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460:🍟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Future Salad 全清高纖新沙拉飲贊助。
股市上漲滿漢大餐,下跌吃筍滿頭大餐。每天盯盤壓力大,看股市上上下下,坐在馬桶想未來,想不到未來也上不出來。不管你是軟爛厭世男還是陽光肥仔,喝了 Future Salad 全清高纖新沙拉飲,所有成分全天然、無西藥,芭樂果香不飄菜味,喝完 8 到 12 小時輕鬆排空,順暢有感。管它月線、季線還是生命線,可以現在和全清搭配運動,讓你今年夏天秀出結實腰線。一堆鄉民羨慕我是炫富帥仔,喝完後羨慕你是炫腹型男,PS:腹肌的腹。不要聽信詐騙叫你加群買股,現在聽《股癌》開始買五星好評的排便神器才正經不騙。到資訊欄點擊專屬連結,立即享《股癌》聽眾獨家優惠,優惠到 6 月 20 號,讓你真心謝謝謝孟恭。
以上的通知,所有需要的聽眾朋友記得點資訊欄,今年的陽光沙灘炫腹仔,還不點擊下單買起來尻你的兄弟!
好,那非常感謝各位,祝小弟生日快樂。先答謝各位聽眾朋友、快樂好朋友們,非常感謝,就是這種小小的日子,竟然有人記得。
其實我後來發現說我不該做一件事,因為我看到有一個留言太好笑,他講說他已經忍了兩年,然後他終於娘砲起來要祝我生日快樂一下。我覺得太好笑就把它轉貼出來,但轉貼出來好像變成那種 Pick Me Girl 你知道嗎?就是有很多人他會故意要 cue 大家跟他生日快樂。我一貼就發現不對勁,這樣好像是我在提醒大家我生日到了,但當下馬上就後悔。因為我貼這個就變成,幹,超多人跟我祝生日快樂。本來就已經很多人,後來變超多人跟我祝生日快樂,就是各方的聽眾有看到限動就要來打個招呼,所以我就覺得感覺做錯事情了,我刻意引起注意了。
那其實真的是非常感謝大家有注意到小弟的生日,也有一些快樂好朋友們要我吃飯,或是說要送我東西什麼的,都有心領了。那真的有些直接寄到家裡來,因為有些朋友都有我的地址,所以就直接送上幸福。那像有一個我很敬重的大哥,就送我芙莉蓮打火機,像現在真的大家都知道我超愛芙莉蓮,所以除了這個大哥之外,我老婆自己也送我芙莉蓮打火機,就一模一樣的 Zippo 打火機,然後還有一個芙莉蓮蛋糕,客製化的蛋糕。所以當然看到這個東西我是覺得蠻高興的,我希望有時候可以變成芙莉蓮,這樣講怪怪的,也不是我要變魔法使,也不是我要活千年,就我覺得芙莉蓮真的是一個非常酷的人。
那最近除了芙莉蓮之外,我也開始收藏 Cyberpunk 的 Lucy,Lucy 的公仔我一次就買了七八個,就是那種限定款的,媽的就把它找出來,然後全部一次收齊,就是我收藏癖又跑出來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收 Lucy,但我覺得 Lucy 是一個非常酷的角色,為什麼會提到 Lucy?反正總之就是說,非常感謝大家記得小弟的生日,真的是大恩大德。
那也祝大家身體健康,身體健康現在真的變成我的 go-to phrase,反正我只要看到人,我就是祝他身體健康,因為我真的覺得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情。然後特別是每次大病初癒的時候,就會意會到原來身體健康這麼重要。也不一定要大病,可能就是牙痛,牙痛可能痛個一禮拜,然後之後你就會覺得說原來牙齒不痛是這麼令人開心的事情。所以,痛苦之後就會伴隨快樂,這是真的,就是當你有痛苦之後,你就會發現可能過去很平凡的東西都是很快樂的,因為我可以每天媽的喜歡放個屁,走路正常,真好的一件事情。當然今天可能媽的感染流感的時候,你是沒有辦法正常走路的。
所以真的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也非常感謝那時候很多聽眾浮出來關心我耳朵的事情,當然有各方的醫師朋友,那其實大家給的醫囑好多不太一樣,線上問診給出來的答案都不太一樣。所以建議大家就是有問題還是要去看醫生,因為可能同樣的一個症狀,它是不同的病。那周邊我是很幸運,就是我吃一吃類固醇就解決了。那有些聽眾 feedback 講說,像有些要怎麼打類固醇到耳朵裡面,然後有些是要去打什麼高壓氧,然後有些也可能周邊發現說他不是急性耳聾,他是另外一種,就是耳鳴到可能會頭暈目眩的另外一種病。那各種病都可能會對你的人生造成很大的一個影響,所以盡早治療最重要。
那跟自己的身邊朋友聊聊,他們也講說,你要知道一下就 30 歲了,就已經進入那一種所謂的最好每年要去做健檢的一個年紀。所以可能有些東西就不要再亂吃了,吃飯就媽的吃到八分飽,不要說什麼一直灌可樂。然後我說不要再像年輕的時候,像一個電玩出來就熬夜打到爽,或者說媽的可能每天在喝酒之類的,就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了。所以還是要稍微提醒大家,身體健康真的非常重要。
那這個禮拜還是屬於比較忙碌,然後有去看了一下聯發科的私展,然後非常感謝微軟的快樂好朋友電人跟千魚的一個邀請,然後帶我進去看了一下聯發科的私展。那也非常感謝聯發科的各路聽眾,我覺得在會場見到的,有跟我拍照打個招呼的,幫我導覽的,像是 David、像是 James,然後還有 Sunny。James 我不確定是我的聽眾,但是 Sunny 跟 David 是。所以非常感謝,你們真的是非常專業、非常厲害。
那看完聯發科的展之後,我真的覺得獲益良多,所以我回來第一時間是馬上找了一些很好的股友、一些產業大哥,然後去分享我所看到的東西,並且去理出我自己的一些想法。那也非常高興,就是我這樣的一些類似幻想,或是說猜想的內容,然後也獲得一些朋友的認同,或是說他們覺得這樣的一個說法是合理的。所以算是終於把腦中的一些資訊整理了一下,然後也發現可能跟過去有一些矛盾的地方,然後獲得了一些解決,所以是很慶幸自己有去參加這一個展。
那這個展最主要,我們就要去看達哥,並不是要去看聯發科什麼 IoT、什麼 Dimensity 9300 的題目,這個東西對我們來講,就是我們已經有掌握到、我已經知道的東西。那達哥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東西。那達哥,雖然我們在節目可能好幾個月前有跟大家聊到有這樣的一個東西,就是說聯發科裡面有串一個 OpenAI 的 API,然後他們有搞出一個東西叫做達哥。那當時我對達哥的認知,就是說他是一個 LLM,然後他可以幫助你去 coding 或問問題,都可以透過達哥去做解決。
然後上一次聊到達哥的時候是提到說,他們內部是有去針對 Fine-tuning 的部分做加強,然後做出了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其實 RAG 就是你把一些 data feed 給他,然後這個 data 可能說公司內部的資料,所以讓他去減少一些幻覺的問題,還有知識沒有跟上以及亂回答的問題,他可以回答更加的精準。那有一句聯發科的 Dev 跟我講的話,他說這個就是像是 Open Book,RAG 就是 Open Book,就是開答案給你看。那另外一種 Fine-tuning 他會比較像是說,從頭開始牙牙學語,然後你重新的去學某一種專門的技藝。反正不管是 RAG 或是 Fine-tuning,它都去幫助 LLM 模型可以回答得更加精準的一種技術。
