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490:🐛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NordVPN 贊助。
想看最新的美劇、日劇或歐洲獨立電影嗎?只要輕鬆點一下就可以快速切換 IP 位置,享受更多跨區追劇和電影的樂趣。NordVPN 的 Threat Protection 功能讓你好安心,它可以阻絕惡意軟體、釣魚網站,甚至討人厭的彈出式廣告。全球六十個國家都有伺服器,提供穩定快速的連線品質,無論你是旅行、出差還是遠端辦公,都可以享受到最優質的 VPN 服務。
身為 NordVPN 的忠實用戶,我超愛利用它來跨區閱讀和看影片。此外,像是一些 AI 的網站跟軟體,因為在一些區域它會鎖起來,也能夠靠 NordVPN 來解決。那如果你是愛好旅遊的人,你更需要 NordVPN,很多公共 Wi-Fi 網路安全性不高,用 VPN 來保護你的個人資料必不可少。在飯店或是咖啡廳連接 Wi-Fi,也可以使用 VPN 來保護連線安全,避免資料外洩。而且你還可以在不同的國家跨區回台灣,使用熟悉的網路和服務設定,造訪平常習慣瀏覽的網頁。
立即搜尋 NordVPN.com/Gooaye 或在結帳時輸入股癌的優惠碼「Gooaye」,就可以享受超值優惠,購買兩年方案加贈四個月,一個月只要一杯咖啡的價格就可以取得 VPN 服務。而且 NordVPN 還提供了 30 天的試用期,不滿意可以隨時取消退費,完全零風險。趕快行動吧!保護你的網路安全,享受更自由的網路生活,就從今天開始。
***
最近開始了一個新的生活模式,就是多了一個類似學徒的角色在身邊。其實是家裡面的一位成員,就姑且先把他稱為 A。A 本來在海外工作,但現在回來台灣,在等待下一個工作的時間點到來之前,有一個兩三個月的空窗期。
因為我兒子很喜歡 A,還整天想說:「我要跟 A 玩」、「我要 A 來在我下課」。他把其他人都認為是大人,可是把 A 認為是他的朋友,所以我覺得還滿特別的。那我想一想我就說,不然你現在也幫我工作好了,順便學一點股票也很好,這個東西你未來可能用得到。
其實到現在這個階段,我比較不會想要去強推任何人自己的價值觀,或是覺得很讚的東西,例如我覺得比較好的賺錢方式、比較好的生活型態,跟一些什麼收藏、興趣,都不會想要強推別人。反正就做好自己的事情,你可以給別人一點參考,說「我這邊有一條路你可以試試看」,可是就不會想要去推他。所以我還是跟他講說,如果說你兩、三個月之後,還是覺得你可能想要去做你原本規劃的工作,那你就去吧。當然我自己是覺得,你幫我工作,或是你從這邊學到的東西,應該會更好用,但我會讓你自己去做選擇。
於是我們就從上禮拜一開始,過去這五天,我覺得有些人學習能力真的很不錯,他上手的速度非常快。從禮拜一一開始,我跟他說:「你明天幫我下單什麼東西,價格要掛在兩個地方。」因為我自己本身是不喜歡掛在左邊的買盤,我都是掛賣盤,但我跟他說可以直接掛在賣三、賣四之間,你看盤中搓合那個位置,掛那個地方你一定會買到。
他一開始還搞不太清楚狀況,不知道怎麼樣按買或賣,不知道是要按現股還是要按零股,也不知道張數是要填 1 還是要填 1000。因為我跟他講說,台灣的一張是一千股的意思,然後他以為說那他就要點一千。我說不一樣,美股是這樣子點,台股就是有分現股跟零股。那如果你是買整張的,按 1 就等於是一千股了;按零股的話,一千股就等於是一張。類似這樣,一些觀念要跟他疏通一下。
所以一開始我當然也是有一點緊張,很怕他會不會亂按,所以背後會監控他一下,看一下下單的回報。那發現他其實第一次嘗試就弄得還蠻不錯,之後一路到禮拜五,大概下了快要十筆單,就讓他持續下去下單,買我自己本身正在看的東西,或是有一些是比較偏向常見的不會動的,就讓他買了放著;有一些是比較偏短線的,就示範給他看說這個買上去之後,假設遇到什麼隔日沖進來,或是說當沖量怎麼樣洗,大概會怎麼樣走。
同時在盤後的時間,也就會跟他講說,你去幫我看一些資料,就是我們可能平常在盤中,或是我們在產業研調的時候會拿到的資料。這些資料你要去做一個判斷,去算一下說你覺得它在今年跟明年的展望會怎麼樣。同時我們算出一筆 EPS 之後,我們還要知道我們的本益比要給幾倍。你可以參考一下可能過去一段時間它的本益比是多少,用這個當成是一個 reference。但如果說它有一個新的催化劑、新的題材,比方說它可能本來在做 ABC 業務,然後突然做一個 D 業務,而且這個 D 業務還是市場上很夯的東西,那過去的本益比可能睡在 15 到 20 倍,那現在你當然就可以給他 25 倍,因為他有一個新的東西。這個新的東西因為沒有人知道它到底可以帶多少的營收跟獲利,所以它有想像空間,股價可以噴高一點,我們的 TP 就可以射得高一點。
其實我發現在跟他溝通的過程之中,會瞭解到為什麼股票其實還蠻難的,因為它有太多彈性的空間。因為大家在學習的時候,其實我們被訓練,特別是亞洲教育,就是會告訴你事情都有標準答案。像很多老師會叫你寫申論題,申論題理論上就是要讓你說,反正你只要論理是有依據的,就 OK 的,各式各樣的想法或判斷應該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可是我發現很多老師他要的答案……我想是我們當時學習的時候,不知道現在老師有沒有改變,他要的就是固定答案,不可以給你跳出箱子裡面的選項,他無法接受,他要你每個都長得一樣。所以最後面這些畢業生出來,就像是架上的量產 PVC 公仔一樣,每個人都長得一樣,都被老師磨成一樣的形狀。
可是在這個股票市場裡面,你會發現它有很多的變數。我跟他講說,你知道這 EPS 每個人估出來都不一樣。因為我最近在弄的一些股票,像是任天堂,像未來概念股,我弄的東西其實滿廣的,像是裡面的感測 IC、新增的方向 IC,這些東西其實都是我在市場上正在操作的東西。那我就跟他講,其實這個價格每個人估出來真的都不一樣,有人覺得這一顆是兩美元,有人覺得是一美元,有人覺得是 0.5 美元。毛利的部分,有人覺得第一代跟第二代比起來,可能會從 40% 上升到 60%,可是實際上,我覺得毛利用比較保守的角度去估應該 40%。你就發現它之間的變數太多了,從它的 ASP,到它的毛利、淨利,然後到最後面算出來的 EPS,你要給它一個 P/E ratio,其實每個人給的數字都不一樣。
所以它看起來像是一個科學的過程,有很多的算數學跟考究、考察,可是最後面你要給它一個藝術的評價,到底該給幾倍評價?我覺得這個比較偏向藝術性的東西。因為如果你給它很科學的話,說過去可能是 15 到 20 倍,所以他 20 倍你就賣掉,其實這樣子在過去的歷程上,你會錯過非常多的飆股。很多飆股射出去的時候,都是已經遠超它的本益比上緣,就直接射走了。當然你可以講說,我就賺我有把握的這一段就好,可是就我自己的經驗,最賺錢的很多時候是那個想像噴發的時候,動能派開始大量進駐、大量隔日沖進來換手的時候。
