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57:💎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foodpanda 贊助。

foodpanda 是全台最大的外送平台,在全台灣已經和上千家餐廳合作,不只各國異國料理,還有台灣美食可以選擇,更有生鮮雜貨上萬種商品叫 foodpanda 送。目前 foodpanda 還推出了首次訂閱的優惠活動,即日起首次訂閱 pandapro 的消費者,只要輸入指定訂閱制折價券「gooaye1」,即可享首月免費的優惠,超級讚!

除此之外,每個月還有美食外送、外帶自取的優惠券可以領取。我一直以來都是 pandapro 的會員,因為它選項最多、速度又快,下午肚子餓就會直接打開手機下單,基本上每天都會叫一次。而且 pandapro 單次訂餐只要滿 179 元就可以免外送費,不用再為了去湊 199 元點其他根本不想吃的東西。在這之上,全台都可以點,完全沒有地域的限制。

pandapro 除了滿額就免外送費,現在上千家精選餐廳還有專屬的內用優惠,只要一個人擁有會員資格,整桌即可享 75 折起的優惠。pandapro 就是這麼划算!除此之外,部分精選店家還有外帶自取 5 折,最低只要 64 折。每天回家的路上買飲料、買晚餐,事先下訂方便又便宜。夏天超熱,出去買飯、買飲料全身黏,直接訂閱 pandapro 用 foodpanda 叫起來,不只餐廳、飲料店,生鮮雜貨也沒問題。

只要你是首次訂閱 pandapro 的新用戶,輸入專屬的訂閱制折價券「gooaye1」,就享首月免費。還沒有訂閱的聽眾快趁這個機會,用我的優惠碼來訂 foodpanda Pro。

---

兩天前,因為整個靠近桃園的新北市好幾區,為了好像是桃園的捷運施工,所以就全部停水,我們就全家跑去台北市住飯店,住一個寵物友善的飯店,還滿不錯的。雖然價格還滿貴,就是我看到那個帳單我就嚇到。當然其實我都不會去管老婆訂什麼,只是我實際上去付錢,才發現原來價格這麼貴。幹,台灣住宿真的超貴!但其實我會相信說這個價格是供需的結果,就是台灣可能真的很多人因為各種理由沒有辦法出國,就留在台灣,所以變成這個價格就超高,然後房租也很貴。

那不是重點,重點是說我在離開飯店、要 check out 的時候,對我老婆發脾氣,這件事情讓我過去兩天想了非常久。其實我之前跟大家分享過,當你今天工作壓力太大的時候,除非你是真的非常有自制力的人——我自己承認我不是那一種——我壓力很大的時候,你跟我講話我就覺得很煩,或者你跑來跟我講一些事情,我就覺得「幹,你那個東西一點都不重要,最好都不要跟我講,我很忙」。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想法,雖然我已經盡全力在壓制,而且我已經在過去的半年、一年瘋狂地調整自己,但還是爆發了。

為什麼?我覺得跟最近行情真的太好有很大的關係。就算一直跟大家強調不要有 fomo 情緒,但是老實講,我們自己都在 fomo 情緒,像我今天又把部位重新加到了他媽一百趴以上。那加上小部位非常小心,假設說真的出事情的話,就直接把它砍掉。不過意思就是說,因為你看到行情很好,你就覺得說自己應該要更花心思在上面,那有時候你就會忘記生活是要生活。

所以當我們就要 check out 的時候,我兒子在那邊跑來跑去,然後我牽著兒子、我老婆牽狗,然後跑去付錢。這時候我兒子就跑到酒精噴霧前面,就是那種直立式的酒精噴霧,你手伸過去它就噴酒精的。我就跟他講說:「No, no, no,你不要過去,不然會噴到你的臉。」因為那高度剛好對著他的臉,我就拉住他。然後隔一下,我手機在那邊下單,一瞬間他就跑去摸,然後就噴到他的臉。

噴到他臉,我馬上就趕快蹲下來安慰他,就跟他講說沒事沒事,要抱、爸爸拍拍。因為那個酒精很快就會揮發掉,沒有關係。可是在這時候,就在旅館的大廳引起一個騷動,反正各個客服人員就衝出來,想說要不要幫忙,要不要給你什麼東西擦一擦。我就說不用不用,大家別緊張,沒關係,這個酒精噴霧噴到,一下子就沒事了,他就是忍耐一下就好。因為你要叫我去什麼洗眼睛,那可能會讓他眼睛有更深的痛苦,就說沒關係,一下子就好了。

然後老婆本來在付錢,她也衝過來,就說趕快趕快,帶他去浴室裡面。這時候我就直接小推了她一把,就跟她說:「妳趕快去付錢,妳不要過來。」就是把她推走了。

後來我覺得這件事情真的非常的不好。因為我為什麼要趕快去付錢?因為我就希望說趕快付錢離開,我要去看我的盤。其實這個看起來是一個小事情,但對家庭的關係,我覺得長遠上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影響。所以自己還要再調整一下,我覺得我的心理就是,我要再更混一點,我真的要更混一點。因為真的花太多心思在自己的工作,其實有時候會對身邊的人非常的冒犯。

當然這不是一個好的理由,理論上最好的狀況當然是你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但我就講說我自己不是這樣理論上的好人,實際上我相信很多人應該跟我有同樣的困擾。當然我們不是去合理化這件事情,但當你今天很忙、或你正在很專心地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不是說什麼不可以多工,我本身是蠻多工的人,一幕可能開好幾個,同時聽音樂,然後聽人家節目在講什麼,看一下報告,然後同時可能眼睛在看發表會,那是今天早上這樣。可是這個是我的領域,我正在專心地做某件事情,這是我很熟悉的一個配置,我可以非常地投入在裡面。可是今天假設突然有一個外在的東西切進來,就要說這個酒精噴霧的事件,噴到臉上,然後你們一群人衝過來要我幹嘛、要我幹嘛,我就已經他媽的很忙了,然後你們要叫我幹嘛幹嘛,然後妳又不趕快去付錢、趕快離開這裡,然後你就會突然就爆炸。

那個爆炸雖然可能也不是說真的是很外顯的,不過在你家人或是老婆的眼裡,她就覺得說「幹,你怎麼這麼不耐煩」。所以真的要混一點,我的想法就是說混一點應該會好很多,真的投入太多在工作裡面,會變成是一個有毒的人。其實實際上,我們身邊很多在這種專職投資的人,他們脾氣有這樣嗎?我不知道,因為這種東西大家一般不會講出來,你也不會講出來。不過我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大多數、真的是絕大多數,都是全部交給保母,他們完全是沒有在顧家的,就是全部讓保母去處理,回家玩一玩小朋友,那個其實就等於是沒有在顧家。

其實我本來還是想過這樣的一個解方,我覺得有保母的話,應該會讓我可以更專心在工作。但是我老婆是堅決反對去聘請保母,一方面是她覺得不希望別人在家裡;另外一方面是她覺得我們的兒子讓我們這麼煩躁,因為可能到現在他都沒有辦法睡過夜,所以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會煩躁,那何況是保母?你說她不會有情緒嗎?我們相信專業,只是久了,那一定有情緒的。她照顧他,可能就不會像因為你是父母,所以你們就歡喜做甘願受,你們可能就比較投入一點。那保母可能就會想一些方法,讓他安靜下來,這個可能就不是一個好事情。她非常的堅持,我們為此吵過幾次架。

