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501:🫎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
本集節目由台灣首席婚戒品牌 Alexandre Y.C. 亞立詩贊助。
兄弟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資不是股票、不是房地產,而是老婆和女友,這是一筆長期投資,千萬不能夠馬虎。而讓這筆投資更有保障的關鍵在婚戒。Alexandre Y.C. 亞立詩深耕珠寶產業 40 年,就像是一檔穩定成長、穩定配息、值得信賴的股票,可以放心把人生大事交給它。
Alexandre Y.C. 亞立詩在全球擁有 16 間門市,已經服務超過 30 萬對新人,這實力程度是股市裡的優秀財報,實力跟說服力滿分。亞立詩提供的婚戒選擇真的超多,1230 款女戒和 470 款男戒,根本就是婚戒界的多元 ETF,滿足你的所有需求,幫你找到那顆最能夠代表你們愛情的戒指。
所以說兄弟們,記住這句話:愛情這筆投資,婚戒是最關鍵的進場時機,要讓她心動,Alexandre Y.C. 亞立詩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趕快去亞立詩看看,挑選你們的專屬婚戒,讓這筆人生投資成為你最成功的決策。
重點來了,7 月 1 號起,Alexandre Y.C. 亞立詩超值年中慶,滿 4 萬抵 9 千、滿 7 萬抵 1 萬 5,活動熱烈開跑。來店免費送排鑽手鍊,再抽最新的 iPhone 16。預約鑑賞就沒了嗎?下訂再抽 20 萬蜜月金,優惠超給力,放送折扣你絕對不能夠錯過。讓 Alexandre Y.C. 亞立詩為你們打造命定的專屬婚戒,紀錄你們永恆的愛情故事。無論你們的愛情旅程有多少的瘋狂篇章,一起上山下海、一同環遊世界,這些珍貴的回憶都可以在 Alexandre Y.C. 亞立詩找到以兩人故事為出發的設計款式,為兩人愛情量身打造。
股癌的聽眾專屬福利:線上預約到門市鑑賞的聽眾,記得下單前出示我們在 Facebook 跟 Telegram 上的截圖,還能夠免費加贈一對珍珠耳環。Alexandre Y.C. 亞立詩購物站,輸入專屬的折扣碼「GOOAYE1」,全站結帳就能夠享有 9 折的優惠。快來 Alexandre Y.C. 亞立詩把握這波超值優惠,這邊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們。
---
剛剛看到這個婚戒廣告,昨天收到了營業員的喜帖,營業員也是我們的聽眾,他的女朋友——現在的老婆——也是我們的聽眾,這個其實讓我覺得還蠻意外又很有趣的發展。其實在過去的節目,已經默默地促成了很多對情侶。我講的「直接促成」,就是他可能是因為收聽這個節目,然後他們加入一些群組,因為這樣子可能就促成了一些蠻不錯的關係。
但大家自己去加入這些群組的時候要小心,因為我們自己公開的群組就是在 Telegram 上面的,那現在這群組我也不會再去做一些額外的推廣。因為以前早期會覺得說,我這些群組在的話,有些問題大家可以問我,那後來我對群組的一些表現也蠻失望的。但不是說對我的聽眾失望,是講說你知道我們那個群組後來也搞到很大,有幾萬人在裡面,人多就一定有白痴,然後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跑出來亂。搞到後來我就已經是比較不會花太多心力在上面去回覆所有的問題,以前真的是有問必答,然後現在就是有空的時候會上去答一下。
那當時在討論熱度很高的時候,他們其實為了去增進彼此的感情,那時候知道說像我們台北、新北、新竹、台中、高雄,好像都有各地的地方群,然後他們就出來見面或什麼的,然後這樣直接促成的關係,有些還蠻多的。那在這邊只給大家一個祝福跟期望,就是離婚率至少要比一般人還來得低,我不太想丟臉,所以希望大家都是快樂健康,希望你們可以找到很棒的另外一半。那也祝這位營業員可以一切的順利、幸福美滿。
我也是因為在他那邊開戶之後,額外地賺到了蠻多錢。因為那個小帳號本來就只是想說去支持一下自己群組的群友,就沒想到那個帳號其實帶來的收益是非常好的,今年可能就靠它賺了六千萬起來吧,這個投入的本金也沒有到很大,所以其實是一個報酬率非常好的一個帳戶,所以也是託他的福啦。就是非常高興有這樣的一個緣分,幫大家促成一些感情,對我們來講也是很棒的事情。
---
上禮拜參加了一個很屌的活動,在那邊先感謝一下先知瑪莉(Mary See the Future)的貝斯手 Fish,那 Fish 哥真的是各方面都是我的貴人。除了我本身是喜歡先知瑪莉的,再來第一次有人把我放到 The Wall 的 Guest List 上面,就很高興,你不用付錢就可以進去看這種演唱會。當然不是說第一次拿到公關票,是說放在 Guest List 上面,我覺得體驗還是不一樣,報個名字直接走進去,超爽。
再來就是在我家的盆栽,就是那些仙人掌跟空鳳,那個廠商其實是他的朋友介紹的。因為這樣子,我現在每天打開窗戶看到那種新墨西哥的景象,我覺得非常喜歡,就是有很多很酷的仙人掌跟很酷的空鳳,每天看到心情就很好。
我還記得這個盆栽剛種的時候,一開始那廠商跟我講說「這要看天吃飯,有些東西可能不一定會活,那一段時間如果死掉的話,我們再看怎麼樣來幫你處理」什麼的,結果沒想到全部活得超級好。搞到我在一個月前還必須要去 refresh 一下,我去更新一下,然後把一些長得太茂盛、已經長得像菜的給除掉,然後把它重新去安排幾個新的空鳳,都是我覺得非常漂亮的。所以花圃其實在現在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存在,我每天看到我覺得心情特別好,非常好。
到現在我都還一直去逛一些這種園藝行,看這些多肉、仙人掌跟空鳳,他們真的是不一定用百花齊放,那怎麼講,就是千嬌百媚,反而還有各式各樣的形式,然後有那種很酷的造型,有些甚至是那種灰色的,感覺是黑白漫畫世界才會出現的那種,超屌的。那我都會去請朋友幫忙收集,那如果有的話,之後我就把它放進去我的花圃裡面。重點是根本就不用屌它,自己就會長,一開始還會想說「啊,又可能會死掉」這種的,然後我就非常小心的去看它,後來發現說長太好,就是林口這個環境可能超適合它長之類的。因為剛好前陣子那段時間,那時候跟大家分享說林口沒雨,晴天超級多,太陽很多,外加該下雨的時候又有下雨,所以又有吃到雨、有曬到很多太陽,這樣長太好,所以反而一開始很多擔憂都不見了,那到現在也確實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花圃。所以就是說在各個層面上都照顧到我。
---
