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62:( ^o)ρ┳┻┳°σ(o^ )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OVO 量子電視贊助。

OVO 智慧投影機 K1 上次在我們這邊賣得很好,因此廠商這次決定再度繼續加碼、造福信眾。我們這邊有很多人是追求觀影最高品質享受的電視宅,所以這邊要跟大家介紹 OVO QLED 量子電視。預購集資突破 1000 萬,採用 QLED 量子點技術,超廣色域、還原真實色彩,從此以後你再不需要去忍受褪色或是說黯沉的畫面,眼前一片光明。

加上那件剛拿到熱騰騰的美國專利 TVOS,使用台灣新創團隊研發這款真正做到個人化的智慧電視系統,單一頁面的設計不用來回切換訊號源,支援串流頻道、App、推薦選單、常用功能,以及透過 HDMI 接入的數位機上盒、電腦、遊戲機,通通都幫你整合在首頁螢幕了,輕鬆上手。你只要動動手指隨便按按上下左右,就可以迅速搞定,不像一般電視的訊號源總是藏在遙控器深處,家裡的長輩手指永遠移不過去。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強大的功能跟特色,像是 4K HDR10+、AV1、AI 影音畫質強化、德國 TUV 藍光不閃頻、杜比音效、極窄邊框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就等你來挖掘。OVO 65 吋量子電視 T65,上市的售價是 30,980 元,贊助預購只要 20,980 元,現省一萬。這邊再額外提供《股癌》聽眾的福利,你只要輸入主委的獨家優惠碼「gooayetv」,就額外再享 1000 塊的折扣。邀請大家用上市後再也買不到的划算價格,去預購 OVO QLED 量子電視,同時贊助 OVO 完成連網電視平台的最後一塊拼圖,支持豐富多元的正版影音內容,也支持這個硬體新創的台灣平台夢。另外還有 75、55、43 吋共四款尺寸讓你去挑選,預購截止時間是 8 月 31 日,有興趣的聽眾朋友記得不要錯過,你可以在連結欄找到贊助的連結跟我們的折扣碼,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

### 電影推薦

節目一開始,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電影。其實我們從以前到現在都會跟大家介紹電影、影集,音樂後來比較少講,因為我想說我都已經拉一個歌單,覺得很不錯的東西都把它拉到裡面去。但是偶爾還是想介紹一些音樂,像前陣子就看到一些比較年輕的朋友在分享 Coldplay 的新歌單。Coldplay 一直以來的表現我覺得都很酷、很好,就是我看著這些樂團的演進,你知道我現在會不喜歡說,他現在的音樂好差,他幾年前的比較好之類的。像聽周董的人就會想說,我們以前聽《范特西》那個才叫讚,現在周董的歌……但是當然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我覺得對音樂人來講,他們如果一直做一樣的音樂應該也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他們自然會進化。進化之後當然有些人就不喜歡他了,至少就留在回憶裡也不錯。

Coldplay 其實他早期的專輯超讚,一個叫做《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玩過頭;另外一個叫《X&Y》,這兩張專輯可能像我這個年紀的都會知道,就是二十幾歲、快三十歲的人,或是三十幾歲以上的應該都知道,但是年紀比較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這兩張專輯。這兩張超讚的,非常推薦大家。

回來繼續介紹我們的電影部分,一樣在 Netflix 上面找得到,所以如果說你有訂 Netflix,可以直接找到這兩部電影。一部叫做《Changeling》,《陌生的孩子》,這部是裘莉主演的。總之就是一個媽媽的小孩不見了,小孩不見之後當然就想去找小孩,只是警方就灑下一個瞞天大謊,就是偽造他的小孩。這樣講大家可能不一定會知道在講什麼,這樣最好,才可以去看電影。我覺得還蠻峰迴路轉、蠻有趣的,導演是克林·伊斯威特,也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一個導演,我覺得喜歡他的程度跟喜歡那個《追殺比爾》的昆汀·塔倫提諾應該算差不多了。就他們的電影……這部是我老婆推薦我看的,那我一看我就說「這一定是克林·伊斯威特的」,她說「你怎麼知道?」因為我覺得跟昆汀的電影一樣,就是他們的風格是還蠻強烈的。那我覺得這部蠻適合你跟你的男朋友、女朋友或是老公、老婆一起看,蠻推薦的。

另外一部是 Casey Affleck 主演的,叫做《Gone Baby Gone》,《失蹤人口》,也是有關小朋友的電影。這兩部都是有關小朋友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小朋友快出來,所以我剛好在看這個有關小朋友的電影。那 Casey Affleck 他比較有名的地方,當然就是他哥,就是 Ben Affleck,現任的蝙蝠俠。那這部電影呢,是 Ben Affleck 執導的。那 Casey Affleck 當然之前因為有一部電影還蠻有名的,那這樣子竄紅,叫做《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這部就是人家講說那時候很好看的悶片,我覺得比較吃電波。《海邊的曼徹chester》我覺得超好看的,但是可能有些人看會覺得無聊。那我覺得《Gone Baby Gone》可能就比較適合入門,如果說你看完《Gone Baby Gone》之後,你覺得你喜歡 Casey Affleck,那你就可以去看《海邊的曼徹斯特》。這兩部電影都超級讚的。好啦,那開頭就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電影,因為我知道大家在家也不知道幹嘛,所以像我們這種宅男每天都在看東西、玩遊戲的,那我可以介紹一些東西幫大家打發一些無聊的時光,我覺得功德圓滿,所以在這邊推薦給朋友們,如果說你有興趣的就把它找來看。

### 近期市場與交易心得

好,我們今天節目來跟大家聊一下最近的市場。那同時也講一些我自己的一些操作還有心得,只要在盤勢不好的時候,你不要覺得說我在幫大家信心喊話,我覺得直接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做法其實很好。這樣每次只要盤勢不好的時候,你可能聽起來像在信心喊話,但其實不是,我也在跟我自己對話,就是我到底要怎麼調整?怎麼樣做比較好?我覺得每次都希望自己可以更加進步。

那還記得我們之前有跟大家講過說,其實像是動能交易,你不可能一輩子都用同一個方法在每一個市況可以做。當然如果最好的狀況是,我就是把這個方法用到這個駕輕就熟,那可是有時候這個方法就會不能用,當它進入盤整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整天在追高殺低。在動能交易的層面上,如果說你遇到盤整盤,其實是非常非常難做的,在盤整盤靠動能交易還可以賺到錢的應該是很少很少數。

