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492:🍌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眠豆腐贊助。

直男叫苦,芝麻豆腐。

全熟芝麻,直上豆腐。

主委參與的國產 3A 大作還要再等等,但是依照硬漢孟恭個人喜好調教的床墊,搶先問世。眠豆腐的內部測試,會每個同時躺上去都是「一、噗嘶,笑出來。二、直問孟恭家裡真的這麼硬嗎?」兩年多前,特規訂製的超硬床墊,經過無數次的硬度、舒適性跟新材質的測試,終於完成了最終的版本。

眠豆腐產品中支撐力擔當「芝麻豆腐」,新增為兩種硬度。一般的硬派男女請服用原版的芝麻豆腐;遍尋市場找不到滿意硬床的特異體質男女,請服用「全熟芝麻」。這系統在支撐力點滿的前提下,保有些微舒適感受的極致床墊。購買全熟芝麻之前,建議先確認自己的與眾不同。當然,原版的芝麻豆腐依然是偏愛硬床的大多數眠友們毫無疑問的舒適首選。

芝麻豆腐、全熟芝麻,兩者皆享有限期優惠,結帳輸入「gooaye」可享芝麻系列 95 折,搭配床架購買優惠更多,限期只有到 10 月 20 號為止。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在我們資訊欄找到相關的說明跟連結。

***

好,那我們繼續來聊在新同仁 A-Gin 的一些工作表現,因為目前在我自己的工作跟生活之中,可能比較占比大的就是這一塊。有些聽眾是給我回很正向的 feedback,他們講說其實 A-Gin 會問的問題,或是我跟 A-Gin 對打的一些東西,是他們長久以來就想要知道的,只是可能是一個氣氛宅的角度,或是說其實就是新手的角度,他根本沒有辦法理解很多我講的話。透過 A-Gin 的問題,或是我對 A-Gin 的釋疑,他反而了解了很多原來之前沒有打通的關節,所以這就是一個意外的收穫,那其實對我自己也是,就如同上集跟大家分享的,我在過程之中學會了蠻多事情。

這個禮拜 A-Gin 的工作滿十日,表現我個人覺得還蠻滿意的。在第八、九天左右的時候,就請他去聽公司的法說會。這個法說會是我刻意選出來的,因為這間公司本身的我理解程度非常高,因為我的持股占比蠻大的,同時跟公司也算是打過了幾次招呼,所以我覺得像這樣比較小的場子,並且人家也知道說這個人是我請去的,說不定可能會對大家比較客氣一點,不要說什麼看這個人就跟菜逼八一樣,然後就要屌不屌你的。我覺得這樣的場子,可能是比較好的一個讓他去測試的場子,我還是會希望說我們優勢要拿出來用,不要說什麼把他丟到一個陌生場子讓他去給人家電,我風格不是這樣子。

去之前也先安排了一個一樣是法人圈的朋友,就跟他一起進去、帶他去,順便請他幫我觀察一下他的一些工作表現。同時我還布了一個局,就是這個法說會其實是有兩場,A-Gin 他自己不知道後面有一場,但我也沒有要瞞他的意思,反正就是有兩場,我就告訴你去聽這個禮拜四的,那禮拜五的我額外再請一些朋友去幫我聽,所以他們也會出 memo。這樣一來一往就可以做到幾個去審視他,或者說去協助他調整的事情。第一個人家可以幫我觀察說,他在法說會上面表現是怎麼樣,因為我故意丟一些問題給他,我讓他去問公司,然後看可不可以得到一些想法或是 inside。第二方面就是因為他會寫一些 memo,那這個 memo 回來後,如果要去做對照的話,最好就是我先找一些我認為是精英的人,然後他們做出來的 memo,去讓他知道說,你要去寫筆記,你的筆記要長這個樣子。雖然他寫的筆記,我看是蠻滿意的,我覺得重點都寫到,但第二天的這個法說 memo 聽完之後,我再丟給他,他就發現說,其實他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因為我就先問他說,這個第二則 memo 他會寫到一些東西,你沒有寫到,請問是 IR 只有第一天沒有講到嗎?還是說這個東西是你漏寫?他說其實他有講到,但是我不知道這個東西要寫下來。所以他馬上就知道說,什麼東西是可能我們想要看的東西。

再來在行前,其實有幫他準備一些東西,就是我自己已經認知到的東西,我大概說明了十分鐘。同時呢,我把一些可能是券商報告丟給他,然後跟他解釋說,其實這些券商報告,並沒有寫到一些重點,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願意去增加持股。因為如果說大家都有寫到的話,我反而沒有這麼喜歡,我覺得是知道你們不知道很多事情,所以我才會願意去增加持股,也會想說我們去 trade 一個預期。所以因為我們有這個比較深層的認知,我們是贏過市場上的一些共識,至少我們自己這樣認為,所以我們才會願意去增加更多的持股。那我們的認知怎麼樣,我也跟他講。那這個報告我也請他看,就是你要知道說我們自己的認知、市場目前的認知,同時你去公司這邊的時候,因為公司跟你講的話,你也可以知道說,公司今天講的東西,是不是跟我們自己的認知有出入?或者說跟券商的報告,是有出入或是有上修的空間?那這其實非常重要的,就是到底每次公司出來講的話,是都是講一樣的話,還是其實有默默地在上修?有把一些數字往上調?這個非常非常的關鍵。

同時我也給他看一些比較負面的教材,就是因為剛好最近也有身邊的人,我去搞來了一些私房的 memo,我就拿了幾個給他看。那有些你一看就知道說,根本就是沒有在認真。怎麼說?因為他寫出來的東西,可能就是法說會早就講過的東西。那當然也不能怪他,有時候公司就是,媽媽就只會講一樣的話,可能比較保守,或者說他也不打算跟太多投資人去做互動,反正都講一樣的話。但問題是,他去針對這個公司的評論,你也知道說他沒有去做功課,他可能也不知道到底前面目前庫存去化的狀況是怎麼樣,後面新的展望是什麼。他做出來的一些 remark,你不用說這個人要非常菁英或專業,可是你至少一些 comments & insights,你知道說一下業界的狀況怎麼樣,可是他寫出來的東西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幹嘛。我會給他看說,像這個我就覺得不合格。因為你很明顯是,你只要有去聽法說會,他自己可能對公司的一些吐槽,馬上就可以被化解掉,因為他在這種私房或是在小廠裡面講的東西,就是法說會講過的東西。你一些問題怎麼法說會也都早就跟你回答過,你竟然在這裡面還寫出這樣的問題,就代表說這個東西可能是不行的,就讓他知道。

同時也讓他知道說,因為像我請他去聽的這個公司,他覺得是好的。因為我都會跟他講說:「所以可不可以買?」我就會這樣考驗他,他會給我一些他的想法。我跟他說,其實這是一個好的公司,所以其實你要去觀察一下每個公司出來跟你講話的一些態度。這個也是我自己身邊一些朋友,他可能在操盤什麼 family fund,然後他們很喜歡去聽 earning call,他們喜歡用聽的。像我自己喜歡看逐字稿,他們喜歡用聽的,為什麼要用聽的?因為他們發現,可能每一次的 earning call 老闆的態度會不太一樣,講話的方式,你會知道說他現在是不是想笑,我不能笑,他是不是有好消息,還是說他家死了。當然不是說真的有 family member 掛掉,意思就是說,反正就是,可能業績很爛,所以他講話就是非常保守,然後跟,聽得出來是比較消沉。像馬斯克的 earning call,我覺得大家可以聽看看,如果真的好消息,你真的聽得出一些差別。

