就是市場很多人的一個操作空間。

那我自己是傾向相信說,就算它有下修,那也是一個很短期的事情。為什麼說它很短期?因為在接下來幾年的展望跟一些業內可以產生的機會,是很明確就放在那邊的。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過去一兩年的一個業力引爆,那不代表未來會很差,除非說什麼戰爭中斷,全球戰爭之類的,但目前看起來,我們傾向相信說這是一個短期的現象。所以如果說真的出現 guidance 下修的話,那邊反而是一個介入的機會。就像前陣子我跟大家聊到說信驊爛掉,反而是一個機會,就後來就拉一根漲停。一樣,講這個不是叫你一定要衝,就是說有時候你看到大跌,不一定要馬上就感覺到很緊張。先問自己說它未來的狀況是怎麼樣,它之後的階段會順利嗎?它目前開出來的垃圾成績是一時的還是永久的?這個很重要。

當然我知道其實大多數的散戶,你沒有能力去做這樣子的判別。那你就好好問自己說,那你要不要去做選股?因為如果說你懂的東西連皮毛都不到的話,你憑什麼跟場內這些懂很多的人競爭?懂很多的未必會賺錢,那那種不懂的,真的就是完全跟丟骰子一樣靠運氣,這大家也要稍微的小心一下。

那今天盤中還有另外一個 drama,就是有一檔台積電的權證,這個滬深相關的權證,那它是直接被敲出了一個 280 塊的成交價,那一般它的成交價是 0.1 塊左右。280 塊代表它買貴了 2800 倍。那在市場裡面的謠言,在盤中一開始是先講說可能是有人肥手指,然後直接敲漲停買進,所以有一些營業員的對話就被貼出來,就警告大家說不要用漲停去買這個權證。

那這個東西我們仔細看一下,會發現說有一些問題。首先第一個就是說,這個額度是蠻高的,你可以一次買這麼多的,你不會是菜雞。就像前陣子那個台中銀證券的元大,它那個東西本身一看你也知道它不是菜雞,它可以成交到那樣的一個金額,它不是很菜的人。所以它不是犯了一個什麼新手的錯誤。也就是說,這個要嘛是真的是不小心點到的,要嘛就是可能是有意為之的,但不會是可能覺得說「完全不知道、怎麼會這樣子、怎麼會發生」,不會是這麼無知的狀況之下。應該是要嘛是真的慌神了,或者說它其實是有意為之的。

根據我們身邊朋友大概討論一下,我們覺得這個東西應該是有問題,它應該剛在下午的時候,搞不好有關單位就已經找去說明了,因為這很明顯是有問題的東西。首先就是說,這個額度不是小額度,所以不是一般散戶他想要這樣買就可以這樣買。那再來就是說,根據前面的一些交易的數據看起來,這應該是一個對敲的行為。那為什麼會選擇要做一個這麼高的價格對敲?它其實就是某種程度的一個資產轉移的方式,可能是洗錢,可能是避贈與稅,可能是有其他的目的。

當然這都是我個人的臆測,你要知道真相的話,還是等調查結果出來。但我覺得這個應該是不單純的東西,因為可能就是前一天我自己先買進,然後買進之後我要把錢轉給另外一個人,在後一天,我就是把這個東西用很高的價格賣給另外一個人。所以看起來就是另外一個人它實現了一個虧損,然後我賺錢。但如果我們兩個是可以的話,等於說這個錢是直接從你的手上轉到我的手上,那只是這樣轉的目的,就不知道了。只是稍微問一下市場的大哥,他們說這樣做法其實行之有年,不管是在權證,還是在期貨的對敲,其實都有注意過這樣子的現象。那只是如果說是做得這麼明顯的話,一般來說就是馬上要被找去調查,所以很快就知道說到底是肥手指不小心的,還是說它其實是有意為之。我們就後面再來觀察,稍微跟大家講一下,因為這個算是在盤中蠻多人在討論的東西。根據我們初步的判斷,我們認為應該是不單純,不是像大家想像的可能是有一個什麼菜 B8 在那邊隨便點,然後現在準備要去跳樓自殺了。因為一般人的額度也沒有辦法開這麼大,可以開到這麼大的額度,它也不會是一般的菜雞。大概是這樣子。

再來我們稍微聊一下一些產業的新動態,還有自己可能觀察到的一些機會。首先就是說,我們最近在市場上面有看到一些 Type-C 相關的股票,它呈現非常強勢的走勢,那也是會讓我開始很好奇。因為其實我們前陣子的共識是認為說,蘋果應該會在新一代的 iPhone 直接導入 Type-C,因為在歐盟的法規之下,被迫地它可能要放棄很賺錢的 Lightning 業務,然後開始去導入 Type-C,這是我們的一個猜想。那一些蘋果間諜們,他們丟出來資料也看得出來有支持這樣的一個現象。

但最近有獲得多個消息來源指出說,其實 Type-C 搞不好不會在這一代 iPhone 拿出來,可能最多就是在最高階的部分。那現在講這個比較大膽一點,因為跟共識上講的是不太一樣的。但一樣,我們節目就是把一些資訊統整給大家,這個判斷的部分還要交給你各位。為什麼說判斷要交給你各位?因為基本上這個就像是一個賭注一樣。在市場裡面,為什麼你要去獲得一些前瞻性的訊息,即便那個訊息可能是假的?因為任何前瞻的訊息,只要你可以確定地掌握它是有一定的準度的,就可以去放一部分的資金在那邊。基本上連公式都可以推得出來,怎麼樣下注它的期望值是好的。那如果說你看對的話,上檔可能是很大的;那如果看錯的話,下檔可能也是有限的。因為這個公司有接到單,之前就是這樣的一個股價,那之後沒有接到,可能就是回到原點而已,所以你可能也不會賠太多錢,這個很多人都會去計算。

