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18:💸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水果豬高級進口水果店贊助。
水果豬專門經營從日本空運來台灣的頂級水果,並獲得日本農協認證。他們的水果除了品項非常好之外,服務很好,在運送的過程之中也很小心。上次在我們節目廣告,銷量異常的好,大家非常的支持,回購率也很不錯。根據老闆的說法,蠻多是海外的聽眾買給國內的家人,在國內這邊,大概是三、四十歲的聽眾買給自己吃,大家都非常懂得享受生活。
我自己也很常透過水果豬來送禮給朋友,因為送這個東西品項好、東西又好吃,大家看了都很喜歡。我自己是很少買給自己吃,不過因為送給朋友,朋友就會回禮給我,所以我就透過這樣的方式吃到蠻多水果豬的水果,他們的水果吃過了都說讚。朋友說他上次收到那個麝香葡萄,回家小孩就吃光,一顆都不留給他。上次的葡萄銷量非常好,這次他們跟大家推另外的東西,因為看到我們這邊回購率不錯,想說回來再跟大家放個福利。
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是草莓:淡雪草莓跟福岡草莓。外型紮實鮮紅,口感甜而不膩,香氣特殊濃郁。這邊要再放福利給大家,即日起到 3 月 31 日為止,全館限時優惠滿千送百,官網輸入折扣碼「gooaye」。在這時間之前,你要送禮自用都可以。他們主打是草莓,如果說你想吃看看的朋友,或是想要找禮物來給自己的家人、朋友,或是說送老婆當情人節還是生日禮物的話,千萬要把握這次機會。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
---
上一集節目也有聽眾在 Q&A 裡面提到說,有時候跟老婆吵架,導致心情受到影響,在操作上就受到了一些衝擊。那我覺得,我跟大家講一下我的看法,就是我覺得情緒這種東西,是沒有辦法說什麼我就吞下去的。當然,如果說你只會見到這個人一個月碰到一次,一年碰到一次就算了,每天都要碰到的話,你全部都吞下去,要嘛你是天賦異稟可以把它消化掉,大多數的人我覺得那都是累積。所以你與其等它爆掉,不如一開始就慢慢地把它宣洩出來,就是你要把你的想法講出來。
大家如果看過,就跟在股票市場很多道理一樣,跟大家說方法很多種,你怎麼做都可以。就跟他分享,我在 YouTube 上面看到一個聽眾的建議,他的留言,這個留言是蠻有趣的,想說分享給大家。這個應該是兩性關係大使,我覺得照他的這種論述,他要開課出書、或是做訂閱教你怎麼樣跟老婆共處,我覺得都沒有問題。
那念一下他的留言,就是來自「陳怪民」,他說:「講到跟老婆吵架,就要分享一下,在家裡我都是我行我素,完全百分之百自由,從來都沒有在吵架的。我想洗碗就洗碗,想拖地就拖地,誰都不能阻止我。這所謂大事我決定,小事老婆決定,是大事是小事,是老婆決定。」這個非常霸氣的男人講出這段話,我會知道說在兩性關係上面,他應該是獲得了 100 分。
那我們在 Telegram 裡面也有朋友在討論這樣的東西,來自「原大」的「看戲」,看戲就有聊到這件事情,就有提到說,他在家裡反正他學會一件事情,就是說他就是安靜。這其實也是我的心得,很早在節目裡面跟你講一些東西,可能覺得說這個男的很坦白很酷這樣,其實我自己學到的經驗就是 Shut the fuck up,如果說你要當一個好老公的話,你就是他媽閉嘴就對了。
這個閉嘴並不是說什麼我們就不去參與良性的關係跟互動,不去參與家庭的討論,不是這樣子。就只是最後面你就發現說,其實如果老婆開心的話,生活是更好的。有可能我會吵贏她,然後她就照我的方式去做,但她就會不開心,她不開心之後我的生活也難過。所以最後面發現說,乾脆就讓你,雖然有些東西你的決定我知道說這個就是有問題,我做了一件就是增加很多的力,或是說要因為這樣子浪費一些時間,但你知道說如果說你沒有聽她的,她不爽的話,之後你要費更多的力,你要花更多的時間。
所以如果說大家想要聽我對於兩性關係維持的一個中肯建議的話,我就覺得男生就要學會閉嘴。男生真的學會閉嘴的話,你會發現在生活之中暢行無阻,很多事情都解決了。就是你可能會看起來像是在現在吃了一點虧,「幹,老婆講那個懶叫話根本就錯的,我為什麼要吞下去?」感覺是吃虧對不對?但是之後你就會發現,長期來說你會贏。不過你還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並不是說什麼你閉嘴就是完全不講你的想法,因為你該講的還是要講。你就把你的想法講完之後,之後老婆講什麼你就點頭就對了。如果老婆氣消之後,她就會回來跟你討論你跟她講的東西;然後如果說你把她弄生氣的話,什麼都不用討論,這是真的。我在這個極端感情之下,以及現在結婚之後,我覺得花了一段時間來學會的一個課題。其實蠻多課題都是等到年紀到了才學的。
那現在 YouTube 看到一個蠻有趣的影片,就是有一個看起來超像硬漢,然後確實是硬漢,忘記是什麼三角洲部隊還是綠扁帽,反正就是特種部隊退下來的。然後在不知道是 GQ 還是哪一家媒體,他們會做一個特輯,就是放一些電影的影片,然後問你說在電影裡面演的是不是真的。所以在這位大叔的訪問,就是放一些什麼軍事影片,然後問你說裡面講是不是真的。我第一次看到他是這樣,後來看到他有一個 Podcast 的影片,那我覺得蠻有趣的。
在影片裡面他就提到說,大家今天看到一個人上來要挑釁你、要跟你打架、要出來輸贏,他就會跑走。大家會嚇到說「幹,你這麼壯,你為什麼要跑?」他說:「我覺得跑走,即便這個人很瘦,我還是會跑走,因為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帶刀,我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其他武器。」那有些人會覺得說,為什麼我不要打回去?因為打回去的話,如果我把他打死,而且很高機率(probability 高)我會把你打死,我自己會吃官司,我會被懲罰。那如果說我沒有把你打死的話,你也會告我,所以我也會因為這樣子有很多的麻煩。但是如果跑掉的話,這些東西都不會發生,可能你會覺得自己的人格、那個自尊有一點點受損,可能那是小事情,因為你最終的目的是要看長期的。
