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57:姑桃火箭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理膚寶水贊助。

理膚寶水,No. 1 台灣皮膚科醫師指定推薦。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幾個產品,首先是高效三重酸煥膚精華,內含三種酸,可以有效代謝老廢角質、改善粉刺毛孔問題、解決頑固粉刺的困擾,讓毛孔更加緊緻。

加碼《股癌》折扣碼「LRPT88888」,有 5 個 8,滿 1200 折 300。三酸煥膚瓶組合七件組,折後只要 1280 元,價值 2080。新品還有特別蝦幣 10 倍回饋,直接再打九折,等於這組你只要 55 折就可以入手。

那贈品是打擊粉痘特務箱,幫助你有效精準 KO 粉刺問題。特務箱裡面應有盡有,最主要的是還有送你一把水槍,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非常推薦給大家。

那第二個產品是淨痘無瑕極效精華 DUO+,它可以幫助大家去改善你的痘痘問題、預防痘痘生成。那三酸煥膚瓶搭配 DUO+ 一起使用,先用三酸煥膚瓶擦全臉,再用 DUO+ 針對局部做加強。使用前建議先在耳朵後面去做敏感測試,確定說不會過度刺激再來使用。那 DUO+ 淨化組合抗痘照護組七件組是 66 折,950 元,原價是 1443。

那這兩瓶我自己都拿來用過,我覺得很不錯,就是你用完之後會覺得隔天起床,你的臉就像豆腐一樣滑滑嫩嫩的。那很快的,粉刺就有效減少,像我自己是覺得大概就少了一半。那這瓶不是只有說專打表面的粉刺,連那種生成多年的頑固粉刺也照樣把你清起來。

好,那理膚寶水就是大牌子,所以如果說有需要這次折扣碼的朋友,同時又有看到你喜歡的產品,就千萬不要錯過這機會,不管是要送男朋友、送女朋友應該都非常適合。那我就把折扣碼跟連結都丟在我們的連結欄這邊,相關的說明也都有,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

節目一開始,我們先快速地帶一下美國跟台灣的市場。美國市場這邊比較有可看性的,當然就是蘋果繼續在創歷史新高了。蘋果可能會遲到,但是他不缺席,也繼續往上噴。那這對整個多頭市場,從 2020 年 3 月到現在大概已經走一年半了的大多頭,是一個加分的效果。好,雖然有些人是在講說,蘋果是最後一棒,因為他確實是在今年以來,表現沒有這麼好。講說我們用 Year-to-date 來看的話,FANG+ 或說 FANGM,看你怎麼樣算,那 N 是 Netflix,這很多人說 Netflix 沒搞頭,應該要換成 NVIDIA。好,不管你是放 NVIDIA、放 Netflix 還是放這個 Microsoft 都好,反正蘋果都是敬陪末座的。你放 Netflix 的話,那 Netflix 是最後一名,但蘋果就是倒數第二了。那如果說你把 Netflix 拿掉,那蘋果就是墊底。就是說在 Year-to-date,從今年的 1 月 1 號到現在的表現,他是輸給他的其他的同儕,就是常見的什麼 Google、Facebook、那 Microsoft、NVIDIA,就是這種大家會拿來跟他做比較的 Amazon,Amazon 其實表現也是比較牛皮一點,但是還是贏過了 Apple。那 Apple 算是終於形成,就他遲到,可是他現在的表現是還不錯,持續在往上爬。

那我個人覺得這件事情,對於整個多頭市場是大加分的。就是其實多頭市場,簡單來講,就是你可以想像是資產的價格會持續的膨脹,對吧?因為股價往上墊,就代表說市值是持續往上增。只是在市值往上增的過程之中,我們要追蹤的點是,獲利跟成長有沒有跟上。那目前標普第二季開出來的成績,是大概八九成的公司都擊敗了預期。那你就要繼續追說第三季、第四季會不會有持續開出這種很漂亮的成績。那如果有的話,我覺得大家對於市場就不用太擔心,代表說是有基本面支撐的。但是在往上的慣性裡面,就是每次的多頭走到最後面,一定會變成市值成長的速度大於這個獲利成長的速度,就是說其實資金的堆疊效果是很可怕的。那當那樣發生就是我們講的泡沫。但泡沫其實不代表,每次的泡沫就是像是什麼 2000 年的這種網路泡沫,或者說像 2008 年的金融泡沫這樣。好,泡沫沒有那麼可怕,泡沫有時候只是估值變太高了,那今天會下殺修正一下,修正完之後,如果有時候獲利跟成長性都還在的話,其實大家不需要太擔心。

那蘋果有繼續往上漲,其實就有點像是,當時我們跟大家講說 Snowflake,Snowflake 是在小型成長股裡面,那 EV/Revenue 或是用 P/S ratio 算,現在我不確定是最高,但是我當時跟大家分享的時候,它是最高,那第二名是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那它的股價往上墊是很有象徵意義的,就是說代表市場對這個 category、對這個分類,它是願意去承擔這樣子的風險,估值高嘛,風險相對也是比較高嘛,那它的震盪的回調可能也是比較多的公司。那大家願意去把裡面最貴的公司往上推,它對於其他人就代表老實說,這個天花板被往上拉了,所以其他人可能更有發育的空間。那當蘋果的市值繼續往上墊的時候,其實也是有一點類似這種比價效益。就蘋果都可以繼續往上墊,那是不是市場就願意給這些大權值股更高的一個估值?我覺得可以這樣去看待它。但是一樣,就是居高思危。不是說你在相對高點,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相對高點。你去年覺得 2020 年的 2 月是相對高點,沒錯,因為在 3 月的時候下殺,你就好爽嘛,我空手。可是問題是你如果沒有買回來的話,你現在回頭看,那邊已經變成是一個低谷了。那其實你從 2020 年的 2 月再回頭看 2018 年,那時候又是一個低谷。所以如果你是在一個長期成長的市場的話,其實有時候不要太糾結那個價錢嘛。你知道嗎?都會希望說,因為在相對高點減碼、相對低點加碼。有這麼簡單嗎?這就像是你講這種股票就是低買高賣,一樣,就你講幹話嘛,你講都很容易,可是你真的要去執行這件事情其實是很難的。而且其實這個國外有一些研究都告訴你,就去跑了回測之後跟你說,就是一個股票,如果一年是 365 天,然後 365 天扣掉假日之後,我們去抓它最長的可能 3 到 5 天就好了,這 3 到 5 天只要你沒有參與到,管你各種理由,你可能那時候剛好減碼了,可能他是在下跌之後,然後突然一個趨勢反彈,那因為你在下跌減碼,所以趨勢反彈你就沒有吃到,類似這樣。那或是說在上漲的過程之中,你覺得漲多了我先減碼,結果中美一個這個陌生段暴力往上拉,你沒有達到,你只要錯過其中的幾天,你那績效會直接掉輸給那些 buy and hold 的。所以這個是你要去思考的一個風險。假設你看這個標的,並不是看短線的,你是看長線的,你是看它三年、五年,那你就要好好思考說,在這過程之中,你一直去抽插它有沒有意義。如果說這個做法是沒有意義的話,那你可能就要去評估你這個策略。

