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47:Spotify 聊執念和盲點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6 月 24 號的 10 點 33 分。

本集節目是由 Backbone 追逐工學贊助。Backbone 是台灣在地人體工學家具品牌,外銷 30 年,擁有豐富的人體工學產品設計和生產經驗。從傳統 OA 辦公家具、人體工學椅、專業錄音室家具,產品線豐富,要什麼有什麼。現在更有近期最夯的電動升降桌。你不只在實體店面找得到,在 Backbone 的線上商城都有賣。此外,對於高端的使用者,Backbone 還提供了客製化的人體工學椅、電動升降桌等等的服務。即日起到 7 月 15 號,在 Backbone 線上商城結帳的時候,你只要輸入我的折扣碼 GOOAY1,就可以獲得全館九折的優惠。也可以憑粉專、Telegram 社團上面的截圖,到 Backbone 的台北東門店消費,一樣是九折。你看盤,Backbone 照顧你的脊椎盤,賺錢重要,健康更重要,椅子準備好,抄盤抄到老。

如果沒有需要人體工學椅、電動升降桌,都可以立刻到商城和現場看看,在把握這次的優惠折價機會。我自己屁股下面坐的,其實就是 Backbone 的椅子,我也有一張。那這椅子我覺得它的特色就是支撐性非常好,拿來打電腦或是辦公的話,可以在上面坐蠻久的,有時候坐一坐還會坐在上面睡著,所以是一個很不錯的椅子。那如果有需要的,就把握這次的機會,趕快入手這個位在台灣、外銷全球的一個好品牌。

好,那在節目一開始呢,就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新的電影還有音樂。因為聽眾已經跟我講說,上一次介紹的影集、電影,還有音樂全部都聽完、看完了。那其實在一個禮拜前就開始講了,但是一樣我就一直忘記,反正也是對忘記。那這次就把他寫下來,說要跟大家介紹一下新的東西。

上次跟大家介紹的是 Radiohead(電台司令)。那電台司令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樂團,那現在就來介紹另外一個樂團。那這樂團呢叫做 Arctic Monkeys。他是來自英國 Sheffield 的一個搖滾樂團,那他是在 2002 年成立的。所以就是緊接著 2001 年,那所謂的 Franz Ferdinand,就是法蘭茲·費迪南,也是一個非常棒的樂團,他們在他後面一年出來。

那我基本上覺得是聲勢驚人。本來那個 Franz Ferdinand 推出的時候就是轟動了,那 Arctic Monkeys 出來的時候就是更屌,就是它的那個聲勢很旺。那主要其實我覺得跟主唱的聲線,還有它的長相有非常大的關係。反正大家又老是講,長得帥,也長得比較慈祥,然後他又很會唱。那他們的專輯,我個人是覺得每張都可以聽,它的專輯每一張都非常的有風格。

那我個人覺得他們會打入主流市場的,是因為他們在 2012 年推出了一張《AM》。那《AM》這一張,就我個人是覺得造成轟動,大家就覺得說這張專輯是很酷、很帥這樣。那主唱也是從這張專輯開始換成全油頭的造型,本來是一個奶油小生的感覺,頭髮長長的這樣,然後後來在這張就換成主流油頭。那在稍早一點的專輯,我覺得有兩張我特別喜歡的,有一張是 2006 年推出的《Whatever People Say I Am, That's What I'm Not.》這張每一首都很讚。那還有在 2009 年有一個《Humbug》,這個也是非常非常讚。所以總之呢,Arctic Monkeys 我個人是覺得它每張專輯都可以聽,在這邊推薦給大家。

那電影的部分,電影的部分要推一個我覺得比較重口味的,可是我非常喜歡。就是由馬丁·史柯西斯與勞勃·狄尼洛,這兩個他們合作的電影,其實加起來大概有十部這麼多,他們是一個長青組合。這個導演跟這個演員,勞勃·狄尼洛應該不需要介紹,他從《教父》開始就一路帥到現在。那戲路很廣,他演搞笑的家庭劇、然後演犯罪劇,然後演什麼就像什麼,反正就是超級會演。那馬丁·史柯西斯最近比較有名的,就是出了《花月殺手》的導演,但是我覺得他的老片很多都很讚。

在 1970 年開始,他們就一路合作,80 年代、90 年代,到最新的一部合作是 2019 年,也就是《愛爾蘭人》(The Irishman),這個在 Netflix 上面看得到。那每一部都很好看,每一部都很好看。那可是他們共同的特色是,我覺得都有就是那種黑道、然後暴力血腥,有一點這樣的味道在裡面,可是是很讚的電影。所以除非你對於那種幹髒話、然後血腥暴力會反感的之外,那我覺得到大部分人看,都會覺得這些電影,雖然它可能在 80 年代拍的,可是你拿到現代,我相信它都會獲得非常好的評價。我覺得所謂的經典,那我個人覺得經典就是歷久不衰,這個東西你以前看好看,現在拿回來還看好看,那這就是經典。包含什麼《教父》全系列都是這樣子的電影。那就是這邊推薦給大家,馬丁·史柯西斯和勞勃·狄尼洛的一系列的電影,你只要把他們兩個的名字放去 Google 應該就找得到。我記得 Google 在維基百科上面,他有一個條目就是他們兩個合作的電影,因為真的太經典了,所以他有人把他整理起來,總共有九部還十部,在這邊推薦給大家。