就像我們前面講,你暫時的閉嘴並不是說我現在吃一個小虧,而是我不想要製造未來更多的麻煩。那我覺得這影片對我來說覺得滿中肯的,因為我以前是會去可能國高中生的時候,直接說什麼大家吵架,直接揍同學的臉這樣。那當然你就……我沒有把他打出傷或什麼的,就是說你會想說如果那時候打架,不小心把人家打出什麼傷,其實你可能現在就不會在這邊。當然有時候是別人挑釁你,我自己不會主動去弄人家,可是就覺得有時候真的就差一點點可能就會出問題。
或者說你在路上遇到那些瘋狗,所以我以前也是路上的瘋狗,那在台北過馬路的時候騎 U-Bike,那公車直接要轉過來差點把我撞到,明明就是我是綠燈,我直接拿 U-Bike 砸他的那個公車。然後還有一些計程車也是不讓人的,反正每次我會發火都是有人不讓我。然後有老婆小孩之後現在也是,就是會很生氣這樣,就覺得你本來就應該要讓行人,這是很基本的常識,你假裝視障沒看到。以前就很生氣,就會叫他下來,我就要跟他輸贏的,對,但現在就發現,你叫他下來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就是這樣子的人,其實他之後還是會繼續做這樣的事情,就整個社會就這樣。
那以我的角度來說,就是如果說我今天是已經什麼都沒有了,那我就會去成為那一種什麼檢舉達人之類的,我就是跟你拚命,反正我這輩子就是以剿滅你們作為我的人生的目標。但後來就發現沒有辦法,就在社會上就是遇到他媽各式各樣的人,也遇到各式各樣的糾紛;你在婚姻裡面也遇到各式各樣的糾紛,如果說每一個你都要拿你的這個精氣神下去跟他耗的話,就會不太值得。所以看起來好像是你長大了、變老了,但其實不是變老了,就只是你更聰明了,越老但是你越聰明,越來越知道說怎麼樣可以做出一個最佳解。所以在那邊分享給就如果說你有遇到類似狀況的朋友們。
---
好,那我們節目一開始就先跟大家聊一下通膨相關的話題,因為最近可能你在媒體上會看到很多這樣子的一個討論,所以可能就讓很多人覺得很緊張,通膨這麼高,我們該怎麼辦?可能很多人也不知道到底實際上通膨對你的影響是怎麼樣的。
之前有很多人是在討論說 Fed 講說通膨是暫時性這句話,那針對這句話有很多的討論,也有很多的辯論就產生了。就說到底這個通膨到底是不是暫時的?我覺得去討論這個很低能,你花了很多時間討論這個是超低能的,因為物價是僵固性的。也就是說,我今天的東西漲上去之後,你會發現很難降回來,你幾乎不會聽到有物價上漲之後再調回來的。所以到底他那句話「通膨是暫時性」是代表什麼樣的意涵?你可以在各種媒體、各種地方看到不一樣的論述,可是我覺得一直去那邊鑽牛角尖是沒有意義的。就算對,通膨是暫時性的,所以你之後看到年增會往下拉,因為基期也變高了,可是物價就是回不去了。
當然這是兩個不同的討論,只是在很多人的想像跟認知裡面,他在意的東西就是通膨的影響是什麼?那影響是什麼呢?就是說你買車變貴,你買房變貴,那你買食物也變貴,買雞蛋也變貴,這個就是所謂的通膨所造成的一些衝擊。那這也是我們之前跟大家提到的,為什麼你要投資,就是你要去避開通膨稅。你持有一堆現金,你就會吃到通膨稅,這也是 Ray Dalio 講說「Cash is trash」的一個部分原因之一。
雖然我跟大家提過說,每次市場下跌的時候,大家就會出來酸 Dalio 說,你講說什麼 Cash is trash,我現在有 Cash 的話就可以加碼了。人家就不是那個意思,人家的意思就是你當然還是要守住,你當然不是說現金就全部丟進垃圾桶,他意思是跟你說你握著一大堆現金,他就是 trash,因為它就會一直去往下貶損。特別是在這種通膨年代裡面、資金氾濫的年代裡面,你發現說資產價格一直變貴。你以為說今年的分紅很不錯,今年在科技廠一大堆拿到大紅包,Yes!去買房,幹太讚了!然後去看一下房價發現說比去年增加了二、三十趴,結果你的分紅根本就不夠去買這個房價。
其實我覺得在這個年代,合理的借貸,也就是說你不要超出自己償債的能力,這個借貸是必要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可以找到地方孳息的話,那借錢完全是非常該被鼓勵的事情。除非我們可能之後看到很強烈的升息循環,對於這件事情造成改變,但是我相信長遠下來看,我們的利率還是會維持在低檔。那為什麼借錢會變成是一件好事?因為現金本身是持續在貶損,所以借貸其實就有點像是我做空現金,然後去做多我可能要買進的東西。舉例來說我借錢買房子,就是我做空現金,我做多房地產;那我借錢買股票、買指數,就等於是我做空現金,我去做多股票指數,你就發現說這個生意是很不錯的,而且利率極低。
特別在台灣,在美國這邊買房子,那你看到美國的群友講說可能還是 2.5%、2.6%、2.7%,那台灣可能是 1.3%,非常低。那 CPI 數字開出來的,美國是 7.5%,那台灣的年增是 2.2%,雖然也是創了 14 年來的紀錄,美國是創了 40 年來的紀錄,可是你會發現說台灣的升息壓力其實還是比美國稍微的小一點。當然這也包含了因為 CPI 是有很多東西組成的,那台灣可能在一些物價上我們有一些大政府作為去做的控管,所以可能看起來數字比較漂亮一點。但不管你在哪個地方,反正你都會發現通膨是超過本來我們大家去設想的這個兩趴。那不管它是不是暫時性的,但是物價就是回不去了,所以你的購買力就是下降了,除非你有被加薪,加薪有追過這個物價的上漲。
那物價上漲你要怎麼樣看?你不用去看一堆什麼冷冰冰的數字,其實你用你生活中感受最準。你平常會去吃的餐廳漲了幾趴?那有些一漲可能看起來只漲了幾十塊,那幾十塊一算是漲 30%。它可能是從 50 元變成 65 元,所以不是只漲 15 元而已,看起來好像還好,但這個等於這個物價是上漲了一個 30%。那車子跟房子可能大家比較有感,因為是比較大筆,所以小錢可能大家不會在意。但整體來說,這個組成就是……所以那個物價年增,就是較去年同期,你在去年一樣要去買這個東西它是多少錢。
