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45:孩子王...?!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養潤藥妝贊助。

養潤藥妝是以藥妝背景起家的 15 年企業,有醫藥研發團隊跟尖端實驗室,來研發安全有效的產品。那疫情期間要給待在家裡、滿頭油膩的朋友們放福利了,終於可以好好洗頭。「森林全精油頭皮療癒系列」,療癒舒緩你的身心,讓你重新振作、更用力的 work from home。養潤藥妝用心做好洗髮精,你洗到的不是石化合成界面活性劑,是真正溫和的胺基酸界面活性劑。顏色不是人工色素,是真正的洗髮液原色。味道當然也不是人工香精,而是五種珍貴的天然精油。

疫情擴散中,全員宅在家。說實話,我們還要撐多久?一整天下來,有些人可能就頭臭、頭油、頭癢、頭皮屑。「森林全精油頭皮療癒系列」的天然精油洗髮精,洗到好、洗到滿,洗到整個晚上都覺得充滿療癒、壓力舒緩。我個人覺得他們的瓶身外觀還蠻特別的,第一眼看到覺得上面的字體像是魔戒才會出現的東西。此外,洗起來我自己覺得清新帶勁,頭髮甩一甩又是一條好漢,可以延續自我隔離十天的能量。此外還有「酷樂頭皮滋養液」,讓你整頭清涼;「髮固多頭皮營養液」不含藥物,給頭皮滿滿的營養,讓頭髮生好壯壯。歡迎男朋友跟女朋友互相送,媽媽也可以買給全家用。這個精油的香氛,我相信大人小孩都會喜歡。

即日起到 2021 年的 8 月 31 號為止,只要在官網結帳輸入我的專屬折扣碼「gooaye1」,這是我才有的全台通路最低價,6 種組合包直接下殺,最高折扣 520 塊。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此外,全館購物滿 2000 額外再贈送「優油30香檸雪白沐浴露」,這個原價是 600 塊的東西。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連結欄找到相關的購買連結跟資訊。

大家不知道隔離過得怎麼樣?我自己平常都待在家裡,偶爾出去買個餐廳的東西,支持一下附近的店家。可能就去散步走一走,有時候去旁邊的狗公園外面繞,因為狗公園全部封起來了。不管是林口這邊的立言公園,或是像台北市的迎風狗公園,全部都鎖起來了。我想說這種開放式的地方還好,但是看起來目前我們的政府是用一個非常嚴謹的態度在面對。當然也是好事,就全部封一封,大家都沒地方去。可能也因為這樣子,傳染的速度會往下降,所以希望我們可以早日度過這一關。

但是現在隔離在家裡,可能很多人覺得幹什麼超無聊,真他媽的不好幹。像我自己已經跟大家抱怨說 Netflix 不知道要看什麼,但是後來有找到幾個還不錯的東西,非常感謝聽眾們的推薦,有三部。其中一部是台通的李毅誠推薦的 F1《Formula 1:飆速求生》,這一部還蠻推薦大家看的,非常緊湊。另外兩部我看了也覺得很不錯,是博恩推薦的,就是《博恩夜夜秀》那個喜劇演員。他推了一個叫做《泰德・邦迪訪談錄》,另外一個叫做《我是殺人犯》,都是關於殺人犯相關的紀錄片。所以你就知道這些喜劇演員,其實我覺得他們要練就很多那種講話很好笑、或有辦法一直狂開自己玩笑的功夫,很多時候是把悲傷藏起來。所以他才有辦法永遠都用很搞笑的一面面對大家。但實際上,我覺得這種人,因為我自己有認識這樣的人,就平常在外面很ㄎㄧㄤ的,可是如果你是很內圈的朋友,你可能會知道說,他可能只有在舞台上這樣笑嘻嘻的,或是在很多人面前這樣人來瘋,可是實際上你跟他私下面對的時候,就會發現他還蠻隱藏的,有很多故事。所以確實蠻多喜劇演員我都覺得他們應該是經歷過很多東西,才講得出這樣的內容。

好啦,就是這三部劇推薦給大家。如果說你現在已經不知道要幹嘛,因為我知道很多人宅在家裡,可能 PS 不知道要打什麼、Nintendo 不知道要玩什麼、電腦的遊戲也玩到不想玩,那影集可能也差不多看完了,彈藥打光了,那要怎麼辦?就推幾個影集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地享受一下。

此外,我自己最近比較忙,在看裝潢的東西,然後裝潢終於開始動了。同時也有蠻多聽眾私訊我,問我裝潢跟房子的問題。其實我當然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只是剛好我在做這件事情,也算是非常深度的去了解,那也有很多人的幫忙,所以我能夠幫助大家就幫助大家。比方說之前有人遇到跟我一樣的問題,就是他的貸款被擋了。但是其實就很簡單,你多丟幾家就解決了。因為他們每一家都是馬上解決,像我自己也是第一家貸款把我擋掉,自信是滿滿的,結果把我擋掉,但是後來也都順利地通過。所以有時候並不是說你的條件不行或什麼的,就是你遇到一個比較奇怪的人,轉個彎就解決了。

另外一個蠻常見的問題,最近有人問我就講說,裝潢的部分他不想要給設計師賺一手。你知道很多人聽到設計師就覺得說,幹設計師就在 A 錢的,這個東西我自己去發包,我找個統包,我自己發包給你,天地壁嘛,天花板、地板跟牆壁。我自己找人做不是比較便宜?確實,你自己找人做是比較便宜。可是以這次的疫情來說,我就發現設計師的價值。其實我本來就是很尊重專業的人。我當然知道他們會賺一點。因為我們自己之前有做過裝潢,不是我自己去施工裝潢,但是比方說旅館需要裝潢的時候,那我們自己去找工人。我先跟大家講,自己找工人的一個風險,就是他們可能會跑路。跑路我知道很多人可能在新聞、在故事裡面聽說過,你沒有真的遇到。像我們就遇到工人跑路還兩次,然後我們就把它抓回來。至於是怎麼抓回來的,我們就不細談了。反正就是人家會跑路,很麻煩。再來就是可能東西弄好之後,工人就不見了。所以現在開始蠻多人會喜歡用系統櫃,而不是木工,因為你用木工去自己釘櫃子,後來出問題你也找不到人;找系統櫃有品牌,至少還找得到人。

