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49: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期節目由最實在的高蛋白品牌 TRUETELL 贊助。

股市震盪,體態不可以跟著盪。在家工作、盯盤,要注意你的下盤,特別是現在一大堆 Work from Home 的,坐久之後,馬上注意你的腰間,是不是有游泳圈在那邊一點一點的。健身房因為暫時上不得,所以在家里,我建議大家也徒手練一下來維持你的身材。

TRUETELL 是台灣健身朋友都知道的「運動吃蛋白」團隊所打造的高蛋白乳清品牌。我們在去年榮獲了 UrMart 電商平台最多用戶消費,且平均是 4.8 顆星好評的品牌。光是無添加乳清系列,每個月就可以賣掉將近半噸。我自己喝起來,我覺得是有清爽的奶香味,沒有帶糖的味道,不黏不膩、非常順口。

TRUETELL 近期推出奶茶三小新口味,有台灣珍奶、沖繩黑糖奶茶,還有香港鴛鴦,喝起來是微糖的口感,有在練的喝下去,讓你事半功倍。那沒在練的,你也可以當成是日常補充,有些人他需要一定的蛋白質的量,可是發現自己沒辦法吃那麼多,就可以藉由這個補充品來達到目標的效果。它更可以直接取代手搖杯,以及喝一堆這種高糖的東西,喝這樣的東西可能是稍微好一點。當然還有綠豆沙、芋頭牛奶、蜂蜜牛奶,口味是多到哭出來,你可以自己上去看。一包最低只要 31 塊,跟豆漿差不多,但是蛋白質足足多了 1.6 倍。

那從 6 月開始,TRUETELL 的品牌月限定活動,滿一式就直接送你 TRUETELL 口罩,讓你邊健身邊防疫;滿一千就有在抽 3999 的未來實驗室居家健身組,不可以去健身房也可以在家練;滿 888 還會再額外送你筋膜槍或是居家斷鏈組,數量有限,要搶要快。現在使用我們主委的優惠碼「Gooaye1」,到 UrMart 上面去買 TRUETELL 的全品牌就再享 95 折。那我這邊就把折扣碼跟連結放在資訊欄,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

好,那我錄節目的幾分鐘前,剛收到了兩個私訊,不約而同,時間蠻接近的,講的東西都是他們去放空台股的一支標的。它是一個複合事業體,目前旗下大概四成的營收是跟這種心靈成長相關的,講白一點就是直銷,那也有經營倉儲等等的標的。他們去放空它,說都是老師教他們去的。

首先第一個,我覺得也不要全部都怪老師,你自己搞不清楚狀況進去亂放空,其實要負九成的責任,一層的責任你可以怪給老師。但是說真的,下單的權限在你手上,根本沒有人去逼你做這件事情。我還是建議大家,你在做任何的投資,不管是做多還做空,不管是長線還是短線的策略,你自己都要知道自己在幹三小。如果說你把身家大全都交在別人手上,我是完全不敢,我無法想像為什麼有人會敢這樣做,這種錢來錢去的東西,然後你聽別人講的。

我建議有跟大家說,如果你真的要當跟盤仔,你去跟 13F 報告,雖然那個是 D-layer,可能一季的結果,但如果說這些投資大師是看對的,股票不會只漲一季。你要跟,你永遠去跟這種他媽的超級有名的人,你去跟一個什麼台灣的名不見經傳的老師,衝三小?這個是我完全無法理解的。有大師可以跟你不跟,然後你要跟什麼台灣的老師,然後告訴你說什麼勝率百分之百?

Peter Lynch 講過一句話,你不要去對總經的一些數據做預期,那是沒有意義的。那他也提過說,做這樣的預期,你只要預期對可能四次、五次,你就已經會變超級有錢了;在七次、八次以上,你應該就變首富了,就搭配一些財務槓桿的效果。如果你準度真的這麼高的話,你早就他媽變首富了。所以不要去亂跟單,這個是很重要的。但我知道有些人是付錢去跟單,就是買會員或什麼的,這個我也不想去斷人家財路,反正我該講的就講了。

我只能說,一些比較明顯的東西,要先跟你提一下。就是說我們先不講老師這一塊,那是個人的選擇,就像有些人會信神信佛,然後我是完全不相信,我也不會去批評說你信神信佛是不好,反正這個東西你覺得對你有效就好。我也提過,如果說你覺得喝符水,媽的喝下去之後,幹身體真的很舒暢,呼吸突然變得好流暢,那你就多喝一點符水。你覺得對你身體好,即便那是什麼安慰劑效用,或者是其實你根本就是歪打正著,反正不管,你只要喝得舒服,你就去做。

那只有幾個比較明顯的東西,要先跟你點一下。首先,你們去放空這個標的,然後去查一下它目前的融券的餘額跟融資的餘ǝ。有資才有券,那融資會產生可以融券的券源,因為你融資是跟券商借錢去買股票,那等於這個股票算是券商的,券商可以把這個股票再借給別人拿去放空,類似這樣子,資跟券是相生的。那當今天融資拉上來的時候,你就可以去觀察說融券有沒有跟著拉上來。如果融券拉的比例拉得很高的話,那就是我們講的券資比過高,券資比過高就會形成所謂嘎空的條件,這個是你當空軍你不得不了解的,你一定要知道這件事情。

那一般會多少算高?我覺得 30% 以上就算蠻高的,就是在外面的這個融券的數量,是融資的三成以上,其實就算是蠻高的,就是很有條件可以拉嘎空。好,為什麼會可以嘎空呢?因為一大堆人在放空,那放空的就跟做多的那種短線投機客很像,就是大家是很風吹草動就會受到影響。像那種航海王,今天早上漲停,稍微有人大單一下,幹他媽的直接往下殺十趴,因為一大堆人都在做短線的,所以風吹草動就會特別的明顯。

所以券資比很高,其實你在美國這邊,我們就很常分享這種嘎空的標的,像前陣子跟大家聊 WallStreetBets 的那些什麼 GME、AMC,那都是這個融券的比例過高,Short Interest 的部分很高,所以大家想要去嘎空,這會形成一個嘎空的效應。所以對空軍來說,這個是比較不好的。因為當股價持續往上漲的時候,你就想要回補,那你回補就會變成更進一步的往上拉的力量,然後讓其他空軍跟著回補,然後就一直拉。然後新的空軍加進來,空下去之後又再被嘎,然後他又再回補,所以就會形成一個這種持續上漲的力量。

