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544:🐋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伊萊克斯 Electrolux 贊助。
家裡亮晶晶,媽咪笑嘻嘻。伊萊克斯新一代完美管家 HEPA 極淨版吸塵器,超優惠限時賣場來了!
母親節就來為家裡添購一個專業的清潔小幫手吧!用過伊萊克斯吸塵器的人都知道,重心在下方的設計讓你推動起來輕鬆無比,只有 500 克輕手感,哪怕是小朋友也可以輕鬆幫忙打掃。它還可以自己站立,不用再找收納架,實際上又省空間。
這款吸塵器還搭配了高效的 HEPA 等級濾網,有效對抗塵蟎等過敏原,給你一個更健康的居家環境。而它的毛髮截斷功能更是讓人驚喜,你只需要輕輕一踩,輕鬆解決吸頭被毛髮纏繞的困擾,再不用徒手清理髒髒的一堆頭髮。還配備 4 顆 LED 燈泡,讓任何暗處的灰塵都無法逃過你的眼睛,吸塵工作一乾二淨。
只要搭配母親節,有最優惠的超值活動,伊萊克斯吸塵器下殺 37 折,不到 4000 塊就可以輕鬆擁有。滿額再送韓國 DDMDA 美型購物車,實用又方便。在賣場另外搭配了空氣清淨機及清淨除濕機,可以一起湊滿額贈,最划算。這麼強大的吸塵器、這麼划算的價格,絕對是今年最棒的投資。活動只有到 4 月 30 號,快來為家人添購。
我家裡有兩台伊萊克斯的除濕機,還有一個吸塵器,我覺得他們的家電本身都很好用,而且重點是長得很好看。像是除濕機放在家裡,本身就像是家裡的裝飾品,一個白色家電。如果你對他們的產品有興趣的話,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次的機會,可以在我們的資訊欄找到更多說明與連結。
這個禮拜過得非常充實,帶著自己市場上的好朋友、也是我的老大哥,一起去參訪了台股的一家軟體公司,我已經投資了大概快要滿一年,是一個長期的股東。去請他們分享一下他們在軟體業的一些觀察,同時也看有沒有辦法跟我們自己的工作去做一些結合,以及我們自己其實也是帶著一種想要去反思最近一些交易跟市場變化的心情,想要去求教,去瞭解到底我們可以怎麼樣去做調整。
因為我們知道在過去的兩年是硬體的大年,台股算是搭上了一個非常好的順風車,我們有 EMS、ODM/OEM、散熱、連接器、光通、機殼,這些東西其實是過去最受惠於 AI infrastructure 成長的一些族群,也確實為台股的整體指数帶來一個很好的表現。但是 What's Next?到底下一個東西是什麼?
我們也知道市場已經進入一個修正,基本上我們不會很簡單地就去講說這是一個 AI 的泡沫,這根本就對不上。我知道在市場修正的時候,很多人會開始找一些有的沒的東西來佐證自己的想法,最常見、最低能的就是去找過去某一段時間的圖,然後跟現在去做疊圖,說未來會這樣走,這種就是去顯示自己是完全沒有腦袋。再來第二低能的,就是會去找一個過往曾經也有泡沫存在的時間點,然後講說現在跟過去一樣。
你會知道歷史會重複,但是它是押韻(rhymes),它不是完全的重複。dot-com 泡沫跟現在其實有蠻大的一個差距,你說本質上大家對於一個新科技的期待跟狂喜,這個我覺得是一樣的;但是如果我們去考量一些現狀、一些事實的話,在估值方面就可以理解到,我們現在的估值跟 dot-com 泡沫那時候的估值其實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差距。再來就是當時的 revenue 跟 earning,也就是它的營收跟獲利,跟現在比起來也是有很大的差距。其實現在有蠻多所謂的「AI 股」,大家認為可能有很多夢、很多水分在裡面,拜託,它是 trade 在二十幾倍,二十幾倍怎麼樣都不會是一個很誇張的估值。
再來就是你要去考慮它的成長率,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估值會給得亂七八糟的主要原因。大家也不是說我們自己超級會估值,但是有些人的估法很明顯會看出它的問題。他會覺得說市場上有很多 10 倍的東西,為什麼我要去買一個 20 倍的東西?我是不是白痴?對,你就真的是白痴。為什麼?因為 20 幾倍的東西,它的稅後盈餘的增長率,跟 10 倍的稅後盈餘增長率,是不是一樣的?如果今天是一樣的,那你真的就是要買那個 10 倍的東西,道理就這麼簡單。那如果說今天是不一樣的話,我就問你一下,一個 20 倍 P/E ratio 的東西,它可能之後的幾年成長率 30%,跟一個 10 倍 P/E ratio、可是它之後就是不會成長、甚至是衰退,或者說它有成長,可是是 3%,它怎麼可能 trade 在一樣的地方?
所以如果說你去仔細想一些這種超級基礎的投資 101 的東西,你就會發現,真的是在恐慌的時候,大家就會亂講話;就跟在暴漲的時候,大家就會亂吹,什麼標的 to the moon。暴漲跟暴跌的行情,其實都是令我們覺得很心煩的一個狀態。不只是你的作帳會覺得心煩,其實暴漲真的也會心煩,你看別人沒有在風控的,媽的賺錢賺得比你快,你會超生氣的。所以其實像這種極端行情對我們來講,都是不太舒服的狀態。然後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討論,因為行情不好,所以大家就會拿出來分享,像是要找浮木、找一個理由一樣,那更是讓人覺得非常痛苦。
所以與其整天去想一些有的沒的東西,那我們不如就趕快到第一線去瞭解一下,接下來有什麼樣的一些可能的機會。因為我們都知道說硬體已經是……你不要講說它走完了,可是它至少是進入一個修正估值的階段,所以後面就算是如果有很漂亮的 EPS 跟 revenue 開出來,我們也是合理地期待它股價不會像過去那樣子,有一個 re-rate 的狀況那樣狂噴。所以我們一定要去找下一個階段的東西。
其實用一個很大方向的角度來講,大家都知道,每次的科技發展,我們都會先看到是 infrastructure 的建立,那當 infra 都弄好之後,可能就有 platform 跟軟體的產生,不管是在 dot-com 或是在現在都是這樣的狀態。那 infra 我覺得我們不敢說它是一個完全建立好的狀態,可是它已經是一個完全被期待,並且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成長性跟它可能可以產生的機會,都已經是相當程度被 priced-in。所以我們勢必得往上下一個東西看,這也是為什麼我講說,在這一波修正之後,應該是往軟體的方向去看。因為如果不是軟體的話,你很難去想像這個 AI 的夢還可以持續地繼續下去。
只是我們也想理解說,在軟體的方面要怎麼樣去做投入,才不會把你的錢丟到水裡面?才不會在下一波的競爭裡面可能因此失去你的本金?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我們就去瞭解一下,在台股這些比較小型的軟體公司在幹什麼。因為大型的軟體公司在幹什麼,基本上我們都是隨時在盯著,不管是我現在自己有在訂閱的 X 上面的 Grok,或是說最近的 ChatGPT,不是搞的那個攻擊型深圖,大家都玩得很高興,我自己也玩得非常高興。那又或是像是可能 Gemini 或是 Llama 這種 Google 的投入,其實我們每個東西都是持續地去盯著它。
