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00:提款仔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拜耳、拜維佳贊助。

時序進入 2021 年的尾聲,又到了工作、餐會滿檔的月份,加上近期冷氣團不停來襲,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覺得厭世不想起床?沒關係,寒冬開機就靠拜維佳,讓你一整天電力滿載、Power On!

拜維佳富含維他命 B群、C,以及鈣、鎂、鋅等豐富礦物質,幫你維持好精神,聰明處理完工作,下班還可以繼續炒熱聚會氣氛,簡直像是超級賽亞人。我對拜維佳的發泡錠劑型情有獨鍾,方便攜帶又好喝,打哈欠的時候直接來一杯超爽的。那雖然醫生很常講說盡量不要喝涼的,但抱歉啦喉嚨,我真的需要這個酷東西。小小一錠迅速補充能量,喝了順道一同分享給奮鬥的同事跟朋友,整間辦公室大家一起「啵」一聲丟發泡錠,直接變成辦公室風雲人物。

momo 拜維佳發泡錠 30 粒兩盒組,主委雙 12 雙重福利:優惠期間 12 月 11 號到 12 月 17 號,兩盒原價是 1898 元,我們特別優惠期間 63 折,1166 元。此外,你點擊下方的連結,輸入主委專屬的折扣碼,額外再跟你折 50 塊。所以總共兩個福利方給大家,這邊提供我們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在連結找到相關的購買資訊跟連結。

好,那來跟大家聊一下關於美國最近有很多的老闆、CEO、創辦人,或是公司的主要經營人在賣股票這件事情對大家造成的影響。我相信你們在報章雜誌應該也看了很多,有些人可能看了,再搭配最近股票的一些下殺,就覺得瑟瑟發抖,是不是整個審判日終於要來了?那審判日到底要不要來呢?我不知道。如果你真的覺得很怕,我給大家一個建議可以試看看,就是你把你自己的一點點部位拿去放空,你就可以有效地去感受到……你放空之後,你可能高機率就會被軋,就是把那恐慌感給消除掉。

因為像是有一個說法是說,當你今天真的很怕黑暗、很怕你的恐慌、恐懼,你很怕這個衣櫃裡面有什麼雞巴鬼之類的,你就晚上就一直去開衣櫃就對了。雖然這樣聽起來有點可怕,就搞不好開一開真的有鬼跑出來,可是多半是你直接正面地去面對你的恐懼,你就會發現恐懼是假的,然後是你想像出來的。你真的覺得說你的股票在崩爛,那你就跑進去放空試看看嘛,其實多半你就會發現說,當你想要去空的時候、當你真的覺得很害怕的時候,反而你就被軋了。那你軋久了,下次你就知道說,其實不用想太多。

因為我們真的沒有人可以預期行情的走勢未來會怎麼樣,可能因為近期股票的走勢是比較波動一點,所以各式各樣的消息都可能被當成是一個修正的理由,比方說老闆賣股票這件事情。那針對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我們已經聊過蠻多次,還有他弟弟 Kimbal Musk,其實一路以來都有賣股票,然後每次賣股票都被怪罪說是特斯拉下跌的元兇,因為公司的老闆的弟弟都在賣股票,他一定知道什麼事情。可是我們從一、兩年前就看他賣股票,一路賣,特斯拉是越賣越高。

再來就是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每次賣股票的時候,大家也是指控說,是不是他要逃亡了?是不是怎麼樣怎麼樣的?因為你知道 Jeff Bezos 其實在美國是很多人討厭他,你看很多的 TikTok 影片或是一些 Reddit 的討論,大家很喜歡去批鬥他。我猜主要是美國媒體的影響,因為他們很喜歡把 Jeff Bezos 當成是剝削人民的一個幕後黑手,我在猜應該跟他光頭有關係,光頭仔就是很容易被當成是壞人。

那一些報導像你會看之前寫這樣的東西:什麼美國人在疫情期間失去了多少工作、沒有收入,可是 Jeff Bezos……然後就把它畫成辛普森了,你看他賺了多少錢。其實我覺得這很不公平,你怎麼不想說,幹,如果當時疫情期間大家都關在家裡、都沒有辦法出去,如果沒有 Jeff Bezos 的服務的話,那可能大家生活會變更困難。但大家不會去想這個,就只會覺得說,他的財富一直在增加,我們越來越窮,然後就開始去批鬥他。

反正總之,就是這些老闆其實一直以來都有賣股票,但是我們必須得說,在今年賣股票的人數真的是來到了一個新高。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他去分析了 InsiderScore 的一個數據顯示,在今年以來賣股票的人數是在往年的好幾倍,2016 到 2020 年均值的 4 倍,就是有一大堆人都在賣股票。再來就是我們有觀察到說,標普 500 指數的企業內部人士,到今年 11 月的賣股金額也創了一個歷史紀錄,到 635 億美金,其中科技業占了 410 億,就是大部分,那剩下 200 多億就是其他的產業,當然還有金融服務業。那金融服務業雖然占比是比較小一點,可是他們的增幅——就是如果說你用 year over year,就是相較去年同期,或是相較之前某段期間的同期比起來——他的增幅也是很驚人的。

那為什麼這麼多人在賣股票呢?是不是因為美股真的要來到了一個終點,還是怎麼樣?就一樣,先回到前面講的,我覺得如果是大股票,他們在賣的話是還蠻正常的,因為他們可能很多是拿什麼象徵性的一美元薪水,或是說他其實他的收入就是來自於公司給他選擇權(stock options)、限制性股票單位(RSU),所以他必須要靠賣股票來維持他的生活。但如果是小公司的話,確實我建議大家會小心一點,如果說你的公司是上市的年齡沒有到很長的,可能就是什麼三歲、五歲之類的,或是說你的公司的市值是很小的,也就是說我們講的羅素 2000 裡面的公司,然後可能成立的時間又不長的,你看到公司的老闆或是高層在賣股票,這個我會建議大家你要去瞭解一下。但如果是大公司在賣股票,其實真的不用想太多。

除了我們剛剛前面講的馬斯克兄弟、Jeff Bezos 賣股票——Jeff Bezos 要去養 Blue Origin,這我們跟大家聊過——那馬斯克兄弟其實我覺得應該是稅務上的規劃要賣股票。其實我們也看到一些可能比較少見的名字也開始在賣股票,比如說像是 Google 的那兩位創辦人 Larry Page 跟 Sergey Brin,他們兩個其實比較少在動他們的股票,但是在四年來的第一次,他們開始賣他們的股票。那 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erg,應該說現在叫做 Meta,Meta 的 Mark Zuckerberg 也賣了即時億美的股票。那已經我們也看到 NVIDIA 的黃仁勳(Jensen Huang)也賣了很多的股票。

