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439:🫃🏾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拜耳利度聲贊助。
最近是不是覺得特別疲勞?早出晚歸的忙碌工作讓你體力吃不消?還是身邊同事各個掛病號,開始擔心下一個就是你?近期季節在變、忽冷忽熱,只有拜耳利度聲對守護大家健康的堅持始終不變。
今天 3 月 27 日,下單利度聲維他命 C 加鋅發泡錠,柳橙口味三入五折優惠。此外,只要關注拜耳利度聲蝦皮官方旗艦店,滿 499 就可以再折 100。股癌聽眾限定回饋,加碼全館消費滿 1999 再享 15% 蝦皮回饋無上限。或者大家可以直接買兩組,湊上 1999 的 15% 回饋,上面優惠通通到手,價格直接殺破五折。最後貼心提醒大家,天天一杯利度聲,看著股票天天升,趁現在超低折扣趕緊囤起來!
一轉眼第一季已經差不多過去了,也大概剩下一個月我就要回到台灣。在這個第一、第二季的交錯之際,我來稍微回顧一下自己可能在過去一季的一些想法,以及對於第二季的一些個人展望,當然不是去講一個大市場的展望未來會怎麼樣,就大概講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也希望大家在過去的一季表現很好,不管是你的投資、股票,還是工作、副業,或是家人朋友的經營上,都希望大家經歷了一個很不錯的第一季。
我真的覺得超傻眼的,這次一回神才發現,我以為我才剛來到 2024 年,結果就已經過完三個月,到底是啥小?時間也過太快了吧!我真的覺得從 25 歲之後的日子過得太快了,太可怕了,每天真的是睡醒之後,好像也沒有做什麼事情,然後你又在洗澡了。我每天的回憶就是:「我怎麼又在洗澡了?靠北,我不是才剛洗完澡嗎?」就是每天回過神的時候,已經在洗澡,日子過得非常非常快。可是當我們專注在當下的一些事情時,又覺得時間跳得很慢,但只要稍微放空一下,一整天就過去了,我覺得超級可怕的。
在過去的一季,以我自己在投資上的表現來講,我覺得在美股跟台股都還滿不錯的。美股的部分是直接繳了一個歷史最強的第一季表現,其實也不是說真的特別困難,基本上只要手上拿的都是 AI 的東西,你就會有這樣一個成績。美股在過去的一季像是鬼一樣,只要手上拿著股票,就是一直噴、一直噴、一直噴。那雖然自己的手上有一支拖油瓶特斯拉,但昨天繳出一個滿不錯的表現,直接在開盤的時候往上衝了 5%,還真的滿玄的,很多時候在那種很多人在靠北的時候,真的就是差不多短線的低點會出現。那雖然有一個拖油瓶,可是根本不影響整體的報酬,因為 AI 的表現真的是太強了。
在台股這邊,因為我拆了很多的錢去買一些小鬼股,其中有一些小鬼股是在差不多三月的時候才開始作動,但在前幾天也是有很大的回檔。這個回檔其實是還滿痛的,因為我最近剛好在投資一些朋友的生意上有遇到一些障礙,可能會賠一些錢。本來賠那些錢,心中有一點「鬱卒」,覺得我怎麼沒有做好更多的 DD(Due Diligence)、沒有研究得更深,怎麼會去做這種低階的失誤要賠掉這樣的錢?但是看到自己手上台股櫃買的股票,那直接跌下來的幅度就發現,其實真的不用難為自己,股票賠的錢是會遠大非常多的,所以我們專心地把股票做好就好,其他那種小小的副業就當玩玩、開心就好。
這個櫃買的大回檔是我們會稍微注意一下的,因為櫃買的指數基本上前面已經出過一個長黑 K 了吧?很多人在那個時候應該都把槓桿降掉了,現在要去挑戰前面的長黑 K、要去收復的時候,又再出一個長黑 K。這個時候可能就是那個扣抵開始要上來,均線要往下走的地方,所以這個地方以我們自己來說,特別是這種櫃買的股票,現在可能就不會像過去這麼積極的去做。
其實也會發現說,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已經大多數的股票都有走過一輪,想得到的都炒過一輪了。剩下的可能就是要去觀察後面的一些……之前我們比較不會看的次要題材,像是 PC 的復甦之類的。但是前面那些熱門股,跟 AI 相關、跟一些光通訊元件相關,其實很多都已經先走過一波了。所以在接下來的位階表現上,我們可能會去注意一些相對在基期比較低的地方的東西,可能像是一些工具機之類的。但工具機其實在櫃買回檔的時候,也是跟著回,人生。但整體的型態比起一些可能做出一些頭的股票來講,還是稍微好一些。
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雖然可能覺得有一點不太舒服,這個回檔回得很大,但整體來看就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第一季。這個第一季的表現讓我產生的一些想法,最近也跟身邊的一些股友在討論,我發現不知道是大家的年紀跟歷練同時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還是怎麼樣,我們就突然覺得……應該說有一個共識,幾個朋友討論下來其實都發現,現在越來越厭倦停損。當然我們都知道你看錯就是要停損,沒錯,可是發現自己其實看錯的機會已經是慢慢地在下降,持續地都有在下降。就是過去可能看錯的機會比較高,那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你現在有的優勢,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其實你發現你的優勢越來越大,因為你有新的優勢,所以似乎你的操作也會慢慢地改。
只是在改變的過程都是很痛苦的,我覺得要去做修正都是不太舒服的,特別是你可能把它已經做得順順的,那為什麼你還想要去做修正?因為你可能希望可以過更舒服的生活,所以還是會去做一些調整。在這個調整的過程,其實整體的體感會不是太好。以我自己在台股來講,我現在開始有很多這種可能很小市值的股票,我分散打一些這樣子的股票。一開始當然也會懷疑說有沒有可能自己會看錯,像我們自己去看一些比較中大型的股票,我會覺得那個趨勢是相對好抓很多,外加公司其實也是比較樂意去跟你分享東西。所以當你今天可能買進他們的公司,然後你要去跟他們問一些消息——當然不是請他透露一些秘密,但是你想要去確認一些 rumor,或是想要去了解公司目前的一些展望——人家都會願意跟你溝通。可是當你買到一些比較小的公司時,我就發現有些公司他真的是對你要理不理,他確實可以不理你,不管你買多少,他是可以不理你的,反正就是「等到有法說會再來問,平常的沒空、不接電話、你不要打電話、你寫信來,寫信的話要回不回」,就是有這樣的一些狀況。
那通常可能也會面臨到一些狀況,就是你可能知道接下來兩季的展望會不錯,可是實際上營收沒有開出來。那一般比較大型的股票,可能就很好去 check 為什麼你的營收沒有出來,我問一下你的上游,我問一下你下游的封裝廠,我就知道答案了。可是比較小型的你就是沒有辦法問到,我很痛苦。