所以你也看到,其實很多有在參考動能交易成分的,當然像我本人,可能在台股禮拜三那個大跌的時候,很多人都有停損的狀況。我們 Telegram 群裡面一大堆人在停損,停損之後要怎樣?就繼續打、繼續地掛,要不然怎麼樣?其實很多人看到那個停損單貼出來,跟大家分享,其實認真講,兩百萬那一條很少,上一次台股最大的跌點的時候是三百、四百萬在賠,那很正常,其實非常正常。

那為什麼會去賠這個呢?因為我的做法並不是那種很純正的所謂的價值投資人,那跌下來我就接了什麼的。我的做法是當我今天看對一個東西,他繼續往上漲,只要還在我的估值區間內,那符合我的買進條件,我就會繼續的加碼。那這樣會有一個好處是什麼?就是說我可以很大程度的去放大我的獲利。那壞處是什麼?壞處就是說,如果說你今天部位沒有控好,你部位停在高點打入太多,你只要遇到一個反轉,你可能會直接把你的獲利全部吐回去,這個應該是很多人共同的經驗啦。

簡單來講,一個牛市的股票在爬的時候,他可能花二、三十個交易日才爬到那個位置,可是他只要花三天就可以下來了,那應該很多人有這種感覺吧。你看最近在美股的 Pinterest 就是這樣,他爬了好久,一天就回去;看一下 Amazon,爬了好久,一天就回去這樣。所以呢,除了美股這種直接可以一次殺很多趴數,其實台股,我自己覺得在慣性上,他比較有機會可以給你去調整或是跑掉。

那我們這種可能會持續加碼的,當我今天發現有可能反轉,當然我們知道每個人都不可能預測市場,但是基於風險控管的觀念,我不想要讓我的獲利吐掉,所以我就會把一些部位砍掉,所以就一定會吃掉一些虧損。那吃掉這些虧損其實是很健康、也很正常的,雖然可能事後看你會想罵三字經。像我自己就是,我砍掉的東西在隔天之後就繼續漲回去了,然後等到禮拜五……我選股還蠻強的,選股還蠻幸運的,就在禮拜五的時候一大堆股票又跌回去了,可是在禮拜五我那時候砍掉的最主要的兩支,還有再繼續往上漲。

那我心裡面感受是什麼?當然就是你會會想要坐時光機回去,可是你沒有辦法,你會知道說你當下做這個決定是必要的。你不能說你看事後論說,「啊兩天後彈回去這是假跌,所以那時候不應該砍」什麼的。因為你會知道有很多例子是你那時候沒有砍,然後最後面你真的獲利全部都回去,它就真的就轉空之類的。所以如果說你的交易策略是像我們這種在順勢加的,那你當然你勢必要保住你的獲利的話,你就要砍。

那如果說你是價值投資人,那我就是在低點買,買了之後在漲的過程之中,假設你很幸運抱的一個三倍股,你從三十到一百你都沒有再加碼了,你就是原始的部位在那邊,那當然其實這些回檔對你來說就小事情嘛,你只是賺多跟賺少的差別。那像我們這種會想要很狠咬一口的,會在那邊持續加碼的,你就很怕說反轉的時候會不見,所以你自然會去做一些停損。

那後來看到這個有些股價彈回去了,那剛好又是自己防守圈範圍的,所以就開始繼續的小量試單,我就繼續有在做交易,那只是部位並沒有像之前這樣一次放這麼大。其實在這一次下殺之前,我的部位也是蠻大的,就是我沒有提早去做獲利了結。有些人會提早做獲利了結,就一直漲就慢慢賣,像霍華·馬克斯的說法就是這樣,跌的時候慢慢買,漲的時候慢慢賣。我不喜歡這樣,我喜歡正式的看到它跌了我再砍,我喜歡這樣子。

當然有時候會發生,好像我抱到某一支車用的,他殺了八趴我就砍,我就砍掉三分之一。就兩天之後就繼續跑跑跑,就爬升了。這個三分之一砍掉的,你會覺得很幹嗎?也不會啊,就我還有三分之二的部位,我雖然還是用這種慢慢賣跟慢慢買的策略,只是我屬於這種眼見為憑,就喜歡在還在漲、當日有新高的時候繼續買,所以那是每個人策略的選擇。

那在這一次,就發現有些股票是有看到一些跡象,就是有可能有轉強的跡象。在上一集我們講說在當下,就是台股殺的那一天,還沒有看到什麼樣特別強勢的東西,就看到它可能資金稍微跑進去鋼鐵什麼的。可是隔天就發現這個是騙炮,就鋼鐵並沒有強,即便這個美國鋁業 AA 跟 X 表現很好,可是台灣的鋼鐵並沒有跟上。所以我們看到這個鎳價、銅價還有其他的這種所謂的鋼鐵相關的、金屬相關的東西,大家可能有在漲價,可是台股這一次有可能是已反應,因為畢竟前面也漲了蠻多,是沒有跟著美股起動。所以看起來有可能成為強勢族群的,這稍微軟了一下。

那另外一個就是外資去把聯電的 target price 往上拉,那這件事情我覺得可以稍微尊重一下,因為看到聯電的表現,在禮拜五可能很多台股都不好的時候,他還蠻強的。整個「聯家軍」下面的……其實聯電是一個很大的集團,就像是鴻海是一個很大的集團,那下面可能有很多的公司,什麼華漢啊、台揚啊、或是說臻鼎啊,這都是鴻海的,還有很多族繁不及備載。那聯電呢,他可能下面有聯詠啊、或是原相啊、那智原啊、系統啊,這些都是整個泛「聯家軍」的集團嘛,那你就可以去觀察看看有沒有可能有這個集團股的表現。

那你要知道聯電其實是蠻搖擺的,以前這種所謂的成熟製程,可能在過往你也知道聯電的評價就輸台積電,可能我們在早期的節目也有做過這樣的吐槽,結果其實你發現聯電比台積電更會漲,好可怕,就是在這陣子可能這個表現很強,而率先的突破盤整。那其實是整個疫情造成的供需的變化,其實整個讓業界的環境也變了。當然說現在其實你要去找聯電做代工,你還要幫他買設備,你聽過這種事情嗎?所以客戶要東西,你要幫我出錢,你要幫我出錢擴這個產線我才要幫你做。那他接到了更多的單,當然有可能他整個集團就會跟著受惠。

