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06:🚗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蜜紅聲音贊助。

年末將至,回顧一整年,無論好壞,終於我們都會一起度過 2022 年。各位不知道是不是知道,今年的農曆新年特別早。年末感謝季,不能少的蜜紅陪伴,特別為每個時刻的你,精心打造 12 款獨一無二的伴手禮盒。無論是疫情影響、時隔三年返家的你;第一次拜訪女友家人的你;還是正在煩惱長輩送禮的你,挑選一款伴手禮盒,讓健康沒有負擔,把送禮變得更簡單。

其中推薦「男性頂級保養Plus禮盒」,內容物有回購熱銷 No.1 的司令 B 群、黑紅瑪卡,使用稀有的專利 MacaPro® 超級黑紅瑪卡,一顆抵六顆,超強戰力品,做自己的司令,養足精氣神。另外還有專為壯年男子量身訂做的「顧肝保益保護傘」、「高效益生菌Plus」,針對經常應酬、加班、工作勞動、日夜操勞的族群所設計的營養食品,有助於滋補強身、能量充沛,是你健康的保護傘。

謝謝每位辛苦打拚的夥伴,今年買好一點,一起保養好一點。蜜紅禮盒象徵著滿滿的祝福,每一盒都是款待,每一顆都是健康,讓愛與感謝,治癒一整年的辛勞。除了這款禮盒之外,也有網路熱銷好評的「Maca精神保養組」、「全家擁抱健康組」、「女性保養晚安組」等多達 12 款組合,一次補充全面的保護。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蜜紅挑選一款適合的伴手禮盒。現在下單快速到貨,贏在物流起跑點,還送新春發財紅包袋,預祝兔年前途似錦。

股癌聽眾獨家優惠活動,點選資訊欄連結,無需輸入優惠碼,即可享有禮盒優惠價。在這邊推薦給所有有需要的朋友,都可以參考看看,蜜紅聲音。

***

上次的 Q&A 有朋友問到,可不可以叫我模仿一下樹懶教的聲音,那我就依我自己的所學,去模仿一下樹懶教的聲音。但是有時候人的學習跟 AI 有點像,就是所謂的 "Garbage in, garbage out",當你 input 都是 garbage,你的 output 一定就是 garbage。那熱心的聽眾就提醒說,好像樹懶教的聲音不是這樣喔!於是我就上網了解一下樹懶教的聲音,在這邊打算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跟大家一起共同欣賞一下樹懶教神。

(音效)你各位現在聽到的聲音,就是樹懶教的聲音。(音效)

那個發音的方式跟我兒子有點像。好,我們就一起欣賞到這邊。所以大家就知道,樹懶教的聲音是這樣子,絕對不是上集 Q&A 講的那樣。

基本上我們的節目會一直做滾動式的修正,也就是說,當我今天講了一些東西,未必是正確的,有聽眾提醒,我們就會稍微去做調整。但有時候你可能沒有 get 到那個幽默,但沒關係,我們就會配合去做調整。

同時,像之前有跟大家分享說,壽險的部位是因為他們想要去 cover 到資本適足率,然後把淨值拉高,所以去做部位的調整。那同時也是有聽眾私訊我,跟我講說除了那之外,還有補外匯保證金。所以我覺得這樣的互動方式其實很不錯的,就是有一些聽眾,他自己本身在業內他知道,他聽了我講個東西之後,他認為有更好的說法,把他補充進來,那其實是給各位聽眾聽到的東西,就是更完整的內容。所以我們還蠻歡迎這樣的互動,如果說我今天講的一些東西,你覺得有意見的,歡迎都私訊我跟我提。

稍微更新一下 Ruby 的動態,Ruby 最後面還是去了第一位聽眾家,就是說老婆攔胡、本人把它幹走的那位聽眾家。事情是這樣子的,Ruby 回來之後,我一直都頗有微詞,這大家應該都知道。那我在 Q&A 裡面也有跟大家提到,就如果你們問到,我就講到這樣的事情。那最後面我覺得老婆應該自己感受到我的不爽,所以她就有私訊那位聽眾說:「你還想不想到 Ruby?你們是不是在等 Ruby?」

那很意外的,對方表示說其實他們全家都在等 Ruby,其實那時候他們全家都準備好要迎接 Ruby,東西也買好了,結果沒有想到被我們攔胡。但是他們又不希望讓我們不開心,或是冒犯到我們,所以他們沒有說什麼。

那我聽了這個東西之后,我整個火是上來,是沒有爆發,可是我就想一下,為什麼這種事情會讓我們這種人覺得非常火大?因為首先第一個,把狗帶回來不是我的決定;第二個,把人家狗幹走,也不是我的決定;第三個,在沒有我同意的當下,就跑去跟人家接洽說,如果你們還想要狗的話,那我們可以試試看,這也不是我的決定。可是會讓人家覺得說,好像我有參與這樣的一個決定,那我他媽都要去承擔。

當然我必須得說,當你結婚、有了小孩,還是說你的媽媽、好朋友,他們做了什麼事情,身為朋友、家人、父母,你就是概括承受,沒有問題。只是我認為很多東西需要多一點溝通,那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對於社交會有一些恐懼的主因,就是我很討厭麻煩。我是一個會希望把所有 loading 都降到最低的人,因為我要時間思考,我一直動腦。我以前大概至少需要四、五個小時關在自己的房間,那可能看起來我是在打《世紀帝國》或是滑網頁,可是實際上我是一直在想東西。

那其實想東西也是我賺錢的本領,我想東西,有在股票市場裡面找東西做嗎?大家就跟大家分享說,可能在下一集看到什麼樣的東西之類的。那我想東西,我才可以節目有東西跟大家講嘛,不然大家都覺得好像很簡單嗎?我隨便拿一個麥克風,你就可以賺業配,你試看看嘛?其實這真的不容易,這都要花時間的。

當然我認為,我自己的工作對我來說,我專門為了這個工作去準備的時間其實是不多的。像節目就是,我現在麥克風插進去,我想到什麼講什麼;那股票其實很多時候也是要隨心應變。只是在事前的一些準備,那種打底,你的知識、你對於產業的了解、還有現在目前報價的變化什麼的,那個都是需要花非常多時間去思考、去揣摩的。

所以,盡可能都會把所有的麻煩事都降到最低。買衣服就全部都買一模一樣的衣服,反正我都穿一樣的衣服,所以才會有很多聽眾在 IG 私訊我說,你又罵都不洗澡,其實不是不洗澡,是我一樣的衣服就是好幾套。因為我懶得選,我就是直接穿我想要的衣服,就這樣了。因為沒有時間去思考那樣的東西,也不是說什麼看待自己也很忙,就是你光是想到你要去思考要穿什麼衣服,你就覺得很痛苦,你就覺得幹,為什麼要去想這種東西?你光是想到中午要吃什麼,你就很痛苦,所以你就是把它每次都點一樣的東西。