所以在過去的一季,其實我開發了一些還蠻特別的技能,我開始有一些朋友可以幫我去了解到那些民間的、可能幫忙打 SMT 板的廠,或者是可能哪一個通路有接觸到這種比較小家的公司,他知道他們目前的下單狀況怎麼樣。結果我開始把自己的這個優勢擴展到一些很小型的公司,有些有點像是那種農地工廠的感覺,這個成長我回頭看我覺得蠻高興的。所以我現在可以問到一些農地工廠,他們目前的訂單狀況是怎麼樣。
以目前整個敝區域的這種代工廠來說,這些 SMT 打板廠其實都還是在景氣很冷的狀態,那什麼時候會回溫呢?不知道,可能要等到 PC 產業整個拉起來。目前一些水冷板、一些伺服器相關的表現是很不錯,只是很多的 SMT 廠,目前的產線都還是空空的。我們看到那種很強大的大型 CSP 的供應廠,他們的打板廠可能就很好,但是因為他們有特殊的規格,他們可能做到那個條件是很高的,所以他們是有吃到東西。所以確實我們在科技業裡面,有看到那種貧富差距的味道出來,還有一點那種貧富差距的味道。就如果你是做 AI 相關的,應該都吃得很飽,你會覺得景氣非常好;可是如果你是做一般偏向消費性的,或者說標準品的東西,你可能會覺得明明就很差,明明就沒有復甦。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兩極化的狀況產生。
但最近也開始看到這種小型的工廠,其實他們的表現也開始慢慢地增強。所以我其實在可能去年到今年的第一季之間,一開始是在蠻痛苦的,就去做一些小型的股票,想要去試看看拚爆擊的策略,打散壓幾支,然後去試看看這樣的一個做法。一開始是不太舒服的,因為跟過去的一些操作不太一樣。
有些人可能就好奇說,那為什麼你要往這個方向去前進?我不知道,我就覺得人是要成長的,就是我們總是會不停地接觸新的東西。就算有東西我們上手了,確定這個東西可以持續幫你提供一些動力,還是要去拓一些新的東西,因為新的東西可能會為你帶來更大的一個收穫。所以其實都會持續去找新的東西,真的是隨時都在學習的感覺。
那到現在,我認為……當然可能在消息面的建構上,還是沒有像大型的股票這樣地完善,可是開始已經可以看懂一些事情,不會像之前可能都被蒙在鼓裡,「這個營收為什麼沒有開出來?」「不知道。」現在營收沒有開出來,當然就知道可能是因為缺料、可能是這邊卡住那邊卡住,至少可以把它兜出來。不要說你買一堆人家的股票,你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就很奇怪。這個在我們的工作表現裡面是無法被接受的,就如果說你買一個東西,然後你完全都不知道是幹嘛,你只會看公開資訊的話,我也覺得還蠻遜的,在我們的工作裡面還蠻遜的。
雖然這個講出來可能很多人覺得很荒謬,覺得在美股這邊大家都很習慣,他們有一個說法就是,只要有一件事情是有一個人知道,所有的股東都要知道。但是在台灣這邊,就得講市場環境不一樣,有些人就是有很多比你可能領先的優勢。外加我們可能是因為供應鏈的關係,所以有辦法得知可能供應鏈裡面的某個環節有什麼樣的東西,很快的你上下游可能 check 一下,就可以知道大概目前可以掌握到資訊是什麼。所以你就馬上的領先那些可能沒有去做這樣 check 的人,他可以拿到的一些知識。
那在經過了差不多一整年的調整之後,現在獲得了不錯的心得。可是在股價的表現上,有時候還是會覺得小型股票真的是非常痛苦,可能上去的時候非常快,下來的時候也是非常快,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流動性。所以有些東西,像我有一些持股,他可能開盤半小時,一張都還沒有成交。那這樣的東西,買盤可能加起來十張,然後你有個破百張、數百張,所以你要出是沒有辦法馬上出掉的。那有些東西可能是本來沒有成交量,然後現在突然出大量。像之前跟財報狗的 GF 在聊天的時候,我們就講到這件事情,我有在節目跟大家分享,就是說他們去做一些這種無量股的時候,有時候會注意說,等到出量的時候,你要送一點東西出去,因為你不知道下一次出量是什麼時候。就是你可能平常在收的時候是偏左側,在盤跌或是盤整不會動、沒有量的時候,用那種可能掛單掛零點幾趴的時候,這是你在收的時候。那可是你開始要送幸福出去的時候,就會是大家衝進來的時候,你要丟一點東西給人家。
那其實不只是 GF,可能身邊有一些很會做這種小股票的朋友,他們也都是跟我講類似的東西,不是每個人都這樣講,但是我覺得算是一個主流的論述。反正就是你出量的時候,你就要去送幸福給人家。可是我發現說,用在我自己的操作上面,我沒有辦法做得很好耶。那我就在想這件事情,為什麼我沒有辦法做得很好?我看了幾次的案例,仔細地盤算了一下,「那如果我今天這樣做,我會比較好嗎?」我覺得每次都會想一下。那隔了幾個月,可能再出一次量的時候,我會再盤算一次。那最後面可能走完那一整年之後,我的想法是,我覺得這就是為什麼大公司可能喜歡找白紙的原因。因為你如果找一個不是白紙的人,他太多自己的想法了。但是好在我們不是超級賠錢貨,所以我們是可以允許有自己的想法的。只是當我們切入一個新的領域,而且前輩教你這樣做,你可以選擇不一定要聽人家的,但是你總是要去理出自己的方法是什麼。
那我就開始去觀察自己,我就發現我自己的一些弱點。我發現很多時候是要跟自己對話,你要觀察自己的操作,答案是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去聽太多東西。我的弱點就是我太樂觀了。我是一個偏向樂官的人,當然這個樂觀的起因是什麼?一定是因為在過去,我們看一些東西,其實不乏看對的東西。就你周邊發現說,對,可能不一定短期你分享在一個最好的買點,可是長線上的趨勢,你看對的東西是佔絕大多數。所以你知道你自己是有能力可以看對的人,而且經過多次的驗證,並且看你現在可能累積的能力優勢是在同一個方向。所以你知道說你應該是要更有耐性,你可能比較高機率是會看對的那一個人。
那既然你會看對,你就要撐住。但是就因為有這樣子的想法,所以會變成……就像人家跟你講說,你應該要送幸福的地方,你就送不出去。因為你會擔心說,假設我這邊丟出去,那如果就直接開走怎麼辦?所以我經濟過了好幾次這樣的掙扎,就是有些時候你會知道說「還好我有出掉」,那有些時候你會很後悔說「幹,為什麼要出掉?」因為這個地方好像就是我被洗掉了,我是蹲最久的人,花這麼多時間在那邊研究,然後一拉起來,我被你們洗掉,之後面可能賺最多的就不是我自己,明明可能我是裡面最早進去蹲的。你會有這樣的一個遺憾。然後在可能兩相斟酌之下、比較之下,你就會慢慢地裡出說,那我到底怎麼樣做會是最好的。
所以我算是在過去的一季,開始有找到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是我還是打得太集中了,還要再分散一點點,就再一點點就好了。這樣的目的,是讓我就有更能夠抱住,特別是可能會看對的。像在前陣子——當然現在是回顧了,所以不是在什麼爆牌或討論啥小——但前陣子我有進去玉晶光。進去玉晶光的主因是因為我看到 Vision Pro,然後我知道韓國他們也會有自己的頭盔,各個廠商可能都會效仿去出這個頭盔。那時候也聊到這個短故事,雖然這個頭盔的量不大,但是裡面鏡頭很多顆,單價的價格目前也都是還滿不錯的。那之後可能有很多人的效仿,他數量會再推上去。外加它本身的業務,當然我們知道這個絕對不是最主要業務,主要業務就手機,手機潛望式鏡頭的單或什麼的,那時候都是有掌握到這些東西。