那達哥他其實不只是一個 Large Language Model,他不只是像我本來認知的,就是說你去串的 Model 的 API,然後你把它放在自己的公司,以自己公司的資料去 Fine-tune,然後讓他變得更加的精準。他不只是這樣一個東西,他其實已經變成是 Agent,他會把它稱為是 Agent,就是某一種助理。那這個助理真的是厲害,他為我展示了一些我覺得非常強大的功能。
像有一個就是他直接訂票,而且他訂票呢,不是說什麼 Model Demo 給你看:「我們想像一下我們家怎麼樣做,你看他未來可以辦的訂票」。他直接幫我訂票,他直接用他的 Agent,然後我輸入我的一些資訊給他,包含我的身分證字號、我的電話,那我想要有什麼樣的一個行程,我要從台北到高雄的蓮池潭,我一定要出發,我也一定要回來,我直接收到這個訂位確認的一個簡訊,所以他是真的就 work 了。那當然我可能不太方便就講說他是透過什麼方式,或者說他實際上是訂了什麼東西的票,但反正總之這個東西就真的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效果。所以光是可以去直接執行你的指令,他就讓他跟其他的 Large Language Model 拉出了很大的一個距離。
那實際上他的作用機制是長這樣子,聯發科的達哥呢,他是一個 Agent,然後這個 Agent 呢,你就想像成他是一個數位的助理,然後這個助理他背後有很多的 Model 去支持他,包含像是 Claude、像 GPT、像是 Gemini,這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像是 Mistral,這些 Model 呢,他都融合在達哥的架構下面,然後透過 Prompt Engine 去把你給出來的指令,到這個 Model 裡面去算一算之後呢,然後他給你一個 feedback。那這個 feedback,一般我們在 LLM 上面看到就是說,我可能問你一個問題,你給我個答案,或者說我給你一個指示,然後你給我一個我想要的回應。但是他不只是把這個回應交給你,他同時他還透過了 plugins,就是所謂的插件,去達到像我請你幫我訂票。
那我今天如果是去問 Claude 或 GPT 的話,我說我要去高雄蓮池潭,然後我想要今天出發,明天什麼時間要回來,然後他可能可以去幫你查一下行程表,告訴你可以怎麼樣做。但達哥呢,他是可以直接幫你執行,也就是說你真的可以變成甩手掌櫃,就是你直接透過語音的方式,然後甚至不用打字,就是說我要去做這樣的一個事情,我要去訂這樣的一個票,請你幫我做,他就幫你做。
那在第二個 Demo 是 Smart Home,那 Smart Home 的概念其實已經出現了滿久了。那我相信大家對於所謂的智慧家庭的認知,就是有一個智慧音箱,或者說今天家裡可能會擺 iPad,像我岳母就這樣子,就是你有一個 iPad,然後在 iPad 可以控制你的窗簾、燈光的名暗、音響,就所有東西都是連在上面。那這就是我們現在認知的所謂的智慧家庭或者說 IoT 物聯網。但實際上他們所展示的東西,我覺得是 step up,就是更進一步的東西。
一樣是把他前面的達哥,應該想說他就是 Jarvis,他是鋼鐵人的助手,然後整合進去你的智慧家庭。所以像我們之前有跟大家聊到小米的人車家嗎?我覺得小米就是這樣的一個 TA,他就是可能達哥的某種受眾吧,或者說其他的中國品牌,或者說美國品牌都可能。就如果說你今天的 solution 是包含了除了手機之外,也有家電,那有汽車的話,可能就可以直接把達哥這套系統直接整合進去。
打在你開車回家的路上,應該說你上車之前,他可能就先把你冷氣打開了嘛,那你開車回家,剛到家可能車庫的門打開,然後告訴你說,今天是不是老樣子?老樣子怎麼樣?就是可能冷氣先把你開嘛,家裡的燈光先把你開,電視把你打開。他還說經過有同意,就是他們在設計這個 Agent 的時候,他是希望說,這個 Agent 他雖然記得你要什麼,他也知道你要什麼,因為他裡面有一個大冰庫,就是他把你的一些 pattern 給記起來。可是通常他不會過度地去干涉你的生活,也就是說不管他要做什麼事情,他還是要先問過你。但是他不會傻傻的像我們現在所認知的一些物聯網,我說智慧家庭的東西是,我要去 cue 這個音響,然後跟它說放歌,他才會放歌。他應該知道說你回來就是要聽歌,所以他直接問說:「要不要幫你放歌?」他多了一個這種主動詢問的事情。
所以看起來我覺得還挺酷的,但是他的 Demo 可能做得比較陽春一點,就是他做一個很可愛的小房子,然後小房子上面插了很多晶片,那可能透過亮燈、暗燈或是說 LED 閃爍的方式,來告訴你說,你看這些東西是實際有在執行的。雖然看起來很陽春,但是我知道說如果他放進去某個系統廠裡面,那他確實就是可以直接變成一個可以 work 的 solution。所以這個看下來也是還蠻有趣的。
那最後一個 Demo 是他放了三台筆電,然後上面放了三張照片,一個是 Jensen,你看當紅炸子雞,那中間那台放的是 Elon,然後右邊那台放的是 Tim Cook。那他要展示的東西是,達哥他可以扮演你的助理,同時聯絡很多人,他們說甚至要聯絡幾十個上百個都可以,同時聯絡很多人,然後完成你的交辦事項。然後這過程之中可能會有很多需要去比對或確認的東西,你只需要點頭跟搖頭就好,其他助理都會幫你做。
所以如果我要去講大家都聽得懂的版本的話,就是我們今天可能要安排一個會議,算了,不是每個人都會開會,我們安排一個飯局。一般我們要怎麼樣安排?像我自己的做法就是,我先把時間丟出來:「六月大家應該要吃個飯,8 號、9 號、10 號、11 號中午或晚上?」我就丟出來,那我們幾個比較有默契的朋友,一個人回:「8 號、11」他就只有 8 號跟 11 可以,然後下一個人可能就回:「只有 11 可以」,那我們就把這個日期確定好,然後確定好之後我們就找餐廳,找完餐廳之後就打電話去訂位,然後訂位完回來跟大家講一下說,我們是訂幾點、幾個人、是誰的名字。像這個流程可以全部都交給達哥去做處理。
所以他展示的方式,就是他透過 Jensen 這台電腦,然後去給達哥下指令說,他要找 Elon、他要找 Tim 一起來吃個飯。然後在 Elon 的電腦端,就收到 Jensen 的一個邀約。但在 Tim 那邊的展示者扮演的角色是伊朗,因為我有時候要選哪一個,我說我還是選馬斯克好了,所以我這邊就跟你講說,早就像我那時候去會場那邊做測試一樣,我在測 NVIDIA 的 AI,就是我就是喜歡去問一些很北爛的問題,或是故意去刁難他,因為我想看到他可以做到怎麼樣的一個程度。
