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73:👾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NordVPN 贊助。

NordVPN 是全球知名的 VPN 品牌,沒有用過 VPN,你一定也聽過 VPN。點一下輕鬆切換 IP 位置,享受更多跨區域追劇、看電影的樂趣。我自己在澳洲也都會使用 VPN,一部分是因為我的手遊可以連回亞洲區領寶物,再來就是一些串流媒體鎖區,都可以靠 VPN 解決,也為你的手機跟行動裝置帶來資安上的防護。NordVPN 的威脅防護(Threat Protection)功能,可以阻卻惡意軟體、釣魚網站,甚至討人厭的彈出式廣告。

在全球 60 幾個國家都擁有伺服器,提供穩定快速的連線品質,透過 VPN 選擇相對應國家的伺服器做連結,一個帳號可以提供六台裝置使用,手機、電腦、平板也都可以用。那請搜尋 nordvpn.com/gooaye,或是輸入股癌的專屬優惠碼「gooaye」,就可以享受兩年方案加贈四個月,平均一個月不到 100 塊錢的價格,取得優質的 VPN 服務。在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你可以在連結裡按照相關的說明跟連結。

我昨天在聽歌的時候,突然想到之前 QA 有位聽眾問說,他從就學以來的各種努力,跟學位的取得,念到博士,其實都是他爸逼他的,他希望可以去做點別的東西。我那時聽的歌是 Travis 的〈Boxes〉,Travis 的這一張專輯,我覺得很可惜 Spotify 沒有收進去,不然我會拉進去我的 Spotify 歌單。那另外一個是 Cigarettes After Sex,這是一個他們把它稱為是 Dreampop 的樂團,就是他的歌聽一聽,如果你是在那種半夢半醒之間、準備要睡著的時候聽,你會以為你自己死掉了,你知道嗎?他的歌是很神奇的。

所以這兩個團,當然 Travis 的曲風是比較廣一點,我就覺得〈Boxes〉那一首特別有味道。那 Cigarettes After Sex,就是每一首都很有那種夢幻的味道,聽一聽就會突然覺得,幹,到底我們人生在追求什麼?就會開始去思考這樣的問題,然後就會覺得說,因為生命真的很短,所以真的是想幹嘛就幹嘛。

我也很常會收到很多聽眾私訊,像是什麼高中要升大學的、大二要升大三準備畢業的,在想說未來要幹嘛。高中生想說,我大學要念什麼系?然後出社會的人就想說,要不要轉職?每次問我說,他這個東西轉過去會比較好嗎?你問我,我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還有那種被老公扁的,問我說是不是要離婚。我也跟他講我自己身邊親人的案例,就是他們都會想說離婚之後,是不是我就變單親媽媽?單親媽媽在台灣的市場就不好。很多人會這樣想,我必須得說,客觀上是這樣,就是台灣人他們真的會對單親媽媽有一些偏見,不會說每一個人,但是這個比例一定是不低的,至少比起在歐洲國家那一邊。我越來越覺得單親在那邊是很合理的事情,但在這邊好像就是「你是不是有問題,你才會離婚?」但我現在這個觀念也慢慢在改變。所以他有這樣的聽眾跟我講,我說你不要擔心,因為我自己親人也是這樣子,她離婚之後也會擔心以後應該很麻煩,也沒有,後來也結婚了,就還是可以過得很快樂。

當然可能有人就會跟我講說,那是你的朋友是這樣,可是我的朋友是單親媽媽,到現在都還是單親媽媽什麼的。你會發現說,你很難去找一個真理,沒有真理,沒有正確的答案,那都是一個機率。有些東西就是高機率(probability 高)會怎麼樣,有些東西就是低機率會怎麼樣,可是不代表說它是一個絕對。所以沒有人可以跟你講說未來一定會怎麼樣,也沒有人可以跟你講說你現在該做什麼、未來就會怎麼樣。

可能以前在高中的時候,老師會跟我們講說你念二類,二類是科技新貴。結果後來分紅費用化之後,那個環境就不太一樣了。雖然在台灣做二類還是比較好,因為整個國家發展重點就在半導體跟科技業,但是其實跟當年的那種可能分紅分到一堆人變富翁的感覺,就有很大的差別了。但可能在 2021 年又有一個新的變革,因為在 2020 年很多科技業帶來很強勁的成長,因為肺炎所導致的,所以一堆人分紅很大包,可能像是一個暫時的現象,不像以前可能是一個常態,然後後來變成像現在是一個暫時的現象。你說未來這十年我們的企業發展會怎麼樣?也沒有人可以很絕對跟你講是什麼東西。可能現在大家都丟一堆 buzzword,什麼 AI、互聯網,跟什麼工業 5.0,什麼樣的鬼島發想,可是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到底會怎麼樣,他們也沒有辦法去跟你保證說未來一定會怎麼樣。可以跟你保證的,我們把它稱為 visionary,然後他可能可以去募到很多的錢,可是之後面這些 visionary 跌下神壇的也很多,待會就要跟大家講一個。

所以其實真的沒有人可以知道說未來會怎麼樣,你不要問我,我會只能夠給你我的看法是怎麼樣,就是如果是我會怎麼樣做,可是你照我做的,你未必會得到你要的。所以其實當大家來問我這樣子的問題的時候,我都會盡量的小心處理,就是我不會直接給你一個指導棋,因為我知道其實那個選擇之後面都要回歸自己。你選了之後,你才可以有比較深刻的體悟。

其實大多數的事情還是要先做下去,做了之後你就會有方向,是這樣子。不是說你紙上談兵,一直去想說會怎麼樣、會怎麼樣,因為你想的東西大概八九成以上根本就不會發生。先做了,很多機會可能就會隨之開啟。

其實感受到茫然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要感受到焦慮。很多人都會感受到資訊焦慮,好像要看的東西這麼多什麼的。其實我覺得「資訊焦慮」就是白癡才會講的話。就是如果這個資訊它可以為你帶來一些實質的獲利,像是股票的資訊、或是一些內線的消息,或是你是靠販售資訊來賺錢的,你是去整理資訊來賺錢、你是一個媒體人,你會資訊焦慮很正常。可是如果說你是一個一般人,有一個普通的工作,那你獲得這些資訊,其實它最後面能夠受惠到你身上,就是你在餐桌上有一個談資。因為這樣子感受到焦慮,你也很白癡,就是花了很多的時間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所以像一些什麼國際政治,很多人一樣說你一定要知道國際的狀況,台灣人要有國際觀。國際觀不是你他媽的去看國際新聞,就叫做有國際觀,也不代表說你看比較多的國際新聞,你就是比較有國際觀。那其實這種東西,就是到底有沒有辦法應用到你身上?

