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43:國瑜有退休金 排富排誰你要先講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現在是 6 月 10 號的中午 11 點 56 分。
因為既然跟樂天合作的第一批三本電子書賣的數量很好,那這個數字我不能公布,但是總之就是在樂天的網站上,大家那時候如果看到我們成功刷榜,很快的在 19、20 號會有第二批的後三本外加閱讀器。但是在這之間就有很多人在那邊靠腰,說我喜歡實體書的觸感,我覺得書的味道。那我聽到你們的靠腰,所以我剛好跟天下的這個泊均,一位編輯,他一直都對我很好,一直送書給我看。那這個就跟他聊了一下,就說大家想要實體書,那有沒有機會?我自己本身知道出版社沒有什麼錢來做工商跟廣告,我知道他們沒有錢,所以我不打算這樣拿什麼錢。反正總之他只要有辦法給我好書的話,而且折扣又是市面上最好的話,那我就接。因為我覺得這種東西對於我自己個人想要推廣的理念就是多閱讀,然後又可以在這個 Podcast 裡面,你可以聽幹話,那就可以拿到很棒的折扣,然後整個理念是契合的。所以我們就整理出了六本實體書。
那這六本實體書很快的就會推出,他的玩法是這樣子:你任選兩本就 75 折,外加 20 元,就是書折扣拿到之後,可以再拿到 20 元,所以它會是市面上最便宜、最便宜的書。那六本書分別是《信任邊界》——《信任邊界》它是在講 Podcast 和社會的故事。那第二本《洞悉市場的人》是在講文藝復興科技的 Jim Simons,就是量化交易之父,有些人這樣講他。反正最會賺錢的一個對沖基金的老闆,然後很神秘,有一個大獎章基金。那這大獎章基金一直以來就是大家都知道,非常會賺,可是他不對外收錢,所以這本書也算是我近期看到我覺得最讚的書。那後面還有《漫步華爾街》、《金錢心理學》、《為什麼要睡覺》。那《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是比爾蓋茲有推薦的。那再來最基本就是《人類大歷史》。那《人類大歷史》是哈拉瑞的書,他其實是三部曲:《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跟《21 世紀的 21 堂課》。那其實這裡面的有些書我本身也才沒看過,那個編輯還要再寄來給我看。那這些書我就先丟到我們的社團,你們去試水溫,結果發現大家超喜歡、超愛。所以我也很好奇,到底實體書會賣的好還是不好?我想要測試看看。電子書已經測試過效果卓越,那實體書到底怎麼樣?反正大家去試看看,那也不要想說是為了支持股癌就買書,因為我並沒有任何的分潤,所以不要支持我,你就是覺得這些書剛好是你想要的人就去買。那老樣子這六本書其實坦白講都是名著,都是名著,那也不是說什麼我去刻意推一些很冷門的鳥書,我不喜歡做這樣的事情。所以這六本如果你有喜歡的人,你就等到我們的折扣碼公布之後,你就拿來看看,那我相信他應該是很不錯的內容,大部分我看過了,那一些沒看過的,我會再把它補齊之後,或許有空的時候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好,進入我們主要節目之前,我還想感謝一下數位時代的曜羽,它是一位編輯,然後還有一位仁義,仁義是一位攝影。那他們兩位呢,來我的錄音室訪問我,雖然我現在其實根本沒有在那個錄音室錄音,就是雖然在那個錄音室錄音跟我在家裡錄音基本上差不多,我設備我都有,但那個錄音室其實本來我在經營 YouTube 的時候用的。後來 YouTube 因為拍了好像無數影片吧,然後過了一千人訂閱之後,就覺得後繼無力,不想做了,所以就擺著,一路擺到現在。那它這支報導裡面其實連這個都有寫進去,所以我覺得算是一個很詳細的專訪,那把我為什麼會做 Podcast,還有我對於一些東西看法都寫得還蠻清楚的。所以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上數位時代來找到這一篇報導。
那其實還有一點我覺得是,應該是大多創作者或是聽眾會想知道的,就是關於廣告這件事情,很多廣告商應該也想知道。所以我就在這邊再額外分享一下,其實它這裡面還蠻有趣的,它有去訪問眠豆腐的老闆,然後眠豆腐的老闆就是張育豪。他就說後面這節錄一段:「結果五月底的成績出爐,竟然賣破 400 萬。」我只能說真的太扯了。其實本來 Podcast 大家可能會認為他是一個很小眾的平台,那老實講,到現在我還是認為他是偏小眾的平台,我從來不會講說 Podcast 要統治世界,我說不可能。因為 Podcast 你不能做開箱,你不能做巨大化食物,然後你不可以做吃播,所以他媽的老實講,你就是聽不了主流的市場,因為主流大家就喜歡看房間開箱,所以他會是一個小眾的市場。當然小眾的市場有沒有可能他的轉換率特別高?