那如果家人朋友有意見,你們決定,你們不要跟我講,不要跟我討論。拜託不要問我說什麼鐵板燒好不好,還是你要吃一下壽司,還是說我們今天去咖啡店吃鬆餅?你不要跟我講,你決定好,你帶我去就好了。要嘛我決定,我今天講我就要吃這個;你決定好你跟我講,你不要跟我討論,因為我不想要指導。

所以因為有這樣的一個背景跟意識形態,就是我對於很多事情的思考是,我會選擇說,要嘛就是我直接決定一切,你全部聽我的;要嘛就是我完全不要決定,都聽你的。所以會有時候發生這種事情的時候,就覺得很幹。

那我還是得講,我對這位聽眾真的非常歹勢,因為我還在節目裡面很高興地講說,什麼幫你介紹了一個朋友,然後他看起來很高興,就說他們其實也想要別的狗。就後來才知道,其實你們一直都想要這一隻狗。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不太好的事情,當然我相信 Ruby 在他們那個家裡一定會過得開心,我意思說就整個程序錯了。類似那種法院講「毒樹果實理論」,你整個程序錯了,就是不對,整個東西就不對了。

如果說當時是有討論好,然後一起去養一隻狗,然後暈船前也有討論好,有跟人家講好,我也都知道,那好,你真的把狗領回來。或者說後來真的發現說,在我們家裡,你認為這隻狗讓我不開心,那我們也討論好,然後一起去問那位聽-眾,就沒事。那可能因為看我平常都很忙,所以他想說要自己做決定,可是這種決定又讓我覺得很不開心。我覺得很難搞,我真的很難搞。

所以有時候真的會覺得,之所以會越來越事不關己、變冷漠或什麼的,那都是有原因的。就是像我們這種個性的人,其實很可怕的一點是我們會自己越來越往一個極端去跑。雖然我都很常跟大家說做人不要做到極端,但是不免地就會開始往一個極端去跑。因為你就會發現,大多數人做的決定都讓你很不舒服,大多數人他們做的決定都不是你要的東西。

也不會說自己做的決定就有多卓越的品質,是我們完全可以承擔自己的決定。生活上的決定、投資上的決定,賠錢賠我自己,我知道是我自己的決定有錯,這種東西我完全可以接受。可是當我今天把生殺大權交給別人的時候,就是他媽會出事情,每一次都會出事情,每一次都會很失望。

所以像之前有一個朋友有講,他就說你這個人其實不太適合經紀人。我說我自己知道,所以我根本沒有什麼經紀人啥小的。我幹嘛要請經紀人?你現在有媒體要接洽、有廣告接洽、什麼東西,是不是可以找一個人幫你弄?為什麼不找?不是說什麼真的很摳或啥小,因為我知道,那個經紀人今天沒有幹到我滿意的話,就是我一定很不爽他做的決定。你怎麼這樣跟人家回話?你怎麼把我們放這麼低?或是你怎麼這麼矬?他怎麼做我都會不高興。

我們就是很相信自己直覺跟判斷的人,那直覺其實就來自於你的經驗的累積,所以很難把事情交給別人。這也是為什麼很難去跟人家互動、很難去外面工作的一個主因吧。那也很慶幸說自己也可以找到一個不用跟人家互動的生活方式。所以大概這樣,我覺得這是一個算是悲劇,跟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交代一下 Ruby 最後面的狀況。那最後面我們就不會再花太多時間去講這隻狗,因為這隻狗真的是一瞬間的出現,然後開始顛覆我的生活,產生很多東西,因為我們的 Q&A 很多都在講狗狗的東西,到現在終於告一個段落。所以大家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更新,因為如果說之後還有人在問的話,我每次都要去解說也很麻煩,所以之後你們知道故事在這邊這樣子。

好,那接下來我們進入今天節目的主題。當然開頭不免俗一定先跟大家聊一下馬斯克,因為馬斯克就是最近股市的一個焦點,他的特色是每天都在下跌,所以他已經跌下首富的位置,也蒸發很多財產。那不開心的其實不是只有馬斯克,我也是,或者說有持有特斯拉的應該都覺得說,幹,它在前兩年非常地猛,它 outperform 其他的大科技,所以大家就說它真的是一隻很猛的股票。然後自從他開始要弄 Twitter 之後,就是每下愈況,然後就一路往下。

我直接先說結論,基本上現在 Twitter 跟特斯拉的命運是綁在一起的。因為他直接把 Twitter 下市,所以他要籌資該怎麼辦?他沒有辦法在公開市場發行募資,他也不會在短期內讓 Twitter 直接重新上市。所以 Twitter 需要燒錢,都要拿他自己的錢來燒。這就是為什麼他一直瘋狂的發推表示,他要員工把整個能力都榨出來,不讓你 work from home,那希望你們用最 hardcore 的方式上班。再來就是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推出 Twitter Blue,然後讓 Twitter Blue 的營收佔整個營收的一半以上。

因為他知道有些人不爽他,廣告主撤掉嘛,雖然像蘋果最後面達成協議,我相信越來越多公司之後,會發現 Twitter 還是一個很好的廣告平台,甚至越來越好。不過在這個陣痛期呢,他必須要去降低對於廣告的依賴,他要多一點網站的訂閱收入。再來就是因為他對於未來經濟前景的悲觀,所以他認為說,在發生經濟前景不好的狀況的時候,企業他一定會去縮減支出,而縮減支出的最明顯一步就是把廣告給砍掉。就是我在砍人、我在砍產品線之前,我可能先砍廣告。廣告我們之前跟大家聊過,在我的認知,它是一個企業的槓桿,所以它本身是一個去槓桿的動作,你先把槓桿降掉之後,然後可能再考慮裁員。

類似的道理,所以現在 Twitter 的經營就是非常有賴他自己的錢去讓他續命,因為他已經沒有辦法在公開市場直接發行募資,但是他還是可以引一些投資人進場,就是在檯面下還是有很多的東西可以做。目前看起來就是他自己要把這個東西扛下來,所以他還是有可能在之後繼續賣股。

那最近有一個新聞出來,就講說他賣掉兩千多萬股,他籌了 3 billion 左右。那這 3 billion 是用在哪裡呢?眾說紛紜,但是我大概講一下他可能用錢的地方。第一個就是直接供 Twitter 燒,直接拿去給 Twitter 燒。那第二個,他可能是要補 Margin,因為他前面買 Twitter 的錢,那個 13 billion 他是融資融來的,而且利率非常高。其實我嚇到,就是為什麼美國首富他的利率是 5% 以上,他那個利率大概落在 5% 到 10% 之間,就是每個地區可能談出來不太一樣,但是其實是蠻高的一個利息。

像郭台銘他去質押,可能是 0.2%,超低的一個利息,廢話首富嘛。但是在美國首富的狀況呢,好像不是這樣子。我覺得跟他的股票波動很大,還有美國首-富本來就可能借來借去之類的。如果今天是比爾蓋茲去押,可能有更低,因為他的 Microsoft 的持股是更加穩健什麼的,反正它都是一個地區談出來的嘛。

