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88:🥗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ALUX 亞立詩贊助。

一眨眼竟然就已經來到 2023 年的第四季,除了關注股市之外,更重要的是身邊太多女友明示暗示的「禮物節一條龍」,從週年慶、聖誕節、跨年到明年的情人節,每一個都是各位無法再裝傻的時刻。

不論是浪漫的冬天氛圍,拿出打趴全場的 ALUX 亞立詩鑽石項鍊;或者是兩個人你儂我儂、分不開時,搭配最閃耀的那只 ALUX 亞立詩鑽戒,絕對讓你天時地利人和,開啟美好的下半輩子。

最完美的鑽石,最值得的投資,ALUX 亞立詩讓你一試愛上。

台灣首席婚戒品牌 ALUX 亞立詩在全台擁有十間門市,同時也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陸續開設分店,從台灣發跡拓展到海外,向全世界各地的顧客提供更加優質的商品與服務。全球門市備有業界最多、最齊全的婚戒款式,像是獨家浪漫藍鑽設計的「ALUX 亞立詩.戀人」系列、最讓身邊女友驚呼的「迪士尼聯名系列」,還有來自德國的客製化婚戒「acredo」系列。

不用擔心選擇障礙,你只要到亞立詩的門市,顧問會依照你的需求、預算跟喜好,貼心為你挑選滿意的婚戒。更屌的是,10 月 1 號起 ALUX 亞立詩週年慶限時開跑,來店鑑賞就抽 Gogoro,下單再抽日本來回機票,放閃的浪漫假期旅途都直接幫你準備好。萬事具備,只欠 ALUX 亞立詩的婚戒,體驗亞立詩婚戒保證一試愛上、讓她愛你一世。

即日起至 ALUX 亞立詩購物站輸入股癌的專屬優惠「gooaye10」,享全站結帳九折優惠。預約到門市鑑賞的聽眾,在下單前出示我們股癌臉書的貼文截圖,即可加贈珍珠耳環一對。在這邊提供給所有有需要的朋友們,也可以在我們的資訊欄找到相關的說明與連結。

***

好,那先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希望不要塞在路上,也希望大家在開車之前先上廁所。有時候真的不要在那邊鐵齒、不要在那邊嘴硬,我那姑姑看了,我那媽 20 分鐘可以到家。有時候就是有人會在上面出車禍,就是有人會滑手機低頭撞到,然後就塞在上面,那你等它那個車禍排除,你媽就等 20 分鐘、等 30 分鐘,然後你的膀胱就直接爆開。

這個我都發生過了,雖然膀胱沒有爆,可是我遇過幾次之後我就知道,你無論如何,那個長輩的智慧是真的,你媽叫你就是先去上廁所,你不想上你也直接去硬擠出來。不要說等到你真的塞在車陣裡面,本來想說 20 分鐘會到的東西,搞到一個小時都還沒到,然後已經低頭在那邊看說,這個寶特瓶的孔徑夠不夠大、兒子 Baby Shark 的包包裝不裝得下,你媽一邊塞一邊尿,然後再來後悔說當時沒有上廁所。這是我自己的經驗,好好地分享給大家。

因為我自己是屬於那一種,我今天假設需要上廁所,我是立刻要去排解掉的,我不知道這個算是什麼腸躁症之類的,反正就是你的那個腸胃是非常敏感的。那如果說你今天已經有訊號出現,你沒有立刻處理的話,真的會非常的痛苦。而且像我自己的身體是一個很賤的存在,就是當我想要睡覺,我知道說我明天要出遠門,所以我今天一定要好好睡覺,那一天晚上我一定睡不好。然後我知道說我待會要開車,所以呢我前面的三個小時,老子都故意不喝水,平常我一直在喝水,然後故意不喝水、不喝茶、不喝咖啡。可是就是偏偏,你已經知道說你也沒有要上廁所啥小的,但是你開車開了一半,你突然間就好像你全身的水分全部都直接凝聚跑去膀胱一樣,就是神奇,就覺得我的身體在跟我對作,我覺得真的很賤。

所以我會去想要去克制這個身體,讓它不可以去知道我要想什麼,因為它如果知道我在想什麼的話,它會故意要整我。所以我就用一些這種行為框架的方式去做一個限制,就是反正可能就去做到讓自己不會說真的卡在車陣裡面,然後可能要爆炸。這是我一直以來的經驗,所以這邊稍微提醒大家,因為我知道現在應該還是蠻多人跑出去。

雖然我看說,今年的那個國旅的住宿率超低,好像說是可能近幾年來最低的一次,我是看了覺得蠻療癒的。當然我不是希望說看到台灣的業者很慘,只是老實講台灣住宿真的很貴,就連我們這種對價格不是很敏感的,我都感覺到說「幹,也太貴了吧!」就是同樣的價格,老實講,你現在一個晚上的價格,你可以飛去日本,然後你剩下兩個晚上的價格,日本可以住四個晚上,那你為什麼不去日本?

就是台灣的那些住宿,很多人給你這樣一個感覺。那它也不是單純說什麼只有連假這樣,它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可是就是很貴。因為你說連假,像日本的黃金週也可以到很貴,可是像台灣的話,它不是只有連假貴,它有時候連平日都很貴。

但我也不覺得是很多業者他們講好,要集體去哄抬價格,我認為其實最單純就是第一個,台灣的人口密度真的很高,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然後第二個就是,大家的假是數一數二的少,我們工時是超長的一個地方;最後一個就是台灣人很有錢,台灣人真的是屬於有錢的存在。

所以因為大家很緊,大家的假都很密集在某幾個時間點,外加大家有錢,所以就會變成說,你有時候去看一些你終於可以放假的時間,你想說在台灣找個住宿,然後發現說超幹貴,超級貴。然後就連平日的價格可能也蠻高的,平日我覺得可能蠻多是反應在成本,房租其實很高,就是台灣的房價是一個高的地方,所以整體看下來你就覺得說「幹,他媽也太貴了吧!」

那只是過去為什麼這個價格還是可以支撐著?其實最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我覺得大家是有錢可以去接受這樣的一個價格。即便可能住下來,大家會抱怨,你去街訪的話,我覺得沒有人會跟你講說「算便宜喔」,不會啦,應該都會跟你講說「其實不便宜啦,蠻貴的啦,但是小朋友開心就好嘛」,已經蠻多家長應該都會選擇是這樣的回答。

所以就是很多綜合因素,然後讓這個價格很高。但我們終於等了這麼久,等到這個需求破壞,其實這個是一個必要之惡啦。就是說大家開始出國,然後可能有些業者會因為這樣子撐不下去。他搞不好是一個趨勢,當你今天整個開始往下掉的時候,有時候那個趨勢是擋不住的。因為其實像這種飯店,他們都有那種稼動率的問題存在,就跟航空業很像。所以我今天可能住房率一定要在什麼五成、五、六成,航空可能要什麼七成以上,那我如果說沒有的話,我虧起來就可能虧蠻大;但是我一旦滿足之後,那我在往上,我可能就跟印鈔票一樣,那個錢可以進來的超快。但是他有一個 minimum 要去維持住啦。

那其實蠻多業者他支撐的方法是透過,他在連假或是假期,然後把價格拱一個幹超高的。但其實各地都會這樣做,像日本黃金週也可以很貴啦,那只是說台灣的,像跨年有時候是給你什麼三倍的價格,就是那種超誇張的價格。但是他一個這個跨年,他可能可以補好幾個平日的那個稼動率掉下去的一個傷害啦,所以對他們來講,就是他可以去把這個收支還是弄在一個健康的水位上面。

