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59:🤗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

本集節目由 BFFECT 贊助。

BFFECT 不是肌膚的保養品,而是肌膚的營養品,只給你肌膚需要的養分,有專業藥師把關配方。2018 年至今,每年獲獎,並通過美國 IRB 認證皮膚測試,為敏感肌友好的產品。無動物成分,就連孕婦、素食者皆可安心使用。

很多人都有粉刺跟痘痘的問題,這時候使用「超導修護水楊酸活膚露」來解決煩惱。BFFECT 使用德國默克藥廠原料,20% 高濃度卻不刺激。接著使用「肌密活萃緊緻特潤精華」,它是肌膚的基底精華,用起來真的很保濕。加入補骨脂酚,有 A 醇功效但是不刺激,具有良好的修護和恢復彈性的功能。最後使用「緊緻修護活萃油」來潤澤鎖水,油保養現在很流行,像我這樣不喜歡黏膩的男生都覺得好用。

肌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別人認識你的第一步。投資肌膚可以讓人生更順利,有氣質的人通常他們的肌膚都不錯,也是自律的一種表現。用好的保養品,減少去醫美的頻率以及之後抗老需要花的費用,平常用心照顧,後面就不需要費心,這道理很簡單,相信大家都懂。

本集節目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 BFFECT,我們連結欄可以找到相關資訊跟說明。

---

節目的開頭先祝大家佳節愉快,熱量攝取可能要適中。如果說還沒有訂出去玩,我是建議不要,建議全部待在家裡。如果說你聽到這個節目的時候,是因為有些人可能是比較隔一天才會聽,你塞在車陣裡面,我就跟你講一聲「就爽啦!」。

我們都知道連假每年都塞爆,可是有些人就是頭鐵,就是一定要這時候出去。但搞不好你是沒有辦法,如果你是我們這種沒有辦法,你真的只能喬出這個時間的,那我還是祝你行車平安。在車陣裡面塞住的時候,保持平靜,也別對旁邊的人生氣。有時候一個紅綠燈要過去,媽的一百公尺的距離可以開半小時,我這樣看講,跑去那個十分水庫,蓋了那個十分水庫,在尖石可以塞到爆炸,你一定想都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情,可是你下次就知道。

像我就是在這種連假出去被震撼教育過後,媽的,就再也不在連假出去。但我講這個可能就有人講說,你不食人間煙火,因為一般人可能就只有連假的時候可以出去。好吧,那我就祝福大家開心健康。就這樣子,希望說在空中陪伴,以前廣播是這樣講,我們現在這裡是類廣播,我們在空中陪伴大家。

在上集的節目分享完之後,其實我蠻驚訝的,很多醫師聽眾跑出來,但我講很多是超過十個以上,這我真的有嚇到。那他們回答的同時性高到我覺得說,看,我原來是網軍,你知道嗎?突然一堆醫師冒出來跟我講說「你還好啦,你可能有點問題,但不多」。所以,不要聽一些聽眾想幫你診斷的,然後就覺得自己真的有毛病。反正如果是真的對你生活有影響再檢查,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其實大家講的那個說法都蠻一致的,反正一直講說你就是比較特別的人。他們講「特別」就是,你對於是說,你就是長得比較有想法,類似這樣。就說你可能是比較奇怪的,你長得很有特色的,類似這樣。就是他們用一個比較委婉的方式,然後跟你想說你有點古怪。但其實有點古怪,好像也不是什麼特別壞的事情,我自己這樣認為。那獲得這些聽眾的首肯之後,我覺得是更好,就代表其實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我只有很常把一些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我覺得這個是,正常的應該不會這樣分享,不會把所有東西都攤出來給大家看。因為我真的覺得沒差,這也不是什麼隱私或什麼的,然後可能願意講,所以人家覺得你是不是怪怪的,實際上應該是沒有什麼嚴重。

當然其實我太太很常去提醒我說我是有點怪怪的人。他前幾天跟我講一個超北爛,他說他觀察了台灣的一些藝人、YouTuber 跟 Podcaster,就是他有去聽他們的一些東西、看他們的一些東西,然後注意到一個現象。他發現就是很多會紅的人是有原因的,可能他是一個非常外向的人,或者說他非常享受輿論的感覺,很多人在討論他,他當然喜歡,或是他非常享受曝光,或者是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善於交際,那他如果在人群中他就是一個閃耀的明星。他竟然跟我講說檯面上的那幾個,他說 "They are stars",就是他們到哪,你就是無法去遮蓋他們,他們就是很閃耀的人。可是他提到我,他就說「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他發生什麼爆紅,他這樣講,我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所以可能就是一個比較奇怪的人。

那真的本來錄這個節目的初衷,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分享出來,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工作上的朋友,然後沒有想到就是有點那種「出圈」,好像講出圈,就是跑到不是股票圈的人在聽這種感覺。然後變成好像我們大多數的聽眾,其實都本身沒有在做股票。當然還是有很多自己本身的股票,或是可能圈內是在收聽這個節目,或是一些可能散戶什麼小的,但是大多數的聽眾其實現在看起來應該都是跟股票沒有關係的。他們可能來這邊也不知道聽什麼,就可能就跟這位寫的一樣,反正他就是來聽一個肥宅講自己的興趣,那我就當成是聽聽打發時間,可是大多數的專注力可能是放在閒聊或是回答 QA 的部分。

像上集 QA 有人在問那種很幹的東西,就講說什麼獸控,那其實真的不要問我這種奇怪的問題,因為你們會問得著,我就去研究。我有一個很糟的習慣,就是我很常會在半夜然後再看很奇怪的東西,然後是看到有時候我會忘記我現在是睡著還是醒著。不知道大多數感覺就是你已經睡下去了,可是你在那個半夢半醒之間,你以為你還在滑手機,或者說你以為你還沒刷牙,或是你以為現在是早上了,反正就是你那個時間完全錯亂。就是我會在晚上看東西看到變成這樣的一個狀態,雖然我覺得這很不健康,要改正,但就很常這樣。所以有時候就會發現說,看,你在三點在研究獸控的東西,這到底是啥小?就當我自己發現的時候,我都覺得是很荒謬。

或是像之前有一段時間的研究羊尾油,因為我在滑那個短影音的時候,就滑到什麼蒙古人在吃羊尾油,我才說「看你媽,羊妹妹的屁股那個油可以吃耶!」他們會用那個油,然後配羊的肝,他們說這個是什麼蒙古的漢堡還是啥小的,然後配一點什麼韭菜花,然後再配一些小米辣,反正就很奇怪的東西。那我就研究什麼是羊尾油。

或者是有時候在可能太陽已經出來的時候,然後發現說自己在看希特勒的東西,就是「我到底在幹嘛?」你就想說,幹嘛,我到底自己在幹嘛。我就很常會發現一個東西我覺得蠻有趣的,然後我就研究它,即便這個東西可能在你生活上是一點用都沒有的,就是它就是所謂的冷知識。那有些人的冷知識可能可以變成一種談資,那有些人的冷知識甚至可以變成他工作的一部分,就像是不知道,某種 Stand-up comedy,它可以講他知道的東西,就發現他們都都會講故事。

