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47:好用的三段論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Logitech 贊助。
Logitech 上半年最大的促銷活動 618,全台網路、實體通路下殺最低 43 折起。這是 Logitech 第二次回來放福利,上次在我們節目賣得很好,決定好評加開繼續送幸福。現在你只要上活動網頁就可以抽 PS5、Logitech 跟 Herman Miller 的電競椅,還有價值 1168 跟 368 的折扣券,抽到現用、限時,不管你決定買什麼,都可以先上活動網頁換券就對了。
Logitech 618 限時優惠,錯過等明年。幾個強打商品,Gaming 系列的 G502 LIGHTSPEED 滑鼠,原價快 5000,618 活動最低 2890,超疾速 LIGHTSPEED 無線技術讓你體感比有線的還快,高效能 HERO 25K 感應器,操作反應迅速又即時。G512 鍵盤原價 3300,現在活動只要 1990,配備有 GX 青軸,敲擊感很爽之外,搭配航空等級的鋁合金上蓋,算是質感保證。這一套滑鼠加鍵盤,還有我們宅男最愛的 LIGHTSYNC RGB,1680 萬色的自訂背光燈效,可以說是居家隔離「我宅我驕傲」的標準配備。
除了照顧宅宅之外,辦公室的電競配備 Ergo K860 鍵盤跟 MX Vertical 無線垂直滑鼠,57 度的舒適角度,滑鼠可以減輕腕部的壓力,以及獨特人體工學弧度設計的鍵盤,提升手腕的支撐力。配備 Flow 功能,可以跨 Mac 跟 Windows 來傳檔案,就再也不用自己 mail 來 mail 去了。
Logitech 的網路旗艦店給股癌粉絲專屬的獨特優惠,輸入「LOGIGOOAY」,滿 3000 就折 388。還有我上面提到的四款商品,都是這一次活動組合,也都有優惠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連結,然後記得去上 Logitech 的活動頁面,使用我們的折扣,讓你在家裡隔離如虎添翼,用便宜的價格拿到 CP 值頂天的好配備。
我昨天又發現一款精神時光屋,打電動從昨天晚上一路玩到今天早上七、八點,所以現在超累,超幹累,大概是睡了三、四個小時就被狗叫起來。那是什麼遊戲?是蠻好玩的,其實最近有很多這種精神時光屋的遊戲,從比較早期一點點,就是《文明》系列,文明四、五、六,那很多人都說這款遊戲是精神時光屋,你只要一打開來,你就是想要再玩到下一個回合,然後你一直下一個回合到你醒來的時候,已經可能是十個小時以後了,我們小孩都長大了之類的。那這款遊戲當然很多人都已經認識,我們之前也介紹過。
我現在新發現的兩款精神時光屋遊戲,一款是《戴森球計畫》,然後一款是《Going Medieval》。這兩款遊戲其實跟之前的兩款遊戲有一點像,就是有另外兩款遊戲的元素,跟現在這兩款精神時光屋是蠻像的。《戴森球計畫》就有點像是《Factorio》,就是異星工廠,它是一款你要去蓋工廠,然後把這個工廠盡可能讓它自動化的一個遊戲,聽起來很悲催,但是你實際去玩,它的魔力就在那裡。如果喜歡異星工廠的,那你應該也會喜歡《戴森球計畫》,就非常的肝、非常的累,但是對於那種有強迫症、想把東西蓋得很整齊、想規劃出完美產線的人來說,這個可以偷走一大堆的時間,然後也可以幫你打發時間,特別是現在在家裡很多人不知道要幹嘛。
我剛剛講的《Going Medieval》,它是比較像之前一款遊戲叫做《RimWorld》,就是邊緣世界。那這個《RimWorld》它是一個有點像是 2D 平面的遊戲,畫質不是那麼好,因為重點是它的遊戲性,它裡面角色會有很多的內心戲,然後有很多情緒反應什麼的,你就是去蓋一個殖民地,然後你要防守這個殖民地。那它是有點以這個外太空作為故事的根本,《Going Medieval》則是以中古世界作為故事的根本,所以是中古世界版本的《RimWorld》,然後同時是 3D 的,就是你可以蓋兩、三層樓的房子,你可以挖地下室,它目前還是 Early Access,就是初期開放給大家玩,也就是說它的東西其實還沒有完全做完,但是我玩的時候,我覺得這款遊戲真的是精神時光屋,就是你完全停不下來,你會想說再一天,就遊戲時間裡面再一天我就睡覺了,一發覺已經就是早上七、八點。
但是我在想我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不多了,因為小孩大概在七月底、八月就會出生,聽醫生是這樣講,就是說其實第一胎往往都会提早,會提早一、兩個禮拜之類的,所以現在抓大概是七、八月的時候會出生。其實我一直都沒有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老爸了,除了一些財務上的規劃,那個是你不用當老爸也會想到的事情。但是那種真的是意味到自己是老爸的時候,是你去買那個嬰兒的汽車座椅,還有嬰兒床的時候,然後你就想說「幹,真的是老爸了」。因為在那邊裝汽車座椅,然後你就知道說之後會有一個流著口水、他媽的小廢物,坐在這個椅子上面,然後可能每天就會哭,那你沒有辦法睡覺。然後聽到很多的家長們的回饋,就是廠商或朋友他們知道說我要生小孩了,就開始跟我灌輸一些很可怕的東西。反正總之就是,有個小孩之後,那個累是一定的,那這個累可能會讓你覺得很有充實感之類的,但是你從來都不會覺得好轉,他可能會持續到小孩子六、七歲都還會覺得很累,然後到十幾歲之後可能是另外一種程度的累,因為他可能變成屁孩,回來的時候給你一拳把你打斷。
