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45:🪴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NordVPN 贊助。

你一定聽過 VPN,但什麼時候會用到 VPN 呢?像最近在義大利,你要去使用 ChatGPT,就要使用 VPN。過去的幾個禮拜都這樣,雖然現在已經開放了,但就像這樣子的狀況,或是所有玩手遊、跨區看電影追劇,都可以使用 VPN。

我本身就是 NordVPN 的用戶,不管是人在台灣,或是每年出差在海外的時候,只要需要切換 IP 來看東西或是玩遊戲的時候,首選就是 NordVPN,快速、方便又簡單。

NordVPN 還有 Threat Protection 的功能,可以阻絕惡意軟體、釣魚網站,甚至是討人厭的彈出式廣告。在全球 60 個國家都有伺服器,提供穩定又快速的連線品質。

現在搜尋 nordvpn.com/gooaye,或是輸入股癌的優惠碼「gooaye」,購買兩年的方案就贈送四個月。一個月只要一杯咖啡的價格,就可以取得 VPN 的服務,還有 30 天的試用期,不滿意可以隨時退費。前面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參考資訊欄的連結以及我們的折扣碼。

好,我們上集有提到說要來照顧一下 YouTube 的留言,結果一看不得了,一百多則。所以今天這集,我就不聊市場話題,放到下一集,我們先專注地來回答一下 YouTube 上面大家的各種問題。那裡面當然也包含了一堆吹捧仔,吹捧仔我就先跳過。當然不是說你們的吹捧不重要,我非常喜歡大家的吹捧,也非常喜歡在 YouTube 上面看到大家去搶什麼頭香之類的,雖然很北纜、雖然沒有什麼意義,但是看得就覺得特別過癮。

誠如我上一集 QA 跟大家分享的,像我這樣的人,一輩子就不會聽到人家說我帥,除了我回家我媽會說我帥,然後去早餐店,早餐店阿姨會說我帥,但除此之外,我從來沒有聽過讚美。那特別是我現在生了一個跟我比起來長得好看的小朋友,這小朋友我每次看到他在成長的過程之中,我們家的人看到就說「Bella is so 漂亮」,他是一個女神貝拉,反正就講說他很漂亮,他從小到大就是在聽讚美。像我從小到大就是說「你這個小朋友很健康」,講不出來說很帥,就是說很健康、看起來很有活力、看起來體力不錯,就是我從小聽到的讚美就是這樣子。

所以我每次在一系列 QA 看到大家的讚美,雖然久了會有點麻木,但心情上是開心的,所以我非常感謝大家。但我們還是以回答大家的問題為主,所以留言每個我都看過,我都心領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可以幫大家都 call 一遍,但是 call 不到大家嘛,所以我能夠做的就是,我祝大家身體健康、發大財。那我們可能就先暫時跳過這樣的一些留言,反正我都看過,那我主要就來回覆一下有問題的聽眾。

這集就專注來回答大家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我覺得蠻多時候會提醒我,說到底大家想要知道的東西是什麼樣的。雖然其實我相信有一部分聽眾是,他根本不在意我分享什麼,反正就是我相信他們就聽我講什麼,他們就很開心。但是同時我也知道有些聽眾,他可能是真的有一些疑難雜症希望被解決。那基於回饋大家的一個想法,我認為我就盡全力地去解決大家的問題。那我不知道的,我不會跟你裝懂說什麼應該要怎麼樣做,我不知道我就跟你講說不知道,過去的 QA 其實我也是一直都這樣做,所以你不用擔心說我會不懂裝懂,丟一個我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基本上都是我知道我才回答你。那雖然我們意見可能不一樣,但你可以參考看看。

那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節目錄了這麼多集,兩三年的,那可以持續下去,可以有很不錯的流量,然後會有一些贊助,當然都是來自於各位的一個點閱。那你的點閱當然就是來自於我的節目的內容,所以我能夠做就是盡力地維護好我這一段,那希望可以符合大家的需求。

好,那我們就來回答大家的問題。

第一位 Winny Lian,他說:「作為每週聽你的 Podcast 紓解壓力,那對於已經 40 的我,每個月有兩個小孩幼兒園學費快 4 萬,房貸每個月 4 萬多,給老婆幾萬的零用金,加上一堆生活開支,生活壓力很大。有股癌大大的正向思考,讓我感覺生活有意義。」那下面有三個留言講說:「你超會賺、你超猛、你超強。」

其實我的想法跟這三個留言一樣,他講說他的小朋友的學費是 4 萬塊,房貸 4 萬塊,給老婆幾萬的零用金,加上一些生活開支,算起來就是每個月可能要支出 10 萬以上。所以呢,已經 40 歲的你,然後每個月要支出 10 萬,還可以有投資的規劃,就代表其實你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父親。同樣身為父親,完全可以理解那種睜開眼睛就發現一堆帳單掉下來,每天可能你在放空的時候,你老婆會講說:「靠北,你幹嘛一直滑手機、一直想事情,為什麼臉要這麼臭?你到底在擔心什麼?大家都出來玩,為什麼就你不 high?」像五月天唱的那樣。

可是身為爸爸的我們就知道說,靠北,你在放空的時候,你在休閒的時候,其實我是在想說下一餐在哪裡、下一筆學費要從哪裡出來。當然大家可能會講說,以現在的狀態,你應該不用擔心這個吧?對,但是我也曾經這樣子過,又不是說什麼我是富家人的小孩,所以我很明白,就是張開眼睛就知道要花錢的那一種壓力。剛出社會的時候,那個其實是負擔很大的,然後外加結婚的時候,其實也是兩片屁股就跑去結婚,雖然生小孩的時候我已經是有所準備了。

但是我理解那一種,就是可能你每次眼睛睜開就要花錢的那種感受。如果說今天小朋友假設給你一個抱抱、給你一個微笑,那就還好,因為你可能就治療好了。可是有時候小朋友就是「幹,你娘不疼」,整天就跟你講說:「爸,那個隔壁買什麼戰鬥陀螺,我的戰鬥陀螺不夠屌,我要再買更屌的。」然後不然就學校突然又告訴你說,什麼有同學要慶生,所以要準備什麼慶生的衣服還啥小,又要再拿一筆錢出來。那你以為你付這筆錢給小朋友,小朋友就會給你很多微笑嗎?有時候小朋友還跟你講說:「爸,不夠。」或者說他轉過頭來只喜歡媽媽,我們爸爸聽到這樣的故事,我們就會覺得「潸然落下兩行淚」,然後刺就在心裡,然後我們一般也不會把自己的感受對外講。

所以完全可以理解這樣的一個父親,他在生活上的一些壓力,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但有時候回頭想一下,就是說,如果你今天回到 20 歲,那你看一下現在的自己,你又會不會覺得現在自己很屌?應該從來沒有想過說自己可以一次 carry 這麼多人。所以身為一個 provider,我覺得做到這樣的程度已經是非常厲害了。所以在可能每一天的睡覺前,如果又一次感受到壓力很大,就想一下你今天做了什麼、你過去了一個月做了什麼,你的小朋友又大了幾寸,雖然可能有時候想給他一巴掌下去,可是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其實證明了我們在世上的一些價值。身為同樣是生父,我只能夠給你這樣子安慰,然後我相信你一定會自己找到一些出路,只是我告訴你說,我們都懂你,那我們都肯定你,祝你後面都一切順利。

下面一位這個 ML 黃,他說:「五星好評,從節目第一集就開始聽,聽了分享後,破除投資上的迷障,逐漸邁向獲利之路。麻煩癌大了祝福我 5 月 28 日生日的老公花生生日快樂,希望我們求子之路一切順利。祝癌大全家好人一生平安。」

