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17:🏖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Mackmyra Swedish Single-malt Whisky 麥格瑞典單一純麥威士忌贊助。
上次熱銷的那個 AI 威士忌品牌又回來了。麥格瑞是瑞典第一和最大的一間威士忌蒸餾廠,也是瑞典皇室指定的御用酒廠,多次獲獎全球最佳蒸餾廠殊榮。採用 100% 瑞典原料,包含冰河時期純淨水源、國產香甜大麥、國產酵母,來釀造 100% 瑞典風味威士忌。使用 200 年瑞典老橡木,打造獨家 30 公升小桶,能夠快速熟成並成就大膽、鮮明的風味。
這邊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兩款主打:
第一個是 **Björksav 春曉**,它靈感是來自於春日覺醒,使用瑞典白樺樹汁、葡萄酒潤桶的橡木酒桶。白樺樹汁葡萄酒的花香與滑順圓潤,充滿果香調的櫻桃、葡萄乾、蘋果、水梨和檸檬香氣,是一款香氣迷人的威士忌。如果你是雪莉桶愛好者,你一定會喜歡。
第二款是 **Svensk Rök / Amerikansk Ek**,它是瑞典煙燻、招牌杜松子泥煤煙燻限量款。那這一款靈感是來自於說,瑞典人他們會使用杜松子煙燻調味並保存食物,有獨特的杜松子煙燻味,猶如琴酒神祕優雅的調性,更多豐富辛香料的個性,再從沉穩的煙燻泥煤中帶出無花果以及水梨軟糖的香氣。
那投資聽股癌、品飲麥格瑞。這邊提供給聽眾的專屬優惠碼「gooaye」,瑞典威士忌全酒款,立享全台最低 8 折。此外,主委有額外加碼,任選兩支威士忌,就送你品牌專屬的隨身酒壺;那如果你是箱購的話,就是說你買六支任選,再送你義大利水晶聞香杯一組,它的價值是 1150。這個活動從現在到 3 月 9 號為止,在品牌官網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未滿 18 歲禁止飲酒。
好,那我已經進入收假階段,因為大概不到一個禮拜就要回去台灣。那回去台灣之後會有兩個禮拜的隔離,一個禮拜是在防疫旅館,那一個禮拜會在家裡隔離,也就是說隔離完兩個禮拜之後才可以出去銀行、入境。我後來就跟美國的大家都說,出國股市就崩掉,那我回國看一下會不會有起色?不要迷信,我不是跟大家分享說我出國會出大事,只是跟大家分享我的個人經驗,並不是說出國真的世界會毀滅怎麼樣,就是很衰小,每次剛好出去的時候股票就出大事情。那這一次有做好準備,所以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傷害,就只是心中還是默默地祈禱,說可不可以等我回去之後再 V 轉回去?假設要 V 轉的話,等我回去入境之後再 V 轉。那看起來老天有聽到我講的話,所以近期就是在低檔那邊震盪,至少美國的部分是這樣,那台股的部分相對好一點。所以差不多等兩個禮拜之後,按現在算的話,大概快三個禮拜之後,那我就可以回歸正常生活。
那這一個月的體驗其實是還蠻多心得的。在國內要出來的時候,認真講非常害怕,你從那時候節目應該聽得出來。但真的出來看的時候就發現,原來我是被媒體洗腦,覺得外面的世界超級可怕什麼的。像我現在回去看台灣的新聞,我看到人家講說什麼義大世界好像有什麼確診者去過,那它整個封館消毒;然後晶華好像有一個人,不知道好幾天前去過,所以他就封館消毒,我想說,幹你們是瘋了還怎麼樣?就我現在回頭看,我覺得你們這樣瘋了。可是當時我從台灣出來的時候,我覺得他媽歐洲人瘋了。那我只能說如果硬要講的話,歐洲人可能是在比較放蕩的那一段,就是完全沒有在管的那一段;那亞洲台灣人可能就是在管得非常嚴格這一段。現在全球管這麼嚴格的,可能就剩下中國跟台灣這樣,血濃於水,兩個做差不多的事情,中國是更 hardcore,我覺得是因為要辦冬奧,所以他們做得更極端。但是管這麼嚴格的國家是很少見的。
那歐洲這邊可能就是放得太鬆,但中間會有一個平衡點,我相信會有。那也沒有像大家可能看新聞跟你講,什麼國外醫療資源崩潰,很多都是去抓一個小小的東西,然後硬把它放到很大,那媒體的工作就這樣。什麼後遺症,你的懶覺會軟掉,像很多人就私訊我,私訊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問說,你的懶覺還好嗎?我不知道大家是從哪裡的消息來源曝光跟你講說,這個雞雞會出問題,雞雞沒有出任何的問題。再來就有些人講說「主委大真的很感謝」,就發一大堆感謝文,然後接在他問我「你還好嗎」後面,搞得像我他媽得要往生了一樣,實際上你不可以在這種問候的後面發感謝文,因為這個看起來很可怕,好像我真的要出大事。
那如同我跟大家分享,我不知道我自己到底有沒有確診,但是我老婆有確診,所以估計我應該是有確診,只是可能零症狀,或是很輕微的症狀,因為沒有什麼感覺。那後遺症也沒有像大家想像的,什麼腦霧、懶覺會趴帶。當然有些人想說,搞不好就是你幸運或什麼的,可是大致上就是,至少我們這邊親友都是在海外的人,那他們也有他們的朋友、同學什麼的,就大家都在確診,然後都沒有聽到像新聞講的案例,就那是很少數的,是可能台灣的媒體就把它放得非常大。我覺得台灣媒體就是很把握這樣機會,你知道嗎?如果說肺炎的東西沒得報了,要回去報一些八卦垃圾的東西,所以趁現在趕快,這個東西有熱度的時候,嚇一下大家。實際上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這麼可怕,也祝大家可以在之後的生活,如果說你真的很害怕的,就保護好自己,但我跟大家分享,真的沒有這麼的可怕。那等我回台之後,再跟大家開箱一下防疫旅館的狀況是怎麼樣。
那只是目前照這樣去封鎖,其實就如同我上一集講的,不是說只有什麼外國念書要回來的人很尷尬,就是你國內的人要出去很尷尬,你回來你要隔離 14 天,這個代表你們每個人都不可以出國了。所以它之後已經有修改,那你看到政府正在去修改這件事情,至少我覺得商務或是說就學一定會先放行,然後之後會慢慢地去做修正。那我們也期待那一天到來,因為我知道現在很多人都很想要離開台灣出去玩一下。因為真的鎖太久了,那很多人覺得很害怕,但是第一線的消息,第一手的消息,國外第一手的消息跟你分享說,其實真的沒有這麼可怕,那是媒體一直瘋狂地跟你洗腦,洗到你真的覺得,好像得了就會怎麼樣。大概這樣子。
