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10:嘎你個songYY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WEMO 贊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下列的狀況:下班聚會、臨時有約,附近不好停車;喝酒喝太多,沒有辦法開車回家,可是隔天又急著用車要去上班了;或者是逛街購物、失心瘋買太多,以及南北漂泊沒有交通工具等等的。如果說你有這些煩惱,推薦大家使用 WEMO Scooter 共享智慧電動機車。
WEMO 是一個 24 小時無站點式營運,用手機 App 找車、租車、騎車、還車,隨租隨還超方便,去哪隨時可以出發的機車租用服務。目前營運的範圍是以雙北跟高雄為主,WEMO 的車輛密度很高,在台北大概是每三台 YouBike 就可以對到一台 WEMO,在台北路上算是隨時、隨處都見得到。根據官方的資料,每 2.7 秒就有一個人租借 WEMO Scooter,所以算是很多人在騎。
我覺得共享機車蠻方便的,很適合那種突然有需要的人,而且你不用花時間保養,你也不用付電費、停車費,租車幫你保好三大保險,車廂內有兩頂安全帽跟衛生頭套。這樣的專業服務,一分鐘只收大家兩塊錢。實際用的效果我覺得很方便,適合那種有臨時需要的人,就像是你突然多了一個交通選擇的感覺。而且衛生也顧得很好,不會讓你覺得可能髒髒的或什麼的,反正就是處理得非常好。我覺得大家都可以先把這個 App 下載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成為 WEMO Scooter 新用戶,並輸入優惠碼「GOOAYE」,最高可以享免費的騎乘金 110 塊,再加新用戶不限趟次騎不加價的 0 塊。所以不管你是老司機還是菜雞,大家都可以來穩賺這個騎乘金。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連結欄找到下載的連結。
上一集節目推薦的書,也就全部賣光了。在 19 個小時內賣了 2000 本,賣到人家發新聞稿說,我們刷了蝦皮跟誠品的紀錄,然後大家都很高興,然後天下說我們是出版救星啥小的,就覺得幹有夠浮誇,可是還蠻爽的。那這個出版救星是大家,不是我一個人買 1900 本書,是大家買的。那這也不是我的什麼廣告品,所以就大家真的喜歡才跑去買,我不管你是為了要搶兩個紅包,但總之你真的想要買書。反正總之你們就是間接地去救了出版業,應該說在資助出版業度過一個寒冬的過程之中,大家都推了一把。
所以有時候會有這樣的外溢效應,那我們一起拿了一個成就,蠻爽的,就出版救星。那其實我問了出版業的朋友才知道說,現在經營不容易。我本來想像是可能很多人跑去看電子書,所以不會買實體書,所以可能才讓他們經營不容易之類的,發現其實不是這樣,主要是因為大家的閱讀習慣也不像以前了,所以出版業是不好經營的。那我還是會繼續有好書、我看得不錯,我就會介紹給大家,那如果大家喜歡的話,可能就可以把它找回去看。因為我覺得這些書其實它不只是可能有些看起來像是投資理財書,但你會發現很多投資理財書,特別是像是這種大師出的,什麼霍華.馬克斯、什麼巴菲特、查理.蒙格等等的,他們這些書很多到最後面是在講人生,因為發現可能交易跟人生是分不開的,所以你的一些個性就會反映在你的交易裡面等等的。這樣的東西呢,我相信對大家都會很有幫助。
所以說你做的一些事情,它就會有一個外溢效應,然後造成意外的一些結果。比方說像我們這次就是意外地可能幫到了出版業這樣。那或者是像我們之前瘋狂地在換美元去投資美國,那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其實我們就等於是幫到央行。那央行 po 了一個很可憐的圖,什麼「媽媽會維持綠油油訂單跟吃飯一樣」,但是其實我們都是實際地用真金白銀在幫助央行。因為我們在換匯的過程之中,我們就會讓台幣貶值,那貶值是央行要的一個方向,對,我們幫忙央行拉尾盤,幫忙救台灣的出口跟台灣的科技業。所以大家在這個過程之中,你看你救了出版社,然後你又救了台灣的央行跟我們的匯率,所以我們這邊要不要一起改名叫做什麼「救國愛愛團」之類的?我們除了救國之外,到處送愛送幸福這樣,救國愛愛團。
好,那其實這種外溢效應呢,有時候就會發生,就是超出你想像的一些影響。比方說你可以用蝴蝶效應去講這個,我們做了一件小事情,就造成一些一系列的影響。比方說像最近比較明顯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美國的 GME 事件裡面,它其實不是只有在炒 GME 的股票,也不是只有在嘎 GME,就連帶很多有那種 Short Interest 很高的,就放空餘額很高的股票,其實都被嗑到一個天上去。那其中一隻蠻經典就是 AMC,AMC 是美國的連鎖影城,非常大的一個連鎖影城,其實它的生意很不容易,它在疫情前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那遇到疫情就更啥小。因為不像台灣平行宇宙,我們還可以看電影,我昨天經過信義區,威秀影城一堆人在排隊,連這樣的狀況,我們都還可以去威秀影城,其實在美國是想都想不到的,所以影城也非常的慘。
那其實 AMC 一直都靠借錢度日,大概有很多的債權人,他就是借了一大堆債務這樣子。那他借的債務有那種比方說就是去融資融來的,也有說是發可轉債的,那有不少是發可轉債。什麼叫可轉債?可轉債其實就是一個選擇權,外加債券的形式。也就是說,今天如果說達到了轉換價,時間到了,那他就可以把它換成股票;那如果說沒有達到轉換價的話,那他就可以維持本來債務的狀況。所以他有點像是一個選擇權加債券的一個合體。那 AMC 看到股價這麼高,首先他第一個,他就直接出來割韭菜了。當然我們講難聽叫割韭菜,那講好聽一點,等於大家幫忙了去復甦美國的連鎖大影城。因為你把它股價炒高了,所以他可以發股票,那他發股票過程之中,他就等於在融資,他就是在募款,他就可以拿到錢了。
