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07:puipui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本集節目由 L'AN 台灣男士造型贊助。

L'AN 的髮泥、髮蠟有別於市面上比較濕油的日系品牌,是專門為台灣這個亞熱帶潮濕悶熱的氣候所研發設計,特性是高塑型、不油膩、好清洗,又可以重複塑型,菜雞、老手都特別適合使用,也不會發生髮廊抓起來很帥氣,隔天回家自己抓卻很厭世的情形。此外也很抗汗,從此不怕上沖下洗,就算是安全帽壓扁扁,隨手一搓就回去。

我過去會抓頭髮,後來就比較少出門,比較懶,就沒有再做這樣的事情。只是說到 L'AN 的試用品,當然就先抓一下,照一照鏡子覺得還不錯,我去問老婆說:「妳覺得我像不像韓國的那些男團?」結果她說:「我覺得你像狗一樣,撥一撥。」我就好像金正恩。從此之後,應該就不會再抓頭髮了,除非特殊情形。所以男生還是可以留幾罐髮蠟在家裡,如果需要用到的話,那是非常方便的。

L'AN 的髮蠟我試了一下,我覺得它的香氣適中,聞起來很讚,塑型力也很強,而且我最在意的一點是好不好洗,L'AN 的髮蠟是屬於非常好洗的,就不會像以前我用的一些髮蠟,可能要洗個兩三遍才可以把它洗掉。除此之外,L'AN 還有推出洗顏皂、洗髮精、固態香水的男性各類質感生活商品,備長炭控油保濕洗顏皂,幫助你在洗臉之後能夠繼續保持清爽;激光海洋胺基酸洗髮精,鞏固你的一頭秀髮,烏溜溜又滑又嫩;最後還有激光海洋跟春之果漾兩款固態香水,讓你香香地自信出門。

官網現在除了有股癌的優惠組合之外,輸入專屬的優惠碼「gooaye1」,蝦皮輸入「LEDNT888」,即享專屬優惠,結帳再打 85 折。所以你有兩個管道,一個是官網、一個是蝦皮。我把相關的折扣碼跟連結都放在資訊欄,提供給各位帥哥參考看看。

***

好,趕快來看一下,前陣子常看到馬雲被放出來,其實他到底有沒有被關,還是說到底是被軟禁,沒有人知道,因為在中國這邊很多東西其實都是被蓋起來的,我們當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不過看馬雲那部影片,我覺得他一臉看起來就是剛被態度校正完,也被拉正過了,也看起來比較憔悴一點。雖然可能是看圖說故事,但是我的感覺是這樣。

那我覺得目前阿里巴巴算是中概股裡面躺在地上的。其實如果大家最近有在看中概股就會發現大爆射,不管是中國股市、香港股市,或者說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其實表現都非常的好。那阿里巴巴算是躺在地上,不過我還是不覺得阿里巴巴會就此一蹶不振,大概就是拉正完之後,我相信中國的黨還是需要阿里巴巴這家公司。

而且阿里巴巴這家公司其實真的很暴力,我覺得台灣人也很多在做這樣的生意。除了淘寶之外,阿里巴巴也有,也就是說大家會去買淘寶的東西,然後回來貼牌,就上架自己的品牌;或者說買淘寶的東西就直接回來轉賣了,連貼牌都不貼了,直接那邊買 50 塊,回來賣 100 塊。我老婆前幾天就發現這樣的事情,就我們去買聖誕樹,她就發現說這些聖誕樹我在淘寶這個網站看過,而且她第一次發現淘寶,說她超緊張,她說:「為什麼這些我在路邊店看到的東西,或者說在台灣網拍看到的東西,然後在這個網站只賣半價?」我說:「因為台灣人就是把它買進來,然後翻一倍賣,然後就變成 Made in Taiwan 這樣。」

那除了淘寶之外,比較進階一點的就是跑去阿里巴巴辦貨,因為阿里巴巴是那種 B2B 的,所以它的量是比較大的。比方說有些人會去買阿里巴巴的一些可以吃的東西,或者說一些小物,那就一次買超大量,然後批回來之後,再稍微包裝一下、貼牌,然後再賣給大家。所以其實很多台灣人也在靠阿里巴巴跟淘寶生活。

我個人覺得阿里巴巴目前在業界的領導地位還是存在的,而且在中國,實際上他們的電商發展算是先於其他國家蠻多的,我覺得它的速度是很快、很強的。而且他們有龐大的內需,也就是說中國這個國家就算今天大家都不理它好了,他們也可以靠自己國內的韭菜就可以生生不息了。所以我覺得其實各個中國的企業,假設說一些巨頭們被壓下去之後,後續還是有機會。就是說這個機會的產生,同時也伴隨著你要知道,今天假設黨要再去懲處它,然後要再去拉正它,再態度校正它,一拳正拳灌鼻樑的話,這個是沒有人可以擋得住的。因為基本上就是黨給你這個機會讓你發展,你才有現在的今天,但是如果說我今天要把你擋住的話,也是很輕鬆的。這是各個人要投資中概股,你都要有的一個最基本的一個認知。

好,那接下來就來討論一個在臉書上有聊到的話題,可能很多人都很感興趣,就是假設我今天掛掉怎麼辦?我不是講我自己,我講你各位,你各位有在投資的,你媽的突然死掉怎麼辦?比方說走在路上被車撞死,還有那種生病,甚至可能是在家裡尻槍的時候,但是看了一個什麼尻槍尻到一半然後掛掉。然後那樣什麼救護單位進去,發現螢幕上是 A 片之類的。雖然這樣掛掉,我覺得是還蠻不錯的,就在一個很歡樂的狀態之下掛掉,可是不好看,真的不好看。總之就是大家可能都會遇到這種旦夕禍福,可能會出一點事情,那出事要怎麼辦?