其實我有看過一些國外的數據,他們就會去分析顯示說 Podcast 的聽眾購買率是比較驚人的,因為他們的普遍教育水準比較高、消費力比較高。我一般看到這個我就覺得說「幹你自慰」,那有很多我想要把自己的那個同溫層講的比較厲害的,就會出這樣報導。但是確實在最近的廣告的效果看起來,就是理論上我們是比 YouTube 小很多的,可是呢,為什麼可以賣出這樣子的結果?那這邊報導後面有附上一個就是樂天刷榜的。如果說我們 Podcast 真的是很小眾的話,理論上應該是辦不到在樂天可以一次把他們的前三名的榜單強調這件事情。因為樂天他們都會推出折扣書,那折扣書一般就是無法撼動的,會待在前面類似這樣子。所以廣告的效益是真的還蠻驚人的,當然也就反應在價格上。領頭的 Podcast 目前,當然未來是誰不知道,那目前以我跟百靈果來講,就是廣告的費用是可以一直在往上調的。
那其實是老實講,他還有一個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 Podcast 的數據,他沒有一個公道的、正確的指標是多少。其實有一個標準叫 IAB,但是這種標準其實也是只有你在後台才看得到。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差別?因為 YouTube 就是你想看影片,你不會去上什麼豆瓣或者是 Bilibili,那中國人叫 B 站,反正你不會去這些網站,你一定會在 YouTube,大多數的人都會跑去 YouTube。所以中國他們自己關在牆內的例外。那因為大家都會跑去 YouTube,所以 YouTube 他就可以有一個前台的數據讓你看到說我的點閱是多少,我的點閱是多少,所以他就會變成一個公道值。那最多廠商就是跟你要做後台的,比方說聽眾的人口、觀眾的人口是怎麼樣、幾歲、年紀多少,最多是這樣而已。但在 Podcast 你沒有辦法在任何的前台看到說到底點閱是多少。那如果說用最嚴格的 IAB 標準的話來算,就是單集的點閱或者是下載的數字,其實可以從 7 萬到 20 幾萬之間不等。就根據你的算法的不一樣,他就會上下的跳動。那這個數字又只有創作者自己知道,所以說他會在一開始如果要進入商業的話,我覺得他會是一個挑戰,他會是一個困難。所以廠商會比較傾向,比如說既然我們都看不到數字,數字跟蓋牌一樣,那他們就會選擇說,好,現在感覺誰好像比較紅,或是目前在排行榜上面單集流量最高的是誰、平常大概上面、最常大概上面是誰?用這樣子去下廣告,然後之後用績效,就到底賣得好不好來衡量。這會是目前的狀況。但是如果還是維持這樣的狀況的話,我個人是覺得這個產業沒有辦法大力的拓展。為什麼 YouTube 可以大力的拓展?我相信有很大的因素是因為就算是素人的小創作者,他接不到這種直接跟你獨家合作的廣告,可是他也可以從平台商這邊拿到分潤。也就是我來看 YouTube,那我覺得有這個廣告的收益,那這個對於很多創作者來說其實是他們非常需要的。那跟我們這種兼職的就有差了,你要政治做 YouTube 的,他們基本上他們就是要靠這個廣告的分潤。那 Podcast 會不會有這樣分潤的一天呢?我們目前看來其實真的就要看 Spotify。因為 Apple 他其實他協議裡面留的是做硬體的東西,他們是比較厲害會做硬體,可是軟體的東西,其實老實講一直都沒有特別的令人驚豔。那 Spotify 想要認真做這件事情,就有沒有可能最後面呢,比如說你現在要看影片你就講我要看 YouTube,那之後你要聽 Podcast 你就說我要去聽 Spotify,就變成這樣,大家會集中到 Spotify 上面。那在集中到 Spotify 之後,假設有這樣子的情境發生的話呢,那或許 Spotify 就可以變成一個可以提供創作者分潤,然後呢,如果有需要的廠商還是可以找裡面的領頭羊去下廣告。只有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這個東西才可能會越做越大。這是我對於這件事的看法,因為我發現有一些創作者會私訊,那也有一些廣告商也會問,那我就乾脆就在這邊跟大家講一下我的看法、我的心得。
好,那接下來就聊一下,就是上個禮拜我生日的時候,剛好 6 月 6 號,韓國瑜被拔掉嘛。韓國瑜被拔掉了,這個其實已經沒什麼特別要說了。但是有一點還蠻有趣的,就是韓國瑜在財產申報,去年 19 年 18 年的財產申報的時候呢,其實大家就發現他手上持有一些生技公司的股票。那老師說滿厲害的,就如果說他有持續的持有的話,這個中天跟合一,那他現在就一筆很驚人的退休金,然後就很不錯的退休金。那中天很多人會以為說那個電視的中天,然後不是,那個中天是在台股裡面的中天,那是做生技的,那不是做電視的,只名字很像而已。就像還有什麼生達,生達不是做藥妝的。然後還有一個叫帝寶,帝寶不是賣豪宅的,他是做車燈的。反正在上市櫃公司裡面,那名字跟一些外面的商品很像,那其實不代表他就是做那個。那中天呢,他的轉投資就是合一這家公司,他好像持有 22% 到 27% 的一個股份。那這兩家公司現在基本上就是因為合一拿到了破億驚人的授權金,那背後又有一個很大的夢,所以他其實大飆漲,從 20 塊漲到了 193。那他會不會繼續漲下去?當然沒有人知道。但是他確實是台股我覺得今年的傳奇之一。他的老媽就是中天,因為他持有了這個 22% 的合一,所以他也跟著上漲,從 14 塊漲到 40 塊左右,所以漲了大概兩三倍,一個漲了快 10 倍,一個漲了兩三倍。所以都非常不錯。那如果韓國瑜還有在持有的話,如果他沒有被洗掉的話,那現在這就是一筆客觀的退休金,爽到,他把他被趕下去之後還可以有退休金,真是舒服。