你去找設計師就有一個好處,如果這個設計師是有一個店面或什麼的,那一般都是比較認真經營的,所以你就可以找到他,如果有問題的話,你就找他負責就好。所以一般來說是這樣,他賺你可能會賺三成左右,就是以我們自己去看的話,你大概看得出來這個東西他賺三成。那這三成包含說幫你監工、幫你負責、幫你調配。因為如果你自己發包的話,工人這一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是算日的,不是說東西做好多少錢,他們是算日的。有時候你找團隊進來,一樣也是算說他們一日進來,那幾個師傅、幾個幫手是多少錢。可是現在很多施工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我知道有蠻多社區都會去規定說你只可以讓幾個人進去,可能本來是十個人可以一直進去,現在只能變五個人,所以你整個工序的調配,誰要先進來、誰做完要接誰,就會比較困難。設計師可以幫你做這個整合的事情。所以如果說你要省下這筆錢的話,我覺得比較好的狀況是,如果你是大外行,你至少要找個統包,至少他可以幫你發包的。那如果你自己要去發包給什麼天地壁,然後家具裝潢、水電都要自己去找的話,那可能會很麻煩。你最後面可能甚至會花費比找設計師付掉的三成還要多的錢,因為可能做出來的東西不是你要的、你沒有溝通好、你沒有盯著,甚至是工人跑路,像我們自己遇到工人跑路過兩次的,所以我們很清楚說你如果要做東西找不到人,或是人跑掉,會非常麻煩。

所以一樣,我們在開頭順便跟大家點一下這一點。因為我發現最近的買房趨勢還蠻強烈的,有很多的人在買房。當然現在因為疫情起來,所以看房就凍了。那很多人說房價會不會跌?我覺得還是很困難。房價不是說什麼我現在因為生了小孩、買一個房子,才說房價不會跌。我在一年前的節目就跟大家講說,我覺得這個本來就是很困難跌的東西。因為需求很強勁,它只是暫時間冷凍起來,因為可能很多社區不准大家帶人家去看房,但是其實整個趨勢還是蠻旺的。我也知道很多人最近在搬新家,因為可能在第一季、或是在去年第四季、第三季的時候買的,蠻多人在那時候入場的。那裝潢的部分,我覺得就不要省,因為你省下去可能會出很大的問題。所以你把那個報價單拿出來——當然他不會給你拿出來,他會先給你看過,你確定要他才會讓你可以拿出來——那你至少知道說,這個牆壁、一坪的天花板報多少錢,你可以找認識的朋友知道的問問。其實如果說有在接觸施工的,大概可以估說是多少錢,那這個估價單就是一個大致上的。你只要不要被太明顯的 A 太多,那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

好,我們前面先聊到這邊,我們進入市場的話題。那先追蹤一下我們上一集跟大家聊到的地藏王龍巖。結果自從他拉了兩根之後,後來第三根直接開高之後往下殺,直接殺回去他第一根的位置。也就是說,好像不是龍巖是地藏王,是你買標的的人都跑去見地藏王。在短線上,短線上追高的,現在就會比較難受一點。股價在短期其實本來就很難掌握了,我們也很難去就股價做分析,因為我是屬於認為未來是不可預測派的,其實我覺得自己是真正的正派。你要講說股價是可以預測的,你就一定發財。所以我們對於股價真的是沒有辦法預測,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基本面去分析,去打自己喜歡的球,來讓這個勝率變高。

那龍巖,上一集好像漏講到一部分,就是除了我跟大家說,其他關注的重點是在投資這塊之外,然後對於它的營收比較保守的,另外一個蠻重要的東西,我回聽之後發現我漏講,就是像 SCI 或是中國相關的殯葬公司,以及龍巖,他們很多是在賺生前契約跟所謂的殯葬服務,就是禮儀服務。那現在因為疫情死掉的人,基本上直接拿去火化,所以你不會有什麼追思會,也沒有辦法辦追思會,所以對於營收的貢獻當然就更有限了。但是一樣,這絕對不是在唱衰股價或什麼的,因為一個股票要飆的時候,也未必是因為你想的理由,搞不好是龍巖裡面的人要搶經營權或什麼的,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各種理由都可能會去推升一個股票的價格。大概這樣子。

此外,最近除了這個地藏王之外,馬上後面又接一個「孩子王」,最新的炒股代表應該就是孩子王了。因為中國這邊宣布說,二胎可能會往上拉變三胎,你可以生三個小孩,那希望去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於是我們台灣的一些標的,像是麗嬰房、像是淘帝,有前陣子財報出問題的,他們就拉了漲停。那我怎麼樣看待這件事情呢?首先,我覺得你小孩生得少跟小孩可以生的上限,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並不是說我把上限變成三胎,我們的年輕生產力就會大量的爆發出來,大家瘋狂的交配,然後小朋友一大堆就跑出來。我覺得不會有這樣的狀況產生。

你沒有辦法生小孩是有很多重的理由的。當然這些理由,有些人支持、有些人反對,也有各式各樣的論文跟討論會去做一個剖析。但我就大概跟大家提一下,比方說第一個,因為整個文明的發展,女生更自主,所以就不甘願說為什麼要生小孩,然後可能生了之後就要在家裡照顧小孩。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可能也是因為大家更專注在我們個人的享受上,覺得傳宗接代好像沒這麼重要,生小孩之後整個生活品質會被拖累,有些人會這樣想。再來可能是因為房子的問題,因為有些人會想說有小孩之後我就不要租了,我要用買的。不過當然我覺得這某種程度是個迷思,就是未必,因為你租跟買對我來說只是財務規劃的問題而已。你也不要去幻想說你老了之後,或什麼的,然後你用租的都會被人家趕走之類的,應該是不會有這樣的事情。因為未來我們只會越來越往老齡化的方向去走,所以你不租給老人家要租給誰?不過當然,租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比方說你可能會遇到房東要你趕快走,也沒有別的理由。但是你用買的也是有不好的地方,如果你買到那種很壞的鄰居。你知道很多人跟壞鄰居對抗到最後面搞到自己崩潰,怎麼他整天在浴室裡面抽菸,然後抽風就抽到你家裡面,超臭的。或是每天晚上在那邊乒乒乓乓,像我現在住的地方,隔壁就有人整天晚上在放那種電影舞曲,幹聽到真的是超生氣,很想去隔壁放火燒人。但是你如果說是買這個地方的話,就很麻煩,因為你的鄰居可能沒有辦法選。但是你用租的,好處就是我今天想要換地方隨時都可以換,我遇到不好的人、沒有辦法把它趕走,那我就自己換。所以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彈性。所以我不會講說哪個方法一定是好、一定是壞,但是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慮,覺得好像有了孩子就一定要買房,所以就乾脆不要。