我會覺得大型的軟體跟小型的軟體公司,在後面還是會有一道隱形的牆在那邊。雖然現在可能有些人,在市場上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大型的模型會輾壓一切,因為這些大型的巨頭只要隨便推出一個東西,就可以把其他人打到爆掉。我相信在 To C,就是說所有的消費者都可以直接去登入使用的一個情境之下,真的有可能會是這樣的狀態。它就類似是手機一樣,手機你比較難看到會有那種百花齊放、一堆品牌出現,它中間收斂成為就是只有幾個。只要是直接面對廣大消費者的,我認為都會是這樣的狀態。
但如果今天是 To B 的話,那就會有很多專業軟體的產生機會。這些東西並不是說什麼大型巨頭,它只要推出一個模型,就可以統包去解決一切事情的。因為你會發現它裡面有非常多客製化的一個環節。那就可以從我們自己的一個經驗來跟大家分享,我相信大家……因為我不確定你們每個人的專業是什麼,可是我們舉例來說,像現在非常流行 Vercel Code,什麼叫 Vercel Code?就是你只要出一張嘴,你使用自然語言的方式,告訴 AI 你的一些需求跟你想要達成的目標,它就可以直接幫你把一個網站刻出來。這個我在我的粉專跟 Telegram 有丟出一個實際的使用案例給大家去試試看。
像這樣子的東西,你就會注意到絕大多數的人,他們都會展現出一種高潮連連的感覺,然後就開始講說一些軟體工程師他們要失業了等等。雖然這個確實是事實,在一些科技巨頭老闆他們都直接講說,未來可能有九成以上的 coding 就要直接交給 AI 去做執行,對,沒有講錯,但是實際上我覺得世界並沒有這麼的單純。你會注意到有一些軟體工程師,或是這些專門在做 coding 的碼農們,他們就會跑出來講說,這個東西根本不能夠直接用,這個東西根本就是 Wix 而已,它就是 Wix 2.0,它就是一個 No-Code solution,就是你不需要 coding,然後你就可以直接透過 drag-and-drop 的方式就完成一個網站,這個也不是真正那種超新、超過的東西,只是現在變成是你可以直接靠嘴巴就去完成,感覺是加強了。但是實際上,你真的要把這個東西拿去用的話,你看哪一家軟體公司或網站可以直接讓你這樣做?沒辦法,後面還是有一些東西要串接,什麼有的沒的,自己的……那這邊就產生很多新的辯論。
但是其實我覺得,他們這樣的 argument 是成立的,是 OK 的,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把這些東西拿到你自己的工作去做使用,你一定也會立刻懂。為什麼?你如果是用在一個同事或你不懂的領域,你真的會覺得 AI 就是一個 100% 的存在;但如果拿到你自己的專業上去用,如果你沒有覺得這個東西是 60% 的話,那代表你的專業可能不是一個特別需要累積的專業。
就說 Vercel Code,那在我們的工作是什麼?就是 Vercel Investing。你去問一下 AI 說現在可以投資的趨勢是什麼?他基本上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報給你,就是什麼 AI、電動車、衛洗麗,或什麼的,但這樣你就可以賺錢嗎?沒有辦法,這個你是沒有辦法賺錢的。或者說,好,那我今天想要去細分一下,不管是什麼 Google、NVIDIA 或是 AMD,他們的 infrastructure 是怎麼樣搞?他會把一些基本上公開的資料都給你,就是他們的互連(interconnect),或者說他們裡面使用的 HBM 是哪一代、代數是多少、使用多少 GB,這樣就可以賺錢嗎?沒有辦法。
所以他丟給你的東西,我覺得會偏向是,如果你是業外的,你會認為是一個 70%、80% 甚至 90% 的東西;但如果你是業內的,一般來講 AI 丟給你的東西,你會注意到你有蠻多要幫他修正,他其實有很多東西是幻覺出來的,或者有需要調整的東西。當然我們都相信 AI 後面會持續地加強,會慢慢地去改善,但這個改善可能就是要花很長的一段時間,甚至它不會變成大家想像的,有朝一日它就真的是比所有的人類還聰明,那搞不好真的需要花很長的一段時間。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一些科技的想像,有可能會一次跑太遠,類似我們去看可能 19XX 年的一些電影,他們對未來的想像,就發現說太快了啦,實際上發展是沒有這麼快。所以當我們今天要把一些 AI 的東西導入到企業裡面,它本身就是一個痛苦且有一點漫長的過程,它其實是過去的「數位轉型」。那大家知道說你叫你的老闆要數位轉型,他會叫你怎麼樣?他應該叫你去給狗幹,因為我們就沒有這個預算。或者說就算你有辦法說服我要去做,可是會發現那個沒有這麼簡單。
像一個公司如果要去做 AI 的數位轉型,他要把所有的資料都拿出來活化,需要去整理、去把它上標籤、向量化,然後拿去 train,之後再來就是可能調教成某一個……他可能是食品業,就是食品業的博士,幫忙協助你管理你的庫存、定價、幫忙管理你的人員。這個人資方面的 AI,用得跟前面的食品庫存管理的 AI,可能又要不一樣的模型。其實這個東西都是需要有人去做苦功的。
那現在在網路上的討論,其實有點偏向兩派:一派是認為 AI 的大型模型,這些巨頭們他們會掃蕩一切,所以小型的軟體公司你們都不用再花時間去求生存了。為什麼?因為就像他今天搞出一個生圖的東西,那一些本來小的生圖公司就直接被打爆了;那不然就是他搞出了一些重點整理,或是幫你寫筆記的東西,那過去的筆記軟體就直接被打爆了。我覺得 To C 一端的應用,應該真的會長這樣的一個狀態,就類似說在手機裡面,我們就知道就只有那幾個牌子,最後面大家打一打就是那幾個牌子。然後電動車呢,我覺得後面也會進入一個這樣品牌的收斂,就是一些中國的新創應該就會開始慢慢地不見。所以 To C 一端可能真的是像大家講的這樣,因為 To C 的大多數消費者,他不用用到很進階的功能,他比較偏向的是我要有一個 Mr. Know-it-all,但是他不是所有東西都真的非常懂,可是他就可以符合我們日常的一個通識需求,那真的會長得這樣的一個狀態。
可是呢,另外一派的說法恰好相反,當然大家應該也聽過,反正就是說,在 AI 的工具幫助之下,會讓一些本來沒有機會去參與競爭的小型公司,因為他現在可能只要透過一個工程師外加 AI 軟體,就等於是本來的 10 個工程師,所以他是有機會去實現在一些領域彎道超車,變成新的巨頭的存在。我個人是認為這兩件事情其實是不衝突,只是說他們可能去發酵的一個環節會是不一樣,一個是在 To C 一端,一個可能是在 To B 端。
因為 To B 端,在我們去看了一些財報、實際上去參訪公司之後,我們發現,它確實是有很多的東西是需要靠人為苦力去解決的,它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它真的是一個服務業。就像大家都對 Palantir 非常熟悉,那 Palantir 它的一個崛起,就是那時候去帶一個個企業去導入……他本來都是一些可能官方的業務,然後開始在企業端去做爆發,就是因為他試著去帶大家導入他們的軟體之後,那大家用了之後發現回不去、好用,就會被綁住了,就要開始去繳那一個非常高昂的訂閱費用。那這其實是要去下苦功的,所以就等於說我要派可能幾個 PM,我要去瞭解你的公司到底要做什麼。
它不能夠只是說什麼「我要幫你導入 AI」,所以呢,我幫你們去網路上訂那個 ChatGPT Pro,訂下去,OK,你們公司導入 AI 完成。它真的不是這樣。它也不是說什麼「所以你不要上網是不是?你要有資安的考量,對,OK,那你去下載一下 Ollama,你的東西都留在終端」,真的不是這樣。就如果你真的要進入企業端,去讓他們去做運用,而不是只是一個通識的機器人,他是真的可以取代一些老師傅……那老師傅,全公司的報價只有他會處理,你希望說不要他離職之後,這樣的一個知識就斷掉,你希望 AI 去瞭解這個老師傅到底怎樣判斷?老師傅會跟你們講說,「我可能是看當天的天氣變化,我可能是看這個門口的樹長高一公分,所以我覺得今天報價可以報高一點。」他們都給你那種很奇怪的說法,可是問題是老師傅報的價格就真的很準。
