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401:🔆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本集節目由 Zenyum 綻雅隱形牙套贊助。

亞洲父母教出來的小孩,普遍比較沒有自信,好像做什麼都達不到他們的標準,久而久之就變得有一點沒自信,害怕做錯事情,情緒一直壓抑著,讓整個人變得怪怪的。這邊跟大家推薦一個老朋友,也是很助誠改變心情的方法:Zenyum 綻雅隱形牙套,3-9 個月就可以看見微笑改變。敢笑,自然就有自信;有自信,做什麼都順眼。老闆嘰嘰歪歪,就笑回去,笑到他想說「你在笑啥小?」大盤下跌,你就笑笑,持續買,長期下來可能也是你在笑。老婆在抓狂,就說「對不起我錯了」,笑著跟老婆說「辛苦了」,不然被釘到牆上、扣不下來,得不償失。緊記 Happy Wife, Happy Life。

現在綻雅正在「年末 Zenyum 有感謝祭」。各位痴漢們不要聽到感謝祭就太高興,整天想一些色色的東西。即日起到 12 月 31 號,除了隱形牙套療程折扣最高一萬八,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累積微笑積分,最高每個人再領 6000 元活動獎金。隱形牙套療程費用最低只要 6 萬元。

反正我實在滿信「吸引力法則」,笑久了,好笑的事情也會跟著你,什麼阿里不達的負面情緒都可以一掃而空。這邊推薦給所有有興趣的朋友們。大家知道,提醒一下,看到正妹不要在那邊痴漢嘿嘿笑,不然除了要聯絡家人去保你之外,還非常的麻煩。此時微笑就對了,愛你嘿嘿嘿嘿。

***

這個禮拜天從高雄回來,完成兩天的 Coldplay 演唱會之旅。真的是一個非常舒服的城市,我覺得它整體的規劃跟台中有點像,高雄跟台中好像有點像,不過高雄真的太熱了。所以我們去大哥那邊吃飯的時候,他們就問我老婆說:「欸,你要不要搬來高雄?」我老婆直接一口回絕:「不要,太熱了。」因為真的太熱,我們從林口來的時候是可能需要穿外套的,然後一到高雄是熱到你希望他媽只穿一條內褲的那種等級。然後回到林口的時候,看,突然間超冷,就靠北,為什麼他們沒有帶外套?就是這樣的一個溫度差距,也讓我提醒自己為什麼自己會喜歡林口。其實那時候挑林口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比較冷一點,我喜歡冷的地方,那潮濕其實也沒關係。很多人講說林口很濕,其實還好,就是你到高雄去,你看濕度也是七、八十,就差不多,就整個台灣就是這個鳥樣,反正就是一個很潮濕的島嶼,所以那我寧願濕又冷的地方,可能是我相較之下要選的話比較喜歡的。

除了氣候之外,我覺得高雄就沒毛好抱怨的,東西也好吃也好玩。就去吃了一個我在抖音上看很久的「呂家豬心」,在六合夜市裡面。然後我跟我的朋友講說我要去吃那個,他們就說:「你沒有吃那個大合菜?大家一桌的時候看我一眼,只有觀光客會去六合夜市,要去那個瑞豐啦,沒有人去六合啦!」馬上在那邊吐槽。但因為我住的地方,我住在那個 D'well Hotel,不是因為喜歡 D'well Hotel,就剛好它的裝潢看起來還蠻不錯的,然後又在市中心就選那個旅館。它就在旁邊,所以就還是有去吃。那就直接把一系列的那種內臟組合吃完,老婆在旁邊看,她會講說:「你可能真的有點毛病。」才會這樣子,又是腦髓、又是骨髓、又是腰子、又是睪丸、又是心,就是那種一整套,然後吃下來就覺得說,哇靠,太補、太爽了。

那演唱會本身的體驗是非常好的。進場的時候有點崩潰,出場的時候也有點崩潰。這好像是高雄第一次有這麼多人的演唱會,聽說場內外加起來八萬人。什麼叫場內外?就是看台區坐的人好像有三、四萬人,然後在下面站著一萬多人,外面有一、兩萬人。我還不講說一些工作人員,然後一些「氣氛仔」,就是他知道說反正坐在外面,那麼大聲,裡面在那邊跳,外面也感受得到,所以有些人就沒有買票,就在外面。七、八萬人真的把整個城市的流動性給抽乾,這也是我自己會感受到很恐慌的地方,就是你要叫計程車是叫不到的,然後你要搭捷運,你就會整個塞到爛掉的。雖然它疏散的時間,我後來上網查好像是滿快的,但其實我是非常不喜歡那種整個流動性變成卡死的感覺。

所以我這次去,我就很認真的研究了一下周邊的一些交通的方式,然後我是有開發出一套策略,但是因為我二月還要再去高雄一次,要去看 Ed Sheeran,所以我沒有辦法把這個策略講出來。但是我已經開發出一個策略,就是下次我覺得他媽不會跟人民塞,就是我知道要怎麼樣去解決這件事情。

因為我們從進場的時候,我們住那個美麗島站,然後就發現說那個排隊是整個排到靠北,那個站台的地方全部都是人,所以我們看到那樣就知道說幹不能搭捷運,就是會排到死掉。然後又很討厭跟人家這樣擠,就上去找計程車,然後計程車完全叫不到。差不多四點半、五點的時候出發,然後他是七點暖場的團開始,八點 Coldplay 開唱。所以你四、五點就叫不到計程車了,就是整個路上的計程車攔不到,然後你用 Uber 叫要等半小時。其實我可以理解,因為這是流動性被抽乾,就是突然間他媽的有一個這麼大的活動。

然後根據後來我們終於攔到的計程車的駕駛,他講說,大概整個高雄可能四分之一到一半的計程車都已經在那邊跑了,所以你現在是叫不到的。「我今天已經不知道跑幾趟了,從下午兩點就開始跑,兩點就有人過去,我已經跑到很倦怠,真的不想要跑了。但是我看你們看演唱會這麼高興,你們要看 Coldplay,感覺你們都很高興,幫你們年輕人載一趟,這個非常好。」

那我們是真的超幸運,他剛好載一個阿伯放下他之後,我們就說:「可以在我們去演唱會嗎?」他說:「真的不想要再去。」可是還是在我們。然後也路上就在那邊一直靠北,然後又很好笑,一直講說:「我跟你講,我們這個在地的知道怎麼樣走,跟你講十分鐘就幫你載過去。」那我就看 Google 就發現,幹你不可能十分鐘好不好兄弟,就是這條路我看都是塞爆了,什麼軍校路、什麼世運場館旁邊的路。他說:「我跟你講我有辦法。」然後後來到那邊就真的塞住,但他也就很厲害,very resourceful,「我左轉,我切什麼眷村,這個是那個海軍的將領以前住的地方。」就帶我抄小路,然後刷刷刷直接飆進去。

然後在路上我就發現說他沒有按錶。那其實我就是一個很尷尬的人,我也不太喜歡跟他對質,我只是覺得說就感覺很差,很討厭那種被破壞遊戲體驗的感覺。就一般來說,像我自己搭計程車,我都一定是湊尾數,比方說 700 塊就給你一千,就是不用找,我會給你貼。可是我真的很討厭那種你他媽要整我、要搞我,然後故意不按錶的。所以其實當下我心情就不太好,因為我覺得大哥人很好,可是幹你怎麼會做這種事情?