這個小朋友們就是不好照顧,會比較辛苦。然後自己才意會到,幹,原來真的要當老爸了,就是大家開始跟你講這些經驗,然後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你只能上網去找一些攻略,準備一些嬰兒車什麼的,但是其實對於一切東西都很陌生。搞不好我自己的爸媽當時也是這樣,他根本沒有想到說要怎麼照顧小孩,因為很多人覺得說好像要準備好了才會有小孩,但是有時候就發現就是一個衝動,就跟結婚一樣就是一個衝動。結婚我們都講說是人生中最重大的決定之一,結果大概有他媽三、四成的人會放槍,就是你最後面是離婚的,人生中最重大的決定,很多人都做錯。那生小孩到底是不是一個很好的決定?其實我到現在都還在猶豫,去想說你還能像現在這樣打電動打到天亮嗎?但是某個程度來說,生小孩之後可能為人生帶來很多不一樣的體會。
因為其實我們一直重複一樣的生活,已經到很膩了。像我覺得,你知道我們從小的時候去看電影,那是會最感動的,因為每次要去看電影就覺得心跳加速非常興奮,買一個爆米花、大家喝可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大概高中吧,還是國中,應該從國中開始,去看電影就再也感受不到那種興奮感,就沒有覺得說「我今天看電影,好期待要去看電影」。然後到了大學,或是到現在更別的體會,就是幾乎做什麼東西都沒有新鮮感。所以生了小孩,某種程度是為自己帶來新鮮感。我不要講到這邊,會不會有些人講說「生小孩好自私」。其實有很多人,我覺得其實網路上有蠻多那種很消極的東西,就會覺得說「我爸媽沒有辦法給我很多東西,你幹嘛把我生下來?你沒有資源就不要去生小孩」什麼的。
那其實認真說,人類的生活是越過越滋潤的。你知道你其實回去清朝當皇帝,不一定會比現代爽,你吃的東西的選擇沒有像現在多,那你他媽上廁所都還要用什麼茅坑、廁紙,你根本沒有免治馬桶。所以其實現在任何一個人的生活,可能都可以比以前的皇帝還要來得爽。不要講清朝,往現代去走,更早以前戰國的皇族之類的,生活絕對是沒有比現代好。所以你到底要到什麼樣的生活標準才可以有小孩呢?我其實也不知道,我覺得那是一個感覺,就是你覺得感覺對了就生小孩,其實也不要太多負面想法。什麼「生小孩之後你沒有錢教育他」之類的,那我就問你有錢是怎麼樣?你要怎麼樣去養?
其實現在蠻多人會問我說「你要把這個小孩送去你們林口這邊的美國學校嗎?」,我一聽嚇到,註冊費加學費一年可能就要一百萬,那整個花下來,加生活的一些費用,可能就要一年一百多萬,我想說幹他媽神經病才會把小孩送去這。可能你真的是非常有預算才會做這樣的事情。那我有沒有做這樣的規劃呢?有沒有覺得小孩就要培育他,要送為什麼人中之龍之類的?其實是完全沒有這樣的事情。那有些人說你生下來之後你就知道了,我是希望我自己永遠都不會知道,永遠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我覺得我從老婆這邊也獲得蠻多體會,就是我們亞洲這邊很多人的想法是在養兒防老,你生下來之後好像小孩欠你一樣,他要照顧你、他要聽話、他要懂事、他要是人才、他要會養活自己,他怎麼養活自己可能被擺在最後面。其實蠻多時候就是家長之間為了炫耀,媽的我自己的家長我也覺得會炫耀,我小孩多益考幾分,我都想說幹嘛你們不要去炫耀這種東西。因為我自己的學歷爛得跟屎一樣,我他媽私立學校畢業的,你炫耀我多益,那別人的家長在炫耀說他們小孩學歷怎麼樣,就比不完,家長要比不完。所以很多時候其實是家長之間要比較,因為我並不是說你做的這個真的是為你小朋友好,或是你真的為他感到高興之類的。
我自己是沒有去規劃任何說自己小孩要念哪裡,我是希望說他想念什麼就念什麼。而且我希望我小孩生出來之後,可以堅持我現在的這種信念,就是他想做什麼就讓他去做。因為我自己也是私立大學畢業的,那我大學時間整天都在翹課,其實我根本就沒有去上課,希望我爸媽聽到這邊不要很懊悔說,媽的把錢都已經跑去念私立學校,然後錢還丟到水裡面一樣。因為我確實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不怎麼上課的人,整天在那邊翹課什麼的,其實還是過來了,也發覺了自己的興趣就是炒股,就還不錯。
那前陣子也覺得說,他媽炒股對社會有沒有貢獻?然後後來仔細去看,發現說幹他媽交易稅每個月都繳掉二、三十萬,靠北,你平常不會注意,因為你買進賣出那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如果說你去把對帳單打開,才會注意到所有交易稅、還有手續費的東西,幹,每個月都繳個幾十萬出去。所以對社會還是有很大的貢獻,大家仔細想想。所以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我希望小朋友他跟我是朋友,他不用怕我,當然我也不會怕他。就是不是說什麼以小朋友為本位,或是以自己為本位。以自己為本位,就是所謂的養兒防老,你規劃小孩的路徑都是為了以後給你照顧。以小朋友為本位,可能就變成那種小朋友做什麼都好,然後把他寵壞掉。我覺得就是朋友,所以你想要買什麼東西,你就要來說服我,因為我幫你出錢,但是我也不會讓你覺得說好像是你欠我,我幫你出錢你要感謝我,沒有,就是你來跟我討論,可以,那我覺得就投資你。