那祝花生 5 月 28 日生日快樂。那我是看看鐵口直斷,從下個月開始,你就一路瘋狂做,做到你老公的生日,那你們可能在明年的 1、2 月就可以喜獲麟兒,這個兔年的一個健康小寶貝,我是覺得應該是可以啦,用心做、我努力做,沒問題的。

下面一位這個羅豪瑋,然後他有感謝彰化縣二林高中的陳威儒,他說這是他一生遇到最棒的老師,有機會他會回去學校看他。

對,這位有心的老師,大家覺得務必要讓老師知道說他是一個好老師。有時候這種肯定,你以為說他們一定很多人跟他們講,沒有啦,你去跟他講一下,他們會感覺到非常開心。

下面這個路梗二零零九一一九,他說:「除了五星好評,想知道癌大的 MBTI,也祝福闔家平安、好人一生平安。」

謝謝,為了你我剛剛先暫停,然後跑去測了一下我的這個 MBTI 是什麼。我記得我之前好像有測過,但是我忘記測出來的結果是什麼,所以就是再跑去測一次。然後我記得這個東西好像是你每次測答案不一定一樣,所以你就參考看看,我是 INTJ,我不知道這東西在衝三小。

下面這位張哲瑋,他說:「一開始是抱著學投資的心情聽節目,然後才意識到主動投資不是像大家想的這麼簡單,所以決定加入大盤。感謝大大讓我少走許多冤枉路。小弟目前每個月扣除生活費,現金流剩 1.5 萬,雖然薪水還算穩定,所以想嘗試用期貨開 1.5 到 2 倍的槓桿買小台。想請教大大常說,市況不好要降槓桿,那如果這樣長期持有槓桿指數有需要降槓桿嗎?還是是看每個人的心態跟風險承受能力?」

看起來這個就是節目已經聽到滾瓜爛熟,這本來就是看你心態跟承受能力,講完了。那只是,兩倍槓桿會不會有需要降槓?你一定會有遇到需要降槓的時候,因為兩倍槓桿雖然以打大台的人來說,你的槓桿開得不大,可是就是在過往的歷史上,我們就是有注意到指數什麼腰斬,發生過好幾次,不要覺得未來不一定會發生,搞不好還會再發生。那真的發生,你就可能要繳保證金或是斷頭,所以你過去累積了這麼久,可能就會一次爆炸。

所以我個人是覺得,你只要開槓桿,你就要有心理準備你可能會爆炸。只是當然,它從高點跌到你需要補保證金,一定是跌超多。所以你就想說再凹看看嘛、加看看嘛什麼的,那真的下跌的時候,你可能也沒有辦法去直接果斷地實施降槓桿。降槓桿不一定是把部位砍掉,當然入金其實也是降槓桿的一種。很多人就是鐵頭,他往下跌,他覺得跌 30% 夠多了,要把槓桿加回去,然後再繼續往下跌 30%,你可能就要出事情。

所以你只要開槓桿,你就會把自己放進去一個陷阱。如果知道的話,那當然就可以做,實際上指數開 1.5 到 2 倍都算還蠻保守的,以一般弄指數來講,他們絕對不只開這樣,所以已經算是很保守的做法。但是天有不測風雲,還是有一些極端事件可能會發生。那我是覺得現金流有 1.5 萬的,其實應該不需要這麼拚啦,有時候那種很拚的人是因為他錢不夠,他才會拚的,反正沒有辦法翻身他就這樣了,他也懶得累積,他也沒有那個耐心累積。所以問題是你的條件跟大家不一樣,所以自己想一想。

下面這個 Store Lex GGG,看起來是吹捧。他說:「雖然只有聽 Podcast,但是好像就是有認識一個優秀又幽默的朋友一樣。」

非常感謝你的肯定,也很高興可以當你的朋友。

下面是吹捧仔,然後還有一個鹹 HSIEN,他要祝他 4 月 23 日的女友 Coco 生日快樂,今年創業成功,一起努力。

感謝主委,不客氣,那也祝你們一切順利。

下面這個 HUC,他問我說:「《最後生還者》看完後的感想?他和老婆都很喜歡,也期待有第二季。」

身為一個 gamer,我覺得你不要期待,你不要期待第二季跟你想的不太一樣。當然他們可能會改變,但如果是遊戲的話,跟你想的可能不太一樣。那第一季呢,非常完美,我非常喜歡。

好,那下面這個 Mave,一樣前面是吹捧,然後後面講說希望可以祝他男友俊俊現在在羅馬出差,然後一切順利,希望可以在街上遇到我。

應該遇不到,因為接下來我跑去冰島。然後回來之后,我應該也不會跑去街上,因為差不多兩天前的一個遭遇,讓我覺得這應該是我他媽最後一次來羅馬,我後來就跟我岳母講說我再也不要來了。因為路上現在真的太多人,超誇張,就像是觀光客多到城市的程度呢,我出去買個衣服而已,然後開始下雨,叫不到計程車,兩個小時。

第一次他媽兩個小時在市區羅馬,還不是什麼郊區,沒有計程車。那 Uber 打開來,被人家取消七次,就是他已經顯示他會過來了,你等他五分鐘之後他告訴你說取消,然後再下一個,再等他三分鐘之後告訴你說取消。我想說幹,他全部是給狗幹的倒是不是?因為不是說什麼我的 Uber 評價很差,我是 4.9 多的,好像 9.1 還 9.2,就是很高分的評價,所以不是他看到我評價不好這樣,我就不知道怎麼他就突然把我取消掉。

Uber 取消七次,天地良心發誓,七次。幹,這種鬼事他媽給我遇到。那計程車叫不到,最後面不得已,因為我超討厭麻煩人家,可是沒辦法,我就叫我岳母來救我。所以後來就有岳母幫我們載回飯店,媽的,好險,再也不要來這個媽的狗屎地方,所以真的不要來羅馬。

下面這個 Rong,他說:「最近在準備托福,希望明年可以順利出國,脫離在台灣的舒適圈,希望我幫他加油。」

Rong,加油。

那再來下面阿俊千,一樣,就是我會跳過一些吹捧東西,因為我希望可以盡情地回答大家的問題。他想說他的媽媽有輕微的躁鬱症,目前在躁期,每天都只有睡一到兩個小時,所以白天都神智不清,常常和家人起衝突。他也會聽你的節目,可否請主委用溫柔的嗓音,請他趕快去看醫生吃藥,然後好好睡覺嗎?也希望股癌大大趕快找到新的興趣並在節目裡面分享。

我最近已經找到新的興趣了,我玩一款遊戲叫做《Papers, Please》,它就是一個模擬你是邊境審查官的遊戲。所以你就要看大家的護照跟入境簽證什麼的,然後把它蓋章。我突然覺得我發現我第二春了,我應該會去考什麼移民局什麼小的,就假設我真的不知道幹嘛,我就去考那個,希望他沒有年齡的限制,然後我就去蓋印章看他的護照。

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人家看護照會看到他媽的一臉雞掰臉,就是每次那種移民官,就是大家有出國或是說回台應該都可以看到,那移民官一般臉色不好看,因為玩這遊戲你臉色也不好看。可是莫名其妙就是很療癒,對大家資料,然後看我們怎麼偷渡客啊、惡搞仔什麼的。