所以他有可能需要去補保證金。那如果是補保證金的話,這個還蠻可怕的。因為 Margin Call,每個 Investment Bank 跟他談的東西可能不太一樣,但大致上我們可以去推估,下跌 30% 到 40%,你就要補保證金。所以他現在補保證金進去之後,如果再繼續下跌,會很慘喔。就會變成說,因為他要補更多的保證金,他就要賣更多的股票,可是他賣更多的股票,股價勢必會繼續再下跌,因為他的量體太大了,等於是他一個人隻手把整個特斯拉賣下來,這樣說都不為過。

那他要繼續賣,股價再變得更差,更差,你要再補更多保證金,所以你就要再繼續賣,它變成一個 loop。他會不會跌入這樣一個 spiral,我覺得是我們接下來要關心的東西。

那網上有在傳一個陰謀論,但是我覺得這陰謀論不是事實,不過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說,有可能馬斯克是為了要把股價壓低,讓他少繳一些稅。這個說法的依據是什麼呢?因為馬斯克手上還有三億股,到 2028 年前可以配給他的股票,他可以去行使這樣的一個選擇權。那 Strike Price 是 20 幾塊,所以 20 幾塊的 Strike Price 到現價之間,假設現價是 150,20 幾塊到 150 之間,這個 part 他要繳 40% 的稅。那如果說股價之後繼續上漲,150 到 300 之間,那他是繳 20 幾% 的稅。

所以這樣就知道,就是他現在認的價格,然後當下的價格的這個差價,他繳比較多的稅。所以如果現在股價越低,他認越多,其實是對他比較有利。因為上面就是說,他等到股價上漲之後再賣出,那個資本利得稅是 20 幾%,是比較小的。所以他應該會希望的狀況是,他可以在股價低的時候認一堆,然後之後特斯拉繼續決定大漲,那這樣才可以省下非常多的稅。

所以他可能刻意的在把股價摜下去,但是我覺得應該不是。因為這傢伙就是手上基本上沒有什麼樣的 cash,他就是要透過賣特斯拉去做各式各樣的東西。包含說他賣特斯拉,才有錢去認後面的股票,因為他要行使他的這個認購權,他也需要拿錢出來,他要繳稅的。所以他必須要賣特斯拉來繳稅、認股票;他必須要賣特斯拉去養推特;他必須要去賣特斯拉來支付他之前去買推特所要付出的利息,或者說保證金。

所以也因為這樣子,他有很多的理由可以把特斯拉賣掉。可是最可怕的就是他越賣,他的股票越多。當然這個股票越多,現在看起來會覺得不公平,剛剛他狂賣,結果他股票越賣越多,好像是當我們媽的日常,這個錢是撒出去之後,自己又會再分割成雙胞胎,然後跑回到你的口袋。聽起來不太公平,可是在一兩年前,大多數人是認為說,他那個認購權很難達成。因為其實大家都覺得特斯拉會倒掉,最早真的是這樣子。

所以在大家都不相信特斯拉的時候,那時候真的最賺的時候,就狂噴猛噴,也讓他真的達成了跟董事會設定的條件。所以他沒有拿薪水,不過他可以拿股票。那這股票當時可能在兩年前大家看會覺得,基本上你完蛋了,你一定認不到,你沒有薪水然後認不到股票,你是一個最大的輸家。結果他可以認股票,當然就發了這樣子。

所以之後還有很多的股票會瘋狂的灌進來。那要小心點就是說,他會不會還有其他的 fantasy,除了他要去養推特之外,他搞不好有其他想法,他也會透過賣特斯拉來達成。所以只要市況不佳,承接的買盤不多的話,有一個大股東瘋狂拋貨,那是很難扛得住的,整個市場是很難扛得住的。

如果今天是市況是好的,他怎麼樣拋應該都沒有關係。因為其實美國大老闆拋貨是很正常的,像 Jeff Bezos 他每年都會拋貨去養他的 Blue Origin,或者說像馬斯克之前一拋貨,他的兄弟 Kimbal Musk 也是會拋貨。每次拋貨大家講說,這個特斯拉是不行的,所以他們在拋貨。不是,因為他們還是要生活,所以他們會賣一些股票。像是微軟的 Nadella 也在賣股票什麼的,但他們賣的量跟特斯拉比是完全不能比的。

就是說你賣太快、賣太多,如果你今天不是為了養推特、不是為了去繳保證金,或是你的其他的幻想的話,你可能不會賣這麼快。那你不賣這麼快,可能對市場的衝擊就會小很多。但看起來他就是沒有在差小的。之前我們跟大家分享說馬斯克去賣股票的時候就提過,他這個人賣股票最狠的就是,他不是掛單或是說去找撮合或什麼,他直接在市場裡面用市價去砸。

所以他賣股這件事情,就是目前可能是特斯拉最大的一個利空。因為基本上,特斯拉的東西我們都 check 得到,只是很意外就是說,奇怪那個數字都是跟以前一樣,就是我們一年前、兩年前看他都符合我們的預期,只是為什麼股價跌很慘?那它眾所矚目的就是他賣股票。即便他前面跟大家答應說,他暫時沒有賣股票的計畫,那時候可能沒有計畫,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特斯拉本身股價下跌,他要補保證金,或者說其實推特是一個比想像中大的一個錢坑,這也是為什麼他壓力這麼大,瘋狂的去對員工施壓,都有可能。

反正總之就是,他有點類似說違背了之前的預言,說他不會賣股票,結果他繼續的瘋狂在賣股票。那因為這樣子,你要認為說這個人誠信是有問題的,其實也 OK。但是在我看來,我會覺得這個就是火燒屁股,他不賣股票他要怎樣?他直接放給推特倒?他還是說他是要直接炸開?因為類似說他也是在情緒之下,做了一個衝動的決定,跟這個 Ruby 事件一樣。那做這個決定之後,後面就是各種痛苦的承擔,不管是好是壞,可能都不是自己想像中的東西,因為他當時可能沒有想這麼多。

當時可能股價還在高位的時候,他是那種萬人崇拜,現在還是,現在還是非常多人喜歡他。當然我自己也是很欣賞他,像我講的,因為他眼光真的卓越,不過身為股東身體上不太舒服,那是很正常的。那就看大家要怎麼樣去看待這件事情。如果你認為他繼續賣股票,那會把這個盤砸得更低的話,可是你又很喜歡特斯拉,那當然你可以選擇先減碼,然後看有沒有更便宜的機會再撿回來,就你去試著操作看看也是可以。但在我看來我就選擇不要去動它,就放著。

所以之前有人問我,就是說你會不會再持續加大你的部位?我說其實 2022 年對我最大的一個體悟就是說,不應該要持續的把部位加大,因為賺錢的時候賺很快,可是回檔的時候會很兇。所以我覺得就是跟大家提醒一下,他還是會持續賣股票,這應該是肯定句了,因為再繼續往下,大家會更緊張。但是同時我們也在烏雲中看到一些太陽,就是說特斯拉本身他是需要空頭的股票,然後現在空頭終於回來了,開始一堆人放空,像 Jim Chanos 就上節目開始講說他會放空為什麼。對,按照慣例,之後可能就會來個大軋空,不過現在市況是不太好,所以我也沒有到非常樂觀去看待這件事情。再來也要請大家稍微注意一下,那空頭的餘額不夠高,現在它的回補天數只有一天,所以要有軋空秀也很難,就只是開始有那種燃料去累積的感覺。