我去參加這個活動呢,叫做「英式搖滾」,我不知道是不是某種萬聖節的特別活動,反正他們就是去復刻了很多很酷的團,像是 Muse、Joy Division、Radiohead 跟 Queen。只是我後面沒有辦法看到 Queen,我後來聽一些聽眾因為他們有 tag 我,因為在裡面有聽眾跟我拍照,我就有分享一下,他們就 tag 我說「你有沒有看到最後面那個『Queen Mother 皇太后』,就是 cover Queen 的這個團,超屌」,抱歉我沒有辦法看到,因為我是有門禁的人,所以我就乖乖回家了。
但我至少撐到 Radiohead 聽完,本來是第二個團我就要離開了,但我硬是撐到 Radiohead 聽完,那覺得非常的感動。像 Joy Division 的還有去模仿那個主唱唱歌那邊抖抖的,那在 Muse 這邊呢,他們選的《Knights of Cydonia》也是一首我非常喜歡的歌,我想說你真的要選這首嗎?你們真的有辦法嗎?那那個吉他solo超級爽。然後跟幾個以前就一起會跑 The Wall 跟 Legacy 的朋友在那邊爽搖,就真的覺得很久沒有這樣子的感覺,體驗極好。
再來呢,有看到這個 Radiohead 的 cover 團,我也是覺得印象非常深刻,因為 Radiohead 是我真的很喜歡的一個團。那他 cover 的幾首歌就是比較我覺得輕度一點的,但還是很高興,因為可以跟著合唱就爽嘛,像是《Creep》、《Fake Plastic Trees》跟《No Surprises》,那最後面還選了一首《There, There》,其實有選這個《There, There》我就覺得夠屌了,就夠本了,光是這首歌就夠本了。所以真的是一個非常過癮的夜晚,非常感謝 Fish 哥的邀請。
其實有時候去重新體驗一下這種年輕的感覺,我覺得還挺好的。雖然這些地方現在的日常上已經不屬於我,但有時候老婆會放行,那我就可以去重新體驗一下。就是以前真的是非常喜歡去聽這種搖滾樂,然後去套一句 cover Joy Division 的團,他們稱之為 Joy Decision,他說現在搖滾樂已經算是老人聽的音樂,要放進去博物館的,以後那 bass 就是直接放在博物館裡面,然後跟那些超奇怪的樂器放在一起。所以現在已經沒人在聽這些東西,其實還是我們這些人會聽這些東西,只是我們這些人可能現在開始在一個階段,就是要專心照顧小孩,然後不一定有空可以跑出去。
那以前我們真的花了蠻多時間會跑去這些 Live House 聽歌,不然就是會跑去像是 Roxy Rocker 跟 Roxy 99,像我花了很多時間待在那邊。那後來才知道說為什麼這些店都經營不太下去,對,以前心中想的是「我們超愛,我們身邊朋友都超愛,怎麼這個地方會聽說經營得不容易、很辛苦」什麼的。我們就是問題啦,因為每個人都進去就只點低消,一個啤酒、兩個啤酒在那邊坐一整天,在那邊瘋狂的點歌給 DJ,你知道那個 DJ 是可以點歌的,所以我們都會拿一些小紙條,上面寫自己喜歡的歌給他,他不一定點你的歌,但點的話就超爽,就大家在那邊一起合唱之類的。然後他們每個人都只點一兩瓶啤酒,我想說當時我們就覺得說每次去又覺得很開心,然後很好玩,為什麼這些生意感覺是這麼難經營?後來才知道說很現實啊,成本啊,你們這些人都不花錢,他的 TA 都是直接他媽不太花錢的小 Rocker 們,還是假 Rocker,就不是說真的自己也會唱,媽的在家也都只是玩 cover 團的,都是這些人,然後都不會掏錢出來的,難怪很辛苦。
可是我覺得不一定,就是你再等個五年、十年,說不定這些 Rock Music 的以前的愛好者,他們會復辟,他們會重新回來。因為他們的小朋友終於長大了,然後他們有時間跑出來了,然後這時候的他們呢,跟以前不一樣,這時候他們超級有消費力,我現在走進去直接開始敲鐘,請全場喝啤酒之類的。反正就覺得說這個體驗是還是跟以前一樣新鮮,只是當然這個年紀變大了,然後開始有一點不一樣的感受。不過同時呢,也是非常慶幸有這樣子的機會可以重新的去回到那種很感動的時刻,大家在那邊搖來搖去,然後在那邊唱歌,沒有 mosh pit 可惜一點,可是真的是非常非常棒的一些體驗。
所以這個我覺得就是說,如果你以前就有曾經喜歡過一些什麼音樂,或是某一種活動,然後你很久沒有去的,或許可以去體驗看看。趁這個機會,趁這個有一個這個 bucket list,真的告訴你說你趕快回去試試看看,去試試一下,是不是你可以跟我一樣獲得一個這種非常清靜的禮拜,這個禮拜開局就覺得心情非常好了。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
---
好,那接下來我們稍微聊一下川普上 Joe Rogan Experience 的一些想法。在聽完這個訪問之後,我覺得我對他有更深層的一個認識,對於後面一些標的也產生了蠻多新的想法,所以可以跟大家稍微聊一下。
Joe Rogan Experience 是一個非常有名的 Podcast,他應該是全世界收聽數跟在獲利方面都是最好的一個 Podcast。過去像 Spotify 就把他簽下來,然後就給了一筆天價的簽約金。我都有時候就是想說 Spotify 要來把我簽下來,把我簽下來最好,我就不用再去可能收一些信、要弄廣告什麼的,全部都給 Spotify 包下來,這個是蠻願意的,只要掏出夠多的錢。所以這個節目其實真的超級讚。那一般我只要注意到一些有趣的受訪者,我都會把它點來看,他最早可能是一些格鬥圈的人士,然後可能像 Diaz 也是一個超級好笑的大叔,然後很常會在他節目上,這都是我很喜歡看的受訪者。像 Elon 在 JRE 的節目上的表現,我覺得也很好。
那除此之外,像是 Lex Fridman 的節目也蠻好看的,可是可能就是在一些狀況之下會比較沉悶一點,但是整體來說我覺得是很推的。那我大推的是 Theo Von 的一個節目,叫做《This Past Weekend》,那他最早可能是跟比較多 Stand-up Comedian,像是 Bobby Lee 也是另外一個我的最愛,像我在滑抖音的時候,我的整個 page 上面都是兩個人,這兩個人真的太有效了,都是看他們的影片,然後看到那個演算法全部都丟他們的影片給我。那這個 Podcast 一開始可能也是比較那種無厘頭搞笑,然後直到他後來意外的迸出一些風味之後,我覺得應該是在 Tucker Carlson 之後,就是以前 Fox 的 anchor Tucker Carlson 在他的那個節目上面真的是發揮了超級好。
就是 Tucker Carlson 以前給大家的一個形象,就是可能先覺得說是很保守的主持人,那像以前我也曾經吐槽過他,因為有些東西就是怎麼講,我覺得你只要在光譜的某個邊緣推到太誇張,都會覺得他們講出的一些話是還蠻荒謬的。但是我覺得他跟 Theo Von 的訪問,就意外地釣出很多很有趣的東西。像他就分享自己以前的一些癮頭,然後就超好笑的,就是他會把任何一個人真實的一面都在節目上釣出來,而且甚至是那種很好笑的一面,我就覺得蠻好笑的。像他去訪問 J.D. Vance 也是,就是 J.D. Vance 給你的那種形象就是美國那種白頭老鷹,就是很正經、很嚴肅,然後不會跟你喇賽講一些有的沒的,然後聲音有點宏亮。就他上 Theo Von 的節目就超鏘,真的超鏘。那聊到說像是 J.D. Vance 他的家人是曾經有酒精成癮或是有一些毒品的癮頭,就是他曾經也在自己的著作上面去寫到這樣子的東西。那講到這個時候呢,Theo Von 的反應竟然是講說「他們現在要把古柯鹼給禁掉,就好像很可惜」,好像指導兩個在那邊大笑,就是不知道在殺小,真的是你去訪問副總統會講出來的話嗎?所以我很喜歡他節目這種很無厘頭的一個風格。