那除了拿到錢之外,他的一些老債務,這些債權人,因為他們手上持有的是可轉債,那本來如果說可轉債沒有達到轉換價的話,他就是必須要還錢,AMC 就要還錢給這些債權人。可是因為現在達到轉換價了,而且我相信債權人也非常高興說可以換成股票,因為換成股票,你們現在大家炒高高,我就全部倒下來,我馬上就現套一筆出來,非常的歡樂。所以這件事情上面好像是三贏:有些進去炒股的散戶覺得很高興,機構跟散戶進去炒股覺得超爽的;那這個債權人的部分呢,因為他可以轉換成股票,他可以馬上套現出來,他也覺得超爽的;AMC 呢,因為本來可轉債假設說沒有拉過轉換價的話,那他們就要還債,他就必須要還錢,他現在變成他不用還錢,他只要瘋狂地印股票就可以了,他只要印股票就可以拿到一些現金,他就可以繼續經營了。甚至 AMC 的高層直接出來說:「現在呢,離破產越來越遠。」所以我覺得,就是這樣子,我們做這些小事情,可能就會造成蠻多後續的影響。
好,那我們接下來就來聊 GameStop GME 事件。當然我們在前面幾集已經有先講過一次了,那一次是跟大家聊一下這家公司是幹嘛的,那他有跟微軟合作,那同時呢,有一個帥帥又聰明又有錢的投資人,Ryan Cohen,Chewy 的老闆,那他入股買了一大堆,同時也要進入董事會了,可能會幫忙把這個實體的電玩通路商,改造成一個電商通路商。那這樣子,我個人覺得在當時的價格五、六十塊不一定撐不住,他雖然從個位數這樣剛上來,感覺漲了幾十倍了,可是老實講,我覺得如果說又轉型成功的話,他不一定撐不住那個股價。
但是那是幾集前講的,現在 GameStop 到三百多塊,三百多塊我覺得碰風的成分就非常高了,就是他就是一個進入完全的嘎空(Short Squeeze)的過程,Short Squeeze 或者說 Gamma Squeeze,在這樣的過程裡面,才有辦法達成現在這個股價。也就是說,現在你要進去的,然後假設你是聽我上上集講他可能有基本面,你要記得這條件已經不一樣了,因為那時候是 50 幾塊,現在是 300 多塊。
所以我們稍微用一個例子舉例,假設你 GameStop 聽不清楚,我們就拿台積電舉例好了。假設我那時候跟大家講的時候,台積電是 500 塊,然後現在台積電變成是 6 倍,3000 塊。那就算台積電可能空污有力、護國神山等等的,可是撐不撐得住 3000 塊,那是另外一回事。我覺得股價跟一個公司的基本面不一定會 100% 連動,就是說比方說公司的基本面很不錯,但是股價表現不一定都很好;或是說其實這個公司的基本面很差,但是股價呢,就是維持在一個高檔的評價。所以股價跟公司基本面,非常重要是你要先拆開來看,它沒有一個必然的聯繫。
那照本來的計算,我覺得 Ryan Cohen 他的入股、然後進入董事會這件事情,它本身可以把 GME 的股價往上拉,沒問題,我覺得是撐得住的。但是來到現在三百多塊,那就不是這麼單純,它已經是跟基本面,我簡單來講就是脫鉤了,非常大的一個脫鉤。那這個事件到最後我告訴你,一定會有很多人重傷,可是也一定會有很多人發財。因為其實大家進去玩這個衍生金融品,比方說像選擇權,你就是有一個 Call,但也有一個人賣你 Call;或是說你也有一個 Put,然後也有一個人賣你 Put。這個 Put 跟 Call 它是相生的,就是說如果有人買,那就會有人賣。所以在衍生金融品的市場裡面,比方說像期貨或是選擇權,這個叫做零和市場,有人賺錢等於有人賠錢。
那它跟現貨市場、股票市場是不一樣的。股票市場並不是一個零和市場,股票市場是可能會因為公司它是會滋息、它是有生產力的,所以公司它會去外面賺錢,然後回來配息給你。所以其實在一個理想的狀況之下,比方說拿大權值股來講,像 Apple,Apple 在過往到現在就是一個正和市場,也就是說,它是可以讓所有人都賺錢的。因為 Apple 出去賺錢給你,然後這個股東權益分給大家,所以大家都會賺到錢。除非你在裡面炒短線,然後可能有些賠掉,但是那個跟零和市場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所以要先搞清楚,你去做衍生金融品市場,這個叫做零和市場,一定有人賺錢、有人賠錢,你賺的就是別人賠的,你賠的就是別人賺的。那在現貨市場,是可能是正和的市場,也就是說可能是大家都賺錢的,所以是大家先分清楚。那當然做衍生金融品,它其實本來就是比較進階的一個做法,其實很多衍生金融品,它的本質並不是給你直接拿來買的,它本質其實是避險工具,也就是說它是拿來避險用的。
那什麼叫做拿來避險的?我們可以稍微的舉例一下。比方說你今天持有一大堆的台積電股票,比方說你就可以在台積電股期這邊去放空,所以這樣子一來一往,你就可以鎖住你的價差,這是一個做法。還有一個做法就是你可以在選擇權這邊去買一個 Put,那它也是算是鎖住你的價差。那還有一個做法怎麼叫做包租公?包租公就是你去 Sell Call,那只是選擇權賣方很常跟大家講,你為什麼不要當賣方,因為賣方是可能風險無限的。但是如果說你是持有限股的,那你去 Sell Call 的話,這個叫做 Covered Call,就是掩護性的買權。然後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它等於是可以幫助你去收租金,但是我覺得它不是一個很棒的策略。反正我這樣講你一定也聽不懂,總之就是你記得,衍生金融品就是拿來當成是一個搭配你的現貨,可以當成對沖,或者說可以做一些財務操作的一個辦法。
