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57:👨‍🌾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

本集節目由 O-Care 歐克威爾贊助。

孩子不喜歡刷牙是不少爸媽頭痛的問題,O-Care 歐克威爾來幫你解決。O-Care 是專注於嬰幼兒的口腔保健品牌,母公司是臺灣防疫國家隊,也是臺灣唯一上市櫃的口腔保健品牌。擁有獨家專利 P113+ 抗菌胜肽,透過美國 FDA 臨床二期實驗,能夠溫和對抗口腔有害細菌,並達到口腔內的菌種平衡,蛀牙、牙周問題一瓶搞定。主打溫和無新增,不新增防腐劑、三氯沙、氯己定,不含有害化學成分,從新生兒時期就可以開始使用,連蠶豆症寶寶也可以安心使用。

P113+ 抗菌胜肽是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 Dr. Oppenheim 在口腔唾液中發現的抗菌胜肽,取得全球超過 22 項專利,可以有效對抗 40 多種細菌,臨床發現能夠抑制壞菌、保留好菌,打造人體益生菌友善口腔,非常溫和。

天天刷牙就像是打仗一樣,有了歐克威爾,從牙線棒、牙膏、漱口水到口腔噴霧劑,完整的口腔清潔四部曲,讓輕鬆刷牙不再是夢想。水果風味完全不嗆辣,讓口腔清潔變得很有趣,爸爸媽媽都過得很優雅。

主委推薦新生兒口腔清潔組,讓奶垢、舌苔、牙菌斑通通 out!奶睡寶寶必備 360 度清潔零死角的口腔清潔棉棒,搭配隨時隨地加強防護的兒童口腔噴霧劑,讓你告別傳統忍痛伸手擦寶寶口腔,再也不用擔心被咬。

沒有孩子的話也沒有關係,推薦歐克威爾的成人口腔系列,溫和口感保證一用就愛上。搭配正確的刷牙習慣,可以降低牙周病發生率。成分安全安心,是讓全家人都可以使用的優質口腔保健產品。

7 月是品牌的週年慶,全年最優惠的檔期就在這時候,趕快入手!特別開放 6 月 30 號優先搶購,訂購的時候別忘了輸入我們主委的專屬優惠碼「gooaye」,消費滿千再折 100 塊。詳細說明跟折扣碼放在我們的連結欄這邊,記得臉書上面有個抽獎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參加。

好,這邊讓我看到比較傻眼,就是開始有一些私訊竟然還跟我借錢。我不知道這是一個集體的詐騙,還是說市場行情真的糟到有些人風控有問題,搞到大爆炸。根據我看這些人的私訊內容,都是提到差不多的東西,反正就是因為他借錢借很大,然後去壓期貨、股期,結果爆掉,到處借又借不到,希望可以找他的偶像借錢。這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你們是怎麼搞的,會搞到這樣?

再來就是,我的節目千篇一律一直跟你強調一個最核心的觀念,就是你不要借錢、不要開槓桿,這個老聽眾應該他媽聽到都不想聽了。所以你說你是我的始終聽眾,然後你開槓桿開到爆掉,你再掰的,你一定是沒有聽我的東西,或是你聽了你就是鐵頭,完全不照我講的去做,為什麼你還要來找我尋求幫忙?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嗎?

當然我不排除這些人其實就是詐騙,他就找個理由來跟我哈拉一下。就算你不是詐騙,我也不可能借你,我只會叫你好好做人,從現在開始去搞一個什麼債務協商,然後直接好好的去還債,這輩子就不要碰股票了。因為你已經用不正確的方式在玩,那樣的做法只會讓你越陷越深。如果說今天真的讓你借到一筆錢,你一定就是槓桿軋進去,然後最後面還是會被洗出場,終究早晚都會死。

那也在這邊跟其他的聽眾們分享,如果說近期開始有人要跟你借錢的話,你只要知道他借錢是要去補股票的保證金的話,我是建議你,就是別去借錢。因為我們看過太多了,不然說自己遇到的,我也借過人家錢,身邊朋友也借過人家錢,其實這種借人家保證金的,一定都還不出來。因為他們的邏輯就是說,今天已經賠到不行了,他們才去尋求幫忙。

你就想,我之前都跟你提過,我唯一一次被追繳保證金,我覺得超丟臉的,這種事情我以後不會再讓它發生。這種事情真的太丟臉了,這個是追繳而已,它並不是什麼真的斷頭,然後搞到我破產,它只是那個賬戶裡面追繳,其中一個維持率有問題而已,那樣子我就覺得非常可恥。我覺得只要有一點 sense 的,然後是全職交易的,你應該要知道說,這種東西是絕對不能夠犯的。你搞到你要被追繳通知,然後你還真的就繼續凹下去,凹到你最後面變成完全是負債,需要去借信貸來攤,你就是一個失敗的投機者。你要先認清,你就是一個失敗的投機者。所以從現在開始,好好的重新生活,去把這些債務給處理掉,協商一下看怎麼樣還。那一些比較高利貸、比較麻煩的,看有沒有辦法警方介入再去調停一下。反正你真的遇到這樣的東西,就是好好的把它處理掉,然後再也不要去碰了,你不要再想要去把它拚回來或什麼,因為你一定拚不回來。

因為這些人大多數都不會是……他可能是看好某家公司,然後去做配置,然後好好的使用現股,然後如果說有收入、有閒錢就進去買,他一定不是這種人。他一定就是全部 All in 一支,然後開槓桿開到爆掉,使用股期就是他媽 7 倍,使用期貨就是他媽 12、13 倍,一定都是這樣子。因為你就是這樣子搞,你才會搞到自己破產。如果你借這些人的錢,他一定還不出來,百分之百還不出來。就算他有辦法還一次,他下次還是要找你借,然後直到有一次還不出來,一定是這樣子。

因為這個看多了,我已經不相信說,有人真的可以去做這種博弈的生活,然後最後面有辦法還你錢,太少見了。你會在一些股票傳說裡面看到,哪一個現在的地方賢達,以前曾經也跟什麼家人朋友借過錢,那個都是極少數。極少數真的是……先不講有些人根本就是在唬爛,那故事都是假的,是一個人設,我們先不講。就算他是真的,那個是極少數、極少數。所以你不要因為一個人的失敗,搞到你的家人、你的朋友,然後大家都跟你一起失敗。大家因為這樣子借錢給你,最後面撕破臉,然後大家一起變窮。就是你一個人在輸錢,最後面變好像大家陪你在輸錢,不好看,真的不好看。