反正就是說,不管你是拿到一個主持人、希望拿到一個風格,在這種兩、三個小時長的節目裡面,像 Podcast 的這種載體呢,他其實可以相當程度回去把一個人真實的一面給展現出來。因為假設你要套招的話,十分鐘的節目很簡單,一兩個小時以上的節目就非常困難,如果你是一個草包的話,你是沒有辦法在這種 unscripted,就是沒有劇本的地方去有效的發揮。所以其實我在想說 Kamala 應該是不敢上這些節目,如果上這些節目的話,應該馬上會出事。但請大家也不要誤會,我們可能在過去的節目聽起來是比較偏袒川普的,可是在更早之前我跟大家提過,就是假設我今天以台灣本位去思考的話,我也覺得 Kamala 這種比較雞婆的美國政府,說不定是對我們會比較好一點的,我自己是這樣認知。
即便我可能是在心中是比較喜歡川普,可是川普講出來一些話,真的至今都是非常非常地匪夷所思。像在這個 Podcast 裡面,他再一次去講到說,台灣人把晶片的工作給搶走,他應該要對台灣這些公司去做課稅。那這樣子的話呢,其實我根本就不需要有什麼 CHIPS Act,他覺得這種晶片法案是很白痴的事情,「我根本不需要補貼他們,我們只要課稅,他們自己就會進來開工廠了。如果不進來開工廠的話,那你就不要在美國做生意。」就是他這些很反智、很低能、然後很違反直覺跟常識的話,在我聽來就會覺得說,你知道,我終究還是無法去把任何一個這種政治的從業人員當成是偶像在拜,我無法去參加他們的競選晚會,拿著氣笛喇叭,然後幫他們揮大旗,我真的做不到。
因為我不是自己要假的中立或什麼,只是我覺得說他們之中每個人幾乎都還是會講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話,所以我怎麼可能會覺得爹親娘親,還是黨、還是這個支持的人是更親的?不可能。就是我知道他們其實就是一種工作,那他們會帶領我們,所以我們要選的是可能相對他的一些決策,或是他做的一些判斷,是更符合我們自己的利益,然後或是我們覺得是更好的未來那個方向去。他有些東西可能講出來你會覺得很不爽、很白痴,可是如果說不影響自己的生活的話,沒有問題。
所以其實如果我今天是美國人的話,我會覺得毫無懸念,我就會蓋給川普。可是因為我今天是台灣人,我覺得說蓋川普可能會產生一些額外的問題,所以在這個案例下,好像蓋 Kamala 也不是太大問題。反正美國內政,他們搞好,關我屁事。美國通膨爆炸,他要亂管物價,然後這種以前你試過一百萬次都知道無效的方法,他要去耍白痴,去死,關我屁事?都不是美國人,我就覺得說他爽就好。
所以這次的想法是比較複雜一點,不像上次拜登跟川普的話就很簡單,就覺得說當然是川普是比較好,但是這次我想法其實是有一點改變。因為我也開始注意到說,像是這個川普他的觸手已經可能不只是要停留在中國身上。當然是非常感謝川普當時去搞了一個貿易戰,在那個貿易戰對 2018 那時候在做股票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那時候跟劉鶴在那邊跳恰恰,很痛苦。可是因為這個貿易戰,後來就迎來了這個台商的大轉單潮,以及「去中國化」的一個趨勢,然後跟美國兩黨現在的一個共識,就是要去打擊中國。所以我覺得他開了這樣一個頭是非常好的,如果那時候是留給民主黨政府的話,搞不好就談一個更好的價格把台灣賣了,這個想法會是這樣子。所以因為他這樣開一個頭,現在變成一個兩黨共識,大家都會去推這件事情,不管誰上我覺得都沒有問題。
只是問題是,川普看起來他不是只安於此,他想要再更進一步。像剛剛前面講的,他認為 CHIPS Act 是一個不好的東西,他認為說我只要去課關稅就好。他在節目裡面講一個超級經典的話,講說字典裡面最漂亮、最讚的字是什麼?是 Tariff,就是關稅。所以他要課爆關稅。然後他給 Joe Rogan 的說法就講說,我們只要把關稅加到一定程度的量,我們甚至是可以把所得稅降到很低,就是我們只要靠關稅就好,什麼企業的稅、所得稅、對美國人民的稅,我們都可以降低。反正你們這些人想要在美國做生意的,我就在你身上課爆,課到我不只可以把國家的國債還光,我還可以讓整體的經濟欣欣向榮。
大家一定超喜歡聽到這種東西,因為其實絕大多數的選民,也不是講美國人,全世界都一樣,比較低能兒真的都比較多,低能兒就是喜歡簡單又容易煽動的言語。所以講到這個「我的所得稅可以降低」,或是說「我是一個 SMB 這種小企業的,我的這個企業的各種營業的稅目可以降低」,那不是超級好的事情?只要課爆關稅就好。所以大家一定因為這樣子就會喜歡他嘛,就會支持他。就像是 Kamala 去答應的有的沒的東西,什麼把物價降低、然後蓋房子給你,就是這種去買票式的東西,我覺得真的非常有效,我覺得大家一定都會非常非常喜歡。
可是你仔細去細探他講的話,像他講說他會去針對這些晶片課稅,首先你知道你去針對晶片課稅的話,他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他不像是說我們去針對一堆終端產品去做課稅,這樣子是相對容易的。我可以定義說,只要這個算力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像我們針對 AI 伺服器,或是說他們針對出口的對象是誰,然後去做封禁,這個都是簡單的。可是如果今天講到晶片的話,那請問一下你的晶片要怎麼樣去做限制?你講的晶片是在講說,一般 SoC 上面的那種主晶片,CPU、GPU?還是說你講的晶片是就連 PMIC 這種晶片你都要去……你光是要去列出實際上你要去封禁的晶片,它本身就有一個不容易的事情。
還有坦白講,我覺得高機率他根本沒有想到這一塊,他只是可能聽到幕僚跟他聊天聊到說「你知道這個世界上 90% 的先進晶片都台積電做的嗎?」所以他就覺得一不做二不休,我們現在正在講說要把工作拿回美國,那晶片的工作我們也可以拿回美國。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你們美國自己就有一個 Intel 好嗎?你們是有一個 Intel 在的,那為什麼 Intel 會沒有這些訂單?你以為是台積電真的把你們工作搶走嗎?其實不是,是因為各種良率的問題跟生產的問題。那不然你怎麼樣解釋為什麼 Intel 自己的晶片要拿給台積電生產?如果說 Intel 自己可以生產,那美國人也應該要可以生產,只是台灣人壞壞把你的工作搶走,那為什麼你們自己不去生產自己的晶片?你要把這些東西外送?因為你沒有能耐做到嘛。那沒有能耐做到的事情,難道是說你逼他到你這邊弄,就可以完全把事情解決嗎?
