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06:<コ_彡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本期節目由中國信託中華電信聯名卡贊助。

不管你是使用中華電信的行動門號、市話、寬頻或 MOD,現在到今年 3 月底之前,以中信中華電信聯名卡設定帳單自動扣繳,每一筆都可以有 10% 的 Hami Point 點數回饋。Hami Point 一點就等於一塊錢,可以再繼續折抵帳單,也可以兌換像是 7-11 的商品卡或是星巴克咖啡這類的即享票券,所以其實有點像是直接把帳單打折回饋給大家。

今年 2 月底之前,透過主委的專屬連結申辦中華電信聯名卡,要直接放送一波福利。這邊說放送絕對沒有誇張,因為這跟對口對福利的時候嚇到,我說:「確定有這麼大方?你確定真的沒有什麼誤會?」他說確定是這樣。那有哪些呢?首先就是刷卡後 30 天內只要刷滿 888,股癌聽眾專屬贈送新戶 700 元的刷卡金,舊戶也沒有被忘記,有 300 塊的刷卡金。

此外,最殺的來了,額外加碼再抽 PS5 超級豪華大禮包,內含遊戲機主機、光碟版、無線控制器、雙手把充電座、無線耳機組、主機兩套遊戲:《NBA 2K21》中文一般版、《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中文版,總價值新台幣 26,947 元,一共抽出 3 組。這只有使用我們專屬連結辦卡的人才會有的福利,非常大方的一個活動。

活動只有到今年的 2 月底,若想參加這個舒服的福利,要趕快到主委的專屬辦卡連結辦一張中華電信的聯名卡,並達成上述的條件。這個會放在我們的連結欄這邊,有需要的朋友,想要有這個點數回饋,或想要參加抽獎的朋友,就千萬不要錯過。謹慎理財,信用至上。信用卡循環年利率:中國信託銀行 ARMS 指數加碼利率,上限是 15%。循環利率基準日是 104 年 9 月 1 號,其他費用請上中國信託銀行官網查詢。

---

我剛起床看到一個新聞寫說,金管會示警富邦 VIX 溢價暴增,可能會有下市的風險等等的,就突然回想到我們在差不多第五、六、七集,那附近很早期的時候,就跟大家聊一些很坑爹的商品。就是商品可能買了之後,對你的整體資產,我覺得是非常高風險的東西,比如說像是元大S&P原油正2(00672L),那時候大家非常瘋的東西,或是富邦VIX(00677U)。那現在突然回頭一看就覺得蠻有趣的,比方說三個月之後才來聽股癌,而且又是從來沒有在市場裡面的人,他會不知道在講什麼,因為他要去找這個商品的時候,就發現根本找不到,因為它早就已經下市清算掉了。那什麼富邦 VIX、或是原來的原油正2,都是一樣的東西,我覺得它都不見了。

你就會覺得,你知道那時候我還會跟一些人吵架,錄完節目之後不是又被人家嗆嗎?說什麼「那是因為你不懂玩,懂玩這個怎麼樣……」對,你最懂玩,玩到東西都下市不見了。其實我覺得在股票市場裡面,很多人會忽略風險的重要性,但是其實控管風險也並不是一個那麼遙不可及的東西。我就拿現實生活舉例,現實生活中我跟你講說去軋票可以賺錢,當老保或是你去賣毒,或者是你去當詐騙車手,都可以賺錢;打電話去騙阿嬤,跟阿嬤講說你是美國軍官,你也可以賺錢。但是在現實生活之中,你會這樣做嗎?你不會,因為你知道做了你可能可以賺到錢,但如果說你今天給警察抓到,那你可能就要把犯罪所得全部吐回去,可能還會被抓進去關,可能還有罰金等等的,還被割器官。所以你不會想要做,但在股票市場裡面,雖然你不用被割器官,不過有些商品,跟從事現實生活中高風險的事情是差不多的。就是一樣你可以賺錢,但是為什麼你要去挑一些風險特別高的東西?有些人會告訴你說,這個叫做「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都是好貓」,或是告訴你說「會漲的都是好標的」,我覺得這些人都是腦袋撞到,腦袋撞到才會跟你講這樣子的東西。

有些商品它天生就是比較弱勢,特別是我跟大家聊過說 ETF,我只推薦原型 ETF,而且其實我也不太喜歡策略型的 ETF。一般菜雞入門,一定從市值型的 ETF 入門,所以基本上你都有把我講的話聽進去的話,你就比較不會踩到坑。但是很多人去買 ETF,他可能就會買到,比方說這個富邦 VIX 也是 ETF,那個 00672L 也是 ETF,這不可以買,因為只能以市值型或者是原型 ETF 為主,這是我推薦的東西。那像是富邦 VIX 這種 ETF,我覺得它就是比較危險,它的風險是相對高的。

這個東西其實理論上是給你當避險的工具,而且當避險的工具還不一定是條件最好的,它可能就只是一個選項。我覺得這東西不管怎麼說,它長期持有你都是一定賠錢。先大家解釋一下,富邦 VIX 是什麼樣的東西,雖然可能聽老幾集的人有聽過了,那我就稍微幫你複習一下。它是在追蹤美國標普 500 的波動率指數(VIX)的一個東西,藉由買賣 VIX 期貨來達成追蹤。那波動率指數是什麼東西呢?它的條件就是去看標普 500 的標的,它的選擇權的價格高跟低,來回推波動率是多少。

什麼意思呢?選擇權就是說,如果今天在一個大家覺得未來市況沒那麼好,或說未來市況非常好,這種情緒非常激昂的時候,選擇權價格就會往上升,那當然波動率的指數就往上升。所以只有在超級的暴漲或是暴跌的時候,你會看到 VIX 有比較劇烈的表現。可是在大多數的狀況,就是說緩漲緩跌的時候,基本上 VIX 都是會持續蒸發的,因為它的期貨的特徵就是正價差,大家對於未來是比較有這種避險心情的,所以因為正價差的關係,長期下來就會持續地扣血。