所以他們喜歡用聽的,那我也跟他講,其實這個在台灣的公司也是有一樣的狀況,就是到底公司出來講話的人,他的個性是怎麼樣,其實我們心中都有一把尺,甚至有些人會把它列成表格。哪家公司的 IR 會說出來講的,哪一個副總或什麼,幹,那個就是打靶嘴,他每次講的東西都會 miss。哪家公司的人,他出來講的東西,這個就是保守伯,他超保守,每次都講得到超爛的數字,可是最後面這個數字都會 beat。那就是我們知道每一個人的個性,然後知道每一個人他可能大概講出來的話會怎麼樣。那如果更好的話,你可以去試著讀空氣。你要知道說,這個場子你去聽,你覺得一切都是很正向積極?然後他跟我講說,他覺得這個 IR 非常有自信,那代表說他們可能真的對自己的產品非常有自信。那我下一次就要安排你去聽一個,就是我知道這個公司,那他跟屎一樣爛的,你就去聽看看,你就會知道那個差距在哪。

你就知道說,其實我們去做投資,買賣有很多的指標可以看,那我們可能會看一些財報、看一些消息的東西、新聞的東西去做分析跟判斷,有些人是看線型。其實你光是去聽法說會,搞不好也可以成為一個流派。你光是去聽人家講,因為有時候如果說你進去人家都願意回答的話,這個等於是一個大加分,你可以很快直接去問到一些重點。以及你可以從他們的講話的方式或神態,以及,假設你已經有建立一個 database 資料庫,你知道說過去他的風格是怎麼樣。他明明就是以前是超級保守的人,但這一次不一樣。像前陣子,我們自己布局的一個股票我就跟他講,這個人他很特別,他已經在這個公司當發言人當超級久,然後他的特色就是他每次出來講話,就講一講就停了,他根本就是不會給大家問問題,然後都講一樣的東西,「我們不方便評論」。可是這一次他講超多東西,我就給他看這個差距,就是這一次他跟以前不一樣,他每個東西都給你延伸去講很多,那同時 QA 的時間變很長,你會發現就不一樣。為什麼以前會這樣到現在?大約有幾個可能嘛,可能就是他被人家投訴,或者說他自己想法改變了,突然想跟他聊天,都有機會。但會不會有可能是因為這次不一樣,他有一些好消息,所以他跟大家講得特別多?他還是不能夠直接跟你講說:「什麼我們有什麼東西。」因為有些客戶對這個非常敏感,你若出來那邊吹喇叭,是不是一般人家單砍掉?所以他還是不能跟你講到很細節,但他這次很明顯,以前講五分鐘講完,這次跟你講半小時,那這個就是可能我們可以去關注它。所以它會有很多這種另類的機會會產生,只要你願意去觀察的話。

這個禮拜就讓他去測試這樣子的東西。那同時在禮拜五,禮拜四還有禮拜五比較嚴重,禮拜五的這個盤中時間,因為我們自己在做買賣的一些東西,給人家打到屎噴出來,有被倒貨,其實偶爾就會發生這種事情。那我們在過去的數週,算是一個那種 killing spree,就是瘋狂的往上衝,然後他可能也覺得賺錢很簡單。那我一直跟他講說這不是常態,這不是常態,一般不會長這樣子。那在禮拜五呢,他也第一次的感受到,什麼叫做盤中喊救命。我就開始在那邊「救命!」所以你知道就是,很多時候我是心中喊救命,只是因為他在,就有點像說有朋友跟你一起打網咖,你就會講話講出來,「救命啊!救命啊!那怎麼會有人一直賣啊?是哪一個廢物啊?」開始跟他喊,他也知道說,所以這個當行情回檔的時候,可能也是長得蠻可怕的,很多東西開高,然後直接一路往下灌破的。那這個地方我們該怎麼處理?我也稍微跟他說一下我的想法。

然後意外地發現,就像我剛講說這個地方在下殺,心態就有點不好看了,一定有很多動能仔會跳車,說不定盤後的融資就大減,或者說不知道,那個籌碼已經變得更散、不好看什麼的。然後他就默默地問我一句,因為他也開始看一些線圖,他說:「這個不就還在區間盤整嗎?」他講的沒錯,他講的沒錯。但是因為我們身邊有些朋友是那種很動能的,他只要看到那種黑 K 或是說盤中一直殺,他就會跟著會把東西全部砍光光那一種人。所以就是我們互相會影響到彼此,有時候會有好的,有時候可能恐慌也會互相影響到彼此。所以我剛想說,這個地方再下去的話,一定很多人停損,還是我們要先跑?他反而想說:「為什麼你要跑?這個就是在區間內。」我說你說的有道理,你這樣的一個 feedback 是好的,就是你說的是對的。如果說我們今天跳出來看就沒事,有時候我們會針對一些很小的東西,因為花太多時間在上面,然後你們一群人在上面一起弄,弄到後來就會變成,你們可能會越看越細的東西,可是就沒發現說,其實大趨勢、大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很細的東西,你盯得太緊,就變成你東西根本就抱不住,這個是很多人會有的問題,包括我們自己也是,就是如果說你看得太近,有時候就會被嚇到。

但其實一張你回頭一看,大家那邊哀嚎說「是不是不知道出貨了?是不是不知道跑了?」兄弟,拜託這個東西在五日線上,五日線的斜率都沒改變,這個超級強勢股欸。可是你們竟然因為可能前面幾天新高上不去,就是有稍微收斂了三天,然後就覺得是不是要出貨了?拜託,你可以拉出來看嗎?這個五日線是他媽的垂直往上。其實我們後面,我們去大家討論一下來發現,現在的市場跟其實 2020 年以前市場有很大的差距。以前做波段是這樣,以前做波段就是,看一個月線的斜率是往上的,然後每次踩到都有再跳上去的話,那就是一個大型波段,你就知道抱好,你用月線、你用季線看。現在的人越來越敏感,現在很多東西五日線,甚至不是五日線,直接看裸 K,只要開始轉弱,K 棒沒有在往上衝,全部砍掉。我覺得很多人變成這種非常速食,不然我自己有時候也會不小心被帶到那個氛圍,但是我都會提醒自己要收回來。然後沒有想到,我是被這個同仁提醒,跟我講說:「這個明明就看起來還好,為什麼你要在那邊哀嚎?」對,就真的就還好,真的沒有什麼事情。

那所以有時候就是,稍微的等待一下。那我覺得可能在後面就是洗一洗,因為禮拜五有蠻多那種中小型的股票都開始出現出貨的一個狀態,可是出貨不代表一個行情就要正式解除,有可能只是一個換手要繼續。所以在我看來,就是稍微地再做等待之後,我們再想後面要怎麼辦。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 A-Gin 的一個工作紀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接下來我們轉頭看一下 Meta 2024 的 Connect 大會,公布了幾個產品,然後跟大家聊一下我自己的一個想法。