我認為並不是,因為其實這個晶片產業整體的發展,他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就是說,我只要把一個 foundry 移進來,那我就可以去完成整個產業鏈,並不是。不然說一些後段的封裝,不然說一些相關的電路組件,有時候東西都在附近的話,其實是更好處理的,它是一個產業聚落的樣子。那這並不是說台灣人把這個工作搶走,就像是我們不會講說印度人或是中國人,或是說一些東南亞人把我們的某些工作搶走,因為我們都知道說,就當你產業提升到某個階段,那些東西就會往這些可能開發中的國家去移動。那當這些開發中的國家再起來之後,那些可能比較偏污染的產業的東西又會再跑去新的開發中的國家。所以它是一個必然,就是世界在輪流去做莊,就是大家開始越來越發展起來之後,就會把一些可能高污染、高勞力密集的東西丟出去,這是一個必然發生的過程。
那你當然可以透過土炮的方式,以美國的條件來講,他要直接去砸錢然後讓這些產業全部幹回去的話,並不是不行。就像他講的,我反而直接把你的關稅都拉爆,那我覺得這些廠商呢,他們就一定會因為這樣子受到影響。只是我認為可能就是用演戲的方式,「反正你川普可以在當幾年,我搞不好就跟你講說我會去設廠、我會去幹嘛」,這個廠蓋完你也卸任了。第一個就是可以用拖的;第二個就是我真的過去的話,那會有很多後續延伸的問題。
而且其實這件事情並不是像他想要煽動的那樣簡單。就說去針對晶片的一個課稅,拿下最紅的 AI 伺服器來講,他反而是會讓台系的一些供應鏈受惠。你這個晶片做出來之後,如果是在廣達、是在緯創、在英業達這邊生產,跟你那個 system on chip 如果是在美國生產的話,system on chip 要直接付一個關稅,這東西進口進來,你就要付錢,你要付錢,你的產品是不是就直接會比你的對手來得貴?所以你雖然嘴巴上講的是要讓工作回去美國、要讓製造業復甦,可是你殺掉了一部分的製造業。因為你講的這個 Tariff 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字眼,你用關稅去處罰一些人,可是你其實處罰到自己人。就像是之前用關稅去處罰中國人,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處罰到美國的一些百姓,你要買這些產品的時候你本身就是變貴,你沒有像以前有這種便宜的中國的這種通縮的輸入,你開始要買一些比較貴的東西。
你只針對中國的話,可能我就覺得還好,可是你如果要把台積電算進去的話,那真的會影響非常廣大。因為一堆先進晶片、一些成熟製程的晶片全部都是台積電做的。那你只打台積電嗎?不可能,你真的要打下去,你可能連聯電、連世界先進你全部都要打。那你真的全部打下去的話會產生什麼有趣的現象?那絕對是很複雜的。所以其實我現在會情願相信他就是在打嘴砲,也是講講,他只是拿來圈粉。
那比較有趣的地方是,就是這個非常荒謬的言論,他並不是像第一次講,他也講好幾次了,從去年講到現在。我不相信他的幕僚團隊裡面沒有人知道這個是一個不可能辦到的事情,或者說這個是一個看起來是傷敵一百,可是你也自損一堆的事情。不太可能,就是他們一定知道,只是為什麼會允許他繼續出來講?所以這個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是有一些惡意的存在,是我不太喜歡的一個地方。
那再來他也提到了其他很多的議題,所以這個降稅之外我們就不講,一直老梗。那像是一些針對產業的東西我們稍微聊一下。首先他有提到,他在上任的前兩天,他就會直接去把 2035 年電動車法案給廢掉,也就是他不會去強迫大家換電動車。那這個我自己本身也是支持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政策。就是我一向都不認為說電動車可以去取代油車或是取代油電車,最主要原因是因為靠法案,而是這個產品本身應該是透過自己生產技術的躍進、然後他成本的降低,以及他說服消費者「這個東西一個更好的選擇」來達成,就是大家可能去改朝換代,去用一個電動車而不是傳統的油車。你用補助的方式或是你用一些封禁的方式的話,其實會讓很多人覺得非常的莫名其妙,一夕之間看起來是加速轉型,可是實際上他會產生更多潛在的問題,因為在這個轉換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的成本會產生,那這些東西可能都是要有消費者去吸收。
所以最好的方式怎麼樣?其實就是讓這些電動車去跟油車自由的競爭。你可以去透過一些簡單的補貼,然後去引導大家往這個方向走,但是全面性的封禁,我一向都不覺得這是一個好事情。所以他這樣做,我覺得對特斯拉的影響也有限,因為特斯拉是少數在電動車裡面可以直接實現盈利的公司,所以他比較不會有這樣的一個壓力。反而是那種還在靠補助的、然後還在掙扎的公司,他可能需要政府更強而有力的推,所以他這個反而是會打擊到特斯拉的一些對手,我是這樣認為。就是嘴巴上是講說「我廢除這個強迫換代的東西」,可是其實一些補貼的東西,有可能力道也會降低。那當補貼降低,並不是說像特斯拉這種有實現獲利的公司會受到衝擊,而是那些可能如果他把補貼收掉,那買盤就直接不見的公司,那就是影響超級重大。所以電動車法案這部分我會這樣去看他。
然後再來講說一些開採相關的內容,像是稀土跟石油開採,那以及環境保育的問題。他本身去強調說他是一個也支持環保的人,但是他認為可以抓到一些中間值跟平衡。那像這樣的一個說法,我自己也比較認同,因為我看了太多那歐洲抗議仔,我就知道說他們很多都是偽君子。然後就嘴巴上講說要環保,可是你身上穿的衣服、你戴的眼鏡、你用的東西,全部都是他媽的會污染世界的東西。老實講,你真的要環保的話,你就是把自己給……對,就是因為人只要活在世上,你就是污染源,你就是一個污染源。
那我們真的不要把環保這個東西推到太過頭,就是我們都知道說,當一個地方開始富足、開始發達起來,我們的環境一定都是比之前好,因為大家會有這樣的意識,甚至針對一些聲音、噪音這種事情也開始去做壓制。所以這次本來就是人類就會去推進的東西,但是這些極端環保分子,他要做的事情是「你不准用塑膠杯、你不准用吸管、你不准用這個、你不准用那個」。可是實際上這個東西並不是這樣運作的,你可能在日常中去用到的一些東西,他造成的污染是更大的。你可能用了一個非常不符合比例原則,或是違反常識的方式去推一些你認為是對的東西,但是他只建立在你「認為是對的」這件事情上面,在其他地方是完全站不住腳的,這就是這些環保分子的盲點。