不過其實韓國瑜這件事情,既然他都已經下去了,我們就不用再做什麼太多的額外的評論。但是我在這邊有一個心得倒是要講,就是我覺得這就是民主機制的可貴。很多人覺得民主機制其實是主要是在講選賢與能,但是老實講,很多時候我們選出來的人會是怪咖。就是因為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知道,比方說他一直以來都是演的,然後他在演戲,或是他就是充滿空話。但是他比方說他只講了一兩個月,然後就炫風式的上台,你可能根本還來不及檢驗他到底是不是講空話,你只覺得說他講出一些很炫砲的名詞。那你當然就只能等到他上任之後才可以檢視他。可是上任之後,我們所謂的這個選賢與能,之後他可能在上面一待又待了好幾年,那這好幾年就是變成整個地方停擺之類的。所以就會有一個制衡的機制,就是我們可以去把人給抓下來,或者是我們可以監督。所以我覺得這個監督跟制衡其實才是整個民主機制裡面最重要的。選賢與能不是,因為你可能會選到廢物。但是我們最重要的是在選到廢物之後,我們有這個能力把他給抓下來。
那其實這個事情他對於 KMT 來說,他們當然是最大的教訓。可是我覺得對其他的黨,對於 DPP 來說,DPP 也答應大家很多事情,沒關係,大家慢慢看一下,現在是因為在順風上面,DPP 就在大順風,所以很多東西還沒有被仔細的檢視。那外交我們下有疫情的關係,大家專心的對付疫情。可是之後他們也會明白台灣第一次有人這樣子被罷免下去,所以你亂搞的話,你也會被罷免,誰亂搞就掰掰誰。既然你要政治,那就補充一個蠻多人在問我的,關於一下這一次的振興方案我怎麼看?那其實我還是覺得,其實用發現金就好。但是因為之前罵馬英九罵太兇了,所以現在發現金就會覺得怪怪的。所以民進黨政府才會一直想要去,從最早的酷碰券,那到現在要改成是三倍,反正就是要去繞過這個馬英九的關卡。那這個機制還蠻明顯的。那其實應該是這樣講,說各國的央行他們在這種振興紓困上,如果要直接為整個市場上注入流動性的話,要促進消費的話,都還是使用現金。所以除非台灣人真的是有什麼樣非常強力的學理的理論的背景去支持說為什麼發現金沒有比較好,為什麼全世界各國都是白癡,就台灣人最聰明,要發這種比較特殊玩法的東西。如果有這個理論去支持的話,那我當然覺得 OK。但是對我來說,我覺得發現金就是最直覺的做法。那反正基本上他就是要去促進消費,他就是要去促進消費,那發現金他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現在政府這樣決定,沒關係,大家還是去領。那很多人說什麼「你不爽不要領」,或是我看到有一些人做我那個圖片,這樣說如果說今天是百貨公司的話,那你還不是一樣週年慶要花 1000 塊才可以拿到的回饋,你還不是會乖乖去拿。我覺得這類比有一點問題,因為週年慶這個是民間的企業。那可是呢,這個現在要發給大家的振興的錢,其實老實講,有一部分就是你繳的稅金,所以你拿這個是天經地義。我覺得不要在這種事情上面去操弄一些對立,真的覺得非常的蠢。
那有些人就會一直去戰一個,這個我也想跟大家聊一下,就是說仇富。那仇富這件事情,我覺得在台灣有時候已經發展成一個打稻草人的現象。也就是你到底是要仇哪一個富?你現在就是一面倒的是變成你們要仇富嗎?你們就是覺得錢賺的多的人就是該死嗎?那我相信其實最賭爛的這個富呢,其實我相信不會是什麼高階經理人或老闆,而是所謂的房東跟地主,大家很賭爛房東跟地主。那我就講一個結論,直接講結論。結論就是如果我們今天的稅制是公平的,你囤了一堆房子的人,你就是繳稅繳到爆掉,好像日本這樣子,那你的持有的稅金就是特別的高。如果稅制是公平的話,又何必仇富?就比方說所得稅,你完全躲不掉,你領薪水的你就是要繳這個。那每一年比較有錢的就繳到夠七十趴出去,然後繳稅的時候就看到臉書上面一片哀嚎,當然因為一直罵愛子幹這樣。可是沒辦法就是要繳。那請問大家去仇富是要仇這種富嗎?你是要去賭爛這種人嗎?其實這種人在 carry 後面的廢物。就像是 Howard Marks 有一集的 Memo 他就有提到說,就像是一群人去喝啤酒,假設 10 個人去喝啤酒,然後呢,最有錢的這一位他要付 60 塊的啤酒費,假設啤酒費是 100 塊,然後 10 個人每個人都喝嘛,那一杯是 10 塊嘛,所以我們要抽 100 塊出來。