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34:🎲
逐字稿內容
本期節目由台灣 BAVARIA 敗為家贊助。
天氣漸漸回暖,連假即將到來,帶著喝的行動電源「敗為家」,輕鬆激發滿滿能量。「敗為家」發泡錠是支持忙碌快樂生活的最佳夥伴,新口味「芒果柳橙」上市了,趕快來試試看。行動電源為出遊必備,也要隨身攜帶「敗為家」,替手機充電的同時也替自己充電,才可以隨時保持好狀態。
「敗為家」發泡錠隆重推出「敗為家」芒果口味禮盒組,裡面不只送上小巧的行動充電器,還有剛上市的新口味「芒果柳橙」,酸酸甜甜的氣泡口感,保證一試就愛上,讓你外出旅遊,忙中有勁,Power On!
禮盒的內容物有「敗為家」柳橙口味 30 入、「敗為家」芒果柳橙口味 30 入,再額外送你一個手機行動充電器。3 月 25 號到 3 月 31 號期間,原價 2430 元,MOMO 獨家優惠打 6 折只要 1478 元。《股癌》聽眾點擊連結、領券再享最低價 1236 元。這邊推薦給我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在我們的說明欄找到相關的說明與連結。
節目開始,這邊再一次跟大家呼籲:要小心詐騙。我希望這是最後一次,雖然每週都這樣希望,但還是會有一些很天兵的聽眾跑來私訊我說:「欸,這個是不是你啊?你是不是有開一個存股群啊?」其實我不想在訊息裡面直接回,但我覺得你們都是低能兒。只要你真的相信我會開存股群、真的相信我會跟大家收錢,那你真的跑進去加了,我在那邊給你一個很認真的建議,雖然你可能會覺得很麻煩,但是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你趕快把你的股票帳戶的錢全部贖清。你只要有加入這些股票群的,你現在直接贖清,因為你注定一輩子會賠錢。
你可能會覺得我話講重了,但是我老實講,我沒有在身邊看過任何一個會在網路上跑去加人家莫名其妙 LINE 群的人,最後是有賺錢的,他媽的真的沒有看過這樣子的人,我的樣本數夠大了,我真的沒有看過。只要這樣做的,你他媽注定賠錢,所以真的就是趕快死心,這個節目不要聽了,從今天開始去聽什麼呱吉、聽什麼百靈果,不要再聽這個節目,因為你一定會賠到死掉。我們的節目可能會幫一些人去累積財富,但是我相信,如果是用在不對的人手上,他可能會加速地失去他的財富,那我不希望見到這樣子的事情。
我還蠻慶幸的是,來私訊我的聽眾,超過九成以上他們都知道那是詐騙,他們是來讓我知道一下,甚至有些直接調侃說,這個詐騙現在越來越厲害,也知道要拿你去 ASML 詐騙,也知道要去截取你節目最新的內容,他有在進化。所以我只是再更新講一下,就大多數是這樣,但是有少部分就是一直跑來問我說這是不是你,你已經加進去了,還跟我講什麼「是你媽?要跟你確認一下」。我早就已經講過他媽一萬次,我絕對不會開群,我不會開什麼 LINE 群,我也不會跟你收錢,我也不會叫你進出,我都已經講到不要再講了,可是你為什麼還會相信?因為你貪心,因為你可能就是白目。
所以我在這邊算是跟這些聽眾忠言逆耳啊,真的,你一定要聽進去這個。如果每個人都跟你說「沒關係,你加油,好好弄你一定會賺錢」,他們才在騙你,他們才在害你。我直接跟你說,你就死心吧,你不是走這一條路的人,你一定會完蛋,所以你趕快把錢拿去定存,去找那種什麼高利定存,你就這樣就好,這是你人生中唯一的選項。算是直接這邊跟大家講,因為我看到這樣子我看了也很煩,因為我也是受害者,你知道嗎?如果說我自己本身有在開課或什麼,就算了,幹,我他媽還要做免錢的,然後我還要整天肖像被人家冒用說我在開課,靠北,那不如我自己來開一個正版的收錢算了。當然我不會做這種事情,我意思是講說,你就他媽好好的在那邊,可能被騙了之後說是你騙我的,明明就跟我他媽一點關係都沒有,或是即便他們沒有被騙到,可是每天私訊我看我也很煩,然後就覺得你私訊我幹嘛?這個不是猴子才看得出是詐騙嗎?
那這種詐騙冒用的東西,我坦白跟大家講,它會越來越難防,唯一的防治基礎只有在你自己身上,就是你只有把自己的腦袋調整好,你才不會被騙。怎麼說呢?就像我,老實講,我的朋友都很難在我身上拐到錢,不是說我一毛不拔或啥小,像我有些朋友,他想要開一個酒吧,他小時候的夢想,他缺錢,這個我就幫他。但假設有朋友跟我講說:「我現在有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那你把錢給我,我去幫你投資。」我會百分之百拒絕,我連聽你講都懶。因為在我看來就是,我自己有時間就自己做就好啦,我自己做好好穩穩的,我為什麼要把錢給你?即便是我爸媽跟我講,也是被我打槍,坦白講就是這樣。所以我根本就不可能把錢給任何人,那你要怎麼騙我錢?你跟我騙不到,因為你想要跟我說故事,我連讓你跟我說故事的機會都沒有。
我自己是一個非常專注在自己事情上的人,像一些朋友要打電話,我甚至都跟他們講說你傳訊息,我不要講電話,我就是不想講電話,你不要耗我的時間。我不會直接講,但是我的潛在語言在我腦袋裡面就是:「你用講的不行嗎?為什麼要打電話?」就是我沒有空聽你講什麼 "a wonderful chance"、很好的機會,不用啦,我知道機會掌握在自己身上,我自己去賺,我根本就不希望你們來跟我講這個,就算真的有,你去找別人不要找我。所以因為這樣子,你要在我身上拐錢,基本上等於是不可能。
我覺得這個東西其實大家都應該要把它放心裡,就是你應該是要自己好好地賺錢,像你的本業、你的投資其實都應該這樣子,應該是要靠自己,而不是靠別人。但很多人的想法就是我要靠別人,都覺得說跟單可以賺錢,沒有這種事情,真的沒有這種事情。所以你只要有這種貪念,未來你只會更容易被騙,因為現在的 AI 發展是已經到很可怕的境界。
我之前在我的 Telegram 有推給大家一個 TikTok 連結,這個連結你點進去,可以看到拜登、川普跟歐巴馬,他們在打 CS,還有玩各式各樣的遊戲。這個東西是沒有影片,可是有聲音的,那聲音就真的是拜登、歐巴馬跟川普。你信不信我把這個影片丟給那些會加入詐騙群的極少數天真聽眾,他們會真的以為他們三個在打 CS?所以那個…就很難聽,可是就是你的智力水準真的不到,你真的是不到,所以你會相信這樣的東西,那你就會去相信說我真的會開存股群組,即便我在節目講了一萬次,代表你連聽都沒有在聽嘛,那為什麼你還會去相信?就很奇怪,其實很多東西邏輯上都兜不攏的。所以我最後面只能夠回到最根本的核心去鄙視這些人,就是幹,你就是第一個,腦袋不好加貪心嘛,一定就是這樣子,不然怎麼會被騙?就是你看了這個歐巴馬跟拜登在打 CS,你一定會覺得是真的,因為那個就是腦袋不好的一個呈現。