那除了嘎空你要注意以外,你講的這個標的,我去查一下它的券資比蠻高的,所以確實有可能是嘎空,嘎空搞不好跟基本面都沒有關係,就是去殺你們這些空軍而已。那另外兩個,一個是除權息,另外一個是股東會,這兩個都會強制你融券要回補。所以在台灣當空軍,其實我覺得這個勝率是相對低的,就是整個國家就是站在多方嘛。應該說,任何一個國家都會選擇站在多方,因為空軍……當然我不會說空軍都是他媽的一群廢物、不事生產啥小的,空軍會幫助價格發現,幫助一個股票更真實地去反映它該有的價值,所以空軍的存在是很必要的。但是空軍確實是沒有人權,因為可能大家都人人喊打,那國家隊也跟你對作,公司派也會想跟你對作,教訓你。像馬斯克非常討厭空軍嘛,那他很愛放消息,搞不好跟這些有關係,就是嘎爆你們空頭這樣。

那你要注意,這些條件都會讓空軍的狀況比較不好。你被嘎空比較麻煩的一點,就是台灣的嘎空會鎖漲停,就是說你會關廁所跑不掉。在國外的話,當然有可能一瞬間軋個二三十趴,那個跟關廁所幾乎是一樣慘的,但至少你是跑得掉的,可是在台灣你是跑不掉的。那你跑不掉,又收盤那怎麼辦?你可能就要去承受一個標借費用,要去借人家的券來給你。那這標借費用呢,一般來說日息是可以開到七趴,日息一天可以開到七趴,幹超幹鬼。所以如果你今天被嘎空,那這個軋到你手上的保證金不夠的時候,你要去標借的時候,那是非常痛苦的。而且有時候你不一定借得到,或者是有時候你不只被軋個什麼一兩根,那可能是三四根、五六根上去的。而且這個東西不一定跟基本面有一定程度的連動,他可能就是完全的只是在嘎一個氣場而已,因為你們空軍在這邊,把你們嘎爆。

所以自己要小心,去空這標的,就算你有很多的想法,就像是當年的 Bill Ackman 去空賀寶芙,很多想法覺得他是詐騙,自己砸錢要去空它,後來還是被教訓的,有像 Carl Icahn 就站在對面去跟他對做之類的。那東森最近比較紅,因為那個直銷的關係,這個直銷的東西現在在網上我知道很多人在貼這個,所以有些人覺得這個是虛漲、是炒作,就要去空他。那只是股票市場很多時候不一定是很理性的,就算你知道你是理性的,你知道其他人都是在瘋狂的,可是就像是在失火的電影院,你在門口跟大家講說「我拿了滅火器進來了,大家不要跑」,那你還是會被踩死。所以,盡量不要跟著勢頭對作,順勢而為是很重要的東西。

好,那我們這一集就講了兩個關鍵字了,一個就是這個「順勢而為」,然後一個就是「老師」,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老師。

那我在股票市場遇到的老師其實蠻多的,那這邊講的老師,不是像前面講的什麼報牌給你什麼的,就是這些投顧老師。其實那種……我覺得你只要教我很多東西的人,我在心中就會把你奉為是老師,當然不會在外面直接叫你說你是老師,可是我就覺得這些人都是老師。當然說像跟我打世紀帝國的一些財經部落客什麼的,我也覺得他們是我的老師,教會我很多東西。

那你確實會有這種感覺,就是你可能瞎攪和自己很不錯、很強,然後賺了一些錢。三年之後你回頭看,發現說當時的自己,根本就是他媽賽到的,覺得說現在三年後的我真的變強了。然後直到再三年後,又覺得幹他媽的,當初覺得「我真的變強了」這個自己……我又變得更強了。所以這是一個正向的事情,你會發現過往的自己很蠢,就是原來當時我以為我已經知道很多東西,其實我根本就很不足,那我可以活下來就是因為運氣。投資裡面運氣是很重要,但是當然運氣有很大一部分是你的實力,只是你實力越強,那這個運氣可能就更旺,就更厲害、更強大。那如果說你實力沒有很強的時候,那有時候那運氣是一個短暫的現象。所以我們就一直不停去增強自己的實力,不停的去學習,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OK,那這個阿姨就算是教會我很多東西,她是技術面跟基本面有混用的人,同時也是很典型的菜籃族,就是那種會去黃昏市場,然後跟人家講說「先去煮個水餃」或是啥小,還要殺價的,這樣的一個阿姨。那同時呢,她在股票市場裡面資金的部位應該也是蠻龐大的,就我所看,而且是完全不用融資,全部都是用現股。那交易的主權非常的廣,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傳產、鋼鐵、航運什麼都看過她玩。

其實航運最早也算是她教我的,就是我們做散裝嘛,所以像這一次的貨櫃輪其實我沒跟到,因為在我的既定印象是貨櫃輪沒有那麼好做,真的沒有想到今年貨櫃輪他媽會射成這樣。但是我們過往其實做過蠻多次散裝航運,就是追原物料、追一些報價,這個是還蠻熟悉的,就是她帶我做的。那其他的東西呢,基本上她都會摸一點、都會做一點。

但是她帶我做,並不是代表說她跟我講說什麼時候可以買、什麼時候可以賣,因為我要聽的也不是這個東西,我要聽的是有什麼東西是可以看的、有什麼指標是可以盯的、有什麼樣的跡象是可以做的、或者說有什麼樣的新聞是要怎樣去解讀,我要聽的是這樣子的東西,那帶給我很多的收穫。

那其實最早我們的互動方式比較像是,她會跟我講很多東西,那同時呢,她會請我去幫忙她翻譯一些可能國外券商寫的台灣個股報告,她說她英文不好,然後讓我去做。那之後我就想通這件事情,其實你看研究報告,你並不是在讀一個文學的書籍,你可能需要知道裡面的每個字的意思,啥小其實不用,你只要丟到 Google 翻譯,你看一看你就大概知道了。它的每個分點,當然你不一定每個東西都看懂,可是 Google 翻譯之後,你就知道這塊在講說這個 CIS 的鏡頭的部分,這塊在講什麼,你只要知道這個,他看得懂數據其實就可以了。所以她並不是真的需要我幫她翻譯,我認為,我覺得她只是不想讓我覺得好像我欠她很多東西,所以她就是選擇讓我做一點事情,就是非常的好心,我個人感覺是這樣子。