所以之後大家可能都要稍微小心一下,就是特斯拉的老闆瘋狂在賣股票,所以即便你看好這家公司的基本面或啥小的,但是你就知道說,他狂賣就是會有天險出現,因為他就是一直把價格往下摜。

那接下來我們也順手聊一下二手車。二手車上次跟大家聊應該是半年前,那當時我們下的判斷是說,這個價格一定會下去,而且會下很快。那其實老實講,這不是一個很真知灼見的東西,是只要有長眼睛的應該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狀況。然後只是最近在美國的推特圈又再一次的被炒起來,因為有一個從業人員發文,然後被 Ark Invest 的 Kathy 還有 Elon Musk 轉發,就他們都覺得說二手車可能是下一個很大的危機。

那我們就針對這個事情再稍微去做一些補充,之前聊過的集數在哪裡我已經忘記了,但是我們現在就針對他們講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金融危機這件事情,來做進一步的討論。

那先稍微複習一下背景,現在就是在過去的兩年,車子買不到,大家都知道你要排車要排很久,所以很多人就直接乾脆去買二手車。那二手車也因為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升,那買二手車很多人會借車貸。你借車貸買了一個可能比平常價格高個 30%、50% 甚至更高的車,就它本來沒有這個價格,只是因為它供不應求,價格上去。所以你貸款的位置,貸在一個比一般我去買這台二手車,假設說 100 萬,那你現在用 150 萬去貸它。

可是你也知道說,當這個供需反轉之後,那價格會跌很快,更何況車子本身就是一落地就開始一直跌的東西,所以它價格跌的幅度超級快。那像 Carvana 整個已經跌到爛掉,二手車商,但它有很多的綜合問題,不是只是單純的二手車價,它公司可能本身在 business model 上面就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我們之前也跟大家分享過。

那我們現在不管 Carvana,我們來看整個車業的狀況。就是說現在因為很多人的貸款是在山上,然後現在價格是不漂亮的,那這樣狀況之下,其實我覺得衝擊不是很大,就只對於這些 individual 來講,有些人會 default,他會違約,他沒有辦法付出這樣的錢,那個衝擊是小的,因為整個車貸市場本身沒有到很大。

但是現在聽說有一個爆點,也就是這個 Carvana 改以後,他發文講的這個爆點是說,他們不確定外面有多少人,他有複數個以上的車貸。有沒有人類似我們之前看《大賣空》講說那些 strip club 的人,他們貸了好幾個房子?你說每個人都貸款買房子,可能還好,但是一個在 strip club 工作的人,當然如果你是紅牌是例外,可是就是一個單純的 stripper,他有七間房子的貸款,這就是有問題。

我們現在就是不知道說,在外面的車貸,第二貸、第三貸有多少個?根據這個人的發文是說,其實有蠻多的 lender,放貸人員,他知道已經有一個車貸在那,只是你現在車子你又賣不掉,你貸的位置又很高,你可能違約的機會也很高。可是因為他們找不到人可以放貸,因為現在這個車市是不太好的,特別是二手車市,所以他還是硬著頭皮借以前,這樣子就可能會有問題。就是說大家都扛了複數個以上的貸款,就可能會炸掉。

那只是這個數字到底是多少,可能我自己要再去做更多的 check 再跟大家分享,因為這是 24 小時內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可能要去銀行那邊跟朋友問一下、打聽一下,特別是這個是美國的東西,所以我馬上也了解不了。

初步判斷,就是我認為不會像馬斯克跟 Kathy Wood 講的,它是一個下個金融危機這麼嚴重,因為車貸整體的規模是不大的。那我也不認為它會跟房貸一樣,我覺得房貸很多人是囤嘛,我可能囤一堆房子,因為我知道房價都是在上漲,就是像台灣一樣這樣子,大家會覺得說房子是一個不敗的資產。日本爆過一次,美國爆過一次,甚至台灣還沒有爆過,所以可能房子大家會囤,但車子未必會這樣做。可能有些人要投機的,他知道現在二手車價是偏高,那大家都咬,所以他可能去做這樣的一個複數的貸款到處貸,但是我相信這樣人是少數,就是一般人我在家不會存個什麼五台車之類的。

所以我相信他們講說會超嚴重,但我認為應該是還好。那這題系的很好解,就如果你相信是真的,從現在開始去全力放空,因為如果你已經很明確知道下個金融海嘯就在 next corner,你不放空,我就問說你在幹嘛。但是如果說你覺得它規模不會這麼大的話,那可能做法就不太一樣,就是你可能還是弄一些你看到的東西,然後去 short 這些可能會受到車貸影響的東西,看哪一個放貸機構它可能在車貸佔比是最高的,之類的,他可能就是下個會受傷的東西。

但結論就是,我覺得這應該是還好啦。那台灣有一個東西我稍微跟大家提醒一下,一樣我不知道規模多大,這種東西它可怕的地方都是在規模大就很可怕,規模小可能就還好,就是有部分的人會受傷這樣子。那台灣現在我知道還蠻流行二順位房貸的,因為我看很多人都在問,連我們的 Telegram 討論區也有人在問,網上有人在問,也有聽朋友講說因為很多人都在借二胎。

這個二胎就是說,我本來已經有跟銀行借一個房貸嘛,那這個房貸借下去之後,我可能再把另外一家銀行找來,然後他跟他說設定一個第二順位,然後再跟你額外貸一個貸款出來。那像二順位房貸的利率也壓到蠻低的,那他們去貸二順位房貸的目的是什麼呢?有可能是拿來支付生活費,假設有些人被裁員的話,但台灣沒有這樣的狀況,所以我相信不是為了支付生活費;有可能是拿來買股票,但是我們現在要看證交所、集保給出來的指標,現在的熱度跟之前比是低很多,我相信一堆人現在是不會看股票的,大漲的時候大家才想要買股票,所以應該也不是買股票。

那我可以想到的合理推論,應該就是把它貸出來,然後再去買下一間房子。就像很多人都做這樣的事情,可能我貸款繳了幾年之後,然後馬上就增貸,理財型房貸,然後再去買下一間,類似這樣就是房滾房。所以大家要去小心這個東西,就是說現在不是一個很好的擴張信用的時間點,那同時呢,在台灣會不會引發下一個危機,我不知道,這還要去推估一下。我也找了銀行的大頭稍微問了一下了解一下,那他說有資料會配置回來給我,再跟大家分享。

