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05:🚲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NordVPN 贊助。

NordVPN 是全球知名的 VPN 品牌,沒有用過 VPN,一定也聽過 VPN。點一下輕鬆切換 IP 位置,享受更多跨區追劇跟看電影的樂趣。我自己在澳洲都會使用 VPN,一部分是因為手遊可以連回亞洲區領寶物,再來就是一些串流媒體鎖區也都靠 VPN 解決。NordVPN 的威脅防護(Threat Protection)功能,還可以阻擋惡意軟體、釣魚網站,甚至是討人厭的彈出式廣告。在全球 60 個國家都擁有伺服器,提供穩定快速的連線品質。透過 VPN 選擇相對應國家的伺服器做連結,一個帳號可以提供六台裝置使用,手機用、電腦用、平板也可以用。

現在搜尋 NordVPN.com/gooaye 或是輸入股癌的優惠碼「gooaye」,就可以享受兩年方案加贈四個月,平均一個月不到 100 塊的價格取得 VPN 服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連結找到相關的說明跟連結。

好,我最近培養了一個還算蠻不錯的興趣,就是打棒球。我不知道跟之前去樂天開球有沒有關係,不知道是不是那時候埋下了一些火種還怎樣,但突然一瞬間就想要去打棒球。所以那天突然在網上搜尋哪邊可以打棒球,發現林口有一個,可是那個好像是要自己找人去丟球的。然後再找一下附近那種有自動發球機的,就大魯閣嘛,它剛好有一個在新莊的館。從那之後呢,就幾乎每天都跑去打,除非說今天有特別的事情,或是有家庭日,不然就全部跑去打棒球。

每天晚上去打擊場蠻過癮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運動,然後也開始去研究很多的球棒。球棒其實有很多的差別,我一開始以為鋁棒就是鋁棒、木棒就是木棒,可能分好的跟壞的,MLB 打的跟少棒打的可能不太一樣之類的。後來發現球棒裡面有很多的品牌,每個品牌做出來的東西都不太一樣。但大致的原則就是說它的水分要很乾,要非常乾燥,好像都是在 10% 以下,甚至更低,那越乾越硬的木頭是大家越喜歡的。所以以前可能是用白樺木,後來就用楓木,因為楓木的硬度是比較高一點的。

我就查了一下,有沒有什麼樣的棒子可以讓自己打得更兇猛,然後就發現說有一種說法叫「禁棒」,禁止的「禁」。這種禁棒就是因為有特別強硬的硬度,或者說很強的那種反彈能力,所以它可以很輕鬆地把球轟出去。那因為這樣子球速可能會過快,會對投手造成一些傷害,所以他們就把這種棒子給 ban 掉。當然,身為一個業餘的玩家,又沒有要去打投手丟的球,我們當然就要去找這種禁棒來打,一定要找到他媽最壞的棒子。

上網一查發現真是水之深,有很多品牌都有做特別的棒子。有些是跟複合材料結合,裡面是複合材料,可能 95% 以上的複合材料,外面包一層木頭;有些就直接是合金棒,那合金棒的材質不一樣,條件可能又不太一樣。最後面就選了三個牌子,全部都直上,然後發現幹,棒球棍可以買超貴的。那三個棒子買下來,一支含運費都差不多一萬多台幣,不含運費也差不多在一萬上下左右,所以不便宜。

可是我覺得,那一種你找到一個興趣的感覺實在非常好的。因為我已經花了好幾年,在找自己有沒有真的喜歡、或是想要做的事情。這算是蠻意外的發現,棒球很符合自己想像中的條件。我們自己本身不會去幫它設一個「我希望的娛樂或消遣跟嗜好該長什麼樣子」,但打了棒球之後發現,它符合這樣的一個條件。

第一個,它可以紓壓。因為你就是他媽使命幹下去,反正每一球揮過來,就是他媽使命轟下去。當然,使命轟是一開始,如果說你只是想紓壓的話。後來就會發現說,你不可以用太多手部的力量,其實是要用你的腰去帶動,跟打高爾夫有點像,你手那邊固定著,然後用腰把它甩出去那種味道。