但是它其實本質上不太適合直接拿來玩,但是有蠻多人喜歡直接拿來玩的。因為其實像這種選擇權的,它有點像以小搏大的感覺,你知道拿小小的一點錢,了不起歸零,那只是如果你賺也可以賺很多,所以很多人告訴你的話術是這樣。所以現在其實有蠻多人都在使用這種衍生金融品在做一個……我講白一點其實是博弈,其實你也根本搞不清楚要怎麼玩,就只覺得說,一下大家都要玩這個我就跟著進去炒。
那其實也不是說不行,只是你要記得,如果你要玩這樣的東西,那資金分配要分配好,你不要說什麼拿 100% 的資金去壓制,這個是太笨的。你不要因為一下可能這個國外的 WallStreetBets 版上面非常的火熱,那你覺得你對於這些 Hedge Fund,然後你對於這些基金,恨之入骨,對於這些機構恨之入骨,所以你想要教訓它,你就拿你的所有的資金去壓,這是非常非常笨的。就是我還是建議大家,你不要去當那個烈士,很多時候你在一個群情激昂的時候,不管是政治事件,或說現在這種類似比較像是投資相關的事件上面,那種最慘最慘的,損失最多的就是那個一頭熱的,就是完全被洗腦洗到,覺得說「他媽的我今天就是在對抗不公不義,我今天就是要去擊敗某某什麼東西的」。那這是個人的選擇,之後我告訴你這是一個很笨的事情。在投資市場,你應該要保持你的理性,你可以去參與,可是你不要搞到 All in。因為我看到後面,自己的群組裡面就有人搞到 All in 了,我覺得這個……當然你有可能會發大財,可是你有可能一次就出場。那其實你會知道,任何一個有些人都會告訴你一樣的東西,就大家其實比較怕財富的流失,因為財富累積真的不容易。那你還不容易存到一筆錢,然後你馬上直接把它整個賠掉,這是非常笨的,這是非常笨的,所以你還是要做好自己的一個控制。
好,那我警語下完了,那該講的還是要先跟大家講。因為如果說有人受傷的話,我看了我自己也會難過,因為覺得說如果你當初沒有聽《股癌》,搞不好你今天就不會賠這個錢;如果你當初沒有接觸到股票,搞不好你今天不會賠這個錢。所以其實我現在要馬上想要去克服這樣的情緒,老實講,幹,你賠錢到底關我屁事,那我也沒有跟大家收任何錢,所以我其實心理上要過得去。但我覺得我可能終究是個好人吧,所以我聽到有人賠錢,我會覺得如果當初我跟你多講一點,是不是你你就不會賠錢了。
那回到我們之前 GME 的話題,上次跟大家聊是聊這個 Microsoft 還有 Ryan Cohen 他們的進場,那我覺得他可能撐得住現在幾十塊的股價,沒問題。那直到現在這個田地呢,幾百塊、三百多塊的股價,那絕對是跟基本面沒有關係的,它其實就是進入一個軋空的過程。那什麼叫軋空呢?我就這邊快速地補充一些股市知識給一些可能新加入的,或者說不懂股票的人。簡單來講股票兩個方向可以做,一個叫做多,一個叫做空。做多就是股價上漲,我就會賺錢;做空就是股市下跌,我就會賺錢。
那操作的方式是怎麼做?做多就是做買進股票並持有,上漲之後把它賣掉就等於賺錢。那做空呢,等於我現在在某個價位先把股票賣掉,然後之後呢,我要把它買回來還給我借股票的人。那所以比方說我如果賣在一百塊,然後二十塊把它買回來,我就賺到中間 80 塊的價差。非常快,大家就理解什麼叫做做多跟做空了。
那什麼叫做軋空?什麼叫做 Short Squeeze?Short Squeeze 的意思呢,就是指說如果今天比方說市場上看空這家公司的人很多,一大堆的人去借股票來賣,那賣了之後他們是不是最後面要補回來?那當然最理想的狀況,就是他們希望說我賣了之後,然後它大跌,把它補回來。可是有時候就事與願違,因為像這種賣空的數量,在台灣、在美國他都會公布,所以當很多人看到說這個股票被如此的看壞,有些人不只是散戶,大部分其實有坦白講就是機構,他們看到這樣的狀況,他們會想要進去割韭菜,就去殺對面。
那怎麼殺呢?大量的去買進現貨,然後跟大量的去買進 Call。因為 Call 像以美國的選擇權,一個 Call 就是 100 單位的股票。那在這樣的過程之中,他可以大量地去在現貨這邊鎖住股票,然後大量的買 Call。那買 Call 買多了之後,這個造市商他必須要去避險,所以他就在市場上去買更多的股票來避險。所以一來一往變成,你看你買現貨,你買 Call,然後你買 Call 之後,就逼這個造市商去買股票來避險,所以會這樣大量的買盤衝進來。
那大量買盤衝進來,你就想本來的供需假設是平衡的,那因為現在有很多的買盤,那當然他就會把這個價格往上推。那往上推之後,空軍就開始會癢了。什麼叫做會癢?因為你去做賣空的交易,它其實是一個保證金交易,也就是說你要準備一個一定程度的保證金放在裡面。那下一位美國的券商來講,都至少是五成,差不多是五成。所以就是說如果你今天被往上嘎,股價持續的上漲,那你的保證金需要的維持的比例,當然他就會持續往下跌,跌到一定的程度,他就會叫你趕快補錢進來,趕快匯款進來,如果你不匯款,我們就要斷頭。
那斷頭就這樣,斷頭就是他直接把你的部位解掉。所以是怎樣?他直接去現貨市場買回來。所以就想說兩個狀況是這樣,一個就是他直接把你斷頭,所以你直接買回來,你就變成買盤的一份子。你本來是要放空的,你是希望股價往下跌的,可是因為你沒有保證金了,所以你變成了買盤的一份子,那又再更把這個股價往上推。那或者是有些人就是,好,我不放棄,我就繼續地去補保證金,然後越放越多部位。可是你就想,如果今天股價上漲是停不下來的,如果說他真的就持續這樣繼續往上噴,那你最後還是會投降會認輸,你就必須還是要把這個股票補回來,那你補回來的過程之中,你就是成為買盤的一方。
所以其實這個就是所謂的 Short Squeeze 跟軋空,因為你會一直去把股價往上推。那當然我們換個角度來說,在多方也可能會遇到一樣的狀況,特別是你不是使用現股交易,你是使用槓桿交易,你是使用融資交易或是衍生金融品,你也會遇到一樣的問題。好,比方說我今天是槓桿買股票的,100 塊買進,它如果跌到 60 塊、50 塊,你的券商就會打電話給你,他就叫你趕快補錢,你不補錢我就要把你斷頭,然後直接把你砍出去。那你直接砍出去的過程之中,當然你砍出去這個單就是在市場上賣,所以你就加入了賣方這邊,變成一個把這個股價持續往下殺的力量。