所以其實我還蠻鼓勵大家借貸的,只要你知道怎麼樣去讓你的錢幫你工作去孳息。但這點其實就刷掉很多人,就是你借錢出來你也不知道幹嘛,可能大多數人就還是選擇把錢丟進去房地產裡面這樣。那這個我就沒有辦法在節目裡面鼓勵大家,因為我自己也不會這樣做。但是什麼借錢丟進去股票的話,當然你要去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就是說你現金流不夠強的話,那你今天遇到一個熊市的話,那你可能就比較尷尬。雖然長期來說,股票指數不會讓你失望,可是你暫時遇到一個熊市,你沒有償債能力,你被斷頭之類的,也會很麻煩。所以雖然鼓勵借貸,但是你還是要去評估一下自己的一個狀況到底是怎麼樣。
也就是說你知道現金的購買力是不好的,它會持續的下降,所以你應該要把現金丟進去資產裡面。那丟進去資產裡面就有很多種選擇,你可以丟進去房子,你可以丟進去股票,這都算,這算是廣義上它可以去幫助你抗通膨的一個資產。有些債券也是可以做到類似的效果。那如果說拿去買車,這就不建議,因為車子基本上是持續貶損。雖然在近期有一點逆天,一個車子買了之後後來發現它比新車更貴,因為現在車子是供不應求,車子的庫存還是在一個低檔,那一大堆車廠現在在拆零件來賣,因為沒有辦法,晶片不夠,所以發現這個供貨數量不夠,導致二手車價格往上升。這也是 CPI 會成長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在美國這邊。那車子就比較不適合拿來抗通膨,因為車子買了就貶損,這個是應該任何有買車的人都會知道。而且車子其實買了其實都會對你日常開銷造成很大的衝擊,因為開始跑來跑去會花更多錢。
所以在這個年代,我覺得投資真的是一個必要的事情,不管你是投房還是投股票。那房子可能很多人會去批評,你說你在囤房或什麼的,所以房子這邊我就不太做更多的論述,因為其實我自己本身對房地產也沒有太大的興趣。那股票的話,就真的滿建議大家的。之前跟你講通膨稅你可能聽不懂,兩年前講你可能聽不懂,但是現在你一定聽得懂,因為你發現東西變貴、你發現蛋變貴,你就知道說你一樣的錢,當時如果說有丟進去股票,你只是單純的丟什麼 0050 之類的,你到現在報酬也是非常好,那你完全可以去抗掉這些物價上漲的壓力。但如果說你就是抱著現金到現在,你會發現你一樣的錢,但是你買到的東西變少了。
所以對於通膨的主要的了解,其實大家到這邊就可以了。那其他就比較偏向是市場情緒的去解讀。市場會覺得說看到這個通膨數字,就會開始猜想說 Fed 升息會不會加速,會不會本來是講說什麼可能升個三次,大家就開始變四次,有些喊到五次,升息一碼已經喊到六次七次,本來講說三次是基調,現在已經變成這個數字越喊越高了。
那 Fed 真的可以解決通膨的問題嗎?這可能是很多人的疑問,我覺得也是很多人的誤解。Fed 當然可以協助解決通膨的問題,但是它絕對不是最主要也不是最核心的,就是有太多綜合的因素。那在這次的很多東西萬物齊漲,然後跟 CPI 的暴增上,我覺得其實跟供應鏈和物流端有很大的關係。Fed 這邊當然一定有關係,因為 QE 大量的資金洪水灌進來也會造成影響,低利息也會造成影響,但是 Fed 能做的其實就是在消費者這邊做控制,但是供應鏈那邊可能沒有辦法透過 Fed 去做一定程度的抑制,那可能最後面就是讓市場機制去解決。
那 Fed 這邊是怎麼樣解決事情?簡單來講就是說,如果我今天 QE 完了之後,現在開始縮表,然後最後開始縮表。縮表就是說它讓它手上擴大的資產負債表,買了一些債券什麼的,開始自然的到期,到期之後就不再額外的多買東西,那去把流動性抽回來,這第一個。那再來就是說在升息的部分,當然我今天把利息提高,就等於說我讓資金的成本變貴。所以資金的成本變貴,可能就會抑制一些人的消費行為。那你就知道市場其實最終就是供需,當我需求這邊受到抑制,大家可能發現說買車的利息變貴了、買房的利息變貴了,或者說刷信用卡的利息變貴了,我就會相當程度的去減少我的消費。所以當我減少消費,在需求這邊減緩的時候,是不是就有可能會讓這個高漲的物價,因為供不應求,所以現在變成要買的人變少,那可能我就沒有辦法漲這麼兇了。所以 Fed 它確實可以透過貨幣政策做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它並不是完全。
其他部分就包含說供應鏈這邊。供應鏈這邊就是大家去年炒股炒得非常爽,你就知道說去年就是缺貨漲價,一個缺字,只要有缺這個東西就可以飆漲。這些缺貨漲價其實最終就羊毛出在羊身上,還好你有投資,因為你有投資,所以你賺到這個缺貨漲價的行情,可是同時最終就是消費者這端,你還是要自己去承受你炒的東西,你炒什麼 MCU、你炒的 8 吋晶圓、12 吋晶圓,相關的成熟、先進製程。台積電成熟製程漲了 20%,先進製程漲了 10% 多,所以都在漲價。那這些漲價就要回歸到、回歸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買東西就變貴,還好你有炒股,有炒股你就抵銷掉了這一段。
那也因為這樣子,就是各種缺貨漲價大家都在搶拉貨,所以導致說東西變貴。但實際上我們看到開始有供應鏈趨緩的現象,包含說前幾集在聊特斯拉的財報就有提到,聯電的法說也有提到,我對於馬斯克講說就可能在今年還是會有很大的供應鏈挑戰這件事情,我打一個問號,我相信其實今年供應鏈挑戰會相當程度的改善。因為其實已經有很多消費品,終端消費品你已經看到有拉貨扭轉的跡象了。所以那也像是一個骨牌效應,當今天一些終端商品開始回歸正常之後,那其他就會一連串倒下去,就會開始回歸到正常,這是我相信的東西。
那除了在供應鏈的部分之外,還有物流面的部分,就是去年也很紅的航運股,還有可能從下半年開始很紅的空運股,空運漲價,那航運大家都知道這個運價,你都會去盯運價,都知道說運價很貴。那其實要很大的一環是附加費,這也是美國政府目前介入在調查,像剛剛前面的供應鏈,美國政府也想要去介入,說到底誰在囤貨什麼要查。但供應鏈我覺得不用查,因為供應鏈非常的競爭,所以當今天已經發現價格扭轉了,大家會使命地拋貨,所以等於讓他們自己互相競爭就會撞出一些東西,就會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在航運的部分、在港口貨櫃塞港的部分,那我覺得政府介入一定程度會有所幫助,因為有些可能坐地起價在喊那個附加費,所以當他們開始調查之後,是不是就有可能讓這個成本稍微往下降一點?