那有些就會變成像我這樣,就可以去騷擾老婆,我就講一個故事給她聽。然後以前還會,可能我跟她講一些東西,她就聽一聽,然後可能她沒有認識,她也聽,因為我會跟她說「我剛剛講到哪?」對,我知道很白痴,可是我就跟她說「我剛剛講到哪?」然後如果她接不下去,我就很生氣。然後後來她也學會,她就盡量就認真聽我講話,可是她認真聽我講話的時候,她就希望我也要認真聽她講話。可是每次她問我說她剛才講什麼,我就全部都忘記。因為我就很常在想別的東西。

然後我就說,我們去吃那個什麼壽司郎的時候,然後就經過一家店,在台茂裡面,它有個什麼史萊姆的店,看起來蠻特別的。然後我們吃完壽司郎,然後就說「你看它剛剛那個店超屌的,那是什麼奇怪的店?」她就用一點非常不可置信的臉說:「我從剛才進來到現在,跟剛剛在吃壽司郎的時候,我都在跟你講『欸,那家店好特別,我們等一下要不要去看它?』」那竟然跟我講說,就是好像剛才我都沒有跟你講過話一樣,就會變成這樣一個比較奇特的情形。

就是我會把那種都丟到老婆身上,然後最後面也變成,這個東西媽媽看了也沒有什麼屁用,可是你就花很多時間在一個用不到的東西,或者說破壞自己的睡眠、破壞自己的腦袋。像我現在腦袋裡面都是跟那些獸控相關的東西,不然說可能獸控的組成是什麼樣,然後他們可能常去的論壇在哪裡,然後或者是他們的構成是什麼樣,男生跟女生,或者說他們可能是同性或是異性的比例或什麼幹,媽的全部都都超清楚了。現在完全就變成是一個獸控的腦袋。

然後也不需要有這樣,可能我們已經變成獸控的節目。所以拜託不要問一些他媽很奇怪的問題,真的受到拜託大家,因為問了之後我就花很多時間去研究,然後這邊發現說,幹,整個人跟行屍走肉一樣,就整天都會看到我超奇怪的東西,然後一看就停不下來。現在老講,很多事情有趣,就可能看就覺得很有趣,可是你周邊回頭會想想,我為什麼花這麼多時間在那一點這種奇怪的東西。

反正總之就是跟那些醫師聽眾朋友說一聲謝謝,就是因為你們的這些留言,確實是讓我放了一些心,因為本來會想說是否真有一點問題。那這些問題其實不會對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當你可能有時候在做你那種反省 routine 的時候,當然就會想說是不是我真的要去做什麼樣的東西。他們會講說沒事,沒事就沒事。所以我從今以後再跟我講說我病,我就叫你去喉嚨給你幹,因為我已經是有醫生掛保證沒事了。

好,那今天我們今天的節目的話題,先跟大家聊一下中國 618,因為這個 618 是我們引頸期盼的一個大節日,就是我們要看老鐵給不給力,拯救世界,老鐵給不給力,看我們的消費力來拯救大家。

那先前期提要一下,就是我們本來對 618 的預期是極低的。其實很多東西我們都要複習,因為你會忘記當時大家的預期怎麼樣。像現在大盤在萬七,在年初,他把你公會講誰有想到大盤會到萬七?我就問一下身邊的朋友,也沒有人覺得會到萬七。其實大家都覺得 Surprise motherfucker,是沒有人想到。所以大盤在萬七,那年初的預期可能就是萬二,了不起到萬四、萬五之間的一個震盪,或者是本來的一個預期,然後後來衝到萬七去了。

其實我們有時候就去記得說當時的感覺是什麼樣,我覺得是非常重要。就是可能當時大家怎麼樣投射這件事情,然後後面發生的狀況是什麼樣,多遇到幾次之後,其實我覺得對你的判斷會有很大的一個幫助。那就算對你的判斷力沒有幫助,它對你整個腦袋的思維也會有幫助。怎麼說,就是你可能就不會這麼鐵齒。

然後覺得來說,我們回到貿易戰的時候,那時候貿易戰的時候,其實本來大的說法是台灣完蛋的,台灣會整個一起被炸掉,就是說同時被捲入美國跟中國之間的一個糾紛。那本來我們可能就是兩邊通吃,兩邊逢源,然後就想變成是可能沒有辦法做兩邊的生意,然後會卡在中間,可能會有很多的斷貨、掉單,然後外加有庫存的問題。那最後面急轉直下,一個大反轉上去,變成是說台灣會受惠於轉單。

然後像是肺炎,肺炎本來出來說世界要毀滅,經濟都要完蛋了。就連美國在無限 QE 的時候,現在講大家一定會覺得是,幹,怎麼可能?可是其實當時在剛發無限 QE 的時候,還有再繼續往下熔斷,就大家覺得說,幹,就是完蛋了,就是瘋狂的大屠殺。然後中間變成無線 QE 是一個很大的力道,以及可能肺炎造成這個 work from home 的風潮,或者說一些科技的拉貨,然後導致我們看到了可能 2021 年非常瘋狂的一個行情。然後從 2020 一路走到 2021,這個其實也是當時在當下大家沒有想像到。他們可能知道說,對,崩到一個便宜的價格,這個一些老師傅就看得出來,但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就 V 型上去。

那這一波呢,本來大家認為說這個庫存的狀況非常差,其實到現在其實庫存的狀況都沒有到很好。就是說看產業,但是大多數的科技,在外面討論說到底是不是衰退的時候,我就直接跟你講,就是衰退。你看台灣的出口,然後你看一些科技業的營收,那就是衰退,那就是擺在眼前,那就叫衰退。那當然可能大家討論說美國整體的經濟會衰退什麼,那其實是另外一個領域的東西。因為我們自己做股票的角度來講,我做的就是科技股,所以我遇到的東西就叫衰退吧。所以其實我們的第一人稱看到的東西就是這樣子。

那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其實大家本來對於今年的行情是非常看壞的,然後最後面 Surprise motherfucker,萬七,直接上去萬七了。那當然你說上去萬七的這些股票,全部拉上去有沒有假的?我也常在節目跟大家講說,我覺得有些假的,或者可能,不少就很多人看到大漲就轉向,我還是跟你講說不好的東西是哪些,我們還是就跟你明確列出來,但是為什麼它在漲?我就跟你講不知道,我坦白跟你講說我不知道,但他們的庫存狀況就還不好。

所以其實我們要先去知道說,當時的預期怎麼樣,那後來發生狀況怎麼樣,它才可以去幫助你有效的去修正。然後講完這些前情提要,我們就要進入這個 618。因為 618 本來大家非常看壞,大家開出來呢,直接講一個結論,其實各家的研調跟中國的券商報告,還有說可能台灣的一些媒體報導,大家寫的都不太一樣。然後講的就是我的版本,就是我看了這些東西之後我認為的狀況是這樣,就是說它其實是稍微的略於去年的表現,但是它是優於預期。為什麼?因為本來大家對這個預期是非常低的,大家認為說老鐵在封城封這麼久之後,他們不可能有消費力,他們的狀況會很差。可是在可能各個電商的一個贊助跟補貼之下,然後再來可能中國政府的一個補貼之下,那最後面這個消費算是有給它催出來了。就是說比去年,就是可能去年的狀況是很好的,然後可能下比去年稍微差一點,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小幅的衰退,但就本來大家預期會非常爛,那算是一個超乎預期的一個表現。