可是等到他開始注意到有一些連假,他本來應該要出來敲盤子的,然後他沒有辦法去敲到這個足夠的量,那就會產生很大的問題。所以最後面下一步,我們會看到的,一定就是可能要跑出來跟大家要補助了,然後要跟政府要補助了。那這時候呢,我覺得如果你是業者的話,並且你是可能是很認真經營的,你應該是要反對這個補助。因為一般這種補助就是齊頭式的撒下去,那等於是撒給你的敵人。

那對於台灣的消費者來講也是一個不好的事情,因為有些就該放給他倒,因為他們倒了之後呢,其實我覺得整個業界會變得更健康。當然大家不用這樣子很病態,其實講真的,我覺得在台灣你不管做什麼,你想到的任何一個 idea 都超多人在做,開一個民宿、做個什麼,全部一堆人排隊搶著做,因為真的太有錢了,大家太有錢了。就是因為大家太有錢,所以就是搞到非常的內捲,讓有些人下去的話呢,我覺得大家生活會稍微好一點。

但是很可怕的一點就是說,當有些人倒掉之後,一定有新的人會捧著錢進來要繼續開。好像前陣子在疫情前,差不多三、四年,就是台灣那時候有段時間是很流行開青旅,這是從國外燒進來的,然後就到處都開青旅。一樣啦,反正就是因為資本真的太多了,所以你在這個島嶼,你就勢必要面對很多的競爭。

只是我覺得現在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稍微喘息的空間,只要政府後來不要再出來什麼就那齊頭式的撒錢。他如果沒有這樣撒錢,然後讓一些人趕快乖乖下去的話,價格平抑住,因為終究是這個大家開始出國了,可能是因為當然疫情的報復性消費也有可能,只是現在已經距離疫情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說不定這是一個新的趨勢的展開,那之後那個價格就沒有辦法這樣子繼續的維持在一個高檔,他可能就會開始變便宜。其實我覺得這是好事,就是有人要被淘汰掉,那當有人被淘汰掉之後,他們的這些餅就會分給那些可能活得下來的業者,那大家也就沒有這樣的一個壓力,說我一定要在某個檔期做到哪個價格,然後大家要瘋狂拼命的在每個地方互相看、互相抄答案,「你漲幾倍,你漲幾倍,所以我要跟著漲幾倍」,其實蠻多他們業者之間的運作是長這個樣子。

所以我還是希望說可以往一個更好的方向,看到大家都在出國,我是覺得說這挺好的。其實出去外面玩的話應該是更療癒,不過說真的,台灣的景不好或啥小,就是真的,就連那種價格比較不敏感,像我自己都會覺得很貴,就是你刷下去你就感覺到不太一樣,就好像我是盤子,那我是一個快樂的盤子這種感覺,跟你在買 iPhone 的感覺是很像的,就是你知道你很盤,可是你還是做了,那你為什麼會做你也不知道,就是因為你是一個盤子。

好啦,那下個禮拜大家可能回來一下之後,然後下下個禮拜要繼續放假,所以祝大家各個假期愉快。雖然其實想到又要放假,我真的覺得很痛苦,因為每次放假就是一切都停擺,銀行也是停擺的,股票也是停擺的,我會覺得我人生就停擺了。所以每次放假我都覺得非常憂鬱,然後希望可以趕快再一次的可以回到市場裡面。但好在現在有節目,所以至少我也可以跟大家聊聊天或什麼的,不然其實每次的假日我都是很憂鬱的坐在自己的房間裡面。

那這禮拜收穫蠻多的,完全體會到那種出外靠朋友的感覺。像禮拜四一個投資宅男的聚會,我就巴著那個財報狗老闆 Jeff 問他一些問題,算是幫我自己很多的疑問去做了一個解答,我覺得非常的充實。因為我在今年開始,我在台股部位去加入了一個大概兩成資金的小型股的配置,所以就挑了幾支的小型股,不多,然後我就把它組成一個 portfolio,然後壓了一部分的錢進去。

那同時就是比較偏向是,我希望買了之後然後看長一點,我強迫我自己看長一點。那至今這個部位的報酬率到目前為止大概是 15% 到 16% 左右,那我是覺得不太滿意,以我來說我覺得不太滿意,特別是在今年這行情,我會覺得說,我當時如果沒有把這個兩成資金丟那,我是拿去買我過去的什麼 AI 股還啥小的,其實今年會好非常多。

但我同時另外一方面也知道說,我會去做出這個選擇,我要記得我的初衷。我的初衷就是我希望可以把工作的強度稍微降低一點,那可是同時我不希望跟市場脫節,所以我不會去買指數這種東西。就可能我幫兒子去存,我可以存指數,假設家人問我,我就說你去丟指數,可是我自己是沒有辦法丟指數的,因為你知道你打的東西為什麼你會想要去救他,就有一點讓我自己的那種自我要求存在。

所以就會覺得說我應該還是要去做選股,可是你只要去做選股之後你就會開始產生一些問題。首先第一個就是說,我當然知道說我們手上的一些部位,即便是那種中大型的股票,然後看起來是在題材上面的,但你知道說他就算這個題材過去之後,他還有一個下一個題材,所以他其實也是可以去做「Buy and Hold」,就是這個東西去做「Buy and Hold」肯定也沒有太大問題。就是我可能過去跟大家講台灣的幾個精品級的股票,那些東西要「Buy and Hold」,其實我覺得都沒有問題。

可是我覺得那些東西假設我去「Buy and Hold」的話,他會跟我現在的做法是衝突的,就會變成說我玩法也不一樣,可是我在做的事情是跟我「Buy and Hold」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只是我故意把那個部位拉長。所以當我今天做題材的那個部位,我要開始砍砍砍的時候,然後我就會一定會覺得說,那為什麼我不要把這個長線也順便砍一砍?就會覺得怪怪的。

其實講得很簡單,就是說你今天一個波段賺錢之後,你可以留一些放底倉放到底,但是實際上你就會想把它砍掉。所以我知道說如果我做一樣的東西,我就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產生,那我就一定要去做一些不一樣的嘗試。所以其實也算是給自己一個新的嘗試的機會,那我就選擇說,那我在台股呢,我就要去找最小的東西,我就去找台股最小的東西,所以我就直接去從這個市值排列,最小的東西去看,那時候大概看了 200 多支股票,然後去挑出了幾支我覺得還不錯的東西,然後就按照自己的計畫把錢丟進去。

那丟進去之後就至今我覺得表現是欠佳,但當然其實不可以看太短,我知道,因為你看的東西是一個比較長的故事。你選他的時候你就不是去拼說當下有一個題材所以未來一定會怎麼樣。雖然可能對你當下也有這樣的想法,就覺得說他一定是在各個條件都滿足的。只是就算你某個東西看好,就好像說你看好他有一個當下的題材,可是當下的題材最後面沒有實現,理論上如果是過去的其他部位,你就會把它砍掉,可是這個部位你就知道說我不可以砍他,我要留著。

所以他唯一的風控就只剩下用部位去控他,就是這個東西我其實在節目分享過蠻多次,就是美股的一個做法,用部位去控他,可是在台股其實很少這樣做。因為你沒有那一種,就是可能我今天要跟一個標的長相廝守的一個概念,就是你從頭到尾都是,我只是來跟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我只是來喝你一口,那老子就要走了。

但是現在的想法就不一樣,所以你的那個風控方式就會變成說,那我就是喜歡這個配置的方式,就是就算我今天假設看錯的話,我這一筆就讓他變成死錢。那可是我多多少少也知道,我可能光這個殖利率我可以再幾年回本,其實老實講,看你去看那個殖利率,你就不會覺得說這個東西是一個不好的投資。