再來就是說他媽媽因為有躁期的關係,所以呢,就是可能沒有睡好,然後會跟家人起衝突。當然家人多一點體諒,可是我要跟這個地方媽媽講,就是說有病就去看醫生,就去吃藥啊。因為有時候你自己生病,對,你很可憐,沒錯,可是如果今天把全家都拖進來,大家一起生病,那就不好看了。所以趕快治好,當然我知道這種東西可能勉強不來,可是一定自己要有這個意願,主動去配合,趕快把它弄好來。

那下面這個 Sam 一樣,他前面是感謝,然後下面講說,他覺得要像股癌這樣研究這麼多資訊,自己就有一點沒有興趣了。還是專注本業,拚加薪賺的多,最受用就是定期定額指數,再加一點正二放大倍率,其他時間就當聽新聞,然後非常感謝。

那確實啊,就是你要知道說,每個專業都花了很多時間,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這行就是這麼多人在競爭,你不要覺得你可以到股市裡面完全不用努力,就可以研磨屌幹一堆人,這就像是你想跑去某一個專業,然後不用努力就可以把裡面人打爆一樣,天真可愛啊。

那在下面一個這個 X1404N,他說:「像 4 月 25 號這樣的下跌,然後週五又拉回來,這段期間做短的會怎麼樣操作?還是跟技術派的人一樣,會先賣再買回?」

對,技術派其實蠻多就會這樣做,他會先賣,然後可能回來再買,所以一來一往,他其實就是增加了一個交易成本,然後可能成本的價格還沒有比本來來的好,甚至回來是追高。但是這個是一個必要的作法,只要你有上槓桿,你就是要這樣做,這是一個 SOP,就是你不要硬凹、不要硬賭,你怎麼知道這次會直接回來?如果這次沒有回來怎麼辦?

所以技術派的作法就是這樣,但是因為我自己的作法是比較偏向以基本面為主,所以我在節目跟大家講,這波下來,因為我在市場上找不到任何新的看壞理由,所以我是選擇繼續加碼,是這樣。就是我沒有說什麼砍掉很多部位,然後再把它全部追回來,我是砍掉一些部位,然後可能去加碼新的東西。我比較不會把一個既有的標的,然後什麼高賣低買,我覺得這個是很不切實際的作法,因為你希望是高賣低買,可是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是高賣、更高買回來,或者說什麼低買、然後後面還有更低,那你前面又再多停損一次,就沒有必要。

所以同樣一個標的,就是買進進去之後,可能就是會去做後續的規劃,要加碼還是不加碼,但是不會說什麼先把它砍掉,然後後面再建立一樣的部位,比較少這樣做。其實我覺得這樣做,你自己測試看看,我相信大多數人應該會弄巧成拙。

下面一位這個 JL,他講說:「有沒有買過興櫃股?對於興櫃股有什麼看法?」

當然有,興櫃股就是說它沒有漲跌幅限制,所以跟美股比較像,所以有在做美股的應該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差異。但是沒有在做美股的,可能有時候被嚇到,靠北,一天可以漲了 30、40%,一天可以崩 30、40%。所以不是說這種菜雞最好不要碰,就是說這個就是我們認知的市場是長這樣子,台灣市場有一個漲跌幅,所以上市櫃你無法感受到,但興櫃其實是美股的感覺。

我不會認為說這種菜雞不要碰,但當然興櫃的東西,它可以掌握到的資訊絕對比上市上櫃還要來得少,所以自己要小心。如果你真的掌握不到資訊的話,那確實就是不要去碰這樣子的東西。

下面一位 Clayon6,我中間有跳過幾個,一樣,就是我從熱門留言最上面一路念下去,然後有吹捧的我就先跳過,我心領了。想幫各位 call,可是我們先專注回答大家問題,希望大家可以理解。那 Clayon6 他說:「主委想問他,如果接下來的十年指數真的不創新高,有沒有可能 VOO 的組合重組會變成比較多的成分股,變成股息多的股票?也就是說在成長股資金消退的背景之下,會不會就此轉移到股息偏高的價值類股?即使不創新高,也可以順便多領一點點股息。」

那這個問題問得非常的好,其實就是說 VOO,它本身就是標普 500 指數,按照市值排列。那當然它不是說什麼長到 500 大就一定會進去,像那時候特斯拉就被卡了一下。但對,長期來看,就是說他會固定地去把 500 大市值的公司放到裡面去。所以假設成長股全部都不行了,科技巨頭也不行了,假設他們就是盤整盤到十年之後好了,那過程之中,如果有些價值股他上來,他就自然地在 500 大群眾會被往前拉,或者說他會從本來是 500 大以外,然後進入 500 大裡面。

所以你還是吃得到,這就是指數投資的一個好處,他會自動幫你汰弱留強。所以你不用太關注市場上的資金族群變化還什麼小,你就知道說你買的永遠都是美國的前 500 大公司,他會自動去幫你做這個投資組合的排列。所以對,有可能這個股息就變多,有機會啦,假設說什麼沒有成長性,變成大家都在保本的話,然後股息都發一點,有機會。只是這個我們不確定,但投資組合我覺得就是相對安全的一個做法。

下面有這個 Joyage,他說想要我用酸民的聲音說:「幹,屌啊!」祝癌大身心平衡。OK。

下面這個 Loshi Min,他說:「主委上禮拜講說不知道培養什麼新技能,可以到推特分享,那小弟有在追大嘻哈時代二,突然想到其實是一個天生的嘻哈仔。嗓音好聽、嘴夠快、有音樂底子、節奏感一定也好。平常喜歡寫東西,那就寫 lyrics,市場心得、獨到見解、醞釀今生之寫很久的科幻小說,都可以套進 beat 裡面唱出來。更屌的是,這都可以一個人用電腦做,beat、填詞,然後對著麥克風唱,再後製完。超適合在羅馬娘家無聊到發慌的阿宅孟恭。」

你講的還蠻有道理的,這是可以試看看,但我不知道好不好,因為音樂製作我是沒有天分,如果有人要幫我譜曲填詞的話,馬上就來 wrap 一段。

那下面一位 P-Le and 小莫,育兒生活成長,他說:「癌大您好,想請問就一般小孩做股票投資,會建議全部配置股票還是股債 64?二、幫諾亞買股票,會等到多大才會告訴他?然後感謝,也祝全家平安、早日充滿猛男。」

第一個問題,絕對全部是股票,我覺得是這樣做。就算是我自己,我也全部都股票,股債就是你要降波動,那我就覺得我不需要降波動,波動越大越好,我會喜歡。有些人會說股債他有一個再平衡的機制或啥小,一樣,那個就是每個人喜好。就是股債有多好我當然知道,只是我就是不喜歡,我就是全部壓股票,我覺得不需要用債去拖累我的報酬。我真的要買債,我也是開槓桿進去買債,所以我會很明確知道我要怎麼樣使用這個債,而不是用 64 配。

但 64 配這個,它對於一些入門的人來說,它確實是一個比較無腦的做法,就是我就這樣配著,其實就是很安全。但是我不會這樣做,我會全部都是股票。那我小孩呢,全部都是股票,特別是其實他距離這筆錢拿出來用還這麼久,全部壓股票沒有問題,報酬率應該會好很多。

那第二個,幫他買股票會等他多大才告訴他?等他自己會聽節目就應該都知道。那只是為了讓他知道說,你知道我雖然是這樣規劃,可是實際上,媽的幹,如果你是一個敗家子什麼小的,不一定會給你,為什麼要給你?對吧,就是自己靠自己努力也是很重要的。只是身為一個生父,我希望可以讓你簡單一點,可是不代表要把一些東西當成是很合理的事情,這個其實是我自己辛苦的積蓄嘛,是這樣。所以應該會等到他真的有需要的時候,然後把這筆錢 call 出來給他,是這樣。