首先就是它的 VR 的頭盔 Quest 3,出了一個 Quest 3S,S 是 a small start,就是一個入門版本的意思。那這個東西的售價會很便宜,就是只有 299 美元,非常非常便宜。然後再推出這個入門的版本之後,本來的 Quest 3 的原價其實從 699 降到 499,所以它整體就是去採一個平價實惠的路線,就是與 Vision Pro 它會走一個平價實惠的路線,並且它那個 Pro 系列也是沒有要持續的做下去的,就是它的 Pro 系列是把它停掉,它直接去做這個數字版本,然後加一個 S 版本。

所以我認為這個 Meta 的選擇是正確的,就是不要在高階的地方去跟 Apple 硬槓,去直接去走一個低價。那可能在低價這邊獲得一個顯著的成功跟市占之後,說不定它會再回頭去推一個高階的東西。這個就是我們後面可以觀察的一個東西,但也有可能它就是直接把它變成是一個這種新的商品,然後持續給大家更加便宜實惠的選項,這也是一個很棒的做法。

那像 Vision Pro 的話,就是稍微的至少在銷量上是沒有這麼成功。雖然我也非常喜歡這個產品,可是就像是我多次跟大家分享,因為我是一個價格不太敏感的消費者,所以對我來講,東西酷是最重要的,價格我覺得還好。但如果今天仔細有去思考價格,當然就會發現其中有不可思議之處。如果今天是用 Quest 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程度,然後只要這樣的一個錢,那為什麼我要花數以倍計的錢,然後去用一個 Vision Pro?就是你馬上就會發現其中不可理喻之處。當然 Vision Pro 你可以說,你是追求一個更加的登峰造極,可是你知道其實絕大多數的科技產品,當它走到某個極限之後,它再往上,那個是一般的使用者感覺不出來的。就像是 iPhone 這個 Pro 的版本,如果你不是專業的攝影、專業的可能創作者或什麼,你根本就不會知道它真正的差距在哪裡。對你來說就是,反正畫質已經好到無法挑剔,反正錄影我都已經沒有問題,你哪會在意說它是 60fps 還是 160fps?我覺得對一般來講,那個邊際效應是已經遞減到一個程度是,你根本就會選擇忽略它。但是它那個價格是,只要再往上多一點點,就會貴非常非常多。

所以 Apple 後面也會去走一個稍微往平價方向推進的路線,因為已經在供應鏈這邊有去做相對應的計畫,只是它這個平價跟所謂的 Meta 的 Quest 平價有很大的一個差距,它只是稍微便宜一點點,但是它目前是在短期內沒有辦法做到像 Quest 這樣的一個價格競爭力了。所以我覺得整體 VR 市場的推進,可能還是要仰賴 Meta 去做,Meta 也是非常底氣去做這樣的事情,我是持續的樂觀看待。

那再來另外一個新的產品是 Orion 的 AR 眼鏡,這個其實在之前就是有很多 rumor 傳出來,什麼 Project Soul 還有什麼的,已經很多人在討論這些事情。那其實在中國、在供應鏈,大家已經有去猜它用到的東西是什麼,那部分猜錯,但絕大多數猜對。像是使用一個 MicroLED,可能用到高通去打在晶片上,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東西。它的外面可能會去額外裝一個電腦,像是它公布出來的這個 Puck,就是額外的運算器,然後它用傳輸的方式到眼鏡上,不然它如果把運算方案也眼鏡上的話,眼鏡就會太重。它已經把電池放在上面了,這其實就已經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你會變重,或是說你的續航力會不好,因為你真的續航力要好的話,你電池要更大,可現在的技術就是沒有到的,所以才會像 Vision Pro 直接給你一個尿袋,就連下去外界一個電源。

所以這個東西它就是一個 prototype,大家知道它是一個 prototype。所以在它推出之後,在整個社群,就是網路上、YT 什麼,就是有很多非常踴躍的討論,然後自己身邊朋友也開始有問我說:「那這個 Meta Orion 的概念股是什麼?該力的感?」大家不要緊張,先把你的老二收起來,這個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為這個東西就是一個 prototype,我覺得最快搞不好 2027 吧,我認為之後你才會看到它量產。那量產也不一定會用你現在看到的技術,就是它的技術可能會去做調整。就像是它鏡片上面那個光波導技術就有很多種,像 Lumus 的話是用幾何光波導,然後像 HoloLens、像這個應該是用 SRG 的繞射光波導,Apple 的話傳言因為它買一個公司叫 Akonia,它可能會用 VHG 的繞射光波導。所以它們用的技術是有一些細微的差距,但講是講細微,可是實際上在產品的呈現上,可能之後就會放到很大。像 Lumus 的東西就是被很多人抱怨說太重,像這種繞射型的目的,你看起來是一個很不錯的一個做法,但實際上也是有很多東西要挑戰。

像是在它的鏡片的材質的選擇上,其實我們之前的認知是它用到 [聽不清楚] 去 driver 去把燈光打到,透過幾個鏡片板,然後濾光片,然後之後面弄到玻璃基板上面去。那只是它這一次推出來的眼鏡,它並不是使用玻璃基板,它是使用碳化矽的一個光波導。所以這個東西跟本來市場上一些猜測就不太一樣。但大家其實會認為說,玻璃基板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至少在現階段來看它是相對可能成熟一點的東西,但它選擇用的是一個碳化矽的技術。所以看起來是很炫炮的沒錯,只是在量產上會不會就是變成良率不夠,或是價格太高什麼,這都是要考慮的點。那搞不好最後面又走回去使用玻璃,這都是有機會的。

所以要認知到我們現在看到的東西是一個實驗性的產品,然後它如果真的要進量產的話,東西要做得出來,第一個價格要實惠,第二個是良率要夠,然後不要說什麼你的東西正常要生產的時候會大 delay,因為良率不夠、東西出狀況,這個全部都會是一個問題。所以等到它正式可以量產的那個 bill of materials 才比較重要,就是到時候它用了什麼料,那才是最重要的。它不一定會用現在在用的料,但也可能用現在在用的料,可是它如果是用現在在用的料,它最快拉貨也是幾年後的事情。所以現在去討論概念股就有點怪,但去炒氣氛沒有問題,炒股票、炒題材沒有問題,但如果你要講說去對公司貢獻營收、有些供應鏈開始拉貨,那個應該不會在這麼快的時間看到,所以我才會跟大家說,先把你的老二收起來。

那這個碳化矽的鏡片,就是上面這個光波導上面的,怎麼講,就是說去把這個東西壓印上去,是使用 NIL,就是奈米壓印的技術,還是使用 [聽不清楚],這個不太清楚,很多人是講說 NIL 是奈米壓印,可是也有可能是用蝕刻的方式去做的。那一樣這個東西,它目前反正都是半導體的一個生產製程技術,已經走到半導體的層級去了。那最後面會用哪一個呢?還是有一個路線之爭,可能像 NIL 這邊,奈米壓印有一些支持者,覺得說它可以大量的放量,然後可能後面可以做到很便宜;那可是反對者就會覺得說,你那個模具要拉起來的時候會有變形、翹曲、各式各樣的毛病。那如果是使用 [聽不清楚] 的話,那又要怎麼樣去把價格降低,或者說更穩定的去做輸出,也是有很多後續的討論。所以它這個眼鏡,原廠的時候,它去集大量的資金跟眾人的智慧,硬把一個產品推出來,可是這個產品它要走到量產的時候,可能會跟現在長得不太一樣,就是它有很多東西會需要去做調整,或是說可能幾年之後,有新的技術突破這邊會用不一樣的東西。

