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69:會冷的都進來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現在時間是 9 月 9 號中午 12 點 7 分。

本期節目由營養師輕食贊助。營養師輕食這次想要推薦益生菌給大家,益生菌的好處包含排便順暢、調整體質、調整消化道菌叢生態等等。而營養師輕食的 300 億機能益生菌,是 A.A. 無添加協會百分之百無添加的益生菌。因為無添加才能夠高菌數,也才能夠有明顯的感受性。這個獎項分成四個階級:一星、二星、三星以及最高榮譽百分之百無添加。一星到三星要拿到很簡單,台灣很多食品和保健品都獲得。只要有五個東西不加就可以,像是漂白劑、品質改良劑、香精、色素以及防腐劑。這五種不加,你就可以獲得一、二、三星這樣。但是最高榮譽的百分之百無添加,在台灣的所有保健食品品牌當中,300 億機能益生菌是目前 A.A. 無添加協會代表台灣 FDA 所列的 793 項食品添加物都沒有添加,只有純粹的好菌。

再來,300 億機能益生菌只有桿菌沒有球菌。買益生菌至少要挑 100 億高菌數以上,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益生菌中真正有用的是桿菌。因為桿菌通常才有足夠的科學研究來佐證,而球菌只是部分常常為了充高菌數而加的無用濫菌,比如說嗜熱鏈球菌。這會產生一個問題,因為台灣並沒有規定要標示菌數的比例,所以這漏洞好鑽又好賣,因為球菌成本極低,所以可以加 99 億球菌和 1 億的桿菌,並且聲稱我的益生菌也有 100 億以上。但是到底有沒有幫助不得而知,因為科學研究真的很少。

最後,江欣樺營養師是公司的負責人,也是產品的研發人。阿江已經在江湖走跳許久,產品的品質就等於他的人品。如果任何問題也可以加營養師輕食的官方 LINE,有關產品問題,阿江甚至會親自回應回復。現在你只要輸入我們的折扣碼 GOAY100 到這個連結案的連結,就可以現折 100 元。優惠是只有到 9 月 10 號的午夜為止。他們也蠻可愛的,他們提供給我照片,就是營養師本人的照片。其實我還蠻鼓勵這種風氣的,就是現在就是大咖階出來露臉就對了。如果有需要的朋友,那就趕快來參考一下這個營養師輕食他們的益生菌。

我最近跟我老婆在路上走路,然後我們就看到很多蝸牛,就是那種超大隻的蝸牛。在這邊順便跟大家提醒一下,你知道那種蝸牛,他看起來很可愛對不對?可是如果你是不小心摸到他的話,你一定要洗手。因為他們可能有很多的寄生蟲,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可能看得很可愛就把它拿回家裡養,那可能吃飯沒有洗手,那就有危險。就是國外有不少這樣子,吃這種蝸牛或是怎麼樣、蛞蝓,然後之後就癱瘓了。還有一個美式足球隊的隊員也是這樣子,就整個癱瘓掉,然後後來死掉了,所以要非常小心看到這樣的東西。

但是其實看到蝸牛,我太太蠻高興的,因為他覺得蝸牛很可愛,即便是看到超大隻的蝸牛,他還是覺得很可愛。但是我們在走沒幾步,我們就看到很奇怪,就是前面突然有很多蛞蝓,那可能是因為剛下完雨來這樣,就很多蛞蝓爬出來。那其實我一直都覺得蛞蝓長得跟蝸牛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只是一個有殼,一個沒有殼。然後突然想到這邊,就是我看我太太,然後說你覺得蛞蝓長得怎麼樣?她說她覺得蛞蝓超噁爛。我說你不覺得他們長得一樣?她說對,但是一個有殼一個沒有殼。然後突然好像悟懂了什麼事情,就是很多人會講說為什麼有些人這麼有魅力?不然是男生或女生,你看到你的另一半很有錢啊、有房子啊,或是說這個你想追求的人,然後他們這個社會地位、條件很高,你覺得特別覺得他特別漂亮,或特別的帥氣,那是為什麼?我覺得從這個蛞蝓跟蝸牛的例子就可以了解了。因為其實兩個本質上是一樣的東西,就是軟綿綿,然後濕搭搭,黏黏的,可是一個有殼一個沒有殼,就變噁爛跟很可愛的差別。