然後再來就是剛剛前面講,因為消費減緩,所以可能透過海運要拉進來的東西可能也變少。但是這部分其實也很大一環跟中國堅持清零有關係,因為畢竟中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廠,他們今天做很嚴格的控管的時候,其實也會對供應鏈造成大影響。所以其實當我們今天討論這個話題,你會發現環環相扣,它不是那麼簡單說如果 A 則 B,又非 A 則非 B,沒有這麼簡單就可以解決這件事情。
但是我相信整體在解決中,包含說馬士基(Maersk)它最新的法說裡面有提到說,就是在下半年可以看到海運的狀況會變好,就是不會塞成現在這樣子。所以這些東西全部加起來,包含說供應鏈的一個扭轉,然後海運這邊他說塞港會解決,那在 FED 的這邊透過需求面的抑制提高你的利息,其實整體來說就已經正在解決你現在看到的 CPI 暴增跟通膨的問題。但是物價還是有其僵固性,也就是說你能夠期待的只是說他們幫忙踩一個煞車,讓價格停在這邊,這個就是已經最好的事情了,就停住或說緩漲,這就是好事。但是你說你要看到什麼顯卡、筆電、桌機、房子、車子有跳樓價格,我直接跟你講到下輩子,這應該是不太可能給你等到的。
所以大概對於通膨的介紹就說到這邊,稍微快速的總結一下。在資金面、在需求面,可能可以透過 FED 的抑制,讓大家消費開始去降溫一點。所以某種程度來說,其實當你今天看到需要升息的時候,代表市場狀況很好,復甦的很好,大家狂買東西,所以我要去降溫,讓這個熱度稍微降一下。再來就在供應鏈這邊,互相高度競爭的狀況之下,我們已經看到一些終端消費品已經有產生扭轉了,所以我相信很多缺貨的東西在今年會改善。
在物流的部分,雖然馬士基跟你講說要到下半年,但認真講,像我自己在去年,你知道其實我去年我覺得最糗的事情就是被一些論壇會拿出笑的東西講說,「哈哈,股癌沒有買航運股」,雖然沒有買航運股,可是去年還是很爽。但當然有買到航運股就更爽,那為什麼沒有買?就是因為在我的認知裡面,貨櫃航運就是一個……它其實一直以來,你問以前的股民,大家都在告訴你說貨櫃輪就是,你要投資不會買這個,大家要買都是買散裝輪,貨櫃輪不會買。那其實當時也做了很多 DD 調查,我當然知道市場上有聽到很多聲音說會缺貨或什麼的、會塞港,但是因為調查到的結果就是告訴自己講說,大概到農曆年絕對結束,結果沒有想到後來講說到暑假會結束,然後到秋季、冬季的時候會結束,到聖誕節就會結束,結果沒有想到到現在,馬士基跟你講說到下半年,所以搞不好你真的不知道它會塞到什麼時候。
但是如果說你相信他們說的是真的的話,那其實就代表說在運價的部分之後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那供應鏈的漲價也會受到抑制。所以整體來說就會變成終端的價格可能就沒有辦法再繼續往上推了,當供需的緊繃已經解決之後,就不會再往上推了。
那大家也不要覺得說什麼漲價是人家要坑你之類的,因為台灣有些平抑物價的做法,我覺得就會讓大家對於商人產生很多誤會,你們都是故意在漲價,有沒有聯合哄抬什麼的?我想說看,台灣之間不是,美國選舉有時候跑出來很多右派,就像政府在做一些物價管制怎麼都沒有人要講?就是你今天去管這些什麼蛋農,那你今天去管一些餐廳什麼的,我跟你講,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讓他不准漲價,他一定會找辦法讓它可以多賺錢。所以其實我一直都不太相信就是說政府的管制會有好下場,因為大家不是笨蛋,你不讓我漲價,那我可能就 cost down,我可能就讓你吃地溝油。這個是……當然我相信人性本善,可是我知道做生意的人,當今天他走投無路的時候,他肯定會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所以其實政府這樣去管真的是好事嗎?那是一個表面,實際上你就知道這個東西一定會有人要犧牲,一定會有狀況的產生,就像健保,大家看起來都有低廉的醫療服務,犧牲醫護,可能大家都不在意。反而不是醫護,當然可能也導致一些很不錯的藥在台灣就沒有辦法進來,因為我白痴,我進來也罵得,我根本賺不到錢,我寧可不進口。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就連供應鏈這邊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那當今天這些餐廳告訴你講說因為塞港、因為成本漲價,他們也是跟你講真的,因為現在狀況就是這樣。但是如果說這兩件事情可以解決的話,那我不會期待他們會降價,因為物價僵固性,這個是一個已經很長遠的事情,這已經沒有什麼好去討論了。但是至少可以期待這個價格可能就不會再繼續往上衝。
那在這樣的年代裡面,其實投資就變成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也不再業配自己,也告訴你你要投資自己、你要聽股癌什麼的,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投資都可以。但是你就要知道說,你握著現金在手上,這兩年一定會讓你有非常大的感受。就是你以前看到一個東西多少錢,現在你薪水沒有漲,但是東西狂漲,你就會理解到這個現金購買力的一個衝擊,那也會讓你理解到為什麼你會需要投資,你需要找個地方讓你的錢不會被這個通膨的壓力給吃掉。大概這樣子。
---
好,那這邊就稍微帶一下能源的部分,因為能源也是 CPI 的構成一環,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環。只是它比較難跟前面什麼消費、投資端,然後跟物流、供應鏈做一個連結跟結合,比較難一起討論,所以稍微拉出來獨立跟大家講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因為我們近期其實有看到 WTI 西德州原油的價格,其實已經快要突破 2014 年以來的新高,差不多是 106 塊,現在已經來到 94 左右了。那突破之後再往上一點點,110 幾塊就可以突破 10 年來的新高,然後再往前就是 2008 年的那個新高,差不多是 150 塊。有沒有可能會突破 150 塊?目前其實開始有些投行在喊這件事情,因為俄國跟烏克蘭潛在的可能衝突,所以有些人看到這麼高去了。那另外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天然氣,天然氣其實從去年的第二季開始就慢慢的上漲,那現貨的部分其實就是看到在東歐這邊的一些國家,因為有些親人的朋友在,就有提到說目前可能付完天然氣的錢就已經快沒錢了,因為今年的歐洲算是還蠻冷的。