那今天我也是去跟他 check 防疫險的東西,那當時跟大家講的東西就是說它大概衝擊是個幾百億,所以覺得還好。那後來有去做這一段,只是沒有吃到整個下來的東西,因為沒有想到防疫險之後邊際會滾得蠻大的。所以有時候是這樣子,就是有些你看到的利多或是利空,那你去估他的影響範圍,那因為這樣子去做下注,我去規劃多少錢去壓,只是你未必可以吃到全部。就是有些看起來是大利多的,可能最後面變成還好;看起來是小利空的,可是可能在各種滾雪球、壞事接連發生之下,變成一個大的壞事。

所以我覺得在台灣的話,就是大家要去注意一下這個二順位房貸,如果你是我聽眾,我建議你現在不要亂開槓桿,真的會出事情。現在是整個全球資金都在緊縮,我們不知道後面會不會出事情。好,雖然我們現在講說可能樂觀一點是看 23Q2 會復甦,只是這個都是會動態調整的,如果過程中有人爆炸或怎麼樣啥小的,那都很難講。所以盡量不要在現在去擴張自己的信用。

那美國車貸這邊就整體規模是小的,只是還是要去釐清說到底有多少人開了複數的車貸,如果是有這樣的狀況,可能就會有一個連環爆的狀況產生。但是你說它會是金融海嘯這樣子,好像當時的連動債,或是藝人貸款的買一堆房子,可能是有很糟的一些產品,像那些什麼 Synthetic CDO,那它影響的範圍超大,應該沒有到那樣的狀況。我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最後再講一個東西,就是說在明年第一季可以開始注意,就是說現在可以,如果是我的話會稍微的試試看。那當然這都是我自己的東西,一樣不要把這邊當報牌台,沒有在說要搶金融,因為真的太多北七在。你要知道我們去下注,就是我國外個資金下,看數字停損就是這樣,就是很單純,不會在那邊問說這個地方要賣了嗎,或怎樣。你不熟就不要做,我只是跟你講我想法,你了解,你覺得不錯,你就去思考看看。就像我可能自己在 Telegram 裡面看到人家丟了一個東西,他說有一個工業電腦是 scanner 不錯,我是自己去研究,要不要買就是我自己的事情。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要有這樣的一個態度。所以如果說你把任何人當報牌台,你一定會賠錢,你一定會賠到死。沒有看過跟單仔這種沒有用腦袋的人,然後可以賺錢的。

好,我們有注意到說中國這邊,劉鶴他出來喊話說要去救房地產,我把它翻譯,他就是直接講到救房地產。那中國的黨高層的開會,其實他們對房地產的態度,從本來是很用力地去打擊它、去降槓桿,然後到現在開始去平反,因為他們想要開始救經濟了。而中國這些蠢才,他們第一個想到救經濟的方式,竟然是救房地產。所以我們覺得說華人真的是血濃於水,就大家都會講說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某個方面來說是,房地產的價格高,大家可以融到更多的錢,經濟可能就更加蓬勃發展。

只是我覺得當然還是有時候回歸基本是最好的,經濟要怎樣,大家口袋有錢、會消費就是好了。促進大家消費,當然房地產可能是一個間接刺激,當你的房地產漲價,你就覺得自己有錢的,所以你就花更多錢,或者說你又把錢貸出來,就像下台灣可能是貸二順位房貸,然後去做更多的擴張消費或是投資嘛,這可能是一個可以間接刺激經濟的方式。

反正現在中國就是決定要去推這樣的一個東西。只是我昨天看到劉鶴講的這段,剛好超 high 的,我想說,哇靠,第一季本來沒什麼題材可以做,我現在有東西可以做。一查不得了,其實很多人都已經反應了,像台灣的散裝已經早就動一兩禮拜以上了。所以有時候就跟你講說,市場的效率是非常可怕的。你那種上班然後花十分鐘弄股票,你想要幹贏別人,你就想說有我們這種在緊盯的,這個中國什麼時候解封,然後都在第一時間跟大家分享的,就有時候我們去看都會嚇到說,還是有很多人比你快。

他可能就是在前面就有收到一些消息了。就像我在一些產業,我可以拿到比報導更快的消息,其實報導有時候出來的時候,我們不是講說那種報某個股價漲多長那種報導,那很多是出貨。只是就是說,像我們今天看有一個事件的產生,劉鶴講這段話,那可能在兩三個禮拜前就有人知道劉鶴要講這個話,他就先進去了之類的。所以台灣的散裝很多都在滾。

那只是,我覺得接下來可以稍微注意看看水泥啦。因為以台灣的基建原物料來看,假如說要去救房地產,那開始會有一些投資,那之前的冷凍可能會開始解冰的話,那我們需要用到一些原物料。鋼鐵的部分,輸出中國的可能比較少,我跟朋友 check 一下,他說可能就是也會吧,只是鋼鐵他覺得可能還是要受惠於全球都有擴大投資的話,鋼價上來才有機會,這是他的判斷。

我的判斷就是說,因為我知道水泥,那我台灣的台泥跟亞泥其實有很多都是直接出給中國的,他那個佔比是蠻高的。所以他可能在接下來可以去看說,有沒有機會去受惠到中國的這一段。所以可能第一季,我覺得會把焦點放在一些原物料,然後希望可以找一些短線上的機會。

當然你說,這些中國解封題材跟中國可能再一次有去刺激房地產題材,可能讓這些原物料股、鋼鐵、水泥、塑膠什麼的衝上天高,我是相信很難,不太可能。那個是資金寬鬆的一個產物,但是有可能是一個短期資金可以考慮進去的地方,我大概這樣看。

好,那這集節目先聊到這邊。我覺得像這集就是直接丟了很多想法給大家,那像這種想法就是你稍微處理一下,你覺得我是反指標,或是你覺得我看錯,你就是往另外一個方向下就好了。就是我們都是這樣做的,就是你今天看了一個事件,或者說你得知了某個訊息,那訊息甚至是還沒見報,像我跟大家講的二順位房貸,或者說我之前跟大家講防疫險會爆的時候,那時候都是還沒有見報的時候。所以如果你覺得它有可能會出事情的話,這邊就是一個可以稍微去做調整的機會。

未必說你一定要去做空或做多什麼樣的東西,可是就像馬斯克講說這個車貸有問題,如果你真的相信他講的,它是一個金融危機的話,那當然現在就是趕快把部位降到很低很低。就是說你可以因為你看到的東西,做一個相應程度的操作,這其實就是我們在市場上做的事情。那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生活是太 hardcore 的話,你都可以回歸到我們跟大家建議的,其實就是把你大部分的錢去拿一些 index 的產品,然後這可能是比較適合大家的。