好,那這一集我們就來跟大家聊一下,在上一集的 QA 最後一題,有朋友提到,所謂假設今天在市場裡面放的錢已經夠多,再放了他覺得邊際效應遞減,就是說再放也沒有意義,因為我不需要這麼多錢。那我是不是有一些資金就可以拿去享受生活,或是做其他的規劃、或是說其他的資產配置?那我在回應他的時候提到,在退休這部分的規劃,很多人會採用所謂的 4% 法則。那這是從國外紅回國內的,國外有一個 FIRE 族,這個 FIRE 是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跟提早退休。那他們很多就會引用這個 4% 的法則來作為一個退休的衡量基礎。
那我跟這個聽眾在 QA 裡面有提到這個東西,那其實在之前的節目我有提到這個 4% 的法則,我覺得它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法則,未必是我自己會施行,但本質上的概念其實是不差的,就是可以拿來當成是一個參考的依據,然後按照個人的條件再去做一個衡量的調整。那之前有說要把這個東西拿來錄一個節目,只是一直沒有做到,那今天就把它拿出來跟大家討論一下,跟大家聊一下,我覺得這個退休的資金要怎麼樣規劃,你要達到怎麼樣的條件,可能才可以安然的退休之類的。
那一樣先在前面跟大家強調的觀點,就是說這個分享的可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千萬不要覺得說你可以在路邊隨便聽到一個人的分享,或是說什麼巴菲特還是蒙格,還是說 Peter Lynch、Peter Thiel,不管他是誰,反正他跟你分享的東西,未必你可以沿用,每個人條件都不一樣。所以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你聽完之後,你還要自己去思考,然後做一個判斷,最後面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因為真的每個人條件都不一樣,所以你硬要把別人的方法套在自己身上,未必是行得通的。
那首先跟大家聊一下,這個 4% 是怎麼樣算出來的,然後 4% 代表的意涵是什麼。那他們蠻多引用的數據都不一樣,它其實這個東西自己跑去回測就知道了。那最常看到的可能就是用這個 Trinity College 的三個教授,他們有幫大家估出來,假設我使用 50% 的資產配置在股票上面,50% 配在債券裡面,那這個股票可能就是以標普 500 指數,就是追蹤標普 500 指數的 ETF,IVV、VOO、SPY 為主;那債券可能就是一些優良的公司債、公債這樣,或是一些綜合的債券 ETF。那在這樣 50%、50% 的股債配置狀況之下,我可以期待每年會有一個 4% 的 return。
那因為說每年有一個 4% 的報酬,所以大膽的想法就出來了:假設說我每年的 4% 這是被動收入,它可以 cover 掉我的日常開銷的話,是不是就等於說我可以在不動用到本金的狀況之下,單純地靠配息跟資本利得就可以過生活?一個不蝕本的生活型態。所以如果你要去算出說那你的本金要多少,很簡單,你要靠回推的方式去推。舉例來說,如果我今天算出來我一年的開銷,包含說什麼房租、吃飯、養小孩、出國一兩次、搭飛機、住飯店,全部都把它算進去,假設是 100 萬的話,那我把這個 100 萬去除以我目標的報酬率 4%,是不是我等於是 100 萬去乘以 25?所以我就得出一個數字 2500 萬。稍微去驗算一下,2500 萬乘以 4%,對,沒錯,就是 100 萬。所以我如果丟入 2500 萬的錢在這個 50/50 的股債配置裡面,它每年可以幫我賺 100 萬,100 萬剛好是我每年的開銷,是不是就等於說我可以在不動用到本金的狀況之下,靠被動收入就可以過生活?這個就是 4% Rule 的一個由來。
那很快地你會敏銳地看到一些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說,資產它一定有 4% 嗎?根據我最新在臉書上分享的一篇文章,那這篇文章是引用了 AQR 的一個數據,就是說我們在中長期的狀況之下,所以中長期是 5 到 10 年,在各個資產類別,就是我們可以獲得多少的報酬。當然這是一個預估的報酬值,那我們就可以看到說 US Equities,美國的股票資產,在 2020 年的 12 月它是 3.8%,到了 2021 年的 12 月變成 3.6%。那非美國的已開發市場是 4.4% 到 4.3%。那 Emerging Market 就是說新興市場,新興市場主要是以台灣跟中國為主,就是最大的兩個群眾就是這兩家,那是 5.0% 到 5.3%,所以新興市場的報酬會更好一點。再來就是最後面有一個 Global 60/40,這個就是全球的股債 60% / 40% 配置,是 2.1%,到現在會下降到 1.9%。
那我們現在回歸到剛剛最前面講的,因為它是以美國的大盤作為一個實驗的背景,所以你就想,它跟你講的是 50/50 的股債配,那可以拿到 4%。但你現在看這個數據,你很快就發現,最好是會有 4%。如果這個數據為真的話,那我們現在期待的美國的股票市場是 3.6%,你再配上 50% 的債券,你的報酬一定會被往下拉,因為股債配它一定會影響到你的報酬率,它的優點是把你的波動降低,那可能有一些固定收益的東西讓你退休更安穩,但是你股票的報酬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舉例來說你配下去,可能剩下 3%、2.7% 這樣。所以 4% 這個東西可能是在他們研究的當時推出來是 OK 的,但到現在可能你再把你要用到的本金除以 4%,算出你需要多少的資本在股票市場裡面,就不太準確了。你可能變成要除以 3%,或甚至更極端一點除以 2%,這樣我覺得 2% 有一點太好看了。但假設說我們今天除以 2%,你就會發現除以 2% 等於乘以 50 倍,所以你需要 5000 萬的退休金,你本來 4% 是只要 2500 萬,但是如果說今天你資產配置為你帶來的報酬剩下 2% 的話,變成你需要 5000 萬的退休金。