再來就是說,它也可以訓練你的專注能力。你打一兩百顆球之後,你會開始眼神飄忽,球飛過來你就有點看不清楚,但是就是強迫自己要把球盯著,所以其實也可以讓自己的專注力有相當程度的提升。然後再來就是回來,媽的,連呼吸都會痛,我想說大魯閣放〈會呼吸的痛〉應該是這個原因,就是它會用到全身蠻多的肌肉,不是只有你的手臂而已,還有你的身體的核心。所以第一天回來的時候,媽真的全身都痛。雖然我自己本身是有在做重訓,但其實就是胸、背、腿三大項,有一些小肌肉可能沒有用到,現在變成全部都用到,所以它也是一個還蠻不錯的間歇運動。

其實我講這麼多,就是在說服我自己要持續地去投入這個運動。不然說自己打擊率明明就還沒有很高,就還沒有很會打,然後就直接下了一堆棒子,因為就希望說,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個興趣,要好好地把它維持住。

後面也發現說,其實有蠻多人跟我一樣的煩惱。有一集我跟大家分享說,有時候會覺得「死了算了」。這個「死了算了」不是那種很消極、很悲觀,「媽媽我要去死」不是這樣子,就是單純的你已經不知道你還可以幹嘛了。那我本來以為講這個會有點像是無病呻吟,只有自己聽得懂,但蠻意外的就是說,有一群聽眾的好處是這樣,你會發現你講的一些東西,你以為只有你這樣,結果沒有,一堆人都這樣子。好像老師幫你排行哪個學生比較討人厭,或者說你跟大家講這種「你每天醒來已經不知道幹嘛了」的感覺。這個也不是說自己真的很行或啥小,我相信無論你的社會條件是怎麼樣,可能很多人都還是有這個煩惱,就是他找不太到人生的目標,那種味道。

找到了一個運動,其實那是改變很多。就是你每天到那個時間,你會覺得很高興,我可以去打棒球。然後再來就是隔天你會希望說,時間快點到打棒球的時間,那我有什麼東西可以改善,我要去把它做好。那只是我自己就如同一些聽眾在我貼了棒球文下面留言講的一樣,說「雙子座三分鐘熱度」,其實我真的很怕這三分鐘熱度,但還是希望說可以持續下去。所以該買的、該直上的,直接先做到滿,這樣希望可以讓自己有更多動力。

只是有時候會想,這樣是對還錯?因為玩手遊,我一般拿到一款遊戲,一直以來都可以課金課到爆,可是你課金課完之後就不玩了。所以有一堆遊戲真的是抓下來,然後課兩三單以上,花了可能六七千,結果你玩一天就不玩了,也很怕會有這樣子的狀況。但我也不知道,我要再試著去做調整,所以如果我發現一些有趣的變化,再來跟大家分享。

其實我覺得,(節目)已經不是單純的只是跟大家聊一些股票市場、投資、一些理財的東西,其實蠻大一部分,而且我發現聽眾喜歡的內容,也是我跟大家分享這些五四三的東西,因為可能蠻多也是大家有在經歷過的東西。我就是在這邊幫大家做一個人體測試,如果說對自己的生活或是精神上有很大的益處的話,再來跟大家持續分享。目前是覺得很不錯,只是持續一兩個禮拜之後,我們再看一下有什麼樣的變化吧。

所以我們在辦公室樓下打擊場的時候,我覺得蠻經典的,就是把大家平常的疲憊都放掉,然後跑去打球。昨天是我跟一個朋友去打球,那就還好有去打球,不然如果像昨天的行情,你在那邊拗一拗之後,你會變成媽的,在額外再套一些部位在裡面。本來前面有壓到,有賺錢,還好有收割出去,這樣就好了。因為如果說你在繼續在那邊弄、在那邊戀戰的話,有時候就要出事情了。

昨天在 CPI 數字開出來是低於預期的,那指數直接直線往上噴。我們有注意到說像標普是直接噴過了 200 日的一個均線。我在分享均線的時候,其實大家不太用太糾結,那有時候是我們自己的一個 reference 而已,並不是說我也用這個當成是一個下單的依據。這個依據其實不代表任何的意思,你不要把任何一條均線當成是好像有一條線在這邊,它就一定有支撐跟壓力,其實不是這樣看的。