所以現在已經可以做到說,那個 CS 老實講,那個聲音完全就是一模一樣。那他之後再把這個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影像生成的內容再融入進去,拜登在你面前跟你講說買什麼股票,他是真的做得到。就是一個拜登在那邊,他跟你講說買股票,拜登的聲音、拜登的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看就覺得說,靠北,他怎麼可能跑來叫我買股票?就算拜登真的跑來叫我買股票,我怎麼可能會理你?就是我們的認知是這樣,可是就真的有人會被騙。
所以被冒用的人,不只是在財經相關的,像我被冒用嘛、近期嘛,然後再來就是之前有什麼謝金河、李兆華、陳文茜也被冒用,她其實跟財經也沒有關係,吳淡如被冒用過最多次。那還有一些像是跟財經沒有關係的,葉丙成也被冒用過。就基本上他可以去冒用任何人,那如果說你有這種底層邏輯,就是說我錢就自己管,我不要交給別人,你根本一輩子都不會被騙。你就是想要靠別人 carry 發財,我也跟你講過,靠別人 carry 發財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東西,當跟單仔要發財其實真的超困難,非常困難,所以不要再有這樣子奇怪的幻想,你就不會被騙。
那如果說真的已經被騙的,我的奉勸就是,錢拿不回來了,我也沒那個時間去救你,我就說你就趕快退出這個節目,然後退出任何股市相關的內容,因為你一定會把錢輸光。話講重,但是這個是真正給大家的勸告,因為我沒有看過這樣搞的人,然後最後面是有錢的,機率太低了。所以你不如把你的精力花在別的地方,這個地方不是你該來的地方,我覺得是這樣。這邊算是一次跟大家講清楚。
那我覺得已經算幸運,就是說因為有一些有力人士有聯絡我,大家稍微繞了一圈,我發現說我們聽眾會被騙的,極少,真的極少。因為老實講,你有認真聽我們節目,你就不可能被騙。那那些極少被騙的人,我真的是真心奉勸你趕快離開,因為你早晚會被騙光。他今天假設用我的名字騙你,因為在我的說明之下,你最後面沒有被騙;可是他下次用什麼拜登、歐巴マ的照片騙你,你就會被騙。那只是程度上的問題。
就像有些東西,它跟下的那個資安防護的標準很像,Zero Trust,零信任。我們就是對什麼東西都抱持著零信任,你什麼東西都要審核,每一關都要看一下,這樣子你就會守好自己的錢。很多人錢財守不住,就是因為那個腦袋認知是不夠的,所以守不住。所以這個詐騙的東西,最後一次跟大家說,因為我覺得講這個浪費時間,因為大多數的聽眾就不會被騙,可是就是有少部分。可是我又會怕說,少部分被騙了之後,然後這邊跑來煩我,幹,干我屁事。就跟那個什麼,你被美軍軍官騙說他要來台灣接你去夏威夷結婚共度一生,他用某個美軍軍官的名字,然後最後面你去找這個美軍軍官要錢,就很奇怪,到底干他屌事?就是我怎麼可以管說誰要冒用我?
而且現在冒用的技術是好到,他可以騙你的聲音、騙你的影像。那文字內容不要講,那個是他媽的第一步,早就就可以做到。所以有時候你真的會看到,就像是我的影片,或什麼李兆華、或是誰、巴菲特,我相信,真的是一兩年內,你會看到巴菲特的臉、巴菲特的聲音、然後巴菲特的動作,全部都是 AI Generated,都是 AI 生成的,他跟你講說「歡迎加入我的存股之路,然後我現在在存什麼東西」,然後真的有白痴會被這種的騙到,很可憐,真的很可憐。所以最後一次跟大家呼籲,我希望以後不要再講這個話題,因為浪費大家的時間。只是就是因為真的有人會被騙到,所以我們就基於那個惻隱之心,我還是要跟大家講一下。但是以前我都會跟你們講說,要小心啊、你要注意什麼,但是我覺得講那個講一萬次,學不會就是學不會。我就直接講,這種人直接退出啦,因為你來這個地方,你就是像小白兔一樣,你上牌桌十分鐘不知道誰是雜魚的話,你就是那個雜魚,你就會被宰。這些人就會被宰,直接這邊算是講清楚。
好,那我們上集有跟大家聊到 GTC 的內容,那其中有一項,我們提到說搞不好會是工業革命 2.0,如果說是真的的話,那會對於生產製造真的是造成很大的衝擊,就是這個 CuLitho 的部分。如果說我要去跟方菲特的朋友稍微確認一下,才有辦法再跟大家講比較詳細的內容。那這個東西老實講是沒有任何的投資機會,就是我們不覺得會有投資機會、陷入的一個買賣的空間。當然就是基於說我們對於產業本身也是有興趣,對科技本身也是有興趣,所以還是有去了解,即便知道這個東西未必可以賺錢,但去了解看他到底是怎麼樣。
那我就找了一些朋友,還有一些熱心聽眾的幫忙,就是我們會及了像是 EDA 的業者、Foundry 的朋友,以及在 IC design,還有甚至是光罩生產機台,目前可能最厲害的這家公司的各種聽眾,那我們就稍微討論一下,他到底講的東西是什麼樣的東西。
那最後面結論呢,就是說老黃講的內容,其實比較偏向三分真、七分假。不要誤會,講他假不是說他在唬爛,就是因為你去做 presentation 的時候,你所謂講一個概率的東西,我跟你講,他也說他媽技術細節的東西,其實大多數也聽不懂,他的那個時間也是有限的。所以他講的東西,就類似說可能特斯拉有提到說,他媽要降低 75% 的碳化矽,那是一個目標。所以當然可能聽到這個東西的第一瞬間,很多人就嚇到,完蛋了這個碳化矽要完蛋了。其實不是這樣,那是他的目標是這樣,因為他想要 cost down,可是在過程中,舉例來說,碳化矽本身就自己變便宜了,說不定這個目標就不是這麼明確了。那像之前特斯拉講這個內容的時候,其實就有很多的研調團隊、車廠的團隊,大家都去說分析跟討論,那我跟他們就去做一個研究,就我們希望可以找到一些投資機會,然後就發現說,其實他講的東西應該是還做不到。當然我們相信他是有這個力道,有機會在未來做得到,他連他媽火箭都可以直接射上去然後再落回來,所以他搞不好真的可以辦到,但現在就是可能沒有辦法很明確直接找到這樣一個 solution。他比較偏向說,我的目標是那樣,實際上在過程之中,他是需要一點時間推過去的。所以就不會讓大家像一開始聽到 presentation 那樣震驚,因為你聽到會以為說他好像真的有這個技術,然後發現說其實也沒有,就是慢慢地推過去。