所以他以他自己作為開發商的經驗講說,就是曾經在他要去開發地產的時候,那明明就是一個小池子,然後人家講說那是一個湖泊;或是說他開發土地上面有一個花,他講說那個花是非常稀有的花。那這些環保分子就會用這樣的一個方式去跟他要更多錢、要一些過路費用、一些管理疏通的費用等等的。那這樣子其實是另類的去削大錢,而實際上會讓這個發展變得更加的遲緩。所以明明就是可以在發展之中,同時也顧到一些環保,為什麼我們要去自斷手腳?這個我覺得針對美國這個國家來講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你自己有很多的石油可以用,可是你不去採它;你有稀土可以用,可是你卻要被中國掐著,這是超級莫名其妙的事情。
但是很多環保仔呢,就是針對這個一定會反對到底。但是他們真的都是一群偽君子,因為我沒有看過哪一個環保仔是他真的去過原始生活,然後出來呼籲大家。他們都自己也用雙手機,自己都在享受現代的果實,然後在那邊打嘴砲,一堆環保仔都是廢物。當然我們都會做環保,我自己本身也會做回收,我們也會去針對很多環保的這些議題去做更多的討論,只是那些極端環保仔,是要強調「極端的環保仔」,其實都是他媽一群偽君子。所以他講的其實對的,就是應該要去持續的做開發,讓國家的利益是放在更前面的。環保是一個我們可以持續推動的東西,而我們現在要去回頭看,我們的世界是真的慢慢變得更好。
就是在可能過往那種工業革命的時候,你那碼整個路上都是黑的,大家臉都是黑的,到現在其實空氣品質什麼都是越來越好。那各個開發中的國家其實也在驗證這件事情,當你越來越發展到後面,其實整體的條件會變得更好。但你不要講說什麼回到那種完全的農耕社會,那會最乾淨,可是那個變成是大家都沒有開發,大家都沒有方便的生活。所以其實你要去跟這些環保仔講事情,就是「你先自己做給我看再說」,光是這樣子他們就沒有辦法辦到了。所以去開發這些東西,我認為是完全 OK 的。
然後再來,他額外的去打擊風力,他針對風力有做了蠻多的論述。他覺得風力發電不是一個好的發電方式,而且風力發電是鳥類的墳場,有多少珍惜的鳥類就死在這些渦輪風扇下面。然後再來,這些風力發電的廢棄物就是躺在那邊或是埋在地裡面,其實他們本身也是在創造垃圾,然後他們是去針對地貌造成很大的一個破壞。他反對風電,而且他針對風電的一個討論,我覺得講得非常地明確。所以可能要稍微注意一下,他上的話,那風電可能是他想要打壓的一個主要的對象。那因為他的顧問群裡面有馬斯克,馬斯克是還蠻喜歡太陽能的,所以搞不好是多太陽能、然後空風電,可能是一個短期可以思考的一個方向。就是在一些法規上面,可能在風力上會比較劣勢。當然我還是相信這些再生能源之後面都還是有其發展的空間,只是在他的任內,搞不好這些東西就會受到很多的影響。
那最後一個他宣傳的主軸,就是要去 D-regulation,要去改善 Overregulation 這件事情。也就是說,現在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有太多疊床架屋的法規去做限制。那這些去做限制的法規,他們有趣的現象是他們會增生。當我今天去針對某個領域去做限制的時候,下次有另外一個事件出來的時候,我會去加更多的限制。然後最後面就會產生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你要去真的做事情的時候會窒礙難行。
這就是我們上一集 QA 可能沒有講,就是千萬不要因為一次周全的演唱會,你就開始去針對一些售票、買票的流程去大改,因為你這樣一改下去完蛋,以後就沒完沒了。就是媽有事沒事你就會想要去增修、去增訂。那當然我們都希望說在一個更好的世界,烏托邦裡面,是這些規定會越修越好。可是往往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看到的是規定越來越多,對各個產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甚至你在一些產業發展到很大、做到很厲害的時候,你會注意到一個現象是,奇怪,為什麼會有一些專家、學者、象牙塔仔,就是這些他媽根本就沒有在產業第一線的人,然後來決定「其實這東西是可以做,這個是不能做」。為什麼是你決定?你是誰啊?當然有時候他們會講說「我們也會開一些跟業界的說明會、研討會,大家討論」。只是一般當中規定疊床架屋到一個程度之后,就是那個國家的產業可能就因為這樣子會有超級多的一個受限。
像他有舉例他的好麻吉 Elon 要打火箭的時候,Elon Musk 那個 Elon,他打火箭的時候,這個火箭可能就是要去經過很多的規定的要求,可能會傷害到這邊的海豹還是那邊的鳥什麼小的,還是說掉到海裡可能會影響到鯨豚的定位什麼的。就是一樣,這些東西你會注意到跟前面的東西他都有共同的問題是,他某種像是在弱化自己的國力。
當然我們真的變強、我們真的變厲害的時候,我們本來就是要有一點壓制自己的行為,就是你不能夠為所欲為,這個我們都認同。只是現在就是有點天平是倒到另外一個方向去了,就大家都會覺得說這些規範是 OK 的、是合理的、是越多越好。因為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一些民眾他們可能仇富的心理,他們就不爽這些企業家,他們覺得自己是被相對剝奪,所以都會拍手叫好。但是這東西如果真的疊太多的話,最終傷害到的可能也是老百姓自己。
所以他要做的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他要把 regulation 降低。要這樣的去管制的話,那這個我也非常認同,就讓政府變成是比較小的政府、更少的管制、更少的稅收,然後更多的空間,這應該對大家是更好。反過來說在我們台灣,我覺得也是應該往這個方向去。那實際上我們拿這個稅收舉例好了,就是很多人都喜歡去嘴別人說他怎麼樣不繳稅,你有沒有去思考過一件事情,就是你的稅金到底用在哪?大部分思考過這件事,你的稅到底用在哪?難道真的給這些政府機關去做發包,他們會做得比一般民間,假設我去找人家招標 BOT 來得更好嗎?一定都是這樣子。有沒有去想過這件事?沒有嘛。可是很多人就是他單純的覺得,反正我今天是去課富人的稅,那不是我的事情,就是課爆他,好爽。但這個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去抹殺創意,然後跟去抹殺更多機會產生的可能性。因為當一個東西被管制到一個極限的時候,可能願意進來參與投入的人就越來越少。所以這個在這個國家整體的發展上,我覺得也是一個還蠻不錯的方向。
所以你會注意到,就是我針對川普的各種政策,就是如果他是我國的總統的話,我都會覺得很好。可是因為他今天是他國的總統,然後他針對晶片的這種說法,其實就是說我有一點像是在雞蛋裡面挑骨頭,因為這項直接針對到台灣,所以我覺得「幹,你幹嘛亂講」。那課稅之外,其他我都是滿滿意單的。如果自己是美國人的話,毫無懸念直接投川普。可是如果今天是這個他人拿去做評論的話,我會覺得「幹,這個人還是某種程度上有一些問題」。