可是有些現象是還蠻有趣的,據我來說,像是黃仁勳跟 Elon Musk 都是一樣,就是他們股票是越賣越多。你看他賣出很多股票,可是其實同時,你就去看他們申報的股票數量會發現,他股票數量是增加的。為什麼?因為他們比較像是賣老股去換新股,他們賣掉他們現在所持有的股票,然後就換成用選擇權執行之後的新股票,藉由這個方式來達到一個轉換套現的過程。可是實際上他們對於公司的持股的量是一樣的,或是說甚至是增加的。所以這也是大家要去關注的,就是你不能只看到一個現象,然後就去猜測是什麼。

像可能那時候,Musk 辦了一個公投說到底要不要賣股票,我就說這個是華劇設計的演技,當時沒有說是華劇設計,就是說這個也是作秀的機會比較高一點。那現在我覺得是很華劇社的感覺,因為基本上他是早就去申報,他在九月多就申報了,然後他申報之後,隔兩個月之後把股票賣掉,所以他辦這個投票比較像是一個象徵意義的,就辦給大家投,實際上他本來就是要賣股票。

那這麼多人在賣股票,我們真的需要感到擔心嗎?我覺得是不用,因為他們應該都是基於稅務的規劃。就是說,目前我們很明確知道的是,就像華盛頓州在明年開始,資本利得稅會增加 7 個百分比,所以我們就看到了 Microsoft 的 Satya Nadella,他就是瘋狂地拋售股票,一次賣都是賣得最狠的,一次砍掉一半持股,大量的拋售股票,我覺得就跟這個稅務規劃有很大的關係。

以及美國現在想要推一個法案,就是說「Build Back Better」,那這個「Build Back Better」就是希望去增加大家的長期資本利得稅,還有討論中的「未實現資本利得稅」,我覺得這個是很扯的。就是說如果說你今天持有股票,然後你沒有把它賣掉,然後你因為帳上有賺錢,所以你必須要因此繳稅的話,那我請問,如果從現在開始我們進去投資股票,那我們是賠錢的,是不是代表說其實國家要退稅給我們?當然這是美國人要去煩惱的事情,可是我覺得我聽得很諷刺。

我覺得是政府官員們他們要去找財源,那你找財源,你去找一般的受薪階級本來就是很政治不正確的事情,所以要怎樣?就是去課富人稅,反正為什麼都要課富人的稅就對了,因為富人就是一個很大的目標在那邊嘛,然後大家都喜歡講說富人去剝奪了我們的一切。但是你要去想,就是說如果說你的稅制拉到了某個水平以上,你就會開始看到富人可能就移民或什麼的,所以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就不是說什麼你每次需要錢,然後就去找富人來割韭菜。當然平時做的時候可以,可是如果你做到一個很極端,那可能也會造成一些反效果。

所以我覺得其實這些人,跟它前面講到的,或是甚至比較低調一點的,Walmart 的 Walton family,那麥克風 Dell 的創辦人,或是說雅詩蘭黛的這個繼承人 Lauder,那他們其實基本上都在賣股票,比較大動作地賣股票,我覺得跟美國目前的風氣——就是我們要去課有錢的稅、我們要去增加長期資本利得稅、我們要去課未實現資本利得稅——都有關係。雖然可能都還沒有塵埃落定,都還有討論的空間,但是聽到這些風向,很明確地對他們來說,賣股票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說我今年賣跟明年賣,我可以省下這麼多錢,那我為什麼不要在今年賣?那你進一步仔細看會發現說,就算他們賣了一拖拉庫的股票,搞不好他們的持股是不減反增,就是我們剛剛前面提到的 RSU 跟 Stock Option 這兩個東西。

那跟大家說明一下這兩個東西代表什麼。RSU 就是 Restricted Stock Unit,限制股。那 Stock Option 就是我們一般最常聊到的這種選擇權。那只是這兩個東西在公司內部的經營上,我們就像是去獎勵員工,或是說獎勵初始的這些創辦人的一個機制。RSU 就是我直接配股票給你,一般來說是你可能進來我們公司,然後我就分四年給你,然後給你之後呢,就是你每年可以拿到這個股票,那可能會有一些限制,你可能多久不能賣之類的,但是你拿到的當下其實你就要繳稅了,當時的市價是多少,你就要因為這樣子去繳稅,它是併入你的所得稅裡面計算的。

那 Stock Option 也是一樣,Stock Option 是你自己要掏錢買股票,RSU 是送股票給你吧。那 Stock Option 就是,今天股價是 100 塊,那你可能可以分到一個極度便宜的 option,那他可能是 5 塊錢的一個 option,所以呢,看起來是賺翻的嘛。但實際上這個 95 的價差,你也是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去繳稅。所以即便現在可能很多媒體告訴你,講說馬斯克他賣掉股票之後,他有那種個位數的選擇權可以轉換,就好像要塑造說你看,這些資本家真的是壞壞,實際上他們也是有在繳稅,而且這樣繳稅應該是比一般人多非常非常多。

所以不管你是拿 RSU 還是拿 Stock Option,其實你都是逃不掉 IRS 的眼睛的,就是你都必須要繳稅給美國政府。所以老闆本身就有在繳稅啦,那只是現在的風向就是他們希望有錢人可以繳更多的稅,因為政府的刺激的關係,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共體時艱幫忙,然後找有錢人課稅是最政治正確的,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被有錢人剝削了。

所以會有這種賣股潮呢,我覺得跟稅務的規劃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說,我覺得不用花太多時間去糾結說是不是這家公司要完蛋了,所以老闆才賣股。除非說你持有的是小型的公司,那確實要注意;那如果是大型的公司,你可能稍微 Google 一下,就知道他們不是第一次賣股,那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賣股。所以呢,還是回歸到你自己對這家公司基本面表現到底是怎麼樣。如果說你是一個長期持有的股東;但如果你是一個短期持有的股東,就是你是做短線、做 timing 的,那當然市場中的各種消息都可能會對於股價造成一個波動,那如果說你有把握可以掌握到每個波動的話,你當然可以不停地所謂的高賣低買。雖然我覺得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你做得到的話,當然也是沒有問題。

好,那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衍生性金融品的事情。然後因為看到我們的美股群,在半小時前——現在是 11 號的下午 4 點,那剛剛 3 點半的時候——看到他們有在討論就是 QQQ、那斯達克 100 跟 TQQQ,就是三倍做多那斯達克 100,到底孰優孰劣這件事情。那其實也很多人會去討論說,各種衍生性金融品跟現貨的比較,到底誰比較好、誰比較壞?其實就回歸到金融產品的一個大原則,基本上你很難找到一個絕對很壞的東西。那之前 QA 有一個人問我說,有沒有什麼是一定錯的?我想說溢價吧,你去買溢價,這應該可以算一定錯,可是其他東西我真的都很難講說你一定對還是一定錯。