所以我跟他講,我們除了去算這些基本面之外,其實技術面對我們來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我才開始教他說,你要看均線這個東西,如果說碰到有上去的話,代表這個地方是個有效支撐,就大家有共識。市場上可能越多人在看的指標,有時候會很有效,因為大家都會很相信這個指標,所以這個指標會冥冥中變成是有某個力道在,不管是壓力、不管是支撐。
再來,如果說一個股票的狀況很好,像我跟他講說自己有些東西我很看好,可是它沒有發動,所以我不會去加。他就想說,奇怪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像這個正在發動中的東西一直在狂噴,為什麼你不要把錢全部都丟過來?為什麼你還是要買一些在地上蹲的東西?這時候我就要跟他解釋說,因為我最早的交易幾乎全部都是偏向右側交易,那之後我發現左側交易,有時候你就要等一下,但是它真的噴發的時候,其實你可以抱得很穩。右側交易滿多時候是可能跌破、一個吞噬、一個破支撐,你就全部砍掉嘛。因為你知道這個上上下下已經有很多人在上面,你怕被人家坑殺。可是左側的東西,因為你蹲得夠久、研究得夠久,所以某種程度上,因為信念的加持,左側買的東西往往可以讓你吃到更大的一個波段,甚至是整波的漲幅,然後到幾年之後你都還抱著,類似很多美國的持股這樣子。兩者之間的差別,其實在跟他對話過程之中,我發現有很多的拉扯,就是我們真的是一直在一個發散收斂、發散收斂的循環。
可能你今天學了 A 學派的東西,然後後來發現 B 學派的東西不錯,可是後面發現 B 學派的東西走到某個極端,也會遇到一些障礙,所以你又慢慢地拉回 A 學派,甚至是開發出一個直線的 C 學派、D 學派。然後後面其實你就是一個把各方東西都摻進來的綜合體,可是你很難去訴說你的絕對準則在哪,甚至你多了非常多的彈性空間。
就像我跟他講,我會怎麼樣選這些公司,因為它有什麼樣的故事性跟題材在未來,然後他現在本業的 EPS 跟 P/E ratio 地板是在哪,所以在這個地方我一定是無腦亂買的,然後等到上去之後我甚至還會去追。你就發現你跟他講過程之中,有時候你好像在自我矛盾,這支標的可以這樣做,那為什麼另外一支標的你不能這樣做?可是你很難去說明說,我不知道怎麼樣跟你講。
就像說,任天堂 Switch 跟 PS5 到底哪一個是比較好的機子?以前可能有些人會講說:「媽的我跟你講,任天堂就是比較好,因為它的遊戲就是很屌的獨占大作,是居家旅行必備良藥。」那有些人會講說:「任天堂是小朋友的遊戲機,PS5 才是真正好的遊戲機,因為它有很多 3A、極高畫質的大作。任天堂的機子根本都是用成熟製程,他媽爛貨。」所以它的畫質表現什麼都沒有 PS5 好,PS5 才是 state of the art,才是真正一個遊戲家機該有的表現。可是最後面你會發現說,我們是成年人,我們不做選擇,我們全都要。所以任天堂跟 PS5 我都要。既然我都要的話,那我就問你,如果要去做下注,那到底該怎麼下?
所以會變成因為你沒有辦法把每件事情都很絕對的講說一定會怎麼樣,而是看狀況。我今天如果是帶著小孩的話,我就覺得任天堂比較好;我今天如果是跟我的哥們在玩的話,我就覺得是 PS5 比較好。所以它會有太多的彈性,可能會因為當下的一個感受、市場的環境,甚至是你今天早上有沒有拉屎,心情很好,你就會往比較快樂、比較陽光、比較小花小草的方向去走。可是如果今天心情都悶悶的,然後又很想要舒壓,你就想要去走到陰鬱的角落,然後找個東西亂揮拳,所以你做出來的判斷完全不一樣。
我發現我在跟這位 A 在溝通我怎麼樣去做這些判斷跟選擇的時候,我發現我有蠻多的一些自我矛盾。但是有趣的地方是,我很明確的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自我矛盾出現。其實在我看來,我不會覺得是矛盾,我只知道別人聽會覺得你好像有點矛盾,但我其實是很清楚,這個不是矛盾,這是某種程度的看人出菜。
因為就像說,我們可能對世間的人事物都會有一種準則,我們知道要怎麼樣去面對人,知道我們的界線在哪。可是當今天對方是一個家人的時候,你的這個界線是不是就有可能會鬆動?那或者說對方是一個正妹的時候,是不是你的界線也可能會改變?你本來說我一定會踩死這條界線,女人不要干擾我,可是對方如果說奶太大的話,你可能這個界線就退讓了嘛。所以你很難去跟人家說明,如果說我要把它變成是教條式去教育人家,你很難跟她講這之間的差異在哪。
所以最後面得出的結論是,我沒有必要跟她講為什麼我會這樣子判斷,我只要讓她知道說我會這樣子判斷。同時我要跟她講,未來有一天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一定會有一樣的這種糾結出現,就是我到底該怎麼樣去做決定?我已經有很多學術上的技能,已經在算數學、科學、估值這部分有所認知,只是在下判斷的時候,你還會發現它有很多彈性的空間。
這個彈性的空間很有趣,就像我問你,Intel 的 CPU 跟 AMD 的 CPU 哪個比較好?你發現這是一個大哉問,很難去講說哪一個 CPU 是絕對的比較好,對不對?因為每個人的選項其實是不一樣的,需求也不一樣。但這其實會影響到你很多後續的發展。最後面甚至會發現,我覺得眼光是超級重要的一個東西,那眼光這種東西是很難用一些數據,或是說量化的方式去刷出說,你該怎麼樣做出一個判斷,這個判斷才是證明你有好眼光。很難說,有時候可能在短線看起來是不好的眼光,可是長線它變成是一個好的眼光。
所以講到最後的結論就是認為,其實生命中真的有很多的隨機性,那我們滿多可以成功的人,其實都是幸運的一個產物。當然也不要把它完全歸咎於是說就只有靠賽、很幸運,就只是你可能剛好你的選擇的方向跟判斷的東西,是符合現在這種資金跟資本會喜歡追逐的東西,所以你就是賺得比較多錢。但是不代表另外一個做另外一個選擇的人,他可能在判斷上或是眼光是不行的,沒有,就是可能現在的世界不適合他,說不定五年之後就是換到他的世界。
所以最後面我就讓這位 A 跟著我去做一些學習,在一些標的上面,讓他見識一下這個在股票市場裡面衝殺是長得怎麼樣子。他其實也滿震撼,他說他沒有看過股票是這樣做的,他一直以為……因為他會看他家人在弄股票,他的兄弟姐妹在按股票,然後他發現就是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我跟他說,因為這是一份工作,這其實是一份工作,然後它其實是非常非常激烈的。像可能在盤中的時候,就跟他講說這個地方敲敲敲敲,這個地方一定要把它撐住,要把它推上去。我一推之後,你等一下隔日沖就要進來了,然後後來隔日沖進來,啪打上去,然後嚇到他說你怎麼知道會這樣?我說我剛剛也不知道。那後面其實我也跟他講另外一個東西,這個地方應該會怎麼樣,結果沒有發生。對啊,你不可能每次都猜中,可是我們大概會知道勝率高的地方在哪,那其實我們就盡量讓自己待在勝率高的地方。
很多地方其實很難說,就像可能我在……因為他禮拜一才開始上工,然後在上禮拜我跟他講一些東西說這個超好,可是在過去一個禮拜,這個東西狂噴。然後他跟我講說,這個東西現在看起來是被買單了,那也繼續噴,那是不是我們可能要在那邊加更多部位?這時候我反而跟他說,我覺得要下車了,我覺得這要減碼。因為我開始注意到我身邊很多同業在講這件事情,所以代表這個車子會變擁擠。然後他還聽不懂什麼叫擁擠,那不是越多人共襄盛舉越好嗎?