那這邊快速我跟大家交代一下,其實這個針對晶片產業的課稅,我認為他是一個政治語言,然後他如果真的要去實行的話,他會自損很多,那一定會產生很多新的變化。但是我們也不要因為這樣就認為他不會去做,他搞不好還是會很瘋癲的去做,然後邊做邊修。但是光是這個直接做下去,加邊做邊修,我覺得就是股票一兩年就是媽的地獄盤,就是會長這樣子。所以我們要去做好此類的心理準備。
但是其實不用太直覺的去聯想說「我要針對台積電課稅,所以台積電完蛋」,他不會長這樣子。因為有些人想說「台積電課稅,這幾天搞不好就在跌這件事情」,我認為不是,因為他直接影響到的其實整體全球的產業,就是應該全球各個產業都會跟他靠北,只有他自己跟他的幕僚團隊,以及他的支持者會覺得說很好,這個就等於是美國第一、把美國工作拿回來,但他不是這樣運作的。
那其他就是很字面上的,反正他討厭風電,然後他會開採稀土,他會開採石油,他覺得核能至少也比風力好,所以他覺得核能有點危險,但是就是比風力好。所以你從這邊可以知道說他的那個方向會在哪裡。那我覺得還蠻有趣的,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
---
好,那這集我們接下來進入 QA 的部分。那先交代一下,這集留言跟我可能會有點不太一樣,因為這個要陪兒子去戶外教學,所以錄製的時間不太一樣。
下面一位,不要誤妻膽大,「我老婆會聽,看他要不要講說這啥小。我講說:『大腿也能不看嗎?』他馬上跟我一起看了,還要我爽啦!我還有老婆萱萱,10 月 27 號是他的生日,請主委用某男的聲音跟他說『老婆萱萱,生日快樂,天天開心,身體快樂』,還有派愛特的聲音祝我 11 月 16 號生日快樂,『先生,生日快樂,一路來你都辛苦了,有我在,你就放心,我會帶你到處玩,享受退休人生,愛你』。」
好,愛你。下面為 QQ 青米進化水月。
下面一位,QQ青米進化水月,「生日快樂。否認、震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一切都是別人的錯,不是我的問題。我只錯在重壓、錯在 FOMO、錯在不敢砍倉變成價投。現在藉酒澆愁,未免太沒意思,不如跟我聊聊天吧。在這之前是否有跟上中國賦予 AI 先進設備,甚至是唯一的 CPO 大廠要是被烏雲遮住了,大家都會傷心的吧。我的兄弟,你只要笑著然後在這裡稍微等一下就好。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別往心裡去,所以忘記吃藥跑出來。」
下面一位,SEISMIC T W,「怎麼說服老韭菜?孟公安安,有同事是半退休後回來繼續上班的,幾天前在大盤漲的時候亂當沖輸的一蹋糊塗。雖然很久終於在前段時間買 ETF 抱著不動,但剛好遇到回調一天跌千點,開始唉聲嘆氣,就整天聽到他在念什麼 ETF 多穩多穩,還不是賠。這感覺根本是不想玩長期,反正就半退休了,放這麼久是要一起進棺材是不是的心態。這種老韭菜要怎麼樣救呢?還是說反正不愁吃穿,賠光有小孩可以養,放他繼續韭下去?P.S. 他買中工沒多久,京華城案就爆了,根本就是韭菜之神。」
中工真的也已經殺到蠻多大戶的。那再來,對,就是確實很多人他的心態是無法接受比較長期一點的持有,他不只是一些小散戶,一些大戶也是,他就是沒有辦法長期抱股票。我覺得那是個性的問題,就是你怎麼樣去跟他講都講不停,你給他看多少案例,他都是無法認知到。他只要在眼前注意到狀況不太對,他就受不了。就像是有些人就是注定要打工的,因為他根本看不到一些比較遠大的夢想,因為你看不到那些東西,你就是不可能去做一些潛在爆發力很大的投資,你就是不可能去當個資本家,你一定是要拿零工,因為零工薪水就是我當天可以自己領。所以這就是每個人格局不一樣,但他其實不是一個貶意詞,不知道說這個人怎麼樣,就是格局不一樣跟個性不一樣,他們會做出的選擇也不一樣,所以你去勸他真的沒有什麼太大意義。
下面一位,看見星的雞,「膽大很好看。主委您好,近期在市場上有找到認為有潛力的題材:AI 加速卡(DPU/SmartNIC),想詢問主委對於這個市場的看法,以及瑞祺電通、智邦、立端在 AI 加速卡上的差異。目前認知瑞祺是鎖定在中小企業,而智邦跟立端則是在資料中心。謝謝主委,祝福主委一家平安順心健康。」
你的認知有點怪怪的,瑞祺跟立端應該都是偏中小,那智邦是有做進去像是大型 CSP 的交換器,所以智邦確實是比較偏向 data center。立端做的東西可能有些是 IPC 的,它不只是中小客戶,可能還有一些那種 ISP 用的比較低階的機子,所以不是那種很貴、你印象中的那種超頂級的交換器,它不是那種。瑞祺的話,一樣算是 IPC 的一員,所以瑞祺跟立端你可以放在一起看,可是智邦跟他們放在一起看就不太一樣。但一樣,他不是說去比說哪一個公司是比較高大上,哪個是比較一般,就是說他們專注的方向是不太一樣,P/E ratio 的程序也完全是不一樣,所以要把它分開來看。AI 加速卡確實是一個不錯可以注意的領域,就是整個 Switch 在後面都會有這個換代的需求,所以確實是一個可以再繼續看下去的產業。
下面一位,Fresh GIN,「買東西買喜歡的東西也是一種自我實現。請問:一、美而蒂系列網站有在營運嗎?運鈔車開起來。二、癌大上槓的判斷是重題材、重技術面,還是說有個內化的比例在呢?」
那個網站其實已經沒有在營運了,那之前會營運是因為之前有一個我大學的學弟,他那時候說要跟我一起學股票,所以那個網站就是放給他去寫一些東西,那我順便去驗證他,那只是後來他去做別的事情了,所以就沒有再繼續下去,網站也沒有再繼續經營下去了。所以本來網站我自己也不太會上,一開始那個就是放給人家去寫,然後本來試著說他如果繼續然後寫出一些心得的話,說不定可以把它變成是某一種可以去匯聚很多人智慧的空間,但看起來是沒有辦法這樣推,我也懶得去推。然後再來講說上槓的判斷,我認為是偏題材跟基本面,技術面反而還好,技術面比較不會用來當一個上槓的基準。就是上槓其實可以簡單想像成說,就是你希望可以在這邊放更多的部位,那你是怎麼樣決定哪個東西要放部位多跟部位少?對我來說是以基本面跟題材為主,那技術面不是我會看的一個第一順位,他是第二、第三順位,所以他是排得比較後面的。
下面一位,18公分不含皮,「主委你好,想問 DDR3 明年報價有機會上調嗎?」
現在看起來比較難一點,因為大廠有拿一堆貨出來倒,這是最近發生的事情,所以那批貨把它消化完之後,就除非不知道,在一些工控領域有非常明顯顯著的復甦,而且復甦還不夠,要到很強力的復甦,然後大家去緊急拉貨,才會看到這個報價上調。那我還是呼應到就是我可能不知道,半年以前,是更早就跟大家講,就是這種報價上漲、缺貨上漲這種題材,有時候你等到那個報價真的上去之後,你在追都還來得及。好,雖然在股價搞不好已經漲了 30% or 50%,可是真的會缺貨漲價的東西,他不會只噴這樣,所以你可以稍微等到那個報價趨勢扭轉之後再看,它都不急。
下面一位,Tinidesk,「祝老公生日快樂,今天我就找你看完了。」