所以老黃這個「生產的效率大幅提升、能耗降九倍、光罩生產多五倍」,聽起來就非常嚇人,你以為真的有新的工業革命,然後最後面細部了解之後發現說,不是啦,就是可能,你把它想像成是一整包的光罩生產的流程的話,那你就會覺得說哇靠這個提升 40 倍的效率也太可怕。但其實實際上不是這樣,就是光罩生產,他可以把它拆成是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就是說這些 IC design house,他們設計的東西之後,這個圖檔交給了 Foundry 的 OPC 團隊。那這個團隊把這個圖檔校正之後,會把它寫進去 RITER 裡面,然後這個 RITER 就是拿來做光罩。這個過程就是 IC design 給圖,那 OPC 就做調整再寫進去,他是要用到大量的運算,所以這部分目前是用了大量的 AMD 的 CPU 在那邊算。所以這部分就是有可能可以靠 AI 的協助,然後去把這個時間給縮短,第一個環節是有可能的。
然後再來就是說,光罩的生產環節。因為我分享完老黃的內容之后,就有一些光罩團隊的朋友,然後他就是私訊我說,他覺得很好奇,在我們看來不太是這樣。就是光罩生產,他還是有一定的時間,然後再來說是流程上的問題,不是說什麼你做了某個軟體的輔助,就可以直接降低大量的時間,他們認為是這樣子。
最後面我們就發現說,其實在光罩的生產上,這個機台的部分,當然現在有一些很厲害的業者,像台積電採用的設備,他是已經把光罩的生產時間縮到很短,可是他們不認為說因為軟體可以把它縮到更短。那經過我們的比對之後,就發現說第二段,就是實際上光罩在生產這一段,他未必可以縮短,應該說就很難,因為他本來已經靠這個硬體的努力已經加到很短,不認為說靠軟體可以再把它壓到更短的感覺。
那第二段的光罩生產完之後,就到第三段去驗證跟檢查,那驗證跟檢查也會用到很多的運算。所以我們就認為說,整個光罩生產把它拆成是 1、2、3 的話,第一個把圖檔輸進去,然後到第二個生產,到第三個去驗證檢查,1 跟 3 他是可以做節省的。就他如果說真的套用這個 GPU 的運算技術、AI 的運算技術的話,他是有機會去做到節省。那實際上怎麼樣,我們就等台積電 N2 會去採用這樣的一個 solution,那我們再來看說他到底造成多大的改變。所以不是整套縮短,他就是可能其中的一部分縮短,那只是在簡報裡面可能也沒有辦法很明確跟你講,因為講這個就進入太多的技術層面的東西。
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那只是輝達的導入,除了我們看到這種技術內容之外,其實有些東西是大家不會想到的,像是政治相關的內容。舉例來說,因為現在台積電可能是用了很多的 AMD 的 CPU 在算這一塊,那如果說我要導入輝達,你就知道輝達跟 AMD 他們是競爭關係,所以這可能就會得罪到客戶,有可能。這個是有些人的假設跟猜測,就認為說可能會得罪到 AMD,因為 AMD 也是台積電非常大的一個客戶。所以我今天不要用你的東西,要用輝達的,當然 AMD 的人可能會有意見。他們可能會想說,我們其實有很厲害的 CPU 晶片,或是我們其實有一些更不錯的 solution,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這個都還有很多的政治角力在背後。
那輝達比較像是他直接跟大家表態說,我們可以這樣做。可是類似有很多的技術,他提出來說「我可以這樣做」,但可能因為你的成本過高,或是因為說我跟他關係沒有那麼好什麼的,所以未必會這樣採用。不過目前我們確定說這個 CuLitho 會用在 N2 的一個生產上,那什麼樣的狀況會產生,我們在後續才可以持續跟大家觀察。不過就是我們把它提出,這個東西如果是真的像他講的什麼 40 倍、光罩 5 倍的話,靠北,他真的是工業革命 2.0。他終於發現說,應該不是這樣的一個狀況,就是說他只是在生產的一些環節裡面會加速,那真的可能會有一些省電的效果,可是可能不像他 presentation 呈現得那樣,讓大多數人看了之後就以為說,靠北,他真的可以讓光罩生產 5 倍,應該不是那樣的一個狀況。
稍微跟大家分享,那還是要強調,這個東西我們在市場裡面沒有找到太多的投資機會,就是當成一個人知識補充一下。那也很好奇,因為他到底講的東西是怎樣,算是跟大家分享。那其中又跟這個 EDA 的業者確認,就是說當然這個 EDA 業者他們也不會希望說老黃進來搶他們的生意,就像老黃之前想要買 Arm 的時候,也是很多人有意見,就覺得說老黃跟這麼多人是競爭關係,那如果把 Arm 買下來,他就賺這個授權的話,靠北,那會不會卡大家之類的,就大家會怕。那一樣,他如果說要切入這個 Foundry 的生產的話,他可能也會卡到人家 EDA 的生意,因為老黃自己本身也是有 EDA team 的,所以人家會不會願意說,因為要用你的 GPU,他就要用你的軟體庫,所以會不會就是某種程度上,以後就是被你綁架,就是要用他們家的東西?這個都是有很多的公司之間的角力在背後,所以我們可能沒有辦法明確看清楚,但也還好,因為這東西其實沒有太多的投資機會,目前看起來這樣,就是一個人知識,我們去了解一下,稍微跟大家分享。
前陣子有位聽眾私訊我一段蠻有趣的話,他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所以他很鼓勵並且支持我,就是說花更多的時間在孩子身上,他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那其實這個,我老婆有跟我提到過,就有一次我們兩個坐在沙發上,那兒子就叫我說「爸爸坐這個、媽媽坐那個」,那他拿一隻貓咪玩偶,貓咪坐在他的車子上,他開小車子,那他自己坐在一個怪手上面,就要指定大家誰坐哪。那他玩得很高興,一邊叫來叫去的。那我老婆突然跟我講一句話說:「你可以想像嗎?我們現在正在形塑這個人的童年。」就像在形塑某個傢伙的童年,那我們現在對他造成的影響,他可能一輩子都會一直回想說,我小時候是過怎麼樣的。
那其實這個東西,我們把它放進去股票市場裡面,我覺得是很有趣的東西。就是說當你進入市場的前幾年,他其實就是你的童年,他是一個新的童年。你小時候的童年是一種童年,那你剛進入某個產業,或是剛進入市場的時候,那就是另外一個童年。那這個童年對你的認知,其實會造成超大的影響。