舉例來說,像我自己不喜歡配息型的 ETF,因為我跟大家強調過,其實重點根本不是你配息配多少,是報酬率是多少。你要把配息算成是報酬的一環,那資本利得或資本利損也是報酬的一環,所以兩個加總之下才是你的報酬率。就是說如果你配息率配很高,可是你的資本是不停地在減損的話,那你那個配息就是假的。但是我知道還是有些人,他就很喜歡配息的東西。也不是說配息的東西不行,那有時候它是有可能會贏過,比如說我們最常跟大家建議的大盤市值型 ETF,那在有些時候會贏,雖然大多數時候告訴你它會輸,但是你就會知道說有些商品就是有它可以閃耀的地方。

所以我很少會去反對大家去買某個東西,然後我會像一些比較鐵口直斷,就是說你買那個都是蠢蛋、都是低能。雖然我心裡有時候會這樣想,但是我不會講出來,因為就是尊重大家,有可能我買的東西在你的眼中,你也覺得我在投機之類的。所以說,其實所有的衍生性金融品都有它適合的場域,然後更重要的是有它適合的人。大多數的人去操作衍生性金融品,我可以很直接跟大家講,應該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好,雖然人家可能會跟你講說你槓桿控好、你停損控好就沒事,可是我覺得其實在交易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人性,你會想要凹、你會想要 FOMO、你會想要賭。那你就想,如果說你沒有開槓桿的地方,你都用得哩哩落落,那有這個地方可以讓你開槓桿,你真的可以把你的底線守好嗎?你完全不會使用到槓桿嗎?你完全不會有什麼花招去嘗試?如果說你是這樣子,那當然可以去,只是我覺得不要去低估人性裡面的黑暗面。

大家講都講得很簡單,什麼夫妻忠誠什麼都很簡單,可是我把你丟到一個都是美眉、都是帥哥的地方,你要 hold 住十天、一個月、兩個月到半年,你可能也是 hold 不住。那就有點像誘惑擺在你面前,你就有可能會受傷。那我覺得這些商品,其實以我節目來講,我之所以不會很大力跟大家推廣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面對大眾的。簡單講,就是我私下跟我朋友講話的時候,才不會跟他們講說你槓桿要小心什麼,我根本不會講這個。我們反正在討論的時候,哪個東西可以槓更大,哪個東西可以怎麼玩,因為我們大家知道風險怎麼樣。可是大多數你可能是不知道的,所以我才給大家一個比較淺白的建議,就是說你現貨都做得哩哩落落,我就不建議去做衍生性金融品。

當然你是跳級生,那也是有可能、也是有機會,因為我們身邊也是有這樣的人。也是有人可能,他在現貨做得很差,突然跑去打什麼小那(小那斯達克),或是跑去打台指期,突然就打嚇嚇叫的,真的有這樣子的。可是我只能跟你講,很少很少。

那回到剛剛前面講,這個 QQQ 跟 TQQQ 它的差別是什麼?其實可以想說,QQQ 就是一個追蹤那斯達克 100 的一個 ETF,那 TQQQ 就是加了 3 倍的槓桿。他怎麼樣達成槓桿的效果?就是透過期貨,透過期貨的效果來達到槓桿。那他的優點是什麼呢?優點就是如果今天是一個連續性的行情,比如說連續上漲,或甚至是連續下跌做空的話,那它可以造成的這個損益就可以很大程度地放大,也就是說你可以靠它賺到很多錢。那他的缺點是什麼?他缺點就是如果你今天遇到震盪盤的話,因為基本上他是複製當日的 3 倍,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上漲 1%,那他是上漲 3%,所以他可能是一個漲到 101,一個漲到 103。可是如果明天是下跌 3% 的話,那 103 的下跌 3%,它一定是比較痛的。那如果說後天又再上漲 3%,你就是這樣子無限地反覆去算,你會發現說最後面 3 倍的這個會有一個整個賠爛。但是這個是如果說我們經歷在一個高度的盤整的時間狀況之下的話,你就會發現其實槓桿的 ETF 有很大的缺點,就是我們講的震盪磨損。然後當然它的持有成本也是比較貴一點。

但是如果說今天是一個線性的行情,也就是可能過去幾年看到的,它直線向上的,那像這樣子你持有一個槓桿型的 ETF,其實他是可以幫你放大獲利。只是我沒有辦法很有把握跟你講說,這個東西長期來說一定贏。簡單講,如果你今天要問我說要怎麼樣去達到複製 3 倍那斯達克 100 的話,我反而會建議你,比如說你有房子,那你寧願拿房子去貸款來買。好,雖然我不建議大家開槓桿,可是真的要建議的話,我覺得你自己去借錢來開槓桿,你自己去做一個 3 倍槓桿其實是比較好的。因為你透過這個 ETF 買的,就我們剛剛講的震盪的風險,或是說有些人可能使用融資去買的,股票裡面的融資,第一個這個股票融資一定是比你的房貸的成本還要來得高,然後再來就是它有斷頭的一個可能性跟機會。雖然斷頭,你說他是一定的壞嗎?也不一定,有時候幫你斷頭反而是你撿回一命。如果說你沒有辦法斷頭,你硬凹、你一直補錢,然後它真的就往下跌到底,你就破產了。

所以再跟大家複習一下,就說之所以我會建議大家不要使用 TQQQ 的原因呢,是因為我覺得他比較算是一個適合那種風險取向比較高,然後可能你是比較專業一點的交易人,你去持有這個是比較合適的。但如果說你是一般的投資人,然後你可能也沒有花很多時間在看盤的話呢,其實買 QQQ 就好了。那你真的要三倍呢,你就透過可能房貸或什麼取得比較便宜的資金,然後自己去多買一點,這就是你自己去做槓桿。好,大概是這樣。

所以其實沒有必要去爭說到底什麼東西是好、什麼東西是壞。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真的對於行情非常有把握的人,然後你也知道說美股接下來一定會上漲到什麼位置,那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如果你不用 TQQQ,我就覺得非常非常浪費。但如果說你是沒有把握的,你也不知道說明年會怎麼樣,或是說你像很多的投資銀行,最近開始給出標普的目標價,那其實蠻多人對於明年都看保守,其實去年大家看今年也是看相對保守。那如果說你覺得行情是有可能會盤整的,那你使用 TQQQ 就是一個比較傷本的做法。所以都是有好有壞,就是有些時候可以用,有些時候不能用,那有些人可以用,有些人是不太適合用,大概這樣子。