下面一位,孟恭我蝦Gong,「我也要抽電玩,為了抽癌大的電玩,我準備一些笑話:爸爸脫褲子,猜一個家電?媽媽樂。唐氏症勃起,猜一個食物?唐揚雞。不要這樣子。台灣阿大評分足夠,不如早點被關,就可以讓癌大兌現抽遊戲機的承諾了。另外請孟恭用石頭的聲音說:『If you smell what The Rock is cooking.』希望英國的慣老闆可以早就回來,2025 好好團聚。愛你,愛各位,愛你們。」
下面一位,傳說中的申先生,「手機可以給諾亞換照片。孟恭,最近小弟想將原本的小攤販改店面,不知道您之前在選店面時有什麼特別注意的地方?」
我自己本身是沒有在做生意當老闆,我是投資人,當然在投資的過程中會幫忙他們選店面、看店面。其實以最近這個林口我開的兩個店,我投兩個店來說,都是我去選的店址,我就稍微講一下我的心得。首先當然是要先考量人流量,特別是你的 TA 會不會在這附近經過,就要先稍微評估一下你的目標群眾是不是這附近會出沒的人。所以像一個甜點相關的,就直接開在美國學校的康橋隔壁,反而這個地方我就知道,我媽開這裡穩贏,很難輸錢,確實就是整天都賣光光。另外一個做運動伸展,就是選擇在林口有一個運動中心的隔壁,會選擇這個地方,當然不是說他的人流量已經最大,因為隔壁有運動中心,所以來這邊運動的人說不定就會往這個地方靠,就是他有機會來這邊也做一些運動伸展之類的。但我們當然其實有可以去選更好的點,就以這個伸展來講,就是要我去選,就是真的可能有潛在最多人流的地方是另外一個地方,可是那個另外一個地方他租金可能又太高,所以還是要評估一下就整體的各項表現,也不會只用單一一個面向去做討論。然後再來房東的選擇也蠻重要的,像本來有一個店面要選,可是那個房東他就是有比較多的要求,他有很多蠻神奇的條件,所以最後面就選擇不要,因為一想到要跟他再相處這麼久,可能就會比較辛苦一點,所以就沒有辦法。所以應該說各個面向都會看。如果要給別人建議的話,我覺得要相信你的直覺。相信直覺之前,請先多花很多時間去店面附近走一走,甚至直接拿一個椅子在那邊坐他媽兩小時,觀察一下,那可能要在不同的天氣、時間,早上、晚上都去看一下。除了多看之外,然後就是盡可能的累積你對那個地方的感覺,然後最終相信你的直-覺。當今天這個直覺怪怪的就不要選那個地方,我一向都是很相信自己的直覺,但是我相信自己直覺的方式不是那種無腦的傻相信,是我先把一堆東西都餵給我自己的腦袋之後,然後我就相信說我腦袋直接轉出來的那個反應。
下面一位,老大歐文,「彎彎瀏海哥,孟孟你最帥。麻煩用會讓人潮吹的某男聲音……」
沒辦法,我不會讓人家潮吹,我只會讓人家軟掉。
「……以助院子裡的高陽 10 月 26 號生日快樂。」
謝謝院子的高陽,10 月 26 號生日快樂。
下面一位,神機小菜逼八公務員敲碗追,「好想問一個問題,如果看好一檔股票加倉到當時的約當部位 20%,後續股票噴出去會調整再平衡嗎?還是會看當初買入的理由來決定呢?感恩主委。」
這位兄弟你應該講的是特斯拉吧?是的主委,我就是想問特斯拉。不是啦,我跟你們講,這個自己爆雷。就噴出去會不會選擇再平衡?要看狀況。一般我會去主動做再平衡的標的,是這支標的,我本來就想要減碼了,我本來就想要殺肉了,所以我才會選擇把它當成是一個再平衡的標的。或者說它真的是噴太多、噴太大,然後我又怕說患得患失,之後假如是牛轉會賠很多錢的話,我就選擇把它 take profit 出來一些,然後去買其他的東西。但如果說沒有什麼特別的狀況,然後它也長得好好的,我還是很相信,就是股市民言,就是當一個東西長得好好的時候,你就讓它自己長大。因為有時候它會長大到你難以想像的一些程度,然後特別是在美國,很多部位真的很有這樣子的感覺,從可能 2018、2019 抱到現在,嚇死了。當然不是說死抱到現在,就過程中也有一些加碼、一些減碼,可是基本部位都在那時候就發現說,不如完全都不要動,可能賺更多,會有這種很有趣的發現。那當你多一點這樣的體驗之後,你對標的會有更深的認識。所以其實很多人問的問題都不需要太急於去獲得一個答案,有時候就是說你待久之後,你自己就會有答案,真的。
下面一位,散戶衝浪手,「有感而發。昨天睡以前滑手機滑到打瞌睡,半夢半醒間看到螢幕突然驚醒,想說哪位俊俏的臉龐停留在我的螢幕許久,原來是我們的好朋友孟恭。讓我們拿起手機再看一次他帥氣的臉龐。謝謝老公,也祝福老公、麗莎、諾亞、巧可一家平安幸福。」
好,這位朋友講的應該就是我新換的一個大頭照,那為什麼換這個大頭照?因為老婆會講說我前面那一張 Barbie 的大頭照超噁,她說真的超噁,「你不看自己的表情?你沒有把照片放大?超噁!」然後我就為了氣她,我就去拍一個就是男人的無敵角度,反正就是手機拿 45 度角,然後躺著這樣拍,那整個雙下巴都拍出來,我說「這樣就比較好看嗎?」他說「有比較好看」,我說「好啊」,那他媽的我上傳,看大家怎麼講。然後上傳,媽的不知道是怎樣,就破萬個讚,你們這些人是他媽有病。然後重點是有人在那邊分享,我不知道分享他媽腦袋是怎麼樣。我本來一開始看到分享我就覺得就很好笑,我們北爛歸北爛,沒有屌他,然後隔天跟人家去喝酒,然後喝酒的媽的就很神經病你知道嗎?他們說什麼潛水炸彈、深水炸彈,那深水炸彈怎麼搞?他把高粱先加滿,放到小杯子之後,然後再把它炸進去啤酒杯裡面,我們就這樣拿來灌。然後灌到我回家就慢慢的,慢慢的就越想越不對勁,為什麼你們還一直分享我那媽的照片?那所以呢我就把這個手機拿出來,然後就發一個動態說「你們在那邊分享殺小」,然後因為這樣子就更多人分享。所以我就把那個始作俑者找出來,就一個姓黃的,黃冠廷,幹。那黃冠廷是第一個分享的照片,我就說「你幹嘛分享我的照片?」他說因為他很喜歡,他想分享。然後因為那時候我頭腦又不太清楚,我想說「他回答的太好了吧!」就是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回答,他真的喜歡我的照片,所以我就跟他說「我要送你電腦」。所以我就把這個 Cooler Master 送我的電腦,那電腦是十幾萬喔,那台是四萬吧,我就把這台電腦直接送他,我跟他約時間,然後他來我家,我送他。那絕對不是什麼暗樁說什麼的啦。所以跟大家聊一下這個節外生枝的東西,還蠻有趣的,就是因為那個照片,然後所引發的一個小故事,然後跟那個聽眾結緣這樣。其實如果說送東西很方便,大家都來我家自取,我他媽有超多東西可以送的,那什麼一些公關品、麥克風什麼的,我通通沒有在用,因為我都有自己的東西,就算自己可能我已經有的,他們還是會寄給我什麼的,就是這些 sponsor 都超級好的,然後我家一堆東西,然後我也不知道要幹嘛。所以如果可以把它去拿來送聽眾,我覺得挺好的。但是對,不要用這種奇怪的方式,不要再分享我的照片。
下面一位,留言測試,「一、請問孟恭如何觀察處置股?入關前、中、後該怎麼看?二、股市這麼刺激,會不會對女色沒有感覺?三、小孩問男生有雞雞很麻煩要保護他不受傷,下輩子想當女生,請問孟恭會怎麼回答諾亞?祝您一家平安健康快樂。」