那下面一個這個張志嘉,他說:「那一次台中的 Gigo,感謝主委無私分享。想請問一下,一、某一集有聽到主委有學過鋼琴,那中年大叔的我(45 歲)近期也開始學,想問一下學樂器對你人生有什麼樣的啟發或是影響嗎?二、喝酒後就忘了,先這樣。」

所以你是喝了酒之後,然後跑來問問題。好,那第一個問題,樂器對人生有什麼啟發?我覺得學鋼琴有一個好處,就是我認為鋼琴學會之後,要去摸其他樂器會相對簡單一點,就樂理什麼你都了解嘛,所以像我自己去摸吉他,然後摸爵士鼓,都覺得好上手。不是說什麼你已經可以做得很好,但上手就會變得相對容易。

那學樂器在一些可能比較難過的時候,對自己蠻有幫助的,就是大學很無聊的時候,在這個宿舍裡面就整天那邊彈我的電子琴什麼的。然後可能硬要說的話,就是對你的女人緣,在大學的時候有很大的幫助,我老實講,真的蠻大的幫助。因為有些人就是喜歡,就很俗,可以去你家彈個琴還啥小的,就是會有這樣的一個狀況。

但 45 歲,我覺得比較想這個,45 歲應該沒有人鳥你在彈什麼琴,他應該比較在意的是你家的鋼琴是不是史坦威的,是的話,知道你家很有錢,他可能比較喜歡你。不是說什麼大家都很勢利還啥小,因為長大了嘛。那年輕人是學生妹,我說他不在意這麼多嘛,有才華,那個人會高潮的,因為他閱人無數,他們很純。

所以以前那女生會喜歡這樣子的東西嘛,過了某個年紀,他們會喜歡可能那個 QA 第一個,provider,他是有能力的,所謂錢,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能力,他們會喜歡有能力的人,他們喜歡上進的人,上進,某種程度就是說有錢就是等於是有上進心。所以過了某個年-紀之後,那個才華變成他不是一個大加分。但在學生時代,這個真的是一個大加分。後來可能就變成是一個,「哇,你會這個」,給你一個讚,然後「那個下個月學費呢」,趕快拿出來。

下面這個 XIE,然後他問三個問題。第一個他說:「小弟剛開戶的時候,以為自己選股很行,對於指數投資不以為然。那直到聽了兩年以後的股癌,加上被市場教訓,才體悟到才智平凡、收入普通,甚至是身高長相也剛好在平均的我,那在沒有投大量時間研究的狀況之下,到底憑什麼打敗大盤?每回聽您的節目都會被拉回現實,十分感謝。目前在電信業的我投 VT 加 VEA,比例大概是 2:1,想問這樣的比例是否妥當?」

這種東西其實你已經發到指數,而且是這種大規模覆蓋的,你要怎麼樣配其實都 OK 了。

然後第二個:「有關停損,小弟聽過一個說法,投資應該要盡量決策的次數減少,然後來減少犯錯。而不管買進或賣出都是一種決策,如果買進就已經錯了,那麼停損也未必是正確的決定。因此在長期投資的情況之下,與其設停損點,不如嚴守個股部位上限,萬不得已的情形下才進行停損。請問這樣的想法是否有錯誤?感謝大大解惑,祝事事順心。」

那第二個問題問得太精妙、說得太好了。這個它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只是我發現我好像在節目沒有跟大家提過這個東西。對,沒錯,就是當你今天已經發現你的判斷是有問題的,你買進是有問題的,那你停損很多時候也會是有問題的。

這讓我想到那個彼得・林區的麥哲倫基金(Magellan Fund),然後在裡面投資的人大多數是賠錢的。明明他的績效是可能史上基金經理人最好的績效之一,但是在裡面投資的人是賠錢的。這其實就包含了,你想想,那其實就算是買進在很差時間點的人,如果他買的時候就好好放著,他其實應該還是跟著彼得・林區賺錢,但是他就是買了的時候他就把它賣掉,然後再買再賣,所以等於他是不停地去做錯事情。

所以可以想像成,就是你在投資上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是一個拚看法的時候。當你拚看法本身就是很爛、很不準,所以你買進可能會錯,你賣出可能也會錯,沒錯,講得太好了,就是你可能會追高殺低。所以殺低就是說你在停損的時候,其實是停在一個很差的時間點。所以他講的是正確的,就是你應該要盡可能地去減少你在投資上做決定的次數。如果說你發現你決定的品質是不好的,那怎麼樣發現?其實你的績效會告訴你答案。

那下面這個做私行意,他說:「癌大您好,小弟入市場已經六年,前五年一直 try and error,那一直都在虧損的狀態(連前三年大多頭都是)。然後突然心中領悟出市場的起伏跟人的情緒有相當大的關係,於是我從獲利好幾千塊到現在,一個月獲利快破百萬。心中總是把期望值跟風報比放在第一位,但我發現跟朋友、家人同事分享我的心得跟手法,他們都認為我太冒險了,我一直解釋風險的大小是自己帶來的,後來我也懶得說了。想請問癌大,當一直獲利而身邊的人總是無法理解自己的操作,也無法跟他們分享心得,感覺要像大盤一樣,大漲大家都賺錢才可以說賺錢,大跌大家都賠錢一起取暖,才會讓他們覺得你跟他們是同樣的人。難道交易這條路注定是孤獨的嗎?」

好,先回答這個心態的部分,這絕對是孤獨的,絕對是孤獨的。你做到後面,你會發現你的朋友慢慢不見,即便是股友,一起都對市場很有認知的,也會慢慢畢業,特別是那種做短線、做投機的,這是很殘酷的事情。你去問每個做股票的,他們一定會跟你講一個同樣的話,最後面的一些股友都不見了。

所以這就應證了一件事情,就是你要登峰造極、要越做越好的,你就是少數人。市場我們知道,做大盤等於是平均報酬,有很多人在賠錢,但其實也代表一定有人在賺錢。因為大盤是平均值的話,有人賠就代表一定有人在賺錢。只是賺錢的人,很多人會發現說就收斂到極少數的人,不是說什麼可以有一票跟賠錢的人等同的數量,他們都在賺錢,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所以絕對會越來越少人,這個是必然的一個現象。

那再來你說你自己進市場六年,前五年都在賠錢,連前三年大多頭都是,然後現在頓悟開始賺錢,不要高興太早。雖然我不想潑冷水,但才一年而已,你怎麼知道?搞不好就是剛好今年的市況符合你的操作方式,然後到大多頭回來之後,你又沒有辦法賺錢了,是有可能這樣子。

當然我們都希望說你真的找到人生的一個轉捩點,從這邊開始你就再也不會賠錢了。只是就類似說,我在前年跟大家講,所謂動能這種東西,它未必可以一直用下去,因為它要看市況的狀況是怎麼樣。當然其實在大多頭的時候,這東西很好用,這策略可以用,只是在空頭就出問題。那你可能也是,你的策略在一些行情下它可以用,然後在大多數的行情不可以用,是有機會這樣子的。

所以我會覺得,當然是恭喜你賺錢,可是不要太快自滿。現在可以穩定個幾年都很不錯,然後回吐不會吐太多,賺錢的時候至少那個風報比看起來是很不錯的,不會說什麼你承擔大量風險、然後只賺一點點錢,可以維持一段時間,我們再來說是成功,這樣比較好。