所以種種的原因之下,少子化應該是很難逆轉的一個趨勢。但是,它不一定是壞事。整個人類文明往上發展,所以我們講說你人越生越少,扶養比越來越高,但是假設說我們用一個比較全局的角度來看,以前你種田需要 100 個人去犁,那現在你可能有牛之後只要 10 個人,那有工業化的工具之後、有犁田的機器之後,你可能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去弄以前要 100 個人做的事情。類似這樣子。所以整體的生產力會繼續提升。當然如果說大家是拿服務業薪水,你就感受到扶養比的壓力很大,但是如果用整個人類的全局觀來看的話,人變少不代表我們的文明就會這樣子停滯不前,就是還是 OK 的。因為有新的工具、新的科技,而且對於地球來講,可能少一點,整個發展也會更好。所以還是要看你用什麼樣的角度去解釋這件事情。不過我覺得,中國的三胎化政策對於生小孩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

當然他們可能會跌破你的眼鏡,因為你講說理論上是這樣看,但是他們搞不好用一些很強硬的方法,像封城。因為全世界唯一一個在封城之後,有搞到清零的,應該就中國吧?假設說我們相信他的數據是真的,雖然很多人不相信。但我們就講過,你要看中國數據,你要嘛全看,要嘛就完全不要看。因為如果你看的,又要講說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你看到不好的就說這個是真的,但他好的就說這個一定是假的,那就讓你產生偏見。所以要嘛全看就最好。那我們就假設我們要去看的話,就發現這個清零是有效的,為什麼?因為他們會真的用一些很變態的手段,真的把你關在家裡,真的用一些很狂的方法,這個是在民主國家沒有辦法做的。所以他們如果真的強迫你一定要生小孩,會不會有什麼改變?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對於嬰幼兒用品的貢獻應該是非常有限的。

反正現在就是一個大炒股時代,我們以為 2020 年是,那 2021 年可能會緩下來,結果後來是 Surprise motherfucker,到 2021 年繼續,什麼東西只要有沾到邊,都可以炒一下。那「孩子王」就是下一個最新的趨勢。但是這個東西,我還是比較保守地去看待它。

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可能比較敏感的話題,但是一樣是用股票市場的角度去切入。前面先講個前言,就是我要講疫苗。但是疫苗的部分,我知道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看法。其實這陣子在我們自己的群組裡面有很多的爭論,雖然沒有像 PTT 或臉書上面這麼的激烈,我們群組就是互轟,那轟一轟到最近都有冷靜了。而且我覺得前陣子大家還蠻不錯的一點是,轟一轟之後就會講說:「果然有吵架,明天就會漲。」我就變成蠻樂觀的方向去走。這是好事,大家真的沒有必要為了一些事情搞到面紅耳赤。因為有時候你會發現,只要跟政治、或是一些立場相關、價值觀相關的東西,那個是平行線,你根本沒有辦法去吵贏別人,或是去說服別人。就像是你今天做工作一樣,你是做建築業的,你要去說服一個會計師說,為什麼你不做建築業要當會計師?你懂為什麼?在我的觀點就這樣。所以我看大家吵,是看得很高興,但是我會在這邊還是有點像是佛心地出來建議大家,你沒有必要吵這個,這浪費時間。你去看 Netflix、去打電動都比較值得,因為你吵這個是吵不出結論的。

我自己看一下結果,我必須得說,各方陣營其實都有在放假消息。這假消息當然是我們用事後的角度看是假消息,但是在當下,我相信大家也不是故意的。當然有些人是惡意的,但是部分的人,應該說很大部分的人,他們也只是轉述而已。我今天看到了某個消息,其實都是片面去解讀,然後到最後就發現隔天就被打臉。所以最近看到很多粉專就是PO文之後就把它刪掉,PO文之後就把它刪掉,因為被打臉。那各方都有這樣子一個狀況。所以在一個這麼混沌不明的時候,我個人覺得我們更需要團結。但團結不是嘴巴講講,團結的意思並不是說團結挺政府,或是團結反政府。我覺得現在最辛苦的就是醫護人員,所以團結挺醫護就對了。他們需要什麼,我們就支持。那民間的力量也可以,我自己去做一些捐贈。或是說,如果有醫護朋友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幫忙、需要幫忙宣傳什麼的,就歡迎到我們的群組跟大家溝通,之後沒有問題,或是私訊我,這個大家都會相挺。至於那種跑去砍醫護的,或是那種破窗逃逸的,那種真的是他媽很幹。如果說有法條,這些抓到就直接轟掉,連審判都不需要了。有些現行犯,你看到真的就覺得很不爽,這種人到底為什麼要浪費資源在他身上?因為他一個人傷了其他的醫護,搞到更多人沒有辦法獲得幫助,我覺得這種人真的是他媽的惡劣至極,可惡到不行。

好,疫苗的東西,我必須得說,這個是大家都是平行線。你想要打什麼疫苗,那就是你家的事,你沒有必要去說服別人,因為你也不可能說服別人。大家想法不一樣,你想要打別人提供的,你想要打國產的疫苗。現在第一個問題是,你想要打這些疫苗,你都打不到,因為目前都是沒有料、沒有貨。那國產的疫苗是還沒有過解盲嘛。那再來第二個問題就是,就算真的讓你等到了,但是你也未必排得到。但是疫情就是在外面正在發生的東西,所以你能夠獲得保護,當然就是趕快你能打什麼就先打什麼。只要這個東西是認證是核可的,那就去打下去了,所以真的沒什麼好戰的。

其實每個人心中當然都會有一個喜好的排列,我自己心中有喜好的排列,可以打 Pfizer 跟 Moderna,我一定打這兩個。其實我婦產科醫師他也有他自己的排列,我的自律神經科醫生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排列。只是現在可能大家就會不願意到網路上去講,因為一講的時候,就一定會有另外某個疫苗的支持者去幹你。你知道大家把這個當成是 NBA 季後賽在看的,自己的疫苗最好,別人疫苗都是智障,我覺得這個是沒有必要的。所以你想要打什麼,你自己知道就好。那當然,在非常時刻,你可能沒得選。沒得選還是以能夠最快獲得保護力當一個主要的目標,或者說是最重要的。