然後他在我到那個海軍眷村的一個路口,把我放下來,跟我說:「你這邊過馬路過去會比較好。」那也跟我講說:「你回來要往那個楠梓方向走,然後怎麼樣叫車才叫得到,不然你一定他媽的卡兩個小時出不來。」反正他真的人很好。然後他要下車前就講說:「啊!我忘記按錶了。」然後之後他就拿他的手機出來查,然後就說他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要多少錢,然後再外加可能本來的 base 是多少,315 塊。實際上我在 Uber 上面看是 380 塊,所以他開的比 Uber 還要來得低。然後他應該就是真的忘記按到錶,所以我就突然間覺得,幹,心情超好。就是我真的很討厭那種很會算計的人,然後當你看到一種真心跟你交朋友、很老實很實在的人,就感覺真的超喜歡他,就一樣湊整數給他,他一直說不用,我一直說謝謝。

所以其實進場就很高興,只是那個攔計程車的過程真的太痛苦,因為我們各個路口那邊找都找不到,然後又很熱,然後 Uber 一直叫,要等半小時,然後突然又被取消什麼的,就是很痛苦。不過到演唱會現場的時候,就一切都還蠻順利的,也成功進場,只不過為什麼沒有拿到 Coldplay 很有名的那個發光手環?我沒有拿到,大多數人都有拿到。那也在我的座位區那邊遇到很多聽眾,大概拍照就拍了可能二三十個人吧,非常感謝各位的支持。真的沒有想到在現場大家有辦法認得出我,因為想說我的節目就是一個聲音的節目,你怎麼會知道我長什麼樣子?可能是有去查,就是這個比較熱衷的聽眾才會知道。就是非常感謝大家來找我合影,然後也都非常有趣、非常好玩。

那就在進場的時候有點卡住,所以我是沒有看到告五人,不然他媽的我很想看告五人,我覺得告五人有夠讚的,但是就沒有看到。我傳簡訊給場內的朋友說:「告五人今天讚嗎?」他說:「你結婚的人不要問那麼多東西。」所以我沒有看到告五人是這個小小的遺憾。

然後在暖場團結束之後我才進場。那 Coldplay 也當然,就絕對非常好看,這完全沒有什麼好講的。就是他開頭講的東西有點道貌岸然,但是他是 Coldplay,所以要講這個就沒有關係,就環保仔。然後跟我這種超討厭環保仔的,他媽的幹 Coldplay 的設備是好幾台飛機、好幾趟這樣跑過來,而且他飛什麼?他是飛 747、A380,他就是他媽的飛到幹最後一刻的 Monster plane,然後你跟我講說你他媽的要環保?然後什麼找一堆奴隸在後面,在那個場地的後面,其實是有一群土鴨在一邊騎腳踏車,說幫演唱會發電,然後我們的地板有鋪什麼發電地磚,你們跳就可以發電,我們是有使用綠能、啥小的。我就想說,幹,你們自己他媽的耗最多能源的,然後整天在那邊跟大家講環保,我每次看到這種我真的就很道貌岸然,就不喜歡那種偽善。

但因為他是 Coldplay,所以他講的就是對的,Coldplay 講的東西就是對的,支持,沒錯,環保愛地球。但他們是真的有投入很多資源,比方說可能大家的門票的多少比例會捐出去或什麼的,所以我就覺得那個就是……資訊消化術。我相信他們是好人,然後我絕對相信他們是好人。只有時候就是,你知道,當很理想化的東西跟你做的事情其實是不一樣的,我就覺得有一點衝突的感覺。但一樣,因為你是 Coldplay,所以就沒有問題,我對他們這種環保的倡議完全的支持。

整個演唱會的體驗就真的太棒了,我完全不知道他媽該說什麼。就是唯一小小的遺憾,我沒有聽到我的《Twisted Logic》,我很想把十台 PS5 送出去,但是就沒有。但其實我自己也知道,幹不可能,他拜託十幾年來的演唱會沒有唱過這一首歌,我不知道他跟這首歌他媽的是有什麼 beef,他絕對就是不唱這一首歌。不過曾經在一個慈善場有唱過,那我就發現很好笑,有聽眾跑去那個慈善場的 Live 影片下面留言說:「股癌準備 PS5!」但對,他就是沒有唱這首歌,不過有唱到另外兩首我很喜歡的,其中一首是《Amsterdam》跟《Politik》。那其實《Politik》我知道有機會會唱到,因為在之前的 Saturday's Dream 有看到他有可能會唱到,那就真的有唱到,所以就非常開心、非常感動。對,我們會抽兩台 PS5,再看怎麼樣抽對大家比較好,就是這個說到就要做到。

那散場的時候就一樣,就面臨流動性被抽乾的問題,所以我們就趕快走,走到最遠的地方去等計程車,然後中間也上了廁所、喝了水,然後弄了半天,才終於成功回去。所以除了這個交通的部分,因為太多人,真的太多人了,那個城市是負擔不了的,沒有辦法,很難。要等到這個城市本身的 base 再長到更大之後才有辦法,因為幹嘛突然間七、八萬人,那要怎麼樣疏散?那個是神仙可能都沒有辦法辦到。所以除了這個交通部分,我覺得一切都是非常的滿意。

其實演唱會看完,我覺得有一點失落感,不為什麼,就是你真的老了。因為一開始,你會想說這個演唱會看完,你的人生一定會不一樣。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些事情的期待就這樣,媽,我跟你講,這件事情做完之後,幹,老子就要回去跟青梅竹馬結婚,媽我的人生就會不一樣。然後你真的達到了那樣的一個位階,或是你達到你的目的之後,你就發現說你的人生其實沒有改變的。

那同時也明白,為什麼可能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一樣是聽 Coldplay,可是我們可能聽的東西不太一樣。就我對電的東西沒有這麼樣的感覺,我比較喜歡那種比較 emo 的東西。然後後來也想通了,就是其實這個就是年輕人的時代,其實現在就是他媽的要一堆電的歌,因為就嗨、就好玩。你看他全場在那邊跳,大家在那邊開心,我看到這樣的場面,我真的覺得非常開心,就大家都這麼 happy,然後在那邊搖、在那邊跳。然後也不像可能早期演唱會很多人手機都拿出來,拿手機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就真的是活在當下,然後在感受音樂的律動,我覺得這樣的氣氛超好。

就像可能前陣子我看到萬聖節,以前可能就只有一些人會打扮,然後現在那種全家大小都會打扮,我覺得那種大家都很投入生活的感覺非常好。那也明白說,你知道,我們就是該被時代淘汰。就以前我們會覺得有些老人家該被時代淘汰,然後像自己可能就進展到那樣的一個階段,就是媽的不要再唱 emo 的歌了啦。像我們以前早期的什麼台語歌、客語歌,就講說自己什麼「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就是幹你就是過得很慘,然後沒有東西吃嘛,然後我們要打拼。然後台語歌就是,我愛他,他不愛我,然後我心痛,我他媽難受,啥小的。