好,那就進入我們今天的節目。一開始先跟大家聊一下最近的股市狀況。就跟大家講了嘛,就是說,疫情的東西,它已經是一個確認的東西了,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了,那大家已經知道了,所以它對市場的影響就是鈍化,就是沒有那麼有效。那從上個禮拜開始在講說北京的二次傳染開始,到現在你發現股市照樣走他的。那確實就驗證了我們講的話,就是已經知道的東西,它不會有太大的破壞力。除非說今天有一個 surprise、一個大轉折,然後這轉折是大家想不到的,急轉之下,才有機會對股市造成下一波的衝擊。

那最近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話題,就是很多人觀察到美元指數開始有走弱的現象。那我看到有些人就開始講說,這個是因為美聯儲過度擴張他們的信用,所以未來這個美元霸權要不保了,美元要開始走下坡了。那其實老實講,這個命題、這個假設太大太遠,就是一次講太遠了。那以我目前現階段,我的做法是,反正有便宜的美元,那我就趁現在,因為我本身有放很多的部位在美股,所以我就趁現在開始換一些美元,便宜的美元就慢慢換、慢慢換,然後繼續的投入到這個美股市場裡面。但是有些人如果說你真的看不見壞的,沒關係,你跟我想法不一樣的,那你可能就開始慢慢地把美元慢慢換出來。反正老實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跟做法,絕對沒有一個什麼大一統的做法,而且即便看法不一樣,有時候其實兩邊如果都有控制好的話,其實都還是可以賺錢。那你知道匯率是一個相對的觀念。

好,在這邊順便回答一位朋友,我看到好像在 YouTube 留言的,他說他手上有這個澳幣,之前投資的,可是現在換回來的話會有匯損,那問我要怎麼辦?要換一點嗎還是怎麼樣?那我是覺得匯損它是一個相對的,就是你以前你買澳幣的時候,你買便宜的,然後現在澳幣貶,換回來就是會虧嘛。那你就不要換回來,你就給自己放一個假,飛去澳洲,把你的澳幣花掉。就是貶值是一個你要把它換回來才會發生的事情,如果你去當地消費的話是不受影響的。但是我發現很多人會忘記這點,你現在手上如果持有一些美金,那你覺得一下換回來會虧。你持有澳幣、你持有南非幣,幹,你直接飛去玩就好了,你就把那個錢花掉,你自己也爽,然後你也不會有這個匯損的問題。這也是一個選擇。

好,那美股最近還是真的維持我上次說的,就是基本上什麼東西都在漲的一個現象。那我因為我看了一個新的券商,所以我那時候等於是為了做效果、做氣氛、做些效果,然後就在 Telegram 的群組跟大家講說,這個券商我要拿來做一些實驗,所以我就配了一個電玩相關的這個 portfolio,電玩相關的持股選擇。那我選了哪些呢?我選了 Take-Two,就是 Take-Two。那 Take-Two 是家公司,它做了就是《GTA》跟《Red Dead Redemption》,還有這個《BioShock》系列,非常有名的公司。然後我選了 Ubisoft,Ubisoft 呢,它做的就是《刺客教條》的系列。我選了 EA,EA 就老牌,這不用介紹了。我還選了那個那叫什麼,ATVI,ATVI 就是動視暴雪。暴風雪這樣的公司。那我隨便組的這個電玩 portfolio,我就把我錄的幾千美金,然後就分配在這裡面。那到現在也才一個多禮拜,就已經有大概五到六趴左右的報酬率了,所以,看真的是隨便亂買隨便漲。

那更別提美國的一些領先族群,領先族群現在我看我認為是雲端相關的,雲端相關的類股特別會漲。那有一支 ETF 叫做 WCLD,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它的成分股,反正就是網路公司、雲端公司,那它的成分股呢,真的每一支都大爆漲。所以這個 ETF 還蠻厲害的,但是你現在要去買,我個人覺得太高太高。但是你可以針對裡面的成分股去看一下。那其中有一支成分股就叫做 Fastly,Fastly 我覺得最近很有名,它的代號是 FSLY,它就是在做這個雲端運算的、這個邊緣運算的一家公司。那 Fastly 它漲得非常兇,結果我後來意外的發現,感覺我們群組裡面都是股神,我們的美股群組裡面有 Fastly 的人一大堆,全部人在討論,然後每個人手上都有 Fastly。我就覺得說,幹,染真的大家都很厲害,很會選股。那確實在美股群組裡面,也看到很多人分享一堆飆股。那這些飆股,我看到的時候,我自己就跟著上車了,因為我就覺得,我怎麼不知道有這樣好東西。所以確實的,有一個好的討論空間,大家是可以在這裡面一起獲得很多收穫的。