好,所以其實你會發現,這個影像是陰陽兩極,在空方這邊我們叫做軋空,在多方這邊我們把它稱為叫多殺多。但是只要你是有這個槓桿、或是說融資、或是說這個衍生金融品部位的人,你可能都會遇到這樣子的問題,不是說這個空方是完全沒有人權的,應該說多方如果在一個比方說大量的人去融資的狀況之下,也是可能會發生踩踏現象的。
好,那把基礎知識講完之後,我們就可以進入我們的主題,就要聊這一次 GameStop 的 Short Squeeze 跟 Gamma Squeeze 到底是怎麼發生的。Short Squeeze 剛才前面已經跟大家聊過了,反正就是因為你的保證金不夠,那你也沒錢補,你就被強制回補,所以你成為買方的力量,更進一步的推升股價。那什麼叫 Gamma Squeeze?這就稍微複雜一點。前面來講就是在市場上面,我們有所謂的 Market Maker,造市商。那造市商就是想成是開賭場的,然後開賭場給大家賭博。那一般來說是這樣,比方說我今天開賭場,那我賣出了選擇權的 Call,我賣出一個買權,理論上我手上要持有限貨,就像我剛剛前面跟你講台積電的案例一樣,理論上你就是持有限貨,然後你才可以去做衍生金融品的交易,為什麼他叫衍生金融品?就是這樣,他是延伸出去的。
但是因為很多人在華爾街這邊,他們已經很習慣於,比方說這些垃圾爛股,平常已經躺在地上的,我賣出大量的買權給大家,讓你有一個夢想,覺得這東西會漲。因為買權就是希望說未來有一天他只要上漲的話,我這買權就可以開賭,就可以賺到很多錢。但是實際上他們知道這個東西因為已經被我壓著,我大量的賣出一些買權,我知道你們根本沒有辦法去把這股價拉上來。所以呢,他們就膨脹了,他們就不去做避險。
這個跟前面有一個事件很像,我們之前跟大家聊過的,華南永昌所謂的「避險不及」的事件。我那時候就這樣,新聞媒體告訴你「避險不及」,其實告訴你,沒有什麼今天叫避險不及,你就是沒在做避險。我就像你平常在幹砲不戴套一樣,沒有什麼叫做「沒有,我來不及戴套」,就是幹砲被我已經滑出來,沒有這樣的東西。就是你有沒有戴套,有或沒有,就這樣。你有沒有做避險,有或沒有,就這麼簡單。那華南永昌就承認他沒有做避險,所以呢他直接整個賠到爆掉,甚至被同業拿來當避險工具,這是另外一段故事。反正他總之他也是在選擇權這邊老闆。
那我覺得跟 GME 這次有點像,造市商呢,他們已經很習慣於說,反正這個股價就是低在那邊他不會動,所以我根本不需要去做避險,他就沒有做避險。那問題來了,如果今天大量的買盤突然湧入的話,他真的把股價往上推,本來你覺得這個買權就是你們大家以為在買垃圾,那其實你們都死定了。那現在發現說沒有,幹,垃圾可能真的會中獎,因為股價往上推了,那這個選擇權如果說我達標的話,然後他就可以去要求,我要去買進這個現股,我要跟你換現股。所以他就會烙賽,因為他手上沒有現股,他是在完全沒有戴套的狀況之下就賣出了這些東西,所以當然他就會烙賽。以防他烙賽,以防他真正的破產,好像華南永昌那樣巨賠,所以趕快亡羊補牢,有位玩也要趕快去救,怎麼救?就去現貨市場大量的去掃貨,因為掃貨之後,這些選擇權要兌現的時候,我至少有貨給你,所以我可能就不會這麼慘。因為如果說嘎更高的話,我沒有貨那會完蛋。所以他的這個,因為說他要去補貨的這個過程,你就可以把它想成,就叫做 Gamma Squeeze。就是因為賣選擇權的這些造市商,你本來沒有在做避險,而且現在你突然有強大的避險的需求,那於是你這個避險的需求去買進現貨,你就會把股價更進一步的往上推。
所以其實你看到的 GME 大飆漲,就是這兩個關鍵因素的合體,才會造成一下股價的暴射。那我這邊就順便跟大家聊一下,就像 GME 實際上,很多人會把它寫成很多媒體,或說一些可能也沒有在做投資的粉專,大家都在關注這件事情,然後寫說「小蝦米對抗大鯨魚」,Bullshit。這個是完全搞不清楚狀態才會這樣講。我跟你講,如果你今天可以把戰爭迷霧打開,什麼叫戰爭迷霧打開?就是你不要再打什麼《LoL》或是打什麼以前的《魔獸爭霸》、《星海爭霸》,你知道如果說你可以用上帝視角看到全地圖,你知道說,因為你在這邊偷藏一個基地什麼的,如果你可以用上帝視角去看 WallStreetBets 版,我跟你打賭,裡面一定有一大堆根本就是他們機構的人,就是機構的人在上面,然後鼓勵大家衝進去幫忙接盤,一定有超多這樣的人。
因為我們先不講,好,這些可能未來在戰爭迷霧打開你才會看到的,我們先看你已經看得到的。Michael Burry,他的 Scion,他是不是就是機構?他就是機構。那已經最近很紅的 Chamath Palihapitiya,他是不是機構?他就是 Social Capital 的老闆,他就是機構。那以及 Ryan Cohen,雖然他是個人投資人,可是他的資金非常龐大,可以買到這個占股十趴,他已經嚴格上來說也算是一個機構,他有機構的財力了。
所以這個事情,有點像是機構之間的對作,只是是由散戶點的火,並取得正當性。因為在散戶點火之下,其實這些做空機構,都是這樣,連我本人都很看他們超不爽的。你知道做空機構,其實他們一直以來講話是不用負責的,他可以覺得,我想要放空一隻股票,我就發了一個報告,那這報告裡面很多甚至是捕風捉影亂寫的。可能大家看一些比方說這個渾水去打瑞幸,你看得很過癮嘛,但我跟你講,渾水它也很常去潑髒水到別人的公司上面;Scion 也很常去潑髒水到別人的公司上面。就他們當然有幾次會抓對,可是有很多時候真的是在亂講。那他們在拋出這樣的東西的當下,其實就造成股價的摜殺,你就想,如果你今天是股東,你是不是也超不爽這些人?