那我們就是看到這些 Type-C 的股票在這邊飛來飛去,所以去問了一下,才發現說,幹原來有這一段。原來就是說,它不一定會全面地導入 Type-C,跟前陣子大家想的不一樣。前陣子我的理解也是應該會全面導入 Type-C,這邊稍微跟大家講一下。那一樣,有相關知識的聽眾也歡迎來分享一下。一樣,我們這個就不是討論什麼股票相關,這個就是一個產業的知識,大家互相分享一下,到底 Type-C 是有沒有要導入?目前我所知是只有高階,甚至是不會導入,然後在下一代的 iPhone 16 才會是一個全面導入的狀況。

蘋果的這個供應鏈相關內容之所以很難確認,還有之前很多人在笑郭明錤,我說不要笑他的原因是因為,真的很難拿到正確的東西。只是像郭明錤他這種準度有七、八成的已經算很屌了,那你不能只抓著他兩成不準的地方就一直幹他這樣。因為這個東西如果說可以百分之百準的話,就變首富了。

所以我們就是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就是當你今天可能在注意這個 Type-C 題材的時候,然後是為了蘋果而買進的話,要稍微小心一下,可能市場上有一些說法出來,就是說搞不好不會在新一代的 iPhone 就立刻地全面導入。就算它全面導入,在我自己的認知,我認為它的價格也不會太漂亮,因為真的太慢了。就如果說蘋果是在兩、三年前導入 Type-C,我認為那個賺頭是很大的。可是以現在這個時間點導入的話,Type-C 一定不是什麼太空科技了,它其實本來也不是太空科技,但是現在的價格變得更差。

那甚至有一個猜想是這樣,就是說蘋果甚至直接用自己的團隊就去做 Type-C,他也不需要去跟哪一個人,然後特別的去買他們家的一個 solution,他自己做的就可以了。因為蘋果其實在射頻相關已經有投入了為數不小的團隊,那這個部分就是用來取代高通跟博通的人,這個已經確定有在發生中了,只是說發酵的時間點,可能是接下來兩代的產品之後才看到。既然他連這種比較高貴的都可以自己做,那比較便宜一點的東西,如果你要跟他收大錢的話,他是不是可以自己幹了?所以還要小心一下,就不是說什麼任何一個跟蘋果佈局有相關的東西,就可以直接切入,還要去瞭解一下他的前因後果。

那另外一個產業大事,就是在半導體一片愁雲慘霧,大家都說未來看不清楚的時候,其實車用還是持續的很強勁。美國的二手車開始出現一個稍微小小的打底,但二手車我們已經強調過了,它是比較偏向燃油的部分你要小心。那電動車的部分,其實在整個車子的銷售上面,還是表現得非常好,所以它會有一點此消彼漲的味道。

那電動車相關的很多裡面的材料,其實是來自於所謂的 IDM,那這個我們以前跟大家聊過,垂直整合製造,就是從晶片的設計,然後到投片生產都是直接自幹。那這樣的東西目前在廣大的消費性族群裡面其實越來越少,可能就像 Intel 是大家很知道的一個垂直整合製造,但蠻多都已經拉出來,變成說設計就專門負責設計,像是高通跟 AMD;那製造就像是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就是說它是拆開來的。證明在車用的功率半導體部分,他們很多還是連在一起的,像是 onsemi、NXP、Infineon、TI 或是 STMicroelectronics,他們其實都是屬於 IDM 的廠。那在台灣,強茂、台半他們也是,都是有這種自己有生產能力、有設計能力的一些公司。

只是說這個歐美的 IDM 大擴廠,我們要怎麼樣去做解讀呢?比較第一層的解讀,就是說 IDM 他們的業績展望會很好,所以台灣的 IDM 業績展望也會很好。這是偏第一層的解讀,就是很直覺反射,膝反射大家就想要這樣的事情。那只是說我們要知道,做 IDM 的廠,就是說這些歐美大廠,他們供應的東西是比較偏向第一線的、功率更高的,那可能是直接用在引擎裡面的,價格最漂亮的東西。那台灣的廠商供應的比較偏向說方向燈,或者說什麼儀表板的、什麼後照鏡裡面的一些電子設備,比較偏二線的。

那台灣的東西會因此受惠嗎?會,但是它的毛利、價格應該在接下來會慢慢的下降,因為已經不像之前這麼缺貨了。所以我個人認為,如果要去看國外的 IDM 大擴廠,它不會是直接膝反射回來看台灣的 IDM,它要看的應該會偏向是,誰是供給這些國外的 IDM 然後會受惠的。

那市場上目前有一個討論,就是說導線架,導線架可能在之後會有一個機會。那只是導線架有分,有些導線架是用在 PMIC 裡面的,可能像長科;那有些導線架是用在功率半導體裡面的,那可能像是界霖跟順德。那這些可能就會受惠到整個車用 IDM 的一個擴產。那這我們就稍微再觀察一下,先跟大家分享一個這個算是比較前瞻一點的東西。但我們知道說這些導線架本身就是受惠,但是本來大家以為說可能到一個盡頭了,那現在看得出來,國外的大廠已經決定要再繼續的去擴產。那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會跟著成長的可能就是這些車用供應鏈,就是它提供給國外大廠的,那可能是比較有機會的。