那 Fastly 這家公司除了我們群組裡面很多人有,那就連我在台灣本土券商負責本土台股的,他都跟我說,Fastly 上車已經講好一陣子了。所以最近的雲端股大爆噴,不只是美國的,就連台灣的一家叫做是方。它的英文好像叫 Chief。那家是方公司,它是台灣中華電信的子公司,那只是把它分出來,變成一個小金雞。剛好發現其實很多這種會賺錢的,分出去、會賺錢的,把它從那個母公司拉出來。那這家是方電訊,它就是在代理 AWS,那它主要做的是機房的工作。這樣的一支股票,也漲到了 400 多塊,我上一次在交易它的時候是 100 多塊,現在 400 多塊。那你又問我說,你看我在車上?沒有在車上。那沒關係,很多時候就錯過這樣子的快車跟火箭。那天在《股癌》的臉書上面貼了一個 6166 凌華。那凌華其實也是做邊緣運算的工業電腦。那你不知道它的純度有多高,反正它有沾到這個題材嘛。那總之這檔我其實在去年就開始看了,但是一路以來都沒有上車,從 30 塊一路看到現在已經 90 塊了,都沒有上車。那我只能說這樣的現象很常見。

剛好因為有聽眾問我說,你有沒有那種交易失敗,或是錯過的經驗?我只能講說會這樣問問題的人,你應該是才剛進來不久,這個東西太常發生了。你看我破了那篇文,下面多少人跑出來哀哀叫說他們錯過的火箭跟跑車,沒有上到,你就知道,這個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而且遇到的頻率很高。那沒有上車的原因很多,其實就是這樣。你如果開始越來越熟悉之後,然後如果你是走主動選股這一派的,你會選出很多的股票,但是不代表你每一支都會上。雖然你有在做分散投資,但是比方說你選了 10 個出來,你覺得有到你的這個守備範圍、有在你的打擊圈的球,你可以打的球,然後你可能只會選裡面的最後把握的四、五顆打。但是最後把握的四、五顆球,不代表它的表現會比你沒有打的那六顆球來的好。但是很多人往往會看到說,你沒有打到那個球它宏中,它很兇,我沒有打到,然後就覺得超幹的。就是它一直漲一直漲,可是你會錯過,你會你會沒有去看到你沒有打的其他球,可能很多就是你的判斷是對的,還好你沒有打它往下跌。但是一般人不會去注意那個,他就只會,人性的盲點就只會讓你看到說,我錯過的那個大漲沒以前,後來把它甩掉,結果現在它變超漂亮的。你只會記得這個,可是你不會記得可能你前面甩掉的五個,然後就是,幹,還好林北走了。之類的,你就會忘記。所以如果你有這樣子的困擾,我覺得你可以做一個那個交易的紀錄,你可以去寫下說,你每天注意到哪些個股,然後你研究了哪些,那你上了哪些,哪些你沒上。然後你就等一、兩季、三個月、六個月之後,回來驗證,看說是不是你那時候沒上,幹,還好沒上。那當然有一些你會錯過,可是你會可能會很慶幸的發現說,如果當時你全部都買的話,其實你賠的會是比較多的。好,雖然你會上到一些跑車跟火箭,但是可能跟賠的這樣相較之下,你就還是賠。所以要相信自己的選擇,你要相信自己的選擇。

那我記得巴菲特其實有舉過差不多例子,就是說一個打者,那你在棒球場上,你是有一個壓力的,就是你會被三振出局。那在投資裡面,揮棒就等於是投錢下去。那球就是機會。那在投資是唯一一個棒球場,它是不會把你給三振出局的。也就是說今天它就是要丟一萬個好球,你還是可以選擇我都不要打。反正你不打就不會受傷,你就不會出局。那你只要打到你有信心的這顆球,那你就可能就有讓你資產增加或是翻倍的能力。所以還是挑自己有信心的打,然後不要覺得有錯過什麼。大概是這樣子。

然後雖然忠言逆耳,但是我還是要跟大家講,就是如果你四、五月沒有辦法在主動選股裡面獲利的話,我真的覺得四、五月在台股、在美股都是送分題。那如果你真的沒有辦法賺到錢的話,或許你要考慮降低你主動選股的部位。你的 portfolio 裡面可能就留一、兩成去主動選股,那剩下的你就乖乖地去買指數化投資的被動 ETF。或許這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在送分題的狀況都可以選得很差的話,你真的要開始調著你的步調。不是說你要放棄主動選股,就是說你把主動選股的部位降低,測試一下到底行不行。如果真的不行的話,趕快換去這個指數投資的 ETF。那長期下來,長期下來我覺得你還是會勝過那些沒有在理財的、沒有在投資的。那他們可能就只是放定存,或是去買一些儲蓄險,然後自己買什麼都不知道,那或者是持現金的。因為現在我覺得現金的這個價值會持續地再降低,所以你持有現金的話,它就只是那個購買力會慢慢地衰亡。所以你一定要找東西投資。那我還是覺得房地產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所以你才知道為什麼台灣一堆人跑去買房嘛。那你沒有辦法買房地產的,或許你就可以從這個 ETF 的投資下手。那它算是一個相對保守的做法了。那你有在理財的,你應該長久下來還是會贏過那些沒有理財的,所以也不要氣餒。就只是你可能不適合主動選股這個比較困難的、比較艱深的學問。但是你做比較簡單的 ETF,你也不用透過人家的什麼共同基金來管理,你就自己去市場裡面買 ETF,那它的這個費用也低很多,那你還是可以參與到整體市場的報酬。如果說你對股市還是有信心的,你還是可以選擇這樣子做。

