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94:🐦‍⬛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Midea 贊助。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我喜歡簡單的東西。」在做每件事情前,多問自己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想從中獲得什麼,這些都是很多人一直以來保持的觀念。正如自己挑東西的時候,都會問自己:「這真的是我需要的嗎?」直到遇到了 Midea 的乳清蛋白,它帶來的簡單與純粹,讓你丟了這些 SOP,一心只想要趕快擁有它。

一直沒有補充乳清蛋白習慣的自己,這次給了 Midea 一個機會,沒想到一試成主顧。過去總以為只有健身的時候才需要補充,但其實每個人都適合補充,它的重要性好比氧氣一樣,缺一不可。這款除了高達 13 種口味可以選擇,還很爭氣地通過了世界品質評鑑最高等級的認可,能夠帶領台灣小農得到此項殊榮,真是為國爭光般的驕傲。

一杯簡單的 Midea 乳清蛋白,就可以幫助補充 21 克的蛋白質,不用擔心長期久坐,喝了會有負擔,熱量非常低,只有大概 100 大卡左右。很適合在盯股的時候來上一杯,不僅美味,飽足感還十足。產品攜手台灣小農製作,每口都可以喝到純正的乳清,因為堅持八大無添加,無人工香料、無人工色素,所以也沒有一般市售乳清常見的腥味或是化工味,讓你可以安穩地享受美味。沒想到喝乳清也可以是一種享受。

聽到這邊,你可以享專屬《股癌》的獨家優惠,原價一包是 600 塊,下次只要加入購物車,且無需輸入折扣碼,即可享組合價最高現折 1320 元。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製造一些儀式感,會讓生活豁然開朗。在這邊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參考我們的資訊欄,這邊提供相關的連結與說明。

***

昨天聽 Firstory 的 Stanley 跟我講說,他在 YouTube 的一個線上會議,還揪我進去聽,但是因為我那時候躺在按摩椅上面,所以就跟他說你跟我講發生什麼事情就好。他就跟我分享說,在未來的 Podcast 圈,可能會有一個新的腥風血雨產生,因為 Google Podcasts 他已經決定要停止服務了,他把這個服務交給 YouTube Music,所以之後就是綁在 YouTube 裡面。

現在其實 YouTube 你是可以去上傳你的 Podcast,像我自己是把他可能隨便放一個自己的單集封面,其實每張圖都長一樣,就直接無腦上傳上去。等於說可能有些人他比較習慣掛在 YouTube 上面聽,你可以在這邊聽到我的節目。那邊的流量其實對我來講是比較小眾的,我主要的流量大概是 40 萬的不重複下載,一般我們都看這個指標。那重複下載可能會衝到 80 到 100 萬,但是因為那個可能就是說你重複聽的話,他也會顯示出來,跟不重複比起來,可能會有一些失真,所以一般我們就是看不重複的下載,那它可能也是比較貼近 YouTube 的一個算法。所以算起來其實我在 YouTube 的流量是比較少一點的,因為我本身就是沒有影像的一個節目。

其實有蠻多 Podcast 是有影像的節目,像是《百靈果》,像是美國最紅的就是 Joe Rogan。Joe Rogan 以前也都是在 YouTube 上面,直到現在被挖去 Spotify 上面。但在之前在 YouTube 上的時候,其實他在 YouTube 上面的流量是超級高的。那我相信在《百靈果》這邊應該也會呈現類似的一個狀況,如果說你是影像的部分比較多的人,那你可能就會在 YouTube 上面的流量會好過你在 Podcast 的流量。但是因為像我自己是沒有影像的,所以大家可能就比較習慣是用各式各樣的 Podcast 平台來聽我們的節目。

我們的節目運作模式是長這樣子,我幫大家科普一下。在歐美這邊你會發現說很多人都有 Podcast,到一個程度是很多人會在一些影片或短影音下面去吐槽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開 Podcast」,就覺得你講得爛,人家下面就寫這樣的東西,因為其實你真的想得到的人幾乎都有他們自己的節目,好像變成一個全民運動的感覺。

Podcast 的運作真的非常的簡單,我現在只要在我的筆電上面插上我的麥克風,我現在已經簡化到超簡單,就是一個筆電、一個 USB 麥克風,結束。以前我還有一個錄音介面,可能是特別的耳機、特別的麥克風,現在都沒有,直接用 USB 麥克風,就非常簡單。我希望未來可以簡化到可能直接接手機就可以錄,所以我就連筆電都不需要帶。

那我這個音檔錄好之後呢,我就會上傳到所謂的 hosting 平台,hosting 平台就可以想像成是一個託管你音檔的地方、上傳音檔給人家下載的地方。我在台灣使用的是 SoundOn,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我上傳到 SoundOn 之後,各個你看得到的 Podcast 使用介面,不管是 Apple Podcasts、Spotify,或者是未來的 YouTube Podcasts、或是像 Google Podcasts、或者各式各樣的小型播放器,或是像 SoundOn 它有自己的播放器,它就會去到這個託管平台去抓你的音檔,然後到各個平台上面去串流。所以它有點像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台。

這個東西未來可能會走向一個中心化的局面,因為現在 YouTube 已經開始出來動手了。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他要求這些 hosting 平台,你不可以插入廣告。什麼叫插入廣告?如果說你只有聽我們節目的聽眾,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是插入廣告,因為像我自己是沒有開插入廣告,所以我對我的 hosting 是蠻不好意思的,因為變成說它必須要去負擔我的 hosting 費用,我沒有給它任何一毛錢。因為上傳節目是不用錢的,那你每次的下載、我們的流量,其實他們都是要付錢的。它當然會希望你可以開一些廣告,可是以我自己來講,我會覺得只要還是有廠商要買我節目的廣告,那我就不需要去開更多的廣告,因為這樣可能會影響到大家的使用體驗。當然如果我今天是沒有任何的廣告的話,那我可能就會去開啟這樣子的東西,就變成像是 YouTube 你去開啟廣告,你透過廣告來營利。

因為如果你沒有任何營利的話,或是你沒有任何動機可以刺激你去做的話,其實真的比較難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其實每個創作者出來,我覺得你真的要把東西做起來的話,你必須非常有熱忱,這才是可以支撐你一直做,然後做到有可能有一些好事發生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但等到過一段時間之後,其實我覺得難免,就算你是最有熱忱的人,可能很多人都撐不下去。為什麼?因為不一定代表說你需要這一個收入,因為這收入本來就不存在的嘛,所以你不知道這個地方有收入。最主要的核心其實是因為,你做到後來你開始有一點聲量、有一點流量之後,你會發現說你招受到的一些反效果其實是蠻大的,就是他可能會有一些酸民來攻擊你,或是可能有些人會來挑戰你,然後影響到你的心情。所以我跟你講,其實名人他有一點收入是完全合理的,因為他很多東西是要被大家討論的,他是要被大家攻擊的,所以他獲得一些曝光的收入,其實是超級合理的事情。因為你實際上你沒有自己付錢給這個人,除非他有出來開課跟你收錢,或是賣東西給你,不然他其實在你身上是沒有拿到任何東西,只是拿走你的注意力而已,那你的注意力就是分一點錢給他。如果說你沒有錢去支撐你做的東西的話,其實會非常痛苦。