那現階段呢,我認為你去看著 Orion 它開出來的一些規格,或者說使用的材料去炒股票的話,就要知道你就是在炒一個題材,那後面不一定用這個東西。當然不是說不能這樣做,只是我們自己會這樣看。大家就覺得說這個應該是,你就先看看就好了,就是有一個酷東西。那同時知道其實不是只有 Meta 在做,像是 Snap 的 Spectacles,或者像是 Apple,又在推行他們的眼鏡的計畫。那這個可能在後面就會有很大的一個突破。

而且其實如果說你可以去把基本的原理,跟想要達成的目的去搞懂的話,就會知道 AR 應該是最終的解放了,會大於 VR。因為 VR 最終還是放一個螢幕在你面前,那它也是希望你可以看到外面世界,所以它怎樣?它給你一個攝影機。可是如果我可以直接用眼鏡的話,我本來就看到外面世界了,那透過投影的方式把東西打上來,那這不是一個更好的解放嗎?對,當然是這樣。只是問題就是,為什麼還會有一個 VR 的產品卡在那?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有很多無法去解決的問題,所以只能夠透過 VR 去達到可能更好的畫質、更好的表現。那 AR 可能就是在後面,我們知道它是一個很美好的東西,如果真的科技力可以達成,這個是更好的選項,但現階段很難。就像我剛剛講,這個上面去放電池的話,那你的續航力一定就是不好;可是掛尿袋的話,那是不是就很爛?就是像是一個小 VR 的感覺。那還有很多挑戰要解決,所以我們就先稍微的看看就好。

***

那最近呢,我開始重新的回頭去看了一下 PC,為什麼?因為在下半年開始,會不管在 Intel 或在 AMD 這邊,他們都會有 AI PC 的持續的推出,然後在品牌廠這邊也會持續的有筆電出來。雖然我們目前是真的沒有看到 AI PC 的一個大型換機潮,那我自己手上有 AI PC,我老實跟大家講說,AI PC 目前對我來講是一個噱頭式的東西,它真的帶來一些不一樣的功能。可是呢,以我目前的做法來說,奇怪了,我可以用我的電腦去上不管是 ChatGPT 或是 Copilot 或是 Perplexity,或是我可以去生圖,我可以去問問題,然後去整理資料,讓它看我的資料講什麼。我連網都可以處理的東西,為什麼我會需要去用一個所謂 AI PC,然後讓它在 offline 的狀況可以去做?雖然可以 offline 做,可是它做的效果就是不好嘛。那或許等到有朝一日,我 offline 也可以做的東西,可以達到我需要連網那樣的一個程度的時候,那我可能就可以去使用 AI PC 來降低我的成本,或是說我有一些比較機密的東西,我會去透過它處理。但現在其實都不會去做這樣子的一個使用。

所以我認為其實 AI PC 它的一個最大的驅動力跟電信商的 4G 跟 5G 一樣。4G 是後來大家才發現說,其實如果沒有 4G 的話,我們根本就是沒有辦法讓 Netflix 或是什麼 HBO Go 直接送東西,大量的普及嘛,就網路還是需要更快、更強、更厲害沒錯。那只是那一次可能後面才發酵出來的東西。那下半年我們講說 5G 是一個什麼沒有搞頭的東西,因為 5G 上面,至今是沒有出現所謂的殺手級的應用。那 AI PC 我覺得會有點類似這樣的一個狀況,就是它可能就像是 5G,就大家知道說,OK 有這個東西,然後它有一些額外的加值,但是它價格變貴,我根本也沒有這個動機去換它。但很靠背的點就是,像你現在你買到手機,就算你是用 4G 門號,你還是在付 5G 的錢,因為你之後就是只買得到 5G 手機。那像是 AI PC,你現在再怎麼樣掙扎,說什麼:「我就是覺得這是騙人的,我不要用!」你等到 2025、2026 之後,你能夠挑到的絕大多數的機種都是 AI PC,到 2027 甚至沒有不是 AI PC 的東西,每個裡面都內建 NPU,然後可能都算力跟你講說是什麼 40 幾 TOPS,之後一定都是更高的。

所以你等於是被迫升級。所以我現在反而是覺得,AI PC 它的故事不會是一個主動性的升級,因為沒有太多的動機讓你去做主動性的升級,但是被動的升級是有看到。像之前就聽到賣電腦的朋友跟我講說什麼,有些公司的 LINE 不知道是 Windows 跟現在怎麼樣,反正就說 LINE 後來不支援一些特定的版本。所以呢,因為很多這種中小企業他們都喜歡用 LINE 溝通,所以他要怎麼辦?他就只好打電話換電腦,換電腦就要來跟他買了一批 AI PC。所以這些人就變成 AI PC 的使用者,但是其實不是因為他真的很喜歡 AI PC,是因為電腦到時間該換了,那我們去換一下最新最強的電腦就是 AI PC。

再來就是可能像是,明年 Windows 12 出來之後,Windows 10 的支援就會去做終止,就會把它停下來。那停下來的話就會變成,當你今天想要買到一個更新更強的電腦,或是說其實你是有一些資安疑慮的,你需要 Windows 有更多的 update 在上面去做維護的話,你只能過去選擇這種最新的電腦。恭喜你買了這些最新的電腦,全部都是 AI PC。所以 AI PC 的換機潮就還是會持續發生,只是可能你看不到那種主動式的暴力換機潮,除非世界上突然發生一些事情,它可能比較偏向被動式的,反正就是大家只能夠慢慢疊代上去。

像是現在的手機裡面其實都是 5G 的手機,除非你是買到超便宜的那種鳥機,不然全部都是 5G 的,即便你沒有用到 5G,你還是付了 5G 的錢。所以即便你可能沒有用到 AI PC 的一些 embedded in AI PC 上面的一些功能,但你還是付了 AI PC 的一些規格的加值。當然就是伴隨著像是 DDR5 的一個介入。那 DDR5 的話,目前在市場上其實還是屬於價格比較漂亮的記憶體,那 DDR4 and the below,以及 NAND,其實它的表現都不太好,並且我們有注意到在一些模組廠、在一些通路的庫存都開始往上堆,這大家自己也要小心。算我知道最近可能看到美光狂噴,所以很多人覺得說記憶體其實沒問題,沒有,就是如果我們今天是看庫存的狀況的話,有事情,它還是有事情的。所以它有去化的速度是需要一些加強,就看到一些好消息,如果沒有看到的話,那之後可能就會出現,有可能會需要去把一些這種高價庫存給打掉,或者說,反正就是整體在這個財務表現上面會不好,會有一段時間是這樣子。

大概是要注意,就是在記憶體產業,我們只有看到 HBM 是非常非常強勁的一個需求。然後 DDR5 呢,因為它本身是會受到 HBM 的生產的排擠,因為 HBM 的良率不好,所以它會用到大量 DDR5 的一個產能,它把它拉過去了,那變成這個東西變相地可以去維持它的價格,DDR5 會是一個觀察重點。那 4 跟 3 或是說 NAND 的,我覺得大家都稍微注意。NAND 的話可能大容量好一點,那小容量也不一定會表現得非常好。