那最有錢的付 60 塊,那第二有錢的可能付 20 塊,然後一直類推,然後到最後面 4 個人,除非 4 個人就是免費仔,免費仔就是一毛都不用出。然後那比方說到處第五個、第六個還是要出個一塊兩塊,類似這樣子。它就有點像是我們現有的稅制。那可是呢,如果今天要去講減稅的時候,你一般就會聽到,就是後面的那幾個免費仔還在那邊哀,他們說他們被剝削了,他們說為什麼富人可以不用被課稅?可是這其實一個很荒謬的事情。因為其實大多時候,不好意思,你的路燈啊,你前面的路,很多時候就是前面認真在工作的,他也不是什麼有個富爸爸、富媽媽,不是。他就是很認真工作爬上去,然後所得可能 200 萬、300 萬,結果他繳的稅一樣多,你們還在後面靠腰說什麼「社會剝奪」?我為什麼說左派很好笑就這樣?因為他們不會去看到底實際的數據是什麼,就講一個感受。好,他之前可以當免費仔,然後現在當免費仔,可是看到前面的人被減稅,要覺得不爽,他就去攻擊。
那我覺得台灣有慢慢的往這個趨勢去邁進,就是很多時候,大家真的在打一個稻草人。你一直在講說要仇富,那到底是仇什麼富?如果是要仇這種受薪階級的富,那我覺得非常的蠢。那要仇,如果說是要仇房東的這種富,那請問一下,為什麼我在最近一兩年我已經很少看到大家去譴責房東?所以大家以前討厭房東,可是怎麼不譴責房東了?是大家成熟長大了嗎?開始接受的資本主義了嗎?本來不是講他要推倒高牆嗎?然後現在怎麼不推了?還是怎麼樣?以前還在馬英九執政的時候,全部人就會出來罵:「你買不起房子就是他媽政府的問題!」那邊臭幹政府。很奇怪,換成蔡英文執政之後,現在你在網路上,我們在論壇、在 Dcard、在 PTT,你去看一下年輕人的風向,那麼這風向是「買不起房子,不好意思是我的問題,我要再努力。買不起房子,那我就往郊區買。」可是以前不是這樣嗎?那既然大家都開始去接受,接受的時候,好,買不起房子是我的問題,是我不夠努力,自作聰明,一下兩下這樣。那如果大家都接受這件事情,那請問一下,你仇富到底是要仇誰?你受薪階級我已經前面講,你仇受薪階級很蠢,因為人家只是比你用功而已。那如果說你仇富是仇房東,那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看到,沒有看到一個像樣的對於所謂的多重持有房地產的持有稅加碼?為什麼沒有去加碼?為什麼沒有對這個空屋稅去做一些處置?為什麼沒有對於囤房的人做處置?好,就要大家要問自己。所以很多時候,我講政治他會淪為一個口水戰的原因就是這樣。因為立場對的時候,你他媽一句話都不敢講,只要他是你正贏的人,黨同伐異嘛,你什麼就不講。可是只要是對面正贏的,幹你媽媽就是往死裡面去罵。那這種東西老實講,不是一兩天可以解決的。所以其實大家一直在跟我講說講這個話題,我一直不想講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前面提過,其實政治他沒有辦法有一個真理,因為你站的角度不一樣,你想的就不一樣。好比方說這個 M 觀點的 M 平方,M 平方在我們的社團,大家應該都已經認識他了。他就在那邊一直靠腰說他有繳很多的錢,他繳很多的稅金,然後我就很同情他。只是人家賺多就繳多,可是你就想像他這種人,他賺多繳多,然後之後還要被後面的免費仔靠腰,他是不是覺得超幹的?好,就覺得超幹的。那其實免費仔很多時候,為什麼我想說左派走到極端,像共產黨就這樣。因為他們要的,他們根本不是說我要去提升自己去增加自己的收入什麼的,然後未來也多繳一點稅金去回饋給社會。他們要的不是這樣,他們要的其實是想要把前面的人,你的所有一切我要剝奪掉,資產要重新分配。幹嘛那不就跟共產黨一樣?所以要講這種話題很困難,那我這邊就丟給大家去思考。
結論就幾個:第一個就是如果稅制公平,何必仇富?如果我們的稅制沒有問題,到底要仇什麼富?有錢的人就在 carry 整個社會了,這個所得區間在什麼 200 萬以上的這些人,他們基本上是在養整個社會。那你仇他不是很奇怪嗎?他要繳這麼多的稅,然後你還要仇他,這很怪。再來就是關於這個所謂的現金,還是說要玩什麼酷碰券、要玩三倍這件事情。老實講大家自己見解,我覺得發現金就好了,那這也是我的看法。因為政府已經決定他們沒有要發現金,那大家還是去領,前面跟大家講,這就是你繳的稅金,大家去領。網路上做一堆圖片跟講說「不爽不要領的」就乾脆就北七了。那我覺得每個政策都是可以討論的,你不應該在人家想要跟你討論政策的時候,然後你就做一些很犀利的文案出來,然後去笑人家。我覺得像比方說,我們的政務官,有些他做的一些圖片那時候可以的。他來跟大家說明,講說為什麼我要這樣做,我的理由是什麼。那可能有些人不會買單,但是大家都會接受,因為反正每個人執行的方法不一樣。我就講政治沒有個真理,所以大家會覺得 OK 可以接受。但那種戲謔,我看了我覺得很北七,就是好像說自己最聰明,別人都會智障。像我之前提了什麼「選舉的時候就是自作聰明」。會講這種話的人就是反民主,你會講這種話你就是反民主。那你就去回去去跟共產黨的社會,幹嘛你還誰好,他拍手,全體通過,誰反對?沒人反對,就變這樣子了。那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對於現在的這個所謂的振興跟紓困,我的一些意見。那我還是覺得大家不要去打這個稻草人。有時候我甚至在覺得是不是媒體故意的?你知道每次這樣的狀況就會有報導出來說哪一個房東開著什麼名貴的車子。幹這種新聞,我真的看到好多次,開著一個名貴車出來是這樣。你知道轉移焦點?你知道讓大家去討厭這個人嗎?還是怎麼樣?如果說你真的覺得不爽,大家不要說我們真的覺得房東在剝削台灣,假設這樣子好了,假設大家真的這樣了,那為什麼我們不做改變?然後就每次他媽的新聞出來的時候在那邊靠北,就這樣而已。