那藉這個機會來跟大家聊一下台灣的股票期貨,因為我們算是已經花過蠻多集數跟大家聊美國的選擇權以及美國的期貨,那台灣的股票期貨比較少跟大家講到,那就順便來跟大家聊一下這個目前在市場上算是一個蠻火紅的話題,以及蠻好用的一個工具。我會把它稱為是一個工具,就它並不是什麼奇怪的新商品,因為簡單來講,股票期貨它就是去跟股票現貨的一個點數,現貨是多少,理論上股票(期貨)就會是多少。

所以我們有時候會講說,有些人認為期貨是有這個協助價格發現的功能,或是說預判價格,期貨可能走在前面,所以期貨今天是舉例來說往上走,市場現貨之後會跟著,理論上、學院派的會這樣跟你講。可是實際上也發現未必,有時候是期貨會跑回來追現貨。那在股票期貨這部分,其實我覺得是屬於期貨會去追現貨,就是現貨還是老大。那股票期貨畢竟它整體的參加額是比較小的,它等於是跟著這個現貨市場在跑的。

但當然在有一些情境之下,經過我自己的實測,我發現其實台灣的造市商是蠻用力地造市的,因為我做過蠻多的測試這樣子,我也是打很多的資金打在期貨,然後可能高一、兩檔的位置,那基本上現貨商它就會直接在這個股票現貨的部分大力地往上買進。為什麼它會做這個事情?因為它在造市。所以造市就是說,它會透過套利的方式,因為套利對他們來說是穩賺不賠的,然後外加台灣的期交所跟證交所,它會去獎勵這些造市商,我會給你我不知道是獎金還是怎麼樣,我知道會頒獎狀給你。所以他們是等於說是政府委託的專業造市商,它會去藉由收斂價差、套利的方式,來幫市場的流動性注入很多新的能量。

所以舉例說我今天在期貨的部分狂敲 101,可是現貨它實際上只有 100,那你就會發現在期貨這邊狂敲 101,舉例說我敲了 10 口,那你會發現現貨這邊,它可能會在 100.5 的地方就會敲 20 張,因為一口期貨對應的是兩張現貨。所以如果說造市很積極的,好像我最近測試,造市很積極的,比如說微星就是一個,微星這支股票的現貨跟期貨,你可以馬上你在期貨這邊掛單,你就會發現現貨會跟著跳,我覺得它造市很積極。

那有沒有比較不積極的?有,好像是健策,散熱這一支的健策。那我之前在玩它的時候,我就發現說,買到後來才知道感覺應該沒有造市商,就是你買到後來會發現你貨出不掉,沒有人跟你買,那你要怎麼辦?你可能就只能乖乖地等到結算日,結算日的時候因為它會強迫大家平倉,就如果你沒有轉倉的話,就是平倉掉,等於說你直接看是誰贏誰輸這樣。因為期貨你可以想像成是一個零和、甚至是負和市場,反正你買的每一口都是有一個人賣出的,所以實際上你賺的錢就是別人賠的,扣掉這個要付給政府的稅金然後跟付給券商的手續費,基本上大家的錢加起來是一模一樣的,就是你不會在過程之中有額外的財富加進來,有人賺就是有人賠錢。

所以你可能就只能放到結算日的時候,讓他自己去結算掉,因為你在過程之中,你沒有辦法找到你的交易對手,然後把東西你買進來之後你要賣回去給他,你沒有人可以賣。那這是如果你遇到沒有造市的就會是這樣子。但是目前其實期貨從這幾年來這樣走下來,然後到今年,其實最主要是被航海王,有很多人跑去用期貨敲這個航運股,所以導致其實交易量有整個拉上來。到近期也蠻多人去敲聯電、敲長榮航,所以就導致目前整個期貨的交易量其實是有變大的。

那當他交易量變大的時候,我覺得它對於一般的散戶,應該都稍微偏進階一點的散戶,那這個工具就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工具。當然還是要跟大家強調,如果說你現貨做得哩哩落落,你去做期貨一般來說不會做得比較好。好,雖然當然很多人還是會跟你強調,就我剛剛前面提到,他怎麼那個槓桿可以自己控,但是我真的覺得你不要高估你自己的自制力。

為什麼我們人類要做很多防呆的事情?為什麼 USB 要設計成一邊插進去沒有辦法讀,就是你插不進去,然後要對方向才給插進去?就是防呆。然後為什麼我們會在工作的 SOP 上面設計一些防呆?因為有時候你會忘記,有時候你睡著,有時候你會手滑,有時候你會大意。所以其實防呆就是怕我們做很呆的事情。那我覺得其實在這個期貨市場裡面,就是他雖然是跟現貨……就是說這東西他基本上就等於是現貨,可是可能有些人就會按耐不住,因為他知道說這個槓桿最高可以開到七倍,所以他可能就會直接滿倉蓋,就算他沒有滿倉蓋,他只有開怎麼三倍、四倍好了,那這樣子其實也是已經比你本來使用融資的風險還要大的非常多。

所以還是要跟大家警惕一下說,這個期貨市場他是可以把槓桿開得很大的。那如果說你真的要嘗試的話,我會建議你現貨你已經算是看得還蠻準的,當然就可以試看看期貨市場。或是如果你覺得你自己自制力是非常好的,那你就可以直接從現貨轉成期貨,如果說你打的東西是有成交量的。那比如說像是怎麼台積電、聯發科,這些比較大型的權值股,基本上他的造市的效果都還是不錯,就是裡面在跟你做交易的人也是蠻多的,所以你可以直接把現貨轉成期貨,因為一來一往其實省下超多錢,整個期貨的交易是比現貨還要便宜非常多。但這個就是兩個,一個就是你現貨做得好,那你來這邊做;另外一個就是你自制力非常強,就是你知道你不會亂開槓桿,你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情,即便他是保證金交易、即便他的槓桿是可以伸縮自如,但是你都會守得很好的話,那你使用這個其實非常便宜的一個選擇。

我們前面講的東西比較像是一個概論,就跟你介紹一下股票期貨、和現貨差別是什麼,以及它可能在稅務上、在手續費上可以幫你省下比較多錢,以及他可能的缺點——這對每個人來講是不一樣,有些人你按耐得住的,他就不會是缺點,可是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按耐不住的,那槓桿可以開多大你就會開多大,那這可能對你來說就是一個缺點。反正跟大家已經說明一下概論,接下來講一下比較實務面的部分。

我剛剛前面有跟大家提到說,其實期貨呢,它未必是像很多人教科書上寫的,期貨是 Future,是英文叫 Future,所以很多人會覺得說它就是未來的價格,當期貨今天是走正價差的時候,可能就代表說現貨之後會跟漲;那走逆價差,代表可能現貨之後會補跌。其實未必是這樣,其實蠻多時候你會發現說,期貨可能會跑過頭,然後之後跑回來收斂這個現貨的部分。