就是我認為「妳在搞我」,因為別人都這樣做,別人都好好的。然後老婆就說,別人這樣做不代表那就是對的。我想一想,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我又再一次被她再度校正、被教育了。我都覺得她是一個很好的煞車,她每次都幫我踩煞車。那就是覺得自己應該要好好把這件事情做好。

所以我知道很多人應該有跟我一樣的困擾,你可能會覺得「你知道老子他媽這麼拚命就是為了這個家」。可是你有沒有去問過你的家人,他真的要你這麼拚命嗎?如果說你的家人是真的把你的每一分一毫都花掉,真的像是把你榨乾一樣,那當然沒有什麼話好說,「幹,是妳在花我錢,妳還靠北我?」可是如果你的家人其實沒有要這樣子做,他對物質的要求也沒有很高,他搞不好要的就是一個好老爸、一個平凡人、一個可以陪伴的人,而不是一個可能在自己工作上獲得很多成就,但同時因為這樣子,他不可以陪伴家人,或有時候對家人會不耐煩的父親。

這個其實我在小朋友出生大概快一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節目有做很多這樣的反思,因為開始去瞭解說不能這樣子。只是有時候還是會發現,就當你可能以為你已經做好了某種妥協跟修正,可是等到事件觸發,你就會發現你做的其實遠遠還不夠,你要做的是更多。

所以我就是盡量反求諸己。以前會覺得我應該要靠一些外來的 buff 去解決問題,可能找個保姆這樣我就解決了,看大家都找保姆,一個不夠?兩個夠不夠?有些還請三個去照顧一個,這樣夠不夠?就以前會有這種——老實講就是用錢解決——的想法。但後來發現不對。

就早上來跟那個李醫程聊天,他說他跑去歐洲,然後回來幾天沒看到小朋友,小朋友怎麼韌體更新了這樣,從兩塊變成會拚八、九塊。他們那個韌體更新太快,你就會發現說你錯過很多東西,這個東西是回不來的。所以應該就是要好好地投入在這上面,要好好地經營自己的感情。

其實我覺得可以把感情經營好、把事業經營好,那可能做得還蠻平均的,是一個很不錯的人,這是我心中的理想。以前我會覺得那種專心把事業做好,做到一個近乎苛求的專業,那是很帥的人,但我覺得現在想法開始有改變。其實你會發現那都是一個選擇,它是一個代價,你要把某件事情做到很極端,你絕對是會犧牲非常多的東西。除非那種極少數,像以前高中會遇到的:「我不用看書,我沒有看書。」「你也沒有念?」「對。」然後考試考一百分,真的有這樣子的人,真的有,只是可能比較少。大多數的人,你如果要說在某方面做得非常好,你絕對犧牲掉很多東西。只是這個犧牲是不是一件好事?以前我也覺得它是一個好事,但我現在又覺得應該不是一個好事。

所以除了警惕自己之外,我覺得也算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因為我相信很多地方爸爸、我們那個膝軟陣線,應該很多是這樣子。他可能每天壓力都很大,很多時候人家講說,為什麼地方爸爸你開車回家,停在車庫裡面三十分鐘不出來,就是坐在車上聽音樂,也沒有做什麼事情,也不一定要滑手機,就是坐在車上。那個我們就拍拍胸脯,真的是互相理解。因為你知道,你只要露出你的臉,露出半顆龜頭,就要花錢,就要很多事情會接踵而來,又要腳長單人什麼的,就是你會有很多的壓力。不一定是說什麼你物質上真的沒有辦法,可是你光是想到你日復一日在做一樣的事情,你也不知道你追求的東西什麼時候會有更好的回報,同時又有很多壓力接踵而來,可能大家對你又有所期待,你就覺得你被壓到爆炸。那這時候可能就真的只要停下腳步,先停下腳步,重新整理一下,把那個先後順序理好,然後去好好地把事情做好,我覺得是蠻重要的,其實停下來是蠻重要的。

就是我一直都缺乏這個「停下來」這件事情,我好像從來都沒有在放假的感覺。雖然都會有人講說「你不是整天都在家?」「你不是整天在出國?」但其實,就好像我那天看幾個 YouTuber,他們在貼文裡面寫到,我們是臉書好友,你知道有些人會講說:「看這 YouTuber 超爽,整天跑去國外。」但是人家跑去國外,他整天都拿著攝影機照自己,那等於是他在工作。所以可能我們跑去國外,當然我們整天也在那邊下單,其實你還是在工作。雖然看起來你可能很爽,但是你不一定真的在爽,你可能其實從頭到尾真的都沒有給自己休假過。那因為這樣子,其實對自己的精神上也會造成一些壓力。

雖然有時候看身邊一些強者,你會發現他好像都沒有這樣問題,但你也不知道他們只是沒有講而已。又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 podcast 可以把所有的感覺都講出來,他搞不好只是沒有講而已,搞不好哪一天怎麼社會版就會看到他們。那種壓力都是需要抒發的。

所以稍微分享一下,就是那種自己一個小動作:「趕快去付錢!」然後發現我怎麼會這樣?我怎麼可以這樣做?覺得那個是別人的女兒,你怎麼可以這樣講話?那個是你兒子的媽媽,你怎麼可以這樣講話?我覺得是很糟糕的事情,所以真的需要好好調整。

那分享到這邊還是要稍微補充說明一下,因為你知道其實我們現在錄節目,有時候很尷尬的一點,就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我這樣講完之後,很多人搞不好就會在那邊傳說:「你看看,《股癌》kikadang,其實他打老婆,他回家幹 Ouchi、打人,喝完 Monster 直接回家打老婆。」沒有這樣的事情!那只是跟她說「趕快去付錢」,然後小推他一下。

所以我把這個感受講出來,不是說怎麼真的會打老婆,其實我打不贏老婆,老婆真的要動手應該可以直接把我秒殺掉,所以不可能有什麼打老婆的事情發生。還是要跟大家講一下,你知道我們講的東西,一個小事情會被人家放大,像之前有一次跟大家聊說,那時候要辦房貸,然後辦不下來,就是因為那個是建商推薦我的一個銀行,他說辦自家 OK,我就去找那一家官股的銀行,然後去辦的時候,他就開始在那邊講說:「你的這個股票不能認,你這個存款也不能認,你如果有薪水最好。」我說:「我就是沒有薪水的人。」他說:「你可以自己轉帳給自己,做了半年之後再來找我們辦。」就讓我超不爽,我就覺得是白痴官股銀行,講那種白痴幹話。

然後把這件事情講出來之後,你看,就有一堆白痴就上網就PO說什麼「他辦不下來,他的財力不行」。真的很多這種低能。那即便我們後面跟大家講說,其實真的是每家都輕鬆辦,最後面的代辦,每家都輕鬆辦,只是我第一家找到那個是卡住的,然後就會被放大解釋。所以還是稍微講一下,就絕對不是有什麼很誇張的情節,那其實就是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分享出來。

---

接下來我們進入市場的話題。當然先聊一下蘇媽 AMD 的發表會,這個發表會其實我看了一直想睡覺,所以我沒有看完,我是等到隔天醒來才把它重播看完。他的發表會一開始就是找他的各個合作夥伴上來,吹捧說他們家的東西多屌、多快、多厲害,這個搞得很像之後面的大合唱一樣。先找 Meta 的代表上來,這是 Microsoft 的代表,這是 Citadel 的代表,然後之後面太大和唱,收錢收我的朋友,就是給你釀了一個味道,大家上來讚美五星吹捧。