好,那這邊我們就來進入 Q&A 的部分。

***

**第一位,18 歲小社畜**

他說:「懷疑人生求姐惑,愛主委、愛大。妮老師,今年高中剛畢業的學生,由於從小就非常嚮往公務員,於是高中開始,目標就不是上大學,而是很明確地了解自己需要做什麼樣的準備。高中三年就是邊打工、邊上公職補習班,閒暇之餘聽著癌大的 podcast 學習心法觀念,也讓我在畢業前存了半桶金。如今雖然也如願以償的考上鐵路人員,雖然一切都很穩定沒錯,但看著身旁的同學都是選擇上大學,IG 都在分享自己的大學生活跟室友整天跑來跑去。自己的朋友圈在我選擇公務員這條路上漸漸消失,再看看自己,在職場整天被老鳥電翻,身旁也都是大我好幾歲的同事。他們也可能覺得我年紀小(19歲),不太會跟我聊太多事情,總會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嗎?想問癌大,在有目標的前提之下,上大學重要嗎?以及是不是該好好享受大學生活、建立人脈關係,再往目標前進?最後祝癌大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不好意思,我覺得你是一個很特別的孩子,因為你年紀這麼小就知道自己要幹嘛,然後還很明確地去做它,其實你是一個很酷的人。我不是那種他媽會想要無病呻吟安慰你的,那我也不好意思吐槽你,可是在我看來你是一個很酷的人。那我相信我身邊很多朋友看,應該也覺得說這種人還蠻酷的,就是他方向很明確。

所以我們可能會有一些黑人問號產生,就是說怎麼有人他的目標是當公務員?一般我們都知道說公務員是一個求穩安定的存在,可能是蠻多人退而求其次的一個選項。當然不是說他退而求其次,他就次等選項,你知道公務員是難考的。我一直說就是大多數人可能會想要有一些夢想,做比較大的東西,然後這邊發現說沒有辦法,所以就回歸這邊好好地專心去考慮。像你這種直接目標就放在這了,還選擇不要念大學,其實是有很多勇氣的。

只是我要跟你講,大多數人都是吃碗內看碗外,那國外的月亮比較圓,這是真的。不管你在各行各業,你都會很羨慕別人的生活,但是同時別人一定也很羨慕你的生活,所以不要想太多。如果這個選擇你坐下去,你生活是很舒服的,那就是對的。你不要因為看了很多社群媒體之後,就覺得好像有點怪怪的,就開始懷疑自己。

因為社群媒體,特別是像 Instagram 或者是 Facebook,除了有些論理討論、有什麼有的沒的文字內容之外,大多數大家都是用來分享生活。而我也跟大家提過,這種社群媒體分享生活都是 highlight。所以 highlight 就是說,它不會分享它的日常,大多數人不會,它就是分享它可能最 high 的時候、最爽的時候、最特別的時候,或者說買了一個很貴的包、很好的車什麼的,他今天額外在買一台摩托車,他可能就不會貼文了。所以看起來你就覺得說大家都過得很光鮮亮麗很好。

也不要說上大學就一定是最好的人脈。我講一個比較現實的,你的大學不是那種頂大的,你也不會有什麼雞巴人脈,講白一點這樣。沒有人要跟你講這個,要不要覺得說頂大就是好的、多一點教育什麼的,我就坦白跟你講社會現實。你是那種頂大,你是台大的,台大的人脈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你的同學很多都會是社會頂尖的。你也不會說是一個私立大學的人脈就沒有用,只是你說去做一個這樣大學的投資,你說它的 ROI 是好的嗎?我會告訴你說未必。不是說怎麼念大學之後,你就是未來一定會比較好。所以其實就是專心的去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真的不要看太多別人的生活。

**下面這位,諾蘭唯一指定黑暗騎士**

他說:「脖子脖子脖子脖子脖子。五星吹到緊繃。最近想到一些問題想要請主委開示。一、雖然我是異性戀,但是又想看到主委被無限中出,請問這樣子的我是生病了嗎?二、為什麼 Pelosi 的交易技術這麼神奇,卻沒有吃內線交易案?三、為什麼 Semi 的版面這麼少,是出現了什麼問題嗎?四、請問主委之後會在 Hahow 上賣投資筆記嗎?祝主委早日長出脖子,全家平安健康。」

這種一個一個條件式問問題,我覺得還不錯。

第一個問題,異性戀又想看到我被中出,這樣是生病了嗎?不是,這樣是懂玩。

第二個,Pelosi 為什麼都沒有吃內線交易案?其實我也很好奇,因為他一些買賣真的是他媽超神奇的,然後他老婆又是議長,這樣下來,就是很難讓人家不去懷疑就是他是不是知道什麼樣的東西。但是我必須得講,美國的內線交易一般來說,像這種大頭他們不太會去幹,因為他們罰太重了,跟台灣怎麼抓都抓不到那個是不一樣的,美國那個真的抓去關很久的。所以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很小心,就是他搞不好真的不是內線交易,他只是看起來像內線交易而已。

再來就是說這個 Semi,我不知道是說半導體的 Semi,還是說 Tesla 卡車 Semi。如果是說半導體的 Semi 的話,就今天大家都覺得半導體很爛。如果說是 Tesla 卡車 Semi 的話,沒有啊,版面沒有少,只是因為現在有很多更大的消息,大家喜歡報聯準會、全球經濟還有什麼的,所以可能特斯拉就不像之前會完全的佔據媒體的版面。

然後說我會不會在 Hahow 上面賣投資筆記?我是不會做這樣的事情。我這樣講好了,你知道我《股癌》剛錄一個禮拜還兩個禮拜吧,就有開課平台,最大的那幾個,然後還有一些比較小的,就陸續來找我叫我去開課。你知道這個東西可怕的地方在哪嗎?我才他媽錄一、兩個禮拜,你根本不知道我到底有沒有料,你什麼小都不知道,你就只是希望說有更多的流量嘛,你要賣更多的量嘛。所以你管他什麼媽的瞎雞巴,反正就類似說這就是一個商城,反正你就上來看一個課,賣看看嘛,可以賣就很好,慢慢滾大,不能賣反正我們再找下一個人。

我跟大家講,網路課程你自己也要小心,就是有很多是……那如果老婆聊一個東西,有時候我希望我自己不要這麼要臉,就是如果我不要臉一點的話,我可以賺到爛掉。就是你不要說什麼看到我家有什麼廣告的收入,廢話我流量第一,我當然會有廣告收入,那個是很自然的現象。可是你說我當初不知道這個東西不好,不知道。那我有沒有想過要在我的聽眾身上收錢?我還真的沒有想過。

但是我看別人就是,我講白一點,他賣一個什麼股票的東西、課程,教你怎麼樣存股,還教你什麼東西,那有些東西是我們一題 Q&A 就回答完的。所以你說我看了會不會心理不平衡?其實有時候真的會,就是你會覺得說,靠背,我一題 Q&A 就可以講完的東西,那你可以弄成八個單元、九個單元,然後你賺兩、三千萬,媽我好羨慕,真的好羨慕。可是你說會不會這樣做?還真的做不下去。