那都只是一個自己的參考基準。因為就像你上一支 iPhone 曾經買三萬七,那下一支 iPhone 如果買三萬八,你就會覺得說它比你之前買得貴一些;如果買三萬六,你就會覺得比我買得便宜一些,那是一個參考的依據。均線其實就是市場上在過去若干交易日的人,他們的均價,可以直接這樣子去看待它。所以一些比較重大的均線,像是年線、半年線、季線,我們會看。那比較短線的可能就會看一些月線,或者是說五日線。

五日線其實是一個比較激進的操作,一般來說要做波段會看月跟季以上,就是不會看太短。那五日可能是應用在一些飆股,那這個飆股呢,擺明的幹到你直接不知道它在漲啥小,可是我就跟著上車,像最近就是中國解封的那些藥廠。你跟著上車的,這就類似說台灣那種在炒口罩股一樣,你要記得下車。那怎麼樣下車?你就可以用一個 reference point,你可以用一個長黑吞噬當一個出場點,有些人會這樣用。那我現在會用我進場的那根紅 K 的底部,那也是一個方法。有些人就會用五日線,跌破就閃,它就是一個參考的基準。

那除了美國的這些指數,像標普就直接碰到一個大的壓力線——年線,然後就直接回落。像這樣的一個東西,基本上你會發現它怎麼講都對,這就是為什麼我也跟大家說,線圖的部分你稍微看一點就好,重點是基本的分析。因為線這種東西好玩的地方,就在今天如果站上去,大家就說「站穩」;跌下去就說「突破失敗」。所以你往哪個方向講都是對的。那重點就是說,既然你往哪個方向解釋都是對的,那我們要在意的其實就是我們能不能在這個判斷裡面有獲利的產生。

所以呢,我才會把它稱為說它是一個 reference point,它就只是一個加減,我用這邊當一個依據,絕對不會是一些人可能在外面鐵口直斷說,這個地方碰到它就一定要怎麼樣。你畫線給股市走是很蠢的,你最多就是假設,這個東西碰到這裡,我該怎麼做,你擬定一個計畫,你用它當一個參考基準,那我覺得這是相對 OK 一點的。

那之後的兩天都還會很刺激,之後 Powell 嘴巴要張開來了。他嘴巴張開會崩掉的機率,大概是 90% 以上,就是以過往來看。那只是在上次就給大家一個驚喜。只是這一次又要去壓事件的,就看你要壓哪一邊。其實我覺得這跟下運彩一定有點像,就強隊跟弱隊打,幾乎都要壓強隊吧?因為壓強隊的賠率就比較低,壓弱隊的可能贏會賺比較多。有點類似這樣子,就是如果是超乎大家想像的 surprise 可能會噴比較多;如果是符合大家想像,反正他媽這傢伙只要嘴巴一張開就要崩,那可能幅度也沒有像大家想得這麼大。

那重點是說下檔還有多少。那我覺得在 CPI 的成績出來之後,已經講很久的「通膨」轉成「衰退」的市場主要論述,應該就算是正式的展開。就是現在開始不會有這麼多人去做之前那種多空交戰,什麼多殺多、空殺空,反正多市就是多市,衰退就是衰退。所以也不用再討論說什麼,接下來講通膨的數字不高,那聯準會就會降息,所以股價就一定要漲。可能就不會偏向這樣子的討論,就是我要猜你是怎麼樣,那我就跟你反著做,還是有的沒有的,就比較單純的回到說,業績去導引股價的一個本質,股票的本質。

我自己對於這樣的發展是比較樂觀的,不是說對於股價的未來是樂觀,是說這是我看得懂的局面。就如果說我們要回到這樣的交易方式,我自己是比較喜歡的。因為過去真的是不管你分析怎麼樣、再多再少,反正 Powell 講個幾句話就通殺之類的,像這種就會屬於是比較難處理的東西。那他如果堅持要把利率狂升升到底的話,可能之後面就引發一個全球大衰退,那這個也不是說你做基本面分析可以處理的。那如果說央行的貨幣政策在整個市場上的 factor 重要度降低的話,其實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不管是哪個派別,除了總經派的,我相信應該都會讓你變得更好做。因為本來是有點像全球最大的莊家決定要怎麼樣,就是怎麼樣,然後現在他的影響力可能開始慢慢地在下降。希望、我們希望這邊就是看到一個很大的轉折點,所以之後可能就專注的看一些產業面的消息跟變化,來做一些判斷。