所以其實市場上不爽這些人的一定超多,不只是散戶,有機構。因為我持有的持股,比方說後來被你殺下去之後發現根本就沒有問題,比方說這個渾水他們做空的跟誰學,現在已經創新高了。那比方說你是這些公司的股東,或是你承辦方,你是一些機構,你一定很不爽,他們已經想教訓他們。所以我相信這次的這個 Melvin 跟還有 Scion 他們被教訓,有超多的機構在裡面。
然後因為散戶是沒有資金的,千萬不要幻想說散戶可以大家集結在一起,然後設好一個目標價一千塊,我們一起買到一千塊,不可能。那一定都要有機構在背後,要有更龐大的資金。因為散戶其實就是這樣,你以我隔壁的鄰居阿伯來講,那有些人他會想要在三百塊賣,有些人想要在三百五賣,有些人想要在四百塊賣,那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其實像是一個混亂的多數人,那當然他們可能會有一個籠統的方向,比方說至少我們都知道做多的,可是絕對沒有辦法像機構這種明確,我可能幾百億丟進去就是壓一個方向,所以他們對市場造成的力道才是真正的大的。
所以說到這邊,大家應該就可以理解,就是他不是一個很單純的散戶 versus 機構。因為從現有的資料來看,他就已經不是散戶 versus 機構了。不過換個角度來說一樣,就是像美國這些監管單位,現在就想要去查這些所謂的 WallStreetBets 或是其他的版,你們是有操縱市場的嫌疑。我覺得這也是一樣,就是大家都喜歡去找一個怎麼講,代罪羔羊,然後代罪羔羊最好要找那種沒有辦法幫自己講話的,所以你看他們很聰明,就鎖定散戶,反正全部怪給散戶。越南股市崩盤散戶害的,台股修正的散戶害的,什麼都散戶害的。可是散戶其實就是小資金,坦白說是這樣。
如果說你要查,沒關係去查,我相信他們如果真的去查 WallStreetBets 版,一定會查到超多機構的要不然就是工作人員,甚至就老闆本人在裡面跟著喊、跟著在那邊做,我相信是非常高機率會看到這樣的一個狀況。所以這件事情並沒有這麼單純,所以大家不要真的不要說暈船的,然後把這個想成是一個聖戰,小散戶的勝地,其實不是啦,就是可能是散戶點的火,我相信是散戶點的火,只是最後面是機構之間的戰爭,大概是這樣子。
那我們就順便來說明一些大家可能有一些偏誤的地方,因為我看到很多人在傳一些偏誤的訊息,甚至 Reddit 上面講的東西,我覺得有些是錯的。那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然後就大家聽聽看。
那首先第一個,就是很多人在寫說,那個 Short Interest 為什麼可以 140%?就說比方說這個流通的股、現有的股是 100%,為什麼你可以放空到超過現有的股數呢?這就是在作弊,這就是什麼規則不公等等的。我看到最早好像是 Chamath Palihapitiya 寫出來講這件事,然後很多人就拿去轉述,然後轉述的過程之中就有点加油添醋,反正最後面變成說「你看你們全部都在作弊」。其實本來,借券殖利率就是可以高於 100% 的。
這邊說明給各位聽,就像是我今天持有 GME 的股票,那券商來跟我借股票,說你要不要借給別人拿去放空?我說 OK 啊,因為我會長期持有。那別人就借去了,B 借去了拿去賣,賣了之後後來變 C 接走。那 C 接到這支股票之後,他也是想要長期持有,那一樣券商會來問他說,那你要不要把這個股票參與我們的 Lending Program,借給下一個人讓他給放空,那我給你利息?那 C 也說好,那就變 D 借去了拿去放空。所以你發現每同樣的一個股票,就是名目上的這個股票,實際上是被多次的放空。所以就是因為這樣子,放空的數額它是可以比總共的流通股還要來得多,在一些案例之下它會高於 100%。
這不是第一次發生,其實老實講蠻常發生的。那在台股呢,發生的狀況就是比方說像是富邦 VIX 這樣,它會產生一個標借的費用。今天融券的人不夠多了,那券商手上的融券部位也不夠多,不過融券的人還是高居不下,那當然融券的人呢,他們就必須要去負擔一個叫做標借費用的,他可以喊甚至 4 到 7% 日息,不是月息、不是年息,日息,很貴。那其實就跟這次 GME 的事件一樣,你發現幾個非常熱門的放空標的,比方說 Virgin Galactic 這個 SPCE,比方說 GME,像這些股票,你去查它的借券的費用非常的貴,都很貴,就是因為它的券資比已經高於 100% 了。
所以其實會到 140% 並不是作弊,我看到很多人疾呼地像是在那邊傳這個,傳到後來就變得好像是真的。其實你要考慮它是不是作弊的,並不是 140%,因為 140% 是可以的。只是作弊就講說,如果說你要放空,像我們剛剛前面講,你要放空,你是要照規矩,你要借到一個股票,你才可以去放空。但是有些人會偷吃步,我沒有借到股票,比方說這些造市商或是有一些券商,我沒有借到,然後我直接去賣,可不可以?其實不行。這個在 07、08 年的時候以前可以,但是雷曼兄弟被搞過一次,後來他們就修法,就改過這個規則,就不讓你這樣玩。但是還是有些人會,就是有傳出來說有偷玩,你在你手上沒有股票的時候,你就先去放空,然後之後趕快去找股票回來補,就有點像是無券放空,那這就是作弊。