於是這樣的東西,就只有在大暴漲或是大暴跌,特別是以大暴跌的時候效果最好,它可以達到保護你部位的一個作用。但是,只有在比方說你可以精準地猜到什麼時候暴跌,或說你可能買進,最多最多就是拖個一兩個月內,它一定要暴跌,如果沒有的話,你要趕快把這個保險部位清掉,因為它會持續地侵蝕你的本金。這就是要使用這個商品,你要知道一些基本概念。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可能就把這個當成自己,甚至當成是主要部位在買。我已經強調這是避險部位,避險部位可能就是你在裡面配個 2% 到 5% 極限,可是有些人甚至當主要部位,什麼丟什麼三成、五成資金在買,我覺得這些人真的都腦袋撞到。

那這樣商品長期是注定會扣血的,他算算大概每年會蒸發的淨值大概在四、五成左右,它會持續的扣血。所以你就想四、五成是多可怕的事情,三年前假設你一千塊丟這個東西,到兩年前就變成五百,到一年前就變兩百五,到現在變一百二十五,差不多是以這個速度在往下跌。你只有在,比方說崩盤前,或說崩盤正在進行中,趕快塞一點進去避險,這個東西才有可能會去對沖掉你現股部位的虧損。但是九成九的人用不到這個工具,大多數的人進場,你想要避險,你就是減碼離隊,散戶最好的避險就是減碼,就是這樣而已。那如果說你的部位大到出不掉的,才有可能會去考慮使用一些避險、槓桿的工具。

那這樣商品,因為非常不推薦大家去持有,那我覺得它應該也是下市下定了。雖然現在可能比方說,假設下禮拜我們遇到一個標普 500 的大跌,假設美股遇到一個大跌,你會看到它又再飆漲一下,但是長期來看,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之後,它一定會下市,因為它一定會達成我們國內的一個下市標準,也就是說它的淨值長期低於兩千萬,或者是它的市價低於兩塊錢,然後持續超過,本來是三天,現在改成三十天,那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它就下市。那我覺得它是下市下定了,在這邊跟大家稍微複習一下這個時代的眼淚,也告訴大家說其實像這樣的商品真的是不建議大家去持有。特別是假設你買到在你部位很大的,回頭試算什麼反向 ETF、槓桿型 ETF、或是這種波動型的 ETF,基本上你只要持有在你的部位超過什麼 5% 以上的,你一定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你一定是在累死自己。

好,我們考古就到這邊,我也不是故意要,你知道,像出來宣示說:「你看,當時跟我叫板的人現在全部都輸了,我好棒棒。」這樣。你也知道那些人他們可能會告訴你說:「沒有,我就短期短出,我早就已經都賣掉了。」但是長期來看這東西是賠錢。其實這個東西也不像是我跟 NVIDIA 對作,大家知道我們在 1 月 4 號那時候在群組裡面突然間氣氛來了,決定來對作一下,我買他也買,那繼續他買可能就會往反向跌,那我買我當然希望它漲,我覺得基本面很好。這個東西其實,比方說三個月後開牌,誰輸誰贏不知道,這真的不知道,因為一個公司的股價會怎麼走,也不一定跟基本面百分之百貼齊,這個東西真的很難說。

但是像是我前面聊這些商品,基本上我就蠻有把握我會贏的。因為這位點像是進去賭場裡面,不管你是賭什麼黑傑克、百家樂,還是說什麼其他賭場裡面看到的好玩小遊戲,它的共同點就是在裡面,這個莊家的勝率一定都是比較高的。你可能會贏一點錢,所以賭場最主要的工作是什麼?電影也演給你看,老千電影就演給你看,那就是告訴你說,它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把你留在賭場裡面,因為他只要把你留在賭D場裡面賭久,你下的次數夠多,然後你可能會有幾次的極端值剛好給你賽到賺到錢這樣,可是如果說你下的次數夠多,你一定會賠錢,因為那個勝率跟你就是算好的,差不多是這樣的狀況。那我覺得有些商品還是注定會讓你賠錢。

---

好,那我們就進入下一個話題,跟大家聊一下半導體整體的事況。我講到這東西,大概我覺得蠻有信心,在未來的一到四季之間,我覺得是假設說沒有任何的改變的話,這個劇本應該是會發生。但是如果說有任何的改變,那我會盡量在節目裡面跟大家更新,因為你要知道其實很難做到你去預期未來怎麼樣,然後市場就照著這個步調去走,然後你就出來跟大家講說:「你看吧!我早就說了。」我覺得在市場裡面你不用去執著這樣的東西,因為這個非常蠢的,你不要去做太多的沒有意義的猜測。你可以去規劃一個劇本,那劇本假設沒有照你想像中的發生,你就隨時去修正這個參數,因為我覺得修正參數並不是一個很可恥的東西,而且它是必然會發生的東西。

所以大家其實與其去迷信先知,我覺得那些感覺已經跟你講後來什麼,變成法神,然後講得言之鑿鑿,說超級有信心的,我覺得其實大家要多去學那些願意修正自己說法的人,我覺得這種人才是可能比較有本事的人。這邊當然不是講我自己,是說可能外面有很多一些分析師,有些人會講說你看誰誰誰,很會講總經的,一直看他說法改變。沒有,告訴你說法改變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就像是你在電腦裡面要去跑分析,你要丟很多參數進去,你丟參數進去,你才有辦法跑出一個分析的結果。可是如果今天把某個參數給改掉,特別是那種大參數給改掉,那可能跑出來結果就不一樣。比如說你要去算總經的話,那參數之一就是失業率,假設說今天因為某個狀況失業率又大幅提升,那當然對於總經的預測你就會去做一個修正。所以其實會修正是很正常的。