所以你很快就會發現一個道理,就是根據 AQR 這個資料,跟我剛剛跟你講的東西,就是說如果今天報酬率不一樣的話,而且報酬率是會變動的,特別是近年這種 QE 大洪水之下,那很多地方賢達、很多厲害投資高手都告訴你講,說未來的 return 值會越來越低,所以是不是這個 4% 就有一點不堪用了?但是我還是要強調它的概念是對的,只是說 4% 這個數字要打一個問號,因為你可能是使用不一樣的資產配置,或是說你使用跟它一樣的資產配置,但現在報酬率就是沒那麼好的,所以 4% 這個數字就是變成需要去修改跟調動的,但是本質上的觀念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那也就是說,如果今天可以靠被動收入就 cover 掉你的生活的話,那確實我只要存到這筆錢,我就可以立刻地退休。不過要考慮的點就是說世界在變,時代在變,所以很多狀況都會不一樣。而且如果你今天不是投資美國市場的話,狀況也不一樣。舉例來說你要投資台灣市場的話,那你可能就稍微回測一下,就是台灣的加權指數,我也最好是看還原報酬指數,因為加權指數裡面,你會知道我們每年台股市場的特性,就是我們有很多的除權息,而且我們除權息的趴數是遠高於美國的,所以你看加權指數可能有點不準,你要看加權報酬指數,你會發現其實台灣指數的表現在近年的表現是不會輸美國的。所以在台灣說不定你採用這個 3%、4% 的法則是還 OK 的。但如果你今天是在一個表現不好的國家,你去使用 4% 法則可能就是沒有辦法的。所以你要把它想像成說,這個東西畢竟就是從美國紅來的,所以他們在美國可能可以用,但是在其他地方你未必可以用。就算在美國可以用,時代不一樣,可能狀況也會有非常顯著的一個改變。
好,聽到這邊其實也不要覺得心灰意冷,因為剛剛前面一算出來的數字,如果說是每年開銷 100 萬,4% 就是要 2500 萬才可以退休;如果說今天報酬率剩下 2% 的話,這個 Global 60/40 只有 2% 的話,你要 5000 萬才可以退休。你想說幹那人生不就是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退休了?但你要記得我們剛剛前面講這個條件是說,你完全不花本金的狀況之下,完全不蝕本的話,你需要這樣子的錢。可是大多數人在實務上,就是你很難達到不蝕本,我們都會講吃老本,你最終都會吃到老本。所以你要掌握的就是說,你在你死掉之前老本不要花光就好。你可能前面幾年,一開始是可以先花,就是你被動收入,你的本金都沒有動到,但是最後面你還是會用到本金,你知道這個本金你終究是要燒掉的,你總不會希望說你死掉,你留 5000 萬給你小孩,沒有必要。所以你可能在死掉之前,會像那個 Bucket List 一樣,你做一些很瘋狂的事情,你想說要把這錢花掉之類的。當然在過程之中,你會持續燒你的本金,所以不用覺得壓力特別大。因為前面講的這個靠被動收入去養活自己,這個是最佳的狀況,只是大多數人可能沒有辦法達到這種最佳狀況。
那就是次佳,次佳就是你稍微算一下,可能一開始可以這樣 cover,你知道之後會燒本金,那本金只要在死掉之前夠用就好。而且可能還會有一些額外開源的東西,舉例說有一些老年津貼,或是你養個小孩,有時候請你吃飯或什麼的。當然你要考慮這是開源,有時候也會有一些額外的支出,像我朋友說動你腰椎要買藍寶堅尼,如果你又沒有保險的話就很大條。或是說你今天出了比較大的意外,健保沒有 cover 的,那就很麻煩,所以還是要做一些保險去保護自己,特別是高槓桿的險,如果說有需要的話。
所以講到這邊,你就可以很明確的知道,就是你要嘛要會賺錢一點,要嘛其實你也靠節省的方式。舉例說,如果不用花到 100 萬,你只要花 50 萬,在 4% rule 的狀況之下,你就只需要 1250 萬就可以退休。如果說今天是在 2% 的狀況之下,你就需要 2500 萬。所以當然,如果報酬率下降的話,你需要的錢就更多;如果說你的欲望增加的話,你需要的錢就更多。
可能很多人聽到這邊就會覺得對未來感到沒有希望,因為在台灣的薪資結構環境之下,其實最有錢的一群人,可能是除了醫生、機師那些人之外,那蠻多是科技業的人。大多數的台灣人可能蠻多是在服務業裡面,那在一些論壇上,可能你越看越南國,因為每個人都宣稱自己年薪 300 萬,但實際上我們就知道說,在台灣你可能三十幾歲可以拿到 100 萬以上,你已經是前 10% 的人了。所以大多數的人可能都很難去靠現金,就是我工作的收入,然後去賺到我們剛剛講的那個目標。
但你要知道,其實有錢人為什麼會有錢,我們都講說錢滾錢,所以錢滾錢在這時候就可以幫助你非常大。因為我們剛剛講的狀況是說,你今天馬上就要退休的話,你需要這樣的一筆錢,可是你並不是現在馬上要退休。所以如果你越早加入資本市場的行列的話,動用這個錢滾錢跟複利的力量,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之中會多一個動能。一個動能可能是來自於你換工作、增加更多的副業、或者是說老闆賞識你、給你更多的錢加薪,這是一個動能;另外一個動能,其實就是儘早加入市場,拿到複利的效果,幫忙推升。舉例來說,在這兩年充滿少年股神,大家報酬率都突破天際,都這種幾倍級別在算的時候,如果我們講保守一點,想保守一點,你一年有個 10% 好了,假設說你期初投入的本金是 100 萬的話,100 萬乘以 10%,你在第一年可以賺到 10 萬,所以你總本金就變成 110 萬。因為你沒有把這個錢拿出來,因為你還沒有退休,所以 110 萬在第二年的時候,就會變成你要用這個 110 去乘以 10%,它就不是本來的 10 萬,它就有複利的效果加上去。按照這樣去算的話,差不多到第七年的時候,你的本金可以直接翻倍。所以在過程之中你又還有持續地入金,你就會發現這個複利的效果可能到某個年限之後,可能就是七年、十幾年,它搞不好可以直接比你這個在本業上賺的錢還要來得多,這個是蠻高機率的。