但是老師傅他一定是去……就類似我們的直覺,他可能參照了某幾個東西,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哪一個東西,然後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那重點就是要如何透過 AI 去破解這樣的東西。所以如果只是一個通識的 AI,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到這件事情。它真的是需要派出幾個 PM,然後去你們公司,我要知道你到底是怎麼樣運作的?你們公司是怎麼樣賺錢的?然後再來就是你們公司在意的點是什麼?而且很多時候會發生,公司他們在意的點跟數據,拿給這些軟體公司去做 training 之後,他們就告訴他們說,「沒有,其實你這個東西可能不是關鍵,反而是我額外跟你要的某些數據……」他們還不一定會給。那如果說最後面給出來,然後大家整理之後才發現說,其實這個東西才是關鍵性比較高的,是這個東西得出你的結論,而不是你們以為的那一個東西。
那光是在資料整理的階段,就可以搞得非常痛苦。大家應該有聽過「資料清洗」,那資料整理它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像我們去參訪的公司就有提到說,他們有開發模組化的工具,所以舉例來說,在過往,我可能需要花六個月的時間寄到你們公司,然後因為那個資料格式可能每一種都不一樣,一間公司有二十幾種規格的東西,然後最後面把它整理完,可能半年已經過去了。那我現在是把它變成是某一種模組化的工具,所以東西可以直接靠拖拉的方式去加速它,我搞不好變成只要一兩個月就可以完成這樣的事情。所以這個裡面又卡了一個新的 know-how,就是我要怎麼樣針對不同的產業,然後有某種模組化的工具。
就特別是……其實就有點像說,我第一次下去的時候是最痛苦,因為你可能是一個食品產業,那我為這個食品產業開發的東西,理論上我是可以用在其他食品產業的,因為你們的模式不會差太多。但是我光是進去的第一次,可能就非常的痛苦。所以它可能會有一個比較高昂的一次性的研發費用要花在前面,那後面這個東西就會變成是某種模組化的工具,它就可以開始去量產,然後去複製到其他的產業去試用。或者是說,它開始注意到競爭對手去用了 AI 的導入之後變得更強,它可能也想要有這個東西,那這段時間就可以藉此產生更多的機會。
所以去把「資料清洗模組化」這個,它本身就是一個 know-how 的存在,這個就是屬於大型巨頭它比較難以、或者說他們根本也不想要去做這個生意,因為這個生意太小了。用台股供應鏈的話來講就是說,有些 PCB、CCL 或是一些什麼線材,為什麼它可以打進去車用裡面?那為什麼那些比較大型的不要去做車用?不然它要做它一定也可以做。只是它不一定會想要做這個東西,因為它可能光是要跨進去,就花很長一段時間,那再來就是如果真的拿下來,肯定也不一定可以賺很多錢,所以我寧願去做一些量大、但是可能毛利比較低的。就類似說 IPC 跟一些 OEM/ODM,你說廣達、你說技嘉,會不會去搶什麼威強電還是誰的生意?它不會想去搶它的生意,它們可能自己也會去轉投資,或者說也會去持有一些 IPC 的公司,然後去形成一個綜效,可是它不會想要去搶人家那個生意。
所以我覺得這個道理是可以運用在每個環節的,就越來越像說……就是人性的一個基礎的認知,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東西可以重複在不同的領域去做應用。一樣,你放進來這個軟體裡面,就是大型的這些巨頭,他們其實不一定會想要去搶一些利基型的東西,因為對他們來講,要做苦功太多了,所以它不會想要這樣子去做。
那除了剛剛前面講完的資料整理的階段,其實裡面就有很多需要去做加強、且有很多可以加值的東西之外,在後端模型的選用上,這個也是……就像我有跟大家分享過,像 Podcast 節目,如果說你全部把它放在雲端,你要直接從 AWS 上面去下載這個人的節目,如果是這樣做的話,它的費用可能就很可觀,一個幾十萬點閱的東西,搞不好它的傳輸費用就要好幾萬塊之類的。可是如果我今天是放到 CDN 裡面的話,它就變成是,我只要有一個用戶點,我就存在……好像我是台灣的用戶點,我就存在台灣的某一個 data center,那其他人就是從這個 data center 裡面抓資料,類似在 YouTube 點影片也是這樣去做,那這樣子它的傳輸費用就變很低。
所以其實以一些企業來講,這個傳輸費用本身累積起來是很可觀的,所以我當然不可能每個都上雲。再來就是一個最基礎的資安的考量,就是東西是機密不能夠上雲。所以它會變成有點像是說,之前 Apple 給大家畫的那個大餅,那個 Apple Intelligence,雖然大家都沒有做得很好,可是概念上類似。就是如果在終端這邊,可能會是使用 Apple 自己幫你做出來的一些模型,就說「我今天可以在終端就直接解決」,然後它是有很好的一個資安防護;那如果說沒有辦法解決的,你可能才會上雲,才會去用到它外包的 GPT,類似這樣子的一個道理。所以可能就是有一些需要去查找可能天氣狀況、機場狀況、或什麼樣的資料,它會上雲去幫你跑,其他東西可能就是直接從終端去解決。
但這個終端也不是我隨便找一個開源式的模型丟進去就可以用,因為這個東西丟進去,它就是一個通識等級的東西,它沒有辦法真的去幫企業做到一個降本增效的做法。所以它要怎麼樣去讓它有效呢?它就必須要讓這個模型是……第一個,你的資料全部都要去整理過、要標籤、要向量化;然後再來,要把這個模型 train 成是你們這個產業的一個 domain knowledge 非常高的一個模型。就是它不是一個通識宅,跑進來變成打個嘴炮,它不是只是一般那種打嘴炮的顧問,它是真的是懂你們這個產業的東西,所以它的原因是用你們的資料養出來的東西。那這個都是需要花人力去做的。
然後整個要去整合這些模型,在不同的需求去選用不同的模型,可能今天是一家公司的庫存管理使用的模型,跟 HR 使用的模型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樣。所以它裡面是有太多這種苦功的東西。所以我會覺得我現在在看這個產業的時候,有點類似當然 IPC 跟以前的 OEM/ODM,我們在過去聊過很多次,但其實就是一樣的道理,拿在這邊用。就是一塊可能是比較偏向高度客製化,然後它是難以被取代,它毛利比較高,如果說真的風向對了可以賺很多錢的東西;那另外一塊,OEM/ODM 就比較偏向是我們現在看的這些大型的巨-頭,他們只要做大的生意,他們只幹大的,可是他們彼此之間競爭可能會非常非常的激烈。那也因為這樣子可能會注意到,像在接下來的 GB300 versus GB200,它的那個 margin 就會在往下降,整體的量錢可能會賺到更多,可是毛利率的數字就可能因為這樣在往下降,因為他們面臨了很多的競爭。可是他們就只要賺這種大錢,就是量大、一致化,那一次可以輸出一大堆的,才養得起這樣的公司。