我相信那個預測的準度大概是這樣看,預測最長期應該是很容易的,比如說我們可以預測到很長期的未來,大家是會使用自駕車,那我們可能會變成一個星際文明,然後我們可能會採用大量的 Internet of Things (IoT) 物聯網等等,這個超長期的大家可能可以預期到。那中短期的,中短期的可能是排第二難的,就是因為你已經用所有已知的訊息,你有辦法知道說可能三個月到六個月之間的變化會怎麼樣,這可能是第二難的。那我覺得最難最難的差不多是中期,比方說一年、兩年、三年內的變化,因為這個變化真的太大了,可能因為選出來的總統,他的一些決策,他的國師顧問告訴他該怎麼做,或者說經濟團隊該怎麼樣去做一個是鴿派還是鷹派的取捨等等的,他可能都會對這些東西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不過我覺得目前半導體,我看差不多一到四季內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甚至說如果它殺便宜的話,我會想要進場,我會想要再進場去多建一點。那如果你對半導體不夠了解是也沒關係,應該說投資本來就這樣,你不可能對一個公司到非常非常的了解,而且甚至有時候你非常非常了解不一定是一個好事。有時候非常非常了解反而是一個詛咒,因為你會完全不敢買,也不敢賣,因為你會知道,像之前一些缺貨的公司的股票在大漲的時候,他自己知道說這個缺貨會緩解,可是他就完全錯過了這樣的行情,類似這樣的東西。因為你在業內,你可能知道的東西比別人多,也不一定會對你造成完全的幫助。

所以我覺得其實最好的知識含量是介於你對這個東西是了解的,但是你不用細到,比方說這個它的裡面的數據諸元什麼你都把它背出來,沒有必要到那樣的程度。你就要知道比方說目前的大局是什麼樣,他其實就可以在投資上面對你造成很大的幫助了。那如果說你還投資半導體,你沒有辦法知道說每家半導體公司它實際上的差別什麼?比方說我今天要你背出 NVIDIA 跟 AMD 的卡,差別在哪?他們到底有哪些關鍵上的不同?這個你背得出來,我覺得對你的投資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反而你就要知道說,一下市場上大家比較喜歡誰的卡,那誰的卡是在利基市場上,你知道這樣的東西其實就非常的足夠了。

那這是對於這種主動選股仔,主動選股仔你要知道這樣的東西。那如果說沒有辦法辦到主動選股的,那其實也 OK。比方說你看好整體半導體的表現,但是你沒有辦法去從半導體的股票裡面,挑出你覺得 OK 的股票,你可以採用 ETF。那其實你本來有在投資這種全市場的 ETF,比方說像 0050,比方說像 VTI、Voo,或是像 QQQ、QQQM,你一定就有投資到很多半導體公司,它本來就包在裡面了。只能可以要求到更進一步,如果我要更進一步怎麼辦?我覺得我要專門挑這些半導體公司投資,我可以怎麼做呢?

有兩個選項,在這邊分享給大家。那首先就是有一個公司叫做 VanEck,他有出一個 ETF 叫做 VanEck Vectors Semiconductor ETF,那交易代號是 SMH。那它追蹤了 25 檔半導體相關的公司,我看了一下他的成分股,我覺得是 OK 的,比方說有當然熟悉的台積電、NVIDIA、AMD,那 Intel、Qualcomm,或是 ASML、應用材料、德州儀器、博通等等的。那基本上就是很重要的一些半導體的公司,包含什麼 IDM、Fabless,或者是 Foundry,都有包在裡面的。那什麼叫 IDM?IDM 就是一條龍。那 Fabless,他自己沒有產能可以生產,但他就只做設計的。那什麼叫做 Foundry?像台積電就是,就專門在做生產的。所以目前的晶圓半導體的產業,是大多數是以專業分工為主,有些人去做設計,有些人去做生產,像台積電就專門在做生產的,差不多是這樣的一個形勢。

那有另外一檔 ETF,我個人是覺得它的 cover 的範圍更大,稍微好一點,不過這兩檔其實我去跑回測我發現差距不大。可能現在要講這檔,就是 iShares PHLX Semiconductor ETF (SOXX),他的費用稍微高一點,但是他是有 cover 到 30 檔。那其實整體來說績效差不多了,所以其實你選一個就可以參與到整體的半導體的市場了。那費城半導體這個指數是蠻重要的,它就是以前是由費城交易所編列的一個指數,後來被 NASDAQ 給收購進去了,所以它現在算是 NASDAQ 底下的。那費城半導體指数裡面就有台積電,只是台積電的這個權重佔比不是很大,因為它的這個權重計算方式是以在美國的 ADR 為主,就是他沒有算整個台積電的市值,他就算說在美國上市 ADR 這個市值。所以在美國 ADR 好像是台積電的大概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左右而已,所以可能在裡面佔比就沒有那麼大。但是我覺得這個指數也算是很完整的去跟大家包到了整個半導體的裡面所有相關的一些公司。

所以其實如果說你對半導體的主動選股沒有把握、沒有信心,或者說做不到的話,你可以藉由這個,就是說假設你看好半導體業界的話,你可以用這樣去投資。那成分股兩個 ETF 包的東西都差不多,只是一個稍微包的多一點,那費用稍微貴一點,但是其實整體表現是差不多的,所以這算是一個可以投資的管道。我先跟大家講說你有哪些工具。

那再來就是跟大家聊一下台積電開出來這個法說會的一些相關資訊,為什麼我會覺得算是驗證,我覺得半導體可能在接下來的表現會很好。當然長期我們不知道,如果說有修正的話,因為一些可能政局的改變、或說供應的改變、價格的變化,那可能會修正我們的判斷的一些整體的結果,因為參數改變了。那在修正之前,目前還是持續看好。那先跟大家聊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

