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68:🦎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本集節目由覓活 MIZUHO 贊助。

還記得今年 3 月 12 號,當天就賣到銷售破千盒的黑瑪卡嗎?是的,他們又回來放福利了。覓活 MIZUHO 運用現代的生物萃取科技,研發了這款司令 B 群黑紅瑪卡,使用吸收專利,Maca Pro 超級黑紅瑪卡,以 600% 濃縮,將精華濃縮到膠囊中,讓每個人都可以吃到業界高標的戰力補給品。

白天容易精神不濟的上班族、信心滿滿的業務、長途開車、早晚輪班、需要體力活的工作者、從早忙到晚的家庭主婦,從前的你可能依賴提神飲品、口香糖來獲得短時間的提神,那現在無論男性、女性,都可以使用瑪卡來增強體力、調整體質。

在選擇保健品時,除了成分之外,也需要注意是否有國家合格檢驗以及原料檢驗。覓活做到了八大無添加,通過了 SGS 大腸桿菌群、重金屬檢驗,無添加人工香料、人工色素、人工甜味劑、防腐劑、漂白劑、保色劑、結著劑、含鋁膨脹劑,這就是覓活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的地方,也是讓我放心推薦給大家的原因。

此外,他們還有其他的商品,像是西班牙頂級魚油、100% 植萃維生素 D3、彈力膠原系列跟多口味乳清。結帳的時候,你只要輸入我們的優惠碼「GOOAYE」,全館商品都適用。那這次一樣推出好康三優惠,有興趣的朋友,你可以在我的連結欄這邊找到相關的說明。覓活也想提醒大家,記得去他們粉專那邊看「得獎名單」,他們真心想把產品送出去,那是抽獎,覓活小編會主動私訊,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留意。那覓活這次的備貨量以及出貨流程都全面調整,下單後兩個工作天就會出貨,請大家安心下單。一樣在臉書上面有放福利,提供抽獎給大家,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

好,那兩天前跑去參加了卡米地 Plus 的開幕典禮,它是在復興北路上面,有喜歡看喜劇的朋友,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趕快去看喜劇。其實因為我本身有投資,但身為一個投資人,我比較不會去要求經營團隊要給我回報,就是我不喜歡拿股利,我不是股利派的。我會希望說,你要做就把它做大,要嘛就是你賺到的錢就增資,然後把這個公司越疊越大,有朝一日有可能可以上市;或者說,你賺到錢去換新的點、去升級你的設備,把毛利拉到更高,可以去做更多高單價客人等等的。這是我比較喜歡的,就是一筆錢丟下去,然後大家可以一直把這個錢滾出很大的價值,所以最後面對我來說,整體價值就變高了,我根本不在意說什麼你一年要配我多少錢。

所以我就算是一個「好咖」,那時候我去參加這個投資的時候,我就主動爭取。我找了百靈果,因為百靈果跟我講說好像有缺股東,有沒有興趣?我就說非常有興趣,然後就丟了。我根本不認識老闆是誰,只知道他叫 Social,他們都把他稱為是台灣喜劇的第一人。那他在大家都還不相信喜劇的時候,我覺得很早很早的時候,以台灣的角度來講,他就參與了卡米地的投資去經營,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這種創業者,特別是那種先行者,很多就是死在沙灘上,後浪推前浪,前浪就掛在沙灘上那種感覺。他可以撐到現在,著實是非常不容易。那以我們這種投資人的角度來講,很簡單,我就一直丟錢給你,希望說你可以把它做得更好。

那身為一個好股東,就是你不要嘰嘰歪歪,你決定要投這個人,你就要相信他,所以不要有一堆意見。就偶爾可能人家有問你,你講一下你的看法,這樣就好,這個是好股東必備的一個基本條件。那我當然希望這個東西可以做起來,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看到標竿在台灣出現,我們有一個標竿這樣的角色。一開始比較難,就像現在可能在講那些喜劇的,很多就會被酸說有沒有抄美國的或什麼的,其實最早最早是以模仿為起家,這是很合理的事情,不管哪個產業其實都是這樣子,慢慢會玩出自己味道的東西。可能台灣現在滿多主題都還在講什麼國共之類的,這個我覺得蠻無聊的,我希望可以有朝一日跳出這種很既定的老梗話題,然後講一些很屌的東西。我相信你會看到,因為我自己覺得喜劇俱樂部會讓我非常感興趣的一點,就是它好像有點像孵化器的角色,只是它是「人的孵化器」。

企業的孵化器是我們可能丟錢去經營一個 Incubator,然後裡面有一些講師、有一些資源,幫你牽線、幫你看一下你的財報財務狀況、幫你調整一下你的產品組合什麼的,希望可以把你孵出來,你可以出去賺錢。那我覺得喜劇俱樂部有一點類似,就是可能是上班族,可能是在哪裡的打工仔,下班之後寫個笑話上去分享,一開始他媽的超難笑,可是講久了之後,也會開始得知你的聽眾或什麼的,大家開始越來越喜歡你,你也更知道怎麼樣去表現,真的有朝一日做起來,你就會有自己的專場。我在想說搞不好也可以做個這種經紀人模式之類的,但就看老闆你自己要怎麼經營。我自己是覺得這個身為一個孵化器的感覺是蠻酷的,希望有時候可以看到很酷的喜劇員。好啦,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這卡米地 Plus 逛一下,我在裡面有丟一分,所以幫忙推廣一下。

***

我們就來看一下 Howard Marks 最新的備忘錄,《I Beg to Differ》,這個你可以在 Oaktree Capital 的網站上找到。他一段時間就會丟備忘錄出來,基本上他只要有丟備忘ulo,我都會跟大家分享,因為我覺得他講很多東西,算是可以幫大家補足很多在投資認知上的一些不足。像我自己看,我覺得都已經是老梗了,相信大家有朝一日,特別是那種比較菜雞一點的,你看久你又覺得他講的東西是老梗,但即便是老梗,你還是會覺得很不錯,就是有點鬧鐘,幫你提醒投資的本質是怎麼樣那種感覺,就是偶爾看一下這樣子的東西,其實對自己的幫助也是蠻大的。

稍微分享一下他寫了什麼,以及我的一些看法。

在第一個大段他先寫說,他在 1969 年的時候加入了投資的產業,當時是 Nifty 50 的全盛時期。Nifty 50 就是「漂亮五十」,在節目裡面我也多次跟大家舉例。為什麼拿 Nifty 50 舉例呢?因為很多人跟我講說,他現在買的股票是什麼什麼什麼,這個東西我長期抱一定沒問題。我都會跟你講說,現在的權值股跟 20 年前、跟 40 年前、跟 60 年前其實都不一樣了,這代表是你現在覺得很強的東西,在未來不一定是很強的。當時大家覺得 Nifty 50 是非常最讚的東西,現在你有聽到任何人在跟你講 Nifty 50 嗎?所以如果他是長期的在存 Nifty 50,當然有些有活到現在,可是如果存錯支怎麼辦?這是大家要去思考的一個重點,所以我就很常會用這個作為一個舉例。