所以我覺得今年最大的一個教訓,就是讓大家認知到市場真的很困難。不然我自己就是……我們沒有想像到今年會這麼難。因為其實你知道,我們在看過去幾年的歷史,如果說我們以史為鑑的話,你更看不出來,你更看不懂今年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我們就講最誇張,因為老一輩最喜歡講金融海嘯。你知道金融海嘯那時候是大家已經看到你在放無薪假,已經是市場上很多公司的營收腰斬,然後跌掉六成、七成,他營收越開越慘,然後股價跟著跌。然後再來就是後面有個反彈,反彈之後雷曼兄弟爆掉,有一個世界級的事件,只是當時可能爆掉也沒有多少人在意什麼的,後來就開始越滾越大,次貸風暴什麼的。很多科技廠 layoff、無薪假什麼的,然後你看到獲利真的都開得很差,然後股價隨之一起往下。

那是以前的狀況,你知道這一波最屌的地方,其實就是我們已經看到美國的大型科技股跌掉四成、五成的比比皆是,中小型的六、七成的比比皆是。可是其實你還沒有看到真的很大規模的營收下調。現在大家都在期待說,應該我們會在 Q3、接下來要開的 Q2 財報跟 Q3 guidance 會看到下調。

可是你想,市場是從去年 11 月就開始跌。其實我自己是這樣相信,我不覺得在去年 11 月可以完美地預測到現在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去年可能一開始是跌聯準會緊縮,而且是用很強勁的方式緊縮,然後外加通膨、戰爭什麼的,一開始可能是跌這個。然後之後還跌一跌就發現說,這個壞訊息已經變成一個……我們講說樂觀會有一個螺旋,悲觀也會有一個螺旋,變成大家一起縮手、大家一起減少投資、大家去減少 OPEX,然後開始去對未來看得更保守,然後減少下單、去庫存。它是一個接一個的壞訊息,然後直接連續爆下來,應該是這樣子。

不然你很難去預測,在去年 11 月……其實去年 11 月大家面對市場上這些比較高的庫存的想法,是覺得庫存只要賣得掉就好。因為過去的庫存真的都有拉高,因為海運卡關,所以大家都把庫存的水位拉高,反正賣得掉就好。就突然一瞬間好像幹,賣不掉了,大家開始清庫存了。我不覺得在去年 11 月可以完美地預見現在,就是現在可能我們要進入 7 月,然後我們所看到的一些東西。

不然我可能前一集跟大家提到,臺積電最滿的那些製程都可能會有鬆動的狀況產生,你那時候應該是沒有辦法預見。所以有點像是,那時候可能是在反映 ABC 事件,然後隨著 ABC 事件感覺反映完,大家想要去賭反彈的時候,然後又有 D 事件、E 事件,就是那種屋漏偏逢連夜雨,然後最後一路下去。

所以這個迴圈到底會到什麼時候結束,其實認真講,我們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地看到一個終點。我也跟大家提到說,其實現在的 IC 設計砍單的狀況真的非常嚴重,在過去的一兩年,其實他們是用盡全力在招聘,大家是有點類似那種 FOMO 的心態去搶工程師。這些東西可能之後都會看到一個修正,我相信一定會有人失業,有些可能你要去報到,他叫你不要來報到,這應該是你會看到的一個確實會發生的事情。

最近推特上面,我自己會密切追蹤的兩個物件都從太陽系邊緣滲出來。一個就是 Michael Burry,開始連續發文,而且還沒有刪掉。一般他發完文,他就很快地把他的 tweets 刪掉,很奇怪,不知道他在幹嘛。另外一個就是,整天在發文的馬斯克,已經一兩個禮拜沒有發文了。他之前有分享過,他發文都是在拉屎的時候,所以他是一兩個禮拜沒有拉屎,還是怎樣?我們是在猜到底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我相信應該是緊鑼密鼓地希望可以在 7 月端出很好的成績給大家。我們很快就會看到他的車子出貨出幾臺、庫存天數什麼的。到時候在節目再快速地跟大家做總結。之前有在 Telegram 頻道轉一個內部信,就是他跟他的員工說,他要回去睡工廠了。我相信現在應該是真的回去睡工廠,而且真的是很用力在拚。這個老闆已經幹到自己是首富了,還會去工廠睡覺,還會去親自監督目前的生產狀況,我相信他是想要把中國封城的、中間我們看到的生產卡關給補回來,所以可能是因為這樣子沒有推文,反正總是蠻反常的。

好,那 Michael Burry 這幾則貼文都還蠻有趣的,我們稍微跟大家聊一下。有些觀念是節目裡的老生常談,有些是我們上一集還剛剛提到像是長鞭效應,所以有點類似說,有名人背書,我覺得蠻開心的,順便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看一下,「卡珊卓」他是怎麼樣看待的。因為我覺得他是市場裡面很聰明的人之一。很聰明的人,我都會跟大家分享,像是 Bill Ackman、卡珊卓,或是 Seth Klarman,我們可能找一集來跟大家聊他最新的一個說法,然後或是 Howard Marks 也有新的說法,像之前的 Druckenmiller 等等。反正我們就會盡量的去找一些,我覺得在市場裡面很有想法的人,他們怎麼樣想,然後來跟大家做分享,就是不要好像只有聽到我的意見,你也聽看看一些高手的意見,看他們怎麼樣看待。

他的第一則貼文是提到了貨幣貶值的問題,這也是我一直跟大家強調,cash is trash,現金就是垃圾,不要懷疑。你可能有時候在短期時間內,因為你看到東西在跌,現金為王,持有現金就對了。也未必,因為你現在看的時間軸是很短的。假設你這時候把現金都縮排去,搞不好兩年後你回頭看,你做的決定是對的,很難說,那完全就看你看的時間軸是多長。

但長遠來看,我們知道現金就是垃圾。資產可能未必可以跟你講說它一定會比現金好,大致上是,可是未必,有些國家的資產可能表現的不如現金。但整體來看,我們假設投入全世界全市場,它長期來看的效果是絕對是比現金好,因為現金它是持續貶值的。

他舉一個例子,跟大家聊到 1966 到 1982 這段時間,它是一個週期性的……就那時候發展是很不錯,也看到一個通膨的現象產生,道瓊打到了它的一個新高。在當時相較於前段時間,美元假設說一美元是有一塊錢的購買力,它是掉到了剩下 35 cents,它貶掉了 65 cents,就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價值不見,剩下三分之一跟最早的價值、最早的基準點比起來。在週期性的通膨之後,貨幣是只剩下 35 cents 的購買力。