然後可是現在聽的歌曲就是充滿希望,那種 upbeat。所以他們也比較難以被收買。很多人說現在年輕人很難管,為什麼?是因為他們不像我們,就是對金錢、對很多事情是充滿不安全感,所以基本上老闆只要給你錢,幹你連屎都吃,對吧?其實我自己就是這樣,就是我自己沒有錢的時候,老實跟你講,我什麼都做。然後現在很多人講說年輕人,他媽我給你錢、我給你加薪、我幫你升主管,他還是要準時下班。因為他們終於懂得他媽生活是什麼了。所以也呈現在他們的音樂品味,為什麼他們都聽一些很 upbeat 的歌?然後我們是「媽的,歌詞寫得無敵爛」,然後一些歌詞你聽起來很無腦,都沒有用腦,就是很嗨的歌。可是因為他們真的過得比我們開心。然後我們就是很 emo,我們就是總是有一些失落、有一些很難過的地方,那是一個時代的背景,所以我們喜歡那樣的歌。

然後我就開始可以感受到為什麼人家現在會喜歡這種很電的歌曲。因為在現場就大家在那邊跳的時候,雖然我真的跳不起來,不過我頭在那邊跟著甩,我覺得真的是超爽的。那《Politik》就是我全場最喜歡的歌,我就在那邊搖在那邊搖,然後我旁邊沒有人在搖,就大家可能就覺得這首歌怎麼這麼的 emo、難過。他們想說,趕快下一首好不好?趕快《Viva la Vida》好不好?唱這個唱啥小。就是可能大家的感覺不一樣,不過我是滿欣然接受現在的這個新的變化、新的曲風。就覺得對,其實演唱會就這樣辦,就是要嗨好不好,就這樣甩。

所以下個演唱會我的想法就是,我要去搖滾區,去重新的回味一下。雖然可能我去完也會後悔,但我就是要去看看,然後甩到反正隔壁條軍校路就是醫院,直接送醫。這個就是可能我接下來努力的一個方向,因為接下來還有幾個演唱會可以看,我要去新加坡看那個 Måneskin,然後之後要去日本看 Taylor Swift,然後在高雄要再看一次 Ed Sheeran。我就想說可以更加的投入,就像年輕人一樣,我們好好的感受一下現在的氛圍,大家在那邊嗨、在那邊搖、在那邊跳,然後不要整天就是「我心痛、我難過、心如刀割、你毀了我的心、我在撿我心的碎片」。就是以前我們的那種歌的那種氛圍,就這樣,「我好鬱悶,我是一個白色的、小小的、骨瘦如柴的、坐在家裡的一個很難過的人,我難過到我想要把自己塞到牆壁裡」。就是以前我們的歌曲真的很多都這樣非常地 emo。然後如果是客家話,就是「總算還忒發安樂錢,錢沒還清,沒閒娶某生子」,就是都是很那種……你的感情跟生活物質上很糾結的內容。然後現在的歌就是……對,雖然它的歌詞好像深度比較淺一點,可是就是 happy,大家都是很開心的。其實我們應該要試著體驗看看那種大家都是很開心的感覺,這我覺得還蠻重要的。那就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演唱會體驗。

***

喔,by the way,就是因為我剛剛前面有提到說,那個我開發出一個進出場的策略,演唱會的一個攻略。因為 Coldplay 他是兩天的演唱會,所以第二天我有一個朋友有去,我就是跟他講說你就這樣做,然後他就照做,然後就密我說:「幹,超爽!」成功的進出場。然後他有朋友也是用其他交通方式的,全部都塞住,只有他沒有。所以你看,這個觀察是有效的,就是我們是真的還滿喜歡去觀察一些,不管在自己的工作上,或是像這種日常的東西,就是你要找到一些破解的方法,那這些破解的方法有些可以幫你帶來一些很不錯的收穫。所以我們的工作型態會長這樣,我覺得有關係,就是你的腦筋是很習慣性的,你就是要找各式各樣的一個機會。

來嘛,玩就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演唱會的心得。

好,那最近的市場就還是處在一個這種絕世大噴的狀態裡面。那其實已經噴到,如果哪天有看到有新高出來的話,那已經不是反彈了,那有可能就是重返多頭了。所以過去可能那些很大的壓力、各種均線,它現在反而是可能會變成說,跌到這個地方,如果說又再上去的話,就是一個新的多頭展開,就是你比較不用一個偏空的角度去看它。

所以這個變化是超大的,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面,我認為我在身邊我算是比較幸運的,因為我本身就是可能比較會做多,做空我還好,就是我不太會做空。所以他們在空頭走勢的時候滿會賺錢的,可是多頭走勢的時候,就是好像我的優勢會跑出來,就那種傻多。然後所以當有時候你覺得可能現在的狀況真的很差的時候,有時候會給你一個驚喜,反而你的新高或是一些績效的大噴射就在這時候出現。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很常跟聽眾們說,就是千萬不要整天想要空手,然後你可以去調整,你可以加減碼,但是不要整天想要空手。因為這個在數學上,然後跟這個人類的文明發展上,是完全逆勢的東西。所以有時候就是那些基本的道理,遊戲規則你要搞清楚。那有時候反彈就會出現在你完全想像不到的地方,最大的報酬可能會出現在就是大家都沒有在注意的時候,或是大家已經心灰意冷的時候。

所以對,就是最近的這個盤勢真的非常的好。我自己稍微盤了一下我的狀態,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就是那個 Google 買太多,如果說 Google 買少一點,然後可能像我之前提到的一些 AI CPU,比方像 Cloudflare 或是 Pure Storage 什麼的,這些買多一點的話,現在狀況就不一樣。可是有時候就知足常樂,就是一直有漲,只是沒有漲這麼多,就會很遺憾說「看,我沒有買到最漲的東西」。但我們的做法就是,我們比較不會去說他重壓某一個東西,反而是去相信大數法則。就是說如果你的判斷力真的好的話,其實你理論上你買很多跟買很少,你的報酬率要差不多的。很多人會講說重壓才可以賺到大錢,沒有,這代表其實你是不相信你自己的判斷力的,對吧?代表其實你是去賭一個運氣吧?如果你會講出這句話,你就在賭運氣。

因為如果說你的績效跟判斷力真的很好的話,你分散跟你壓一支,理論上應該是不會差太多,因為那個就是一個大數法則的驗證之下才可以去看出說你到底是怎麼樣。因為很多人其實會掉入一個陷阱是,我去年賺很多錢,或者是我買某個標的賺很多錢。你想過這可能是賽到的嗎?其實蠻高機會,如果說不能複製的東西,我們就會把它歸因為,就是你應該是運氣的成分比較多一點。所以建議要去可以複製,那可以複製的話,就是當你的標的是有分散到一定的程度的話,其實就代表說你如果是有 alpha,就是你的表現是跑贏大盤,然後表現是很好,然後也比同類股的表現好的,那代表就是你可能真的有些獨到的選股能力。