就像我們在講巴菲特的童年,或是我們很常分享 Howard Marks 的 memo,Howard Marks 的童年就是說,他進來的時候是漂亮五十(Nifty Fifty)倒掉的時候,當時的這些高估值的股票跌到爛掉,以前大家都說你手上一定要有這些股票,後來大家都說不要買這些股票、進入債券市場什麼的。他因為有那樣的童年,所以最後面他就是選擇進入了不良債權的一個投資,也做出他自己的一套。就是說他有那樣的童年,他才會形成這樣的一個認知。
那在 2022 年進入市場的人,他們的童年就是偏向說,市場裡面真的有黑手存在,就是這些各國的央行,像聯準會的鮑爾,他只要講什麼東西,市場就會跌。所以我管你這家公司是不是什麼基本面打底了,還是未來展望很好,其實在過去的修正,有些公司未來展望是很好的,但是為什麼他還是跌到爛掉呢?因為鮑爾說你要跌,就必須跌。
所以你會注意到說,像我自己就有觀察到,在很多的粉專或是一些新聞討論下面,就會很多人留言說:「現在市場都在亂漲,你看鮑爾就還在升息、還在升息,然後市場在那邊自己會想像說他會降息,所以上漲。」誰告訴你說市場上漲一定要降息?因為如果按照你的論述的話,那過去每次升息,市場都一定要崩跌,可是是這樣嗎?不是。那過去每次降息,市場就要大漲嗎?也不是。
你會注意到很多的討論,他其實是採樣錯誤,或者說他有一點倒果為因的成分。就像可能升息跟降息一定會怎麼樣嗎?其實不一定,如果你看夠多數據就知道說,他沒有一定的,那都是一個機率。再來就有一個說法也很流行,就是說降息之後,其實才是崩跌的開始。相信很多人都有看到這樣子的圖片,每次降息之後,股市才開始崩跌。這個其實也是倒果為因的一個呈現,為什麼會降息?就最近他媽金融體系有東西出問題,有東西爆炸,他需要流動性,所以他才來降息。所以「因」是那個,「果」是降息,所以不像大家看到降息之後股市才會崩跌,那個是因果有點錯置的感覺了。
所以,因為你在童年認知到的是,只要天子鮑爾、皇上說不准漲,你就不能漲,不然是要被殺頭的。所以呢,你就會在之後,就會完全地去信賴這樣子的東西。因為發現說,真的開始有很多討論都會聚焦在總經是一切。即便可能一些我們認知中的投資大師,像是 Peter Lynch、巴菲特,都跟你講一樣的,總經你看看就好,總之知道專注在一個企業。可能就發現說,這一代的新股民,剛剛浮出來的,他們其實不太屌公司的分析。他們知道公司的分析是必要的,可是呢,最重要的還是聯準會態度。如果聯準會態度是這樣,那你公司分析再多都沒有意義。
你就會說,這些人就是童年受到創傷了,他們就是童年受到創傷,所以他們正在花一生治癒他的童年。那現在已經 3 月 25 號了,所以第一季要結束了,接下來我們就會進入第二季。第一季跟第二季是有在做基本面分析的幾乎算是共識上最差就在這裏面,所以我們的認知是說,2024 年的第一季應該會繳出非常漂亮的 YoY(Year-over-year),那最差的成績就在這裡,我們確定他不會再更差。可是我們不能確定的是復甦的時間會多快,有可能就是維持低迷一段時間,這個是我們不能確定的。但可以確定就最差就在這裏面。這個是對於基本面、對於產業有分析、對於庫存有掌握的人,應該都有大致的一個共識。有些產業可能稍微快一點,有些稍微慢一點,但是差不多就是 YoY 就會做一個結束。
也就是說在成績最差的時候,反而是股價表現最好的時候。這個真的就是長輩們講的,半信半疑的時候,股市表現會是最好的。很多的供應鏈股票從低點上來,那是翻超過一倍。錯過這段就算是蠻虧的,就是你在過去,但你不可能抄在最低點,可是如果說都有持續的買進的話,那這一段的成本是可以壓到很漂亮的,就整體的成本來看,它是會顯著下降的。那最慘的就是那一種,他可能看到未來的經濟不明朗,然後選擇把東西又賣光的,就變成你追高殺低。你買的時候是買在經濟很明朗的時候,2021 年底、2022 年初,那時候都很明朗。後來聯準會暴力升息,搞壞很多東西,開始不明朗的時候去賣掉,你會發現說,剛好變成追高殺低耶。
所以其實你在所謂的經濟很好的時候去買股票,然後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把股票賣掉,你會發現這個東西是不 work。不只是在這個時間點,在之前的期間也是,就是說其實市場在交易的東西是未來的東西。這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情,他以為市場交易的東西是現在的東西,就像看財報,其實不是完全在看過去的東西,重點是你從過去的東西去推未來的東西。但這個其實要花一點時間理解,因為不是說什麼我自己剛進來一次就可以馬上知道這件事情,我覺得很多時候你就是撞得鼻青臉腫之後,才會開始學會一些東西。
那只是我覺得說,可能在 2022 進市場比較可惜一點就是說,因為他們童年被打壞掉了,所以他們從現在開始,我相信大概就算是到 10 年之後,可能都會有很強烈的一個潛意識告訴他說:「皇上叫你不能做多,你就不能做多。」因為他們有看到這個鮑爾對市場造成的宰制,可是可能他沒有看到的是,過去幾年其實聯準會的態度在市場上,他當然是一個 factor,只是他不會是一個絕對的準則。所以因為出生的時間點不一樣,大家的想法就不一樣了。
那在過去的一季,其實是蠻多做多仔非常光輝的一季。那像我自己,我就是在做多,所以我就覺得說,在過去一季真的是爽快到不行,每天醒來就是數錢,數到自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到底發生什麼事情?跟過去一年我的體會差很多,就是過去一年其實我是蠻悶的,因為我的主要持股其實很多都跌到爛掉,就是那些可能在 2020、2021 漲很多的,就業力引爆嘛,全部通通都吐回去。只是在今年第一季的表現,就是好到很嚇人,甚至是差一點我就要去摸新高,即便指數離新高可能還有很大的距離。
那在這樣的狀況之下,請問我後面會怎麼樣做呢?有一個自問自答,我覺得我自己後面會怎麼樣做呢?我覺得一樣,就是說我知道現在外面的經濟狀況是不明朗的。當然因為我們身邊有各式各樣的朋友,所以我們一定都知道,就是你講再利空我們都一定知道,我們身邊有那種總經分析,然後看超空、他整天要做空的,都有這些人。只是因為你聽了各方的意見之後,你最後面還是要回歸自己,就重點是那我現在該做什麼樣的決定?