當然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如果小孩敢皮的話,就是直接一拳把他膝蓋打斷。或者說兩歲敢在那邊鬧,管你是什麼兩歲、三歲,直接再到司馬庫斯山上,最近我在 Google Maps 上面找那種可能要產業道路才可以進去的地方,小孩敢皮,他媽直接載到山上,自己給我下山。沒有,上面是開玩笑的,小小希望大家不要把這邊截出去。反正就是,我覺得大家是互相的,小朋友要在那邊跟我鬧事的時候,那我覺得我也不用客氣,但是我也不會讓他覺得說我欠他,或是他欠我,就沒有誰欠誰,就希望是可以是朋友的狀態。我覺得這是我自己可以想像中最好的一個教育的方式。但當然也有可能,小孩真的生出來之後,媽的,我自己搞不好其實很多都跟我想到不一樣。但是我自己仔細的去思考的時候,我覺得這應該最好的方式,我會盡量提醒我自己維持這樣的節奏,希望不要因為後來的一些風吹草動,就像你買一個股票之後,看到一些新聞,然後就開始很緊張,明明當時買進的時候規劃一大堆的條件、理由,那已經很看好了,結果因為新聞一唱衰一下,或者說股價稍微跌一下,你就嚇到就賣出,希望可以堅持住這個初衷。
但是老實說,偶爾也會因為一些短線上的風吹草動就調整,因為那畢竟就是讓你的買進理由消失了。那我自己比較悲催的事情,就是我在 Telegram 跟臉書上都有分享,就是我在上個禮拜的時候有買進快篩股。其實我在節目一、兩集前就跟大家提到說,盤中發現不對勁的事情,就是某一天的盤中,那個快篩股族群直接一起漲起來,就當天的確診人數創新高,就是他媽的真的是有一大堆的先知在那邊,所以我就跟著衝進去。
其實我本來還滿有自信,這個快篩的需求應該可以持續到三、四個月之後,當然不是唱衰台灣,不是看壞台灣,就只是你就是需要快篩了,當然疫苗在路上,可是在過程之中是需要快篩的。結果他媽週末就看到一個新聞寫說,美國跟日本他們開始來送信,來發疫苗,美國阿爸跟日本阿爸出來送疫苗,幹嚇到禮拜一直接把這個快篩股出掉。即便他是創新高,就是照我自己的紀律分享,我跟大家講過幾個大條件,其中一個就是創新高我是不會賣股票,只要當日有新高價,我當天就不會賣股票,這算是我自己的一個交易紀律。但是有點像是突破這個紀律把它賣掉,我覺得這就是兩件事情在競合,就是你要到底要選哪一個?一個是你過往的交易紀律,一個是你的買進理由消失了。
因為我買進理由是我覺得台灣的疫情控制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為我們施打率真的是比較慢,在世界算是尾段的。但是現在如果說美國跟日本願意幫忙,開始有大量疫苗進來的話,那可能條件就改變了。所以即便這個股票明明就還在爬山,直接把它砍掉,我也不會去在意說他後來爬了多少,那就是後來的事情,那已經不干我的事了。因為那已經是我賣掉,就算了,前女友,前女友分了之後,你知道很多人有病,前女友分的時候,他每天去觀察人家現在過得好不好,過得不好你就覺得「看,好爽」,過得好你就很悶這樣。但其實那都是不干你的事,那已經別人的老婆了,類似這樣。
所以蠻多標的我今天假設說決定要把它賣掉之後,其實我之後就不太會去回看它。雖然偶爾看到還是會心痛一下,像我們之前舉例那個南電,四十塊到六十塊,自詡是股神,就後來南電變成三百多塊的股票,偶爾看到還是會難過一下。但是你會知道說,當下你決定賣出一定有你的理由,那你這個判斷的標準跟邏輯,如果說他是反覆測試是有效的,對,雖然有時候你會放掉幾條大魚,但是你換個方向去想,你也因為這樣子可能閃過很多的悲劇。所以你能做的不是說你可以掌握到每一次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你能做的就是統計出一個交易的邏輯,然後這個邏輯在你過往的對帳單表現之中,它為你帶來的期望值是好的,就是你賺錢的機會是高的,其實這套東西就可以用,就是你要找到自己的方法。
其實找自己的方法,除了用這個對帳單可以去回測之外,之前我們跟大家聊 TradingView,TradingView 你可以手動回測,就是你自己用看的,就是同一個標的,你想要用什麼樣的買進賣出策略,你自己用看的。但是他其實在下面,你上 TradingView 的網站在下面,他其實是可以幫你做策略的 backtest,就是回測,然後去幫你算勝率是多少。那蠻有趣的,它有兩個方法,一個就是你去選那個 Indicator,他有套好的,你喜歡用什麼 MACD、KD,或是什麼唐奇安通道,或是什麼布林通道,那你可以用那些指標,他就會幫你算說你的勝率是多少。其實基本上每個指標套上去,你就發現勝率都是一半一半,因為如果真的有哪個指標特別有效,那一定就會有一堆人去用,然後用到這個指標變成沒效,因為那個量超過的時候,這個東西就沒有用了。所以其實指標,任何單一指標用下來都是介於這個準跟不準之間,就沒有特別的用處。
但是你可以把你自己的交易的方法,套到上面去試看看,可能有些已經變成指標了,比方說最近點,就是有些人怎麼創新高買之類的,那你可以去試看看。同時你也可以去自己去 key-in 這個策略,就假設說你懂一些程式語言的話,那你可以去設定自己的策略試看看,在 TradingView 可以做,或是有些人就直接請一個工程師去寫。這都是去驗證自己的方法,所以你可以從對帳單,你可以從網站或是用程式,然後去驗證你的策略跟這個交易邏輯是不是對的。其實直接用經驗法則是最快的,就是你過往用這個方法,它可以持續為你賺到錢,你就持續用這個方法就對了。那如果說你的方法一直都賺不到錢,那你就趕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OK,那我們今天既然講到方法,其實我本來是想要跟大家聊像是特斯拉,那我覺得那其實可以下次來聊,因為特斯拉有很多的假新聞籠罩嘛,那我覺得其實最近有點太過頭了,那很多假新聞其實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樣,但是很多媒體還是在傳。不過因為我們今天既然都已經講到這個交易邏輯的部分,那我突然就靈機一動,我們就跟大家聊一下關於這個交易方法的東西。
因為其實交易方法也是我一直想要聊的題目,那只是我們之前在這個節目裡面就可能是偶爾提到而已。但是我最近在臉書上面看到「借的全球交易室」,我有分享過他的文章。他其實寫了一篇關於這個交易邏輯、交易方法、或是說這些什麼交易心態的一個文章。那這個文章我把它分享出來,分享出來之後,我自己有下一個評論,就是說其實投資有三個步驟:
第一個,就是你要先找到一個獲利的方式,就是你所謂可以賺錢的方法。這就跟你生活中,你的賺錢方法是什麼一樣,你的賺錢方法是去打工呢?還是說你是去做買賣?還是說你是去賣毒?還是殺小?反正你要先有一個方法,不管你的方法是多正派、不正派,那個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反正你要先有一個賺錢的方法。
那有賺錢方法之後,就 Step 2,就是你要反覆地、拚專、執行,確定穩定有效。這是什麼意思?因為你的賺錢方法,其實有時候搞不好是賽到的。比方說你賺錢方法是走在路上撿到一百塊,超爽的,撿到一百塊,結果這個撿到一百塊並不是你每天都可以撿到的。或者說像他前面講的,你跑去賣毒,結果賣毒之後後來發現,這個反覆執行可能會被警察抓走,或是可能被黑吃黑,也就是沒有辦法反覆執行的。但是比方說我去打工,穩定的,我可以當個打工仔,這可以穩定的賺到錢。我可以當一個自營帳,我可以自己去開戶,我可以去送 Uber Eats,那我可以去做股票買賣什麼的,這個是我可以穩定賺到錢的東西。那這個東西就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只是你要怎麼知道自己是穩定的?首先就是它一定需要時間的考驗。因為如果說你只做一、兩次的東西,那有可能是你賽到的。但是如果你可以反覆執行的話,那這個東西就是有經過這個大數法則的考驗。因為你丟骰子只丟一次,是很可能會很隨機丟到很多東西,但是如果你的骰子其實有偷偷灌鉛的,那你丟個一百次之後,你可能就會發現說哪一面朝上的機會是最高的,類似這樣子。所以你當然一個方法決定好之後,然後你去反覆執行,你發現說不管在什麼樣的情境之下,就有時候可能大盤是盤整,有時候大盤是狂漲,有時候這個大盤是下跌的時候,但是你在這個過程之中,其實你都有辦法可以去保住自己的獲利的話,這個方法就可以執行的。
然後最後才是去思考說要怎麼樣放大獲利。所以放大獲利就是很多人最喜歡問的,要不要開槓桿啊?可不可以融資啊?是不是可以使用選擇權?然後說要不要全職交易?前陣子很多人在問全職交易嘛,然後自從那個台股最大的跌點之後就沒有人問,神奇,就這樣。每次都是在最樂觀的時候,才會有很多人來問這樣的問題。但其實這個問題我覺得都應該是擺在最後,什麼全職交易、衍生性金融品、開槓桿,它都是最後一步。就是當首先你先確定你的賺錢方法是什麼,然後第二個,反覆執行有效之後,你才會去思考要怎麼樣把這個東西變大。
不要說我今天使用所謂的動能交易好了,那我用動能交易我發現我都有在賺錢,那我已經玩了兩、三年了,我經歷過幾個修正了,然後發現這套方法真的可以賺錢,為我帶來的報酬率,不要說是什麼 15%,每天可以為我帶來 15%,舉例說明,然後之後你才會去思考說,那這個 15%既然是很穩定的,那我想要去槓桿放大獲利。我本來是使用股票嘛,那現在我用股票期貨,同樣的資金最大可以放大到 7.5 倍,所以本來是賺 10% 就會變 75%,但是當然反過來的時候,有時候你為了要去槓桿加大你的獲利,你反而會賠爆。因為槓桿最怕就是斷頭,所以如果當下跌的時候,你本來回吐,你自己抱現股的時候,回吐你是可以熬過去的,可是因為你槓桿開下去,就算你心態上熬過去,可是券商還是會把你把股票砍掉,因為你已經保證金沒了。所以這也是槓桿要去思考的問題。
但是一般來說,只有在你已經確定你這個東西可以賺錢的,你才會去思考最後面的要不要槓桿,然後要不要全職交易,要不要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股票,或是說什麼,要不要去跟親友借錢,要不要使用衍生性金融品,這個都是在最最後一步。所以前面的兩個步驟是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怎麼做,然後這個東西有沒有效,然後再來才是你要怎麼樣放大或是加速。
所以其實也是應用在大家前面講這個養小孩,我也用同樣的思考的框架,就是我要怎麼樣去做這件事情,然後我知道之後我就確定,我可能要反覆執行這件事情,就是我要跟小朋友之間我們兩個就是朋友,要反覆執行,確定那個方法是有效的,然後之後面再去思考這個槓桿的可能性,就發現說我們這樣子有效,那我怎麼能夠把這個關係再往更高層次去?類似這樣。
但是當然也有可能,比方說我發現說跟小朋友成為朋友,後來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客觀還是主觀上,我覺得這個東西是沒有辦法進行的話,那我可能就會選擇去換方法,就是不會說我這個方法沒有效,那我還是反覆執行。所以其實整套邏輯是差不多是順的,就是不管是用在交易上,或是用在自己的生活上,我很多時候都覺得其實你沒有辦法把你的日常生活跟股市交易拆開來,就是你的個性會反映在市場裡面,或是你在市場裡面的個性會反映在生活裡面。因為真的很少有人可以辦到說我可以面對家人是同一套心情,面對市場是另外一個心情。你可能面對市場你是一個很冷酷的人,可是反映在現實生活之中,你也會是這樣子,就是你不會說什麼我在市場裡面非常冷酷,我在現實生活之中突然變得很優柔寡斷,這個是不太可能會發生的事情。說你對小孩、你對家人怎麼可能都會是同一套的思維。
所以自己也發現有這樣的差距,有小孩子後可能整個人變軟了一點,你開始去,不要說幫他存 ETF,幹這個之前根本無法想像的事情,幹嘛要存 ETF?雖然我很常跟大家這樣建議,可是我說那個是新手入門用的,那我自己覺得我不需要這樣做,可是我最後面想一想,我決定要這樣做。所以可能也是在個性上,在有小孩子後就會做一點變化。那其實我自己也發現一些有趣的變化,只是我自己還在測試之中,就是我因為這個心態上稍微有點改變,那其實你會發現它會反映在很多事情上面。不要說在路上就比較不會想要揍計程車,你知道你在過斑馬線的時候,他會直接這樣切你,然後以前就直接拍他車子叫他下來,現在就不會想要拍他車子叫他下來,就是很多東西會開始改變,然後在交易上也開始有一些差距。