那其實像聯詠開出來的財報超級漂亮,那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下說面板的報價有拉平的一個趨勢,即便可能最近像敦泰又開始繼續強起來了,可是這個面板我可能會稍微比較保守去看待它。好,雖然有時候你發現我保守看的東西後來噴飛掉了,那就是我分享我的看法給大家而已。那可能你可以注意看它整個集團,當然說其他的 IC 設計之類的有沒有可能因此受惠,可能會在這邊下單之類的,會有獲利的機會,我們就觀察看看。我們之前有跟大家講的一個集團就是中美晶集團,中美晶集團其實真的在今年的表現很好,很多人說那個是鈔票,所以我覺得可以先聽看看聯電集團有沒有什麼樣的表現。就是說台股,他其實還是需要一些強勢族群幫忙帶領,可能會有比較好的表現。

好,那美國的部分,跟他前面有跟大家提到一個苦主,就有跳樓的 Amazon,Amazon 他直接跳了七趴下去。那為什麼跳了七趴呢?當然你現在去幫財報找理由,非常高機率三天之後,假設 Amazon 漲回去,你就跟智障一樣。所以我說在美國這邊,不太需要為了短期的股價去找理由,因為很常會你找完理由就打臉了。CrowdStrike 開一個財報出來,跳空往下跳樓,全部人開始唱衰,兩天之後就爬回去,變成全部人開始翻多。這個特斯拉也是一樣,他跌下去大家可以唱壞他,他漲上去大家又翻多。那 NVIDIA 也是,那時候財報開出來跌下去,大家說老黃是笨蛋,老黃沒有把握到加密貨幣的趨勢,你竟然沒有去賺這個挖礦財。後來漲上去,老黃是先知,因為加密貨幣那時候崩掉,老黃是先知。還好那時候沒有像 2018 年的時候狂做顯卡,要去搶這個礦機的市場,然後之後導致這個二手顯卡大量丟到市場上,整個崩盤。你發現就是媒體喜歡講故事,你不要淪為跟著講故事的一環,你就冷靜的去看財報,看所有什麼樣的問題。

當然我們如果說看過往開出來的,就是現在開出來的這一季的財報,就是過往的事情,每個都擊敗分析師預期,所以過往是好的。那最大問題是什麼?就是你硬要抓,我覺得是 guidance。所以 guidance 就是我們講過看財報最重要的東西,你看財報的第一個就看 guidance,第二個就看 catalyst。Catalyst 就是它不會在什麼電話會議裡面直接寫一個 catalyst 在這邊。Catalyst 就是說催化劑,那什麼叫催化劑呢?就它可能有導入新的東西,它有跟誰合作,有新的客戶,這種就是新的催化劑,就可能會讓你整個業績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那 guidance 就是可能公司跟你說的,有沒有很改善?有沒有新的資本支出?什麼的,那這個下一季的成長率會怎麼樣?所以 guidance 也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看財報的其實你重點不是要看過去,重點是要看未來,因為過去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那 Amazon 的 guidance 我覺得稍微偏比較保守一點,但是我自己是覺得有套路在裡面,就可能 Andy Jassy 他不想開一個太屌泡的 guidance,然後最後面沒有達成。你知道新官剛上任,剛上任,剛上任然後不想要丟臉,幫你開一個很屌的東西,最後面你沒有達成,跟智障一樣。那外加 Amazon 他畢竟也是疫情的受惠股,那去年的 Q3、Q4 其實就跟很多的電子股,不管是美股還是台股,這種科技股都一樣,Q3、Q4 狀況太好了,拉貨狀況太強了,所以你要看到很強的這種所謂 quarter-on-quarter 或者說 year-on-year 的表現,我覺得是很困難的,因為基期已經整個被拉起來了,所以它開一個比較保守的數值,可能市場的反應就超大。

那只是我個人是覺得,就等到第三季的時候,這個 guidance 應該會輕鬆地被擊敗。假設你對 Amazon 有信心的話,我覺得 guidance 他現在開出來是很保守的,實際怕成長,可是我覺得會被擊敗。再來就是說,Amazon 的它的競爭力到底有沒有被取代掉?其實你看東西不要只見樹不見林,那我們如果說很專注看這些數字,這數字變低了,可是問題是現在是有對手可以擊敗 Amazon 嗎?如果說你覺得有,那當然就要小心,可是如果沒有的話,那可能就是一個短期的雜訊。其實 Amazon 過去開出一個比較鳥的 guidance,然後之後面股價繼續往上爬,那個例子是有,在 1000 多塊的時候就有類似的案例。當然我們不可以看後照鏡開車,只是你就看未來到底有沒有新的挑戰者出現,這是一個要打問號的事情。

再來就是,我覺得 Amazon 在第三、第四季的時候,AWS 的表現應該只會越來越好。就是可能一下大家專注在它電商的動能會趨緩這件事情上,可是就沒有去注意到 AWS,我覺得是 Amazon 的超級護城河,就是 Amazon 的超級核心。那這一塊可能會成長得不錯,因為在台灣的供應鏈這邊,已經發現伺服器的狀況很好,股價表現也是很不錯的,拉貨狀況估計應該是很好。雖然說 Intel 的 Sapphire Rapids 往後拉,拉到 2022 的 Q1,可是整個資料中心、data center 跟雲端這些相關的需求,那在去庫存之後,其實表現應該是很不錯的。那 Amazon 的 AWS 就身為是整個業界裡面的大佬之一,所以相信它也會有相當程度的受惠。

所以對於 Amazon 的未來,我當然沒有辦法直接告訴你說它一定會漲、它一定會怎麼樣,可是我覺得並沒有說因為看到這個財報跟 guidance 會覺得它很差。其實市場有時候就要這樣反應,如果說你覺得好,那其實這個就是一個給你撿便宜的機會。當然其實市場上下有很多的怎麼講,風聲傳來傳去,到底什麼時候會開始縮表?什麼時候會升息?什麼的。升息之後,現在股價撐得住?就算說它真的越來越賺錢,可是因為鈔票變少了,撐得住?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那這我們只能見招拆招,只能這樣子。你沒有辦法說,這個 Fed 如果說升息,股價的合理價值就多少,你也只能大概去推估,可是你沒有辦法說真的算了一個絕對數字。所以大概跟大家分享一下說,我覺得 Amazon 的財報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成長性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就像我們上一集跟大家講的特斯拉,很粗略跟大家講就沒有問題,那 Apple 也跟大家講沒有問題。特斯拉那時候也是財報開出,可能有些人說這跌了就是說大家覺得財報不好,那現在漲了你又要怎麼解釋?那 Apple 的話也是很多人講說,就說他這個雖然開出來財報很好,可是代表說是 iPhone 12 賣很好,那 iPhone 12 賣很好就代表說 iPhone 13 會賣不好,因為大家可能已經換機換 iPhone 12 了。可是你要記得說因為有華為,華為被擠出市場這件事情啊,兄弟。所以在中國這邊,大中華區成長是好的嘛,就大利於你成換 iPhone,華為被擠出去了嘛。那這個其他的中國的二線,或者說想要取代華為的一些一線的主要幾個戰將,他就擴大市占,所以蘋果賣比較多,我覺得也是正常的。那會不會因為這樣影響到這個 iPhone 13?我個人是覺得說,除非你覺得蘋果的公司高層漏算了什麼,為什麼你拉貨的狀況拉這麼好?目前聽到供應鏈拉貨狀況是好的嘛。