所以這個跟超過 100% 是兩回事,它是完全的兩回事。就算今天沒有超過 100%、券資比沒有超過 100%,它也可以這樣作弊。超過 100% 不代表它就一定有作弊,你知道嗎?所以兩件事其實那個邏輯上要把它拆開來,因為它不是一樣的事情。但是其實現在有很多應該是,我想可能是新股民或者是一些可能本來不是在專精在股票這邊,然後想要討論這件事情,然後可能就把很多東西混在一起講,把這個 Chamath Palihapitiya 的這個說法就引申成說「哇,原來這個整個金融環境都在作弊」,其實不是這樣子,就你不可以直接蓋棺論定是這樣子說。所以說到底有沒有裸賣跟券資比高 100% 是完全兩回事。再提醒一次,券資比高 100% 是完全可以的、是合理的。那只是有沒有裸賣,那這就是不合理的。在一些條件上是有寫說,只有在造市商不得已的時候它才可以做裸賣,因為它要做避險,那除此之外一般人你都不可以這樣做。所以你要去查的是,到底有沒有人偷偷地在做裸賣,那這個跟券資比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那再補充最後一個常見誤解,就是蠻多人講說這個,比方說有些券商,它直接在你沒有允許的狀況之下,把你的部位砍掉。這個其實當然,我相信在一些極端案例上一定有這樣子的,就是它真的就是,比方說做一些作弊的事情,很惡行。其實我覺得關廁所這件事情,當然本身是很惡行的。但是我還是鼓勵大家,因為我們不要把很多就是明明是規矩上你可以把它搞清楚之後,然後你可以讓整個正當性變更高的東西,然後混在一起講,讓你的正當性變很低。就像每次的什麼遊行抗議裡面,就會有人去燒車子、然後怎樣,然後就讓你們正當性變很低,去打砸搶,類似這樣。
我覺得這件事情本身是一個很酷的事情,但是因為就是有太多雜訊被混在一起,像剛剛那個前面的券資比,還有這個就是說很多人講說自己的部位被砍掉,但是其實如果說你有注意的話,你就知道現在有很多券商會要求你手上如果持有這些有被 WallStreetBets 點到的標的呢,你的這個保證金的部位要往上拉。以前可能就是 50%,也就是說你只要準備 50% 的保證金,他就可以讓你繼續持有。但現在很多拉到 100%,甚至最高的看到拉到 2、300%。
為什麼他會瞬間把這個保證金往上拉拉這麼高呢?其實很大的原因跟這個就是美國的 DTCC 跟這個 NSCC,就是集保中心然後跟他們的結算中心,就是他會要求券商要去補一個保證金。所以比方說今天一個股票,假設一瞬間太熱門,太多人在買賣的話,他就會要求你去補這個保證金。那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今天補保證金,他就會去叫這個他手下的,譬如說你們這些在交易的人,你們就要去補保證金。那你沒有補保證金,或說你沒有看到這樣的通知,那可能他就會把你強制地直接把你的部位給清掉。不過其實這件事情,他如果要完全合理的話、要合法的話,他應該是在他要先催告,要告訴你說你要趕快補保證金,那你不補,我立刻砍掉就合理。但如果說你是直接就被砍掉的,那就有問題,你要去看一下你的券商有沒有公布這樣的一個訊息。
所以我們就不要再幫忙去傳遞一些就是不對的消息,這件事情是一個很酷的事情,可是我們不要去傳遞不對的訊息。那最後面就來總結,就是這一次的事件,我個人覺得他對於對沖機構的打擊,就是這些放空機構的打擊,其實是非常好的。因為他們其實一直都這樣子在放話,那放話的東西很多是真真假假的。結果你看一下散戶放話一下,你們就要去查散戶,那之前他們瘋狂地亂放話,甚至是做假消息潑髒水,都沒有人去查他們。所以在這次之後可能,在這方面的監管應該會有所提升,我覺得可以期待。
那再來就是關於券商的部分,像很多人就因為這樣就再也不信賴 Robinhood,就比方說剛剛前面提到的,可能有些是真的被強制平倉,完全沒有道理的,也沒有通知你說要補保證金,類似這樣。那或是有些這些關廁所不讓你交易,覺得很惡爛。我覺得這個東西其實也是看你怎麼思考,我覺得剛好就是讓一個券商迭代,比如說我相信他不會倒掉,他可能會衰落一陣子,但是會有新的券商出來之類,會有更多的競爭,這是可以期待的。比如說像前面的,成為 Reddit 英雄的 Chamath Palihapitiya,他就趁機在跟大家廣告他的 IPOE,ticker IPOE,這家公司叫做 SoFi,就是他們未來也會做交易相關,或是做什麼 Square Cash App 等等的。他就在廣告這樣的東西。
我個人是覺得,當然我期待比方說 SoFi 或是 Cash App 等到你有一天爬到 Robinhood 的位置,你變成市占第一、大家在用的券商的時候,你可以維持你的格調。但是我覺得很難啦,為什麼 Robinhood 會有一些奇怪的作為?我覺得很大的原因跟他的……因為 Robinhood 是免費券商,但我常常跟大家講的觀點就是說,你要嘛就是看廣告,要嘛你就是付訂閱錢,就是這個東西,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是可以免費給大家的。所以譬如說你超不爽 YouTube 的廣告,那你就去買 Premium,你就買 Premium,你不要去罵 YouTube 或什麼。因為簡單來講,不然他怎麼賺錢?他要養公司,他裡面有機房要養,所以他要嘛就給你廣告,要嘛就是你要付錢給他。