就有一個經典的辯論,你要做出一個爆品,在臉書上寫文,你要寫出一個可能破百人、破千人分享的文,其實是相對容易的,比起你可能要穩定輸出一個每篇都 10、20 人分享的文,真的是這樣子。因為你可以傾全力去做出一件極致,就像是我們去做一個 prototype,看整個實驗室的人下去做,你做得出來,只要量產就出問題。所以量產一直都是比較困難的,你可以打出一年的暴擊績效,可是每一年要穩定是不容易的。

所以還是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然後再來你講,孤單是絕對會發生的,這是一定的。所以才會有很多人會出來寫臉書,找一下鼓勵、分享一下,不是每個人出來都在跟你收錢,蠻多就一出來要寫文章,是想要跟你分享,他找朋友,因為真的沒有朋友。

下面這個 Kan-5,他說要祝他的兄弟添戰士阿根 5 月 4 號生日快樂,他說他非常喜歡我的節目,是忠實的粉絲。然後再來說,祝我一家平安、冰島旅行順利,一定要去吃肉桂捲跟羊肉湯。

怎麼讓我想到台灣,肉桂捲跟羊肉湯,這個我回去試看看。

下面這個林思宇一樣,吹捧的我就跳過。然後下面講說:「剛入股市是怎麼樣學習?市面上太多理財書籍,分析指標也很多,想要開始學習好難下手,請大大幫忙解惑。」

沒有就聽股癌節目就好啦,基本上我們把所有人講的都講了,你很難在我們節目找到,就是可能你在市場上找得到資訊、然後我沒有講過的。那不是說什麼我真的很屌全部都會,就是因為畢竟也 300 集了嘛,所以你東問西問,最後面我基本上等於說我都會回答到。

你就會發現說,你了解了這些東西之後,那你說你還要決定說你要走哪一條路。就是我們可能跟你聊過一些個股、聊過一些股票、聊過一些動能、聊過一些價值投資,你要選哪一條路?我自己是有選好我的路,你要怎麼樣知道很記得那條路是什麼呢?還是先跟自己的直覺試看看。

就是你可能今天講過五個股票,你會想買什麼東西?你會不會像我分享那個朋友,就是我教他我的做法,他每天都問我說今天漲三趴、五趴要不要賣?你就知道說他人格特質就是沒有辦法放長,所以他就會慢慢找自己的方向,然後在那個方向去打滾。就是你一定要有這個實作的部分,我們大家都希望說可以在紙上談兵,然後就把所有都準備好,然後進市場的時候就完全不會遇到問題。

但你會事與願違,很多時候真的是在考驗人性,所以東西學得再好、書念得再多,下市場操作的時候都會跟自己想得不太一樣。所以才會發生很多人在模擬交易都賺大錢,然後下去做的時候就開始一直賠錢,會有這樣的狀況。所以我會覺得你還是要先下去,那只是下去不一定要一開始就做很極端的操作,你先買一點什麼 0050、006208 都好,先感受一下大盤是什麼樣運作的,什麼時候突然間急殺、為什麼昨天大家都在追高、今天突然每個人都要把東西賣掉,先多感受一下市場的氛圍,然後慢慢走自己的方向,你還是要下場去操作,我覺得這樣蠻重要的。

再來下面為這個捷運輪班狗,這個留言太長我跳過,但一樣,我都有看過大家留言。就他要分享關於這個台灣便捷捷運的便宜票價,其實是很多人堆出來的,我覺得其實在台灣很多服務都是這樣子,台灣可以享受到很多方便跟便宜其實就是用便宜的勞力去換的,所以各行各業都有這樣的苦衷,非常感謝你的分享。

再來下面為這個 Y 打比如,他說:「你好,如果本業的所得級距是 30-40% 的受薪打工仔,只買大盤指數,配的股利扣完抵稅額之後,剩的也要算進所得繳稅。是否像 0050 可以無腦買,然後又不太配息的產品?很多同事是換美金買美股,想問 Ida 是否更好建議?祝接下來的旅途一切順利。」

一樣,你換美金買美股,你還是要申報,你不要想說什麼可以僥倖不申報。你後來不申報,你匯回來給人家查到,你更慘。所以換美金買美股,他只是另外一種投資方式,而且美股其實有配息,然後美股配息只是配比較少,但是美國政府也是直接抽 30% 走。

所以在台灣假設你會發現,因為像這個人他是高薪階級,高薪階級跟一般人想就不一樣。一堆在外面說什麼存股要拚股利的,我跟你講,你只要薪水一高,你就會知道我們才不要拚股利,有神經病,股利併進去你的綜合所得,我會說你雖然分離計稅,你股利拿越多會幹你,就是等於你要繳越多稅。

其實很多人會不想要這樣的狀況,其實你從大家的偏好都知道說講話的人,他的那個薪資水平是怎麼樣,就會發現說,你看這種高薪的跟一般人想的就是不一樣,他在意的是這個稅不要繳太多。所以當然是有方法可以不要繳那麼多稅,但我沒有辦法去鼓吹大家什麼不繳稅,我們盡到繳稅,像我自己也是都要繳稅,我們都是老實繳稅。

但是呢,給你一個思考方向,股息要繳稅吧,逆價差不用繳稅。所以每個月轉倉的股票期貨,如果在配息的時候會有逆價差,那個逆價差是不用繳稅的。台指期,逆價差是不用繳稅的。逆價差跟股利,可不可以畫上一個等號?這個自己去思考看看。一樣,我不喜歡針對那種可能有一點類似,然後要鼓吹大家犯罪的東西去講,雖然這個都是合法的,只是有時候就是,它合法歸合法,可是就是比較暗,所以不要太囂張。我們就稍微低調跟你分享,你可以往期貨市場去研究看看。

下面一位這個稱荒其他所有的,說:「股癌大好,那想知道除了對馬雲回阿里的看法?謝謝,祝福利在冰島出入平安、玩得愉快。」

這比較像是他回去撐住一下場面,政府的一個宣示,這種味道,我覺得應該是有喬好才回去開始講話。他會不見一年,那不是什麼跑出去沉潛,自己想要去探討人生,他是因為在螞蟻金服的時候講話太大聲,後來就被人家消音了。然後現在回去是直接先分拆,我相信分拆就是要做事情,可能就把一些比較賠錢的事業拆出去,然後一些事業可能集中去拚個獲利吧,我覺得應該是要做績效才會這樣做。就說台灣為什麼有很多拆小金雞出來的,腦袋動了一下,就想它目的是什麼。

下面這個 YouTube,他說:「冰島水龍頭的水,冰又止渴之家,冰冰喝覺超讚。」

這位試看看。

再來下面幾個吹捧仔,然後有一個這個 00,他說:「癌大,您好。請問一、如果有一些想法,覺得可以商業化,但沒有資金,您會給什麼建議呢?二、家人喜歡亂買基金,內容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一樣,想法是最不值錢的,其實基本上想法大家都有。就像是社群平台的想法,你以為是祖克柏自己想出來的嗎?不是啊,社群平台前面一大堆啦,MySpace、Friendster,那全部都社群平台,為什麼就祖克柏一個做起來?所以其實實踐一直都是比想法重要太多。你幾乎在市場上看過的這些爆品、厲害的網站或是一些服務,在之前都有人做過,為什麼他們沒有做起來?就去思考這個東西。