那我覺得蘋果的財報你也可以這樣去解讀它,就是有些人當然會看說現在拉得好,所以代表說這個 iPhone 13 會不好。但你可以換個角度去解釋,就是因為華為被擠出去了嘛,所以當然 iPhone 12 拉得好,可是不代表要換 iPhone 13 的人會變少。那其實有些東西你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只是我覺得對於美國這些超級科技巨獸來說,長期看多目前看起來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就是幾個我們在 cover 的主要大公司,我覺得都還不錯。

### 交易策略:賣出賣權 (Sell Put)

好,那我們接下來就來跟大家講一下,我們上一集答應大家要分享的交易策略。我自己覺得還蠻實用的策略,但是不推薦給新手。就是說你聽了你不要直接很興奮就拿去用,因為你非常高機率會烙賽,也就是說當你覺得自己都已經萬無一失的時候,其實是最有可能吃大便的時候。那會出車禍的人,蠻多都是那種覺得自己超級會開車的,什麼秋名山車神,送豆腐豆腐都不會被震壞掉之類的,然後剛下山就整個人摔下來。

所以我比較不建議沒有經驗的人,那也就是說不熟悉這個工具的人去使用。就當然是聽看看,那可能未來有朝一日你有可能會用到。就像你不會看了一些 Red Bull 的什麼極限運動影片,然後你就決定他媽要騎腳踏車從玉山的那個山頂直接幹下來,一般人不會做這種智障的事情。可是在股票市場裡面,你的積蓄那是你賺一輩子的東西,然後你可能就用很蠢的方法把它賠掉。

但是我覺得工具本身其實沒有對錯,雖然我之前會跟大家講說什麼「股左期右、權右拳」,那個就是給新手聽的啦。簡單來講就是你股票都做不好,你做後面兩個衍生性商品你準備吃屎。那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我的舉例講說像唐鳳,你說唐鳳沒有學歷然後他幹成政委,他很屌。可是問題是有多少人可以像唐鳳這樣?那你想說什麼這些 Harvard Dropout,只要被退學的人大家都可以像是 Bill Gates、像是 Mark Zuckerberg 這樣,可是有多少被退學的人其實是他媽廢物?所以不要亂學,我就是跟你分享一個工具,那我覺得可能未來有朝一日你覺得真的自己準備好了可以用,或者說你就是一輩子不要用,你就當成是聽聽。

其實我還是希望我的節目不要變成那種勸敗台,我就很怕你聽了之後你就想要去買什麼飆股,你聽了之後就想要進股票市場,這是不好的。所以維持現狀是很好,就是我們聽眾可能目前看那個後台的數據……後來才知道,我一直以為那個後台數據是所有的平台,後來才知道 Spotify 沒有包在裡面,所以加 Spotify 其實我們的聽眾可能有大概三十幾萬是固定會在聽的。那這些聽眾裡面,假設我們說有在炒股的都一定會加入 Telegram 好了,所以其實算起來大概就是有二、三成的聽眾會有在交易。那可能剩下的八成是聽身體健康的,我覺得維持這樣是很好的,就是你不一定每個人都要進來,至少你可以知道一些有時候我們會講一些金融上的東西,可能會被理專推一些產品什麼的,你可以學到這個,我覺得就省下很多冤枉錢了。

所以前言先講到這,接下來可以講這個策略到底是實際要怎麼執行。這個策略叫做 Sell Put,就是賣出一個賣權。那賣出賣權聽起來好像很饒舌,選擇權有四個方向可以做:買進買權、賣出買權、買進賣權、賣出賣權。用中文講非常的繞口,可是如果說你用英文講的話就比較 OK,就是 Buy Call、Sell Call、Buy Put、Sell Put。Call 就是一個買權,Put 就是一個賣權,這樣講就比較清楚,如果你用中文就是非常的繞口。

那比較基本的選擇權操作,其實就是只在買方,絕對不要站在賣方。一般人非常不建議你在賣方,即便有些方法可以去限縮賣方的風險,搭配一些策略什麼的,可是很多人還是可能一時之間鬼迷心竅什麼的,沒有做好,最終於還是畢業了。就是做選擇權在賣方,基本上我覺得可以活過幾年是很困難的,如果說你想要玩一些花式的東西,那其實不容易。你要玩就可能玩最基本的,就是站在買方去買一個 Put 跟 Call,就是這樣而已。

前幾集《股癌》的節目裡面跟大家提到說,注意這個 Implied Volatility,隱含波動率,如果說隱含波動率太高的話,你可能就買貴,買貴就算你看對方向你會賠錢。其實只要有這個基本的認知,你去站在一個買方,我覺得就還 OK 了,可以試看看。只是你不要拿什麼三成、五成資金去玩,你如果連一趴資金都玩,那也是一樣的。你怎麼敢拿三、五成的資金去玩?我覺得很多人很神奇就這樣,所以有時候我會怕介紹工具也是這樣,因為我怕我介紹工具之後就白癡了去亂玩。你再一次跟你強調,不要亂學,Don't try this at home。

那為什麼還是要講?我總不可以說把潘朵拉的盒子關著,而且這其實你真的要了解你上網查一顆也可以,那只是我跟你講的話,可能我提醒你的風險會更多,所以我還是跟大家介紹一下一些策略。

那剛剛買方的策略其實就那樣,很簡單。那賣方的策略呢,其實這個站在賣方去賣一個賣權,也就是說 Sell Put,我覺得是在一個你想要低接股票的時候是可以用的一個策略。那 Put 是什麼意思?如果說你買進了一個賣權,也就是說我今天去設定一個履約價,當這個股票有打到這個履約價的時候,履約價是 400 好了,那我買了一個 Put 在 400 的位置,付出一個 premium,那今天如果說股價跌到 300、跌到 200,我一樣可以用 400 的價格去賣,這就是買進一個賣權的人可以獲得的權利。