我就是屬於比較幸運的那一種,因為在 Podcast 上面其實你要獲得廣告,廠商要來找你的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我很幸運可以持續這麼久都一直有廣告,所以我就覺得可以去顧及大家的使用體驗,就不需要去插入廣告,因為對我來說這樣有太多的廣告。另外一方面,我自己當然也知道說,如果有太多廣告,可能有些會跟我自己的贊助商有衝突,這樣對他們也是不好交代,所以我會覺得這樣不好,就沒有開。

但如果你有聽其他節目,就知道說他們蠻多會有這種開頭的一些置入廣告。這些置入廣告其實目前都是由 hosting 平台提供的,並不是你在收聽的這個介面提供的廣告,而是 hosting 這邊提供的。這很正常,因為他提供給你一個空間、讓你上傳,然後你要去下載,這都是要錢的,他花錢去養這個東西。那當然他接到了廣告,他自己分一點、分給你一點,這個是非常合理的一個模式。

但 YouTube 希望可以去改變這個模式。當然 YouTube 你是可以自己去在他的平台上面上傳 Podcast,那同時他也希望去成為一個 Podcast 的播放平台,也就是說他會去這些 hosting 這邊去取得你的檔案,在他的平台上面播放,但是他要求的一個點是說,你們這些 hosting 不可以插入你的廣告。他自己有一些箝制這些 hosting 的做法,比方說他在這個音檔上面,他可能就只抓一次。因為像現在,假設我今天錄了一個音我不喜歡,我要去修改或什麼的,雖然我自己是沒有這樣做,但有些人可能講錯了,或是有個地方漏講了,他可以在他的音檔去修正之後,上傳到 hosting,一段時間之後,每個平台都會去抓 hosting 新的檔案,就會更新上去。那現在 YouTube 做法就是說,那我就不要去抓你的檔案,我只抓一次,所以我讓你那個廣告的聯播效果就沒了吧,你可能最多就插一次,你之後要插都沒有辦法。除此之外我也告訴你,就你不能插,你插的話可能就會違反我們的規定。

所以其實蠻雞掰的,他會直接把很多的 hosting 平台一次殺掉。這也不是 Google 集團第一次殺人,他們過去每次推出一個新的服務,就可能會殺掉很多人。其實也不只是 Google,現在的各個科技巨頭,像我昨天就在 LinkedIn 上面發一個文,正是這樣。你們也是看 Apple 的發表會,一直都說又有人要掛掉了。像上次那個 Buy Now, Pay Later,他推出來之後我就直接跟你講說,那些 Buy Now, Pay Later 都不用看了,就準備死定了,沒有人打得贏蘋果。你可能可以在其他手機的生態系上面去找到一個苟活的空間,但是你絕對是沒有辦法做的。蘋果他自己本身的生態系非常強,它的用戶可能很多是高價值用戶,所以當你失去了很多蘋果的客戶之後,那些很多新創公司,他本來就是用槓桿在操作、在擴大經營的,他可能一瞬間就爆炸了。

所以你每次看到這些科技巨頭推出一個新的服務,就代表說有很多小公司要死掉。其實也給我一個很大的教育意義,當然這樣的東西在過去已經很常發生,只是在近年,我覺得發生的頻率跟密度是有明顯的提高,因為各個科技巨頭現在在創新的力量上面,推動上可是不遺餘力的。所以每次出來就知道,有些人要爆掉。像這一次,我會覺得是一些 hosting 的平台應該會爆掉,因為其實蠻不公平的,但這就是競爭。

我是屬於比較不樂見這種狀態發生的人,因為像我自己的節目,在過往因為我在 YouTube 上面有上傳,雖然那個占比是小的,但以前我會去寫我節目的標題,跟節目裡面大概講什麼,光是這樣子下一些關鍵字,我就被黃標了很多次。所以那幾集就代表說我不會有任何的廣告收入,那好在我根本就不需要這些廣告的收入,所以我覺得沒差。但你就想,如果你今天是一個需要這個廣告收入的,你這樣子被搞過之後,你是不是就不敢講那些東西了?

Podcast 一個很難能可貴的地方,就是說它是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地方。因為假設你不喜歡你的 hosting,換過就好;那假設有平台要封殺你,其實你的聽眾可以在其他平台都聽到你的節目,所以沒有人可以真正把你殺掉。那因為這樣子,這個自由度交換的就是可能沒有這麼的商業化,所以大多數人可能沒有辦法在上面獲利。

如果說今天變成是 YouTube 集團在經營的話,他可能可以幫助大家都有辦法賺到錢,可是相對的,你就得聽他的話。如果說 YouTube 他只是一個平台的形式,然後去杯葛這些 hosting,我覺得還好,但是因為你現在把 Google Podcasts 整個併進去,所以我覺得他可能不會只是單純的……你現在假設你用 YouTube 去 host 的話,只是在 YouTube 自己的平台上面聽,但現在他整合了 Google Podcasts 的功能,變成說你上傳到 YouTube,然後你可以透過 YouTube 作為一個 hosting,把東西貼到其他的播放平台上,那這時候就是他真正擁有你的時刻。他可能就可以決定說你哪些話可以講,那些話不能講的,你可能髒話幹太多,或是說你講得太多政治不正確的東西,你講了一些所謂「敏感議題」,這個敏感是由他決定的,那你就被黃標,那更甚者就直接把你的節目刪掉。

像我的節目就被刪掉過,因為我的某一單集的贊助商是一個情趣用品廠商,然後那個圖片他覺得有一點裸露,其實我覺得還好啦,但是他覺得很裸露,所以就直接把我節目刪掉,他不屌你。所以就想成是你以後可能你的創作就會受限,但沒辦法,因為你需要他的流量變現,所以你就只能夠聽他的話。像我這種可能比較幸運的,就好一點,因為我不是靠你的分潤收入在生活的人,那個分數也真的很少,所以我根本就不在意。我可以自己繼續在 hosting、其他平台上面上傳,可是那些 hosting 品牌的人,他們大多數是沒有辦法自己拿到廣告的人,所以可能他就只能夠去 YouTube 這邊,希望他可以多分一點廣告給他,那他們會加入這邊,我本來的 hosting 可能就有機會會支撐不下去,我不知道。因為現在可能就變得很競爭,所以可能他們就要開始收費,但這樣子我也會願意付錢給他們,去掌握自己的一些自主性。