所以就是當你今天可能想到了某個策略跟規劃的時候,我們就去執行。那去執行的時候,看錯怎麼辦?也沒差。像我可能前陣子跟大家分享說,我們身邊一些大隻佬其實比較偏空在看。那……你說現在有搞到他們他媽的破產嗎?也不會,就是大家都還是有自己的調整跟做法。他們也不會說偏空在看,所以我整個部位就是完全都是空單,真的沒有人會這樣幹。就是一些可能華爾街奇人異士會教你這樣,但是一般真的沒有人這樣做。你錢小的時候你會這樣玩,你錢大點的時候,就多少的一些那種配置的觀念就會把它倒進來。

所以在現在的這個行情變化上,如果說我們要單純就去用未來的一些展望來看的話,在過去一段時間,我算是去考察了一些台灣的大型 EMS,那海外的 IDM 廠,還有一些海外的 IC design,以及一些可能像是 MCU 或者是車用半導體相關的公司。各家公司、各方的聽眾就大概去問一下大家明年的展望怎麼樣。其實我們目前去訂調明年的展望算是比較 flat,就是比較平淡一點。就是本來大家預期說會有一個很大的復甦,那現在看起來就是復甦的這個狀態可能會比大家想像的再稍微弱一點。

所以我覺得會比較聚焦在,既然你知道 beta 不一定可以幫你帶來很大的一個收益的話,我們可能就是聚焦在,那我們辦法去找到相對強弱的東西?所以像我自己的做法就是,我認為這個 AI 的地方我想要稍微減一點,那可能台灣的一些組裝廠那就不是我想要看的東西了。那 NVIDIA 不算,因為它是源頭,所以就是規劃是這樣,就這一件事情。

那可能如果說有額外的資金的話,會想要去做一點記憶體,就是賭看看記憶體的一個大循環是不是會出現。那過去我們是注意到說 NAND 的漲勢是比 D-RAM 好,然後現在我在一些模組廠的朋友,然後跟我在網上觀察到一些報價,有注意到這個 D-RAM 的報價也開始上去了。雖然這可能有很高一部分是三大廠的一個……包裝後面可能會被查一些壟斷行為,就大家好像講好說「媽的,再這樣下去我們都會賠錢」,所以大家一起漲價,有點這樣的味道。所以它有一點人為的介入在裡面。

慢慢地開出來,那這個判斷有可能是 call 比較早一點,但一般我們覺得就是要超前部署,然後大家都知道,有可能那個肉就變少了。所以像我去問一些有在做伺服器組裝的朋友,然後他們就說目前沒有很明確看到記憶體的拉貨很強大,但確實是報價開始穩住了。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試單點,就是我會覺得是該這樣子做。

那也在最近去見了一些朋友,然後包含說像一些業界的強者,其實我覺得對未來的發展還是充滿各種希望。你知道我們這種產業咖,後來會可能針對一些市場的變化,就是它偏空,我們也不會整天在那邊講說公司要倒了。很多人就講大跌就是爛公司,然後漲到很高的時候就又變好公司了。我們比較不會這樣,因為我們會把自己的專注力可能就是放在一個公司的實際上的發展是怎麼樣。那股價的變化有時候不一定是可以完全掌握得很好的,但公司的發展變化相對是可以掌握的。當然其實你做出一個很好的商品,也不代表你會在商業上獲得很好的成功。只是這個就是要回到自己的經驗法則上面,就是如果說你的經驗上你看這些東西的準度是還可以的話,那你應該就要往這個方向去前進,就是說你要把你的專注力都點在這邊。

那稍微的了解了一下,在美光這邊,我們目前注意到的是,就是他們對於明年的消費性的需求還是看得非常的平淡,甚至是一度到 2025、2026、2027 可能在消費性的部分都不會有特別好的一個變化。那這邊其實不是代表說消費性會爛這麼多年,而是記憶體這個產業,它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算是一個通縮產業。就是說它的技術越來越好,可是它價格是越來越便宜。那聽起來對大多數人來講,這個是好事,對不對?就像是可能以前的手機一台搞不好要十萬塊,現在手機就是四、五萬塊就可以買到頂規。它是一個類似的通縮的過程,東西越來越便宜。那記憶體就是一個很明顯有這樣發展的一個地方,就是它在消費級的記憶體,然後那個技術越做越好,那可能成本也是越墊越高,不過就是說在價格的部分是越來越薄、越來越淺,那個利潤是不好的。

所以針對公司的獲利展望,在美光這邊可能未來的四、五年來看,他們如果說今天要去給消費性一個 CAGR 的話,說不定根本就連三、五趴都會不到,那是更低的。所以它的目光有一點轉向去工業用、然後跟 data center 的一個記憶體,或是說 GPU-related 相關的一個記憶體。那這樣的記憶體在未來的發展,GTD 或者說 HBM,那是非常好的。它還有一個叫 LPCAMM,這是現在最新的一個記憶體,它最早也是韓國人在做。那一樣,美光現在就是開始去實現彎道超車,它在 HBM 上一開始也是落後,然後現在在 HBM3 以後,應該是會打的一個 supplier。

所以我們會把目光放在這邊。所以這段討論其實給我一個新的思考方向,也就是說我們其實過去花很多的精力去專注在消費性什麼時候會復甦。那大膽不大膽的想過一件事情,消費性說不定不用復甦。說不定消費性,我們現在就把它當成是一個標準品看待。然後像被動元件,它有標準品,然後有特別規品,那個標準品一般來講我們就把它視為是大宗商品。有沒有可能消費性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如果說沒有出現什麼 killer app、一個破壞性的應用的話,有沒有可能它變成大宗商品?我覺得這是我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就是我可能不會再去太在意消費性的表現怎麼樣,它比較像是類似我們今天可能去看 Meta,Meta 的廣告收益那就是一個我們早就都知道的東西,那也沒有什麼好分析,就在那邊。那重點是你的 VR 的發展是怎麼樣?

然後現在可能在一些元件公司,大家有沒有想過說,你就把這個消費性的目光給它降低,反正我知道說它大概是多少錢,這樣就好,那其實就不要屌它。我們重點是要看後面的工控或是說 data center 的一個成長性。也就是說 To B 的市場有沒有可能在 2024、2025 變成市場的一個主軸?一般我們講說消費性它是主軸的主因,所以它量才大。然後如果說今天是行情真的非常好的話,那個量一放出來,大家就會變得非常地賺錢。

那其實如果說我們目前在短時間內就是沒有辦法看到消費性的放量的話,那也在庫存的調節之下,跟一些公司他們其實都去把自己的產能降低的背景之下,那有沒有可能這個東西就是說,它至少不會再有更大的虧損的可能性,但它也不會有太好的成長,那是不是可能就不要看它了?這是我看了一些美光的資料之後,我最近得出的一個新的想法。也就是說,不是說你要去避開消費性的東西,因為一些大公司它基本上都做,只是就是說在消費性的部分,應該可以不用花太多心思去討論它。