那要執行義務的是誰?就是賣方。賣方就是說如果你今天在股價一路往下跌,不管跌到多少,我都要出這筆錢跟你買。所以聽起來好像有一點可怕,就像我們跟大家強調賣方的風險可以很大,如果說跌到變壁紙怎麼辦?你還是要用 400 塊價格跟他買。可是重點就來了,可是如果說你今天是非常有自信的人,而我很常看到這樣子的人,就非常有自信,什麼「台積電 200 我一定 all in」、「聯發科 500 我一定買」。但台灣因為這個選擇權不風行,所以沒有辦法用這個,我們講美股,「Apple 100 我一定就買」、「特斯拉 500 我一定就買」、「Amazon 3000 我一定就買」。

假設你是這樣子的人,那你拿著現金在那邊等,其實是蠻蠢的,如果說你的錢是夠多的。因為美股選擇權一單位是一百股,所以如果說你沒有一百股的錢,你還是沒有辦法使用這個策略,就是你不要去做一個所謂的 Naked Sell Put。現在很多券商可能也未必會讓你這樣做,就是說你沒有錢你還要做這個策略,可能直接防呆就幫你擋掉了。

但如果說你是有錢的,並且又有這樣想法的,而且你知道你自己在幹嘛的,我覺得你用這個策略其實是一個不無小補,而且可以持續幫你賺到錢的策略。因為你每次在 Sell Put 的時候,你每次在賣出賣權的時候,你就會收到一筆 premium,每次你都會賺到這個 premium。

如果說特斯拉,假設我們就是拿特斯拉舉例的話,他現在 600 多塊,然後他一直都沒有打到你要買的價格,假如說是 500 塊。你在 500 的 strike price(履約價)這邊你 sell 了一個 put,他一直都沒有回到 500 塊,你就是一直爽爽地收這個權利金,那是 premium 一直付給你。那是誰付這個權利金給你?就是買進一個賣權的人。那為什麼會買進賣權?他有可能很多的機會,第一個是他是想要看跌特斯拉;第二個是他手上有特斯拉的部位,他要幫他買個保險,他可能遇到標普大跌或什麼的,他怕會跌穿這個價格,那他手上的現股不會遭到很大的損害,所以他就去買了一個這個賣權來保護他的部位。

你先不管這個買方的理由是什麼,但是你站在一個賣權的賣方,其實主要的目的就是你去賺這個 premium。那如果壞事發生,而且其實某種程度來說對你是好事,壞事是什麼?壞事就是說特斯拉往下跌,跌到你的 strike price 500 塊,那你就必須要履約,也就是說你要用 500 塊的價格去買進 100 股的特斯拉。可是你想,在這個過程之中,搞不好你已經收了很多的 premium,所以變成說你是在打折買股票,幹,是不是聽起來超爽的?

那這個策略就非常適合用在那種你覺得這家公司長期看多、很好,你也非常有信心,而且你手上的配置算起來你也沒有重壓這支股票,你又剛好有這個 100 單位的錢可以買這支股票,只是現價你覺得太高,「到某個價格我一定買」。那我最常聽到的「某個價格我一定買」,OK,那你就用這個策略,你可以不停地收到 premium,那如果說真的打到這價格,接到歡喜嘛,你不是說這價格你一定買?剛好這股票給你,而且你前面有賺 premium,所以等於你是有點打折在買股票的感覺。

所以這個策略如果說你是:第一個條件,有錢,一定要有錢,你沒有 100 股的錢你不要來,這個沒有三億元就不要到這個船上的賭場來。沒有錢的人是沒有資格在賣方的,那有錢的人,你可以去做這個事情。

那第二個是,同時就非常有自信,當這家公司跌到這價格的時候,不是他要倒了。你知道其實很多人那時候講說什麼,在 2018 還是 17 年忘記了,那時候很流行啊,很多人講說什麼「特斯拉……不是特斯拉,不好意思,這個台積電啊,200 我就接」什麼的。然後真的跌到那個位置的時候,幹,那個全部人都閉嘴沒有人敢接。因為那時候的新聞一定都超可怕的,告訴你說台積電可能會被三星擊敗、三星有最新的製程、什麼公司有什麼問題、這個訂單可能新的手機的需求不大……就一定會滿山滿谷,一個股票在跌的時候一定有超多壞消息。

那同時你還要承認一個風險,就是會不會真的這家公司變成時代的眼淚?是有機會的,用過往看到一些很強大的公司,最後面他們都是有機會不見的。那如果說你覺得這些風險都可以的,那你就可以去使用這個策略來接股票。因為畢竟你本來就會接嘛,本來可能特斯拉或是說台積電……雖然要強調,台灣的選擇權不風行所以沒有辦法,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想要講台積電,因為太多人說什麼要低接台積電了。那如果說你要低接這些美股,那同時他的這個選擇權交易量又還不錯的話,Sell Put 就是一個很不錯的低接策略。你有錢,你就可以這樣做,而且你可以不停的刷權利金。那真的打到這個價格的時候呢,你本來就說這價格你要買,所以剛好股票給你,你又收到權利金就打折,所以超級舒服的。

好啦,那我們這集就跟大家講這個策略,那我覺得你還是先多閱讀,並且說,怎麼講,多觀察。你未必要自己去交易,就算你有這筆錢,你也不一定要先交易,你就先去觀察這些權利金的變化,然後隨著股價的變化,然後隨著可能之後我們會遇到幾個崩盤什麼的。就是在每個條件之下你都觀察過之後,那你可能再去試試看。就如果說剛好你是符合上開條件的,那這個策略其實就還蠻適合這樣子的人。

好,那我們這集先聊到這邊,我們接下來進入 QA 的部分。

### QA

**第一位,月傑。**

>五星吹爆,為身邊人煩惱的我。五星吹著吹著就爆了,感謝癌大不斷提醒大家面對股市的態度跟正確的想法。我親姐跟男友都因為耳聞台股隨便投隨便賺,想要進去股市分一杯羹,但他們甚至連股市怎麼看都不知道。那已經努力跟他們解釋過,賺 100%、200% 都是特殊的情況,那也提了癌大前陣子講,巴菲特一年賺幾趴都叫股神了,怎麼還要幻想一直翻倍賺?那叫他們跟著大盤賺、買 0050,那種不用懂太多的,他們還是堅持要主動型投資。拜託,他們的存款才幾萬塊,是要主動什麼啦!想要癌大我該怎麼用力的點醒他們的股神夢?那也祝癌大小孩健康快樂。附帶一提,如果小孩喜歡畫畫,極度推薦上美術班,那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所以這個月傑妹妹應該是個畫畫優秀的。