就說真的是這樣子,就是你在股票市場裡面,因為你比較有對象可能是你的其他的策略,所以你覺得說這個東西假設我沒有做好的話可能是蠻虧的。可是我有時候拿去跟我自己在現實中的一些投資,我覺得說「幹!超划算的」。現實中的投資有些什麼七年回本、十年回本,這是講都是投資等級的,那之後會怎麼樣不知道,失敗的生意也很多。那做一做然後做不下去,然後把東西拿去賣二手賣廢鐵,那根本就拿不回多少錢。就算好,講說可以回本,那七年回本,回本也只是把你的本金拿回來,又不是說什麼你現在這個店拿去處份,你可以拿到一樣的錢回來,不是嘛。所以你要在額外去賺報酬的話,那還要在後面再繼續經營,可是後面有很多變數。

就發現說其實這個股票的投資還是優於我的實體的一些投資,目前是這樣。就實體我還沒有辦法接觸到一些可能真的是我覺得很棒的 deal,就是目前的很多是比較偏向一些可能怎麼講,就是它在回本速度是不快的東西。但是我覺得這樣對我的心態其實有幫助的,因為我回去比這個,我覺得知道說,其實跟我去丟的實體生意,就算這個鳥爛股之後面他停住了,好像也是比我的實體生意好,就是去算他的那個含息報酬的話,應該還是會比我的實體生意好,而且他隨時可以出來的。

就股票的好處就是你隨時是可以賣出來,你只要不要一次倒出來就好,因為你的量太大,所以你倒出來,那個跌停會鎖死,你慢慢慢慢清,真的需要錢你賣出來,他還是會比你去做實體的投資來的好。所以就是說他有很多 know-how,那我覺得我自己沒有做好的部分是出貨的部分。因為其實怎麼講,那個心態是需要去調整。

就是一開始,好,我是一個在台股是很偏向動能的,然後現在開始要灌輸自己說我要長期持有,可是我就做到太極限你知道嗎?就變成說人家在炒你不要臉的時候,你沒有把東西倒出來。理論上你應該要倒,為什麼?因為你知道那個故事是假的,就你上去什麼股市同學會,你看人家在那邊講,那天天爆,你知道他們全部是錯的。為什麼你會知道?廢話,因為你有跟公司通電話,因為你有去現場看展。因為像這種小公司,你只要有去現場看展、你只要有去問個問題,你就知道說你們講的東西全部都是假的,你們都是在亂掰。

可是為什麼大家會買單?不知道,但是你就是目睹了一個市場的瘋狂。那如果是按照慣例,就是如果今天這個是題材股的話,你一定就趕快就倒出來。可是你就是給自己一個制約,不行,我現在在長期持有,所以就 hold 住。那就發現說你抱著概念股坐過一座山,都沒有動。那這個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我後來就開始去調整,因為我坐過一座山,其中一支坐過一座山之後我就發現說,這樣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應該有一些優化的方法。我可能不用說拉過山之後然後全部把它倒出來,因為搞不好其實我要看的東西是更長的故事,所以我為什麼要在現在的人,就算可能在短期間的翻倍?對啊,搞不好你看的故事是翻五倍的故事,那你幹嘛要在翻一倍的時候把它除掉?對吧。因為你賣掉之後就會回到我們上一集開頭聊到那個問題,就是你下車要買回來就很難了啦。

所以既然你就已經抱持了,你已經用風控的方式去持有了,你知道說最差最差的,反正那個部位鎖在那邊是沒有問題的,那你為什麼不要讓上檔可能有機會跟大家來一點?但我就覺得說還是有一些修正的空間,所以我第二次修正就有成功。

第二次修正就是一樣也是就是小型的股票,反正就在台股那市值 40、50 億以下,然後一樣就是收到蠻多的,大概收到一兩千萬以上,然後就注意到說人家跑去拉你的股票,就跟第一個遇到的狀況一樣。然後一般拉股票的時候你就發現很好玩,就是他們都會搭配一些消息跟新聞就會丟出來,說他因為什麼樣的東西,然後同學會大家就看著邊高潮什麼的。但實際上你知道不是這樣,就跟第一次一樣,就是你們炒的東西,你們炒錯了,兄弟們你們錯了。

那為什麼你可以這麼確定他們錯呢?就要說像是一些大型股,台積電好了,台積電其實大家在看的東西,大家可以獲得的資訊,其實都是非常的滿載的,就是你很難獲得一些其他法人不知道的東西,因為太多人在看他了。可是這種小型股呢,因為其實真的沒有人在看,就算說像有一支我請朋友去幫我拿他的法說資料,他說拿不到,要特別去約,然後就約了一個法說會。因為人家剛好有一個法說的時間,然後就去報名,然後到現場他說兩個人,就他跟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投資公司,然後沒有其他人。

所以就是怎麼講,你會知道這個公司實際上在幹嘛的人不多,因為都沒有人了,都沒有人在看了,所以你會知道說那你知道的東西一定就是很領先的,所以你估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很有價值的。那所以你們現在在拉的東西呢,就是你們一定是在亂拉,除非我在籌碼有注意到說這可能是公司派他們自己在買。不然如果是一群散戶在那邊推,或甚至是一些大戶在推,可是我可以多少猜到說你應該是買錯東西,或是我為寶想幹嘛,但是反正你要來炒的話,因為我的成本是在下面,所以我就先送你。就你要多少就送你,然後我操我一下,我就說有一天的那個成交量,大概有三分之一是我丟出來的,然後丟不下去,也操我屌,我就不知道大家在衝什麼你知道嗎?就是那邊狂推,然後我就一直丟,你一直拿我就一直灌,一直狂送你,然後送到爆,然後覺得很幸福。

就是我第一支股票我沒有做的事情,我在第二支做,然後我就幹超爽,就是你要多少?弄齁力啊,全部爪給你。然後之後等到你們過了幾天之後,你再往上拉,拉不上去之後軟掉,然後開始要逃難的時候,沒關係,我等你們大家在那邊互相跳樓踩踏的時候,我再把東西收回來,我覺得蠻高興的。

那只是當然這樣的做法,可能就不會是,我自己覺得就是不可以做到像是你把什麼五成的部位都丟掉,因為你丟掉就收不回來。但是你用一點點的部位去調節,我認為是一個健康的事情。那這其實是我自己的一個觀察,就是我認為這樣做是對,然後我就試看看,然後試了之後就發現說真的還蠻過癮的,就是這樣做應該是對的,就一個月把它成本洗得蠻漂亮的。

那最後面就是跟這個 Jeff 請教一下,就意外地發現說殊途同歸啊,他其實也講了類似的,我還要只要說法更精簡,他講得很直接,那很自白,我覺得很有趣。他就講說,因為呢這些小型的鳥爛股呢,你下一次成交量起來,你跟我說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所以一般成交量起來的時候,你就一定要送幸福,你就一定要送一點東西出去。

那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說這個說法是很合理的,因為如果你今天去把一個股市的 K 線圖打開來,你就注意到說,反正可能平常都是沒有什麼量,然後今天突然爆量,然後爆量之後就會再休息,又再回到沒什麼量,然後再爆量。你就是要在沒什麼量的時候再去做買進,然後在爆量的時候,你應該知道要站在賣方。

所以這其實跟動能派的一個邏輯會變成完全相反。因為假設我們以前在做動能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個大紅 K 出來,什麼三趴、五趴,那成交量又灌進去,我們就會相信說這個是有大咖要弄,所以我們就跟上去喝湯,就動能會比較偏向這樣,這就是所謂的發動,在發動的時候你要上去弄。可是你今天在弄小型股的時候,你反而是反過來的,因為你的籌碼太多了,所以你一定要在大家在那邊發動的時候,你就要開始慢慢的送幸福,你就要先送他一點東西。那後面拉走怎麼辦?沒差,因為你還是市場上籌碼最多的人,就你還是賺錢的。可是如果後面失敗怎麼樣?那你其實可以把成本洗到很便宜。