所以在扮演 Elon 的展示者,他就直接講說:「我可以去,但是你必須要提早兩個小時在林口接我,而且我的老婆、我的狗都會到,所以你看到找一個 dog-friendly 的 restaurant,那最後面要在幾點、要去什麼樣的地方。」反正就是下了一系列的指令。然後我們就是回到 Jensen 的電腦一看,就是他已經問完 Tim,也問完 Elon,然後回來跟 Jensen 報告說,Tim 說他想要來,但是沒有辦法來,很拍謝。那 Elon 這邊說,你必須要在兩點的時候派車去接他,並且他有什麼樣的指令。那接著在 Jensen 這邊就可以給他下一個更進一步的指令,就是你要不要去執行這些事情?飯要不要吃?要吃的話呢,那就可以透過達哥去完成,包含像是叫車,或者說訂餐廳,然後他都可以去執行。
所以如果說你有在使用 AI 模型的話,你就可以知道說 LLM 跟達哥這種 Agent 的差別在哪,就是一個是可以幫你做分析,然後也可以跟你討論,也可以回答你的問題。那另外一個是,他可以做到上述的東西,然後外加他去執行,所以這個關鍵就在於執行。幫你去開燈、幫你去關燈開冷氣、然後幫你訂車票。
那其實訂車票這件事情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難的,可是你仔細想想,他有很多細節要做處理。不然怎麼樣找到對的地方填資料?怎麼樣過機器人驗證?這個其實是不容易的事。除非覺得說我今天是跟某個交通方式的營運公司達成某種合作,那可能可以繞過去,可是如果你真的要達到一個全知全能的 AI 並且可以幫你做事情的話,他是真的要像一個人,他是要可以去辨別一些東西,然後找到正確的地方填入資料,這是他難的地方。
那所以本質上來說,達哥他就是把各家的模型融入之後,透過 plugin 去做執行。那其實這裡面有非常多的 know-how 跟眉眉角角在裡面。那直接讓我看下來,雖然他們把達哥稱為是一個 Agent,那我覺得這個是有點像聯發科本位的話,他們會這樣去稱呼他。或者說今天是一個手機 OEM 廠本位的話,他會這樣去稱呼他,就是我今天可能是某某品牌的手機,然後我使用了聯發科的晶片,那我可能也使用聯發科的系統,然後把達哥放進去變成這手機的一個專屬助理,那確實他就是一個 Agent 然後去執行所有的東西,這是一種思考方式。
那只是我接著就來講 Apple,因為大家知道說現在主流的說法,應該都絕大的多數的說法,就是說 Apple 在 AI 時代落隊。然後當然像是我本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也一直在想說 Apple 還在衝三小。那我們一直在盯著供應鏈,然後試著去看說 Apple 是不是有增加下單,是不是有去測一些產品,那確實有看到說他們把 M2 併在一起,或是說 M4 要併在一起,要去搞伺服器。可是看起來並沒有一個真正有效,並且可能看起來短期內會放大量的一個嘗試。但是同時我們沒有看到他在 A 系列跟 M 系列的晶片上面有去做增加。所以 Apple 就是讓我們看的一頭霧水。
那絕大多數的評論都是講說 Apple 在 AI 時代已經完全落隊了,然後他可能會遭受嚴重的打擊,甚至會被超車。因為他並沒有自己的算力,他也沒有自己的模型。可是在我用過達哥之後,這個想法受到非常強大的一個挑戰,就是我覺得我整個人腦袋有讓我重構的感覺。
那我們再理一下達哥是什麼東西,達哥是一個 software system,他是一個 Agent,然後他裡面有大量的模型、大量的 plugin 整合在一起之後呢,簡單講像是套了一個皮,所以讓你看到達哥的服務。當我使用達哥去訂車票、使用達哥去控我的智慧家庭、或者我的車子、我的一些裝置,以及我使用達哥去邀約會議或者是餐廳,我有在意過達哥背後的模型是什麼嗎?沒有,我只覺得達哥有點屌,達哥很好用。
那達哥實際上背後的模型有什麼?有很多模型,他光是自家的模型就有兩種,一個是 Fine-tuned LLM,然後另外一個是 BREEZE。然後再來就是在 MS 這邊的模型有 GPT-3.5、4.0、HR AI,有 DALL-E、有 Whisper、有 Mistral、有 Claude 3、有 Amazon Bedrock 跟 Google Gemini,一大堆模型。可是我有在意過嗎?我有去問達哥的這些展示者說,請問一下我在訂車票這個過程中,你實際上是用到哪一個 model?你背後這麼多 model、這麼多 plugin,你是用哪一個?我根本沒有問這件事情,因為對我來講就是這個東西就是執行的,他就是有效了嘛。
所以會不會蘋果他最後面就是去收割大量的 CAPEX 跟資本的投入,以及模型的投入,然後成為一個潛在的大贏家?有沒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性?仔細想想,就是我們都知道要把 AI 稱為是某一種 Infra,就是不是只有你的 HGX、DGX 或是你的 GB200,它是一個 Infra,我們把 AI 整體都視為是一個 Infra。因為 AI 這個東西就是,它不一定要很明顯的讓你感受到。
居然說在今天的筆電應用上,很多人講說,為什麼這些筆電要 AI 的功能?為什麼要有 AI PC?那實際上,像我在網上昨天就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滿不錯的,就是說它把一些細節畫出來之後,其實你會更明顯的理解很多事情。像我們現在如果要去翻譯某一段文字,我們怎麼樣做?你收到了朋友送來的一段文字在 LINE 裡面,那你要去翻譯這段文字要怎樣?你要把這個東西可能要複製,然後貼到 Google 的 Translate,然後再去選擇語言,然後完成翻譯。可是像如果今天是 AI PC 的話,這個東西可能就只是一個按鍵而已,按鍵一按就處理完了。
所以對使用者來講,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他根本不知道背後是怎麼樣運作的。要不是我們自己本身是有在關注科技、有在買賣股票、有在看零組件,我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樣搞出這些東西。因為你根本沒有誘因,你也沒有動機去知道這件事情嘛。我只在意你的服務好不好,然後我要不要買單,就這麼簡單而已。
所以如果今天達哥的服務,你把它想像成他是蘋果推出來的一個服務,也就是說你今天把達哥換成是 Siri,就是說達哥的東西是改名叫 Siri,然後蘋果推出這樣子的東西,你有沒有覺得突然一切都串起來了?就蘋果為什麼他需要花錢去買一堆算力?為什麼他需要去開發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他本身就做平台跟消費者生意的,他面對終端裝置,而且他有一群高價值、始終如一的客戶,像是我這一種,就是媽你出什麼垃圾,我都媽直接買下去,更新更快更厲害,只快一點點,媽鏡頭擠個牙膏,老子就買了,根本不會想那麼多。