好,那跟著她就學了蠻多東西,那到後來其實已經比較沒有聯絡了。那比較沒有聯絡的原因,當然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其實在後來學到越來越多東西之後,我就比較少去敲她。當然也不是說我自己跩個二五八萬,搖身一變變成股癌,學到東西之後,幹就算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幹你這個忘本,不是這樣。就是因為你已經學到的東西,你就知道說你不用一直去騷擾老人家,人家也很忙。所以大多時間都是我開啟對話的,那我已經學到的時候,就不會去煩她。但我知道說我欠她很多,就是教我很多東西。

那另外一部分,我覺得可能跟我後來這個 Podcast 走紅有關係,因為她可能是比較低調的人,所以她可能就比較不希望跟一個比較紅的人沾上邊,類似這樣。我覺得,我自己猜測,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她的東西,我之前有跟大家講過說,這個阿姨對我帶來的啟發嘛,這我先問過她,她就說可以聊這個可以,那只是有一個東西是不可以講,就是她的方法,我不可以講出去,她的技術分析的方法我不可以講出去。那我可以理解這件事情,因為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策略也是不太願意分享的。她可以跟你講怎麼樣去做資料調查跟分析整理,但是她不太願意跟你講策略,特別是那種做程式交易的最明顯。因為這個策略一旦被人家知道的話,就會有人來跟他對作,或是說這個策略一旦太多人知道,就會變成沒有效。因為這個胃納量是有限的,一個策略沒有辦法容納太多的玩家在裡面做同樣的事情,這個市場的大小就是這麼大,池子就這麼深。

所以她跟我講說,這個技術分析的東西不要講,她其他東西就是,如果有朝一日,她看我東西也做得不錯,說你要分享給大家,那都是可以的。所以技術分析我就會答應她,就是不講。

只是同時跟大家補充一點,就是說你不要因為這樣就覺得很受挫,之後他還蠻屌,不講其實技術分析的方法。我必須得說,每個指標,你看到的指標,什麼 KD、RSI、MACD、威廉指標,啥小的,全部都是從價格跟時間的尺度推算出來的,就是所有的指標都是用價格去推出來、用 K 棒去算出來的。那當你今天已經到了某個程度之後,甚至你連指標都不用看,你看 K 棒就可以去猜到指標會長什麼樣子。

所以,那個是一個數學的過程,價格跟時間軸變化,然後用數學公式套進去之後,可能就變成你看到的指標。指標有很多個,只是你要用哪一個?那我有跟大家去分享過,比如說像 RSI,我直接跟你講說發明它的人,已經跟你講這個指標沒用,可是台灣人還是很多人在用。那我要笑他們說是笨蛋,媽的原作者都跟你講說是沒屌用,然後你還用?其實也不是這樣。因為就像我們講過那個喝符水的觀念,如果說你喝了符水,身體真的好起來,那你幹嘛不喝?除非你喝下去就發現他媽重金屬超標啥小的。但是如果說你可以用一些民間療法,然後獲得一些幫忙,確實也讓你得到很多獲益,那下檔是有限,不要說你喝了會因為什麼重金屬超標掛掉或是說什麼罹癌之類的,那你就喝爆吧。

所以這個 RSI 指標,雖然我已經告訴你說發明人告訴你說這個東西是沒有辦法預測市場,但是如果說你還是覺得 OK 要用的話,那你就用吧。那還有很多指標,我也直接跟大家說是沒有太多參考價值,比方說有些人會跟你講 KD20 買 80 賣,超常聽到的,那麼鈍化的時候要賣掉,沒有跟你講,鈍化的時候才是股票最會漲的時候,你拿去測一下就知道了。只是有些這種似是而非的東西,其實在外面傳很多。那阿姨跟我講的指標,就是類似這樣的指標,只是別的,那比較少聽到的。但是這個指標,我認真說你去翻一翻也翻得到,那你翻到之後你也不會覺得特別的興奮,因為你會發現其實指標都是這樣,他只是幫忙你增進資金的效率而已。

多半就是讓你去抓一個,比方說這個價格的新高點,你可能買在一個突破盤整的位置,那它可以就幫你設定說,那你停損點要抓什麼位置,就像是一套交易策略的擬訂。但是就算你沒有去用這些指標,不代表你不可以交易,因為多的是那種他完全沒有任何的什麼技術面、籌碼面的學問跟這種使用指標的能力,但是他就是很單純,樸實無華,我就是拆成十分資金,丟進去我覺得好的標的,然後半年後一年後再開牌,然後賺很多錢,是有這樣的人。

所以我必須說這個指標,他只是增進一些願意在市場上花更多時間,然後希望資金更有效率,但是在有效率的過程之中,可能會增加很多摩擦成本。願意買進之後發現看錯砍掉,然後下次條件再次出現時候又再敲進去,最後發現其實你就是在做白工,因為最後面是長上去,那你幹嘛當初要這樣子買進賣出、買進賣出,然後洗掉很多成本?我覺得每個東西都有一個雙面刃,這些技術指標跟所謂籌碼指標也是一個雙面刃,他可以幫助你增進資金效率,可是反過來說,他可能會造成很多的摩擦成本。因為你比方說,121 突破買進,然後打到 118 先暫時當成是看錯砍掉一半,然後之後再攻回來,我再買進,那可能不會比你當初直接在 121 買進之後傻抱就好。但是如果反過來說,如果說最後面跌到了 100,你就很慶幸當時你有砍掉。

所以每個策略都有它的好跟壞。那阿姨的策略不可以講出來,其實大家也不要覺得你這樣子在藏什麼的,因為有太多的策略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像我自己的節目也分享過蠻多我的策略,其中有一些策略,那時候我跟大家提到說去台灣少數有在做資料庫的股票公司,那老闆自己講說他是有聽過節目,然後發現這個策略是可行的,所以覺得很有趣,才會請他的員工來約我,然後大家來聊看看這樣子,因為他們有跑過回測,知道這個策略確實是會增進很多勝率。所以我確實也把蠻多我自己的策略分享出來,有些是我自己有去用程式去跑,那有些是我用看的,但是因為我用了有效,我就分享。