所以就因為像是說,每個企業它鎖定的角度不太一樣。所以這邊就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自己去一些軟體公司的考察結果之後,認為說方向很明確就是這個方向,我們的判斷是對的,就是應該就是往這個方向去走。然後不用太擔心與外面講的這兩派說法:一個就是大型巨頭要小心,會不會因為這樣子被小公司給鬥掉?很難啊,不太會被鬥掉。然後再來就是小型公司會被大型巨頭的旋風給掃掉。那如果說小型公司它做的東西是 To C 的東西,這個我覺得就真的要比較小心一點,因為 To C 的東西,因為是一個肉夠多、市場夠大的,所以巨頭非常有這個動機去搶你的生意。但如果是需要高度客製化的,可能就是相對安全。
所以以美國的角度來講的話,像 Palantir 就是屬於一個高度客製化的公司,然後再來它切入的一些產業,並不是其他人可以輕易切入的。那這個就算是可能我們在之後的篩選上,會認為是一個 top pick。但我們今天不去討論它的估值或股價,我們就單純就是用產業角度會這樣看,就是要盡量去找這樣子的東西,可能在後面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那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因為時間所剩不多,就快速跟大家更新一下盤勢。因為我前面在閒聊,我只打算你知道就跟每集開頭一樣聊十分鐘,這一次因為在軟體上面比較多收穫,我就上頭了,講了快二十分鐘。那本來要推……就快速推一下,就有一部在網飛上面叫做《混亂少年史》(Adolescence),我覺得這部真的很好看。它有四集,然後每一集是一小時的一鏡到底拍攝完成的,然後演員的情緒也給到位,就是我覺得是一個非常精彩的短劇。它是一個描述青少年問題跟家庭關係的東西,所以它的這個主題可能不一定大家會吃,但如果說你是有教養小朋友的地方捏軟正線的爸媽,看的我覺得應該非常有感覺,就是你會知道說我們以後要多花一點時間陪小朋友。那我在第四集的時候,就是跟著那個爸爸一起情緒大量的釋放出來,我覺得非常爽,很久沒有這樣子爆哭,就覺得難過,但同時哭完就有一種雨過天晴的感覺,所以也分享給大家,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劇。那相關的介紹就是自己上網查,不然會變成是有一點劇透。
那再來就是稍微跟大家講一下盤勢的狀況,其實在昨天,台股又是持續地去吃大便,在夜盤的電子盤是跌了 2% 多,然後再來就是 Nasdaq 跌了 3% 多。我覺得昨天稍微可惜的一點,就是因為台股就是一直在沿路創新低的狀態,但 Nasdaq 它目前是反彈之後的一個回吐,也就是它沒有跟著創新低。那如果是有創新低,就有點類似說所有的壓力一次釋放,我會覺得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很不錯的買點。但因為它沒有創新低,所以有可能會覺得說,當台股已經稍微的穩住之後,然後 Nasdaq 去打新低,那台股就有可能再一起被往下帶。
所以會覺得在這邊就不用太急,因為我們過去可能去騰出 20% 的一個現金部位來講,我會覺得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我也想把 5% 到 10% 打掉,就是這時候就把它打掉,然後去等下一波反彈。然後如果下一波反彈,就說它彈上去,要到本來的一些大均線又再往下,直接變成一個妥妥的下降趨勢的話,我會再去減碼。我會覺得就是後面真的是不一樣的一個環境,就真的要開始去考量,這一次可能不一定是 fundamental trigger 的一些……那種就是股價的大回檔,有可能是市場提早去反應,最後發現說股市真的是經濟的櫥窗,它搞不好提早六個月,它真的去反應就是後面搞不好真的是通膨再起、搞不好真的是有衰退的現象、搞不好真的是要出一些世界大事。真的很多時候會有一些很邪門的狀態,在股票市場上發生,所以我們還是要去尊重一下整體 index 的一個走法。
那所以如果說彈上去,然後又再一次被壓下來的話,甚至會拿出一些多空配置,就是真的要去找一些東西空下去,那其實我覺得可能會是比較安全、比較保守的一個做法。那當然一般人,他不一定要做得這麼的積極,我們只是跟大家分享我們自己工作上的一些做法。
那像前幾集也是很老實跟大家講說,我也不確定扣現金對不對,只是在我的認知裡面,就是你波動放大、你開始一直破底,我就是要扣現金。那現在看起來就是對了,只是我們當然不會因為說對了,就沾沾自喜。就有些人現在可能因為看到又破底了,就全面轉空,可以看成是我們反而……就是類似說勇敢的反向操作。就是我知道大家在禮拜一會大停損,因為台股加權的維持率大概是 154% 左右,那櫃買大概是 158% 左右。所以呢,在下禮拜一應該兩個都有機會要去碰 140 幾。那雖然其實用過去的經驗來看,還沒有到極度恐慌,極度恐慌就是可能在去年的 8 月 5 號的時候有碰到 130 幾 %,我不一定會去期待那樣的場景一定會現身,因為那前面其實是有代表是有一個先快速的往上衝,所以它下殺的那個幅度可能也更大。那我們現在這個前面並沒有一個快速的往上衝,而是橫盤一段時間之後的掉下來,所以我會覺得,它其實只要有融資的自殺潮跟斷頭潮的出現,我就會先買一點。
那我一直要強調,這個就跟我們那時候去騰出現金一樣,我沒有辦法躺在一個完美的位置,我們只求相對長期是對的就好。所以對我來講,就是可能在接下來會開始去補一些部位的時間點。因為我自己已經有去鎖定一些東西,其實以大型權值股來講的話,我覺得像 TSMC 就是要去看一下,到底外資是什麼時候賣爽?因為就是瘋狂的在提款,其實這個提款的強度是真的非常非常的高,像在過去的一季已經賣掉了接近去年快要一年的量,可是真的非常恐怖。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賣完,我們不知道台幣到底會不會持續地貶到什麼時候,所以 TSMC 就是會承受這樣的一個壓力。
那比較二哥、三哥之後的東西,我覺得發哥就是屬於相對非常強的一個公司,在他的股價過去的走勢是呈現一個這樣子的狀態,可能也跟他後面的 ASIC 布局一樣,有機會要去吃一個 re-rate 的故事。只是當大盤整個被往下帶的時候,它也是一起往下帶。然後像 Delta 其實也是相對強的。所以在我自己認知裡面,我要去挑這種大型股的話,我就會挑相對強的。相對強如果說跟著被帶下來的話,就會去買相對強的東西,因為那個代表在過去,它至少是大家惜售的。所以我也比較……我會去賭這樣子的東西。
所以你看這時候,因為變成說,我們去買相對強的,然後像前面那時候跟大家講說美股的部位,我要去騰現金的時候,我是汰強留弱。那為什麼那時候就是這樣?我不知道,就很多時候就是有這種感覺的東西。所以你看我也需要去找一個公司,然後去想辦法把我知道的東西去串接一下,看出我的直覺的來源是什麼。因為我也很想知道,就為什麼有時候會這樣想,然後這樣想,其實用這個結果論來講,長期來看是真的還蠻不錯的。就是我們這樣的一些直覺跟一些調整是 OK 的,不是每個東西都有辦法很明確寫下來,有時候真的是靠感覺。
就是我覺得,這個地方不應該去把跌深的東西再繼續砍掉,可是以台股的狀況,我又覺得說跌深這個東西可能後面的壓力會很大。就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我還真的講不上來。但就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前面有騰現金的做法,那現在當然就有把現金加入的做法,只是不會把它加滿,或甚至是上槓桿,因為目前是比較不會期待說短期內可以立刻翻多,可以稍微的整理一下就不錯了。等到稍微整理完,這個均線的扣抵都掉下來之後,可能才會考慮翻多,但目前我覺得都還是在一個比較緊繃的狀態。