所以其實在做每件事情,我覺得感受度很重要。這是我在重訓體悟出來的,就是我們都會講說這個重量要壓幾組,然後可能要 8 個 rep,還是 12 個 rep,一個是肌肥大、一個是肌耐力、一個是練胸、一個是拚力量,講了半天,可是最後面還是你的感受度最重要。你做下去,那對你感覺比較好,那可以讓自己維持每週兩次健身房,那就是你要的東西。你沒有辦法去強求。

所以其實真的就是去找,你當下直覺這個是比較好的東西。那如果發現錯了,馬上修正,但是你還是要先做一個選擇,先做下去,那發現不對了,趕快改。如果對了就繼續做,然後見招拆招。那這個也算是我自己對蠻多事情的認知,也不只是在股票市場這樣,你一定聽過我講過這樣的東西。你發現這件事情是對的,就是重複去靠它;這個東西可以賺錢,一直重複去做它;這個方法是對的,就一直重複做它,做到這個方法沒有辦法賺錢為止,或者說你不喜歡,或者有更好的選擇,那不然你就重複做它。不對的東西,先停下來,然後把它減錢、減碼,往下減。

那其實在生活上一樣,你去做某件事情做了很開心,就去放大它,而且勇敢地把它放大。做了不開心,趕快收掉。不要擔心說收掉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問題,打掉重練,打掉重練。我覺得很多人他是很怕那種,可能遊戲玩到中後期,不想要開新遊戲,覺得說我已經弄那麼多東西了,我升級就開下去了,人家開新遊戲要幹嘛?可是其實到最後就會發現說,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能力,是可以一直重複地打掉重練、打掉重練,那種很堅毅的性格,外加不容易受挫。這也是我自己還要學習的,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個人生特質。因為其實我們其他的東西都是說不定的,哪怕說未來會怎麼樣發展、這個產業未來會怎麼樣,都是說不定的。但如果你是一個不怕難、不怕受挫的,也不怕去試錯的人,其實這個應該是對你來說是很大的一個幫助。所以其實去累積這樣的毅力是還蠻不錯的。

在選擇上,就是去挑一個你當下覺得是對的,去做。你做的時候才知道說要怎麼樣調整,因為太多人都是花時間在白日夢,花時間在做一些莫名其妙的焦慮,這些焦慮根本就是你不該有的。你先衝出去,那發現這個東西是有幫助的,繼續做;沒有幫助的,換掉。要換掉,不要擔心說換掉之後,為什麼?我都已經累積這麼久了。就先換掉再說,就是你要一直維持著移動。跟你打那個《Call of Duty》一樣,一直動,他們有個指導原則,你不可以停在同一個掩體後面太久,人家就會拿到狙擊槍轟你,你應該一直移動,一直移動。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在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

接下來我們進入市場的話題。那天我在臉書跟 Telegram 上面有發一篇文,關於 WeWork 的創辦人 Adam Neumann 現在開一個新的公司叫做 Flow。這個 Flow 獲得 Andreessen Horowitz(A16Z),一個非常知名的風險資本的投資,他們投了 Flow 3.5 億美元。那這筆投資讓這家 Flow 變成一個 10 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這件事情有兩件很屌的地方:第一個是,這家公司根本還沒有 launch,要在 2023 年才會 launch。那第二件事,就是這個 WeWork 的創辦人 Adam Neumann,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人物,那基本上在網路世界可以當他是社會性死亡了,在各種影片下面都可以看到負評如潮,全部都在幹譙他。所以為什麼一個知名的風投會選擇丟一筆大錢,在一個根本就還沒有 launch 的公司呢?那這件事情到底背後象徵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就稍微來跟大家聊一下。

那我們先講一下 Adam Neumann,他是一位以色列裔美國人,在 WeWork 倒了之後,在美國創業。跟他的共同創辦人 Miguel McKelvey 開了一家公司叫做 Krawlers,那 Krawlers 這家公司就在做兒童服飾品牌,它就在那個膝蓋上面裝一個墊片,然後就是讓小朋友可以爬,聽起來是一個還滿可愛的 idea。那現在應該很多衣服都這樣做,我覺得兒童的膝蓋那邊會裝那個皮革之類的,這樣爬就不會破掉什麼的。他最早就做這個生意的。

那後來就發現了一個契機,所以就做了 WeWork。這個契機就是說,他注意到在美國紐約這邊有很多的閒置空間,如果說我可以把這個閒置空間拿出來,因為你房東可能是不想管理,或者說疏於管理,那我如果可以幫你管理得更好,你可以賺到你的租金,那我可以透過我的加值服務去賺我下一手房客的租金,那這樣不是皆大歡喜嗎?所以講白一點,這家公司就是二房東,它就是一個租賃公司,只是它很愛用科技公司來包裝自己,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漂亮。

聽到這邊你可能會想到另外一家公司,就是 Tesla。Tesla 也是被很多人講說,你明明就是一個傳產造車,那只是為什麼你要用科技股包裝自己?我覺得早期這樣去質疑它還算滿合理的,但現在因為它已經有 FSD 跟 Autopilot 的證明,所以它可以是一個 hybrid 公司沒錯,就是它軟體的部分也是很強大的。雖然說軟體的營收會不會有效益地比硬體多還很難說,但是它的成長性是有拉出來的。所以我覺得要去驗證這樣子的公司,就到底它是外皮是科技股、那裡面是傳產股,還是它真的是一個科技股公司,其實最好的驗證方式就直接看它的成長性。那這個成長性是要是有機的成長,而不是說它藉由投入大量的資本,所以如果今天這個資本沒有大量投入的話,我就沒有辦法像軟體業這樣一本萬利,那就不算了。所以其實最主要就是看它的成長性是不是真的是很卓越的。那我覺得這是我們去驗證一家公司到底是軟體公司的一個很好的方式。當然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我直接看,我直接看我就知道這公司到底是它媽的軟體還是硬體公司,還是傳產。那其實看起來 WeWork 應該是比較偏向是二房東租賃公司,因為像這種中介媒合的感覺,就是我會用這樣的角度去看這家公司。

可是很明顯 Marc Andreessen 不是這樣看這樣的一個公司,所以這個是以每個人的眼光不同,就有不一樣的結果。那其實這一樣的生意模式,就去把一些這種閒置的空間拿出來利用,並不是 WeWork 他們獨家在做。現在我們已經有很多的這種閒置空間利用的共享公司,那這當然有另外一家非常有名的 Airbnb。Airbnb 也是去把房東它有的房源,因為你可能沒有想到說可以透過平台更簡單地可以去達到這種出租跟營利,所以他們確實是幫這些房東或是地主們、這些擁有大樓的屋主們產生了很多的機會。所以我覺得它的產生是好的,絕對是好的。而不是說像很多人在批評他們的時候會講說,幹,你根本就是去把二房東跟租房這件事情弄得比較 fancy。我覺得不是,因為它是真的產生了一些額外的、本來可能大家不會想到的價值。如果說你的媒合可以讓大家更方便去做這件事情,那就算。像一些政府單位,像台北市政府就是一個什麼包租代管,如果說它沒有推這個包租代管之前,那可能真的有很多房源是沒有被利用到,它推出之後有造成影響,那這個東西就是一個有效的服務,我會這樣看。

所以我覺得它的癥結比較在於說,到底是不是一個軟體公司,還是說它是一個這種租賃公司,只是把自己包成是軟體公司。但是你說它的原創性,跟它為社會產生的價值,這個是要給予肯定的。好,雖然在 WeWork 跌下神壇之後,很多人去批評這一點,那我覺得其實會去批評這一點的人,跟那時候會把他們吹捧上神壇的人,應該是同一群人。就是那一種,反正見你好就說你很好,見你壞就是什麼都很差的那一種。那我覺得它的出發點、這個 idea 其實是不錯的。