其實老實講,你出事都是很麻煩的,就算你是在台灣持有台股,你出事也是很麻煩的。你知道我本來想像,就是想說我們只要跑去集保中心,跟他講說我的家人去世了,那他有哪些戶頭可以跟我講嗎?他在哪些券商有開戶?總共有哪些股票?因為集保中心一般是有整合的吧?至少我現在用自己手上的集保 e 存摺,就可以看到我各個券商的東西。但老一輩的可能就沒有這樣的一個整合,他沒有去申請,那於是你要去調這樣資料也是非常麻煩的。

反正總之就是,你只要有資產在身上的人,然後又是分散在比方說很多券商,或者說很多管道的,那你應該要掛掉之前,盡量都先把這些東西交代好。不過當然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掛掉,所以你平常可能就要跟家人朋友講好說你哪裡有錢,那資產在哪裡,密碼是什麼,其實都先交代好會比較好。因為總之你掛掉都是很麻煩。

那其實現在很多人流行用美國券商投資,我自己也是。我目前是沒有使用複委託的,使用美國券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美國券商的交易成本非常低廉,基本上就是零手續費。那我自己有開的比方說嘉信、Firstrade、TD 等等的,他們都是屬於零手續費券商。那 eToro 之前有開過,只是 eToro 現在把它關起來,那未來也會把它資金出掉。其實我就覺得這個平台目前還沒有這麼成熟,那以我現在的知名度,這邊不是自詡,就是說因為我現在講話可能很多人會去做那件事情,所以我不能鼓勵你去用 eToro,因為 eToro 它真的是有缺陷,外加它買賣的時候會有很嚴重的點差問題。

就實際上,現在跟你講都是免手續費,但點差就是在收你手續費。好,比方說一個東西是 500 塊,那你買就變成 501.2,然後賣就變 499.8,這就賺你點差了。所以這其實就是手續費,只是不是名目上的手續費,等於是他偷嗑你手續費的意思。那你會講說其他券商可能多多少少也有一點,然後你要講說在暗池等等的,但是沒有像 eToro 這麼直接、這麼明瞭。

不過 eToro 當然還是有它的好處,就是入金非常方便,所以很多小資喜歡用 eToro,因為可以用信用卡入金等等的。反正各個東西有好有壞,那我還是比較不推薦。那你看到很多人會推薦的東西,其實是因為,特別是假設你看到它的網站上有一些什麼介紹碼或什麼,那代表他們是 affiliate program,就是有收錢在廣告的。那並不是說有收錢在廣告是很不好很不好,也沒有說他們壞話的意思,就是他會去推薦他,那是很合理的。所以你判斷了,還是要以自己去評估各個平台哪個對你也比較好,那再去開。

那美股券商呢,大多數,比方說像以我的主力券商之一就是 Charles Schwab 來說,它就是零手續費。那零手續費當然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很好事情,即便你並不是那種交易量非常龐大的,可是零手續費就是方便,整體來說就是比較方便。那台灣人在交易美股呢,我覺得也是處在一個得天獨厚的位置,怎麼說呢?如果今天美國人他在買賣股票的時候,他不會太密集的進出,因為他會被課資本利得稅,而且是課蠻兇的。那台灣人不會被課這個,台灣人只會被課股息稅,那股息稅是課 30%。那其實課 30% 聽起來很多,但其實不多,因為台股的殖利率一般來說都蠻高的,一堆那種 6%、7% 的殖利率,所以如果今天課 30% 的股息稅,那就很痛,等於是扣掉你 2%、3% 的殖利率,那當然非常痛。不過有趣的地方來了,美國的配息是非常低的,即便是很優秀的公司,他們都不太喜歡用配息,他們寧願去買庫藏股,買庫藏股對你也是好的,總之就是各國的做法不太一樣。所以因為配息很低,那被課 30% 基本上也沒什麼感覺。

那有在持有美國券商的,比較怕的一個點,應該說可能很多人還沒有去想過這件事情,但是如果說之前應該比較擔心就是這個,假設我今天掛掉怎麼辦?因為美國有一個遺產稅 30%,如果今天掛掉,只有 6 萬塊的免稅額,6 萬美元是免稅的,那超過 6 萬美元的部分,你就要繳 30% 的遺產稅。所以就非常驚人,特別是有些人在美股的部位放得很大的,他就會想說,我的家人要繼承我遺產,要先付這個 30%,就超麻煩的。

後來我老實講,如果今天突然掛掉,你家人先不要講說拿回那個錢,光是要去找到你哪個戶頭,要去處理就非常麻煩。所以你真的在你平常就要去找,不要說真的很好的律師、親友,或是朋友、家人都要先跟他講好說我在哪裡有放錢,未來他們要處理是比較方便的。

那我現在講的是一些比較檯面下的做法,其實檯面下的做法,台灣人在美國開戶,你今天如果掛掉的話,美國人不會知道你掛掉。大家知道我什麼意思,我就不講深入了,反正你掛掉他不會知道是誰,然後他打電話來核對,也就是問你的這個護照號碼是多少,他也沒有辦法確認你是誰,只要打得出來,你就可以處理。大家去想一下一下可以怎麼做。

但是我們還是要講合法的,合法就是你找個律師幫你安排,那可能就是被美國課 30% 之後,就幫你把錢匯回來,這是一個比較正規的做法。很多人就講說,複委託這時候是不是有好處?因為複委託不用被美國人課稅。這個我覺得觀念有點問題,因為實際上最終受益人就是你自己,就是你本人,所以其實對於美國人來講,就是外國人持有股票,我就是可以課你 30% 的稅。