但就想如果你今天是越早開始這個流程的話,它對你是更有利的。複利的效果就是說,你在越早期的本金其實越值錢,因為時間的這個滾動之下,在比較早的那個本金是比比較晚進來的本金更有價值的。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說我們要盡力地不要去把這個本金輸掉。很多人會在過程中,希望去追求一些很暴力的報酬率。其實我覺得在整個世界上,蠻多東西都是一體兩面的,如果說你要追求很暴力的報酬率,往往代表這個策略它也會有很暴力的回吐。我在玩那個金卡的德州撲克的時候就特別有感覺,因為你可以看到牌桌上其他人的歷史紀錄,你會發現說有些人他過去曾經在一把贏到超級多錢,那他可能打了這個 20 幾萬把,我才玩了幾百把,隔壁坐一個打了 20 幾萬把。那你看他的那個存款,就是他現在有多少錢,那錢超少的,就他曾經風光過,賺過很多錢。像很多很厲害的那種少年股神,他可能曾經在股票市場裡面就是一次就海撈,如果你有守住,你有守成的話,那恭喜你。可是蠻多人其實到最後會守不住,所以你未必要去追求這種很暴力的報酬,因為第一個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
如果說你不相信我講的,你去問營業員,不要問那種剛進來一兩年的,你問那種待得比較久、老營業員都會跟你講,贏家是少數,然後短線贏家真的是少數。大多數可以賺錢的,都是偏比較長線一點的,或者說做這種指數買大權值的人,比較有機會。那雖然你沒有很暴力的報酬,可是你在長期的這個複利的效果滾動之下,其實你搞不好贏過那些可能現在看起來非常非常風光的人。我意思就是說,你不要因為自己使用保守策略,然後就覺得好像不如人,然後有時候就按捺不住就想要跟人家衝一把。蠻多那種「臨老入花叢」的就是這樣,他可能一開始都好好的,然後看人家屌賺,看到最近那 NFT 屌賺,或是說一些飆股屌賺,他就想要去跟一把,然後血本無歸,然後可能本來的規劃就全部被打亂了。
那你要知道,當你今天去使用這種非常高風險的操作,年輕的時候玩可以,因為你隨時都可以失敗重來。可是如果你今天已經累積到一定的本金,你是退休前,你在退休前幾年你爆掉的話,那非常可怕,這是我們講的臨老入花叢。所以如果真的要硬幹的話,就是年輕的時候趕快去硬幹。那這個跟脫星的邏輯就有點類似,在不紅的時候可能演那種三級片,就他媽直接全部脫光光跟你拚。到最後你會發現紅起來之後,衣服就一件一件穿回去。那其實我們在資產規劃上也是這樣,一開始真的蠻多人會拚,其實我也蠻鼓勵,就是你一開始沒錢的時候你可以拚,你不要去借錢,你不要去做一些你能力不及的,可是你去押一些所謂的題材飆股什麼的,我覺得在所難免,我不會覺得這是值得撻伐的事情。只有那種很保守很傳統的會跟你講說這樣不行。因為我自己過來人,所以我知道一開始一定會想要這樣做,這很正常。但你開始有錢之後,你就會開始慢慢地趨向保守。因為你十萬塊 all in 賭二稿,輸光也沒關係,媽的我回去要打工五個月就好。可是如果你今天是已經來到一百萬、一千萬,那不是說什麼工作一下子馬上就賺回來的錢,所以你當然你會做比較保守的事情。
所以你就按照自己的步調去做規劃,這個複利的效果是非常可怕的。那這條道路,就是長期投資自己的道路,當然一定會有很多人跟你講說,長期未來是不可掌握的,我們就做短期。一樣去問一些營業員,去問一些真的在股票市場待很久的人,大家會跟你講他們的看法。那我能夠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說,我覺得第一個就是說開源是非常重要的,你不是說只有你的這個本業,如果可以有副業的話,那副業來挹注一點。然後那本業也要持續地去追求精進,可以賺更多錢、跳槽。那節流也是非常重要,就是你少花一點,不要花這麼多,不要鋪張浪費。那要存錢,存錢在股票市場裡面是被低估的一件事情。因為大家都喜歡聽那一種什麼,十萬、二十萬翻到幾千萬的,很多媒體都喜歡報這樣的故事,其實蠻多他們自己不是講這樣的故事,因為我自己就是苦主我知道,我跟記者聊半天,他媽他就是寫這樣的標題。所以我現在已經不接任何記者的訪問,因為我知道他們就寫這種垃圾東西。所以因為這種東西大肆特別報導,所以大家會很低估存錢,都會覺得說真正的股神,真的會炒股,就是要這樣子,就是要從小本金然後直接硬幹上去。但這樣的人很少見,非常少見,而且其實蠻多在過程之中都還是有持續入金,包含什麼在一些討論區跟論壇,持續入金是一個很可恥的事情,好像這種感覺,就大家會覺得「啊你還不是靠家裡」、「啊你還不是靠什麼你本業收入很多,本多終勝」,其實真正就是要這樣做,只是很多人會有一些錯誤的幻覺,就覺得我應該是要用小本金翻大才是投資高手,沒有這樣的事情,真的沒有這樣的事情。
那再來就是你靠這個時間去幫忙你炸出更多的一個報酬,這個會對你的將來都會造成很大影響。我也是慢慢才理解這件事情,因為我一開始就是做比較基金的東西,尤其是從錄節目至今也就短短的兩年,那這兩年其實對我自己就造成很大的改變。只能說,很多轉變會慢慢地產生,那有些東西一開始年輕的時候我也聽不進去。這邊跟大家分享就是一些可能當初我聽不進去的東西,我知道大家現在可能也會聽不進去,年輕的時候就想要拚想要啥小的,有些幸運的就成功,有些不幸的可能就從此跟大家講說,股票市場是一個很可怕的地方,不要進去。那可能是因為它是用這種最 all in 的方式跟它幹嘛。如果你就是單純地去做這種所謂的指數配置、大盤配置,這幾年報酬其實超級好,這十年都超級好,你就穩穩的,你可能每年 10%、20% 這樣,就超好的。所以你根本就贏過那些可能他短暫衝出兩三百趴,然後之後就被洗出市場的人。所以這個真的是你要經歷過才知道。
在那种大牛市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在意这个,大家都会跟你拼说谁比较会赚,赚越多那个就是你懒叫最大根。那等到开始进入一些修正循环的时候,或者说甚至进入重病、熊市这样的状况,你就会发现可以守成的人,然后前面屌赚、然后可以守住的人是真的很少的。那如果你透过这种长期指数的复利效果的话,你就会发现说,你有时间的加成之下,你的胜率会高很多。那也因为这样的一个加成,所以你本来只是靠自己很努力的去拼,就是你退休要累积到这个本金,你会发现超困难,但因为有投资的帮忙之下,其实你会加速达成目标,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接下來我們就有 QA 的部分。