好啦,那下個話題就跟大家聊一下 Spotify。我就突然想到我前陣子不是被人家講說是做手嗎?原來盧卡斯就是為了要找聽眾、找一些人家的資料,要找聽眾、找信徒,然後幫忙抬轎。那現在要不要說我來拉 Spotify?要不要說我盧卡斯,然後開始買 Spotify 的股票?這一切的布局都是為了現在要去拉 Spotify?所以有些人想法真的很天真,就井底之蛙,用他自己的這個小小的世界,以為是外面的大千世界。其實台灣我覺得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做到去美股操縱美股這件事情,太困難了,不可能了,那個量體太大了。

那 Spotify 最近漲很多,那甚至它股價動的,我當然很高興。那我也跟大家講過,我應該有花一集有講過,就是 Spotify 它的競爭的優勢在哪?那只是我突然想一件事就是,因為有聽眾私訊我,反正就跟我講說,百靈果有在他們有一集講到你。那其實這件事我知道,因為百靈果凱莉她有在我們的群組裡面直接跟我講說:「我們新的 EP 有點到你,沒有點到你趕快來聽。」跟他們描述:「都把你選好。」然後我就進去聽了。我就聽到他們講說,因為我在節目裡面提到說,我認為這個 Podcast 的數據應該要公開,而且我覺得他們一定會公開。就是包含訂閱數、觀看數這是早晚的問題。現在之所以沒有公開,是因為現在整個 Podcast 的市場太亂了、太散了。有非常多的 hosting、有非常多的 player,然後非常多的這個播放器,那每家都自己的播放器。所以變成因為市場散,所以要做這個統計數據沒有太大的意思,應該可能就是在市場裡面比方說這個 Google Podcast,那可能就是三、四趴的市佔率而已,所以它的這個播放數是多少就不重要,那也沒有人在看。

那我就覺得說,Spotify 現在的動作是要把市場吸過去。好就好比說你現在講影片,我要看影片你要去哪?就說:「我要看 YouTube。」嘛,所以我要看 YouTube 已經形同於我要看影片。那我個人是對於說,未來你會講說,你要聽 Podcast 或是你要聽音樂、你要聽串流音樂,你就會講說:「我要去聽 Spotify。」大家就懂你要去聽 Podcast 加音樂,就是這樣子。那我認為 Spotify 就可以跟 YouTube 一樣,成為一個這個串流的代名詞。YouTube 是影片的串流,那 Spotify 就是音訊的串流。Netflix 就是影集跟電影的串流。類似這樣子。

那我為什麼會講說,資訊要公開?其實那個百靈果節目他們用詞很強烈,不過是他們的風格,他們的風格就是,就是很誇張的這樣,然後就講說:「這個是共產黨左膠的腦袋。」其實這跟左膠的共產黨一點關係都沒有。在那個我們群組裡面,我當下就講說:「你們兩個完全講錯了,想錯了,跟我講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那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說呢?因為他們就認為說,其實你看美國他們的 Podcast 也沒有也沒有公開的數據,可是他們是不是還是照樣發展?當然我當然知道為什麼,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我就是現在可能在 Podcast 裡面接廣告接著最有資源的人之一,我可能就是甚至有可能是接最多的。那在我的狀況之下,我當然明白比方說在美國,你們這些暫時在領頭的這些 Podcast,你有很好的議價能力,所以你當然可以去賺這個資訊不對等的錢。我自己是這個受益人士,我當然知道。那為什麼我還是講說資訊要公開,才有辦法把餅做大?就是因為我覺得 Spotify 一定會這樣做。那在最新的報導,已經驗證了我的說法,就是他們開始會在 Spotify 上面推一系列的廣告措施。反正未來就會變成,你看一下 YouTube,如果你當免費仔的話,你就看廣告。你要當免費仔,你就乖乖看廣告。那如果說你有付費買這個 Premium 的話,你就可以跳過廣告。在 Spotify Music 其實已經是這樣了,如果說你是有付費的,你就沒有廣告,但是如果你是沒有的,那他就會在音樂切換下一首的時候,然後塞廣告給你。那在 Podcast,他們做法會一樣,他會塞廣告。當然你的節目製作者,你還是可以自己去接這種在前面的這種贊助廣告,你還是可以自己接,可是在他們平台上面,他就會幫你塞一些廣告,分潤這個分潤可能對於這些大型的製作人來說,他可能根本不想要這個分潤。但這個分潤從來就目標就不是大型的製作人,在我的看法,我覺得一開始的目標不是這樣。因為大型的製作人有自己的議價能力,你看 Joe Rogan 一個月賺多少錢,他們有自己的議價能力。但是對於小型的創作者,這個太重要了。如果說今天 YouTube 沒有分潤的話,我們現在 YouTube 會少了非常多的多樣性,大家就不會在上面創作,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把這個當一個兼職、當一個興趣來做。很多就是他還是圖一個額外的收入,或是甚至變成一個正職本業的收入。所以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正職的 YouTuber 就是這樣。