那只是我個人覺得目前實務上來看,實務上來看,複委託這邊有一個模糊的空間,因為過了一手,所以他可能更難去找到這個要課稅對象是誰。但其實大家都知道,美國的他們的稅務機關非常的暴力,他們真的是全世界各地,他講是要去查你,他一定可以把你查到整個能夠翻過來。所以這些複委託,他理論上是可以課你稅的,只是我覺得目前是處在一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階段,就會有點像我剛剛前面講的,他不知道你死掉沒,他也不知道你是不是本人。那複委託其實也是這樣,但是如果他要查,實際上他都是可以查的。

所以如果未來有一天,美國人突然硬起來,就講說這個各國透過當地券商複委託去買賣美股的,他都要去課你遺產稅的話,是可以辦到的,只是目前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就像是你持有,直接持有美國券商,假設你掛掉,你老婆可能就登你的帳號把股票賣掉,打電話下來核對的時候,就男生的聲音然後把他處理掉,自己去辦。或是直接用提款卡慢慢領領出來,反正你沒有被抓到就沒事。但是老實說我不可以在節目裡鼓勵大家去做非法事情,但是你要知道,各國有一些規矩,我覺得這是在你投資進入的時候,你就要知道的一件事情。就算你今天假設真的掛掉好了,那付 30%,那也就是交易的成本,你就把它當成是一個交易的成本,當初進入的時候你就要先去想通這件事情。所以並不是說什麼你在複委託就百分之百不會遇到這樣的事情,這可能是大家要先搞清楚的一件事。

好,那接下來做一個話題,跟大家聊一下 Netflix 公司,它的 Q4 的財報,那明年 Q1 的 Forecast 以及我的一些看法。當然我的看法是最重要的,因為財報的數字你哪裡都看得到,那我的看法之所以你可以參考看看,是因為我曾經把你引進去買 Netflix。如果說你有在我們的 Telegram 群組裡面應該就有看到,我差不多從 11 月、12 月開始就跟大家講說我要買 Netflix 這支標的,不是跟大家報牌為什麼的,其實有時候就是我覺得要有人出來帶動分享。因為台灣的投資圈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於說很多裝神弄鬼的東西,我覺得其實沒有什麼必要好裝神弄鬼。那也不要都等到事情都發生了,譬如說你有賺錢才跟大家講說你看我有賺錢,所以我在買進的當下,我覺得蠻常喜歡直接分享出來給大家,反正我烙賽我賺錢你都知道,你都可以參考看看。也因為我這樣做,所以最近也看到有蠻多的群友也跟上,那有些甚至是非常厲害,你看那個資金量應該也是我的好幾倍,我覺得這些人也出來分享,是一個很好事情,所以算是帶動整個群組的一個正向的循環。

我昨天早上六點才睡覺,如果說你有看 Telegram 或是 Facebook,你應該會發現說,為什麼媽的是這個傢伙六點才在 PO 文?他一定是想說這個是有為青年早起,不是早起,是晚睡。其實一般來說大概三、四點、五點會睡覺,但是為什麼會拖到六點?就是因為我在等 Netflix 盤後的財報。

一般來說我很少會去等待一家公司的財報,因為在投資股票,我個人覺得我的心性算蠻定的,所以財報開出來就算不好,就算跳樓,也不會馬上影響到我的判斷,反正該分批進出的就繼續分批進出,策略都是規劃好的。但 Netflix 算是有一點違反了我的紀律,就是我在這次股票壓的部位算是大的。又不同於像前面 NVIDIA 或是 Tesla 這樣,Tesla 跟 NVIDIA 部位大,是因為它持續上漲,持續上漲我就持續加,所以當然它的部位就會膨脹,就會佔整個投資比例上面很多,那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但是 Netflix 並沒有在持續的一個上漲的軌跡,它還沒有突破它的歷史新高,那為什麼會持續買呢?其實有點像是違反紀律去壓一個,我覺得疫情的最後一個沒上車的。

因為我個人是這樣看待的,我認為疫情對一些公司可能有好有壞,對於傳統產業是最壞的,那對於 Netflix 這種公司,我覺得它是最好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疫情會幫助 Netflix 這種公司超級快速的 Turbo Boost 加速。當然像是 Zoom、Teladoc、DocuSign 也是,或是遠距軟體的。我甚至 Peloton 這家騎單車的,這樣的公司我認為在疫情之後,它的成長速度應該會趨緩,就是會整個慢下來。你要回到以前那樣的成長速度,我個人覺得比較困難,雖然這些公司它可能長期表現出來是很好,但是暴力的成長的過程可能已經過去了,未來可能就會回到一個稍微比較正常的軌跡上面。

於是在 Netflix 這邊,我就調動了其他在科技巨頭的資金,還有一些入金的錢,就來壓這家公司,就有點像是在賭最後的,在疫情的低谷,Netflix 可能會衝出一個很漂亮的成績。那為什麼會從其他科技巨頭殺呢?並不是我不看好其他科技巨頭,其實從 9 月 NASDAQ 巨震事件之後,其實科技巨頭表現,除了 Google 之外,其他的什麼 Facebook、Amazon、Apple 等等,他們都是處在一個就是在那邊盤整、在那邊彈跳。那我覺得資金放在那邊也是放著,不如就去壓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玩看看。

那我覺得科技巨頭他們可能重新回到上漲的趨勢,我覺得是會發生的。發生的時間點可能就會在今年,我現在想今年可能很多美國企業會開始回購,回購股票,是一個很重要的一環。那再來就是,從新興市場這邊的資金,隨著美元開始變強,它可能會回到美國市場去。所以美債的殖利率往上升,開始有一些資金從新市場拉回來,那可能就會回去繼續推升這些權值股。可是在它之前,我覺得先把一些資金拿出來是 OK 的,那就全部下在 Netflix 裡面,所以算是下得量蠻大的,那也搞到就是有一點睡不著,所以就等他的財報出來。