所以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就是即便兩個都一樣是肥宅,可是一個有房有車有存款,然後他看起來比較可愛,比較有怡人。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就在這邊,因為你看動物也是這樣子,那何況是我們人來看人,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我其實一直都不是仇富的人,我一直都覺得說,你知道這些富人他把錢拿出來花,他把財露白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事情。因為他大可以把它存起來,他大可以不要花錢,他大可以跟查理蒙格一樣,已經有一堆錢了,還是告訴你說他喜歡大巴士。其實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值得鼓勵的事情,我覺得大家應該要花錢。如果都不花錢,錢就會一直往上流,我就只會流到最有錢的那些人裡面。那也因為這樣子,所以我鼓勵大家消費。所以我覺得那種白目的出來講說,這個人什麼都沒有了,就是剛好三間房。我覺得這種值得尊敬。

所以當有些男生或女生,你要去喜歡這種就是他白目的就說:「老子有錢」、「老娘有錢」這種,我覺得是沒有問題的。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會講說,可能出社會之後你找不到真愛。因為其實只是出社會之後,不是說你找不到真愛,是你在高中大學的時候你不太會看這個。可是出社會之後,就變成一個綜合評判。因為看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他到底賺多少錢,他到底有沒有房子,他有沒有家產,我覺得這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大家不用互相嘲諷,因為你看蝸牛也是這樣。你為什麼會覺得蛞蝓就是比較醜,蝸牛比較可愛?我覺得很簡單的道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開場要突然分享這個,還蠻奇怪的。

好啦,那一樣,就是稍微推薦一下音樂。因為我覺得推音樂的過程是我最喜歡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每次推完音樂之後,然後我就會跑去回饋,就是我推了東西,我不要說看大家會不會之後會不會討論,或者說像我上次推這個 Marz23,然後就會看到大家跑去 Marz23 的 YouTube 留言下面,然後就說:「是從《股癌》過來的。」不知道怎麼樣看到這樣就覺得很爽,就是你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大家聽,然後大家也喜歡這樣。

好,那我接下來就介紹一個比較,就是說為人家講,主流音樂。我覺得沒有必要去做這樣歧視,可能讓高中大學的時候,很多人會這樣,就是覺得自己聽主流音樂很不酷。我聽 Pop Song,我很不酷,我一定要聽這種 Indie Rock,我一定要聽這種非主流的。我知道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情結。我不要說提到 Coldplay,就覺得說:「媽的,Coldplay 就大眾在聽的,所以沒什麼好聽的。」有些人會這樣,但我覺得好音樂就是好音樂嘛。那 Coldplay 它的幾張專輯我覺得很讚,就包含這個《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還有一張叫《X&Y》,這是我最推薦的兩張專輯。其中《X&Y》我覺得它最經典。我不知道為什麼《X&Y》裡面的歌曲有很多首「Bone to the logic」,還有〈X&Y〉這一首,還有〈Fix You〉,它都是給你一種那種太空感。我覺得它們那個整體的音樂的營造、那氣氛上,就是給你一種太空感的感覺。

除了這個比較多人知道的專輯,我相信這兩張專輯應該很多人本來就有在聽的,但是不知道的你一定要聽這兩張專輯。那除此之外,他們在 2003 年的時候,有一場 Live 演唱會,那這個 Live 演唱會裡面就有唱一首歌叫做〈See You Soon〉。就是中文要怎麼翻?「早點看到你」?好,算了不要翻譯好了,反正就是〈See You Soon〉,大家應該自己聽。那這個〈See You Soon〉就有收入在這個 2003 年的 Live 裡面,那我們推薦大家就聽看看。那這首歌就是所謂的 B-Side。那什麼叫 B-Side?就是一張專輯它有分 A-Side 跟 B-Side。A-Side 就是所謂的挑出來的歌,就是說當你錄一張專輯的時候,你可能會錄 12、10 首歌,那 12、10 首歌裡面,當然不可能每個都把它收進去,所以它可能就會挑裡面的十首,那就叫做 A-Side。那有另外一個就叫做 B-Side,就是所謂的遺珠之憾,就沒有被挑到的歌曲。可是你會不會發現,有很多很讚的樂團,他們的 B-Side 其實都就很好聽這樣。甚至有些人覺得反而沒有被挑到的是更好聽的。