好啦,那我們的話題就先聊這邊,我們來進入 QA 的部分。
那就首先第一位這個阿嫺,七七阿嫺,阿嫺他說:「想問癌大對元大 00876 又 00861,這兩支都是跟 5G 相關的 ETF。」那這 5G 相關 ETF 是我不會買,因為如果要買 ETF 的話,我一定就是買跟指數有高度連動的 ETF。譬如說以美國來講的話,就是 VT、SPY、VOO 這類的。以台灣來講的就是 0050、006208、00692 這類的。所以這種 5G 產業它包在一起,你第一個要考驗的就是它到底它選了什麼股?你不太清楚。它會不會選到 5G 裡面的廢物股,你也不知道。那是我的話,如果我要去選擇這種主動性的投資,我要去賭一個產業的話,那我寧願自己選股,但是這是比較進階的做法。好,我記得你講的這個兩檔,好像有一檔是應該是 00861 是還在募集中,00876,00876 是還在募集中。那我之前有提到說,其實是台灣的 ETF 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台灣的投信他有個問題,就是他很常在高點的時候編 ETF,所以你在相對高點買,當然不是說它不會再漲,它有可能就是強力又再更強一直往上漲,可是那個風險你只要注意。那是我的話,如果我做 ETF,我只做指數投資的,我絕對不會去買什麼 5G 的、資安的,什麼那是我不可能做的。那再來就是你要去看費用,我記得這兩支的費用都不便宜,那 ETF 很重要的點就是你一定要看費用。
好,下面這個剛出牙的嫩草,也是問 00876 這樣。幹你們是元大的,是不是?怎麼每個都要問這檔?
好,那再下一個這個 CYGICWK 他說:「五星推推,五星吹捧,百靈果教徒來推推。現在只聽百靈果、股癌,偶爾敏迪選讀,再加天下。推推,感謝你的這個花式吹捧。」
下面這個 AK016789 說:「股票沒錢買了,只能看《闇》。」他說:「《闇》真的很好追,等 6 月底第三季。」6 月 20 幾號《闇》會出第三季,沒錯,非常非常地期待。
下面這個最愛 Melody 他說:「習慣股癌的節目搭配隔壁台的敏迪跟百靈果,覺得自己知識量增加了不少。想請問股癌對投資房地產有什麼樣的看法?有業務推薦投資定額投資房地產,而非直接投資不動產,請問有什麼要注意?」這個之前有一兩位來問過,在之前 QA 有回過。很多人在講這個柬埔寨,其實應該說整個東南亞東協市場,我自己就有朋友在那邊投資房地產,那最主流其實是以馬來西亞為主。柬埔寨又比較偏一點,那我有朋友去柬埔寨後來就被騙回來的。所以我覺得老實講,你在台灣你這種眼睛看得到的投資你都做不好的,你怎麼會有這種幻想,覺得說你投資一個海外,你完全什麼小都看不到,而且還是一個相對高風險市場,然後你會覺得你有獲利的可能呢?可能會有,但是風險很高,高獲利可能就會帶來高風險,但是你就要看你可不可以承受了,是我絕對不會這樣做。
下面這個 Poke Dosa 他說:「想請問股癌怎麼選標的?五星吹捧。想請問怎麼樣選擇好標的?可以買到起漲點,然後安心抱很久?可以判斷自己選擇趨勢標的不是 delay?謝謝股癌大最帥了。」首先第一個,你有一個誤區,你想起漲點,太多人想要買起漲點,但實際上起漲點不是你我這種咖決定的。起漲點一般就是市場上籌碼最多、錢最多的人,他覺得這個地方便宜了,他丟一大堆的錢進去買,然後造成一個反彈,然後變成一個起漲點,不會是我們可以決定的。所以你想要買起漲點這個觀念就很怪,你可能很多時候就會變成你為了要去抓起漲點,所以你就一直去抄底,然後抄到賠到靠北。所以千萬不要去有這種要買起漲點的想法。然後下面說這個要如何判斷自己選擇的趨勢標的不是 delay?很簡單,就是股價唯一圭臬。你看到很厲害的股票,你看到 Nvidia,你看 AMD,你看 Microsoft,你看台灣的寶雅,之前的寶雅,他們會上漲,他甚至是漲好幾年的。所以老實講,你隨時哪時候介入都會賺錢。如果你真的挑對趨勢的大標的,就是你隨時丟都會賺錢,你根本不用學會什麼有的沒有技術分析。所以最關鍵還是你有沒有那個眼光去選到好東西,那一切都在於眼光。