所以策略有很多,你都可以用,你就可以去試試看,那個重點是要找到適合你的,因為適合我的策略不一定適合你。比如說你看到一大堆摩擦成本,就覺得策略很蠢,為什麼我要付出這些摩擦成本?但是有些人搞不好會奉為圭臬,就說這個真的太棒了,他可以避免掉很多下檔回吐的風險什麼的,所以要看個人。

那我們今天就先不講策略,因為策略其實平常就會聊了,今天講她的基本面的心法。再次強調,心法一直都還是最重要的東西。那基本面的心法,其實主要就是兩個,第一個就跟前面講的「順勢而為」,第二個就是「不要預設立場」。其實兩件事情講的東西是差不多的,就是不要預設立場並且順勢而為,而且也是很多書籍跟投資大師都會跟你講的東西,我相信這也不是你第一次看到。

但是這樣子的想法,其實要融會貫通我覺得不容易。當我當初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我覺得哇,好屌哦,哇好屌,學到好多東西哦。那只是最後面發現,其實當時的我根本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我是聽了一個很酷的詞。就像是可能你今天第一次聽到股癌,然後決定要去做股票,那書單買回來看,看完之後覺得收穫好多,進去股海裡面大展身手,然後發現說碰了一鼻子灰。但是五年之後,經歷過很多的風霜之後,再回頭去看那個書單,就發現原來有更多更深的含義,就差不多這樣的意思。

那她跟我講的這兩套方法,聽起來樸實無華而且枯燥,不過我個人覺得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思維的方式,就是說你要去尊重市場,然後不要預設立場,然後去順勢而為。這個比較偏向是《漫步華爾街》裡面有兩套最主流的方法,他分給你看,一個是盤石理論,一個是空中樓閣理論。這個比較偏向是空中樓閣理論,就是凱因斯那一派的。

他們相信說我今天買進股票,不只是買你的內在價值,我同時可能也買了你的這種看不到的價值,比方說你們的品牌、專利,或者是你們的創辦人。我就講嘛,特斯拉的馬斯克如果掛掉,今天市值可能直接蒸發一半,你要怎麼解釋馬斯克的價值?你要怎麼去定義他?你要怎麼用數學去算出他?非常困難,你只有可能見到之後,看到市場的衝擊你才可以知道。那會不會說貝佐斯的價值到底是多少?貝佐斯如果真的下台之後,那換成他們 AWS 的老闆變成 CEO 嘛,他變成 CEO 之後會不會對於整個亞馬遜造成衝擊?其實這些東西是難以計算的。

那這個就是空中樓閣理論派,他們去信奉的一個概念跟價值,就是說很多的股票的變化,其實不是完全的跟一家公司的基本面,或者說它的內在價值、它的現金有多少、它的資產有多少成正比。這個也是我非常認同的,它很多時候會產生的狀況是,不是只有那樣,還有很多的無形資產,以及市場的溢價。什麼叫市場的溢價?你給大家想想像成是情緒的溢價。

今天如果說好市多就推出一個新產品,我們就拿之前那個厚奶茶來舉例好了。他們厚奶茶可能擺在那邊根本沒有人要,但是之前就是有一段時間,厚奶茶推出來的時候,一堆人跑去搶,搶到你甚至會上網去買貴 30%、貴 50% 的厚奶茶,因為你想知道為什麼大家要喝這個。其實在股票市場也是有很多類似的狀況,應該說每個月、每季都在發生,他們明明是同一家公司,他們明明沒有新的新聞,也沒有新的營收或什麼的,但是就是一瞬間,你也無法名狀、你也無法解釋,這個熱度突然上來了。所以一瞬間它的 P/E Ratio 從 10 倍被上修到 20 倍,股價就差了一倍,目標的股價差了一倍,可是你無法解釋為什麼,就大家突然要關注這個東西了。

所以這個阿姨講的這個,你要去相信市場、尊重市場,然後去順勢而為,我覺得就是在反應空中樓閣理論。那空中樓閣理論同時也是技術指標的依據,就是它的先行,為什麼很多人會去追蹤價格?就是他們相信這個價格的變化,其實已經反應了很多市場的消息。

當然反過來另外一派就說會盤石理論,那盤石理論有點像是基本面分析的一個根本跟依據,就是相信說這個公司的內在的價值是 solid 的,是非常堅硬的,就像是這個盤石大石頭一樣。所以當我們今天去選股票的時候,我們優先要選的是那種 solid 夠深的,因為 solid 夠深,殺到它的帳面的價值是比它的內在價值還要來低的時候,代表它被錯殺了,我就去買進這樣的東西。所以也有後來的可能像是什麼 Net-Net 選股法,或者是所謂的內在價值低於帳面價值,你去買進的這種所謂的去買錯殺股的一個買法。

我不會說哪個方法對哪個方法錯,甚至是兩個方法,我覺得我自己都有並用,雖然我可能是比較偏前者,但是後者我也會去買,我去買一些我很明確的知道說它很好,只是算一下市場殺成這樣,但是我可能會願意去賭看看,跟市場對做,就是我跟大家想的不一樣。可是我同時比較偏前面這個,就是我認為一個東西的題材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順勢交易的重要性。

那順勢交易的核心之一,就套一句《漫步華爾街》還是哪一本書,他們有去舉例過這樣的東西。就像這一個選美比賽,100 個人要選美,我們有五個參賽者,我們不是選美的,我們就是要去投票,五個人要去投票,去投出說這 100 個選美的小姐,有哪幾個會被評審們評為是最漂亮的小姐。如果說我幫你設定了一個這樣的題目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要去投的小姐,並不是你真的覺得最正的。看他媽有些人就是歪哥,你就喜歡去選那種阿姨,越老越妖,越老的這個成年味越重,我喜歡這樣。有些人就喜歡那種很年輕,可能就是長得比較特別的女生,那種非主流的美女什麼的。只是如果我今天設定這個條件,就代表說你要選的不是你自己覺得漂亮的東西,你要選的東西是你覺得這些評審們,他們會選的東西,對吧?因為你要選到評審們選到的這些人,才代表說你贏得了這個比賽。

那其實這個就有點像是股票市場裡面的價格變化,你要去追蹤的東西呢,是我要知道這家公司,最後面我可不可以用更高的價格去賣給下一手。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你要知道題材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當今天有題材籠罩的時候,當這個 Buzzword 會不停地出現的時候,5G 啊、WiFi 6 啊、伺服器 Server 啊、蘋概股啊,或者是自駕車,現在最吵的應該是自駕車,自駕車相關,雖然一大堆可能營收占比超小的,但是就是有扯到這個話題。那也有扯到這個話題的公司們,就是他們的表現,以我自己的觀點,我認為真的會比較好。