我提過很多次,老聽眾都知道,你不要擋人家財路。你知道你今天擋人家財路的狀況是這樣,沒有人會因為說你擋他,然後之後他少賠錢,他可能也沒有想到這樣的一個可能性,他就覺得說「感謝你,還好你有擋過我」什麼的。就一般人真的不會想這個,他只會想說他今天聽到同事講某個股票,但是這個月傑跟他講說「你不要買啦」,結果他後來也沒有買,然後這個股票漲上去了,即便這個漲上去可能就是兩個交易日漲上去,然後之後就崩回原點了,他也覺得怪你,他就覺得說他明明可以賺到這個錢。

所以千萬不要去擋人家財路,他要做就讓他去。那你講說他們只有幾萬塊,其實幾萬塊你要做什麼投資都很難。我再一次跟大家強調一個觀念,我之前提過,我在節目上隨口聊到,我自己都忘記我聊到,就是因為有人在那個 Telegram 裡面把它轉貼出來,他說我說的很有道理,那我就再講一次。我說過,如果說你今天是本金只有什麼五萬、十萬的,你要怎麼樣翻倍?五萬、十萬,我們拿十萬好了,你本金只有十萬,你要怎麼樣可以翻倍到二十萬?簡單,去打工。你去打工,你可能只要花二、三個月你就翻倍,這個報酬率是百分之百,就是翻倍,你就直接從這個十萬變二十萬。那可是如果你一千萬要變兩千萬,那不是什麼打工可以解決的。

所以只有在錢很大的狀況之下,你需要用資本市場來獲利,你需要去可能去學一些比較特別的技巧。就畢竟我覺得投資才是你的專業,你可能要學,或是你要交給一些專業的投資人、值得信賴的人幫你管錢,然後去達成這個財富增長,那個是你錢夠多才這樣。可是本金少的時候,認真說,打工 CP 值最高。

然後你問任何一個夠老實的懂交易的人都會告訴你,翻倍,要講說簡單也不會說,也不會說真的很難。認真說,你就敢壓,你就是有機會會翻倍,就這樣。可是如果你歸零怎麼辦?如果你賠到變負債怎麼辦?大家不會去想結果,只會想說這個我可以賺多快。你可以賺多快,就等於你可以賠多快。那只有幾萬塊要怎麼樣大賺呢?很困難,很困難。他可能連現股一大堆東西都不能買,那你現在聽你同事講說這個航運很好你要去買,可是你只有幾萬塊你也買不起。

那很多人就會想要什麼?他就會想要投機,他就會說「那我買不起,我就去買股期」。假設說長榮是 100 塊,好啦,隨便舉例 100 塊,那等於一個 lot,我們之前幫大家算過,乘以 2000,乘以 0.135 就是一口股期你要準備的最低保證金,所以就是 2 萬 7。2 萬 7 你就玩得起兩張長榮了,假設長榮是 100 塊的話。大家覺得說「2 萬 7 我可以操作動兩張長榮,讚讚讚」,可是你根本沒有想到說長榮今天只要稍微往下跌一下,你的錢就歸零了,兄弟,你就直接被抬出場。如果說是跌停你賣不掉,更慘,你直接變負債。你為什麼看到那個違約交割?為什麼違約交割都是航運股?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都是航運股?因為就很多智障在上面。

我當然講白一點,我必須得說上面有很多厲害的人,那種人稱的各路航海王,我自己的朋友用那種超級大資金的在航海裡面玩的,我不會說他們是笨蛋,可是他們知道自己在幹嘛。可是為什麼航運股會有什麼當天快違約交割?那個一定就是傻子,就是你三千塊都拿不出來,你還跟人家學玩股票,這在搞笑。

所以我覺得啦,就你不要去勸人家什麼,你可能就把我的節目給他聽,他搞不好聽完這個就有在吐他,他直接給我一顆星。好,算了,你就不要去勸就對了,也不要叫他聽我節目,我覺得就是幫自己找麻煩。反正我就講一點我自己的看法,你如果可以把我的話轉化,還是要跟大家講,那可能是最好的。

**下一位,A-S-A-F-D-A。**

>五星吹吹吹吹,A++ 等級的投資節目。哈囉,癌大,我是從第一集就開始聽的老司機,一聽成主顧。這是我第一次留言,主要是分享最近的經驗。那前幾集有聽到癌大分享看人的三個小技巧,其中有一個是看對方怎麼樣對待動物,那對動物友善通常是好人。我馬上就有一個反例,我最近也是新家裝潢,我也有一隻狗,那老婆認識一個狗友養了兩隻老狗,看起來是非常有愛心。那這位狗友剛好也是設計師,就請他們幫我設計新家。那一開始新家清運、整理、水電也進去,但一張圖都沒有畫給我們。那我們也付了水電跟泥作的錢,但付錢之前也沒給我們報價單。那因為我們時間很趕,居家上班又顧小孩,又因為是狗友,所以一時不察有他。但我們一直要圖不給,明細也不給,開始心生不安。那一查發現報價單上的工班並非實際施作者,那價格也超收,有些項目根本沒做,泥作跟他要錢也要不到。所以我們遇到的裝修蟑螂,那發現不對就必須停損,要跟設計師攤牌結清後,他當面也說好,結果談完之後他馬上把住院的老狗帶出院,從此已讀不回。那真的是知人知面、知狗不知心,小小經驗分享,還是會遇到愛狗的壞人。最後祝癌大持續第一、全家快樂健康,快樂迎接小寶寶的到來,體驗爸爸的美好。

謝謝這個 A-S-A-F-D-A。其實,對,我認真說,就是我們如果要講那一些特例或一些個案,永遠舉不完。我們剛剛前面講的 Harvard Dropout,哈佛的退學生,你看這麼多這麼優秀,可是你可能就是沒有注意到一大堆被哈佛退學的人,可能是周邊人生過得不好的,或是說他可能甚至連哈佛都考不上之類的。

也不是說喜歡狗的就一定是好人,只是我的觀察,如果說他今天會對動物很差的,因為我覺得動物是一個很無辜的存在,如果說你莫名其妙討厭他們的人,我對我來說我就反感了。所以我一直說我會用這個去過濾掉一個人,並不是說你喜歡狗,你用買 мясо,就是我人罵超幹,你要跟我借兩百萬,他媽口袋已經拿出來給你,不是這樣。不是說你喜歡狗、你對服務生好、然後你對弱勢好,我就會完全喜歡你,不是,那只是一個很基本的 filter。