第一位,**林春漢**,他說:「**股海無涯,癌大您好,身為長期聽眾先五星來一發。請教一下,目前在投入股市的時候,維持心態、停損點、分批進出、趨勢交易、關注各報告,還有沒有什麼可以加強的呢?**」
你列的東西每個看起來好像都很簡單,可是實際上像那個維持心態,你搞不好就好幾年才可以克服了。這個是在股市裡面,特別是做短線的,很多都在克服自己的心魔。你一開始聽你會覺得,幹你們在公三小,你自己進去做你就知道了。所以列出來都很簡單,實際上這每個東西可能都要花一段時間去理解。
下面一位,**床上的 Pornhub addict**,他說:「**QA 留下一行跡。QA 蘋果吃我留言一直留言失敗。**」
這邊講一下,蘋果留言不會馬上出現,他要等一段時間,它 refresh 一下,可能幾個小時或是一天之後才出現,所以不是它把你吃掉。
他說:「**最好看小妹特來請主委救救持股,疊爛的疊爛的,但沒有在怕,持續信仰之月。聽說 1 月 31 號開獎,所以年終就給他幹進去。結果 all in 環球晶,新併購的德國世創,仆街,只能繼續認真工作。話說之前提到的公司轉型,拿了一下內部資料來看,部門毛利率 60 到 70%,還真的是有逐漸轉型成功,未來分拆子公司上市看來是有機會炒一波、認股認到高歌一曲。如果後續死在水裡岸邊,再留言分享。請主委用機器人的聲音說『BBCBC』,有好喝哭西奈。**」
不會機器人,不要每次都做這種強人所難的事情。然後他講說他之前提到的公司,不是你不要賣關子,你提什麼公司你就把它講出來,因為 Pornhub 每次在這邊提一些東西就會上漲,所以很多人都講說他是喊盤主力。我到現在還真的不知道他講的公司是哪一家,有興趣的可以查一下。
說他賭這個環球晶,其實賭環球晶我不會說你一定是錯的,因為這就是所謂的事件型交易,就是很多交易員本來就會玩這個,很多機構就會玩這個。你就知道說如果他真的有併到的話,EPS 直接往上拉,那股價衝上去可能九百、一千我覺得都沒有問題。但併失敗你就要賠償什麼的,所以它本來就是你要去算好,所以下檔可能會賠多少,然後上檔可以賺多少。一般來說去賭這種東西,我會建議用選擇權去賭,因為選擇權下檔就歸零就這樣,所以你可以很明確地控好風險。那台股的話,舉例說你用現股去賭,最差最差有可能鎖好幾根跌停,你連跑都跑不掉。所以去賭這種事件型交易,第一個如果工具用對可能就不錯;第二個,他本來就要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所以我不會覺得說你這樣做是不行的,只要你有控好你資金的位置都還好。
然後再來就是,環球晶在 12 吋的矽晶圓擴廠這邊還蠻樂觀的,就是可能到 2023 年我們會看到供不應求,這是有機會的。但是短線上,他還是這個營收成長應該會是蠻強勁的。這是我對於產業的觀察,那不是給大家投資建議。那再來就是,你也知道有時候營收上去,股價不會跟著動。
下面一位這個**南投埔里長髮族**,他說:「**不停損哥。癌大好,我身邊有個朋友叫做足球文,他永遠都不停損,他說買的股票都沒有停損過,反而下殺都會攤平。那在 2020、21 年都被他賺回來,所以他都會跟我講說幹嘛要停損,遲早會回來。但他在萬六的時候買了數十張的 50 反一,也還在抱,可以請癌大幫忙開示嗎?**」
那除了癌大英雄,你停損美麗。其實停不停損未必,就好像說如果今天買指數,你選擇不要停損,我覺得還好,就是你薪水可能打進去,打之後然後就不賣它,你就把它凹著。所以最大最差的一個結局,當然有些東西可能最後面變壁紙,可是長期來說這個期望值也未必是不好的。所以停不停損,它確實不是一個一定要做或者一定不做的事情,他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去買這個 50 反一,它就真的是不建議。因為如果你真的想要放空台股,使用台指期才對的。50 反一裡面有包固定收益商品,而且實際上是脫褲子放屁。等於說你是用 100 塊的資金,假設你今天去台指期就是用 100 塊的資金放空,可是你透過 50 反一等於你是用一部分的資金放空,那你幹嘛要讓人家賺這筆?而且還要抽什麼管理費、什麼有的沒有的。所以 50 反一真的是一個不好的工具,真的要看空台股直接去台指期會比較好。
下面一位**交往7878**,他說:「**第三次留言嘗試,有了!癌大您好,先前有聽到您提到護理師的議題,小弟的姊姊也是相關科系,近期開始實習,但聽他說單位帶他的學姊各種言語或行為霸凌,不只隨便教還罵他、擺臭臉、動作慢,跟其他護理師一起嘲笑他,甚至威脅不準往上提報。那我知道這種狀況各行各業都會有,但護理界的學姊學妹制這種倚老賣老的風氣尤其嚴重,老鼠屎也尤其多,眾所周知。而對一個還在實習、少這學分就無法畢業的學生來說壓力無比大。希望藉由癌大平台呼籲任何人,要大家尊重你的職業之前,請先愛護自己的同仁。而我真心尊敬那些照料社會、貢獻社會的公務員或是民間救災團隊,那至於只求溫飽的人就跟我一樣,在科技業沒有什麼兩樣,對大家來說就是工作而已,沒什麼天使不天使的。用力戰頌,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艘船,但反之亦然,神聖的工作仍然會有很多米蟲。那藉此與大家共勉之。以上分享,非常感謝癌大,也祝福癌大一家大小平安健康快樂。**」
遊,謝謝你。他講的沒錯,其實到我們今天講說什麼醫師、護理師是天使,其實認真講,那在聯發科、台積電工作的人,你不能說他們就不是天使,只是職業不同。醫師、護理師也未必每個人都是抱持那種懸壺濟世「我來救大家」的心態,很多人可能就是他的工作,所以他講的這點我是認同的。雖然他比較政治不正確一點,但沒錯,你不能說什麼在科技業或在其他沒有直接對到大家的人就不是天使,他們也是天使,他們也是在幫這個社會的生產力跟運作貢獻,完全可以理解。