那原油的部分,除了通膨相關的因素,QE 的因素有造成部分的影響,那在一起,蠻多就是剛剛前面提到很多投行一直提到的,就是可能是俄國跟烏克蘭的這個潛在的一個衝突,它可能就會造成能源甚至更緊繃再繼續往上。那我自己怎麼看這件事情呢?我覺得當然如果說打起來的話是蠻有機會的,因為俄國是很大的能源出口國。其實現在俄國在那邊大小聲,他說自己只是演習什麼的,然後在那邊文攻武嚇,但是俄羅斯附近的這些歐洲國家之所以不太敢跟他大小聲,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能源掐在他手上,所以也怕說你斷他的天然氣,或者說你就斷供一些能源,這可能是大家比較擔心的部分。所以可能就只是表示說就是我們經濟上可能會制裁你,但是武力上其實有蠻多國家已經類似表態說他們未必會介入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烏克蘭現在應該是瑟瑟發抖。
那之前俄羅斯也已經打過烏克蘭,就克里米亞戰爭,2014 年也死了萬多人。那時候是俄國的股市比較有明顯的波動,就是跌了蠻多的,但是在其他國家股市就是稍微呈現一個震盪。就是說如果今天只是區域戰爭的話,可能還好,但如果說變成一個更大的洲際戰爭之類的,甚至世界大戰的話,那就另外回事,搞不好下一個黑天鵝就在這邊,我們不知道。
但是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其實我覺得關注的對象或是影響的標的,比較像是對一些國際市場的情緒有一些衝擊。但直接造成衝擊的,就是說不是間接,直接造成衝擊應該會是油價跟天然氣。所以油價跟天然氣近期確實有蠻多的期貨玩家在裡面玩短線。如果說你覺得現在的波動率很大,有一點機會的話,或許你也可以考慮去嘗試看看。但這種事件型交易是比較困難。
那長期來看,其實我覺得各種能源跟油相關的公司,他們已經開始有蠻多,舉例來說像是這個皇家殼牌(Shell),就已經有去做一些轉型,開始要去玩非油的生意、去投資,甚至到最後面會把重心放在另外一塊東西去。所以你說對於油價長期其實是怎麼看?我覺得會偏比較保守,我自己會看比較保守。但短線上有各式各樣的事件可能會催化它,我們不知道。那也不是說什麼電動車的滲透率拉到很高之類的,然後就會導致油的需求就不見,飛機還是要用嘛,那貨輪還是要用嘛,所以總是還是有需求在。但這個不是我自己會關注的重點,所以只是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因為它也是 CPI 的很重要的一環。那目前油價跟天然氣的價格是往上衝。
那在台灣這邊是因為我們有一個中油當緩衝,所以有時候政府就會叫它吞下去。那吞下去的錢是誰出呢?就我們剛剛前面講的嘛,政府的一些管制看起來好像是很合理、對你是好的,實際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就一樣你這些納稅人自己出,只是換個形式去呈現,很多人覺得划得來,大概是這樣的一個狀況,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說它對於這個通膨數字也會有蠻大的程度的一個影響。
---
好,那這集聊到這邊,我們現在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石沉大海,他說「2069 沉」,還倒好想請問您怎麼看聯電的股價和公司未來展望?成熟製程越來越不缺,又沒有大哥的先進製程,現在越攤越多,但感覺會好久一段時間不會動,請主委開示。
這位聽眾應該是剛來,因為成熟製程跟聯電這些東西,其實我們已經講了兩三個月以上,不知道跟您遙控我什麼,因為我自己關注車用,所以我會一直提到這樣的東西。那在聯電的法說會開成法會的時候,還有特斯拉的財報那一集,再一次跟你講了這個成熟製程。那既然上一集反正只要來 Q&A,我們就是有問必答,所以我還是跟你回答一下。
你要先注意一下,那些在 2020-2021 因為缺貨漲價而爬起來的東西,會不會因為缺貨漲價的狀況消失掉,所以就導致它可能不會因為跌回原點,因為整體的市場還是越來越大,但是它可能會面臨一些修正。我當然也不知道它會在法說會之後就變成法會,就先崩,我早就進去放空了,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跌,但我知道我會避開這些東西。
那再跟你講一下為什麼,就是因為在 2020-2021 很缺貨的時候,像聯電它最風光的時候是它的客戶要出錢幫它擴產線。再來就是你今天下單,你可能要等 52 週,有些最誇張的商品就是你要等一年你才拿得到。所以市場它本來自己就會去調控,就是我們剛剛前面講說那個供應鏈的緊俏,它其實本來就會自己去調控,因為沒有人是白痴。當我知道我今天下單在這邊我等這麼久,我會怎樣?我就去找解方,公司就是很有效率,他們就會找解方。
所以很多 IC 設計,它本來投片到 8 吋 28 奈米的東西,它可能就往前疊代,就是它本來也會往前疊代,就是從 4 吋到 6 吋到 8 吋到 12 吋,它本來就會慢慢往前疊代。那製程也是會慢慢往前疊代,就像手機可能從 7 奈、5 奈、3 奈這樣,那一些 Wi-Fi 晶片可能本來也是高奈米數的,然後變成 28 或是變 10 幾奈米,它本來就會慢慢往前疊代,但是因為知道說你缺貨缺成這樣,所以我乾脆提早往前疊代。所以很多 IC 設計公司它已經在做這個世代的演進,因為我面臨缺貨,所以我必須要加速去做這個進程,這是現在進行式,所以這本身就對需求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那再來另外一個很大的需求影響,就是說很多的 IDM 廠他們在 2020 因為超級缺貨,所以它產能整個爆掉,它沒有辦法全部都自己做,它就把一些東西外包出去。那外包出去這些 IDM 廠就是,舉例來說全球的 MCU 有九成都是五大 IDM:Renesas、Infineon、NXP、STMicroelectronics 這些公司在做。那它外包出去的東西就是成熟製程的東西,但因為他們也知道說現在的狀況很好,所以他們自己有在擴廠,那擴廠其實就是從 2022 開始,直到 2023 可能甚至會越來越多這樣。所以它就把它本來以外下單給這些專業晶圓代工廠的東西拉回去自己做,這也是另外一個需求減緩。