那我覺得等到 Spotify,它如果真的可以把 Podcast 的市場吃下來,或說吃下大半。目前看起來,是在一個很好的狀態上面,一直持續的擴張它的市佔率。他如果吃得夠多之後,他就會變成是一個可以提供給上面創作者分潤的一個平台,那就會吸引更多不同類別的創作者上去。因為你要知道,廠商會直接去投廣告的,他不可能去投你後面一個很小眾的,然後給你十萬、二十萬,不可能嘛。那不是代表你的觀眾不值錢,也不是代表說你做的這個項目不精,就只是因為你的量體太小了。我直接投給你並不對。所以他們會選擇去投給 Spotify 的官方,那由官方去選擇你要看到什麼廣告。就像現在我上 YouTube,我看到的廣告就是一堆他們的自製戰略,男人地精,然後被什麼炎醬燒死,不然就是什麼一堆殭屍,從來從去的。因為他知道我喜歡打遊戲嘛,所以他就推這樣的廣告給我。那不同的人去看 YouTube,你看到的廣告都不一樣。就因為他已經鎖定你的類別了,然後他就丟你要的廣告給你。所以未來大家去聽 Spotify 的 Podcast 的時候,應該也會發生一樣的狀況。但是他會丟給你你喜歡的這個音頻的廣告,然後在你聽的 Podcast 的裡面中間幫你插入。

那除此之外,他們推出了一個最新功能,就是在他的播放器的下面。以往你輸入折扣碼,要怎麼樣?就是你要去複製這個折扣碼,然後貼上到網站,然後之後送出,你才有折扣碼。他們現在就是吸睛功能,它做成的就是,它直接把廠商的 LOGO、照片,外加折扣碼,就做在一起,所以我只要點這個,整個直接套用,直接到購物的網站去。那我覺得這一系列的布局,就是為了他要去統一這個 Podcast 的市場。

那我的立場還是一樣,我覺得 Podcast 上面有辦法做的比影片市場大。就好比上個世代的這個電視跟廣播之爭,最終是電視獲勝,我覺得電視還是會獲勝,然後它獲得這個主流的目光,跟大眾的需求是比較多的。所以像現在這個影片跟這個 Podcast 之爭,我覺得 YouTube 他還是會是比較大的市佔率。但是在音頻這部分,它還是有很多的成長空間。即便它沒有辦法做到像視訊這麼大,可是它還是有辦法持續的成長,然後為裡面的創作者、為整個業界帶來很多的獲利。

那根據這個 RIAA,就是美國唱片業協會的資料,其實現在串流市場真的很大。那音樂的串流市場在 2010 年的時候,其實只佔整個唱片業的收入的七趴。那到現在,串流市場已經佔了八十趴,反而是實體的 CD、黑膠那些,已經降到十趴了。所以未來更多這種 streaming 的東西,不然像 Netflix,那當然很多人都在關注的 Disney Plus,或者是 YouTube,或者是這個 Spotify,我認為都是很好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會選擇去投資 Spotify,我不是只有因為自己做 Podcast,那也是看好他的一些布局。那除了上次他簽了 Joe Rogan,他們最新的動作,節目《Call Her Daddy》的其中一個最有名的,這個主持人未來會在 Spotify 上面推出就是關於兩性議題的節目。那其實他的粉絲很多,雖然這個人充滿爭議,但是呢因為他粉絲太多太鐵了,所以他的進來也會讓很多他的支持者,或是說對他感到興趣的,或是就是擺明要黑他的,但是他們也會全部一起進去 Spotify 裡面。那除此之外,他們也簽了 DC 超級英雄,就是未來你可以在 Spotify 上面聽到講故事、在講超級英雄故事的節目,他也把這些 IP 給簽下來。那除此之外,最近甚至已經動作到日本,也跑去日本簽了一些這些所謂的意見領袖、搞笑藝人,把他簽成 Spotify 的專屬節目。所以我覺得未來他真的會把這個市場吃下來,特別是在 Apple 基本上沒有任何動作的狀況之下,Apple 會慢慢流失它的這個 Podcast 的市佔率,然後跑到 Spotify 上去。那到 Spotify 上去之後,他可以把量體做大之後,他就可以開始非常認真的推這個廣告分潤的模式。那對於 Spotify 這樣公司來說,他就可以開始賺廣告的費用,就是對於他的營收一定有所挹注。那對於創作者來說,你知道在這邊創作,你會有分潤,所以就會變成你可能未來上傳 YouTube 之外,你也會上傳 Spotify。所以是長這樣。這跟什麼他媽的共產黨什麼價格公開那一點關係又沒有。他們講的是上個世代的東西,就是說,確實現在美國那些人他們也沒有公開數據,還不是可以賺錢。確實,但是現在是全世界要動起來,也就是 Spotify 帶領一個新的風潮,那這新的風潮呢,就是把它做向分潤機制這塊,讓沒有辦法、沒有議價能力的人,你還是有辦法在這邊獲利,你還是有辦法在這邊創作。所以整個故事是長這樣,跟大家講一下。