像半導體的部分,我自己跟得很緊,所以我會持續地在節目都會跟大家更新,不管是從面板、然後到晶圓代工,這些都還算在防守圈範圍內,所以都會跟大家講。那一些防守圈外的東西,除非它有跟實體經濟有重大連結性的,我們才會拿出來跟大家討論。就是說我自己會在意的東西,我才會講,我不知道的東西我就不講。所以其實我們的方法跟一些科普型的頻道不太一樣,就是他們會找很多他覺得要跟大家說明的東西,我們是一個知識型頻道;我們這邊不是,我們這邊是日記台。所以只有我自己在意、我自己會影響到的東西,我才會跟大家提到。不然就是你 QA 有問,我剛好知道,我就稍微講一點,不過不是我自己最專業的東西,我不會花太多時間去講它。

但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巨大的狀況,因為我們都有看到新聞去提說,它的庫存積壓,然後現在要去跟它的供應商們提出說,票期要展延 45 天,所以是不是可能會出一個現金流的問題呢?那這邊我就稍微講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說像巨大的這個案例呢,它絕對不是只有這家公司這樣子,一定有很多的偏傳產的公司可能也正在面臨差不多的事情,所以它是一個可以當成是觀察指標的東西。那有這家公司跳出這樣的狀況之後,可能其他家公司也紛紛會有類似的狀況出來。

那像我們之前是比較專注在半導體,我跟大家提到說在第四季開始,你會看到財報洗大澡。所以明年可能在第一季開出來的第一季財報,可能就會看到一些很爛的數字。但等到你看到這些很爛的數字,你發現股價跌不下去的時候,可能就是庫存都打掉,準備要打底往上走。假設未來沒有出其他的大事的話,這是我們對於半導體的評論。那其實對於這些偏傳產類的東西,其實你也可以這樣子去看待它。

那他們現在就是在做拆彈這件事情。那只是為什麼前面會讓庫存積壓到這麼多,以及為什麼他要去展延票期,還有所謂公司的管理層面是不是有出什麼問題,我們就稍微跟大家聊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因為這種東西現在在臉書這些部落格上應該也蠻多人在討論,可能每個人切入的狀況都不太一樣,看到的東西都不太一樣。所以如果說你想法跟我不一樣,老話一句,你絕對是對的,我絕對是錯的,反正我就是一個媽的韭菜,我講我自己的想法而已。

那巨大下面臨的狀況,就是說它的庫存上來了,除了成品之外,一些原料、在製品,其實整體的數字都是往上。當然你實際去拆解,你可能會發現說這些庫存它應該是偏比較中低價位的腳踏車,不是高價位的。高價位的可能很多是卡料,它也會有庫存的狀況出來,可是因為它卡了一些關鍵的料,所以導致它可能整車拼不出來。這個是有在買捷安特的比較高等級的腳踏車的朋友,應該會有差不多的一個 feedback,就是說他現在要買高級車,幹,我明明就買不到,可是為什麼你說你的庫存很高?因為它高階車的成車的庫存應該是沒有到很誇張,應該是中低價的部分。

那中低價的庫存是從去年就一路在拉高,那現在也開始在網路上有蠻多的討論在講這件事情。只是我覺得有些討論是偏向上帝視角在看東西,其實用上帝視角看東西,是他媽的一點意義都沒有的。就像用上帝視角看,我也知道要賣在 2020 年 3 月,我也知道說去年的庫存不應該一直往上堆,媽神經病,幹庫存就是穩穩地就好了,為什麼要一直往上追?因為你不知道去年的環境是怎麼樣,其實每次的環境都不太一樣。