就像我們在股市裡面跟大家說這個你可以選擇被動投資,可以選擇主動投資,可是當然之間的比例要怎麼調?哪些人適合什麼?那個都是看人。很遺憾你們遇到這種裝修蟑螂,其實社會上的蟑螂真的是他媽多,真的是超多,補助蟑螂、裝修蟑螂、什麼一大堆的蟑螂。那我只能祝大家,就是說如果你要跟人家合作,那最基本的一些合約、一些該過的一個程序、這個頭款什麼時候要付、那二次驗收要驗什麼,你就是照規矩來就對了。那就不要去通融這樣的事情。

因為有時候就覺得說「好拍謝,我不想去這樣壓那個設計師」,那不對啊,這就照程序來。你怎麼不想說「我們明明就講好說什麼你做完第二期,那我給你錢,你要讓我驗收第一期的東西」,就為什麼你不讓我驗收第一期?你想說你要讓他方便,你怎麼不想說他為什麼不讓你驗收?為什麼他不給你方便?有時候大家是互相的。所以不管是遇到這種做設計的還是做什麼都一樣,如果說要照規矩,那還是東西完全就照規矩就對了。那在規矩之上,你們可能可以有一些這種人性的通融或什麼的,可是還是要照著規矩走。可能驗收的時候差了一、兩公分,好,OK 啦,可是東西沒有給你,這就是有問題。然後這個跟他有沒有養狗也其實也沒有關係。

**下一位,帥過頭有限公司。**

>五星吹起來。大概念癌大的節目一陣子,心態上讓我矯正不少,非常感謝你。股市中最困難就是心性的磨練,那尤其本金越來越大,心魔越大。小菜雞的我還需要多磨練。那另外,癌大常說主動型 ETF 內扣便宜,很適合菜雞長期投資,但是也有不少主動基金內扣比較貴,但回測十年還是打贏大盤,這樣情況之下是不是買基金也行呢?那雖然身為一個大人,我全都想要。最後祝癌大股票漲不停,一家人平安順利。

也要非常感謝。對,確實還是有主動基金打贏大盤,沒錯,我又不是那種最 hardcore 的。你知道其實市面上有些在跟你講指數投資的,幹,超 hardcore 的,他們的說法就是講說不可能有一個人打贏大盤,我覺得這個就很武斷,就是真的是非常非常武斷的。有點像「你不可能打贏大盤」,或是說「打贏大盤就是極端的鳳毛麟角」。也可能是他認識的人不夠多,因為其實真的有一直在打贏大盤的,但是也不少。

可能他的交易……我現在沒有直接的,也沒有要去吐別人的意思,反正你知道市場上有一些這種極端的基本交易派,不管是做哪一個派的,籌碼派的、主動交易派的、被動交易派的,還是我們消息派的、內線派的,不管什麼派,有些那種極端交易派的都是講不聽,就覺得自己東西最屌。

那我必須得說,客觀上來講,就是有這樣子的基金,就他打得贏,而且他績效很不錯,當然你管理費給他扣多一點也合理嘛,人家就厲害嘛。那你說這個文藝復興基金,當然他超有名的,他跟你課的這個管理費超級高,他不只扣你的這個管理費,他還要你分紅給他,賺的錢要直接分一定趴數給他,超多的,40% 有吧。那為什麼還是大家想要去投這個東西?那你就搶不到啊。

所以我覺得,如果你自己,我覺得啦,你懂挑的話,你覺得他的績效很好,你可以去選擇投資他。但是你知道其實在投資又有一點很有趣的東西,我們講說很多東西會這種均值回歸,他過往很強其實也不代表他未來會很強。當然最近可能大家比較喜歡舉的例子就是 Ark,這個 2020 年跟鬼一樣,2021 年自己沒有打贏大盤,可是搞不好他 2022 又變鬼了。所以如果說你認同他的投資裡面的話,你當然去找他是沒有問題的,這是我的一個想法。那你講的也沒錯,就是小孩子才做選擇,你可以兩個都做,三個都做也可以,再自己去主動選股都可以,反正有錢的話要怎麼配都嘛可以。

**下一位,Jason 下530。**

>出道即分手,吹到五顆星爆頻。癌大提到狗狗尿尿的問題,可以參考買底墊加草皮放在陽台,讓狗狗有在草皮上解放的感覺。我們家狗狗也是這樣學會尿尿的,現在只要水沖就可以。

好,謝謝這個 Jason 下,來試試看。

**下一位,JKJGKGRXDKXK。**

>五星推推。癌大,聽節目也一陣子了。那最近聽到你在科技島讀對 Gamestop 的看法,有提到 Robinhood 雖然負面消息較多,但如果上市還是可以投資。那時候 2 月初並沒有 IPO,那最近可能在 7 月 29 上市,情況下也大,對 Robinhood 的看法還是一樣嗎?

還是一樣啊,就是他畢竟就是一個,怎麼講,大家喜歡選擇他當大賭場的地方。那我之前有貼過一篇這個去解讀 Robinhood S-1,就上市前的這個報告的一篇短文,那我跟大家介紹一下,Robinhood 他目前是靠什麼賺錢?他其實目前賺錢成長很快的一部分是狗狗幣,就簡單來講,去玩 Robinhood 的都是很喜歡在投機的人。當然其實工具本身不是問題,券商當然不是問題,是他可能因為介面新穎,所以很多年輕人喜歡玩,那年輕人又可能這種喜歡投機的比較多,所以他還蠻有趣的。

那之前在科技島讀那時候跟大家分享的時候,是因為 IPO 狂潮還沒有結束,所以我覺得任何一個蠻有題材的東西要上 IPO,我都會願意試看看。可是其實大家應該有注意到,近期 IPO 跟 SPAC 狂潮早就緩下來了,所以我覺得現在的 IPO 的公司跟 SPAC 的公司,他應該很難像之前你拿到一個非常誇張的一個溢價。就是 SPAC 公司理論上他就是 10 塊或是 20 塊的 par value,就是他的基本的價值就在這,可是那時候可能可以炒到 30 塊、50 塊,連併什麼可能都還沒找到,就先炒了。現在我覺得已經沒有這個待遇了,那 IPO 公司也是。

所以 Robinhood 就算你看到他要買進的話,你要記得可能沒有辦法像當時那樣去給他一個估值、一個更高的評價,或者說什麼更好的一個價格之類的,因為其實環境不一樣了。所以這就是我們跟大家提醒,就是說在股票市場裡面真的沒有無腦投資。可能過去做科技股 IPO 很好賺,賺死,IPO 隨便亂買就賺錢,可是現在就不是這樣。那去年做 Ark 超好賺,可是到今年就不是這樣。搞不好明年的整個大族群會換過之類的,所以隨時要注意。