那首先是台積電在 2020 的 Q4 營收是 126.7 億美元,那年增 14%;那毛利率是 54%,前值是 50.2%,所以毛利率上升蠻多的;那這個營收也是很漂亮的;那最後淨利年增率也是 23%,所以整體都是在一個成長的狀況之下。可是最屌的來了,最屌的就是說,他在一個開出這麼漂亮的成績之後,他竟然告訴大家說他要去上調這個年複合成長率,目前是預估會 10% 到 15%,一般是 5% 到 10%,所以就是說,當今天開出這麼漂亮的成績,大家可能會想一件事,會不會台積電已經來到一個很高的基期,然後在下一年可能就沒有辦法開出這麼漂亮的成長率?結果竟然還把成長率往上調,所以是強上再強,差不多這樣的狀況。

不過我還是得強調,你看到台積電股價長成這樣,在長什麼?當然就是多多少少已經正在反映這個東西了。所以你不要說看到現在,比方說這個本益比是隨便抓,只要抓的是 30,然後你就覺得說它會再持續往上漲,不一定。因為可能在上漲的過程之中,已經有在反映這件事情了。不過我相信如果台積電今天遇到一個,比方說這種恐慌下殺或什麼的,它只要有一個可以浮現它價值的機會,那它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機會。只是說在相對高點,你還要持續進入的話,還是要分批,千萬不要想說在成績很漂亮所以 all-in,因為你要想它之前在漲什麼,它之前就是在漲這樣的東西,因為就是有人會先知道,就是有先知嘛,或是說一些業界的人他可能就率先佈局等等的。

那除了這個上調,上調的預估的年複合成長率之外呢,他們也預計高效能運算 (HPC)、那汽車電子跟物聯網,還有智慧型手機的需求,都會持續強勁的成長。那再來就是有擴增資本支出,資本支出是非常重要的,反正你要有投資,那才可以讓大家看到你有夢想嘛,你會持續有去擴廠、去投資,這是非常好的事情。那資本支出在 2020 年的時候是 172.4 億,在 2021 年的時候預估增加到 250 到 280 億美元,所以增加的幅度非常驚人。我個人是覺得設備廠上游會吃好吃滿,設備廠在台灣大概有十幾家,十幾家相關的,包含是幫忙建廠的,或說半導體設備的。那這個就大家去 Google 就找到了,我講就變成好像在報牌一樣。但是其實也不代表說他們每一個都會吃到台積電的成長,就是他要去設廠的,但不一定都吃,而且相信一部分是因為有這個亞利桑那的關聯的相關,因為在亞利桑那會開一個五奈米的廠,所以這些資本支出的東西你不一定可以抓到這個設備股有哪些,但是其實老樣子就是,像大家很多會去投資蘋概股,因為他覺得蘋果很好就買蘋概股,但其實如果你覺得台積電很好,你不一定要投資設備廠,你就買台積電就好了,這也是一個選擇。

那在大量的資本支出的提升之下,我覺得,因為公司高層一定不是笨蛋,他們一定是看到什麼樣的東西,他一定覺得說未來的業界是非常好的,這個需求是需要被滿足的,所以他們才會做這樣的擴廠。所以等於算是驗證了,整體半導體在未來的,至少,雖然他有講說這個年複合成長率可能抓 2020 到 2025 年這麼長,我們先不要看這麼長,但至少到 2023、2024 沒有問題。那在這樣的大前提之下,半導體業持續的成長,所以我個人覺得整個半導體相關的公司都還是可以持續關注,因為這個需求是存在的。

那台積電其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風向球,因為大家跟大家聊到,說目前晶圓的產業已經變成專業分工了,所以其實像 Intel 這種 IDM,你就發現後來表現沒那麼好,大部分都是以這個 Fabless 無廠半導體的下單給 Foundry,像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什麼,然後去做一個生產。如果說台積電把數字開得這麼高,複合成長開得這麼高,是代表什麼?代表說他晶圓代工的需求是很大的。那會下單給晶圓代工的是誰?就像是 Apple、像是 AMD、像是 NVIDIA,這些他們自己本身是沒有廠的,他就是需要下單給像是有這個專業代工、可以做出先進晶片的公司。那如果說台積電有這樣的一個上調,就代表說這些公司的業績應該也會不錯。所以這就為什麼台積電是一個半導體重要風向球的關係,你們在我這邊下單下得越多,代表說我可以從這邊看到你們的業績應該都會不錯。

那當然目前大家都知道美國的科技股,也不只美國,像台灣的也是,就大部分其實在疫情之後的反彈到現在是非常劇烈的,所以會不會有一個繼續上修往上漲的動能,我覺得不一定,不一定。不過如果說有遇到一個重大的下殺的話,那可能就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好機會。因為我們可能之前已經先把未來一兩年的獲利都已經給 price in,都已經漲進去了,但是會不會繼續反映到未來三年、五年?那沒有人知道,是想多方沒有人知道。但是有殺便宜的話,千萬不要錯過這些機會。好,大概是這樣。

---

好,那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來高雄打拚的台中仔**,他說:「五星吹爆,五斤吹吹誰敢不給。來大,五星幫你腦袋給敲落,害港,銷缸。」同為侯哥的粉致敬一下。他講說侯哥就是藍領漢,在 YouTube 上面找得到,就是一個中國的實況主,講話超智障的,而且其實我覺得他實況滿好看的。他說:「想問癌大關於 2021 有哪些種類的類股需要多加注意的?感恩癌大。」

就剛講完,半導體可以看,因為半導體好,所以消費性電子、車用電子都可以看。其實像我們之前也聊過中國內需股,雖然那時候聊完它就開始大暴漲了。那漲了之後要不要追,就要好好想清楚。因為其實股票就是這樣子,一個好的投資,就是說你不一定是要買一個真的很好的公司,你在一個普遍平庸的公司買到一個很便宜的價格,那也算是一個好的投資。但是一個壞的投資,就算是一個非常好的公司,你買得很貴,那也可以稱為是一個壞的投資。所以當這些股價都已經反應得很劇烈的時候,當然我們不可以摸頭猜底,不過你就分批投入,那盡量不要想去猜高跟猜低。