你知道說在通膨之後,可能聯準會介入,或者說政府介入,大家開始去壓制,然後去希望說把錢收回來、升息等等的,這些調控之後,我們可能可以看到通膨減緩。但是其實你會注意到一點,你的現金購買力失去了,就是回不去了。因為到了現在,已經隔了這麼多年的這麼多迴圈之後,我們的貨幣價值狀況怎麼樣?相較於本來的基準點,只剩下 10 cents,就是說貶掉了九成。我們現在的購買力是當時基準點算下來一成的購買力。所以你持有貨幣越久,你會吃到的狀況就是你的錢只會越來越小。那越來越小,當然不是說你的錢會憑空消失,就只是說,你以前的 100 萬可以買多少東西,你現在 100 萬隻能買這樣子的東西,這個就是貨幣的貶值,這就是通膨稅。

所以持有現金長久來看,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Michael Burry 也拿一些圖表跟案例,他給你舉例。這些東西其實我覺得你也不用看什麼這麼多的圖表案例,你自己有經歷過就知道了。你只要有活超過了、有意識 10 年,你就會知道你小時候買東西那個是多少錢,你現在是多少錢,你馬上就知道貨幣貶值是怎麼樣一個狀況。如果你沒有把它丟進去資產裡面的話,它就是會貶掉。

我這樣講大家可能會認同,只是你還是會想提到說,現金為王就是因為你知道,像這種短期的時間軸,我現在買什麼,什麼東西都在跌,那我幹嘛要把錢丟進去?對,所以在這種時間點可能比較困難,就是你可能買了你就是會套牢,你現在不管買什麼就是套牢。你買美國大科技、小科技,買臺灣大盤,你買什麼就是套牢。但可能長久來看,兩三年之後,你現在做的決定說不定就是對的。這種東西,我們真的也很難跟你講,因為有時候我也不知道兩三年之後,會不會臺海發生戰爭,還是說什麼外星人打進來什麼的,這種東西我們很難跟大家講。

但假設說一切都是按照過往的慣例的話,我們可以期待的東西就是資產的價格、股票,整體來說,都是會持續往上墊。當然會有一些個案或特例,然後讓大家去主張說,你不應該持有資產或什麼的。我們今天講都講整體,就整體這樣子做,你的期望值是不錯,但還是有一些悲劇的發生,那個都是相對少數的一個狀況。沒有什麼東西是穩贏的。

可能很多人會開始去考慮說 Ray Dalio 的建議。Dalio 告訴你講說你應該去買實體的資產,你應該買房地產。其實他講這個,我到現在都還覺得很奇怪。首先第一個,就是美國的房貸利率它是一個固定利率,所以其實在過去的一兩年,利息很低的時候,很多人去做 refinance,這個就是非常聰明的一個選項。接下來他們就可以拿很便宜的利率,然後到他們清償為止。

那這也跟臺灣不一樣,臺灣的利率是浮動的,就是說央行進行做調整的時候,那你放貸的銀行也會跟著去調整利息,所以有很大的差距。那現在在美國這邊,我們是知道說它的房貸利率已經來到了有些地方是 5% 多左右。這臺灣人可能無法想像,我們之前拿 1.31,加可能 1.6 多,那就算之後再補一碼,了不起臺灣房貸利率到 2%。那美國這邊是 5% 多,所以在 5% 多的狀況之下,結合我們注意到家戶可支配所得是持續地往下降,所以美國人要怎麼樣去買房子?這是我在思考的一個點。

那就算說他去買房子好了,後面有沒有人接手?一個東西要有持續很棒的價格出來,一直往上推,它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成交量。可是我們注意到美國的房地產交易是有縮掉的。廢話,本來之前的利息是那樣,現在 5%,5% 不是一個很便宜的利息。所以達里歐這時候叫大家去買房子,我真的覺得怪怪。雖然可能很多人最近在幫他證明,就是說其實達里歐講的是對的,你看中概股怎麼樣漲。可是達里歐叫你做多中概股的時候是 2020、2019,你那時候去做多中概股的,你現在還套在超級山上,所以時間點也很重要。

你不可以說什麼,我之前有喊過。我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喊美國、臺灣、中國,反正我有喊過,這有漲就算我的。不能這樣算,你還是要看他實際上進去做的時間點。就像可能特斯拉跌,大家一直說 Bill Gates 好厲害,他做空成功。拜託,他在山腳下做空,到現在都還被軋爆了,所以你不能說他看對,因為他時間點根本就錯了。

所以達里歐現在叫大家去做房地產,我真的覺得怪怪。因為類似說 2021 年叫大家去買股票一樣,就是當時我們雖然知道說好公司就是要持續投資,可是你也知道,拜託那時候啾啾鞋他媽弄一個什麼九宮格,隨便丟、隨便射飛鏢買都可以賺錢,就知道那個市場是一個很好很好的市場,而且不應該會這麼好。雖然我們那時候講說,不知道業力什麼時候引爆,但是我們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引爆,但我們知道這個地方有問題,就是你不應該推這麼高。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房地產的狀況是像現在這樣子,可能各地都在瘋狂的飆漲,然後央行同時又要介入,開始去做信用管制,然後可能之後一些打房的措施隨時都可能會端出來,特別是選舉要到,選舉要到很多措施就會丟出來。你不要以為說,怎麼去對一些放貸做管制,好像影響不大。你可能會想說,反正頭款都是兩成,最難都是頭款。對啦,頭款是很困難沒錯,可是之後的每月要支付的金額,它也是很大的挑戰。

具體來說,如果今天他真的把 40 年跟 30 年的房貸給限縮掉的話,其實對於房地產的支撐就會小掉很多。它不是隻是單純一個頭款的問題而已。如果說我今天是 20 年的房貸跟 40 年的房貸,我每個月要支付的金額就差很多了。所以以前的我可以去買一個更貴的房子,現在我沒有辦法了。以前的我是本來是有機會,假設說 40 年的話,反正每個月繳的錢我是可以負擔的,我可以捏一下然後就搞一個房子,可是現在只剩下 20 年我是沒有辦法的。這些當然都會影響到房地產的一個需求。

所以講到這邊還是要跟大家強調說,長遠來看,我們覺得房地產,特別是有工作機會的都市的熱區,或者說股權投資,整體的大勢來看,我們都相信它會緩緩地往上墊,因為它就是在反映通膨,它就是會持續地緩緩往上墊。只是在短期內,假設你被套的話,那也都是很麻煩的。不要覺得說,可能現在股票好像買什麼跌什麼,衝進去房地產未必會為你帶來一些好處。

然後第一個就是它的流動性是比股票差非常多的,所以你買了進去,你現在要套現出來,它不是說套就可以套出來的。假設你必須要處分掉的話,可能也要花幾個月時間去賣,那也未必賣得掉。那再來就是,如果你看起來是有賺錢的,可是搞不好你繳房地合一稅外加一些雜費之後,你發現其實你是賠錢的。然後再來就是房地產套牢,有時候也是會蠻久的,像 2014 熱度很高的時候,套到可能 2020 才解套,六年。但是股票市場會需要六年解套嗎?有時候沒有,加股息、含息報酬,搞不好其實不用六年。