所以其實成熟製程在今年到明年,我不會說什麼這個市場就要結束,因為整體半導體的市場還是越來越大。但是我自己會閃開這東西,因為它就變得沒那麼性感,就是有很多利空可能會開始衝擊這個市場,所以就算你抱股可能會抱得比較辛苦一點點。那可以注意的是什麼?因為我們剛剛前面提到說從 8 吋往 12 吋移,所以 12 吋可以注意。那再來就是製程的演進,本來 20 幾奈米製程的拉到 10 幾奈米,好像要開出很多 IC 設計,投片投向 10 幾奈米的東西,所以 10 幾奈米有這個量產能力的是誰?台積電跟 GlobalFoundries (GFS),這兩家可能就是在接下來一年可以去注意的東西。那成熟製程呢,我會覺得稍微看保守一點,你要知道說他股價可以從底部漲到現在,跟這個缺貨漲價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我不會講說缺貨漲價的消失,它就會跌回原點,因為市場整體還是變大,但是它就變成……你知道我們在股票市場,我們去選題材就是這樣,你要選一個在風口上的,它就隨時只會有好消息打進來,然後隨時會有這個營收創新高什麼的。所以我自己會避開,這是我的看法。
下面一位風狗浪不起來,他說「又有 Battle,股市浪不起來換方式浪」,那居然先祝主委以及各位癌粉,新的一年虎虎生風,如虎添翼。小弟去年很多朋友陸續成家立業、結婚買房,聽到裝潢費用讓人嚇到吃手手。想問林口的家當初裝潢是花了多少預算?那如果不方便回覆也沒關係,感恩主委。終於盼到主委準備海歸效勞了。
不會不方便。那你要先看坪數,那個室內大概是 56 還 58 坪,那整個花下來好像花了 800 還 900 萬,差不多這之間。實際上裝潢好像花了 500 萬,然後剩下的是家具跟家電。那如果你在裝潢想要省的話,就是不要用石材,你只要不要用石材,你就可以省下很多的錢,因為有些人喜歡石材,那剛好我跟我老婆都很不喜歡石材,所以因為這樣子就不會花到那麼多錢。尤其花比較多,因為她選一個什麼灰泥漆,那個還蠻貴的。那再來就是說家電的部分,就看你自己的需求,電視同樣的尺寸,它價差很大,可能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技術,所以那也可以去省一點錢。然後再來就是家具的部分,如果說有點預算的,你喜歡設計師家具,當然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說預算沒那麼高的,你知道其實 ZARA 是這樣,ZARA 或是 H&M 這種快時尚,我們不能說他抄別人,當然會致敬,我發現最新設計師紅什麼,他們就去做那個東西,就長得差不多這樣。那其實台北有一些這種工廠直營的家具店,你聽到工廠可能覺得說是有點 low low 爛爛的,可是哇,他那個門市也弄得很不錯這樣,然後也很多東西給你看。那你今天買一個床可以選它的布料材質,那你可以選它的木頭要用什麼;買椅子你可以選它的椅面跟椅子的布料。那整個弄下來可能價格是比那些設計師家具還要便宜,但不說什麼你要叫他去抄那個款式,你知道嗎?因為他是有很多的選項,那其實家具很多也是互相致敬來致敬去的。所以如果你今天去選這種工廠直營的,他應該可以幫你省下不少錢。我覺得如果說你在裝潢要省錢的話,就是大概注意這幾個東西就 OK 了。
那下面會這個「Cloud99」,他說五星來提問,那遲到的祝主委新年快樂。最近小弟家中長輩退休,有一筆 400 萬退休金,想請問主委會怎麼規劃這筆資金的運用?是直接 All in 進去 0050 或 0056 之類的 ETF?還是說分散分批投入各個熱門 ETF 再加上一些個股?那因為小弟本身只有定期定額 00608 對市場不太了解,所以懇請主委給些建議,那感謝主委。PS:家中長輩似乎喜歡有金融股成分的 ETF,但小弟不知道怎麼樣建議,再次謝主委,祝福全家大小、平安健康。
好,謝謝你。那首先,熱門 ETF,我不管你是講什麼,是那種題材性的熱門 ETF,如果是的話,務必要避開,我們之前講過蠻多次。因為台灣投信有壞習慣,就他們喜歡等到行情很好的時候才去發那個 ETF。當然不是說他發了,你買了就等於是要出貨、就要去死,因為有些東西是長多,像什麼半導體 ETF,又不是說他買了之後台積電就有問題了。只是他們就會在可能飆漲之後才發,他們會去追那個題材,你知道嗎?今天可能大家在討論元宇宙,我就發了一個元宇宙 ETF,你買在買在高點上;今天大家在討論電動車,我們就發了一個電動車 ETF,你買了買在高點上。這是他們很常會、很常會做的事情。
所以我會避開這種熱門的族群 ETF。但是你講的熱門 ETF,不知道在講什麼,如果你是說 0050、00878,當然覺得可以。0056 我已經講過 N 次了,我不喜歡這種股息式的,但是有些長輩可能喜歡,喜歡就去買吧。但你要知道你要看報酬率,不是只看股息配多少,你要看資本利得。報酬率就是資本利得加股息加起來是多少才是多少,並不是說什麼他這個股息配八趴,很多配八趴的可能他的長期報酬率輸給一個配兩趴的,這是你要看的。
那以及說金融股的 ETF 我不建議,反正只要是這種題材性的 ETF 我都是不建議的。那你可以自己去組,舉例來說,長輩真的很喜歡金融的 ETF,那你可能可以,舉例來說,花七成的資金、八成資金先去買指數型的,然後剩下的你去買金融股,買個五、六、七、八支組起來,這就是你自己的 ETF,可以這樣做。
那你說要直接投入還是分批呢?這個其實就是萬年老梗,兩邊都有其擁護者,但是我一直都是分批的擁護者。但我不會建議你說分批分太久,你可能一兩個月內把它打掉就可以,也不要分到兩年去。因為你分越久代表你現金的那個 cash drag,現金的這個被通膨所折損的機會就越高了。但當然有時候你不小心買太多,一買進去然後就遇到修正,好像近期這樣,假設你美股可能在一兩個月前,想說我直接一次乾進去,然後你就遇到修正,你就比較難受。但長期來看,所以我們知道說你的勝率還是不會太差,但我們就希望去避免那種難受的感覺,那所以我們會選擇去分批嘛。所以分批的話,可能大概就才,以這個資金量可能大概一到三個月時間把它丟完就好,就是你大概抓一到三個月的市場平均值,因為你如果是分批打的話,等於是你抓市場平均值,這樣子就可以了。