那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個,就是說你可以先上臉書看我分享「借」的那篇文章,然後我的一些點評,就我覺得這邊文章其實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人都是搞錯步驟了,就是說你根本還沒有找到自己的獲利模式,然後你就想要飛了,你根本還沒有踏出第一步,然後你就已經在研究說錢賺到要怎麼花了。那很多時候你賺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個機率的結果,就像是你可能去簽彩券然後中樂透,中樂透之後你要知道這個東西是賽到的,就是它真的是一個機率的結果,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你把它保本起來,而不是我中樂透賺到了五百萬之後,然後我就五百萬繼續丟下去簽,然後希望可以再中個好幾個五百萬,這樣可能就會出大事。就是你要知道說有些東西是運氣,那有些東西可能是你實力,那可以反覆執行的、可以反覆去驗證的,那才可以算是實力的部分。那如果是運氣來的東西,我覺得最好的方式是你把它存下來,然後好好的規劃起來。那如果是實力來的,你再去思考要怎麼樣去把它放大,要怎麼樣使用槓桿加速的部分。
OK,那我們這集就先聊到這邊,我們接下來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GGA 也來五星吹捧說:「感謝主委讓我面對市場漲跌時不那麼恐慌。您說資產都配置在股票,需要用錢才賣股票,市值經常都有八成甚至九成以上的資產在股票,這樣萬一遇到網路泡沫或是金融海嘯等大事件,整個資產不就直接腰斬,也無法在低點持續投入大比例資金反敗為勝呢?最近有很多美國經濟學者出來喊市場崩盤 80%,您有什麼看法?若可能,您覺得可能的時間點為何?最近沒工作沒收入,也開始做寵物零食,就叫『GGA 手作零食』,用 Costco 的雞胸肉直接烘烤無調味,沒想到人狗都很愛,希望能夠結合興趣找到另外一片天。我超愛狗,希望可以有機會請主委的立場跟 Choco 試吃,感恩主委開示,祝主委一家平安順利,身體健康,Choco 幹好可愛!」
好,謝謝。那你剛剛前面講到這個是不是資產都在股票?是,我自己就是確實八、九成以上都在股票。你說這樣子如果遇到網路泡沫、金融海嘯大事件,整個資產不就直接腰斬,也無法在低點持續投入資金反敗為勝?當然你投入資金有很多方法,一個是你本身有現金流,不管是你的薪水,或者說你有其他的業外收入,或是你可能做生意,這個都是入金的方法。那當然還有另外一招就是股債配置,其實股債配置在升平時期,大家會覺得說你股債配的效果可能跑出來沒有這個你純粹用股票來得好,但是其實你反過來說,當你今天遇到一個崩盤的時候,其實債會起到保護作用,債上漲的部分就可以再平衡,再平衡之後就變成你有額外的現金可以去加碼到股票,所以在低檔的時候其實你就有錢去加碼。
這個我不會說什麼哪個方法一定是好、一定是壞,但是像我自己這種,或是比方說我身邊一些朋友,可能很多資金都在股票裡面,其實我們都還蠻靈活的,就是你不用太擔心我們說怎麼遇到金融海嘯或遇到這個 dot-com 泡沫要怎麼辦。因為崩盤其實往往不會是一、兩天的事情,如果真的進入一個熊市的話,可能是半年、一年。當然熊市一般不會比牛市來得長,可是他是有一段時間的,不是說每一瞬間你的東西就直接蒸發掉,一般不是這樣子的狀況。
當然其實我們都有自己的一個停損的條件,就是你每個標的,你本來買進的時候,你就有一個停損的條件,不然說買進理由不見,或是說可能某個價位你決定要出掉,或是說達到什麼樣的狀況之下你會去降槓桿。在我們過往的節目其實也蠻多集,我直接跟大家分享說我自己會降槓桿的時間點,所以我們都有調整的方式。那就是看個人,如果說你沒有把握這樣做的,其實股債配置最適合你。不然其實一般人,我覺得光是你可能沒有辦法每天都看個盤的話,你的優勢就會輸給那種整天盯著盤的,他一定是可以比較……我們講就像你一般散戶投資人跟機構比,機構反應一定比你快,他可能調整的工具也比你多,因為他們就是花更多時間在上面的人。所以還是要看你自己的屬性是什麼。
至於你講說什麼美國經濟學者說會崩盤 80%,你是不是在講那個什麼 Jeremy Grantham,就是人家中文也把它翻什麼葛拉漢,那可能很多人看到葛拉漢以為是那個巴菲特老師葛拉漢。就是一個我覺得是低能阿北,我覺得他從過去到現在其實已經喊空好幾次了,我們之前也有一個文章講過他,然後在這個股癌的臉書跟 Telegram 都有發。就是他每年都出來喊空,我不知道他這是不是他,但是我知道他就是其中一個。你講說什麼經濟學者,那我這個人最尊敬的一種人,就是如果你真的很空,你就進去放空,你就把你手上管理的資產全部拿進去壓空單,我就信你,我就相信你。我覺得你只要敢壓,我就相信你講的是真的。可是其實有很多都是那種他每年都出來喊,每年都出來講說會崩盤,然後真的預料到一個修正就「哇,好神,厲害」,但是我也可喊說什麼,比方說我每天就講說台股會漲、台股會漲,之後會發現可能五成的機率會漲,我就把這五成機率放大會變成說「哇,預測的市場」,那其實那個 Grantham 就是一樣。因為他每年都喊,然後他在 2008 年那時候就被封為說什麼喊到了這個金融海嘯,可是我看就是……因為你每年都喊,幹,一定有一年會喊到,所以不用太在意這樣子的想法。