下面這個問說:「這個請問股癌大對於廣明案的看法。」他說:「廣明跟惠普的官司輸到脫褲。法理上廣明主張惠普並非廣明的直接客戶,計算損失賠償金額也缺乏採購證據。但法官似乎不採信這兩個觀點。」對,沒錯,接下來有點就是各說各話。廣明他有自己的看法,那那個法官、陪審團那邊他們也會有他們的看法。那基本上目前廣明就是被判賠到脫褲,下午然後就是第三天連續第三天跌停了。好,那其實這件事情,其實就在講一個光碟機的爭議,就是惠普要去採購光碟機,那光碟機也不是直接跟廣明採購,他是跟 Sony、跟 Hitachi、跟這種 Panasonic 大廠品牌廠採購。那廣明只是 Sony 旗下的一個代工廠,然後就是被指出說廣明跟他的上面的下單的 Sony 或是說其他公司呢,他們有密謀,那去串聯要聯合壟斷價格,所以才被判賠到這麼誇張。那其實他跟其他的大廠們都已經達成和解了,HP 跟他們都達成和解了。可是就是廣明,就是他覺得我只是一個代工仔,我怎麼可能有壟斷價格的能力呢?然後他堅持要上訴。那上訴就判一個巨額的這個賠償金,判到說廣明必須要把廠房、專利、現金全部交出去。基本上這家公司就是滅了,就是滅了。那對於惠普來講,惠普就會接收嘛,所以他就是取得整個廣明的所有東西。那也看到廣明連續大跌,後來會不會有轉機?老實講不知道。但是我確實講這個就是小公司的一個悲哀。勝負的東西,老實講,兩邊都有自己的據理,就是看法官要相信誰嘛。可是我覺得在美國基本上你只要被告到什麼托拉斯、反托拉斯,然後或者是你踩到人家專利,你就是很慘。因為我們一直跟大家講美國就是一個訴訟盛行的地方。所以其實在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廣明給其他企業的教訓就是你要去美國經商,法務的錢千萬不要去省,這個就是最大的教訓。那就這樣吧,我覺得這個當然對廣明來說是悲劇。那我有一些朋友持有廣達的,就趕快也賣掉了,然後就覺得會受影響。所以還是看你怎麼樣就去判斷這個事情後續的發展。
好,下面這個 Eric Lu,是一位網友說:「五星推到火星推到爆,想請問股癌大,在一個價值觀不一樣且同學對自己不友善的環境,我們該如何面對或是應變?」白白苦惱的男友。他意思應該講說他假如到了某個地方念書還怎樣吧,所以這個同學們價值觀跟他不一樣,然後對他也不太好。我覺得就別理他們就好啦。其實老實講朋友不用多了,像我現在到現在我朋友說出來的就是沒幾個,真的沒幾個朋友。點頭之交不算,就是大家可能會打個招呼,那我都不算。我說真的會交心的朋友不多。所以對你有不友善,老實講,那還是看你自己。就我來說,我會覺得人家對我不友善很好,他最好不要來煩我,大家不要來煩我我是最好的。
下面這個公館菜攻擊他說:「股癌大是 Podcast 界的五星清流。」他說:「感謝主委,陪菜雞成長,菜雞有一問想求。手上都是高殖利率的標的,因此有跌深攤平成本的操作。經過幾年的培養,手上的標的開始轉正。但這時候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加碼了,可能抖 M 屬性嚴重。甚至有時候幾次標的達到滿足點,賣掉後他又繼續漲,後悔自己錯失漲勢的同時,卻也不敢再次買回。想請問主委是如何評估何時加碼?加碼的策略怎麼做?」每個人加碼的策略都不一樣,每個人的買法都不一樣。像我很喜歡講的那個 Howard Marks,他就是下跌他就開始買了,反正就便宜我就買。達到便宜的標準,我就開始分批一直買。我的看法是,我自己平常不會去買下跌段,寧願等到他開始反彈,我在開始進,開始反彈,我在開始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所以其實對我來說,我覺得都買不到市場的你知道所謂的最低點,因為我不會去買那個最低點。那每個人的做法不一樣,那像你的做法就是你覺得殖利率可以就買嘛,但是你這個做法,我先跟你提醒,這次你是對了,你是做對了。因為股市確實走了一個 V 型的反轉。但我個人是覺得你的方法還是要稍微的小心一點。你要記得殖利率怎麼算出來的?殖利率就是他配多少股息嘛,然後呢,去跟他的股價相處之下,這個 % 數是多少就是殖利率。所以當今天股價崩跌的時候,殖利率當然就瞬間變很高。可是呢,有時候你要注意一點,就是他崩跌不代表他會漲回那個價格,也不代表說他未來還有辦法繼續配這麼多的錢。在每一股都有好幾個這樣的案例,大跌下來之後,殖利率變超級高。可是問題是他的大跌就是因為他未來不看好,那他們的資本的投資也降低了,那收益也降低了,所以他能配出的錢也變很少。所以你要去注意可能會有這樣的可能性。那至於你後來講到這個錯失漲勢,然後又不敢再次買回,沒關係,我告訴你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子。你一定會有那種就是你也後悔自己沒有上車了,我到現在大概每個月都還是會有就是那種「我幹,早知道我那時候要買那只」,那時候本來想買,可是我後來沒有買。都會有這樣的案例,這非常正常的。那你講說達到滿足點,賣掉之後又繼續漲這件事情,我就覺得你可以參考就是分批買進分批賣出這種做法。所以你可能沒有辦法賣到最高點,但是呢,因為你是分批的嘛,所以平均起來你會是賣在一個假設他有持續上漲的話,那至少你賺到的是一個平均的價格。這個給你參考。