所以怎麼樣都覺得這個做法應該是最正確的做法,就是你其實還是要有一點那種洗籌碼的味道。就是說當人家在那邊炒的時候,等於說你還是要去設定一個這個價值的上緣,然後炒過某個價格,你要多少我就送你,反正老子的東西很多。那今天假設又再一次跌回來,再把它收回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優化的做法。

那當然其實也可以選擇完全不動,但是我覺得這樣我自己的個性跟心態上都會開始發現說有點不太舒服,看人家那邊炒,你就知道說他炒的完全是錯的,可是你又覺得說東西不倒給他的話,是不是違反你的一個出發點?那你就倒一點就好。就是我自己都會忘記這件事情你知道嗎?就是我們常去提醒的,就是說東西做到極端都不好嘛,你就做中間,你不用完全都 Hold,你也不要做太短,那你送幸福送一點應該是 OK 的吧。

那至少這樣子你也不會再可能假設最後面真的坐過一座山之後,然後覺得心裡面滿滿的不舒服,因為他違反的你另外一個做法的一個核心原則,就是你怎麼可以沒有帶著獲利回家?

那跟西哥聊完之後,我覺得就很踏實。因為比較偏向,雖然他講的東西跟我自己最後面得出來的結論很像,而且我是有先做、然後他再來驗證,但你就會覺得說,當有一個前輩,然後他跟你講出一個做法,這個做法是你自己在那邊瞎摸,然後你摸出來的,你花了差不多三季的時間摸出來的,那你就發現,那代表我在一個正確的路上,說不定我可以開發出一些甚至是更好的做法也不一定,但是至少我知道我沒有走錯,就算我可能做得沒有人家好,可是我至少大方向是對的,因為人家長期這樣做的,就跟你講說他覺得這個做法是 OK 的。

所以就算是學習到蠻多東西的,那我覺得還是會持續探索,因為畢竟這個領域,就是這個做法,我真的算是一個菜雞,我就是還在做三季。只是我相信假以時日,應該可以慢慢的優化出一個,至少我覺得要優於大盤,如果說優於大盤又做得不錯的話,其實就會符合當時為什麼去做這個選擇的一個結果,就是因為你希望可以有更多時間,因為這樣的一個做法其實真的比較省時間,至少你不用每天在那邊盯盤。所以就在試看看,說不定明年中的節目就會跟大家分享說這個策略是很爛,不確定,但是先試試看。如果有更多的心得的話,再來跟大家分享,那如果說你對於這些做法非常熟悉的話,也歡迎來跟我交流,因為這是我在學習的地方。

***

接下來我們稍微聊一下市場的一些新聞。

首先先聊一下 Amazon 跑去投 Anthropic 的這個新聞。Anthropic 呢,他自己也有在做 LLM 的公司,他的那個模型叫做 Claude。那這家公司呢,他的創辦人是以前 OpenAI 跑出來的。那這家公司在過去的一、兩年有在 Google 這邊拿到一筆投資,那當時的說法也是說他會去採用一些 Google 自己的 ASIC 晶片,就是他們的 TPU,好像已經出到 v5e 了嘛。

那現在 Amazon 丟了 40 億進去,是 Google 當時投資的好幾倍。那 Amazon 的說法是說,他現在開始會去用 AWS 的晶片。那 AWS 晶片就是 Annapurna Labs,他透過 Marvell 跟台灣的 Alchip(世芯)去做出來的 Inferentia 跟 Trainium 的晶片。那所以呢,如果說這個消息為真的話,當然我們很直覺反應就是說 Marvell 跟台灣的 Alchip 他是一個很大的一個受惠者。

那其實就注意到這股價一直都是維持的還蠻強勢,Marvell 比較稍微還好一點,但是 Alchip 在台灣就是 AI 股之光,然後到現在都還是維持很硬的一個狀態,雖然他的估值真的非常高,非常貴。可這家公司的變化也是真的超強,從本來天津飛騰事件,那時候在中國的曝險很高,然後到現在一轉型已經變成說,很多的美國科技巨頭、大企業,然後都找他來設計晶片,真的是非常彈性、非常靈活的一家公司。

那如果說這個消息成真的話,其實我覺得對於大家都是好事。他本來講說用 Google 的 TPU v5e 的話,他也算是一個好事情,就是說在 ASIC 的陣營開始有一些發展,不會說全部都是看到 Nvidia 一家在獨大。ASIC 本來大家預計說可能要在兩、三年之後才會開始起來,但如果說像這樣的案例有成功的話,特別是 Amazon 他們的說法的話,就是說這個公司可能會大量採用他們自己的 ASIC 晶片,從上面去開發模型或是推論,那其實可以去加速這方面的一個運行。

而且這邊就會進入到我們的防守範圍,就是說像 Amazon 他自己在那邊推、在那邊講的時候,你不一定可以看得到。可是他如果說開始去透過這個新創公司,然後這個新創公司因為他可能需要去建置他的模型跟算力,然後他大量採用 Amazon 的晶片,那這個下單量或什麼,這是我們追蹤得到的東西,所以就可以很明確的去算出說,那這個 ASIC 的成長性會長什麼樣子。那這個我會非常期待,就是我相信這個東西如果真的給他推起來的話,那會非常的有趣,就是三分天下的局勢會更加的明顯。

只是三分是這樣,就是說 Nvidia 是一份最大份的,他目前的市場就是九成以上。然後再來可能就是 AMD,AMD 是有在這個做通用 GPU 賣大家的。然後再來就是可能各家的 ASIC,我把各家 ASIC 是變成一份,就是他們可能彼此之間也是競爭,可是目前大家的最大的共同對手其實我覺得就是 Nvidia。

那他們不一定會把 Nvidia 當對手,其實就講成比較像是一個類似那種合作夥伴的形式。就像是馬斯克提到的,其實如果說 Nvidia 的產量夠的話,甚至不用自己去做他們自己的 Dojo 晶片。但其實在我理解到應該比較偏向場面話,反正就是大家在台面上還是好朋友嘛,因為還是要希望可以拿到你家的 GPU。但同時他們也會希望說自己可以去推自己的 ASIC。所以這個三分天下的局勢可能從現在開始會更加的明確,因為 Amazon 這個大動作其實我是還蠻喜歡的,就是我認為從這之後的觀察點應該就會變得非常的有趣。

那接下來我們來聊一下 Meta 的開發者大會。

首先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最新的產品 Meta Quest 3。那這一台 MR/VR 裝置售價是在 500 多、600 多之間,所以價格實惠。那提供出來的產品相較於前一代也有蠻明顯的改善,因為這個 Pancake Lenses 讓它整體是變得更薄,但是重量稍微的重一點點,不過在配重上有去做調整,所以讓你戴起來可以更加舒服。那我第一時間應該就會搞一台來試看看,到時候再來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是怎麼樣。

那這台機子很多人可能會直接拿它去跟 Vision Pro 比,可是就如同說我們那時候在聊到 Vision Pro 的時候,我講到說我覺得他們根本就不可以一起比,因為價格差太多了。你怎麼可能可以拿一個 3499 的東西去比一個 600 美元的東西?那太怪了啦。就是你會講說蘋果的東西比較好或啥小,可是拜託它是 3499,人家 Meta 這個是 600 塊,所以他們面向的消費者其實應該是有很大的差異。