第一個市場關注的多、媒體報導的多,所以散戶的資金進去會多;第二個,因為散戶的資金進去有多、因為媒體關注有多,也因為資金堆疊得快,所以很多的這些法人機構,他們會更願意的去幫這些公司出一個所謂的目標價,然後不停地去調整它,就是他們也會更願意的去把資金丟到這邊,你就看到很多投信、外資的部位會丟在這裡。這個是我自己進入市場觀察以來,我覺得還蠻準確的一個東西,就是如果你買對主題的話,其實你的勝率會提升很多。

就假設我們單純的講價格的變化,而不是說你投資一個東西,然後長期持有去賺它的殖利率,然後去賺它的股息,我們假設說不賺這一塊,我們是要賺資本利得的話,其實很重要的一塊就是你要買到一個話題的中心。那其實這個就是阿姨講的這個尊重市場的趨勢,因為市場大家喜歡什麼,股價在推升什麼,那你可能就覺得這個東西是一個優先要取得的東西。

以及你不要去預設立場,就是覺得這個東西跌下來,但是我發現了它的價值,所以我就選擇買進,市場都是他媽智障,只有我發現。那它是比較偏向這個空中樓閣理論派的,它會非常的尊重價格趨勢的變化。那也因為這樣子,所以它手上會有很多的股票,就是它會搶在很多人之前,我覺得這蠻屌的。

比方說那時候大家在講這個 5G 的時候,好像 2017 年吧。那 5G,你知道其實最淺的人他們想到什麼?5G 進來,所以我要投資中華電信跟遠傳,這個應該是最最菜逼的會想到這個。那稍微強一點的可能說,我要去買網通相關的股票,我要去買一些 Router 數據機相關的。可能再深一點的人會想說,我要去買天線相關的,因為我這個毛利是很不錯的,那我要去買這些比方說新一代的 PCB,毛利很好的 PCB。那可能在更強一點的人,他會注意到我要去買銅箔基板。那阿姨就屬於我去買銅箔基板那一塊。

那當然最近銅箔基板表現很好,但是她買的時候是很早很早的時候,那時候真的是,就看它那個報酬率就嚇到說,你怎麼會想到這個?那她那時候買這些銅箔基板的時候,她的思維就是這樣,就是她知道 5G 是勢在必行。即便這個東西可能最後面推出來發現是夢一場,大家可能覺得不好用,就像現在很多人會講說他媽的 5G 根本就是不知道幹嘛,沒有殺手級應用出來。可是問題是,人家就真的在裡面賺到很多錢,而且這營收是他媽的都是年增百倍,為什麼?因為即便我們知道 5G 不好用或什麼,甚至會直接跳到 6G,假設這個假設是偽證好了,其實也不太重要。因為實際上就中國這邊確實做了很多 Sub-6 GHz 的佈建,真的買了很多的基地台,那這些基地台的共同特徵是什麼?就是裡面的 PCB 用量是增加非常多倍的,那銅箔基板的用量也是增加非常多倍的,所以確實就是有達到這個拉貨,然後增加營收跟獲利的效果。

那也因為這個東西當時熱度很高,大家都在市場上找 5G 的股票。其實那時候她就跟我說,她覺得這個東西已經漲過頭了,但是她還是決定先抱著,因為她相信市場的趨勢,她覺得如果大家要炒,我也很樂意,反正我在車上就給你炒。然後等到她發現反轉的時候,她反轉的時候她覺得跌破了某個價格,她自己設定的這個價格,那我就賺夠了,我就要走,因為反而本來就已經超出我要的東西了。但是她就是選擇在那時候繼續搭車,然後直到她設定的條件達到她才賣掉。

這跟很多人的認知不一樣,因為我喜歡去比如說設目標價,但是設目標價這件事情,其實以這個阿姨的心態來說,她覺得這個叫做預設立場。你是誰啊?你是什麼咖啊?你憑什麼說什麼股價就是要漲到一百?你看很多人就在那邊喊這個目標價多少,那你是誰啊?就連那種法人去喊目標價都不一定喊得準,那你是誰啊?但是如果這個東西是你覺得我給自己參考的,到一百塊我要出掉,那也不是不行。

只是很多時候會超乎你的想像,特別是那種真正的大魚,以她的角度來說,那種真正的大魚,很多時候是達到你要的價格之後,還會繼續往上漲,然後就停不下來的。這也是其實你發現很多投資大師都跟你提到的東西,就是我們要撈一筆大的,狠賺就是狠賺一筆。那就像是打德州撲克牌,打德州撲克牌的時候,你發現你手上的牌勝率不高的時候,也勇敢的 fold,但是如果說勝率高,幹他媽的你要重壓進去,並且你要忍住,你要撐到最後面開牌。有點像是把這個觀念套進去。

但是有時候我也很擔心,你知道像我分享這個時候,會不會很多人就誤以為我東西是看對了,所以我就重壓到最後賠了很多錢?你要知道,其實當我跟你分享任何的東西,你聽進去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我很興奮,馬上拿去市場上做。就像之前跟大家講的期貨,你不是說馬上就要去市場上,那我也很怕大家會這樣,所以我選擇在可能市況沒那麼好的時候才去講這個可能稍微偏投機性一點的工具。那我會建議大家,當你今天聽到的東西的時候,其實你要先去站在旁邊看,你先假裝你自己有買,然後你去假裝你有去施行這個策略,確實可以,那你再去做。或者說你先拿一點點的錢去試看看,你就不要每次聽到什麼東西,然後可能很興奮,然後就趕快「對,看對要壓大」,所以我今天只要發現我帳上的損益是不錯的,我就他媽重壓進去 all in,不是這樣做的。