我不知道是因為反骨的情緒,就是說你看,就是像剛剛前面講的,主流的,被挑到就比較主流的嘛,他們覺得大家會喜歡的,或是他們自己很喜歡的。那 B-Side,做出來之後可能覺得有點怪誕,有點像是只是反應自己的心情,或者說就是自己隨想隨到的,它比較沒有在現在所謂的這種主流價值喜歡的東西。那有些就會被放到 B-Side。但是很多樂迷會在 B-Side 裡面找到很讚的東西。像我剛剛講的這個 Coldplay 的〈See You Soon〉就是在 B-Side 裡面。那其實 Coldplay 有很多 B-Side 的歌曲,你就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很久沒關鍵字搜尋,就是「Coldplay B-Sides」就可以找到。那你可以從這首〈See You Soon〉入門,你就可以發現說,有很多沒有收入在專輯裡面的,其實有很讚的東西,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被挑進去,就是很可惜。

那比較大的團,或是說比較知名的藝人,他們後來就會把它集結出來,再推出。比方說像 Radiohead 還有它的《OK Computer》,這個大家非常熟悉的專輯,那就有出了一個復刻版。復刻版它就是把很多的 B-Side 的歌曲也放進去。那它有出黑膠,所以我就買了兩組,非常爽這樣。那它放進去的歌曲就包含說有一首,它只有在演唱會唱過,叫做〈Lift〉,L-I-F-T。那它現在就把它收入進去這個《OK Computer》這張專輯裡面。那除此之外,還有什麼〈Man of War〉,那一些之前被遺失掉的一些好歌都放進去。所以我在這邊推薦給大家,就是當你覺得你很喜歡的樂團,那你已經聽無可聽了,但是你還想要更多的話呢,你就用你的樂團的名字,加上「B-Sides」,B-S-I-D-E-S,就是 Side,就是 B-Side。這個關鍵字搜尋就可以找到很多很讚的東西。好,那就大概跟大家分享到這一邊。

那接下來我們就快速地帶過一下市場的狀況。市場的狀況,現在大家體感應該是非常明顯,就是你看到美股瘋狂地下殺。那台股雖然沒有看到瘋狂地下殺,可是台股也呈現一個比較疲弱的走勢。那還是老樣子,你要找一個基準點。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三月到現在真的是漲高了。當然會不會更高?沒有人知道。但是估值來說,目前包含美國的 S&P 500,現在是已經來到了估值的上限。當然我們可以講說有些客觀條件不一樣,包含說現在市場上錢很多,然後現在有 QE、有零利率,所以呢,很多的錢會跑到市場上,所以現在估值高是合理的。你可以這樣說,但是下殺的時候你也看到了嘛,反正要殺的時候,也不需要太多理由了。

那以目前的熱門股來看,我發現很多人有 Tesla。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受我影響?因為我很喜歡 Elon Musk 這樣。那我後來認錯買回,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那時候跟我一起認錯買回的。然後有跟我一起認錯買回的,其實目前價格也快殺到我們的成本去了,就是最近的跌幅真的非常的兇。那當然 Tesla 這家公司就傳出很多的壞消息,就所謂的對市場來說是不好的消息。那第一個就是包含它自己的哥哥,Elon Musk 的哥哥呢,他賣股票。當然他的賣股票一定會講說本來就有規劃的,可是你知道就像聯電,聯電這陣子也很多經理人他們轉讓持股、賣股票這樣。那大家會講說有什麼規劃等等的,但是我們就坦白說,如果你知道這股票還會一直猛漲,短期之內會飆漲的話,你會現在賣嘛?一定不會啦,這就人性嘛。所以管他理由是什麼啦,反正就是有一些人覺得它高了。

那其實包含 Elon Musk 本人,他應該是覺得股價高了,所以呢,他才會選擇在拆股之後,就宣布了一個 50 億美元的一個發行新股的計畫。那其實 50 億美元以當時市值來看只佔不到 1%,差不多 1% 左右。所以其實沒有多少。但是其實這樣子的消息,你知道其實重點並不是說實質上造成的衝擊,而是包含他的兄長賣股,然後包含他自己要發行新股,等等都是在暗示著現在股價偏高,因為只有股價偏高他們會做這樣的事情。那在台股其實這樣的東西是日常了,你很常看到一家公司都一定會等到股價拉高之後再做增資。甚至很多人講說其實是公司派自己去拉股價,拉完之後有個好價格再來做這個現金增資,再發行新股。我覺得在美股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反正他們就覺得現在偏高了。