好,那我們要講疫苗的股票,當然就會講到最近連吃三根跌停的高端疫苗,就是國產疫苗的這家公司。這家公司目前吃了三根跌停,就有很多的消息在外面傳。但是其實我們先在這邊幫大家澄清一些東西。首先第一個,有些人說這會不會是有人在惡意放空、要做空這家公司?這家公司是沒有辦法做空的。高端疫苗是沒有信用交易的,你沒有辦法當沖、沒有辦法融資、沒有辦法使用融券、也沒有辦法使用借券以及借券賣出,也沒有使用期貨的方式。總共的各種方式,你都沒有辦法用放空來做到獲利的結果。所以空方在這檔標的裡面的作用力是 0,這個非常重要的先跟大家講。沒有人在放空,這個單純就是多方的自相殘殺。

再來解釋另外一個,就是有人看到昨天八大行庫跑進去買高端,然後講說會不會是政府在護盤。當然八大行庫的進出,很多時候會被當成是政府態度的指標。不過其實當然也有些人是在八大行庫裡面開戶的,比方說在兆豐證券開戶去下單的散戶,那也會算在八大行庫裡面,所以看起來好像是政府在買。我個人是覺得,就算是有心人士,是政府內的要去抄底,也不會選擇在這種很明顯你現在進去買、一定會被大家指控、被幹翻的時候。所以我個人覺得不會是所謂的政府軍進去買,可能就是剛好在那邊開戶的人。

再來就是,這家股票的跌勢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這個當然是沒有人知道的。任何可以預測股價的人,經常都是神棍。你不可能可以猜到股價到什麼時候會跌。很多時候大家會講說「老手死在反彈」,就是這樣。因為你要去抄這種連續跌停股,老手很敢去抄反彈。因為他自己知道,他會算一些價值、會算一些折現率,所以知道說這個地方的價格是 OK 的,我進去買。但有時候市場瘋狂的時候,可能照樣把你踩死。那目前這檔,雖然沒有空方的力量,可是很明顯多方是進入一個恐慌的,就是多方之間的自相殘殺。每天在盤前就一大堆掛單掛出來,連續殺了三天。至於到什麼時候會反彈,真的沒有人知道。不過其實像這樣的生技股,波動很大是還蠻正常的。

首先,如果說你打開國外的這些疫苗股,像是 Moderna (MRNA)、像是 BioNTech (BNTX),或是像是 AstraZeneca (AZN),其實你都會發現,像是 Moderna 為例,在去年的 12 月到 1 月之間,他們授權可以開始打,前後你就發現「利多出盡」的現象發生了。就是它最高點來到了 150 塊,然後之後直接殺回去 100 塊,幹,直接殺掉 50 塊。所以換算就是大概跌了 3 個跌停。但是後來又拉回去 180 塊,從 180 塊又往下殺一大堆。所以它其實震盪幅度本來就很大。這種生技股的波動性超級大,我覺得它相較於其他的股票來說,可能比較難玩。有時候你在這種利多實現的時候,你想說好消息出來了,終於可以打了,進去買好了,因為你看到很多曝光,結果幹,你就被出貨,因為已經很多人比你早進去蹲了。這個現象你在 AZ、在 Moderna、在這個 BioNTech,你都看得出這樣的現象。當然 Pfizer 是例外,因為輝瑞這間公司很大,一家大疫苗佔比很小,所以它因為這個肺炎的疫苗對它營收帶來的貢獻,我覺得是非常有限、非常有限。就是跟其他前面這幾家小公司比起來,那個差別是很大的。

不過前面這幾家小公司,比方說像他們幹出 mRNA 疫苗,基本上就已經變成國際知名的的大公司,它之後應該會持續地嶄露頭角。mRNA 的技術被拿來用在疫苗上面,大家覺得是超酷的。那未來可能就有更多的關注。所以你要去記的一點就是,當然我不排除高端疫苗,比方說最後面二期開出來是 OK 的,然後三期也是 OK 的,它真的變成是可以用的疫苗,然後它就一定要突飛猛進嗎?它就會漲到什麼一千塊、兩千塊嗎?那你第一個要問自己的就是,它跟國際的其他疫苗競爭有沒有機會?因為這是一個國際盃啦。這個肺炎疫情並不是說只有在台灣。那再來就是可以使用的工具,不是只有你台灣有在生產,大家都有。所以它如果只賺政府的錢,它可不可以撐住它的股價?這是你要去思考第一件事。然後第二件事就是,雖然我們現在很多人預期說,這個新冠肺炎可能會變成某種程度的流感,就是每年都要打。我們打疫苗之後,我們的重症比例降得很低,就大家可能就變成一個小感冒,可是你可能每年都還是要打這個疫苗。那會有持續性的營收進來,沒錯,但是還是要思考大家會想要用哪一個牌子。

不過我們沒有要跟大家戰疫苗,就是提供給你一個思考機會,讓你去想看看說,如果說你要去投資這樣的公司的話,有這麼多疫苗公司,你要怎麼選擇?當然你也可以用我們的老方法,就是我全都要、全包。不過還是得提醒,因為我覺得現在算是沒辦法撤了。因為在過往生技股案例,你就會發現當你要去投資生技股,最好賺的時候可能是在比方說前面一、二期的時候,到三期可能已經沒什麼好賺了,一、二期的時候最早的時候。那時候進去可能獲利的風暴比是最好的,就是你可能賺到最多最多錢的機會是在這個時候。

我覺得台灣要投資生技股,真的是比較困難一點,而且很吃你的消息。我們就拿今天在盤中發生的事情來舉例就好。你今天在盤中突然發現說,我們台灣的新冠試劑股——當然新冠的試劑有很多家,就這種試劑公司,但是我隨便舉例,像是亞諾法、像是普生、泰博、或是說寶齡富錦——在某個時間點,突然大家都一起拉了一下。然後今天盤後開出來的確診數字,雖然是沒有到真的大爆炸,可是是比很多人預期的來得高。這是不是有人先知道了?你要說是不是內線交易,也很難查,認真說根本查不到。所以我只能說像生技股,這種有人先知道的東西其實非常的明顯。當然其他類股其實也有,科技股其實也蠻明顯的,但是生技股我個人覺得真的是最難做的。你去問任何一個老股民,可能都會告訴你類似的東西。