那台灣的 IDM 當然我們也不要氣餒,也就認為說我們就是一輩子二線仔,當然還是有機會切入,然後之後面可能是越往毛利高的地方走去。但是為什麼台灣的車廠,它介入的機會會比較小呢?因為很簡單的道理,我覺得車子這種東西,它是非常講究安全性的,所以其實要去供應車用廠商,它都要過非常嚴格的審核,就要拿到車規它是不容易的。但是一拿到,可能就可以賺好幾年的錢,它就是一個非常穩的收入,有點類似航太的認證這種感覺。

那相對的也代表另外一件事情,就如果說今天你的設備有問題的話,你的廠不夠大、資本額不夠大、手上的現金不夠多、規模不夠大、市值不夠大,它可能會直接放棄掉你。也就是說我知道你的東西很好,但是因為你的規模不夠大,所以如果今天假設出事情的話,你沒有辦法來對我做一些履約保證,也沒有辦法去做賠償的話,可能他們就會把你給剔除掉。這是我們在業界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說其實不只是說什麼你的產品要好,那你可能你規模夠大、你的資質夠深,然後才願意讓你進來。所以這也是大家要去考慮一個東西。

不過說國外 IDM 的大擴廠,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明確可以看的趨勢,我覺得大家可以盡可能去找看看,有什麼東西是會跟著受惠的。那我就跟著去找看看。那當然如果說你是直接投資國外的 onsemi 什麼 Infineon 這種的,那你就直接搭到順風車,所以那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好,那這集就先聊到這邊,我們直接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臉皮太薄。他說:「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癌大你好,你是我目前看到唯一會在節目上自爆看錯、賠錢,還會自我檢討的 KOL。生活職場上很多那種死不認錯的人,就算都是他的錯,也會拖別人下水,反正千錯萬錯都不是我的錯。就算有錯,也是你讓我犯錯,或者是我犯錯,難道你就沒有任何責任嗎?那現今這社會的氛圍就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這類的人雖然令人討厭,但也比較可以生存下來。癌大怎麼不會像一些專家一樣裝死硬凹?另外,一般如果狗不太聽主人的話,通常會很聽小主人的話。秋口在家中是不是會被諾亞管得死死的?癌大可以透露家中的地位排行嗎?」

好,那先從後面回到前面。家中地位排行我就是我們家大概只比除濕機好一點點的存在,反正就是墊底的。那家裡的諾亞是不是會把秋口管得死死的?秋口會怕諾亞,那以前會兇諾亞,就是說當之前諾亞靠近牠,不管是爬過去,還是說突然衝過去,秋口就會發出那種狗的低鳴,警告說「你不要過來」。可是最後面等到諾亞真的衝過來,他就一直往後看,就他也不會真的兇牠、咬牠、撞牠、推擠牠,他就一直往後看,反正就跑給牠追就對了。那現在諾亞因為開始會講一些話,所以開始會管秋口,像是我們在車上,如果說秋口想要往前面跳的話,就會被諾亞罵,所以諾亞也是參與齊罵秋口的行列。

然後再來就是說這個「我是唯一會認錯跟自我檢討」,不一定啊,應該還是有別人也會認錯跟自我檢討。那我覺得為什麼我會認錯跟自我檢討呢?因為你講錯東西不就是應該認錯嗎?看錯不就是應該認錯嗎?在我看來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實我當然我也很意外,就是說台灣講財經的,大家永遠都是對的嘛,永遠都是「事先預測,事後驗證」,你不會錯嘛。我很 好奇就是說,這種話你們怎麼講得出來?而且其實觀眾應該都不是白癡吧,你看多了這樣子的東西,你不會好奇說「那你怎麼還沒變首富嗎?」就你不會好奇嗎?那因為這個好奇,不就讓這個人的信賴度大大的降分嘛?

那再來其實我自己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我給他層次的推薦,這個時代講這個說,你要獲得最大的聲量的話,其實你應該要擺到跟比較基層的人在一起,這個才會是你獲得最大的方式。舉例來說,如果你是要選舉的話,就他媽去吃個滷肉飯,而且這個吃滷肉飯要稍微雕琢一下,不要說什麼真的要選的時候才跑去吃滷肉飯,你要演就演得像一點,你從頭到尾都一直吃滷肉飯。這個其實是可以大力的拉近你跟一般民眾的距離。

那那種很多開口閉口說自己賠錢的粉專,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他在賺錢,他一直說自己賠錢,其實他也會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因為大家喜歡這種看起來跟他們距離比較近的。所以無論是說,好,以獲得聽眾或是觀眾為最高優先的一個劇本,或是說以獲得大家的認同以及大家的信賴度為一個目的,你怎麼樣都不會選擇去造神,自己那是最蠢、最笨的人才會這樣做。所以你看到有人這樣就知道說,他媽的腦袋一定不好。

另外一點,我也稍微分享給大家,就是我自己經營粉專還有現在有一個媒體等等的一個心得,就是說大家要盡量避免去吸引一些很極端的人。就是當你今天把自己當神在造,然後把自己弄成是完全沒有任何的道德瑕疵,就是所謂的去搞一個人設,你不是你自己,你是包裝出來的,你是騙的,你是演的,這些人其實會很痛苦。就算他包裝出來的東西,不是像什麼財經圈的,要把自己當神,就是覺得說你開一個 YouTube,你去包裝成自己是某個形象,你遲早完都會得憂鬱症,因為那就不是你,他媽就在演戲。