好,下面一位「已經飢於二頭肌」,他說「孟公孟公,矮如公公,就如海公公」,那「癌大好,想請問癌大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不要手癢買股?明明知道自己打不贏大盤,卻還是一直想花時間研究賺快錢,總覺得大盤太慢,但每年績效還是都輸大盤。也不是都買錯趨勢,是很容易小賺就跑,抱不住。手上金融股跟 0050 現在也都 50% 以上,那一直想讓自己買金融或是大盤就好,但每天聽財經節目、看社群媒體就容易被外面的世界魅惑。懇請癌大幫忙。那另外想請問癌大,拉屎一次都抽幾張衛生紙?那祝癌大一家人身體健康,回購順利。」
不是,我跟你講,拉屎還在用衛生紙,就表示你沒有過。那個屎就黏在你屁眼上,所以你直接去買個免治馬桶,好嗎?免治馬桶現在沒有很貴,用洗的比較乾淨。那再來就是說,這個手癢問題,手癢就把自己手切掉,或是整天跑去靠槍,讓你的手在做事就好。但如果說沒有辦法整天靠槍,也沒有辦法把手切掉的話,你還是可以做主動選股。
就像你講的,0050 跟金融股明明表現都很好,抱著就穩了,你還是想要去衝浪衝浪,也可以。就像有些人知道說進去 Vegas 就一定會輸錢,那期望值就是不好的,但你還是要進去玩,就爽。所以你如果說把一部分的資金,就要說這個 10% 的資金就拿進去主動選股,那可以解決你的手癢的話,但你就繼續做下去,沒關係。
這個對人生不用有太多很嚴格的要求,你知道嗎?就像我們會跟你講說你上健身房、早睡早起,然後你只吃蔬菜,偶爾吃一點點優質蛋白質,吃魚不要吃紅肉,你就可以健康。只是為什麼大家不做?白癡都知道這樣做會健康,為什麼我不做?就爽,幹,就是一個爽。為什麼你要抽菸?為什麼你要喝酒?就爽。為什麼你主動選股知道要被幹成狗,你還要做?就爽。為什麼你知道你進去賭場你就會被他凌虐?就爽。你知道出國,出去就花很多錢,那為什麼你要出去?就爽。
所以其實很多人就是把大家都想成聖人,但是我們不是聖人,我們是需要一點娛樂的。這個選股本身對我來說也是很多娛樂,就算我知道我可能搞了半天就打平大盤,以我自己來講,假設是這樣的話,我還是會繼續做,因為我覺得這個是我的成就感跟爽度的來源。所以其實對很多事情來說,我們有時候會去思考一個所謂的最佳解。最佳解可能在大家的心裡大家都知道,就是你這樣做就對了,就像我們剛剛講,就是上健身房、吃健康,就對,就是做不了。所以不用對自己太苛刻,如果真的想這樣做就這樣做。
下面一位「WolfOfBoxes」,他說「產業上下游公司的挑選」,「癌大好,最近也在研究車用半導體公司,但由於到底要從上游的材料巨頭入手,像是寡占的 Wolfspeed、ROHM 跟 II-VI?那還是直接買製造廠,TI、Infineon、NXP 等等?就算決定要買材料供應或是製造廠,也很難判斷要買哪一家公司,資金也不夠自幹 ETF。明明確定這個產業很不錯,卻不知道要從材料還是製造入手。那如果是上述狀況,癌大會怎麼決定?其他產業遇到類似的狀況又會怎麼做呢?那謝謝癌大開示,好想跟秋口親了。」
這個腦袋被狗叼走了。那要怎麼樣做選擇?其實這個問題大家都遇到,我跟你講,不管你錢多多,你就會覺得錢不夠用。所以其實大家都希望可以成為大人,小朋友才做選擇,大人就是全都要,我每一個都買,爽。但是你可能錢就不夠嘛,所以這時候就是機會成本,你就會考慮說在兩個都很喜歡的東西的權衡之下,我選哪一個犧牲得比較少。
那你要怎麼樣去做判斷呢?現在你列這些公司,上游的廠商跟這些製造廠 IDM,看起來好像他們的產品結構跟做的東西差不多,可是也有比例上跟客戶上的區別。所以你可能可以從這邊下手。那再講,如果說你沒有辦法的話,那你可能就自組 ETF,就各買一點點。因為你今天是進入美股的話,它有一個好處就是你是用股計算嘛,雖然台股也可以用股計算,那是在美股你這樣做是更方便的啦。就是說其實每個股買起來可能就幾千塊幾千塊這樣而已,所以你組一組還是可以自己全都包啦。
但如果你想要去抓細項的話,其實這就是供應鏈的研究部分。供應鏈研究本來就屬於比較困難的部分,然後就像,一樣是 PCB 廠,那台灣幾十家耶,那幾十家你要怎麼樣去選這個 PCB 廠?啊可能做的東西就跟你一樣,這一樣是做軟板,一樣做硬板啊。這個是從外觀上來看嘛,就像你做 MCU,這幾家都做 MCU 啊。那可是還是有細項上的差別,所以技術比較好、所以毛利比較高、所以客戶是比較強大、然後客戶是在成長曲線上,然後可能就從這邊下手會比較正確。這就是去做供應鏈。
下面一位「威爾森安索」,他說「相見恨晚的優質好節目,五星吹爆主委的佛心分享。」那「小韭菜聽主委的 Podcast 時正逢投資低谷,台積電買在高點還超級越攤越低,把之前連其他檔賺的連本帶利都吐回去,本金剩 20 萬。那之前航運有專業頗有斬獲全數投入,每天進出操作,最好的成績單單月獲利 20 萬以上,那一波航運帶走了我所有的新勞、HP、血量、耐力之後瞬間降至 29。那後來聽主委的開示才恍然大悟問題出在哪。現在人在市場裡面苟活,希望可以苟活到回血的那一天。剛好有持續穩定的收入真的是超重要的。那祝福主委一家諸事順心,身體健康,每天都有好事發生。」
謝謝這個威爾森安索,也祝你順利。
下面一位這個「千一呼三」,他說「心得分享」,那「聽了九年的 Podcast,投資股票大概三四年。之前一開始進場沒有人教,都是亂買,那還記得那時候是中環跟錸德是熱門股。後來有遇到貿易戰,再來是疫情,然後再來就是這個疫情前大概投入了 20 萬,後來只剩下了 11 萬,賠蠻多。那時候有一點懷疑自己操作。在那之後台積電跟 0050 腦漲,那結果我反而變太保守沒有什麼賺到。股票我都是大概知道他在做什麼加技術線增加信念。2021 有把賠的賺回來。今年定存可以領 100 萬再加上目前 30 萬。我個人比較喜歡做主動選股,像全部的錢都主動選股,還是會建議買一些 ETF?那希望 2022 有更好的一年。祝癌大大家全家身體健康,繼續賺到錢。」
其實我跟大家講的七三配,那是我給沒有任何想法的人。如果說你喜歡主動選股,我從來都不會告訴你說你不要這樣做。而且很始終的那個指數派就會告訴你說主動選股不可能贏,長期一定輸。我不會跟你講這個,因為我們身邊也一大堆人贏,所以贏家是存在的,只是要跟你講說那個數量不多,所以大多數人可能你追求跟大盤差不多的報酬,市場平均報酬就是很適合你。但如果說你想要自己去繼續追求卓越的話,還是可以,沒關係,就祝你順利這樣子。