有時候真的要試著去跟市場上的一個主流論述反過來想。像我之前跟大家聊到說 Fortinet 只要開始降評,J.P. Morgan 降評,買下去媽媽,老實買。然後像是 Tesla 最近被券商……我忘記哪一家,反正就直接給他一個看空的報告,然後就開始狂漲。有時候真的是跟著這些分析師反著做,別墅靠大海。你不要太容易跟著市場的主流論述去想,雖然可能我過去也是一直在專注在消費性的東西是不是我要看到什麼時候會復甦。然後其實發現那個復甦是有點讓我覺得遙遙無期,一直 delay 一直 delay。然後到現在這個程度就開始覺得說,是不是蠻乾脆的,其實不要看消費性就好?其實不要看消費性,你專注在 data center 然後跟一些工控跟 To B 相關的投資上面的話,那說不定你會找到很多的機會,那說不定你等到消費性復甦的時候,你反而已經錯過超多東西。

那在明年其實有注意到一個蠻明顯的趨勢,就是我認為明年可能是一個標案市場的大發展年。就是說中國的標案,還有美國的標案。美國的標案,我上次去查一下白宮的網站,他丟超級多錢,他有各種抗通膨的法案、擴大美國生產的法案、那增加美國投資或者說自主生產的法案,那個錢超級多的。然後稍微的算了一下,他目前的支出不到一趴,可是你在台灣一些公司的法說會,他們都跟你講說:「幹嘛,美國的標案市場很好!」這個是他只花不到一趴的錢就這樣了。當然這筆錢是他要花到 2030 年,所以拆下來可能不是說怎麼會有一個超級大爆袋、大 jackpot,不過意思就是說他後面肉質還太多了、還太多了。所以如果大家都跳進去搶的話,其實大家可能都還夠吃。

所以可能在 2024、2025,現在的聚焦重點,我會認為就開始去往標案的市場,中國標案跟美國標案。那中國標案要稍微小心一點,因為中國標案當然他在 2017、2018 曾經幫我們帶來一些收益,因為那時候市場上最火熱的東西就是 CCL 三雄。因為那時候中國的基地台在佈建,CCL 用的料、用的厚度、以及可能攤開的那個廣度、面積都是大幅的上升,那當時有做過一波。然後之後後來,如果說有盯著股市看的,因為那時候節目還沒開始錄,所以可能大家沒有辦法考古到那一段,我稍微講一下,反正後面就是變成說一些去接中國標案的其實賺不到錢,就是可能一開始很賺錢,後來就賺不到錢,因為有各種價格競爭、殺價什麼的。

但在最新的狀態,我認為就是說 Wi-Fi 7 的一個佈建,然後在中國他們的一個大撒幣的狀況之下,其實有一些接標案的公司,不管是網通設備、資安設備、或者是一些建設,這些應該都是在中國這邊可以注意的一個題材。然後在美國這邊的話,就是美國政府的一個大撒幣。

所以如果你把注意力的焦點移到這邊的話,就好像開始了解到一件事情。因為我們之前去看美林鐘或是一些衰退的週期,其實會注意到一個狀態,就是說在衰退之後,一般來講要把整個市場拉回來,其實蠻高的比例都是透過政府的一個擴大支出。因為政府有稅金、有錢嘛,可是一些可能消費的公司、消費者他不一定所謂是有錢的,他可能是消費緊縮了,但透過政府的擴大刺激跟投資,然後來拉動整個產業的一個發展。

雖然我們目前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只有明確的看到是科技業的一個衰退,那全美經濟的衰退到現在其實大家還在辯論,不知道會不會真正的發生。可是我們好像已經提早看到後面救市的狀態已經開始慢慢產生了,就是這些擴大投資,他可能是後面的重點。所以針對美國標案的部分,其實你在美國的白宮或是說相關的網站上面都可以找到他們各式各樣的計畫,然後在各個州要做什麼事情都找到,其實真的可以找到超多東西可以看的。

那我們如果說把消費性的東西直接摒除掉,專注在 To B 然後跟工控以及資料中心,然後外加可能政府的擴大投資的話,突然間就發現事業變得很廣。這個跟目前的大盤的位階……因為你知道現在一萬七,那我們在各個大型的公司的展望上都看不到太多希望的狀況之下,你會很容易的掉入一個解方,就是那現在是在亂漲。可是如果說你有聽我們分析過就之前可能一些通膨國家發展,你會知道說通膨本身其實會把指數帶上去的。所以有可能獲利跟表現不應該支撐在這個價格,可是通膨的 factor 你把它算進去,它到底該抓多少這很難抓。

所以我會講說在明年開始可能針對 beta 的部分可能你沒有太多的把握,那你可能不太確定說就是可能整體的大盤可以再往上推到什麼樣的位置。但至少可以從 alpha 這邊去專精,也就是說可能花更多心力去選股。其實我覺得在現在的狀態去做選股還算蠻容易的,因為可能你在 2021 要去選股比較難,因為一堆東西都在天上。現在就是有滿多東西在地上,然後可能它的營收才正從衰退裡面走出來。

這邊給大家個指標,我覺得我自己會用然後非常好用的,就是說你去抓公司的營收的時候,當然他們有時候會有一些季節性的變化,可能第四季是旺季、或什麼第二季是旺季之類的,所以這要稍微注意一下。你可以去抓公司三個月的營收平均值,然後跟去年三個月的營收平均值去做一個比較。然後你可以注意到當今天三個月的營收平均值已經開始拐上去的時候,你把它想成這個均線,三個月、六個月跟十二個月。那六個月的營收平均值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有機會要翻上去了,那一般這個地方它就是之後會瘋狂開年增很好的地方。

那我在過去的台股有一段時間,就是有去埋一支小型的股票,我就是在壓這樣的一個故事。我那時候跟我的股友分享,就很雞掰,就是我知道它有去反向併購一家公司,然後它可能打底跟庫存的狀態在前面的某一段時間就已經反應進去了,它那個營收很差。然後它在之後會連續開……我直接跟我朋友立一個超大的 Flag,我說大概 18 個月的年增。那其實這個很難算嗎?一點都不難算,因為它本身是有反向併購另外一家公司,所以營收會就一定會上去。那只是自己的本業也會開始慢慢成長。所以我就是知道說它就會上去。一開始我買這個的時候,也是被一些身邊朋友當白痴,幹嘛,那個是空頭、空方走勢在那邊走,你怎麼現在買?然後後來就默默三根就變多,就直接翻多,就像現在大盤三根就翻多。然後大家狂追,然後投信公司開始狂 call,然後開始看到眉毛跑出來。

對,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上一集有提到,就是現在開始有那種越往越前面走的感覺,就是你本來是處在市場的後方,反正我看到狀況是怎麼樣我再去做反應,這個見招拆招。然後現在開始已經會去提早佈局了。所以就開始發現除了這個演唱會,你會變長輩的狀態,然後你在股市裡面,你開始變一些長輩的狀態。因為你會注意到可能二十幾歲的操盤人、三十幾歲、四十幾歲、五十幾歲,他們其實做法會有蠻大的差異。然後他可能在他年輕的時候做法,跟他老的時候做法也不一樣。然後就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因為可能是因為你對產業的判斷更有經驗、更有優勢,所以你不太需要人云亦云,你不太需要全部都是動能,你可能願意去承受一些逆風,透過資金配置的方式把它凹過去之類的。它反而可以幫你帶來更好的收穫。