那前面東西都不是我想看的東西,什麼 Genoa 或是 Bergamo 那個都還好,我在意的東西是他要聊 MI300、MI300A、MI300X,就是他的這個加速運算,Nvidia 把它稱為是 Accelerated Compute,當然 Meta 的說法不一樣,他們都會有自己的玩法。就要說像 AMD 喜歡把自己的運算的這個東西叫做 APU,那有些喜歡稱為是 XPU,那有些有自己的名字。那 AMD 這個當然就可以視為是對標 Nvidia 的一個競品,對標 A100、H100 的一個競品,就是這個 MI300。

那先稍微聊一下這個 MI300 我們目前知道的訊息。它一個 wafer 上面大概可以做 15 到 25 片,當然聽起來範圍非常廣,但因為這個還沒有開圖,所以我覺得 MI300 還有一點肉可以吃。因為像 Nvidia 的 Genoa,它的一片上面有幾個 die,然後到後段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態,他的供應商我們全部都講完了,因為大家都已經跟開圖一樣了,所以我覺得那個東西現在上車可能就是一個末班車,因為大家都知道了。可能就是有些公司的 EPS 還沒有估到很準,所以他有一些上修的空間,可能在那邊或是說估值上修,但是基本上已經開圖開到很完整了。

那 MI300 其實目前開圖的狀況還沒有到很完整,所以有些數字可能那個 range 比較大,我們就稍微報告一下。它的一個 wafer 上面大概可以做 15 到 25 片,那它其實是有 CPU 跟 GPU 兩種晶片把它拼在一起,有各式各樣的組合,有全部都是 GPU 的,有 CPU 加 GPU 3+6 的,所以它的規格不一樣。那當然它的一個 wafer 上面可以做幾個 CPU 跟 GPU 可能也有所差異,但整體來說,反正平均值大概 15 到 25 片。那我自己猜想大概是 15 到 20 片之間,假設你去看它的晶片尺寸的話,應該是這樣子。

它也是採用 CoWoS 的封裝。那 CoWoS 封裝,目前在台積這邊最大的客戶就是 Nvidia,Nvidia 今年大概是 4 萬多片,那可能有機會上修到 5 萬多片,那到明年可能就是 6 萬多到 7 萬片之間。那第二大客戶就是博通,所以博通也是一個要密切關注的對象。第三大客戶就是 AMD,AMD 當然也包含了賽靈思在裡面。所以它在今年就我理解,差不多是一個 7K 的量,會用在它的 MI300 上面,大概會在第四季,這個之前有跟大家聊過,大概第四季的時候會出一個量。那 7K 的量你去算,它一個 wafer 上面有幾片,就可以知道說大概會有多少的顆數出來。

那到明年可能可以到 1 萬到 2 萬片之間,但一樣這個數字都太廣,那我自己抓大概是抓 1 萬 2 到可能 1 萬 5,差不多是這樣的一個數字。那這樣其實也是符合今天海通開出來的報告。只是海通的報告說怪怪的,他寫 20 萬片,但後來有人跟我講說,搞不好那個是抄報告的人寫錯,應該是 20 萬顆。因為如果是 20 萬顆,你用前面的片數去乘顆數,就對了嘛,數字又對起來。只要前面那個 Q4 他寫說 7K 片,那是片,所以有時候那個片跟顆,單位不一樣,大家就會有一點打架的味道在。

所以今天來講,他的量當然不會比 Nvidia 大,只是可能,就算他東西做出來,確定是好用的話,那可能後面有機會可以成為一個 second source,就是在 Nvidia 之外的一個替代選擇。因為 Nvidia 目前的狀況是,大家想搶貨都搶不到,所以可能就會選擇退而求其次,去用 AMD 的東西。這時候會講說退而求其次,即便蘇媽可能在這個發表會上面吹說他的什麼 HBM 通道、速度、密度什麼都更好,但沒有辦法,因為它是一個軟硬結合的東西,Nvidia 在軟體的部分還是非常強大,所以很多人都是使用 CUDA 在開發的,所以他就是有他的優勢存在。

但也不是說 AMD 不行,AMD 可能有更好的性價比,他可能可以用更好的價格去競爭,他可能不需要像 Nvidia 這麼高的一個毛利,這是 AMD 的優勢。那目前就有理解一些 Cloud Service Provider 有開始在採用,聽說第一大客戶就是微軟,目前最快跑出來的。那微軟可能是透過廣達這邊去出貨,那上游的又是緯創,緯創真的在這一波很多都有吃到。那聽說品牌似乎是在 HP 這邊也是率先導入,所以其實各大客戶都開始在採用。

我自己想說,供應鏈可以注意的除了卡片可能是緯創做的,那 ODM、OEM 廠廣達、英業達,或是技嘉下面的技鋼,這些應該都是,或者大家可以直接去查 AMD 的 ODM partners,他 ODM partners 列出來的那些人,應該都是有機會可以拿到,只是可能每個人的份額大小不一樣,因為可能還是要看客戶找誰下單,那下的量是多少會有差距。但大家都知道它有拿到單,只是可能在拿到單之後的測試都很不錯的話,可能就會往上拉。所以前面講到的,可能到明年有個 1 萬多片,那就有可能會往上拉。只是還要再觀察一下,目前我們還是會認為說市場的首選會是 Nvidia,那可能有機會才會去採用 AMD 作為制衡 Nvidia 的一個手段。然後等到各家公司自己的 ASIC 開始放量之後,那可能更有談判空間。大概整個市況會是這樣的一個情形。

那目前我們觀察下來,大多數的供應鏈會跟 Nvidia 的是重疊的。那可能少部分本來 Nvidia 不會用到的,像是可能 CPU socket,那這個在 AMD 這邊會用到。再來可能一些 ODM 指定的散熱供應、電源供應,有可能會是不同的人。那我覺得如果是不同的人就可以觀察,如果是同樣的人的話,可能前面的漲幅已經 pricing 進去都是有機會的。

但我還是相信 AI 是一個大題材,不是說什麼各玩一波就會直接回到原點。我相信有些會回到原點,就如同過去幾集跟大家講的,有些的那個數字算起來是完全不對的。那最近其實市場就開始有修正的消息,那個數字不對的就會下手,果然開始有修正的消息。但是,我相信真正受惠者,他是會持續地往上走的,這是一個強多的大題材,所以可能有一個一兩年的光景,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所以大概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 MI300 就是基本上針對效能的部分,什麼 2.5 倍強大什麼的,那個我們就不去講,那個是他們那種行銷的數字比較多。雖然我們真的相信他有這樣的表現,只是我們可能比較在意的是所謂賺錢的機會在哪。AMD 他賺錢的機會就是,東西如果做得好,大家採用,他有機會成為一個非常有利的挑戰者,去搶 Nvidia 的一些市場。在 x86 的表現上,目前 AMD 的表現都非常的好,所以整間公司是位在一個很棒的地方。只是當然要去挑戰在 AI 市場裡面佔比八成以上的 Nvidia,那是一條慢慢長路,不會這麼容易。只是因為他的東西便宜,就有機會,性價比好的東西,真的大家就可能會去採用你來當成是一個第二的選項。