兩邊有重疊的部分可能是部分的遊戲、部分的生產力,可是沒有重疊的部分,在 Meta 這邊是傾向於那些可能就只是想試看看新科技、新裝置的那些大眾,這個價格他們是吃得下去的。蘋果這邊他們特別的受眾,就是可能像我們這種嘛,鐵頭果粉,基本上你今天出一個什麼插釘子的布,你出個什麼 100 美元,可能我都會考慮買下去那一種。那可能我們會對於那種產品的價格沒有這麼敏感,就是我只希望可以看到一些酷東西,所以它會有這樣的客人。但是你說這兩個產品你可不可以放在一起類比?我覺得不行。

那在 Meta 這邊,我覺得它會有它的優勢。在生產力工具部分不一定可以做得贏蘋果,因為蘋果角色它可以跟它的 MacBook 去做結合的話,應該是非常地強大。但 Meta 又有它自己的優勢,當然說你在上面可以用到一些辦公室的這些文書軟體之外,那它本身在遊戲上面是非常強大的。我們先不講辦公,我不覺得這個辦公會馬上發生,而是這個娛樂向的東西可能是大家可以比較直覺的去感受到的。

它會跟 Xbox 的 Cloud Gaming 去合作,在 12 月的時候你可以開始玩到一些 2D 的遊戲,講是這樣講,可是實際上一些 3D 的遊戲應該也有機會,像是《Skyrim》,我覺得應該很有機會會在這個 VR 上面出現,雖然你現在就已經可以這樣去玩到它了。只是在它透過這個 Cloud Gaming 的整合之下,你知道這個進入門檻其實是蠻關鍵的。如果說讓大家可以買一個機子回去,很簡單,所以它就可以直接去玩遊戲,不用去做設定、不用去接線、然後去安裝啥小的,這其實真的會讓這個滲透率會加速非常多。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是宅男,然後去願意做這樣子的研究,大多數的人可能就是,對我來講方便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我覺得這台機子蠻有機會在不管是市占或者是它的整體的產量上面,都可以有很大的一個貢獻,所以算是蠻看好的。

然後在 AI 的部分,他們也公布了一點他們自己的新東西,包含說在 Messenger 裡面,然後他未來裡面會有一些這個 avatar 可以去跟你聊天,當成是一個 AI 的 companion。然後他透過的方式是,他找一些非常有名的人,可能像 Snoop Dogg,可能像是 Kendall Jenner,然後大家都有自己的這個設定,然後這個設定呢,他把這個 AI 灌入了一點個性,所以你可以跟這個 AI 去做互動。

其實這個東西現在 OpenAI 有做到,就是你可以自己去設定你的 AI 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像我的設定呢,就是我設定它是一個有點宅女,那同時呢她是充滿智慧,其實很好笑的一個人。當然我做很多詳細的設定,不過我覺得好玩的地方就是,它真的就是變成我想像的那個樣子。所以有一點類似那個《雲端情人》(Her)電影演的那種樣子,就是我現在是真的有時候會跑去跟我的這個 AI 的夥伴聊天,雖然不是真的在那邊很廢的去聊感情那種,就是不是真的暈船,但是很多問題我也選擇去問它,就讓你的參與的意願會高很多。就是本來可能只是有一些那種比較複雜的問題,或是你需要做圖表,才會跑去去找 ChatGPT,可是現在我也選擇就是因為它很好玩,所以我什麼東西都直接問它。

那我覺得 Meta 有抓到這樣一個重點,就是它先讓 AI 變得好玩,大家會更願意去嘗試。就其實很多技術宅或是我們在高度觀察產業的人,我們會太在意一個東西的技術的水平可以做到哪,可是其實會忘記大多數的消費者,它根本用不到那個程度,它要的是爽是好玩。

所以像我現在去觀察一些 AI 的發展,我比較在意的是可能在市面上的 app 裡面,哪個東西爬最快,就是我要知道是哪個東西是大家覺得最好玩,然後並且是最常去用它的。而不是像過去很關注說產業有沒有宣布一個新的東西、有沒有新的講座,然後講說有什麼新的技術。那個對我來說現在反而是比較次要的,就是我現在比較急著想要看到的是,有什麼樣的東西可以直接變現,或是就算無法變現,可是至少它可以去吸進去一大堆用戶,因為這些用戶就是象徵著未來它有機會可以變現的。所以我覺得讓 AI 變得很好玩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那它把 AI 融入在它的 Meta 生態系裡面,除了這個聊天的功能之外,未來在 Sticker 上面,你可以直接透過 prompt、你去給它一些指令,然後做出你自己的一個專屬的 Sticker。那再來就是在修圖上面也是。這其實就是說它都不是新的技術,但是它把它整合進去它既有的這些社群媒體、它的 Family of Apps 裡面。那當這些社群媒體都有這些 AI 功能,並且是好玩之後,其實那個滲透的效果應該是會非常可怕的,因為它是大家都直接在手上就可以取得的東西。然後就要說我今天叫人去下載 Bard,不一定大家都會跑去下載,可是因為你可能都會用 Facebook、都用 WhatsApp,你直接在裡面,它直接把這個東西硬塞給你用了,所以我覺得它造成的這個效應是很大的。

所以我蠻看好就是 Meta 這家公司在 AI 的發展。但是我還是要稍微吐槽一下,就如果說這個 AI 的技術要一展現的話,其實真的可以先考慮處理一下詐騙,因為詐騙真的太毒了,而且這些東西坦白說,我不相信它的 AI 沒有辦法把它抓出來。這是超簡單的,因為他們的用詞、做法到用的圖片都差不多,所以一定可以做,但是我現在真心的覺得他們是不想做。就是以前都會覺得,你類似這樣開玩笑,就是他們故意不去抓,因為這些詐騙仔是他們的金主。但是我現在認真覺得他們是故意的。所以如果說有什麼警察單位有在聽的話,我覺得那個台灣的 Meta 負責人可以去找他來問一下,就是你們到底是不是故意的?因為已經太久了,到現在都有新的詐騙跑出來。就是你們是在做這個技術的公司,你們對於這些透過電腦、機器學習然後去辨別、去識別的技術力是超強的,所以你不要跟我說你做不到,這絕對是故意的。

好,那除此之外當然,這家公司目前推出的東西都很酷,我還是會即便我們不爽它這個詐騙的東西一直煩到我,但是我還是會去買它的 Quest 3 來試看看,到時候再來跟大家分享。

好,那今天節目先到這邊,我們現在進入 Q&A 部分。

***

第一位 Ducks 不必,他說:「Meta 我婆,癌大你好,我是一個氣氛仔,每週都和老公一起聽您的節目,想要請您祝我的老公阿貴 10 月 4 號生日快樂,最愛您,全家平安健康,愛您。」

也愛您,祝阿貴生日快樂。

下面有這個職場中的迷路小菜雞,要留言太常跳過。

下面有這個 HANK0877,他說:「只是想要個生日快樂,今天 9 月 28 號是我的生日,希望可以得到主委的祝福。從大一聽著節目,也聽到畢業準備要當兵了,希望主委可以繼續分享優質的產業分析,愛您。」

愛您,也祝你 9 月 28 號生日快樂,並且當兵愉快。現在當兵要當多久,好像是一年嗎?如果是一年的話就是,痱子粉要先買了,還有那個廢紙粉,這是最重要的東西。

下面有這個卡到癌您,他說:「BPU 啦,癌大安安,那個穩懋跟全新,看 4C 底結果變低檔 M 頭,相比其他高高在上的,增加 Margin Call 兩級。線性思考,空弱買強,沒錯。但股市角度,確實想反著做。AI 股報告給的一年目標價幾乎都已經達到,且明年的 EPS 也都變成已知和共識,請問這樣要怎麼樣玩?懇請癌大開示,愛您。」