我們這個時代的 Nifty 50,我個人認為就是尖牙股跟 SMART,SMART 已經比較少人講到,應該是偏成長股的範疇,我記得有好幾支已經跛腳了。那尖牙裡面有兩支是牙齒已經斷掉了,就是 Facebook、Netflix。那他們牙齒斷掉並不是這兩家公司不行,也不是說有很強勁的競爭者已經把它追過去了。以 Netflix 來講,他還是業界的領先,還是有強勁的現金流,成長性還是很不錯。在 Meta 這邊,成長有稍微中斷再加速,然後現在開始回歸到本來的成長曲線,所以其實都還是很好的公司。但它就硬生生地被從成長股的估值,殺到價值股的估值,搞到被編進去人家什麼價值股指數裡面,這對一個成長股來說,我覺得是還蠻羞辱的一件事情。

那臉書還是非常強勁,雖然後面有非常強的 TikTok 在後面追,可是臉書最近在抄襲 TikTok 上其實也做得很好,他的 Reels 是抄到像是《南方四賤客》直接講說:「幹,你這根本就是完全在抄抖音。」當大家會說你完全在抄,代表你已經很成功的複製了。他們也很厲害,他知道說這個抖音很強就趕快抄。其實抖音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東西,雖然台灣比較可惜,就是蠻多會覺得這些中國的東西我不要看,但是因為我們是從事投資,我們還是會去抓一些像這種抖音國際版來看,因為你要了解一下大家在幹嘛。其實我覺得社群媒體相輕是一個世代間的現象,當年我們在用臉書的時候,也是被我們的爸媽笑,就是玩到我們不倫不類,我老爸就會這樣講,就是你玩那種沒有營養的東西。居然我們現在要去笑說什麼「抖音一響,父母白養」,你會發現那是因為你老了,年輕人之間他們不會這樣去彼此互相嘲笑。在美國這邊,他們年輕人花在 TikTok 的時間是比 YouTube 還要來得多的,YouTube 已經是我們類似上個時代的東西了。並不是說它完全不見,只是就是年輕人他花的那個時間跟精力,其實都是在他們認為當下最新最紅的東西。所以有朝一日 TikTok 一定會被下一個東西取代,然後換成下一個,這就是社群媒體的一個演進。但是你不得不說臉書,他還是非常的強勁,他的 Facebook、他的 Instagram,然後他抄襲 TikTok 弄出來的這個 Reels,其實都還是做得很厲害。他也沒有說什麼後面有很強的追兵,直接要把它幹爆,他的用戶已經大流失什麼的,可是他的股價就硬生生地可以直接大跳樓。

所以其實我們這個時代,也經歷了那一種,他經歷過 1969 年 Nifty 50 全盛時期,然後到 1973、1974 的 OPEC 事件之後,標普跌掉 47%,然後「漂亮五十」一堆從本來 60 到 90 倍的 P/E Ratio,變成 single-digit,就跌到不到 10 倍的本益比。我們現在就在經歷類似的東西,就是我們有一些很好的公司、一些很強的成長股,跌掉了七成、跌掉了八成,一些大型的權值股可以直接腰斬、跳樓下來。我覺得這個時代背景是有一點像的,所以他其實在開頭就放這個,我覺得會讓這個時代的人,特別是有在交易這些大型權值股或是這些熱門股的人,會感受到一種「原來歷史是不停的重複」的那一種感覺。他的意思就是要跟大家講說,這些大家都覺得很好的東西,其實你就要去注意說,會不會有哪裡是想錯的?大家都覺得好的東西,可能未必是真的很好的東西,那你去重重的話,可能最後面是只能拿到大家一般的報酬。

那這個我是給他一半的肯定而已,我不會說他完全是對的。因為其實順勢交易、動能交易,在上面搭乘成功的人,自己身邊不少。所以我覺得那個是,怎麼講,就看你是用多少人去舉例。你並不是說什麼你直接要跟大家講的不一樣,你就故意去買非熱門股,你就一定會賺錢,這個是一個很可怕的想法。很多人就是單純的黑白想法,我今天不要買熱門股,就是專門去買那些根本沒有人在 care 的股票。可是你又不是真正的價投大師,你只是去買一個垃圾冷門股而已,那跟你去買一個垃圾熱門股,那個道理其實差不多的。所以並不是說什麼,直接無腦的跟大家反著做,然後熱門的地方不去、冷落的地方就去,就一定是對的。因為你要知道其實特斯拉就是非常熱門的一個股票,可是他從可能兩三年前的低點到現在,是翻了數倍不止。以我自己來講,我在特斯拉上面是賺了四倍以上。像這樣的一個標的,大家都知道,可是他還是可以幫你賺很多錢,因為還是很多人不相信,所以其實我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然後不可以單純的這樣去二分法。

在見證 Nifty 50 由盛轉衰之後,他在 1978 年被調去了銀行的債券部門,然後開始去啟動了投資 convertible bonds 跟 high-yield bonds 的一個基金。Convertible bonds 是可轉債,high-yield bonds 就是高收益債。在這個地方,他開始展現了他的鋒芒,所以一直到現在,Oaktree Capital 本身也是不良債權的一個投資專家。他開始去丟那些大家不想要、沒人知道,或是根本就不願意碰,認為是 uninvestable、不可投資的產品。那這些產品其實就是他最喜歡的東西,所以也因為他這一種跟大家反著做,就是他沒有去追逐任何的熱門股,他是買大家都不要的東西,他真的在實踐「人棄我取」,所以他獲得了卓越的報酬,也導致了他有這些想法。這很重要的一環,大家先認識就是,因為他可以做這件事情,所以他才會推廣這件事情。

其實這個就是我覺得最底層的邏輯,你要先明白這個道理。並不是說什麼你今天開始學他去買一個垃圾,你就可以獲得很好的報酬。你要先發現你在垃圾裡面有挑黃金的能力,或許你就可以開始去學他,去往這個部分精進,我相信你的直覺跟你的報酬也會告訴你這件事情。像比較近期的案例,就是 Oaktree Capital 在大家都看到恆大危機,覺得恆大是下一個雷曼,要倒產、完蛋,那種感激台灣的政經節目全部都在講垃圾要爆炸了什麼的。可是 Oaktree Capital 當時不只借錢給他們,還買了他們很多的資產。所以你就知道,他是這一種,他覺得大家都不要的東西可能會有很棒的機會,因為它可能會產生很嚴重的恐慌跟價值偏離。假設他沒看錯的話,我相信他過程中一定也看錯很多東西,但是長期來看,他們鎖定這樣子的東西,以大數法則的角度來講,報酬是很好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跟大家講說,你要跟大家想的不一樣。