那我知道很多人在外面就傳說,這個高端疫苗有前科,因為它的母公司是基亞,基亞的轉投資。其實這家公司本來以前叫做基亞疫苗,只是變成高端疫苗,改名變成高端疫苗。它是基亞的一個投資,那基亞又是雲辰的投資。所以他們其實是一串的公司。那有些人覺得說他的紀錄不好,因為它曾經在後來解盲失敗,然後連續殺了 19 根跌停,非常可怕什麼的。看你怎麼去解讀這件事情。我是不認為說一家公司會故意讓他們的東西失敗,或者說他刻意去炒。失敗應該是大家都不想要發生的事情。但是台灣人對於生技股,確實會有很多的期待,因為我們會希望說這可以變成我們的,比方說下一個十年方針。我們之前有半導體代工,那很多人就期待說生技可以變下一個。可是不得不說,生技股在台灣目前的表現確實是還蠻讓大家失望的。即便說這個產品最後面有做出來,但是銷量也不好,像是中裕的案例。

那像是這個浩鼎呢,浩鼎跟中裕的老闆其實是兩兄弟,就是張念原跟張念慈,他們是兩兄弟。那浩鼎跟中裕曾經在相對高點的時候,就有奇怪的事情發生,就莫名其妙一大堆借券賣出。你就想說,這些借券賣出的人是怎麼知道的?為什麼他會願意用高於平常你看到的這個利息去借券,然後直接在那邊放空呢?這種好消息很多的時候,就有大量的借券賣出,這個可能真的要去查,會水很深。但是搞不好也不一定是你想的那種陰謀論,就只是人家消息比你快、他比你有判斷力,所以他進去放空。就是你,你不可以把每個事情都解釋成是內線,搞不好有些人就真的比你聰明或什麼的。但是我只能說,這個東西你就會知道很難玩。當大家覺得說都是好消息的時候,幹,就是有一群人,他們直接去借券,然後在很高的點就直接放空下來,而且是用很高的利率去借,就是不惜代價都要把它空下來。就是有這樣的東西。

所以台灣生技股只能說,難玩就是這樣。除了之前這種有名的這兩支標的之外,然後浩鼎連去十九根,然後現在高端又殺三根,大家覺得說那個惡夢又回來了,生技股的連續跌停。所以生技股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做的標的。因為你在很多地方,就會看出這種有人比你先知道的端倪。但是其實本來在股票市場,你可以站在消息鏈的前端,不算是內線,就是你比人家早知道。像你要說的最紅的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他就是有辦法知道說蘋果的下一代設計會用什麼,那當然他的資金先進去買,你說他是內線嗎?也不是,就是他比你聰明,他比你消息靈通。當然他有時候會看錯,是沒錯,但是他在大多數的狀況,他比你靈通,他就可以賺到比你多的錢。

所以你玩生技股很多都是玩消息。但是如果你看國外的生技股,也是差不多的狀況。這個 Moderna 或是 BioNTech,他們是好消息,他們的疫苗確實有用,而且有效性這麼高,結果要崩的時候,還是就是殺個 50% 之類的,所以是一個波動非常大的標的。然後我建議,生人勿近。就是如果說你不是對這個產業有相當熟悉程度的人,不要玩。再來第二個就是,就算你是熟悉的,那個資金的分配可能會比其他的類股都還更重要。所以我們一直強調說分散分散,但是在生技部分,因為解盲失敗就是一翻兩瞪眼,你也許就直接去死了。所以這個資金的調配上更重要,你要去守好你的下檔。如果說你今天 100% 去押一家公司,然後最終它解盲失敗,等於你的下檔就是直接把你的 100% 的錢賠掉,就可能會到這麼慘。可是如果說你今天有分散下去的話,那這個下檔是可控的。但是如果說解盲成功,或者說後面賣得很好的話,上檔的獲利是相對大的。所以這個風險跟報酬算起來就是蠻合理的。所以在資金的調配上,可能會更需要去花更多的行思,特別是你買這種可能會一翻兩瞪眼的公司。

好,大概這樣子,就跟大家釐清一些外面在傳的謠言。那我希望不要被抹說是某個陣營的。因為我剛剛這樣前面講下來,你就發現說各個陣營都有打到,搞不好之後會被大家都討厭。我就分享我的看法,如果你看法跟我不一樣,也歡迎你來跟我討論,就是比方說在我們的留言區留言或什麼的。我覺得其實大家要多交流,就不要太常直接把對方抹成是你是綠共、你是網軍、你是藍白黃、你是紅的什麼的。像我自己也被抹過,那我知道,你去抹人家的話,根本就不用討論了。那如果說我們知道討論是可以好好討論的。但是認真說,其實這種東西也沒什麼好討論的。你就放在自己心裡面就好。因為你要打什麼疫苗、你要做什麼樣的選擇、你要投資什麼樣的東西,其實最後面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好,大概這樣子。

那我們就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股市菜雞的發問,他說:「讚嘆主委,來大五星吹爆。想請問如何看 00891、00892 這兩支 ETF?」

好,這兩個一個是中信的,一個是富邦的,然後都是半導體相關的 ETF。那我知道最近應該是,我猜是業配,就是有蠻多都在講這個東西,好像 ETF 剩下這幾個東西。我個人對於主題型的 ETF 其實觀點一直都是一致的,就是如果說你是拿來做短線,然後你自己又不知道怎麼選股的,會比較適合。因為那種主題型的 ETF 特別是在台灣,如果你報長期,它的管理費用一般來說都蠻高的,你去算一下這個經理費跟什麼保管費加一加,可能有些是破 1%,那個長期下來吃掉你獲利超嚴重的。所以如果說你是沒有選股能力的,你才會去看這樣子的東西,或者是說你沒有辦法去調整、你沒有辦法去配的,你可能才會選擇這樣子的東西。我是不會選這樣的東西。那再來就是你可能要去研究一下它的權重,因為他們兩個權重可能是不一樣的,那配法也是不一樣的。如果說它配的東西你覺得 OK,那你又是資金比較小的,你可能沒有辦法自己去做配置,或是你對市場不夠了解的,你又想參與看看的,這種東西還是可以看一看。但是對於像我這樣,我就會比較不喜歡這樣的東西,所以這是看個人。那半導體看不看好?看好,我是看好半導體的。所以像之前有跟大家介紹過美國的半導體的 ETF,前陣子殺得很兇,現在又彈回去要去摸前高了。半導體以後來的這個市況應該都是不錯的,你其實看台積電資本支出就可見一斑。