所以在實務上操作,往往會看到的狀況是這樣。舉例來說,當今天現貨這邊有大單敲進來往上拉,你就會發現在期貨這邊可能會比現貨多跳個幾檔。舉例來說,現貨突然從 100 塊拉到 103,那期貨可能已經跳到 104.5 了。也就是說你現在要買進,你只能買 104.5,你就直接比現貨這邊會貴了 3 檔。可是這也不是說不行,你想如果他一直以來都是處於這種正價差的話呢,那就想,好,之後漲到 107,那可能你期貨這邊也漲到 108.5,所以你還是貴 3 檔嘛,那你這樣賣你還是賺錢,你是賺一樣的錢,而且你可能是比較便宜。

但是如果說行情沒有這樣的一個連續性的話,就是說他之後可能拉到 103 左右跌回來,你會發現期貨有一個神奇的現象:拉到 103,然後期貨今天是 104.5 嘛,然後突然又往下殺,殺回 101,你會發現期貨可能就變成 100,好,甚至是 99.5,就是他往下殺的時候,他可能也跳比較大。所以你如果說把它圖像化的話,你可以想像成是,這兩條線走勢大致上是一樣的,只是期貨的波動會比現貨的波動大。

那理由是什麼呢?我覺得有一部分可能是造市商在這裡面動手腳,因為對他來說有價差,他就可以去套利賺錢嘛,所以我就故意造市造在上面一點,或故意造在下面一點,然後跟現貨有一個 GAP,所以我就可以去套利賺錢。那有另外一個可能性呢,就是可能不是這些造市商要陰你或什麼的,就單純是今天樂觀的時候,大家就瘋狂地追價,那也因為期貨掛單的量算是比現貨少很多,在大多數的期貨,只有那很熱門的期貨可能是追得很近的,那可能稍微排在……就如果你今天用什麼 XQ 來看的話,那第一頁之後的所有期貨,基本上他都不會追得真的很緊。所以可能因為今天有大單敲,大家在期貨看到就跟著追嘛,那可能一追就被追到正價差去,我就追到比較貴。

所以這時候可能就要去注意說,你有可能會在樂觀的時候——如果你又是做當沖的,然後你今天一追,你貴三檔,然後突然隔了一個小時之後殺回來,你又再賠三檔——一來一往你就直接多賠六檔。但如果你今天做稍微長線一點的話,這個我覺得是可以、有時候是可以忽略的,就如果說你不是一次買進,你是有分批買,那並且你是持有個好幾天,甚至說你會轉倉的話,那其實可以大概地去忽略它。不過我們還是會盡可能地去找到,覺得說今天現貨是 100,我就盡量買在……要嘛就貴一檔,100.5 可以接受,那 101 或 101.5 可能的,那我可能就等,然後看他會不會回來。

所以實務上的操作就是,你要去注意說有時候會有正價差,特別是當今天現貨這邊有大單去敲的時候,那期貨就會衝過頭;那如果現貨這邊有大單去殺的話,那期貨這邊就會殺過頭。所以聰明的你應該馬上就想到一個機會,就是市場中確實有人就這樣做,因為他知道期貨很常會因為大家嗨起來然後就追過頭,所以有些人會選擇去做就類似網格交易,然後我在高檔的地方,我看到你拉出來這個正價差已經高好幾檔了,我就先摸給你,我就先空下去,那之後等到逆價差我再把它補回來。好,所以在實務上操作上,你會發現說,就是我們講這種金融工具的一些可能是缺點的東西,對於一些人來說,反而它是一個……就是怎麼樣,就你發現這個價格是有問題的,那就可以從中獲利。

好,所以不管你使用什麼樣的策略,你是長期持有的,還是說你是短線然後去找這種套利機會的——你未必要是造市商,那很專業造市商,就一般的散戶,其實有些人當他發現期貨跟現貨的價差很大,有時候真的會大到那十幾檔都可能——那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其實基本上你就可以在,假設期貨這邊是折價的話、是逆價差的話,那你可能就在期貨這邊做多。舉例說,今天相當知名的看來案例是瑞昱,瑞昱呢,舉例說在現貨他是 500 塊,可在期貨竟然是 480,那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套利機會,你可以在 480 這邊買進一口,然後現貨那邊也是空兩張,那你放到結算日之後,基本上這個中間的價差就直接被你給賺走了。

所以如果說你是以套利為目標的人,其實我覺得目前在期貨市場有時候你會看到一些機會,雖然這機會有時候稍縱即逝,因為有一些專業的造市商在這個市場裡面,他就隨時在找這種可以套利的機會,但是有時候就給散戶發現一些這樣的空間。我覺得大多數是發生在那種很恐慌的時候,就可能他持有很多期貨,可是你想說今天恐慌大殺,現貨流動性還在,可期貨流動性就不見了,那流動性不見,有些人就急了,就是不管怎麼樣,管市價、管什麼都把它殺出去,這時候你可能就可以發現一個很不錯的套利機會。

那在日常中,就是我剛剛前面提到,在行情稍微偏熱的,不管今天突然有大單連續敲的時候,或是有大單連續賣,然後可能一時間大家又開始恐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這些價差,那這些價差可能也是有些人,他這時候會選擇逆向去切入。這是偏比較短線的。那如果說是比較長線的,我們之前有跟大家介紹過說,有些人會使用這個台指期來取代 0050,一來就是你不用去付出配息的這個股息稅,那二來就是因為台灣的這個期貨市場長期是屬於逆價差,逆價差對於做多的人來說是比較有優勢的。大概這樣子。

那這一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剛剛最前面的這個稅務的東西,然後再來是使用 TQQQ、QQQ 的場域,然後還有適合人士是誰,然後最後跟大家介紹一下台灣的股票期貨。其實我覺得,如果說你的標的,你觀察到它流動性是夠的話,其實使用股票期貨它是一個很不錯的工具。那金句還是要先下,因為節目真的有蠻多是新手的,或說他還在學習的,那就不要想著還不會走就要跑,因為你跑得很快就代表說你跌倒的機率是更高的。