但是如果說你真的很害怕,你可以選擇去減碼,我不是說你選擇空手,都可以,但是我是一直都很不建議空手。因為你只要離市場一遠,只要空手進場,你就不會再看市場,空手你還要持續關注是很困難的事情,這個大家不要騙自己。如果說你都沒有任何一毛錢在市場上的話,就像你沒有很喜歡的球隊的話,你你就不會去盯 NBA 的比賽。那如果說你離市場夠近的話,你才會找到更多機會,所以你可能可以選擇減碼,如果你會害怕。那對我來說我覺得這個是放屁,就是說八成的市場會崩掉。我也滿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真的這樣發生的時候,應該是不會是只有股票市場裡面的人出事,應該整個實體經濟都進入崩潰才是,要慘就大家一起慘。我是覺得不會有這樣的事情。
下面一位 Urea0419,他說:「小股民微焦,我心脆爆脆要高潮。癌大安,近期聽完你的頻道之後,真的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方式,也改善了很多損益的問題,謝謝分享那麼多。我超愛聽你大喊 Choco 幹你娘!那也希望多分享房子裝潢的事情,因為小弟去年也買房,所以想多聽看看新屋的事情,最後祝福癌大全家平安。」
現在裝潢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室內五個人以內,很多工班會都有這樣子規定,所以因為人少,工期可能會拖長。那也因為人少,本來可能可以派一大堆工人一次進來做完,那其實是比較省錢,所以也因為人少可能費用就會往上加。外加這個原物料上漲的關係,是不知道到底傳導到消費者端沒,我是蠻看好會傳導,而且有時候甚至是可能還沒有完全傳導到,但是人家就提早先漲價。像我自己在看的那些家具,蠻多都直接先漲 5~15%,漲了 10%,而且是可能兩個月之後還要再調漲一次。所以其實就是成本會比較高,我覺得這陣子假設你要做裝潢的,那就是成本的問題,這是你要去思考看看的。那至於其他的呢,好,我們有空再來分享。
下面一位這個北大基努李維說:「五星新阿姆斯特朗旋風噴射阿姆斯特朗……」後面被卡光了。他說:「股癌大你好,無意間聽到你的節目,便覺相見恨晚,讓國考生 K 完書無聊的晚上,聽一次又高潮回來。真心感謝大大的優質頻道,可以祝我的朋友『乖乖牌暖男』6 月 10 號生日快樂嗎?感謝主委,讚嘆主委。」
當然可以。那這個北大基努李維要送給這個乖乖牌暖男,跟你說 6 月 10 號生日快樂,跟我一樣是六月生的,六月生的孩子就是雙子座,就是最被人家討厭的星座,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好,下面一位他說:「問通膨的 Fed 貨幣緊縮。主委好,很喜歡你的節目,幽默風趣反應快,有一百顆星都給一百顆星。」他感謝,「想請教通膨、聯準會貨幣緊縮政策對美股的影響,會不會真的有可能崩盤?那與許多國家減持美元儲備,轉為黃金或人民幣、石油等等的看法?謝謝,再次感謝 50 分鐘,希望您一直講下去。」
OK,那其實目前是這樣,你看到很多的投資大師,不要說 Bill Ackman,那不要說 Warren Buffett,還有很多都跟你講說他們有看到通膨的狀況,而且可能是滿嚴重的。但是同時你看葉倫,那你看聯準會的態度,他們都覺得其實這個通膨是可以控制的,而且他們現在有工具,就我升息就好,我升息可能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我今天把這個市場的資金壓下來,我把它抽回來,把銀根抽回來,那可能大家就會冷卻掉。
所以確實是有兩派看法,應該說所有的市場事件你都可以輕鬆地找到兩派的看法,就看你要選擇相信誰。那會不會造成崩盤?這個確實是很多人擔心的事情,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把這個水龍頭關掉,就是量化寬鬆的水龍頭關掉,然後開始升息的話,要知道利率就是地心引力,當這個利率往上拉的時候,就代表錢會被地心引力拉回來,所以很多的估值就會去修正調整。
但是我自己算是蠻大膽的去猜,我覺得其實已經在調整中了。就是你真的看到聯準會把水龍頭關掉,然後甚至升息一兩碼之類的,我覺得其實對市場衝擊是有限的。當然你短線可能它跌,你就說「你看,升息就跌了」,但搞不好之後又漲回去了。我個人是認為現在是已經在反應中了,因為最明顯的指標就是你發現最近的美股很無聊,就是美股的這些大權值股其實表現都比較溫吞,就跟去年比是差很多的。那我覺得這個已經提早在反應這個資金的事情了。
因為升息並不是什麼你現在講出來,然後大家會覺得很驚訝的事情,這個是大家早就一直在期待,而且一直在等說到底 Fed 哪時候態度會改變,會開始轉為鷹派,然後開始要去把這個錢收回來,大家都在等這件事情的發生。所以可能很多市場的資金就已經先做調整了,所以你才會看到這些比方說大科技公司,其實營收獲利開出來都超漂亮,但是股價反應就沒有像去年。去年可能營收獲利開出來成長一點點,股價就狂噴。但是今年呢,好像標普五百九成的公司開出來的營收獲利都是超出預期,就是擊敗 Street 的預期,可是問題是這個股價的部分反應其實跟去年比起來就差很多。你問任何一個最近在美股,應該都會告訴你說美股近期是相對無聊,那我覺得這其實就是提早已經先去反應這個資金的事情,就所謂的估值的調整已經早就在作動中了。
所以你說會不會真的馬上看到升息的消息,然後就崩個 30%?我個人看是覺得機會偏小。但是有時候就是立個 Flag,說機會偏小到最後面真的崩。但是如果真的崩的話,好好把握那些成績很好的公司,然後因為畢竟這種資金信心的東西造成的崩,跟你公司本身的營運是沒有什麼差別的。最多就是當時買進的價位可能偏高你很幹了,但是如果說你有其他的金流可以持續投入的話,那跌下來其實是一個很好機會,特別是真的有很多標普的公司開出來的成績都是非常漂亮的。