那它的成長性也是一直以來都很好。其實那時候它會獲得 Masa(孫正義)的投資,最主要原因就是它看上了這樣的成長性。那根據 Adam Neumann 自己的說法,Masa 他希望是這個東西可以再長得更快、更大,就是他希望說你現在已經很快了沒錯,只是我希望可以再更快、更大,所以就拿錢來砸你。那我覺得這段說法也解釋了,就是很多人無法理解說為什麼孫正義在押寶、一直在做溢價投資。當然你用事後論看是這樣,當下可能大家未必真的覺得他是錯的,當下他可是創投大神,然後後來大家在它的 Vision Fund 崩掉的時候才講說,你就是在做溢價投資,我當時就覺得你怪怪的。只有很多評論是這樣。

那我覺得這個評論其實應該是不夠了解 Masa,或是說 Masa 不夠了解世界,一樣就是看你的角度是怎麼樣。那它之所以會做這樣的一家投資,它當然也不是笨蛋,你不可以說什麼孫正義就是白痴,他不知道自己在做的是買貴這件事情。那我覺得它在做的事情,就是它相信這個魚尾是很大條的,它相信這種 fat tail 的效應。這個東西如果說它是真的是很卓越、是有開創性的,你以為這個東西長到這邊就是頂點的,沒有,還可以再更長。就像老一輩有些人會去買那種超高本益比的股票,因為他相信說市場的資金不會變,現在看起來很高本益比,可是可能半年之後看起來就是很便宜的。我相信 Masa 他去注資大量的錢,他就是在想這件事情,他相信這個東西真的可以滾出很多錢,就沒有想到這個變成他人生中最失敗的投資之一。

那為什麼這個 WeWork 會一瞬間的大爆炸?其實最主要還是因為上市,上市之後你就要回去見公婆,所以有些問題可能這時候就會直接產生出來。你還上市之前,你要去 file 一份叫做 S-1 的報告,就是上市前的一個說明書。那在 S-1 裡面,大家不看還好,一看不得了。我靠,你這家公司,號稱超高的成長性、超高的估值,那時候已經喊到 470 億美元了,已經是在市面上所有那種很強的獨角獸公司裡面,像 SpaceX、Stripe 什麼的,最高的,然後 Airbnb,他把這些人都踩在腳底下,幹,超貴的。然後看 S-1 之後,才一堆人發現說,幹,這個問題很大。

但也不能怪大家後知後覺,因為本來都是 hearsay、都是傳聞、聽說,只是你現在你的數字真的攤出來給大家看,你公司的一些詳細內容攤出來給大家看,大家才知道說這是有問題的。首先就是大家發現說,這個傢伙真的很會自肥,因為這家公司,他必須要跟創辦人 Adam Neumann,WeWork 要跟 Adam Neumann 去買下他手上的「We」註冊商標,600 萬美元,這就是一個自肥。那再來呢?再來就是他透過個人的名義,是藉由一家公司叫做 ARK,去收購了房地產,把這個房地產回租給公司。最酷的地方是,他收購的資金來源就是 WeWork 的錢,他跟 WeWork 貸出一個零利率的貸款,然後去買了四個房地產,然後這個房地產回租給 WeWork 公司。空手套白狼,就在講這件事情,這個真的是很厲害。那第三件事情,就是他有去買私人飛機。

那只是這三件事情,聽起來我們現在看得會覺得說,他是在坑投資人的錢嗎?當然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如果你覺得這個故事你有興趣的話,你去找一個影片,那這個影片是一個知名的主持人跟記者,他叫做 Andrew Ross Sorkin,他訪問 Adam Neumann,這是他 WeWork 爆掉之後的第一個訪問。他有針對這每件事情都做說明。那之後我覺得最酷的地方是,當然我自己看過這個 S-1,我也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其實我覺得他就是一個 sociopath,就是那一種,你是一個騙徒,你是一個反社會仔,你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做壞事,或是你知道,可是你覺得這還好,這很合理,就是我並沒有在害大家,其實都是大家誤會我了。

你從他訪問裡面一直去提到說「I understand」,我知道,我都知道,可是是怎麼樣?可是是你誤會了。我都知道你會覺得這個看起來不太對,你看到我用公司的錢去買房地產,然後就看起來不太對;你看到公司跟我買商標,只是你看,這個不是我的本意。我知道這個東西有問題之後,後來我就是無償給公司,那我來付出了贈與稅什麼的,就是他都有他的說詞。就連私人飛機這個,大家說他鋪張奢華,那怎麼在上面呼大麻為什麼的,他也都有解釋。因為我有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據點,所以為了要達到那一種,就是我可以馬上出現在我客戶面前,讓公司的運作是更順利,我當然必須要一個私人飛機。他真的很厲害,就是你看這個人就知道說,他真的是非常有魅力,他可以把歪的都講成正的,好像變成是我們對他的質疑完全是錯的。

那我覺得就是在看完這個訪問之後,我突然理解了很多事情。就本來想說,奇怪,媽的,這個 A16Z(Andreessen Horowitz),你看到孫正義被搞成這樣子你不會怕嗎?為什麼你還要去參與他的下一個投資案呢?而且下個投資案 Flow,其實本質上也是一個那種共享空間的生意,就是他把它變成是住家的生意。他去提出一些質疑,那這個質疑你可以在 Marc Andreessen 發出的一個公開信裡面有看到,就是他們就懷疑說,為什麼我們要去付出大量的房租,然後最後面這個房子我們還沒有任何的所有權?那不然就是說這種傳統的模式,就是我們去買一個房子,我們付了很多的房貸,然後我們一輩子就綁在這個地方。就他們會提出一些好像對於這個社會既有的模式的質疑,可是他們也沒有辦法去提出一個真正的解決方案,所以再畫一個餅給你。

就像說他提的出來,你知道這有點變成說,像我在臉書寫那篇文章,我們都知道說租賃業者聽起來好像不酷,但如果變成共享業者,聽起來就很潮、很酷,很像很有那種年輕人的味道。租賃業者好像是我要削你的錢,但是共享業者,明明是做一樣的事情,但共享業者聽起來就好像比較好一點。跟銀行繳房貸,聽起來好像銀行要宰你,可是如果今天變成是一個民間業者,先把房地產買下來,然後用租購的方式讓你把房地產租回去,這樣大家覺得沒事情。這個就是加了感覺,這個就是 core value。我覺得那個味道很像這樣。

你想說為什麼?明明就知道這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東西,科技股的成分可能也沒有很多,你丟一堆錢,然後讓他直接變成一隻獨角獸,然後為什麼?然後後來我就想通了。第一個就是這個人真的是非常有魅力,所以我相信他就算之後再弄幾個洗錢生意出來,他應該都可以圈到很多錢,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業務。他的說話方式跟他的執行力都很強。不要誤會,很多人都以為說一個人哪裡有問題,什麼他好像什麼都不行,這是錯的。其實很多那種反社會人格,他其實在他的本業上是做得非常好的,只是他沒有道德的那個制約,他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事情,但不代表他沒有執行力。所以我相信他的執行力一定是很強的,不然 WeWork 不會繳出那樣的一個成績單,只是可能在道德上是有問題的。