但是就是在前面洗一洗之後,還是給人家洗掉啦。即便你可能當時進去的條件設得很好,你知道說他已經去測那個半年線,測好幾次就是下不去,那如果未來的展望沒有什麼改變的話,半年線這邊應該就是鐵壁,就是下不去。可是問題是,洗了兩次半年線之後,你還是受不了,還是出去,因為你覺得它沒有在動,那你看到外面的東西都在動,你就出掉。然後在你出掉之後,就直接噴走、射走,然後市場上就開始在傳說,他接到什麼什麼潛望式還是什麼小的,可是這個消息就是很久了,它已經傳超過兩個月以上了。所以你掌握了一些東西,但是你還是沒有把它做好,那沒有做到原因之間,你可能是沒有耐心或什麼的。所以類似這樣的一個案例,你就會開始去做更多的思考了。
當然我知道有些人可能就是說「不要管它,反正它就是一個錯誤的交易」,以結局論來講是失敗的,雖然以方法論來講不一定是失敗。我本來就應該有一些停損的條件,可是就像我前面講到,不知道為什麼越來越厭倦停損,因為你就會看到很多這樣子的案例,特別是假設你的判斷是還 OK 的話。所以最後面我調整方式就是,我覺得我會稍微的再上一點,然後去試看看這樣子的效果會怎麼樣,可能就在接下來的幾季或是一年。就是現在都不能夠太急,不要說一個月馬上就來回顧,一個月回顧是沒有意義的。然後再來看這個調整是怎麼樣。但是至少在過去的這一段時間,差不多一年多,去嘗試這些比較小的小型股票,我覺得有抓到一些眉眉角角,我覺得這是非常高興的。同時也跟大家分享那種糾結,就是人家跟你講說應該要怎麼樣做,你也知道那樣做可能還蠻不錯的、期望值會是好的,但是它跟你的個性是不符的,所以你沒有辦法這樣做。你就要去優化出自己可能調整過後的一個方案,那最後面可能因為這樣子找到一些平靜。所謂的平靜就是說,至少你可以早上起來看到跌停的時候就笑一笑,「我已經看過了,所以我已經不會再覺得很難受了」,我覺得這是一個還蠻不錯的成長。
再來比較大型股的方面,最近就有一個案例,就是我們在拆輝達的 GB200。其實 GB200 已經算是完全全開圖,基本上算全開圖了,現在就開始去拆到很細的東西。之前可能大家在看的時候,就去看 CPU 是誰做的、封裝是誰、記憶體 HBM3e 是誰做的,再來整個機櫃,還有像 Vertiv 做的 CDU 或者是 manifold 是誰。那現在可能就會拆到很細很細,就說板子上面有用 LPCAMM,這個 socket 是誰做的,裡面的那個管線、銅線是誰做的,就開始去拆這些東西。
像我們在前幾天的時候,就很高興地……大家好像發現一些東西,就說靠北,這個 Amphenol 在這裡面算是一個 big win,他其實拿到很多東西,從那個 cartridge 拿到 switch,然後再到可能 socket,他都有拿到東西。那只是 socket 這個,我們那時候就在觀察說,好像市場上還沒有很多人知道這件事情,因為我們稍微看一下各個券商的報告,沒有人寫到,覺得很高興。然後隔了一兩天之後,我朋友就貼給我說:「你看這個中國仔知道了。」就是在中國那邊就有論壇上,你也知道在投資公司上去發的,反正他們發現這個東西他們是在一起的。那實際上他們一定是先買一買才會上去貼,人都是一樣的。但總之就是這個故事大家已經知道了,而且 ASP 是多少,一組要用幾顆,就都算好了。
所以其實在差不多半年前,我就跟大家討論到這件事情,就是我發現 AI 現在越來越難做,至少跟之前比比較難做。雖然它還是報酬率的一個主要來源,但難做的點就是,你開始發現這些東西,你過往可能你找到,然後你知道人家會慢你幾個月才會知道。但你現在找到,人家可能在兩天之後就貼出來,而且他是兩天之後貼出來,就代表他可能更早就知道,說不定是跟你一起知道的,只是他先買好,然後隔了一兩天之後再把它貼出來,昭告天下把它貼出來。
那這也是市場上的一個小眉角,基本上你就要去假設說,任何一個被貼出來的東西,都是這個人已經先買好買滿了,或是很多人已經先買好買滿了。像近期我相信大家開臉書會看到很多表哥去統整高股息的 ETF 可以吃豆腐的標的有哪些,很多人看到這個就是如獲至寶。貼出來的人應該自己手上都已經買好買滿了,因為這個真的已經講太久了,這是真的已經講太久了,然後它終於被貼出來,現在就換可能下一批人要進去想要推。有可能真的被他推動,但是我不知道,我就覺得那個期望值到這個地方是有點不太好了。
所以就有點類似差不多這樣的一個感覺,就是你可能以前在看某個東西,你會如獲至寶,但現在發現好像已經不是這樣子。可能像是 Vertiv,在前面是 rumor 的時候,那時候我們自己也不太敢把所有的資金都丟進去,因為你還沒有很確定。那後來等到你已經夠確定了,你已經知道說就是他了,差不多等不到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在中國這邊就很多官方報導直接出來說,Vertiv 拿到了全部的認證,就是直接就被開圖了。
所以就會變成說,當你可能掌握到一些過去你認為是……你很有自信這是很前端的消息、或是很前端的一個判斷,但到現在好像他對你的幫助是很有限的。或者是因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以台灣的散熱類股來講,就是超噴的,噴到不行。那這個散熱類股在噴什麼?那時候也跟大家分享,其實很高的機率是跟他的 TAM 變很大的關係,跟他實際上拿到單其實是沒有太大的關係。就是說整體目標市場變大了、單價變很高了,所以大家先反應上去。
那這樣就會有一個難題出現,像最近在中國這邊,他們又開始很認真在討論浸沒式液冷。我們還是要稍微分一下,我們在講的這種 rack cooling 是水冷,是用水去跑的,我們講液冷是講說氟化液這一種。那在這個液冷的領域,就是目前在歐洲他們是有一點想要禁,不過目前看起來還是有很多廠商持續往這個方向去推,用這種 immersion,不管是 single-phase 還是 two-phase 的。在中國這邊就是一直在持續要去推 two-phase 的東西,但 single-phase 他們在阿里巴巴這邊自己就做很多。
反正總之就是,當我們今天可能看到中國這邊有報告出來,聊到說有可能他們還是要繼續去推 single-phase 或 two-phase 的一個解方。那在裡面就很多熟面孔,一些散熱廠商,或是像中國這邊他們最有名的氟化液廠,就是可能可以取代 3M 的,就是一個叫做浙江諾亞,跟我兒子的名字一樣,諾亞,諾亞是一個做氟化液的公司。那當然看到這個報告出來,你就會馬上去想說:「對,那台灣其實很多公司,這些散熱廠他們本身也是有在做 immersion,所以我是不是可以去看這個題材?」
可是你回頭就發現說,看它已經炒超高了。就是對,沒有錯,這是一個新的東西,這個東西可能不一定有反應,但是因為前面的東西已經先提早反應太多了。就好,今天假設有分一、二、三階段,然後有三個階段的好消息。那當一個股票在可能第一、第二階段的反應就已經反應到超級高的時候,在第三階段,對,它有新的好消息,可是不代表它可以一樣也獲得這麼高的 P/E ratio 的成績。他說不定就是在第三階段的好消息出來的時候,就是要給人家到貨的地方,他都已經吹到他媽三、四十倍了,你要他上五十倍、一百倍?