我跟他說,以前如果是在規模沒有到現在這個程度,是以前的十分之一的話,對,當時你的朋友全在講是共襄盛舉,可能代表這個東西開始有越來越多人關注。可是到現在這個規模就會變成,當我身邊的人在共襄盛舉的時候,其實就代表市場的大資金絕大多數都已經上車了。那些人上車之後,他們後面都是要下車的,所以下車潮會很可怕,大家都要趕快跑。那總是有人來買單,這一個飯局經營了很久,最後面總是要有人進來買單的。那是誰會來買單?不知道,可能是一些散戶,可能是一些 ETF 的買盤,有些人可能就是拉到某個地方準備出貨給 MSCI 等等的,都有。
我跟他說完這一層關係之後,就告訴他說,當這個地方我們覺得它的風險能報酬已經沒有這麼甜的時候,我們可能就去降低它,然後換到別的地方。可是同時在講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又很怕說那它會不會被我訓練成一個很短線的短線仔,那我自己本身對很短線的短線仔比較沒有好感,我會覺得他應該還是要以基本面作為一個認識的核心。但同時因為我剛剛前面講,你最後面發現你不會喜歡再去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在別人身上,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我會繼續觀察。
如果我發現他可能真的比較喜歡去做那種很短線,甚至他後面也開始產生一些問題。像在禮拜五的時候他就問我說,那既然這些東西都是有動能,你就視為說是有反應,開始在被市場買單的話,那為什麼不要東西都等到有反應、被市場買單的時候再來買?其實這是很多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開始產生的一個問題,他可能開始發現這種動能的美好之後,就一頭栽進去動能裡面,可是卻發現動能裡面有很多坑殺的契機,外加動能的東西其實往往你都不敢壓大。不敢壓大,你可能也很難賺到很多錢。你說報酬率 80%,啊你壓多少?兩趴,沒有鳥用啊。報酬率 50%,啊你壓多少?你壓 60%,幹那你賺爛了嘛。
所以怎麼講,它有太多的排列組合跟可能性在背後,可能是需要很多時間去消化。但是我覺得以一個禮aben,讓這位 A 可以理解到這樣一個程度,並且開始做出一些讓我看到會心一笑的判斷,因為我以為你可能要花一個月才學得會,那你現在就學會,我覺得是挺好的一個體驗。當然我認為我在後面應該不會想要再帶人或什麼的,我還是喜歡單純的生活。只是因為這一次的契機,剛好家人要等工作,在過程之中去帶他,其實我覺得某種程度上,就是當你在給別人一個釣竿的時候,你好像也幫自己釐清了很多事情。
這就像是我那時候跟大家講到 Yes Man 運動的感覺,就是你本來不是很想要出門,但是你逼自己可能一個月要出去幾次,這幾次有些會讓你失望,可是有些真的會為你帶來很多你想不到的收穫。你想不到的是,你本來以為你類似是要給一個人釣竿、要教他東西,結果他的一切疑問反而是教了你一些東西。我就想到馬斯克的一個影片,他帶一個 YouTuber 去看他的火箭,YouTuber 就問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來得太突然,讓他稍微思考一下說,我們的設計應該可以這樣子改。就人家只是隨口問一個問題,可是他本來也可能今天去看這個火箭,是「我要導覽你」,結果沒有,反而是你給我一些 input,讓我想事情。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還算滿好的體驗,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
這個禮拜是一個很密集的央行動作。首先是[聽不清楚]它降了兩碼,那這個兩碼算是市場預期的範圍內,你從那個債券沒有去按照相對的方向反應就知道,大家已經去 pricing 這件事情。在市場上,我們的結論就是這是一個 risk-on 的時刻,反正訊號已經給出來了,要放水了。這個放水的影響當然會在後面才會慢慢出來,但是我們一定就會先針對風險資產去加更多的部位跟槓桿。
其實我本來是用 1.6 倍一路打下去,但我得老實講,就是我在那個[聽不清楚]講話前我還是被嚇到,因為我身邊太多朋友在減碼,我也跟著減碼,雖然減碼做得有點後悔,但是在隔天就直接把它加回去、打回去,維持這樣的狀態。現在市場上也開始越來越多那種小型的題材跟主流已經出來,所以其實還蠻好做的,過去我覺得是蠻好做的一個禮拜,非常幸福的一個禮拜。接下來就持續觀察後面的一些發展,但是像現在這樣的發展樣態是我們會喜歡的。
再回到台灣的話,台灣的央行動作就是針對房市想去做更多的限制,第七波的打房行動已經出來,後面可能還有第八波。這次第七波的打房行動,其實相關的舉措是屬於比較嚴厲的,所以我認為應該會還蠻有效果的。首先會看到就是成交量先縮掉,你說價格崩掉應該不會馬上發生,但成交量先縮掉應該是立刻會發生的事情。過去可能帶看片的一些房仲業,可能我才會說比較辛苦,因為案量就會減少,所以他們一定會受到蠻多的影響。
我自己本身是非常喜歡央行這樣的作為,雖然我們自己本身都是資本圈的一些從業人員跟工作者,但是我自己還是覺得有差距。就是去買股票的人、去做股票的人,跟去狂飆房地產,然後退租去再倒給別人的,我覺得有很大的一個差距。雖然講這個可能有些人會認為說:「媽的你們還不是在做一樣的事情?」我就覺得不一樣,因為股票你不買你不會死啊,可是房地產雖然你現在不買也不會死,但房地產它真的是根深蒂固在很多人心中,他就覺得他想要有自己的一個家。
我自己本身曾經也是那樣子的人,在大學畢業的時候,那時候的絕望感真的是非常的強烈。因為你看到當時的房子,當然現在房子又漲更貴,可是當時其實你用可能你大學畢業的一個薪資,就是你的學長姐大概拿多少,你就會算嘛,你一算你就是覺得,幹,我怎麼可能買得起這個房子?我怎麼可能買得起?就非常絕望。那你隨著幾年的工作,慢慢大家都會成家立業,不過你還是會知道說有很多可能甚至是比你聰明、比你強大的人,他們努力了很久,可是這個對他來講是一個他一生的執念,然後他想做可是又做不了。那好不容易真的可以做了,真的買了,可是又買在一個水岸第一排,因為每個地方漲到被推高高。
就像是我在我家可以看到那個艾司摩爾的工地,林口的工地在那邊弄,那艾司摩爾根本就還沒有要進來,那些人都不知道自己要進來,林口的房價已經噴到一坪八十在等你了,你不覺得很靠北嗎?就是你很難理解,他只是想要有一個地方住,然後媽的一坪八十。有些人想說不爽不要住,你就去外圍。其實有很多時候我在網上看到這種講話很嗆的,都想說你是有多屌?你身家是有幾個億是不是?你家是有很多房子?不然你講話怎麼這麼屌?然後點進去看就說,幹你也只是買了一個他媽垃圾地方的中古屋,你怎麼會好像自己變成那種很大的資本家,然後去嘴其他的勞工?我想說我不知道,我就覺得世界很瘋狂。