那我覺得他的生意模式很有趣,那成長軌跡也很不錯。只是你說會不會像那時候這樣子看?如果那時候看好他是 10 分的話,假如這個滿分是 50 分,那時候是 10 分絕對會想買看看,那現在可能稍微低一點,但是還是會參與看看。我自己在這個 IPO 之後就有掛單,反正我就是參與看看,你就很小很小部位玩看看這樣而已,就是志在參加。因為大家知道我喜歡收集當代好股票,雖然我的主力部位可能八、九成資金都壓在前面十檔,可是我後面有兩、三百檔股票,就是零用錢隨便亂買超爽的,就是說兩、三百檔股票加起來的部位比例只有大概 5% 到 8% 而已,反正我就是玩好玩的。

那我覺得他會歸類在好玩的東西,如果說要長期投資他的話,我是覺得怎麼講,就是說在券商這部分,Schwab 有上市,富途有上市,那 Robinhood 有上市,其實我覺得比起來……因為 Robinhood 我真的沒有用過,但是富途有使用過,我覺得富途超級強。但是富途又有一個……反正就是中國在背後的一個因子,就你會怕中概股被殺爛。所以券商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對我來說他不會是我的主要持股,可能就玩玩這樣而已。

**下一位,38169366。**

>租屋族。癌大之前有提到說,以後不租給老人要租給誰?我認同。可是有感覺到以後會用年齡來收租,越老越貴,有可能嗎?

當然是有可能的,我覺得是有可能的。就像有些人他不想租給男生,他就只想租給女生,雖然我說這些人是菜逼。但如果說以前你有睡過女生,或者說你真的有當過房東租給女生……我自己是沒有,但是我朋友是房東,那這個租給女生的房間……當然我們不知道講說女生都開趴或什麼的,就是說女生要開趴起來,不一定會輸男生,你東西都一樣髒。所以當然他會設一些門檻,租金要租貴一點,你咬他,房子他的。

所以有沒有可能?我覺得當然都是有可能,就比較老人他就收你比較貴。可是你就想啊,這個前提是建立在租屋市場是一個所謂的賣方市場,就是賣方他可以決定他要選誰。可是我自己的想法是覺得房子蓋很多很多,雖然我自己覺得房價要跌很難,因為房子在台灣未必是一個所謂的必需品,很多人是把它拿來當成一個增值的工具,因為持有成本也不高,所以有些人就可能囤一大堆房,他也沒有持有成本,所以拿著他也沒差。

可是因為量越來越多,在租屋這部分,我覺得跟買屋的市場是差很多。在租屋這部分,我相信,當然租金一定會隨著,比方說通膨、大家薪水條件什麼,他終究也會慢慢往上墊。可是我不覺得他會變成一個賣方市場,就可以由賣方決定。我就可能這個建商那隻狂蓋,很多人家會吐槽說「建商那隻蓋、台灣那隻炒房」,你錯了,你要鼓勵啊,你要鼓勵建商,拜託你用力蓋,拜託大家都用力的蓋下去。這個需求變高,其實供需還是所有東西的核心,當供給真的變得很高的時候,其實是對於廣大的租屋或是想要買屋的人,我覺得反而是更有機會去可能租到一個相對便宜的價格,或是買到一個相對便宜的價格。

那會不會變成像你想像這種賣方市場?我覺得應該是比較困難,我就比較困難,特別是台灣勢必會進入一個老齡化的社會,那你講的這個狀況應該會比較罕見,我個人的猜想是這樣。

**下一位,正在通勤的路上。**

>Flying Car。主委您好,我是半路入股癌的小菜雞,主委書單 Podcast,一天兩集通勤 J-Podcast 中。最近聽百靈果 Q 主委買飛行車當玩具,好奇查了一下,除了 Model 主體是有 BMW,那股票外傳將有 Joby Aviation 透過 Reinvent Technology Partners 反向併購上市。好奇飛行車會不會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一個分支?還是現在仍然是處於比較賣夢的階段?祝福主委一家平安。

這個絕對是還在一個賣夢的階段,你應該很難想像我們可以在近五年內、十年內看到這個飛行車的擴大應用。我覺得應該會先看到電動車的一個擴大,滲透率一定會往上加,這是絕對,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飛行車呢,它絕對是以現階段來說是一個本夢比的狀態。

大家可能不知道它可以有什麼應用,其實一開始一定都會是比較小的應用。像大家去吐槽說 Jeff Bezos 搭火箭上去,有錢的雲霄飛車、有錢的大怒神,或是吐槽說 Richard Branson 你是太空旅行根本就是服務有錢的。其實本來一個新的科技產生,它一定就是不可能讓這種普羅大眾都玩到。一定是,一開始都會是一個概念,甚至你會像是看起來像在亂燒錢,可是大家做起來是有機會的。

你說飛行車會怎麼樣應用?我自己的猜想是這樣,因為我不知道你講的這個牌子是什麼。其實飛行就兩個方式,定翼機跟旋翼機。所以定翼機就是 aileron,就是像飛機這樣有一個機翼,然後這個有一個推進力飛起來,就是廣義的飛行器。那另外一種旋翼機,就是所謂直升機,可以原地起降這個。我自己的想像是,可能旋翼的會比較有機會,就是它可以垂直起降,可以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它才有可能會擴大應用。因為你假設需要一個跑道的話,應該已經一大堆國家馬上被淘汰,所以它不可能會有這個滲透增加機會。

但是如果是做成旋翼機的話,有可能搞不好之後可以在整個某個定點你就飛起來之類的。但是就會變成說,你知道你亂飛亂撞,馬上就是一個超級現成的超級危險,你可能會讓整個城市變成一個恐攻的現場之類的。所以我相信如果可以在城市裡面真的讓大家用到所謂的飛行汽車,應該那個自駕已經來到一個非常誇張的境界。

雖然飛行的自駕實現的是比所謂的汽車的自駕來得早、來得快,現在飛機很多都直接開 autopilot,因為畢竟這個飛機是一個維度更高的空間,它可以上下左右,它要怎麼飛就怎麼飛,不要飛太近撞建築就好了,所以這個自動駕駛是比較容易的。那車子呢,因為路上很多障礙物,它可能會逆向什麼的,就是狗會跑出來、人會跑出來什麼的,所以其實這個汽車的自駕是比較困難的。那如果說飛行車搭配自駕的話,我覺得有機會,但如果說這個自駕的功能都沒有做得很好,會有飛行車是比較困難的。

你問這問題,還好我們像在清談,你早上在討論一個未來不一定會發生的東西,讓我覺得這個問題還蠻有趣的,蠻值得深思的。

好,那我們這集節目就到這邊,就這樣,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