所以就會掉入這樣的一個難題,我相信這也是一些可能很多在做交易、在做投資,比較積極、比較主動的這些人,他們同時在面對的一個困擾,就是:「幹,我到底還可以買什麼?」你就真的會不知道可以再買什麼。所以其實心中現在是,某種程度很希望出崩盤,但我們同時就知道,當我們希望有崩盤的時候,那崩盤就不會出現。但我現在是真的希望有崩盤的產生,因為已經變成……我在市場上看一些東西,你沒有辦法找到真的非常好的機會。
就拿我們前陣子聊的工具機來講,他在過去的幾年表現很差,對吧?那現在好像有一點回溫的狀態出來,因為我們看日系的大廠 SMC、THK,他們的這個可能在訂單的數字上面感覺是還 OK 的。然後在台系這邊也開始給出一些展望,就說可能我們不要再隨便亂降價了,可能一些特殊領域的產品,像微型滑軌那個表現是有變好等等的。就雖然我們有看到這樣子的東西,可是我們的假設是,這個產業應該是不太好的嗎?但其實你仔細回頭看,就算扣掉可能最近噴上去的這個漲幅好了,就是在他本來那種還沒起漲前,他還是存在大概 20-40 的 P/E ratio,也就是說他還是算蠻貴的。就連一個很爛的產業,他都還是蠻貴的。
所以這就是現在的一個難題,就是我覺得真的要找到防守性的標的,好像比較困難一點。所以在現在,就變得有一點……以我自己來講,很常就是朋友跟我講說有看到什麼東西,我就順便買一點,因為我又不知道買什麼,所以就先隨便這樣買一買。然後之後可能真的找到有東西,我們再來集火。
那再來集火,我還是覺得有可能是在 PC 這裡。當然像最近有開始看到一些資料顯示說 PC、或是之前被嚴重低估的 storage server,在接下來的表現應該都會不錯,那我會想要往這個方向去。但就是還在拆解中,反正我先把我的心得分享出來,就是我覺得真的好像很難找到便宜的東西,這是現在很大的一個麻煩。
但如果現在大盤可以回個 20%——可能有點太貪心,因為 20% 就進入熊市了——10% 好了,大盤可以回個 10%,然後個股回個 20-30%,超爽!就現在就完全知道可以敲什麼。即便不要去敲那些之後要賭復甦的東西,我敲既有的東西,它只要有個恐慌出來,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很好的買點。所以其實就是在等待這樣的一個機會產生。
所以在接下來,我們節目可能下次再去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題材,大家自己要稍微注意一下。應該也感覺到市場真的是開始很熱,超多人跑去認 ETF,最扯是還出現有半導體 ETF 溢價 9%,大家那邊拚命追的。你們知道溢價 9% 是什麼意思嗎?這已經講過 N 次了,但可能很多新人不知道,還是講一下。溢價 9%,代表你現在是買貴 9%,一個可樂是 20 塊的,你現在執意要用可能 22 塊去買。當然你會覺得說反正後面會繼續漲就好,OK,你有這種想法也不能說你錯,只是就很怪,我們看到溢價的東西,我們一般就是不會去買它。
對,沒錯,有一個東西要炒作的時候,它可能會從溢價 9% 變成可能媽的溢價 20%、30%,像那時候可能元大就是這樣子,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元大這個產品,但後面就殺死很多人。所以我還是會希望說,如果有出現一個回檔,那真的會變得好做。如果沒有回檔的話,不知道,就還是要繼續去找一下有什麼東西可以持續讓自己的表現更好,說不定有機會可以刷一個全年的新紀錄,這是我非常期待的一個東西。
好,那接下來我們就來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通威如數區的杰哥**,死不買大盤,堅信主動選股能夠贏的韭菜(剛好八行,不用數):「除了前面有開始想像 6G、7G 推出的時候,搭配 AI 會出現什麼樣的殺手級應用?就像是當年行動裝置搭配 4G、5G 出現,大幅改善便利性,不用在 PC 端就可以處理很多訊息或是看影片、串流平台等等。另外,去年年初主委說 2023 績效很好的話,會在買支錶犒賞自己,所以該開箱讓我們聞香一下了。」
我之前是確實有想要再添購手錶,但是我現在就覺得還好。當然去年加今年應該可以買一堆手錶,但是就沒有這樣的一個衝動了。應該是我也覺得,現在很多人在買手錶,你知道一堆錶都被炒到很高的價格嗎?現在大家都在換手錶。每次很多人在做的事情,我就是有點不太想做,對,就是可能有點反骨,然後覺得不想要跟大家一樣,但個性就是長這樣子。所以看到很多人都在戴手錶,我現在反而是很少戴手錶,回去戴我的 Casio,我戴入門款,所以這個是會隨著時間而變,目前是沒有這樣的一個想法。
那在講說 6G、7G,這真的有點太遠了,規格會怎麼樣訂也不知道,形式會怎麼樣走也不知道。那可能講說要搭配衛星,但我覺得可以簡單的想像成,就是更新、更快、更厲害、延遲更低、更方便取用,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個方向,科技運作就是長這樣子。反正每一個迭代都是變得比上一代更強,我們就是要持續相信這個科技會有持續的新動能出來。
那再來可能不管你喜不喜歡,像現在的 5G 手機,它整體在出場的市佔就已經超過 4G 手機了。那之後 AI PC 的部分,大概會在 2027 之際,它會跟之前傳統可能裡面沒有 NPU 的 CPU 去做一個黃金交叉。也就是說,在 2027 以後,你要買到不是 AI PC 的可能會變得比較困難,不管你喜不喜歡,你買的東西就是一個 AI PC。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5G、6G、7G 都會持續地推出。
至於你說會有什麼樣的殺手級應用?在 5G 的時代,老實講,目前我們至今沒有看到特別強猛的殺手應用,或許不一定會有殺手應用出來。就像 4G 我們講最大的一個殺手應用,就是串流媒體的出現,之前在 3G 的時候大家講說網速很快,那個是電信商的陰謀,但是 4G 的時候大家用這個平板跟手機,看 Netflix 看得特別爽。那 5G 有沒有這個殺手應用?目前是沒有看到。
但是我覺得說不定到後面這個說法會被淡化。就像是你第一次看到一個很屌的東西,你會講說這是一個現象級的東西、一個殺手級的東西,可是到後面你會發現可能就是日常而已。它只是可能變得更順,然後可以串流更高的畫質。我就拿一個簡單的舉例,現在我們的網路搭配現在的 Wi-Fi,你要去跑串流遊戲,其實很多都還是只開給你 1080p。就想像成搞不好到了 5G 完全的普及、6G、7G,說不定你是直接可以用你的電腦就玩一個 8K 的串流遊戲。那你只需要一個螢幕跟 input 角,你可能就只需要鍵盤滑鼠加螢幕,你不需要有自己的硬碟、不需要顯卡,所有東西都已經跑到雲端去算。它只要網速夠快,你根本就不需要買那些東西。我可以粗淺的想像就這樣。