所以跟券商一樣,券商以前就是大家付錢給他,那他幫你去處理事情。但現在券商都是零手續費,那他怎麼賺錢?他就是去靠他賣他手上的 Order Flow,就是大家的訂單來賺錢。怎麼說呢?你今天一大堆訂單要買、要賣嘛,其實裡面有很多的所謂的價位改善空間,他可以把它賣給高頻交易商。對你來說你可能覺得影響不大,但是高頻交易商這麼多的單會進會出呢,他其實可以在裡面做到一些比方說像是套利,一些穩賺不賠的生意。或者說他可以幫助一些大機構,因為大機構可能不想要直接在市場上面影響到太多的波動,他就會跟高頻交易商去買單,在這邊在暗池裡面就完成一個交易。那高頻交易商賺到錢之後,就會把這個錢回給 Robinhood。
所以 Robinhood 是這樣賺錢的,那 Robinhood 的最大客戶就是 Citadel,那 Citadel 就是 Melvin 的投資者,然後就是這一次要放空 GME 的。所以認真來說,這就會有利益迴避的問題,因為其實在 Melvin 他放空 GME 以後出現財務危機的時候,Citadel 有出手,就是他有在幫忙出錢,投資更多的錢給 Melvin。但你就想,他當然不希望 Melvin 繼續被瘋狂地嘎,所以他會不會就有可能會叫他就是最大的、他的其中一個客戶 Robinhood,就是他因為他給 Robinhood 很多錢,甚至嚴格上可以說算是金主的一種了,他有沒有可能就叫 Robinhood 說「你偷偷地關個廁所」之類的,覺得有這樣子的一個聯想。
那我個人覺得,當然我期許 SoFi 或是 Cash App,因為現在很多人講這可能會取代 Robinhood,那我當然期待他們會有這樣的格調。但是什麼是這樣,羊毛出在羊身上。除非說大家是付錢去,比如說每一筆交易都被他課手續費,那我相信他可以維持正值,而且他也應該要維持正值,因為他有收你們的錢。可是如果說他一樣是做免費券商的話,我相信他一定也要走 Robinhood 的老路,然後最後面一樣是被這些高頻交易商給左右。
所以這位像是台商兩難,台商你想要賺更多錢,你去中國吧,之後面你就會被逼表態,被逼表態之後,可能之後面就是中國人也不喜歡你、台灣人也不喜歡你,你就掰了。但是你是壞人嗎?你也不是,你也只想賺錢,你也是繳稅給台灣政府,你也是帶給很多台灣人工作機會,可是你就是被討厭了。有些事情就是這麼的兩難。好,但是這樣,這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分享給大家。
---
### QA
**地位 LLAOBXBIXJ:**
> 多給你一點星星,總共給我 10 顆星。去年 10 月開始聽,每集都有聽,那時候連戶頭都沒開,那今年才開始動作。感謝癌大跟我說了很多投資的觀點,根本就是啟蒙導師。雖然還沒有開始獲利,先給癌大拜一個早年,新年快樂。對癌大請問之前接的保養品,最推薦哪一款,比較適合懶枝男用的?最近還有折扣嗎?
我們《股癌》傳送門在連結欄,你可以找到《股癌》傳送門,裡面有一個廣告折扣,你可以去裡面挑。我覺得裡面的東西,因為我都是有用過,其實保養品對我來說就都是保養品,都是不錯的保養品才會介紹給大家,所以你可能還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因為其實保養品這種東西滿吃你個人的膚質還有你的體質什麼,所以可能會不太一樣。
**下一位,不如 BUTIN:**
> 盤久必噴,把他無心脆脆,無心無心脆碰,是不碰。想請問主委有沒有關於 KY 股系列要注意的事項?專業抬轎小韭菜,兼愛細胞。
這個 KY 股當然最近風聲比較不好,因為又開始有很多 KY 股爆掉。但其實老實講,就算你不是 KY 股,你要做假帳你也可以做,會計師也不一定查得到。但現在 KY 股給人家印象就是,因為他的公司是在海外的,所以他做假帳更方便、更難查之類的,有人會有這樣的想像。但其實老實講有很多 KY 股是非常好的公司,像什麼事欣 KY 就是一個,其實有很多 KY 股真的是很讚的,所以我不覺得說 KY 股他就完全不可以投資。
那 KY 股他還是有一些優勢,比方說第一個就是他的股息算是海外的所得,因為是海外的所得,所以他不會被課到二代健保補充費。海外所得他就是有這個比方說超過 670 萬的部分,要課所得稅 20%。那對於一些很有錢的富豪來講,因為他可能富人稅率非常高,所以 20% 就還好,他就可以,這個就比較可以接受。有些人會因為這樣去投資 KY 股,知道滿多是因為這樣子,就是因為股利的稅金的問題。
所以看你的狀況,我個人是覺得,雖然最近有很多 KY 炸彈,但是其實不是 KY 的也會有炸彈。我覺得那就是運氣問題,單純是運氣問題。雖然有些人可能覺得,不要,我就是不要投資 KY 股,我個人是覺得沒有那麼嚴重。
**下一位,Crying Bay:**
> 一聽就愛上癌大的小菜雞。因為同事推薦還接受到 Podcast 這種好野頻道,真是相見恨晚。喜歡你的幽默口吻,尤其厭世的更愛,雖然有點什麼反社會人格的 feel。其實到現在有些人說,有些人說沒有,真的蠻多人就是私訊,我覺得我可能要去檢查,也判斷到底有沒有,我自己猜是沒有,那我老婆亂講臭。
> 有些問題想要請教癌大,因為他當初玩的美國小賺了幾萬,然後又本想說乖乖存著,但是因為相信雙 T 的價值,結果約莫兩週前有股票業界的朋友提醒我全部賣掉說大跌將至,原本意志堅定的被他好意的提醒也怕,所以就全賣了。接著看到上週大家每天還是狂漲,反而不在車上的我開始慌了,甚至有點開始難睡。因為我在車上的時候就算跌也睡得很好,於是不想再焦躁不安的我就在前幾天買回了一些了,然後沒錯,目前就在超級高處不勝寒的卡在高點。然後朋友就跟我說還會再跌要空手,我現在真的就進退兩難,現在賣也賠,不賣又怕大蕭條再次來臨,嗚嗚嗚怎麼辦?我真的很笨,最近每天都責怪自己,哭。