那財報出來的第一個瞬間,我看到我心是涼了一下,因為 EPS 的數字,我們自己估算差不多 1.5,就開出來是 1.19,還 miss 了分析師,Consensus 是 1.38,所以算是 miss 蠻多的。那我看到我想說幹,涼了。就看到這個股價馬上直接急噴 6%,想說不對不對,馬上去查詳細的數據,然後看到原來用戶數量加了 850 萬人,這是擊敗本來預期的 650 萬人。那用戶數量的大暴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對於 Netflix 這種它的 churn rate,就是顧客流失率,算是很低的一家公司,大概只有 1-2%。

他如果可以吸很多用戶進來,那這些用戶在他未來,不然說他自己已經有先漲價過了,那在未來的營運上面,他就可以持續為這家公司帶來很不錯的收穫,因為 Netflix 的 churn rate 是算低的。那 churn rate 算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標準,特別是這種串流媒體,像是 Disney+ 或是 Amazon、Hulu 或是 HBO Max,都沒有這麼好的成績。像 HBO 那時候,他雖然有很強大的影集,比方說是《Game of Thrones》,不過很多人為了要看《Game of Thrones》,為了看《權力遊戲》,他要去註冊 HBO,可是最後面看完他就退掉了。所以他的顧客流失率就很不一定,就會跳來跳去,甚至是蠻高的。

Netflix 一直可以壓在 1-2%,另外一家可以把 churn rate 壓這麼低的公司,就是 Spotify。所以為什麼我會投資 Spotify 跟 Netflix,那邏輯上是有一點像,就是因為我覺得他們都有能耐可以把人家留在他們的軟體裡面。不過 Spotify 也有一個比較不好的地方,是在於說串流音樂,他是要付出版權費用的,所以對他來說,他在串流音樂這邊沒有辦法賺到很多錢,可是他的客戶越養越多,那怎麼辦?那可能就往這個 Podcast 這邊去。所以邏輯上就是這樣,為什麼我當初會投資 Spotify,就是相信說他雖然在串流音樂這邊沒有辦法賺到很多錢,可是因為他的流失率是低的,然後他成長是很不錯的,所以他如果可以找到新的有金流可以進來的地方,像是 Spotify 的 Podcast 廣告的部分,可能對這家公司就很大的助益。不過當然後來很可惜,因為遇到神擋殺神,那 Spotify 的主力部位就沒有下去。

Netflix 其實我也是看好這一點,我覺得 Netflix 的 churn rate 可以壓這麼低,跟他的整體生態非常完整有很大的關係。就是說你在 Netflix 上面除了電影之外,你也可以看到影集,你也可以看到日本的一些動畫,跟韓劇,你可以看到現在最近《進擊的巨人》。所以我覺得因為他的東西很多元,所以不會發生像其他平台會遇到的,我可能看完主力強大的東西我就退掉了,看完我就退了。

Netflix 持續會推出很棒的 original 作品。Netflix 在哪一點很強的地方,在於說他在全球,他有持續的去投資各地的製作。所以比方說像是在德國這邊就推出了《Dark》這部影集,那在韓國那也推出很讚的影集。那這樣的一個全球供應鏈,而且是可以把成本控制很好的做法,我相信是其他串流媒體在現在要去追,他是沒有辦法這麼快追到的。而且 Netflix 的產出量是所有串流媒體最多的。

那我之前就有講過一個理論,就是我認為這些串流媒體,他們在產出他們自己的原創內容,有點像是在丟骰子,那如果說你今天丟的骰子數量很多的話,那當然你丟到這個好片的機會就很多。那好片大家知道是好片,大家去 Google 去查,所以大家都會來看這個。那爛片可能有些人被雷到,大家看一看他也不看,他也沒查,他也不會因為這樣去退訂。所以最後面大家會去集中在哪一家?他有最多的產出,他可能就有最多的好片,那他可能就可以吃下大半的江山。那目前看起來 Netflix 的成績很漂亮,而且他在明年第一季的預期,這個 Q1 的 Forecast,他是預計他的 EPS 可以開到,甚至可以到 2.97,接近是 3 塊,所以非常驚人的數字。那我覺得非常容易達成的,那在那樣的狀況之下,他會有自由的現金流,他的現金流是會很穩定的,而且是會賺錢的。那會賺錢就可以做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就是美股科技股最愛玩的回購。

那什麼叫回購呢?就是庫藏股,他就是去市場上收股份,然後把這股份給註銷,所以變成股本就會變小,EPS 就會變高,那股價就可以炒得更高。那這是美國科技股愛玩的,那 Netflix 可能之後也會玩類似的東西,當然美其名這個就叫做是優化股東的權益,當然就是有點像是那種全民大炒股的感覺。那這次 Netflix 壓對,我是覺得還蠻高興的,因為上一次去壓財報是壓那 Teladoc,不過那時候財報後來表現是不好的。

所以其實最好的狀況就是你不要壓財報了,你就是反正你本來要加碼多少,就是老老實實的加碼,那也不用特地去選高點、低點,也不要特地去選時間,反正該加碼就加碼這樣。那就是,我覺得想要有這種脫韁的事情,我覺得也蠻常見,會不會特地的想要去怪力亂神一下,自己不要說什麼規矩,你不要去故意要放雙手,像有些人開車就要滑一下手機,你明明知道不能這樣做。那吃東西你就知道一碗就夠,好好一口一口吃,現在就硬要一把東西扒進去會哽到。那就是像那個什麼和尚,比丘比丘尼,我相信多少應該還是會有點色慾的念頭,只是要去壓制,你去壓制不可以喝酒、不可以吃肉,可是應該還是會想到,但是因為他們為了他們的信仰,為了他們相信的價值,他不去做。