但是很多東西其實要先自己思考過。因為我發現從去年到現在,都很多人會一直問說,這個東西可不可以買、可不可以賣,那這個還可以抱嗎,或者說我的部位要不要加碼。其實問這個問題,代表你沒有思考,你一定是沒有思考才會問這個問題。因為很簡單的道理,如果我今天手上都是航運,不然你手上都是科技,去問這個問題是要問誰?好,就是你在聊天室問大家,可是每個人的配置都不一樣,所以他減碼,代表你要減碼嗎?這是第一點。那第二點就是風險耐受度也都不一樣,他搞不好他超有錢的,他每個月月收 30 萬,十萬塊可以入金去做股票,你沒有這樣的現金流,所以對他來說,隨時都是滿倉沒問題。而且他的績效可能……就是他就算硬吃掉很多的回調,他績效也是超好的,因為他可以持續投入。可是你沒有辦法,所以你跟他的策略一定會不一樣。所以買東西不一樣,那可能資金背景不一樣,耐受度不一樣,其實整個策略會不一樣。所以你不可能去問任何一個人,就是我要不要加碼、要不要減碼、要不要調整、可不可以買、可不可以賣,這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要做主動選股,這算是一個很基本的素養,就是你說的東西都要回歸自己。因為你只有在訓練自己,就像是你在培育一個線上遊戲的角色一樣,你要幫他買裝備、你要幫他點技能,然後你發現,這一個套路是有用的,配一個什麼弓箭手裝,然後跑去殺野怪,感覺是超順的,這個東西就象徵著我可以這樣獲利,所以我就照這樣去養他,這是對的。這件事情跟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選的角色都不一樣,那喜歡練功的點都不一樣,所以這種東西終究要回歸自己。因為我知道現在股市在一個……怎麼講,就是大家又在再次擔心說會不會要崩了,因為可能聯準會態度、可能通膨 CPI,很多人各式各樣的討論,但是真的只能回歸自己,這個東西沒有辦法問別人。

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台股。那台股的部分,我覺得稍微有一點點隱憂。不像美股,因為我是屬於那種眼見為憑型的,就是我不相信任何人可以預測市場。我一直都強調這件事情,我是屬於 Peter Lynch 那一派的,就是我不相信有人可以去預測。因為你可以預測的話,你就不是坐在這裡,然後你預測對像 Peter Lynch 說的,你預測對三次你就變首富了。所以不太可能有人可以真的去猜到市場的每一個轉折。但是當然你可以去列出很多的劇本,那如果劇本按照你發生的方向去走的話,那這個劇本的能見度跟可信度變高了,你就按照這個劇本,然後去調整你的部位。因為按照這個劇本之下,你可能要減碼、要去槓桿、要加碼的,那你覺得你看對了這個方向,你就照著去做。當然就是願賭服輸,因為有時候你覺得這個劇本達成了,所以我要看你減碼,結果你減碼之後就有一個報復性反彈,你沒達到,但是也不要覺得難過。因為你本來就是不可能每次都會做正確的決定。就是我們很常會做所謂的,假設你用這種事後論,那用股價的表現來說是錯誤的決定,這個是很常見的。那你要記得說你有時候會錯殺一些大魚,就是他之後可以漲成大魚,但是因為你基於風險控管,你把它殺掉了。那你可能看到這些大魚,你就很想把自己殺掉,可是你不要忘記那些你可能殺掉,但是最後面他真的就證明是一條爛蝦的,你就很慶幸還好你有把他殺掉。所以我們只是盡可能地去增加我們自己的一些勝率,那只是在勝率的過程之中,它就畢竟是一個機率,所以有時候對、有時候錯,那個是很正常的。

那我在台股看到一個隱憂,就是我會稍微注意我身邊的一些資金比較大的朋友,也稍微有在看這件事情。就是我們看到櫃買指数創了一個歷史的天量,在台股攻萬八的時候,櫃買指數也是跟著攻了一個歷史新高,好,那指數它創了一個歷史的天量。那這個算是比較罕見的情形。櫃買指數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台股有上市跟上櫃,那上櫃就是大家看這個櫃買指數,那上市就看加權指數。那一般來說,櫃買指數我們比較喜歡把它稱為像是台灣的大戶指數這樣,因為櫃買的股票可能台灣的大戶在裡面舉足輕重。因為上市的公司可能有些是法人、外資的形狀,所以台灣大戶未必可以拉得動,或是未必可以去怎麼樣在裡面抽插遊刃有餘,或者說決定什麼地方是高點、我要看到貨。所以你倒貨你可能也不一定這個倒得贏外資之類的。但是像是櫃買股票可能就是台灣的大戶們,或者說台灣的投信,就是這些人可能是可以決定裡面走勢的一些主要因子,就是他們可能會是市場裡面主要玩家。所以很多人會把這個櫃買指數當成是一個大戶指標,有時候甚至會講說櫃買指數有一點類似領先指標這樣,可以當成是市場風向球。那這件事情我是還算相信,就是我會把櫃買指數確實當成是我的一個參考依據。