下面畫的這個表格,我覺得很不錯,就是馬上讓大家知道說,你跟大家想的不一樣,結果會怎麼樣。

| 思考方式 | 結果 | 報酬 |

| :--- | :--- | :--- |

| **Conventional** (跟市場共識一樣) | **好** | **平均的好報酬** |

| **Conventional** (跟市場共識一樣) | **壞** | **平均的壞報酬** |

| **Unconventional** (跟市場共識不一樣) | **好** | **超越平均的報酬** |

| **Unconventional** (跟市場共識不一樣) | **壞** | **比平均更爛的報酬** |

所以聽起來基本上就是幹話,但是它算是列一個表格,然後讓一些,如果說可能一些投資的新手,看了這個會特別有代感,你可能根本就沒有這麼深入的去思考一些事情過。

那其實跟大家想的一樣、跟大家想的不一樣,也不是像大家思考的這麼簡單。我相信很多人的直覺就是,所以從現在開始,當今天市場跟我講說很樂觀,所以我就要進去做空;那今天市場可能很悲觀,我就要進去做多。或者說今天市場上的一些什麼老媒體,人家說他是反指標的,所以他講什麼我就全部去放空。我跟你講,那個有時候是人家玩笑話,就是你在笑人家的反指標的時候,你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敢不敢他講的標的,每個都進去放空?你不敢,那代表他不是真正的反指標嗎?因為如果他真的是反指標的話,那真的每個都會錯,或是不用每個都錯,大部分他都錯的話,你跟他反著做你一定發財。可是其實真的沒有這麼簡單。

所以我自己是覺得在投資上,跟其他很多產業或是論理的道理,跟底層的邏輯差不多的,就是有蠻多人都試著過度去簡化一些東西,因為沒有辦法,我覺得很多人的大腦是沒有辦法處理複雜訊號的,所以他們會盡可能的使用一些二分法。其實二分法我覺得在投資裡面對你來說是很傷的事情,就不是說什麼今天市場怎麼想我就反著做、共識怎麼想我就反著做,其實真的不是這麼簡單。因為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就是一堆富豪。

所以其實他舉了一些例子,然後來告訴你講說,到底真正的 Second-Level Thinking 是什麼。所以 Second-Level Thinking 並不是說你跟大家對做,你就是在做第二層思考。第一層思考可能是:我知道現在未來的景氣狀況很好,所以我要做多,這是第一層思考。我知道現在可能開始有些裁員、我知道有些供應鏈出現了供過於求、我知道消費萎縮,所以市場狀況是偏熊市,我就做空,這個是第一層思考。但第二層思考不代表說我就跟第一層相反,大家都覺得很好,市場一直漲,我故意要做空,這個不是 Second-Level Thinking,這個是很多人的誤區。

他舉一個例子我覺得超讚的,他講到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曾經有一個說法是這樣,就當今天一個巴士從山上開下來,或撞下來,然後呢,一堆人從巴士的面前跳開,就本來馬路上站一堆人,看到車子開下來,他媽的跳走。你不是說,看大家跳走,你就跳進去,就會獲得比較好的結果。你知道這就是,每次有人在臉書或是哪裡發表一些意見之後,就會有一些人在下面說:「難道只有我覺得……」或是「難道只有我想的不一樣嗎?」然後一副好像他真的在發表什麼高見。其實他就是是裡面唯一一個低能兒,就是 99% 的人跟他想不一樣,「對,只有你覺得」、「對,只有你是一個白痴」,就是會是這樣。所以不是說你跟大家想的不一樣,就代表你比較卓越、你比較聰明,這根本就不是所謂的 Second-Level Thinking。

查理·蒙格也對此發表過類似的評論,意思就是說,投資它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的決策是充滿深度的。所以任何人覺得這個是一個很簡單、可以線性思考或是非黑即白思考的,其實就代表說你的腦袋不太行。當然一定會有人這樣想,所以就知道這些人就是腦袋不太行,道理就這麼的簡單。

Second-Level Thinking 他有一些舉例,那我覺得這幾個問題都很不錯,就大家以後可以放進去,當你今天想要去做更進一步的思考,說可以用這些問題當成是一個驗證的方法。

1. What is the range of likely future outcomes?(未來結果的範圍可能會在哪?今天發生一個事情,最好會怎麼樣?最壞會怎麼樣?)

2. What outcome do I think will occur?(我自己認為這件事情會怎麼樣發展?)

3. What's the probability I'm right?(我對的機會有多高?這個可能很難真的量化出一個數字,可是你會有一個感覺,知道你這次會贏的機會是高還是低的。)

4. What does the consensus think?(市場的共識是什麼?)

5. How does my expectation differ from the consensus?(我的預期和共識有何不同?)

6. How does the current price for the asset comport with the consensus view of the future, and with mine?(目前的資產價格與市場共識的未來觀點,以及我自己的觀點,是如何契合的?)

7. Is the consensus psychology that's incorporated in the price too bullish or bearish?(價格中包含的市場共識心理,是過於樂觀還是悲觀?)

8.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asset's price if the consensus turns out to be right, and what if I'm right?(如果市場共識是對的,資產價格會如何變化?如果我是對的呢?)

那這個就比較複雜一點點,首先就是我們講的市場的共識。那很常在節目裡面會聽到我跟大家講說「市場現在的共識是什麼」。那這個共識,其實對一些人來講,或甚至對我來講,有時候我們都會自己掉進去一個誤區而不自知。比方說你怎麼知道,你知道的東西就是市場的共識?你今天可能在某個粉專下面看到大家一起在吹捧某一個標的,所以你想說好,我要跟大家對做,因為市場共識是這樣子,所以我當然不要去做市場共識的東西。可是你怎麼知道,他們這一小群人就是市場的共識?說不定他們是市場裡面其中一個小小同溫層而已。

所以你要今天可以很明確的定義說共識是什麼,那我後來想到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當今天這個說法是人盡皆知,而且你不可以只在什麼某個粉專看到,你要在多重平台,你在電視新聞上、你在社群媒體、然後你在一些新聞網站上、或是在一些報告裡面,都看到類似的說法頻繁的出現的時候,我覺得你可以把它視為是一個 consensus。就是大家都知道,而且是多重媒體大家都知道。如果只是可能在你的 Telegram 的討論區裡面看到,這個不叫做 consensus,就是可能要大家都知道,才可以視為一個 consensus。