那這樣子的人到底會不會被社會接受呢?我相信在普羅大眾的眼光裡不會接受,可是對於這些資本家來講,我的目的是什麼?獲利嘛。只是這個人我投他,我知道他可能有道德瑕疵,我們一定會對他做一些約束跟管理,重點是我有沒有辦法在中間賺到錢。那其實我是相信說,他這筆投資會賺到錢。因為就像是他自己在這個訪問裡面提到的,他說畫一個時間線,然後 2015 以前的,就是你在 2010 年就跟著他一起在創業那種 WeWork,大家都是安全下莊,然後賺一堆錢。那可是 2015 後進來的,特別是跟著 Masa 一起進來的,看到孫正義進來之後跟著進來,或者說他們之後面上市失敗,用 SPAC 方式,透過一個 BowX 的 SPAC 公司那合併上市,那這時候才進來的股東,你們都是賠錢的。簡單講說後期進來的都是賠錢,可是初期進來的人大賺。

所以我覺得可能這就是 A16Z 看到的東西吧,就是他真的是一個 visionary,他可以看到一些一般人可能我們會覺得「啊這不是廢話嗎?」可是因為他有這個執行力,其實那個關鍵就在執行力。我覺得很多創業家他們都以為說想法是最重要的,我覺得想法其實可能是第二,然後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有執行力。就算一個沒有那麼好的想法,可是你有非常強勁的執行力,去做下去之後,你吸引很多強者進來。一家公司我覺得最重要就是去管理眾人的腦袋,你吸引很多很聰明的腦袋、很強的人進來,這家公司真的是很難弱。所以他只要抓到一個很不錯的 idea,未必是最頂尖的,但是他有強勁的執行力,他可以把東西做出來,我相信這種先期進去的股東,應該之後面都可以安全下莊,然後會賺不少錢。

所以算是說我本來知道他的故事,然後看到 A16Z 去投他,我覺得說幹,莫名其妙,這個人這麼黑,你怎麼會投他?然後之後面呢,看到了這個 Andrew Sorkin 的一個訪問,然後他的回覆,他給我的感覺,以及他去陳述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一堆那種把彎的講成正的,然後我同時也很明白,就是這種說法超多人會買單。就是你聽了之後你一定會買單,如果你沒有去看過那些文件,然後你如果不是在業界打滾過、看過很多份資料,然後你知道這根本不是常態,你是要把一個非常態的東西硬要凹成是常態。你如果不是有看過資料的人,你只是單純的一個看官,你聽他講完之後,你會被他說服。所以我真的覺得很厲害,非常厲害。那 A16Z 這個應該會大賺,我自己是這樣認為。

我相信這也符合 A16Z 他們在前幾年強調的東西,他們覺得現在應該要更多的建設,「It's time to build」,就要蓋更多的東西,不是只是專注在什麼網路相關的東西。那他回去 Andreessen Horowitz 裡面他有提到的,就是說他們想要成為的公司是像 Blackstone 這樣子,就是你不是只有 equity,你可能也是有很多的 real estate。那這個人就他的其中一隻腳了。3.5 億美元對他們來說,也不是說什麼真的是超級無敵大的錢,他們真的是什麼東西都丟。那這種超大型資本家,認真講,這筆就算歸零對他來說也沒什麼,但是比較大的挑戰,就是大家會懷疑說為什麼你會丟一個有這種道德瑕疵的東西?但可能也對他們來說,是造成更多的曝光度吧。所以其實很多決定,我們沒有辦法直接用旁人的角度直接去講說你到底是好事、壞事,因為每個人各有盤算,真的是各有盤算。

接下來我們就來進入市場的話題。如果說我們用比較微觀的角度來看,目前美股跟台股就是在打日線格局的第三隻腳,第二隻腳就是美光那時候第二次下修財測,然後還是彈上去了。那現在就正在踩第三隻腳,本來大家以為說第二隻腳打完了,應該就是進入一個盤整,結果還是有大回檔。那也算是被我賽到了,因為我本來想說看它一直狂漲,我就多扣一點現金,想說不相信他會這樣一路漲。那現在真的給我等到回檔,只是你說現在就要馬上把錢打進去?我再稍微等一下。我相信這隻腳會測多深,跟後續財報實際上開出來的數字、市場怎麼樣消化,會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它的 quick look 裡面已經顯示說這個數字不會好看的,但實際上的狀況到底是怎麼樣,大家看完之後,我相信市場會給大家一個答案,我就看它是怎麼樣反應。

那如果你是比較偏長線的投資人,其實也不用在意太多。你如果你現在回頭看,這些公司他們在 2012、2014 的價格,你可能就根本不會在意,就是幹,那根本就是以前的地板價,所以當時就算有什麼 20% 的跌幅你也不在意,就是你事後回頭看搞不好就是那樣子。但可能有些人是相信說這次不一樣,這次世界毀滅,那當然你的布局就會不一樣了。

那今天市場上有一個話題比較重要,稍微跟大家聊一下,就是 IDM 大廠 Qorvo,他是在做 RF 射頻元件的,那他編列了一筆 1300 萬美元的預算,這個預算是要拿來支付違約金的,所以這個對供應鏈會有影響。那這個東西當然對公司本身也會有影響,因為類似說輝達那時候編列了一個預算要去打消庫存一樣,這個對毛利都會造成影響。所以如果你是投資 Qorvo、你是投資輝達的,他們去編列這樣預算的時候,對公司會有影響,就稍微看一下。

那只是一般我們也會用產業跟供應鏈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東西。當今天輝達去打庫存的時候,代表你可以去看一下 AIB 跟他們上游的供應商們,散熱、板卡什麼的,他們都會一併受到影響。代表說這個品牌廠都已經釋出說他們庫存可能有過剩的問題了,所以大家一定也會一起受到一些拖累。

那當然 Qorvo 這個,他砍他的 RF 射頻元件就代表說,一些手機廠他們一定會受到影響。那只是這要稍微拆一下,因為美國的 RF 廠有幾家,像是 Avago、Broadcom、Skyworks 跟 Qorvo。那 Skyworks 他的單幾乎都是蘋果的單,那 Qorvo 是比較中系手機的單,那 Broadcom 可能這邊做一點、那邊做一點比較廣。那再來就是他在大擴產的時候,他是站在比較保守的角度,所以他應該是相對最穩的。所以 Skyworks 蘋果這邊,我們目前是聽到說他對 A16 晶片下單還是繼續的加碼,就是他看好蘋果下一代手機會賣得很好,所以可能影響不會這麼的大。但一樣,覆巢之下無完卵,現在就是一個類似股災的狀況的時候,就是大家都通殺。

那 Qorvo 中系手機的部分,這個我們確實是有看到,工信部開出來的數字都是有差不多 mid-teens 的一個衰退。那只是大家可能本來覺得下半年會好轉,但他現在大砍單,他去準備付違約金就是他會砍單了,那這個可能代表說下半年他們也沒有這麼的看好。所以像是一些在做中國手機晶片相關的公司、中國的品牌廠、或是一些射頻元件有出給中國公司的,這些都要稍微的看一下。那這一批砍單應該對象就是聯電,這個 RFSOI 應該是丟給聯電做的。那 LTA(長期合約)看起來就是沒有起到保護的效果,雖然會收到一些違約金進來,但是我相信應該是不會全付。像一些大客戶他們丟給晶圓代工這些單,就算他們有簽約的話,砍單一般也不會真的叫他去賠全額,因為畢竟是你的大客戶,這個大家以後臉難看、難做,所以都是會把它搓湯圓搓掉,他可能會賠你一部分,再來剩下的可能就是用喬的把它喬掉,看怎麼樣處理。