那當然它的理由不會只是因為是前面的補貼,要不然說中國後來突然……我覺得是因為那個白紙運動真的有影響到,我覺得讓他們官僚層,就是中國共產黨,然後發現說「靠北,真的不能這樣子硬壓著百姓,會出事情。」他們可能真的有聞到一點怪怪的味道,因為你很少看到共產黨妥協,一般他們都會用很高壓的手段硬幹到底。但那個白紙運動在推特上面整個燒起來,有引起一些國際的關注,在那之後,不知道那個關聯性有多少,他們就馬上轉向,變成直接大開放。

然後中國直接大開放,其實我覺得那個大開放來的時間點很重要,就是說那個大開放是晚個兩個月的話,這個消費季可能就會爆炸,我覺得。其實我覺得那個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本來大家認為說中國應該會像其他地方慢慢開之類的,但他就直接大開,然後一波炸完之後就發現其實沒事情了,他們在消費的復甦上其實很不錯。但我們先不去討論說中國內部的其他問題,我們單純就這個消費,然後可能跟我們的供應鏈影響去做一些討論。

那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個消費季的一些看點。那一般在消費季的時候,他們其實很喜歡推的一個東西就是電視,因為電視拿來促銷看起來就是非常過癮。所以像大尺寸的面板在過去的價格,我們也分析過好幾次,它是持續的往上走,然後到這個消費季也都還有在往上爬的一個跡象。直到消費季之後,我自己的猜測應該就會回到一個高原期,就是不會再有繼續往上爬的狀態,因為就變成大家可能趁這波趕快已經去補貨了。至於說價格會在往下修嗎?我相信也不會,就大尺寸的面板修正應該就到這邊做一個結束。那中尺寸面板,像是 PC、NB 這種,我覺得也差不多就這樣了,之後可能會開始重新看到他們的價格有上升的一個趨勢,這個是搭配台灣的一些 OEM 給出來的說法,我認為說差不多也就到這邊。

那小尺寸的手機面板,這個就比較難受一點。當然我們都知道手機的終端還是很不好,但是在中國這邊有一個奇特的現象,之前有跟大家聊到說像是 TDDI 這個東西,它居然被瘋狂的拉貨,為什麼?因為中國這邊的整新機市場非常好。那我們整新機市場這個手機,怎麼講,就是說大家用過的二手機拿去做回收,一般他們就會把那個面板把它喬一喬換掉,或者人家去像華強北自己拼一隻手機出來,那個面板的用量是蠻大的。那這些面板在搭配裡面的 TDDI,就變成說我直接組了一個新的螢幕給你,那這個在中國市場是非常受歡迎的。其實我覺得跟他們整體消費有縮減是有關係的,就是說可能大家不願意去換新的手機,就直接去換整新機。中國的二手市場,這真的是我們之前有跟大家聊到說手機它復甦會延後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突然間跟他們重新的回去像以前瘋白牌機這樣子,他們重新回去瘋這個二手市場,或是白牌機、華強北自己幹出來的,或是可能是二手手機拿去翻新,然後把一些零件換一換就給你。

所以呢,像聯詠的拉貨狀況,有相較於一些 IC 廠比較好就是因為它有吃到這個。那小尺寸面板理論上手機不好它應該也不太好,但是有一點轉機,就是因為它也有吃到這樣的一個東西。所以這個在面板的部分稍微的報告一下。那我們之前也跟大家聊過說,可能在第三第四季有機會看到面板廠轉虧為盈。那直接面板這個東西,就一樣我們不會去做太多關於股價的評論,那我自己對這個產業本身是沒有特別有興趣的,所以就只是去聊一下,因為我會去看,像說 PC、NB 的狀況跟手機的狀況,所以順便去看了面板,然後就跟大家稍微的分享一下。

那在京東跟淘寶這邊,他們像是去年的寂寞一樣,反正就是沒有跟你提他的 GMV。那時候是有一個說法說他們在打奢,所以不能夠這麼樣的張揚跟大家講說東西賣多好、賣多多,因為這是一個很奢侈的行為,包子不喜歡這樣的行為,本來是有這樣的一個說法。現在它不提 GMV,我自己的看法是很直覺,反正就是一定數字不好才不提,數字好的話應該會拿出來跩個幾下、秋一下。

就像快手這樣,因為快手他們就是出來就跟大家講,它的每個東西的年增率是怎麼樣,然後在品牌商品的 GMV 是直接較去年成長的兩倍,那短影音下單成長的 2.1 倍,探索支付的 GMV 1.3 倍,就直接把數字都給你。所以我覺得數字應該是可以丟的,那不丟應該就是這個數字的表現沒什麼好。

但整體看起來,在消費上,就是說還是不錯,因為本來的預期真的是太差了。那在美團這邊,他們有列出他們的品項年增率表現,賣最好的東西就是寵物商品,然後再數位家電、服飾鞋包、母嬰玩具、日用百貨,跟美妝。所以其實這個順序大家就可以發現裡面參考。雖然寵物用品這個對於我們供應鏈的幫助應該非常有限,但數位家電排第二,其實這個東西本來就會排在滿前面的位置。然後在服飾鞋包,所以一些紡織類的、做鞋類的,可能都可以去注意看看,因為這個在中國之間銷售表現是很不錯的。所以可能覺得在庫存有卡住的,在這邊可能就會有有效的去把這個庫存降低。

那手機的部分,他們有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說在銷售額的這個數字上去,那在銷售量的數字是略減的,這個我們都是講較去年同期 YoY。那我覺得銷售額往上,真是因為蘋果手機,就是說中國的用戶口嫌體正直,但其實我想很多是小粉紅,就小粉紅一直在講都要支持國貨,不能用 iPhone,但實際上 iPhone 就是賣超級好。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然後跟 iPhone 14,都是他們在手機暢銷排行榜的前五名。其中我前面講的這兩款是一二名,那 iPhone 14 差不多排到第五名去。但整體來看,前五名包辦的三名都是 iPhone。那 iPhone 的這個價格,讓我們知道單價比較高一點,所以銷售額往上可能跟這個是有一點關係,就是說 iPhone 賣的特別的多。

那手機銷量 YoY 就比較差一點,所以對於手機的庫存去化,那這是一個比較負向的訊號。但其實本來大家就對於 618 的預期極低,所以我視認為說在市場的情緒上面,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波折,因為本來就預期差,所以現在就呈現一個持平,其實還是相較預期再好一點。但手機的庫存可能就還需要再拖一段時間。那其實直到近期,還是有聽到手機廠再砍單,非常扯,就已經走到年中了,還是有在砍單的現象,所以真的是表現比較不好一些。所以手機相關的廠商,可能就要稍微的注意一下。