因為我覺得,我覺得被人家消費、人家罵,雖然你要講說,媽你你的 podcast 也賺到錢的,我被消費、人家罵又怎麼樣?但是我覺得,我就是覺得很丟臉,我就是無法做這樣的事情,但是會羨慕。所以你說會不會去做?不會做。但是我坦白說,真的好羨慕,我真的很希望我可以匿名還是怎麼樣,然後去做這種東西,然後賺翻。沒有道德的事情,只要我是匿名就沒問題。但是你知道我們生而為人,就是坦坦的露臉,所以我們是要臉的人,我們就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不然有時候你看人家賺,其實我坦白跟大家講,這種開課的,不是說每個都是騙人的。你知道有些是這樣子,蠻多開課的,他在騙人沒錯,可是有時候真的是那種他真的懂一點東西,他看你們幹什麼,你這種不懂的出來他媽隨便唬爛一下,你就賺了兩、三千萬,我當然也要出來賺。就是他看你賺他不賺,他覺得我也要出來賺。所以變成大家在這種競爭,你說會不會踏入這種市場?我覺得我不會去淌這種混水。

就是說投資這種東西,我都應該大家講,你要去學的話,媽的,Peter Lynch 現在那兩本書,拜託這個幾十年這個 track record 免費給你看,你不看,你要跑去跟路邊的學,媽我不知道腦袋裝什麼。像我們這種,你也不要說怎麼來跟我學,我都會講就是切磋,因為畢竟我們就市場裡面的其中一株韭菜,也在成長中,希望說資產慢慢往上滾。確實過去有做出一點東西,可是你說我可以出來教大家,我也不敢。我必須說市場上有很多的怪物存在,我們自己朋友群就一堆我自己仰望的怪物了,他們都沒有開課,媽的我算老幾開課,教你什麼東西?

所以我自己是有那種自知之明,就知道說,OK 啦,生活過得去,只是要拿出來荼毒大家,辦不到。那有些人可能就是覺得面子不重要,反正就是要賺錢,蠻多這樣子的人。其實他們還是在市場裡面有他的利基之地,還是有鐵粉。所以你要說什麼?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分眾很明顯的時代,他為這題其實就是要講理科太太,我就直接幫你指出。

理科太太,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好玩的事情?就是那些在罵理科太太的,99%,甚至我講 99.99%,本身不會看理科太太。那些會去買理科太太的課程的人,99.99%,也不會去看這些人。所以這是一個後真相時代,我早期的 podcast 就講這個,就是真相在未來會越來越不重要,一切都是信仰。政治也是信仰,投資也是一種信仰,做什麼事情都是信仰,反正你舒服就好。你覺得買理科太太的東西很蠢,就有些人會 PO 文那邊狂幹嘛,可是當我今天去滑他的臉書,我發現,幹,其實你也蠻蠢的,只是你是在另外一個方向很蠢。所以,我不知道,我就覺得說,這個世界真的很好玩。

**下面一位,三年胖十公斤**

他說:「去攀岩吧,台北這麼多攀岩場,只要一雙鞋就可以爬,一張門票爬整天,強身健體,又有一堆妹看,CP 值無限高。」

那個有一堆妹看這個,還蠻吸引人的,所以,好,我回去注意看看,看攀岩場。

**下面一位,抖M瓶隨膠管最好吃的是蔥油餅**

這個應該是我在抖M瓶當兵過的人才會知道。他說:「借券疑惑,大家好,第一次留言希望被唸到。有時候晚上九點半看到一檔股票的信用交易統計,發現借券量減少大量、借券賣出減少大量,甚至超過了當天的成交量,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原本以為借券賣出減少的方式就是買入,還是有其他的方法?感謝癌大解惑。」

好,借券賣出就是法人的手法,當然也不是只有法人可以這樣做,那我們一般人是使用融券。融券你要回補是這樣,就是把它買回來,或者說其實你有現貨可以拿去抵。其實在借券賣出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你借券賣出就是放空沒錯,借券未必是要放空,可是借券賣出就是放空。你放空之後,你要怎麼把這個部位補回來?其實法人是可以透過手上的現貨去把它補回來的。

那你也很好奇,你也有疑問,你有現貨為什麼不要賣現貨,為什麼一定要用借券賣出?這就是他們在操作上其實有蠻多的方法,可能在套利、可能是做對沖什麼的,所以他未必會去動到他現貨的部位。好,所以其實借券賣出,除了在市場上買回之外,他也可以直接拿他的現貨去還。

然後再來就是追蹤籌碼,有時候也會看到一些比較看不懂的東西。居然說你看到某個地方狂賣,你看到融券增加,所以你就想說一定是這個分點在賣,把它補回來。可是之後你都再也看不到他補回來,因為他可能是透過另外一個券商補回來然後對撥。好,所以籌碼這種東西是,當然未必一定是一謀論,就是大家要害你,然後故意演一齣什麼的,有時候就只是他們在那邊調來調去,你也不知道。所以我覺得稍微看看就好了。再來就是借券賣出的回補,除了買進之外,拿出現貨去補也是 OK 的。

**下面這位,Jizz7878**

他說:「再叫股癌幫忙祝誰生日快樂,都去宏幹。大家好,我好友是阿基,也是你的大粉絲。對於近期留言他有些看法,他說知道癌大受到五星回覆的制約,也很讚賞癌大對於聽眾解惑的行為。但能不能請聽眾不要再叫股癌幫忙祝誰生日快樂?到底是多沒誠意,連自己朋友或是愛人的生日,請別人來講生日快樂?也沒聽過你的誰誰誰,生日什麼時候生日好嗎?每次聽到都很賭爛。抱怨完了,謝謝癌大。」

不是,老兄,就是生活快樂一點。你要講,他搞不好就是,好像我覺得講這種話,我會很不舒服,會有點覺得自己在臭美,但他搞不好就想聽到我祝他的生日快樂啊,你知道嗎?那其實本身,目前來看,你知道我們的留言,他也算是一個稀缺財,就不是說什麼你每次都搶得到,所以搞不好對他來說,就是我可以搶到這個留言,然後來祝生日快樂,是一個很有誠意的事情。我覺得只要是字數不要太多、要求不要太高都沒問題,所以還是可以去做這樣的事情。

**下面這位,astfcvvbm**

他說:「QQ,從大學開始聽股癌,現在已經出社會開始工作,謝謝癌大陪伴每個早晨跟通勤時間。目前在一個軟體公司當業務,不過是專門做電話行銷的,最近一直在考慮要不要離職。想離職的原因是不想一直打電話,每天都打到覺得很厭世,且原本以為成交會有業績獎金結果沒有。不想離的原因是因為我很喜歡我的主管,而且覺得公司產品真的不錯。謝謝癌大作答。」

這個公司產品不錯的話,可以轉業務部門。當然可能電話這個也是業務,只是沒有可以業績抽成的業務,就不太像是我們想像這種業務。業務應該你要給他動機,要有一個可以達成的獎金或什麼的,不然他媽誰要認真賣?所以我覺得當然,可以跟公司爭取看看,有沒有辦法換到那種第一線的銷售,然後可以賣你相信是好的產品,同時可以拿到分紅,這個應該就會過得快樂非常多。

那我可以想像那種打電話的厭世感覺,因為我每天也接到什麼和潤車貸還是什麼啥小,每次打來就是直接被我幹、然後掛掉。以前會比較兇一點,我覺得後來當爸爸之後也可以體會,因為他也不想打給我,你知道嗎?只是,你要體會說我一天接一堆這種電話,他媽也會不爽,就是我也沒有主動把電話外流給你,然後你是誰?所以,真的是有很多像我開頭講的那種事件,就是兩邊其實都不願意,可是這邊就是讓大家都不太舒服。