前面提到霸凌的部分,其實對付霸凌最好方式就直接硬幹回去,你硬幹回去大家才怕你。但是在一些職業上確實就沒有辦法,你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特別是那種他要教你、你要從他身上學的,很多他可能以前也是被當狗幹,所以他現在就幫你當狗幹,他是一個傳承,你知道像當兵就這樣。以前我在機師受訓的時候,也是有些教練就是話不好好講,他就是要幹你、就是要羞辱你這樣,實際上你就沒有發現,你這麼幹你也沒有多強,爛得要命。
所以沒有辦法,像家人在醫院工作,還是醫師,在實習的時候也曾經被人家言語霸凌,甚至有什麼踢踹,我相信大家都聽過很多這樣的故事。我們只能夠講說,呼籲這樣的事情不要發生,可是在這種學徒制,你必須跟他學的這種環境裡面就會這樣子,有些人的人品就差。所以你能夠當成是吞,你就吞下去,然後知道你不要成為這樣子的人。那這樣的人,其實我們不會講說期待他的報應或什麼的,但是很多東西大家都會看在眼裡,你是這樣的態度面對大家,你在社會上可能也不會太好過,就只會有更高、比你更大、比你更有錢、比你更有權勢的人他會來欺負你。你會這樣去欺負人的,你都會被欺負。所以我只能夠說,要扛住。很多時候確實就是,在這種有學徒制的環境裡面會比較辛苦一點,但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下面一位這個**REWQ64**,他說:「**優質好節目必推,疫情期間默默的聽完將近一半,也打通很多想法,感恩癌大。**」
謝謝你。
下面一位**三峽哥**,他說:「**炒房炒到少子化第一名。癌大您好,升息已經很多人討論了,可以簡單講一下縮表,以及你覺得縮表對股市的影響?那另外,如果只能選兩個技術指標,癌大推薦哪兩個?你覺得是最有用或是你自己最常用的技術指標?最後可以請癌大唱一下騎龍指標嗎?**」
概念是叫我唱歌。那個升息跟縮表,其實我覺得綁在一起看是 OK 的,當然有些人會故意跟你拆開來講說因為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不用想太多,其實升息縮表你就可以把它當成是一個共同的循環。那為什麼會需要升息縮表呢?其實就是經濟狀況開始轉好了,所以這個是政府認證的經濟狀況轉好,我覺得大家不用想太多,並不是說什麼升息就代表股市要崩了。因為你可以看以前的經驗,當然過去不代表未來,可是長期來說就是很常是這樣,就是升息然後股市就繼續漲,縮表然後股市就繼續動。
直到我們可能這一次的這個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比較誇張的程度是前所未見的,所以搞不好我們會遇到一些前所未見的事件,但目前來說我覺得還沒有看到一些實際上的擔憂,除了一些供應鏈可能反轉,我們已經跟大家警示好久了。那我覺得不用擔心整體的市場,就是直到遇到你才能去判斷,真的這樣,不然你每天在那邊喊崩盤是沒有意義的。就是我每天都說以後會崩,廢話,以後當然會崩,只是什麼時候、然後因為什麼事情?所以遇到再處理,就這樣。
然後再來就是說,那個技術指標是自己最常用的,其實我基本上沒有什麼在看技術指標,我直接看價格、然後看價格的變化、看 K 線,那這是我的做法。那有些人會去輔助技術指標,當然要知道技術指標所有都是靠收盤價跟時間軸拉出來的,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可以直接看懂 K 線跟價格的變化,你可以從裡面獲得一些心得的話,你就不需要任何指標。然後在入門的人,我還蠻建議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MACD,它的邏輯是什麼,它的快線慢線代表什麼,然後它的那個紅柱體是乖離值,你可以了解一下。我覺得 MACD 是一個還蠻好輔助大家看趨勢的東西。但一樣,如果到你夠熟悉可以幫我看 K 線,你根本不需要任何指標。
下面一位**中年韭菜大叔**,他說:「**五顆星吹到主委不要不要。那感謝主委的佛心分享經驗,希望麻煩再分享兩種經驗。一、主委交友圈的朋友高手雲集,是否有什麼共同特質呢?(掛號)目前大叔只看得出都很重視紀律跟閱讀習慣。(掛號)二、跟老婆吵架期間,如何不讓情緒影響股市操作呢?(掛號)說來慚愧,這樣累積蠻久,現在都先冷戰再說,那期間股市操作只能完全不碰,因為硬要操作每次回頭檢視都跟低能兒一樣。(掛號)最後再次感謝,祝福主委一家健康快樂,節目業配接不完。**」
感謝。好,那第一個就是什麼朋友圈高手雲集,其實我坦白跟大家講,不是一開始就高手雲集,那也是慢慢累積。一開始就是幾個朋友一起炒股,然後存活下來就會介紹其他人,有些甚至是營業員幫忙介紹的。那等到做股癌之後,才開始真的認識到很多人,就是有媒體曝光、那有自己的平台發聲之後,就大家會聚在一起。所以現在確實跟以前比起來,身邊的高手是蠻多的。
那感受是怎麼樣呢?就是像你講的重視紀律,我覺得每個都很重視紀律,就是每個都很明確知道自己在幹嘛。然後有一點真的很重要,就是我很常會在我們那個 Telegram 裡面就跟大家講這個,你不要再問人家這個東西還可不可以買、要不要跑。因為我從來沒有聽過自己身邊的朋友做得好的,會問這樣的問題,從來沒聽過。所以有句話叫做 "Fake it 'til you make it",你先假裝你是那樣的人,直到你達成。這個是在歐美影集、劇中喜歡講的一句話,就是你先看那些有錢、或是說那些做得不錯的人,他們的樣態是怎麼樣,你要先試著去模仿,因為他們可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所以第一個特質就是,你要對自己負責,然後重視紀律跟閱讀,這確實都是很重要的事情。然後大概就這樣。
那第二個,他說情緒會影響。對,你跟老婆吵架、跟小孩吵架,還是怎麼樣,那都會影響到你的操作,那個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你說在特別是短線操作裡面,短線操作到之後可能大家都會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情緒管理。當然說你今天看到你一買進就崩,然後連續可能兩三個月都這麼背,或者說狀況很好,可是因為你跟老婆吵架,然後就心煩意亂,隨便進出,然後就很多的虧損。這個是每個有在做短線交易的人都會遇到的事情,情緒管理本來就是超級重要的事情。所以,只能夠說你的做法是對的,就是你就是直接暫時地離開市場,如果你發現你無法 hold 住情緒的話。