所以就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那這些都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好像這一次騰出現金看起來是做對了,可是我也不會去講說「你看吧」,我一直講說……就不做這樣的事情。因為這是自己的工作,我跟各位都沒有對價關係,所以就自己還是要自己的想法,要知道說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想要這樣做。因為每個人在條件不一樣,就是我跟你們講說我會怎麼樣做,不代表你可以這樣做,因為你的耐受度跟我耐受度可能不一定一樣。那我敢在大家大停損的時候去買,那肯定是我……就是我接下來再吃個 5%、10%,我覺得沒什麼差,可是你這時候去買,如果說接著就立刻往下跌,你受不了會亂砍的,那就代表這個地方你就不適合買。所以還是自己要稍微都去做一些調整。
但是我覺得可以期待的是,下禮拜一應該會看到一個久違的恐慌大殺盤,那這時候就是考驗大家心性的時候。像我自己的話,大家可以選擇參考看看,就是一直跌,就開始嘗試性的,一補、兩補、三補、四補這樣丟進去,然後看吃 1%、2%、3%、4% 的停損,反正你就要試著去苦中作樂。然後有時候,你知道我們前面去做的一些準備就是要為了……像我前面在騰現金的時候,我現在是不會去後悔任何事情,可是那時候就有人會問,「你為什麼這邊要騰現金?」你看現在就知道為什麼了嗎?大漲的時候你一定會問我說為什麼你這邊要騰現金,我也跟你一樣後悔,幹,如果知道會大漲,我也梭哈。可是問題就是,我們不知道,才會留一些餘裕。
所以很多時候就是,我們真的只是為了去追求讓自己的心情上舒服一點。因為我最後面發現,就是股市裡面,你發現你知道基本面的強者、技術面的強者,很多時候他們那個能力已經點到……就大家都是伯仲之間,那最後面分出誰的報酬率好、誰的報酬率差、誰長期做得比較好,我覺得跟心態有很大的關係,就是到底有沒有那個 stomach,就像是 Peter Lynch 講的。所以當然你發現今天 stomach 可能不夠強的時候,就唱個歌、喝個茶,這個一切都會度過的。那我們就要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你八中的歌詞:「孟恭孟恭到老公,孟恭覺得未來量子電腦是一個可以發展領域嗎?老公說還有 20 年才能夠商業用,孟恭怎麼看量子電腦?」
那就是一個未來的東西,那一般來講,未來的東西在自己的佈局上面不會選擇全部都這樣子。我已經有壓一些機器人,我已經有壓一些 AI 軟體,這個可能是偏向三到五年內可以變現的東西。量子電腦可能是更後面的東西,我一般來講是不太喜歡壓太後面的東西,我還是要可以掌握到一些基本面才去做。
下面一位,克服要改進,回答我 QA byebye:「想問一下的問題。感謝你曾經說過,我今天把錢都丟股市,不讓自己手上的現金過多。那在股市下跌的時候,會買進債券或是公共事業股避險嗎?」
不會。
「二、如果今年台股美股都是這樣的震盪下跌盤,那散戶最好的策略是什麼?現金一半、持股一半嗎?」
如果你覺得這樣舒服,是可以這樣做。只是我自己,像我過去就是 20%(現金),20% 對我來講也很多了,我很討厭拿現金。只是因為我已經很明確地感受到這個盤不好,然後我知道融資還在高水位,我不騰一點現金,我對不起自己,所以才會去騰。但如果是假設之後,好,假設這一波的反彈之後,然後又再一次繼續往下壓,要持續往下跌的話,還是會拿現金,只是不會拿五成,可能就拿個一到兩成,最多就是兩成,其他都還是會留在場上去扛。因為現在的做法已經跟幾年前稍微有一點差距,那都會慢慢去做調整。那散戶的話,我覺得最好的策略就是定期定額去買大盤,這個講過很多次。如果你要去做個股的話,其實基本上……我這樣講,如果你是做個股的散戶投資人,然後你還要一直整天問問題的話,代表你不適合做個股。
下面一位,我想再次詢問:「2018、2015、2020 年 3 月崩盤,下跌的時候策略是什麼?三次都是一樣的策略嗎?最後感謝了太太 Emily 的日常包容,也希望女兒優與身體健康快樂長大。」
希望女兒快樂長大,也幫她感謝一下她的太太。再來,當然 2018 年的時候沒有什麼好討論,2018 年我還在媽媽的子宮,我 22 歲而已,那時候很小,那時候都還在看王建民打球。然後 2015 的話,資金也太小,那也沒有什麼好討論的。2020 年 3 月的話,那時候前面買最大的標的是金像電,然後後來金像電就是往下跌幾十趴就直接砍掉。你想回頭看當然覺得很好笑,16、17 塊跌到 13、14 塊,現在一兩百塊。可是當下很恐怖,當下真的是亂砍。然後再來就是有去買華擎,然後把它打回來。那時候狀況我記得是這樣子。那美股的話,因為發生太快,所以就……這樣子,我記得我在節目有跟大家分享過,因為那一波真的速度來太快,而且後來回漲的時候也是很快,然後大家期待後面要再有一隻腳,後面就沒有腳,就一路往上衝,所以那一波是印象非常深刻。
那其實,當然每一次的策略都不太一樣。我覺得比較早期會偏向是,當今天有風吹草動的時候,就會立刻砍掉,因為那時候可能融資的量是還蠻大的。然後其實後來到 2022 年的時候,就是變成是……被動的去砍一些部位,就是我最多是上一些空單,那是 2022 年的時候是這樣做。然後這一次,假設後面是進入一個空頭崩盤的話,也會是偏向這樣的做法。因為老實講,東西已經沒有辦法完全的空手了,很難,就是有些東西是會卡流動性或什麼的。那其實我自己的目標也是會希望說,就是不要說什麼你都已經資金一直在變大,然後都還是像過去一樣,就整天在那邊動的來動的去,就是開始有把一些長投的觀念放進來用,然後發現其實這樣的效果是還蠻不錯的。所以其實策略真的會不太一樣。所以我才講說,就是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一些規劃,重點是看你自己的身心的舒適度,然後再來就是要去顧這個績效的表現。不要說什麼整天都騰現金,我每天都 Cash is King,最後面發現說,那一直講 Cash is King 的,可能最後面就是根本就不會買部位,然後感覺閃掉一些崩,可是也閃掉一堆漲幅,那有什麼用?所以還是要去看自己的一個條件去做規劃。
下面一位,Pamela 後:「轉職中好累,主委您好,小妹收聽很久挑戰第四次留言。因為您的鼓勵,目前已經戒菸一年多了持續努力,感謝您,也非常喜歡您老婆 Liza。謝謝她對於動物的付出,祝福您一家平安健康,二寶生產順利。愛你。」
我愛您,那希望你可以戒菸順利。戒菸真的是我覺得這輩子做最對的選擇之一,就是前三大一定有戒菸,因為戒菸之後覺得整個人是不一樣的人。
下面一位,台南小菜雞,嘉義金城武:「想請癌大祝福 4 月 10 日生日的 Minami 生日快樂,也祝福他未來一切順利。」
Minami 生日快樂,一切順利。
下面一位,台南您好,第四留言,小弟四留言包:「留言必中,先祝福二寶順產、橋位順利。個人也是做貓派,真的省下很多清潔的麻煩。不確定可不可以問這類的問題,想請問 2025 年 GB200 的供應鏈這邊,看好四則總體跟四大 CSP 分別大概是多少?」
這不是我們講到爛掉的東西嗎?這個真的是每個幾集就會講一次的東西。從最早市場在喊六萬多的時候,就一路跟大家去講說那個數字喊太高。然後到最近一次不是有跟大家講說,大概其實是 12k 到 16k 之間就是 maximum,大家終於下修到 18k。這都一直有在講。你們很多問題的時候,拜託你節目先聽好吧?你們沒有聽過節目的人,然後又要問問題,不是覺得超奇怪嗎?對啦,反正現在的市場可能還是在看 18k 到 20k 之間,我覺得。因為我看到一些分析師報告是這樣子的。可是一樣,我們這邊看到 200 加 300 在今年可能不知道,就是 15k、16k 應該就算是一個蠻不錯的出貨成績,目前看是這樣的狀態。