那會被砍單的重點,我覺得會放在成熟製程這邊。那先進製程這邊,就是台積的 7 奈米這邊,有聽到蠻多在砍的,因為它的客戶像是 AMD、高通、輝達全部都在砍這個點,MTK 也有砍這個點。那這個點他比其他點麻煩的地方在於說,7 奈米以上可能有些人砍單之後,就有沒有辦法排到單的客戶會進來、會補上。但 7 奈米這一塊就是因為他客戶就那幾個,所以這個如果被砍單的話,可能就比較難有白馬王子出來把它補上。但一樣,就是你可能未必會看到營收獲利往下開,因為有漲價、因為有匯率的東西補上去,但實際上這個稼動率可能是跟去年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要稍微注意一下。我覺得這個是蠻重要的新聞。

雖然這個成熟製程供過於求的東西,這都是大家都知道,就連聽我們節目的一般散戶,你可能在半年前都已經跟你們講說有這樣的東西,只是其實這一波大家真的沒有想到是可以跌這麼深。像 DDI 講說價格不好,沒有想到他可以跌半年以上。是不是大家早就都知道了?結果是爛中之爛,還可以再更爛。有時候就是跟滾雪球一樣,漲的時候就是狂漲,跌時候就狂跌。這個基本面可以爛到什麼樣的程度,有時候也是很難想像。你如果問我說在去年底,我知道他不好的時候,我會猜到他可以不好到這種程度?當然猜不到,真的猜不到,真的沒有想到說,我靠,有的東西可以跌、也可以爛到這樣的一個程度。

好,那這個東西丟出來,我覺得也不錯。就是現在就是我們知道市場上有很多壞消息,我希望公司反而就是趕快的把這種壞消息全部丟出來、炸市場,然後再一炸,我們趕快看底在哪邊,趕快加速趕底,這應該是大家會想要的一個劇本。就已經知道說消費縮手了,已經知道說通膨影響,你也知道說美國資金收攏,大家預期心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本來可能在去年都還超旺的,突然大家一瞬間蛋蛋全部縮小,從拳頭大小變成腰果大小,全部人都縮掉。你就已經知道說中央可能不太好,趕快大家休息、庫存調一調。像美國的大通路,那些什麼跳樓拍賣的就跳樓拍賣。那退貨的不用退,你直接領回去。他們就很屌,那退貨,你不要把東西拿回來,我是倉庫擺不下,我直接送你。你要退貨?那個東西直接送你。大家都瘋狂在去庫存。

我覺得丟出更多的壞消息,幫市場測個底,算不錯。因為這裡已經是差不多快要三季的煎熬了,從去年 11 月美國見頂到現在,大家應該希望說這個調整趕快把它調完,可能對大家是比較好的。那像這種壞消息丟出來的時候,我覺得就可以去觀察一下相關標的,有沒有繼續在破底。如果沒有繼續在破底的話,除非後面還有可能有更爛的消息,不然有時候底部就是這樣子測出來的。

好,那這集聊到這邊,我們現在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軍委」,他說「城市中迷途的大肥宅」:「韭菜唸到留言,比抽到後母被幹掉,乾脆留言留他媽世界最長的。」他說:「癌大你好,五星吹捧吹滿吹好口爆。第一次留言希望被唸到,因為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留言。我在高中當數學老師,家族都是老師,耳濡目染之下,也認為這是一份有生活品質的職業。資工研究所畢業後,依然毅然決然投也不回頭,直接投入教職。但老師領的就是死薪水,可能政治因素、時代變遷,社會地位也越來越低下。以前會以自身職業為傲,現在人家問在幹嘛都不敢講,只會說自己是公家機關任職。十年前跟研究所同學薪水差不多,還有寒暑假,常常假日自掏腰包得找學生來加強課業,滿足 GTO 的熱血初衷。但滄海桑田,當初可能還能夠看到同學薪水的車尾燈,現在他們轉頭都看不到我的車頭燈了。也開始有職業倦怠,可能是任教科目為一成不變的數學,也因為對數字的敏感度,也投身股市,想要在漲幅很少的薪資開一點槓桿。但每次訂好一個策略後,然後失敗兩三次,就開始懷疑自己,就在這種反覆的找新策略,然後大敗的輪迴中懷疑人生、心態炸裂。也跟了不少坊間的訂閱或是投顧,那學習他們技術分析技巧,或是量價關係,但總覺得明明自己就是 follow 這個 rule,訂閱主都可以大賺,那我都是損出。我都好奇那些訂閱主背後是不是有一群金主在砸,不然他喊完都噴,那麼神,勝率根本九成以上,屌打世界各大機構操盤手。但也可能是他盤後賺錢才講,那今天早上有買、損出都很少提,不然就是說他買了什麼幾張,但我看盤後籌碼根本就 trace 不到他的成交單。後來賠了一些積蓄後,就在國安基金進場前夕離開股市了,覺得自己根本不是投資的料。但一直忠實聽癌大,又一直在看股市相關的新聞,心又很癢,決定還是用基本面跟淨值比來選股。但淨值比漂亮的,又會覺得跌到這樣的田地,反而不敢進場,像是台塑、亞泥、聯茂,淨值比我都覺得不錯,可是這樣大彈,他們幾乎都是小跳而已。放長期又怕它景氣循環一直下去,反彈你沒彈、下跌你就準備大跌。請癌大就職業倦怠,還有股市策略的心態要怎麼樣調整?希望能夠被念到,念到留言比抽到股票還開心。祝癌大家好人一生平安。」

好了,第一個問題是講到職業倦怠,然後上面講說他自己是老師,那出去都不敢講自己是老師。為什麼老師會過得這麼低落?我爸媽也都是老師,我爸媽一個是國中的、一個是高中的,也都是教數學的老師,所以他們還滿喜歡他們的職業,他們也滿以他們的職業為榮。而我自己覺得老師是一個很高尚的職業,我不覺得老師有什麼樣的問題。就是你可能薪水絕對輸人家,可是也有你贏過的一堆人。你看一下薪資中位數就知道自己贏過多少人了嘛。所以有時候這樣,就人比人氣死人,你一定都找得到比你屌一百倍的人。所以職業倦怠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是薪資、如果是因為所謂的社會地位,那有時候是你自己想太多。因為社會地位,我就坦白說,在台灣都會被戰,你不管做什麼都會被戰,所以我是不會覺得說真的有哪一個行業的社會地位就真的比較高或什麼的。有時候大家是笑貧不笑娼,只要有錢,大家會覺得你屌,可是同時也會有一個酸民出來酸你。我覺得不要在意那兩個東西,重點是你到底還有沒有教學熱忱?有的話就繼續做下去。那這個薪水跟月退俸也都夠生活。

那只是你要去追求其他的,這個股市上的獲利,去讓你的本金可以更多,或者說讓你退休的資金有個倚靠的話,如果你是有長期聽我們節目,就會知道我很常跟大家講 7-3 開局。我都建議大家七成投指數、三成買股票,因為很多人就是像你這樣子,就是你經過了數年,然後發現你都沒有辦法賺到錢,然後開始懷疑自己。可是如果說當時你有聽我的這樣做,或是說你在美股有這樣做,那幾年下來其實那個表現都會很不錯,就是你還是會跟到市場的成長,市場成長你都會吃到。那三成就是你主動選股,那主動選股做得很爛的,有時候就放棄。那有時候真的就是沒天份,我真的要坦白跟你講。