其實我會覺得央行去做這樣子的控管是好的原因,因為這個真的是很多人的一個夢想,就是他就只是想要有自己的房子。所以你想說你可以住遠一點,就是一樣,我們不要一直去講這種去……怎麼講,就好像說媽的我上超右派,我超懂資本,就很多人講話太多是這樣,我現在越看越反感。所以有時候我會覺得,這個左右是要有平衡的。那種很右的人,有時候看起來也是非常令人不舒服。
你就知道說,當這個房地產價格是高到讓這些人覺得他對未來是充滿絕望的時候,世界上很多地方已經演給你看,他們就開始躺平,他們就不要認真上班,那也不要加班。你現在一些老闆說我拿股份分你,他也不要,反正我就知道說我在怎麼樣存我都沒有辦法達成,那我幹嘛要這麼拚?我就快樂生活就好啦,我就什麼都不要管,小孩也不要生,千萬不用存,反正就是每年就去日本玩玩,把錢都花光。其實這樣也是過一生,只是我覺得這種事情是還蠻令人難過的。所以去針對這種可能有在炒作的東西做一些壓制,我覺得是好的,特別是這些東西如果是民生必需品,或者說如果是可能在共識上大家都一定要有的一個東西的話,這樣做其實可以相當程度地去降低一些民怨。
雖然其實像這個政策看起來是有點像政府跟央行在打架,政府這邊要做多,因為那個新青安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做多力量,央行這邊反而是想要去踩煞車。但是我覺得它這個煞車應該是勢在必行,不然弄得嚴重一點的話,就跟日本一樣,可能某一個世代、20 年內、30 年內的人,你們的資產全部就套在房地產,一輩子就是在供那個房子,你就是供那個房子,然後供到你老了之後,你還沒有住在那個房子,你跑去養老院。就是幹,你的人生的購買力很多都是在這個房子上面,然後你感覺說我有在資產、我在增加,可是你那房子你可以幹嘛?你又沒有把它賣掉,這是你家,對不對?然後搞到最後就是你的人生就是為了這個房子。其實他們去這樣做,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事情。
但是我們其實還是會非常密切注意說,那會不會對台灣的一些其他的資本市場,像是股票,也造成一些影響。但現階段你就還是要再持續觀察,但是目前是一個不錯的狀態。
***
我們在差不多幾個禮拜前,或者說快要一個月前,有跟大家聊到說那時候《黑悟空》出來,有滿多人講說可能會帶動遊戲機的拉貨,但我們現階段看其實還好。因為最近從一些晶圓廠這邊的角度去看,是發現其實 gaming 的顯示卡現在是在一個比較疲弱的狀態。所以你在外面可能會看到很多人講說這個顯示卡大拉貨,最後面就證明了,我們回頭看就證明了,這真的是一個特定區域、特定人他們在炒作的一個議題,還沒有真的起來。
但我們還是蠻看好去到明年有很多的大作會出現,很明顯看得出來《黑悟空》可能有幫忙消化掉一些庫存,可是它並沒有因為這樣子帶動一個供需的失衡,讓東西開始往上噴。可能要等到後面的作品,但是其實開始有越來越多的這樣不錯的作品出來,去幫助市場去更加的正常化,然後帶動後面的拉貨潮的話,其實是一個好事。只是說前面的壓力山大,需要很多的作品持續的努力幫忙消化這些壓力,那可能後面才可以看到消費性的一些起飛。
那在最近,一些功率半導體也開始在發作,這個我覺得是跟著美國的降息在一起作動的。因為我們注意到,車用最近有開始在轉強,這個車用類股開始有一些注意一跑出來。因為最主要問題是說,過去在利息高的時候,這些非必需消費品,車子可能就會是在消費選擇上面是排到比較末尾的,確實也是造成蠻大的一個影響,他們大概爛爛的兩年左右。
那大家看到降息,當然我們沒有辦法講說在降息的第一時間就會出現大量的暴力拉貨,可是如果降息的趨勢是確立的話,那就等於說產業的地板的趨勢也是正式的翻轉,就開始會往上走。那我們覺得在差不多從現在開始後面的幾季,應該在一些功率半導體、車用相關的零組件,都有機會出現持續的季增。我們不敢講每季都一定是一個正的擴張擴增,可是應該會走在一個正確的趨勢上面,可能會跳上跳下,但應該是會往上走的一個趨勢。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自己會花蠻多心力開始去看一些車用相關的大廠,不論是可能 ST、Renesas,或是說什麼 Infineon,什麼這個都是我現在會注意的一個重點。
在台灣的話,有幾間導線架公司其實我自己也開始有在看,導線架三雄就是順德、界霖還有長科。那最近順德跟界霖的表現是比較好一點,順德的話甚至直接噴出去,最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在就是禮拜四的早上,他有一個小廠 10:45 左右,然後講到一半就直接射出去了。但其實這個小廠他講的內容是過去可能蠻多次都已經有講到的東西,那一樣裡面有一些數字可能都還是有一些爭議。
我這邊也稍微講一下我自己知道的一些版本。反正在過去差不多六月多的時候,他曾經也噴發一波,那時候還很多人在炒伺服器的時候。像現在可能炒伺服器的人已經變很少,所以大家都冷靜了,那時候是非常 high 的時候,所以大家找到東西就先上再說。那時候的故事是在講說,因為有兩顆穩壓器,那這個穩壓器會用在 GB200 上面。所以那時候故事就寫的各種飛天遁地,什麼一顆 GPU 要配多少顆穩壓器,他是 GB200 背後的功臣。但其實裡面有蠻多內容是有問題的。
所以就說你不會在 Bianca 的板子上面看到這一顆,這個其實如果說你看到老黃把板子舉起來,你自己看也知道,那上面這麼密,怎麼會有東西可以打這一顆?但你確實是有可能會在 switch 上面看到這一顆,或者說在 AMD 跟在其他 AC 看到,但就不是大家講的故事。所以大家估的那個劇本,說什麼一個 GPU 配幾顆,那個就是很明顯是在亂講,或是說至少現在就是沒有看到,搞不好下一代改設計有機會看到,但現在就是沒有。
然後再來還有一個很大的爭議,在這一次的小廠也算是……怎麼講,公司有去說明,只是這個說明可能很多人還不一定會看得懂。就是說,你知道在台系的供應鏈,有時候他們去講價格的時候,你也不知道他們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例如說我今天要講說這個產品它的售價是多少,他講的其實是他的客戶賣出去的售價,不是他的售價。所以他還講說 8 USD,像之前有一個爭議,就講說什麼順德這家公司的 credit 不好,因為他之前講一個報價,結果那個報價根本報錯匯率,他不是 8 USD,他是 8 TWD。