再來在供應鏈的部分,可能是我自己會比較關注的東西。如果是跟 Nvidia 重疊的東西,我可能會自己稍微的跳過,因為我覺得這個東西就炒過了,可能市場都已經 pricing 進去。而且你用片數來算的話,Nvidia 今年可能是 4 萬多、5 萬片,那 AMD 是 7000 片;那明年 Nvidia 可能是 6 萬多片,那 AMD 是 1 萬多片。所以你就知道說其實 Nvidia 的量還是比較大,大很多、大非常多,所以主要看 Nvidia。如果是 Nvidia 跟 AMD 都有吃到的公司,在 Nvidia 這邊可能就已經反應完了。那如果是只有 AMD 的供應商的話,那這個可能就還蠻有機會的,就是可能市場還沒有看到這一塊。但目前看起來其實大多數的東西,我認為在 AI 的浪潮上面,其實他們都已經是有所反應的。

所以,就是說是一個長多的題材,是長多的題材。你都知道說他過程之中可能會有一些大修正,就好像一些大長多的標的,在過去可能他 drawdown 的時候也是可以 drawdown 40%,你要怕的是這樣的東西,而不是說什麼這個東西是假的,它應該不是假的,它是真的。

那前面有聊到說蘇媽在講說他的 HBM 比 Nvidia 厲害多少,那其實你懂看就知道說 HBM 是一個關鍵,HBM3。那目前海力士還是一個最大的王。那最近開始有聽到美光的一些好消息,就在我講說「幹,美光好像不會拿到東西」之後,然後就開始聽到說有拿到它的認證。就是它的速度表現是比 Nvidia 要求的還要好,好的一點多倍。這個當然目前還是市場的一個消息,新聞也沒有報,所以可能,不然就是你比較保守你就等新聞出來,應該都還是 OK。那只是我聽到的是應該是有機會,就是他應該是有獲得 Nvidia 的單,那可能在之後會開始出貨,那應該也會切到 AMD 裡面。

所以你知道這個 HBM3,它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元件。基本上這個,它扮演的角色之重要,你可以從一個案例裡面看得出來。就是我最近一直以為說 A800 跟後面可能 H800,就是出給中國的版本,它可能是晶片有去做一些調整設計,然後可能去讓它表現沒有這麼好,所以它是一個算力沒有這麼強大的東西,才可以出給中國。我一直以為是這樣,然後後來才發現不是,他沒有去做晶片設計,他就直接把那個 HBM 拔掉,幹,超北爛的。所以他直接去拔掉這個高頻寬記憶體,那同時去挑可能在一個 wafer 上面表現比較差一點的顆粒。所以那個最好的顆粒跟最差的顆粒,差距不會太大,但他就是去挑比較差的,然後配上比較少一點的 HBM,然後就出給中國。你就知道說這個 HBM 在裡面扮演的角色之重大。

那只是這個 HBM,它目前在各大記憶體廠裡面其實那個佔比都是小的,它是一個小的、但是成長性非常好的一個東西。所以我在想,如果假設你要找比較純的,可能要找 HBM 的 IP 相關的公司,那可能比較純的。但如果你是壓什麼海力士、美光,就知道說他是一個小業務,但成長很快。這個業務可能終有一天不知道你會佔比到 10% 吧,就像可能台積電的車用目前看起來也是個位數,我們就相信說在 2026、2027、2028 那個數字會往上拉,到最後他就會長到很大。那你要等到長到很大的時候再買,也不一定。

所以稍微跟大家分享,就是說 HBM 可能是在這個伺服器運算裡面非常重要的看點,應該是伺服器運算裡面非常重要的看點。

那除此之外,上週跟大家提到說,就我現在開始比較小心嘛,那只是為什麼最近又開始 fomo 回去,沒有辦法,把這些東西打到條件,我們還是要把部位敲進去。只是我開始有把資金移向一些可能市場裡面爹不疼、娘不愛的東西,像是車用。大家知道特斯拉已經連續漲了十幾天,非常屌。就前面不是還蠻多 Q&A 在問特斯拉嗎?下面你就看不到人家問,幾乎都這樣,下跌時候會問為什麼,上漲的時候都不會問,上漲的時候覺得說「你看,我早就知道了」。所以還蠻有趣的一個現象。

那車用有可能是下一波大家會看的東西,最主要就是因為在中國這邊是有補貼出來了,那所以看起來就是什麼東西都有先救,但是先救車子。那車子的相關供應鏈是我自己會去注意的東西,因為蠻多在前面都在休息。所以可能覺得說像是 ADAS 相關的元件,或者說車用的鏡頭、導線架,或者是電裝、軟裝,或是裡面的車用半導體,這個應該都是我會想要密切注意的東西。

以及另外一個真的非常差的,就是消費電子裡面的高速傳輸線材,這個我還不太確定,這個可能要等到,因為我有去約一些朋友來瞭解一下。那如果說之後發現這個東西是有機會的話,就假設說消費性真的有復甦的話,一些線材是有機會的話,那可能這個就是下一個可以去注意的東西。因為我本來在想說,假設我今天要重新的介入消費市場的話,我要買什麼?因為大家知道消費市場非常爛,那手機非常爛,那手機其實很明確的知道可以買什麼,所以手機這塊我有去進去賭它有一個復甦。那消費市場可能就是這個高速傳輸的相關公司,可能還蠻有機會的。

因為怎麼講,就是說整個消費性市場裡面,本來會壓的東西,就好像那些 OEM、ODM,我們會看;那筆電廠跟 PC 廠會看;然後再來就是顯示卡廠商、主機板廠商會看。可是問題是這些東西都被 AI 帶上去了,等於說 AI 提早讓他們走出本來應該會持續更長的一個修正,我相信是這樣子。那什麼東西還沒有被 AI 帶上去?就那種比較純的消費用的電子商品,或一些線材、接口、connector 什麼的,這些東西我覺得就是目前市場爹不疼、娘不愛的東西。那當然有可能你進去一等,就等半年以上,假設消費復甦沒有這麼快看到。所以這要自己評估清楚,像我就覺得說我的資金是有耐心等的,OK,我就開始去做這樣的一個布局。

我可能就是選一個母雞,然後選幾個小雞。母雞就是可能在業界裡面最強大的公司,那小雞就是一些有沾到邊、可是它技術沒有這麼先進的。就是假設他們可以吃到整體復甦的話,一個是穩健的選擇,一個是打暴擊的選擇,會這樣去做一個高低配。其實我現在蠻多東西都在做這樣的一個高低配。所以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覺得車用應該是有機會成為一個接棒的題材,假設說 AI 要稍微休息一下的話。

那消費性可能就是不知道 Q3、Q4,消費旺季的數字開出來有沒有機會。只是可能手腳快的人,就是等到反正我眼見為憑,數字有開好,拉一個什麼紅 K、大綠 K——美國綠 K、台灣紅 K——我再去介入。那有些人可能有點耐心的,就是提早布局,到時候也不用追這種最高,就是看個人的布局的狀況怎麼樣。所以稍微跟大家更新一下目前市場的一個狀況,然後前面聊一下 MI300,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那接下來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萬華金城武是我啦,他說:「不玩了,把錢還我。第四次留言。主委好,小弟使用股票質借跟房屋融資,投資三年多,利率 2.1%。主要投資台股,總部位 1500 萬,其中 500 萬資金,1000 萬借貸。一併持有富邦正二(約 1.5% 的部位)、00692(約 16%)。原本想用正二作為大盤修正超底的工具,但最近台股不回頭的往上走,沒有機會加碼。以最近五年股市有牛熊循環、加速輪替的態勢,是否該保留資金跟股息優先還款?等下一次股市修正,那感覺三年內就有修正的機會,此時剛好已經大幅還款,更有底氣超底加碼,目標把正二補到 15% 的部位(230 萬)。請主委唱姚可傑的〈永遠不回頭〉,祝台股永遠不再回到萬三,群友們都賺大錢。」

我不認識姚可傑是誰,但這首歌是那個〈永遠不回頭〉那首嗎?