我個人覺得,像之前跟大家聊的中國內需相關的,有在中國裡面做生意的這些台商,因為他們復甦的狀況其實算是很不錯的,他會比歐美國家來得快。雖然講這個很政治不正確,但是你是不是在捧中國?我絕對不是在捧中國,只是因為他們的手段比較激進,他可以用比較激進的手段把大家鎖在家裡,他不會像義大利人你還可以在路上抗議,像美國人就是沒有在鳥什麼居家令等等的,口罩都不要戴,那些智障 YouTuber 還會故意拍不戴口罩進去店裡面什麼的。但是在中國這樣子可能馬上就被公安帶走等等的,所以他們在這個疫情的控制上,雖然是他們帶頭雷大家的,可是他們的收斂應該會是最快的。所以因為這樣子,之前跟大家聊過說中國內需股等等。

那之後後來還有在跟大家聊,也只想說這個通膨相關的類股,不然說像是原物料、黑色系等等的,那像這樣子的東西也是可以看的。其實我覺得在未來的這陣子會有很多的機會,不然我剛剛前面講的各個族群,那我相信這個人類的經濟擴張在這陣子還會持續進行,2020、2022,目前看到 2023 可能都沒有太大的問題,直到 Fed 升息,我們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衝擊,要稍微去注意一下,可能落在 2023 之間。那時候我們再來看,不過目前的狀況看起來,我覺得市場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反正就汰弱留強就好。每一次的下殺,因為我們大家知道下殺所有東西都一起跌,那每一次的下殺後,開始表現變強的東西,那可能就可以稍微去做一些撿,這是我的做法。但是我從來都不會想去在現在我覺得整體市況還算可以的狀況之下,把所有東西出掉。雖然很多人告訴你說泡沫大了、泡沫大了,但我昨天剛在臉書 po 一篇文,其實每一年都有人跟你說泡沫大了,老實講真的,每一年都有人這樣跟你講,每一年都有人告訴你說路上擦鞋童很多,真的啦,因為過往好幾年都是這樣子。所以看你自己,反正風險控管是一個你平常就要在做的事情,你絕對不是看到什麼擦鞋童多了才去做,代表你自己就是一個擦鞋-童。

---

下面一個這個**陰鞋**,他說:「台南呆比鞋,主委你好,五星吹捧吹吹上天。感謝我姐夫推薦我聽你的頻道,他之前的超級粉絲,我一聽就上癮都會準時收聽。感謝來大的聲音真的讓我耳朵懷孕,連每一集有狗狗在旁邊吠的聲音都覺得可愛。雖然我沒有在買美股,但聽到你的聲音我心情就很好。常常打高爾夫球或是開車聽來大,大笑出聲。最後感謝我出生在一個有你的年代,我沒有想要跟你做愛,但是我真的覺得你很棒。」

我真的想問你是不是想要跟我做愛,結果你說沒有,沒有想要做愛。感謝你的支持,每次收到這樣子的一些很溫馨的訊息,其實我是非常開心的,雖然嘴巴上會講一些垃圾幹話之類的,但是你知道我就是沒有辦法去處理那一種,一個人在我面前跟你說:「你很棒!就是我好喜歡你,你做得很好。」我就沒有辦法處理,所以我就一定要眼睛要別開,然後說要講一堆雞掰幹話,然後才有辦法化解我心情的一些波動這樣。所以我還是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

---

下面為 **Rollive_1002** 說:「林口男神選我選我,我心臭老爸臭老爸不要不要。感謝主委、讚嘆主委,朋友都笑我短線仔。在目前美股配置三成,台股七成股票,持有的股票都是成長股或是尖牙股,手上還留一些資金,不想要一直來回抽插,但是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入場。想把剩下的錢分批買進 VTI 分散風險,並觀察股市,如果手上個股操作不好就會轉 VTI,如果個股操作比 VTI 好,那就 VTI 轉個股。想請教主委的投資心法跟建議。」

沒有,你講的這個就是我的心法,就有跟大家分享說一般菜雞比較建議七三配,先以七成的被動投資去開局,因為主動投資老實講真的比較困難,但是我不會否決你有可能成為一個很不錯的主動投資人的機會,你搞不好就下個巴菲特,他媽誰知道。我知道有些人在市場上鼓吹被動投資,他就會告訴你說不可能有人打贏大盤,但我覺得那也太狹隘了。但有一些說主動投資的說投資 ETF 都是笨蛋,那也太狹隘了。反正我們這邊就是老孔子,小朋友才做選擇,我們全都要。你可以先用這樣開局去試看看,如果說你發現你的主動投資的部位就是打贏大盤,那這邊打贏你不要看太狹隘,就是你不要什麼每天都在比,每天比是沒有意義的,你可以用一季、半年或是一年來看。那如果說長期來看,你主動選股的部位一直縮水,淨資產一直往下降,你可能就要意會到說你可能不太適合主動選股,那比方說你就可以選擇開始新的入金就入到被動投資的部位,假設你是以資產增加為考量的話。但其實最近在群組發現很多人不一定是以資產增加為考量,而且他們其實生活也是過得很滋潤很舒服的,他們就喜歡投資,投資也不一定會賺錢,但覺得好玩,當然那是例外。所以還是建議你先用七三開局,那如果說你是真的要追求資產增加的話,你發現你主動投資打不贏大盤,當然就乖乖投資大盤就好,反正打不贏就加入他,這麼簡單。