所以如果說我們沒有辦法有一個很強勁的換機潮,它只是一個比較偏向被動方式的去做替換的話,那我們可能在供應鏈的選擇上也會更小心,就是我們不會去賭說什麼缺貨漲價,可能就不會發生。但是可能會有一些產品,像之前的 PCB、CCL,當伺服器它需要追求一個更好的傳輸的效果的時候,它需要用到更好的料,就要 low-loss、very low-loss,是要很低的一個延遲跟損失的東西。那這個料往上堆,其實它就可以去增加這個廠商做溢價的機會。因為如果說今天是擺爛的料的話,其實他們是很難去做漲價的,電子產品的東西就是,我今天如果都是用同一個料,這個料可能每年都會一直持續降價。當然如果說我今天有更好的料進來的話,那這個價格可能就可以去喊高,當然後面還是會下降,但至少就會比本來的 ASP 會拉上去。

所以要關注的是 AI PC 裡面有什麼東西是這個 ASP 可能會拉上去,或是有什麼東西是可能是新的東西,但是又不會受到現在消費性疲軟,然後所造成的像我跟大家講,所以 DDR4 或是說一些 NAND 的其實像那個價格可能會往下走,那這樣的一個影響。所以可能就是關注在 DDR5 上面,只是 DDR5 你要去找,所以很純的在做 DDR5 的股票又不多,但是有一些額外機會會產生。就是說 DDR5 跟 DDR4 的一個差別,是 DDR5 上面會多一個 PMIC,所以 PMIC 可能就是一個機會,就是 Power Management IC 就是一個機會。那目前在台灣有拿到就是 DDR5 的認證的公司其實不多,就只有兩家左右,那其他可能就是還在驗證的一個階段。那等到他們也都拿到驗證的話,那可能版圖會改變。但目前其實能夠做的東西不多,但是這兩家公司其實給出來的一個 guidance 都是比較偏向,他們本來認為說 DDR5 在今年的滲透就會拉上去,但是因為消費性真的很太爛,那到明年可能才會拉上去。然後明年拉上去,我認為公司的說法態度,就是跟我剛剛前面判斷很像,就是他們也是覺得因為不得不,因為現在可能是你在 DDR4 跟 DDR5 之間,你可以做選擇,它是一個選擇題,但之後它就不是一個選擇題,你只買得到這個東西。所以就是一定要換上去,換上去可能在這些料上面就會有一些機會。

那再來在 AI PC 它一些應用上,因為它可能還是比較偏向,就是其實 AI PC 跟電競 PC,我會把它畫上一個類似的等號,就是他們其實就是指高階筆電的意思。當這些高階筆電開始在推的時候,它可能第一個耗的瓦數會比較多,或者是說它可能會需要更好的一個散熱表現,它就會用到一個可能更好的散熱片、更好的料,或者說可能用到更多顆的一個風扇。我們看到風扇的表現是大概會多一點多倍,平均下來是這樣子,不會到兩倍。今天有一個說法講說 AI PC 會讓風扇從一顆變兩顆,應該是沒有這樣一個狀態,會多一點多倍,但是這個風扇可能會去改掉,就是會用到更好的料。

只是大家可以注意的,我們注意到 DDR5 更好的一個滲透,其實在伺服器這邊,伺服器就是已經在這種高階伺服器,就是全面都是往 DDR5 去走。但是在消費性的筆電,因為目前還是選擇題,所以有些人可能就是不敢用、他不想換,但後來它就不是一個選擇題,就只能夠換。所以像這種被動式的去把一些料往上堆,我認為是在後面也可以去注意的一個題材。就是其實我們在過去一陣子,大家應該發現,就是我們也會跟大家聊 AI、聊伺服器,但其實像自己的風格已經完全轉變。我現在看我持股,就真的 AI-related 除了美股之外,在台股基本上我已經滿手都是,它可能也有蹭到一點 AI,可是他不是 AI 為主的東西,因為我覺得那是類似某種程度的票房毒藥,因為上面堆太多人,所以它可能要去經歷過一個庫存調整,然後我們說再回去看它。但現階段其實我已經是往其他方向去找,就是我認為這個選擇也是對的。至少我們現在用事後論回頭看,就是這個選擇是對的,因為表現就是 outperform AI。但 AI 我不是說要結束,只是它可能要等到稍微沉澱一下、調整一下,後面會有持續的機會。至少在供應鏈這邊是這樣,因為前面炒的是一個估值上升,然後報價上漲,但現在其實都開始去,很多廠商會去競價,或是像今天跟大家提到,它不去用那個 anphenol 的一個背線,它把它換成是 PCB,其實他某種程度上他是想要省錢,那更多這種省錢的做法會出來,於是它對供應鏈一定會有所影響。

所以可能像我自己甚至會去找一些,在他的產品 mix 裡面,AI 是比較低一點的東西,因為我覺得那個會進入一個競價,除非他自己一個 new feature。那如果他是本來就有 feature 的,這個東西可能反而開始會毛利壓縮,那如果前面沒有把它確保估值很高的話,他說不定會去抵銷掉他其他一些傳統業務的成長。所以大概後面會往這個方向去看,來跟大家稍微分享自己的心得。

***

好,那接下來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2330 上一千:「主委小老師跟你爆牌,下一波領漲的是 AI PC。Lunar Lake 這個月出貨,加上微軟 10 明年下半停止更新,帶動商用換機潮,加上降息消費復甦,PC 4-5 年的換機潮,以及 GTA 6 等 3A 大作明年出,商用消費雙重暴擊 AI PC 復甦,就問怎麼輸?我只小聲告訴你,千萬不要跟別人說。最後祝主委跟聽眾們身體健康,知道流汗不知道流淚。」

兄弟,你知道很多時候我們有時候講的東西會剛好跟這個 QA 的東西有契合,但第一次,讓我想法完全一樣,他媽的我真的是首次見到。還是說以後你來當這個代班主持人?我完全認同你講的東西,對,而且你補充到我剛才就是我心中有想到,那時候我沒有講到的東西,沒錯,明天有很多 3A 大作出來,很多屌作。那我們在顯卡這邊是沒有看到,因為我不是跟大家講說外面你在吹說什麼換顯卡,那什麼大拉貨拉假賽,跟你講沒有看到,就是真的有在買沒錯,但是沒有看到說那有什麼供需失衡,但他有可能可以協助去化掉很多東西,然後等到真正的這種猛男作品出來之後,欸,就變成搞不好這個供需的狀況就會變成,本來是這個買方市場,就變成是賣方市場。當然可能不會像那時候挖礦那麼誇張,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挖礦的時候,你要買一個顯卡要配滑鼠,他要綁一些 bundle 給你,那垃圾滑鼠、垃圾鍵盤,你要一起買才賣你這個顯卡,那個就是很絕對的賣方市場,我覺得不會到那個程度,但是,對,我非常認同你講的東西。不然說這個 Lunar Lake 或是 AMD 的東西,降息消費復甦不一定,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看到是,至少以美國來講,他們已經這種超額儲蓄都用光了,所以不一定有那個錢,除非他們願意去擴增信用,然後去用這個信用去買東西,那不然,我其實對於這個消費復甦這個,我反而不敢大聲講,但其他我覺得完全都認同。那對,你知道我們這個節目講的,就是不是小聲,因為我們聽眾有這個 40 萬,所以就大家都知道了。