> 不管追得多高,天涯海角我,身旁有你活著,多麼好……

好,這首歌送給你。加自己隨便下 comment 的。好啦,前面提到的,他配正二跟 00692,然後正二的部位只有 1.5%,就算他要湊到 15%,這個算是很保守的一個配置。只要你知道你自己要衝三小,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這個聽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我知道有很多鼓吹正二,就是整天都叫你梭哈的,那個梭哈你就有很大的問題。因為這個東西還是有它風險存在的地方,就是假設遇到單向行情,很明顯的往下灌,那我們超級大股災,它可能會脫鉤到之後都很難追回來,是有這樣的一個風險。不要說什麼安全無虞,在股市市場裡面,我們就是盡可能要去防範一些風險,我們都是以防範風險作為主軸,不是那種跟你講說「風險低,那我們就是菜逼巴」那種。所以盡量都要有所提防。按照他的做法,他是有在做配置的,那資金規劃也算是蠻明確的,我想不到任何要吐槽你的理由。

---

下面一位,Polish ABC,他說:「主委安安,回想一開始從耳機孔插反、及膝軟開頭,都會報時和經歷各種市場週期,到現在我也從準備考試的學生到現在的碩二。不是要來爭取感謝狀,記得第一次留言是來請教人生課題。那近期因為憂鬱和各種原因,在碩二的下學期決定休學,從準備考試到現在花了快四年,一切都化為烏有。今年我已經 28 歲,還沒有正職跟實習的經驗,也沒有什麼專業的技能,臉也很普,加上心理的狀態不太好,導致求職有一點碰壁。休學到現在都待在家裡,人生變得毫無鬥志,也不會追求物質上的進步,並且會感到害怕與人接觸。想問如果主委是我,會做什麼事情來改變現在的狀態?還是已經無解到人生重來了?」

兄弟,非常感謝你從一開始的支持。我不是耳機孔插反,是麥克風用反。那,我感受到你的那種無助跟憂鬱,但你才 28 歲。如果真的要重來的話,如果你今天是 45 歲、一樣的狀況,你說重來我們考慮一下。不過當然,不要整天講重來這種話,開玩笑的,我意思就是講說還年輕,28 歲還年輕,真的。

所以,我覺得先把自己的心情調適好。憂鬱這種東西,它很靠北的一點,就是在裡面的人走不出來,然後在外面的人覺得說「你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你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所以你不能夠叫一個憂鬱症的人講說:「不要憂鬱,趕快走出來!」那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而且有時候很難過的一點,因為可能身邊有些朋友是這樣子,他那個憂鬱真的會帶他走向一個滅亡,而且其實就算你重來一百次可能都救不了他,你陪他聊天、你把他送去找醫生可能都沒救,就你知道你能做的都做了,所以它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在我看來,我就覺得先把憂鬱給治療好,不要去想其他的東西,先把這個給治療好。那當然可能在自己的這個面向上可以做一些努力,但大多數可能先聽醫生,看到他給你什麼樣的一個建議,看是藥物輔助還是說怎麼樣,反正先看醫生就對了,絕對是先去看醫生。

那再來,我覺得找到自己的人生中的目標很重要。因為即便像我自己,不知道,就等一下想說我什麼,我其實很正向吧?我也不知道你們覺得正向的點在哪,很多時候我也提到一些比較負面的東西,像什麼「媽的,有時候覺得自己不要醒來算了」。為什麼?我覺得真的會有這樣的想法,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那當然有時候我覺得,不知道,你就走出室內,到戶外吸個空氣、流個汗,突然覺得心情變好。或者說去做有氧,幹,有氧真的超有效的,去跑步一下。重訓雖然對你的身體非常好,而且它甚至比有氧更有效果,就是講說用這種訓練的密度來看,但有時候有氧跑一下,那心情真的有差。所以我覺得你可以去跑一下,去外面呼吸一下。

我不會鼓勵你一定要強制 push 自己去見很多朋友,把自己曝露在眾人面前,因為是我反而覺得這樣我會更憂鬱,這個要看人。可能別人會給你這樣的建議,就是你還要出去交朋友,但是我覺得我解決問題都傾向往自己的內心去解決,找朋友我只會越難過。所以可能就是爭取一點自己的時間,去坐在戶外,然後去跑步一下,可能去找個讓你生命會產生意義的東西。即便這種東西很多時候它不是你去找來的,它是自己跑來找你的,就是你可能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但隨時保持樂觀。

如果有什麼樣的 update,就歡迎你隨時都回到這邊留言,我給你一個優先的權利,我們會念你,不會跳過你。希望你把自己治好,還是先尋求專業的幫助。我很高興你會想找我的幫助、問我的意見,但是這種東西先找醫生。可能我能夠做的就是不知道講一些幹話讓你開心一點。

---

下面這位,皮卡丘起來,他說:「五星吹一吹。自己一開始進入股市,認為 ETF 股債配置就是唯一的真理,其他都是屁,不屑一顧。直到後來意外接觸到癌大節目,聽到投資界的各種操作方式跟多面向,終於不再自我侷限,對各種操作方法都能夠敞開心胸去理解,從中學習自己需要的。那漸漸能夠感覺投資視野也有所成長,真的是太感謝有癌大的節目無私分享。那另外身為美股小菜雞,想問幾題關於美股 OTC 市場的問題。一、股票代號後的 Y、F 有什麼差別?如 TCEHY 跟 TCTZF、LVMUY 和 LVMHF。二、兩者實際上的差異。三、美股會分兩種原因是什麼?四、如果要買,身為台灣投資者比較適合買哪種?那最後祝癌大股海永遠獲利,Lisa 青春永駐,諾亞頭好壯壯、健康長大。」

非常感謝皮卡丘起來。我先講一下,我不會去吐槽什麼 ETF 股債配置殺小的,那個東西我非常認同。其實你聽我的節目就知道說,我基本上是把各個門派好的東西,我都自己弄起來變成我自己的一套做法。我覺得在股市裡面,很多人之所以會有防禦心很重,是因為其實他自己也不太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所以他會用很抗拒的手段去加強自己的信仰。先射箭再畫靶,很多人就是會做這樣的事情。

所以在我看來,我基本上我不怕去接觸各種東西,我也不怕我的信仰被挑戰,我也不怕說什麼我被統戰,還是說什麼用了什麼中國平台,還是說什麼用了美國的平台被左膠洗腦,因為我都相信我自己有那樣的判斷力,所以我可以去看各式各樣的東西,不太受到他們的影響,去擷取他們好的東西。這點我覺得我自己還蠻幸運,就是我可以做好這樣的東西,可能腦袋也沒有那麼樣的一個僵化吧。那不是說那些東西不好,就只是說每個東西我覺得都是有它的優缺點,沒有一個真的無敵的方法,但是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沒錯,只是可能有些方法是更適合自己的,我的觀念是這樣子。