如果說你開上帝視角的話,那什麼東西都會對。你會說要不要在 2012 年的時候 all in 尖牙股?為什麼不要在 2021 年 10 月的時候把尖牙股賣掉?就是你用上帝視角看,那媽什麼都對了。是你要去想一下,就當時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子做。那其實如果說是我們節目的老聽眾,你不用老了,就是從去年開始聽,你就知道去年你手上有庫存、有在製品、有原料的,你就是王。因為像一堆網通廠、一些工業電腦廠,它根本就是沒有料,它沒有東西可以賣,所以它營收根本就進不來,然後很多東西都卡住了,所以大家就是瘋狂的下單。這是去年的背景,只是你沒有在當下,你可能就不知道有這樣子的狀況。

那當然也可以選擇說,好像大家都是笨蛋,這些在追加庫存的廠商都是白癡,就我最聰明,我不要加。可以,如果說這次的經濟,假設說平行時空,聯準會沒有這樣子惡搞,那通膨有失控,沒有烏俄戰爭的話,你沒有追,就變成市占都被別人搶走了,你是老闆,你可以承擔嗎?所以其實有時候不是說什麼這些企業很笨,因為其實很多人用事後論角度都講說,你看這些景氣循環股,老闆都是白痴,就是偏偏要在行情很好的時候大擴產,行情不好的時候每個人都要砍 CAPEX。你用事後論都非常簡單,就像事後論我也可以很明確抓出景氣高低點在哪。

你要知道說他們那時候會去瘋狂的追料、追庫存,其實就是跟需求非常的強勁,然後外加海上卡住了,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他們很多東西都要備得多一點。只是也沒有想到說發生烏俄戰爭,然後聯準會用一個這種史上斜率最高的方式在升息,所以讓整個資金收斂,然後消費者的信心喪失,所以整個需求又呈現一個縮減的狀況,變成說我擴太快,可是需求不見了,那種味道。

所以其實對於一些廠商來講,他們也是很傻眼。你們跟我叫了一堆東西,我趕下去生產,然後我東西卡在海上,你跟我說很缺很缺,再叫,我再繼續生產,一堆都會卡在海上,等到它們終於上岸了,你們跟我說東西不要了,有點類似這樣子。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其實當然,我剛剛前面講到說,你用事後論來看就會說這些人都是白癡,可是其實你現在假設看未來呢?就你未來會不會在事後論回頭講說,其實這些公司不應該在現在砍 CAPEX?像我現在的認知就會說,其實很多公司在現在砍 CAPEX,它可能會後悔。因為等到假設一兩年之後,經濟沒有像大家想得這麼差,人家講說什麼蕭條十年,假設不是這樣子,是經濟直接回溫上去的話,你手上沒有產能的、你沒有縮太多 CAPEX 的,就是下一次的老大。

所以誰可以撐下去呢?大者恆大,越來越大。所以我跟大家講說為什麼每次的修正之後,有些二線的、三線的會死掉,可是老大都會活著。因為老大它可以繼續擴產,所以下一次它就拔得頭籌,它可以繼續活下去。那只是你也沒有辦法在可能幾年後,然後回頭看說「你看 2022 年這些白癡,全部在砍資本支出」,他們為什麼要砍資本支出?就一樣的道理。所以其實我不是要幫巨大做辯解,我知道說你要了解它的時空背景的意涵,不是單純的說他們怎麼這麼蠢,放任這個庫存上升。

但管理層有沒有失職?我相信還是有。所以這有點像是一個大環境下所造成的必然現象,大多數人可能都會犯錯。只是當然,如果在這個環境裡面沒有犯錯的人,它就是相對有優勢的。據說我們現在回頭看,博通就是相對聰明的,大家都說要擴廠、要大幅的下單,博通那時候跟大家反著做,它看起來就是比較聰明的。可是它還是跟著整個景氣會一起吃到 down trend。所以我覺得這種東西都是事後論,沒有什麼太大的評估意涵。