但我覺得我自己當爸之後態度變很好,只要說不需要,掰掰就掛掉。還是要先掛,因為你講不需要,他可能還會跟你嚕有的沒的,那就麻煩。大概這樣子,就是可以試看看往有這種成交業績獎金的地方去。如果沒有的話,還是趕快離職。什麼叫做你喜歡你的主管?喜歡你的主管應該當朋友,還是說你要怎樣,你知道,該表白跟他在一起,其實不用在同一間公司也可以。再來就是說,我覺得人還是要為自己、為家人、為你的小孩,你生活絕對不是為你的主管。

**下面這位,桃園木村古哉**

他說:「Motherfucker,主委你好,最近幾天陰雨綿綿,前幾天出了門吃個晚餐,撐個傘突然就被偷了。理性思考之下,傘不過才多少錢,自己雖然沒有主委幾十萬上下,但是我的時薪也不低。因為店家攝影機有拍到人,那到底要不要去給這種小廢物人生繳正?這樣可以讓他不要去欺負其他良善的人嗎?我很怕留下前科會送前科。請問主委有沒有被偷東西的靠北經驗?主委現在會怎麼做?希望股癌聽眾們可以跟家人朋友小孩宣導,偷東西不好,不要偷東西,不然遇到生氣黑狗,右手持球棒,左手推嬰兒車的股神,旁邊的信眾會跟你討公道。」

對啊,真的不要偷東西。而且這個是你一告訴他之後你應該也不能撤吧?我沒記錯的話,偷竊的是一個公訴罪,就是你只要告訴他這個人,他追查的找到他,就是會被一個前科這樣子。所以真的不要幹東西,這很基本的道理。

至於要不要給這種人一個教訓跟懲罰?我覺得就是自己考慮一個 CP 值的問題。如果是嫉惡如仇的,很簡單,直接去報案,都已經有拍到了。那如果是像我這種,我就有時候會去想,你幹嘛一個雨傘?我當下如果剛好超不爽,今天你剛好就是在我一個 bad day 然後你弄到我,他媽一定把你弄死。可是如果是一般時候,啊,雨傘 200 塊,我要去報案、我要去做筆錄什麼的,然後後續的東西要追蹤、要去想它,我就覺得,媽,算了這個送你算了。

所以到最後會理解一件事,就是社會上真的有蠻多那種病態,或者說艱苦人。他可能偷點東西,也未必是真的壞的人,他就是需要一把雨傘,他沒有錢。所以也開始會去原諒一些人,除非我今天真的是心情不好,才會去治你。不然大多數就會覺得算了,除非這件事情是真的會影響到我的權益很大一部分,不然我自己還是會傾向去追求零麻煩,這才最重要的。

**下面這位,Sian Tsai**

他說:「請問 AI 有可能取代股市研究員跟經理人嗎?小弟是某機構的研究員,上一集聽到 AI 的評論,聽得興奮冒汗。但是怕有一天,股票相關的工作會被 AI 取代,癌大認為有可能嗎?如果有這麼一天,每個人都用 AI 操盤,是不是就沒有超額報酬了?那更強大的 AI 就要預判別人的 AI,比較弱的 AI 就必須開啟 AI 訂閱制了吧?」

OK,那其實現在很多的 quant fund 就是在做差不多的事情的,只是他們是用價格過去的一些 pattern 來做分析。像 AI,我自己覺得想到的就是說,你知道,因為像我問它微軟為什麼要投資它,它把所有的理由都講完了,基本上,一個分析師會講的東西它已經全部講完了。

但是,美中不足就是說,它沒有辦法跟我講說 earnings call 裡面,可能微軟的 PC 部門、再來就是它的商用部門,每個東西今天成長多少、減少多少,然後在電話會議裡面最常出現的關鍵字是什麼,那個重點還是沒有辦法給我,因為他現在沒有串搜尋引擎嘛。但我相信只要 AI 可以達成這樣的一個條件,首先第一個就是很多在賣資料整理的人,我相信他們會失業。

因為現在有蠻多,像我自己訂閱就是,我訂閱你,是因為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看這麼多電話會議,所以你幫我整理好,我付錢給你,我覺得很合理。但是我只要可以靠 AI,他媽的五秒鐘把它整理出來,那我幹嘛還要訂閱你的東西?所以這件事情一定會失業。

然後再來就是說,AI 他取代不了眼光。他可以讓你像這種量化的東西,或者說一些質化的內容,他可以把它整理給你,但是他沒有辦法去做分析,分析可能還是要透過人來做。當然 AI 有朝一日,他也可能可以去做分析。等到 AI 都可以做分析的話,就會像你講的,超額報酬的部分就會變少。其實美股現在的超額報酬就已經夠少了,就是美國的 alpha 是很難找的,所以才有網站叫 Seeking Alpha,因為每個人都要找 alpha。可是台股還是有 alpha,就是還蠻多人真的可以連續一直打敗大盤。可是美股你就會發現很難,因為他們的資訊是更流通的,然後內線抓得比較嚴格,所以其實整個環境不一樣。

那你說這個 AI 真的導入之後,我覺得當然在美國這邊,一定就是 alpha 越來越難找,那台股這種就還好。因為台股很需要消息、供應鏈的,可能 AI 就取代不了。所以如果說你是研究員的話,你可以拿到一些 insight,然後用這些你拿到的資料,這個是別人是拿不到的,做分析,你是不會被 AI 取代的。但是任何一個就是我今天在網上可以很明確的找到的,雖然可能在過去是,我會用 Google 的人,我找到資料是你的十倍,那這種我還是有的 alpha,就是我可能有一些我可以擊敗你的理由,我的 edge 在這邊。但有了 AI 之後,可能一個猴子他會用 AI,他也可以做到你做的事情。

只是問題是,你知道我們這邊還是同溫層,就是我們這邊聊 AI 聊得很開心,我相信你今天去跟你朋友講說 ChatGPT、Midjourney,他們跟你講說,幹你在供三小。所以呢,我們等於說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領先的一群人,你可以這樣想它。所以不要有太多的壓力,可能很快就會把你的工作取代掉,我覺得不會。

它一開始的呈現方式比較會像是,它會變成一個工具。所以可能以前研究一個股票,可能有一個團隊去做,這團隊的人是五個研究員,然後配個主管,隨便舉例。那可能未來就是一個主管、一個助理研究員,然後配一個 AI 電腦,所以剩下四個就可以裁掉了。類似這樣,我相信我們第一步會看到是這樣子的東西,但是不會說什麼所有人都被取代,就是說這個人力應該會減少,就用工作的工具去取代。因為類似說以前要養五頭牛去犁田,那現在的感覺就是用機器就可以直接取代掉一堆人,可是我們還是需要人,大概是這樣子。

那這一集就先聊到這邊,下集再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