那它創了一個歷史的天量,那創了天量之後,它現在算是稍微休息一下。於是身邊有一些朋友就覺得說,可能稍微觀望一下。特別是最近應該有發現,中小型股的表現開始變得兩極,就是跌很多的有,就直接那麼跌爛的很多,那可是呢,開始往上長的也有。那在櫃買這邊可能就開始呈現這樣的一個比較兩極化的現象,所以開始有些人就進行汰弱留強,或是說開始把槓桿去掉,那甚至比較激進一點的,是直接把一大堆部位砍掉,然後選擇先觀望一下。他寧願增加一點進場成本,可是呢,他要先出場觀望一下。那我就把這個分享給大家,就是櫃買指數的這個歷史天量跑出來了,然後卻沒有持續進攻,這對於一些就是台灣的大戶們,然後他們可能就因為這樣子產生了一些疑慮。

可是目前我們其實在持續看到,雖然外資一直在賣股票,可是台灣的投信還是持續留在買方,就是呈現著一個……就是如果按照過往的慣例,是外資狂賣股票其實不是什麼好事情。但是像他外資有些他狂賣的東西,其實那個股價是繼續有很不錯表現的。所以即便像這個櫃買這個指標,那一些人覺得他有參考價值,決定要先退出去或什麼的,但是大家也不要太害怕。所以如果說你手上的股票其實是好好的沒事,那其實你也沒有必要去汰弱留強,或者說去提早去做一些布局跟改變。

當然其實每個人策略不一樣,只是像我自己,我會習慣看到說我今天的股票已經有一個很明顯的翻轉或什麼的,我常常去思考就是,我是不是可能要去調整它。但是其實我的調整還是基於我的計算,就是我是一個基本面選股仔,雖然講出來有些人會笑。你又不存,那我能相信就是這樣,這個很純的基本面選股仔。就是什麼年報、財報,然後要翻得這樣滾瓜爛熟,然後估一個價位到了我就買,然後到什麼位置之後,我覺得把它賣掉。但是我不是這樣的,我會算出一個我覺得合理的價位,那這個合理的價位算出來之後,我會去推算說這個明年跟後年它的成長性是怎麼樣。那我會把這個成長性按照我自己的一個規劃,做一個模型,大概知道說它的股價在 2021 到 2022,然後它可能會到什麼位置是合理的。那有時候你會遇到不合理的狀況,就是你買進,那你希望抱個一兩年,結果這個股價突然原地起噴了。那你就知道說,一下他漲了這個高度,除非是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東西,那市場是先反映了,有先知。但是在這個前提之外,你就知道說這可能是市場已經過度的……怎麼講,可能大家看到好消息衝進來,所以把它推到一個不合理的高度了。那以一個比較純粹的基本面,是一個很死固執的,他就是打到我的上緣我就賣掉。我就是可能稍微匪類一點,我會去混合一點動能的條件在裡面。所以他今天如果說他往上衝了,我就選擇先抱著,那我可能看到他反轉,反轉的定義怎麼每個人不一樣,我可能抓個什麼三趴五趴,那只有隔天沒有再繼續創新高了,創新高是我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那我可能再選擇把它賣掉。

那這樣有好有壞。我個人覺得對我的好處,就是說有時候就算我自己算,今年就只賺得到五塊錢好了,那他的股價就應該只有,隨便舉例就 100,140、150,很多了。到這個就已經 P/E 30 倍了,今年到 2021 年的這個年末,第四季結算都只能賺五塊錢,漲到 150,很好了這樣。可是他有時候就漲到 200 多、300,你知道,就是有些東西的這個……到底要反應到哪,不是任何一個人決定的。就像很紅的這個 ABF 載板,你去看他那個 EPS,如果你是用 2021 算,你就覺得幹,高得不可思議。但是那可能是法人已經先算到 2022、2023 了,就他覺得這個跑到夠長。可是像這種股票,也是有他擔心的地方,就是如果說他 2022、2023 他遇到什麼搶單之類的,因為他股價是已經反映到一兩年之後,甚至三年了,所以在過程之中,假設有出一點壞事的話,它那個轉向會很快。所以這個邏輯其實跟在美國做成長股是很像的。我覺得在台灣做一些供應鏈,那玩法其實跟成長股是有一點類似,就是你不太可以這種無腦 all in 然後丟進去,就是你可能還是要自己去設定一個區間,那你自己要有一個策略,如果說今天看到了 A 狀況,我要怎麼樣反應;B 狀況怎麼樣反應。好,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目前我看到這個台股可能就身邊有一些朋友開始去做一些調整,那可能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就是假設說你在接下來的日子,然後發現震盪會比較多,可能是還蠻正常的。因為在一個歷史的高點,突然刷出這麼多的量,那可能是有很多的資金選擇獲利了結,或是說你要想的是換手或什麼都可以,就是有很多說法,但是你可以把它想像可能在這個地方開始,這個行情會變得更加震盪,就是想法會不一樣。因為畢竟這波多頭走現在其實也算是走滿遠的,所以不一定是大家看壞,就只是可能有些人開始獲利了結,那他獲利了結賣掉也會形成一個賣壓這樣。所以在台股這邊,我會建議如果你是做主動選股的,可能這陣子要稍微看一下,然後就稍微看一下你手上標的變化。因為像我自己就是,過去的幾個月都是睡到自然醒嘛,但是我這個禮拜都是八點半就準時起床,然後就位盯著。因為你不希望你手上的獲利吐太多回去,那你還是有一些策略嘛。那該設定 trailing stop、移動停利的,或者說該怎麼樣去做配置跟調整的,其實我自己都有開始進行,就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