沒有資金要怎麼辦?當然你可以自己存錢去做,你也可以借錢去做。只是我個人建議,存錢去做,或是你找一些股東願意相信你的試看看。不要把太多風險擺在自己身上,你出想法,你自己出一些錢,只是把一些風險分擔出去,這可能是比較保險的做法。你自己如果去借錢的話,你就想,這東西你都不確定會不會成功,然後你在借錢,你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很危險的地方,因為唯一確定的事情是那個錢是要還的。

第二個家人喜歡亂買基金,內容都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就隨便他吧,這個勸得聽的就是勸得聽,有些人那個財商就是沒有到,你講再多都沒有用。

那楊洪祥他講說:「股癌再推一些書。」

這個可能我冰島回來再跟大家推一下。

下一個 Wilson Hunt,他說:「我跟台大 Nick 都是你的忠實粉絲,每週都很期待。最近我的女友肥肥去歐洲度假,所以我過著偽單身的生活,而且不用吃他的實驗料理,嘻嘻。那 5 月 2 號是我的女友生日,想請癌大祝肥肥生日快樂,並叫他記得回家。」

肥肥生日快樂,晚上不要出入酒吧,看到什麼歐洲帥哥就不回家了。

下面會這個監森令,他說:「五星大推五星好評,個人提問。小弟本人 34 歲,在股場打滾第三年。去年我確診休養時,破完一個遊戲,那不知道為何突然覺得我好像虛度很多光陰。從那一天開始,不玩遊戲,積極執行學習和運動計畫,並加上本來就在執行的存股計畫。但今年回顧了自己的進展的時候,發現自己累了半死,我卻好像只有達到大眾認知的一般人程度。有種看到人家升等、換裝、遊山玩水,我還在村莊蓋房子的感覺。開始懷疑人生到我媽都說我有焦慮的傾向。那其實我是該繼續還是躺平就好呢?還是我只是庸人自擾?」

有一點庸人自擾。其實有那種對自己的不滿,然後跟覺得自己做的不夠,那是一個很強的驅使能力,讓你更強。其實我到現在每天都還是覺得自己是個廢物,雖然可能我就真的是一個廢物,那肯定也有些人也真的覺得我是廢物。但我相信我們聽眾很多應該不覺得,就算我是廢物,也不是那種最廢的廢物。

但你懂我意思嗎?就是我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因為我們總是會往上面看,誰的眼睛是往下看的?很少,就那種很自滿的,開始在唱秋說什麼,媽,自己退休錢擠,現在年輕人多爛,那種是往下看的。但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往上看的,所以你怎麼樣都會覺得自己不夠,我覺得那是蠻正常的,因為我也有這樣的感受,我朋友也有這樣的感受,很多人都這樣感受。

那只是做白工這件事情,確實是要好好思考一下的。就覺得說你存股計畫弄半天,然後發現輸大盤,這個可能就買大盤就好。有時候真的是這樣子,因為當你發現你的做法是沒有效力的,就是你花很多的精力,可是他打出來的成效並沒有一個簡單暴力的方法好,那就要思考自己有沒有做錯。但如果說你還是有贏這個研究,百分比可能不大,那沒關係,繼續加油,搞不好你可能可以越做越好。

就是你至少要知道說自己在正確的路上,我們不要說什麼都跟開盲盒一樣,要等到 20 年後才可以去判斷生死,這個一般人沒有這樣的屁股可以去等這麼久。我們一般就是每年就要去做檢討,你過了幾年沒有成長,就趕快換跑道,真的不要浪費時間,時間是最重要的。

好,下面有一個黃浩瑋,他說:「想問每年再平衡的使用方式?然後針對面板跟記憶體相關的股票,除了預測落底之外,會輔以技術面的部分,或是主力進出來評估進場時機嗎?然後最後麻煩用蠟筆小新的聲音對我太太嘉瑜說:『日文要好好努力學習喔!』」

好像不太像。那個,再平衡的使用方式,就是說你要先去規劃你自己的部位佔比是怎麼樣。就說你希望 ABC 股是 20、20、20,然後 D 股是 10,類似這樣的一個比例。那 A 股今年翻倍了,所以他在你的持股比例上,是不是他就會跑掉?他就不是 20% 了。這時候就可以把它賣掉一點,然後補去其他的東西,這就是在平衡的方式。

那再來就是說,這個預測落底,會輔以技術面或是主力進出嗎?一般來說,看產業的落底,我們只會看報價跟庫存,然後還有說目前的稼動率,會這樣看,自己以基本面為主,不會去看那種主力籌碼,至少我自己是這樣。但是如果你要看主力籌碼的話,我覺得記憶體看投信,一般來說都是蠻準的,我自己過去的經驗是這樣。

那技術面還好,不太看技術面,因為那個線圖一定都是超醜的,所以你現在看到一個什麼大紅 K 拉起來,很多時候就會再跌回原點,再測一次,像美光、Hynix 他們測了幾次。所以假設你用技術面就是追砍追砍,所以有時候我覺得都已經來到一個相對低檔,其實你要的就是說,基本面你掌握好之後,就是有點耐性,這樣比較好。當然你要使用各種方法都可以。

那下面這個無間合,他說:「帶您好,正在看霍華・馬克斯寫的《掌握市場週期》,其中有個論述想不通,想麻煩癌大開示。書中這樣寫:一、正面事件導致樂觀情緒;二、樂觀情緒導致願意承擔風險;三、承擔風險增加導致要求較低的風險溢酬;四、是要求的風險溢酬減少等於報酬較低;五、高風險資產要求的報酬較低,導致價格上升,而且更高的價格變得更有風險。其中第五項中,為什麼報酬較低會導致價格上升?這點讓我很困惑,價格上升的原因是什麼?感謝您。」

這個很簡單,就說今天有一個資產,它固定配息就是 5%,所以 5% 就是說,假設我今天 100 塊,我就配 5 塊給你。可今天市場大家都很樂觀去追價,這個東西被炒到假設說 200 塊,它一樣是配本來的 5%,就是 5 塊錢給你,除下來就變成什麼?2.5%。所以意思就是說,它隱含的報酬就是變低了,只是因為市場情緒,大家就去追,所以這個利率就會看起來沒那麼好。

就類似說美國國債,如果今天是開始被瘋狂的大買,價格上去,殖利率就會下降,你這樣看就比較可以去了解。但當然我們知道說,這個所謂的風險溢酬,它比較像是一個概念性的言語,就是說你沒有辦法很明確定義說,每一個東西都要值多少錢,那是一個概括的。就是我們知道說,當今天利率上升的時候,資產價格就是會下降,因為你可以用無風險套到這麼多的一個利息,那為什麼你要去承擔風險去買股票,然後拿差不多利息?所以這個資產價格就會下來。

所以它是一個這種相對,然後比較概括的一個討論。但這個價格上升之後,然後讓要求的報酬變低,從這邊就可以看出來。就說一個公司本來的現金流折算回來是這樣的一個錢,可是當今天股價被炒到很高的時候,你怎麼買都是不好算的。但為什麼這股價會上去?因為大家對於報酬的要求是變低了。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分析到現金流折算這一段,但整體來說,對於懂看的人來講,就變成是大家用一個不合理的價格,然後去做一個更低的報酬。這個就會發生在這種資金很寬鬆,或是說大家很樂觀的時候,希望這樣解決到你的問題。

下面一位這個 P-TRI,然後說:「主委你好,第一次留言。請問買台積電 296,賣 362,結果漲到 600 塊以上,原本存股如何抱住股票?是要雙眼矇、雙手綁住嗎?祝主委全家健康平安。」