再來就是你吸引到的人,他們本身是有毒性的。這些人是有毒性的,就是說他們把你當神拜,你一開始看起來很爽,就吸引到這些那種他媽超極端的、腦袋不好的那種拜神仔,他們可能就會把你捧到天上去,所以你一開始會感覺很好。那他們一般來說,他們的聲量也很大,就是這些人會把你分享,然後你今天出狀況會出去幫你吵架,你可能看起來很爽。可是當你有稍微做了某件事情,不符這些人的意的時候,他們是最快會把你翻掉的人。或者是就算你沒有做什麼事情,但他們可能就是比較四處惹事生非,所以他就會去搞一些事情,你吸引到這些人其實也不太好。

所以像我自己都很注意,說不要吸引到一些這種過度偏激的人,因為這種人基本上就是豬隊友。你看很多王朝的衰敗,其實都不是說這個項目、這個政黨、還是說這個國家、還是說這個公司,他真的做錯什麼,很多時候就是他就是搞到太極端了,他極化掉了,他的受眾是很偏激的一群人,所以他就直接被翻掉。因為那句「不怕神一般的敵人,只怕豬一般的隊友」,那些就是豬隊友。所以怎麼想,怎麼樣利弊分析都會知道,那樣做是不好的。

反而是你最單純的,你是什麼樣樣子,你今天賺錢你賠錢,還是說你今天做錯,你就把它講出來。你不要以為說什麼你一定要在市場裡面一直賺錢,你才會有很多人喜歡你。你看那個什麼 PTT 的 BNY,你看他媽的整天在賠錢,大家喜歡他。那 GG 整天在賠錢,可是就是這樣的個性,大家會喜歡。所以他講是要在媒體上獲得最大的成功,你看他完全是反指標,但大家反而很喜歡他。反而是那種一直想把自己當神,一直去保護的那種,大家會不喜歡你。那是一個,在我看來是很簡單、很容易就看得出來的東西,他是一個考驗智慧的東西。但是很多人好像真的看不出來,他不懂,所以他就要把自己包裝成是那個樣子,然後想要賺一波快錢,那就比較可惜一點。

那其他人如果要去騙人,要造神什麼的,老實說他們硬要搞,他們心態上也 OK,他們還是辦得到。那只是像我是真的沒有辦法辦到,因為我還有一個特殊的理由,是因為我真的比較紅一點。我不想要直接這樣講,可是因為你問,我就老實跟你分析,就比較紅一點,所以我去哪開戶大家都知道,然後我在那邊下單買什麼大家都知道。因為券商的人都知道,我看每次我開戶,什麼都還沒談,就給我最便宜的價格。雖然很爽,這是那種成名的一個優勢,但同時你在幹嘛大家都知道。你賠錢在外面跟大家講賺錢,你以為大家不會出去講嘛,「幹他明明就都賠錢」。像今年就是賺錢嘛,如果我在節目跟大家講說「他媽我狂賠」,大家也會講說「幹這傢伙明明今年就賺錢」。所以就是沒有必要去騙人,我真的覺得這個世代有太多東西,你假設硬要去演、硬要去裝,這個最後面都業力引爆,你就算沒有被抓到,你自己心裡上也承受不了,你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自己不是的人,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我不懂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不明白。所以在我看來只是很單純的,你誠實面對自己,不管是好、不管是壞,你自己舒服了,只是它意外的其實別人也會覺得舒服,你可能會因此更受歡迎。

下面一位,這個通編儒族區的杰哥。他說:「五星吹吹滿足我臉。先祝癌大闔家平安,股市賺到 13 位數。小弟的爹今天退休,由於年輕時工作的老闆騙他有保勞保,所以少了大概是 10 年的基期,月退 1 萬 6。他身上大概有 1000 萬的現金,近來問我現金 300 到 400 萬要買什麼股票。小弟是想說丟在金融股,每年領的股利按月發給他能夠 cover 他的退休生活就好,還是有更好的建議呢?」

OK,首先先講說你爸發生的事情,為你感到遺憾。大家也要注意一下家中的長輩,有沒有很多被人家騙的、被人家拐的,像之前那個什麼打掃阿姨事件,這個都要去稍微關心一下。OK,他有一千萬的現金,他要去做一個退休的配置。就回到之前前幾集我們也都有提到,那種家中長輩的配置,就基本上要有固定收益的東西。固定收益的東西佔比可能也不要太小,因為他已經不用去追求太強烈的資本利得,他是要有一個穩定並且不會失本的東西來 cover 他。所以去找一些固定收益的東西,像是美國國債,它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項。去配一些大盤型的 ETF 也可以,假如說對金融股有執念的話,也可以配一些金融股,那只是記得不要單壓,這個都是老梗。那其實長輩要更加注意一下固定收益的東西,這可能是比較適合他們的。

下面一位,這個海外苦情男。他說:「海外苦情男。癌大您好,想問一下如果太太外遇,你會如何處置?我的前妻跟小時候的同學搞上,離婚後不提自己偷人,倒是把我講得萬惡不赦。如果沒有小孩,可能早就把手上的證據全部公開。想聽癌大會怎麼樣對付這種人?」