所以我覺得可能就會變成這樣的一個形式,假設你希望可以有更好的商業化效果的話,那你就必須要加入 YouTube 的陣營,那你加入他的陣營,當然你就要聽他的話,你就沒有辦法這麼自由。但至少你只要肯創作、有流量,秤斤論兩,他至少就會分給你一些廣告的分潤。那直到你可能可以有自主拿到廣告的能力之後,你才可以去決定我不要放在 YouTube,我放到別的地方。或是不知道,有些可能在 YouTube 被 ban 到不行,他可能有能力的話自己開一個網站,然後你上去他的網站看,但這樣的人其實超少。所以我也覺得可能之後會走向這種大者恆大的一個局面,是比較可惜一點。

但是你說他是絕對的壞嗎?也不是。又不知道共產仔說什麼要打倒集團,這種集團化經營它有它的好處,好處就是大家都可以吃到飯、大家都可以賺到錢,可是你的自由就要受到限縮,所以就是有它的取捨存在。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

好,那接下來我們來進入市場的話題,裡面其實前面那也算是市場的話題,就是有些東西我們在日常分享的,其實也是跟你在股票圈可以找到一些投資機會有很大的關係。所以 YouTube 要進來做這件事情,應該是會對整體市場有蠻大的影響,特別是 Spotify 過去幾年的策略,就是去買大量有聲量的人到上面去做節目,那這個效果看起來是有限的。也就是說他們花很多錢,可是可能沒有獲得對應的一個表現,所以還不知道他到底可不可以把變現玩出一個新的花樣,然後讓大家留在上面。但現在 Google 整合進去 YouTube 裡面,他把 Podcast 服務整合進去之後,我覺得他會變成一個超強的競爭者,所以可能整個版圖會有很大的變化。

***

我們現在聊一下特斯拉好了,特斯拉在這一次的財報跟電話會議開完之後,就直接崩到老媽都不認得。然後我就跑去抄底,但不是抄底股票,我先抄底他的車子,希望車子先抄底到,那股票後面再說。我就買了一台 Model X Plaid,那這一台 X Plaid 在台灣的售價是 380 幾萬,加那個 EAP。

其實它不用買 FSD,因為 FSD 在國外有一些地方是有開放讓你可以使用,像舊金山的自動駕駛,他們已經在城市裡面可以 run 了。只是,你等到他到台灣,我覺得至少三、四年以上,所以其實有一個中介的服務,就是 EAP。這 EAP 就是你可以在高速公路上面有輔助駕駛、車道變換跟車什麼的,但是你可能就是沒有辦法用到 FSD,就是你看到那種比較科幻的畫面,他有一些測試影片,從 A 地開到 B 地完全不需要介入,那個在台灣應該不會這麼快。所以加了 EAP 之後,差不多是 390 萬吧。

這個價格看起來有點貴,但其實好像還好,因為如果說你今天真的要換一個六、七人的車子的話,像它最低價大概就是 160、170,那再上去馬上就 200,那接下來 300、400、600 都有對應的車子。所以其實你花快 400 萬,然後買一個 1000 馬力的很強的電動車,其實我算是覺得蠻合理的,所以就捏一下就直上了。

這個 Plaid 在我買車的時間點附近,就是昨天、前天,剛好在美國這邊就漲價,漲了 5000 USD,就提升了他的售價。我看到這種我是蠻高興的,我當然知道可能沒有辦法抄在一個真正的底,但可以抄了一個短底,他馬上漲價,那個在心靈上的舒適度是很高的。所以不知道台灣會不會跟進,不過目前台灣去買 X Plaid,其實是比美國貴 40 萬,美國你算下來換台幣就是 340 萬左右。這其實很扯的事情,因為這台車是美製的。一般其實國外的車子進口到台灣大家都知道,像一台賓士可能在國外賣 150 萬、200 萬,到台灣可能就變 300 或是 400 萬,就接近是翻倍在賣的。那你在台灣可以買到進口車,並且跟國外的價格是差不多,其實算是蠻屌的一件事情,所以怎麼算都還蠻划算,你就直接直上了。

它其實是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一般的 X,另外一個是 X Plaid。Plaid 就是加強版,速度很快,1000 馬力,0 到 100 2.6 秒。X 其實就夠用了我認為,只是他如果你要把它變成是六人座的話,它是要升級的。Plaid 它是預設就六人座,那 X 就是你要花 20 幾萬去升級,所以我想說你花 20 幾萬升級,那就只便宜 10 萬塊而已,那你不如就直上。其實有時候想說差一點,捏一下,那我再看房子的時候就是這樣,預算 2000 萬,看到 2200,又看到 2500,你捏一下就直接捏到 3000 去。有時候想說捏一下,就整個整組捏爆掉了,就直上。後面可能體驗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不過我覺得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因為特斯拉它是一個很棒的體驗,它是一個超方便的車子。對我來講,因為我對車是比較不敏感的,一些朋友會跟我討論什麼懸吊、什麼氣密效果,那其實對我來說都非常有限,因為我本身對開車是沒有什麼興趣,它就像是一個交通工具。光是可以不用一直回廠維修我就很喜歡,我唯一對特斯拉的一個比較大的意見,就是他的空調的濾網真的有一點臭,一開始有味道,然後想說去換一下會更好,就越換越糟。換下來之後,那個濾網吹出來讓我想到大學的一些美好回憶。

因為那就是印度人的汗味。為什麼會知道印度人的汗味?因為我大學有兩個朋友是印度人,然後他們的汗味都一模一樣,就是 Masala 跟咖哩混一混,然後再加一點孜然、茴香,然後可能一點刺鼻的氨水(Ammonia)點進去,類似這樣,就那樣的一個味道。幹,怎麼一坐車子,然後靠,這熟悉的感覺,這熟悉的以前就是這個味道,因為我跟他一起練跆拳道跟柔道,然後就以前大學必修的時候我們一起在那邊推來推去,每天就是聞他這個味道,聞到就很不習慣。所以,欸幹,這它的味道。然後過一段時間之後想說味道會散掉,真的散掉,可是散掉之後就變成你本來那個冷氣濾網可能會有一點悶悶濕濕的味道,可能就是台灣氣候的問題吧。那一聞到那味道,因為我比較敏感,我太太其實都沒有聞到,我就說再去換一次,然後再換一台這樣子。所以就除了這個濾網之外,其實其他東西我都覺得沒有問題,那它定期是不用回廠,就四萬公里回廠一次,我也沒有遇到什麼障礙,所以就來講,就是一個非常方便的選擇,那就選擇直上了。

所以以一個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公司。那身邊的朋友其實蠻多都跟我一樣,用過之後就有一點回不去了,就是你沒有辦法再回去可能過去你去買車子,你要去選購,這個要加價、那個要加價,然後多一百馬力要再加個一百萬之類,就跟那個交為哥哥講的一樣,這個要加、那個要加,什麼都要加。那特斯拉雖然你加東西也是要錢,但是他不會給你那樣的感覺,因為它車子在降價,大多數的車子一直在漲價,車子竟然在降價。