---

下面這個**套卡即康**說:「App 2 也可以聽谷癌,評價給四星以下都去宏幹。不爽聽癌大就不要評價,刷他媽存在感。」沒有啦,還是可以評價,還是可以給一點指教,只是我不會屌你而已,就這樣。就是我覺得,你知道我最近的開始這樣,就建議一些人,因為開始,反正就算我不喜歡這樣講,你看我也不喜歡稱大家是我的什麼粉絲,我說什麼幫大家取名字什麼的,你知道現在會幫你的聽眾取一個很奇怪的名字,就是用一個代稱什麼,我就很不喜歡這樣。那我也不喜歡稱自己是什麼網紅、KOL 還是什麼雞掰小的。不過其實有很多人會開始問說你怎麼樣面對你的聽眾、怎麼樣面對批評,我告訴你其實就不要面對批評,因為沒有意義。如果你說你為了一些批評去改自己,反而會很麻煩,你改了自己說可能本來喜歡你的反而就不喜歡你的。所以我相信就是你一個人出來,特別是你開始有曝光之後,你一定會吸到一些不喜歡你的人,因為這才代表說你成功打出同溫層,如果大家都喜歡你,代表你還在自己的圈子裡面玩而已。那我覺得反正會被批評什麼都很正常的,我不是不給人家批評,只是我選擇去把節目的時間留給真的支持我的人,你想要問的問題那我就會來回答你的問題,但你沒有要支持我的,我幹嘛浪費時間回答你的問題,我大概是這樣。所以不是說什麼你評價給我不好的,我就是一定要罵你,我只是不想花時間在你們身上而已。好,大概是這樣,好,感謝這個朋友的支持。

---

下面會這個 **0094774781**,他說:「五星吹捧癌大,發現最近十幾集開頭都沒有:『嗨大家好,我是股癌謝孟恭,現在時間是……』」對,最近沒有報時了,因為我覺得報時好像讓節目變得更冗長,所以我就稍微縮短一下,就把這個報時給刪掉。其實我還要想說,那個「歡迎收聽股癌」,我想把它縮掉,「歡迎收聽我的朋友網站」,這樣過去就好。因為我發現劉寶傑的節目,你知道他一開始會很認真講說他是劉寶傑的關鍵時刻,他現在就是這樣帶過去。那我覺得可能要把節目做大,要越來越多人看你的節目的話,你就一定要這樣子,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所以可能未來我就會把那個開頭變成說什麼什麼什麼,然後就開始講下去。

---

下面會這個 **moptt 專業粉絲**說:「說個笑話,為什麼只有老人會買 ARK 的 ETF?因為年輕人不講武德。」好笑。

---

好,下面會這個 **CHi001**,他說:「五星吹捧癌大,請教泛通膨上漲原因。五星吹捧,什麼什麼,最近才開始聽股癌,一聽就愛上,想請問癌大最近兩次提到 2021 泛通膨題材會上漲,能否再多說明癌大判斷這個題材上漲原因以及你判斷的主要因素?」

感謝,就很簡單,因為現在外面已經降息降到零了,然後大量的 QE,一堆熱錢跑到市場上會幹嘛?當然就會推升各個資產的價格。那除了推升資產的價格之外,你看到美國的房地產,看到台灣的房地產,台灣房地產都創新高了耶!然後就是,好,之前在那個房地合一稅之後稍微停一下,但現在又開始繼續創新高。所以你發現各種資產都會開始在往上漲,那其實就是一個通膨的現象。當然說原物料也跟著往上漲,因為錢多,所以什麼東西的資產價格都會往上升。但其實通膨並不是一個可怕的事情,因為要對付通膨的手段,其實應該說,央行他們其實比較怕通縮,通縮是比較麻煩,通膨基本上我把錢收回去就解決了。那我覺得泛通膨題材上漲原因就很簡單,因為錢多,所以把東西都往上堆,價格、運價也往上堆、貨櫃也往上堆、原物料、鐵礦砂等等全部都往上堆,差不多這樣子。因為價格往上堆的關係,報價也跟著往上漲,所以其實就是一個錢多所以大暴漲,一個整體的關係大概是這樣。

---

下面這位**我是教徒也是股癌粉腦 JOY**,他說:「推爆美股 ETF QA。我先推爆,從教徒變成股癌粉,每天開車通勤的必備糧藥。感謝股癌大分享很多淺顯易懂的投資心法,讓我開始調整自己的投資部位。最近觀察到兩支 ETF:00757 統一 FANG+,以及 00646 元大 S&P 500,投資癌大節目上有說看好的大型市值美股公司以及美股指數。想請問癌大買這類的 ETF 等於是追蹤 FANG 加 Tesla 的美股嗎?對於不懂玩美股的人是否可以先試試看?另外一直說美股要泡沫化了,想請教癌大怎麼看美股未來趨勢呢?謝謝。」

美股就是長多,沒有什麼好說的,泡沫是短期的現象,遇到泡沫就是買進的機會。當然泡沫當下,比方說像我回敬 2、3 月節目,我還是告訴你說你要買一點,因為你不知道低點在哪嘛。但是如果說在每次的下跌,然後去選擇那種會滾雪球的大公司、大股票,或是說直接甚至買這種指數型的 ETF,我個人覺得勝率都是蠻高的。所以你不要去害怕什麼泡沫,剛好在昨天有寫一篇文章去寫這樣的東西,應該說任何時候你都要做好分散投資、分批投入這樣的風險控管的事情,你不要說什麼看到擦鞋童才去做風險控管,那你就是擦鞋童。

再來就是,你說前面這兩個台灣的 ETF,一個是投資 S&P 500,一個是統一的 FANG+,我個人覺得當然如果你可以開美國的戶頭,你一定是開美國的戶頭,因為費用差太多了,費用真的差非常多,你在台灣投資美國用這樣的 ETF 一定是貴很多的。所以,當然如果說你不知道怎麼開,你要這樣做也是可以,只是我要提醒你費用很貴。那再來就是裡面包的東西,這兩支應該都有包到就是所謂的尖牙股。那我知道這個統一這個我看到他廣告寫說有包特斯拉,所以特斯拉也有包進去,那等於你講的這些股票應該都有納到。那如果有 S&P 500 一定就有特斯拉加尖牙,所以它可能也是一個,確實你可以在台灣可以參考的一個投資方法。但是我還是比較建議說,投資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你可以開美國券商的話,用美國這邊投資是更好的一個選擇。應該是這樣。