下面一位也是 Podcast 主持人的 Rich,這好像不是 Rich 的第一次留言,我們看他說什麼:「認真紀錄主委的 Podcast 筆記。之前 Telegram 群裡面一位東哥寫了好多集主委的 Podcast 筆記,因為前幾個月開始停刊了,小弟就想說接手繼續寫。聽主委的 Podcast 節目說話行雲流水是一種享受,但是 Podcast 寫摘要需要聽聽寫寫,要專心的花兩倍以上的時間,還要去查不熟悉的老外人名,越寫越累越想脫稿。想請主委在 QA 裡面廣告一下 Telegram Solution Rich 筆記,如果有更多人來加油打氣,會比較有動力繼續寫下去。感謝主委,祝主委一家平安健康。」

沒有啦,筆記也不一定要寫,你就當成是我在寫了就好。因為其實有很多東西對,loop,必須得說市場的話,提到最後就是會 loop。那當然在 loop 的過程之中,大家也會越來越進步。像你 Podcast 股動新,認真說每年寫的東西就差不多了,但是你越看就覺得越有收穫。我也從去年可能口條沒那麼好,越來越好。那對於一些東西的觀念,當然除了分享給大家之外,我自己也會慢慢精進。所以有沒有必要一定要寫筆記,看個人。那如果寫得很辛苦的話,我建議你就是真的就休息就好。因為確實要去做筆記是很硬的事情,你有很多東西要查或什麼的。當然是很謝謝你出來分享給大家,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搜尋看看。

他下面有這個,謝主雷恩,他說:「菜雞想詢問越南股市。首次 Podcast 留言也來五星吹捧,但是只有五顆星根本不夠。小弟接觸股市快滿兩年,今年 25 歲,目前只有接觸台股。最近身邊很多人在推越南股市,自己又去看別人的分析,因為越南是個開發中國家,覺得跟台灣 30、40 年前的狀況類似,所以很多人都說未來經濟會起飛,感覺不少人已經砸資金在買 ETF 了。那又有人說實際上未來的風險也不少,像是越南政府並不像台灣或美國,而是偏向共和方面的。」應該他講共產方面,「以及富邦的越南 ETF 溢價有外資持股限制等等的。越南的股市真的是而投資嗎?如果要投資越南 ETF,買美國的 ETF、台灣的 ETF 哪個比較好?想聽聽來大的看法。感謝來大,祝來大一家身體健康平安順利。」

這個美國的 ETF 今天有介紹過,就是 VanEck 的 VNM,它的越南 ETF。那些費用也不低,0.6%,就是算是相對稍微高一點點,還算可以。那台灣的富邦也是你投資越南的方式,但是就有溢價的問題。一些台灣的 ETF 很多都會有溢價的問題,我只能講這是台灣人好賭,就是喜歡賭,喜歡炒溢價的東西。所以如果說你溢價買貴的話,就會出現像前陣子越南 ETF 剛出的時候,很多人說:「媽的,越南好爛,什麼跌成這樣。」那不是越南爛,那是你爛,因為你炒在一個高點。所以跌根本不是越南股市跌,越南股市明明就是在漲的,可是因為你炒在溢價的高點,所以你等於先虧掉那個溢價。所以你要去注意溢價,那再來就注意費用。如果你覺得沒問題的話,一些工具都是可以選擇的。

那再來就是越南股市整體看看,我覺得你這有點像是落後補漲的心態。知道很多人都會講,怎麼一個族群裡面 ABC 都在漲,那這個 D 它也是做一樣東西的,那 D 沒有漲,它就一定會補漲。有這種東西嗎?就像是你這個街角有四家餐廳,一樣都是做吃的,可是 ABC 生意很好,那 D 就一定會落後補漲?其實你有時候用生活的例子去套進去股市裡面,你就馬上就想通了。當然如果說這個資金是很豐沛的時候,可能比方說像大家都肚子超餓,所以飢不擇食的時候,那可能確實比較難吃的那個 D,它也可能會衝起來。不過我個人是比較建議,如果你要買就是買龍頭。所以你去期待那種落後補漲的,像很多人我知道要想要布局那種什麼第二、第三的製造基地,比方說現在可能看到這個紅色的供應鏈在中國,但是之後呢,可能中國也開始會把一些供應鏈外移,但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移去怎麼越南、移去印度,所以就想要投資這樣的東西。那可以去做這樣的一個選擇。但是整體上來說,不要期待說它一定會什麼大噴發。因為第一個民情不同,搞不好人民的想法不一樣、它可能整個態度也不一樣、整個政府的對於外資的看法,或是像你講的政權的屬性,也都不一樣。所以你去期待說它會像台灣這樣子快速成長,也未必。不過當然你眼見為憑,真的有的話,你要去投資也是可以。

下面一位,這個政港民禮,他說:「民禮我想問點問題,我已經吹了再吹來大。你好,我是民禮,就是那個 Starbox 從 117 掉到 113 被您臭幹的那位。想問主委,家父今年剛退休,有個小千萬的存款,但是他寧願去買一些奇怪的基金,怪好他自己都不太知道基金的內容,都看名字跟主題買,也不願多買一點指數型 ETF。他 0050 一個月扣 3000,整天說會崩盤,但是基金越扣好幾倍。想請問來大如何勸諫家父。」

然後這個政港民禮他說什麼,他被我臭幹,他講說什麼,他 Starbucks 買了高點,然後他從 117 掉到 113,我說幹你在講笑話嗎,117 掉 113 就是市場的日常震盪而已好不好。你去開那種成長股很多跌 50% 的,所以根本就小事情。那前面疫苗也跌 50%。所以你買這種傳產,或是說像這種消費型的東西,它其實波動是相對小的,那大家心臟也不要太小,你現在太小你什麼東西都抱不住,因為你不可能每次買了就一定漲。股票就是你買的時候,有可能 50% 的機率漲、50% 的機率跌,短期就是這樣。所以如果你真的是心臟比較小的,你就是要分批投入,因為分批投入可以讓你的心臟稍微變大一點,你會知道說跌下來,我還有錢可以打之類的。