那我們要討論的重點就是說,巨大會不會因為這一次的現金流狀況而卡住、而出問題。我直接下結論,我認為是不會的。延長票期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在強健它的現金流。現在講就是說,它在玩一個企業版的 Buy Now, Pay Later,先買後付,買東西來賒帳。它是要支付給這些供應商錢的,只是它跟大家講說共體時艱,你們來挺我的間。所以 45 天往後延,之後再付錢給你,因為我的下游可能也是這樣子搞我,所以大家一起吞下去吧。

那我是覺得這不太公平,就是簡單來講,以巨大的這種公司來講,它的現金很強勁。所以我現在看負債比會講說,它好像是有一點現金卡住的感覺,沒有辦法去把負債都付光。可是你不要忘記,它可以去銀行搬錢,它可以去借。再來就是說,巨大的它在前陣子是有現增跟可轉債,其實這兩個東西丟出來的時候,蠻多人就在猜說,是不是有可能出了什麼樣的金流狀況,還是說是為了去防範之後會發生的一些情形。因為以巨大的這種 EPS 這麼高、這麼會賺錢的公司,為什麼你會突然要現增?所以其實可能公司派早就有去注意到這樣子的一個狀況。

所以其實簡單來講,就是說它不會因為這次現金流的卡住出問題,因為它去凹別人,然後再來就是它其實還是可以跟銀行搬錢,然後再來就是說它有在資本市場去籌措資金,它有去發債。所以整體來說,應該可以安然的度過,除非銀行在之後發生了一個什麼大型的世界蕭條,導致它們必須要雨天收傘,那可能大家都會出問題。可是我相信大型的企業,它受傷的機率還是遠小於小型的企業。

所以整體來講,我認為像巨大的跟美利達這樣子——美利達的經營方式可能跟巨大的不太一樣,它沒有這麼多的負債——這兩個腳踏車的龍頭,它跌下來應該是很多人會想要搶。其實前陣子在一兩季以前,就已經有很多法人跑進去布局了,只是這些人可能要套住了。可是對我來講,他們是看比較長的,他們套住了覺得還好。相信也蠻多的人會想要趁這次機會去撈。

所以這個東西在資本市場,我相信只是一個小型的影響。但是在實體市場的討論是說,連巨大的這種公司都出了這樣的金流考量,可能會讓大家開始擔心說,是不是其他的公司也可能會發生類似的狀況。那這邊就是跟大家講一個肯定的,就是應該後面會有很多公司,都會有這個金流考量的狀況產生。那特別是二三線的,它可能受到影響更大,那一線的影響可能是比較有限。

那庫存的去化,我們是希望可以在第四季跟第一季完成。那只是像巨大,你說我可不可以這邊跟大家 call 說「腳踏車要買的可以等便宜價、甜甜價」?我是相信它會有折扣,只是不會折太大。因為它畢竟就是業界之王,它可能可以靠一些方式把它的庫存弄掉。像我自己想得到,就是像很多 YouBike 不是從 1.0 換 2.0,就要直接提出一些方案,跟市政府還是跟誰合作,然後去把它的腳踏車、中低階的趕快銷出去的話,包一些 package 出去,其實應該很快可以把它的庫存給打掉。

那至於為什麼它帳上目前看起來營收獲利是很不錯的呢?其實這種東西你自己要稍微小心,就跟輝達或是說 AMD 那時候發生的狀況有點像,就是它其實可以先把東西塞給下游,所以其實庫存是堆在下游這邊。它自己本身也卡在庫存,然後它的 dealer、它的經銷商可能也卡在一堆東西。現在看起來營收獲利很漂亮,是因為它提早已經先把錢收進來了。可是你要想,當下游這些經銷商、dealer,它們的東西都卡住之後呢,他們可能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消費不強的話,他們也不會叫貨。所以之後勢必會看到營收跟獲利跟著去修正下來。

所以其實去看它的財報跟營收狀況的話,大概後面的走勢會是呈現這樣的狀況,就是說它最好的部分會開在這邊,然後之後會開始下修,然後可能會去做一些打庫存的動作。像半導體可能是直接編列一筆預算把它敲掉。那像腳踏車,它有一個優勢,之前有一個聽眾問說,庫存不是直接放著,然後等到景氣好再把它弄回來就好了嗎?就是為什麼要把它打消掉?腳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