只是當然在這個狀況期,我相信是很痛苦的。因為我自己來講是,我還沒有夠長的時間去驗證我的想法是不對的。但我過去的一年,我會覺得是我在股市生涯裡面,倒數率不是最好的一年,可是絕對是體感上最好的一年。就是你覺得整個人他媽舒服起來了,我不像可能過去會有壓力大、掉頭髮的狀況產生,就稍微好一點。所以開始往那樣的一個方向前進。

所以這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最近可能自己去針對市場一些大型公司的考察,然後可能策略的擬定上,我們現在看到對,大盤又再一次的回到萬七了,那我們後面到底該怎麼辦?我覺得是還有東西可以看。我不會把信仰放在 beta,也就是說去針對大盤的投入跟加槓桿,這不是我會做的。我會去找,還是維持 back to basic 的策略,就是一些可能已經低估的東西,然後透過一些營收跟營收均線的方式去做驗證,然後來選擇去介入它。這可能是自己的想法。

然後再來就是記憶體的部分,還要持續觀察下去,因為現在這個東西屬於比較有爭議,就是有些人非常不看好,可是有些人覺得底就到了。我覺得它可能還太快,就是說比較沒有這麼自信的人,可能就等,你就再稍微等一下,反正等到那個東風出來之後,大家都會注意到。但是一般東風出來的時候,可能就距離底部有點距離。那這個就不要想要每一筆都賺到,因為那個距離底部的距離是給那種就單子很大,然後它沒有資金壓力的人,它可以蹲到的。所以那不是你的東西,你就等到它翻多的時候再來看也是一個選項。

***

好,那這節目接下來就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NormalOOW,他說:「癌大是我們的神,沒有被拱。謝謝癌大每週分享產業消息,總是獲益匪淺。想問癌大看財報的時候會去檢視有無潛在地雷嗎?像是過高的應收帳款天數或是過低的存貨天數等等。那另外想問幾年前某廠的財報事件中,隱匿關係人交易是什麼意思?祝癌大一家幸福美滿、健康快樂,謝謝。」

那應收帳管會看,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注意到一家公司,它的營收狂開、越開越好,然後它的應收超高,那可能這個錢根本沒有收進來,就是有可能是一個地雷。然後再來就是這個存貨也是一個可以看的東西。一般來講會綜合去評判,就是一些很會騙的公司要出事情的時候,它很多指標都會符合,就是很明顯它在做假帳,或是它可能有自己偷開幾家公司,然後在內部做交易,它去把它成績洗得很漂亮,這個在財報裡面其實是可以注意到的。

但是我會認為說,就以台股的投資來講,那你一個部位的投資是放什麼 5%、10%,然後是以題材進場,一般來說其實不會看到這樣子。就如果說會看到這麼細的,一般是你要壓很大,然後會看很長的,那你對一個公司的審視會看得比較細一點。因為其實有些公司的指標讓你看起來很可怕,但它這個指標你打電話進去問,你就會得到答案,就其實它是因為一些特殊的狀況。這個庫存拉到很高,然後媽的營收都沒出來,你是不是要死了?沒有,因為我要先備一些料,我後面有什麼樣的案子。那我可以怎麼樣去驗證你呢?你是不是有合約負債出現?你是不是真的有接到一些東西?為什麼沒有合約負債?那是怎麼樣?其實在跟公司溝通。

所以說財報你可以再一些公司爆炸之後,然後你回頭看,「對,我有找到一些東西,所以它會爆炸。」可是如果你用這樣邏輯去套全部公司的話,那其實很多公司你去看它財報你會覺得它可能要爆炸。我必須得說它沒有這麼絕對。但一般來講,如果你要長期投資,然後要壓很大的,會建議你把整個財報都掃一輪之外,然後針對一些你覺得異常的數字,其實應該是要打去跟發言人問一下,然後看它有沒有什麼解釋。有時候它解釋講完其實就沒事了,就是你不用想太多。因為我知道有些這種說書的、要講故事的,它就會去 overfitting,你知道嗎?因為它知道有些條件符合,這個公司可能就有問題,所以它就會故意去找一堆公司,然後說這些公司都有問題。但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因為有時候是可能業界的一些調整或是一些慣例的做法,你不知道,然後你看就覺得有問題。好,所以它可以當一個輔助,但我覺得是要有更多的交叉比對去驗證它。

下面這位你好帥,要太常跳過。

下面這位 wenet,他說:「五星好評抽獎仔,PS5 抽起來,祝癌大一家平安,愛您。」好,愛您。

下面一個中壢的 Ryan,他說:「林口買房,請問癌大,之前買房子是看預售屋還是中古屋?前後大概看了多久?」

應該是還蠻快的,我自己印象中是幾個月內就決定了。就基本上買房這件事情,對我來講它就是一個小事情,但不是說金額之小事情,就是說我根本他媽懶得鳥我要住哪裡。所以主要都是給我老婆去看,然後老婆去看的時候,它會踩到一些雷,就是它會看到一些建商,然後是他會有一些建商它只有名,就是把東西都蓋得漂漂亮亮的,可是可能會漏水或啥小的。然後它就很屌,它看到的都是那樣的東西。然後就看,想說:「幹,這個建商是他媽有名的雷,我不要亂搞,不要亂買,會出事情。」他說:「出事情就怎麼樣?出事情我們再修就好了。」我覺得很智障,那種我們也有去台中,就是經過,因為它那時候也喜歡台中,所以就想說,不然我們就直接住那個餐廳隔壁,真的都他媽超白癡的一個想法。

但那時候就有看到一個房子,然後我就跟他說這個建案可能有問題,然後它不相信。然後後來那個房仲就有聽到我講,房仲就講說:「你先生講的是對的,我們這邊十幾戶有七戶現在都在漏水。」然後我老婆很可愛講說:「漏水我們把它修好就好。」然後房仲就看著我一臉「你辛苦了」。就對,我們就是互看,他媽男人才懂,媽的漏水不是你在修啊,幹,要上去打針、要上去弄什麼小也不是你。而且你有時候弄一弄,你是把室內的漏水弄掉,可是那個結構,比方說說你的天花板什麼小的,那裡面他媽都還是一堆水,那個是很麻煩的事情。

所以後來我有跟他稍微的態度矯正一下,就是說這幾個建商你不可以看,那你可以看哪些東西。然後他就挑一挑,很快就跑去買了。而且也是爆預算的一個狀態,就是我本來講說,是林口買房子,又不是買台北,是兩千萬就差不多吧?然後後面就買完這邊三千,然後加上裝潢弄一弄、家具什麼,搞不好快四千吧。這就直接就墊上去了。所以有時候會爆預算,但算是看得滿快的。然後是看成屋,那它不是前面有人住過的,就是也不是馬上蓋好的東西,就是它已經蓋好差不多三年左右吧,那還沒有賣完,然後就看到就把它買下來。然後很幸運就是買在差不多……就是我們這個建案裡面有兩種規格,有比較小的、比較大的,然後比較大的我就買在實價登錄的最低的位階,超爽,這個抄底的感覺真的是超級爽的。