其實那個不是報錯匯率,那個是兩個產品混在一起講了。之後的判斷是這樣子,就是他講那個 8 USD 是在講說,Infineon 賣給客戶的那個 module,那個 two-phase 的穩壓器是 8 USD、8 美元,就差不多 240 台幣。可是公司他不是做這個 module,他會做上面的那個上蓋,上蓋拿去給 Infineon 拼,配帽子然後做出來一個 module。所以這個上蓋的價格可能是 8 塊台幣。所以就是因為公司可能去講的時候,是講 Infineon 賣出去的價格,所以就變成說好像有兩種版本,到底匯率是台幣用美元?但其實他們講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東西。我也不知道是公司沒有去針對這個去做更多的細分,或是說畫表給大家看,所以大家不知道,還是說公司也覺得這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他們要去說明。不過就我們的理解也是這樣子,所以小作文裡面寫的東西不是真的,但是確實是有開始進入 data center 的業務。
我覺得他的樣態有一點讓我想到 3533 的早期,可能在很早期剛進入某個新的市場,然後開始要搶灘進去打市佔的一個狀態。當然不知道暗示說他最後面會長得像 3533 嘉澤一樣這麼屌爆,只是說開始去介入一個新的業務,其實是好的。因為這家公司來講,他目前大概有八成的 revenue 是在他的導線架上面,那兩成的東西呢,這個就算是氣氛展應該有看過,就是你去文具行買那個文具上面 SDI 手牌,這個就是順德做的。那只是這個文具,它應該後面的 revenue 的佔比我覺得只會越來越小,大概可能是 15% 左右,長期應該會是這樣的一個區間,甚至是繼續往下。那導線架的部分就是可以去注意在工控跟車用的一個復甦,那 data center 就是一個新的業務的介入,所以還滿不錯的。
我覺得這些功率半導體,不管是順德、長科或是界霖,其實在之後應該都可以有望開始看到一些復甦。除了這些導線架相關的公司之外,像是一些 power IC,後面應該也有機會慢慢的走向一些復甦。只是我們還是會定調為消費性可能 mix 佔比比較高的,他會稍微慢一點,因為消費性真的就是還沒有看到全面的復甦。但是車用跟工控有機會會先看到一個初步的拉貨,這個初步的拉貨我認為是勢在必行,就是它一定會先發生,但是會不會變成一個大拉貨,然後車子的銷量大噴?這個我們在現階段沒有辦法去給出這樣的一個判斷。我們只認為說反正產業的地板到了,那只是像過去消費性跟你講說產業地板到,那個地板真的是到,只是他復甦可能不如預期。所以我們要觀察一下後面的復甦狀況是什麼,再跟大家講更多的 detail 跟後面可能的一些發展性。
但我覺得在過去一陣子,有注意到一些不管是 PMIC、功率半導體等,他們其實是開始凝聚了很多的共識,市場上已經有越來越多資金會去注意它。在大量的催化之下,因為大家會開始去 call 公司、去參加法說會、去統整資料,我注意到一個共同的趨勢,就是他在之後幾乎都是給出一個季增的指引,就是大家都是認為後面的拉貨會開始慢慢轉好。
確實我們在美國這邊也注意到,就是過去的 Magnificent 7 裡面,可能比較爛的像 Tesla,它最近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比較好的走勢,所以市場確實是有把這個預期往上放。我覺得都是在後面可以持續觀察的。
***
最後面分享一下我剛剛拿到 iPhone 16 Pro Max 的一個心得。其實我現在是比較喜歡 Pro 的尺寸,只是我老婆只是跟我講說:「你還是先買 Pro Max 吧,不然你的眼睛都要壞掉了,你一直盯著看手機。」但是我為了……我覺得我下一代就會買回去 Pro,我覺得 Pro 的尺寸是比較剛好的,我還蠻喜歡的。
那這一次是我第一次在 iPhone 的 transfer 上面遇到很大的問題,那個大到是甚至脾氣都起來,因為我光是要去處理手機的同步 transfer,我就花了大概快要四個小時。這邊稍微講一下我自己踩到的坑,可能可以幫助一些人解決問題,因為我也是上網查到的時候,才知道有很多人都遇到類似的問題。從第 13 代開始其實就有這樣的苦主了,一路到現在,我自己也變成了苦主,過去我都沒有遇過這樣子的問題。
這個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因為它的那個版本的代數是不一樣所造成的。因為我的 iPhone 15 Pro,那時候它 Apple Intelligence 說要推出的時候,是有講說 15 Pro 以上就可以用,所以我就提早去更新那個 Developer Beta,讓它上到 iOS 18,然後後來是上到了 18.1,現在是 18.1 Beta 4。那 Beta 4 是我昨天為了要讓手機可以順利的 transfer 才去更新的。所以實際上的狀況是,我的 15 Pro 也就是舊手機,它是在 iOS 18.1,但是新手機它其實來的時候,它是還沒有更新到 iOS 18,它讓你更新上去。
過往的 transfer 很簡單,就是我拿舊的手機去掃新的手機,你靠在旁邊,然後它會有一個藍色球體跑出來,你掃瞄之后呢,它就可以直接把東西無痛更新過去。但我這次卡了超多關。首先應該是卡的關是它一直說它讀不到新的手機,然後說舊的手機是不是 Bluetooth 沒有開,你去看一下,但是偏偏就是開的。再來呢,掃球體的時候球體會死機,就直接停在那卡住,然後你要強制關機才可以把它處理好。再來呢,就是你在 transfer 過程之中,它會突然間斷掉,然後叫你用 iCloud,那你用 iCloud 之後就會發現,因為它沒有辦法把所有的 App 都移過來,所以於是我就只好洗掉重新來過,就是一直瘋狂的卡。
然後在我上網 Google 之後,就知道問題在哪,就是它的版本數沒有在同樣的地方。所以於是呢,我先故意用新的手機,就是不去做 transfer,直接開機之後呢,我去更新到最新的版本;舊的手機呢,也直接硬更新到它的 Beta 4,就是 Developer 的進階的版本。把兩個先把它調到一樣的版本之後呢,再一次去做 transfer,還是卡了一次,然後在第二次的時候就順利地過去。所以我覺得應該是這個 iOS 18 它有很多的細節還沒有喬好,不然像是它的 Apple Intelligence 推出 delay,我覺得應該也是一樣的理由,它在相當的線上應該是有一點問題。