那一般以我自己的定義就是,當我今天從各種不同的線,而且是要差距很大,就舉例來說如果都是 sell-side 跟 buy-side 的朋友跟我講這個,我不會覺得它是一個 consensus,我會覺得它可能是目前研調單位、研究單位、投資單位他們是這樣想。可是如果說一些公司派或是一些分析師,他不是在這些 sell-side 跟 buy-side 裡面的,他們都這樣覺得的話,那這可能就是一個 consensus。所以像我自己跟大家分享的,像在去年跟大家講說面板、PC、NB、DDI 的狀況可能不太好,那最早最早這個東西可能不是一個 consensus,它可能比較偏向是,我自己或是我們身邊的投資朋友,我們注意到有這樣的狀況。可是大概在今年初開始,我覺得這就變成一個 consensus,然後就是面板的狀況不好、PC/NB 的狀況不好。

可是當它變成是 consensus、變成一個共識的時候,其實也不代表說股價就要走完了。就如果說當時你就直接說好,市場共識這樣子,那所有東西都已經反映在市場的價格裡面,所以我就反著做,你就是繼續被電到爆炸,因為它一直跌。所以並不是說什麼你單純的跟市場的共識相反而或怎麼樣就可以賺到錢,其實有很多要去做比較的東西。

第一個就是,你要先明確的去定義說市場的共識是什麼。那當然你知道這個共識之後,你要去有辦法量化出來你的期待跟市場共識的差距。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想法跟市場共識差不多,它未必有一個好的交易機會。那如果說市場共識,你知道了可能是假設對未來是比較看壞的,那可是你明明就明白說這個看壞的程度是不夠的,其實市場是有可能會更糟的。就是你知道有雷曼兄弟 2.0 跟 3.0 要出現了,只是大家都還不知道,就是你們還是太樂觀,市況還是會更差。這個就是有一個 differ 存在,當你有這個存在的空間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交易的機會,你就選擇去壓空。反過來如果你覺得市場現在講說很差很差很差,可是你知道的狀況是:「拜託,庫存都要清掉了,未來很好。」那它產生這個差距是另外一個方向的,那這也代表你有一個交易的機會。

那接下來就是要把價格也放進去這個公式裡面,就是你目前可能知道市場的預期 consensus,那你也知道你的預期。那你的預期可能是比市場共識好,也可能是比市場的共識差。那同時你也要知道這段期間內,就一個若干時間內的價格變化,因為這樣子你才可以去做出一些投資的決定。就是假設市場是對的話,請問目前市場的價格是不是已經有反應市場的共識?那再來就是如果說我的預期是比市場共識來得差,那請問一下,目前市場的價格是不是已經來到比共識來得差的位置?

因為你知道其實當今天市場在反應的時候,很多時候它會超漲超跌。所以對你雖然是覺得最差的狀況沒有開出來,然後最後面證明你是對的,就是真的有一些地雷在後面,可是有時候你就會發現,像是前陣子科技股,有些開出不好的 guidance,可是它的股價已經沒有再跌了,反而繼續上漲。那我快速幫大家復盤一下,當時的狀況是這樣,就大家都知道說這個 guidance 一定會往下調,然後只是在市場上,很多是預期 guidance drop,它沒有預期到說實際上 guidance 是降得比它想像的嚴重。那甚至有些是財報,就是過去的數字,先不講未來,過去的數字開出來都是不符合預期的,結果反而這個股價自己下不去的。那這就是偏向我講的,就是如果你今天你明明是對的,你覺得對,股價有跌了,對市場的共識是不好的,那我覺得是更差,而且我也是對的。但你因為這樣去做空,你反而是賠錢的。

所以其實沒有這麼的單純。你要先定義市場共識是什麼,然後目前市場的價格是不是已經反映這個共識,甚至是已經超過反應了。那如果是超過反應的話,那你自己的想法是認為說,這邊已經超出反應,後面是會更好的,你去做多,那這個對你來說可能勝率就蠻高的。可是如果你是抱持著「我知道市場還會更差,因為我知道這個供貨的狀況非常的不好,或是有什麼樣不好的狀況會產生」,但是你可能沒有考慮到,是股價搞不好前一波已經超跌了。你怎麼知道前一波股價跌是老老實實的按照,就是可能業績跌多少,它就跟著跌多少?搞不好它超跌,因為有恐慌的狀況產生。

所以當你把這些東西都綜合考慮進去之後,你可能才可以說自己現在是站在第二層思考。但也因為說你認知了這些東西之後,你才會發現,其實第二層思考非常的困難。它不是只是單純的,今天市場往什麼樣的方向去,那我聽到的消息怎麼樣,我就反著做。並不是這麼的簡單。那甚至在今年,我們身邊朋友有一個說法,在今年其實你盡量不要有第二層思考,可能反而會賺比較多,你就單純一點。這個美國要升息,升息資金會收攏,所以我就放空。其實真的很多人就這麼單純的去做,你會想說,奇怪,在上一波升息循環,美股價一直漲。可是我跟你講,這波真的就是很多人,他可能也不知道上波的狀況,可能是這一兩年才進市場的,他就單純的很線性思考,因為市場要收攏資金,所以這個股價就得跌,我去放空,幹,卯死了,真的還蠻多的,因為這樣賺爛的。

所以也不是說你用第二層思考就一定會賺錢,因為你一定也可以找到一堆例子是,我用第一層思考還是賺到錢。所以當你今天聽我講了這麼多之後,你可能會開始覺得說,幹你媽的真相在哪?所以我跟你講,其實投資裡面沒有真相,真的沒有人可以拿一個聖經出來告訴你說,我按照這樣做,我就一定會賺錢。因為這種東西是不存在的,因為如果這種東西存在的話,那在股票市場的錢一定就會全部都掉進這個人的口袋裡面,如果他有所謂的聖經的話。因為可以獲得市場的報酬可能就是這麼多,那某種程度上,他有句好話講的,他覺得長線投資都有可能是一個零和甚至負和遊戲,因為可以賺到的報酬就是這麼多,那你贏到的錢呢,你買進的股票,就是另外一個人賣掉的吧。所以假設我們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軸來看,其實每一筆交易,就是你下去買股票,或是你把你的股票賣掉,你在交易的瞬間就產生了一個輸家跟贏家,因為一個人會對,一個人會錯。只是困難的地方可能就是,短線上可能我是錯的,可是長線上面,我是對的,大長線上搞不好變成你是對的。