非常感謝。一、處置股的話,一般我覺得我自己的標的被關進去就很高興,就代表說是一個飆股認證,所以我其實對處置股的認知就到這邊。然後我知道說在觀察所的這個期間,就是你自己身為假設比較大的籌碼,或是你觀察久了就知道說大籌碼不會在這時候出貨,所以一般在處置期間就會防守。那守得夠好的話,搞不好出處置之後就繼續噴,然後再進入第二次處置,然後越關越久之類的。所以一般買到處置股,我自己就覺得很開心。那如果你想說什麼前、中、後,你是講到很細微的微操的話,我比較不會,但是我身邊有朋友是專門在做這個,因為其實在市場就是有一個派人是做這個,那一般他們在做的東西跟我們的認知很像,反正在這個地方,他就是流動性會被抽掉,所以就會有一個上下緣,就是在這個上下緣去做。那只是因為我並不是這個專業,我就沒有辦法跟你說太多。然後再講說會不會對女色沒有感覺?怎麼會沒有感覺,還是會有感覺,但是會對很多那種所謂的刺激的事情就沒有感覺。因為在股票裡面賠錢賠到就是媽的可能睡覺脫褲那種感覺,就是太刺激了,所以其他那種所謂的刺激的事情,對人家的很多影響都變得非常的有限。然後講說如果小朋友這樣子的問題的話,不知道,你就跟想說這個小鳥你可以……你把它握住就安全了,就是你不一定要當女生嘛,那你真的想要當女生的話,你要知道就是女生也是有東西會給別人騙走,你知道嗎?所以男生跟女生都有東西會給別人騙走,重點就是你要怎麼把自己的東西守好,這樣而已。所以剛才講說不要想太多,就是小朋友他確實會有很多幻想,像我兒子有時候會覺得說他自己是貓咪、他自己是狗狗,他會學狗叫、學貓叫一整天,如果說要學一個女生學一整天的話,我也是不反對,就是萬聖節把他裝成是安妮亞,我一直想這樣試試看。好,所以就是會讓他試看看,然後跟他溝通看看,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下面一位,Sherry,「怎麼可能留言失敗這麼多次?想請主委幫我祝 10 月 13 號生日的媽媽 Vivian 生日快樂。上次他聽到我對我爸的生日祝福,吃醋了。他想要跟你說,這幾年發現你個性上的成長,就像看你長大一樣。也感謝媽媽在我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會幫我找到解決方法,就算跑了全台灣也情願。希望你的退休生活依舊充實,但別忘了要多愛自己一點,就算我不在家也依舊想你。」
非常浪漫,上次幫爸爸祝福完之後,然後現在對媽媽祝福,我們祝 Vivian 10 月 13 號生日快樂。然後想說那個什麼個性上的成長、看著我成長,是講說我嗎?是我嗎?那如果是的話,其實我不會覺得說是怎麼講,就是這種個性上的成長,然後整個人變成一個更成熟之類的,我覺得都有好有壞。就是可能比較早期的自己,雖然也沒有說真的多早期,但是其實這幾年真的變得很大,那時候也有那時候的好,就是更加的犀利,然後比較直接,然後比較甚至有點反社會這樣,有些聽眾講的。那個時候也有那時候的好,我不會覺得那時候不好,就是現在舒服的樣子就真的是長這個樣子。所以有時候就是說時間到了,我覺得有這個老婆、小孩子,真的是有蠻多的改變。那大家可能有時候有一天也會在人生的之後有什麼樣的變化,那會讓你可能個性就變得不太一樣。但其實不是代表說那個你不見了,就像上次我很驚訝的發現說,我以為說是我自己很情願、很甘願就是說越做越長線什麼的,然後直到有券商幫忙之後,媽的開始狂敲短線,然後超級爽。或者說我本來以為說我其實應該已經不喜歡聽團了吧,不想跟人家擠吧,結果媽那天回去搖搖一下也是蠻爽的。所以很難講,我覺得這可能跟流行一樣,就是一下子流行這個,一段時間之後又復古回去這一套。
下面一位,9930599,「奇幻冒險。感謝某男分享觀念,祝福老大一家喜樂平安,愛您。我想問貸款投資,我是不是能夠理解像服務業將自己未來的購買力提前投入股市,每個月繳款是強制自己存錢,利率的部分是服務費?我投的標的有八成是全職,兩成小型股,每天吃好睡好,看到股市崩盤就看盤軟體關掉打遊戲追劇,除非投資的公司有什麼重大的方向改變才會考慮換標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現金帳戶累積起來很慢,情況下我這樣觀念有什麼問題?」
沒有什麼問題。所以其實你本身去買房子、房貸,或是說你去貸款去投股票,你確實就是借用你未來的購買力,沒錯,就是先借錢,未來你會慢慢還。甚至是你也沒有要還,你會隨著你的本金越來越大,然後去放大你的槓桿,這個其實我覺得在我們日常的操作中,在房貸這大家最熟悉,在股票其實也蠻常見。那只是這個股票的波動畢竟是很大,而且股票的變化也很大。如果你不是可能丟這種大型的全職 ETF,因為它本身會去做輪調,那比較差的公司會被汰換掉,它比較像是一個很難被擊倒的存在。那你自己去挑,就算你是挑權值股,你要知道這權值股可能在 10 到 20 年間的 time span,它可能會變化,就是可能過去最大的公司,未來它不一定是最大的公司。所以它還是有比較大的風險,就是我覺得股票風險它還是相對比較大,但不是不能夠開槓桿,就像我自己也會去開一定比例的槓桿。只是這個槓桿比例隨著你的資金變大,你就會覺得它應該慢慢縮小。就算是一些鼓吹槓桿的學者或是一些投資人,他也會告訴你說隨著年紀變大,那個槓桿一定要慢慢降低。就是大家都知道這個東西本身是有風險,那只是因為你年輕的時候你知道說,就是怎麼講,你可能最賺錢的時機點你還沒到嘛,那你未來一定會越來越賺越多錢,所以你是不是現在可以去支用未來的購買力?這個是成立的。所以只要在你確定這個部位不會爆倉的狀態之下,要去開一些槓桿,我本身是認為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可是前提是他不會爆倉。那如果你今天是有做可能五到十支的標的配置,你開到 1.2、1.3,其實有點太多,1.1、1.2 我覺得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但如果你往上開的話,你還是要注意天有不測風雲,他在極端狀態之下,還是有可能直接把你掃出去爆殺。那如果有錢補的話是還好,所以還是要注意一下你的現金流。我沒辦法去質疑你這種槓桿的投資,如果說沒有強勁的現金流的話,建議還是不要任意去擴增自己的信用,因為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我知道有些人會講說,那不知道我要等到什麼時候,你知道嗎?所以很多時候會走火入魔的人其實就是窮鬼,窮鬼更容易走火入魔,為什麼?因為他就是覺得說「我把它死了算了,來拚一發」,你就是真的如你所願,你就死了。要更加的小心,所以我們只會勸大家向善、勸大家保守。那我們自己會很誇張,跟你們講說我們有一些有風險的操作,在節目有分享,但不會去鼓勵的原因是因為,就知道這個東西是有機會掛掉的。你不要開槓桿,有時候慢慢來真的比較快。
那這一集就到這邊,就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