好,那接下來就要跟大家聊一下這個禮拜的大事,Virgin Galactic 終於完成了太空旅行,而且載著他們的創辦人 Richard Branson,應該是稱他為 Sir Richard Branson,因為他是一個爵士,他是有被封爵的。那這件事情其實象徵意義重大。第一個就是你應該可以直接把 Richard Branson 稱為這種太空旅行之父了,差不多可以這樣講。好,那第二個就是,從此之後,我們應該可以開始去期待太空旅行的發生,在我們這一輩子應該是可以發生。就是說我們現在如果要去做太空旅行,你現在買他票是 25 萬美金,而且你不一定排得到,那這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的。可是我相信在 10 年、20 年之後,在現在這麼多太空公司的競爭之下,包含 Richard Branson 的 Virgin Galactic,還有 Jeff Bezos 的 Blue Origin,還有 Elon Musk 的 SpaceX,在他們的競爭之下,我相信很快的,大概很快可能是 10 年,大家就可以有這個可能性,就是我們可以完成太空旅行,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感動的事情。

那雖然 Richard Branson 這次的操作比較像是攔胡,就是第一個要上去的理論上是 Jeff Bezos,因為他比較早宣布,他已經做到準備了,他也拍了影片了,也找了他的兄弟,結果沒有想到,Richard Branson 他晚宣布,然後又更早上去。他宣布到他上去,7 月 2 號宣布到 7 月 11 號上去,就 9 天而已。Jeff Bezos 是 6 月 8 號宣布,7 月 20 號上去,就被攔胡了。所以我相信 Jeff Bezos 應該超級不爽的。

Richard Branson 他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冒險家,他是一個多重創業家,那也是一個冒險家,就很多東西他身先士卒去搞。那在 CNN 上面就一篇報導寫說,他好幾次差點領便當。我有把它貼在 Telegram 群,又貼在 Facebook 上面,他就是一個很敢的人就對了。那他會開始發家,是因為他做這個唱片,那最後面就變成一個超級大的集團,就做電信、做可樂,那做金融也做電影,那最後明天應該就是做了維珍航空,Virgin Atlantic Airways。那這家公司的一半持股是美國的達美,那一半就是維珍集團。所以維珍集團,他的幅員廣大,什麼都做,然後本來是可能飛飛機,大家對他的印象,就現在呢,太空飛機就是他們家進去插旗了。

好,算這是一個攔胡的結果。那這個攔胡的結果,當然你可以想像 Jeff Bezos 是一定不太高興,因為確實我覺得 Jeff Bezos 他是一個……但我不認識他,我只能從旁邊爬梳推敲。首先我先講我很喜歡他,因為我看他的書,那書也放在書單裡面,那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棒的人。但是你看得出來,他是有一點這種嫉妒心的人。但是我覺得難免,就是你發展到他那個階段,他應該是不在意,你知道記者很喜歡寫說,今天什麼股價下跌,他蒸發多少資產,或者說他老婆離婚,然後錢分給他老婆,分一大堆出去。就他世界首富,他已經有錢到一個靠北有剩,他根本就不在意這些什麼資產變化什麼的。他們應該是很在意自己的名聲這件事情。如果說他可以成為太空旅行的第一人,這個對他來說,我相信是意義重大的。我們也確實看到他有一些看得出來是不爽的操作,因為 Blue Origin 就在這個 Virgin Galactic 要上太空的前夕,他們就發了一個 Twitter,那在 Twitter 上面就是有點像是直接在酸 Virgin Galactic。我覺得這個如果不是老闆授意,應該沒有人敢發這樣的東西。就是他發了一個洋洋灑灑的圖片,就知道跟大家說明說,為什麼我們 Blue Origin 的 New Shepard,然後跟 Virgin Galactic 的這個太空飛機是不一樣的。首先第一個就是說,Fly above the Kármán line,就是你有沒有飛到國際認證的 100 公里,100 公里才是太空的界限。我們的 Blue Origin 下面就是 Yes,Virgin Galactic 下面就是 No,我就有點幼稚,就是直接跟大家比較說你看我們有他沒有這樣。Vehicle type,載具的類型是什麼?那 Blue Origin 下面寫 Rocket,Virgin Galactic 下面寫說 High-altitude airplane,你只是一個這種高空飛機,你是一個太空飛機,我們是火箭。後面還有其他的比較,總之就知道跟大家講說我們比較厲害。

我覺得這個跟 Jeff Bezos 是在太空行業裡面,一直以來在媒體的曝光之下,顯得是比較弱勢的那一方有關。就是現在大家可能講到太空飛機,除了像我們這種股票節目之前跟大家聊到這個 SPCE 嘛,Virgin Galactic 會跟你講到之外,可能一般人不太在意這種後面的公司,大家可能都在講說 Elon Musk 跟他的 SpaceX,那媒體也比較喜歡報導他的東西。那 Jeff Bezos 是在一些訪問裡面,就是他會刻意的去強調他們家多屌、多行這樣。我覺得就是在做一個比較。Elon Musk 當然也會回擊,就在一些記者訪問他,問說你對於 Jeff Bezos 的太空公司的看法什麼,他講的 Jeff who?Jeff 誰?我根本不知道是誰。我就他媽啥小,這樣就有點,有點像是他們在下面都有一些明爭暗鬥,雖然表面上都是為了人類的文明進一步,但是私底下,我相信還是有一些這樣的比較。

那對於 Jeff Bezos 實在是就比較可惜,他講的是對的,我覺得他真的是火箭,那他真的是飛得更高。但是如果說你用 NASA 的標準來看,NASA 就是說有到 80 公里就已經是太空線了,所以 Virgin Galactic 他有飛到 90 公里,所以他還是有上太空,就看你用什麼樣的標準。那被攔胡不爽,PO 這樣的東西是還蠻合理的。我們還是期待,還是期待在 7 月 20 號,Jeff Bezos 的上太空之後,就是我們看到什麼樣的新的篇章。但是我覺得這些人的競爭,其實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就是他們競爭的越兇,我相信這個普及的話,就是讓大家都可以上太空的這個夢想,就會更加的接近。