所以他掌握了用戶,他就是等於他掌握了錢,他為什麼需要去跟別人打得你死我活?因為我們今天去看標普的七騎士裡面,就如果你用這個角度去看的話,你之後就會覺得蘋果很奇怪,為什麼你都不用去買算力跟開發大模型,對不對?其他人有三家是 CSP:AWS、GCP 跟 Azure,所以他們非常有動機去做這樣的事情,因為我們本身就在做 Infra 生意的。那有兩家,一個是車廠、一個是社群媒體。社群媒體本身他就是有推薦系統跟大量的演算法,所以他也很有動機去做這樣的事情,就算他最後的 AI 模型可能沒有打出一個很棒的勝利,可是本身算力也是不會浪費,因為他的服務就是需要大量的算力來支持他演算法跟推薦系統。那在 Tesla 這邊也是,Tesla 他其實去買這些設計是非常合理,因為在視覺的訓練上,Tesla 大概就是第一名的,像老黃也直接講這件事情,Tesla 就是他媽冠軍。所以 Tesla 他去買一堆東西,他媽也是非常合理。那老黃自己本身是賣鏟子的。
所以當你今天去看這個七騎士,你把他們框在一起,你就會覺得蘋果是異類,為什麼你都不用去買這些東西?是不是你在 AI 時代落後?可是如果你今天去看完達哥之戰,你把達哥改個名字,他就叫 Siri 好了,你有沒有覺得一切又合理了?他根本不需要買這些東西,他去賣平台就好了,他就是讓你們上來開發,他跟你一樣抽蘋果稅就好,他也要賺到翻頭。他為什麼必須要去開發自己的東西,要去投入大量 CAPEX 做這樣的事情?他根本沒有必要,他根本不需要去做這樣的事情。
那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舉例,就如果說他今天去跟 MS 或是 Google 合作,不管是 Gemini 或者是說 OpenAI 的 GPT,然後他把它串進去 Siri 裡面,像是達哥這樣子,他必須要付錢給 OpenAI 或者是說 Azure,或者說 Google Gemini token fee,他付這個錢,這個使用者使用多少,可能要付一個相對的費用。可是他大可以轉過身,然後跟果粉們收一個 Apple Siri Plus 的訂閱費用:「你現在只要一個月付,媽的 15 美刀,你就可以使用蘋果的大型語言模型,你就可以使用蘋果的 Shooter、AI 助理,你還可以使用蘋果的分析總結跟各種他媽語音翻譯的功能。」你買不買?我他媽的直接買下去,是我眼睛閉起來就買,不用眼睛閉,我眼睛張開,媽媽老子就直接點下去了。
這是第一種劇本,就是說他一方面需要去付這些 token fee,他沒有自己開發他的模型跟買大量算力,他付錢給別人,可是他轉過頭收一個更高的費用,一樣是一個超高毛利的訂閱收入,收到爆炸。那甚至可不可以大膽去想一個更誇張的劇本?會不會這些 model maker 周邊轉過頭來要付錢給蘋果?就像是 Google 的搜尋引擎,他是必須要付錢給蘋果來換他在 Safari 上面的預設引擎嗎?
那如果我今天不是去做一個類達哥所有的 Siri 加強版,他不是這樣的一個 Agent 模式,他是我可能就是在 Apple Store 裡面,或是我額外開一個 Store,像是 GPT Store 這樣子,我放上一個空間,空間可以讓大家去開發模型,這個模型是蘋果指定的,我可能指定某一個模型是我支援最深的,那你必須要在這個模型上面開發。所以開發者開發了一個 based on 某模型的 app,你可以想像成就是達哥,就是我直接在蘋果這邊去開發了一個達哥。那因為在蘋果的要求之下,我必須要去串像是可能 GPT 的模型好了,那這個 app 在蘋果上面獲得大量的成功,跟很多的訂閱或是說購買,蘋果本身有抽到蘋果稅嘛。那 CSP 本身是不是有賺到錢?因為大量的用戶在使用,所以這個開發者、這個公司他就必須要付錢給這些 CSP 來買他的這個服務嘛。
那所以對於這個 CSP 來講,如果我今天有很多人都在我的模型上面做開發,我持續收到費用的話,會不會反過來是就像是 Google Search Engine 一樣,我必須要付錢給蘋果來買蘋果是支援我的模型,就是你這些開發者都要在這個模型上面去做開發才會獲得最好的一個效果?他會不會反過來他要付錢給蘋果?就大家想的是蘋果必須要付錢給這些模型的 supplier,可是會不會其實有可能是反過來的?
所以我就是看完達哥之後,媽我突然產生這些可能有點跳痛,但是我有去問 CSP 業界的大佬,然後又問產業晶片設計的一些大佬,所以看起來這個並不是一個無稽之談。因為我很怕說媽的有時候我們的幻想,因為我們是在做股票的人,所以有時候有些題材我們真的會想過頭、會衝過頭,所以也很怕自己是亂想、天馬行空。先問他們之後他們也覺得其實非常合理,就這個說法可能不一定是從來沒有聽過的一個說法,但沒有自己想過,然後自己想發現其實非常的有道理。就是大家因為盯著七騎士,然後看著七騎士裡面的六家,他們其實本身都有很強烈的動機去購買大量的算力跟投入大量的 CAPEX。可是蘋果他不一定要做這樣的事情,他其實也可以做,我相信他們可能也是有 team 花錢去做這件事情,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所謂的 M2 或 M4 的一個併聯伺服器。可是實際上做下去可能發現說效果不彰,最後面我們必須要開發一個伺服器特定的 ASIC,或者說搞不好最後面需要去找一些 GPGPU 廠商去做購買。可是我們實際上一直都沒有看到,那會不會,會不會其實蘋果他根本就沒有要去做這件事情?而是我們外面的人可能一廂情願,我們看到一些線索,你知道就公司本身他們本來就不會踩得太死,他們一定會有很多小計畫在執行嘛。我們看到某個小計畫,我們就覺得說他其實想做,他只是媽的太慢了,可是他已經來不及了,他完蛋了。搞不好人家最後面就是直接在媽的 WWDC 上,公布了他跟某一個 CSP 合作,拿人家的 model 去套皮,然後搞出一個像是達哥這樣一個服務。我就是一個媽的套皮的 Agent,可是不重要,我東西好用,你使用達哥的人,你也不會在意他到底最後面是用哪一個 model,他又用哪一個 plugin,對使用者來講一點都不重要,他怎麼運作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就是好用。
所以如果 Siri 就是好用的話,你會在意他是用誰的 model?或者是這不是蘋果自家的 model?你還會在意這件事情嗎?然後外加其實在資安上面也不會有太多的一個妥協或者說曝光,因為這個東西本身是在端點的,就是說他可以把,像我們剛剛前面講到,他知道你的老樣子是什麼嘛,這東西其實儲存在蘋果的裝置裡面,所以他也不會出去,所以他還是可以顧到他隱私。然後甚至是用一個我們覺得是更聰明的方式,他不用投入大量的 CAPEX,他不用去開發一個模型,他不用去搞一個節外生枝,他直接賺一個軟體服務的費用,或是他直接繼續賺他的身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平台的一個抽成費用,他直接賺這個就好啦。你們上來開發嘛,你開發達哥、什麼哥什麼哥嘛,你每個都會上來開發,可能就是我跟你抽一個平台的費用,他繼續一樣可以賺他的錢,所以何樂而不為?