對,很難。除非你一開始就抱持著你要長期持有。那你要怎麼樣抱持一個長期持有的心態?現在兩種,就是部位上限的控管,就我台積電買兩張,然後我再也不買了,我甚至錢去買別的,然後做好一個 portfolio,視為一個投資組合。那我在投資組合,我就可以放長一點。但如果說你把所有錢都押在這標的的話,其實你真的比較難做到抱長,真的比較難。你如果分散下去,是比較有機會做到抱長的。

主要是看你的故事是什麼,重點就是說你放在心中的故事是什麼。如果說你的故事是,台積電之後還會再繼續的成長,然後變成在未來的 AI 時代,一下大家都在那邊聚焦軟體,其實都忘記可能硬體的需求也是超大的。那這個硬體,大家現在都講說可能在 2024、2025 有機會 Intel 可以逆超台積電,現在有些人講。或者說三星是有可能就是說在這個製程的轉換上,有機會在那個時候會面臨挑戰。

但如果最後面,像台積電這次就繼續擴產,它那個資本支出其實沒有降的。雖然,但背後隱含的各式各樣的說法我們就不細拆了。但簡單講,那個數字大家看到是沒有降的。所以它搞不好可以直接在這一波的景氣修正,然後直接硬把人家幹過去,就本來人家有機會超車的,反而因為這樣子超不過去,很難講。

但如果說你的故事是看到這麼遠的話,那你當然就是要等到 2027、2028 再回頭看股票驗證,到時候再開盲盒看這個股價到多少。所以一般可以抱長的,就是他心中一定是有一個故事,只是故事實現的時間點可能比較後面,所以要願意等。

那另外一種,我自己比較常見到就是說他持股是有在分散的,所以他比較可以等。因為假設很集中的話,就是要盯著它、一直看著它,這種一般都比較難抱長,比較難。但當然也有像我們 MoneyDJ 來賓這樣,就他買了美光之後就一路抱到現在,還在抱,抱超久。要看,真的要看。但一般來講,我覺得有分散會比較容易抱住。

下面一個這個災災零四一零,他說:「想請問主委,可能是月經文的問題。有時候真的覺得投資股市是不是跟買房炒房一樣,對社會無產值貢獻的事情?」

首先,買房炒房跟股市,他們對社會都還是有貢獻。貢獻在哪?就是說這個融資的管道更加便利,因為有人要買,所以這個經濟流通是更加順暢的,這是一個。再來就是說,買房炒房或是說買股票炒股本身,它都是要繳稅的。你可以去 argue 說這個稅繳的不夠多,但他們是要繳稅的,所以他們是有一個成本存在的。這個成本繳的稅金,它其實就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所以你不能夠說它完全沒有貢獻。

那股市,我是覺得有更多的貢獻。就來說,像一些公開發行的股票,它要投資嘛,它現增嘛,其實你去參加它的現金增資,等於你是在幫助這個企業有資金去做投資,然後去給台灣人更多工作,你是要這樣看待它的。所以不要單純認為說什麼買股票或是買房地產,他們就是不事生產,這個可能是有點偏激的說法。

你可以說可能不合比例原則,好像美國有些在 argue 說長期持有的人其實應該也要再多繳一點稅或什麼的,你 argue 這個都還好。但是要直接講說人家對社會無產值,這個就是有點在硬凹硬掰了。因為實際上,任何一個在做股票交易的人,他繳的稅可能就是屌打那一堆,他沒有在做股票,跟他根本所得稅根本就不用繳的,一堆根本不用繳稅的,是這樣。所以你要說無產值應該是講沒有在繳稅的人,只要有在繳稅,不管是什麼樣的形式,交易稅、買賣稅,那個其實某種程度來講就是在對社會貢獻的。

好像有一個評域,他說:「小弟是安卓用戶,目前 24 歲,等了 3 年終於可以用 YT 留言。那想說從小資金到大資金的保險規劃歷程?他有目前老婆跟小孩,還在為老婆們做什麼樣的規劃?P.S. 不是保險業務員,單純好奇。」

保險我只在意那種,就是我自己可能發生之後會承擔不起,或是說不願意承擔的。像保險就是要保大錢,就是那種發生之後你可能會扛不起的東西。一些超額險、意外險,然後或是說這種疾病發生的時候的醫療險,這些東西可能才是買保險需要的東西。

那只是其實保險到某一個階段,就是你假設夠有錢的話,應該是不太需要再去保保險。當然我知道這個每個人想法不一樣,但我反而會認為說,你是錢不夠的時候,你才要去保一些保險,而且是必要的,要保一些保險。因為今天假設一出事情,你家又只有你在賺錢,你倒下,全家就倒了,就完了。

所以當你有錢之後,你的保險需求,我自己反而覺得會稍微下降。那只是針對一些那種,你可以用極高槓桿去敲動的錢,我還是蠻推薦的。像意外險、什麼旅遊平安險、搭飛機的險什麼的,那個就是說你付的錢超少的,幾十塊一百塊,可是你真的出事情,要賠一大筆,這個我覺得就是需要的保險。

所以保險的觀念就是說,你要去保那些你沒有辦法承擔的東西,或是說你是家裡的唯一支柱,那就一定要有保險。但如果你的狀況不是這樣,那未必。所以這是我認知。像儲蓄險什麼,我就覺得那都很好笑,保本的險全部都是唬小的,我絕對不會看這些東西。雖然都會得罪到一些人,但是我的意見,我自己身邊的朋友也沒有看過在買這樣的東西,真的,有一點財商都不會買那種東西。

保險就是讓它回歸保險的本質,不要把它跟什麼儲蓄、投資混在一起,說什麼這是強迫儲蓄的一個方法。好啦,如果你真的腦袋這麼差,你一定要靠人家強迫你你才會的話,人家拿槍抵著你才會做事情的話,那就去買吧。所以應該是說要看你的資金規劃怎麼樣,然後外加你本身條件,但本質上保險就是要去 cover 你沒有辦法承擔的東西。有這個想法,其實我覺得在買保險的時候就比較不會走偏掉了。

好,那這個 Logan 令說:「我想聊一下對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看法。」

這個找一集再來聊。

那下面會這個 OAQ,他說:「一、如果癌大買機車會買速克達還是檔車?都幾?二、癌大回 QA 都是沒有暫停想過,就能立刻回答問題嗎?羨慕腦筋轉速這麼快。三、平常看書之餘有在看漫畫嗎?是否有推薦的?」

那第一個,我在學生時代第一個買摩托車就是檔車,因為我覺得檔車很帥。那只是現在當然一律都是以速克達為主,因為方便。怎麼講,年輕的時候你會穿一些比較帥的東西,不舒服也要穿。老了時候就是一定要穿最舒服的,就算醜也沒關係,會變成這樣子。

那第二個 QA 是不是都是沒有想過可以立刻回答,算,基本上是的都是。那早期的話,有時候會卡住一下,所以可能就是要思考一下,要「呃…呃…」一些語助詞一下,現在的都可以直接接著,因為問的問題就是這樣子,所以其實習慣了之後就可以非常的快。那當然像前面那個問人格特質的,那個我就必須要停下來去做一下測試。那下面說有沒有在看漫畫?是否推薦的?比較少,比較少。

下面會紅紅,他說:「給問五顆星。想問癌大對於第三代半導體現在的看法有改變嗎?會認為是個趨勢嗎?Wolfspeed 跌到快歪頭了。」

每次 Wolfspeed 跌到快歪頭的時候,大家就會突然跑出來問這個。Wolfspeed 就是一個跌到歪頭,然後又會噴到歪頭的一個股票。其實我看法沒有改變,Wolfspeed 他在產業的這個體質,或者說市占率有改變嗎?也沒有什麼太大改變,Wolfspeed 就是 Wolfspeed,他是一個在 SiC 佔據領導地位的廠商。接下來就等他看八吋廠開出來,成本可以降到多低,我們再來看各家車廠的導入狀況是什麼樣。