下面一位,多軍小班長,在此報到,反彈號角響起啦:「各位快逃呀!想問主委,小弟最近寫一套策略回測歷史的時候大概有六成的勝率,想請問這樣子合格的嗎?想問業界大佬的勝率大概落在哪?」
六成的勝率沒有什麼太多問題,重點是你的賺賠比可以打出多少錢,期望值狀況是怎麼樣。
「還有一個小請求,用小名建模的語音包跟酸民說。」
沒有,現在已經懶得跟酸民說什麼了。特別是這種在全面都下跌的時候,就是這種時候如果有人要來檢討說什麼,因為我們過去講的什麼 AI 或者什麼 TESLA 或什麼的,我就覺得就有莫名其妙。就上漲的時候都不講,下跌的時候就要一直跑出來靠北。很多人真的很喜歡跑到各種討論區去靠北,我就想問說就是這樣子對你的人生到底有什麼樣的幫助?就是你好像就是變成說,所有的決定都是別人害你的,那如果有賺錢,那都是我自己厲害。其實這種人在世界上真的非常多,我覺得如果不早日去把自己這樣的行為改掉的話,那真的會注定就會很失敗。因為其實像我們自己或是身邊的同業,我們也比較不會說,可能今天是誰跟我講某個標的,然後今天這個標的怎麼樣,我們就要跑出來靠北靠母,沒有人會這樣做,真的比較少。
下面一位,大衛阿卡沙,五星好評,只有孟公:「第五次留言測試。感謝癌大每週兩次的優質節目,性感的嗓音、直白的髒話和專業的理財分享,都讓我們在忙碌的高壓生活之中得到滿滿的顱內高潮。老婆又妹 4 月 2 號生日,想請癌大用溫柔性感的聲音祝福老婆又妹生日快樂。也謝謝庸妹陪我度過 20 年的青春歲月,萬分感謝。祝福主委一家順心平安,績效大爆射。」
我們祝又妹生日快樂。
那下面一位,台中前次上謝孟恭:「原住民射精等於翻跟斗。想問主委在軟體部位減碼,像 Palantir 明確是軟體第一線的標的,前陣子有初心等修正再打底買回嗎?還是降到一個部位之後就放著讓他跑?」
我比較偏向是用部位調整,我比較不會就是整天什麼「我又空手了」、「我又滿手了」、「我又空手了,我又躲掉崩了」、「因為我又滿手了,我全部都吃到」,我們不做這樣的事情。
「另外我有個認真的商業想法,真心覺得做出來會很有市場,不過自己要做到能力不足,不知道有什麼管道可以跟主委提議?」
你可以試著寫 Email 給我。只是一般來講,就是如果你有一個很棒的 idea,這個 idea 是你真的覺得會很有市場的話,理論上你就會直接去做了。所以一般會拿出來提,又沒有辦法下去執行的,就是這個東西可能是……你自己評估也知道,它不一定是已經在這個時間點適合拿出來發酵的東西,然後再來就是可能執行力方面也不夠。
所以有時候當你有一個 idea 丟出來之後,你知道對我們來講,最難找的東西並不是錢。你如果真的有一個絕佳的 idea,我自己投或是我找一個人來投,我們就是有辦法都會把錢弄出來。最難的是找老闆,找老闆是最難的。好,對,清楚來講,找老闆是超級困難的。我要怎麼樣找到一個人,他會認真負責、不會拐大家的錢、會把這個工作然後把大家丟出來的錢都當自己的錢去好好地經營、他去好好地為大家去產出價值,然後不會被股東……不會說什麼失敗,「幹,就把股東的錢賠掉」,沒關係。成功,「為什麼我要分股東?你們都沒做事,為什麼我要分錢給你?」你知道就是找老闆是最難的。所以有執行力是最最最重要的,我覺得想法真的都還好,因為各種想法都有人想過,可是有執行力,所以如果說你有一個想法,你願意要丟下去執行的話,或許你可以考慮寫 Email 給我看看。
下面一位,台中彭于晏:「癌大您好,第四次留言,謝謝癌大每週的分享,受益良多。4 月是老婆東港賈靜雯的生日,希望癌大祝他生日快樂,身體健康,天天快樂。」
我們祝她生日快樂。
下面一位,我獨自勃起:「我獨自勃起,直到剛強。智勇男兒鐵骨硬,朝陽巧思妙計藏鋒芒,虎嘯山林氣自揚。愛樂林風詩滿紙,謝心福路夢深長,夢求遠望天如水,恭待高朋酒共觴。愛您。」
從上面唸下來就「智男巧虎愛謝孟恭」,這個假到爆炸,這個如果在你旁邊,我一定先把屁股夾起來。
下面一位,Bruce Hank Lynn:「如何降低房貸壓力。癌大你好,一年前開始聽股癌的 Podcast,受益良多。但近期還是覺得房貸、車貸很有壓力,想要請教一些問題。最近在思考要不要把房貸增貸 100 萬來還剩下的 100 萬的車子信貸。目前月還款一萬五千多元的信貸,還剩 6 年,利率 2.18。如果是增貸的話,月還款五千多元,沒有寬限期,20 年期,利率 2.7 到 2.8,開辦費要再多 2 萬的成本。增貸的好處是減輕每個月的還款壓力,壞處是利率提高,還多了 2 萬的成本。P.S. 本身是軍公教,有地板利率優勢。您會選擇維持現狀,還是增貸,或是有更好的選擇?」
你都自己講說你覺得房貸車貸有壓力,所以就代表說你的月付款是覺得有壓力。那你把它變成是比較長期的一個貸款,雖然利率高了一些,但是你每月還款的金額就下降,然後只要後面的利率不會什麼有奇怪的 deal,只有前面的 12 月是這樣,然後後面再往上調。如果不是這樣子的話,那你實際上每個月付出來的錢就是變少了,壓力就變小了,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是我有一些選擇是往這個方向去,就類似說房貸有 20 年跟 40 年的,你會選哪一個?我一定選 40 年的,絕對選 40 年,就算 40 年的利率稍微高一點,我還是會選 40 年。所以稍微給你參考一下。
下面一位,Lucinol Li:「捏軟痛著哭。Ena 您好,感謝您的優質頻道付出。位前是資訊軟體業,也唸到了不能再高的學歷。7 年前結婚後,岳父身上插著管子問我要不要到家裡的傳產幫忙,接著就是被老婆質疑要拿公司股份、要 A 錢,講話被罵閉嘴,威脅要趕我出門。請問主委,我應該要撐下去嗎?應該要離職還是離婚?」
OK,意思講說……怎麼講,就是這是臨終的岳父,插著管子應該是鼻胃管,但搞不好沒有,別亂講話。反正就是岳父在一個生病的狀況之下,委託你幫忙回來家裡,所以搞不好你跟岳父有某種情感,覺得是在幫忙他,所以進來就是岳父的家裡去扛他們的家庭,某一個企業之類的。然後之後面開始被老婆靠北、被老婆前妻……那我覺得是要看狀況。就是說如果說真的是因為你的加入,然後公司的營運翻了好幾倍,或者說什麼 market cap 變得好幾倍,那你一定是要拿到你該拿到的,不管是股份或是說某種錢,簽約費用,大家簽一個 deal,「我拿到錢,然後從此之後老子再也不管你的事情」。如果是這樣子,可以談一個好聚好散的話,可能還可以維持婚姻關係。
但如果說她只是藉機嫌你,她根本就是想要把你幹掉的話,那其實離婚也可以。因為你們婚後共同產生的財產,如果你沒有簽什麼條約的話,那應該就是這個東西可以主張分配。所以是我都還覺得說,我不知道,老子是因為你老爸他媽插著管在床上哀號的時候我才幫你,我是幫你老爸的面子,不是幫你。那不幫我就被嗆。就如果說我的話,到這種結果,我是沒有辦法再跟你繼續婚姻關係下去,就是也要離婚,然後看怎麼樣去拆。所以我會這樣做,我根本沒有辦法給人家羞辱,你羞辱我我就羞辱你老爸。我是朋友,你老爸還是插管在床上,可是不知道是你什麼好朋友,反正就是沒有辦法接受這種事情,所以一定是不會去忍耐,就離職換工作,然後繼續維持婚姻關係?不會。
下面為拉筋:「感謝分享芬蘭人的故事。孟恭你好,我是一個肌力跟體能教練,聽完芬蘭人的故事非常感動,因為這正是我身為教練最希望看到的模樣(管到作用,老屌屌人)。人平均壽命 85 歲上下,身體素質不訓練,巔峰是在 30 歲。換句話說,長達數十年退化後的極端就是長照。最好從聽得懂人話就開始訓練,並保持動態生活。這無關呼吸、體態、外貌,這是和每天刷牙、洗臉、吃飯一樣的健康議題,是必要的。個人給自己的願望是在死前那天還能夠行動自如。」