所以自己我可能講的比較發散一點,因為像這一東西也是跟一些身邊的人討論之後,然後也很怕自己是天馬行空在亂講,可是最後面發現好像是有一點,就是這個合理性,就是他確實是有可能這樣做。所以在這一集算是跟大家分享一下,那也其實也非常感謝微軟要我去聯發科的現場,然後聯發科的朋友們非常熱情的介紹,才讓我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所以在接下來我覺得在我自己的工作上面,我就有滿明確的一個方向,就是我一直在思考說當今天 Infra 的熱潮結束之後,會慢慢往哪走?我都知道往 software 走,然後像上集有聊到 software 有可能是一個遊戲商,然後也有可能是某一種在 AI 時代串出來的很強的軟體。那只是這個東西我們可能不一定現在可以很明確的定位他是誰,特別是其實有很多的 AI 軟體就沒發生說就是被模型商給收割走了。但我們在 GPT Store 的案例就可以看得出來說,他在經營用戶上面可能還是沒有像蘋果這樣的公司來得強大。所以蘋果因為有很多的死忠粉,他搞不好真的可以用比較簡單的方式去槓桿大家的一個努力。那蘋果會不會就變成我們今天假設從 Infra 轉向軟體的時候的一個很大的受惠者?就產生這樣一個有趣的想法,這集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
好,接下來就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純請教您 NVDA 拆解的功力。
「孟公老哥,常聽你在節目中分享 NVIDIA 的供應鏈拆解,我去觀察都只有財報,內容不外乎是季度的營收毛利數字,請問是在哪邊可以看到他的供應鏈,甚至像你一樣可以拆解到晶圓代工、模組、散熱的供應商以及數量?」
這個你沒有一些特殊的管道很難拿到,你可能最多可以在券商報告上面看到說誰誰誰可能是 NVIDIA 的供應鏈或是在他的 BOM list 上面,但是你要拿到很細項的東西,或是你要有一些比較前瞻的數據會比較困難一點。有些東西我會在節目上直接跟大家分享,那一幫我分享的東西大家在短期內都看不到他營收跟獲利,所以可能上一些論壇就會看到一個人在嘴這一標地,講說炒股票亂搞,然後半年一年之後營收終於進來了,然後大家這時候才看懂。所以我也講說供應鏈很難玩的原因就是這樣子。
那當我可能在過去幾年還沒有節目之前的時候,我自己有一些管道可以 check 到一些供應鏈的 channel,可是沒有像現在有這麼大的一個優勢。所以這個算是自己要有一些人脈,然後以及產業的認知才有辦法得到。你可能初階的入門,事先去看一些券商的報告,那因為這些券商他可能會去 call 一些供應鏈,那供應鏈可能在一些法說或是股東會上面會去透露說他上下游可能是誰,然後大家可能拼一拼之後就可以大概有一個輪廓。只是你要走到很前沿的話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困難。
然後再來就是說,像是 NVIDIA 之前的 HGX 跟 DGX,H100 跟 B100,到現在的 GB200 這類 switch-less 的 rack 架構,他的供應商蠻多就是有去做替換。那再來就算是同一個產品線,就好像說像 Tesla 在 SMCI 這邊有去下單伺服器,那在 SMCI 的供應鏈跟他在,因為他現在跑去 Dell 去下單伺服器,那在 Dell 這邊的供應鏈又會不一樣,那 Dell 是找誰代工的?又會不一樣。然後再來就是說像現在的 GB200,最主要在做的兩個大 Player,一個是鴻海集團下面的 FIH 跟 Ingrasys,然後另外一個是廣達,那請問一下廣達跟 FIH and Ingrasys,他們的供應鏈一樣嗎?也不一樣。
所以其實他有太多的眉眉角角,那要在短期間去有這樣認知是非常困難的,直到現在我都還是不停的在做學習。那像晶圓代工的話就是比較好理解,因為這個都是基本上在公開資訊你全部都查得到,你也知道像是 NVIDIA 的東西全部都是在 TSMC 這邊,比較先進這一段的東西。那 AMD 的東西目前在 AI Server 的部分也是,他有一個傳言講說可能會往三星跑,所以像這種東西可能報導不太容易掌握到。但是到供應鏈這邊,像現在的 GB200,他的機殼、Manifold、CDU,或者說快接頭,或者說裡面的一些散熱片或什麼的,這個你幾乎都是找不到的東西。所以因為說是找不到,然後在市場上很容易上下其手,像是某一個可能晶片的上蓋的 heat spreader,大家就可以吵說,那個 CCC 他也有,實際上他可能還在驗證的階段。那你要怎麼知道是驗證階段?你沒有認識一些人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所以我要很老實跟大家講,就供應鏈是一個很難做的東西,就是你真的看到營收跟獲利的時候,你會注意到這股價已經翻了好幾翻了。那你可以講說上面的人他們是內線交易,但其實他們也可以為自己自清說:「沒有,我就是產業人士的利多」,就是說我就是在這邊上班的,我就是知道說未來哪些元件可能會大發利市,那我當然要提早先買進了。然後外面的人你根本看不到,你根本不知道,你等到營收獲利出來的時候,這股價已經走完一段。所以也不是說營收獲利出來之後就不能做了,只是供應鏈真的是一個非常競爭的地方,那要初步了解的話,我覺得先從券商報告開始應該是 OK 的。
下面一位,那隻乾是紅乾。上次好像念過,我跳過。
下面一位,股癌小水手,兩個月 CD 夠了嗎?