好啦,那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一下 QA 的部分。好,那就首先第一位,這個 Ezra Tan iPhone,他說五星吹爆我愛《股癌》。聽說欸大有的是每天都要刷新聞,想知道欸大有沒有推薦一些立場比較不偏頗的媒體,國內國外都可以,實在不想被一堆報導明顯不中立的資訊給影響。感謝欸大,吹捧、吹捧、吹捧、吹捧、吹捧。好那當然啦,台灣的話,你就知道嘛,台灣的光譜兩極是什麼?就中時跟三立自由嘛,所以這個就不要看。然後在美國報導兩極是什麼?就是 CNN 跟 Fox News,那這個就不要看。那你避開這種偏頗的媒體之後,你吃到的東西是比較營養的,不是說就一定是對的,但至少是比較營養的。所以在美國的話,我覺得選擇 CNBC 跟彭博,這個我還蠻喜歡看的。那我也會看一些這個華爾街日報。那其實我老實講,現在在做這種知識轉移的人一大堆。就是其實你在我們社團裡面應該要知道,有很多是你根本其實根本不用去看報導,就有人會把你轉出來。那中國也有這樣子的一些,所謂的什麼微信的公眾號,就是他會去統整各家的新聞,然後列給你。那反正對於新聞就是一個觀念,就是最快的新聞,這個可能都有坑。那種搶快的新聞很多時候會踩到雷,那你也不需要搶快。那我也跟大家強調過很多次,就是那種投資的事情,你不用因為馬上看了一個新聞就動作,你還是要得看後續市場的反應。所以你不要搶快的話,基本上資訊都是可以吃的。

好,下面在這邊這個 Shihpalii Zhenghe,他說 ETF 標的選擇。想請問主委美國的 ETF AOA 和 CROG 這兩支標的的看法。那後面那個 CROG 我就沒有那麼熟了,那應該是公債的 ETF,那我對於這個債券其實是沒有特別打顯去。那你講的這個 AOA,它一般會跟另外一支 ETF 相比,就是 AOR、AOM、AOK。那分別就是不同的股債比,那 AOA 算是比較積極一點,比較激進一點的,因為股債比較多。一般來說,股債比較多的風險就是稍微大,那報酬也會比較大一點,一般來說是這樣。所以 AOA 我沒記錯的股債比是八比二,那一路到最後面的那個 AOK 就變成三比七。就是這個債的比例是比較高的。那我個人是覺得這樣子的東西,它就是幫你配好,股債配置直接幫你配好。那它是一種選擇。那其實老實講,你知道這邊是如果我們不到答案的,因為我不會報牌給你,我就只能告訴你這個每個東西的好跟壞是長什麼樣子。那對我來說,我不會選擇這樣的東西,因為我自己有本事自己去配。但是如果說,你沒有本事去配的,那你想要懶懶的做的話,你要做的第一個做法是,你先去把它過往的這個報酬率、年化報酬率抓出來看。然後你要去研究一下它的費用,費用要研究一下。確認之後,自己回測看看,如果說你是過去幾年就是每一季投入的話,那報酬率是什麼樣?測試之後覺得不錯的話,那再來考慮買進。還是要自己去測看看。

下面一位,這個 X-Vayer G-Me 說超越五星的好節目,五星花吹。自從聽了欸大的 Podcast,感覺身體健康,頭腦也清楚了許多。所以喜歡你中肯的評論,不假掰、不做作。上次聽欸大說百靈果不錯後,也去聽了一集,但發現左膠也很亂,確實不適合我。希望欸大快點錄新 Podcast,每次聽完一集都要等好久,一直重複聽到快會背了。感謝欸大豐富的精神世界。感謝你的吹捧。其實百靈果也不是真正的什麼左膠,那真正的左膠我覺得他們是不會被大家認同的,就是那種左膠誤國,這個我發現大家都已經注意到這個現象。然後美國在左膠跑去當媽媽的,西雅圖在那個市政廳前面要建國的,結果他們他們幹的地幹的事是什麼?蓋牆壁。你們平常那邊酸川普,然後川普就馬上在推特就是笑他們:「你看我做的才是對的,你看你們也在蓋圍牆。」所以其實左膠很多時候是這樣,他們就是活在一個自己的世界裡面,一切都是理想化,沒有任何的實現、沒有任何的執行辦法,反正就是它媽媽的賣夢、講夢想。那我個人覺得百靈果它不會是左膠,雖然我知道很多人很多時候講他們這個腦袋是左膠這樣,但是他們沒有那麼嚴重。那他們也花了很多時間在教育他們自己的聽眾,不過他們的聽眾跟他們的風格確實跟我來看,嚴格上說起來,是在光譜的兩側。所以你會看到我上次去他們那邊訪問,雖然下面有很多吹捧,但是其實攻擊我的不少。那 YouTube 都會把它放到最後面,你看到很多罵我的真的是往死裡罵,有些連我是客家人背景都可以罵到。他罵客家人是怎麼?社會底層、社會毒瘤,六十歲的。但是我沒有講完的是,你知道我有一半是閩南人嗎?我是你那一派的,所以你罵爽。但其實這種東西我不是特別在意,你也知道很多在網路上發洩的,就是現實中過得他媽的很悲催的才會這樣。你日子過好好的,你會想到每天上網嗆人?像我就不會想到上網嗆人。所以算了,那就是每個人的那個風格跟光譜不一樣,那你就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就好了。那偶爾還是要踏出同溫層,去聽一下別人的聲音是怎麼樣。