我其實蠻認同你,我知道 30 歲之後就是慢慢走下坡,抱歉,巔峰就是他媽在 30 歲,所以我已經是從巔峰下來兩年了。不過,我跟這個教練講的一樣,就是我自己本身還是有在維持自己的一些身體的體態,就是稍微會去重訓,腿、胸、背三大項都會做,有空會做一下小項。那我覺得這真的有差,就是你有好好的練腿的話,你屌就是比較硬,真的是這樣,你就要練。你不練的話,一堆 30 歲說什麼自己軟屌,你為什麼不練腿?都不找自己問題。所以真的還是要好好的去照顧自己身體。那如果真的每個人可以像芬蘭人一樣,當然不是在表說你有一個老屌,你一定要用,就像他講的一樣,可是你備而不用,你維持一個身體的健康,然後你還可以……你到八十幾歲,幫大家幫忙搬行李什麼的,然後整天很樂觀,看到每個人就「嘿嘿」,這個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生活。所以大家真的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我非常認同肌力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因為胃痛陰,北漂陰:「下背不痛,胃痛產生。主委,小弟最近在等待 Google 的面試結果,目前心神不寧到處求神拜佛,最後想到乾脆到你的留言板這邊許願,希望主委可以祝福小弟的面試結果順利,家人身體健康。如果面試成功上了,並拿到想要的薪水,小弟願意買該集十組的業配產品。希望這一集不是結婚戒指,不然可能就要家庭革命了。」
不知道,你買十台吸塵器要幹嘛?好啦,我們就試看看,我這邊就幫你許願,希望你可以成功拿到 Google offer,希望這也是你夢寐以求的工作。
下面一位,丟東西大前輩,錢包在冰箱:「身為丟東西大前輩,應該是跟買的東西一起冰進冷凍庫了。選我正解,也不客氣。拜託孟恭祝我老公 4 月 29 號生日快樂。」
我們祝……啊,老公不打老公的名字,講一下吧。丟東西大前輩的老公 4 月 29 號生日快樂。那冰箱跟冷凍庫有找過,沒有找到。
下面一位,一一呀呀,機機叫,美股 PTSD 中:「感謝癌大每週更新節目,滋潤愛了愛了。想請教癌大,之前市場一直認為 ASIC 的晶片可以逐步侵蝕 NVIDIA GPU 市場,但最近大家認知好像要被黃教主帶回去,認為 GPU 還是未來很久一段時間的主流。能請癌大解惑一下您的看法嗎?」
其實不是說什麼被老黃帶回去,是老黃這樣子宣稱。但是我們不是在 MediaTek 那集會跟大家講到嗎?就是 ASIC 市場就是還是在 ramp-up,去拿市佔。只是確實是在一些 CSP 那邊看到有軟掉的狀態。但 ASIC,我是覺得說,就是後面的市場就會開始慢慢的被不管是 ASIC、不管是一些 AI,都會把可能本來 general 的 GPU 市場稍微都分掉。但是這只是在講 percentage,就是整體的量可能還是上升,但是在 percentage 上面,就是會慢慢的被大家分掉。我覺得這個趨勢,我們目前沒有看到一個扭轉的現象。就特別是,我覺得說像 Broadcom 陣營的這些客戶,感覺都是用的蠻高興的。那像是 OpenAI 的案子,我們已經是有看到就是後面就要 tape out 了,那他們如果真的覺得 GPU 是一個完美跟最佳的選項,那他又怎麼會去搞自己的 ASIC 呢?當然它現在可能都是某種分散風險的一種做法,只是我們沒有辦法……我們明明就看到有很多的新的案子在開,然後就跟大家講說「沒有沒有,大家都會回去用 GPU」,我們是沒有辦法睜眼說瞎話的,還是要看就是實際上看到的東西,然後再給大家講 step-by-step 的一些推論。
下面一位,Happy Home:「孟恭我老公。Meddie,謝謝您好。我有兩隻嬰兒,一隻兩歲、一隻幾個月,都是我一人包辦照顧小孩跟家事,因為我老公大都很晚下班,我體諒他,讓他有優先的晚上跟週末,但因為他平日打電動到三更半夜,大概都只有睡四個小時,週末補眠。我希望他可以早點睡,他居然回我『誰叫我要生』。請問要怎麼樣回他,才可以贏了這局?」
這個回合贏不了,我覺得很難。因為這個是使出人生的無賴之術。那我覺得還是要提醒老公,就是這個小朋友的生產,你那個老二只要拿出來、放進去、射精,你就有超有小朋友。就這個過程要先搞清楚。所以你說如果有一個小朋友是意外不小心的,其實我真的沒有人想要小孩,OK,那你要去打出這種無賴一拳,雖然還真可憐,但情有可原。那兩個呢?兩個呢?所以兩個,你要來說「我不知道,我只是在做愛好不好」,所以這個感覺是已經要去找婚姻諮商之類的。
但如果說是……不知道,你們只是在開玩笑的話,該怎麼解決?就是還要溝通。我覺得有些東西要默契,如果婚姻每件事情都要像 J.Lo 跟 Ben Affleck,他媽立合約的話,那完蛋,那這個婚姻就死掉了。有些東西叫默契,如果說對方是沒有辦法去遵守這個默契的話,有時候要硬起來,你要讓他知道說不能這樣子。就像我們家裡的默契怎麼樣?我們家裡的默氣,就是因為我整天都在工作,平日的時候就是變成老婆白天在休息,那晚上就是很合理,他就要負責去帶小孩。雖然我也會去接送小孩,就 99% 的時間都是我在下面去接送小孩,那接到小朋友之後上來陪他玩,這個都是我會幫忙做。可是像洗澡,以前就是我每天洗,可是後來就發現說,因為洗澡真的花了很多時間,我兒子都已經要求要泡澡,我就沒有辦法,就會說「老婆,你要去處理」,她也知道她要去處理。
那假日就不一樣,因為假日就會變成,像我假日錄節目的時候,我就躲起來,那我老婆就會在外面陪小朋友玩。那我處理完之後,可能就要花比平日更多的時間陪小孩,因為假日就是說大家互相這樣。所以我覺得,就是每件事情都是一種互相。像我就非常感動,雖然我老婆你說她在家裡,就是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婦,那有些人就會嫌自己的老婆在家裡都沒有做什麼事情,我倒覺得滿感恩的。就是像我昨天睡覺,我才發現說我的床單又換好了,然後我的浴巾又換過了,那一個禮拜都會幫我換一次。就很好,如果自己生活的話,那個浴巾可能三個月都不會換。就是她幫你照顧一些居家的東西,她幫你照顧你的兒子,這也是你的兒子嘛。那同時呢,你能夠回饋的就是,我懂得怎麼賺錢,賺錢就是跟你去花用。所以我覺得夫妻關係要這種互相的默氣,如果說沒有默氣的話,就不知道,先找諮商吧。那智商沒辦法,你說要來硬的,就要直接攤牌,不然可能就沒有人理你,所以你自己帶得很高興。
下面有位,喜歡大爆射的 Pong:「五星吹吹留的密碼測試第五次。Aida 您好,我和女友都是您的忠實聽眾,感謝您不論是生活上的一集,投資關鍵上,無私分享。近期女友即將前往海外發展,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讓她有點焦慮。想請問 Aida 在面對人生中環境重大改變的時候,是什麼方法可以適應?想請癌大用諾亞傻嬌的聲音叫她記得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Lavia。最後祝癌大一家人平安健康,美股人終於會做股票了,愛您。」
這個留言是禮拜一的,難怪寫說「美國人會做股票」。為什麼我現在會唸到禮拜一的留言?是因為大家留言變少,還是因為這個禮拜沒有顯示?不知道大家看,因為一般我今天唸應該會唸到禮拜四的留言。好,怎樣去面對重大環境改變?我不知道,其實我是蠻喜歡改變的人。如果今天遇到一些新的改變,而這個改變是我想要的東西,我會覺得是蠻高興的。就像可能出國工作是我想要的,那出國工作當然會有一些不方便,有一些東西要重新適應,但整體來說會是一個開心的結果,開始會幻想說,在那邊可能遇到很多很酷的東西、好玩的東西,我是偏向這一種。