那我們今天跟大家講這個是八卦的部分,實際上我是想跟大家聊說,Virgin Galactic 他成功的做了一個很浪漫很酷的事情,拍了一個影片,然後下來之後,就是他還成功的送信服給大家。送信服為什麼?就大家本來期待說他下來的股價噴爆了,幹什麼老闆都上去,你們股價一定要噴的。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利多出盡的時候,股價就會稍微做一個修正。在利多之前,大家就先去布局,真的好消息出完之後也開始出股票。這可能是一環,另外一環可能跟他在高檔賣股有關係。反正總之就是,下來之後後來這個股價就崩了,因為他宣布他要去賣股、他要去籌資。籌資的目的,是要去增進公司的營運。

其實這陣子,你在台灣跟在美國的公司,都看到很多這種什麼現金增資、高檔賣股,或者可轉債 (Convertible Bond)。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雖然有些人會把這個解讀為割韭菜。我自己覺得一半對,就是他本質上是有一點像割韭菜沒錯,但是你站在公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判斷。因為公司需要錢,其實上市上櫃公司之所以會上市上櫃,就是因為他需要錢,他要籌資才要上市。你就想你今天如果是賺到爆掉的一家公司,然後你一個人來賺,你是唯一股東,你會想要分股份給大家,然後去市場上交易嗎?還要去什麼給大家審財報,然後大家會去監督你,要開股東會一定要說明,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想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大多數的這些公司之所以上市櫃,就是為了要籌資,為了錢這樣。那所以這種籌資管道應該是非常常見的東西,只是它好發於一個股價,他可能今天表現在一個所謂的多頭行情的時候,你會看到,就是當股價表現很好的時候,很多公司就會出來現金增資、賣股票,那不然就是這種可轉債,他們的目的就是要籌錢。那籌錢可能就是選擇在這種熱度最高、股價又最好的時候做,是最好的。所以你會看到像是美國跟台灣的公司,那 Virgin Galactic 是一個案例,那台灣就是陽明。就是他們會選擇在這種股價,可能你看起來是相對高點,熱度很高的時候,然後去做這樣的一個動作。

那我們就直接跟大家講結論。結論就是這樣的動作,其實對於長期的股價影響,我覺得是有限的,老實說有限的,就對於短期來說可能有衝擊。因為有些人會不爽,他就不爽說好像自己被割韭菜,就突然一瞬間你要稀釋我的股份。那以 Virgin Galactic 的案例來說,其實沒有稀釋很多,他才稀釋掉四趴而已。就是用他要目的這個金額,去處於他的基準點的價格,那去跟他的目前在市場上流通股去比較,其實只稀釋掉四趴,也算很少。可是一樣股價就是硬生生崩給你看。那其實股價要崩,他就有很多的理由,未必是這個。搞不好就只是大家覺得他任務完成了,趁現在賣給大家,也是有機會,很多人會做不一樣解釋。那陽明也是嘛,很多人會去猜說是不是因為這個現金增資造成什麼。那陽明的例子可能是稍微尷尬一點,就如果說最後面真的把他想要去現金增資的這個價格給跌破的話,就很尷尬,就是真的非常尷尬。因為可能就沒有人要認,或是說如果現在跌破也代表說,當時你的價格可能沒有設定好,就是你不太……應該說我們不太允許可以看到這樣子的狀況。一般說你回去設定這個現金增資的價格,就是你會用過去的股價來表現的一個基準點,你會做出一個稍微折價的價格,讓你的老股東他們願意認,或是說你要去對外面賣的對象,詢價圈的人,大家會願意去認。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折價給大家。但是如果說你現在跌,就變成你的這個現金增資價反而是溢價,所以大家就不會去認它。那這個籌資可能就會失敗或什麼的,之後我們可能要後續觀察。

只是我在那邊就等於是,順便拿 Virgin Galactic 的案例跟大家講說,像他們會去做現金增資、高檔賣股,或者說可轉債,其實就是公司募資的管道,那他在高點發生很合理的,對於後續的影響是有限的。除非他真的稀釋掉你一大堆股份。但如果說就算他是稀釋你股份,可是比方說他的成長性超好的,公司真的需要這筆錢要去採購廠房、要去買設備、也要去讓公司的營運變得更好,或者說去償還一些債務,讓整個這個財報狀況變得更好,借信還款什麼的,其實對於公司的營運長期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就他需要錢。那只是對於一些小股東,那對於短期的股價,很多人反而看到這樣的東西會怕,就會選擇賣掉。那你知道市場上有趣的事情就是,雖然我們可能理性上知道這件事情本質上未必是不好的,他可能甚至是好的,甚至是必須的,但你知道大家因為這樣會怕、會賣,所以搞不好你可能短線上看到這樣的消息,你也會想跟著閃一波之類的。我覺得都還合理,都還合理。但大家可能要去瞭解一下,就是這個東西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個募資的管道,就他們需要錢了,那其實不用去做額外太多的假設,就是你看一家公司,你還是要看他的這個基本面的狀況、長期營運的狀況,才會是核心的重點。我覺得他這筆錢拿來要幹嘛?當然不要拿來亂花。那公司要怎麼花?認真講,你也只有事後才知道。所以投資一家公司基本上,你就是相信他,然後去持續的追蹤說,他後續的成長性會不會是好的。大概這樣子。那我們可能之後有空再順便跟大家聊一下說,這個像可轉債的一些眉眉角角,那一般人要怎麼樣去操作可轉債啊、然後現金增資跟這個高檔賣股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注意事項,可能有空再來跟大家聊這件事情。今天就等於只是跟大家先講一個結論這樣。

好,那我們接下來就進入 Q&A 部分。

第一位,微微粒,他說:「五星吹到外太空,強請教癌大。那近來 0056 因為納入了長榮以及面板雙虎,引來許多討論以及關注,因為大家會質疑這幾檔新納入的景氣循環股,會讓大家有很大的機率賺到股息、賠了價差。想請教癌大,這樣的情況對於小弟這樣每個月定期定額買進的長期投資者,會因此導致帳面虧損大於配息嗎?謝謝癌大,也祝福簡少年太太還有即將出生的寶寶全家平安。」