那在中國這邊,假如說我們撇除掉 iPhone 的話,賣得好的其實有 Oppo 跟小米、Vivo,那或是 iQOO,這都是賣得挺不錯的。那裡面呢,我覺得小米的翻騰是最好的,就是說它的成長性是非常好的。所以小米相關的供應鏈,可能會是手機裡面去庫存表現比較好一點的,或是 Oppo 也可以注意一下。那這兩個牌子可能是這次表現比較好的。

那當然像 618 就是短短的一個禮拜而已,所以我們之後還會再可能持續跟大家更新後續的一個狀況。但目前看起來,我覺得這個 618 的表現是比本來大家預期的都來得好,所以我覺得可以正向看待這樣的一個事情。就是不要認為說世界真的要毀滅或什麼的。

只是在市場裡面,我們還知道很明確的知道,目前市場的驅動力最主要還是在 AI 股上面,因為這個是真的拿得出營收跟獲利的。那在其他的領域上,其實表現都不太好。那我們也從國際的村田製作所,他的說法裡面,然後他提到說被動元件可能要等到年底,那從這邊就知道說消費性可能真的還會再慢一點。

但其實我覺得經歷過過去一年的行情,現在很多人應該食髓知味,就是前面可能都是大家看壞,把手上部位都砍光。可是這邊發現說最爛的地方,後面可能是翻騰最強的地方。我還是覺得消費性在後面會炸,就是會有很好的狀況出來。只是這個時間點因為很難看,所以如果說你手上買的股票是消費性的,就有可能需要再等一下。但很難講,真的難講。就像是大家預期說今年只會是盤整,然後最後面 Surprise motherfucker。最後面會發現大多數的狀況都會是超出你的預想,所以才會跟大家說你永遠都要待在市場裡面,不要被嚇跑。那這個觀念其實真的是你要經歷過幾個循環你才會學會。

只是有些初來乍到的,他會給你洗腦,就會跟你講說我們應該要閃過這個,要怎麼樣、要怎麼樣,但其實那個真的是非常不切實際。因為你看多了你自然會了解,其實有時候你會發現說你跟人家對話對不起來,那是因為你們的認知程度差太多,所以他可能他知道一點,他就跟你大小聲。那你會跟講說「兄弟,有一天你會懂的,現在我們多說無益,反正就是各做各的。」

那我覺得稍微的在後續繼續跟大家觀察之後,才能跟大家講全貌。但目前看起來就是說有在往好的方向前進。那在消費性的部分,可能真的是比較偏向 L 型復甦。所以我講這個,我心裡面就開始想起一些回憶,一般當老闆跟你講 L 型復甦的時候,之後面都會變成 V 型復甦。但目前看起來真的還是 L 型,我們會盡可能在第一時間跟大家講。

那其實我覺得在股價的變化上,有時候大家去注意一件事情,就是說當然一個東西爛無可爛,我們說利空出盡,就是說再丟那種壞消息都沒有辦法把他股價打破前低的時候,這個地方可能就是股價已經跌完的地方。但因為我們不喜歡針對股價去做太多評論,只是我要跟大家講,股票很多時候是玩人性的,他真的是玩人性的。等到你知道他很好的時候,他絕對不是這個價格,然後大家都知道,他絕對是已經在山頂上面。所以這時候可能就會變成你就很奇怪,幹嘛爛的時候你不買,然後你要等到他很貴的時候你才瘋狂的拼命買,到底要怎麼樣賺錢?除非你真的是很強的動能派高手,但其實大多數人應該是做不來這樣的事情。

我覺得可能在股票的布局上面,還是要有一點耐心。好,那近期的市場開始,我覺得那個分歧有出來了,就是我們前面提到說是一個萬股齊漲的狀態,基本上你買什麼都會賺錢,所以這市場真的是很變態。但近期開始有注意到說一些以前的熱門股、一些次題材,然後有一些出貨的現象,反而就開始瘋狂的倒貨。我覺得目前市場上我們身邊朋友大家的說法都是說現在可能就是末班車和北風北。

但我還是要提醒一下,為什麼我會講說盡量都是要有部位在場上,不要輕易的去空手。就是因為其實如果你回想 2018 年的貿易戰之後,然後跟 2020 年的肺炎之後,你就知道說當時在回漲的過程之中,很多人都說歷史只會體驗,這邊就是一個結束點,然後最後面就是超出大家的想像。所以我是覺得,就是如果你要去做調節的話,應該還是不要就整天把自己搞到空手之類的。

因為你要想,基本上我們都會講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如果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要盡可能把你的思維模式調整成那樣子的人。然後大股東一般不會整天把手上的部位賣掉,富豪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那就是一個資產。所以你資產你可能可以去汰換它,你可以去做加減碼,但不會就是……我覺得有時候那個車子飛走的時候,你要把它弄回來是很難的。因為人性會有一個定錨的效應、錨定的效應,就是我可能以前買這個東西是 80 塊,現在他 120、130、150,我怎麼樣都不可能把它買回來。我只要把它賣掉,我就很難去把它買回來。就算我買回來,我也追不回本來的部位,因為你會覺得這個地方是貴的,我曾經買過這麼便宜的價格,所以他應該要回去那個價格。

但就類似說指數的一些低點,還原權息的低點,你發現那個可能是都回不去了,除非可能未來國家出大事,真的回去也出事。就像很多人希望說可能房地產要崩盤一下,但其實房地產崩盤的時候,一般你也不太敢買,因為那一定是有出大事。所以其實股票資產他們的特質是很像的,就是他有便宜的地方,一定就是有事情的地方,然後一般那時候你也是不敢買的。所以反而便宜你不敢買,然後貴的時候瘋狂買,所以最後面你會發現你會一直掉入這樣的一個循環。

所以整體看下來,目前在總體經濟上,我個人就認為說沒有看到特別大的隱憂。當然可能隨時都有鬼故事,但我們退萬步來講,其實隨時市場都有鬼故事,只是什麼時候大家要去採納他。目前我是覺得是在往一個更好的方向慢慢的前進。這部分稍微跟大家分享到這邊。所以這個消費季的內容,等到後續整體結束的時候,再來跟大家報告就是我們所了解到的數字。但我覺得是一個正向的訊號,就是說可能對比去年再差一點,但是比預期好非常多,本來大家覺得這個東西是不可能會買的。然後在台灣的電商表現其實也是非常不錯。所以大概跟大家分享到這邊。

### QA

**薩氣a夢跟我老公**

> 第一次留言好緊張,請教主委怎麼樣跟異性聊天?小弟跟異性聊天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聊,多久就會不知道要聊什麼,然後漸漸的就一直被異性封鎖。算一算這幾年來,大概也十幾二十個。想知道異性緣很好的主委是怎麼樣跟異性聊天的?另外如果有經驗豐富的地方賢達、各路猛男美女也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整天被封鎖的話,應該就是因為你很像變態,所以可能就打掉重練,從現在開始就跟 AI 聊天就好,去 ChatGPT 那邊買個會員,然後每天跟 AI 聊天,就這樣吧,別騷擾別人。就如果你發現大家都會把你封鎖掉的話,代表你可能有很大的問題。