所以還是要去綜合評估一下,我覺得達里歐建議有點怪怪的。就假設說你去選一個抗通膨資產的話,稍微比較一下,然後可以的話就是多元配置,你不要只配一種。如果說沒有辦法的話,比方說什麼,你現在看到哪一個很好,房地產都沒有跌,我就去買。有時候就會買在相對第一排,就像那時候可能看到股票都很好的時候進去買,相對第一排,類似的狀況。現在股票反而便宜了,沒有人要買。

再來就是另外一則推文是提到了長鞭效應,這個是我們上一集有跟大家提到的。他在推文裡面提到說,這個是任何做投資的人,你最好都會了解一下,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大致上觀念就是跟我們上一集所講到的是一樣的,反正就是從通路端,那個影響可能是最大的地方。

上一集有提到說臺積電的 16 奈米跟 7 奈米,市場上有傳出說鬆動。目前我稍微地去做了一些研究,16 可能是還好,因為有一些車用的客戶會從 28 轉 16,雖然這可能還在眼裡中未必會這樣做,但是 16 應該是還好。但 7 奈米這邊是確實有聽到有鬆動的現象。上一集有提到說可能可以靠蘋果的資料機晶片來補一下。

這邊順便提一下,在上一集的 Q&A,有一位聽眾聊到高通,恭喜你,高通在昨天屌噴,因為市場訊息傳出說蘋果的 5G 晶片開發有遇到一些瓶頸。所以本來預計是這樣子,就是說高通它在蘋果份額會降到兩成甚至更低,可是因為蘋果遇到瓶頸,所以高通可以直接回到 100% 的供貨,至少到 2023 年的下半年是這樣子。這是市場的訊息,大家還沒有經過驗證,但股價已經先動了,股價就是在 trade 這個事件。恭喜那位朋友,你搶到了一個很不錯的反彈。

但長期來看,我們知道說蘋果還是會自己去做他的晶片。根據我們自己一些調查,大概是落在 2023 的下半年可能就會開始跟 foundry 這邊做協調合作,他勢在必行,蘋果不會想給高通掐著。所以這可能可以把它視為一個短期的利多,就是本來預期說這一塊營收會掉,現在可能掉的時間點往後延了。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好訊息,因為往後延其實代表說高通是有更多的時間跟空間去把它掉的營收給補回來。你只要可以補回來,不會有這麼大的衝擊,可能股價就可以維持得很快很不錯。大概這樣子。

所以這個長鞭效應目前打到了臺積電,那也打到了其他的二線或是三線的 foundry,這都是我們目前有看到的一個狀況。所以我們是相信說,在去庫存這方面可能已經走到了接近末期。雖然你可能現在看到的庫存水位很高,那是過去的資料,就是現在很高沒錯,可是當他們開始在瘋狂砍單、然後在降價拋售,Amazon 的 Prime Day 要辦他媽兩次,然後中國在補貼大家做消費的時候,他現在就是把他手上的庫存儘量的拋掉,那他叫貨這邊又整個給停掉了。所以在去庫存這方面,我們是相信它降下來的速度會很快。

但還是要考慮,就是實際上消費者還有沒有錢可以一直去買。所以其實這陣子政府應該是要鼓勵大家多多的消費,因為如果說這個庫存去不掉的話,會很嚴重,上面的稼動率會全部爆掉,到時候就變成整個經濟的一個超級大衰退跟蕭條。所以還是會希望可以看到,就類似中國這種補貼或是釋放一些流動性,然後去幫忙把這些庫存給去掉。至少各大廠商都已經認知到這件事情,然後開始在砍單,所以不會再有更多的庫存堆進來。但是手上的東西還是燙手山芋,還是要儘快把它拋掉。

所以長鞭效應打到了這個 foundry 端,我覺得是已經差不多……就是以過往的慣例來看,是差不多到一個尾聲了。只是你說股價這邊會不會彈,我還是沒有辦法跟你講說到底會怎麼樣。我自己的觀點還是,我們先等看看,接下來 7 月財報季要開出來了,應該是爆炸的爆。我們應該都已經可以預期到 guidance 會大力的往下降,因為身邊可以聽到的訊息就是各家的科技廠表現都不好,IC 設計瘋狂的砍單,一些品牌端可能庫存疊的量很大,連在做記憶體的領導廠商,他們最新的製程聽說也都沒有人要去下了,就是整個是卡死的狀況。

所以預計 guidance 會開的很爛。之前跟大家打一個預防針,你應該會看到很爛的業績指引,或說可能公司派會去粉飾一下,拿這邊的東西補一下那邊的,我們營收應該是差不多。可是你要去稍微算一下整個營收結構是不是有根本上的改變。我們是預計應該會看到一個蠻爛的 guidance。因為現在大家都說掉了,所以如果出了這樣子的壞訊息,沒有再繼續往下攻的話,那可能是一個適當的機會。這可能是我們會這樣子看它。

如果說繼續往下攻的話,就不要去預設低點,就不要覺得說可能這個地方已經跌到了幾年前的位置,就一定可以買。有時候這種修正,它跌的幅度會超出你的想像。你覺得這樣已經很便宜了,便宜還有更便宜。就一些成長股已經腰斬了,你不知道腰斬之後還可以在膝蓋斬,所以這是大家要小心的。就我們自己就會這樣去看待它,我們會看這個 guidance 跟財報開出來,最好是開一個爛成績,這就符合我們的預期。那符合預期,我們就要看股價是不是也是往下灌,如果說股價看起來是還好沒有什麼動,那可能市場已經有在消化這樣的情緒了。然後外加前面也不是沒有跌,這美國大科技 AMD 什麼,跟輝達是跌掉一半,這個未來真的有差到這樣嗎?就搞不好這個是 overshoot 也是有可能。但我們還是要先看市場對它是怎麼樣反應,然後再來去決定一個應對。這是我們會這樣子看它。

好,那接下來我們就技術面來快速的跟大家接續一下上次的話題。最近要跟大家聊一些技術面的東西,因為基本面已經有點失效了。基本上你目前不用太鑽牛角尖去研究說,是不是你公司的基本面出問題。當你發現它的同儕全部都在跌的時候,其實就代表說市場的一個情緒,或者說整體的調整、估值的修正,未必是你的選股有很大的問題。大家都在跌的時候,其實就不用太講究說,到底它是在跌什麼,是不是我的估值算錯什麼。有時候未必,就是一個資金的心態的差別。