但你說這個是一個殺手級的應用嗎?對某些人來說是,對某些人來說就不是,因為我們現在早就已經有串流遊戲了,它只是可能變得更屌。那再來就是在 VR 的應用我覺得一定會變很大,像前幾個禮拜跟大家聊到蘋果的下一代應該是會持續推出,時間可能會比我自己想的稍微晚一點。你就想像成,現在我們戴的這個 VR,它是單眼有抓到 4K,說不定之後可以單眼抓到更高。在網速的加持之下,我們可以去做更多的應用,說不定你看到什麼《刀劍神域》那樣的東西,就可以在現實之中實現。所以我對於未來的科技就是充滿非常多的期待,那不一定會出現那種你可能想都沒有想過的功能,那可能就是既有的功能,只是變得可行。就是可能現在有些東西是我們知道有,但是我們不太會去用,像串流遊戲就這樣。可能到 5G、6G 的這個切換之際,說不定就會完全地變普及,大家就不一定會這麼熱衷於自己去組一台電腦。這是我的一個簡單的猜想。
下面一位 **Worry-free**:「『利用留言偷置入的都去旁邊給狗幹,我要推行郵票免費仔運動,都給你免費停的,還要利用留言推自己的頻道或是產品,是有沒有這麼乞丐?付個廣告費,主委有賺,IOE 工廠不是三爽嗎?』每天到一次,必須臭一次。每一瓶違械宰去旁邊給狗幹運動。」
非常感謝這位朋友的支持跟相挺,但我真的覺得還好啦,如果你是那種 SMB(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然後你在這邊推你的東西,我也覺得你留言又沒有很長,你偷偷置入一下我覺得一點問題都沒有。你不要是什麼大品牌,然後跑來這邊置入,那就不好看了,我覺得還好啦,這個我是可以接受。
下面一位 **新社劉德華**:「我是空軍卻不作空。癌大您好,我是從『秋口幹你娘』遠古技術就開始收聽的氣氛仔。您那樣性感的聲音就像是在夜空中的螢火蟲一樣,鮮明亮的出眾,陪伴小弟度過無數個收放假的孤單時刻。3 月 13 號是小弟老婆的生日,那雖然已經過了,不過還是希望癌大可以祝福陸軍 302 招募之花,這輩子最得罪不起的對手——老胡生日快樂,那心想事成,招募績效大爆射。也祝您姐姐永遠美麗,秋口、傷口快快復原。謝謝。」
非常感謝這位新社劉德華,那也祝你在之後收假的時候……我們看起來應該是職業軍人夫婦。除了祝這個陸軍 302 女招募之花生日快樂之外,也祝你招募順利。現在要招募應該是很困難的,其實好像不只是,不管是各行各業現在都這樣。那種勞力密集的工作現在都超難找人,什麼拉麵店的員工、一些咖啡廳的員工,幹現在都超級難找,可能時代真的不一樣。趕快看誰去開發個機器人,因為搞不好不需要這麼多阿兵哥。
下面一位 **癌大大大**:「台灣人跟台股真的都很變態,這些都是已反應的。預祝孟恭睪丸康復順利,女兒平安健康。想問主委有買日本的股票嗎?」
沒有,那我的睪丸目前是沒有什麼問題。
下面一位 **Lester870513**:「英文廣告。唉,股癌大大好,第一次聽到前面的廣告是用英文唸的,彷彿是在高中的英文聽力測驗或是在考多益的廣告篇章。」
非常感謝,我覺得我的那個英文其實沒有到特別的標準,但因為還蠻常使用的,所以還算順。然後這篇豆腐乾廣告,我們就想說試一點不一樣的,唸看看英文,這樣可以讓大家可能發現說這一次不一樣,可以更注意到这个廣告。不知道效果有沒有出來,希望他們賣得很好。
下面一位 **明日花綺羅**:「我要跟你結婚。請問癌大大,今年會有新的 Apple Watch 嗎?怎麼知道今年會有?會去買嗎?」
還是說……今年會不會有新的 Apple Watch?應該是會有。那血氧的功能之前是碰到人家的專利,所以可能會收掉,但聽說會有血壓的功能。這個過一年再來 check,目前我們投資大概 4000-5000 萬左右,大概也是一個還算一般的成績,並沒有看到特別的衝刺。那可能是因為在規格提升上,大家也是看得比較保守一點。所以應該是會有新的 Watch,那只是應該就是更新、更厲害,可是可能很多人感覺不出來跟上一代的差別在哪,會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下面一位 **古典癌大大**:「除了我愛您,流量密碼測試。可以教朋友養殖,成功好發射成功,愛您。」
祝你發射成功。
下面一位 **宵夜就吃鹽酥雞**:「孟恭證明運動。想問節目的男女比是多少?那另外孟恭在台股的科技股、非科技股的比例是多少?」
節目的比例,我在 Spotify 可以看到,男生多一點,男生大概 60-70%,然後女生是剩下的。當然有些人她是說 non-binary,就可能沒有寫自己的性別,或是她覺得自己是第三性的,就會放在那個地方。但大致上這樣子。然後在粉專上的話就比較平均一點,粉專應該可以大概五五、六四左右。所以我們這邊是男生稍微多一點。那在台股的科技股跟非科技股的比例,以現在來講,大概九比一、八比二左右,就是科技股是絕大多數,因為自己的優勢在這邊。
下面一位 **上班看盤仔**:「第一次去歐洲。主委也好,想問關於零股交易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肉可以吃嗎?那目前發現常常看到現貨在拉抬的時候,可以進去敲都可以買到便宜,反之亦然。那另外今年要跟家人去歐洲,會去德國跟瑞士,行程差不多都排好了,大概是想問主委有什麼特別印象深刻的地方嗎?或是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嗎?感謝主委的分享。」
好好的玩,然後歐洲就是一個漂亮舒服的地方。只是在鬧區就是要注意各式各樣的扒手。那可能在鬧區,假設沒有去過歐洲的人就會覺得很髒吧,怎麼會有尿味啊?怎麼地上會有垃圾啊?就是他們可能比較髒,但你這兩個地方可能都是相對好的地方了。然後再來可能德國的東西很好吃,瑞士的東西不好吃,但瑞士有絕佳的美景,然後東西超貴。再來講說這個零股的策略,其實你自己知道有肉可以吃,你就不要把它講出來啦。當然很多人都知道在市場上很多東西可以做,那只是你要知道我們節目收聽的人真的很多,雖然大多數是七分仔,但只要有可能一千個人他聽到——然後你知道一千個人在我們節目就是很少數人——但他們聽到他們去做,你的肉就沒了。所以有些東西自己要藏好。
下面一位 **愛睡又睡不飽**:「該買美債 20 年 ETF 還是高股息 ETF?癌大您好,家父最近有一筆投資型的保單到期,我是建議買美債 20 年的 ETF,但他朋友卻要他買最近正夯的高股息 ETF。以前我都會說買 0050,但現在指數這麼高,雖然不知道會漲到多高,我是跟他講說等到沒有人在說股票的時候,再去買那些高股息 ETF 就好。那另外如果 TSM 漲到 1000 元,之後台指不就更刺激?那最後祝您績效持續大爆射。」