難怪叫 Crying Bay。我覺得大蕭條,想太多了,大蕭條真的想太多。你說大修正,OK,大蕭條,難。我覺得以目前的狀況來說不容易,不容易,除非出了一個什麼超級變種病毒什麼,但是像這種黑天鵝我們沒有辦法預期,真的有那種超可怕的事情我們是猜不到,所以不要每天幻想,每天做白日夢,那是沒有意義的。
然後你看,你遇到問題就是我很常講,就是分批買進賣出,你就是沒有分批買進賣出,你就想說一次賣,然後猜高點。然後你看,一次賣掉之後,看到股票一直漲,受不了心癢難耐,然後一次買又追回來,然後現在就套在山頂上。這個就是完全沒有交易策略跟交易紀律才會造成的現象,那我覺得你要改變這一點。這需要時間,就是你不可能是現在在問說要不要買、要不要賣,因為其實真的沒有人可以告訴你,就是未來的行情一定 100% 會怎麼走,有辦法跟你講的就是騙子。那那個朋友叫你跟你講,你感覺他很準,對,他他猜中這一次,下次就不一定了。好,正直講,就像他跟你講,然後你看他早洩,他提早講了,他叫告訴你做一句話跌,就搞不好你下個禮拜就看到反彈,那怎麼辦?所以其實真的比較太相信那種預言家,預言家特別是跟你預言那種短期股價走勢,那個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
**下一位,台中高工望:**
> 賺錢要懂感恩,股癌大人你好,我是資深股癌成癮的老菜雞,你真的好棒,想請你吃飯,不知道我有沒有這個榮幸?
有啦,但是沒有,有遇到的跟我講一下,說你是高工望要請我吃飯。
**他下面是寫他老婆:**
> 五星爆吹捧,地方爸爸感謝主席節目,讓剛滿一歲的小兒每次聽每次都睡,By the way,他抓周拿算盤,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聽了一年的股癌?
有可能,如果說你要訓練他炒股的話,可以了,就從小開始給他看一些這樣的屬性。我覺得這種財商觀念越早建立是越好的,不一定要下場。再次強調,你聽股癌節目不代表你一定要下場,你至少你獲得一些基本的訓練,比如說你知道現在國外在玩什麼、你知道現在業界的行情是什麼,你也知道說可能很多理專賣的東西他媽垃圾,只要知道這樣你就賺了,你真的就賺了,不一定要進市場,差不多這樣。
**下一位,小資菜雞:**
> 五星推推,聽你的節目很有收穫,謝謝正確的觀念分享。想請問主委對於 00882 有什麼看法?
中信中國高股息。高股息的 ETF 我一向都是不推薦的,就像 0056 跟 0050,我一向是選 0050。那這個追求配息去買 ETF 這不是我的做法,所以我沒有辦法告訴你什麼,因為是我就不會這樣做。
**下一位,No Lie777 菜 B8 菜雞:**
> 癌大主委五星推,讓我每週三六都耳根子癢,也謝謝去年開始傳授心法,讓我在美股大海中有盞明燈。請癌大關於分批停利,今天買綠能股,三次進場,每次價差在十幾塊,然後都漲得很開心,不過最近突然砍回來,現在第三次進場的部位已經平盤沒賺,請問如果再繼續砍的話,需要把第一批的部位獲利清掉?
這種問題一樣沒有辦法回答你,因為你買的東西是什麼我也不知道。那我在什麼時候會執行分批停利,然後開始去比方說把這個部位清掉了?很簡單,就是在機會成本的條件考慮之下,我有更好的選擇我才會這樣做。因為你買進一個標的,但除非你擺明就是我來投機炒短,像這次 GME、AMC,我就是進去軋空玩爽的,那是例外,那你可能就很嚴格的設定一個我到什麼時候 Trailing Stop,我要停損或是我要停利出去,玩夠了就好了,然後留一點點做紀念,這樣子是可以的。但比方說一般的投資,理論上你都會有一個你真的看好這家公司你才會買,那你就想,如果你看好一個比方說看好電動車業界、看好綠能,你買,你兩個月或三個月就賣掉,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假設說你真的看好,然後你超短線就賣掉,因為我問你,你看好電動車,難道是看好電動車兩個月內會變成世界主流嗎?不是吧,你一定是看好 2025、2030,甚至有些國家開的禁售燃油電動車,或是說像拜登政府開始全部政府的車要換電動車之類的,帶動整個趨勢,你一定是要看長的。所以投資盡量你都看長的,那你要去換標的的條件,就是第一個,這家公司的基本面改變了;第二個,就是我擺明就是來投機的,所以時間到我就要走;第三個,我有更好的選擇。那你有的話你就可以去執行分批停利。所以在你的案例,如果有的話,當然你現在就可以去設定到什麼趴數出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就讓你當時買進你有一個策略,你賣出也要有一個策略,這樣就不會進退失據了。
**下一位,K-K-706:**
> 五星吹捧股癌大大,馬上買了主委推薦的致富心態,但是秋口的紅包袋更吸引我。
對,我就知道一定有像我這種就是比較喜歡紅包袋,但這本書真的很讚,然後就是好好的閱讀,一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那這集節目到這邊,好,滿四十分鐘,先這樣,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