好,那這集節目先到這邊,就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Kelvin0168,他說:「信仰湯姆克魯斯的百元避雷針。股癌五星吹脖子,2019 年 10 月入坑,委屈於投美國的同時,朋友也推薦了你的 YT。那聽節目伴隨定期進場幹 ETF 加玩點手癢,然後到 2020 年 10 月的年投報也到了 38% 的增長。今年 4 月被水餃貓毒到,那割股進幣圈後,也在原則挪用下於 10 月的時候總投報來到 92%。那到第三次重送留言的 12 月 10 號,那當下回吐到 31.6%,不過只要不傷本,吃幣宅就是淡定吃薯條。那廣告我用來做幣圈記錄的 TG 報台『百元避雷針』,趁點來大流量來補被誤 ban 後 20 小時不能在任何公開群組發言的鬱悶。那也記錄第一次在 TG 群內被癌大無情肛。那 12 月 29 號是陪聽客家妹的生日,想請癌大幫忙用客語說『生日快樂』給我老婆。那也向癌大、莉莎說聲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欸幹,你媽,癌胞快拿你爸的資本來幣圈搬磚。PS. 我是去俄羅斯挖項目方資料分享,不是俄羅斯廣告仔。」

OK,所以你說你被 ban 掉,那你可能來私訊我一下,因為基本上我們只會 ban 那些發邀請碼的,或是擺明就是來騙的,或是發一些什麼 Line 群的,那被我們 ban 掉。如果說你只是分享資訊的話,一般來說我們是不會 ban 你,那我也不會去幫你設定什麼 20 小時不能公開發言,一般我就直接把,就是我看到是廣告仔的直接踢出去,直接殺了,對。所以如果說是錯殺的,當然你可以私訊我,但是如果真的是廣告仔的話,歹勢,你廣告我們就會把你給踢出去。那也祝你操作順利。

那他前面提到說,他一開始是打 ETF,然後賺到 38% 的增長,然後之後被水餃貓——就是水餃貓,他本來在美股是打那個雞蛋水餃股,就是後來他也跳去幣圈了——所以你跑去幣圈到 92%,然後後來回吐到 31.6%,其實還算健康。幣圈我自己認識的人,他們回吐都是回吐得比較兇的。簡單來講就是他們真的是像市場有一句講的,就是幣圈的一天可能是人間的一年,所以你一天的報酬的變化可能是可以跑很大,那心臟可能要稍微大一點。那也祝你一切順利。

下面一位,好難好難好難,說:「癌大推薦你動畫《86-不存在的戰區-》。五星催催,幹,癌大,小弟股市菜雞想問癌大,立積跟穩懋的差別跟競爭性?也想請問癌大對於明年 Wi-Fi 6 的市場,還有台聚旭化對於台灣、大陸太陽能市場的趨勢,非常感謝。最後祝癌大一家平安健康,秋口一樣幹一臉。」

這個台聚旭化,這個就超出我的防守圈了,基本上我還是以這個科技股為主,所以這個沒有辦法回答你。那你說立積跟穩懋差別,就是現在來講,他們兩個都是做前端射頻的公司,所以你不會說他們是一個完全競爭。你說 Qorvo、Skyworks,他們也是做前端射頻的公司,反正怎麼講,就同個產業本來就有很多人在裡面,它並不是一個所謂的零和市場,就是你多賺我覺得少賺,因為這個射頻的市場其實持續成長中的,所以我覺得都還是可以看。然後你說 Wi-Fi 6 的市場,其實整個 Wi-Fi,就我們講到網通設備,在今年就是缺貨受害股,所以我們已經可能講了半年以上了。然後其實本來預期說在下半年它的缺貨狀況會減緩,結果最後面發現,還是很缺。最近聽朋友是跟我講說到明年都還會很缺很缺,實際上他們是真的收到很多的訂單,只是就是沒有料,所以東西可能沒有辦法做出來。但如果說它的缺料狀況改善的話,我覺得網通應該是會有很不錯的表現。我大概是這樣。

下面一位這個「爆炸史特龍」說:「孟公老大好,請大家一月把票投給我們韓市長,他一定能夠把我們台灣變得更好,國瑜衝衝衝。」

OK,好,投給韓市長。

下面一位「三峽謝孟恭」,他說:「車輪餅內線。見面就先五星吹吹,新竹驗訊設備工程師,幹,又是你。上次有設了一次,然後想不到聽癌大的節目會聽到腎虛,有沒有補腎丸的廠商趕快找主委放福利,那折扣碼輸入『合必腎虧』(跑錯棚,那個合 A 的台通的合 A)就可以享有相關的優惠。那進入正題,小弟時不時也會聽到某些公司員工會放一些車輪餅的內線消息,那廠商都不以為然,但幾個月後真的就往天上去,還不只一次。心中想車輪餅真的有這麼好吃嗎?嘴饞想吃吃看一次車輪餅,為了怕影響正餐,只拿 10% 的胃口和未來試吃。想請癌大是要分批吃入還是直接一口塞進去?還是癌大對於車輪餅有更風騷的操作?那最後祝癌大吃美食不長脂肪,這留言就留號,就 OK,Bye。」

其實這個「三峽謝孟恭」跟那個「新竹驗訊設備工程師」,我猜他們兩個是講好的好基友,他們應該是有幹在一起,就每天都在一起這樣。然後說他提到說這個內線要怎麼處理,那我就只能夠用夢裡的角度來跟你講,為什麼?是夢到的。一般來說我們聽到內線,在夢裡如果聽到內線的話,那會用很技術面的操作,基本上你聽到所有的內線,你不可能用基本面的操作,這是絕對是錯的。你也很難用籌碼面的操作,為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你會看籌碼,所以其實在做內線操作,很多去買內線的,他不會想要人家知道是分點,就是他的分點是哪一個,所以他會怎樣?他使用人頭,很多就會使用很多個分點。

那有內線的股票,我們要怎麼驗證他的內線可能是真的?首先第一個當然就是去做最基本的 DD(盡職調查),就是跟你放內線的這個人,他到底是不是……比如說,如果是公司的基層,他可以講說,我們家加班都好累,這種內線我覺得是完全沒屁用的。但如果他是公司的高層,那特別是他知道說他們接到了某個單,只是這個東西市場上沒人知道,高層的,你這個就是超級值錢的內線。

可是內線我們要怎麼樣從市場的角度去驗證?很簡單,就是股票要會漲。簡單來講,如果是一個有內線的股票,他應該會漲這樣子。就是你看他營收跟獲利,看不出有什麼差別,就營收跟獲利都一樣,甚至是在衰退中,可是股價開始很強勢地一直往上拉,那一般來說這種在夢裡,我們就是勇敢地追進去,就會試看看。但是因為你還是會怕烙賽,所以像你講的,就是資金要控得很好,你就使用一部分的資金去試看看,然後你就會發現,就是有時候這種在拉,大家都看不懂的時候,那是因為你沒有內線,然後你等到三個月、半年之後才知道,原來他接到誰誰誰誰的大單,因為他營收的年成長,乾淨利落,直接 YOY 加 270% 之類的。很多時候都是等幾個月之後大家才知道。