因為你說你有去學一堆什麼老師啊或什麼的,我先不講說很多都騙人,那對帳單都假的,所以很多人都會講說,你丟對帳單出來。其實丟對帳單這件事情太簡單了,底下 Photoshop 隨便弄都有,還有人可以直接用什麼 F12 去改程式碼,然後讓他的存款看起來好幾億。我跟你講你看到的東西都可以是假的,然後你看到說他喊什麼標的、什麼都漲的,那個當然也有可能就是背後有金主在幫忙撐。那另外一個可能性是這樣子,就是在這種訂閱業界,他們有一個說法,也是我朋友跟我講的,我一聽到我嚇到,你他媽這麼屌可以這樣做,就叫做 A/B 單。就是同時兩個帳戶,一個去買多、一個去買空,然後他永遠就是只貼賺錢那個單給你看。就是如果他真的這麼會賺的話,就這樣講,他早就變首富,他不會在這邊了吧。所以有些東西就是用基本的那個邏輯去思考,就會知道答案了。特別你教數學的,稍微動腦一下,就會知道哪裡怪怪的。就那種在教你發財的,然後跟你拿一筆錢,然後持續要給他錢,他教你發財的,其實很多都有問題,坦白講是這樣,很多都有問題。那套一句蒙格講的,蒙格曾經講過一段我覺得很經典,就是說你可以想像一個,他知道怎麼樣在股市或是各個地方發家致富,他已經找到聖杯的人,然後他竟然要叫你去買他的一個東西 200 塊,我把這個秘密交給你。你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但是我發現好像真的很多人不會覺得哪裡怪怪的。好。

所以回歸本質,就是你現在把你的本業理好,然後到底你現在對這個職業還有沒有一個熱情?會不會想繼續坐下去?有沒有可能去拓展一些副業?雖然如果是在這種學校教書,然後是公家的,應該是不能夠兼職。當然我知道其實有蠻多會去做補習班,在以前我們國高中就這樣,賺一些外快、多一些本金。那投資的部分,把一部分交給指數。就是……我不想要直接這樣跟大家講,可是我坦白講,就是主動投資裡面,輸家真的太多了。你看到的神人們,就代表說可能有他的 50 倍、100 倍數的人在輸錢給他,這個就是主動投資的一個很寫實的地方。你看那種很菁英的基金經理人,他們也是一堆幹不贏大盤。當然雖然我們還是會跟你們講選股的東西,因為我本人就是在做這個東西。那我自己也會知道我有一個停損點,我常跟大家分享,但我發現我他媽連續幾季、一兩年打不贏大盤,我絕對不會浪費時間去選股,還跟你分享說他媽怎麼選股、挑什麼。幹你媽的,我全部買大盤就好。所以當我今天發現哪個東西好,回歸這前面講的,哪個東西好我就會持續去做那個東西。

那我還是要給大家觀念,就是你參與市場的,不要去信那些有的沒有的,先做最基本的,先跟著全市場去走。台灣可能比較沒有全市場的工具,沒關係,就 006208、0050。美國就是有全市場的工具可以選擇,先跟著這個東西去走,感受一下。那主動選股做得好,再放大。這個是老生常談。那只是因為留言這麼長,好,就稍微回答你一下。來,祝你一切順利。

下面這個 Lover Lu Ho,他說:「猴年生癌粉,聽股癌節目也快兩年。」看只有一個超長留言,我拜託你們這留言都留一半就好或三分之一就好,不要太長。他說:「聽股癌節目已經快兩年了,那只會想寫五星評價,一直認同股癌的投資理念跟人生價值觀,那也沒有把這邊當報牌台。」然後前面是吹捧。下面講說:「2018 年開始進入股市,第一張還是當時最便宜的金融股永豐金,那從一開始小賠就很緊張,有賺個三五千就立刻賣,超級韭菜操作,到現在懂得自己當初買進的理由,在股市大漲的時候會開心,那面對大幅修正的時候也會從容看待,不再驚慌。2018 年開始持續買入的個股,至今帳上都還有 7% 的報酬,總投入成本是 70 萬。而 21 年 7 月份新開戶的台股 ETF 戰隊,帳上目前是 -10%,投入成本是 55 萬,剛好在高點投入。近期因為預售屋準備交屋,不便多加碼,但即便是負的,每天都還是可以安穩睡覺,要治安寫照。那今年 8 月份也終於開了美股第一證券戶,把去年在低點換的美金全數投入,台幣 20 萬,掛單成功買入人生的第一支美股。那當下看到成交回報,真的是好開心,也漸漸都能比較聽得懂主委在談論美股領域的專有名詞,這也是一種進步成長吧。投資條路因為有股癌這個節目,可以很少被當韭菜割。那目前配置的,除非要在購入第二間不動產或在創業,否則下次有的股票就不打算賣了。這樣的想法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吧?對於很榮幸跟主委是同齡猴年生,長輩說的,猴年小孩特別機靈聰明,雖然我跟主委的淵博見識還是相差甚遠。那最後祝主委力展、秋口、阿雅一家平安喜樂。每次看 IG 留言都說力展是女兒,真的覺得超壞,但又超好笑。」

幹,很靠北,因為我老婆也覺得超好笑。要注意到說為什麼大家都講說力展是女兒,然後我們出去外面的時候,也有些人會覺得阿雅不是我老婆,然後力展是她女兒,幹,我真的覺得超扯,是我真的長得很老還是怎樣?那再來就是她前面講的,她有做主動選股,她有投這個 ETF,這就是我講的,這是很健康的狀態。其實就是你資產配置下去,好像這個人有買房子,我個人就配下去。哪一個資產,哪一個不錯,哪個做的順手,就去加碼。你也要知道每個東西的本質是什麼。像她丟那個台股 ETF,她自己知道說她就剛好買在相對高點,那沒辦法,那總經變化你也掌握不到。你今天套牢 10%,她也覺得很安心。這個東西,我就坦白講,就搞不好你領股利領一領,後來也就領回來了,更別提說還有可能有什麼資本報酬或什麼的,再加你可能會持續投入。那個是要這樣看的,就是你去做指數投資,很多人是跟我看什麼半年一年,那你不要去做指數投資,你還是去做你的選股。那一樣的道理,指數投資,她說從去年丟到現在也是 -10%,你主動的選股可能不只 -10%,你知道嗎?就是很多人去做這樣子的比較的時候,她都會忽略,她就想說這個指數那麼慢,那怎麼辦?這個指數還不是一樣跌。可是問題是你主動的選股,搞不好更慢,或是賠更多,你怎麼沒有這樣去比?而且其實指数投資有一個好處是這樣,就是說,它是一個你可以把本金,像美國全市場,你本金整個丟下去,或是 VT 全世界全市場,你本金的丟下去,你是可以很安心的。可是你的個股,你是辦不到說什麼本金全下,你還是要有加減碼,你要花更多時間。然後再來就是,個股的報酬率有時候會失真,因為個股可能有些你不敢壓大,所以你可能只有丟兩成的資金去買,然後看起來是賺 50% 沒錯,可是這樣只有賺 10%,因為你只有丟兩成資金,你八成的資金是擺在那邊生青苔的。所以其實要去做各種績效比較的時候,要看得更全面,然後去明白說自己丟的每個產品是什麼。像她這一位,我覺得心態上就很健康,跟她前面那位老師就可以稍微看一下這位朋友,就是她也是用這種差不多的心態在面對市場。就如果說你聽我們節目,應該都會有這樣子的心態,就是比較看得開一點,知道說有時候就會有晴天、有時候就有雨天,重點知道自己要幹嘛。如果說可以辦到這樣子的話,其實真的不用去跟一堆什麼投顧老師或殺小的,那也都是很多都是幫助你浪費錢而已。