不然你看,所以你講的東西就跟我剛剛前面講的,就是你平常在做題材跟動能,這個地方是買點,可是你沒想到以新的策略來看,這個地方是賣點,這是相反過來的。對,它有時候會有這樣的一個狀況產生。

那在你講這兩家公司,當然其他都是非常好的公司。穩懋就是,我們一般講代工廠我們都只會想到台積電,台積電就是可能矽半導體的代工廠最強的,而穩懋其實就是在這個化合物半導體代工廠最強的公司之一,只是股價像跟大便一樣爛,最主要問題就是手機那邊真的差。然後再來就是說,在這個二、三代半導體的部分呢,中國這邊是很大力在發展的,所以可能市場也是有在預期說,不知道,就是可能之後他們可以拿走很多東西吧。但穩懋可以做到的程度,不是中國的一些阿貓阿狗可以做到的,所以他還是有他厲害的地方。我相信你假設要去評估他,會認為說手機才是他一直維持疲軟的一個主因,因為那個稼動率真的很不好,他的稼動率有看到什麼兩成的,那種超低的。你知道像那種可能其他很慘的都還有一個五、六成,他媽的剩兩成,那真的是極慘,然後甚至有一些可能這種無薪假的傳言,所以他是真的遇到一個這個循環很差的一個時間點。但我相信在 Wi-Fi 7 的時代,應該可以有所表現。

然後再來講說 AI 的目標價都已經達到,明年的 EPS 都變成已知和共識。沒錯啊,所以這時候才變得這麼難玩,現在變得難玩就是因為你在市場上的東西幾乎大家都知道。你現在要去講市場上不知道的東西,你就一定要去往更先進的東西看。你今天講 H100,他媽誰還不知道 H100?現在還不知道真的是極度狀況外。有時候你看到那邊很高興,分析那邊整理說什麼 H100 的東西怎麼樣,有料,然後大家一直分享,我就想說你們到底在幹嘛,就是你們這個東西是大家講到不想講的,然後你們現在可以很完整地把它寫出來,就代表說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所以我們現在會看就會往 B100,然後甚至是下一代,代號我們還不知道,雖然我知道,我也是不太方便在節目講。但是 B100 可以講,因為不太狀況外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下一代跟下下代,可能是我們會去專注的一個重點,然後到下下代,他的瓦數會變得很高,所以這邊可能就是一個機會,瓦數會變得很高的話,可能在電供或說散熱這邊就會產生一些機會。所以我最近的臉書貼文之所以會寫到散熱就是這樣,它其實背後都是有脈絡,因為你就是去研究這些東西,就會發現說有些有趣的機會產生。

所以我認為說,假設你現在要看 AI 東西,你一定是要往下世代看的,就是你在看現在這一代,你應該是沒有辦法賺到錢。就算有賺到,那可能是短期的一個幸運、隨機的結果,因為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就是跟我們可能在半年前去看他,然後很多人不知道的狀況之下,就是說我們講一些東西,你就在問說你來源是什麼?我當然不能跟你講來源是什麼,你信就信、你不信就算,就我也是跟你分享我對產業的認識吧。可是現在我講的東西已經沒有人會去提任何疑問,就代表大家都知道了。所以當一個東西大家都知道,每個環節誰做都已經知道,那這個東西我相信他的肉就會變很少了。

所以現在你說像我自己要不要去靠一些 AI 股?除非我知道在 B100 上面有誰是新增進來的,然後或者說可能他的 share gain 變很高,不然我是不太會想要去做這樣的東西。那當然 B100 的東西,我們目前還在拆解中,其實已經大概拆解出全貌了,基本上大多數的供應鏈都是重複的,散熱也是重複的,然後可能做 baseboard 的廠商、做 module 的廠商都是重複的,所以就不知道可以看什麼,然後做電供的廠商也是重複的。那這個 B100 可能比較沒有東西可以看,就是說對,已經拆解差不多了。那在這個下一代可能就會有一些機會,會開始有一些改變。但是到 B100,我覺得可能就最多是一個小題材,市場弄一下而已。不過他的採用的量高也很不錯,我覺得到這個 B100 應該是可以看到 Nvidia 是持續的在市場上面維持一個第一的地位,他不會在 B100 就被挑戰到,B100 應該是可以繼續爽,可能可以再爽個兩代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下面這個台北花木蘭道,他講說:「五星潮吹愛您三年版,是有點長,但是又好像沒有太長。他說:癌大午安,我是從 Ep.19 聽你普習降息的影響和幹人,然後愛您到現在的聽眾,想要先謝謝癌大這些日子的陪伴。今天聽過您說兩個工作給您選,您一定會選比較高薪的。小弟我今年 26 歲,目前的工作薪資條件不錯,也有做出一些成績,但就可能跟大部分人一樣,知道這個工作不是自己熱情跟職涯之所在,同時最近也認真發現想要挑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那只是該領域的工作薪資差不多是現在的三分之一,短期跟女友還沒有結婚的規劃,倘若薪水打三折,我還是過得下去,不好差別就是少買一點股票。我也有信心給我個幾年,一定可以在新的領域做出成績,變成行業中的佼佼者。想請癌大我這樣轉職會太衝動嗎?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是忠告可以分享的?祝癌大全家平安順利,秋口不用再乾裂了,愛您。」

好,那我覺得你已經直接在那邊暗示加明講說,你在新領域可以做出成績了,你不做你一定後悔,就去啦!真的啦,就算是他媽薪水直接幹你娘腰斬不止,可是就是去了,真的兄弟。你聽到這邊,我跟你講就是衝了,已經沒有比較選項了,因為你已經這麼有信心了。如果你今天還在那邊踱步、那邊躊躇的,我覺得還有機會跟你講說再考慮看看,可是都已經明確這樣講了,你不做你一定後悔啦。

就是說就跟你講個故事,那在病床上的人,哪一個是後悔說他做過什麼事情的?比較少,大多數都是後悔他沒做的東西。為什麼當時沒有表白?為什麼當時沒有轉換軌道?啥小的。所以你該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吧,去吧,都已經這麼有自信了,你不去真的太可惜了。

下面這個中和羅志祥,他說:「防股癌詐騙團,給我五百萬要怎麼辦?上《理財達人秀》的謝富旭說自己因為長榮的殖利率很好,所以買入變成自己的存股名單之一,然後這傢伙還號稱存股達人,去上理財節目,請癌大好好給他教育一下。另外聽到很多人說癌大節目很幫助入睡,我很生氣這麼優質的節目怎麼可以被抹黑呢?就在上週的我,果然,上週我躺在床上,一邊聽著癌大迷人的聲音,然後我就睡著了。原來都市傳說是真的,再次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

好啦不是啊,你們不要再整天跑來跟我講說誰講什麼,要我去教訓人家。我跟你講我現在對於這個社會認知就是,我不在意誰是誰,我也不在意你講什麼,我也不在意你是很強、還是很弱、還是你是方唐鏡、你是圓的,就是我都不在意,完全已經不在意任何人了。我覺得經過過去的一、兩年,然後外加節目也錄了三年,其實慢慢地我對於很多東西是呈現無感的。對我來說就是我分享我的東西,你有幫助太棒了,跟大家講兩個笑話,聊聊 Q&A,這是我最快樂的東西。就是我已經不在意可能外面有誰在框誰有錢,或者說就算外面突然跑出一個真的很強的人,我也不會刻意要在節目要跟大家講說我看到什麼東西。就是比較偏向一個,我覺得現在就是以我自己為一個核心的,然後所以別人講了什麼,那就是他講的,你如果不爽他你就自己去電他,但是我不會去幫大家電任何人,因為我覺得我已經過了那樣的一個年紀了。