所以使用上我覺得很好,也就是因為這樣子,所以我還是一直持續有持有特斯拉。那過去我跟大家聊到說,特斯拉已經掉出我的主要持股,因為沒辦法,因為前陣子我都 all in AI,但現在跌得亂七八糟之後,我當然會去覺得說可能是有機會可以去把它補起來。要補多少,可能還要再稍微觀察一下。

那一般用股市操作的角度,我們不太會在摔下來馬上就進去抄底,因為剛摔下來之後,基本上後面就算有出現各式各樣的反彈,很多時候都會被上面的層層賣壓給灌下來,所以他可能會在下面待一段時間,除非你有一個立即性的好利多可以把它推上去,不然他應該會停在下面一段時間,就是我們的猜測。所以像我自己覺得說,我稍微緩一緩,然後再來看他。

因為我自己在財報裡面,是沒有看到太多的壞消息,就是財報的數字看起來是還 OK 的。毛利可能稍微的下降,營業利益可能掉比較多,那跟他的降價、跟車子的銷量可能有點低於預期是有關係的。那車子的產量部分,也會對他的整體公司毛利造成一個影響,這個之前跟大家聊到 Model 3 改款的時候,提到說他有在轉換產線,那這個轉換產線的時間點,應該是差不多一個月左右。所以這一季的財報數字,應該會呈現的是一個小低谷,然後到下一季,我相信下一季的財報數字就會拉回來。

在庫存天數的部分,目前就是十幾天,其實你除了跟自己比之外,你要跟同業比,就是同業的庫存天數是多少。其實同業的庫存天數大概是他三到四倍以上,所以他的庫存天數比起同業還是健康很多。如果說他沒有這樣一個降價促銷的話,說不定他的庫存天數會拉高不少。但這是他的一個整體企業營運規劃,很難去講說他是對是錯。我知道有很多投資人吐槽說他根本不應該這樣子降價,可是你怎麼知道他看的東西跟你看的東西是一樣?他說不定看的東西是希望滲透率拉高,他靠一些能源、電網,或是其他可以變現的方式,FSD 的出租等等,雖然這個可能暫時還看不到。他說不定在看一個更大的東西,那只是我們可能很糾結在小東西。

沒辦法,其實到多數的人去做股票分析,就是只看自己,所以你可能沒有辦法看到一些比較大的 picture。我覺得就是你相信這個老闆,他會去 deliver 他所講到的東西。那再來他的 Cost of Goods,就是他產品的成本是有在持續下降的,所以成本下降,然後他把售價也下降,不知道怎麼會被大家狂幹。所以如果你是股東可能嘴一下還好,可是蠻多人其實是嘻笑怒罵,我就覺得很神奇,就是車子一直在漲價不是很多人在罵嗎?可是今天車子真的在降價的時候,還是一堆人在罵,那你們到底想怎麼樣?你們到底是車子覺得越來越貴是好的,還是車子變便宜是好的?

就跟那個台灣房地產一個長久的問題一樣,還沒買之前都希望它跌爛,買之後就想說媽的房子只能漲。結果你發現很多人買車也是這樣的一個觀念,車子只能夠漲。這是一個很大的辯論,但像我自己是不太在意說我車子買下去之後,他價格是怎麼樣變化。但如果你會在意的,你可能就要避開特斯拉,因為他價格的彈性真的超高的。但你也不排除他會不會把別人殺出去之後,然後他自己就開始把價格拉回去,那到時候變成你好像是那種成功抄底,你的車子保值性是很好,因為這個在 2020、2021 就發生過,二手車比新車貴的。

所以他價格彈性太大了,我覺得我們就沒有必要去針對這樣的一個東西去討論。但我覺得他做的事情,其實就是福特在一百年前做的事情一樣,他去把車子的製造成本降低、去把車子的售價降低,讓大家都可以負擔得起車子。那電動車的部分,就是由特斯拉在帶頭做這樣的一個事情,我個人是覺得還滿不錯的。

只是當然我們以投資的角度去看,不能夠完全都只看一個願景,還是要看一個公司會不會賺錢。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我會選擇再稍微等一下。因為我在他的 Earnings Call 裡面,我聞到一點不太對勁的味道了。因為一般他在 Earnings Call 裡面,他跟一些公司的人員,雖然馬斯克在 Earnings Call 很常被人家吐槽說他講話不清楚、沒有講到重點,不過過去都會丟一些牛肉給大家,就是有一些好消息,我們可以期待什麼樣的東西。那這一次是我聽過他 Earnings Call 最低落的一次,包含說像 CFO 也是,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在家裡,他先打一架還是怎麼樣子,還是說家裡出事情,兩個人在電話會議裡面的說法都是很低落,我甚至覺得連聲音都是。這個是不需要專業人士去聽,都知道說他講話怪怪的。

其實蠻多人,他 Earnings Call 他不要看 transcript,不要看逐字稿,他要用聽的。因為你有時候用聽的,就會知道說公司到底對這個事情是不是樂觀看待,你從他聲音就聽得出來。那這一次很明顯就聽得出來說,公司一定有出一些事情。

那出事情的主因是什麼?我覺得可能就是 Cybertruck 跟 Optimus,這兩個東西是有一點不符預期。在差不多電話會 40 多分鐘的時候,不知道大家聽得有沒有注意到,就他講說為什麼他現在在工廠裡面,「because it matters」,因為這個東西很重要,然後我感覺他差點要講到哭出來,所以整個看起來是在蠻低落的。

關於 Cybertruck 的部分,我覺得是比較大的一個打擊,就是說這個東西在量產中發現是自掘墳墓,他要可以達到正向現金流,可能需要在兩年甚至是三年的時間點。那量產的量也不會像大家想得這麼快,他可能 ramp up 上去的速度會比較慢一點。他們可能希望說去把一個工廠弄出來,就專門是做 Cybertruck。不過在產線的調整之上遇到一些困難,因為他選擇了大量的不鏽鋼,成本下不去,所以整體看起來就是他認為,可能一開始賣車會賣一台賠一台,所以變成這台車就是一個錢坑的感覺。

那這個錢坑的問題,可能要等到一段時間才會解決。這個以投資人的角度來說,是蠻可怕的事情。如果我今天手上都沒有持有任何的股票的話,我會說很好,為夢想窒息各位,我們就衝一發,沒關係賭看看。但是你手上有股票你就不會這樣想,你就是覺得說,幹,那是不是這個產品線可能要調整?還是要漲價或什麼的?就可能大家就會產生這樣的一個問題。

當股東有這樣的問題的時候,老闆當然就有壓力。他可能想做一個他真的覺得很酷的東西,可是沒辦法,因為你東西是上市上櫃的,所以大家可以來 challenge 你,並且可以要求說你要怎麼樣做,才是所謂的顧及到股東的權益。但有時候為了顧股東的權益,可能就會去限縮老闆的一些發展,所以這個東西可能在後面會是一個蠻大的辯論。