所以我覺得在投資上面也很像,就可能大家有一個邏輯,然後有一個紀律,我們知道都應該這樣子,可是偶爾你也不一定會照著走。因為不一定每次都會有教科書的典型狀況出現,不要說像巴菲特,巴菲特很常跟大家講的,經典語錄裡面提到的,你一個股票你不可以持有十年,你連一刻都不要持有。結果航空股買了就賣了,所以你要說巴菲特自打臉,也不是,可能就是因為特殊的狀況不一樣了,所以可能偶爾會這樣。不過其實在長遠下來,還是要盡量去克制這樣的一個衝動。

所以我相信其實在這一次搞到早上六點睡覺,我覺得我自己的反省是認為這樣不好,所以可能在未來就會盡量的去避免這樣的衝動,就是說我想要壓財報,可是就要去告訴自己說,不行,不能這樣做。那對於 Netflix 的明年,我個人覺得還是持續看好。那我覺得現在的觀察要點就是,他這陣子,我相信一兩個月應該要突破他的那個最高點 575,一定要爬上去。那如果沒有爬上去的話,因為畢竟我還是以股價為依歸,就是如果一家公司的成績表現好,那不是誰說的算的,就是看市場買不買單。所以他要先爬過那個高點,如果爬過,那我就持續弄下去,如果沒有爬過的話,我可能會考慮去把本來從各地殺戮出來的,那就獲利了結一下,然後就放回去本來那些標的。

因為我覺得這些標的,放在這家銀行,那時候看到你有採用了這麼多客戶,表現應該很好。不過其實我覺得目前就是因為資金大量的流去海外,他們沒有在拉抬美國的權值股,所以美國權值股的表現還沒有那麼好。但是可能在今年,或是說下半年,應該都還會有很棒的表現。目前看起來是這樣,就是沒有看到什麼太多的疑慮。

好,那這一集目前先聊到這邊,接下來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

好,第一位 `Shine 口後面五個七一套` 說:「回測唐瑋 Post 馬洛文粉,五星吹爆主委,最愛是你。第一次固定收聽一個 Podcast 節目,也第一次留言。想請教一下癌大,在去年 10 月中開始接觸美股,不到三個月,差不多一季的時間,目前都是以主動選股的方式操作,績效算是小贏大盤。想試試看能不能靠主動選股打贏大盤,想請問回測時間需要抓多長比較準確?感謝解答。」

你現在也沒有辦法回測,因為你從去年 10 月中才進來,所以到現在也才一季而已。過年了,那就是下一季、再下一季、再下一季會持續的贏。如果說都表現得還不錯的話,當然就持續的做主動選股是沒有太大的問題。那記得跟大盤比較,比較比太短。很多人在比大盤,怎麼偶爾這個禮拜贏大盤,甚至是我今天贏大盤,那是沒有意義的,很短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你至少抓個一季、半年,會比較有參考價值。

好,下面這位 `Chris TWT` 說:「中壢謝霆鋒請教,聊聊台灣第三代半導體供應鏈,宏捷科、中美晶、環球晶、穩懋、世界先進等等,雖然是可以布局未來,請主委聊這些產業的優勢與劣勢,或是可以用一集的時間讓大家多認識這些題材?」

太感謝你了,這個確實是我要聊的,只是你看今天又遇到 Netflix 財報。那沒有,我們就稍微大概講一下,反正總之就是你講到這個中美晶,就是一個控股公司,它旗下有環球晶跟宏捷科。那環球晶最近去收了德國的世創,它變成這個市佔第二名還第三名的一個晶圓廠,非常大。那同時又併了這個宏捷科,也不說併了,就吃下私募的 20 幾趴股份。那我覺得這是為了第三代半導體 GaN、SiC 去做一個布局。那穩懋它其實本來就是一個很強的第三代半導體的代工廠,它主要的客戶是來自於什麼高通、博通這種,就是第一線的。那高通、博通的特色是因為它們是 fabless,所以它的單就是下給穩懋。那其實很多很優秀的射頻廠,應該全世界優秀的射頻廠都會下單給穩懋,所以甚至有些人講說穩懋就是化合物半導體、三代半導體的台積電,那宏捷科就是聯電。不過當然沒有像現在台積電比聯電,聯電那麼不堪,有點像是當初的台積電跟聯電,最早台積電跟聯電差距是沒有這麼大的。那有些人就講說,其實穩懋就是當初的台積電,那宏捷科就是當初的聯電。只是當然後續會怎麼發展,沒人知道。那其實我手上是比較多宏捷科,穩懋有買一點,穩懋最近的拉抬跟 ECB 有蠻大的關係,雖然 ECB 是五年後才可以轉換,但是其實跟那個利多應該是有一點相關。那其實我覺得化合物半導體都持續看好,或許對啦,就像你講的,我可能就找一集起來聊看看,包含這個美國的供應鏈、美國的整個產業的布局什麼的,都可以談看看。但是目前我只是在一點數讓寫寫而已,還沒有時間在 Podcast 上面聊。

好像這位,`昨夜小姐` 說:「不能買股票的金融業打工仔,身為投信基金從業人員,聽 Podcast 到現在,開始思考職涯規劃。股票型基金收我 X% 手續費、經理費,大多是被理專賺走。很感謝現在有股癌這種優質自媒體,讓更多人有正確的觀念。想聽主委對於金融行業各種管制法規的看法,以及前陣子政府基金爆出操縱股價的評論。」

那個基金操縱股價當然是非常下流,就是超級下流。所以其實我覺得開放自選是好的,應該就至少就跟澳洲的基金或是說美國的退休金一樣,他是讓你可以在一定程度範圍內去自己做選擇,因為每個人要不一樣,像台灣是股債四六配,那其實不一定每個人要股債四六配。如果說我是比較年輕的,我可以股多一點。所以我覺得讓大家去自選是 OK 的。遇到這樣弊案當然是很幹,特別是那時候弊案不只有爆出來講說什麼,還有一些群組,我覺得超垃圾的,就是用大家的錢去拉抬,然後讓他們賺錢,這些人都應該抓去槍斃,就是太誇張了。因為這是每個人的退休金,當然不是講說什麼就是法馬上每個都要槍斃,不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就是誇張到值得槍斃,因為你去爽自己,然後用別人的辛苦的血汗錢,這是媽的夭壽、很糟糕的事情。