所以在這種時候,我們跟大家聊一點技術面的東西,我覺得不錯。其實技術面的東西,雖然有時候我會吐槽那種猴子都看得出來有支撐的地方,它不會有支撐或什麼的,但其實不是代表說我不會去看這樣的東西,我自己也會看技術面的東西。而且我其實跟你講,很多的法人、大資金他們也會看,只是他們不會說他們在看這個,因為講出來很遜。在那邊看線看線,大家都會笑,你不專業,你就是沒有基本面的研究能力,你才會當線仙。

但其實當你今天已經做了各種努力,你基本面都研究完之後,你還是會看線。因為線它終究是怎麼樣?它就是一個交易的軌跡。不要講得太複雜,不用給他一堆神奇的命名,它就是單純的價格的變化,就是交易的軌跡。所以其實很多人都會看。當然這有很多的派別,我們可能就有空慢慢分享。

我們先就我們上一次提到,就是我們今天看到一個大紅棒,臺股的大紅棒,或是美股的大綠棒,右側才會開始試單。我們就這個邏輯,我們再繼續地去延伸下去。我們在昨天有注意到,這個大紅棒跟綠 K 算是被跌破掉了。一般來說,我們會以它的開盤價的位置,就當成是一個參考基準點。所以當跌破掉的時候,比較激進一點的操作者就會把他的第一批試單直接給砍掉,就果斷砍掉,他就不要了,他就等下一次再來。下一次的大棒他再回來。

你就想說,這樣子不是很多摩擦成本嗎?沒錯,有些人他真的就是不停的在追高殺低。雖然追高殺低聽起來很像是一個韭菜散戶在做的事情,但是還真的蠻多高手追高殺低在賺錢的。所以他就是會挑這種資金效率最好的時候,要不要表態?要表態我他媽上車。然後最後發現你是騙我的,我就下車。雖然我會繳出一些摩擦成本,但是他們就是這樣做,所以那沒有什麼對錯。

一般來說,當你今天注意到這種大紅棒、大綠棒的底被破了之後,其實有很多人就會下車,他就選擇下車。甚至一些超有大資金的人也會這樣做。投信比較不會,因為投信的買賣要寫報告。你不可以說,我昨天寫洋洋灑灑一篇報告,跟大家說為什麼我要買,然後今天我就賣了,今天買進理由不見了。你一定會被電到飛天。但一些 buy side 的大資金,可能他們也會這樣子做,在操一些自由基金、老闆金庫的,這些比較活的資金,他們可能就會去參考說進攻的位置在哪裡、成本線是怎麼樣、市場上大家的均價在哪,然後去做調整。所以還有一些這種短線的調整變化都是可以期待的。

如果我們今天看到這種進攻的棒子被跌掉,就會視為他進攻失效。這是以最短線的做法是這樣看。有些人是比較長,有些那種比較長線的人,他可能看的是幾個月、幾季的。他雖然第一單、四單,他現在是假設說被套牢了,因為看到大棒棒他也追進去,所以他被套。可是不代表他必須要把他的第一單砍掉。因為他可能就是,好,這個部位我要建兩成,兩成裡面我會先打其中的兩成,所以就 4%。我還有其他的 16% 可以打。這個 16% 可能他就會很小心,就等到下一次有大棒的時候再打下一個 4%,懂我意思嗎?

就是他會有一個節奏,他一定要有 trigger 到他的訊號,他才會買進。這其實有點類似那種程式交易的範疇,就是你會設定一些訊號,訊號達成,電腦幫你交易。如果說你是人工下單,也是一樣,達成我要的訊號,我就會買進去。然後這就是我希望長期來說可以擊敗市場的一個秘技。當然這個東西其實你還要自己下去測,就是你自己去買看看,然後如果這個方法你用了,你可以賺錢,你才去用它。

所以其實像前陣子有人在問我講說,你是怎麼樣算出你的勝率或什麼的?你怎麼知道你買這個股票你的勝率是什麼?那當然不是你憑空去幻想說,我今天買這隻,我勝率應該是六成,在玩什麼戰鬥陀螺,我擊敗他的機率是多少,達到他弱點的機率多少。當然他媽不可以這樣亂算。那都是以你過往的表現,就是你過往去下單,你的勝率是多少。按照你的 decision,然後你的勝率是多少。而且這個要大數法則,就是你不可以說什麼,你只下過三次單,然後就說我勝率是九成,不行。你要有幾年的經驗,然後你可以開始知道說你的勝率是怎麼樣,然後才因為這樣去做調整。

所以其實很重要一點就是,為什麼會講說還是要繳一點學費。繳學費不代表你進去亂賭,然後故意輸錢給市場。所以繳學費就是說會有這種試錯的過程,然後你試久之後,你就會找到一個方法,這是最佳最佳的狀況之下,你會找到。有時候未必找到,真的找不到沒有關係,就加入大盤的行列。但如果說有幸找到的話,可能就有機會可以自己去操個主動投資。大概是這樣子。我們接下來再繼續跟大家分享,如果說基本面持續失效的話,我們就類似這種 step by step,然後跟大家分享如果今天看到這樣子的狀況,大家會怎麼樣做。

其實不要氣餒,像這種大紅棒、大綠棒出來,你以為是誰買的?你以為散戶真的有能力推?其實很多不是。就那種大資金,他媽直接盤中,大家在那邊 call 來 call 去,risk on。risk on 什麼意思?就是我們去買一些成長股、買一些跌深的,這種很有攻擊性的股票,然後去退出價值股、退出防守性資產。我們要去壓這種激進的東西。幹,昨天大家還在那邊很高興的 risk on,然後隔天全部都在砍股票。

這真的是在近期我們會看到的一個狀況。過去三個月,你只要看到那種超級大棒棒,隔天整個崩掉,那其實就是法人在互相廝殺。就那種大資金,很多在那邊互相殘殺。怎麼講,就是說你以為他們會跟你不一樣,結果其實他們操作跟散戶有點像。大家終究都是散戶、都是人,都是有人性的,都不想當第一棒,都不想要套在山頂。所以有些這種短線操作,其實未必是散戶的傑作。你只要知道有那種超級大棒棒,那都絕對不是散戶,散戶沒有能力可以拉出這樣的東西。

好,我們這一節聊到這邊,我們接下來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wayjackson,他說:「股癌大大我愛你,五星吹捧,選我拜託。」說個笑話,有天傑尼龜跟皮卡丘借錢,傑尼龜:「傑尼傑尼」,皮卡丘:「不要」。