所以我自己覺得投資講到後面,我之所以會講它是藝術的原因就是這樣子。因為科學的部分,它是可以量化的,它是可以,舉例來說我設定幾個課程,我今天要學的投資知識是從一到十這樣學,學會然後你可能對於所有的工具都明白,你對於套利的機制,那你對於資產的定價,你都明白,可是你無法預期的是人性的變化,你無法預期的是恐慌跟那種狂喜的感覺。就是一個垃圾標的,你就知道它的垃圾,可是為什麼他可以漲一百多倍?前陣子那些飆股,你根本不知道說為什麼他可以這樣子漲。這個是你沒有辦法靠說什麼學術上的累積可以達到的事情。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好的,就是我們沒有辦法用單一的投資決定來論證說,你到底是一個好的投資人是好的還是壞的,因為這個本身就是很困難,因為單一可能有很多隨機的成分在裡面。可是長期來看,然後以及我們把它量化來看,就是有機會來驗證說你是好還是壞的,就大數法則。就是長期來看,你如果三觀是正的,你的現金流是強勁的,然後以及你的認知又是好的,你會獲得好結果的機會就是比較高一點。

那其實這種東西跟人生某種程度上是很類似的,就是你進去名校不代表你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可是可以進去名校的人,大多數的人都會有好的結果。是富二代的人,大多數都有好的結果,只是一些人會喜歡舉一些特例,哪一個人什麼敗光家產、富不過三代或什麼的。但其實我們可以大概的去說,你做到怎麼樣,可以有大概怎麼樣的期望值,是這樣子,可是你沒有辦法給你一個絕對的答案。就像是我們看完了 Howard Marks 這一篇,那一開始跟大家說你一定要反著想,可是到最後你又發現說反著想未必可以幫你賺到錢。所以到底我要反著想還是正著想?有時候你可能要反著想,有時候你也要正著想。就像可能在這段時間,你都沒有反著想的,其實你應該是會賺比較多,今年都是順順做的,應該是會賺比較多。今年你一直有一些第二層思考的,可能就會被打到頭破血流。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把它變成是,我們在 2023 年要做結算的話,說不定今年反著想的人,在 2023 年去做結算的時候,他才是賺最多錢的。

所以其實,怎麼講,有時候是「了了分明,大未必佳」,但是你也不要讓它算命,有時候有些東西真的在不同的時間軸去看,或是可能現在這個人看起來很風光,那你覺得非常羨慕他,可是等到下一季或是下一年,大家都來試做一樣的方法,可是變成他羨慕你。我覺得這個就是投資是很有趣的地方,它有非常多的變化、有非常多的排列組合。

看完這一篇,我個人認為對大家最大的收穫是,你看完之後你會再更謙卑一點,因為你會發現說,幹真的,世界上的變化太多了,有太多我們不明確知道的東西,無法去定義它。甚至你一個投資大師來教你,他都沒有辦法很明確的量化告訴你說,所以到底我可以看什麼樣的東西,我可以買什麼樣的資產,他如果達到什麼樣的條件,我就一定會賺錢。真的沒有這樣子的東西。

好,今天這一集我們先分享這邊,我們今天要進來 Q&A 部分。

***

第一位東港金城武,他說:「難道我有 1000 股特斯拉也要跟你講嗎?癌大你好,請問平常有在喝手搖飲嗎?還是只鍾愛肥宅快樂水?然後可以分享一下你對特斯拉現在要回購股票的看法嗎?純粹現金太多還是另有目的?謝謝分享,祝福一切順心。」

我已經很少在喝手搖飲料了,以前國中的時候比較喜歡喝什麼悟饕、清新福全、50 嵐、什麼珍波椰之類的,現在已經沒有在喝飲料的東西,現在就是單純的喝可樂。然後再來就是特斯拉要回購股票的看法,其實美國回購股票是一個很風行的事情,只要企業有賺錢,他們可以回購股票,市場就會給予他積極正向的肯定,然後代表說他有在顧及股東的權益,這就是他們的配息,有點類似這樣的東西,因為就是增進股東權益的一個做法。我去市場上把股票買回來,用我的現金買回來,然後之後我去把這個股票給消掉。所以到某種程度,甚至有些回購到他的那個淨值是掉入負值的,還蠻酷的,所以本淨比在美國這邊看有時候不太準,就是因為這樣子,因為這個會計處理會造成現象。那你說特斯拉去做回購,當然正向去看他,就是他有在賺錢、現金流強勁,然後他去增進股東權益。那負向去看他,有些人就會講說:「幹,那就代表說你現在已經不知道投資什麼了,你拿一堆現金不知道幹嘛,所以你就在炒股票。」有些人會這樣去解釋他,但是我還是會比較偏向用正向的方向去解釋,就是一個公司從本來不賺錢到可以賺錢回購股票,這是要給予肯定的,代表他是在一個正確的軌道上。

下面這位 `nd3227_200`,他說:「休學仔,癌大您好,我是您的忠實聽眾,從 21 年開始一路聽到現在,很多邏輯跟想法都一直幫助到我,於是我開始實行在生活上。直到最近出了意外,聽了癌大的 Fake It 'Til You Make It,看了 A 片裡面很屌的男優後決定實行,然後我就被下了一個月的禁愛令了。很意外我竟然跟癌大是同屆的,很佩服大的能力跟觀點。我是一個休學仔,但休學的原因是因為在學期間創業,然後目前金流一個月約末在 120 萬左右,真的沒有時間看盤,所以都買權值跟 ETF,其實也沒有什麼投資的問題要問,只是感覺大家都會介紹自己的投資內容,跟風一下。」

好,那我覺得這個會去看 A 片男優 Fake It 'Til You Make It,這也算是很有想法。因為基本上 A 片男優也都是假的,你去問任何一個女生都會知道說,在裡面因為幹什麼,然後在那邊叫,其實很多都是演出來的。所以既然那個本身就是演出來的,那你怎麼還會想要去學裡面的東西?這就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你今天要學,要學一些 authentic 的東西,你要知道這東西就是確定可行的,這個商業模式確定可行的。A 片就是一個演戲,WWE 就是演戲的,然後就學這個,去學人家演戲的東西,那可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那也恭喜你,創業是有這個穩定的金流,這是很重要的,有一個穩定的金流,其實真的會在你的人生之中創造很多的機會。