「股癌小水手的航海文沒有卡掉,所以還是在這邊留言表達我的感謝。感謝您在無形之中幫助了我,縮短很多時間累積資產,讓我有機會可以提早過我想過的生活。之所以會去這麼多國家走跳,其實不是因為家裡有礦,而是家裡有漸凍人的病史。每年看著親戚陸續發病離開這個世界,為了避免遺憾,我選擇活在當下,多看一下這個世界。祝你生日快樂,並健康的過每一天。希望送你的○○╳╳時尚禮物你會喜歡,你不喜歡就交給我跟 EJ 幫你處理了。感謝您的死忠粉小水手。」
這個是一個聽眾朋友,那一天大家有緣一起吃了個飯。那其實在過去的幾年之間,我算是認識的滿多聽眾,最主要有在互動的都是比較偏向產業面的聽眾。那其實股市的聽眾我互動的就比較少一點,因為我們自己本身就已經算是很會做股票,當然不敢講很強,但是本質學能是累積的很不錯,所以我們這樣的朋友就比較沒有在深交。但是偶爾還是有一些機會大家會出來認識一下,像這就是其中一個這樣子的朋友。那也非常感謝這些朋友一路以來的支持,也非常感謝自己可以在過程中幫助大家一把,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更好的生活。
下面一位,股癌爛狗狗。
「費倫是黑色還是裸足?太感謝每一集有料又有趣的節目。不知道我們去過聖保羅大教堂旁邊的 Necropolis?不是一般人會涉足的景點,也離米開朗基羅的萬神殿很近,感覺可以開箱。最後祝啾狗、諾亞、麗莎天天健康,哪天可以簽名在粉絲的胸部上面,愛您。」
沒有去過,但下次會稍微注意一下。其實我也是後來滑一些短影音才知道說羅馬有很多隱藏的景點,就是大家不知道的地方。可能這邊拐個彎,然後有個不起眼的地下室走下去,下面又是一堆古蹟。就其實整個城市都是古蹟,或許下一次回娘家說會稍微注意一下,感謝你的分享。
然後再講說「祝我有一天可以簽名在粉絲的胸部上」,其實簽名在奶子上面這個是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這些機會不屬於我。就算真的有這樣子的機會可以去簽,我也不敢去做這樣子的事情。我覺得這個真的要非常有自信而且要很大膽,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我可能連家都回不了了。
下面一位,淡大畢業,沒了,第一蛋蛋大。
「很多人都說癌大癌大蛋蛋大,究竟蛋蛋多大才算大呢?有個朋友傑哥雙子座 6 月 8 號生日,可以祝他生日快樂嗎?」
我們祝這個傑哥 6 月 8 號生日快樂。蛋蛋到底多大才大?不知道,可能要兩顆饅頭這種尺寸才算 OK 吧。
下面一位,楊雄我岳父,我愛孟恭,孟恭老公,老公是孟恭。
「想知道老公對於一堆人講黃仁勳不需要中國、台灣好讚的想法,但事實應該是反正也打不進去,或是像大紀元說的換手進口,畢竟上任五組國『哪裡有錢我全都要』,只是感覺無腦一直吹超煩。」
這個就是在風頭上,覺得這樣。然後像今年的馬斯克、KMT 的都是。這些東西可能覺得說你是早一點發現的人,你是早一點就在車上的人,你後來也會被吹到你會有一點反感,這是很正常,但是也不要互相相輕,好不好?這個就是在熱度上會出現的一些狀況。
然後再講說,他也不是說不需要中國,他如果真的不需要的話,他就不會去魔改晶片,像之前的 H100 去挑一些可能比較差的 die,然後跟把 HBM 封掉變成 H800,然後再來可能 H20,這些魔改都是為了中國做出來的東西。所以他還是要把東西送往中國市場去,這個是肯定的。
那直接過去就我們理解,當然說像是中國、俄羅斯,其實都還是有拿到一些所謂被封鎖的高級晶片,就是透過一些白手套的方式,那有些業者就在做這樣的事情。當然有一些 rumor 會傳出來,這種東西我們也不可能在節目上跟大家講,因為就是 rumor 而已,他們一定會把它藏得好好的。但實際上這如果真的被美國爸爸抓到的話也是非常嚴重,所以大家都是走亮路比較多。就是那種暗路就是可能有些真的貪財的人會走,但是亮路的話,就是反正政府跟你的要求是怎麼樣,你把晶片的效能降到一定程度,這樣你還是可以出貨給中國,所以這個生意還是會做了。而且他同樣的晶片在中國去販賣,他實際上可能會賺更多錢,因為他實際上用到的東西可能是比較差的料,或者說表現比較不好的東西,但中國這邊他反而是賣一樣的價格。但最近有聽說說這個價格可能會做調整,所以後面還要再觀察一下。
下面一位,具有先。
「謝謝《股癌》陪我們每個北中南,我們每週常需要台北彰化台南跑,當初先生超愛聽你的 Podcast,聽到我也跟著愛上。6 月 30 號他生日,希望你可以祝凱威生日快樂。宣宣跟女兒欣欣愛你。」
我們祝這個 6 月 30 號凱威生日快樂,是來自於具有先。
下面一位,多采多姿。
「這集有分享過嗎?主委安安,平常有記帳的習慣嗎?以及如何紀錄每一筆投資進出?是用什麼軟體呢?可以分享具體紀錄的哪些項目嗎?像是買入價、匯率、投資原因、未實現損益等。我煩惱了很久,找不到一個完美的模板。很謝謝你的 Podcast 陪伴我的許多時光,祝主委一家平安順心。」
我最早說是使用 Excel 去做紀錄,就像是大多數我在做交易的人都是會使用 Excel 去紀錄之外,那也會去拉一個圖表出來。那到最近的兩年左右,我開始去使用一些 app,就是我不再去使用 Excel。那我使用的 app 也換來換去,然後現在最新的一個我用了非常滿意,叫做 Percento,P-E-R-C-E-N-T-O。然後 Percento 他的好處就是說,我可以直接去紀錄說我現在帳上包含說台股、美股,或債的部位,我沒有債的部位,主要就是股票部位。那可能我持有了多少股,然後每一天我只要去裡面刷新一下,他就會自動把我把價格更新上去,然後反應在我的淨值,包含說我的可能借貸也可以直接在上面。所以他可以顯示出你的 investment 有多少的價值,然後你的 net 有多少,就是扣掉你的貸款之後有多少的價值,他可以直接幫你反應。
那這個對我現在來講是非常好用的,因為我現在的進出不像過去非常地頻繁,那有機會可能使用了很多的股期,我近兩年其實用現股是比較多。那一方面也是因為小鬼股不做槓桿,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其實整個週期是有慢慢的在拉長,因為開始要調整自己的生活。所以因為進出沒有非常的頻繁,所以我大概可能就是一個禮拜只要上去調個部位,這個加了幾張、那個減了幾張,然後也比較不會像過去大進大出,然後可能很快的就要再整個部位去做換血,也比較少這樣子。所以我用這個就可以紀錄我的現股的這個目前的淨值的狀況怎麼樣,它有一個圖表,我覺得超級方便,這個 app 真的推薦給大家。那如果說你是有比較密集的交易的話,那可能使用 Excel 還是比較好一點。像我自己的股期的話,就是沒有在這邊去做紀錄,因為那個進出才是太平反的,沒有辦法這樣去做紀錄。所以還要看你的使用的條件是什麼。