那再來他提到這個問題,這個上古集數有人問到過,只是我們現在稍微複習一下。那 Y 跟 F,剛好自己有點忘記,應該是這樣沒記錯,Y 就是 ADR,就是說在美國上市的一個存託憑證;然後 F 就是 Foreign Stock,所以等於是你類似用複委託的方式去買它。那他講了這個兩個標的,前面這個應該是騰訊,然後後面就是 LVMH。

所以如果你是買 F 的話,有可能費用會比較高,但一般還是要看券商的規定,你稍微去瞭解一下。因為我之前一直都認為說 Y 是比較便宜,而我實際上買 Y 就是不用再額外負擔手續費。但後來在我的 Telegram 裡面,有群友表示說他買 Y,然後被課了很高的手續費,所以這要稍微瞭解一下。理論上 Y 應該是便宜的選項,因為他是在美國上市交易的,就類似說你在美國去買 TSM 的 ADR,這樣的感覺,所以美國交易者可以直接買。那你要去買,假設說 TSM 有個 F 的話,變成說你是去買台灣的這個台積電,然後可能券商就會收一個手續費。

所以理論上 ADR 是比較便宜的選項,但我聽到聽眾有回報說,他買 Y 跟 F 然後都很貴,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因為我自己的地位比較好,因為我在裡面放的錢比較多之類的,我不確定,你要稍微瞭解一下。但理論上 ADR 是會比較便宜的選項,然後 F 是 Foreign Stock,所以它會稍微貴一點。

那會分兩種原因就是,不知道,就是它有各自的需求吧。有些東西會把它拆一部分,像台灣的台積電,就是好像拆了大概 15%、20% 吧,然後放到那個什麼花旗裡面,然後在美國上市給人家交易嘛。這個每個公司的規劃不太一樣。那有些沒有在美國這樣上市交易的,可能就是透過 F,你可以在美國這邊去買到他的東西。所以對,它是有這個差異存在,那理論上應該是買 Y 會好一點。

---

下面這位,不要念我的暱稱,我忍住,因為他還是念,然後說:「嘿嘿,你念了。癌大安,我是個幾乎都丟 006208 的指數菜雞,身為一個從山頂買到現在總報酬終於回正的人,我自認還算有點心臟敢在股市下跌的時候繼續抱指數,所以最近想把正二當成長期都不動的投資。請問應該是要把未來的投入,撥一部分進入正二就好,還是可以砍一些現有的部位下來做轉移呢?祝癌大一生平安,住飯店都有免治馬桶。」

大家小心看,真的超多人開始在問槓桿,真的超多人開始在問,我沒有騙你吧,我就說幹,我預期就最近人家問這個,感謝大家都會問,自己要小心。但我們就是相信股市長期向上,只是有時候你在過程之中,你放太多槓桿,你就爆了,你就被洗掉了。

沒關係,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假設你要配一點槓桿部位的話,你可以當然砍部位直接配一點,沒有問題。你也可以透過入金的方式去,只是它增加曝險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比較保守一點就是透過入金的方式,可能我從現在開始入金就買多一點正二,長久下來可能正二的比例就會上升。理論上正二這個商品,它不太適合成為你的部位最大的主軸。如果它是你部位最大的主體,代表你可能是一個比較進階的操作者,講好聽是這樣,講難聽也可能就是一個爛賭徒。如果說你根本就沒有什麼績效的支撐,你就直接看人家說好,你就跑去這樣買,你就是一個爛賭鬼。

所以我們講一講,確實還是要一直強調,這個商品當然它在大多頭的背景之下,它可以帶來比方說正一更好的報酬,多於兩倍,或正三高於三倍的報酬。但有一個很近的案例,我們不要講太久,我們講比較近的案例,去查一下 SOXX 跟 SOXL,三倍做多半導體。SOXX 已經要回到前高了,SOXL 還距離超遠。當然可能拉長一點,假設這波多頭走個五年,我相信 SOXL 會後來居上。但假設後面又開始震的話,你就會發現說,幹,它整個已經脫鉤掉了,所以它是有風險的。

我覺得這個東西,我知道市場沒有人在推,就像前面什麼指數派的、ETF 股債配的人,你知道那種很極端的信徒,就是會「萬般皆下品,唯有這東西好」。我覺得這只是一個比較不好的想法,我自己真的是這樣認為。但當然你要去當人家信徒、你要去拜佛,都是你家的事情。只是我們就是沒有辦法跟大家推廣說這種有潛在爆炸機會的東西,因為爆炸機會其實不低。就美國以前有這樣兩倍的東西,後來發生的事情怎麼樣,大家可以去了解看看。

理論上,如果是多頭行情,你抱著它會讓你更賺錢沒錯,只是你要知道說你獲得這個,它其實就是,你不能算他是超額的報酬,它比較像是兩倍 beta。你吃兩倍 beta,那你可以有兩倍 beta 的上檔,是不是就代表你承擔比別人多一倍的風險?如果這題你答 Yes 的話,你已經知道你要買什麼,那就承擔這樣的風險。所以稍微理解一下,那我覺得用配置的方式,然後可能每半年、每一年做再平衡,它可能在部位裡面放個幾趴,這個就還好啦,這個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很多人來問,我相信他就是想要 all in,那自己要比較小心。

---

下面這位,Master9菜,他說:「投資請益,出糗 story。五星吹,癌大你好,我是剛入社會的新鮮人,目前想要信貸一百萬,利率 1.5%,一個月內全部乾進去 006208。每月的償還本息大概是薪水三分之一,跟原本每個月要定期定額投 006208 的金額差不多。因為剛出社會,那會有很多需要學習的,不想要放太多心神在股市,但也想要參與股市。自己做一點功課發現說單筆投入比定期定額的年化報酬率有機會更高,複利威力更大。想請問癌大這個方法,我有忽略哪些需要考慮的事情嗎?祝癌大一家平安,林口不要再停水。Master9菜不要變出糗 story,但變秋口的朋友我 OK。」

OK,林口沒有停水。好,這位兄弟他提到說,他如果借錢的話,他償還本息是薪水三分之一。那如果你又自覺你的薪水是穩定的話,你要開一點槓桿,當然這個就是人之常情。我自己是不鼓勵槓桿,但你要這樣做,我不會說有超級大的問題。但是,首先第一個,你看吧,又一個來問槓桿的。我跟你講,行情一變,大家的心態真的變超多的。所以你要知道,在空頭的時候,你回去聽半年、一年前的節目,真的是沒有人會想要問槓桿,大家都在問說什麼東西是不是不要賣掉、是不是要先砍掉。你真的遇到挑戰的時候,你才知道說那個挑戰是不好承受的。在大多頭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反正我今天買明天就賺錢,根本就沒有什麼信仰跟壓力的考驗。

所以,首先,評估自己的承受度是很重要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會嚴重高估自己的耐受度,都會覺得自己可以,然後真的遇到的時候就是沒有辦法。

那再來講你後面講的東西,對,理論上去投指數的,台股跟美股的回測,就是一筆投入,你有錢你就直接幹進去。就要說我今天有一百萬的存款,我就直接幹進去,我要投資我直接全幹,我不要說拆成十萬十萬然後分成十二個月;那我每個月其實要投入我就全幹,我不要說拆成什麼第一天多少錢、第十五天多少錢。理論上你一筆幹入的期望值是最好的,這個是過去的數據佐證。