所以有些朋友如果有遇到類似的狀況的話,你就是記得先把新手機登入進去之後,先更新到最新的版本,那舊的手機也要一樣更新到那個 Developer 最新的版本,你這樣子可能才可以去達到同步。或者說如果你舊手機那時候沒有為了想要去嚐鮮 Apple Intelligence,你沒有去把它更新到 Developer 最新的版本的話,你假設是剛好停在 18 的話,那兩個是同版本,可能也會比較順。這個是我看到有很多的歐美網友都會講到,他們也氣個半死,花了好幾個小時才弄好,就跟我一樣,其實原因是因為這個版本相容性的問題。
手機使用下來,當然在什麼攝影、拍照什麼就不講,因為那個對我來講,你去看其他 YouTuber 他們可能可以講比較細,因為以我這種程度的使用者來講,我已經分不出差別在哪。我不會覺得這個像素多一點,或者是什麼 frame rate 多一點會比較屌。那個在節目上面是跟人家打嘴砲說什麼「你媽的,你沒有 120fps」,那個對我來講,我們已經看不出來,對我來講已經是太超出使用範圍,那應該是專業攝影者才會有感覺的東西。
所以整個手機使用下來,我覺得跟我舊手機是差不多的。但是在 Apple Intelligence 的使用上面,我自己覺得還挺好的,就像這支手機它正式的變成了一個 assistant 的感覺。並且我在它的設定裡面有注意到,它在最下面的 App 那邊,打開來就可以去選擇你一系列的 App,基本上是你整個手機 App 都在裡面,要不要讓它去學習裡面的資料。所以它這樣就是一個伏筆,反正之後除了那個 Screen Read 的功能非常期待之外,然後它可以變成一個 personal database,就是你的手機裡面它可能有各式各樣的圖片文字、App 裡面的資訊。你可能今天要去取得 App 裡面的某一個資訊,你的預約是什麼,叫它幫你查一下機票的狀況是怎麼樣。
或者說像我自己的使用情境,現在已經正式有測試過的,就是你可以跟它講說幫我安排一下行事曆,幾點我要去哪裡,然後幫我設一個 timer,或者幫我設一個鬧鐘,這些東西都可以非常流暢,Siri 已經不像是白痴了。你跟它講它真的都可以辨別得很不錯,立刻去做處理。同時你也可以在給它一個指令之後,像你可能設一個 timer,然後跟它說 cancel,或是把這個 timer 時間改成另外一個時間。
以及另外一個我自己生活中會用到的功能,因為像我們平常下單的時候,我們桌上都會擺一個計算機,有些人用手機,我還是習慣用那種傳統的計算機,因為我要很快去敲說我只要買 53 張,那交割款剩下多少,那我這樣買我交割款夠不夠,所以就要立刻去敲。那像現在我已經試著去用手機去做到這樣的事情,就是我可以直接跟它說,我現在買這一張是 13.815,那 13.815 我買 53 張價格是多少,然後去扣多少,就是你直接跟它講,它就把你算數學。
所以算數學、翻譯,跟行動助理去設一些鬧鐘、timer 跟行事曆,這個全部現在都可以做到。再來就是在備忘錄裡面,像那時候我請它放 Spotify 裡面的歌,還請它換歌,並請它去幫我找歌詞,還有歌詞的翻譯,這多現在都是可以做到的東西。我個人看一下,我也覺得雛形已經出現了。雖然很多人還在那邊看衰講說它 delay,它的東西沒有準備好,但人要有想像力,特別是我們搞股票的,我們最有想像力,有時候甚至想像過頭。就是這個東西雛形已經出現了,我覺得 this is it,中了,就是這個能夠中了,我認為後面應該會大有可為,就是以目前它可以做到的程度來講,我已經算是滿意。之後假設可以去使用更多的 App 的話,我覺得後面的想像空間非常非常大。但如果你今天是 15 系列的,你已經可以用這些功能,你不一定要換手機。那只是目前拿到這支手機,我算是滿意的。那其他的什麼相機、性能的東西我就不講了,因為那個對我來講是沒有什麼差異的,然後什麼 CP 值也不談,因為我也沒有在看那些東西。
***
接下來我們就來進 Q&A 的部分。
第一位,竹科賣肝工程師 Edward。
「股癌你好,上次 EP480 第一次留言被唸到,在車上很開心,笑到面紅耳赤,不小心錯過高架道路的入口,被副駕的女朋友瞪。看台灣道路真的很複雜,有時候會不小心錯過。女朋友下個月即將加入竹科賣肝行列,想請你用對諾亞溫柔的聲音祝福林口的她工作要順心,要好好保護肝肝喔,開錯路不要再瞪我喔。」
不是啦,開錯路沒有什麼好瞪的,都已經坐副駕了,不然你來開嘛。我覺得我們坐副駕的人,因為我現在自己本身也是坐副駕,我現在也是小公主,我會坐還隔壁的。你知道,你就是正駕駛他可能犯了一些錯,或者說他會累了一下,你要給他鼓勵,要給他一些情緒的支撐,好不好?跟他說老公、老婆很棒喔,沒關係喔,你才錯過一個,又不是錯過兩個喔。就是要盡量給一點這樣支持。那我們希望你們兩個在這個竹科賣肝都順利,希望還是要好好照顧一下自己的肝。
下面一位,台北地方媽媽,第九次留言拜託唸我。
「直男教主大您好,平日煮菜慢跑的時候,最喜歡播放您的節目,心情愉悅。很慶幸您是我剛闖股市的啟蒙好朋友,投資大盤、小試個股讓我心態正確,獲益良多。雖然已經過了,但想請你祝福我的捏懶好男人,南港之天選之男,9 月生日快樂。感謝 EP389 您的鼓勵,我們現在很幸福喔,期待未來成功的組建家庭。也祝您闔家平安,持續開心做節目,愛您。」
愛您,祝你們平安順利。
下面一位,我愛你癌愛你。
「安安謝寶貝,這個 ID 是都是同一個人還是是其實是不同的人?我怎麼感覺我一直唸到這個 ID。《活俠傳》真的太屌了,請問謝寶貝,我看到飛俠過來的瞬間,眼眶不經意的泛淚了,我是粉紅娘炮,真的太感動了。還有可以請遊戲團隊做一個可以左右相擁又抱師父的結局嗎?」
有啊,那個大宋渣男路線,只是他不鼓勵你這樣,你這樣做的話就大家都會唾棄你。所以對,我們盡量還是維持傳統一夫一妻,大家有一些讓不正的想像,就去找一些遊戲來滿足一下就好了。那再說是粉紅娘炮,弱勢的話,那我也也是。
下面一位,林耀森你這個臭老二、蘇冠犬不是犬、劉宇翔失敗了。
「請問就讀文藻五專部的文西的癌大,美國接下來進入降息循環,融資槓桿利率有望調低嗎?那另外小弟因為家庭因素有幸接觸到一些市場人士跟上市老闆,如果想培養人脈提升資訊優勢要怎麼做?癌大再從只能夠看公開資訊到有資訊優ests的過程是怎麼做?那另外可以用劉揚偉的聲音說到底行不行?」
不行,我不會學他,楊偉的聲音有點不好學。那融資槓桿利率有望調低嗎?有望,應該會跟著那個利率去跑。像 Charles Schwab 的融資利率,完全沒談的話是 11%,超幹貴,那個你去借那個真的是跟白痴一樣。那後面應該會慢慢的下降,我覺得各種融資的成本都會持續的跟著美國的利息,應該會慢慢的下去。