非常感謝。那 0056 納入的這個議題,其實我覺得以站在發行方的角度來講非常合理,因為這是他們指數編纂的一個依據。就是指數……但他們指數本身是有一點那種主動選股的成分,可是他們就去追蹤這個指數。所以指數要這樣編,他們要納入這樣,他就知道要追蹤,就要如實的追蹤。所以你買他,你就是本來就是買進這樣的一個可能性。就像是 0050,你總不會希望說什麼,哪一家公司市值長大,然後被排進來,你就希望說:「欸,別別別,我不應該排這個,這應該要提出去,不管他是景氣循環股還啥小。」因為像是長榮,基本上也已經長到台灣市值 50 大公司裡面去了,你會說這樣就要把他剔掉?我覺得不會。所以其實我覺得,你看在他的角度,應該是,他本來就是市場的一環,那他也是這個指數編纂本來的理由就是這樣子,就是他會把這樣的東西拉進來,所以你就要去接受他。當然有時候你可能會遇到像你講的,搞不好你賺的這個股息要賠價差,是有機會的。

但是你之所以會投資這樣的一個選股方式,像這種就是屬於 smart beta,就是股息式的 ETF,那你就是要去知道這個策略本質上是好的還是壞的。那如果說你有疑慮,當然可能就把他換掉。我自己也講過說,我其實是比較不喜歡什麼 smart beta,就是用其他的方式去選,去配一個 ETF 出來給你。我比較喜歡的那種就是市值型大盤 ETF,就是我喜歡的東西。那我不能去做評論說 0056 怎麼樣,但是其實,你知道那種績效的東西是你攤開也就知道的。我知道很多人喜歡 0056,因為你覺得什麼配息穩定或什麼的,當然我也跟大家講過,我覺得配息是左手配右手,雖然有些人會不認同這樣的事情,他會覺得沒有,他配息就是我拿到現金,可是問題是你的股價也被除息掉。那有些人就是,沒有,這樣子至少我有現金流,我不用賣股票。所以這個扯不完,就是大家會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那我個人是覺得,你就直接很簡單把這個績效拿出來比較。我覺得他也不要只比什麼半年一年,直接比上過去好幾年。那這時候因為有人跟你講說,這個過去不代表未來。對,沒錯,過去不代表未來,投資是不可以看後照鏡,然後這大家都知道。可是,我覺得這就有點像是這個賽馬,然後這例子應該我們也是舉過了,就是一些在過往會跑贏的,你會期待他在未來會贏,然後這也是有點把那種動能的觀念弄進去。未來會表現好東西,就是很高機率 (probability 高),他過去其實表現得也還不錯,類似這樣子。所以還是看你怎麼樣去看待跟解釋。那我覺得這件事情,我只能給你一個比較中性的回答。就是我覺得,這本來就是他們指數編纂該做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歡這件事情,那你就不要投資這個東西。可是如果說你不喜歡像這種長榮長到被拉進去,但其實 0050 也不能買了,類似這樣。

好,下面一位拿書的死神,他說:「我這次只有笑話,那希望還是頭香,不要有種族歧視。學學瑪利歐,他是一名義大利水管工人,由日本人製造,講英語,看起來像是墨西哥人,有黑人般的跳躍力,像猶太人一樣愛錢。祝小主委健康。」

好,感謝你的笑話。

下面一位,在水蜜桃區自幹 ETF,他說:「蜜桃阿嬤自幹 ETF,五星吹到吐。癌大安安,目前是大學生,進股市一年多。前陣子看了力積電法說會,不知道癌大對力積電老闆看法是什麼?興櫃股票上櫃當天的開盤價,正常來說會先打折嗎?覺得抽不到認購,我想買興櫃抱到上櫃當天。祝癌大股市戰場持續獲利,業配接到嘴軟,老婆持續美麗,小癌健康,秋口持續乾淨兩條。」

謝謝你。力積電老闆這個不好說,黃崇仁不好說,我們今天有稍微提到他,我個人是還蠻喜歡他的。至少以他把力積電下市,之後又把力積電重新上市,慧眼獨具,真的超屌的。一個下市已經變壁紙的東西,要把它重新上市,這其實很狂的事情。但黃崇仁有些人不喜歡,他就覺得他喜歡放大話。看你怎麼要解釋,因為你去 Google 黃崇仁的新聞,你應該就懂為什麼有些人會這樣批評他。我個人對力積電的看法,我是覺得屬於看多。你知道其實台灣很多人在看晶圓代工,基本上只會看什麼大哥二哥,大哥就台積電,二哥就聯電,但其實就會忘記有世界先進跟力積電,我覺得都是不錯的公司。如果說你要投資興櫃股票的話,就當然你要注意這個股價的漲跌是沒有限制的,所以可能會稍微比較刺激一點。再來你就說,你想要抱到上市櫃當天,其實這樣的說法我很常聽到,特別是在力積電,我就是這陣子真的蠻多人在傳這個。你也知道市場上大家都在傳這個的時候可能,有時候那個價格都已經 price in 了,所以你要稍微注意一下。就是說因為黃崇仁會讓他上市櫃,所以大家要拚到上市櫃那天賣掉。大家都這樣想,你覺得呢?好好思考一下。我覺得公司本質不差,但是如果你要賭這個題材的話,你可能要注意說不要買到太貴之類的。

好,下面為這個想不到暱稱的朋友說:「防疫在家無事開始聽的聽眾,各位大人你好,近期因為防疫在家慢慢接觸幾集內容,真的很有幫助。感謝你在 Podcast 中教的方法跟觀念。剛進股市一年,透過實際操作跟看書看節目獲取資訊,想請問如果遇到資金被套牢的時候,你會怎麼做?還沒聽過全部集數,所以有講重複的非常抱歉。」