下面這個「小小營養師」,他說:「五星大潮吹,將近十次,那仍然掌握不到的原因,但往往也透過其他聽眾的問題幫我解惑,也挺好的。那追隨節目跟回憶思考,每個階段看都有不同的體悟。小弟目前配置定期定額 0050 和美金儲蓄險,那雖然知道儲蓄險不算是投資,就學到大格局的觀念校正,也非常欣賞癌大的人生觀,是學習對象。想要問癌大怎麼樣訓練自己搜尋資料的能力跟如何做出正確的提問?也許小弟過往都依賴懶惰的大腦做直覺判斷,真的需要所謂批判性思考的時候,反而沒什麼概念。追隨癌大五分鐘也開示,祝福癌大一家大小平安健康,早日成為超級有錢人。拜託第十次留言就念到我吧!」

謝謝你的吹捧。再來就是說怎麼樣訓練自己搜尋資料的能力?我覺得那個是靠經驗堆出來的。就是當你今天想要去找一家公司的財報來看的時候,你就會開始發覺說有些工具還不錯,你就會開始用它。然後之後你會發覺有些更好的工具,你又再 step further,又再更往前一步。那最後可能就會找到真的很適合自己的工具。像我在半個月前,有在 Telegram 上分享一個網站,那個網站就是我現在可能看財報會用它看,我覺得還不錯。然後就是如果要看一個那種概略式的,我會用它看,因為它有圖表化的東西,我很喜歡。如果我要去更詳細的看的話,我會去找 10-K,就是實際上公司的財報來看。當然一開始看的時候都會花很多時間,但之後你就會開始抓重點,你就會知道怎麼樣看可以看得非常的快。

所以我覺得搜尋資料的能力是累積出來的,它並不是說怎麼有一個 tip,那你知道之後你就可以變得非常會搜尋資料,它不是這樣子的。是那種工具的應用,就是現在真的有很多很棒的工具。像新聞網站,有那種落落長的新聞網站,可是有像 Axios 這樣的網站,是它直接把東西變得非常的簡練,所以我直接稍微看個幾行,我就可以知道它在講什麼東西。那一樣,這就是一個 step forward,但是它也都是累積出來的。就是你很難說什麼平白無故就夢想要知道一堆這樣子的東西,除非有人跟你分享。就像我跟你分享這個網站不錯,那是我過去的經驗累積出來的,所以像這種就好好珍惜,就別人跟你講說他發現什麼東西很好,那就是幫助你加速。當然自己要去累積,其實我覺得也不錯,就是未必你要透過別人去幫你這樣子抄一個 shortcut,自己慢慢看,然後一直去找更好的東西,然後要善用 Google,那就會開始找到更多更棒的機會。

那再來就是說什麼怎麼樣做正確的提問?就是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我不覺得自己是非常會提問還什麼的。應該這樣說,就是我在問問題的時候,假如說你是問我說我會怎麼樣問問題,我一般都是直接問說我最想要知道的東西,那我會盡可能地希望人家比較講廢話。像以前我有一次參加什麼公司開會或什麼的,其實那種開會我都覺得很崩潰,我最討厭開會,因為我發現很多人都不會講重點。所以一般我會想知道的是,假設我今天跟我投資的東西,然後他會跟我報告他的東西,我會直接叫你先講結論,你先不要跟我講你他媽有的沒的,他也不要跟我講說什麼這個市場的預計目標、我投資的後市展望,你不要跟我畫餅,你直接跟我講說結論是什麼。你要做的東西是什麼?你解決了什麼?然後你要怎麼樣做?然後之後跟我說明一下為什麼你覺得你可以這樣做,然後做一個總結,你要怎麼樣辦到,以及這個目的。就直接去講你到底要幹嘛,而不是做一堆那種鋪張的東西。我覺得在提問上我會比較偏向這樣子,就如果去問任何的問題,我都會要你直接跟我講說,所以它的本質是什麼?就像前面 WeWork,你不要跟我講說什麼你現在在做 visionary 的事情,你現在在把這個居住的環境大改造,你他媽的,你就直接跟我講說你就是在當二房東,你這樣講我完全就看懂了。那就算你不跟我講,我聽完你講完一堆東西之後,我也會得出一樣的結論,所以你幹嘛不要一開始就直接跟我講說,所以你到底你的底層邏輯是什麼?你那基本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就是我問題我就這樣問,我一般都是直接先問結論。就像我可能很喜歡看劇透,就是這樣子,我超討厭電影不看劇透就進去看,我覺得很浪費時間。但像我這麼極端,我覺得也不好,就是很多生活上的新鮮感就會因為這樣子給抹殺掉,然後我自己下來開始慢慢在調整。

下面這個「商配輪」,他說:「接力每天都在口渴了。」謝謝各位分享。

下面這個 J-LIN:「每年八月都很煩惱。癌大你好,第一次留言,感謝你的節目洗腦了我們一家三口,就連小四的兒子也在 Tesla 的漲跌中嚐到甜頭。8 月 27 號是蛋寶爸的生日,對一個不愛驚喜又衣食無缺的另一半,送什麼禮真的是每年煩惱的事。那今年想麻煩癌大用磁性的嗓音對蛋寶爸說聲生日快樂,也祝福癌大投資長紅、全家永遠開心。」

那就幫這個 J-LIN 祝她的蛋寶爸,她老公,生日快樂。那也祝你們一家平安健康。

下面這個「真腰瘦」,他說:「認真思考去海外生活的上班族。五星吹捧,癌大你好,無關市場話題,最近台海情勢讓我很想抹腳底油閃出國。從考慮到日本買不動產換居留、澳洲同居、西班牙花五十萬歐買爛房等等,這偉大的計畫跟老婆講了之後,總是慘遭白眼。家人們像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你沒有懶趴去旁邊罰站!』怎麼感覺自己開始娘了起來,而面對這樣的荒誕,我該怎麼樣調適?畢竟我也是外島服役、跳過砲操的男人,QQ。最後祝福癌大全家平安健康,那力展、孟恭、阿雅平安健康。」

謝謝你。那其實去規劃一些退路,這個就是看得出來生活條件不錯,就會做這樣子的改變。就是怎麼講,一般我們講說有錢之後就會開始怕事,你沒有錢的時候,你赤腳的時候你就最屌,你什麼都不怕,你最好打仗,最好來個財富重分配,我完全不怕。有錢之後你就會開始去思考退路,因為如果真的打起來,傷到的是你的資產、傷到的是你的股票、傷到的是你的房地產、傷到的是你的工作、你的事業,所以有錢之後開始蛋蛋會變小,這很正常。你看一些那種電影,那種 gangster 發家之後變企業家,他也開始畏首畏腳,蛋蛋都會變小,這都很正常。