非常感謝。20 年的 ETF 你要注意喔,因為這個是長天期的國債,所以他不一定會吃到之後降息的一個反彈,不一定喔,不一定喔!你要去吃那個短期降息的反彈,一般是要往更短天期的去找,而不是長天期的,自己要小心。再來講這個指數型跟高股息 ETF,這我已經講到不要再講了,其實你們這些很多是不是投信的人故意來留言啊?我就已經講了 N 百遍我不喜歡這個東西,你們是從頭到尾都要問這個東西,我真的是看不懂。但我就是不喜歡高股息的產品,那理由已經講過 N 次了。那不是我講我不喜歡,就是我要抵制它,就像是我不喜歡一些傳產股,傳產股還是可以會漲,你們買得高興就好,但是不要來尋求我的認同,我就是不喜歡,我還是覺得指數型的 ETF 比較好。
那也不要整天去講說指數怎麼這麼高,就是以前一萬點大家覺得很高,後來一萬八大家覺得很高,然後一萬八崩盤的時候,那時候各地的討論區就講說,下次一萬八是十年後。就沒想到兩年後就摸到兩萬了。之後會不會十年後,台股在三萬?很難講啊。所以不要去做太多這種假設的事情。那當然你要試,誰可以擋你?反正你要怎麼試就怎麼試。只是有些商品就是我不會喜歡的東西,沒有辦法在我這邊獲得認同。
然後再講說台積電漲到 1000 塊,台指不就更刺激?沒錯。台積電漲到 1000 塊的話,算一下 2025 EPS,1000 塊差不多 20 幾倍而已,你說很貴嗎?也還好,20 幾倍的一個靠北 AI 軍火庫。只是我就講,台股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對面有一個很機掰的鄰居要打你,真的很煩,真的超煩,就是整天在那邊媽的文攻武嚇,跟狗沒有兩樣。那所以很多外資會怕,很多內資自己會怕,很多主力會怕,媽的跑去拿一個國外的護照,很多人都會害怕。所以可能在估值上沒有辦法推到美國那麼高。不然你講說 1000 塊的台積電……你講的 TSM 應該不是講美股,是講台積電的台灣股價。1000 塊的話其實真的也就 20 幾倍的 2025 P/E,還好啦,沒有到很貴啦。可能不一定用 P/E 去看,用殖利率去看也不一定會到很貴喔,因為他現在配息就開始往上拉,所以真的還好。
下面一位 **謝謝孟恭我老公**:「你不是 Melody 而是犀利爺。孟恭老公安,我終於知道為什麼看到犀利爺會有個熟悉感,因為你就跟犀利爺一樣。像上一集 QA 你先罵神經病,卻又溫柔繼續解說,就像是傲嬌的犀利爺嘴巴很壞,但卻記得每一個地址,如同你愛護每個聽眾。所以說你不是 Melody,未來你就是犀利爺。謝謝都好孟恭,愛您。」
隨便你要怎麼叫,要叫我帥哥我也是沒有問題。
下面一位 **真拉鍊卡到雞**:「未來的量。想當年留言積極,留積極爽,後來引起了一陣重複留言熱潮,留言密碼也變了,跟股市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聽著聽著就三年了,時間飛快,持續愛你。By the way 每次聽到借錢投資的問題,能力範圍內,你各位就去做看看啊!我從小白、質押、融資、期貨、信貸,一路玩到現在,還沒賺,但知道怎麼玩會死,這點學到很值得了。」
雖然有點負面的教材,對,但至少沒有死掉,然後每個都玩過一次,所以知道在幹嘛,這也是某種程度的一個成長。那我真的覺得沒有必要去問別人需不需要借錢投資,因為這個答案自己一定知道。你會需要去尋求認同,就是你不確定,既然你都不確定,你怎麼敢會去做這樣的事情?道理其實就這麼簡單。
所以其實很多東西都很簡單,就讓我自己是搞不懂為什麼有人會被詐騙騙,我真的是搞不懂。那我也搞不懂為什麼有些人會需要問那些問題,我也搞不懂。可能像我對高股息 ETF 的意見,已經講到不要再講了,但是就是一直有人來問,雖然他們可能是新的聽眾,所以我們也不要怪他們太多。但就是你知道有些東西就是很明顯地擺在那邊,但是很多人就是選擇忽略。就像是可能今天去喜歡一個女生,可是每次密她,她都跟你講說她在洗澡,你就真的覺得她在洗澡?或是他搞不好是在想說要跟我講什麼,他很害羞,所以他講說他去洗澡,然後人家就每次都跟你講說去洗澡,就是他不想要跟你講話了。只是答案擺在你的面前,很多人都是死不承認。那我手上拿出來永遠都是在賠錢,可是就是還是一直要去衝衝衝。
所以很多時候就是,我覺得人是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答案,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被拐走、會被騙,或者是會被社會上的一些人收割。因為你不想要知道真相,你只是想讓自己舒服而已。但是想讓自己舒服,好像不是什麼太好的事情,所以大家自己掂量。
下面有一位 **Close AI 穿筆記**:「YouTuber Smart。兩個假設性的問題:一、常常聽到有人說人類是地球的禍害,越少人對地球越好,那些主張這個觀點的(例如伯恩),會怎麼樣看待恐怖攻擊或是死亡相關的新聞?例如俄羅斯發生恐怖攻擊死了破百人,那些人應該很高興吧,因為地球人口減少了。二、假設今天某個國家有很多人傷亡,唯一阻止的條件是某個指定的人要做一件平常不想要做的事情(例如公開某個機密的文件或是錄音檔),如果當事人依然沒有做,導致數千數萬人傷亡,該當事人是否有道德上的瑕疵?」
第一題,你去問珍伯恩,你問我幹啥小,我又不是珍伯恩。但是我是很反對這樣的說法:「人類是地球的禍害」。我不知道珍伯恩是不是真的講過這樣的話,但他如果真的講過這樣的話,我也不是針對他去 diss,但是我就是看到很多這種……特別是歐洲最多這種歐洲左膠,他們就是整天會去……像去羅馬的大噴泉去潑顏料,然後去博物館,潑什麼番茄什麼小的,往那個名畫上面去丟。還好大家都已經知道他們會這樣搞,所以外面都會放什麼玻璃罩之類。但這些垃圾他們就是很常會講說,人類太多,或是我們用太多的化石燃料、我們用了太多的能源,跑去燒那個特斯拉的德國工廠,因為他認為電動車實際上是更不環保的。
其實這些人,你真的想要追求環保的話,你就直接去了斷你自己的性命。其實你了斷你自己,對地球就是一個加分。因為按照你們的說法,就是地球上太多人了,那你當然從自己先做起。我真的很討厭很多人都想說要去呼籲什麼,你自己的行為拿出來,不要整天都是什麼「raise awareness」。我最討厭的那種低能兒就是整天跟人家講說我們要 raise awareness、我們要引起大家注意。你媽的你自己先做下去,你做下去之後,你要 raise awareness 我覺得 OK。但你如果什麼都沒有做,那你要 raise awareness,我就覺得你就是「己願他力」而廢物。什麼東西就是我要,但是我不要出力、我不要出錢,都別人去做。今天想要什麼東西,自己都沒有能力,都要叫別人去做,別人沒有辦法做,就是這個社會在剝奪我、這個社會很貪婪啥小、這個社會怎麼樣。我看到這種東西我是非常倒彈的。