但如果說是改變,是類似說就是被外派出去,我不一定想去那個地方,那這種就是蠻討厭的,我很討厭就是我的生殺大權是管在別人的身上那種感覺。所以像是當兵對我來講,就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體驗,就是你沒有辦法決定事情,你只能夠聽命令。那如果說當兵是外派去海外的話,這時候要怎麼去調整呢?不知道,就可能要去思考一個……我假設是去十一個月,那我在第十二個月,或是說回來台灣之後我要幹嘛?我就傾向去思考一個比較遠的目標,當你一直去注意一個比較遠的目標,你可能就對比較近期的一些波折會感受比較淺一點。那也祝你們順利,因為看起來就是要進入一個遠距離的狀態,遠距離就是一個蠻大的挑戰,希望你們可以順利。
下面為氣噗噗為您感謝喬虎:「孟恭好,我跟太太都是您的忠實聽眾。當初從 200 多集開始聽的時候,還是個 Nobody,到現在是兩個孩子的 Daddy 跟媽咪。那最喜歡的就是孟恭對於科技新知以及生活的分享,還有各路聽眾推薦的影集跟遊戲,我自己都一一的列進清單慢慢看完。在這邊想表達我對孟恭和其他聽眾們的感謝。那最後希望藉您的金口,感謝我的太太喬比,是你讓我的人生從混合而的黑白變成現在的色彩斑斕,我們一起白頭偕老。又愛你的央閉寶。」
這個媽的,我的乳汁快流出來了,這什麼感動的一個表態。那確實,我覺得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大家就是……在外溢,像我們去分享一些東西、影集或什麼的,會有共鳴的聽眾會說「你可能也喜歡什麼」,就是因為他發現說我可能喜歡的音樂或是電影或這些作品,跟他很類似,就要推薦。會注意到說,就我們聽眾蠻多推薦的東西,我自己也都喜歡,然後確實變成是某一種就是大家的可以完成的 checklist,大家推薦出來的東西好像這都蠻酷的。所以非常感謝大家推薦,希望你們兩個可以幸福平安。
希望你們可以幫忙找旺旺,這次是為了狗狗而來:「先寄我的五星好評,主委安安,藉用這裡的高人氣,請益粉幫忙留意一隻平鎮走丟的 11 歲、35 公斤咖啡色 Terrier 大米克斯。最後斷點是 2 月 14 號在木柵焚化爐時被拍到,從此音訊全無。至今一個半月,他爸爸放下一切到處找他,那還發揮大愛,協助救援與尋找其他的走失貓狗。身為狗狗家長,非常的感同身受。藉癌粉力量,也藉主委驚口,祝福旺旺早日回家團圓,謝謝。」
其實蠻多人都希望我可以幫忙他們找一些什麼貓狗或什麼的,他們就會 tag 我,或是像那時候林口要找小朋友,所以也是有人 tag 我。只要 tag 我我有看到,我覺得分享就幫忙分享,因為對我來講,這個就是我能夠做到的最低的東西吧,分享東西對我來講是不會痛苦的。所以,你可能要分享給我比較好,就是他有什麼連絡方式或是一些照片這樣才找到。你用這樣,就跟麻煩去求神拜佛、觀落陰,我覺得效果可能不好。
下面一位,叫牛肉麵的牛頭人,千金難買少年窮:「主委請問來大新錢包會裝 AirTag?另外想問一下,來大之前有說到千金難買少年窮。小弟我原生家庭不富裕,研究所還是靠各種獎學金才讀完的。那雖然現在有能力養活自己,但存錢因為以前的經驗導致我投資非常保守,一大部分都放在銀行被通膨吃掉。想問這部分怎麼樣調適會比較好?」
新的錢包理論上是要裝 AirTag,因為就是太常掉錢包,只是到現在我還是沒有裝。我先試著先把它放在固定的地方,像上集跟大家聊到,放在書桌的右上角。那我現在看錢包又沒有在那,習慣真的很難改,我希望可以早日改善。
那在講說千金難買少年窮,沒有,那個是一個……怎麼講,我不是立刻就有這樣的一個省思,是……我想了一段時間,就曾經有哀怨過。就我就覺得說,如果我爸爸可以跟其他人的爸爸一樣……就我們身邊有一些同業的爸爸,其實他們就是家學淵源,就一路傳下來,所以他們的起步比我輕鬆很多。他們不用經歷過可能融資全買去壓,然後知道自己有可能會死掉,可是就是不管,就我知道,拚有不良在窮了,我覺得窮真的是很可悲的事情。就曾經有這樣的一些糾結。
我還記得那時候我老婆跟我講說,就是「你為什麼要一直工作?」我就跟她說「因為我要賺錢」,我就說「我要弄骨頭」。你就在整天都坐電腦前面。我發現他那時候跟我講這個,然後後來還要跟我講說,「我覺得我們就算回去松江路住小套房也沒有關係。」我好像在節目講過,然後我就直接對他火大說,就是「I'm never going back to that life!」就我絕對不要帶回去,然後自己還哭出來。
那但是你現在回想會覺得,就是老婆說的是對的,你們真的在那個房間的時候也沒有不好,對吧?也是有在累積財富,也是有出去玩,各種……不知道,其實都還蠻不錯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自己心中有一個很強大的意念跟壓力,就是我不想要窮,我想要去賺很多錢。所以就是曾經有想過說,如果家裡可以給我多一點錢的話,可以讓我有個起步的資金或什麼的,那我應該會更快。
可是後來我想通一件事情是,因為我家裡它形塑給我的是很多觀念。就是我爸媽,當然他們跟我的個性是相差非常多,那從小也很多衝突,但他們真的就是教會我,成為我現在就是一個……至少大家不會覺得我是一個令人反感的人,類似這樣。所以他們算是把我教得很好,雖然他們沒有給我那些東西,但是他們至少讓我有很好的一個判斷能力。然後雖然是軍公教,給我一個非常保守的觀念,可是那個保守觀念也在很多時候拉了我一把,不然我會衝過頭。
所以這個是有一點那種結果論的東西。就是有些人是不停的在抱怨,像你去注意一些比較年輕的社群,就很多在那邊討論,嫌自己的爸媽沒有錢、嫌自己爸媽沒給自己錢什麼的。我現在都覺得,我爸媽光是身體健康,那不用來煩我,他們自己都有自己的生活什麼的,我就是謝天謝地。他不用給我任何一毛錢,我就是可以靠自己打拚去坐上來。那如果他當時給我錢的話,說不定我沒有辦法到現在這個地方,說不定他當時給我錢,我就膨脹了,我就會犯一些錯,我就會沒有像那時候就是覺得「幹,自己很窮」,然後沒有辦法去……就是……壓住自己的錢,很難講。
所以很多時候是這樣,就是……也不是說我們「千金難買少年窮」,是我們就要去接受你被發到的牌。就像現在牌就發下來,就是盤就很爛,就跟大便一樣。你可以選擇就是你就整天跑去討論區那邊靠北,靠北川普、靠北誰、靠北賴清德,還是說靠北誰、股癌,前面講說什麼 AI,現在 AI 跌爛。你可以選擇一直去靠北,你也可以選擇就把牌打好。所以其實很多人他在講的東西都是,有點像說,他希望他出生在不一樣的地方,重新骰過的骰子,跟玩遊戲的媽媽選擇的重生一樣。可是問題是,人生就不這樣運作,它是一直,就動態一直在往前跑的嘛。
所以有一個很老梗的話,但他是真的,就說最好的種樹時間是十年前,第二好是什麼?就現在。幹,聽起來超級香、超廢,可是是真的。因為很多人他一直在抱怨過去、抱怨過去,可是我就說,你現在有做什麼改變嗎?你沒有嘛。那三年之後,你還是得繼續抱怨嘛。
所以我那時候算是有意思這樣的想法,就覺得,幹,希望爸爸多給我一點錢,我就不會是這樣子。如果他要給我一筆錢,給我什麼兩百萬、三百萬也好,我就不會是這樣。可是如果他給我的話,搞不好我就沒有辦法這樣子。所以就會覺得,還好小時候有去經歷過一些痛苦。那個「少年窮」不一定是 literary 的窮,因為我家也不算真的窮,只是我畢業就真的沒有一毛錢給我,至少我不用扛學貸,這是我對我家人最大的感謝。可是如果沒有當時的那種匱乏感的話,又怎麼會有今天呢?我不知道,很難去形容。但我會覺得,反正我們應該接受生命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