那你說我是怎麼樣跟別人聊天?其實我不太會去找話題,我比較偏向的是被動的那一個。那有些人會覺得「你在耍酷吧?裝酷,就是故意可能比較酷一些,女生喜歡這樣子。」也不是,就是我不知道跟她講什麼,其實我就真的是一個比較尷尬的人。但是如果你來跟我丟東西的話,一般我都有辦法接球丟回去,就讓我回答大家 QA 一樣,因為我覺得腦袋動滿快的,所以我知道怎麼樣接球丟回去。

但是其實我也不太會去開啟話題,所以像不是有很多撩妹教練,怎麼去路上 pick up 別人的?當然一部分我覺得他們真的很丟臉,那另外一部分其實我也很羨慕他們的勇氣,就是有辦法去跟人家開口,然後講那種超白癡的東西。「欸,嗨,你好!」然後跑到人家面前手在面前揮,「嗨,你今天長得很漂亮!」然後開始講一堆有的沒的智障話,就是有些人真的有辦法辦到這樣,可是我是沒有辦法辦到。所以我在跟所謂的異性對話交流的時候,都比較偏向你來跟我聊天,我就跟你聊天;那如果你不跟我聊天,可是我假設對你有好感的話,我還是沒有辦法跟你聊天,我是這樣的一個狀況。

**galina的蟑螂比較會起飛**

> 這ID醜了。歐洲有沒有大蟑螂會隨時起飛?謝主委孟恭你好,小弟剛剛在廚房收拾碗盤,廚房跑進兩隻蟑螂,一隻掛了另一隻逃逸消失了。想當年邱吉爾曾說,在戰爭跟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但屈辱過後你還是要面對戰爭。遇到蟑螂的時候選擇了戰爭,如今敵人逃走了,寢食難安要如何處置?拜託聽說歐洲人不太怕大蟑螂,想請教主委會怕大蟑螂嗎?還是太太也是一個可以抓著蟑螂鬚亂甩的狠人?

我太太會怕蟑螂,跟我一樣,就是我們兩個都非常怕蟑螂。所以每次家裡假設有出現蟑螂的話,就會變成一個殊死鬥的感覺,就是兩個人都不願意面對,可是又知道說一定要有人去處理。然後就會互相的責罵、互相的打趣一下,叫對方說「你趕快去弄啦!」然後他就會跟我講說我是一個 fucking chicken,我不是 real man。然後就跟他講說「欸,不是平權嗎?不是平權嗎?那應該要展現一下你的 power,就你也可以去解決它,為什麼每次都要我去解決?」

但最後面其實都是我輸啦,所以我的做法就是拿那個殺蟲劑噴它,就這樣子。因為我不敢碰到它,我碰到它我就崩潰。那我覺得這是小時候的一些創傷,然後兩個事件到現在印象深刻。有一次是穿鞋子,然後去學校就發現說腳刺刺的,然後以為是腳有傷口,就沒有想太多,然後回家才發現裡面是蟑螂,還活著。

然後另外一個事件是在家裡撿玩具的時候,然後在沙發下面拿手電筒一照,然後就照到一隻蟑螂。照到蟑螂的時候,其實已經倒抽一口氣,然後蟑螂直接往我的方向飛過來。看,它不是怕光嗎?為什麼會往我這地方飛過來?但是那次飛到我臉上的經驗,然後讓我從此對蟑螂有一個難以名狀的恐懼,然後是真的非常怕蟑螂。所以真的沒有辦法處理的。

那你說歐洲是不是比較少看到蟑螂?對,他們比較多那種德國蟑螂,就小小隻的那一種,就有時候你跑去吃一些比較髒的小火鍋會看到那種小蟑螂,比較少看到那種大隻蟑螂,所以沒有什麼影響。

**啥洨電台**

> 我是爛屁眼,請主委幹爛我。這個就是我們講,沒有那種情況耳聞的。而且我們在部隊訓練的時候,他們就是教這個,就是說你隨時要耳聽四面、眼觀八方,要小心周圍發生事情,然後你要一直 cross check,眼睛一直看來看去。媽的,外面在 MeToo,然後他也流入眼淚,他不怕被我告?欸,算了,我講 Podcast 可能也抓不到人。他說,主委好,最近小弟過得太滋潤了,已經長達一年多損益都是負的。近期一個不小心跳進的舒適圈,感覺太舒服了,內心有點過意不去,深感愧疚。過去的一年我都覺得我這種人只配負損益,如今我的輝達爆炸。當初想說剩餘一點零錢就丟到 Palantir,然後也誤打誤撞飆漲,讓我不知道如何調適心情。我真的有資格這麼幸福?

其實這位兄弟,你問的問題就是我們現在每個人都在問自己的問題。然後一些交易社的朋友、一些投資公司的朋友,或是一些反正你的朋友,大家都在講這樣的東西,就真的可以這樣一直下去?但我覺得今天享受,直到 party is over。

> 2021年3月13號,謝孟恭:「你知道股票的背後是一家公司嗎?我講這個很像幹話對不對?可是我跟你賭,一定一堆人不知道,不然怎麼會買一個股票之後,隔天問大家要不要買了?代表你根本把這個當彩券在買,代表你根本就不是覺得說『我是在買進這家公司』。」原來我以前講過這麼經典的話。

對,其實股票背後是公司,這很多人真的不知道。很多人就是說,你會買了然後隔天馬上問大家要不要賣了,你就在賭一個漲跌嘛,坦白講,你就在賭漲跌,跟你投資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對,如果你會問一些很韭菜的問題,真的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懂股票。

當然其實我覺得隨著我自己進入的圈子越來越深,認識越來越多人,很多想法會改變。就是其實股票裡面不是全部人都在做基本面的投資,就是有一些朋友,他做的東西跟基本面一點關係都沒有。他比較像是在 trade 一個流動性、情緒,或者是整體市場的一個變化、rewriting,或是一些 long/short 的組合配置,反正他做的事情跟基本面沒有關係。雖然對,有些基本面的投資人也會用他的手法,但是他的手法跟基本面沒有關係。所以真的是有人把他當彩票或是一些商品在玩,他把他當商品在玩,真的有這樣子的人。只是這樣子的人我覺得非常的少,所以大多數人只要是你要這樣做的話,應該就注定賠錢吧。

**安琪**

> Bbbbb,躺平仔。癌大好,男友快生日,請幫我祝宏瑋生日快樂,祝全家平安。

宏瑋生日快樂。

**愛南瓜**

> 亞斯特質的,之前聽癌大節目就有感,沒想到又有聽眾發現,其實那只是自閉光譜的一種。我是小孩發現有,然後才發現自己一路以來的困惑有了解答,今年40歲。以前我那個年代沒有聽說這個說法,醫學一直在進步,資訊也更流通,現在才很常見,以前就是大家覺得你怪怪而已。

不知道,前面還剛講完說不要再說我可能會有問題,對,我們就是承認現在自己覺得怪怪好不好?除非我們真的有對社會造成影響,真的有讓大家不舒服,那我們再去做檢查。不然在那之前就怪怪的,就接受說其實有些人就是比較怪,就這樣而已。

**怎麼輸的,就怎麼贏**

> 心態調整。癌大你好,最近虛擬貨幣因為凹單沒有設好停損,把今年到現在的所有獲利(因為跟對銀行風暴的方向,翻的三倍)都吐了回去,還倒賠了本金。看今年台美股持續噴卻沒有上到車,最近心態很炸。請問心態可以怎麼樣調整?30歲,沒車沒房存款只有50萬,一年頂多存個20萬,是不是離買房夢越來越遠?