至於這種各式各樣的管制法規,像我就比較不喜歡,對於那種金融人員的管制我是不太熟悉,比方說但對於市場的管制我就知道,像什麼漲跌幅限制十趴,或者說什麼注意股、觀察鎖,我覺得這個都很不需要的。所以我覺得應該就是完全放寬。有些人講說啊完全放寬就有人受傷,本來就是會有人受傷。為什麼台灣一堆金融巨嬰,出事情都怪政府?就是因為每天都有這樣的管制,你管制久了,大家就會期待,所以上次你政府來救你,這次沒有救我就會怪你。那國安基金怎麼沒有救我?他說之前那個什麼 0.672L 可以續命,那為什麼下富邦的 0.677U 不可以續命?你看就有些人會有這樣的說法。所以我就覺得你應該要從一而終,反正金融市場就是讓大家去裡面大亂鬥,那政府只做最保守、然後最鐵的一個規定,就壓在那邊就好了。但是不要整天都想要去有太多的主觀判斷在裡面,因為我覺得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反而會讓整體的金融環境產生出更多的金融巨嬰,就是對那種出事情都要怪別人的,你其實這樣子去過度保護並不是什麼太好的事情。

好像這位 `阿姆姆170` 說:「五星吹捧,選我選我。聽了主委的 Podcast,最近也成為右側交易者,目前只知道每次進場設好停損點,不讓虧損超過總資金 1%。想聽主委加碼後常常發現股票的成本均價已經跟最後一次加碼價差不多,停損價又常常比成本均價高一點點而已,甚至比較低,等於就算看對趨勢,當股價打到停損出場,也才賺一點點,就是在做白工的意思。想聽右側交易要怎麼加碼,要怎麼出場呢?因為如果拉高了,比最後一次加碼價高很多才出場,那好像也是在猜高點,所以才會想要等股價回落才出場。請癌大開示,謝謝。」

完全看不懂在說啥小。你的意思是講說,你的第一段說這個虧損不會超過總資金 1%,意思是說你的停損值設 1% 嗎?這太奇怪了吧,誰的停損會設 1%?那個日常的震盪早就超過 1%,所以你只設 1%,等於你每天都在停損,你變成就是過度交易。那再來就是你第二段講說加碼後常常發現股價的成本均價已經跟最後一次加碼價差不多,這意思是講說你買的時間點太近,別說你在 100 塊買,然後你下一次買就是 102 塊,你以為這叫分批進出,可是意義上它平均下來就是 101 塊,那當然跟你上一次的成本近。

所以我覺得我雖然看不太懂再說什麼,但是我大概猜一下,我覺得你是一個過度交易的人。就是你整天都在盯盤,然後什麼漲跌一個一兩趴你就要看的,這個一定賠錢的,百分之百這樣做一定賠錢,因為你做太短的。其實股價震盪真的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在想說你是不是最近才進場的人?因為我發現最近進場的一些新的菜雞,他們有一個共通的盲點,就是他們以為股票只會漲。我覺得這跟 Howard Marks 的備忘錄裡面寫到一樣,Howard Marks 說他自己對於成長股會稍微悲觀一點,跟他出生的時候那時候遇到這個 Nifty Fifty 崩掉,他不是說他出生,就是他進入市場是在那個漂亮 50 那時候,所以呢他不太相信這樣的東西,他改去做我比較保守的固定收益的東西,像在債券。

那我覺得在 2020 年才進市場的人就會剛好相反,就是他對於股票市場會非常樂觀,甚至覺得不會漲的股票就是他媽垃圾,就是股票就應該要像特斯拉跟這個台積電這樣要直線上升。股票不會直線上升,股票一定會漲漲跌跌的,所以你停損設一趴,你根本就是在搞笑的,你注定整天都在停損,你看你很快一般的本金錢我都賠光光,千萬不要這麼短視近利。

你還是要回到投資的本質,右側的加碼,他只是一個策略,他只是幫助你撒資金,他並不是說你只要完全的執行你就會賺錢。核心還是你投資的標的是什麼,策略只是幫助你去增加資金的運用效率而已。那在大前提選股選對的狀況之下,為什麼你會 1% 就停損?你 Apple 會因為你 100 塊買,然後跌 1%,就是跌 1 塊,就是 99 塊就停損?那很奇怪。所以我覺得你是策略上整個出了問題的,你太敏感、太緊張了,那這樣是一個很不好的事情。

下面一位 `DashChamp`,他說:「Lidar 可以追嗎?股癌的節目每集都聽,也推坑不少朋友一起聽,節奏明快內容扎實,真的超讚。上一週在 Facebook 文章有提到 Lidar,最近 Lidar 在 Apple Car 的消息推出,佳凌和美股的 VLDR、LAZR,美股兩支標的都差不多,可以已經跌回起漲點了,但是佳凌還是很硬。許多人說是未來的趨勢,可以追上亞光,其他光學股最近都沒有什麼動作,Lidar 相關的穩懋也沒有大噴,佳凌到底是嗑了什麼藥?五日線像是彈簧床,可以每次碰到都彈。90 附近還建議追嗎?希望癌大可以開示 Lidar 產業。」