下面這個 wayhonggg,他說:「五星優質好節目,吹吹吹到海王星。想請問主委對於 00912 有什麼看法,謝謝。」

不要再問我這種什麼 Smart Beta 的 ETF 了,我已經提過這種所謂的策略型 ETF,是一種自慰型的,他一定會用盡所有的方法,然後告訴你說他有辦法贏大盤。為什麼?幹,他講廢話,因為大盤的歷史擺在那邊,我當然可以挑幾個引數,這幾個引數組合在一起會擊敗大盤,所以你看就擊敗大盤。

像這種東西為什麼有很多人來問?其實我跟你講,就是很多業配在推這個東西。我也收到一大堆這種 Smart Beta 的 ETF,其實我超想接的,因為他捧錢來給你賺。只是我就會擔心說我聽眾不會選。如果說你們都跟我有心有靈犀,知道說投資要自己好好的稽核,看過了知道說好不好,然後再去買,幫我背書,我就會接。只是因為我知道很多人,可能我今天講了你就會跑去買,所以我不接這種東西的主因在這。

但是我必須跟你講,市場上很多人會接這樣子的廣告,所以他跟你講天花亂墜或什麼的,就終究就是迴歸一個,你到底有沒有辦法靠這些所謂的 Smart Beta,就是一些特別的指標,可能是動能指標、可能是價值指標什麼,然後去擊敗整體的大盤。長期來看其實我們發現說沒有辦法,因為他一般會收更貴的管理費,就算他可以跟大盤並駕齊驅,可是扣管理費之後反而是打不贏的。他之所以看起來都會贏,是因為他們是用後照鏡在做事情。我拿出大盤過往的績效,然後我自己組一些指標,我當然一定會測到可以擊敗大盤為止,然後告訴你說你看我過去贏大盤多少,可是那不代表未來會贏大盤。

大概這樣子。當然我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還是有東西可能是可以贏,但是就是以機率來說他就是比較低,他就是沒有意義的一個行為,至少我會這樣看待他。除非你是很瘋狂的這種因子投資者,你真的相信某些因子可以為你帶來很好的效果,那你就去嘗試看看。但前提是你知道你在幹嘛。可是大多數人去買這種因子 ETF,其實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你只是聽名字很炫,這個是太空 ETF,這個是 5G ETF,這個是你娘卡好 ETF,那就跑去買,你根本不知道他包什麼,你他媽當然會受傷。

下面有「補錢再補錢」,他說:「測試留言密碼三,五星吹吹癌大。之前想說留言密碼應該很好抓,沒想到自己試了又試、試了又試,才發現那麼難。真佩服之前拿舒食神和電臺的兩位。想請問癌大技術分析,有一種跌破頸線後,用頸線到頭部的漲幅往下測『等幅的跌幅滿足』,想知道從癌大的看法,這種計算方式能夠作為觀察的依據訊號嗎?雖然有灰階思考加持,知道沒有任何一個方法絕對的對或錯,但想知道各種方法當做依據的可靠或佔比程度是多少?感謝解惑,無論如何死多頭,就是要跟著癌大死守,祝今年損益快快漲回來。」

像這種很有預測暗示的指標,我都不相信。當然我知道有人會看,身邊有人真的看這賺錢,但我就是不相信。我看他們會覺得,你也沒有一直靠這個賺錢。有些指標跟這很類似,你可以自己去查一下,第一個就是費波那契數列、黃金比例。然後再來就是這種等幅測距,還有另外一個叫做翻亞當,翻亞當也是類似的道理,就是我把這個圖反過來,它過去怎麼樣漲,它現在就怎麼樣跌,過去怎麼樣跌,現在就怎麼樣漲。或是什麼波浪理論,一定有幾個波……不是,他媽的誰告訴你一定會有幾個波?誰告訴你一定要跌這麼多?誰告訴你它一定會對稱?誰告訴你的?

這個可能是假設我們單純的去做比特幣的話,我相信這個指標可以用,因為比特幣沒有其他的參考。可是如果你今天是做股票的話,它是有基本面的。你在那邊算說它應該要跌幅要跌到什麼……就像高通這種,突然開一個訊息,軋一個大的,所以很難講,因為有太多的訊號都可能會影響。

但我自己是不相信這種預測性質很重的東西。我會看技術指標,可是我比較喜歡看的技術指標是那一種,我來判斷現在的狀況是怎麼樣。就像說一根大突破、突破頸線,我會看,為什麼?因為代表說這個頸線以下的人,全部人都是賺錢的,所以這個地方可能就是一個進攻的位置。就是我會去看這種,它是一個驗證說法的技術指標,而不是說預測未來一定會再漲多少或跌多少。如果你不信的話你就去用,如果你真的可以賺錢,恭喜你。但是我自己當然也是有測過,我覺得這種有預測性質的東西都沒有什麼意義。當然你有時候會在市場上找到一些,你看它真的是等幅測距,可是你也可以找到一堆沒有等幅測距的。如果說這個機率比擲銅板都還不如的話,到底有什麼好看的?這是我的意見。

好,下面這個 kk01272618,他說:「FOMO 才不 FOMO。每週收聽癌大的節目,從一個投資小白變成對財經訊息略懂略懂。雖然最近的行情之爛沒賺到什麼錢,但能夠了解癌大講的內容跟心法已經滿足。不知道癌大平常有沒有使用股票貼圖,有一個叫股市小成熟的貼圖真的很有梗,周邊有在投資的朋友都很愛用。那感覺癌大會喜歡,推薦給您。第二次留言,希望有掌握留言密碼。(括號內容懶得改,只是希望被唸到哈哈)。祝癌大一家健康平安。」

所以這個 kk 應該就是股市小成熟的作者是不是?來這邊廣告是不是?當然沒關係,我還會在這邊檢視看。反正有心來廣告,有卡到位置就是幫你念一下,比較留言留一大堆那種,就還不錯。然後他說最近都沒有賺到什麼錢,其實這已經算很不錯了,最近沒有賠錢就是很厲害了。其實有時候這種年份就是,你當然不可以期待說你每年都賺,那可能真的超級強的人。但是這種大家都表現很差的年,連大盤可能都負二三十趴的年,你可以搞到不賺錢也不賠錢,其實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一個狀態了。

下面一位「習近平最牛」,他說:「還敢下來啊 Powell。癌大你好,對於一般的社會底層人士,閒錢存款百萬左右而已,會建議投入多少在股市?如果阿公打過來,我們用復委託買的國外股票會變桌布嗎?還有主委半夜看盤會無聊想尻槍嗎?有被老婆抓到的經驗嗎?」