下面這個 Galbert 說:「癌大對於劍湖山飆起來的看法?」其實不只劍湖山,還有那燦星旅,這種股票就是我覺得就是偏向所謂的這種主力股。是我我就會,我連看都不會看,這種股市裡面台股就有千檔,那市值不近,像這種標的,是我我是不會看。那如果說你是那種職業賭徒的話,你當然可以去試試看。
好,下面黃星元說:「我昨天接到花旗、花旗銀行的電話,打來電銷,已經說沒有需求,對方依然持續啪啦啪啦講,腦中突然想到股癌前幾集的分享:『我真的不需要,我錢太多用不完。』然後業務就說:『好,謝謝。』沒有掛電話。你看我就說這個真的有用。」就說「我超幹有錢,我超有錢,我錢真的花不完。」那他就「好,OK。」就掛掉。不過他們也是工作很辛苦,所以老實講,有時候他們打來我如果真的閒著沒事,我就陪他聊天。但是我有時候在想說陪他聊天是好還是不好?因為我就真的不需要,那我陪他聊天我就等於是浪費他的時間,所以這很兩難。所以我覺得你知道我上次這樣講完之後,就有人講說我不應該對他們這樣。但是其實老實講,我覺得浪費時間才是一個過錯。他們打來就要推銷你東西,既然都沒有要,你就一開始就直接把它截斷,不管你有什麼方式,不管你會不會得罪他,這其實對他是好事。因為你陪他浪費時間講 20 分鐘,然後最終沒有拿到,他一整天他就耗 20 分鐘在你身上。所以,對啦,這個是我的看法。
好的,下面這個朝爽的說:「支持股癌大開遊戲直播。」我覺得大家看你直播不見得是要看你打多好,而是想要聽你講幹話。幹我玩遊戲都是狂幹人的,而且我 ID 都很粗的,超沒水準的。然後遇到那種中國玩家如果跟我噴起來,我就去講:「你媽確診!」就是「你媽在武漢之內傳,你媽正在傳,看你去救你媽!」之類的,所以還滿沒水準的。然後那種遊戲的直播如果開起來應該很快就會引起爭議,然後這個再看。
然後下面這個阿德德看台北他說:「想問一下 Supply Chain 的看法和出路。供應鏈。目前是小小公務員,想跟著你勇於去美國念書。他念的是 CPA,我本身沒有商科背景。想請問股癌對於 Supply Chain 這個科系的看法。我自己在 Accounting 及 Supply Chain 之間猶豫。Accounting 是因為它朋友都是 CPA,相較之下資源比較豐富,遇到問題可以問,拿到執照也比較好找工作。但 Supply Chain 這科系,想問你怎麼看?」很簡單,先不管這科系怎麼樣,因為整個老子講這個世界的局勢是瞬息萬變的,你念的什麼東西回來一定拿到什麼工作?那都是實務經驗,不是說什麼就一定怎麼樣。但是因為你現在已經很明白了講了 Accounting 在幹嘛,然後你會有哪裡可以拿到資源什麼你全部都知道了,那你當然是選這個。Supply Chain 你什麼都講不出來,那當然就不要選 Supply Chain。但是對於這種老子講啊,國外念書的東西,我不是特別的了解,我不是特別的熟悉。我只大概知道說這種東西出來之後可以做什麼,那我個人是覺得反正你就選一個你喜歡的去念,才是對的。不要去想說什麼哪一個東西有什麼出路,老子講在台灣其實很多你看大學的,或者是他們後來去海歸去國外念書的都嘛一樣,你真的是想要念那個東西嘛?你唸的時候回來就做一個完全不一樣相關的東西,然後就要說服自己說沒有,那個學歷還是有用的,還是有學到一點東西。那與其你要這樣子搞,那你不如一開始就選一個你真正喜歡的。
好,下面這個拉拉圈說:「想請問癌大新手賺錢之後,要如何避免後悔買太少的心態?或是如果在股海中保持適度貪心,但不貪婪的心態?」簡單,就是你多待久一點你就知道了。你就說:「是這樣!」你買然後你漲上去,就後悔買太少。然後下跌的時候,你就覺得:「還好你還好沒有買太多,還好還有錢可以加碼。」所以這個是真的是因為你偏差,你偏差才會有這樣的想法。這久了之後你就會了解了。
好,下面這個萬詞,他說像前面是花式吹捧,吹到爆,下面講說:「請問股癌大哪些指標是必須會看懂的?適合中短期的。」中短期的話,就是當然以美國來講就是每一季的季報,那你一定要會看。那台股來講就是營收 YoY、MoM,你要會比較。那以及季線。技術指標的話,我基本上就只推薦季線,還有均線,就是什麼月線這種。那也不要看太短,什麼五日線、十日線,那個偏投機,但是呢,季線跟月線這種均線,我覺得它是很有參考價值的,不管是用在台股或美國都是。那老樣子,當任何人跟你講任何技術指標的時候,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回測,你就把這個,我不管是誰,我或其他人跟你講的技術指標,那你就拿回去套用到你想要買的這個標的,然後就回測它過去五年內跟這個技術指標有沒有什麼關聯性。那如果有的話,這個指標可以用;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不要用。所以所有的技術指標你要去破解它是真是假,最快的方法就是回測,其他都是多說的。