下面一位,好,接下來進入市場話題。
下面一位,I 大蛋蛋大。
「主委您好,小弟跟女友都是您的忠實聽眾,當時是偶然聽到這個節目,感謝主委過去的無私分享。對了一直以來有件事也讓小弟蠻困擾的,由於女友跟姊姊同名,每次在做愛的時候腦中就會自動浮現女友的臉龐,懇請主委開示。另外可以祝我的女友即將在 6 月 11 號生日的陳陳生日快樂嗎?祝福主委一家身體健康平安快樂,愛您。」
祝陳陳生日快樂。你前面是不是寫反了?你說女友跟姊姊同名,做愛的時候會浮現女友的臉龐,所以你是在幹你姊是不是?現在怎麼這麼多媽的奇怪的人?每次行情好或是行情很差,就會有很多這種媽的腦袋有問題的人跑出來。
下面一位,Tiff Lin06。
「這樣的我可以在這裡求婚嗎?孟公您好,我是人稱田中金城武,男友胖鸚鵡是洗澡大便都會聽您節目的鐵粉。我曾經買您的業配商品送他,也曾凌晨七點陪他衝武嶺的你,這樣貼心的我是否能夠請您用酸民的聲音說:『祝你們 6 月 11 號生日快樂,去吧!』」
然後最後,酸民的聲音沒有,我現在已經不會去用酸民的聲音了,我們已經過了那樣的一個階段了,我們現在就是平安祥和好不好?所以已經沒有酸民的這個語音包了。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去前面酸民的語音包這邊拿出來讓 AI 催一下。
「然後最後祝同為雙子的您和麗莎、啾狗、諾亞一家平安健康,我愛您。」
我愛您 Tiff Lin,那我也祝你們 6 月 11 號生日快樂。
下面一位,還沒想好先空著。
下面一位,20 歲以下是 0。
「孟公你好,上次您提到未滿 20 歲的聽眾比例是 0,會不會是因為有很多 Teenagers 是用爸媽的帳號收聽的關係?好奇最多歲的聽眾佔比是多少?我是在 24 歲之後才接觸您的 Podcast,有時候在想如果能在 Teenager 的時候接觸這樣的內容,或許人生就不一樣了。祝順心。」
非常感謝,對,有可能就是 20 歲以下有可能是用爸媽手機,但如果他有自己的手機的話,然後他的年齡的數據沒有亂打的話,那應該也會反映在我們的後台。那所以看起來我們的 20 歲以下聽眾是 0,就是連 1% 都沒有。但可能每個平台會略有差距,我上次看是這樣子。
然後再來我們最大的中的聽眾是 26 到 35 歲左右這個區間,然後再來就是 40 幾歲的一個聽眾,然後再來可能就是 20 出頭的聽眾,然後再來可能是 50、60 歲,然後左右才是比較小的小朋友。所以我覺得本身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節目可能講的東西是比較偏向投資相關的東西,所以你沒有點錢應該也是很難去做投資,還是要有一點本金的力量在。然後再來可能我們講話比較直白甚至有點白目一點,所以不知道,有一些小朋友不一定會喜歡吧,我在想。然後可能有點年紀的人,因為也不演了嘛,懶得演了嘛,所以很多時候可能大家會喜歡這種直接的表達方式吧。不知道,我也是跟大家分享就有觀察到一個現象而已。
下面一位,Pokémon Good Good。
「吸引力法則念我。主委安安,五星推推,我先生是你的忠實聽眾,開車時候都會聽你的 Pokémon,一邊罵三寶一邊超車,又一邊呵呵笑,我在副駕常會驚恐扶手驚聲尖叫。雖然他的生日已經過了,但還想請主委祝 6 月 2 號生日的 Louis 身體健康股票賺錢。6 月即將加入奶爸聯盟,開車開慢一點。也祝主委全家平安,謝謝。」
Louis,6 月 2 號生日快樂,是來自於你的太太 Pokémon Good Good。那其實有小朋友之後,我相信爸爸們開車都會變慢,當你把嬰兒座椅裝上去的時候,你會突然覺得自己又多了一個責任,那你會希望你的小朋友坐車坐得開心一點,所以你可能就會開得慢一點,然後也比較不會這麼衝。我覺得可能蠻多人這樣,至少我自己是這樣子,那我現在開始有一個保持還蠻大的一個車距,當然這個蠻大的車距也不是說真的超大,當一個馬路隊長,但你就是離前面遠一點,這樣等一下要煞車,我就不用緊急煞車,其實都是因為有小朋友坐才會這樣在改變。所以有小朋友之後,真的會讓這個大多數的生父可能會變得比較柔軟一點,可能開車也比較不會這麼生氣。像我還是會生氣,就是沒有像以前這麼誇張。
下面一位,群裡撐怎麼這麼難。
「第一次留言也是唯一一次。大概三、四月開始聽你的節目,太快就聽完新集數了,所以開始從第一集回聽。真的好喜歡你的聲音,好助眠,也是節目。因為是唯一一次留言,可以祝我 10 月 14 號生日快樂嗎?兄弟?」
這個時間是媽的有一點太早,然後現在才 6 月 8 號,但是你來了,我們還是祝你 10 月 14 號生日快樂,然後祝你睡眠順利、一切平安。
下面一位,愛您的朋友。
「癌大大愛您,從 2020 潛水至今已經五年,不知道是否有機會舉辦聽友會之類的活動,讓我們還有相見的環境?」
之前曾經有想過,但後來沒有辦法做到這樣的事情。那我自己本身也去參加過一些節目,或者說一些人的所謂的感謝祭,然後去看了一下之後,我發現這些活動真的不屬於我。所以像之前有行動,然後說你要不要報一下,那什麼金鐘獎什麼的,那個也不屬於我。就是我發現我只要在人多的地方,我就會不太自在。其實我一直在想這件事情,媽的,我年輕的時候就不記得我這樣,大學的時候就還好。但可能就是說你出社會之後,你終於不用演了,所以你就越活越自己,越來越忠於自己,越來越了解自己,然後就發現說那些地方不屬於我。但有可能因為按照我的腦袋夠吵,就有時候我會突然腦衝,我會突然覺得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然後就有機會會辦看看吧。之前像林口這邊的有一個新的寵物餐廳,新來的蠻大間的連鎖店,他那時候就講說,你之後如果說要辦感謝祭的話,我們餐廳可以給你包下來。所以對啦,就是還是有去考慮這樣的一個選項,但短期內應該是不會做,除非那一天腦袋接觸到電線。
下面一位,M 公司小職員。