那等於說這個阿姨跟我們分享的東西,除了剛剛前面講的技術面之外,就是後面這一段,在基本面的分析。第一個,東西要看深一點,就是你不要只看到表面上的東西,最粗淺的人你講到 5G,你只會想到電信廠,但電信廠其實是在這裡面賺最少的。你會知道要往供應鏈的更深層去找,那以及往更深層去找的時候,要去找那種可能毛利比較高的,那公司的股本比較小的,她喜歡去買這種小股本,它就比較會漲。那同時呢,要去找這個純度是最高的。如果一樣是做 PCB 的,那有些應用是在手機上的,有些應用呢,就是在基地台裡面的,那你要怎麼樣去識別出誰是在基地台裡面?其實這個都找得到,就公開資訊都找得到,新聞也會跟你報,所以不是每個新聞都是出貨文不可以看,其實很多新聞會有很多很重要的資訊,重點是你要知道你找的是什麼。如果說你只是那種瞎雞巴亂翻新聞,那你確實很有可能會看到新聞報文就腦衝跑進去買,那當然就跟丟骰子一樣,有可能你就買了就賺了、就買了就賠。但如果說你真的明確知道我今天要找什麼樣的東西,然後你去翻很多報導,其實這時候這些報導反而變成一個很棒的工具。

好,那這集也聊很多了,其實她跟我講的東西還有更多更深的,那可能有空再跟大家分享,之後我覺得核心的觀念就是這些。那這些你聽進去之後,我覺得對你的交易未必會有幫助,因為如果你是我們剛剛講的這種盤石理論的信奉者,你就會覺得這個阿姨都在亂講,媽的你不是整天要追高?但是如果說你是偏向這種空中樓閣理論派的,那你可能就會覺得這是一個真理,她講的是非常正確的。

那要記得,我從來都沒有要說服任何人說什麼方法是最好的,其實我的節目就是告訴你最保守的方法是什麼,就是指數化被動 ETF,這是適合大家的。那剩下的人,就是我們跟大家探討各種的可能性,我自己其實也還在探尋可能性。就是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可以把績效越來越好,就賺越來越多錢,這我相信大家都有共識的。所以我不打算在辯論上跟大家爭贏或爭輸,就是到底我講的這個東西是好是壞,那不重要。如果說這個東西可以幫助你賺錢,你就用;如果發現這個東西對你來說是沒有用的,那你就不要用。

因為像我自己認識的一些高手們,當然也有那種籌碼派的人。你知道我很常會去講說籌碼基本上跟玄學一樣,第一個你去追分點,那分點可以匯出;那第二個你去追法人的,你怎麼知道是同一個法人?然後第三個你去追這種目標價,你怎麼知道?所以你看到說他拉高目標價,然後賣東西,那不一定是他自營商賣,那可能只是在那邊開戶的人買的。那有時候你看到融資出來,你就說明天這個股票大跌了,因為融資是散戶指標,結果明天大漲,然後你就講說因為融資的這些人是主力,你就發現怎麼講都對。那可是雖然我不相信籌碼,那我自己用了也覺得不好用,可是我確實也是有朋友把籌碼用得嚇嚇叫。

所以任何的分享,大家都先當參考,你可以去試看看、可以去參考看看。那只是呢,不要就是因為像是聽到一個東西就太興奮,就直接把所有東西都丟進去。因為我已經盡可能的,像上次分享的期貨,都是在市況沒那麼好的時候,因為我不希望在熱度很高的時候分享一個這樣子的東西。結果還是有人,我後來在 Telegram 就看到,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聽了節目之後去玩期貨,然後說什麼慘遭服侍十趴,就是工具都可以用,只是有些人就是用的不太好,那也不一定是你的錯,搞不好就只是工具不適合你。就像槓桿也不是什麼萬惡之首,但是有些人槓下去之後,整個心性就跑掉了,所以你還是要去調整自己,這才最重要的。

OK,那我們就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我只有 8 歲說:「主委,賽高。剛入股市半年的小菜雞,被市場教育重新做人的好幾次。那幸好投入的資金不大,沒有什麼大虧損。但是感謝主委每週二跟五陪伴跟心靈輔導,才讓我沒有對股市失望。真的就要來大說的,不可以急功近利,主要資金還是 0050 或是 006208 為主。那想問主委怎麼判斷市場的價格是否已經反應呢?還有大概過多久會承認是自己看錯?我是設 20% 停損,但是心裡又覺得很看好這家公司,就覺得砍不太下手,然後又不太敢在投入資金攤平,可能太菜信心不足,內心就很糾結。還有關於加碼的問題,如果有獲利的標的,主委大概是加幾趴的時候會選擇再投入呢?By the way,我跟男友都在收聽主委的 Podcast,聽完之後會交換心得互相討論,也增加了不少話題。他的生日快到了,可以幫我用最深情的口吻,祝彰化最靚的卡斯伯生日快樂嗎?感謝主委,祝全家平安健康。」

我只有八歲的臭嬰兒,要祝這個卡斯伯,彰化卡斯伯,生日快樂。祝你們兩個百年好合。

你上面的問題說大概多久會承認自己看錯,其實還要看你買進來的條件。像以我自己舉例,最近一個我在思考有沒有看錯的東西,就是我有買進一個蘋概股,你也知道我會買蘋概股,我已經講過蠻多次了。其中有一個蘋概股買進來,因為我看好蘋果的 Mini LED 發展,知道 iPhone…不是 iPhone,iPad 會使用 Mini LED,這是確認的,MacBook Pro 也會使用 Mini LED。用目前的謠言,應該是說會用在高階級的 MacBook Pro 上面。

MacBook Pro 預計本來是在 WWDC 上面大家覺得會發表,結果 WWDC 上面沒有發表這一台 MacBook Pro。可是我自己就覺得其實今年還是應該會出 MacBook Pro,不然你要出啥小?就是你可能 Q3、Q4 你還是要把 MacBook Pro 端出來。所以當下其實我看到 WWDC 沒有說,我心裡面就是兩個想法,第一個就是明天要不要先把我部位砍掉?因為搞不好等這個消息,在等三個月的盤子,他媽的我卡個幾百萬在那邊創啥小?我拿出來買別的東西。但是第二個想法就是,就回到他前面阿姨講的,你要相信市場。

最後的做法就是,我先看隔天有沒有跌,如果隔天有跌,那可能就代表說在裡面的一些法人,一樣在期待同樣消息的人,他們覺得我不想等,我先砍掉,這種事情是很常發生的。當然你可以跟他一起砍,當然你也可以繼續抱著,然後就在那邊載浮載沉,其實都是個人的選擇。但是我這個事件上我確實有去思考過要不要砍,然後最後面它價格不跌,還反而有稍微彈了一點點,所以我就選擇繼續把它抱著了。所以還是會以價格跟基本面的理由,都會做一個綜合判斷。但當然如果今天突然說他沒有要用這個 Mini-LED,操,我當然全部砍掉,沒有疑問,直接全砍。但是 delay 的話,你就要去思考說你要不要用價格來做一個判斷的依據,所以是會並用的。