其實我認為在人類的發展的歷程上,當然我們確實是造成了一些污染,但最終要回歸問自己一件事情:「你是不是這個民族的一份子?你是不是人類這個種族的一份子?」你懂得說你就是人類這個種族,你的爸媽也是人類,然後你也生下來一個人類,你們身為人類,你們團結在一起,你們發展所有的文明,你們想要過……我們現在可以從熱帶雨林,你現在假設你現在跑到亞馬遜的熱帶雨林,你從零開始,你要怎麼樣做出 Wi-Fi?你要怎麼樣做出一台飛機?我們經歷過這麼長遠的發展,我們現在有一個文明讓大家過得更舒服,實際上對我們雖然對環境造成一些耗竭,但其實人類是自己去彌補這樣的事情,我們可能開始去做一些環保的改善。這些東西像我們很支持,很支持開發的,我們也不會去反對這樣的東西,我們也跟大家講說 RE100 是一個趨勢,類似這樣的。就是我們會有很多因為科技發展起來之後,所以我們可以去做的,可能去讓自己的環境更好的一些嘗試。
可是你不能夠反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因為這本身是邏輯打架。就如果你真的討厭這樣子的東西的話,那你應該要從自己做起,所以你不應該有任何的手機、不應該要穿化石燃料的產品,你的衣服褲子都可以丟掉了,任何塑膠製品都不能用。那他們要去滾去山上,甚至你也不會有手機或是電腦可以來發聲,講出你想要講的這些東西。所以你有在用,然後你又要去叫大家不要用,這不是偽善是什麼?所以我會很常聽到這些環保宅,會覺得很煩。
但是你也不要跳接到像你剛剛下面講的那種說什麼,因為有恐怖攻擊、死亡攻擊,所以那些人會很高興,他們不一定會很高興。就不要這樣子去亂套人家的帽子,因為這個其實不是完全相連性的東西。對,雖然有些人可能他真的是很極端的,他就覺得人不要這麼多,所以他看到有人死掉他很高興。那這種你不覺得他其實本身就是反社會人格嗎?就是他真的有可能在他有生之年,他去幹一個大事,因為他覺得人太多,他去消滅所有人。可是他不會做的事情就是,你先消滅你自己。對,你消滅你自己就可以節省很多的對地球的浪費,其實每個人對地球的浪費都是非常高的。
不要太一廂情願去想那種我們要環保要愛護地球,我們當然知道要環保要愛護地球,誰不想要?就像是那個 Greta Thunberg 要跑去嗆普丁,雖然我不喜歡普丁,可是我看普丁電她,我就覺得電她超好的。「誰不想要環保?如果我們像你們的國家一樣有錢的話,我們也要環保。」就是沒有錢,沒有錢我們只好去燒這些燃料,我們只好去做一些污染的事情,不然你們的產品是誰來的?是誰幫你做的?很多不會去想這種東西,就是說貴族病,那過得太爽的人,他就會產生一些很奇怪的想法,但是他不知道他自己本身就是問題的根源之一。
然後再來講說,當事人有沒有道德上的瑕疵?要看,我覺得要看。就是有些人,就像是在世界的另外一個角落死掉 100 萬個人,對你來講他其實就是一個數字,你根本不會在意。在你面前,你說我今天可能不公布……就講說我三顆睪丸,我不想要公布這個很尷尬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不公布的話,我面前的這個人會死掉,我就會跟你講說:「我還是公布啊,對,我有三顆睪丸。」可是如果你講說,我不公布的話,然後某一個亞馬遜森林部落裡面有一群人會死掉,我就不公布啊,干我屁事是他們干我屁事?到底干我屁事?我也不知道說是不是他們真的會死掉。
所以有時候不要問這種很假設性的問題,因為那是沒有意義的。就像我之前問我老婆說什麼,今天假設我們在一個接駁車上,然後達賴喇嘛在後面,問你要不要接到這個咖啡,你會怎麼樣做?你在求婚的當下,就不要問這種問題,因為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當我們真的要去針對一些人做靈魂考驗的時候,我們會掉入這樣一個陷阱,就是你問一個完全很不實際的問題,你也期待一個很不實際的答案。實際上每個人都是有私心的啦,所以如果你真的要去期待每個人都沒有私心的話,你就會掉入很多那種社會主義分子、共產分子的陷阱裡面。他們會期待有一個烏托邦的地方,可是你看真的去跑這些體制的地方,哪一個最後面真的做得很好?沒有啦。
你說可能北歐一些社會主義是他們真的過得很好,可是他們是有很多很厲害的天然資源,或是說可能就是民族性的關係。所以在可能大量的去嘗試這樣一個制度之下,只有幾個國家的成功,其他人都沒有成功。反而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對,他有他的問題,可是實際上這個社會是 run 得比較好的。所以我覺得很多時候是,大家都是吃碗內看碗外,你身為人類,你在享受人類的方便、在享受資本主義的結果,可是同時你一直想要去打擊這樣一個體制,然後想要另外一個陌生的體制,你想要出來構造改革,可是你也不知道你真的構造改革下去,可以帶大家去更好的地方還是更差的地方。實際上很多的案例已經告訴你我們會去更差的地方,可是他們還是去做這樣的事情。所以這種搞不清楚狀況、又背骨仔真的很多,我真的討厭背骨仔。
下面一位 **中信兄弟沒有象**:「相信景氣,年底破產。想問癌大怎麼樣看 PA 族群、穩懋還有可能會重新當 PA 的老大哥吧?聽說單都被杰哥搶走,但杰哥會不會因為交期變長,單又流回穩懋?如果 Wi-Fi 7 聽說要有很多的砷化鎵 PA,景氣今年可以嗨起來的嗎?」
我就跟大家講過,射頻才有股票超難做,宏捷科、穩懋,那都是超級難做的股票。而且他不是只是可能我們覺得難做,一些那種做量化的大哥,幹,我上去跟他打戰過好幾次,也都是講說難做,他就是一個很難做的股票。但是不是好公司?就還是啦,穩懋就是 PA 代工廠大哥,至今還是沒有問題,技術很好。實際上宏捷科他下單很滿沒錯,可能搞不好已經滿到第三季去了,主要有訂單是來自於很多日常那種中國的單,低價單可能就跑到這邊來了。一些轉單,或是說可能中國自己本身,他們有些代工廠要去接自己國產手機的生意,所以他們那邊訂單滿了,所以下不了,就轉到台灣,就跑到這個杰哥這邊去。實際上是有這樣的一個背景存在。
那穩懋的話,就感覺就是跟蘋果綁比較近,而蘋果手機至今都沒有看到什麼樣的起色。但在 Wi-Fi 7 的時代,front-end module 相關的射頻元件其實用到的用量都會持續在增加,所以我還是會相信說這個族群後面會有機會。只是這次的修正,修正得非常久,那什麼時候會起來呢?我也不知道,我本來也沒有想到可能在射頻這些代工廠,他可以修正這麼久。當然杰哥有收到訂單,這個事情我們是有掌握到,那穩懋的話就是可能比較相對差一點,但是應該在後面也都還滿不錯。就套一句前面那個聽眾講的,5G、6G、7G,甚至是衛星通訊、快充、電動車,其實這些東西都是用到很多二三代半導體的一個領域,實際上沒有太多的理由去看壞這樣的一個領域。當然各家公司實際上表現怎麼樣我不知道,可是整體市場一定是會成長的。
下面一位 **Heresmean**:「不是跟你講說你之後再留,你一直留一樣的東西,是要問我全職交易?不要再問全職交易了,你們再問全職交易要崩盤的。」
下面一位 **不出意外,馬上就要出意外了**:「567.7.7.8。最近看了去年的績效,發現自己就是那種勝率不高,單靠某幾檔賺錢的類型。那請問這樣子的人適合專職做股票嗎?PS. 一直都覺得我是賽豆的,感謝大。也祝癌寶們今年都賺大錢。」