Cybertruck 我是覺得說在美國以外的地方可能都不會太好賣,就要地廣人稀。在台灣的話可能很多停車場根本就下不去。不過應該還是蠻多人在等,就有理解我蠻多人在等。我那天去問一下特斯拉的人,我說因為他那個 Roadster,掛在上面要 150 萬訂金,跑車。最屌的地方是,你他媽不知道售價多少,你就是先卡 150 萬進去,然後等他售價出來,再決定要不要買車。那 150 萬是可以退給你的,要卡 150 萬。我想說應該蠻多人就不會卡吧?然後問一下發現說,台灣蠻多人在排的。

所以有些人他可能買車,他也不一定就是單純的去顧及說這個車子到底是不是有百分之百的使用性。因為車子這麼快,你在台灣哪裡可以開?他開爽、開帥、開 Cybertruck,他覺得這個東西很酷。所以在其他地方的銷量,我覺得他比較不會是一個剛性需求,比較偏向是有些人覺得很酷,他去買它。可是在美國這邊,因為他們開皮卡的人很多,所以他只要可以去搖到一些傳統車廠的皮卡市場的話,哇,這個產品其實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也因為大家很期待這個東西,然後大家又聽他講說這個車子在初步的生產是賠錢的,轉正可能要等到兩年以後。而且大家都知道說他有一個壞習慣,其實也不能怪他,我覺得可能對他要求太高,就是他講到的東西其實蠻多最後面都有做到,而且都是很誇張的事情,不過那個時間點有時候會一直拖,會延後。所以他跟你講兩年,說不定不是兩年,這可能是大家比較擔憂的一個點。

再來這次算是有在跟股東溝通說,未來的複合成長率不會是接近 50%。本來大家對他的期待可能是 50%,今年應該是可以交到 180 萬台,在產線轉換的狀況下,可以有這樣的數字是很漂亮,可是差不多就是 30% 的一個 year-on-year,然後到明年可能就是沒有辦法去看到一個 50%,在未來可能都不會看到一個 50%。所以可能本來很多人對他的期待是 50%,那你現在沒有 50%,可能就會在市場上造成一些下修。

所以我覺得接下來就先看一下市場沉澱之後,看有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共識的位置。所謂共識位置就是我們看短線盤整的價格在哪,然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可能下一季的財報怎麼樣,我覺得會比較準一點。但我應該不會等到下一季財報,就會找機會先開始買一點、買一點,因為持股太低,對我來說是我不希望的事情。AI 東西賣出來,你總是要找東西買,那車子其實我是有一點猶豫,但是好像變成說,因為目前我也不確定可以買什麼,那先挑衰重的補一點,可能是一個選項。

其實在全世界車市銷量狀況上,馬斯克在過去兩年一直講的他認為經濟會衰退,這件事情好像是開始發生在整體的車用市場上面。當然說像是 TI 或是其他大型的 IDM,這些車用半導體公司,我們都注意到他們車子的狀態,當然有些東西還是非常缺,不過就是有注意到可能不像大家想像的。

因為我們過去對電動車的一個論述是停留在:電動車他用到的半導體元件的密度是遠高於傳統的車子,所以就算車子不用賣得特別好,那半導體應該也要有非常大幅度的營收獲利的貢獻。不過在 TSMC 最新的財報上面,當然可能看一季不准,那 quarter-on-quarter 在 automotive 車用的部分是下跌了 20 幾 %,所以這個是我會注意的一個點。也就是說我們是有注意到說,整體的汽車表現都比較疲軟。

在二手車部分,在美國就有看到一個還蠻大的反彈。整體的銷量可能因為總體經濟的緣故,大家現在可能口袋的錢比較少,所以會降低一些這種非必需消費品的一個投資。也是馬斯克講的,為什麼要降價?因為大家就真的沒錢了,所以他必須要把價格降到大家可以負擔的一個範圍內,他最主要是要去顧好這個周轉。所以一切都串得起來,就是他的一個擔憂跟他實際的執行,完全是符合他的投射。那可能有一些東西是超過他想像的,可能經濟比想像中的慢之類的。

不過這要看,其實我覺得他講經濟慢都不太準確,因為你要看你看的東西什麼。像我們看科技業就知道說,衰退已經發生了,這沒有什麼好討論的,year-on-year 都是負的,那就是衰退。但如果你今天是看其他的產業,你看美國的整體經濟就發現,這感覺是一個軟著陸的狀態。所以每個地方可能不太一樣。那車用的部分呢,我覺得 TSMC 他的負 20 幾 % 的 quarter-on-quarter,那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警訊。好,下一季我們再看一下那個變化會怎麼樣,也可能是因為他產品組合的調整導致的一個數字變化。不過一般來說我們是會期待半導體車用相關的東西應該是要持續成長,因為就算電動車甚至沒有拉很快,可是光是一台電動車用到的半導體的內部元件,被動元件晶片等等,應該就是這個營收只能夠成長,所以他有下去,這個是大家需要稍微擔心一下的。

那接下來我覺得最主要的一個關注重點,可能在車用的部分,就是要看一下整體經濟的一個變化。那聯準會可能在 2024 年底有望可以看到降息,那其實這個降息應該會對這種非必需消費品造成蠻大的一個打氣,就是可能前面利率要很高,這對大家來講的影響是很重大的。台灣人可能感覺還好,因為像特斯拉我在台灣這邊,那個 X Plaid 他是 1.9% 的利息,但那個利息是要你先繳掉,不過就是 1.9% 鎖七年,那他是一個很便宜的價格,可是在其他地方可能不是這樣子。所以對車子的投入比較疲軟,有可能是因為整體經濟。

所以看這份財報,我會覺得說你除了去跟他自己比較之外,你要跟同業去做比較,那這是蠻重要的。如果說只看他自己可能不太對。

那最主要的隱憂會是在 Earnings Call 裡面,關於說未來年增的一個下修、出貨年增的下修,然後跟本來大家很期待的產品,不管是這個 Cybertruck 或是 Optimus。Optimus 他也沒有大量的出來跟大家講,但我們在供應鏈這邊了解到的狀況就是成本下不去,他講說要賣 2 萬 USD,成本是 6、7 萬以上,甚至一開始聽到是 8 萬,所以短時間內根本就下不去。

所以本來大家可能去買這些東西的一個未來可能的成長性,因為你說 2025、2026 出來,所以我去下注,那這些資金可能就有機會會退出。股票的一個走勢,其實是各方人馬用自己看好的各種理由,然後進去買,然後把價格推上去。那如果說今天這個故事不見,可能很多人就會選擇抽身。但抽到一定的程度,那可能就是價值浮現的地方,特別是那種破線一看就是一定要停損的地方,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講,這邊反而是你介入的地方。那如果你是短線仔的話,一般就會等到他的一些主要的均線可能扣抵開始拉平,季線或是月線拉平,那時候才是你買的地方。