其實也有點反應了我們之前跟大家提到,就是我在群組裡面還有在節目都跟大家說到說其實劇烈的一個波動會出現在拆股之後。那當時我當然不會知道說,比方說這個劇烈的波動它是往下殺,它也可能是瘋狂的往上漲。最後面我們後來檢討一下,就發現說其實兩個願望一次滿足。在拆股之後,這個劇烈的波動有往上衝也有往下跌,那都有。所以有些人因為這樣子可能追高受傷了,那有些人可能就是在拆股之後,就有持續地撿碼,所以就獲利了。但我覺得很多時候是這樣,同樣的股票,有些人會賺錢,有些人會賠錢。那必須要多體會、多感受,你才可以知道這個背後是怎麼樣運作的,你才可以對自己更認識這樣。

那我剛剛把這兩個理由放前面,因為我覺得這兩個理由其實不是最主要的理由。其實像包含內部的賣股,那我就跟你講,其實每一年,真的每一年,我們都會看到 Jeff Bezos,就是亞馬遜老闆,會出來被人家靠北說他在賣股票。然後很多人講說是不是過高了?你看其實美國媒體也喜歡這樣:「是不是股票太高了,所以呢,他決定要賣股?」其實不是,現在 Jeff Bezos 每年都會賣股票去支持他的 Blue Origin,就是他的火箭計畫。他已經做到這個垂直起降,他還有辦法做到,所以也蠻厲害的。那像他這樣子每年一直賣股,可是股票還是一直漲。所以多的是這種內部人賣股,甚至老闆自己賣股,然後股價繼續漲的。那也多的是那種增資之後,其實他是因為公司這個未來的營運是看好,所以他們要擴廠,他們需要更多現金,所以增資也不代表他是一個壞死。這兩件事情都是看你怎麼解釋而已。也有可能就是他們真的缺錢,就是剛好缺錢,所以必須要賣股票等等。

所以我覺得大家不要想太多,但是真正的一個利空是 Tesla 並沒有被納進去 S&P 500,就是沒有被納入標普 500 這件事情。那這件事情其實我覺得是我近期對於市場不爽的兩件事之一。為什麼?因為其實我覺得你的標準就達到了,四季的 GAAP 獲利,那 Tesla 有達到,那他其實各種客觀的條件都有達到。但是這個 S&P 的編制單位,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樣的理由,反正他們就覺得,有些人講說是波動性,有些人覺得說是因為市值不穩定等等的,隨便你講。但我覺得那都是胡說八道。因為 Tesla 如果納進去的話,他也只會佔成分股的 1% 左右。那你說只佔 1% 的股票,要對整個指數造成多大的衝擊?那是癡人說夢。

那有些人會講說可能是因為我今天把它納進去,但是又怕說,講的是下一季或是下下季檢討的時候又要把它拿出來,那這樣很麻煩。這就是你們的工作。所以我我覺得無論如何,沒有納進去 S&P 500 真的是市場上我覺得最大的利空。所以你也看到很多賣壓就湧現,因為他們其實本來在想法很單純,這也不是只有美國這樣,台股也是。台股很多人會想去吃這個 MSCI(明晟指數)的豆腐,如果知道說有被編進去,成分股的比例有拉升的話,大家去先買進,然後等到他們調整的時候,就倒貨給這個被動指數。所以其實很多人買 Tesla 他們也是賭說會進 S&P 500。因為進去 S&P 500 的話,之後就可以倒貨出來給全球的被動指數。你只要有買 VOO、SPY、IVV 等等,你都一定會買到 Tesla,所以被動指數他不得不買,那就會倒出去給他們。所以其實那時候很多人在期待說,被動指數進來的時候,會看到 Tesla 大漲。其實我的想法是不會,他不會是這樣子。因為有很多人他進場就是白目,我是要來賣給被動指數的。所以其實市場就提前反應了。其實大多事情都是這樣,市場一定會提前動,他不會真的等到說,比方說我們都知道說被動基金會來買,所以我們就等到它進去之後大家才能買。不是,一定是有很多人先買好,然後等著要倒出來給這個被動基金這樣。