然後再來講說人脈跟提升資訊優勢要怎麼做,重點是說你有幸接觸到,可能人家不一定會屌你。其實這個社會很多時候是互相利用,就是你要跟人家在同一個位置,也才有用。或是像有一些那種想要去混進去某些社團組織去交朋友的,那種都是立刻給人家識破。所以先提升自己的價值,我覺得是還蠻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並不是從一個完全什麼都不會做,然後去貼人家上來的人,我是自己在家一直狂弄,弄到……我就坦白跟大家講,我跟人家為什麼可以溝通起來,或是交朋友的一些 know-how,我的方式就是因為我講的股票就是會漲。不敢說每個,可是整體就是會漲,人家就願意會跟我講一些資訊這樣。
只是這個資訊的優勢,怎麼說,我覺得以台股來講,在 2023 很好用,可是你現在有資訊優勢的人,我想應該蠻多人心有戚戚焉,你現在知道說哪一個伺服器用哪一個料,沒有鳥用,因為現在整體市場的情緒就不是在那個方向。所以資訊優勢也不是說什麼給你,你就一定會賺錢,那個東西其實也是看狀況。
那只是我覺得,凡事都不要太有目的性,因為我自己本身也都不是很有目的性。你知道像我有時候看一些不管是在什麼抖音上面或是一些分享,教你什麼怎麼往上經營,怎麼樣打入老闆,讓這些牛人、牛逼大老闆、厲害的強者帶你,怎麼樣讓他們喜歡你什麼的,我覺得那些東西都超鬼扯的。其實如果你的目的性太強的話,大家都看得出來。像我自己本身也很不喜歡目的性太強的人。
以這個股票圈人士跟產業人士的話,其實產業人士相處起來我覺得比股票圈的人容易,因為股票圈就因為大家是同業,所以某種程度上是競爭關係,有時候你就覺得跟這些人相處會比較累一點。那只是最後面還是要回歸到一個重點是,到底可以為大家提升什麼樣的價值?如果你可以提升價值的話,別人也會非常高興,甚至它會央求於你,它會希望拿東西來跟你換你可以提升的價值。那可能在大家這樣互相扶持之下,你們的各種優勢就可以串在一起,然後變成是一個利潤。只是我覺得先加強自己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如果說你去認識他們,然後要提升資訊優勢的話,你等於是直接要扒著人家去問內褲顏色,人家應該是不會屌你。我覺得高級局是這樣。
下面一位,L沈利益,孟公超帥。
「再說孟公不帥的,雞雞剩三公分,女的長雞雞,心裡想也不行。if Brad Pitt 100分,孟公就是101分。搞不清楚狀況?全民孟公。壽司郎最高紀錄吃幾盤?小弟八盤。想投 SpaceX,用 DXYZ 您覺得如何?還是等 IPO 也不遲?那請用小 S 的聲音說我他媽超帥,愛你一萬年。」
不會,不要再給我這種很奇怪的題目。那再來講說可不可以用 DXYZ 去間接投資,當然可以,只是要算一下溢價。就是說這種東西會被推到估值很高的地方,所以等於你是用很高的溢價在買。那當然你講說它漲上去的時候,搞不好 IPO 之後再噴好幾倍,你又賺錢。那只是以我自己的角度,我就是不喜歡買那種很明顯看得出來有溢價的地方。那如果說大家覺得沒有問題的話,你當然是可以選擇這種間接投資的方式。
那再講說最高紀錄吃幾盤?我不知道,二十幾盤吧,其實我還滿能吃的。那八盤的話,是什麼?媽我兒子都吃比你多。
下面一位,癌大大大大。
「政治正確,也不能夠用娘炮的聲音來祝福。可是可以用蛋蛋被捏爆的聲音來說祝福,那搞得我好亂。原來是換個說法就沒問題。再來問一個小鬼股的問題,收籌碼的時候,在某個價位跌很多單讓別人來賣給你,那跟有人掛賣單再收,這兩個要怎麼選擇?」
你前面講的沒錯,其實這個世界就是越來越走向反正你只要講法正確就好了。就是大家很在一種東西都要變得很敏感、很脆弱,這個不能講、那個不能講。所以我說,其實美國跟歐洲人走過的路我們都會走,那他們現在已經開始重新的收斂回到中間了,開始往右靠,台灣人現在才正開始,我們以為這樣很帥,什麼東西不能講,其實是一個很白痴的行為。但這社會是這樣子的話,我們不要跟社會對著幹,因為會被討厭,然後也不小心會惹一些負面能量,所以我們能避就避。
那再講說會怎麼樣做,我自己比較喜歡人家掛賣單,那我一次把它收掉。因為我會覺得我自己在那邊掛單,我沒有買到,就是沒有踏實感。我其實是不太喜歡沒有踏實感的事情。就是可能掛單等人家丟給你,然後我接到很爽,我不喜歡這樣,實話。我都是追賣盤,我自己一路往上敲。如果說今天收太多的話,那可能就休息等明天,但一般都會直接買右邊,不會在左邊掛單。就是我個人是習慣,當然這個每個人習慣不一樣,有些人他會選擇掛左邊幫忙收個下影線什麼的,我不會,我就是買右邊為主。
下面一位,瑞秋什麼秋。
「直男教主請繼續宣傳做鳥事留言密碼。測試一,直男教主安安,先祝福全家身體健康。冷知識分享:玉米有幾根鬚鬚就是有幾顆玉米粒。真的還假的?下面說,然後再想請直男教主用猛男最性感的聲音,那就是本尊的聲音,祝正在尼泊爾西馬拉雅山基地營健行的普華黃建群,哦不是,是 Peter 曾,9月20號30歲生日快樂,績效大爆射,在高山基地營不要吃太多胃藥。」
好,那我們祝他血液循環順利,然後不要呼吸不過來,那希望你在後面爬山也平安健康。非常感謝這位聽眾的留言,這個冷知識滿酷的。
下面一位,KLaks Lee。
「唸我拜託。美樂蒂謝你好,今年35歲初登歐洲大陸,其中一站在比利時玩了三天。第二天去布魯塞爾的時候,吃了一間在 Google Map 評價很高的三明治店。沒有華麗的外表,但是門口一堆白板寫一堆標語,其中一句 Happy Wife Happy Life,我真的笑出來。不過言歸正傳,他需要點耐心排隊,我大約排了一個小時。起司三明治真他媽的好吃,整個顱內高潮,而且老闆非常地友善也很幽默,建議有機會去布魯塞爾可以試試看,他叫做 Tonton Garby。」
非常感謝你的介紹,滿有趣的體驗。
下面一位,548BBC4秒嘴巴突7秒。
「孟公你好,我男友在 EP488 請您祝我生日快樂,同時間問的 Uber 跟 Robotaxi 的產業問題,結果您花了三分鐘回覆產業問題,忘記祝我生日快樂。雖然小失望,但男友聽到你們看法一致,面露笑容的模樣真的很可愛。男友吃高且跟雪濃湯非常的滿足,謝謝您帶給我們生活中的美好體驗。每次有聽眾請您用某某聲音講話,我都很擔心您的聲帶會受損,所以請您用不傷喉嚨的腹式呼吸發聲法,幫我跟阿蓮王子說,不是啊,不會啊,用肚子講話跟用喉嚨講話那個意思,我到現在都分不清楚。日月潭馬拉松平安順利,沒有跑完真的沒關係。」
阿蓮王子祝你……好啦,我先祝這個 548B 生日快樂,抱歉,就是沒有特別把它唸出來,忘記了。
下面一位,不會吹 Saxophone 的肯尼。