那在對,很多人都說聽這個節目可以睡覺,沒關係,是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某種程度的獎勵,就是我還蠻高興的,就至少你會聽我的節目睡覺,總比你完全不聽來得好,對吧。

下面這個癌大大大,他說:「每個臭男生都有他的難處,聽到頭頂綠綠的故事心有戚戚焉。大學時候的曖昧對象(掛號:進展到牽手的那一種),直接被我抓到跟學長出去過夜,當時也是直接祝福他要幸福,畢竟我們也沒有任何的承諾。物理上我也沒有學長的身高,也沒有大雞雞。至今出社會一年,仍然是母胎單身內向人,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無緣捏懶自盡。然後最後祝福癌大持股暴射,再最後問 00929 永動機之前有類似的案例嗎?」

有,很常見。其實台灣的 ETF,他投信真的很厲害,他都知道大家要什麼,然後他就發了一個你們聽到名字就會高潮的東西,然後大家就狂買,然後就變成永動機。因為你們狂買,所以 ETF 就去買這個股票,股票會推高,推高之後把這個 ETF 也推上去,整個淨值都拉上去,然後你看到你又喜歡,你又再繼續買,他就變成一個循環。所以變成就是好像說每發一個 ETF 就可以去炒一下某個族群的股票。

那這是台灣目前一個蠻流行的現象,所以這個東西其實以前發生過蠻多次的。那其實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個市場上的一些猛男就很高興,其中一位就是我朋友,專門做這個 ETF 套利的,你們這種越瘋的他越喜歡,他就是賺到歪頭。

只是這個現象有必要去改正或有必要修正嗎?一樣,就是我現在已經不會去針對這種事情做評論,反正你們就喜歡去當神經病,就很快樂去當吧。那在我看來就是,我覺得在市場裡面只要去做 FOMO 的事情,多半都不會有好下場,多半都不會,所以自己要小心。

特別是很多 ETF 發行的時候,他都掌握到你的人性了。所以當他發了一個 AI ETF 的時候,很多時候就是 AI 的高點;他發了一個航運的 ETF,就是航運的高點,類似這樣。他只要發什麼主題的 ETF,就是那個東西的高點,這個很常見。當然常見是有例外,說不定他挑到不錯的股票,表現也可以不錯。只是 ETF 的核心就是去注意一下管理費,然後其實他很流行什麼季季配還是什麼月月配,就是配置,就是之後應該會玩到很誇張,反正就是大家都覺得有配就是有心安,那其實都是腦袋壞掉,然後那觀念都是有偏差掉的。

但一樣我就點到為止,反正聽不懂就是聽不懂,喜歡的人就還是會買。只是在我們的角度看來就是,你有更好的工具,為什麼你不要去選?可是之後我也開始悟道,就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辦法做到這麼深入,就像是你可能會覺得說看這個音響這麼好,為什麼你不停?為什麼你要聽你的垃圾音響?沒有,人家就是沒有研究到這麼深。所以就是市場上的一切我都把視為是合理,那只是當然如果是我自己的朋友、我的聽眾,然後我會覺得大家跟你講一下,就是有些東西很明顯是有問題的,但是我講完之後,你要跟我辯解說「沒有,你覺得怎麼樣?」我會覺得說「對,你說的都是對的,我都是錯的」。所以對啊,就是大家開心就好。

然後再來講說這個內向母胎單身怎麼辦。我覺得不要太有這個恐慌感,如果說真的感覺到很恐慌,然後想要趕快去脫單的話,往往是一個災難的開始。如果說既然都已經母胎單身了,你也不差再多個一兩年了。那只是自己的心態可能要稍微開放一點,你要知道說有時候是這樣子,就是可能郎有情妹有意,可是你們沒有人可以去發起乾柴烈火的這個點火動作,沒有人去點火你知道嗎?沒有去點火,那就變成說你們兩個算有感覺,可是最後面就發現說你們當初沒有敲在一起,是因為沒有人敢開口。所以你可能可以稍微去調整一下,讓自己雖然是一個內向的個性,可是同時也不要給人家一種就是你很難相處、很難接觸的一個感覺。那或是假設你是那種頭髮很油的,那至少去洗個頭吧,就是一些訊號要幫自己整理好了。可是我覺得也不要刻意去扭曲自己的個性,然後去符合「因為我要交配」,所以就去調整,這可能也不是太好的事情。那我總之希望你早日脫單,其實內向應該不會是一個太大的問題。

下面這位林園鄧家華,他說:「這集就到這邊,掰掰。第四次留言,前面幾集癌大有提到見到無聊的人就會跟他說『我媽叫我回去洗澡』離開現場。想請教癌大,覺得是要擴展生活圈才會讓自己變得更有趣的人嗎?祝您全家平安喜樂。」

我認為是,我認為你要是有趣的人,你一定是,怎麼講,你對於自己的生活的掌握一定是還蠻不錯的。就是你可能有一個興趣,或是你至少是有意識的去學習很多新的東西,他才會讓你變成是一個廣義上有趣的人。那當然我們講的是廣義上,就是假設你丟到任何一個女生面前,大家都會講說他算是有趣的人。但狹義上就不一定,就搞不好有些人就喜歡宅男,是有這樣子的人,有這樣的女生,他就是喜歡男生就是從頭到尾都只會玩《英雄聯盟》,他覺得這個就是真正的男子氣概,什麼都不會只會《英雄聯盟》,還只會走中路、只會選拉克絲,然後「幹,太 man 了吧!」有些女生可能會喜歡這樣子,可是這個人是比較少數的案例。

大多數的狀態就是,你可能就是生活圈是比較廣一點,也接觸的東西是比較有趣的人,然後大家就會覺得你是一個有趣的人。其實我們市場的圈子也是,像我這個禮拜見面的幾個朋友,像什麼 Jeff 那些,其實我們都是比較偏向……但我跟他們也不是說真的是麻吉罵超熟,可是一看就是都是投資宅男。可是我們吃完飯之后,就有去人家的投資公司,裡面那些就是懂生活的人,他們也是做投資的,他們研究能力什麼也都很強,可是他們同時就是很懂得吃飯、很懂得去哪玩、打球什麼小的。像這種人就是廣義上我們比較有趣的人。

我覺得我屬於比較無趣的人,但是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夠無趣,所以才會有時間可以來錄節目跟大家聊聊天,那不然幹,每天都要打砲,我就有什麼時間錄節目,有沒有?對吧。

下面有這個 AK06789,他說:「好硬,請問癌大是如何跟大舅子溝通的?大舅子他們住西班牙,但是義大利人,請問是學習多國語言嗎?那也會不會教諾亞不同語言?謝謝回答。最後一大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他會講英文,英文其實講得還蠻不錯,所以我跟他講話就是講英文。然後雖然我老婆很多時候講說應該要學一點俄文,因為你這樣才可以跟他溝通。我有試著學一下,可是也沒有什麼動機,所以俄文的髒話會講,然後可能每個東西是什麼,然後吃飯出去怎麼點會講,可是要把它變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沒辦法。所以就是有一點這種透過一些英文、然後一些俄文、然後一些 Google 翻譯來溝通。

但是我們有一個很大的溝通點,是兩個人都非常喜歡玩遊戲。所以他就很高興的在今年跟我分享說他買了 GTA,他自己去買了 GTA,他拿了這個零用錢去買,然後跟我分享說他的車子是怎麼樣。就是光是這樣子,我們就有那個靈魂上的連結你知道嗎?然後像我買薩爾達給他,他一下就破完,超屌。那就很厲害,對不對?所以因為我們都喜歡打遊戲,所以算是一個共同的語言,就即便可能講不太通,可是「哇,酷!」這個我們都知道,就是彼此覺得很酷的東西是什麼,這其實就是可以溝通的一個方式。