那買 Starbucks 確實是,我知道蠻多這個機構有在看,或是說什麼國外的分析師在寫這件事情。像是 Bill Ackman,就他那時候跟大家講說,這個復甦的標的,就有提到像 Starbucks、Hilton 這樣的公司。那確實是蠻多人會選擇在這時候去布局這種所謂的消費品,或是服務相關的公司。買這個標的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就心臟要大一點。

那至於你老爸,這是個什麼,他會跑去買奇怪的基金,我個人對於那種投資的事情,特別是人家來問我說什麼,家人、朋友、老爸、老媽、三姑六婆、二嬸婆之類的,我都建議你不要插手。因為你去插手人家的投資規劃,第一個賺錢很少會感謝你,很少會拿出來說分紅,那就買一台法拉利之類的,不會這樣。但是賠錢絕對出來怪你。不要說如果真的你那時候建議他買,然後遇到這個台股最大的跌一點,他一定出來幹你說:「媽的,你看崩盤了。」結果你看,他從最大的跌一點殺下去之後,已經反彈回快要回去高點了,那他可能也不會感謝你,因為他可能在最低點就把他砍掉了,因為他不熟悉這東西,他會怕,他會把他砍掉。所以你千萬不要想要建議別人怎麼做。然後你可以建議他聽《股癌》的節目,你可以建議他去看,不要說,你像這種指數型 ETF 其實很多人在寫,那你就找這些文章給老爸看,他如果老爸看了還是不喜歡,還是想要買基金,你就讓他買吧。這種老人家想要去做什麼事情,就讓他做吧。而且你搞不好,你覺得是什麼來路不明的基金內容什麼的,就你老爸買了,他媽大賺錢。這有很多那種少年股神,像我們這幾年來聽到的,那種真的可以屌賺一波的。當然有可能是倖存者偏差,因為這是很少數人。那有很多都是,其實他並不是什麼老鳥,因為老鳥會太注重風險,就像人家講說去年其實賺最多是散戶不是機構,因為機構預料這種崩盤,你看媽的一定先調整部位,因為他們是怕波動,他們是怕受傷,他們最在意就是波動。所以他可能不像散戶這樣敢衝什麼的。所以有時候你敢衝,真的會獲得意外的好結果,當然可能機率是偏低。不過我個人建議,不要去管任何人的投資,因為你管下去,絕對是好事沒你的份,但是壞事一定有你的份。

下面一位,這個 AST840429,他說:「好節目推,伴隨我每個無聊上班日。」感謝你。

下面一位,菜雞岱安,他說:「岱安菜雞五星吹捧。感恩主的處書看了受益良多,真的是心態跟做足功課很重要。原本安排去台中的簽書會,但是因為疫情取消了,想問之後還會在安排台中的簽書會?另外想請主委在節目中,推一下朋友在林口開的甜點店,店名是 Mama&Papa Patisserie Studio。目前因為疫情有提供外帶以及部分宅配,也由衷推薦給主委,這家不甜膩的法式甜點店,或許夫人會喜歡。最後祝福主委夫人、巧口以及即將出生的寶寶都身體健康。」

好,待會兒就去買這個朋友的店,那是一定要去支持一下。至於說會不會再安排簽書會?不會。因為我覺得,其實我很後悔去參加簽書會,當然非常感謝大家的參加,但是我覺得去那個就很累。我不想要在外面就是這樣跑來跑去,然後可能,我會看到大家怎麼有人六點就在排隊,剛好覺得超可憐的。就宅在家睡覺,反正我在 Podcast 就跟你互動,在 Telegram 跟你互動,就不需要簽書會了。所以就算這個出版社有這個安排,我應該也會跟他拒絕,就是不會再辦簽書會了。因為我覺得這個東西實在太辛苦了。也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下面一位,這個 7428AAC,他說:「Cathy Wood,良性通貨緊縮,選我選我選我!哈囉來大你好,想請問你對於 Cathy Wood 說的良性通貨緊縮,怎麼樣看法?祝主委全家身體健康,事業長紅。」

感謝感謝。其實我覺得 Cathy 她的邏輯都是對的。說對不是說什麼,就是放在市場上絕對正確會賺錢,我說對就是說,你觀察一個人,你就是要看他是否前後是相同的。你知道像我就很討厭看到那種,你嘴巴上講一套,讓你實際上反過來做的,什麼目標價往上拉,讓你實際上在出貨,或目標價往下看,你實際上在買進。或者是說什麼你講什麼什麼不好,就實際上你反過來做,就像狗掀蹄子,就很討厭。那 Cathy 雖然成長股最近修正的很兇,那 Cathy 也沒有那麼紅了,那很多人甚至開始唾棄她或什麼的,但是她其實一直以來,態度都是一致的。可能大家對她唯一一個,我自己覺得真的比較難以解釋,就是為什麼他也抽插這些標的?有些標的一下進一下出,這個我是有點看不太懂。雖然他一定有他的解釋,如果也調整部位為什麼,但這個我確實是抱持一點懷疑。但是除此之外,她選擇的標的,一下講的話,其實那個邏輯是貫通的,就是一個非常看好未來。如果說這個樂觀量表 0 到 100 的話,大概就是 100 那邊。連馬斯克都,你知道連馬斯克有時候,比方說講到這個比特幣的議題,他都沒有像 Cathy 他們這麼樂觀。就整個 Ark 是超樂觀,就是他對於未來的科技什麼都很興奮,是在 100 分這邊。那馬斯克可能在怎麼 70 分、80 分,在很多人的這個分類裡面,馬斯克已經算瘋狗了,可是你比起 Ark,Ark 是最樂觀的那一群人。所以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我覺得都是可以參考看看的。就是最樂觀、對於科技成長股最樂觀的那種看法。