至於要挑什麼樣的國家,要去日本、還去歐洲,這都可以。我知道西班牙確實有這個東西,他們有很多那種中國人在那邊當中介買房,就是 50 萬歐沒錯,我不知道現在規定有沒有改,但是一兩年前我老婆跟我講過,就是你花 50 萬歐在那邊買一個房子,而且不是爛房,你講錯了。你看爛房應該是你找到那種垃圾中介賣你垃圾爛房,50 萬歐可以買非常好的房子,它跟台灣不一樣,拜託你 50 萬歐真的已經可以買到海景別墅了。當然你不要買說什麼巴賽隆納城市旁邊的,那個你可能還是沒有辦法,可是稍微跟城市有一點點距離,也沒有到多遠,20 分鐘、30 分鐘路程,可以買到一堆超棒的物件。所以靠這樣子去換一個居留權可不可以?我覺得你有錢的,你要做各種布局都是很合理的。

下面一位「貓貓忽畏」,他說:「超愛生活分享,分享股市也愛。回覆一下 EP269 粉絲問眼睛雷射的看法。剛好小弟家是視光相關產業,一下子很簡單的描述你的狀況:也許是高階像差或視軸偏離。高階像差可以理解成角膜並非平整光滑的曲面,夜間瞳孔放大,眼睛會透過更多不平整的部分來視物,因此即使有 100 度,也會造成高階閃光、產生不適。視軸偏離則是眼外肌在調整視線時的複雜系統,除了肌肉運動外,還牽涉調節、聚合、融像等功能。推薦你幾個關鍵字去搜尋:前導波鏡片及視軸偏離校正。順著上述理解視覺系統運作之後,發覺人體的設計上通常看遠方最輕鬆,但 VR 眼鏡在眼睛前這麼近的距離去做成像,怎麼想都很容易造成疲勞不適,久戴而我在玉晶光工作的朋友詢問過這個問題,那對方則表示目前設計上都沒有考慮到這些部分,不知道癌大怎麼看?最後祝大家平安健康,看癌大兒子吃東西很療癒。」

謝謝這位聽眾專業的分享。然後再來就會提到說這個 VR 眼睛疲勞的部分,一開始真的很多人在提這件事情,但現在越來越少。就在那一隻說最早最早 iPhone 3 出來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那時候很多人的說法是白癡才會換 iPhone 手機,就摺疊的這個 Walkman 用的好好的,幹嘛要換?壓到現在,這個 VR 現在也是很多人在幹譙它,但是 VR/AR 投入的廠商越來越多,他們都不是笨蛋。那你說眼睛疲勞會不會發生?我覺得其實都會。像他講的沒錯,就是看遠是比較舒服,看近會比較累。可是你說我在使用 VR 的過程之中,有覺得眼睛特別疲勞嗎?還好。再來就是針對這個 VR 的設計,現在我們都是用那個 Pancake lens,現在有一個新的,可能未來會這樣設計,就用投影的方式投到你的眼睛上。反正這個公司都會去設法去做更多的解決,發展上這東西更好。就像手機,其實我覺得最感動的那時候是 iPhone 可能最早剛出來的時候,然後一直有新的東西、新的變化,然後每個變化都讓大家覺得說幹,這個東西真的很屌。我覺得 VR 可能就是下一個這樣的一個場域,VR 跟 AR,就是你會看到每年都有新的東西出來。因為以現在我注意到的各家廠商投入的資源來看,這個市場越來越有機會。本來我也覺得說誰會去買這個東西戴在頭上,那我自己本來假設是 AR 的滲透應該比 VR 高數倍不止,但是現在開始覺得 VR 可能是還是有機會,這成長的空間應該會蠻大。那你講的這種不舒服或什麼的,因為你要想像成你現在用的東西就是初代款,就是最早最早的,就像你最早使用 iPhone 那樣子,它就是最早最早的一個,甚至可以把它想像成是 prototype,它還在非常 early stage。那之後它一定會開始改善,東西會變輕變薄、電池組會變更小,那對於眼睛的視覺上的感受度來說,我相信也會慢慢改善,只是你可能現在還看不到而已。

下面這位「進擊瞧瞧」,說:「五星吹捧,吹黑狗兄就是讚。還有一個問題想要跟你討論,如果有個朋友大學的時候被五個同學霸凌,甚至被拳打腳踢,最後因為這樣得了憂鬱症。畢業之後藉由各種方法把五個同學都騙去柬埔寨,想問這樣算壞人還是在伸張正義?P.S. 主委如果覺得不宜回答可以跳過,感謝主委。」

不過坦白講,我是那種有仇必報的人,而且也是你弄我一,我會弄你十。我就是要讓你不舒服,把你弄爆。那只是以前可能處理的比較不好,那後來就越來越好。那你畢竟幹嘛,鄉下長大的孩子,你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嘛。有時候我們跟城市孩子比較不可以溝通,有時候我們去講說我們怎麼樣報仇,什麼人家城市孩子講說,你這樣不怕坐牢嗎?為什麼?仔細想想,幹,以前真的都沒有怕過。就覺得我被你弄我就要弄回來,你弄我的時候你都沒有怕過你會坐牢嗎?那為什麼我弄你,不可以弄回來?會這樣想。

所以我覺得你要人家說你不可以以牙還牙,是很難的事情,就大家都還是會想要這樣做。所以你要這樣做,你說不行嗎?我不會覺得不行。看你覺得他這樣搞你,對你精神上造成很大的痛苦,並且你無法原諒他,甚至你去希望說他來跟你道歉,他都不要,你要弄回去,我覺得以人性來說,有些人就是會想要把他弄回去。

那當然我之後面有一些新的思考,因為我發現說每次都要弄回去的話,幹,自己超累的。特別是在規劃的過程之中,除非你很享受,然後在執行的過程中你也很喜歡,那是例外。但我自己的心得跟你分享,就是你會發現說會得罪你的人真的很多,那有些我們可以靠法律解決的,就是直接用法律解決他,然後因為這個是對你來說最健康、最好的,那也是最廢神的,可能會花一點錢,但是這可能是比較好的方式。然後其他非法的東西去處理,有些對你來說,自己的心理負擔也很大。

那再來就是,你一直去想要報復人家,其實對自己也是很大的心理負擔。那我當然知道說,當你今天被人家搞,你可能以前被霸凌到真的很痛苦,甚至想要去尋死,所以我要直接叫你說你都不要去想報仇的東西,那個太形而上了,那個可能一堆人是無法去意會的,我都懂。因為我也被人家搞過,我以前也是被霸凌的,我以前也是被老師懲罰說什麼罰跪在地上,然後春天曉日,打錯字是怎樣?因為我媽是學校的主任,所以他們就說,這一定是去告狀的,然後各種搞我。我當然也有想過,如果我今天看到以前那群老師,人站在懸崖那邊,我應該會不小心推到他。我也想過這樣的東西。

可是最後面就發現,怎麼講,就這樣的人太多了,你那種遇人不淑的事情太多了,一直想自己會很痛苦。有時候你不去報仇,並不是說你膽子小、你沒種,而是你放過你自己。所以你可以思考看看。因為以前我也是這樣,我有仇必報,有時候一定報死。現在還是。但如果說我發現這個報仇可能會影響到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因為這樣影響,或是我可能會坐牢或什麼的,幹,那不值得。所以放下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好,大概這樣子。

那這集節目聊到這邊,就這樣,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