但如果你要讓我再選一次的話,預售屋可能還是比較不會看。我寧願去買中古屋,或是說那種新成屋,然後可能放了兩年還沒有賣出去的。因為這個預售屋對我來講可能……我覺得它可能是要花比較多心力,我又不願意在那邊花心力。所以我要可以一進去就看到你的東西,然後你的品質是什麼樣,就是我不想去抽一個盲盒。但我知道這個見仁見智,應該有些人他還是還蠻樂意去買預售屋的,因為可能槓桿可以開更大之類的,我不確定。只是我會選擇成屋,然後或者是中古屋。

下面有這個叫我抽 PS5,記得啦。

下面會拉鍊卡到雞,他說:「桐生一馬還是好帥。大家好,今天剛打完人中之龍七外傳,桐生都年過半百了,還是長得好嫩好年輕、很帥。可以請問他是怎麼樣保養的嗎?那另外也可以敲碗看癌大被桐生壓在地上從背後用力幹嗎?感謝。」這個可能要去看醫生,這個應該腦袋壞掉。

下面會即將踏入職場的新鮮人,他說:「小小聲地說,本來想說小弟我今年說一,去聽 Coldplay,原本以為聽到《Fix You》才會哭,但是前面的《The Scientist》就開始哭了,我是不是娘泡?《A Sky Full of Stars》真的好爽,忘不了的演唱會。祝癌大一家健健康康,愛您。」這個不是娘泡,這個是真性情。然後它扣動到了你的心弦,想到一些故事,舒服的,然後眼淚就流下來。所以很正常,我聽那個《Politik》有好幾個說「賣」,一聽到就哭了,就幹怎麼可以這麼好聽。

下面會 LabGG,他說:「Willson 反著買,別墅靠大海。2023 2 月 1 號,大摩 Willson 認為美企財報糟糕,近期美股反彈可能只是假象。2023 6 月 13 號,大摩 Willson 表示美股反彈非新一輪牛市,本週暫停升息可能會喚醒熊市。2023 7 月 23,大摩 Willson 表示看空今年美股是重大錯誤。」所以他七月多認錯。然後「2023 10 月 31 號,大摩 Willson 稱希望美股年底前上漲的投資人恐將失望。」然後就來個絕世大反彈。

這個 LabGG 講的這位 Willson,他在 2022 非常有名,因為他算是把這個 2022 的下跌有抓到,所以大家就把他當神。然後 2023 一下就被當過街老鼠。雖然他好像在票選上還是什麼最佳分析師還什麼小的,不過就是……你知道這種市場分析,特別是那種講話很鐵口直斷、然後比較沒有在動態修正,或是看漲說漲、看跌說跌的,很多時候他就是不免的面對這樣的一個狀態,就是被瘋狂打臉。而且你不能夠講說他是錯,就搞不好 2024 是一個超級崩盤,所以 2023 任何一個位階隨便空都會賺錢,那他又再一次地變神仙了。

只是我覺得這個過程很蠢的一點是,為什麼要把任何人當神仙?就如果說他真的這麼神的話,他幹嘛還在上班?也不是說上班不好,我意思是講說,就如果你真的是神仙,你都不會錯的話,那你就不會在這了嗎?所以其實大家都不是神仙,大家都應該要保持 open mind 去討論。所以真的不要拜神,這也是我一直灌輸給我聽眾的一個概念,就是你不要想要找到一個人說他很準,然後就跟單。我們看太多了,就是隨時都有人被當神,然後隨時都有人跌下神壇。所以就不要自居神,也不要去拜神。你好好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後去接受。你知道市場,以台股來講 1700 支標的,美股那他媽更多。這麼多的標的、這麼多的排列組合,然後在多差的市場都有東西會漲,反之多好的市場都有東西不會漲。你真的很難一言以蔽之。但是很多人都喜歡當神仙,就是千萬不要去當神仙,千萬不要去當信徒,這個是很蠢的事情,會失望。

下面有這個中和螺絲王,他說:「美國基建還有戲嗎?明年換美國進入大選模式,相信不少政策牛肉還會繼續端出來,尤其是之前的基建議題。台股這邊有些供應鏈也噴出不少,癌大認為明年還有機會再炒作一番嗎?會不會想在這個時間點壓一些有基建題材的台股呢?祝 2023 年大盤第四季噴 30% 就好。」

這個我用我的軟蛋發誓,我從來都不會先看大家 QA 問什麼。很多時候真的就是很巧,我跟我們的聽眾好像是那種同步了。所以有時候我看大家在網路上一些留言區,然後去模仿我講話我就超好笑,就他們都知道我看到什麼東西我可能會講什麼。就大家是這個模仿方面,有一點那種頻率有對到。

那對基建,我認為是我會想要注意的一個重點。那消費性的東西,就是它只要不要再繼續變得更差,那對我來說它就不是一個值得憂慮的地方,那也不是我會想要再去期待它的地方。如果我看到美光的一些展望之後,我產生這樣的一個新的想法。所以大家講除非我在消費性有注意到一些應用的產生。

然後像現在在市場上一個滿紅的話題就講說 AI PC 嘛,AI 筆電。那些 AI 筆電說穿不值錢,它就是在它的運算元件裡面可能加一個 NPU、加一個處理器,然後去讓它可以做這種水平式的運算,就是 GPU 式的這種運算。那它不像 CPU 是走一個線性,然後就是水平式可以同時多工,然後可以處理一定尺寸以下的模型,然後讓它可以達到在你的端點上面做 inference 的一個效果。

那這樣的一個東西,目前的滲透率可能就是一趴不到,到明年可能就是兩三趴,然後到後年可能就是三五趴以上。我們這邊講的是說定義上它真的可以去處理模型的一些東西。不要說什麼買一台裡面有一張顯卡,就是說自己是 AI 筆電。像很多東西都這樣子。我對這個 AI 筆電,我認為是要它可以處理到一定尺寸以上的模型。那這個東西當然它在後面的成長性是會好的,只是它可以帶起整個消費性市場,我覺得它還是需要有一些那種破壞性的應用產生。那如果有看到,我們的一些故事就會去修正,只是目前我是覺得還沒有。就是你的手機可以做一些 AI 的功能說話,其實你的網路夠快,那些東西是可以在雲端的。有什麼東西是一定要拉到你的 edge device 上面去做?這個如果說後面有產生機會可能可以看,因為它就是一個新的破口。

所以我們會去注意一些新的破口。就像可能兩三年前我們在聊電動車的時候,那時候也是沒有人相信電動車,但我們就是相信電動車、發展電池什麼的,因為那就是一個新的破口。因為你看傳統的車市,這個是我們不會想看的東西。那說不定現在的筆電我們是不要看,但 AI 的筆電有可能我們會想看的原因是,因為它有一些應用產生,是大家不得不換機。如果有換機潮,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目前沒有看到,沒有看到就無法去想像說會發生。就是我還是比較傾向要眼見為憑,那等看到之後,對可能就會再來跟大家討論有沒有什麼潛在的機會。