至於說什麼時候會加碼,加碼也分享過蠻多次,當然稍微跟你整理一下。比方說像之前 NVIDIA 已經在爬山的時候,2020 年,那時候我的做法就直接分批丟入,我只要有錢我就丟,因為他沒有辦法達成我要的買點。我最近在美股群有丟我 Square 的買點,Square 的買點就算是蠻明確的,在特定的條件達成之後,我會買進,就是它在這個差不多是季跟月,60-day moving average 的時候,如果說股價有往上走,我會在那時候丟一單、丟一單,我把它圈出來,你可能去爬文可以看到這個。那有些股票我會設定一個固定的條件買進,那我覺得這是比較好的,因為設定固定條件買進,你也可以設定一個固定條件賣出,那久而久之你就會知道說這個條件可不可以用嘛,這條件用出來有賺錢就是可以用嘛,如果是賠錢,代表這個策略不好。

所以在一些案例上我會鎖定一些策略,但一些案例上我可能就是使用這個,因為我看到他一直漲,所以如果要達到我的條件,搞不好他媽已經漲到天上去,所以當時 NVIDIA 漲的時候,我們的老節目我跟大家聊到,我做法就是因為我也不知道他會漲到什麼時候,所以我就且戰且加,因為我看好就加,所以還是要看狀況。當然跟你分享像有這些條件。

下面一位這個 BPPPPNNA 說:「拜託點我,舉手。癌大你好,男友每天都會收聽你的 Podcast 吸取知識,那也曾經推薦我要看《會計師的股票賺錢私房菜》,他說股癌推薦的這本書適合給新手學習投資的人建立投資觀念。那男友常常說你的投資想法跟他很像,常說如果有機會很想要跟你聊。在 Clubhouse 上面有你的話都會進去,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可以跟你說到話,好多人在排隊。那最近男友生日快到了,真的不知道送什麼禮物,想問癌大有什麼想法?男友平時興趣都跟股市劃上等號,有想過送書,但是他的書真的多到爆炸,都跟經濟股市等等相關。那原本安排的旅行因為疫情取消,那想請問癌大,男友有時候投資失利會沮D,甚至會覺得自己沒用,我在一旁很心疼,我都會說股市就是有賺有賠,可是除了安慰的話,我也不知道能說什麼,甚至能做什麼,因為我不懂投資。謝謝癌大耐心看完,祝福 Lisa 生產順利。」

非常感謝,首先先回答你送禮物的部分。如果說他真的非常喜歡股票,我建議你也可以送螢幕,螢幕可以選 27 或 32 吋的,這種如果是曲面的又更不錯。然後重點是什麼?要去買螢幕腳架,要買那種比較有質感的,然後把螢幕架起來,六個拼在一起,搞得跟大樓管理員一樣,這個股票的人看到真的會高潮噴汁。就也未必你真的需要這麼多螢幕,但是螢幕永遠不嫌多,你可能一個可以放原物料報價、一個放價值、一個大盤走勢的 tick、另外一個放那個下單的介面,然後再一個放你可以看基本面的東西,另外一個拿來打電動,最後一個拿來掛視訊啥小的,反正你有很多東西可以做。那我覺得對於一個很喜歡股票市場的人來說,如果他是做比較短一點的,你給他一大堆螢幕他應該很高興。那如果他是做比較長線的話,那你給他錢好了。長線的投資者最需要的,應該有短線的也需要,就是你給他錢,有錢的話呢,可以去滾出更多的錢,大家應該都很喜歡。

那下面你說這個如果說輸錢,然後覺得自己沒用怎麼辦?我到現在都還覺得自己沒用,我每次看錯都覺得自己很沒用,但是我不會講出來,然後我也不會很傷心,就是稍微早期一點的時候會,就是每次看錯可能就三天不想講話。那到現在看錯就覺得「操,啥小?」,所以直接把它貼出來,就大家笑一笑,分享給朋友說「幹嘛,什麼爛東西?操,我都已經準備好這麼久,怎麼都不會動?」類似這樣,貼出來笑一笑。我覺得那需要時間去沖淡它,就像是你可能第一次打球打輸,全隊超悶,大家坐那個冰店都不講話,輸十次之後就會覺得很高興,哪時候可以輸二十次?我覺得那需要時間去沖淡,所以多多陪伴。

其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覺得各位有在做股票,輸錢絕對不要怪家人,也不要怪別人,要怪自己。但是怪自己也不要太嚴苛,然後對家人好一點。因為我們在股票市場的一天的進出,先不要講進出,光是隨意的跳動,隨意跳動可能很多人就是幾百萬,一天幾百萬在跳,那少的可能也就是幾千塊、幾十萬在跳。結果你女朋友跟你講說買個三百塊的東西,你他媽在那邊嘰嘰歪歪,就說不過去。你每天在那邊跳動這麼多錢,然後你反而變成摳門,因為你想要更多錢進市場之類,或者說你會想要最大化每一筆錢的效益。你會發現很多投資人到後面就是有點摳門,所以你要去思考,你比方說你是不是真的要像查理蒙格跟巴菲特這樣,就一輩子都要賺錢,然後生活過得這樣摳門摳門的?當然他也可以說他這樣過得很快樂、很充實,看你怎麼去實踐。

當然我會覺得,比方說你可以花多一點錢在家人身上,或者說這個陪伴你的老婆、小孩,就是不要這麼摳,就丟下去。因為有在投資的人,對錢會有敏感度,你知道嗎?所以會希望說錢都可以拿進市場,都會有這樣的現象。但是同時可能因為這樣就虧待了自己的家人。所以我覺得就這樣稍微看開一點,應該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下面一位在 Telegram 做梗圖攻擊 PLTR 的,後面被卡掉,他說:「五星吹捧,主委你好,長話短說,可以幫廣大的 Palantir 股利仔喊一下『救救 PLTR』嗎?謝謝。」

救救 Palantir,不用救吧?最近不是稍微復活了嗎?其實它的看點就一個,在 Telegram 講過蠻多次,只是節目沒提過,就是它在 25 塊左右的位置,首先就是在選擇權這邊很多人的部位是卡在 25 塊這;第二個就是在現股的部分,25 塊左右大概有 10 million,就是 1000 萬股的部位在這邊。