那麼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回答。你說看盤看一看會不會突然想尻槍,我自己是不會,但如果你會的話,你就跑一跑也沒關係。像我老婆的話,她是不喜歡我尻槍,因為她會覺得奇怪了,就是你已經有老婆了,為什麼你還是要看東西尻槍?雖然我知道這個說法,多數人不同意,但我就說這個是怎麼樣?就是你家庭你還是要互相尊重,他的意見也是有他的道理。他說你今天會想要看到我,然後看什麼,一個什麼水管工人然後在那邊擼嗎?水管工人在那邊擼,然後我也跟著在那邊擼,你會想看到嗎?你不會嗎?那為什麼你要去看別的什麼 AV 女優什麼的?想一想也蠻有道理的,我有被他說服了,所以我儘量避免。

然後再來就是說,先前存款百萬左右的社會底層人士,要看如果你今天 20 歲,你是底層人士,20 歲有一百萬存款是很屌的,所以還是要看你的年紀在哪。我建議不要整天說自己底層人士,自證預言,你一直說自己魯蛇,最後面真的就魯了。你要儘量看遠一點。當然我們不要膨脹,也不要過度的畏畏縮縮,就說自己是什麼社會底層,百萬是很不錯的。

然後再來就是說要怎麼樣丟進股市、要丟多少?這看個人。我給大家的建議都是睡得著指標。如果你不是有志在操盤的人的話,那當然你只要睡得著就好。因為根據 Fidelity 的一個統計資料,超北爛的,他看他們賬戶,Fidelity 是一個資產管理公司,他們去看他們的使用者的紀錄,然後發現最終的紀錄,賺錢的賬號,要麼就是死了,要麼就是真的那種年紀很大的老人,從來都沒有進出過的。因為死了,你也不會去動你的資產。就發現說其實這種投資,很多時候就是放長線的贏的機率真的是比較高。

雖然講這個很沒有說服力,有些人會覺得,你今天買到 HTC,你放長線不就輸爆?這一樣嘛,你這是在追蹤個案嘛。可是整體來看,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你是做股票三年以上的,你現在做一件事情,可能會嚇到你。你回去把你的對賬單全部開啟來,然後假設,假設你每支股票買了都沒有賣,你看一下績效會不會比你到現在的績效、殺進殺出的來得好?我相信大多數人應該會發現說,其實都抱著的話,績效是比較好。當然可能當下你會覺得說,我的錢要去追求效率什麼的,可是事實就證明說,你追求效率,你反而這個表現是不好的。你當時可能是重壓幾支標的,你說我沒有辦法這樣 hold。你可不可以改成說,我就是買一點買一點,就是我那時候買的標的,我都可以 hold 到現在,只是我可能就是,本來買個幾張,現在變成買個幾個零股,或者說美股本來是買個一百股,變成買一股,然後買了之後我就不要動它。其實說你會發現這樣子搞不好績效會比較好,很難講。

所以很重要一點就是說,你還是要去看你的對賬單,對賬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你不要看別人,看別人沒有意義,那是別人的東西。很多人喜歡去看別人的對賬單,我要去驗證你到底強不強。不是,人家強不強到底幹你屌事,那個賺錢都是賺自己的。你看自己的對賬單是收穫最大的。

說阿公打來的話,復委託會變成桌布?這個問題還蠻有趣的,我自己是沒有想過,但是我大概給你一個思路,因為我不知道答案是怎麼樣,所以你可能自己去找個答案。你透過復委託,就是你透過這個券商,然後這個券商他就去委託一個國外的券商去買進。只是問題就是在於說,國外的券商認的是你,還是認的是臺灣的這個券商?因為如果認的是臺灣這個券商,然後臺灣的券商才對到是你的話,這個券商假設因為戰爭,所以他不見了,或是直接被接管了什麼的,那有沒有可能拿不回來?是有機會的。這種極端的案例,我真的很難跟你回答。就算這個券商可能現在跟你講了,斬釘截鐵說你一定拿得到或什麼的,那都很難講,因為你真的遇到這樣的狀況,是非常難說的。所以要比較保險一點,我覺得直接去持有就是海外券商的這個賬號,然後去買股票,那個就是對你的名字。就像我現在都會收到一些股東信,是從國外寄過來的,即便我只有買個一股,他一樣會寄股東信給我,因為那就直接對到我,所以那東西就是我的,就很明確。所以……我不知道,復委託這個問題還蠻大的,我研究一下再來跟大家分享。

下面這個「啥小電臺」,他說:「下面一位。括號,地方孕婦 stellalala 標題:想請股癌大大解惑。」所以怎樣?啥小電臺是在幫別人搶留言密碼是不是?他說:「股癌你好,我很煩惱一件事,我先生是你的忠實聽眾,常常在睡前一起聽您的節目。但有一天他因為應酬喝醉了,然後說他要尿尿在床上,還說如果您知道的話一定也會說他很屌。這件事困擾我很久,所以我決定要來留言聽股癌大大的看法,我想他會聽得到。然後謝謝股癌大大為身懷六甲的媽媽解惑。以上找不到留言密碼的留言結束,若癌大真的唸了,我代替地方孕婦表達感謝。這個是上禮拜三的留言,看出現的時間點,感覺這位地方孕婦很晚睡,為了胎兒好,我這位爆肝青年只好出面留言。不知道癌大會不會沒事去看其他留言?我發現下面留言真精彩。」然後下面又要叫我唱歌,這個啥小電臺是頭撞到是不是?你要唱你自己唱。

那好,非常感謝你去幫這個地方媽媽把他的留言念出來。我一般不會去看留言,就是我只會念我節目錄制當下我看到的留言。所以好,謝謝你幫我 highlight 這一篇,我覺得蠻有趣的。你說我會不會對這個想要尿尿在床上的老公,然後覺得他很屌?我是覺得不會啦,你一看就知道了,看那個畫面就知道,那畫面一定很猥褻。一個ㄎㄧㄤ到笑的先生,然後在那邊躺在床上,懶覺露出來,然後就開始在那邊滴尿,真的是一個很醜陋的畫面。我不會覺得很屌。就如果說真的要尿的話,要有一些比較有創舉的東西,什麼走到公司頂樓往下噴之類的,就是這些我才有機會覺得你很屌。你躲在家裡面尿在床上,這個就是我兒子在做的事情,這會屌在哪裡?這屌就屌在媽媽,媽媽竟然可以接受這件事情,然後還把他拿出來問,這個媽媽應該是非常開明、非常開放又很好笑。

還是要先恭喜你們,身懷六甲終於要卸貨了。有小孩的生活是必須得說非常的勞累,你老公應該再也不會想要尿在床上,因為你的小孩他就會尿在床上,最後面可能就父子一起尿。我還是建議你們要去買一個保潔墊,因為小朋友就算他有包尿布,還是有機會滲出來。所以老公最後面就發現說,他講的所有東西真的不是笑話,因為你真的遇到說這是很痛苦的過程。所以先做好一些準備,也恭喜你們要有小孩的生活。