但目前看起來就是,像這些 AI 的運算單元,它就是直接由本來的 IC design 公司把它設計進去裡面。像發哥的新手機 9300,那就是可以去跑一些 AI 的模型。然後那個就是發哥直接做進去。所以它本身就還是歸類在這些消費性的公司裡面。除非你找到有某家公司,我記得在看了一些低功耗 AI 晶片,或是一些被動 MCU。像可能我們講說「Hey Siri」或是說「什麼 Google 你好」啥小的,我忘記 Google 的那個 call sign,什麼你要怎麼把它叫出來。反正像這樣的東西就是說,它其實是有一個低功耗的元件在被動狀態下,它是持續的,因為它不會耗到太多電,它就是停在那邊,然後所以是聽到你講到某句話,然後這個就會把它喚醒。像這樣的一些在物聯網上應用未來是有機會的。一些 MCU 公司如果是小型都有切到的話,也是我會注意的。

所以我們前面講說暫時不去管消費性,是講說那種很大型的東西,大家的手機、大家的筆電,這個在我看來沒有這麼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有一些 niche 的東西跑出來,它是可以注意的。

下面一位一樣叫我抽 PS5。我會抽啊,我那個 PS5 這樣決定好了,就是我們下一集還是回去 Spotify 的反應上面留言,因為 Spotify 的反應有一個優勢是大家的留言是匿名的,就是我沒有把你點公布的話,你是不會被大家看到的。所以……好,就這樣好了,規則稍微講一下。你在下一集的節目,然後在 Spotify 的反應上面留言,然後不要一直叫我抽 PS5,所以你就是正常的留言,你都是正常的留言。然後你在你的留言的後面去加一段 Gmail 為主,就是我會都預設你是 @gmail.com,所以不要是奇怪的信箱,就說你是 ABCD@gmail.com,你就留 ABCD。然後我就寫信到這個 ABCD@gmail.com,然後跟你講說你中獎了,我選到你了,收件地址。如果說沒有的話,我就再找一個人遞補。

那是怎麼樣選呢?我覺得用時間搶什麼都怪怪的,就是下一次的留言哪一個人讓我覺得最有趣,我就直接講說我要抽這兩個人。然後你剛好後面又有你的 @ 前面的那個帳號的話,那就是符合條件,那就是恭喜獲獎了。所以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去執行好了。

好,那下面一位 ice3116,他說:「主委潮翻天,股癌五星吹吹。大家好,我是沒錢收集氣氛仔,連 Coldplay 都買不到的盤子氣氛仔。知道癌大不愛穿搭,但您有一堆一件籃球的 Coldplay 服飾,就算您覺得您不是財富自由,但算是堪稱 Coldplay 自由了。希望可以在 IG 上看到身為 Coldplay 自由的癌大,穿整身 Coldplay 帥翻全台灣的照片。祝癌大一家一生 Coldplay 自由,愛您,謝謝。」

那我本身是不會上傳自己的自拍照,就是那種我覺得很白癡、很好笑的會傳,但是我……我看到自己就討厭,我是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人,然後我……我討厭我的樣子,簡單講是這樣。但也不知道,很憂鬱、很 emo 地跟你講,就是很平鋪直敘地跟你說,我就不想看到自己。所以我很後悔我早期有去接一些訪問,什麼的,像這種他媽都不去,錄影他媽不去。然後再來就是可能自拍上傳,就不去,因為我討厭我自己,所以我不想上傳自己的照片。大概這樣,所以可能沒有辦法去讓大家看一下穿搭,然後這個辦不到,超出我的能力圈。

下面一位幻想一菜雞,他說:「我也是有定期定額的買菜,謝癌大您好。本身是連證券戶頭都沒有的雲信徒,本身是屬於認真聽講也考零分的蠢才。從第一集聽到現在,有的觀念只有『相信台灣會成長,就長期抱大盤』。想問的是威力彩上看 8 億,下一期可能十億,若中了該怎麼樣規劃?這種一次性的巨款是買 0050 或 006208,要用錢就賣一些,還是買一些高股息?實際上其實基本上如果說你可以中 8 億、10 億的話,你此生是已經不愁吃穿的。還需要去把錢拿進去投資嗎?可以,就是把錢守下來的一個方式。」

因為很多的暴發戶,像 NBA 這邊,它們有一個數據,我沒有去考察過這個數據是真實的,但是我看過好幾次,就是說好像有大概四五成以上的球員,他在退役之後他反而是面臨財務危機,他是沒錢的。因為他可能不知道怎麼樣去理財。也有蠻多中樂透的得主,然後最後面可能是把自己的所有錢賠光。現在講就是說錢這種東西很神奇,它是跟著你的觀念在跑,你的觀念很差,你是守不住你的錢的。你可能可以感受到短暫的快樂,因為錢不會不見,它是變成你喜歡的形狀,所以你可能可以買一堆車、買一堆房,然後你爽了一兩年之後就發現你還是一個他媽的窮鬼,就你什麼小都沒有。是因為你的觀念跟你的財富是匹配不上的,你是德不配位的,你是賽到拿到錢的。所以一般這種人他拿到錢,他就……怎麼講,他就爽一波,然後錢就沒了。

那如果說希望可以把錢守住的話,當然有一些蠻簡單又適合大家的方法,投入大盤是一個方法,買房地產其實也是一個方法,它等於說是被迫去儲蓄的感覺,可以這樣想,然後可能又意外地吃到一個資本利得。不然其實你八億、十億,你的生活狀態沒有太大改變,你光是可能把它放在家裡,或是放在銀行什麼小的,你就是夠用。但就是因為你賺到這樣的錢之後,可能很多人就會去擴大消費,這是為什麼你會破產的主因,因為你就是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的人。

所以有一個很寫實,可能大家又不願意聽的真相是,你現在有多少錢,其實代表你的狀態是多少。這個可能會覺得:「屁啦,我跟你講是他媽的世界不懂我的好,我是有一點懷才不遇。」其實不是,就是你的觀念真的還不夠、腦袋不夠好,然後你的可能專業也還不夠強,你可以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夠好,所以你才只有這樣子的錢。如果說你是越來越聰明的話、越做越好,你的錢應該是會越來越上去。

所以我相信很多曾經暴富過的人,他們應該對於這一段會有一個共鳴。你是守不住超過你認知範圍的錢,你如果是賽來的,你一定會把它賠回去。這就是解釋了為什麼有很多這樣的暴發戶他是守不住錢的。那有一些可能他沒有暴發,可是周邊他的錢卻是越來越多,因為他是觀念的一個問題。

那當然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對,大盤跟買一些房地產,我覺得是不用腦也不想要去研究的人,他可以做相對保守的做法。那其實是把錢存到銀行去也是 OK 啦,只是我不知道,你錢大到某個程度,說不定就是會有很多的銀行的行員會想要賣你商品,這可能也是你把錢賠掉的一個原因,因為你有去相信一些壞壞理專。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你要有一點腦袋,因為你沒有腦袋的話你是守不住你的錢的。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變得很有錢,「對,我要趕快有錢,如果有錢的話,我一定可以變成更好的人,我也去幫助更多的人。」可是所以你沒有辦法有錢,就是因為那個錢本來就不是你的,因為你就是不夠聰明,你就是做不到,所以你才不會有錢。這個是一個很寫實的觀念,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暴發戶會守不住錢的一個主因。我相信也是很多人經歷過的事情。

好,這邊稍微跟你分享一下。好,那這集節目就到這邊,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