這就是為什麼你懂一點技術分析是有一點好處,就至少看得懂那個 chart,你要知道說這邊有很多交易量在這。那你要怎麼去評價這件事情?簡單來講,散戶的特性是什麼?散戶就是他媽解套就要把股票賣掉,解套馬上賣,然後之後看到車開走,這是全世界散戶共同的特性。所以在解套位置,就所謂套牢位,很多時候會有很強大的賣壓,你就發現 25 塊這邊真的是上不太去,我蠻早以前就有跟那個群組人分享,那他們最近算是有驗證到、有看到。但是當然有時候這個套牢位就一次攻上去,當這個利多夠強勁的時候、好消息夠多的時候,是有機會一次就把它整個套牢的籌碼吃光,然後衝上去。但是往往如果說沒有特別的好消息的話,其實你去觀察一個股票,特別是那種曾經被炒作過的,因為這支 WallStreetBets 那邊有炒作過,所以在炒作的時候有幾個位置套了特別多人,就是在差不多 25 塊的這個成交價這邊大概有 1000 萬股,那同時很多選擇權的對決在這邊發生,所以這個位置可能會稍微比較辛苦一點,就過往也看到在這邊戰鬥了非常久。

但是價格過去之後,我覺得很快就會回到基本面去反應,基本面是好是壞,就反應在股價上面。那就救救 PLTR,我覺得不用救,這個很多人都在喊的。其實我覺得你看它的最近那個 Gotham demo,幹超帥的,把一個軍事軟體做得跟電玩一樣,現在就是電玩化,所有東西可以做得像電玩都會發大財。Roblox 做得像電玩,Gotham demo 也做得像電玩。當然它們還有 Foundry、Apollo,其實這家公司的布局軍民都有,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問題。當然就是可能硬要去討論的話,股價是不是偏高、是不是太貴了?這也是很多成長股在討論的問題,但是我個人是還蠻看好這家公司的。

這位彰化謝老闆,他說:「癌大你好,菜雞我最近靠你推薦的投資心理學書中提到歷史上的泡沫,無不外乎都是新科技加大眾的極度樂觀所造成,想一想這豈不就是跟現在有一點像?那我自認沒有選股的能力,目前持倉是以 VOO 為主(9 成)。想請問以大眾指數型 ETF 投資,有什麼缺點嗎?遇到泡沫的時候會是有什麼是指數型 ETF 所產生的效應嗎?那另外資產配置的部分,因為本金不多,所以就留三成的現金等到大幅下修的時候分批加碼(如果沒有大幅修正,仍然會有本金持續定期投入)。那請問癌大對於這樣的策略有什麼建議嗎?還是說這筆三成現金可以轉入中短期的債呢?那最後前陣子台股大跌的時候,有看到 0050 跌到 120 幾,那大家一起接盤導致 ETF 反而沒有跌這麼多,反而有溢價的狀況,請問在歷史上之中美國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過嗎?謝謝癌大,祝全家身心健康平安順心。」

好,可以,首先回答你這個指數型 ETF 有什麼缺點?缺點就是當你今天看到別人 ETF 就賺十幾趴的時候,買到飆股,美國這邊沒有漲跌幅限制,你就覺得超幹。一整年好年可能就是 VOO 可以賺十幾趴,那平常那年可能就抓 6% 到 8% 之間,類似這樣子。就是我們如果做指數型投資,追求的獲利就是這樣,穩健的成長。那只是在現在這種少年股神輩出的時代,你可能會很煎熬,我覺得這可能就最大缺點,你會很煎熬。所以有時候留一點資金在手上去做主動的選股也好啦,就當成是止癢,即便可能就是一層、0.5 層,你就跟人家買那個,就當成是我有參與到之類的,這可能可以幫忙解癢。我覺得唯一的缺點應該就這樣吧,因為長時間去投資大盤,我覺得應該已經算是非常保守的策略,如果你要更保守的,那可能就不要選擇股票,連股票都不要買了。

那至於說三成現金拿在手上,有沒有什麼問題?當然就是 cash drag,這應該有提到。那如果你覺得 cash drag 問題不是太大,那你想要抱著也是可以。只是最壞的狀況就是現金假設抱五年的話,那你可能就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這個現金購買力會持續的折損,因為你拿進去買東西。那買債呢,其實債這個也是蠻多爭論的,比方說像是 iShares 的 3 到 7 年的短債 ETF,這個 IEI,它是從 2020 年的 3 月幾乎就是一路跌到現在。所以很多人就覺得說這個股債配置是不是現在已經被時代淘汰了?這個債就是在虧錢。其實債本來就是在多頭市場裡面,它會幫你拖累你的績效,就是說你市場是走了連續多年的多頭,你配債它一定會拖累到你的東西。可是債的目的,一直以來就是為了保護你的股的部位。當然你今天遇到股災的時候,其實股下去之後,是債的部分會上漲,像去年,那你可能這個債的部分就可以起到一個再平衡的效果,讓你在下跌的時候有錢可以去加碼。所以看你個人怎麼去判斷,但是我覺得像你這種可以很明確講出你策略的人,也已經沒有太大問題了,你就堅持你的策略就好了。

那至於說這個台股大跌的時候,0050 有沒有溢價?我是沒有印象,但是 006208 有,而且很明顯,我記得溢價有到兩三趴,當初我查的時候。所以其實像這種指數型 ETF,你會想像像是麥可貝瑞講的,這個 ETF 泡沫翻轉的時候大家會大逃殺。那我之前有講過,其實這一點我是不太認同的,你說主題型的小 ETF 有機會,可是這種指數型 ETF,其實我們觀察到的現象是每次下殺,其實反而會有源源不絕的資金要衝進去。它可能對,就是有一些 ETF 下跌的時候會起到助漲助跌的效果,可是你發現買大盤的人信仰是超強大的,幹你跌越多我就買越多,甚至買到它媽的溢價,就是在那邊撐住。所以如果說美國有沒有這樣案例?我是沒有什麼印象,因為他們的價差收斂效果其實做得更好,像 0050 就比較沒有看到,因為它的價格控制比較好,但 006208 就蠻常會看到溢價。

好,那這集節目先聊到這邊,就應該是創紀錄 46 分鐘。謝謝大家收聽,下次見,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