其實不用抱歉,因為你知道股市的東西中就,就是不停地重複。就像估值,你一直估值,其實每次我們講估值就是套用在不同公司,所以其實基本上那個本質上是重複的。只是當然會有新的話題,我們就把它套進去這樣。他說:「之前有看到有人會在低價持續買進,讓收益平衡,等漲到比原先高再賣。除了直接放著等,但除了這些方法之外還有其他可行的做法?另外自認自己並不是很厲害,所以現階段的投資都比較保守,基本面也只懂一二。家中長輩看到現在股市熱度也想加入,一直希望我教他選擇可以賺錢的股票,但我很怕讓他賠了自己的老本,只教他簡單的 App 使用跟購買定期定額 ETF,教他自己多看多學,並自己做決定。可他把這樣的行為解讀成我不夠認真教,他認為我有在看書有在學什麼都會,不會是因為我不學或不願意教。我自己心裡清楚我只是菜逼吧,同時卻又擔心不管他,放任他自己操作會有風險。想請問遇到這樣的狀況,有什麼樣的建議?感謝萬分,五星五星,平安平安平安,健康健康健康。」

OK,感謝你。那,我先回答你前面那個問題,就是說套牢要怎麼辦。其實基本上套牢,我是不太攤平的,很少。唯一我會在……就是我的成本可能已經比方說負二十趴,然後我還持續加,是我對這家公司真的很明確知道,他基本面很好,我相信市場上目前的狀況,就是大家還沒發現他的價值。這個是有點像我信仰之躍的感覺,你真的相信你自己是對的,我才會去這樣做。可是其實在股票市場裡面,我是建議在大多數的狀況,如果說套牢就不要硬去攤平,除非你真的非常有信心。信心的前提是建立在你過往要有這樣的經驗,就是你要有一些看對的經驗,你才會越來越有信心。但也不要說什麼你有信心之後就膨脹到爆掉,然後整天去做攤平,因為終究會被抬出去。像我自己的做法是,我基本上就是我算好一個價格,我買進去,這個價格我買進去,我可能會分成三批,所以我可以接受自己就是我有三發子彈可以打。可能第一發打完之後,後來漲了一點,我第二次打進去,就買貴一點,OK,因為這本來就是我的計畫。然後之後又跌下來了,跌下來又跌到比第一次買進來成本更低,我就第三發子彈一樣把它打進去,把時間到我就買,之後就會變成一個平均成本。但是有可能我三發打完之後,價格繼續跌,那怎麼辦?一般我遇到這種狀況就是,因為我當時買是覺得那個價格 OK,除非是現在我額外的現金入金了,我整體的比例可以在往上拉,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我會再加。不然一般來說,我會寧願就是放著等他。他真的有漲,也就是我看對方向。因為我們進來主要就是賺資本利得的,所以你方向看對,市場也認同這個價值,有反應,我才會去加。我很少去做攤平,除非真的非常有信心,但是這個案例在我自己的身上是比較少。

再來就是說這個家人的建議。我覺得你建議的很好,確實一般人就是去投資市值大盤 ETF。因為但現在在這一兩年講這個,我相信沒有人要聽,大家都覺得打敗大盤太簡單了。因為確實是這樣,這陣子沒有打贏大盤的,也很奇怪,因為什麼東西都在漲。我真的說等到可能是市況稍微緩和一點,或者是我們就是每三、五年總會遇到一個很大的修正,到時候你搞不好就很後悔,你就覺得說早知道不要槓桿開爆,早知道不要怎麼……對不對?所以你的建議是對的,他也應該瞭解這件事情,就是你,你不願意花時間的人,你就去做這樣的事情。那你願意花時間,也不代表你績效一定會比較好。你知道很多人他去做主動選股,結果做了一年打出來的績效輸給大盤,那一天花十個小時,那你覺得值得嗎?其實有時候就回到 CP 值的問題。就像本金很小的人,很多人說進去股票裡面我要翻倍什麼的,什麼我只有十萬塊本金,我要進去翻倍。現在如果你只有十萬塊的話,你要怎麼樣翻到二十萬,最快的方法是直接去打工。你去打工這個……這真的是效率最好的方法,就從十萬翻到二十萬。但是你說如果好,兩千萬要翻到四千萬,然後你去打工就不對了。就是你已經有兩千萬資產的話,你應該就要追求在資本裡面的獲利。可是如果你只有十萬塊,那真的是打工比較快。所以根據不同的狀況,也會有不一樣的建議。但是我覺得你給你家人的建議是對的,那你不要被他情緒勒索,因為你的說法是對的,而且是非常健康的,本來就應該這樣。如果說進來就是要靠你,那你怎麼不跟他講說,那乾脆我現在開一個代操好了,這個每天管理費跟你抽個三趴,我幫你操盤 OK?那就把他買這個市值型大盤 ETF,反正有賺錢就好了,然後再抽三趴走,幹超爽的。

下面會請不要打手槍說:「行行出狀元,主委好,小弟要注意,之前有在研究散裝航,有幾個問題要請教:一、散裝航的漲勢是看報價嗎?目前有人說看報價,又有人說是跟著貨櫃輪一起漲。」

對,一般來說是看報價,簡單來講可以這樣說。如果你預期幾個月之後報價會繼續漲,你現在就可以買;如果你預期幾個月之後報價會跌,你現在就可以賣。就是景氣循環股,我都建議大家是用這個報價做參考,而不是什麼 P/E 值、P/B 值,我都不太建議。因為 P/E 值的參考條件是建立於說,這個東西他可以……不要說 P/E 值是代表說,你現在投入這筆錢買了這個股票,然後依他的 EPS 來算的話,他在十年內可以幫你賺回來,就是 P/E 值講白一點就這樣。可是,你知道景氣循環股有些問題就在於說,他下次就可以賺超多錢,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偶然的狀況。但是當然每一次任何的景氣循環股漲上來,都有人告訴你說這次不一樣,但是最後面都會發現,沒有啦,每次都一樣,這是可能每次的這個演變是不太一樣的。但這樣講大家有些人說是航酸。沒有,其實我祝福各位航海王,身邊有很多靠航海發財的人,我覺得他們厲害這樣子。就是每個人有不一樣的管道,我只是不喜歡買這樣的東西,沒有要酸、沒有要批評。你知道現在要先講,現在網路上超可怕的,很多那種飆股流氓,就是自己買的東西,你不買你就在酸他。大家沒有這麼無聊。那我給大家建議是,這不要太著重於什麼 P/E、P/B 值的,應該就單純地看報價,因為報價而起,那之後下去也會因為報價而落。那當然,我覺得不太……我自己的猜測,我的猜測,不太會等到什麼報價已經全面反轉之後,股價才反轉。我相信股價一定會走在報價的前面。這是我的猜測,但我們是後來驗證看看。