下面一位 Chile8019 Mimi Mao Mao:「還大好,算生日已經過了,大概是要祝我的南投民間 Majima 人生海海 9/24 號生日快樂。」他說:「曾姓才快還錢,才有錢包紅包給我。曾姓才快還錢,不然我都不能結婚了。30 歲生日大快樂,要祝大家績效大爆射。」

會啦,我覺得這次真的會啦。

下面一位 Potal 只吃五指的:「因為五指登科,我是終於上岸的午夜有夢。孟恭你好,我是之前被很喜歡的公司資遣的那位。之前留了八次留言,終於被您念到好開心,更開心的是我們有一樣的想法。想跟你分享,我今天收到 LINE 的錄取通知,失業快一年終於上岸了。謝謝您從疫情期間以來的線上陪伴,對沒錯,我也是從 co co co 就開始聽的骨灰粉,很喜歡每週兩次的空中相見,今後也會一直支持您們全家。(P.S. 因為 Lisa 我也開始會去五股收容所遛狗),祝福你們全家健康平安愛您。對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IG 的陌生訊息嗎?會發現雪片般的網友訊息。」

對,我之前有發現就是 IG 把訊息切很多地方,就是除了它會有一個它 priority 之外,然後會有一個就是可能它認為說你會覺得沒這麼重要的訊息,會放在另外一邊。那再來 story reply 也切成另外一個,然後以及陌生訊息,我覺得有很多訊息我沒有看到,是因為它長在各自表述的地方。那非常感謝你回來跟我分享你的近況,我也很高興就是你有要上岸、然後有工作。以及,我覺得我太太會非常高興,我會跟她講這件事情,就是因為你看到它去這個五股收容所,所以你也決定去那邊幫忙。非常非常感謝你的付出,也希望你順利健康。

下面一位 Miso 上:「裝潢選頭份元朝,裝潢到讓妻高潮,裝潢到讓妻氣到高潮。Podcast Boss,癌大你好,本人在裝潢找頭份在地室內設計,設計師起初報價在個人的預算內,殊不知簽完合約後,實際報價各種漲價,扯的是設計師搞錯……」

好,OK,我大概看完了,你後面還直接點名人家設計師,這樣不一定是好事,因為我看消費糾紛,你就會發生,消費糾紛你就會發生。所以這個這種,我覺得我們可能沒有辦法把它唸出來。因為,你知道就像是法院判決下去,你知道,一定會有一方喊司法不公,幾乎,反正就是一定有一方會說「司法不公,司法已死」這種他媽很奇怪的說法,但其實他就是可能運氣不好,或者說他就輸了。那在消費糾紛上也是,就是不管你是再怎麼樣好的店,服務很好或什麼,就一定有人會不高興。那不高興的話,我覺得就是,如果真的可以證明對方的疏失的話,你去告他,你去找消保官什麼都好。你如果不就今天去公審他,其實我覺得不太好,就他搞不好也會想回來弄你,你知道嗎?所以你們就會變成大家那邊互弄。所以我覺得,就是這種消費糾紛,因為有時候是難免的事情,就是你也不一定知道是誰對誰錯。有時候搞不好,我隨便舉例一下,搞不好你是奧客,他就是不爽,要故意亂弄。但有可能就是,幹,他真的很奇怪,他對你就是很差。只是我覺得這個不是我們這種平台可以幫你處理的事情,好不好?然後我就知道你很幹,可是你這樣一講,也不一定會真的,就是覺得說你可能希望的是,你把它公布出來,然後大家堵爛,然後不一定,搞不好大家其實發現他超好,然後生意變很好之類的。就是這個我們是沒有辦法幫你處理的。

下面一位不雷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主委你好,上一集聽到你說有時候不要那麼聰明,可能會過得比較開心,真的是讓我感同身受。之前部門主管想推 Python 作為開發語言,所以教育哥叫資深的前輩去上課學,剛好公司出錢,回來再教其他同時。結果回來也是在亂教,那如果是剛出社會的我一定會幹爆,但現在的我就秉持了看破不說破,反正一起聽課的主管也看不出那個前輩在亂教。Happy Boss, Happy Life。這樣的我是不是也算是有所成長?祝大家績效即將大爆射。」

其實我覺得,人真的會越來越深化,真的,我認為。當你特別是智慧越來越聰明,以及你看過很多人間冷暖,以及很多次你可能努力付出、非常努力,可是別人不珍惜,或者是別人把他不當一回事。你發現那種不知道,就是一樣在家裡照顧那種年邁的阿公阿嬤,你照顧了半天,但是你比不上那種過年才回來一次,送禮物包紅包的。因為那個阿公阿嬤覺得說,幹,你整天都要念他,那種過年才回來一次,我看到很高興。你要吃什麼?你要吃雞佛?煮一百顆雞佛給你吃。就是很多事情跟你想的是不一樣的。所以到最後就會變成說,以我自己來講,我希望事情都不要找上我,但是真的找上我,沒有辦法讓別人處理的,我才去處理。其他我看到,我就是微笑,就我知道你在雷,我就是微笑,我看你表演,我也沒有要去幸災樂禍什麼。但是我覺得反正,我已經不會想要去針對太多事情做評論,我覺得這確實是一個成熟的象徵。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講說,這個是不對的,你應該要更加積極、更加進取,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希望在這 corporate ladder 上面爬得很高,所以其實就是開心就好,我希望你開心就好。

下面一位,看見自己,五星吹捧吹吹:「看見 Meta 最近出的智慧眼鏡,想詢問已經有 Google Glass 的失敗案例在前面,為什麼 Meta 還會想推出呢?」

你跟我想說「想退出」吧?應該這樣說,你去找現在所有的科技產品,或是一些網站、服務,他們前面都有一堆屍體。就像你講的這個 Meta 好了,Meta 是做社群平台,Meta 那時候出來之前,前面有什麼 MySpace,還有一些其他的社群平台,那他們有成功嗎?也不一定有。或者說像是一些拍賣網站很成功的,他前面也是一堆屍體案例,那些可能想要去做各式各樣服務的公司,他前面也是有很多失敗的前輩躺在前面。所以其實他們都會持續地去做布局。對這些公司來講,他甚至他擔心的事情是……

(兒子:爸爸,謝謝。爸爸工作。)

(我:先出去,爸爸工作。)

(兒子:爸爸工作。)

(我:對。)

所以就是說,那個……對,剛剛我的子豪。這個,前面有些人會死掉了,他們還是持續地去做,因為他們其實怕的是錯過。就像是為什麼在 AI 的投資上面會瘋狂的投入大量的資金,然後即便可能目前不一定可以看到這個東西會成,或者說一定可以換出很大的肉,算我自己是這樣相信,但是在最早其實他們開始狂買的時候,那段時間是不一定看得清楚,因為其實他們都是怕錯過下一個趨勢,反而投資失敗,對他們來講是家常便飯,他不一定會真的很擔心這樣的事情。