那他講的這個良性通貨緊縮,意思就講說,當我們今天,比方說這個新的科技有推出,那我們會有更多的,像是電池成本的降低、生產成本的降低,什麼這個某種程度來說就是一種通貨緊縮。所以他其實認為,我們在擔心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不會發生的。但通貨膨脹很多人說這才發生,Bill Ackman、Warren Buffett 都說他們有看到很明顯的通貨膨脹。那我們實際上,在這個裝潢的過程之中也發現說,幹嘛很多的原物料的東西就變貴,家具變貴,什麼都在漲價。當然市場上永遠都會有人有不一樣的看法。那 Cathy 就覺得說通貨膨脹問題是小事,原物料之後都會殺回來,那其實通貨緊縮才是我們會看到的,但是一個良性的狀況,因為他覺得未來都是更好的。所以大概這樣子,就是他的邏輯跟概念,其實一直來都是貫通的。只是他可能在今年的表現沒有那麼好,那就很多人就唾棄他了。但我覺得不要這樣子,就是你還是可以從她身上看到很多東西。因為搞不好成長股之後會再一次的崛起,也未必。最近成長股就已經開始有一點動作了。

下面一位,77040 年說:「雖然還沒有要指考,但是現在討個祝福。先祝主委一家生活順利,祝我上政大金融(掛號:沒有備審跟面試的可悲高三生)。」

這個可悲高三生,祝你上政大金融,祝你這個考試順利。那考到一半的時候不會肚子痛,那 2B 鉛筆永遠都是這個,彈藥是滿的,不會斷掉。那橡皮擦不會突然滾到隔壁的座椅下。祝你一切順利。

好,下面一位,這個 4FBA976A3:「Colonel, Giorno, Giorno, Niwa」後面被卡掉。「五星吹喇叭,疫苗進不來,國產生不出來哭,不戴口罩的死戳仔,轉手圍攻,巧口幹一鴨。」然後這個很ㄎㄧㄤ的發言。

最後一位,化成灰我都認得,他說:「獵人打完手槍變成以色獵人。靠北。五星屌吹,吹到亂屌為止。目前的工作是機師,跟來大一樣,那以為跟來大一樣在股市裡面很有慧眼,就發現我只有屁眼。感謝來大基金、財知識、時事,彰化三個願望一次滿足,根本就是吃健達出奇蛋一樣爽。目前在邊追前面的集數,上班前都會先宰個幾集,PNC 的時候,在 3 萬多尺的高空聽來大,實在是浪漫。那這邊有一個問題要請教來大,很常書上看到,也很常聽您說到,買賣的成本以及股票的估值。想請問來大,是否能著墨一下您在看到喜歡的標的物時,您是從哪個方面或是方法去實際的算估值?感謝來大開示,祝您全家一切順心,即將出生的寶寶也健健康康。Peace。」

我跟你講,其實估值這種東西是一門科學加藝術,我也到最後發現,藝術的成分可能比科學高。就是科學的部分是你本來就該會的,那藝術的成分就是你要怎麼樣去估一個東西。那這東西當然你可以用最保守的方式去估嘛,可是問題是,有時候你用最保守的方式去估,你就發現你在市場上什麼鬼都買不到。如果你認識一些專業投資人的話,我相信你很常聽到的現在什麼東西都很貴,就是感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買,每個標的都很貴,可是都在漲。那這時候你要怎麼辦?你當然可以選擇就跟著去,把你的標準放寬一點,你本來只願意給他,比方說這個 P/E Ratio、Forward P/E Ratio 15 倍,只是你知道 15 倍什麼鬼都買不到,所以你願意給到 20 倍。我們舉例這樣子。那你妥協稍微買一點,雖然就是可能不要打到滿倉,就是只丟個三四成,因為你覺得偏貴,然後可以等看接下來有沒有崩盤讓你買。但是有時候你等就是等不到,就是他可能就一路這樣漲上去了。那這其實是發生在近期的市場,特別是自從聯準會開始寬鬆政策的時候,開始 QE、QE2、QE3 這樣,一路這樣打下來到現在,持續的擴表狀況之下,其實這是很多投資人共同面對的問題,就是覺得東西都太貴了。

那其實估值的模型,很多時候也會因為聯準會的一個放水,就要開水龍頭開下去,所以就變成你算了再多的模型都沒有屁用。我只能說,這個是一個相對的參考基準。你可以用這個 DCF 現金流折現法,你也可以用 P/S 或者 P/B 這種更簡單的方法,快速的方法。那其實估值最主要就是,第一個,如果你在某個族群裡面挑到一支股票,舉例來說是半導體,或是一樣是這個串流媒體,那其他同業的串流媒體裡面就可以大概去抓一下,每個人用同一個標準去算的話,那它推出來的比方說 2021 年、2022 年的估值應該是多少,就是上緣跟下緣,然後的本益比評價,或是說什麼這個 Price-to-Sales 或是 EV/EBITDA 等等的,它的上緣跟下緣是多少。然後之後你再去看,那你這支標的應該是落在什麼位置,那就給大概去推算說,那如果它的營收成長是怎麼樣,那它就應該是多少錢。

可是這東西沒有絕對,因為有時候你推算出來一個價格,比方說像之前我們在節目裡講說,我自己算一算覺得 130 可以買,可是問題是在市場他一開就是開 200。即便前陣子崩回來,殺到破發,還是沒有到 130,一樣 199 就直接就彈過去了。所以你可能要等這個價格、你要的價格,你一輩子都等不到,就有可能會有這樣的狀況產生。那你要投資嗎?還是如果你就是就放棄了,就不要投資?所以估值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就有時候是這樣,就算你理論上你估出來,但是實際上根本沒有這樣的價格給你買。我覺得台北的房子 500 萬,我覺得 500 萬差不多,他媽你 500 萬去買個廁所。所以你估怎麼樣,其實有時候未必是這樣,因為整個市場的想的東西跟你不一樣。

所以估值就是一個參考而已。那實際上下重寬鬆的年代,這種估值的標準應該要放得更寬,不然有時候你會沒有東西可以買。不過當然你也可以 Hold 住,因為像我覺得是一些投資人,就是他從好幾年前就覺得東西很貴,他真的到現在都沒有買,他就是在等,他就會等。那你確實也可以做這樣的事情,你就看你怎麼樣去做一個取捨。所以估值當成這個工具,他也不是說什麼,我今天假設學會了什麼某個估值方式,我就 100% 賺錢。沒有,我覺得他其實藝術的成分也蠻高的,就考驗你的眼光了。你現在覺得估值貴,就他如果這家公司超會賺錢、成長超快,搞不好等到一兩年之後,這估值現在這個價格其實超便宜的,他估值可以估到更高去。這個是很難說的。

好,那這一集我們先聊這邊,就這樣,讓大家一樣在疫情期間,平安健康,好,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