下面一位這個 Chop Dechop 他說:「地方菜雞食小姐。」那他說:「感謝主委拯救理財知識貧乏的小菜雞,想請問幾年前從家父手上繼承的約 800 萬的現金、200 萬的股票(單一個股),目前不打算做風險高的投資,持續一個月 5 萬買進 0050,兩年了,但速度很慢。想請問這樣是不是無法抵抗通膨?之前聽癌大說,除了要分批投入之外,但重點是要持續買進。請問目前的做法是否有問題?那是否應該一個月 50 萬投入呢?感謝癌大,祝闔家平安。」
你問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你說你已經連續兩年再丟 0050,每個月五萬塊,然後這樣是不是沒有辦法抵抗通膨?0050 你連續兩年丟的話,你現在的報酬應該超級漂亮,應該是超級漂亮。通膨你就每年抓個兩趴到三趴就好了,所以你已經早就擊敗通膨了。只是對,你現在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 cash drag,就是你現金太多在手上,心痛於這些現金就是在吃通膨稅,然後沒有表現。
所以該不該一次把它打完了?這個是一個史詩級的大問題。當然有些人會拿論文,就是蠻多論文派、學術派都會跟你講說一次投入是最好的。對,因為你拉長期來看,其實買指數一次打進去可能都是不錯的結果。當然你要看市場,比方說有些市場你丟指數也未必有好結果,所以那都是一個研究。
但是其實我們指數的交易策略,很多時候並不是為了去達到一個所謂的理論上最好的方法。當然你要去達到理論上最好的方法也是可以,可是很多時候其實是心態上,就像我們很常跟大家講存股族,你明明就知道理論上跌下來你要買,可是真的遇到崩盤,他媽一大堆人砍出去,因為你心理上承受不住。就像理論上你應該要做什麼,可是實務上就是發現實務上的應用可能會有一些差距。
所以這個問題真的要問你自己。是我的話,我還是會選擇用分批投入,只是如果是我 800 萬的話,五萬五萬有點太慢,因為你這樣子變成你有一大堆現金空在那邊,我可能會選擇加大分批投入的部位。那至於要不要一次投入呢?就是說理論上這樣應該是比較好,在比方說長多的市場上,理論上是比較好。但是實務上就要看你自己承受的住。如果說你今天丟下去,那如果就是剛好台股就反轉,那你丟在一個歷史高點呢,就算你拿配息,然後再填息這樣,可能要好幾年才可以回來之類的,是有這樣的機會的。
但是也換個角度說,你知道那時候在一萬三千點的時候,很多人講說台股就是什麼「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萬一就要買,這是很多過往在股市裡面的股民會傳的話。結果到一萬三,一大堆人說「幹嘛一定崩盤,因為已經一萬三,太高了」。結果現在一萬七,兄弟。搞不好我們在年底就看到台股上兩萬,認真說也不是不可能。我們在前幾集都跟大家聊說,台灣的半導體實在是非常強勁,這個是很難得的一、兩年,這兩年真的是狀況非常的好,所以甚至上兩萬有沒有可能?其實蠻多這種分析師、法人都說也不是沒有機會。那你可能就會很幹說,幹,為什麼我還在那邊分批,都已經知道台股之後會上兩萬了。
所以你還是看你自己,就有點像是你下好離手,願賭服輸啦。但是我自己建議是我還是會選的分批,因為這個在心態上真的是比較 OK 的。那要擊敗通膨,其實就是每年你只要算你有 2% 以上,應該就是擊敗通膨了。所以像你過往投入的部分,假設那個就是你說的本金的話,基本上你是屌打通膨。但是因為你手上哪一堆現金,所以變成你現金這邊好像在扣血。所以大概這樣子,就是其實兩個方法都可以做,那還是要看你個人的條件。
其實一次投入的話最好,最好還是建議丟那種股債,因為假設你今天丟下去就馬上遇到崩盤的話,那至少債的部分可以去再平衡,然後讓你可以有把股的部分的成本往下來的機會。所以一次投入,我會建議假設你是股債配的話你可以一次丟。但是如果說你全部是股的話,分批丟應該是比較符合一般的心態,只是分批的量,一次五萬的話這個有點小,這個佔的比例是太小,就是不到一趴,等於說你一個月丟不到一趴,那你要丟到什麼時候才丟得完?所以這是我看法。
下面一位 Ocean,有他說:「Ocean 醬(大家上船囉)。今天入場當航海王。」他留言是週一。「週一進場當航海王,坐船的時候遇到大浪超刺激,開盤即會消失的漲停、跌停 V 轉(媽的差點漏尿)。前幾次因為恐懼買到高點、賣在低點,場內跟場外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噴了 5% 的資金。後來嚴格執行分批進出場,不要一次左手交易、一下右手交易。緊張的時候感覺打開群組(真的會冷靜)。祝癌大的個股狂噴,群組諸位的個股噴著像火山一樣。」
也祝你在船上過得開心,我覺得船現在真的是藝高人膽大的人在玩的,也確實很多人在船上面發財,就是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難見的一個世界奇觀,台股航運,不說傳產,就航運一個族群,竟然佔台股的交易量三成以上,這個是真的是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屌泡的事情。
下面一位這個「我也中文系畢業」說:「想請癌 G 主委解夢。」我不是中文系畢業的,他說:「五星吹啊哪次不吹,你吹、Choco 也吹,看到癌大就是要吹,但是我沒有要跟你連結。請癌 G 主委解夢。小弟不才,長期買 0050,大概是看大家坐在船上陪孩子玩,看鋼鐵人大戰地藏王,每個都紅到流湯。那昨晚做夢的時候夢到我大筆重壓配置的 0050 漲停了,請問理智上是有機會看到的嗎?還是只是股市春夢?之前想問問創業的準備跟想法,但是留言都剛好沒有唸到,希望癌大可以有空聊一些主委出來創業的經歷跟準備。祝癌大一家人在疫情期間都過得平安,謝謝癌 G 主委。」