我覺得不可能建議你追或不追,那是你自己決定的。我覺得一個技術指標可以看,moving average 移動平均線,他就是看過往,不要說參數設 20,就過往一個月交易日內的大家平均成本在哪,60 就是一季內大家平均成本在哪。比較保守的可以用這個 60MA 來看,沒有那麼保守可以用 20。但你說什麼五日線,我覺得五日線那種都是賭徒在看的,因為股票五日內漲跌誰猜得到啊?幹,真的猜不到。我一直跟大家強調說,股票做越短的輸的機會真的越大,因為那越短線,隨機性是越強的。

好,那再來就是你講說什麼 Lidar 相關的穩懋也沒有大噴。那怎麼沒有大噴?穩懋從 350 到 400 多,因為穩懋是我持股,我知道,他明明就漲很兇。我覺得最近大家標準太嚴格了,是不是很多是剛進市場的,然後就是以為股票真的只會漲不會跌。我覺得很多人被 2020 的行情,然後外加 2021 剛開局的這個台股的行情給寵壞了,然後覺得股票不是像台積電或是特斯拉這樣直線上升,就不叫漲,就是叫做很爛。我覺得那個標準太嚴格,或是說這個錯誤的觀念可能在之後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這是大家要小心的。穩懋大暴漲,那穩懋他確實是 Lidar 相關,他是這個 Lumentum 的供應商,就是在做 VCSEL 的,那就是用在 Lidar 上面。

那我確實是看好 Lidar,我覺得 Lidar 是有機會的。雖然 Elon Musk 他講說,他認為做 Lidar 的是在做 Lidar 的廠商是在浪費生命,但是我覺得你的 Tesla 可以用攝影機,但是不代表其他人的 Lidar 不能用。Lidar 以前很貴,所以在三四年前講確實是這樣,但是 Lidar 價格會持續下降,就像三代半導體的材料價格,我相信有一天也會持續往下壓。那當他的價格來到一個很實惠的狀況之後,越來越多供應鏈、越來越多廠商在做這個時候,我覺得這個整個 Lidar 產業是有機會的。而且現在採用 Lidar 的產業,這個電動車相關的供應鏈還是蠻多的,我個人是覺得這個業界是持續看好的。佳凌這支股票,我很常聽到他的一些八卦,他就是一個現在台股的炒股,大家在炒它,那你要不要追你自己決定,這種東西我真的沒有辦法去教你或是說告訴你該怎麼做。

下面一位 `我周布魯比`,說:「我是周布魯比,癌大安安。最近聽了 EP102,特別想到分批投入的重要性。如果有一筆閒置資金想要投入 VOO,想要問一下分批投入的時間要拉多久?因為有聽過時間拉太長,其實報酬可能會偏低,因為沒有享受到時間的複利,所以想要問癌大分享。」

確實時間本來就不可以拉太長,看你資金多大。如果你今天告訴我你只有 10 萬、50 萬,直接 all in 就好了。如果說你告訴我你是有什麼 500 萬要丟,那我可能就建議你說你一個月丟 100 萬,那甚至跟換匯一樣,你就慢慢換、慢慢丟。那你說慢慢換、慢慢丟,你不能用事後論來看,譬如說你像是事後論來看,當然希望馬上丟,因為看的美股就是漲。可是如果說,譬如說你現在丟完,之後美股就修正個 5%,然後再丟,又再修正 5%,你不就很慶幸說還好我分批丟。所以其實這是見仁見智,自己抓一個時間就好。那如果說是什麼 50 萬以內的,其實一次丟就差不多了,我個人是這樣看。

好,那下面這位 `simG101` 說:「五星吹捧,感謝癌大一直以來的分享。想聽癌大對於台灣太陽能、風電個股在 2021 的看法,會是長期趨勢嗎?謝謝。」

上次我跟大家分享到兩個風電跟太陽能的 ETF,就是 ICLN 跟 FAN。那我覺得是我的話會選擇買這樣的東西,我不會想買台灣的供應鏈,因為這樣的東西在台灣的供應鏈裡面太虛無飄渺了,我覺得比較難掌握。

下面有 `5888999`,他說:「你乖,幫媽媽們長知識。」然後給了一堆星星說:「星星自己數。」

好,下面這位 `肥宅豆腐` 說:「豆腐,聽了癌大的分析,根據自己的判斷覺得航運股快不行了,於是做空長榮跟萬海,目前小賺 10% 跟 8%,接下來大家操作適合吧?適合短期獲利還是長抱?」

放空都不是長抱,因為其實股市的特性就是牛長熊短,所以放空者一般就是殺一波然後就走了,那是時間點,比方說可能了不起就一兩年吧,最多了。要做多的可能一抱就是十年,所以那個特性是不一樣。只是我蠻意外你怎麼會聽了就跑去放空?幹,真的不要把這裡當報牌台,我真的超怕這種。你如果說你要當報牌台 OK,不要說你把我當指標,或甚至你把我當反指標,那你去做操作都 OK,可是如果你要跑回來問我說這樣可不可以,那就很奇怪,應該是你這個判斷都要自己做。

好像這位 `France Shoe` 說:「好奇主委在台北國際書展的談話內容,前幾天在台北國際書展的節目看到有主委的名字,好奇主委會講什麼內容,希望到時候直播或是錄影,讓外縣市的朋友也可以看到。」

就是一個韓總編,韓總編要我去的,說跟王伯達對談。但是剛剛已經密我說取消了,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沒有這樣的東西。但是確實因為最近有很多活動邀約,都是比方說什麼叫我去講一些比方說對於經濟的看法、自己對於市場的看法,或是對於 Podcast 的看法。怎麼說,後來想想說,還是乾脆我自己開一個線上直播,讓大家問到爽,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興趣?如果興趣的話,或許可以這樣玩看看。