這問題真的很難,這位海外苦情男,我先表示我的一個同情,就遇到這種雖小的事情,真的是他媽的幹破她老師。那會怎麼樣處理呢?首先就當然,他如果說對外去丟出很多你的一些假消息的話,這一定是要把他告上法院,這絕對是要先讓他吃個法院的東西。然後再來就是可能,我不會選擇也去公布他的東西,因為這一定會變成打泥巴仗。你公布,他一定死不承認,然後別人會覺得說,他講你的東西,你還不是死不承認。那就變成一個你身邊的朋友吃瓜的好戲,就大家就會看你們兩個在那邊表演,那也沒有人會在意說到底誰真誰假,反而就各會有各的信眾。

其實當今天已經都離婚了,然後還要去翻舊帳,然後有一些是亂講的,這個就直接告他就好了。在我看來你就直接法院解決,那你在輿論戰去吵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他的姐妹淘可能會相信他,就像你的兄弟檔可能會相信你,就跟它互槓,沒有太多好處。真的,就是當成是自己遇人不淑,就遇到一個那種沒良心的,那你就知道往前看,趕快找下一個對象。那只是你還是要去防止這個人對你帶來的傷害,所以他講的所有東西記錄起來,然後找律師處理,我覺得這是比較好的一個做法。

那如果是我自己,我又會怎麼樣處理?我比較難想像,因為我老婆是一個在我看來忠誠度極高的人。但假設有一天她討厭我的話,我不知道,我就會做非常極端的事情。當然這種東西就不好在節目分享,因為基本上我還是一個瘋狗,我不太會接受別人搞我,你搞我一定會加倍奉還,絕對是加倍奉還。好,大概這樣。

下面一位,這個 TakerTuWen。他說:「策略胃納量。不問問題來分享。月初跟夫人跟團去北海道玩,夫人很聰明,一上遊覽車就挑了第一排坐,這樣就可以最快速地上下車。但幾個景點輪轉後,我跟夫人說我們應該最後下。原因一,只要一停車大家就會爭先恐後擠來擠去,我不喜歡在那邊跟大家爭搶。二,先禮讓別人,別人覺得我們有禮貌,賺到名。就算先下車,也要等所有人都下車才會出發,外面爆幹冷,先下車也沒有好處,賺到利。後來領悟到,幹!這就是策略胃納量!少數人知道的話可以執行,但大家知道的話就變成每個人都在龜了。」

對,這個朋友的觀察就是很到位,他發現了一個策略,那這個策略如果說做下去之後,然後大家變成每個人都不要下車,你先請、你先請、你先請,每個人都在龜,那這個就是胃納量爆炸。他這個觀察非常的到位。

那其實套用在金融市場裡面也是這樣子,就有時候我們在金融市場會找到一些機會。像權證的部分,我知道有些厲害的朋友,他們在這邊找到很多的機會。像我自己之前是在期貨市場會找到一些機會,像股期,因為我現在不做就公然分享給大家,反正這也是要靠運氣,剛好要有機會出來,你也在那邊看著才會有,或是你要寫程式去盯它。就是每次崩盤的時候,你去抓一些股期,就是一定會有那種沒良心的、那種槓桿開太大,他必須要停損在最低點。你會注意到說這個期貨價格跟現貨有一個很大的差距,那一般這種量都很少,可能就是五口、十口,可是五口、十口對一些小資金的人來說,已經是超完美的一個套利機會了,基本上等於是穩賺不賠的。

可是一樣,就是這個東西我講出來之後,可能越來越多人會去做這樣的手腳,所以這個機會就會不見。但也沒差,因為反正我現在沒有做這個策略。反正就是說,我們今天在市場裡面,就是隨時都會有各式各樣的,有些人把它稱為是 bug,這就是類似的一個 bug。我在遊覽車上找到一個 bug,或是我們之前講的什麼建國高架,大家都以為說右邊有這麼多車進進出出會比較塞,所以會往左邊靠,因為大家都有這個預期心理,所以反而右邊是比較順的。這也是一個 bug。

那這個 bug 我們在節目講出來之後,可能就一段時間就沒用,但最近聽聽眾講說又有用了,現在開右邊還是比較順。有一段時間怎麼沒有用?他們說什麼是因為我講出來。沒有,我相信我自己沒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不過就是差不多的道理,就是大家今天發現一個 bug 的時候,趕快進去裡面刷錢就對了。現實世界中跟股票之間,那個道理其實差不多的。刷到某個程度,大家都知道之後,這個就是胃納量爆掉,就沒有辦法繼續這樣做下去。所以他這個分享還蠻有趣的。

下面這位,超難用爛死了。他說:「Dental Geek。主委小弟在 YouTube 上面看一位 YouTuber 清流君,他的 YouTube Channel 上抨擊各種投資亂象,並且拿出國外的論文佐證他的論點。想知道主委的看法?市場上的操作可以完全照論文實驗的結果操作嗎?還是市場變化之大,論文所用的資訊都是過往經驗,不適用於未來?」

這個 YouTuber 我知道,他算蠻有名的,因為他之前也是就賭說什麼 0056 一定會輸給 0050,然後最後面要去裸奔嘛。有沒有裸奔我不知道,但我必須說,他的東西我是認同啦。但是你知道我們為什麼不會把話說死?就是因為你知道在市場裡面,對我們長期來看,舉例說他這個賭注,我們都知道市值型他會跑得比這種高股息的 ETF 來得好,長年的數據就這樣。只是有些年高股息就是會贏啊,所以有時候不能夠講得太絕對啦。我知道他就是可能用一個比較強烈的語氣去講他的說法,他也沒有害你的意思,因為他真的有一些理論的依據支持。