但是,有很多反例可以跟你說明。像那個 LUBJ,所以比較生硬一點,但是我們私下會有聊天,他有跟我提到,他說他自己就是一個一筆幹進去反例,因為他剛好幹在山頂。所以其實在過程之中是非常痛苦的,雖然有些東西現在真的就開始回本了,但他可以感受到那種為什麼人家會講說,就好像你這個槓桿型 ETF,你幹在山頂,然後它下跌就脫鉤,它的 SOXL 距離回本還超級遠。再來就是可能有些東西跟自己預想的不太一樣。他這邊有授權我講的這個故事,但是我覺得他應該是 OK 讓大家理解到,他是一個案例。就是說他有遇到這樣的一個狀況,所以其實真的不要高估自己的耐受度。他是有耐受度的,他現在很多都會回本,還蠻屌的。那只是我相信大多數人是耐不住的,很多應該就會選擇直接把東西都看光光。

所以當然一筆投入的效果最好,那這個就是我很喜歡舉的例子,就是說你去健身房吃水煮雞胸肉跟每天練,你就變壯了、你就變瘦了、你就變漂亮了,為什麼不要做?就講得很簡單,實際上去做你就知道那個挑戰在哪。所以今天還是要做一些防呆的機制,讓自己真的遇到那種挑戰的時候,可以扛過去。

---

下面一位,菜雞吃久菜,他說:「我只是想要好好做事。癌大安,請問對於公司中開會沒有效率的廢物要怎麼樣處置?公司有個部門開會超級沒有效率,尤其每次開會都一定有個講話最大聲的廢物,自以為在領導著大家開會,但講話又超沒有內容,又經常自以為幽默。他們自己部門互議,其他人管不著就算了,他們又很愛找其他部門的人開會,花費大家時間,拖延其他人的進度。請問癌大要怎麼建議嗎?PS. 那個廢物偏偏是老板的愛將,很會抱老板的大腿,導致他有無法被處置掉的前提。」

你講完這個就是社會現實,你已經給了這題答案,就是社會現實。他是老板的愛將,不然你奈他何?你真的要去處理他,你要動他,所以小的就你自己,所以就忍耐。

那我自己對於開會的意見,就是覺得它是必要的,只是如果說你整天在開會,三不五時都開會,那基本上就是廢物才會這樣子做。廢物公司跟廢物老板,我說廢物管理者,開會開越多的,基本上等於說越廢物。因為他就是把大家聚在一起,然後假裝自己有在做事情,真的很多人都是這樣子。他覺得把大家聚在一起,然後在上面宏聲個兩句,然後下個一兩個指令,喊個什麼的,然後帶大家喊個口號「一起加油」什麼小,他覺得他自己做很多事情。

所以那種開會開越多的組織,我覺得它的效率是越不彰,或是有很多繁文縟節,這個東西要蓋大小章、發票章,然後這個還要有騎縫章,這什麼的。一般這種會跟你搞一堆繁文縟節,然後什麼「我們法務要看過」,對,講好聽一點叫做「我們很小心」,實際上就是廢物。這種就是廢物公司。然後不然就是這種整天要叫你開會,要 first meeting,然後再 second meeting,然後之後還要再找主管 third meeting。那種 meeting 越多的,就是全部都低能兒,我完全認同你。但是你就是在人家底下工作,所以你遇到低能兒你就忍受,說不定人家也覺得你是低能兒,很難說。之後面你就發現說社會上大家都互相賭爛,我賭爛你,你也賭爛我,我也非常看不起你,你也非常看不起我。但是我們要工作,我們要賺錢,我們只好聚在一起。那你已經講了,人家是老板的愛將。

---

下面這位,如萬,他說:「台灣小孩蛀牙率超高,感謝癌大優質節目,來挑戰女兒密碼。好奇想問癌大有在固定帶諾亞看牙齒嗎?因為當兒童牙醫後,才知道台灣小孩蛀牙率真的超高,幼兒園大班有七成的小朋友有人蛀牙。也很好奇國外的小朋友看牙的風氣,或是大人對蛀牙的態度是怎麼樣?可以問 Lisa 或岳母西班牙跟俄羅斯的狀況嗎?甚至有些人還會幫狗刷牙,也好奇癌大有在幫巧虎、Ruby 刷牙嗎?狗狗看牙比成人看牙更麻煩。感謝股癌祝福好人一生平安,諾亞牙齒都沒有蛀牙。」

非常謝謝這位地方牙醫,應該是牙醫美眉吧,這個留言非常的溫柔。那我稍微講一下,幫狗刷牙,我們家是天天都會刷,但不是我在刷,是我老婆在刷,老婆天天都幫巧虎刷牙。那 Ruby 已經送養了,Ruby 現在是別人家狗狗,有沒有刷牙我不知道,但巧虎天天都會刷牙。那諾亞也是天天都會刷牙,就是會強制幫他刷牙。

你說海外的蛀牙的狀況怎麼樣?我稍微講一下,像我太太表姊的女兒,她完全沒有牙齒,超屌,好像是因為喝牛奶喝太多,然後又沒有在幫她清潔牙齒,所以牙齒全部蛀光光,她真的是完全沒有牙齒。然後搞到現在連她的恆齒,就是後面那個永久齒,好像都長不太出來,反正有這樣的一個案例。那又像我自己小舅子、小姨子,就他們也是有蠻多蛀牙的。那他們可能檢查不會像台灣這樣的密集,因為首先第一個就是說,台灣真的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地方,所以在我們看來去檢查牙齒真的是跟上全聯買東西一樣的簡單。可是在國外你要檢查,你可能要排很久,要兩禮拜或什麼的,然後費用又不低。

所以理論上,台灣應該是一個更好的預防蛀牙的地方,因為太方便了。只是為什麼會蛀牙成這樣?真的是因為家長為小朋友吃很多糖嗎?我覺得也未必。其實有時候你會發現很殘酷的是基因的問題。就像可能亞洲人一堆都近視了,那歐美人,像我老婆曾經躺著看手機就不會近視,他們家躺著看手機就不會近視。然後我說在當地,你就發現說戴眼鏡的小朋友是比較少的。不知道,有可能是基因的問題,但有可能是飲食的問題,這個我就不清楚了。但其實理論上應該是更好去維持牙齒,因為看醫生真的很方便,其實在國外看醫生是一個很不方便的體驗。

我之前在節目有跟大家分享,然後去看個感冒,就後來大概七、八千塊吧,雖然說是保險處理,但你就會發現說醫療是真的很貴。那當然在國外他們有自己的健保,小朋友那種商業保險,那有保險可能就還好,只是一般我們這種外地人去看就超貴。像國外的人來台灣如果沒有保險的話,其實他們看醫生也不貴,就台灣整體醫療真的是一個非常便宜的地方,所以要好好地去利用。那也祝大家的小朋友都不要蛀牙。