下面一位,25 歲以後就瘦不下來,10 年沒有在家鄉過生日:「大家好,我跟男友今年決定一起回台南發展,雖然目前也在是否創業中猶豫,但我還是很喜歡這個城市,也多了時間陪伴家人。那想聽癌大對正經歷人生轉換時期的建議。那另外我們是你的超級老粉,想請癌大用肌肉猛男變態的聲音……」

(用猛男音):「祝 Frank & Coco & Joyce Paso 的 Water Hining……」這個在轉換階段的時候,我覺得就是慢下來。就是當你沒有辦法很清楚的去選出兩個選項,你要哪一個的時候,代表你其實還沒有準備要去做這個選擇。那甚至有時候我們就直接拿骰子出來丟,或是跑去神明那邊問一下,因為你其實不太確定哪一個是好的。那如果說有時間的話,其實稍微等一下,因為你發現很多選項在某個時間點看不出哪個好的,你等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真相越辯越明,你就會知道哪一個是你真的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如果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壓力,一定要立刻啟動的話,可以選擇等一下,或是可以用就是很土炮的方式,對我個人骰子或什麼的。但我發現就是,滿多東西給你等一下就解決了。但這個東西可能不適用大家,就像是我可能過去一直跟大家聊到,我很多時候會發現,等一下或是說去拖延一些事情是有用的,為什麼?因為我是一個很躁鬱的人,就是我當天想要事情,我就要跳起來把它做完,或是像我之前跟太太吵架,我就是一定要在今天就要吵出一個輸贏,不是你輸就是我輸啦,魚死網破啦,就是我是這樣子的人。所以我會認為說放下,那以及去放慢,它可以幫我解決很多事情。但是我知道其他人不一定這樣,因為搞不好你本身就是那種超驅動的人,那我在叫你放慢就不對了嘛。但是我只能根據這個每個人可能不同的個性去開藥,但是以我自己來講我是這樣做啦。

下面一位 N0530:「孟恭 OG 請祝福我老公生日快樂(9 月 28 號生日)。孟恭您好,我老公姓鍾是粉絲,每日林口台北車程,總會播放您的 Podcast 才不會睡著。不過後來四歲的兒子就不高興,那只好讓他聽兒童歌曲。後來只好在送兒子到校之後,再開啟您的節目繼續吸食精神糧食。感謝您這樣陪伴著我們,請您祝福我老公培根生日快樂,愛您,祝您全家跟朋友們健康。」

培根生日快樂,也感謝你們的支持。

下面一位 Mango P2:「巧虎您好,我想問每次癌大 QA 回答,有關於預估個股未來的 EPS 或是本益比的時候,常常講說算得出來,但從產品上去猜,原本以為一顆,但其實是兩顆之類的。我好奇是影響一家公司的 EPS 有很多因素,每一間公司的主要收入也不一定只有一項,而且每一項每年都有波動,那還有管銷研,以及業外的損益,那這樣在預估未來本益比到底該如何完整的去估算呢?那還有一間公司的出貨量,都只能夠從產業的報告下去找嗎?」

好,那這個問題問得還蠻有水準的,那確實應該也是很多人會想要問的問題。我只會跟你講說這個算數字,不要覺得很屌,或是那種去算估值,你要有這樣一個樣子,算估值、算數字,你不要覺得說好像是一個很高深、很艱難的一個學問,然後說學會之後我就無敵了。沒有,沒有,因為每個人算出來的數字都不太一樣。所以以我自己的案例,像我那時候講說,我本來以為說是,沒有,是兩顆,就是那個 USB 的晶片,我以為是兩顆,然後後來發現說是四顆。那這個就會變成在我們的模型上面去做調整,因為我們可能知道這家公司有 A、B、C 業務,那 A、B、C 業務,我們也分別知道 A、B、C 業務的毛利是多少,那我們也從公司這邊知道說,他的管銷研,然後其實大家的一些什麼業外或是稅率的問題,這個在一些法說或是小廠你可以問到。其實你就可以去套,就是你新得知的一些情報,然後把它放到公司的模型裡面,然後去推出說,那現在他會有額外多少的 EPS upside,這個東西是可以這樣算出來的。

那只是你要怎麼知道說到底是幾顆?多幾顆?每家公司今天五顆,明天五顆賺十,你怎麼知道是幾顆?這個真的就只能夠從可能供應鏈的交叉比對,或者說一些產業報告也有可能可以拿到。像假設是比較準確的,就是不會錯的,就是像有些會有一個拆解報告,他會去把 BOM 表都會拆開來,那裡面每個料什麼他都會點給你看,那個報告其實也不便宜啦,然後要去買,但那個可能就比較慢一點。那如果快一點的人可能就會從供應鏈上直接獲得這樣的答案,但這個答案就是可能會是錯的。因為就像剛剛前面跟大家聊 Meta 的眼鏡,然後現在告訴你是這些料,他還直接開一個圖跟你講,可是最後面量產的時候,就一定有些料會換掉,而且可能換掉蠻多的,或者說有很多的變動,或者說有很多廠商,你只要看到可能是 A 廠商,可能是 B 廠商或 C 廠商,這個都是會持續去變動的。所以確實我們去做任何的預估,它都是有一個賭的成分在,但是我們可能知道自己賭的這個勝率是多少,所以我們才敢這樣去做下注。

那你就要自己去驗證看看,就是當你今天開始去算、然後去推的時候,如果你發現你算跟推都推都不準的話,那你就不要推了,就是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但是股票是有很多方式可以賺錢的,只是像我們自己的做法是,因為我們會想要去搶快的,所以我們都會提早去做出很多的推估,然後用自己的推估去做下注。那你講到的東西,就是像你說什麼一間公司的 EPS 有很多因素,那不同的產品什麼的、主要收入這個,這個是你應該看財報、年報你就要知道的東西。那只是後面確實是,像什麼一顆、兩顆,或是說新產品的導入,然後以及管銷研這個,這個你就是必須要像是去法說會用問的,或是去拿到一些法說的 memo。法說的資料,一般它不會直接寫在法說的 PDF 上面,它都會是在可能 QA 那個環節,人家問他,然後他們可能會講,那這個就會比較屬於是相對難拿到的資訊。那一般我們會認為說,大眾比較難拿到的資訊,你拿來當成投資依據的,這個可能帶來的獲利會更大。所以稍微給你參考一下。

下面一位困寶的爸爸:「巧虎大大想問遇到餅乾小偷要怎麼辦?公司對客戶很好,都會買餅乾讓送件的外務吃,然而很多人因此轉職成為餅乾小偷,每天都來這邊看報紙、喝咖啡、吃餅乾,要走之前還會夾帶幾包,連水都不放過。除了外賊之外,內賊就是採購自己喜歡的餅乾,放到自己的抽屜,供自己以及來訪的親友去享用。那奇手式就是假裝翻報紙,一個沒留神餅乾又失竊了。請主委用猛男的聲音說:『是多窮啊?吃不完自己買!』謝謝主委,那希望您家裡的餅乾都能夠餅乾。」