「拜託癌大指點迷津。癌大您好,小弟我去年買了支位於苗栗,且有半導體跟軍工提供題材的個股 6895,不知道癌大知道這家公司嗎?如果知道的話,這家公司的評價是怎麼樣?當初是推論今年半導體會變好,應該也有受惠,以為發現小鬼股,所以投入了不少資金布局,結果現在賠了 200 多萬,QQ,請癌大可以指點一下會建議我如何做呢?續放還是轉別支?祝癌大全家健康快樂,謝謝癌大,愛您。」
不知道,這是什麼問題?他不是過去一段時間在噴嗎?噴了兩個禮拜。所以你下次來跟大家宣揚說你賺錢是嗎?還是說你是套在可能更高的山上,然後現在要跑出來問一下到底該怎麼樣做?不管是哪一種,我都覺得就不要問我這種小型的標的,因為我是不太喜歡回答小型的標的。就連我自己的小鬼股,我從來也不跟大家講說我買什麼東西,然後如數家珍叫你趕快買。我知道很多人做這種事,我不做這種事。所以我對自己的自我要求蠻高的,就是我不希望去影響到市場,所以也不要來問我這種小型的東西。
其實我知道有蠻多在 QA 來問我這種小型的東西的人是充滿惡意、是故意的,因為他想要有一點聲勢、要有一點流量,所以就故意跑來問我。然後跑來問我之後,像我有一次被問了某一支東西,然後回答,又馬上把我回答東西轉去 PTT。真的很多這種,幹,很噁心的人。所以我不知道來者是善是惡,我也很反感這種就是想要去算計你,或是想要去槓你聽眾的行為。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我不要去回答這種小型的標的。不要跑來再問我這種東西,下次我看到這種東西我可能會選擇直接跳過。
如果說你問的是一些大公司什麼的,我覺得那當然沒有什麼不能談的。我只是一聽到很小型的公司,你就知道說你要問我,我怎麼可能會知道?你當我媽百科全書?你當我是 Wiki?我臉上是有寫 Wiki 是不是?就不知道你跑過來問我要幹嘛。然後你自己買的東西你都不知道,你還問人家是要買是要出?你不賠死誰要賠死?也說到去想一下這件事情,這個市場的每一件事都有人買單的,你不賠還有天理?所以真的要小心。
下面一位,誠實的賊是誠實。
「30 歲 G-shock 我,癌大您好,兩個問題簡單問。身為果粉,請問你 Mac 平常用什麼程式看盤下單?(個股、期貨)。平常滑手機看到市場資訊會如何記錄儲存?常常在忙,然後群組很多資訊沒有辦法吸收,想參考學習,謝謝。然後看到當沖犬的貼文,一人一貼文,癌大買鋼琴,我 6 月 1 號就留言到現在才通過。」
Mac 本身要拿來看盤跟下單都是一個非常不方便的選項,所以要看盤下單還是用 Windows 的系統會比較好一點,或是之後不知道 ROG 能不能幫大家測看看。所以它真的沒有什麼樣的好程式,我覺得要我用 Mac 下單,我寧願用手機下單,手機的資源都比 MacBook 來得好很多,至少我體感是這樣子。所以每次使用我的 MacBook 下單的時候都覺得非常的痛苦。
在講說市場的資訊,如果是有一些數字的東西,有可能就是會把它截圖下來,然後用一下 Apple 的 Photo 搜尋是很方便,所以我只要搜尋一些關鍵字,它就會把我找到,就是它會搜尋截圖裡面的一些關鍵字,所以直接截圖下來是蠻不錯的。然後再來就是在 LINE 上面的訊息的話,它有一個 KEEP,那之後它寫說他把 KEEP 這個功能給弄掉,LINE 終於有一個不錯的功能,然後他們竟然把這個功能給封鎖掉,不知道這些腦袋裝什麼東西。但它現在有一個另外的做法,它是把它 forward 到某一個聊天室裡面,也是叫做 KEEP 還是什麼的。所以可能在 LINE 上面我會這樣去儲存一些訊息,所以大概這樣子。
下面一位,我就說這樣像話嗎?
「留言密碼測試,感謝孟恭好節目不孤單,GG beat in,永遠五星支持。想問孟恭有沒有失憶的經驗?就是那一種連續劇的失憶橋段,祝孟公生日快樂青春永駐。」
當然沒有這樣子,媽的奇怪的經驗。但偶爾忘東忘西這個還蠻常見,非常感謝。
下面一位,剛學日文的。
「我五星吹爆,留言測試試。鑑於最近政治留言太多,我想要分享一位心靈老師,藍染惣右介。他說『崇拜是距離理解最遙遠的感情』,又是右潮分享給大家。再補一句『如果手上沒有劍,我就不能夠保護你;如果手上一直握著劍,我就無法抱緊你』。」
這就是哪裡來的奇怪痴漢?怎麼現在這種怪咖越來越多?
下面一位,完美可以再完美。
「癌大,請問各大財經台都在說金融風暴,不知道癌大怎麼看?」
我很討厭當先知,或者說那種算命仙。反正事情發生再做處理,就像是說喊崩盤,我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我們都知道幾年就會崩一次。所以什麼時候會崩盤?你沒有辦法很明確跟我講什麼時候會崩盤是沒有意義的。就是我現在也可以講說之後會崩盤,你沒有辦法明確定義出這個時間是沒有意義的。
後面會不會有金融風暴?我相信我們有生之年可能還會看到好幾次,只是你沒有辦法明確講是什麼時間,這個都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一個事情。但是很多人可能為了流量就會去炒作這樣子的東西,然後後來發生他就說「你看我早就講了」。像是有一個廢物叫做 Jeremy Grantham,然後這個就是一堆人整天在轉貼他的東西,說什麼他成功預測金融海嘯。你只要稍微查一下,他每年都跟人家講說金融海嘯,每年都跟人家講說要崩盤,然後可能真的矇到之後就變神,就出來跟大家講說「這是我喊到的」,然後很多記者都轉貼,就會助長這樣的東西,跟那種 Anand 一樣,就是這世界上是很多這種還蠻奇怪的。
下面一位,彰濱海賊王西瓜。
「嗨嗨嗨癌您,因為要測試,前陣子美股 AI 相關類股出貨,最近就空手,想再進又害怕受傷害,真的是矛盾的人類。想請癌大開示雲端服務以及儲存的相關應用類股。然後最後恭喜 Steven 加入了奶爸聯盟,祝一切平安,小孩天天都睡過夜。」
祝這個 Steven 加入奶爸聯盟一切快樂平安。
然後再講說雲端服務跟儲存的相關應用類股,這不是有聊過幾家嗎?像是什麼 NetApp、Pure Storage,或者一些 NAND supplier,這些都是在雲端儲存後面會有很有機會的,或是一些專注在做可能儲存伺服器的公司。在接下來我認為,就如果說像 Sora 這樣子的相關的應用有爆發的話,那儲存絕對是不夠的,前提是他有爆發了。所以可能現在進場就是在賭這樣的一個故事,那如果想要穩健一點的,就是你看到再去做,其實我覺得應該都還來得及。
好的,這集節目就到這邊,ㄅ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