下面這個「林」,他說:「五星吹安西田摳。癌大你好,菜雞 2021 年的 2 月入市,3 月遇到修正後就知道『越跌越買,滿手血』的感覺。後來就只敢打一點資金慢慢玩,然後就遇到 9 月修正勇敢抄底,直到 11、12 月大盤沒有動能創新高,然後以往慣例市場升息前可能會有所反應,所以就做了清倉的動作。」

所以這位是一個幸運兒,剛好清在最高點。然後說:「今年運氣很好,year to date 是正的。我沒有想過菜雞的我居然可以活到標普熊市。半年前覺得自己在牛市裡賺的比別人少感到難過,但是現在回頭看山上的屍體,就會很慶幸自己早點有下山。EP154,就像是癌大說的,有些人在牛市中賺不到錢,不代表熊市中也賺不到錢。12 月的時候覺得那些股票不可能會回到那個價錢,但今年很多都到站了,也有坐過站的。下個月的財報季恐怕也會有更大的波動,懶趴捏緊繫好安全帶,標普地心列車準備起航。給大家最後一句話:『投資不是生活的全部,把精力留在本業及周遭的家人朋友,享受投資帶給你的快樂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夠活過 2022。」

好,謝謝這位林,然後這個是一個暖男,然後他說今年沒有賠到錢。今年沒有賠到錢的真的就是厲害。其實基本上我們都是跟大盤做比較,所以當今天大盤都跌掉 20、30%,你跌的比大盤少就不錯了。所以不要覺得說怎麼今年是負報酬很難受,因為那就是市場整體的表現都不太好,今年能夠賺錢的真的就是很厲害。

但其實也不代表你一直都很厲害,因為有些人可能今年賺錢,可是去年大牛市不會賺錢,所以其實績效都是要看長期。所以像他講的投資不是全部,可能就是少量資金儘量的去參與,參與到最後面可能就有自己的心得,所以他講的是很正確的。他也很幸運可以在 11、12 月離場。

但是其實我們必須還是得跟大家講,這種抓離場時間點真的很困難。就是過去在可能 2020 年那時候有一個高峰,也超多人在砍倉,他就說這邊就是高點了。可是其實沒有想到就是後來有這種更高的高點。所以其實當下看都不知道,就像大家可能回頭看 11 月,他覺得他砍的是對的,可是搞不好等到明年的 12 月,然後搞不好他就很希望說早知道他就什麼都不要砍,一直一路以來無腦買,然後明年 12 月又整個創歷史新高,很難說。所以其實我覺得大家真的要注意一點,就是說你最主要還是要自己過得舒服,然後長久資產是有累積到,這才是投資的本質。有時候你去很專注短線上的東西,其實真的會讓你感受到很難受很痛苦,為什麼?因為我也是過來人,就是這波的修正也是跟大家一起體驗。所以其實有時候不要看太短,然後不要讓投資影響到你的生活,真的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說投資影響到你的生活,你就勢必會看得非常短。

下面我「勸你善良」,他說:「癌大積極大,癌大請問平時 Apple Watch 會使用到什麼方便的功能嗎?然後在考慮要購入 Apple 還是 Garmin,謝謝回答,永遠愛你。」

Apple Watch 其實我基本上都沒有用到。雖然我是果粉,所有的蘋果東西我都有全包,可是 Apple Watch 是我唯一一個不會用到的東西,因為我覺得它的功能手機就可以用到,我沒有必要用在手錶上面,至少我是這樣覺得。Garmin 的話有一些還蠻有趣的功能,像他有什麼飛行表什麼的,那些功能是真的很特別,所以 Garmin 我知道很多在戴的,他真的就是隨時會帶著。Apple 的話,我自己覺得有 iPhone 就可以互補掉了,所以就不會用到。

下面這個 Rcar5566,他說:「后里陳柏霖在這邊五星吹爆,五星吹捧主委吹上天。不知道留言密碼,第三次留言試試看會不會幸運被唸到。聽了一段時間,蠻常聽到主委講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真的覺得這句話會有帶來很多的幫助。的確我們誰都沒有辦法模仿誰去達到成功,但是模仿成功人士同時會開始思考他做這些事情背後的原因,然後逐漸歸納出自己的路。很多事情都是先學會照著做,然後再開始有想法,然後改善之後變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方法。希望主委 Podcast 可以成為長壽節目,持續為大家帶來新知,並讓我開車通勤的路程上不無聊。祝福主委全家健康平安快樂。」

謝謝你,他講的這個就是重點。其實不只是在人格養成或者說投資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在產品上也是。幾乎各大厲害的品牌都是從模仿開始,很多,像什麼日本的 Sony,或說 Apple,最早其實都是有一點模仿的味道在,因為你一定要先抄別人,微軟也是,先抄別人的東西,抄一抄之後,然後自己再把這個東西做出來變得很屌。因為你一定先從模仿開始,就像小朋友他一開始也會有一個人,其實在模仿大人,他長大之後可能就跟大人差很多。模仿不是跟你講說你要抄襲,就是你要開始去學說市場上目前他接受的樣態是怎麼樣,或者說如果我想要達到比較好的風險控管,這些人是怎麼樣做到的。你先去學,然後學了之後,你才會歸納出自己的方法。

所以這真的是很重要的一個心法,我到現在自己都會警惕著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當我今天想要做好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我一定會先去找就是在那件事情上做得很好的人。據說之前買一條魚回家,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竟然會什麼去魚鱗,以及把什麼內臟挑掉什麼,還知道要先看一下有沒有寄生蟲什麼的,那是因為我看了「在家做生魚片」這個頻道,看這頻道真的超讚的。反正就是你看久了之後你就真的會,即便你都沒有去實作,可是你大概知道要怎麼樣做。

我覺得這有點像是一個腦內的 cosplay,就是你自己去對你的大腦輸入一個訊號是,如果我今天是誰,那我現在會怎麼做。類似這樣子。然後可能弄一弄之後,自己就會找到自己的方法。我現在蠻推薦這個方法,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它真的可以讓你更快的進入狀況,然後更快的去找到問題的癥結點在哪,會比你自己憑空亂摸來的好。就是踏在巨人的肩膀上面做事情,它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就是有些別人已經失敗過的東西,你就不要再拿你自己的頭去試了。除非你真的是很相信你有辦法在裡面找到一些 bug,你可以靠這個東西拿到一些目標去做一些事情,拿到一些目標或賺到錢或什麼的。不然其實你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用別人的經驗,以及去模擬一下別人的判斷方式怎麼樣,它對自己的加速程序會有很大的幫助。大概這樣。

好,這集節目就到這邊,就這樣,ㄅ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