又開始了,看各種專職文。剛剛上面那邊有在問專職,這也是要問專職,然後上一集有一堆人在問專職。好好上班,真的不要去想一堆這種有的沒的東西。如果你真的可以專職的時候,你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呢?我跟你講,股票這邊怎麼樣做都一直在賺錢,然後賺到你發現說:「我現在在上班幹嘛?」你就專職了。
下面一位 **班森0503**:「機光相機。主委安安,小弟今年 6 月就要加入捏軟陣線,因此有買車的需求,但資金來源有些問題想請您開示。一、全額現金,過後賣股籌錢。二、30% 現金加 70% 車商貸款,零利率。三、全額房貸增貸,利率 2.06。想問主委會怎麼樣選?感謝主委,祝全人家平安,God bless you。」
這三個的話,我可能會選二或三,二跟三會比較喜歡。但是要特別跑去辦增貸好像就有點麻煩,所以可能就選二,是我覺得我會選二,就是以這三個條件來看的話。當然其實實際上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你為什麼要這樣選我不知道,但以我的案例來講,這個我應該會選二,因為你講說車商那個是零利率,那就這樣吧。
下面一位 **Kevin19881029**:「最愛孟恭,攻中小戰。有這節目讓我建立投資好觀念,恭喜新莊小戰踏入捏軟聯盟。」
恭喜這個新莊小戰加入我們的行列。
下面一位 **把特斯拉空下來**:「嗨嗨,我是一位從 100 多集開始聽的……(後面被卡掉)。在節目中有聽到主委說自己不屬於廣播金鐘獎的場合,聽完訝異。您對於一些事務的看法能夠合理清楚的分析判斷,想請教主委的思維模式跟進步的方法,謝謝。」
不是啊,幹這有什麼好難的?就是那種頒獎典禮,你去那邊你要跟人家揮手、要跟人家笑、要跟人家打招呼,就身體上就不舒服,這要什麼他媽的思維模式?如果真的頒獎給你的話,不是很難看?平常像我們自己的節目就已經是既得利益者,卡在很前面的位置了,又頒獎給你,都給你玩就好了。如果今天不頒獎給你的話,又好像是故意找你來,你是在這邊當成是襯托大家的,故意頒給一個看起來比較文化、比較小眾、比較地下的節目,故意不頒給你,又像是在刻意在打壓你,又有爭議。為什麼要跑進去這種爭議的場合呢?就是不管怎麼樣都可能不會太高興的地方,到底去幹嘛?
下面一位 **基隆暖暖小戰**:「男友叫我找出留言密碼。拜託唸我。孟恭您好,第一次留言,因為男友推坑才開始聽股癌,他非常喜歡你。謝謝男友推坑這個優質節目,您是我跟男友之間的潤滑劑。希望孟恭可以幫我跟草衙一隻草布萊恩說聲『愛您』。祝福孟恭一家平安健康,愛您。」
我才不要當你他媽你們的潤滑劑,有夠噁爛的。
下面一位 **和內人共攻**:「三峽金牛角。癌大你好,前幾集你提到目前各家廠商正在積極的研發勞動機器人,未來可能會變成工廠生產的主力。那麼請教癌大,目前東南亞以及印度這樣開發中的國家,因為有大量的勞動力,因此有各大代工廠進駐且國家發展帶來大量的紅利。那如果未來勞動力都被這些機器人取代,那麼擁有大量勞動力的這些發展中的國家,經濟發展是否會不如預期?導致這些國家的股市和房產也不像目前這樣看好,甚至衰退?謝謝最大,祝全家健康平安。」
這個我稍微講一下我的看法,我覺得你掉入一個誤區。掉入的誤區可能很多人家在講 AI 的時候就講說,AI 出現,人類的工作就要被取代了。可是他忘記的事情是,就像 ATM 出現,銀行櫃員就要被取代了,有被取代嗎?沒有,就去做別的工作。電腦出現,對,很多人的工作不見,但是是不是也因為電腦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機器人也會多很多工作。像一些那種農業的大型機器出來,很多人說農夫沒有工作,但是我們多了很多去做這個機器人的工作。所以其實我覺得勞動力的需求都會一直存在,只是一些可能比較大家不想要做的工作,就會交給這些機器去做。
另外一個東西是成本的考量。你剛剛那個第一個誤區,就是你太快太容易去想像某個東西出來,就會立刻取代另外一個東西。但其實東西出來,它不會是一個零和的,可能會產生很多新的機會,外加的東西可能也不會出來得這麼快。
第二個問題就是成本的問題。就是說一個機器人出來,它一定不會是太便宜的東西。所以我個人認為說,初步採用的地方可能會是一些已開發國家,他們的工廠、可能一些服務業就會不見。像你要去新加坡,要找到店員就比較困難,很多都已經交給那個 kiosk 機台去做了。所以你就找不到人,你用人去的話,這個完全是不符合成本,人太貴,所以他們就用機器。所以一樣的道理,就是他們的一些生產的地方,可能就會開始看到很多這樣的機器人。
換個角度,如果我們今天是到一個開發中國家、未開發國家,那個人就是超便宜,dirt cheap,人力成本超級便宜。我擺一個機器人在那邊,我不可能說機器人放過去就好,我一定是要有後續支援的團隊也要在那、維修團隊也要在那,那都是錢,全部都是錢。甚至是這些機器人一定會耗很多的電,電力的系統是不是穩定的?是不是有足夠的電?電的成本是什麼樣?全部都是錢。所以今天如果這些人,他是比機器人便宜很多,那我就用人就好啦。
所以我不認為你講的這些國家,很快會看到大量的機器人進去,除非是這些國家裡面的一些特別高端的產業才會這樣子。那其他的我覺得還會是繼續維持大量的勞力密集,即便它知道說,我現在已經有某個機器人可以去組裝這支電話,但它不要,它還是用人,因為用人是比較便宜的。然後等到人的這個成本是上升到跟機器人差不多的時候,那可能我就用機器人。因為相較之下,成本一樣,但是機器人不會抗議、機器人可以工作 24 小時,所以就會馬上切換過去。所以成本也要考量。
其實這兩個東西是很多在臉書上、或是可能什麼 Threads、還是各個地方發表文章、發表高見的人,他們沒有考慮的東西。他們很喜歡發表那種高潮文:「新的科技出來,我們現在人類要面對的五大變化!」然後就直接講說,這個科技可以完全取代什麼。就像之前區塊鏈,「這個傳統銀行就要去死!」其實這樣的論述都有很大的問題,可能沒什麼出過社會的人都會講這種話,因為他不知道那種成本的問題,他也不知道科技它不是一蹴可幾的。就是一個新的科技出來,它不是馬上就會到大家這邊,就像電動車最早出來的時候也是少部分人的玩具,現在才開始慢慢普及、大家可以開到。所以它是會慢慢這樣子演進的,然後不會立刻就發生在世界上的所有地方。
所以你假設的這些東西,它不會立刻發生,未來有機會,但是不會立刻發生。它只會在一些可能人類成本高的地方,或是說科技發展先進的地方會率先出現。就說你可以去觀察一下新加坡、南韓、或者說美國、或者歐洲一些國家,應該就是這些東西會導入的一個重點。但是在東南亞、在印度,我不認為這些東西會立刻地導入,甚至會導入的速率一定非常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