所以一般我們驗證的方法就是兩個:一個就是你直接去看你的 source 是誰,他到底平常是準還是不準?他到底是不是公司的高層?有時候高層也不一定會準。那第二個就是你從市場去看,簡單來講,如果大家真的有消息,那會怎樣?你一定跑去買股票,老闆跑去買、身邊的人跑去買,然後什麼他的好朋友也會跑去買。你就想一個股票的供需本來是一致的,突然一大堆人跑去買,那會怎樣?一定會上漲。所以如果你今天看到有人跟你講內線,可是他東西一直跌,那搞不好不是內線,他在害你,那個是有毒的線,那個可能就是放消息給你,然後順便出貨給你。所以比較簡單的驗證方式大概是這樣。但是一樣,以上都是有夢到的,絕對不是我自己實務上的操作。

下面一位 Ma MD,他說:「這次會被唸到嗎?如果又被唸到,是不是我掌握了留言秘笈?下次讓給別人。」

你們誰掌握留言秘笈,一直來洗,如果真的有問題要問可以,那下次就讓給別人。他說:「《駭客任務》要出了,主委會去看?」絕對去看。然後說:「自從當爸爸以後,已經好幾年沒有踏進電影院了。上次為了兒子一直去看阿拉丁真人版,再上一次已經沒有印象了。好想要去電影院看駭客任務,不過有孩子還是讓人感受到一種救贖感,不知道主委是不是有一樣的感覺?祝主委一家平安喜樂,小主委健康活潑,秋口居暈爽。」

好,謝謝。你說救贖感,我覺得我不知道怎麼樣去形容那種感覺,但你就每天看到你的小孩就會覺得很高興。然後你看到你的老婆怎麼樣地去……在你小孩在那邊哭鬧、或是說他肚子餓了,你把他泡奶了,他還是要在那邊鬧脾氣或什麼的,然後她就是無條件地照顧他,那你就突然覺得不好意思,就想到你自己的老媽,就你平常對你媽大小聲,你可能就開始去反省說,因為你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所以應該說,你有小孩之後,你會學會更多的這種……我覺得是感恩吧,這是一個。然後再來就是,小孩本身會為你帶來很大的一個快樂、很大的一個富足感,我自己這樣覺得。但當然一定有個案,一定有人覺得媽的生了小孩之後就覺得很後悔,沒事來找碴,可是對我來說我的經驗是好的,我只能這樣說。

下面一位徐滿,他說:「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股癌 200 集。狂賀霸榜 Podcast No.1 謝孟恭主委先生節目 200 集。好久沒有留言了,但是主委的 200 集一定要來留。」

好,謝謝。他說:「主委是不是應該要拿著黛安的吉他自彈自唱世界名曲《小星星》,或是本集結尾由夫人來說『好,那今天就先留到這裡,掰掰』。」

這個應該是不會讓夫人來留言,那自彈自唱的之後可以考慮看看。

下面一位這個「啥小電台」,他說:「我覺得這位人生在偷臭我,麻煩癌大念他的留言,說下面一位直接點不好嗎?」

> **標題:五星吹爆,優質好節目**

>

> 癌大你好,從今年開始進入股市,台股部分不知道為什麼只有 GG 不管怎麼洗都還是抱得住,但相對其他的個股總覺得洗到一個點都會被洗出場,並且在回測以前買的個股基本上都是噴到天上。是不是像上集說的過度停損,導致上半年賺的都因為下半年的折磨循環忍不住砍光光,反而還賠錢?

>

> 上半年幾乎就是 90% 以上的資金在股市,那認為在股市提款很容易,結果下半年就是八成狗。但自從聽股癌的節目之後,能夠抱得更安心,也不會隨意亂砍,上一波台股轉強,獲利已經慢慢拉上來,您真是股海明燈。

>

> 最近和朋友一起開了 Podcast「直接點不好嗎」,主要是探討臭直男不要在感情亂 all in,滿常槓龜,避免墜入股海一樣的深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謝謝大家,祝全家平安,秋口繼續幹頂點。

>

> 最後,啥小?我希望這位人兄在按下傳送前重新看一下自己的留言,贅字有點多。

所以下次講,這個是那個 Inception 是不是?全面啟動、夢中夢,他這個是留言中的留言,他去幫別人留言,是這個意思。那沒關係,我們就來回答他幫人家留言的部分。

他說就是上半年其實好像做得還不錯,下半年就一直砍光光,然後好像都在賠錢這樣子,之後台股轉強有開始獲利。這個就是主動選股必經的過程,你真的很難去遇到,就像有些人會跟你宣稱你來跟我選股票,你每個月都可以從市場提款多少,我覺得這都是騙人的,很難,真的很難。有些人一定有機會,到時候又跑來戳我說我怎麼亂講,我相信一定有人可以這樣,可是應該是很少很少見。就大多數看到的應該是,你可能這幾個月不開張,一開張吃幾個月,然後這才是正常的一個在股市裡面可以期待的一個報酬的曲線是長這樣。就你很難每個月穩定往上爬,然後那個 drawdown(回撤)都很小,那個是很難見的一個報酬曲線。比較常見的就是可能,有時候會悶個幾個月,然後有時候開始賺錢,你當然是希望你賺錢的時候可以把你前面悶的部分都補回去,這才是正常會有的一個報酬的曲線。

下面一位「下奧圖馬阿兄」他說:「新竹九叉三次試車之癌大來解招。癌大您好,前次有詢問過您遇到幣圈仔成天說好賺、條賺、說了會噴之類的,那我們該如何看待的問題。結果某個同學不知道是不是有聽到,整個對號入座,直接 po 跑車跟名錶到他的動態。原來是真的有料的,所以我該 respect 他真的好強好棒棒的嗎?那另外想問癌大對於石英元件概念股的一些看法跟需要注意的面向,那感謝癌大的祝福,一家大小都平安。By the way 剛看到你 IG 影片,秋口都不屌你跟我家那隻一樣,笑爛。」

你要不要 respect 他,當然是你自己的選擇。基本上我是不太喜歡那一種就是一直吹說自己就多強多猛、就是自己最厲害那一種,那是個人的喜好,我也不會去嫉妒他或是說羨慕他,反正我就是會忽略這樣的一個東西。我覺得那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他們的目的是這樣,就製造一個 FOMO 的情緒嘛,多半他下一句話就告訴你講,好啦,所以你可以來使用我的邀請碼,多半是這樣。但如果他真的要帶你賺錢,你跟他賺也沒有什麼不好,我就不要只會炫,如果真的可以帶你飛,那我覺得就蠻帥的。