下面這位,「請問我是好癌寶嗎?」他說:「請問主委對於『探吉規刮』有什麼看法?最近很準。五星吹吹,每天跟朋友吹主委吹到朋友也來聽。那某天在聽 Podcast 的時候,我媽問我為什麼要跪在地上聽,原來是我在幻想幫主委吹,用這個頭被幹到。他說,謝謝大大無私的各種分享,小的是在 2020 年進入券商擔任營業員,從業以來一直都記著主委的諄諄教誨,唯一推薦客戶定期定額投資台美股大盤 ETF,公司推的爛商品都一概不屌,就算被釘在牆上罵又賺不到錢也無怨無悔。那推垃圾的東西給別人買,自己會良心不安。這邊想問有沒有機會擔任主委的營業員?然後在這邊先祝主委全家平安健康。下週一是父親節,可以幫我祝福住在林口育有一子一犬的謝姓男子父親節快樂嗎?那真的很喜歡聽主委的節目,希望主委可以一直播下去。拜託主委用我的人生成,是人生,因為你沒有打『人生成』打不出來,聽到自己的愛團 Muse 的歌很開心,在這邊推薦一首主委大概 87% 有聽過的 Muse 的 Hysteria,那這首的 punch 真的很直擊靈魂,但我的女朋友只覺得它很吵,幹。」

這個這首拿到現在來放的話,大家應該都會覺得很吵,因為時代已經不一樣,但這首以前去那個什麼 Roxy99,每次都一定會放這一首,我真的很滿喜歡的。Muse 近年也比較少聽,因為真的覺得它比較吵,但以前是很喜歡聽沒錯。然後再來就是說,他自己在當營業員,他都是推大家買大盤 ETF,這個就是很佛心的營業員。就其實我們真的不要講太多,每年你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 ETF 上市,那他們上市的時候一定都會拿著一個很優秀的回測成績說,它是怎麼樣把大盤壓在地上屌打。那我也講過這個盲點,因為基本上如果你要用回測角度看東西,你一定可以拼湊出一些標的,然後是贏過大盤的,才拿出來賣,很簡單的道理,因為你是看後照鏡。所以長期來看要打贏大盤真的是很困難,我之前跟大家講巴菲特的一個十年賭局,那他跟大家賭說這個大盤會屌幹一堆經理人,大家不信,十年之後這個巴菲特是對的。可是人家說巴菲特是價投,還不是在做主動投資。那這個就呼應我之前跟大家提到,不是每個人在做投資都是很單純的「我要賺錢、我要退休」,其實他搞不好覺得這是他很快樂的一個過程,他搞不好也很享受經營公司什麼的。所以每個人有自己的理由,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其實 CP 值最大的方式,真的就是直接投資市場,這種全市場或是大盤,或是大型權值的一個 ETF 配置,這個是很適合大家。但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辦法可以擊敗大盤,當然要去做,你想做什麼都可以。只是我覺得營業員這種角色是,因為很多人找他開戶,可能就聽他意見,所以像他這種不會去亂推別人商品的,我覺得就算是真的是很用心的在帶大家入門。就是他們先這樣入門,他喜歡他要去買別的,他要跟你問,那你在賣他,我覺得這個你自己心安理得之外,也是非常優質。

再來就是他那個標題講說,對於「探吉規刮」有什麼看法。不是,那是吳宗憲在節目上講的,那個「探吉」,他真的每次搖到什麼,然後就會往那個方向去。那個是世界三大迷因之一,「探吉規刮」、速速吃鍋、還有 Laivegg 買標的。這個很難解釋,其實我覺得世界上還是有一些未知的能量存在,有一些未知的迷因,然後真的有一些奇怪的事情,因為當你自己親身見識過你才會理解。

下面這位「Galina 的丈郎不要起飛」說:「我看周董的 MV 怎麼覺得是主委代替周董拍 MV?所以好,小弟想了解一下,除了身邊的圈子投資宅們,是不是每天都會坐在電腦前好幾個小時?請問你們會不會一起討論哪把椅子比較好坐?或是誰因為久坐而生的痔瘡沒有辦法打單?小弟因為工作關係需要久坐,我不知道主委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舒緩腰痛或是痔瘡的問題。我覺得像主委這種萬中選一的打單奇才,應該是各種腰痛、痔瘡、眼睛乾澀等文明病纏鬥已久,懇請解答。然後也想問主委會有岳母特輯或是里長成長史特輯嗎?聽完主委岳母的經歷後,我開始好奇里長是怎麼活到現在的。然後最後祝主委打單的時候滑鼠不會連點,聽順勢網路不會斷線,然後我們一起手比 C7 直到台灣解封,And the megu tour the moon。今年會有尾牙直播嗎?」

會不會?因為去年會有尾牙直播是因為有人要找我分享 Podcast 的東西,然後只是因為肺炎的關係沒有辦法,然後後來又有贊助商跟我講說出錢給你辦,所以我就辦,廢話有錢賺你媽的不賺嗎?然後再來就是前面提到說假設要久坐要怎麼辦。其實像我自己遇到的文明病只有眼睛乾澀、腰痛。腰痛其實我覺得靠硬舉可以非常有效的改善,幹你媽的硬舉真的很神奇,你趕快去找教練硬舉,自己不要在那邊亂搞,因為那很容易受傷。先找教練確定好方法,然後確定你的姿勢都正確之後,其實就可以自己去練,那硬舉我覺得改善腰痛很有效。那眼睛乾澀,多睡覺,壓力放輕,然後像我最早是有吃一些中藥,雖然我不知道中藥到底療效怎麼樣,但是反正吃了就是有改善,所以最後面歸納結論是睡飽,其實真的睡飽,眼睛乾澀就會好很多。至於痔瘡,我很幸運是沒有中,我們身邊朋友也沒有聽到中痔瘡,我相信就算中了應該也不好意思講出來。那椅子的話,基本上這種東西很單純,價格貴的一般會比較好,很單純。然後再來就是你自己要去做看看,然後我自己的建議是不要坐太軟的椅子,我覺得要偏比較有支撐性一點的。

然後他說要問岳母特輯或是里長成長史特輯,岳母特輯算是那一集已經講得差不多了,剩下就是一些花邊消息,或是可能現在遇到的一些事情,可能有空再跟大家分享。那里長成長史,就他從小都是自己長大,然後他成長的過程之中,他的鄰居都會笑他說你媽一定是去賣,因為他們都看過他媽媽,他媽媽就是很年輕漂亮這樣。然後可能去學校,他也會跟我講說什麼他的體育老師就會問他媽的電話之類的,就是會有這樣子的很奇怪的狀況產生。然後因為西班牙當地的,他們那個生育環境跟台灣很類似,就是說女生一般比較晚生,男生也是,只是女生可能很多是三十幾歲才生小孩,所以相較於他媽是二十歲就生他,他媽在眾多的西班牙家長面前就是比較突出的那一位,所以很多老師想要認識他。然後他的同學會會說,你媽之所以都沒有住在這,是因為跑去賣什麼的,因為媽媽那時候是在海外工作,就是沒有在西班牙當地工作,還是跑去日內瓦賺錢,因為那邊賺錢賺的比較多、比較快一點。所以其實他一直都是在西班牙算是跟著他的堂姊,然後以及在朋友的幫忙之下長大的,是這樣。因為他們家是從很窮很窮翻身的,所以他是自己長大的。