好,下面這一位,他是這個 Lang Wang 0715,他說五星吹捧吹起來,股癌大 aka 苗栗三下智久。小弟現在因為出差在上海隔離,看到三峽大壩潰堤的新聞,有時候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該逃走。我想請教一下,在投資過程中,一定要從各種渠道收集資訊,要怎麼樣才能有效辨別真假資訊?除了回測之外,(括號有認真聽,畢竟各個渠道未必有足夠多的資訊可以回測,或者回測的資訊真假參半)。最後股癌大會考慮出邪(寫)真集嗎?你出我買爆,該要跟我啊(阿)小。好,首先,之後這個三峽大壩潰堤新聞我看了很多,那你自己覺得不安全就跑。你知道我的節目就是從來我不會告訴你一定要怎麼走,我一直在跟你們講說,是我會走。你知道我看到這樣新聞,我關於是真是假,我都先請個長假先離開。幹,如果真的是潰堤怎麼辦?但是我覺得你知道中國毀滅論的東西很常聽到,很常聽到一些很誇張的,就是這邊要死了,那邊要死了。那確實他們也真的死很多人。只是你遇到狀況的時候,你就趨吉避凶,是我管你這個消息是真是假,我就先趨吉避凶,我會這樣做。那你下面講說這個收集資訊,有可能會收集到真的或假,這太常見了。所以你要有判讀的能力。以現在一個最新的案子,就是蘋果它現在要做 ARM 的架構,他們從 Intel 的 x86 跳 ARM。這件事 PowerPC,然後跳 x86,然後跳 ARM。那跳 ARM 很多人講說台積電受惠,台積電受惠。那你聽到這消息,你要怎麼說它是真是假?幹,它真是真是假?我覺得也不重要,如果真的有受惠或是沒有受惠,那又怎麼樣?反正重點大家看著什麼?就是台積電股價會不會漲?講現實一點就是這樣。所以我們還是回市場為依歸,就是你看到的所有消息,如果你是有在做投資的,你就以市場走勢為依歸,你聽到不管好或是壞,先去看市場,那我覺得它會對你的判斷有更深一層的這個加成跟保護。

好,下面這個 VikiViki 說五星吹捧股癌大,每天都在等你的新節目上線。想請問欸大,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市場派還是公司派?公司持股比例多少算是公司派?抑或是外資持股比例多少算是市場派?首先,這個不一定要是外資才是市場派。就是說你在市場上你是大股東,你持有的股票很多,一般就可以被算是市場派。那一般你會這樣分派的時候就在講要爭權的時候,平常你不會這樣分,平常就只是公司派,然後大股東,就這樣。那是要爭權的時候就這樣分。那你說外資這部分,還要提醒你,就是很多外資是假外資。在台股有超多的假外資,就是它是用外資的帳號去買,但是其實它就是台灣人。那公司的持股比例多少算是公司派不一定。有些公司他們自己買很多股票,經營人買很多股票,有些經營人自己就沒什麼股票,然後等到公司要給人家搶的時候就出來哀,出來哀就不公平。那當然那你自己的公司你又怎麼不買多一點持股來保護自己的公司?所以很多時候就有這種很諷刺的狀況。但是公司派跟市場派一般只有在這種爭權奪利的時候才會浮現出來。

NnNnNn NnNnNn 說想請問欸大對於 Shopify 的看法,他說自從四月開始知道股癌後,沒有一集不漏接的鐵粉,也持續不斷的推薦周邊人加入欸細胞的行列,五星推爆花吹。想請問股癌對於 Shopify 號稱電商界的特斯拉有什麼樣的看法?感謝主委開示。Shopify 呢,這家公司當然它現在就很規模,它主要跟 Facebook 合作之外,最新也跟 Walmart,然後要一起來推這個線上購物平台 Marketplace。那除此之外,這個 Shopify 呢,它也是在全世界市佔的大概二十趴的一個線上的電商,算是最熱門的電商之一。那它本身的特色呢,就是非常容易,非常容易使用,對於任何小白來說都很好上手這樣。那很多東西都很好。但是當然,事後再看它的營收驗證。那目前就是先炒一波題材,先炒一波再說。所以對於這樣的股票,其實你要先去算,就是它未來預計可以帶來多少的現金,然後你去轉換算一下說那目前現價值多少,看你待什麼樣的公司。但是如果你在車上的,就不要想太多,就抱好抱滿就對了。