再來就是說,石英元件概念股,這種概念股看你要怎麼抓,就是基本上比較大的廠可能是在海外,不在台灣。台灣可能也有,像是晶技,晶技可能是有世界前五大的一個石英元件廠。那一般來說,石英元件它出貨的東西是做 Crystal Oscillator,就是石英的震盪器。那這個東西可以用在手機裡面,也可以用在車子裡面,那在手機裡面的成長性是還好,可是在車子的成長性是比較大的,就用量也是比較大的,所以我覺得他是可以跟著電動車的這個市況一起去看。大概是這樣。

下面一位這個四星三峽之九,又是同一位的朋友,那一樣就是稍微先讓給別人,好不好?現在我們看到那種重複的,我們就先稍微跳過。我自己有感覺,就是可能跳過幾次之後,我再回來唸你們,好不好?希望大家有點共識。

下面這個汪婷婷133,他說:「我愛癌大,我不是臭雞雞。癌大好,我是入股市約一年半的小菜雞,那這一年半都在台股打滾。因為資金沒有很大,大概 100 萬,所以呢也沒有很認真的做配置,例如大盤跟主動七三配這種,但固定還是有 40% 佔比都是 006208。那到目前的純益自己覺得還 OK,有點算不出來,因為一開始本金只有 30 萬塊慢慢加大,那有點不知道這樣的話要怎麼樣算自己的年報酬?是先算每個月的報酬再平均起來嗎?

那這個月開始進軍美股,開了 Firstrade 的戶頭,先示匯了 30 萬過去,那一半是我的一半是我先生的。那因為至少算定期定額投 VOO,所以想說兩個人開一個帳戶就好了。那今天晚上我買了大概 24 萬台幣的部位,主要是想說錢不是越早投入股市越好嗎?那結果下單後,先生就打來說,說不是要定期定額?他想要一個月放 2 萬進去就好了,為什麼我直接全部趕進去?那買入均價是 430.65。但我覺得一個月投 2 萬的話,30 萬要分 15 個月才放得完,請主委開示。那如果是主委會選擇我這樣還是先生這樣?那目前股票加現金大概是 150 萬,每個月有 5 萬的現金流,我個人。」

OK,那如果我是你的話,我的做法會這樣,就是你直接先趕進去,30 萬就是直接進去,因為你拆成 15 個月太浪費了。你就想去年標普……標普從今年到現在,就是 Year-to-date,他的報酬好像是 20 幾個百分比,我們現在看到標普在昨天又創新高了。你就想他 20 幾個百分比,那你分一年你就少賺了這 20 幾個。就當然你要期待市場是往上,不然你幹嘛投資這個市場?

那我會跟大家建議說要分批的原因是,因為大多數人的薪水,你的薪水是分批進來的,所以當然你就會分批進股市,你總不是說每個人都是富二代都可以一次 all in 吧?但如果說一開始你有一筆錢的話,我其實都還蠻建議你直接一次打進去。除非你這筆錢可能是很大,然後外加你可能是很怕波動的,因為有些人他就是不喜歡一進場買進,然後就遇到一個修正,他就緊張就想要看了嘛。所以我告訴這些人說,那你可能可以把資金拆成三批,三批也不要拆太散,那可能兩個禮拜或是一個月一批,你二、三個月分批投已經算是蠻長的,你拆到 15 個月真的太長了。

所以今天你就直接打進去,然後你剩的錢再慢慢地……就是可能你算一下那個匯費的損益兩平點,然後多少錢一次過去比較划算,然後再接著這樣慢慢地打進去會比較好。然後如果說你是單純只是要買美國大盤的話,其實你透過複委託也是可以,也就是說你未必要匯錢到國外。因為複委託他的缺點是,你要密集交易的話超級虧,密集交易你每次賣就一直被扣,所以就扣到媽媽你會哭出來。可是如果說你都是一次性地打進去的話,那你的財力證明可能又還不錯的話,其實可以談到很讚的條件。所以如果說你只是單純要買大盤的話,複委託你是可以考慮的,因為他有時候甚至可以談到比這個匯費還來得便宜。如果說你是要密集的操作、打主動選股的話,那以海外開戶為主。

那再來就是如果你錢是超級大,而且你怕你買進去就套高點,那你可以拆分批,只是分批也不可以分太開,因為分太開你就錯過很多市場的報酬。所以在這個案例上,我覺得你才是對的。然後你說這個報酬率要怎麼算?其實如果說你真的要算很精的話,你就直接開一個 Excel,你入金多少,然後你的未實現、已實現這樣子多少,那個林林總總馬上就可以算出來了。

下面一位這個「拿出ㄌ死神」,他說:「200 集。股癌 200 集恭喜,當然也是必然。癌大威武,開心的一年,希望明年能有稱霸台灣 Podcast。」

謝謝這個拿出ㄌ死神。

最後一位,下面一位留言,他說:「夢中夢公,我老公夢中有夢公。癌大您好,小弟股海小菜雞,那其實大部分資金都在市值 ETF,還是會想要主動選股。有一個股市大哉問,那始終無法參透,想請問癌大開示:選股的第一步?問號。那以台股上千檔股票為例,小菜雞究竟要如何下手?聽了 EP180 週侯陸摩,知道用多個指標去篩選似乎不是正途。小弟也知道不可能有必勝的選股法,但切入股海也不知道怎麼樣切入比較好。那另外癌大建議菜雞是先廣而淺的認識台股各檔股票,還是窄而深的先鎖定某幾種產業跟題材,深入了解相關個股呢?聽了一年多也聽癌大說過台股最重要的就是題材,但還是不知道選股要從哪裡開始。那還是說我這樣就是屬於朽木不可雕也的那一種韭菜?那先謝謝癌大回應,祝福主委一家平安快樂。」

不要這樣說,你絕對不是朽木不可雕。很多散戶剛開始確實都會覺得有蠻難下手的部分。我給一個建議,如果你今天是從品牌廠下手——所以品牌廠就是他本身自己就是一個品牌的——那你就是可以去做比較深入的研究。但如果你今天是要從供應鏈下手,覺得手機的供應鏈、車子的供應鏈,那你就必須先做所謂的廣而淺的,你至少要知道上下游是誰。你有時候這樣子,就算公司他可能會騙你,可是他下游、他的上游的說法,你稍微兜一下就知道他在跟你說謊、騙你,你要有一個大局觀。大局觀就是你必須要先有所謂的廣而淺,當然你開始一定會淺,然後慢慢深入嘛。可是如果你要做供應鏈的話,我建議你會以這種全面的方式會比較好。但如果你是做品牌,你是可以深入。

那要怎麼樣開始第一手呢?其實第一手最棒的做法,就是從你自己的產業下手。你是做科技業的、你是做服務業的,還是你是做傳產的?你從你自己了解的東西下手,然後再去看、往外擴,其實是比較適合自己的方式。然後大概這樣子。

那這集節目先到這邊,就這樣,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