---

下面這位,18 公分不含皮,他說:「發現秘技!癌大安,最近發現癌大人生中的一個通關秘技。大家都說小孩聽癌大的聲音很容易入睡,那癌大有沒有考慮把自己的節目放給諾亞聽,看他能不能夠過夜呢?值得深思、值得深思。想請教癌大說過自己還是韭菜的時候,還在那邊快樂的算營收的時候。那身為韭菜的我看營收還有什麼意義嗎?癌大判斷不同產業買進的理由是不是都不一樣?還請癌大舉例說明。那最後祝癌大生日快樂,同為雙子座的男人,就是要那種雞掰人又不在乎的底氣。那也祝你生日快樂。」

應該是附近生日吧,反而都雙子座的。OK,那前面那個第一個建議真的非常有道理,我要試看看。那第二個,快樂算營收沒有什麼太大問題,我要提醒的是說,因為有很多公司,特別是熱門股——熱門股就是,反正你成交量打開、成交值打開來排在前面的——那種公司基本上你就要視同說有一堆內線、有一堆知情人士,幾乎都這樣,真的八九不離十。

所以它在噴什麼,有時候你看營收看不出來,然後為什麼它會噴?你看它獲利,它還會賠錢。然後等到三個月之後,那股票已經開始在盤跌了,原來他大賺錢。你就知道說「靠北,原來這些人他媽三個月前就知道了」。所以我會講說快樂算營收有時候無效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去買熱門股了。

我會講那個是因為那一集我剛好在一些論壇看到人家在吐,就是反正我前面講到的某一個伺服器股,就他什麼小單吃到,然後我都已經知道說他今年的 EPS 已經上修到什麼樣的一個程度,就知情人士都知道。可是不知情的就說:「媽的,越爛越噴,營收這麼爛。」不是,那是因為你看的營收跟人家知道的營收完全差距超大。

但不是說看營收沒有鳥用,就是說比較冷門一點的股票,我相信真的在台股有蠻多那種他欠缺價值發現的,他真的營收一直越走越好,他真的越來越賺錢,可是股價都不會動。你想說是不是哪裡有問題?後來發現說其實不是哪裡有問題,是市場真的沒有發現他而已。所以你買進去之後,那後來突然狂噴,原來在噴過去這個東西,蠻多這樣子的東西。所以我建議說,假設你要去看營收、要去看獲利,那你又是沒有像別人有很卓越的消息管道,你要避開熱門股。

因為熱門股有太多的研調機構、太多的投資公司、太多的法人研究員,或者說地方大戶的研究員,全部都派去 call,全部都派去問,然後找公司的什麼高管出來吃飯,甚至找來你們家投資公司,然後跟大家開會,講一下這家公司的展望是怎麼樣。然後他們可能不一定敢直接跟你透露,可是你貨多貨少都知道狀況怎麼樣,他們掌握的訊息比你多太多了。所以你去看營收就是一個非常落後的指標。所以應該這樣講,避開熱門股的話,應該就還好。

那再來說判斷不同產業買進的理由是不是都不一樣?沒錯。我大多數,如果聽我們節目就知道,我是一個比較偏向題材型的投資人。我會注意未來展望好的東西,然後趨勢向上的東西,那這些東西我都不會錯過,我一定在上面。那錯了怎麼樣?錯了就把他砍掉就好。

當然有些東西可能就是我也不太在意它長線的題材是怎麼樣,我還是跑去買進它。那估值的方式可能就是,就好像一些景氣循環股,記憶體,它已經到相對的低檔區了,這個地方我知道買了不太會後悔,就算買了,就在裡面放,領股息,像存股族一樣。反正他都會填息,填到後來這個東西絕對會賺錢的,還是會有這樣的東西。就是比較偏向那種價值投資的部分。

但大多數其實我是比較喜歡題材性的,也就是說現在的估值就算很貴,不重要,只要他後面可以帶很多營收獲利進來,我去買他的未來,這個我會去壓它。所以比較偏那種成長股跟題材股的一個投資方式,只是價值股的投資方式也會用到。那你就發現這兩個買進邏輯就差很多,一個比較偏向右側買法,一個左側買法。

所以這個其實也慢慢開發出來,不是說怎麼一開始就知道可以這樣買,一定也是各種被幹、出事、賠錢,然後後來打出心得,那你就越來越有想法,知道說我下次應該要怎麼樣做更好。所以很重要一點,就是你要自我修正,其實自我修正是超重要的。你不用去看一堆別人怎麼樣做,只要每次都會把自己的交易紀錄拿出來檢討,其實那個對自己幫助最大的。

---

下面這位,法客由貝特邪路公司,他說:「祝家庭一切順利。癌大你好,是你的忠實聽眾,這是我第二次留言。想請教癌大,我以前投資股票賺錢的時候都非常開心,但近期賺了錢,卻只是開心一下,就陷入焦慮跟空虛感,導致我都靠捐錢來讓我的心裡踏實一點,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正常?祝您家人健康,一切順利。」

這個應該就是要轉職成為大善人的一個前兆。如果說捐錢讓你很開心的話,就做。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開心的一個方法。像我自己生活中一些小事情,好像也分享一下,像是每次點餐,那種服務生送錯,那我基本上就自己把它吃掉,我從來不會跟他們說換餐點。為什麼?或是太鹹或什麼的,我覺得這是我的一個美德,就是我覺得把它吃掉,因為我覺得送回去就是很對不起別人。就跟你講,那很奇怪的想法,送回去叫什麼對不起別人?但是他完全弄錯,你點 Medium Rare,他給你 Fucking Well Done,可是你還是把它吃掉。就是這個,不知道,我們就是覺得不要去弄別人,如果錯了就自己反省。

然後我賺錢,我趕快把錢捐掉,有點類似。然後不然就是叫外送,我一定會按小費,我還滿喜歡小費,然後賺多就按多,像最近就按 20%,那按這個我就覺得我心情很好。我就覺得說因為過太舒服嘛,所以我們當然不用說走到傳統的方式,故意幫自己放血,或是像我之前跟大家聊,那時候在馬來西亞提到說過太舒服,你要去做一些不舒服的東西,然後讓自己明白說,就是要振作一點,不要完全的飄飄然,然後會出事情。那我可能就會透過這種散財的方式,我跟你蠻像的。只是刻意跑去捐錢是不會,因為我的捐錢基本上,在我的生活裡面是我老婆在打理,那大多數都是捐給動物相關的東西,因為她對動物非常有愛。所以我們就是定期,她只要看到哪裡有人需要,那跟我講,我就是按一些錢過去。

所以反正你找到一個方法可以讓自己舒服下來,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問題。那賺錢感到焦慮,這可能是去年的後遺症。因為其實在去年的行情,是基本上你只要開盤,眼睛睜開它就是往下掉,然後大盤整天兩三趴在崩的。所以可能讓很多人覺得說現在的美好都是假的,這其實就是 PTSD。就是說你可能交過幾個渣男之後,你後來看到每個男人都覺得他是渣男,都覺得說他是跑來騙炮,他摸你的手一下,「幹,又來騙炮」。就是你會有那種潛意識不舒服的感覺跑出來。所以就算你現在在賺錢,也在懷疑說:「真的可以這麼幸福嗎?真的不會出事?」就像那個《與神同行》那部片一樣:「真的不會出事嗎?」結果就出事。

但就看過很多這樣的故事之後,你就會開始懷疑世界任何一個對你好的東西,最後面都是一個假象。完全可以理解,所以每次太舒服的時候,我總會說是不是要出事情就是這樣,因為我們已經長期有那樣的一個感受。那我覺得這是成長的一個象徵。所以大概這樣子,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