好,下面一位,這個 Yvonne 說五星吹捧到不行,謝謝股癌的分享。在車上聽的時候,太太還會說:「小孩子在場,這個人會不會語助詞太多?要不要換別的?」我照聽不誤。然後好幾個 emoji。你要不起小聲一點。然後就好幾個 emoji。你說的對,你知道其實一開始不是很多人會講說,股癌為什麼我這麼多語助詞?其實我覺得語助詞真的還好。看你們有沒有要不要去聽百靈果?你要去聽一下台通,你就會發現說,是不是大家就是喜歡這樣講。我也沒有刻意,反正我講話方式就這樣。但你也發現其實有語助詞的頻道,當然真的太多了。我是台灣的比較特別。我真的覺得是台灣的比較特別。我每次在看國外我喜歡看的脫口秀、我喜歡看的、我喜歡聽的 Podcast,除了那種真的很文謅謅、很學術的,那如果是比較生活化的,基本上語助詞就是他們的表達方式的一種。那我覺得,你知道,我也不會去選,有些人講話很無聊,雖然他們沒有任何語助詞,可是那講話超無聊。但我也不會去抱怨他,因為每個人有自己講話的方式。但是如果太太不喜歡,聽太太就對了。不要因為我跟太太吵架,這太不值得了。下次如果播我的,然後你太太說:「小孩子旁邊。」就說:「乖乖。」然後直接把那個節目關掉。我覺得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好啦,下面這個股海菜雞,五星花吹,股海股海的第一。自從聽了股癌的 Podcast 之後,操作方式有一些改變,獲利能力開始改善,但風險管理進步多少沒有辦法立竿見影,至少觀念慢慢成形。欸大今天在 Telegram 分享的凌華,錯過加溫之後,為何沒有照自己講的順勢操作嘗試進場呢?想從當中做一些學習。對嘛,沒錯,我跟大家分享過,我也提過我對漲單示範給大家看,如果是我為什麼買?那我貼那對漲單,忘記是買哪一個,反正是台股。我的買法,就是如果有漲,我就一路往上買。但是像凌華這個案例,我剛好前面有講到,這集剛好有講到,就是說,它就是在我選股裡面,比方說二十檔我想到這個月買進的,那我可能挑了五檔。後面十五檔我就不買了。那這種不買的,如果後來看到它漲的話,我基本上就還是不會買。我會去追的,就是比方說,我這個二十檔選出來的五檔,五檔有漲的,我就去持續的,它再漲我就一直加。但是被我放棄掉的,我一般就不會追,就是默視它離開,跟它說誰又拿了這樣。那其實我在這個 Telegram 的群組也分享過,特斯拉呢,我之前操作過一波。那只是新的一波,那時候是在七百多、八百的時候,我要買的那天,我跟大家講,我不是在那邊立一個 flag 跟他說:「幹,有本事就今天漲,今天會是我的買點。」那有本事就今天漲,漲了之後我就默守,因為我也不能怎麼辦。結果後來就漲了,就從八百一路漲漲到一千多塊。那有時候就這樣子,就是你看,那你看對了,可是你會有看錯的時候。反正你就挑有把握的打,你不可能每一個球都打。那如果說是已經上車的,這個才會去考慮加碼的部分。沒有上車的我就我就不會考慮要加碼了。因為基本部位的建立很重要。那個部位千萬不要搞到頭重腳輕,就是在相對高點的時候,雖然你不知道會漲多高,但是以目前的相對高點,你絕對不要砸超重的部位在裡面,你應該是慢慢地加上去。那如果真的錯過的話呢,我就會選擇放棄。反正永遠都有好機會。真的永遠都有好機會。你不要急著就是每一個都要打。

好,那就最後一位。最後一位,那這一位,他前面是五星花吹,吹的蠻兇的。ABHGJ 他講說:「今天去銀行處理一些資金,因它行員力推新加坡房地產投資。我回復:不容易是,我不碰我不懂的東西。感謝股癌大讓我了解自己適合何種投資方式,並且確定自己能夠承受多少風險。非常感謝。」看到這樣的留言,我心就安了。沒錯,人家推你你不了解的東西,你可以先跟他說:「好,沒關係,你先講給我聽。」聽看看。但是你要記得一個核心,就是你聽得聽不懂,或覺得有問題,你就不要碰。千萬不要碰你聽不懂的東西。如果說,你覺得有一些疑義想要去釋疑的話,你要嘛問他,然後要嘛像我們家 Telegram 群組就不錯嘛,就進去裡面問問大家的意見。其實很多人都是在裡面被打醒的,一問然後就馬上給你他嗆了:「那是什麼爛東西!」就醒來了。還是需要一些討論,還是需要社群的幫忙。我很慶幸可以帶給你這些觀念。好,那我們下週再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