然後從小到大都是吃,就是他剛來台灣說,我會有被震撼教育到,因為我想像是他跟我講他喜歡吃義大利麵,所以就是什麼紅醬、白醬,還是什麼青醬、什麼羅勒鳥花貴醬,反正就是各種醬。結果他吃的義大利麵超神奇的,他就是水煮義大利麵,煮完之後就撒起司粉在上面,就這樣,這是他的一餐。然後他說他從小就吃沒大佬跟醬的義大利麵長大,幹居然還是長得好好打,所以我就說把垃圾養,垃圾長大。然後再來就是他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就是我們講難聽一點人家說「料北仔」,他自己一個「抓耙仔」長大,而且他很自豪他是 snitch,英文叫 snitch,就是他是專門在告狀的。然後他說他在西班牙念的那個學校,他的同學會在後面直接抽大麻,然後他就會去跟老師告狀,他會跟校長告狀,然後校長就不相信他,「我的學校不可能有人在抽大麻」,他說那個就在抽大麻,就在那兒,他就指給他看,然後那個校長就死不承認。所以他這樣的個性也把他造成蠻大的麻煩,就是他看到什麼不對,他就跑去檢舉。

然後再來就是他跑去瑞士念書的時候一樣,反正他覺得誰不對,他就去檢舉那個人。他自己也很常被歧視,因為他從小喜歡,怎麼講,他說那個是青春期,他非常感謝他媽媽非常嚴格,他說如果沒有這麼嚴格的話,他現在可能身上會有一些刺青,背上可能會有一些很奇怪的那種打洞,然後故意……他有給我看一個圖片,幹我就超惡,就是在脊椎兩側都穿環,然後之後就有人類似背上有一個交叉的緞帶一樣。他說因為那時候看到一些這種很歌德風格的東西,他覺得很酷,他想要做,然後每次都被他媽扁,然後扁完之後他才沒有做。所以他一直認為說青春期的小孩就是要管教要很嚴格,他的想法跟我們這個台灣人或是說華人很像,那個感覺很像,就是他覺得小朋友就是要管、要扁。他說因為如果當時沒有扁他的話,他就會跟他的同學一樣,他可能就跑去呼麻,他可能就會去弄那些東西。但是他媽很嚴格,所以就是……那他的個性就變成他就是一個愛告狀的人,所以他就什麼東西都會跑去告狀,但也因為這樣子就被欺負好幾次,然後也被人家堵過,什麼一堆葡萄牙人在他的學校的出來的地方就堵他都要扁他一頓,然後他就趕快什麼搭計程車逃跑什麼,他跟我講的都這種東西。

所以還滿有趣的,就是一個看起來自己本身也是滿叛逆的女生,然後結果他是一個「料北仔」,而且非常自豪自己是一個「抓耙仔」。然後到現在,變成是一個,我覺得他現在的個性就是很保守,然後對動物充滿愛。那同時我們的互動方式,像他媽都講說我們很像是老人家,然後反而他媽媽是比較年輕,他是這樣覺得,我真的也這樣覺得,就是他媽媽活得比較年輕,然後我們兩個互動很像老夫老妻,所以他那個變化也是滿大的。好,大概這樣。

下面這位「新莊小胖仔 阿肥」,他說:「共軍實彈演習正式開始,全國軍民拭目以待。大家,請問有機會當《趙華與股貨仔》這節目的嘉賓嗎?刮號,我知道你懶得出門,空中連線也可以,好想看你跟和牛女神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那我應該是不會上其他投資理財相關的節目,因為平常就在講這個,然後再跑去那節目,我覺得那個同質性太高了。但趙華他是滿有名的,因為像那個什麼愛德恩就很常會講說他要去趙華的節目嘛。那我自己在朋友圈也聽到說這個主持人,他的線還滿準的,就是他有一些什麼投信的朋友。其實我們都有這樣子的一些朋友,只是有沒有會把這種東西拿出來講。那他願意出來跟大家分享,然後說帶大家起飛,當然他不可以明白的說是帶你買牌啦,他跟你分享他聽到的東西,那只是這一東西可能就是講完之後就真的會動起來,這實在滿有趣的。你說有沒有機會去上?應該是不會了,我不會去參加什麼投資相關的東西。其實我就連什麼,下一堆書要叫我當推薦人的,你會發現都沒有出現我,因為我覺得不想要,就是我不想要跟這個世道有任何的連結。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就單純的因為自己懶、自己廢,就覺得待在家裡就很舒服了,這樣子。所以可能自己會去收聽各式各樣的資訊,也會去願意打聽各式各樣的消息來源,可是你說會不會去跟大家出來 social 一下,socialize 一下,我覺得沒有辦法,真的是沒有辦法,好太累了。

下面有一個 `SML`,他說:「推歌,好久沒有來留言了,就來推個歌吧。那七夕情人節在新竹演唱會聽到我的最愛的美秀集團唱小老婆,就推薦給世間的有情人們,來自美秀集團的小老婆。祝偷情的人都找得到做愛的地方,嘻嘻。」

美秀集團同推,我覺得一個非常優秀的樂團。

下面這位「飛彈咻咻咻」,他說:「五星吹到飛彈不會飛。大家,你對 GG 要去美國設廠的看法是中立偏不好,經過這兩年不知道看法是否有改變?另外一個問題是,如果已經 all in 進場,利用存爆求的股票賺到的股利停損,是否是個好策略?祝主委全家身體健康,謝謝。」

這個 GG 去美國設廠,我覺得蠻明顯看得出來就是一個政治取向的設廠,就跟類似南京廠一樣。所以當然不會講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因為第一個,如果說在各地都被政府找去蓋廠,然後以及可能把一些先進製程送出去,雖然他在那邊蓋廠以現在的尺度來講已經不是最先進的廠,可是一樣,就是你把自己先進的東西都好多拿出去外面,然後因為人家政府各種,當然講說邀請你,可是實際上一定是有角力在裡面的。所以當然不會覺得說都要特別看好這件事情。然後再來就是老闆自己就講,他們公司大佬也都自己講,你在美國生產那個成本一定是不划算,就是跟台灣比絕對是不划,可是為什麼你還要去設廠?人家就叫你去,你不能不去。所以看法是一致的。然後再來就是他說,已經 all in 進場,然後利用存股領到的股利停損,是否是好策略?我完全看不懂你在問什麼。