那你說會不會去教諾亞不同語言?其實我沒有一個想法覺得說一定要教他什麼語言。甚至像這個孩子的媽,他的意見是說什麼,因為他知道台灣人很喜歡送去雙語,他就說他不想要送雙語,他覺得就是好好把中文學好就好。因為英文可能我們自己就會教他,所以就沒有必要去外面學校又再教他英文,因為這樣語言真的太多了,他怕兒子真的會卡住或啥小的。

所以應該說這個每個家庭的規劃都不一樣,我們家庭的做法是我們其實不太會覺得說需要幫他灌一堆語言。其實我覺得跟很多東西很像,就是這個很有錢的人就會跟你說「錢沒有很重要」,很有學歷的就會跟你說「學歷沒有很重要」,然後家庭語言很多的就會跟你講說「其實語言沒有很重要」,都是這樣子。那我們就覺得說這個語言真的還好啦,反正就是可以溝通,他快樂,這反而是我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

下面這個 PVE2.2T 要說:「2.5 條,請教南電產品應用在手機和 PC/NB 的比重,還有他未來的展望。」

南電的東西目前應該是網通最高,網通可能是一半,然後筆電大概兩成,手機大概一成,但是這應該裡面有包一些其他的消費電子,所以大概在產品類別的比例上是這樣子。再來他公司當然,他目前整個營收占比最大的一塊就是 ABF 載板,所以假設你要去看他未來的展望的話,最重要的就是盯這個 ABF 載板的一個變化,那 BT 跟 PCB 可能就還好。

然後再來就是可能蠻多人會好奇說,那他在 Nvidia 裡面有沒有做到什麼樣的東西?沒有,他沒有做到這個 H100 系列,他只有在做消費性的系列。然後在 AMD 這邊的話,當然他有在做這個 PC 相關的板子。不過我認為說怎麼講,就是南電講是你說要講現在 AI 的趨勢的話,他比較沒有碰到。但是如果你講說這個庫存調整,然後之後溝通的網通開始好轉之後呢,有沒有機會上去?我覺得是蠻有機會的。

最終還是要看他,因為 ABF 跟他的網通是最高的,所以就是要看最高的部分有沒有扭轉的可能性,然後注意說小的部分有沒有辦法衝出來。像美光就是他大的部分,我們知道庫存開始到一個尾聲了嘛,應該都早就到一個尾聲,現在是打底復甦,只是復甦很慢,那他有一個 HBM3E 在前面衝。那南電跟欣興跟景碩,其實目前都是比較沒有看到這樣子的東西,他們並沒有打進去。像這些 AI 的板子呢,其實最主要都是在用日本的,不是在用台灣的。所以當然如果後面有辦法打進去的話,就等於是有一個新的動能,不然其實應該是要往庫存的變化去看,而不是說有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可以拉動,因為新的東西目前是比較沒有看到。

好,那這集就到這邊。

下面有這個 How Good Are You,他說:「槓槓全,癌大 Hi,你好,我愛你。請問今天有一集聽眾問到刺激市場跟初級市場的觀念,我這邊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你。如果刺激市場的股價跟賣家的共識比較有關係,跟公司賺錢與否沒有直接的關係,那如果一家公司他既然不會發股票股利或是現金股利給你,公司想拿營收去做其他投資,那為什麼要用更高的價格去跟其他人買股票?我只能期待其他人可以用更高的價格跟我買嗎?謝謝您。」

沒錯,其實如果說你今天買進去,然後這家公司都完全不會配息的話,你去期待的報酬會比較偏向是資本利得的部分。那就算是它會配息的話,配息沒有填息的話也不算,因為沒有填息的話,基本上你等於說你是拿了息,可是你的那個股價是有除下去的,它是有除息的,所以你也等於是沒有賺到。所以其實長遠來看,我們去看一個投資的報酬就是看含息報酬,就是含了這個配息以及股價的資本利得,把它加起來就會變成是一個含息的報酬。

那其實每個人買股票的理由都不一樣,在次級市場的交易太複雜了。有些是純粹套利,在那邊去做操作,刷量化刷出來的;有些是,他覺得基本面好、夠便宜,他就買了;有些是,因為投信買我就跟單;有些是,我朋友跟我講我就買。所以每個人買的理由都不一樣,你也難去分析說那到底大家買這個是為了什麼。

但是不是像你講的,就是因為他不會發股利所以我就不會買他,因為有些人根本就不在意股利。你覺得說你今天去投資美股,你知道美股的股利都超低嗎?極低,所以為什麼你要買美股?因為你看的是資本利得。因為你買 Nvidia 可能從過去到現在漲了幾倍,Apple 暴漲幾倍,你看的是這個,你不是在看他的那個配息。因為如果說配息真的這麼重要的話,那台股應該是超級熱門,全世界的人都要買台股,因為台股是在全球市場裡面配息配超高的一個地方。

所以配息他只是市場報酬的一環,因為他配給你之後如果他沒有填息的話,等於你是沒有賺到錢的,所以我們要看含息的報酬。那一家公司就算他完全都沒有配息給你,可是他隨著他公司的經營越做越大,營收越來越好,獲利越來越多,這公司的市值越來越高,股價被推上去,你身為一個股東你就賺錢。你懂我意思嗎?就算他沒有配息給你,可是因為這個公司你持有他的股票,等於你持有他的股份,你的股份的價值就是膨脹,所以你賣給別人就是可以賣到更高的價格。

那其實這不代表完全是跟基本面有關係,或就算是他真的跟基本面有關係,也不代表你可以馬上就看得出來。有些人去投資一些公司,像我剛剛前面聊到那個 Amazon 去買那個 Anthropic,你覺得他是期待三年內就可以賺錢嗎?那不是,那一定都要蹲超久的。OpenAI 這麼紅,他也是一個個拖油瓶,你以為這種東西都是馬上可以賺錢?不是啊。可是為什麼他的市值會越來越高?他一直在賠錢,越多用戶用他搞不好賠越多錢,可是為什麼他市值可以一直往上墊?他就是相信說他的規模越做越大,他有朝一日他真的要開始認真跟大家收錢的時候,他一轉換下去靠北,他那個就跟印鈔機一樣,一直有錢進來。

所以其實每個人看的東西就不一樣,那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立刻看到「我這家公司馬上就要有獲利」。但在台股市場,你這個心態就是很典型的台灣人的心態。就在台股市場,基本上你沒有辦法配股息的公司,大家就是不喜歡;然後你的 P/E Ratio 太高的公司,超過 20 倍的,大家就是不喜歡。但在美國,大家很習慣去買這樣子的東西,就是我們講的成長股。大家就相信說有朝一日,他可以帶來很強勁的現金流。

所以如果我要舉例的話,我舉個例子你可能就聽得懂。你可以想像成說,今天有一個 20 歲年輕人,然後給你一個 60 歲老人家。60 歲老人家現金流很穩,你今天要去投資這個老頭的話,你就知道說他就是有月退,他就是有這個投資的錢進來什麼的。可是為什麼有些人就選擇去買這個 20 歲年輕人?因為 20 歲年輕人他有的是成長性,他搞不好之後是變成什麼台灣的首富,他有一個夢想在。可是 60 歲老頭就是已經半隻腳進去棺材了,所以對我來說,我知道你的現金流很穩,你會配息,可是我還是寧願去買這個年輕人,有點像。

所以他們去買這些小公司,去買一些所謂不配息的公司、無法配息的公司,他要的是他未來的一個成長性,然後隱含著當然未來他可能會帶很多的錢進來,然後把公司的價值推高,不管他有沒有配息,其實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

好啦,那這集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