但當然就像我們在聊特斯拉可能過去幾個月有提到說,他說要降 75% 的碳化矽用量嘛,這個對於市場上的一些碳化矽股其實有造成蠻大的打擊,確實啊。只是我們在私下考察,那時候大家講說他可能會使用什麼 HPP 方案、他可能會使用 MOSFET,什麼碳化矽 MOSFET 怎麼樣的一個方案。但是最後面就發現說,很難啊,就是他達到一樣的效果的話,他是真的很難去降這個成本。所以我們都在猜說,他只是目標是那個樣,可是不代表他真的可以降用這麼多。但市場為什麼要解釋,我們當然不知道。

那特別是使用 IGBT 的 solution,其實那應該是比較低階的車才可以這樣用。所以趨勢沒有改變,就是三代半導體,不管是碳化矽還是氮化鎵,在衛星通訊跟快充什麼的,這個都是沒有改變。新時代的材料,他的需求很大、夢很大,都是真的。只是股價像 Wolfspeed,他在高點跟在低點,現在用估值的角度來看,其實都還是很貴的股票,因為大家對他的夢就是這麼大,所以要稍微了解一下。

下面這個 GL 欠,他說:「Eda 您好,先祝您冰島之旅一切順利平安。想問兩個問題。一、有提到 Stanley Druckenmiller 的訪談,技術面走勢給基本面分析紀律。但像 Tesla 這種波動這麼大的,容易賣掉之後來不及接回就漲回去,如果是 Eda 會怎麼樣操作呢?我是抱著給他甩,有錢跌下來繼續加碼。二、Eda 對於目前市面上的自動駕駛排名是怎麼樣?聽取博的節目似乎對 Tesla 的技術評價很低,但我從國外文章的分析卻是對 Autopilot 的評價很高,不好意思,Ather System、SuperCruise 跟 Mobileye,希望沒有太長。如果老大您覺得長,可以盡量幹譙,幹完後還是要祝您好人一生平安。」

那第一個問題,我自己比較不會把同樣的標的高賣低買,我不這樣做。我比較偏向是鎖住部位,然後就是我可能買到一定的量,我就放著給他甩,我比較偏向這樣的。有些人跌下來會不會繼續加碼?就當然如果我今天覺得說,會比照我之前的做法,就是按比例丟進去。可是我不會說什麼他一直跌我就一直加,我以前的風格是,因為他一直跌我就一直加,但我現在就不是這樣做的人。

我比較偏向就這樣,你講的,Druckenmiller 這個用技術面給基本面分析紀律,所以我狂跌的時候反而不加。所以有時候就會變成,他狂跌也不加,然後真的漲回來說反而才想加,就很尷尬。所以,怎麼講,那有一點讓我考驗信仰的成分。我相信如果說你有認識一些價投人,他們都會跟你講說,價值投資之很多時候就要面臨信仰考驗,特別他們喜歡買在所謂內含價值比上面價值還來得低的時候。那一般這種時候會發生,就是市場上一定是有壞事,然後這個公司就是要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才會這樣。但是他們就相信說他一定會過去,所以這看你的這個資金控管跟部位投資的方式是怎麼樣。但我比較偏向是,我比較不會在低檔加碼。

那像之前回答給大家分享說,為什麼那個地方會加碼,就你有回去聽節目,就是我講會加碼的時候都是有理由的啦,就是有我自己的理由,但不一定會對,而且其實有些會錯。我的記錄都在那邊,然後就三百多集,也不是要講說什麼我記錄一定是好我怎麼樣,但是我算是蠻無私的直接把自己的,不論是成功或是失敗,都拿出來給大家檢驗。所以你可以參考看看我的做法,但其實做法真的很多,我沒有辦法告訴你說一定是怎麼樣。

市面上自動駕駛的排名,這絕對是特斯拉第一。如果說你是每個都試過就知道是這樣子。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喜歡去引用一些媒體或是說什麼認證的報導說什麼「啊,這個實際上只有 Level 多少」。那些我覺得就是看完就好了。好像之前賓士在德國那個 Level 3 就是,你要在高速公路上,要符合一些條件,要時速 60 以下。幹,德國高速公路是可以開超快的,你要開 60 以下,只有塞車的時候才可以用。塞車的時候特斯拉可不可以開,然後不用手放在上面?其實也是可以啦。

他為什麼不要去請這個認證?因為你只要從 Level 2 跨到 Level 3,你就代表說今天出事情,你是開的自駕的話,車廠就要負責。那特斯拉他們一堆車在路上跑,他其實怕出事。我覺得他就是要等到他的保險出來,然後保險業務出來之後,可以好好地去做責任歸屬。那他有去檢驗車主是怎麼樣開車的嗎?那個保費是有差異化的,他是用他的數據去跑,然後看你平常開車習慣怎麼樣,給你不一樣的保費。他這個規則都可以釐清清楚之後,我覺得他才會去請。

其實很多車商他不去請 Level 3 是因為 Level 3 只要一出錯,那個車商是要負責的,全部都可以怪給車商,所以他們會怕。他們可能要直接從 Level 2 跳 Level 4,然後等到可能機制都成熟、保險是有的,他才會去做那一條路。

所以這是我的看法,但我老實跟你講,一定有些人不買單我的看法,會覺得你就是在護航特斯拉。或者說,像我們平常講蘋果的一些東西,人家會講說「你看白癡果粉,花什麼他媽五、六萬買一支頂規的 iPhone,給人家當盤子」,其實這些東西安卓就有。我跟你講,有些東西到最後面會變信仰,他真的會變信仰。而且實際上我跟你講,我體驗,我覺得特斯拉最好,你體驗,你可能會給出不一樣的看法。

就要那些化妝品,我擦我覺得有效,你擦你覺得沒效,事實上沒有所謂的真相跟真理,真的,長大的第一步就是這明白沒有真相跟真理。等一下那什麼餐廳 Top 10,一堆是他媽買進去的,一堆是他覺得好吃,別人覺得不好吃。

所以當然,我們能夠去檢驗,他就是用所謂這個政府規定的 Level 多少,因為大家都要通過這樣的驗證,這可能是有一個公信力存在的東西。但是實際上這個東西,在業界實務上,就是有些就算他達到這個標準,他可能也不會去請,因為責任歸屬的問題。稍微跟你分享一下。

這一集就到這邊,我們下一集就回歸常態,在 Apple Podcast 留言這邊去做處理。未來假設有機會的話,假設這集的反應不錯,大家喜歡的話,我們可能再找個時間一次來回答 YouTube 的東西,就累積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來回答一下,照顧一下不一樣地方的聽眾。因為我們 Apple 的聽眾大概其實佔比就是三成,因為這個平台我使用比較方便,所以我們長時間習慣在這邊做回答。

其實老實講,大家的問題也差不多。其實像這種整集都是 QA 的,我是覺得蠻累的,沒有想到,就講完之後覺得好像精疲力盡,現在肚子超餓。平常我們分享的東西,可能比較類似是,反正我一個禮拜看到的東西、接觸到的東西、被弄到的東西、或是我自己介入的東西,然後出來跟大家聊一下,那個其實比較輕鬆。回答 QA,反而就覺得好像要動比較多腦的感覺,肚子超餓。

好,那這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