你說理論的依據支持,可不可以當成是一個操作的依據?完全是可以,絕對是可以,這是沒有問題的。那只是你也不可以說,因為你的理論是這樣子證明,所以就是否定市場上的一切可能性。舉例來說我們也會跟你講嘛,你要幹贏大盤,對大多數人來講是很難做到的,但就是有人可以持續地打贏大盤,這些人不多,但就是有這樣子的人。

其實這個道理有點類似說我們拿到現實社會解釋,就是說你為什麼不要每個人都會考公務員?你去拿這個市場平均報酬,就像去考公務員,考到之後大家的薪水都這樣嘛,也不會太差,這輩子是安穩的過。可是就是有些人會當創業者,你可以說這些創業者就是他們都是傻子嘛?創業這麼多人失敗,為什麼你要創業?其實那個道理是有點像的,就是說你去做主動選股,失敗的人這麼多,為什麼你要主動選股?有些人就是抱持著不一樣的夢想嘛。對,他在數據上、他在勝率上,都沒有一個依據可以去佐證說你這樣做是比較好的,他是一個從嚴從難的選項,可是不代表他是不行的。

我是覺得他的分析跟採樣的數據什麼都很不錯。就像是,雖然我自己本身也是推廣大家說可以新手去做被動投資嘛,但像那個綠角,綠角大哥算是蠻客氣的,他知道我的節目之後,他就來加我好友,那我跟他稍微對談一下。他就講說雖然我們的做法不一樣,但是我很欣賞你講的東西,什麼的。就是我們那派別不一樣,想法不一樣,就是互相尊重。

只是有時候我覺得說像被動投資者,可能就會比較激進地去抨擊主動投資者,他們拿數據嘛。主動投資者可能就會批評被動投資者,就說「幹你們這些沒有夢想的鹹魚,你們就是他媽的這樣拿市場平均值,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拿非平均值」。你也知道就各自有各自的優跟缺嘛。當然被動投資一定是最穩的,這沒有什麼好說的,但主動投資就是有可能會有爆發的機會。這個爆發的人數,你就要知道說他絕對是少數,就像是創業成功的人絕對是少數,可是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前仆後繼要創業?

所以我覺得不應該用一個我們的信仰,或者說我們某種數據的支持,然後就抨擊別人說你不應該這樣做。應該說你要找到適合的方法。好,雖然聽起來可能在一些人的眼中是幹話,對,但本來就是沒有任何一個東西適合大家,這個食物選擇是一樣的。我自己的想法是,我自己是抱持著 hybrid,就是我兒子的部位,或是我自己的一些部位,我是採用指數型的配置,那只是我還是有主動選股的配置。我也講過,如果說我連續幾年都打不贏的話,好像去年輸嘛,那如果今年還是輸、明年還是輸,我搞不好就放棄。因為沒有意義嘛,幹嘛?我直接買指數加一點槓桿,甚至不要加槓桿,我他媽就打贏自己的績效,那我幹嘛還要去做這樣的投資?

所以我都會跟大家講說,其實你要做的並不是去看一堆東西,然後選擇去站派,你應該自己去試試看。去試試看的一個最好的入門方式,就是配一點指數,然後自己同時去做一些選股,你自己會明白哪個適合你。只是坦白講,大多數的人可能最後會發現說自己就是打不贏大盤,可是一定有那種可以連續打贏的,我覺得有這樣子的人。只是說連續打贏是贏多少?你要考慮看看,你連續打贏,每年贏個兩、三趴,可能年化下來,可是你要花的精力是比那種被動投資者多十倍,那你覺得值不值得?覺得你是這樣子。有些可能就是自己的興趣,選股就是我的興趣,所以就算我只贏一點點,我還是很快樂,那個很難講。

所以我們真的不要去批判說誰的做法是對的、誰的做法是錯的。不過如果是在市場裡面被騙的,什麼去買一些那種溢價高到不行的 ETF,或是去買一些垃圾金融商品,這個就是該被大家撻伐的。但在方法的選擇上,我覺得有理論支持的這些東西,對,它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你直接這樣採用是最好的。但也不能去否決說有些人就要去做一些在勝率跟機率上看起來沒有那麼好的東西,但是因為他們真的可以辦到,所以大概這樣子。

下面一位,這個康康的菜雞,這樣的 ID。他說:「癌大好,小弟身為電子零件業的業務,近期勤跑客人發現,各家廠商像是手機、NB、PC,甚至是車用需求都有下修的情況。但近期股票市場卻異常的火熱,理解股市是反映半年後的情況,但目前看起來今年整年的狀況都不會好。想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應該是很多人近期都會有的問題。你為什麼不回頭看一下,前面高點到現在,很多股票都跌了多少?就是說他跌的不夠多嗎?難道 2024、2025 不會重新回到成長嗎?如果說 2024、2025 真的不會成長,對,那可能還要繼續跌。但你要記得,他前面是有跌過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考慮股票的位階就在講這件事情。如果說你今天是在高位階,然後開獎發現有一些不對勁的話,OK,那你的直覺可能就是對的。可是如果今天位階已經是相較過去,就像說現在已經回到 2020 年的位階,那請問一下之後的業績會回到 2020 年嗎?如果不會,還是繼續有在往上墊的話,那這個地方可能就是被低估了。

所以盡量我們還是要往未來看,就是不太會看過去跟現在在發生的事情。那股市也不是說什麼一定會反映未來半年,大多數的狀況,股市會走在前面。就例如說像前面股市跌爛,那在最早的時候,老實講去年的第一季、第二季,其實包含說像我自己,之前很多人都未必有發現說有這麼差,是後來可能在第二季之後才開始發現說「欸幹真的有問題」。只是前面第一季、第二季你是不是沒有辦法掌握到了?前面第一季、第二季掌握到的人,很多說「他媽那個庫存變高已經這麼久了」,不知道它從 2020 年就變高了。如果說你從 2020 年他媽直接看衰空的話,幹你被軋一整年。