「捏卵週年快樂,五星奉上,謝直男教主每週兩次的精彩演出。節目聽久了就像是多年的老友,常有心有靈犀的感覺,很欣慰,覺得還是有人懂我。9月20號是小兒兔比的一歲生日,請癌大用雞肉猛男聲音高八度大喊生日快樂,要健康長大喔!也感謝我辛苦的太太 Fifi 替我們帶這個調皮鬼。那同時要自歉,我不喜歡收到禮物,但我不應該用這種態度對你,對不起,單純不希望你破費。」
你看這種,就是他媽一堆療幹毛的人。我以前也曾經是你這樣子的人,就是你知道,不想要對方花錢,或甚至是更深層的想法是,你知道你買東西也不會是我要的東西,然後你買來給我,我反而會麻煩,你不要花這個錢。我也有你這種想法,可是我這邊發現,其實禮物就是對方的心意,所以無論如何你先收下來,這個就是家和萬事興的一個小撇步。以前我也跟你有一樣的問題,那這位老婆請原諒他,這個真的不是故意的,他可能就只是覺得他不想要你花錢,他會覺得生活已經很好了,你花錢他會覺得好像也痛到他的感覺,他有這種同理心。但其實我覺得反而禮物大家就是收下,只要對方不是說什麼媽跑去貸款借錢買這個東西送你,都沒有問題。
下面一位,仙兒嗨。
「宜蘭你小姐。大您好,我正義男友是您的忠實聽眾,前天推坑我一起睡前收聽癌大,還教會我璟德才還錢這個口號。10月23號是我們的交往第十年,那希望你可以用低沉深厚的聲音祝福我們,謝謝。」
祝你們交往第十年,10月23號快樂,也希望璟德才盡快還錢。因為這個璟德才也是我現在部位裡面少數有套到的東西,因為其實我在前波是有上去,然後在下來是有接,目前的價格都還沒有回到我的成本,但我還是滿看好後面的一些發展。反正那個養豬的東西停下來,後面這個 Wi-Fi、手機的 PA,那個狀況都會滿不錯的,那些什麼方向、Mesh 或是一些砷化鎵的元件,我還是相信後面會也不錯。只是這真的是屬於比較難做的股票,確實是屬於很難打。像前面那個 6138 也是璟德的股票,也是一堆大戶在上面受傷,被打到停損噴出來。那我曾經也是這一支股票的苦主,6138,沒有在上面賺過錢。但 3152 我覺得還 OK,他那個週期性是相對好抓,所以他算是在 portfolio 裡面就是現在還有套到的東西,希望他早日還錢。當然這是我們嘴砲講講好笑的,不要比較到處去貼說什麼璟德才還錢,到時候人家查IP,好像說幹我知道我輸不起了。沒有,就對我們來講就是願賭服輸,在股票市場裡面的共同投資就是有賺有賠嘛,所以本來就是不會每一筆都贏。只是他的東西真的是相對難做,是真的。就是我跟大家講那個什麼兩個新人殺手,那都是真的,因為很多苦主在上面都受傷過,即便是一些大戶也都打不贏。那我說的打不贏,不是說打不贏大盤,是我說看過那種打不贏零的,那種股票超神奇的,就是會有莫名的力量把你賣到爆掉,他們平常去鎖別的都沒有問題,鎖這個都是被打爆,所以就是一堆大戶都打不贏的東西,散戶上去真的蠻容易受傷。
下面一位,CC底線。
「歡迎來到 I 人愛人快問快答,請依據下列的社交行為回答 Yes or No。一、討厭電梯沒有到自己的樓層時提前停下來?Yes。二、討厭去加油、掛號、充電?No。三、一次只專心做很多事情(零包括 in-N-Out)?Yes。四、家裡有東西壞了要找人維修?Yes。五、進去沒有預約的餐廳?Yes。六、已經第七行了。七、喝的不是酒,是寂寞。」
其實這個還好吧,這些並沒有辦法去測出你到底是不是很內向很外向,我覺得這也是還好,應該蠻多人單純的喜好也會造成不一樣的影響。真正的 I 人是,我覺得那種……你可以觀察在網路上一直講自己 I 人的,那都不是 I 人。
下面一位,寶山湯唯爸爸。
「奇奇,最近老師在吸手手尿尿怎麼辦?老公強迫症,如果在健身房休息的時候,只要看到別人的槓片沒有收,啞鈴沒有按照重量依序排放,我就會上去收拾,同時兩邊都要對稱,這樣子要看醫生嗎?那對於那些自己用完不收拾的,也會毫不客氣的秉持主委的教會態度挑戰他,目前沒有遇到敢吱聲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硬舉三倍體重了。但有朝一日如果進警察局,希望主委來保我。那想請問美金漲的時候,外資賣台股回去買美股,這算 FOMO 韭菜吧?然後美金跌的時候又賣美股,請問箇中的玄機為何?我一定有地方沒有弄清楚。那最後我家也吃素,也養了很多小動物,可以跟 Lisa 當朋友嗎?祝阿公上廁所總是一瀉千里,突破數十年不見的便秘宿疾,非常感謝你的祝福。」
其實不用看醫生,那就是一種強迫症,像我自己也會,就是有些東西一定會希望把它擺好,我自己知道,我會知道那個車子也是會把它擺好,那還會按顏色,然後那種擺一整排,就是有些人有就這樣子一個症頭,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那只是態度挑戰的話,還是要稍微收斂一下,但在健身房還好,因為健身房裡面應該也蠻多都是文明人。如果在路上的話,可能確定你也是表明的,有時候去挑戰別人是……你也是要那種兩手一空的,反正我沒差,跟你拚。不然就是健身房裡面角色很單純。
那我之前確實會去態度地挑戰一些,像那種我過斑馬線,然後一些什麼機車的笑話硬要往我身上開,我就去拍人家車子。我那時候真的是抱持著「反正跟你輸贏,死了算了沒差」這樣子。後來有了小朋友之後,我就不太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就像我講,隨著這個階段不一樣,很多想法會慢慢改變。
然後再講說外資,這是什麼 FOMO 追高什麼的。我還是要講,就是外資的一些操作,像很多人看了什麼外資的空單資訊或什麼的,其實很多時候你看到的東西跟這些外資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就是它的這個空單可能是避險的需求,它不一定是覺得很空所以它就這樣做,它只是去做避險。然後再來就是一些匯率的影響,或者說一些這種所謂的股價的趨勢變化,然後導致他們一些狂買跟狂賣。那也不一定,那有些可能是像之前就是曾經有那種北歐的主權基金,決定說在台灣的曝險要降低,於是它在平衡的狀況之下就是把很多東西賣掉,那根本不是它不看好,但是當時也是有些人會用匯率或是用一些方式去解釋它,但其實不是,那個是人家要去降部位。
然後再來就是全球的資金在跑的時候,像什麼富時或是說 MSCI,他們去調整,這個資金也會跟著跑。所以那個東西其實就是說你可以去看一個大方向,但是它其實沒有必然說因為什麼樣的一個指標就一定會那樣子。而且其實大人他們想的東西,可能不一定跟一般投資人想的東西一樣。它有時候可能最主要是要去炒匯率,然後大家都以為它要炒股票,不是,它只是因為錢進來,它一定要買股票,不然它會被金管會找去喝咖啡。所以有時候是有這種關係存在。
好,這集聊到這邊,就這樣,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