那如果說你要我建議怎麼樣 hold 住情緒的話,就是該爆發就要爆發。我發現很多那種就爆發之後超級可怕的,都是那一種平常一直在吞,然後吞到後來他媽的凍不住,直接一波炸的就爆掉。大家說人要做的事情就是你平常就應該要把你的情緒表現出來,因為情緒是會累積的東西,你沒有必要說全部都硬吞自己消化。當然你也不要太自私,你的所有情緒都丟出去給人家,像我就很討厭看到那一種什麼東西都要抱怨的人,你家的事情你丟給我,就是讓我幫忙你煩,我就覺得很煩。但是如果說你今天跟老婆是有糾紛,就一直要去表態出來,就是你不要什麼都想要吞,因為那個東西累積下去是很不得了的。如果說你今天是對最親密的人你都沒有辦法坦白的話,那會很麻煩,所以每次都道歉其實不是一個最好的事情。所以還是要好好地去處理好這個情緒上的東西。那情緒上是自我管理,只是有些是外在的影響,像老婆吵架或什麼的,這東西你要試著去避免它,就讓你自己在情緒管理這一段不用有這麼多的壓力。
下面這個**Evan Evan L**,他說:「**月老孟公公。那主委新年快樂,祝您新的一年鈔票大賺,全家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跟女友都是主委的忠實聽眾,平常都會準時收聽,我們都是這個加入群組快一年的。那不只從群組獲取專業知識,還可以抒發壓力,讓原本沉悶的生活多了一絲喜悅,真的很開心。我和女友也是透過群組認識,那熟了之後發現這位女孩不論是各個方面都好棒,直接煞到我這個肥宅魯蛇。後來努力追求了一陣子,終於和她交往了。說起來主委也是功不可沒,感謝主委創造了這個讓大家交流的群組,那因為你所以有我們,所以如果看到喜帖那一天的話,肯定有你的一份。**」
概念就是要跟我藥紅包是不是。
「**我在她要生日的時候,曾經在這邊留了好幾次,但都沒有念到。那現在我們即將邁入我們交往的第一百天,生日也過了一陣子,那但是否能夠請主委說:『靜芸生日快樂,一百天也要快樂。我沒有忘記要留言,只是遲到了一下下,我進步了對吧!』**」
直接在那邊公然放閃,他媽的。那他不是第一對,也不會是最後一對。就我所知,透過我們群組要嘛交往、認識的已經好幾對了。所以還蠻有趣的,在這邊可能你可以找到一些跟你興趣是有切到的人,因為可能都是喜歡投資理財,不一定有操作,但是可能對這有興趣,有共同話題本來就很重要。那也祝你們百天好合。
下面一位**客家人就是邁**,他說:「**Amber,小的從數年前進入數位貨幣市場挖礦並練膽,那現在看股市起伏真的都沒有在怕。那只要市場有需求就有底氣,非常認同乖大大的想法,沒有時間研究的人最適合跟著大盤走。感謝乖生鮮有趣的話題討論,增加辯證思維。最後請沒有脖子的主委用酸民腔大喊:『請支援收銀!』也請乖大大祝福土城吳先生早日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
吳先生祝你順利,那也謝謝客家人就是邁。
下面一位**許胖**,他說:「**浩哥盡有力,五星推推。感謝癌大每週三六的知識教育,感謝在通勤的時候給我陪伴。癌大對於 Meta 的暴跌會繼續加碼?另外想問癌大要如何判斷一家公司的好壞,是用什麼依據來計算公司的估值呢?感謝愛你。**」
Meta 會不會繼續加碼?會,我會繼續加碼這一支,但是他不會是在接下來的重點,因為我講過重點我會放在車用跟通訊。再來就是說,要怎麼樣判斷一家公司的好壞,基本上有幾個指標。第一個就是公司經營人,我覺得公司的經營人是超級重要的指標,到底是誰在 run,它是不是一個好人、是不是一個聰明人、是不是一個天才。一般我會蠻喜歡那種天才的,但是天才你就要注意,他可能會有一些超出想像很大的一些操作,像馬斯克之間有時候講什麼,股價就有超劇烈的波動,這個是你要去承擔的。那再來就是一家公司的金流是不是穩健的,特別是自由現金流,如果說他是有持續地把錢收進來,營收也在持續地成長,這個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指標。但是我當然也可以接受一些虧損中的公司,可是我要看到你的成長性。
所以公司經營人、金流、成長性,還有就是可能裡面算我排得比較後面,但也不是說他比較不重要,也是非常重要,就是未來的題材性。題材性對我來說超級重要,就是說,我不會去買一個看起來沒有在風口上的產業。這跟很多人不一樣,很多人喜歡去撿便宜,他們要挑一些現在大家沒有人在看、爹不疼娘不愛的。但大家知道我自己是右側交易,我是偏那一種就是看對加碼的,我不會去攤平或什麼的。所以我會挑一些在趨勢上的東西。那舉例來說,在接下來幾年哪一個東西會缺?好像我剛剛前面講到說,環球晶的這個 12 吋晶圓看好,所以 12 吋晶圓相關的東西就是我會去看的;那車用的庫存還很低嘛,所以這就是我會去看的;那衛星越設越多顆,這就有去看的。我會去看哪裡有成長性。所以對我來說,那一家公司好壞,你要有在趨勢上,還有跟他前面講的內在條件都要達成,就是一家好公司。
那是用什麼依據來計算公司的估值呢?首先第一點就是,你要有辦法先預判一下這家公司可能未來一兩年的 EPS 是多少,至少我先看到一年,兩年、三年之後的事情可能未必,但是你要可以先判斷出接下來的這個成長性,然後跟他可以賺到錢是多少。那之後你可以用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我用一個 forward P/E 的方式,就舉例來說我預計某一家公司今年賺 60 塊,但是明年他可以賺 85塊,所以他的估值,你不應該用現在 60 塊去給,你應該用 85 塊去給,這個東西就是他有一個讓股價去修正的空間,我會這樣去抓。
那比較進階一點,有時候會使用這個 DCF,就是現金流折現。可是這個東西我已經跟大家提過他有一個缺點,雖然他看起來很帥,很多人拿來用,然後聽起來很酷,那有些人可能也是開課在教這個東西,但他最大的缺點就是,你是假設未來都不會改變。可是你在股票市場,你不用待久了,你待過一兩年就知道,一家科技巨頭突然決定要做某個東西,那你成長股的這個成長性可能、或是說金流可能就整個被打亂掉了。那或是說,不是科技巨頭,就你同業競爭也會造成改變,下單有時候下給他,有時候下給你,也會造成改變。所以你憑什麼決定你可以預測未來十年一家公司可以賺多少錢?所以 DCF 我覺得拿在科技股的預測是不太好,不太好,因為變化太大了。但傳產股可以這樣去看,可以相對這樣去看,那它還是一個輔助。