好,下面這位 `650193` 說:「先推五星,再問最近的標題,包含開頭幾集的標題,是真的還是背稿了?」

後面有背稿,上一集是有背,上上集是熊,然後開頭一到五集變成是剪掉機機的過程,因為我覺得它蠻有趣的,所以就換看看。

好,下面這位 `敲欠` 說:「五星吹到飛天,拜託主委開示。聽主委在 EP106 有提到非常不建議當沖跟極短線操作,可以請主委再詳細一點分析細節嗎?若主委現今有需求較大的狀況之下,會選擇什麼樣的操作方式呢?」

你是不是缺錢,然後想要在短線在股票提款?如果是,你非常的危險,你就是重災區。對,人都以為說股市是提款機一樣,我缺錢我就進去裡面無本當沖。那無本當沖是他媽人渣敗類才會提這樣的東西,當沖是無本的人都可以去給狗幹一幹。我個人是覺得做越短輸的機會越高,特別是那種超短線,基本上就是機器人的戰場、AI 操盤的戰場,你跟一般人在裡面去做股市操作,那你是注定要被碾過去的。

所以我非常不建議大家玩很短線,那很多告訴你說他當沖可以每天提款的,那個如果不是唬爛,那就是萬中選一。但是我相信你不會是萬中選一,可能他是,但你不是。所以我們不要去迷信這樣的東西。那其實最好的做法,投資最健康看待他的方式,還是你有穩定的本業收入,然後你有本業收入找個地方放錢,持續的讓錢幫你工作,持續的去買入未來可以帶入很多現金的公司,然後來增加你資產的價格,這是最健康的方式。千萬不要去想說在短期內要翻多少錢,那不太可能,那真的不太可能。那都是拿肉餵你,然後要騙你錢,為什麼你會被騙?因為就是你貪。會被騙,就是要嘛你想幹人家,要嘛你貪,就是這麼簡單。

好,下面這位 `Emer Dwight`,他說:「來啦,讓我吹一下,五星爆推考研究所想在即。自從 9 月份聽完 71 集之後,馬上從第一集開始吹,我真說癌大現在就是我讀書時候的慰藉,聽癌大靠腰真的是比打手槍還爽。2 月份要考試,想請癌大祝我考試順利。by the way,想順便給 EP106 那位年輕人、不講武德的一個 respect,真的是笑死。最後優質頻道大推,祝癌大跟 Liza 百年好合,投資順風順水。」

謝謝這個 Emer Dwight,那祝你考試順利,一路順風拿榜首,拿到榜首再回來報告一下。

下面位 `Zero of 10` 說:「用五星跟主委 say hi。最近開始聽癌大的節目,星期數的空檔再回溯舊集數。先說我沒有跟你做愛 XD,但對主委的感覺是邏輯很強、思維清楚又極限的聰明人。還是很驚訝主委怎麼可能在輔大出生。今天回憶聽 EP91,蠻意外主委曾經因為學歷求職時覺得有點抬不起頭。學法律多少對思考有幫助,不論是哪一間學校。」

首先就是那個做愛的事情,自從我講的那個做愛笑話之後,從現在開始每個人密我都會講說,那個我沒有跟你做愛,但是我覺得節目不錯,我都會先下一個警語。

再來就是講到這個學歷的問題,其實確實就是,如果你可以好好念書,你應該要考好大學。因為我現在回頭講沒有意義,我講說是我沒有好好念書,有些人覺得說,沒有,你根本就是自己辦不到。所以我覺得其實你沒有考到好學校,你可以把它解釋成是第一個,你沒有認真,第二個就是你腦袋不夠聰明。那我覺得不管哪一種解釋都不重要,就跟股票一樣,你不用去解釋為什麼他會漲,他漲了就是漲了,市場覺得他好。

那對我來說,我覺得直接大膽的承認說,我覺得在傳統的教育體制裡面表現不好的人,因為如果說我表現的好,應該會如魚得水,但是在教育體制我表現不好,那在大學的時候也不喜歡上課,就整天都在翹課。那你說什麼出去工作覺得抬不起頭,其實也不是說什麼抬不起頭,就是人家會喜歡拿這個羞辱你。但我後來想想,人資就是他殺你價格,所以他當然要攻擊你,然後講說你學歷差,就連我拿出的招牌多益 985,台灣前 1% 的,他一樣講說這個沒什麼了不起,我們公司每個人都了不起,半價新台幣一千塊就拿到,什麼的。反正什麼都可以嗆,他要凹你就是什麼都可以刁。

講完之後後來我就說,不要這個工作,然後走。就他要送我出去,然後跟我講說:「不然這樣子,我幫你再加一點點,你要不要?」你看他就是要凹的。結果我覺得有時候,那個人資的面試有點病態,因為你要想,你會讓我來面試,就代表我的履歷是 OK 的,然後就是我的經歷、然後我的語言程度、我對於電腦的熟悉度什麼是 OK 的,你才會讓我來面試。那我去面試之後,你又要整天在那邊羞辱我是怎樣?如果只是為了殺價,那我就覺得很白痴。因為如果是人資,我不會這樣做,我覺得沒有必要羞辱別人,我的做法就是直接告訴你說,我覺得你就是兩萬五,跟你什麼學歷、什麼沒有關係,就是我們公司只能出這樣。你不要就算了,你沒有必要去踐踏一個人。但台灣的人資,蠻喜歡做這樣的事情,至少我遇到的好幾個都是這樣,很喜歡搞這樣有的沒有的。我不是說所有人資都壞蛋,但我的經驗就是不太好。

好,最後一位這個 `被 Q 倒的小胖` 說:「財經的 Podcast 首選股癌,運動類首選 Hito 大聯盟,感謝股癌五星吹捧。你的分批投入、分批賣出觀點真的是有夠讚,對我這個股市老菜雞相當的幫助。然後如果你的節目長度可以跟 Hito 大聯盟一樣長就好了,這樣通勤健身可以有更多好東西可以聽。」

我不知道 Hito 大聯盟有多長,我再去看一下。好,那這集節目先聊到這邊,感謝大家的留言,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