這個兄弟,翻車的經驗其實大家都有。那只是像我自己,我覺得我屬於比較幸運的,就是我翻車可是沒有到破產。但是其實我去很多厲害的前輩,他們都是把錢整個炸開、炸爛。當然講這個不是跟你說這個是必經之路,只是你就要知道說你進來廚房就不要怕燙,特別是你選擇了這樣的一個比較激進的投資之路,你一定會遇到一些很 drama 的情境。然後你就要學會去面對它,並且知道說其實強者的特色就是他總是有辦法站起來,你打不倒他,他一定會跌倒,但是他會重新站起來。

那你說這個凹單沒有設到停損,所以至少你知道你是哪裡做錯,只要知道哪裡做錯,我覺得都是好事情。很多人是搞了半天,他連自己錯在哪都不知道,一輩子就當了跟單仔,或是跑去加詐騙群組。我最近詐騙群組又開始跑出來了,大家要小心,就是我沒有開任何的 Line 群,我也不會跟你收費,就是完全是做免費的。那我也不會帶進帶出,我也不會跟你報牌,我也不會跟你喊盤,我也不會跟你說我買了什麼,所以請大家趕快買,我不會做任何這樣的一個事情。所以任何去投廣告的,我覺得臉書真的是一個很惡劣的公司,因為大量的聽眾,他們現在我覺得都學會了,就以前可能還會來問說「這個是不是你?」然後現在幾乎大家丟給我都說「已檢舉」。所以那個檢舉的量超過百名,但是他就是不下架,他媽的垃圾的公司。所以我真的是希望推特趕快把臉書弄死,真心的希望。其實我們現在還在臉書上面是因為我們沒有更好的選項,一有我們絕對直接叛逃,因為臉書是他媽的一個垃圾的公司,死都不去處理這種詐騙的問題。

好,超譯了。反正意思就講說,你至少不是像那些很韭的,就是幹,他到底在幹嘛都不知道,然後跑去給人家詐騙騙光。那你這種是每一種,但你知道自己問題在哪的,其實都有救。

那一年可以存到二十萬,三十歲,有個五十萬的存款,其實算很不錯,就算是很不錯。就是有時候你真的不要去跟一些太厲害的人比,當然我們希望因為模仿而往前看,可是不要因為這樣產生壓力。有時候我昨天在跟人家打世紀帝國的時候,那我們就大家聊一下目前手上的資金跟部位的狀況。我就講我的數字,然後大家聽到之後就說「你平常在那邊唉唷在唉唷什麼?」就是你可能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因為你身邊是有一些很強大的人,所以你就覺得自己不夠,但你這樣已經很好了。

其實我自己也知道,只有時候你會忘記。所以其實那個痛苦的感覺,你最後面會很驚訝的發現,算有點不意外,但是會很驚訝的發現說都是來自於比較。如果今天不用跟大家比較的話,其實你不會這麼悶。如果你是跟自己比較,你就知道說,不過就是做錯了一個判斷,把錢賠回去而已。但是因為你現在看到還有別人在台美股狂賺,你就覺得羨慕,所以你就會心態上反而過不去。那時候因為這樣會去做一些激進的操作,然後把自己弄死。

但你要想說,當你自己看對美國銀行股爆炸的時候,你賺三倍,別人一定沒有賺三倍。所以如果你把你的故事講出來,別人一定會覺得非常羨慕,所以他們就是會是那個 FOMO 的人。所以盡量跟自己比較,這真的是很重要。就有之後面我覺得最好的心態就是,你每年都比過去的一年進步就好了,就算你只進步一點點,你每年都只比過去進步 1%,那長期下來還是非常可怕的東西。所以跟自己比較就好,我覺得這是快樂的秘訣。雖然我自己還在尋找怎麼樣更快樂,但不知道,就慢慢好像有找到一點方向。

**HJUHYB**

> 求口含,你娘支持河北彩花參選日本議員。癌大我老大,感謝癌大帶大家起飛。今天想問三題:1. 突然好奇歐洲男生普遍會刮腋毛跟懶叫毛嗎? 2. 對於沒有供應鏈資料、H 的小白來說,美股是不是比較不容易被內線仔割韭菜?(看輝達財報出來才在噴,如果是台股可能會早洩)最近開始覺得美股是不是比台股容易賺錢?(或只是今年壓到飆股造成的錯覺?) 3. 最近想投資一個演出的事業,想問癌大這種投資朋友的公司,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第一個問題,他們是不是比較會刮毛?沒錯。最主要原因當然還是因為他們的體味比較重一點。其實亞洲男生也是有體味,就是相對比較輕,然後有些沒有。但我覺得體香膏拜託大家還是準備一下,很多人自己臭都不知道,他把腋下整個是黃的都不知道。拜託那個體香膏也稍微抹一下。當然洋人因為他們就是大多數都有味道,所以他們自己知道要去做這樣的處理。所以他們可能平常就會去刮腋毛或是說刮懶叫毛,那其實蠻多會用雷射直接把它弄掉。那如果沒有用雷射,可能就是用到什麼巴西除毛之類的,hot wax 會把它處理掉。我知道蠻多會這樣,當然也不是全部人,就是可能蠻多會這樣子做。那台灣可能就比較沒有這樣的一個文化。像我的岳母他們過來的時候就說,跑去泡溫泉的時候,「哇靠!就是怎麼樣?怎麼你們每一個人下面都一坨?」就跟他們的觀念不太一樣。但我覺得這個觀念不同,沒有說什麼誰優誰壞,那審美關係也不一樣。

然後說這個沒有供應鏈 H 的人做美股是不是比較容易?其實我覺得是,我覺得是。因為買品牌真的是比買供應鏈簡單太多了。就像我們可能在最大的東西,我這樣講,NVIDIA 的 server 跟 AMD 的 server,那你看過去幾季的財報,你就知道說那個 know-how 超多的。那就算我已經覺得我算是消息前緣的人,就是可能不知道 PR 應該有 8、9 成以上沒有問題,可是還是有比我快的。那其實你不要小看說這個消息前緣,就是可能怎麼講,人家在 PR99 跟 PR90,好像看起來你們都前段班,但其實差很多。PR99 可能就會比 PR90 多賺個好幾倍。所以我真的覺得這個市場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市場。