每個人看的點不一樣,但我會覺得說可能短時間內先暫時等一下,那測一下風向了解一下之後,有一個價格的共識感覺出來了,稍微進去試看看。那接著看下一季的財報再決定後續的一個發展。

不過這個 Cybertruck 算是超出我的預期,就是我沒有想到他會賣車賠車,以及可能要拖一段時間,18 個月以上,可能是兩三年,我覺得兩三年才會可能可以看到回正,這個是超出的預期。那其他像是財報或是說一些可能……你知道其實股票在跌的時候,媒體就會把很多東西拿出來罵,那我都覺得還好,就是不是說沒辦法看到的東西。但 Cybertruck 這個就是超出想像,所以一般有超出想像的東西出現,可能你對他的評估就要去做修正,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可能就我自己來講,不會這麼衝動的主因,就稍微等一下。

那還是希望可以掌握到在下一個半年,看最主要的題材是什麼。就是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故事,我真的覺得多頭市場就是需要有一個故事,要有一個東西,然後把大家帶上去。這季可能是手機、可能是筆電、可能是面板、那可能是 AI,那下一個故事是什麼?有可能是這個消費性的復甦或什麼的。不過就是找到這樣的一個主題之後,那對我們的下注就會比較有把握,我就知道說你的資金大概要怎麼樣配。

那可能車用的話,我會覺得以目前的狀態來看,我上一次對他的投資就幾個月前,那時候在他那個改版還沒出來,我們在聊的時候,我想說可能等到他改版出來,我們再來看他。因為等到這個 Highland 開始大量交車的時候,一堆人開箱可能是一個很不錯的時間點,就是市場上還有題材。那外加 Model Y 應該有一個改版叫做 Juniper,這個東西應該也是很多在市場上人會看的東西。所以他後面是有這兩個故事有可能去推升他。不過等這兩個故事開始發酵的前後,再去看可能也都是一個可行的點。

所以我的整體的策略跟方法是長這樣子。不過我覺得現在開始的還是成績,就是過去幾集所聊到的,我會站在保守的地方。那一樣,因為我會注意到有些聽眾會拿著他可能是要捧我,但其實有時候你捧越高,殺越重。你知道就是說你看那個癌大在前幾集就有講到的什麼的,所以大家應該都有閃過。我不想去跟你賭這個我有沒有看到貓膩,或是我時間點抓怎麼樣,這真的都不重要,因為你不可能每次都會抓到。其實就是你怎麼樣去應對他,就這樣可能我們講說你看到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衝突,美元跟黃金就噴爆,可是你有買到嗎?沒有買到也沒有用。所以其實看法是一回事,那怎麼樣做是一回事,只希望我的分享可以讓大家在自己的判斷上,有些東西你可能漏看的,那你聽我講到之後,對你有幫助是最重要。所以我不想去跟你拚說,你看我看得很準,我也不會去跟你鬆口講什麼東西,所以大家就稍微參考看看。

那這集節目就先到這邊,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

第一位,哥該吃飯了,他說:「股癌股癌我愛你,怎麼出國大盤一直崩,快不行了,出國又好累,救救我救救我。」

對,最近真的有一種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從那美股做了一個大頭到現在,NQ 我覺得應該是會破底,我自己會猜會破底,但是標普又在支撐位附近,所以不知道可能就是撐標普,然後殺一下科技股,有可能會這樣走。當然我心中的盤算是這樣,所以我就去應對一個對應的策略,但現在確實是一個比較不舒服的點。那長期的均線,像以週為格局的月線 20MA,你注意到他已經開始要下彎了,下週開始是下彎,所以一般這樣的狀態出來,就是各種反彈盤,就是可能你最多就是期待反彈,可是整體可能都比較弱。然後美股的很多股票都做一個很大的頭在上面,這個是我會比較擔心的一些點。

還是一樣,就是我雖然是看基本面,不過技術面我大多都會尊重一下,特別是型態。有些型態的形成之後,你會知道說這個底一破,就一堆人會停損,他也沒在跟你管三小,就是那瘋狂的砍股票。所以假設要買的話,可能就是你等他們在自殺之後再來,你不要在一開始就跟他拚說這個地方一定會有撐或什麼的。當然每個人的策略規劃不一樣,但是我覺得真的有一點蠻可怕的味道開始出現,希望沒事啦,希望沒事。

***

下面一位,這個台中陳庭妮,他說:「固定收聽股癌的台中仔,除了安安可以幫我跟 10 月 21 號生日一樣愛聽股癌的阿維說生日快樂,愛您。最後祝主委全家平安健康。」

非常感謝台中陳庭妮,祝 10 月 21 號生日的阿維生日快樂,甜甜圈滾。

***

下面一位,林口謝霆鋒 aka 拋光相見屌,他說:「早安孟恭,聽了癌大說了有小孩後,其實小孩給予我們的更多。身為捏軟蛋陣線二兵菜雞,完全感同身受。有了小孩之後才真的知道怎麼去愛一個人,對於孩子無私的愛,真的是遠大於愛情,愛您。」

哎,我原本以為只有我這樣覺得,但是我不敢在節目分享,因為我覺得太 gay 了,就是講這個好像太超過了,那鬼扯啥小。可是我真的覺得,就是我對我自己兒子的愛,那個原來那個才叫愛,你知道嗎?以前你以為說你對你的什麼前女友還是你的老婆那個叫愛,這個如果今天講這個要出事情的話,那要擋子彈把我老婆推出去挨子彈,然後兒子我媽的直接抱著就逃走。就是會有這種感覺,跟那個他叫什麼名字?Statham,Jason Statham 也在訪問裡面說,他有了他的小朋友之後,他覺得老婆是拿來當擋子彈的,最重要是這個小孩。

有一點像,一般多數父親或是說母親都這樣,我老婆也講,老婆也說假設出事情,就是爸爸推出去當擋子彈,但是最重要的都是要保這個小孩。就大家對小孩的愛是很誇張的,我真的覺得非常誇張,就是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愛,以前你講的那個什麼媽的我愛你你愛我,那個根本就不算什麼。所以那是一個很神奇的體驗。

***

下一位,兩個女兒的爸:「大家好,我從 71 集聽到現在,三年的時間感謝您陪我走過一大段遠網路。同為 81 年的捏軟蛋聯盟,雖然比不上癌大成就,但也是月入十萬的小業務主管,偏鄉郊區新買房,國產小破車,老婆年輕漂亮,兩個女兒超級可愛。但就在前幾天突然 emo 爆炸,真的有種死了算了的感覺。癌大,你也有相同的狀況嗎?而且在 emo 的時候,面對工作、小孩,還是要硬撐跟平常一樣,好累。幸好好很快跟老婆分享,他也想辦法讓我心情好點。雖然你不會聽,但老婆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