那其實這個決定呢,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就是無論你做什麼樣的決定,你的持股基礎水位一定要存在。我發現很多人沒有這個觀念,你一定要有基礎的水位存在,因為已經有太多的數據跟數學的依據,去告訴你說你在市場裡面你做多,然後待的時間越長,理論上你的期望值會越好,甚至周轉率降到很低,對你的表現會有更大的一個幫助。那只是這個很多人無法理解,他會覺得說,要靈活一點、我要閃啊、或什麼的。對,你有時候會閃過一些回檔,但其實你最後面發現說,你閃過更多的報酬,除非你是股神,就是可能每次下跌都閃過,有沒有這樣的人?還真的有,就很少數,非常少數的人。大多數的人你想要閃,其實你會越做越糟的。
那這個我們可以用 Peter Lynch 的基金來做一個舉例。大家要知道說他這個基金的表現非常好,他甚至是被公認成美國可能在這種對外發行基金史上表現最好的人之一。那只是呢,他這個基金表現雖然非常好,但是富達(Fidelity)去對這些基金的持有者的資產去做統計,然後發現說去持有他基金的人,其實大多數人是賠錢的,就平均下來是賠錢的。那為什麼會這樣的狀況呢?因為其實會做股票的人是 Peter Lynch,並不是你。所以其實你要做的是跟著 Peter Lynch,我都已經買他的基金了,我覺得放在裡面,然後跟著他一起成長。但都不是,他會選擇說我這時候要先追進去買他的基金,然後可能狀況不好了我就把它賣掉。所以你把這個主動權放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 Peter Lynch 的身上。那可是大多數的人,你在做這樣的操作你就會賠錢嘛。所以即便你跟的是全美表現最好的基金經理人,可是你實際上的績效是不好的。
我不知道大家懂不懂我的意思,就是說你可能挑對東西,可是你的 timing 很差啦。所以即便這個東西是大長多的,就像各國的指數幾乎都是大長多的,那可是去做指數的人,其實蠻多是賠錢,就是因為你的 timing 其實不好的,不是說這個指數不好,不是說這個公司不好,是你的 timing 不好。
那從這個 timing,我們就可以去回推嘛,就是說在過去的一季,其實大多數人像很多人都會講,這是一個什麼史上最多 YouTuber 來唱空的一季,結果反而漲得亂七八糟。其實我不會去跟大家講說什麼你一定要空手或什麼,因為我們就是知道說理論上你就應該要有持股,而且甚至是你假設承受得了的話,你就是完全待在裡面不要動,那表現是最好的。一樣是富達的統計,他們發現說在過去幾十年的一個表現裡面,他們的客戶群裡面表現最好的那些人,公司去調查為什麼他們會表現這麼好,然後發現說,很多的這些帳戶持有人,他要嘛就是掛掉,要嘛就是可能已經很老了,他沒有辦法去動他的帳戶。就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動他的帳戶,所以他吃到了美國經濟的成長。
那其實不要覺得只有美國是這樣,其實台灣的股市如果說我們回推到 1960、70 年代,然後一路到現在,當然這個數據其實是不好找的,我們知道說以前曾經看過什麼國壽到一千多塊,然後後面什麼崩爛什麼的。但即便你是那時候就是什麼山頂上,然後你去做各式各樣的東西,那拉長來看其實最後面大家都賺錢,就只要你有抱住你就會是賺錢的。你領股息就領到賺錢,你股息再投入那也甚至賺更多。
那這個東西其實是真的要花一點時間去理解。其實我最近跟身邊有個猛男,我們就蠻常在討論這樣的一個東西。那這個猛男他本身是在做這種量化交易的,所以呢,在他的操作裡面,就是他隨時一定都會有空單。以他現在的狀況來說,他就是 100% 的多單,配 40% 的空單,所以等於他的部位 net 就是 60% 的一個多單。
那他最近很常在跟我聊一個東西,就是說他覺得應該要轉完全做多,他覺得說應該轉完全做多才是對的。那之所以為什麼要配一些空單呢?他說這個是他的藝術品。所以講的這個就讓我覺得很衝擊,就是我現在市場裡面,賺錢對他來講已經是基本的,他反而在追求他淨值走勢的一個所謂的藝術品,就是他不可以有太大的 drawdown(回檔),他要維持他的淨值走勢,就是一個可能往上 45 度角的線,然後稍微震盪一下,這是他的藝術品。
但他發現說他假設要堅持這個藝術品的話,他扣那個 40% 的空單,對他來說會造成很大的衝擊。第一個衝擊就是說,首先以他的量體來講,他要去拿這些券不容易,已經不容易拿到這麼多的券。然後再來就是說,拿放空的部位成本是比較高的,因為你有一個費率的存在。那再來就是說,因為他持有這些空單的關係,所以有時候呢,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在跟政府、跟世界的整體經濟去做一個對抗,他在對作。
那持有這麼大的一個部位,對他來說雖然會少掉很多的回檔,可是呢,在每次行情真的上去的時候,他也勢必會受到拖累。然後他認為說,如果說持續做這樣的一個多空配置的話,我的基金就是長到這麼大為止。即便那個數字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嚇人了,但他認為說不行,他要再長更大,然後他要長更大的話,他勢必要去做他的部位調整,他會開始有更多的 long,然後 short 要少一點。因為 short 的本身就是在市場裡面,不只是在這個工具的本身他有一些成本跟不利之處,再來就是說因為你跟國家對作,所以哪個政府會希望他的股市長期下跌?絕對不可能,他們一定希望說這個經濟是要往上的,那即便這個股市本身沒有很好的表現,但他跟著通膨調整上去,他也是對做多是比較有利的。
所以這個猛男的分享,對我來說是再三地確定一件事情,就是說即便這種他的長期績效表現非常好的人,可是他也會發現所謂做空有他不利之處,然後他應該要稍微降低。他不是說現在就要完全放棄這個東西,因為畢竟他就是靠這個東西做起來的。但他知道說到某個階段,他勢必就要開始去降低這個東西。特別是其實很多人會去做這種 long-short 配置,蠻多是因為他剛轉成全職交易者。那其實全職交易者,因為你的所有的收入來源都會來自於你的股票、來自於你的交易,所以你不可以接受太大的一個回檔。
因為假設今天你是 net long,然後你現在有一個很大的回檔,就像今天股市崩掉 50%,即便最後面你是對的,最後面市場上漲,可是崩掉 50% 會變成你必須要在低價的時候大量的賣出你的股票,因為你要生活嘛,你要錢,這樣就很尷尬,就變成說你就勢必要在低檔然後套現一些東西,這個是很難受的。所以他們可能就要去做一些想辦法降低波動率的做法,不管是分散配置,或是做一些多空配置,就是因為他希望說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他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這個金流的存在。那這個金流可能就是來自於說,他手上會有一些空單的東西。所以變成說,我在大多頭的時候,我少賺一點點,然後在空頭的時候,我還是有東西可以補起來,就是有這樣的一個想法。