然後外加,因為它不是品牌,它是供應鏈,所以可能會變成要取代或什麼的,它不是可以永遠的都吃蘋果,然後跟美國那品牌,可能一走個十年、二十年光景都沒問題,那是有差距的。所以對,我相信可能去做一些品牌的股票會比供應鏈的股票容易。

但是你說美國的市場報酬率有比台灣的市場報酬率高嗎?這個就不一定。因為我覺得講,是我們要看報酬率的話,一般會看大盤,因為大盤你可以視為是市場的一個平均報酬。所以台灣的含息報酬在大盤上面是沒有輸給美國的標普 500,沒輸。所以台灣市場在整體的獲利平均上來看,應該是不會輸給美國市場。當然如果說你單純講科技業的供應鏈跟品牌的話,我真的覺得供應鏈是比較困難,而且是難很多的東西。

然後再來說,投資朋友的公司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首先就是,我覺得老闆自己一定要是大股東。如果說你投資的東西是,覺得說大家的股份是均分,我覺得不太好,會變成多頭馬車。這樣還是要有一個人他負責做決定,所以你們投資他,就變成你承擔資金的風險,然後去換取一個報酬。你不用承擔管理的風險,你也不用去跟他吵架或什麼的,因為一般朋友很多都這樣決裂的。

然後再來就是說,投資朋友的生意,你要知道他跟股票不一樣。就是股票其實老實講,你在怎麼樣罵有些公司是爛公司,可是上市櫃公司就是台灣的頂尖,他其實就是台灣的頂尖公司才可以搞到上市櫃。所以你去投資朋友的公司,那死亡率絕對是高非常多。但他可能造成的爆擊也很高,可以想像成就類似說一個是買上市櫃,一個是跑去買未上市或是興櫃的東西,那個風險程度有差,但假設真的猜對的話,那個爆擊率是很高的。

所以我覺得大原則就是不要 all in 去壓朋友的公司。然後再來就是,朋友自己本身他要跟你再同一條船上,他也要承擔風險。不然可能兩手一攤,幹,他就落跑。他自己也要拿錢出來。如果你沒有本事拿錢投資自己,管你去借還怎麼樣,你連自己都不相信,你都不敢投自己,他媽我也不敢投你,代表你根本就沒有那個信心。就如果說你是有信心的,只是你缺臨門一腳,那我一定挺你,生活朋友我會挺你。可是如果說什麼你自己不用拿錢出來,我出個想法,這個我覺得會繞開。所以他到底有沒有 skin in the game 非常重要。其實這是我一直以來的觀念,就是說別人要跟你承擔一樣的風險,他講的話、他做的事情才有意義。他如果說沒有承擔,他在場邊看,他講的話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這個可能是要小心的地方。

**假新主人**

> 詐略MeToo。先五星讓癌大吹的比演藝圈爆料還行。好的行。請癌大幫我喊:「假新主人愛Luv時間比核廢料半衰期還長。」

**威爾翼巴**

> 股海載浮載沉的韭菜。癌大你好,第一次留言無法掌握什麼留言密碼,但還是希望被唸到。很感謝癌大常常分享股市的產業資訊,實在受惠良多。最近債券 ETF 很紅,小弟也忍不住佈局一些部位。做一些功課了解債券跟股票型 ETF 在配息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債券是將不斷到期的債息跟本金發給債券人,但是債券的 ETF 為了在配息日發放日的淨值和市價也會跟著連動下修。這問題實在是困擾我很久,還蒙癌大開示。最愛癌大操作順利舒服到躺著賺。

好,那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應該是你太糾結一兩天內的變化。反正直接去買債券 ETF,它的差別就是在於說直接去買債到期日。你拿這個,反正它的算法跟所有投資報酬都一樣,反正你當時去買的價格也會有影響,然後它的配息立刻有影響,反正整體來說就是含息的報酬是多少。

你去買債券的 ETF,它變動可能會比較大,原因是因為它是持續的去幫你,就要說你是買中長期的,它就會持續的去把那些比較接近到期的去換成展延到它設定的目標期限,所以它的變化會比較大一些。那我覺得啦,如果你不是買到怪怪的商品,或者說它費用極高的,基本上你在研究的東西是很枝微末節的東西。就是說你假設是要去做債券的 ETF 長線的佈局的話,你不太需要去擔心這樣子的東西。你這有點像是去講說,因為這個股票怎麼今天它會漲跌一點,或者這個 ETF 怎麼今天會從溢價變折價,可是那個變化的趴數其實超少。你有點在很枝微末節的東西上面去鑽牛角尖。所以我覺得應該是不用想那麼多,你講的這個東西它不是一個問題,或是我不知道你在問什麼,因為這應該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2300上一千**

> 我是個廢物茶客。我從小就喜歡喝茶,小時候沒錢的時候,知道自己泡茶來喝。那時候還年輕還喝不慣那種成年老茶,比較喜歡喝清淡一點的綠茶。那我小小的還沒有完全成熟就被人家採摘一下的毛尖。我喝茶的時候比較喜歡把茶葉吃進嘴裡,我喜歡用舌尖去橇開還沒有成熟就被人家採摘一下的小小茶葉,去舔它的茶心。我喜歡茶葉在我舌尖綻放的感覺,微苦卻讓人回味無窮。後來隨著年齡的變化我又迷上了白茶,我喜歡白茶的香醇。那在後來我發現成年的普洱更有韻味。請問癌大除了可樂之外,是茶派還是咖啡派的?

它前面寫的東西感覺是正經的,可是不知道怎麼就給人家一種那種變態的味道,還是只有我覺得?

那除了可樂之外,我是比較偏向,我覺得是咖啡派。但是茶跟咖啡我其實都喝很多。那咖啡呢,我就是比較廢物那一種,反正對我來說咖啡喝起來都差不多,所以我還滿喜歡喝美式咖啡的。雖然很多人講說喝美式咖啡你就是木舌。然後在義大利的時候,我假設喝美式咖啡就會被笑,反正就是自己加水進去就會被笑,一定要喝 espresso 這才真正的咖啡,然後什麼咖啡只能夠在中午以前喝,義大利很多這種鳥毛的東西。

但咖啡真的說,每天都會喝的東西。那茶的話,就是我口渴的時候會喝,然後我覺得喝無糖的綠茶,所以基本上 7-11 各式各樣 20 塊到 25 塊的茶,都是我的防守範圍裡面。那有時候可能今天預算比較高,就會喝那個有一瓶,我想綠色好像……幹,因為每瓶都綠色,生茶啦,有一個叫生茶的,而且它之前有麥當勞的廣告,突然想到,但這不是目前不是廣告,不過就是我真的很喜歡喝那個茶。

所以茶跟咖啡都喝,但是我覺得我比較偏向咖啡控,就假設這兩個東西只能夠選一個未來喝的話,可能要放棄另外一個,我就選擇咖啡吧。咖啡真的是很療癒的東西。

**Nin-Nin-O**

> 拜託選我。癌大您好,我因為跟男友在一起的時候開始聽你的節目,但明明是個還不懂股票的社會新鮮人,聽你講話總能學到很多,漸漸地變成自己愛聽。希望癌大可以跟我七月十號生日的男友說23歲生日快樂:「謝謝你陪我哭陪我笑,那雖然我很愛哭,但你還是會包容我。希望明年的國考你能夠上榜,相信自己,你很棒。」也祝癌大一家平安健康。