有時候會這樣子,所以我講一個很悲哀的東西,我問過我老婆說,我覺得男生有月經。雖然講這個很好笑,我沒有不知道剝奪女生有月經,一個月內可能有一段時間需要大家去體諒她的權利,但是我要講的意思是說,男生也會有他情緒低潮,而且很神奇的地方是情緒低潮好像也有週期。只是當然這個東西沒有任何的醫學佐證,就是我們用傳聞的方式。我這樣問一些朋友,發現他們也會這樣,就是你可能每個月的一段時間就會心情比較差一點、會很低落,那可能躺在床上覺得「幹,死了算了」,就突然就很 emo 之類的。

有時候真的會這樣子,那我覺得最好的解方,就是當你發生那樣的狀態的時候,你就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然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給自己一點空間,不要去多接觸別人。因為你去接觸別人,有時候你會為了不要讓人家覺得不舒服,所以你要演,那這是更消耗你的能量,然後等到你回到你的房間,你會更加痛苦。所以像如果我遇到自己的情緒低潮,有時候也說不上來,不一定是你工作表現不好或什麼的,有時候就突然間會這樣子,那就是把自己關起來。我覺得對自己個人蠻不錯的解方。

應該說每個人都要找到一個自己可以去克服這個情緒低潮的一個做法,就盡量不要把自己的情緒釋放給別人,因為那個比較自私一點。我們身為捏軟蛋陣線的,我覺得有些東西就是要扛下來、要撐住。當然也不是說不可以尋求外援,只是有些東西我們真的就是撐住扛下來。

所以我最後面發現一個……怎麼講,可能當然它也不是真正的秘密,不過一個人他的成長,其實是來自於他受過了多少的苦,而不是年紀。很多人都以為是年紀,你到什麼年紀一定會怎麼樣,不是。因為可能你沒有受過苦、你沒有痛苦過、你沒有磨難過,你就是不會成長。那有時候我們去自己去消化、承擔很多東西,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也可能是你已經習慣了,也可能是你已經再也不在乎,也可能你是真的就心死了,不一定。但是你每次再去面對一樣的,可能某種事情造成的低谷,或是說不上來造成的低谷,就每次好像都有在進步一點。所以就專注在自己的一些小進步,我認為這是比較踏實的一個做法。

那還是一樣,因為自從我去看精神科醫師,我真的覺得它不是一個安慰劑,因為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很明顯感受到我生活好非常多,所以那些人真的是我的恩人。我覺得可能就是說,現在環境大家開始會去注意一些東西,因為以前你肚子餓的時候,你根本就沒時間去解決其他問題,你連吃都吃不飽了。那你現在開始吃得飽,其實蠻多東西你可以說它是文明病,但其實你也可以說它一直以來都存在,只是以前你的順位就是你要先餵飽自己,那個是最重要的。然後現在你可能走到一些精神層面,所以在精神層面去尋求一些幫助是真的非常有效。

所以像上一集 Q&A 有一個人那麼講一大堆,以前我都會跟你分享我的心得、我的想法、我覺得你該怎麼樣。我上一集結論的時候,我就叫他去看精神科醫師。那會聽起來我好像在嗆你,不是在嗆你,我是認真推薦,你就跟醫生聊完,有時候就好很多。因為它對我幫助是真的太大了。所以有時候你心理上覺得卡住,那個不一定是「是不是我他媽的人品有問題?是不是我真的太小氣?是不是我真的想太多?」有時候就是你腦袋卡住,你去找專業的人幫你打通一下,喔靠,這整個就舒服起來了。

***

下面這位,靜,他說:「我也曾是那個沒有為對方設想的另一半。大家好,我去年在男友生日前,私下租了特斯拉藉此當作驚喜,但向男友公布租了特斯拉要出門玩,他對我說他很難過跟生氣,沒有顧慮到要日夜顛倒輪班的他,放假想要好好休息,讓他過得很糟糕的生日。很懊悔當初沒有站在另一半的角度去想,希望今年我可以彌補成功,為他留下美好的生日回憶。另外請癌大幫我祝男友傑 10 月 24 號生日快樂,感謝癌大,祝一家健康和樂。」

也祝你們一家健康和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女朋友。其實也不要完全想成是你有問題,因為有時候我們真的不知道你在社會上遇到的人,或是說可能就是你身邊的人,他們到底面對了多少困難。為什麼他這樣講一句話?就是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有他的困難,真的不要覺得誰多爽、誰很幸福。有時候就是你看到的是表面,你不知道他實際上承擔的是什麼。你可能看到他開著一個光鮮亮麗的跑車在路上,好不拉風,可是他在心中想的是希望說,媽的找一個柱子,撞上去死了算了,你真的不知道每個人心中想的東西是什麼。那可能有些你覺得很可憐,看他媽的看起來在那樣破破爛爛的,這樣還要照顧兩個小孩,是在虐待小孩,可是你不知道他們其實是一個超幸福的家庭。

所以看都看不出來了,要多一點的溝通,就是盡量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測別人。這個也是我一直在磨練的,其實在長期的節目,我想大家應該也注意到我是一個蠻自我中心的人。我會試著去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去想,但是我很主觀,且很自然地都會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在別人身上,因為我覺得我自己是聰明人,所以我想的應該就是你想的。但也會發現這樣會碰很多釘子,特別是面對自己的家人,特別有這樣的感覺。所以多一點溝通真的是需要的。

那其實會去想這件事情,因為我做了,那讓你不高興,所以我下次該怎麼樣做更好,這樣是一個,我覺得就是蠻偉大的。如果說要好好把家庭經營好,真的不用多,就是這樣互相體諒、互相了解,願意去溝通跟改善,那這真的是已經是善莫大焉了。

***

下面這位,未央 2.0,他說:「Sheldon 免褲。近期聽癌大解析自己跟精神科醫師聊的一些特質,好像是思考極度跳躍、對聲音敏感、對於喜歡的事情很投入、難同理別人、會做自認很酷的事情,都讓我聯想到小妹很喜歡的角色《The Big Bang Theory》的 Sheldon。但也是這些奇特特質才能成就不凡的你們。想跟癌大推薦《Young Sheldon》,不看還好,一看停不下來,精彩度不輸 TBBT,相信癌大看了會很有共鳴。最後想謝謝癌大跟荔枝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對流浪狗有這麼大的幫助,愛您也愛您。」

OK,這個《Young Sheldon》我再看一下,《Young Sheldon》你寫 Y-O-U-N-G,Sheldon,這是 Sheldon 的華人版本是不是?還是說是年輕的 Sheldon?我再找,應該找得到。那流浪狗這個,我上禮拜講過,其實是聽眾厲害,我能夠做的就是我中介一下,然後我幫忙整理一下,但其實都是各位聽眾領回去的,所以比較像是我們解決了一個媒合的問題,而不是我自己真的很罩。如果沒有大家,我也做不了這樣的事情。