那回檔比較少造成的影響,就是說他是比較平緩的、比較安全的。但問題是假設你部位到某個程度之後,其實回檔就算做了 70% 好了,講誇張一點,就算絕世大股災回了 70%,他對他生活都沒有影響,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完全做多對他是最有利的。
所以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理解到,我想要表達一個觀念,就是說我們都希望這個波動不要對我們造成傷害,但有時候其實波動他可以產生的是更多的機會。就是說我在早期進股票市場的時候,其實我也是很怕我的股票跌,我只要一個東西買進去之後,他一跌我就技術面停損。然後其實最後面會發現說,自己開始停損的東西越做越少,然後自己的周轉率也越做越少。
特別是我覺得在去年的一個洗禮之後,因為我自己在 2020、2021 表現得非常好,那翻倍翻倍這樣上去,就覺得說自己是一個股神。然後在 2022 就吃到很多的回檔,那其實在回檔的時候,有一些身邊朋友也問我,他也會問說這個特斯拉你什麼時候賣?輝達你什麼時候賣?那其實我自己的群組也有一些這種酸民的出現,他就每天來檢討我,就說你看今天這個主委的輝達又怎麼樣了、又跌停了,還在不在?當然啦,你看一下輝達大反彈的時候,這種人就不見了。
所以我後來就越來越懶得鳥這種那沒行蓋的傻貨,就是你發現道不同不相為謀,世界不一樣,我跟一個他媽的魯蛇計較到底是要計較什麼?我自己對自己其實也是有很多的反省跟檢討,就我也有在思考說,是不是我應該要把它出掉?然後最終就發現說,如果我那時候出掉的話,我不一定買得回來。
舉例來說像一個比較近期的案例,就是我高通那時候發現蘋果要去做自己的 modem 晶片的時候,我就把它出掉,然後很快又把它買回來,因為我發現說靠北它在車用的布局是不錯的。所以其實我不是要去 time 他的 market,我主要是因為我本來認為我買進的理由不見了,然後後面他又產生一個新的買進理由,所以又把它補回來。所以那一次算是很早,剛好降低成本。可是我就問我自己說,如果是一個長期看好的東西,我可以做到我賣掉,然後在低檔再把它補回來嗎?有可能,有機會做到,機率不低,但假設錯過幾次大支的,可能就補不回來了。
那這個也是我前幾年去高雄的時候,然後我跟人家聊天,他講到一個我覺得對我來說印象蠻重的,我把它發在我自己的 Twitter。我自己的 Twitter 會寫一些比較偏向實務交易的內容,不會在臉書發,因為我去臉書發這個比較麻煩一點,臉書他面對的人比較多,Twitter 我認為是可能比較年輕的人,然後反應比較快的人,所以我會去講比較多自己對於一些投資交易的想法。
那我就寫到這一段,就是他講說:「這個股票如果你長期看好的,你不要亂賣,因為你賣了你就買不回來了。」有一個大哥這樣跟我講。那我就在思考說,什麼叫做買不回來?然後後來就想通了。就是說我今天把它賣掉,你為什麼會把一個東西賣掉?你賣掉就是說,你覺得他未來表現可能沒這麼好,或是他可能會再跌更多。那其實不要去小看這個既定印象對你造成的影響。你只要一旦把某個東西賣掉之後,你最後面…你直接回想一下你過去賣掉的東西,有多少你是真的可以把他完全接回來的?其實很少。就算你有接回來,你本來有一千張,你賣掉,然後最後面你接回來可能就剩下五百張。而且你不一定接回來的時間點是在更低點,有時候就是說在 100 塊把它賣掉,然後後來就真的跌,跌到 70、跌到 60,幹我太屌了。可是後面從這個 60 開始反彈的時候,因為你前面會把他賣掉,就是你相信他會更差。那其實有些人他可能沒有辦法做到,就是說我知道我 60 就要全部接回來,他可能未必是這樣,他就覺得說我要看到他有一些跡象轉好再把它買回來。可是就如同我們剛剛看到的狀況,在半信半疑之間、在產業還沒有完全復甦之前,一堆東西從底部往上翻一倍。所以他從 60 翻一倍到 120,然後 120 你要買回來,就算你可以買回本來的全部部位,可是你的張數就變少了。
所以我覺得就是,你要那個智慧就要看多,要直接用一句話總結。這句話可能很多人去做解讀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但是有經歷過的人就會知道說,靠北講得非常有道理,就是你只要賣掉的東西,就很難買回來。就算你買回來,你買回來的量也會比之前少,就算你真的可以比較低價買回來,可是你可能也沒有那個勇氣去買回足夠的量。所以真的這樣做會比較好?不一定。所以算是對我造成蠻大的影響。
總之我總結第一季,就是要跟大家一起記錄這件事情,其實我們節目也像是一個編年史,你只要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聽我當時的節目,就知道我當時的想法。那我現在的想法,我覺得認為說,行情真的是在半信半疑中產生。就算我知道後面真的會有一個什麼絕世股災還啥小的,可是你說這個絕世股災一定會跌破可能 2022 年第四季的低點,我覺得也未必。因為很多東西都漲一倍上來,他漲一倍上來,然後他現在再往下跌一個 30%,很深吧?可是也沒有跌回之前的低點。所以你要去 time 這個時間就真的是不容易。所以覺得自己的那個想法,到後來的改變是正確的,就是說我們最重要還是在場上。
這個其實我在一開始也是沒有辦法理解,我最早也是那種大進大出型的,就是希望可以閃掉一些東西、周轉率要拉高一點或什麼的。後來慢慢的那些調整,你就會發現說,一些長輩的智慧是有道理的。大概這樣子,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之後就進入第二季,我們之後還會再持續跟大家更新目前產業跟市場的一些狀況。第一季稍微做一個總結,就是在半信半疑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常卓越的表現,接下來我們就繼續探索未知吧。
好,那這集先到這邊,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PikaPikaKaka,他說:「股價可能會低於股息嗎?」
「主委大之前說股息就是左手換右手,除權息當天開盤股價就會少掉一樣的金額。可是如果前一天收盤的股價已經比公告的股利低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還是不可能發生?例如說要配 20 的公司,在除權息的前夕,剛好世界發生了可怕的事件,導致大家恐慌把價格賣下去,價格低於 20 了,那隔天除息的話,股價可以變負的嗎?謝謝。」
這個股價不會變負的,如果說真的發生這種機會,這就是你套利進場的時間點。那這個股息是左手配右手,他主要是在說配息的當下。也就是說如果今天是一個 100 塊的股價,我配 5 塊的股息給你,我配給你的當下,隔天的開盤的參考價就是 95 塊,所以等於說我是 95 塊的股價,再加上我 5 塊錢的股息,所以我的總資產其實是一樣的。那重點都是後面有沒有填息。那有些就貼息,貼息就是說他今天如果配給你變成 95 加 5,可是之後他開盤就一直往下衝,實際上你會說你因為這樣子有獲得資本利得嗎?那不是喔,就反而你是賠錢的。