那再來就是,他說什麼中環跟錸德是熱門股,那時候印象蠻深刻的。中環跟錸德在吵那個冷儲存 CD,就是 CD 片現在已經沒有用了,但那時候就在吵一波說這個資料中心可能用到一些冷儲存的 CD,外加有很多的外資進去放空。我記得中環還是錸德,忘記是哪一家,其中一個在爆拉的時候,就因為外資空單放太多,然後他突然宣布就是要去做減資,那一次就會逼迫這些空單要回補,所以就呈現一個超級大的軋空。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你去買一些股票,你以為是某個基本面,但其實不是,是籌碼之間的一個對戰。剛好有大量的空單,就把他們軋到升天,所以你看到那個突然間井噴,其實是因為這樣子。那也有很多人去吵這個是講說他們有土地可以處分或什麼的。
所以其實不管你在玩任何股票你就會發現,大家會用不同的目的進去,也就是說,有些人是看基本面進去,有些人看技術面進去,有些人是看上他的土地,處分有可能會土地處分,有些人是看上說外資空單這麼多,媽的軋死他。所以大家就是看自己想要看的東西,然後真的上漲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自己看對,但搞不好其實根本不是因為你的原因。那這也是主動選股很好玩的地方,就是你要去掌握市場的情緒,你要去知道一下狀況到底怎麼樣。雖然有時候你會發現根本就是歪打正著,就是它不是因為你看上的原因而漲的,它是因為別的原因。但沒關係,這就是這個市場蠻有趣跟好玩的地方。也祝你之後都順利。
下面一位這個 Mr.Mori,他說「主委癌大一家都平安回台,癌大聲音常常讓一堆人耳朵懷孕、而我也不自覺。那平常是否有講睡前故事給小鬼聽?或是播股癌給他聽?一邊洗香香,一邊讓他入睡。長大開口第一句就是『我要先買 ETF』,那雖然我怕第一句就是髒話。那如果癌大太忙沒有時間講故事,希望可以讓小鬼還聽聽我錄的睡前故事 Podcast《想睡的聲音》,那很多朋友都說我的聲音讓人家想睡,所以試著錄了傑克與魔豆,也選中又遇到夢遊仙境的愛麗絲這樣的惡搞童話故事。」然後這邊應該是大麻煩太多,他說「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入睡。那如果小鬼聽了,一點都不想睡,我馬上把頻道改成不想睡的聲音。」謝謝。
然後祝你頻道順利。有沒有念故事給小朋友聽?之後應該會吧。會不會播自己節目給他聽?不會。我是覺得說他不要炒股,就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也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意,我覺得其實是還蠻辛苦,要花很多時間的。只是外面很多人都告訴你說這個無本當沖,不用本就可以做,每個人可以成為投資高手,假笑,真的是很困難,要花很多時間跟精力。所以我小朋友如果說可以快快樂樂過生活,那不用有這樣的壓力,其實我覺得是還不錯的,就他想要做什麼就可以。
下面這個「Dog 就是 Dog」,他說「五星吹上低軌衛星」,那「先祝主委虎虎生風,資本利得翻倍再翻倍,那全家平安一整年,秋口繼續耍屌讓你拍照。小弟今年也打算布局電動車相關,台股的話想聽聽主委對於穩懋跟宏捷科的後市看法?那美股的話想要定期定額買 Wolfspeed 跟 Infineon,主委有其他建議?那如果電動車越來越普遍,自駕越來越多,資安相關會是未來可以布局的點嗎?好,謝主委。」
這位朋友他講的都有點怪怪的。首先就是,為什麼你看電動車相關你要買穩懋跟宏捷科?穩懋做砷化鎵晶圓代工,宏捷科是做 4G 的射頻元件代工為主,那也做一些 Wi-Fi 的,他的大客戶是 Skyworks 然後跟立積(不是立錡電腦是立積),所以他跟電動車有很大的關係嗎?沒有。然後再來就是說,美國的話就是 Wolfspeed 跟 Infineon,然後這個可能比較接近一點,比較接近一點,但是它也不是完全很純純的這個電動車相關的東西。就是說他們做的東西是供應半導體,然後跟像 Wolfspeed 是碳化矽的基板,所以有關係,但是也沒有到百分之百。所以這個至少比較接近,跟前面台股的差別也是蠻顯著的。
然後再來就是說,自駕越來越多,資安會是未來可以布局的點嗎?這要看你怎麼樣布局,就是說是不是這些自駕車,他會向某家公司採購他的資安 solution?還是說他其實已經包在他的服務裡面了?我覺得應該已經包在服務裡面了。所以你並不會因為說電動車起來,然後就會看到可能有某一家資安公司,他做電動車的資安相關,至少現在沒有看到這樣的狀況。它很多是已經就是包在他的整體的解方裡面,然後像特斯拉公司,他就是把軟體硬體全包了嘛。那舉例說像是其他的電動車公司,他可能像買了高通的自駕 solution,或是說買了 NVIDIA 的一個自駕 solution,那他其實就包在裡面了。所以你要單獨找到一個資安相關的,其實也是比較困難。大概這樣子。
最後一位小 Q,她說「林口小姊」,「癌大你好,我老公是你的忠實聽眾,開車的時候一定都要聽你的節目。那雖然剝奪了我聽廣播聽歌的快樂時光,但聽著聽著竟然也就習慣了。那有一次在下意識的說出『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時自己都嚇了一跳。學習到很多實用的觀念,非常感謝。2 月 13 號是我老公的生日,希望癌大可以跟他說聲『基隆港仔浩源,生日快樂』,希望你瘦身成功、瘦身成功、瘦身成功,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那謝謝癌大,祝福癌大全家永遠都很快樂。」
那也感謝小 Q 以及她的老公是這個忠實聽眾,也祝你們兩個平安順利,那夫妻百年好合。我跟你講,其實老公有點肥度是不錯的,我跟你講未來的趨勢,接下來兩三年應該有那種 dad bod,就是我們講說有一點肥度的那種男生,在市場上的行情是會不錯的。大家已經開始視覺疲勞了,你不是每天都要看那種公狗,你知道嗎?公狗腰。你會發現有一點肥度的男生是有魅力的,希望你可以去理解這一點。
那這集節目到這邊,謝謝大家,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