然後第二個說:「當初會買散裝航就是看上美國基建,鋼鐵需求上升,會需要有船運。但是看著近期的鋼鐵大漲,又在想是不是其實買鋼鐵會比較實際呢?」

這個問題,首先第一個,美國基建後來就整個大打折,本來不講說兩兆嘛,後來變成好像四、五千億,就直接大幅的往下。所以你要第一條先考慮這件事情。但目前往下的確實這樣,之後搞不好會再追加,那是後來的事情,但是確實要思考一下這件事。那再來是你看到鋼鐵大漲,所以變成想要買鋼鐵。我覺得這兩件事情其實不衝突,就是你散裝也是看報價嘛,那鋼鐵你可能也是看報價嘛。那所以就是看機會成本吧。假設你有一套資金,那當然你就是去選擇一個你覺得這個報價之後會漲比較兇的,就去買他,就這麼簡單。

那第三個說:「新聞有說散裝航真正大表現會是在 Q4,想問國外大大過去操作今天是這樣嗎?看過去兩年的每月營收成長爬梳,好像都只有七月相對高,但其他月份都還好。感謝國外大姐,祝闔家平安。」

對,過往的慣例就是這個旺季,傳統旺季是在 Q3、Q4。但是今年,或者說去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之下,其實就很多的節奏都被打歪了,可能拉貨的時間也不一樣了,傳統的旺季可能稍微調整了,因為這個報復性的反彈需求之類的,所以可能有些東西狀況會不一樣。然後說:「PS. 不知道最近是不是因為隨著小股癌即將來到市場,股癌結尾的掰掰越來越輕鬆活潑,過好相較於之前美股修正時候的掰掰。那分享有趣的小發現。」

對,最近的心情是有變好了。那之前美股那時候我還跟大家反省,因為獲利真的吐太多回去,所以有一點覺得心情上受影響。但當然現在這個善良與正直全部都回來了,就是幾乎已經把……不是幾乎啊,這虧損整個賺回來之外,還有額外在大爆射,因為多虧了 NVIDIA 跟 Facebook 的 call,就是兩個操作真的是幫我補了很多,即便我特斯拉今年的表現是負的。但其實特斯拉去年也幫我帶來不少獲利。那我確實是有受到影響,你知道我們會慢慢進步,就是我上次跟大家反省,就是跟大家講說其實我不應該受到影響。好,真的是不應該。那我們都會有意識的去調整跟修正自己,所以確實每年都要看到自己持續進步這樣。

下面為 KKMEN00234 說:「豐原李準基,五星吹捧。想分享一個上週的故事。最近股市很熱,高中好友紛紛加入。我身為一個五年的銅板玩家跟癌粉,當然是先推薦 0050 跟 006208。那某天看到航海王的專業貼文,覺得估值方法介紹得很不錯,就分享給同學參考學習。一個同學看得很心動,就把 0050 都賣了,然後買了四張的長榮、兩張陽明。挺過 1500 點的下殺之後,從負 10 萬到正 60 萬。每天都在群組貼未實現損益,大家紛紛吹捧又欣羨,那其中一個台積工作的好友忍不住,就是說看別人賺錢比自己虧錢還痛苦。那馬上盤中進去接了 200 的陽明,沒想到收盤跌到 195,賠了 5K 的他開始自怨自艾,那懷疑自己的人生,久久不能自己。嚇死我了。祝大家除了在大多頭的時代賺錢開心之外,也增加更多與身邊的人聊天的話題與樂趣。」

這個故事還蠻有趣的。我覺得那個可以挺過 1500 點下殺還抱住了,那個懶叫真的很大根,這個應該是有一點天分的人。那下面這個就是比較韭菜一點,200 塊跌到 195 就在哭,這個其實就是正常的震盪。給大家一個觀念其實股市正負 15% 我覺得都算是正常的震盪。如果說在 15% 的範圍之內……不要說你一買進然後後來就跌跌就跌掉 15%,其實我覺得都還算蠻正常的。雖然有些人停損設超嚴格的,什麼跌掉 5% 就賣掉之類的,那個就很常會被洗掉,因為一個股票的短線真的太常會有這樣的震盪。當然你心臟不像我這麼大,你可以就上下 10%。只有說真的很幹的地方,就是你真的被震到你想要停損的地方,你一停掉股價就直接他媽的頭也不回噴出去。但是這個台積電的朋友確實是心臟稍微小一點,因為買 200,然後跌到 195 就覺得跌很多,這個應該會抱不住任何的股票。

好,那最後這個來也吹吧,他說:「癌大你好,跟我一起來也吹吧!癌大你好,我是來也吹吧,你的忠實聽眾。那我是從這個一開始 EP1 就一路追蹤到現在。久久你沒更新節目的時候,我發現全身會發癢,那可能是一種陪伴的感覺,真的蠻需要你的。現在看到你各方面都發展的不錯,非常為你感到開心,真的很優秀,加油。那另外一提,我有個蠻特別的 YT 頻道叫做『來也吹吧』,那我要深入走進全台灣七八二七個不同的里區野炊。之前有去過林口野炊,感覺真的棒,很放鬆、很療癒。那同時也介紹台灣很美好的地方,希望能夠帶動台灣未來的觀光,讓更多外國遊客可以來台灣旅遊,帶動台灣的旅遊區塊鏈的經濟發展。這是我的初衷,也希望大家可以幫我推廣一下。謝謝癌大,感激不盡。同時也祝你一切順利,老聽眾有愛只有推。」

那就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他的頻道,也謝謝今天留言的各位。時間到了,那就這樣吧,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