OK,這個 0050 有沒有可能漲停?有機會,之前大盤漲跌限制 7% 的時候更有機會,那現在 10% 稍微困難,但是有機會,我只能說機率很小很小,但是有機會的。而且達成的狀況可能是這樣,就是不一定是 0050 的成分股都全部漲停,應該是要比方說某天超級大漲,然後 0050 就很多人衝進去買,然後買到溢價,然後摸到漲停之類,這個應該是比較有可能的劇本,可是整體來說機會非常小。
那今年確實也是很艱難,就你這樣講的,你看到什麼航海王、鋼鐵人、地藏王,每個都在賺,其實今年是一個績效膨脹年,滿早就跟大家聊這件事情,就是這兩年都是績效膨脹年。過往你賺個一倍是超屌的事情,你一年可以賺到一倍非常誇張,即便是可能就這一年而已,但是可以賺到一倍都是超好的績效。但今年一堆人跟你講說什麼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的,聽到一大堆那種天文數字,所以確實會讓很多人耐不住,心裡會覺得很悶,為什麼沒有買到之類的,這個是大家都要面對的課題,就是你其實每年都會看到這種很屌的狀況出現,只是今年特別多,那確實也比較煎熬一點。
他下面講說這個創業的準備跟想法。其實我沒有自己獨立創業,就是我應該算滿早之前就發覺其實當股東是比較幸福的事情,所以對我來說,我只想要多賺一點錢,然後去當股東,而不是創業,因為創業本身還是在,就是你要把這個頭賣進去工作裡面是很辛苦的事情。所以我自己沒有主動去創業,基本上我都是可能看朋友做這個就投這個,然後或說我發現不錯的人,我就慫恿他出來創業,然後我覺得當他的股東,類似這樣。
但是我自己當股東,我是很好的咖,就是我不會整天跟你哀北叫,你知道其實你找股東最怕的就是找到整天要管理事情的。就是如果說你來投資我,就是你相信我,我們要一起賺錢是這樣,而不是說你來投資我,然後指手畫腳。但是這樣的人也很多,就是比方說在美國的對沖圈就有那種 activist,就是行動派的、會權派的股東,他們就是買股票之後就進去董事會,就希望改變這間公司。可是也滿多數據顯示說,你知道他們今天改變公司也改變不了什麼。
基本上創業的人,他應該是最懂的,就是他有這個原始的想法,他應該是最懂的。所以要給創業者建議,我覺得是,你創業的人一定要佔大股,就是你出想法的、並且是實踐的這個人,他一定要佔大股。所以你就想說如果沒有錢怎麼辦?你給我去借。就像如果我自己要去投別人,他自己沒有佔大股的話,我也沒膽投資他,因為大家都應該要去承擔這個資本的風險。
你知道其實有時候創業家,他不是只有說失敗會吵架,成功反而更容易吵架。成功之後,很多創業家就會膨脹,他覺得說「要不是我的話根本做不起來,因為就是我在做事」,然後就會去開始攻擊股東。你看一些什麼討論區的什麼創業版,就很多會戰股東就是這樣。但是你要記得,當初你什麼鬼都沒有的時候,這些股東願意掏錢出來,你不要講說「他有錢,這對我來說是小錢」,沒有沒有,願意承擔資本風險的人是超偉大的。所以任何的金主我都認為很偉大的。
創業呢,金主、工作的人、跟創業者,這個是三位一體,三個東西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不可以去貶低任何一個地方的重要性。但是很重要一點,就是創業者本身一定要佔大股,所以不管你是去用信貸去借錢,還是跟親友調錢,你一定要敢佔大股,我才敢去投資一個東西,代表說你也願意跟我一起承擔這個風險。那我投資你之後我就相信你,對我來說是這樣。
就是其實整個台北市現在流行的小朋友投資都是以五十萬為單位,然後幾乎都是五十萬,那比較大一點會百萬,那一般都是五十萬,就是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五十萬就是下檔。因為你最多就賠掉五十萬,你也沒有在公司裡面當董事,你也沒有去簽保人什麼的,所以賠掉都不算你,就是說假如這邊負債都不是你的事情,你把公司解散掉,那五十萬就是下檔。我覺得這是可以接受的風險,就是說你去丟五十萬,然後去買一個夢。
那只是我講過很多次,就是其實認真說,要投資的話,還是去投資股票市場的東西比較好。雖然很多人跟你說股票市場多可怕,但是股票市場上市上櫃公司,畢竟都是經過非常嚴格的標準,然後在台灣是佼佼者才可以到上市上櫃。所以你聽很多長輩跟你講說股票市場危險,然後他們跑去什麼跟人家的會,或去投人家的生意,跟人家的團,這個就是完全搞錯狀況。其實你去跟人家會,然後去投人家這種中小企業、根本就沒有上市櫃的,幹,這才是超級危險。
但是為什麼還是會做這樣的事情?因為你就是買個夢。如果說你今天壓到一個可以上興櫃或上櫃,或說他可以賺很多錢,不一定要上市櫃,但他可以賺很多錢,其實他可以為你帶來的報酬都是非常巨大的。資本市場的錢滾錢就是這樣,你一定會遇到很多的損失,但是如果你運氣好滾到一個大的,那真的就賺翻了。所以其實創業的核心,就是這個最有想法的人出來帶,然後這個金主們丟下去,下好離手,就是你要去尊重這個創業家,然後讓他去做。但是創業者本身也不可以膨脹,我覺得大原則是這樣。那至於如果說你想要問我說創業是創什麼業比較好或什麼的,你可以再留言一次,然後我再跟你討論說我的一些觀察。
OK,那這集節目先聊到這邊,就這樣,那祝大家一樣疫情期間平安。然後如果說你有聽我前面一開始講的遊戲你跑去玩的,要記得睡覺,鬧鐘要記得設下去,不要說後來遊戲玩一玩,媽小孩長到七歲了,從三歲長到七歲,然後你還沒醒來之類的。OK,那這集節目先到這邊,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