---

下面這個 **aabbxxe** 說:「粉紅超盤手,五星吹吹吹到爆,選我選我。主委的節目真的太好聽了,所以主委的聽眾很多女生不意外。聽著聽著,覺得學習股票是一個有趣的事情。想請問主委,只是看新聞、看報告、研究股票,還是會從技術面來看股票要進出的時間點?美國跟台股的操作心法是不是不太一樣?」

看新聞、看報告、研究股票都會,但是新聞要看,新聞如果是那種看漲說漲、看跌說跌,那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其實如果你新聞看久了,你就會發現有幾家的報導還不錯,有幾個甚至厲害一點,你可以抓到哪幾個記者寫的東西是有料的,類似這樣子。那或者是使用一些看盤軟體裡面,他會有去買那個什麼,那個網站叫是 Money DJ 還是什麼,就是有一些內容是真的還是算可以看的。那我覺得用報告是更好的,因為報告當然就是直接很專注地跟你講一支股票怎麼樣。那記者寫的東西,當然除非他本身就是財經線跑很久的,不然他其實也是去比方說這些法人的研究報告,然後去撈裡面東西出來看,所以其實看報告是比較快的。

那再來,會不會看技術面決定進場或是出場呢?會,我會,這就是一個參考依據,但是我一直跟大家強調你不要變成現神,就是說你的本質還是研究公司。你可以用這個,比方說突破盤整之後開始往上爬你再去買,因為你覺得在盤整裡面會有這個資金的成本在,那你可以這樣去做一個選擇。但是老實講,有時候突破盤整它會壓回來,所以看不看技術面那看你個人,我覺得那不是特別重要。但是是我的話,我會有自己的一些參考的指標,我還蠻喜歡看那個 moving average,就是大家的平均成本,來判斷我的成本要落在哪裡,我會這樣看。

那再來就是,美國跟台股的操作心法是不太一樣,真的不太一樣。那美國的東西基本上買進很少在賣的,非常少,除非是比較極端的案例。比方說你買進之後,然後換這個各國沒什麼在動,像前陣子那個美國的大科技 Big Cap,我就有稍微減碼換來換去,因為我覺得它都不會動。它不會動,但是當然理論上,理論上就是你就繼續抱著去,但是對我這種,因為我算是比較積極在參與市場,所以我會選擇這個閒置資金擺在那邊,我不要把它拿出來動一動。其實當然動來動去不一定會比,比方說傻傻地擺在裡面來得好啦,但是其實我只有在很少的狀況之下我會把它選擇拿出來動,基本上很多持股的那個報酬率都已經好幾百倍了,不是好幾百倍,好幾百趴,就是那個趴數都很驚人,但是因為就抱很久。

那我覺得在台股很少看到就是我會有什麼一兩百趴報酬以上的東西,很少,因為台股我覺得還是要找時間出場。特別是大多數的公司是賺機會財跟中間財的,甚至是什麼漲價的題材等等的,或是說一瞬間的需求暴增等等的。那這樣的東西他不一定可以走很久,他不像大品牌廠可以走一個比方說 10 年 20 年的大運。那在台股的這些供應鏈,可能有時候今天一個材料炒完了之後,它炒的時候不一定是完全炒的時候就是真的很需要這樣的材料,但是比方說下一代 iPhone 改設計,那這個材料就不重要了,那有些公司轉型就不夠快,他可能就變成沒那麼好的一個投資標的。所以這是你要注意的。但台股有很多的比方說什麼 IC 設計公司或是一些做,雖然是專門在做獨門生意的公司,我覺得還是可以長期持有。但是台股跟美股比起來,美股長期持有的東西多太多了。

---

下面會**微微VV**,他說:「請問癌大,請問癌大可以針對有人覺得現在美金匯率低,可以多存美金來分享看法嗎?謝謝。」

當然可以,其實我從 29 塊就開始一路往下換。那我相信這一路以來,我在換美元並且是有進去美國市場投資的,就用最初階的,就進去美國投資指數型的,你應該已經把你的匯損都沖掉了。因為其實美國指數從疫情以來是一路的上漲,所以雖然我們的台幣對美元,台幣是在升,但是我們應該是把匯損都沖掉了。那這還是建立在你沒有把台幣換回來,假如說後來你換回來,就是台幣貶回去之後,那你不只是把匯損都沖掉,你甚至還會多賺很多錢。因為目前是把匯損沖掉,你還倒賺,那如果說之後台幣又貶回去的話,是賺上加賺,是這樣。

我個人覺得匯率是一個大人的戰場,所以匯率應該是比股市更難去預測或說去做一個劇本的判斷,我覺得是相對難。但是你可以期待,比方說等到美國停止 QE,然後開始去升息,開始做升息的時候,可能就可以看到美元指數,應該在那之前就會率先反映了。比方說像現在,美國長天期公債的殖利率上升,那就會有效地把一些資金吸回去,所以美元指數就不一定會持續往下跌。反正有很多方法可以去觀測,但是我覺得假設以投資的角度來說,你換成美元然後丟入美國市場,那個表現其實早就已經把匯損沖掉了,所以這根本不是問題。只是說如果你要換成美元然後就放著的話,也是可以,反正終究就是你有持續換,那成本就會平均下來,那之後出國玩就很舒服,等到可以出國之後。所以我覺得換美元是一個沒有什麼太多問題的一個決定。

---

下面有一位**肌肉韭菜包**,他說:「關於 ETF 想問的問題可能有一點蠢。主委前兩集入門,外加七成多集都有提到 ETF 就是無腦長抱,除非有什麼意外需要的時候。所以很想問到底要放到什麼時候?會什麼一段時間收回來放口袋先嗎?」