這個沒有辦法。就是特別是當一個地方的物資沒有到很豐饒的時候,大家就是會卡……人性就是說會卡油啦。他有去,就是好像一個公司,他現在終於有一個咖啡機,或是終於有一個 snack bar,一開始大家都會瘋狂的卡油,就是會呈現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可是當有些公司,就像我們看過那種 snack bar 都是擺滿滿的,大家反而都不想拿了,吃膩了。然後變成,好像說那有一個分界線,就是你要就做到超過這個分界線很多,大家就會變成不稀罕這個東西了。那如果說你坐在這個分界線以下,那供需沒有被滿足的話,大家偷、搶、自肥都有了。所以這個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各個公司都會發生,好不好,沒有辦法去遏止他。而且搞不好老闆也知道,他高興,然後這東西買來就是讓人吃,完全把它幹走代表說我們這個激勵員工的做法是正確的。

下面一位 SAGJUFJ478543:「孟恭之單,巧虎大大您好。最近去首爾玩,自己今天玩一下,覺得吃得蠻好吃的,逛街好買,但沒有日本好玩,不像日本會重複想要去旅遊。想問您一、討厭首爾的原因。二、醬蟹好吃在哪?」

那其實我也不是說真的很討厭首爾,只是我每次會在那邊扣在那邊幹譙,是因為我就怎麼樣,我不是很想要去這個地方,我覺得这个地方很像台北市,然後老婆整天要我去。所以對,最根究柢要去除以二的話,是因為我老婆整天逼我去。就如果說我可以自己選擇什麼時候去的話,我覺得賭爛的程度會小一點。然後再來就是,其實我覺得它就是台北市,就是你在台北市可以做的事情,你在首爾可以做,然後它是重疊的。但是一些一樣是首都,東京,東京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就真的多非常多。所以日本整體的體驗是好啦。但首爾有一個好處,就是我真的很便宜,不知道為什麼我吃東西、坐計程車什麼都覺得好便宜,就它是一個相對便宜的地方。也不是說討厭,就只是我對這個東西沒有什麼特別的興趣跟好感,但是我一直被強迫著去,所以因為這樣子不是特別的喜歡。

那再來,醬蟹好吃在哪?超好吃,超級好吃。而且是要那種尺寸要夠大的,我覺得因為醬蟹的尺寸如果是那種小的,你吃不出它箇中奧妙,它一定要是很大隻的那種,然後要裡面滿滿的都是黃。然後你就把它咬出來,也不用咬出來,就是拿它那個蟹殼,然後弄一點在上面,然後撈一點它那個辣椒的醬汁,然後再把飯拿進去攪一攪,一口把它刷下去,我覺得實在是非常舒服的一個體驗。醬蟹真的是韓國的國寶,我覺得去韓國的最主要的一個核心的理由,非常非常喜歡。

下面一位 No one 我是南波萬:「感謝癌大一直來分享,也謝謝您給我許多人生不同的觀念。上集提到的聰明人辛苦的觀點,也是我這兩年一直困擾的點,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有的時候真心覺得他們的人生也許比較快樂吧,謝謝。」

不只是所謂聰明,高敏感也是。像我就很容易聽到聲音,我會聽到一堆聲音,所以我會很容易暴躁。就是我會聽到可能放在隔壁的鼎泰豐外帶的袋子裡面,塑膠紙盒摩擦的聲音,然後我會試著克制它。所以有時候長這樣,就是開車我已經聽到它一整天唧唧、吱吱、吱吱,我是克制它。然後接著因為我想要壓力我自己,我不想要看起來像神經病,我就希望我老婆也聽到,我就故意都不講,然後希望她會聽到。然後可是五分鐘過去,我的注意力從頭到尾都沒有從那邊移開過,我就非常地生氣,我聽到像神經病,然後她都沒有在動。我就跟她說:「你沒有聽到那聲音嗎?你不會把它拿開嗎?」然後老婆就一臉傻眼想說:「幹你真的是他媽有病,我根本就沒有聽到這個聲音。」

就我們很多時候會有這樣子的一個互動。然後那就是你聽得到一些聲音,或者說你看得到一些可能未來的結果,你已經知道說,今天如果說我們去做這件事情,像我老婆有時候禮拜六的時候講說,我們去哪裡,我其實心中就會想說,你已經知道禮拜六你出去,就是會塞車塞死,那我們是時間彈性的人,為什麼我們不要平日?我們就是跟大家分散人流。其實我也知道,就是我們去之後,然後老婆後來一定會講說:「今天怎麼塞車?」然後以前就會生氣,我就跟她講:「就跟你說不要來了!」然後後來我就發現說,你不能夠講「I told you so」。因為對於現在來講,她就是,她當下真的沒有想這麼多,她真的不會去想到後面的事情。

所以我們很像哆啦A夢有一個,現在叫豆腐萊姆,他有一個不是說什麼,他拿到一個法寶,然後就可以讓他已經提早知道說今天會用到哪些東西。我們就像是那樣子的人,我們沒有辦法很精準預估,可是我們已經大概知道後面發生什麼事情的。然後別人假設又很堅持要去做那件事情,然後之後面證明你是對的,你就很生氣。可是當你生氣,反而別人變更生氣,當我跟我老婆說「我就跟你說不要來了」,然後她就說「幹,你是說什麼?說什麼東西?」然後你就只能夠吞下去,所以你就會滿肚子的怨氣。不然說,我就聽說,我提早看到的這些東西,然後我就是一直聽到這個聲音,我也不想要,但是這個困擾就是持續的繞在我身上,直到我可能我去吃一些藥,我就會幫助。那吃什麼藥?就反正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精神科,這個是有辦法對症下藥的。那如果你是真的比較嚴重的,你吃下去,你會覺得人生都不一樣。

下面一位 Not Orange:「謝謝股癌大各種分享觀念,你的節目內容一直被我開到。今年我們可愛的兒子波比出生了,想麻煩股癌大祝波比最棒的爸爸大金 10 月 14 號生日快樂。玩手遊認識到一起去日本打工,又一起回來存錢結婚買房生子。謝謝你一直以來努力,你都是我最棒的人生夥伴。生日快樂,愛你。」

不是,所以這個是 Not Orange 要祝福波比的爸爸大金,也就是你是老婆。所以這種故事是,有可能會真的發生,就是玩手遊然後認識的女生,竟然不是懶叫比你大的人,竟然不是多毛大叔,竟然是真正的女生,然後還一起去日本打工回來。幾乎你們,你們的人生是很多宅男們嚮往的東西。你知道像以前我們在 RO 上面會有網婆嗎?所以網婆就是說網路上的老婆,可能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可是以前會有這樣子的東西,然後後面就發現說網婆滿多是男生的。像 Joeman,他有一集就是有拍出來,他以前的網婆還什麼,然後是一個男的,是一個臭屌。這個是,真的會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事情,而且發生過很多次,就是大家在網路上暈船,然後這邊發現是一些人他創了一個女角,因為要知道創女角,就很多男生會來貼,給寶物、送她月卡什麼的。就你們竟然是真的,我覺得是一個很難得的緣份。那我們也祝這個波比開心長大,那爸爸大金 10 月 14 號生日快樂。

下面一位,胡笙腳被疼,風濕鎖:「感謝 A-Gin,讚嘆 A-Gin。發現 A-Gin 這個角色就是來代替我這種韭菜發問的,在節目中,孟恭提到 A-Gin 所發問的問題,很多都是我想問的,甚至是還沒有想到的問題。感謝孟恭,感謝 A-Gin。」

對,真的感謝 A-Gin,他真的是來幫忙我做這,讓我的生活變得非常輕鬆,這是我前所未有的體驗。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