那件事情讓我想了蠻久的,就是真的很多聽眾是我的恩人。所以不知道,就是從此以後會更加注意自己,可能像我在路上看到聽眾,我會自己先去抱人家,雖然不知道哪一天會被人家告我什麼的。可是就突然覺得,你對世界上的一切要多充滿感謝,最近突然有這樣的感覺。多一點感謝,然後多一點包容吧。有時候可能會有一些不如意的東西,可是如果我們真的一直專注看不如意的東西,你就會忽略掉很多很好的東西。那可能你的心態受影響,你又讓那些真的喜歡你的人會受到影響,所以這就是一個相輔相成。這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忙。

***

下一位,Bernard_Wally,他說:「Yes Minister。聽到上集主委說必須要藉由實踐的經驗,才有辦法理解其他人在想什麼的遭遇,心有戚戚焉的感覺。我發覺我好像應該也去跟心理諮商師交談一下。By the way,請問復盤了上次的失敗經歷之後,主委下一次會怎麼樣求婚呢?最後推薦主委一首好歌《白色蜉蝣》以及一部好劇《Yes Minister》。祝主委全家平安喜樂。」

當然是不希望有下一次的求婚,其實對我來講,如果有一天我跟我老婆離婚的話,我應該是再也不會結婚了,因為我發現結婚對我是沒有特別的好處。雖然講這個可能雞掰了,但就結婚跟男女朋友然後有小孩,其實好像是一樣的,我觀察是這樣,理性上這樣覺得。所以我就覺得說不要結婚,因為結婚中間的摩擦可能是還蠻辛苦的。當然這樣講,很多人都是可能離婚之後,說媽的好,再也不要結婚,然後沒多久就結婚。

對,如果真的再結婚的話,這一次的求婚,我覺得首先第一個,就是我會花更多心思去陪另外一半。不像過去,因為其實我是一個非常專注工作的人,專注到有一點病態的程度。那其實我也會講說,我不是真的忽略你,因為我甚至連自己的睡覺都不要了,我連睡覺都睡得超少,我就是在做我的東西。所以我不是針對你,然後對你沒有禮貌,是就算你是我爸,我可以沒空屌你,也要去做我的工作之類。

所以我會希望說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在別人身上。但講這個有一點……你去討論那種雞生蛋、蛋生雞一樣,就如果說你沒有已經成功,有一個立足之地的話,你會這樣嗎?可能不會。如果你又再一次回到 18、20 歲,你還是要繼續埋頭拼命,對不對?你不拼命就沒有錢,那怎麼辦?所以你可能沒有辦法,你還是會這樣子,覺得那是人生階段的問題。但現在這個階段就會覺得要花更多時間在可能那些在乎你的人身上。

所以就像那個前面的,他要幫男朋友租特斯拉的靜一樣,就是我覺得我會去多了解你現在的狀況怎麼樣,並且希望去找到一個真的會讓你感動,或是喜歡的東西。可能會去跟你一起看一下你的 IG,或是你的 TikTok、YouTube,你平常都在看什麼東西?你喜歡的人是誰?那你是不是有曾經暗示過?即便那可能不一定是你的意識在暗示,是潛意識:「喔我覺得這個婚禮蠻屌的。」他可能沒有別的意思,但他提過這件事情,那個婚禮是怎麼樣辦的,了解一下吧。然後那個他喜歡的某個 YouTuber 還是藝人,他的鑽戒是戴哪一個,就是我會覺得應該要多一點這樣子的東西。那去做一個他可能無意中有提到,他覺得很酷的東西,你去把它做出來給他,然後加上自己的一點 final touch,你可能把它變成是你的版本,這是我會想要做的。但我跟你講,這種東西講得很簡單,那以我自己的個性,我很了解我自己,我可能下去做之後,我覺得幹太麻煩了,不做了,有可能。但我會盡可能去督促自己要這樣子做,至少有心願,以前可能是連心願都沒有,那現在可能會這樣子。

***

下面這個,不愛花愛浪花的花店老闆,他說:「救救小生命,一切平安。癌大,我是 EP366 的準爸爸,9 月中已經捏著軟蛋,正式成為新手奶爸。想再次感謝癌大,在老婆懷孕期間,我們聽了很多集數,你都分享成為爸爸的心得、育兒日常、夫妻生活跟家庭感想等等,這些內容都給我們夫妻倆很正向的幫助跟方向,真的非常感謝您,愛您。那這邊另外有個小請求,想透過癌大的金口,祝福一位地方媽媽 Angela Wayne 跟她先生三歲的女兒小美能夠順利的戰勝白血病魔病,狠狠的痛罵病毒一番,退退退,萬惡的病毒!也求上帝恩典降臨於 Angela 一家。雖然不認識你,只是剛好有追蹤 IG,但真心希望你們全家度過這個難關。謝謝癌大,也祝癌大還有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喜樂,健康真的最重要,愛您愛大家。」

沒錯,就是健康很重要這件事情,我覺得大家真的要過一定的歲數才會理解。因為我自己以前也是覺得說健康哪是最重要的,我沒有其他東西,他媽媽的我健康又怎麼樣?但現在想法完全不一樣,所以大家都會慢慢的轉換,就需要一點時間。

那完全懂他講的這種,就是你可能開始當生父或是生母之後,你會對很多東西產生憐憫的感覺。你可能看到一些在網上求救的,不管是父親母親、祖父祖母,他們的小孩怎麼樣了,或是一些貓狗,就是那種比較脆弱的生物,因為都會讓你想到你的小孩,那些東西都會讓你想起你的小孩,所以你就會希望去幫助。即便你知道有可能你會被騙,有很多是藉由別人善心在騙人的人,但就沒關係,反正我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你是騙我的話,我會很失望,可是我不能夠因為你是騙我的,我就不做這件事情。

所以即便是不認識的人,你會開始有很多那種同理心出現,我覺得這是小朋友帶給你的。所以像我去看什麼以巴衝突,當然你都會有一個立場跟想法,不過當你看到兩邊的小孩正在受難的時候,其實是非常難過的,是沒有辦法很直接去嗆說,我們就應該要完全的消滅誰。當然我們也不知道有什麼聖母婊,就是講說要反擊,又不可以做這個要站到道德制高點。沒辦法,一些東西就是所謂 collateral damage,它就是一定會附帶會受損的,但是你真的沒有辦法像之前,就是可能很銳利,就是說我們就應該要怎麼樣、怎麼樣。就算你這樣想,你也講不出來,因為你看到了一些東西,你就是沒有辦法。

所以會讓你變得比較脆弱一點,但這個脆弱是壞的嗎?其實我覺得不是,我認為是好的,這是一個好的脆弱。它讓你可以比較去跟一些,可能不知道,就是有不好遭遇的人,然後產生一個共鳴,就是你會知道他在想什麼。那其實它某種層面上會幫助你更加的珍惜你現在擁有的東西,所以其實整個來說,我覺得是一個更好的方向,但是你會很明顯的感受到你會比較多愁善感一點,這應該是很多人共同的體驗。

好,那這集就先到這邊,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