非常感謝這個 Nin-Nin-O 的祝福,也祝你跟男友平安健康,那國考順利。所以這個怎樣,所以就是說你們從大學一起到變成社會新鮮人?講下去不重聽,雖然看我為什麼腦袋會……你看我就是,我有時候真的覺得有腦袋有問題。但我就突然想跟大家提醒說,你知道從大學到出社會已經很多人分手。但為什麼我要這時候講這種殺風景的東西呢?我也不知道。但我希望你們可以繼續下去,好不好。就是可能,怎麼講,因為在學校生活很單純,出去的時候會開始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然後可能生活圈也不一樣。我什麼的,對,回想起來我覺得那段時間是蠻煎熬的。所以祝天下這種剛畢業的、然後出社會的都可以快樂。其實你不需要一定要跟……我什麼不要講下去。

**HOWARD29**

> 啾啾丸子生日快樂。主委六月二十三號是我女友的生日,我想跟他說:「啾啾,這麼多年來第一次在我喜歡收聽的節目上祝你生日快樂。也感謝你陪我們一家人在台灣旅行的好幾天,希望你會收到這份心意。也希望我們的愛情能夠永遠長存。」

我看你們這樣一直在祝福,我就心情蠻好的。

**我還沒上車**

> 賣才是最難的,這心魔過不了。癌大您好,在投資這領域浮沉多年,深深覺得什麼時候「賣」才是最難的。像是最近手上有幾檔常年都是兩位數負報酬的,因為不甘心就硬凹了十多年,期間甚至多次考慮乾脆認賠出清,拿去領個高股息,近年就能夠將賠的部分補回來。今年初終於看到報酬率翻紅的一天,但就在一天而已,根本就來不及賣,隔天繼續往下摜,懊悔不已。最近又出現翻紅,為了不重蹈覆轍,當天就立刻賣。最後結算年化只比銀行的活存利率高一點點。但沒有想到,賣了就一路往上噴,噴到懷疑這是我看了十多年的那檔嗎?這個機會不屬於我,這情況該怎麼釋懷?還請癌大指點。

從這個說話的線索裡面看說,應該是十銓吧。其實哥哥就是以前大家跑來問我,我就會講說它們業務太雜,我連看都不一樣看來的東西。但是其實今年我自己手上還蠻多十銓的東西,電子五哥,因為整個 rewriting 出來,外加很多切到 AI server,讓他們的 EPS 貢獻從小的可能十分之一到大的到三分之一都有,所以真的是整個業界有一個變化。其實我真的覺得有時候市場會有這種常年大家不看好的東西,然後突然間估值變化,所以要隨時保持心態上的一個活躍,我覺得這個可能在主動投資裡面也滿重要的。

他說「賣才是最難的」,我持相反意見。一樣我不想跟大家吵架,我之後講一些東西,有些會變成要拿去延伸。反正我講我自己的意見,因為股市本來就是很多人用不一樣的看法,反正大家都有辦法在裡面賺錢才是最重要的。

我覺得買才是最難的,賣從來都不是最難的。就是說,如果你可以買在一個好價位的話,反正你後面怎麼賣你都賺錢。你不可以去期望說你一定要賣在最高點,很難辦到。就連一些那種超級猛男,我南部超級猛男,看好這些標的,看那個眼光之準,那準到我快失禁,就看怎麼可以這麼厲害?可是他全部沒有吃到魚尾。我這邊不知道在調侃他還是怎樣,就是他超厲害,他的賺差不多,可是你就看,就連這種超強的人,資金掌握跟消息能力跟判斷力都是頂尖的人,他也吃不完。你就知道說你本來就很難吃到魚尾。你偶爾會吃到魚尾,就像你偶爾會剛好買在魚頭,那就是剛好。但是你能夠做的是,你至少每次相對賣出是高的,相對買進是低的。這邊講說相對值,不是絕對值喔,你不能買在什麼歷史低點,那其實都是很難的一個挑戰。你可以做到相對,就已經很好了。

那我覺得買比賣難,就是因為你買的成本夠好的話,基本上很難輸,基本上很難輸。所以有個說法是這樣:「低檔買進,不贏也難。」雖然有很多變體,但是我知道的版本是這樣。就類似說,其實我們都會講說國安基金進場的時候,你進去買,你就是不會輸啦。可是一樣回聽我們的節目,然後上次國安基金進場的時候,台灣的新聞跟一些論壇大家怎麼樣罵的,你就發現韭菜一輩子都韭菜啦!大家在買的時候,他們他就是不敢買啦!政府大咖進去的時候,你就是不敢嘛!然後你就之後再追高,然後就再被套牢就賠錢嘛,就一直是這樣。

所以大家可能在我們 2020 年的節目,我就跟你講說國安基金進場基本上就是勝率超高的,拉長的勝率超高的。你聽的時候,你會講說「我一定要把握好下次國安基金進場」。下次國安基金進場,我就問你進場沒?你看看是沒有進場。

那個心態就會變成,其實你就是在猜漲跌,你可能對公司也不了解,所以你才會說「這次摸到了,那我沒有出到,幹,好懊悔。下次摸到我一定要出掉。」你就變成是一般散戶,就我們講的,散戶其實他在股市裡面最喜歡做到的事情是解套,每次解套就賣掉。那到底買這個標的的目的地是什麼?代表你根本沒有在做更深入的研究。

那其實也不說研究之後你就一定會贏,只是研究之後,相對的你的勝率應該要提高。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以後就不要去做主動選股,你應該去做一些被動型的投資,那穩穩的專心生活也是很不錯的一個選項。

但看起來就是說你對標的的了解度本身是不夠的,然後你還是很執著於價格的一個變化。當然價格很重要,絕對的。只是有時候過度的去專注在價格上面,而沒有去了解這個股票背後的故事跟未來的展望跟 EPS,你連計算的能力都沒有的話,你真的會變成這樣,就是你只能看價格。那只能看價格就會回到另外一個更競爭的領域,就我們前面提到的,有些猛男他完全不鳥基本面,他在做量化、他在做高頻的,你競爭對手變成是他們,我覺得會被幹爛。我反而覺得你有在研究基本面的散戶,你的對手比較溫和一點。如果你真的要進入這種高頻的場域是拚價格的變化,你的對手是怪物,他沒有超強的電腦、他沒有超快的網速,所以自己要三思一下。

那我覺得如果要改進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對公司的了解要再更深一點。因為看起來你就是完全都只講價格,你對公司是一點評論都沒有的,當然你會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賣、什麼時候要買。就算你對公司很熟,像我前面提到的南部猛男,他熟到不行,可是他也沒有辦法吃完全部位,你就知道說本來就是這樣子,這就是市場。

好,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