所以我覺得那個時間的掌握是非常困難的,但相對的,位階的掌握可能就是比較容易的。那現在這個位階跟過去的高點位階,它是有差距的。那請問一下業績是不是真的會縮掉這麼多,然後未來都不會成長?如果說未來還是會成長,那只是現在業績縮掉,那請問一下過去這個反應是夠不夠的?我們會這樣去做一個判斷。

再來就是說他講到的這幾個族群,NB 有可能會在第三季左右有一個打底的可能性,手機可能要在第四季,IPC 的話要分。像我們上次講到 IPC 是偏向工控,或者說資安、車用相關的,他們就比較沒有問題。但是 IPC 也有一個族群,像是飛捷、振樺電,那他們就做 POS 機的,雖然它也是工業電腦,但是這個是偏向消費性的工業電腦,那這個東西就是不好的,它就是目前比較不好的,所以還要把它拆開來看。那車用的部分,一些高階相關的、功率半導體相關的,還是很好。但是確實有一些車用的零組件,我們在前幾集又跟大家提到,它有一個毛利下修的狀況。

所以我覺得現在是一個比較難一言以蔽之的時期,但是各項數據其實都相較於本來的預期有一點好轉的跡象。就是其實沒有像大家想得這麼差,是有下修、是有均值回歸沒錯,但是目前,我們還不考慮後面有什麼樣黑天鵝狀況,其實並沒有像大家想像的這麼糟糕。因為前面很多股價自己也跌掉了四成、五成,所以這個修正不夠嗎?還是說應該要修正很多,要修正到什麼時候?難道要跌到九成嗎?就是公司是真的只剩下十分之一的價值?有時候你要去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但這波反彈,老實講,很多人都看不懂,我自己也看不懂,就不知道大家漲上去,怎麼可以漲成這個樣子。

下面一位,這個大小小日月明。他說:「好人一生平安。但你還要大概被拍一集,側錄您在錄 Podcast 的影片。想看癌大對著麥克風自言自語和秋口在旁邊幹你娘的畫面。好,拍攝哪次不拍!」

沒有,這個「哪次不拍」是我的回答,那是他自己在後面這樣寫。不要啦,就一個肥仔坐在電腦前面,現在右手拿著手機,左手拿著麥克風,電腦在那邊跑,然後螢幕上左邊是 Notion 的畫面,右邊這邊是 ChartIQ,沒有什麼好看的。

下面一位,HJUHYB。他說:「五星吹捧秋口,乖乖幹你娘。優質節目推推。想問癌大有 100 萬之後,你是如何滾到 1000 萬的呢?這不是上次就有人問過,不要問一樣的問題。如果這個階段要繼續當打工仔,往上累積也需要一段時間,但丟進去股市的效益也沒有太大,100 萬丟進去 10% 才 10 萬。第二個問題,想問癌大怎麼樣決定一支股票多少價格是合理購入價的?最近想上車的股票,開盤直接拉了一根 4%,就在猶豫這個價格是不是已經過高。反請癌大開示,祝全家平安,諾亞早日學會說秋口幹你娘。」

好,那首先,就是說這個 100 到 1000 萬,已經回答過了,就不重複回答。然後第二個,怎麼樣決定一個價格是合理購入價的?首先我要先可以預期說未來的 4 季到 8 季,我知道它的 EPS 大概是多少。這個大概也沒有辦法說得很準,可是你至少要大概去估一下。那估出來之後,你就可以直接用 P/E Ratio 去套它,就過去的 P/E Ratio 的 range 是多少。這是一個比較簡化的做法。

那又有比較複雜一點的做法,就是說你直接去算它的自由現金流。那當然自由現金流會推,可能會推比較遠,就像說我直接推 10 年、15 年、20 年。你也知道其實很多公司,他 10 年後還在不在這邊賺錢,你也不知道了。只是我們去做估值的時候,我們就是要有一點這種比較偏向是預期的東西,但你知道很多人會事與願違,所以你在下注上要稍微保守,一定要做一個安全邊際嘛。

那舉例說我今天找到一個標的,那我就推出來,就是說我認為它應該有一個 P/E 15 倍的估值。那它未來的 4 季,我已經算出來可以賺 2 塊,所以它的合理價應該會是 2 塊乘以這個 15 倍,是 30。然後它現在只有 20,這樣我看起來我的 upside 就蠻大的,這個 upside 有 50%,所以我覺得選擇去下注。那如果說我現在算出來它是 28,距離我的目標價 30,它只剩下一個 10% 的 upside,我就選擇放棄。只是說你要怎麼樣選擇是要採用還是要放棄,就看你覺得這個上檔的空間是夠不夠大的。這個是我自己會去判斷的一個標準。

那一般來說,上檔空間不夠大的東西,連嘗試都不會嘗試。所以像你說的,一個股票拉了 4%,你就覺得可能太貴了,代表它的那個 margin 太小了,所以像這個東西我們連投資都不會投資。所以簡單講就是說,你要當成是你每個股票的買賣,就是在做一個生意。所以我今天要去買進某個公司,那這個公司,我如果覺得說我現在買進的價格,是比它未來可以帶進來的現金流的總和折現到現在還要來得低的話,那當然這就是可以買進的東西。這就是說用 DCF 折現法去算的一個做法。