所以大概就是用抓 EPS,然後去估一個 P/E,用同業的或是說歷史的一個均值去判斷一下。那再就去比較一下這家公司有沒有卓越之處,有的話就可以多給他一點。那再來可能就是,可以搭配這個現金流折現去稍微推一下,然後去給出一個公允的價值。那這公允的價值是對你自己來講,可是對於別人來講未必。所以在股市裡面我們有時候會講說尊重市場,尊重市場就是說,一樣會漲的五個東西,為什麼有些股價表現的比另外一個好?就是市場上大家喜歡。這個去了解一下那個凱因斯的理論。
下面一位 **JerryGoogle**,他說:「**羅馬機場之確診隔離。主委您好,我先吹捧先。那上週到羅馬跟 Formia 玩了六天,結果要搭飛機回家時確診,那被帶到羅馬機場附近的防疫飯店隔離一週。那身上只有一支 iPhone 跟 Kobo Libra,請求精神糧食支援。那有沒有推薦各種 Podcast?另外既然是留羅馬,想請問羅馬有沒有私藏的餐廳或是值得帶的紅白酒?**」
那一樣就祝你早日康復,應該是沒有什麼事情。餐廳,我覺得在 Piazza Navona 上面有一個 Osteria Bellini 還不錯;然後有另外一個在那個很有名的大噴泉附近,叫做 Piccolo Buco,它是一個 Pizza 的餐廳,那也很讚,但是不要假日去,假日會整個爆掉,然後就連老外都會排隊的,老外其實不太喜歡排隊,但連他們都會排隊的餐廳。大概是講這兩家可以去吃看看。
下面一位**爆炸馬斯特**,他說:「**夕陽依舊那麼美麗,明天還是好天氣。**」
下面有一個**一星仔**,我們就跳過。好久沒有一星仔。跟大家講一下,我們會跳過一星仔,不是說我們不接受批評或什麼的,就是其實很多五星也是要來跟我切磋,或是說講我哪裡做不好,然後大家可以去互相討論,我覺得這都是良性的。我之所以會跳過,在這邊跟大家補充一下,因為太久沒有一星仔,所以我們藉此機會分享一下,就是說其實有很多的創作人、藝人、紅人、影星、明星,他們真的花太多時間在面對那些不喜歡他們的人。可是不喜歡你的人一定都會存在,而且很多不喜歡你的人,我們今天就好啦,我們就直接開上帝視角,大家來看,他可能也比你窮、生活也沒有你好,他能夠做的就是來做這種不對稱打擊,就丟你一句,然後有些人就被搞到真的得憂鬱症。我覺得什麼 YouTuber 的創作者,他們每天都會想這個東西,或者是像是那個呱吉跟呱吉,我覺得他們兩個就是蠻明顯的,就是他們今天只要被批評,他們就花一大堆篇幅去回應這個人。
但是你就知道這些人他們就是生活中什麼小都沒有,如果我今天是一個開餐廳的人,我跟你講,我專門去治奧客,只要敢在我的餐廳,我就把你弄爆。像這種來我們店家裡面,假設節目是一個店家,你來侵門踏戶的,我就覺得很可惜,就是蘋果的這個留言我沒有辦法知道你誰,如果知道你是誰,我一定也不會跟你客氣,你踏我就是踏你,我就是那一種,你要弄我我就把你弄爆的,而且我要把你弄爆更簡單,我就請個人去處理就好,根本就不需要自己來處理你。所以他們來做這種不對-對稱打擊,就是要去影響你,然後去秀一下他的存在感。他最厲害的,你叫他,不好意思你來論理試看看,不好意思你開個節目試看看,他們一個屁話都講不出來。所以真的不要在意那種廢物酸民,跟大家強調一下。也不是說什麼有要指教你的就是酸民,你可以用你的意見,你可以對我有批評,我是不是也可以對你有批評?所以不要講說什麼,所謂的公眾人物他就要站著給你批評,沒有這種事情。
下面為這個**商品弄**,他說:「**星期三,接力去爬山,謝謝主委分享。請問主委在台灣喜歡爬山?想請問癌大對於遠距醫療的前景?最後請癌大幫我念個順口溜:『接力跑接力,交棒給隔離。隔離不隔離,不給力,半路就嗝屁。』那謝謝癌大,祝福癌大全家平安健康。**」
這是什麼奇怪的嗜好。再來就是遠距醫療的前景,我之前有買過 Teladoc,這個半年、一年前的節目我跟大家講過,也是我這兩年在美股裡面比較大筆的一個停損。那我對遠距醫療看法怎麼樣?就是在台灣看起來好像還沒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性,但在美國之前看他成長性很不錯,但是之後財報有拉緩,我對這個東西就打一個問號,而且開始有一些科技巨頭的介入,所以我覺得對於小型成長股就是做這一塊的,可能之後壓力就比較大。那在台灣喜不喜歡爬山?我沒有什麼在爬山,但我老爸非常喜歡爬山,那我也是很感興趣,但是我從沒有實行過,可能之後有空會去爬看看,因為台灣的百岳也真的還蠻漂亮的。
下面有這個**小鋒$$**,他說:「**五星推推,那感謝癌大,讚嘆癌大,優質好節目五星推爆,癌大一家新年快樂。**」
謝謝你。
那下面一位**木柵鐵觀音**,他說:「**特特威武,那癌大好,我極度看好 Tesla,覺得他長期來看一定會噴爆。那如果開三倍槓一直擺著不動是可行的方式嗎?**」
那謝謝。Tesla,畢竟我們從最早講 Tesla 到現在已經不知道幾倍了,所以你到現在要我再去跟大家講說,這東西可不可以像你這樣槓桿去押,認真講我是不太敢。我雖然我自己都是抱著,但槓桿去買就是又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如果今天遇到大幅的下殺,就可能會斷頭、停損什麼的。所以不太建議一開始就槓桿開滿直接去靠一個東西,不管你多看好都是這樣。應該是你看好,然後慢慢加、慢慢加,或者說慢慢上槓,慢慢上槓會比較好一點。
下面為這個**iPhone+KKBOX**,他說:「**五星吹到往生,會吹到會有抽 Gogoro 嗎?**」
我之前有人在那邊一直叫我抽 Gogoro,好像是 PTT 那邊來的梗吧。那我只能講說,他要來業配我就來抽,只是 Gogoro 的話,天下講說不好,不要抽 Gogoro,就是大家的意見。那我們可能就抽一個等值的東西吧,有空我們來辦個這個感謝祭。那就這樣,先聊這邊,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