那有些公司他在臨終之際,蠻多會這樣搞,就是說他配給你超高的股息,可是股息之後面一輩子都沒有填,反而就變成說你在這個資本的部分是不停的虧損,那雖然你拿了一個股息進來,感覺好像說你沒有賺到錢,但最後面發現說好像就是,你要他的息、他要你的本,這種味道存在。所以我覺得最後面還是要看說,那股價到底是不是有長期往上漲,所以說最終還是要回歸說,一家公司是不是有經營好,而不是說他配息配高還是配低給你。
但如果說今天假設,他配息的數字像你講的,我是 20 塊,然後他跌到 15塊,那你當然去買他,這不就直接套利嗎?套到爽,這直接套到爽。所以呢,這就是一個套利機會的產生,但是我覺得這種狀況是不會產生的,因為市場很多人都會盯著這樣子的機會去看它。
只是如果說,就像這個 90 塊,然後配給你 60 塊的息,以前在美國有看到一些能源相關的公司這樣搞嘛,那最後面呢,你感覺你領了很高的息,可是你這個 90 塊的股價是直接不挖爛掉,所以你等於是現賠。所以大概可以這樣子去看待他。那最後面發現說,一般我們講說當下,就是在配完息的當下,你的整體的帳戶淨值是沒有改變的,就是股票加你的股息,就是等於你配息前的狀況。那後續呢,當然還是看公司的發展。
下面為 Oppenheimer,他說:「問 Joel Greenblatt、Michael Burry、Bruce Wayne。」
然後後面留言超長,我本想跳過,但是他問得還蠻認真,就要回答一下。
「癌大您好,感謝 EP412 加速入土的小秘訣分享。那想請問關於美股 LEAPS Call 策略的履約價選擇,通常您如何藉由 Implied Volatility、Delta、未平倉量等量化指標來選擇最佳的履約價與時機點?例如看好 AMD 未來 Data Center、Embedded 的業務持續成長,目前正在評估 Delta 0.7 到 0.9 之間的履約價選擇,US$25 Break-even 105,US$50 Break-even 110。觀察履約價越深度價內,未來要達到的損益兩平點就越低,但在 Delta 趨近 1 的狀況之下,通常 Premium 也極高,Intrinsic value 極大,Time value 極小,是否以小博大和風控的作用也越弱?那另外想請問,距離到期日越近,通常您會如何評估轉倉跟履約的選擇?因為認同 Lifecycle Investing,希望可以給初次想嘗試的小弟一些建議,那會在評估風險報酬比後,盈虧後果自行負責,不求成為 Joel Greenblatt 或是 Paul Pelosi,只希望未來可以看到孟公系列的車尾燈。祝福癌大一家平安,小孩快樂長大。」
因為他問題寫得很長,我不太確定他要問什麼,但大概理解他的意思。他講說去選擇一個選擇權,那要怎麼樣去看這個 Implied Volatility(隱含波動率)、Delta 跟未平倉量。
首先未平倉量,我自己看的時候,是我會當成是市場的一個共識值。就像在某個價位的未平倉量特別大,那就代表說一定有很多人去買這個位置,可是這代表說一定會到這個位置嗎?也不一定。因為就代表說有相當程度的人,他也賣出這麼樣的一個合約。所以有時候大家會看到說,就像說台指的某個位置,他的未平倉量超大,這邊就會變成完全兩派解釋。一派解釋就說:「一定會到這個價格,因為這就是某個黑手,你看他敢買這麼大的量,代表他就是賭說一定會到這。」可是你沒有想到的是說,那是誰賣給他的?就是他可以買這麼多的一個量,那這都是一個合約,一定就是有人賣這麼多量,他就是賭說不會到這個位置。
所以這個未平倉量,一般來說我覺得就是看看而已,就是我會知道說目前市場可能最密集成交的東西在哪裡。那一般可能是比較量少的選擇權,我會去注意這一個,因為它的某個位置的量大,那可能我在這邊可以成交到一個比較符合我想要的價格,那可能其他量很少的,他光是那個掛單就掛得離離落落。但是做選擇權其實,你買貴那個 spread 只要拉大一點,其實你那個成本就高很多了。所以一般來說,我去觀察這個未平倉量,就是看市場大多數人目前是壓什麼位置,但同時我也知道說,同時就是有這麼多人賣出這個位置,那不代表說這個位置隱含的他一定會到達。
那 Delta 的話,他一般會挑 0.6 到 0.7 之間的,一般我會這樣子選擇。那 IV 的話,就要看他長期的一個數據,就覺得說當今天市場的波動率已經來到很高的時候,你去做選擇權的買方,一定就是對你來說是比較吃虧的吧。那這時候你假設去當賣方,看起來是比較有利嘛,你會收更多權利金,可是一般這種波動率起來的時候,假設說這次就是 fatal,這次就是那個非違事件產生,你當賣方他媽直接進棺材。所以我認為說在選擇權的使用上,就是很多人會很直覺地去…像看到什麼哪個地方未平倉量很大,他就去直接解釋成說,這個地方就做得道,因為很多人賭這個地方嘛。可是就是有這麼多人在賣他,所以沒有人是真正的白癡。我覺得反正你要做這個工具,你要理解就是沒有人是真正的白癡,每個地方有價格成交,都一定是有他的理由存在,為什麼這個人會選擇在這個地方去做成交。
那一般我自己在選擇權的選擇上,當然我最近剛吃一個歸零膏,就是我去壓一家公司叫 Photronics,ticker 是 PLAB,因為我知道說台積電的 8 吋的這些 wafer,它的光罩要外包出去,因為他們不要去養那個機子,所以受惠的就是說像台灣的光罩、日本凸版跟美國的 Photronics,他們是直接受惠。所以當我知道這個狀況,而且我知道還沒有見報的時候,我就進去壓選擇權,那我是直接壓價外兩三檔左右,18 塊的時候就壓一個 20 塊,然後後面這個就吃了一個歸零膏。
我只能說在選擇的時候有幾種,一種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是買深度價內的話,可能是比較偏向是,我期待我要做一個比較長線的內容,那我這個是一種另類開槓桿的方式,直接這樣想就好了。那如果今天是買價外的話,其實就是比較偏向我在賭一個事件,所以我就會去買價外。那價外的,它選擇權的權利金一定是比較低,可是它歸零的機會就是高;價內的那個選擇權的權利金一定會比較高,可是它就是不會歸零,它只是最後面實際上真的到價之後,你未必是會賺錢的,因為你可能反而是感覺說這個股價是上去,可是你那個權利金是沒有補回來的。
所以一般在選選擇權上,應該說你要先去明確定位說你到底在做什麼。那如果你說你是看好 AMD 的未來,所以你要靠這個選擇權工具去放大的話,那你就比較要算說,融資利率多少?那我自己去外面跟銀行貸款的利率又是多少?然後跟我使用選擇權,其實它也是有一個隱含的利率是多少,哪一個比較划算?然後去做這樣的一個投資。
只是一般我會認為說,選擇權他比較適合當一個投資的工具,或是避險的工具。那我今天要去做投資的時候,當然我們就希望說我們要用最大的槓桿,所以就會選擇價外的部分,那當然說我自己去壓一些事件,我會都會使用價外的。只是這個東西我現在越動越少,因為你用選擇權的話,你就要比較盯盤面一點,晚上已經沒有這個體力了。
所以稍微大概跟你分享一下,你要先明確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那如果你是看長多的話,我不會認為你靠選擇權會有更大的優勢。反而他假設遇到一個局勢大崩盤,像 Michael Burry 講的,這個市場的狀況很差,殺爛的時候,有時候這個選擇權就會出現一個錯價的狀況。那你要怎麼樣知道這個錯價呢?當然你可能要模型去跑,你要有辦法算出來說現在的價格是對還是錯,這個其實是一個很深的學問。我就講真的,你要去專注地打選擇權的話,你會發現說有些人他就是有辦法知道說現在的價格是對是錯,他直接跟造市者對賭,那這個是比較深的圈子了。那在我自己的使用上,就當成是避險跟賭一個事件的發生,我會這樣去做他。不過就是最近剛吃一個三百萬的歸零膏,蠻貴的,蠻有把握的東西,可是有時候就時不我予,他可能之後面是對的,就他真的會長到那個價格,可是因為我的東西就已經歸零膏了,時間到了,過期了。所以使用選擇權就要注意這樣的一些風險,大概這樣子。