那其實 P/E Ratio 就是一個簡化版的 DCF,所以 DCF 如果你不太會的話,只用 P/E Ratio 估計也是可以,因為大多數人還是直接用 P/E Ratio 去估。所以先算未來的幾季可以賺多少錢,然後給上一個過去的 P/E Ratio 的估值,高點跟低點在哪?一般來說不會取高點,因為高點就是太樂觀的一個情境。先取低點,如果說過去的 P/E Ratio 區間的低點是 8 倍到 10 倍,那 8 倍到 10 倍乘上未來 4 季,那現在的價格比這個低 30-40%,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買進機會。

所以你不太會因為說一個東西上漲 4%,你就不買了。因為 4% 就代表說你已經可以直接把這個預期的獲利都吃光的話,這個標的本來就不應該選。所以我們會去選一個,你要找這個預期獲利是夠大的。就算好,對,這個 4% 是未來 4 季的成長性可能就這樣子,可是未來的 8 季、12 季可能會非常高,它有一個很高的成長性的話,那還是可以考慮。所以除了去考慮就是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未來的 EPS 直接換算成 P/E Ratio 給它一個價格之外,也要去考慮一下成長性。如果說成長性特別高,每年都有一個 50% 成長,那這 P/E Ratio 可以往上調。其實有一個 know-how 在裡面的,可能可以找一些來跟大家詳述一下會怎麼樣做,但其實大致上就是我講的這樣子。

下面這個「兩聲幹你娘跳過」,又要講說我講髒話。我們以前講過,這應該是新聽眾,你不知道稍微跟你講一下。如果你要我客製的話,你直接拿個 40 萬出來,我給考慮。40 萬我可以錄一集完全沒有兩聲髒話,那什麼樣的財經知識,你要怎麼樣辦客製的話,這個歡迎 PR 來找我,我就做給你。只是如果你沒有付錢,你是免費仔的話,不要這麼自私。因為你想要聽這樣的東西,你怎麼知道別人想要跟你聽一樣的?你看前面他媽的 QA 每個人的回覆,每個人都在裡面臭幹你娘,男的女的都在那邊臭幹你娘,他們就是喜歡這一味。我因為你我去做調整,那別人不爽怎麼辦?不要只想自己好不好,就是大家都成年人的,拜託,不要這麼自私。如果你不喜歡,這麼多台講財經的,這麼多台,你就聽別人。如果說你是真的很喜歡我的分享,我跟你說一聲謝謝,但是我還是得告訴你說,不好意思,我沒有辦法因為一個人的要求去做改變。我就這個表達方式,如果說你不喜歡,很多選項。就是不要來這邊要我做什麼改變。如果說你真的有心的話,你拿一筆錢出來,我為了你去做特別的節目,這個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都是聽免費的,就至少就配合一下,互相尊重。

下面一位,摩斯拉飛高高,特斯拉也飛高高。你這個留言過好幾次了,我們先跳過。那個留言過的,稍微 CD 一下。

下面一位,江浩。他說:「滷肉飯不加滷肉。癌大好,你之前說自己是壞掉的小孩,小弟也覺得自己思考很多東西跟別人不一樣,看電影在沒有人笑的地方笑,跟人溝通常常覺得思考的方式很不同,因此第一次聽就很喜歡癌大的思考方式。沒有什麼想問的,就是想試試看留言密碼。已經跟癌大的說,請繼續做節目,加油。感謝癌大的祝大家一生平安。」

最好是開頭就講說我是壞掉的小孩啦。對,我承認我跟一般人不太一樣,這個不一樣不是說好的不一樣,就是說就是怪怪的那種不一樣。我老實講,這種不一樣的小朋友,他在成長過程之中會比較痛苦,特別是國小、國中,這個是很明顯會很痛苦的地方。因為你只要跟大家不一樣,在我們的環境就很容易被取笑,雖然我感覺現在應該會慢慢好轉,但當時自己的經驗,然後自己身邊朋友的經驗就是,你跟大家不一樣,你在長大的過程中會非常痛苦。

然後到了高中、大學,才會慢慢地好轉。就是那是一個可以開始欣賞說「你是一個怪人,我喜歡你」的一個思考的等級,到那樣的程度以上了。就是說在高中、大學之後,小朋友的腦袋才開始發展到那樣的一個程度。到出社會之後,甚至有些怪人會特別受到歡迎。只是這樣的小朋友在國小、國中成長一定是很痛苦的。

所以也算是藉這個節目就是跟大家講說,怪咖是很多的。那你自己怪怪的,只要你不是會影響到大家,然後去破壞整個環境,然後對大家造成傷害,其實你應該要去接納你自己的與眾不同。與眾不同其實不是一個罪過,只要你不會傷害到別人,與眾不同的時候是可以的。你沒有必要被磨平成大家一模一樣。這個也像聽那個 Pink Floyd 的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就是那種味道。

所以也在那邊算是呼籲一下,就是有聽我們節目,那可能覺得自己怪怪、在社會上格格不入的人,就是你不孤單,很多人都經歷過,那其實會慢慢好轉。我覺得最難過的階段可能就是國小、國中,然後你出社會之後,其實會有點那種類似倒吃甘蔗的感覺。也不要刻意想要去迎合別人,就是你是什麼樣的自己,你就是這樣子,沒有必要修到跟大家都一模一樣,那個是可能到最後你反而會讓自己過得更痛苦的事情。

好啦,那這集就聊到這邊,就這樣,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