下面這位「汪洋中的小迷糊」,他說:「似懂非懂但很困惑。去年本來是抱著聽明牌的心態在聽節目,但實際上發現癌大說的是股票,但我聽到的是人生道理。癌大說的一些操作心態理念竟然可以套用在日常生活處事,實際上覺得比聽那些宗教雞湯節目還實用。看癌大年紀輕輕就能夠用獨特的邏輯在思考,也不會硬凹,還能夠勇於承認錯誤、自我檢討,就算是我再轉生或是在多活幾年,也沒有辦法達到你那種境界,只會變成一般世俗大眾那樣非黑即白或是偏激想法的憤世忌俗仔。甚至一些號稱獨立思考的名嘴網紅,到頭來也只是比較會說話的偏激仔。想請教癌大的獨特邏輯思維是怎麼培養的?如何培養出真正的獨立思考?然後最後祝諾亞長大後可以在其他領域一樣能跟他老爸一樣普渡大眾、解救眾生。括號,我想他老爸就夠了。」

謝謝這位汪洋中的小迷糊,太客氣而且是太抬舉了。那先講最後面,我自己的小孩會希望說他是在某個領域的什麼帶頭仔或者是什麼嗎?我是希望不會。我還滿……雖然類似算我沒有在信神,可是就是希望假設冥冥之中有能量的話,就是讓這個小朋友快樂長大,然後做自己快樂的事情,生活可以養活自己就好。娶什麼小老婆,講幹話,順便去幫她刷屌,然後就這樣過一生,我覺得也很不錯。他只要懂得享受生活,因為我知道我承受的壓力太大了,所以我不會希望我的兒子有承受這樣子的壓力。

然後再來就是前面講的,就是怎麼樣才可以,就是可能會認錯啊或是什麼的。我覺得這件事情還蠻單純的,就是你不要一直演戲就好啦,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一直要很追求人設要演戲,我不了解。就像是很多人說什麼他們在做 YouTube 還在做什麼節目,他們有一個人設,我一直都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設,就是你為什麼要演,我不懂。就是你有賠錢你就講,你有賺錢你就講,到底有這麼難嗎?然後你有判斷錯的地方,你就承認,你怎麼可能都是對的。如果說你一直想要這樣做,其實在我來看他們是笨的,就是你這樣做是讓你更累而已,因為你一定會犯錯。如果說你一直樹立一個很完美的形象,為什麼呢?你到最後其實累也是你自己。所以我一直不懂為什麼很多人會有那樣的一個執念。

然後再來一環就是,他講沒錯,就是我是台灣少數講投資理財相關,然後會承認自己會賠錢的。我不知道,可能其他人真的很強都不會賠錢,但是我就很大方跟你承認,拜託停損很常見,賠錢很常見,看錯也很常見。財富我們人家還是一直有增加,投資我們賺錢還是一直有賺錢,事實就這樣。今年表現不好,就跟你承認說今年表現不好。我不知道為什麼,今年明明就是一個熊年,全世界的 fund 或是一些經理人都在哀嚎,結果很奇怪,台灣這個島嶼充滿了一堆什麼熊年也可以賺爆、賺爛的人。每個都可以從華西街打進華爾街,把人家幹到媽的血噴出來,就台灣人最屌。就真的是這樣嗎?

我覺得,怎麼講,很多時候就是演戲,都是比演技。就是一些……當然我覺得有一天我真的退休去西班牙,我真的來跟大家講一些我知道的東西,但現在反正「人要留一線」,我們就有些就不要再多說。我只能跟你們講說,很多都是演的。即便是樹立了很久的形象或什麼的,就當你今天知道一些營業員,那營業員是幫他弄的,或什麼的,感覺你就知道一些八卦了嘛。我只能跟你們講說,很多都是演的,只是為什麼大家要這樣演,我就不明白。因為你分享的東西其實很多還是對大家有幫助的,只是可能,我不知道是什麼,基於某個人設的關係,大家覺得自己不可以犯錯什麼。

但我算是很了解「我就爛」的這個道理,就是你會知道,其實很多人他之所以會過得很辛苦,是因為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像我從來都不會說什麼我的聽眾是我的粉絲,或者是,我是在教大家。我都只會用「切磋」什麼的,並不是說什麼故意要謙虛或什麼,是我真的就這樣覺得。我不覺得我有什麼資格教大家,我不是最強的,我也不是這個最牛逼的,我也不是最有錢的。所以我可能只是比較會表達,我可能只是比較有吸收能力或什麼的,所以可能就變成我在那邊分享。但是因為你知道你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所以也不會害怕去承認說自己有沒有做好的地方,反正事實就是這樣。那如果你可以認清這一件事情的話,我覺得你就不會很偏激,你也不會有一些執念,你就是單純的實事求是。你做得好,你就跟大家吹捧一下自己,也很高興、很得意。如果今天吃屎了,就跟大家分享說:「欸幹,我吃屎了,這個口味真的不太好。」就很單純。

所以這個也算是我面對自己人生的一個指導原則,就是所有東西都是很坦白,都是最坦白的那條路。因為你今天如果試著要去粉飾一些東西,一定那個業力引爆會在自己身上。有時候你也講說,可是你不是跟大家提倡說 Fake It 'Til You Make It?Fake It 'Til You Make It 那個 fake,並不是叫你真的去做一個假人,然後去樹立一個假的形象,而是因為你不是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你想要成為一個歌唱巨星,所以你去看他的生活方式,他怎麼樣調理自己,他有找一個聲音教練,他每天練習的時間是多長,這個 fake 是指說,你去「假設」他那樣的生活方式,可是不是說什麼你就去裝逼,然後假裝自己是一個投資天才或什麼的。其實我覺得如果可以達到這一步的話,很多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其實你只要可以很坦白的面對自己,就是你講的那一堆問題應該都不會發生。我覺得你講的那一種偏激、憤世嫉俗或什麼的,其實就是不夠坦白的面對自己。因為像我從來都不會去……我會跟大家提過,就是我不喜歡一個東西會跳過,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去當什麼黑粉,就是他貼著你,然後一直幹你,就是時間真的這麼多嗎?你時間沒有這麼多,可是你其實就是想要證明自己比較厲害,所以你才會有那樣的一個動作。就像有些人過得很辛苦會變成偏激,就是因為他想要證明他比較厲害。可是像我就覺得「我就爛」,我就是這樣。我還是會追求進步,並不是說我說我就爛,我就不進步,我只是我知道有很多比我強的人,就這樣。那因為我這樣認識,所以可能也因為這樣過得比較輕鬆。好,那這集聊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