好,下面會這個「花店不小開」,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留言都這麼長。他說:「是在笑三小。」
「癌大安,老婆與我日前一直在車上聽了 EP332 後,平日總是對我臭臉以對,現在開始有了笑容,感謝癌大神威,讓我重新找回愛對我笑的老婆。但請問癌大,我是不是該把遺囑先立好,然後重新檢視一下保單內容?By the way,老婆剛剛懷孕,希望癌大祝福我們一切順利,生個健康的寶寶。」
當然祝你們順利。
「回憶被告知的瞬間,我感動的哭了,老婆也難過的哭了,那因為這並不是在我們現階段的規劃,但經過討論,我們依然是相信上天給的緣分。也想問主委當時是如何告知癌大懷孕的呢?您的情緒反應是怎麼樣?有落下男人淚嗎?最後請癌大開示一下,如何安然度過老婆現在懷孕初期不適的階段?老婆每次吐完從廁所出來,瞪著我的眼神,那是你欠他八億美元才能看到的眼神。雖然我已經知道我欠他一輩子了,但還是很希望有辦法分擔他的不適,癌大祝我 OK。」
那我被告知懷孕的時候呢,就是我老婆是很高興的,因為她其實是想要小孩的。但我自己是想要小孩的,但是我的反應呢,其實是還蠻脆弱的,就是我沒有哭,我個人感動但是我沒有哭,因為我本來就不容易哭的人。那我就癱坐在沙發上一整天,我記得那個 PlayStation 就開一整天,我就盯著電視看了一整天,我就是腦筋空白,然後想說:「靠北,真的就這樣發生了。」就雖然我自己是做好準備說,我本來就要當爸媽,就不是像一般人就是那種什麼我都沒有在戴套,意外就有小孩。不是,你都不戴套了,你他媽期待什麼?就一定會有小孩嘛,這是早晚的問題而已,除非你他媽精蟲只有三隻之類的。所以其實自己是做好成為爸爸的準備,也想要成為爸爸,但真的成為爸爸的時候,那個震驚是很大的,我就停在那邊一天沒有辦法動。
那我老婆初期是比較沒有那種不適的狀況,她反而是到後期,應該說大多數的女生可能就是初期跟後期比較辛苦,後期就是因為肚子真的太大,所以她行動會不方便。那我覺得男方可以做的就是,多一點體諒,然後基本上可以的話,就是把老婆當豬養,就說不要讓她做事情,然後就只要飯來張口,所有東西都你做,這個可能就是對老婆最大的幫忙,我認為是這樣。
但孕婦還是要讓她去運動一下,我覺得就可能不要太激進,可是要動一動,那不然那個體重可能有時候會成長得太快。老婆懷孕的時候體重增加,這是健康之正常的,但還是要在醫囑之下,醫生假設說跟你講說要稍微控制一下什麼樣,你就是身為老公好好的配合,那盡量讓老婆可以不要有太多的大動作,這是老公可以做到,我覺得可以讓老婆開心的最好的方法,就基本上就是讓老娘願意給人家換。
下面這個「指揮交通」,她寫台羅文,我有一點看不懂。我身邊有這種會寫台羅文,但是我覺得就…台羅文怎樣,他們很常就是出來寫這東西,然後就期待你一定要看得懂。就像我今天如果對著大家都講客家話,然後期待你一定要聽得懂,你不覺得就是媽的客家混帳嗎?就是我正講的東西,只是那個語言上…就是小弟所學不精,你留中文我可能看得懂,你寫客家話,就像客家話可以寫成台羅文,看我一定看不懂,所以沒有辦法回答你的問題,直接跳過。
下面這個「寶寶兔」,留過跳過。
下面這個風 Aryan,他說:「小風真的不是 Gay,Aryan。」
這也可以是笑話嗎?
「上次留言是婚禮前,再次留言女兒已經一歲半。那目前育嬰假在家顧女兒,無法去 open mic 試段子,所以想上來分享一下,讓癌大幫我聽完。癌大的 Choco 乾淨涼,可以來一點輕鬆的段子開始:
『大家好,我是小風,朋友都知道我老婆是個女強人,但她其實也有溫柔的一面,像是她很常買水果給我吃,在我被她打到住院的時候。』
『好啦這樣講有點太誇張,畢竟只有那一次而已,因為只有那次看不出外傷。』
聽到這邊,大家不用想幫我打 113,真的不需要,因為根本沒有用。
以上不知道感覺如何?還算有趣的話,之後再分享幾個短的。最後祝癌大開心長大,還不是諾亞開心長大。麗莎、上廁所、蹲廁所、聽車都能有車位,Choco 一直健康,讓癌大乾淨涼。」
這個可能 6 分吧,10 分的話我給你 6 分,就嘴角有抽動一下,可是笑不出來,還要再努力。
下面有這個 Adam,他說:「What we know is a drop; what we don't know…」也從於被卡掉。
他說:「五歲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快樂是人生的關鍵。上學之後,他們問我長大後的志業夢想是什麼,我寫下『快樂』。他們說我沒有搞清楚題目,我告訴他們是他們沒有搞清楚人生。From 約翰藍儂。
而我的夢想,是想成為 MKH,有著清楚敘事邏輯、前年紀輕輕就能夠自由過上多數人嚮往的生活。別人看起來可能是運氣、是幸運,但深刻明白過往一定非常努力,現在才會看起來毫不費力。那麼癌大從小放在內心深處的夢想,至今你還記得嗎?」
這是什麼他媽的文青的慨滾,內心深處的夢想。我好像從小沒有這種夢想,我真的開始有夢想的時候,是高中大學之後,就是想要賺錢。那我覺得是受我家人影響大,其實我最近跟老婆有在跟我講說,就是家人影響。就是我家人是比較,我認為是功利主義的,就是他們就是那種愛比較的高中老師,大家應該都看過,身邊有這樣的朋友,那就會讓我有一種壓力,就是說要出人頭地、要賺錢。
所以剛剛自己想了一下,我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我就是覺得要賺錢,那要怎麼樣賺錢其實不是特別重要,只要不是違法犯紀。所以像我那時候選機師,就是因為我知道機師錢多;那後來選股票就是因為覺得股票它的爆發力很強,雖然可能會進棺材但,但是舌粲蓮花看看。所以我的很多決定都是目的導向,就是我想要變有錢,所以有錢就是我的一個夢想,我覺得是。
那想要算夢想成真嗎?我覺得算,你就是生活已經沒有什麼太多的憂慮跟顧慮,那去全聯不用看價格、好事多不用看價格,甚至下去微風也不用看價格。但剛剛這問題讓我開始省思,我想到我那個小時候內心深說的夢想,再來跟你分享。
然後再唸一個,他說:「加薪 350。」
狗狗。前面有一隻可愛的狗狗,狗狗,光光。
「主委安安,之前加薪 350 是我老公,這次用他的帳號第二次留言。是這樣的,相信很多人都會用顏色替寵物取名字,例如看到黃色的狗狗就會叫小黃,但我老公是自從成為了你們家聽眾之後,看到黑色的狗都叫 Choco,我整個是三條線。請問主委要如何處置?感謝主委開示,祝你們平安,Choco 繼續幹你娘。」
這還蠻可愛,我覺得這沒有什麼問題,就像我自己看到一些動物也會把它取一個名字,不一定是顏色,所以他覺得這樣叫順就好,只是可能一般人會不知道他在講什麼。
好啦,那這集節目就先這樣,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