你講的這個就是所謂的「落袋為安」,你知道很多人會有那個落袋為安的觀念。那就像我剛剛前面提到,台股有些時候你確實需要落袋為安,因為它可能比方說像航運股,之前跟大家聊,你看航運股一下掉到哪去了,所以假設你那時候沒有落袋為安,你套在那個山頂中的山頂,其實要回去我相信是不太容易,我覺得是不太容易,那個機率應該是很低的,但是股票沒有絕對,我只能說就是機率是很低的。那這個就所謂的落袋為安,就是說你有先把它賣掉,那可能就你有賺到這一波漲價的題材等等的。

但是其實在美股大多數的標的,不過像像台股,台股我現在自己有在這個定期定額在扣 006208,像這樣的東西進行,我就完全不會賣,那我就長期地持有。因為長期持有,我知道這個東西勝率是高的,你看那個加權報酬指數,或者說你看美股長期的趨勢,你知道這個東西勝率是很高的,那當然就繼續長期持有。那要不要落袋為安?就不需要落袋為安,就是你不要覺得什麼東西都一定要到你口袋變現金才是錢好嗎?因為你的資產就是你的錢。只是大多數的資產,比方說像你買的 iPhone、你買的 PS5,那個是會貶值的,那個你買回來它就是越擺越久它就越來越便宜;車子也是落地之後,越開里程數越多就越來越便宜。可是股票資產不一樣,股票資產可能會一直在漲。

比方說像這個 ETF,我之前說你就是,也不要講無腦,就說有信心並且堅持地持有,不要講無腦,我們這樣子一路持有下去的。假設說美國的市場沒有產生什麼巨大的變化,或者說甚至你不只是投資美國,好像我們之前聊 ETF 那一集,你投資美國以外的市場 VXUS 之類,或是你投資 VT 全球市場等等的,那如果說人類的文明持續前行的話,你就要相信這樣東西會持續成長。那成長到什麼時候你要殺出?就看你自己,你小孩子跟人家說那個哈佛,所以你就可以把他,什麼樣的現金不夠,你就把它賣出來,如果說什麼樣的現金夠了,你夠了你就留著就好。因為股票資產不同於其他資產是它要變現很容易,你賣掉,這個交割兩三天就拿到錢了。你最多不要說美國匯回來,匯回來再多保守一點算一個禮拜好了,那其實對你來說,你要把這個錢取回來還是一個很輕鬆的一個過程,特別是假設你有那種提款卡,你甚至可以馬上直接領。

那它就是你的資產,所以根本不用去考慮什麼落袋為安,因為它一直在成長,那就等於你的資產持續成長。除非你真的需要用到這個錢,不然你根本不需要去賣出它。那你要賣出它,你隨時……這也不是什麼紙上富貴,因為你就是有拿到錢。所以這個問題有點蠢,但是也沒有到很蠢,因為確實很多人會有這樣的一個糾結。所以你不用糾結說是不是一定要落袋為安,特別是那種做那種超長期投資的,很多人也會去算說那個是紙上富貴,拜託那比較紙上富貴。像我們群組有一個特斯拉報價賺幾倍的,一個很誇張的大家就要乾爹的,你會說這個叫紙上富貴?雖然他自己偶爾會調侃說這是紙上富貴,那其實不是,他隨時要賣,他現在就可以賣,他就是一堆錢,只是他不要賣,因為它可能會繼續再往上漲,對吧?所以你沒有用到錢,其實那你就不用去 cash out,你就不用去把錢領出來。這個資產,你要想像成,像那一集講的,它是一個動態浮動的,並且你要追求的想辦法讓資產繼續地往上翻,藉由去投資一些可能會增值的東西,就減少去買一些消費品、減少去買車子,但是你去投資股票它會把你翻資產,那你幹嘛要急著把它賣出去?對吧?

---

下面會這個**內湖張晨光**說:「想請問主委節目名稱的由來。」大年輕可能不知道誰是張晨光。「我目前退休,是家中的女兒推薦才開始收聽節目。雖然對我來說,話語的速度有點快,但談論的時事灰諧有趣,對股市標的的見解也不錯,因此每天必聽。想請問為什麼節目叫《股癌》,這名字背後有什麼故事嗎?最後不管賺賠,都祝各位在股市上有所收穫。」

好,這位先生小姐好,感謝你。那為什麼叫股癌?其實就是很單純,因為玩股票玩到好像得癌症一樣。其實我是一個非常重度的股票患者,不過當然我在操作上不會很,就像我講的,美國群有一些人之間開始很瘋,每天都在操短線,我不會到那樣子。但是我會很喜歡看市場的漲漲跌跌,我看我就覺得心情很好。然後我假日的時候,像今天,就還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每次假日都覺得很悶,因為假日沒事情做,然後我是閒不下來的,我一直想要找事做。雖然看起來很懶在打電動,但是我那螢幕有好幾顆,打電動的時候旁邊就要看盤,手機也在做別的事情。所以我很喜歡那個隨時都有事情發生,就是我可以一直在看很多東西在發生,然後資產價格變化,我就很喜歡。所以我覺得這有點像是癌症一樣,如影隨形,就像是得了股癌一樣。但是這個說法不是第一次有人說,其實「得了股癌」這個說法,在一些長輩他們很早就有這樣講,意思就是說那種每天都要看盤的人。但是我並不是那種每天都要看盤、一定要短線進出的人,特別是我非常不鼓勵大家做什麼當沖以及極短線,非常不鼓勵。但是我是用來形容,所以我真的很迷市場,大概是這樣子。

---

好,那我們這一集就聊到這邊,那就感謝大家的支持跟留言。我們今天念到的是禮拜五跟禮拜四的留言,還有一堆禮拜四的沒唸到,那就請大家下次排隊排到前面一點,然後可能就念到你的留言。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