好,下面一位這個 Han 他說:「開車都會聽 Podcast 度過塞車的台北,請問股癌大有機會介紹你對於這本新書的看法嗎?書名《洞悉市場的人》。」那也剛好就是這一次天下要放的福利,《洞悉市場的人》就是其中一本。當我得知數學家 Jim Simons 與他的公司文藝復興科技,讓我覺得有些聰明才智是我這輩子觸及不到的。我覺得這點很屌的地方是,其實 Jim Simons 他並沒有受過什麼專業的交易的訓練,那他也不是什麼交易員,他也是很老,他 40 幾歲的時候才開始交易。所以我倒是覺得與其你覺得說聰明才智是你這輩子觸及不到,不如你可以把它看成是說人家這麼老才進場,還不是有辦法爆賺。而且他用的方式是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就是大量的數據,然後用非常冷酷且無情的方式去操作,還蠻特別的。那他的績效也是很嚇人。那這本書有空可以聊看看,反正等大家如果說你們有買這本書實體書之後再看。但是目前聽說電子書有可能會加碼,就是他看到實體書有了,那電子書這邊的廠商就有可能也會加碼,有可能,大家觀察看看。
好,下面這個演售 差 他講說:「來一點五星吹捧,把股市的鬼故事講到讓人強制進場當鬼的,大概只有貴頻道做得到。希望這樣的吹捧可以把股癌大吹出來。接下來認真問一下,股癌大一直強調自己不是存股派的,可是話題帶到存股,股癌大又能夠帶出一些重點,但這樣零碎的重點讓小弟無法一次集中火力學存股派的功夫,想藉由五星強迫症許願一下,股癌哥可以用你的立場對存股說的相近一點。」首先先講存股這個名詞怎麼出來的,我覺得存股他就是一個會暗示說他就像定存一樣。很多他甚至告訴你說存股就等於定存,但是這是錯的。首先你要先認知風險,就是在股票市場沒有穩賺的,還是那句老話,如果哪個人告訴你穩賺,為什麼他不要房貸歐印?為什麼他不要到處去借錢歐印?所以沒有什麼東西是穩賺的,真的沒有,每個東西都有風險,這是第一點。再來時間很重要,比方說你存股的是從 2015 年你開始去所謂的買進一些你覺得殖利率不錯的標的,然後長線持有的話,你如果在 2015 年持有的,那就很爽。可是如果你是在比方說 2016、2017 持有的,那你一定會覺得他媽的存股根本是騙人的,後來就一直跌,你也心理上承受不住你就賣掉了。那存股派的很多時候他都想要去說我會越跌越買,反正我就是長線投資、長線持有。可是他們就忽略一個風險,比方說如果公司壞掉、跌到這公司就不見了。那你或許會講說那我存金融股,金融股應該是最安全的吧?你看一下國外的金融股,我覺得台灣的金融股可能未來會走向像國外的金融股那樣,他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標的,特別是要全球假設說繼續的往低利率或是零利率去邁進的話,那銀行的獲利就會出問題,全球的定價就會出問題,那銀行股會不會還是一個很棒的投資標的?就有可能有問題。那或者是另外一個存股,假設就說像中華電信,然後他老實講中華電信,一直講說遠傳、台灣大他們是存股。可是問題是以前或許是存股,為什麼?因為他可以穩定的拿金流,他每個月就收到月租費,月租費幹有夠爽的,又蠻高的。但是現在因為他們殺到濺血,那月租費開始往下砍,本來 1300 多塊,現在只要 400 多塊,對他們的金流就一定有影響。外加現在要進入 5G 時代,他們在 5G 的標金上又花了很多的錢。所以這個產業就開始看到一些不確定性。他過去他是一個存股,可是他現在會是一個存股?你就不確定。
綜上所述,這些所有的,外加剛才前面有一個 Q&A 我就說如果大跌殖利率自然而然會往上升,可是那不代表那是真的。所以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掛存股的。大家喜歡告訴你說可以存股無風險,但是真的沒有什麼東西是無風險的。最多就是什麼美債一個什麼無風險利率,美國國債大家覺得美國不可能會違約,那這個你可以說他是無風險,但是他的那個利率就很低。真的可以做到沒有風險的,他的報酬率都極低。那像存股這種告訴你說年化報酬率可能可以什麼 8%、10% 的,那這種東西是不可能沒有風險的。所以其實他只是要告訴你,我只要告訴你的一點,就是說你只要認知到風險,那當然你要說你想存股、你要怎麼樣長線投資、價值投資,你都可以自己去選擇。但是我不喜歡大家去講存股的時候,把風險的這個 factor 給忽略掉。好那這幾句就講到這,確實就像你講的,你五星推爆,我就有強迫症要五星回報。好那就先這樣子,那如果有什麼樣的問題就歡迎繼續去留言討論。
好,那現在股癌呢 Telegram 除了本來的股癌 Chat,就是在裡面講一些投資心法,那有各路高手在裡面幫大家解答問題之外呢,現在還有一個股癌美股夜貓仔,就是專門在討論美股的。那如果喜歡美股的朋友,你不要錯過這個社團,晚上有人陪你聊天。好啦,就這樣,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