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對我造成最大的影響,就是我之前蠻常跟大家說,如果說要投資美股的 ETF 的話,我會蠻建議這個 VOO 的。因為 VOO 就是 S&P 500。那他是美國的 500 大公司,所以我覺得 500 大公司非常象徵意義。那回測之後,也發現比方說 VOO 去跟 VTI 比,其實兩個走勢基本上是一樣的,大概就差一點點的報酬,VOO 略好一點。那所以選 VOO 是我大概的理由是這樣。但是現在我會改變,我會覺得如果以後有人問我的話,我會選擇 VTI。因為現在 VTI 才有包含到比方說像 Tesla,或是未來有更多像 Tesla 這樣的公司。也就是說你這個指數編制,如果你沒有老老實實地去照就是大家所期待的,就是你客觀開出來的標準去做編制的話,那對我來說,我覺得這個指數就沒有那麼值得信賴。雖然其實老實講這差別不大,但是就是一個斤斤計較的問題。所以我未來可能就會選擇,比方說假設要跟大家介紹的時候,我就會以這個 VTI 為主。但實際上 VTI 跟 VOO 差別不大,也不是說他就一定要把 Tesla 納進去或什麼的。我也不會因為說他們沒有把 Tesla 納進去有感到失望或什麼,其實講多說你在市場裡面不要太多情緒,所以對我來說就只是很單純的,我覺得你應該要把它納進去,裡面有。那我可能之後就不會選擇你,就大概是這樣子感覺而已。

所以在市場裡面你很常會遇到這種事與願違的事情。遇到事與願違的事情不要急、不要罵,你可能就因為這樣去做調整。但以我來說,因為 Tesla 當初買進的理由,本來就不是因為它會被編進 S&P 500。所以對我來說,我還會持續維持我那時候跟大家提到的,會維持差不多 10% 的一個被動倉位。目前來說是這樣,除非有進一步的、進一步的改變或怎麼樣,那再來做調整。因為大家知道電動車目前這個市況是非常的緊繃。因為大家開始發現說,原來電動車是真的。你知道前陣子還會有很多油車的人出來說,雖然電動車講說,油車之後會更省油,會更怎麼樣,所以 Hybrid 系統或是說純油系統它是沒有死透的。但現在發現其實不是,最主流的風向已經轉成說我們現在未來就去看電動車這樣。所以其實電動車假設是一個確定的趨勢的話,你就會看到很多的傳統車廠,雖然他們要追 Tesla 是不容易的。可是會像比方說最近的 General Motors (GM),他們就選擇要去入股 Nikola,就是一個做電動卡車的。所以因為發現電動車很有趣,比較有趣的兩家公司,一個是 Nikola,一個是 Tesla,合起來就是 Nikola Tesla,就是 Tesla 的本名。那科學家的本名大家都用它的名字。

那像 GM 它入股 Nikola 就是做一個布局電動車的布局。雖然我覺得目前短期上大家不要太看好這樣的東西,因為要追 Tesla 的先發者優勢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你會看到全球車廠一定會開始做很密集的電動車布局。所以我我覺得電動車戲還沒演完。大家遇到這樣的下跌,會緊張會怕,那是正常的。只是就要好好的問自己,那你當初買進的理由是什麼?那還是老樣子,還是跟大家建議,你一定要做好分散投資。因為其實我不知道是大家特別喜歡 Tesla,還是老樣子像我講的,因為我蠻常跟大家聊 Elon,因為我覺得它真的是我們這個時代很厲害的一個人這樣。那所以可能很多人買很多 Tesla。

那我還是跟大家建議,不管你再怎麼喜歡的公司,像台灣很多人買台積電,那你千萬都不要 All-in 一家,或者說買很多。雖然我之前有做過不好的示範,在這個拆股前,我曾經把 Tesla 買到將近一百股,後來是直接買一百股,所以拆股後我五百股。但拆完之後就要快點減碼,因為你不可能讓你的部位就是大量的都是單一持股。那時候我的全盛時期,就是前陣子很瘋的時候,Tesla 跟 Nvidia 兩個佔我的持股的比例非常的高。但是後來都必須要減碼,因為你要知道就是天有不測風雲。所以這次的下殺,我覺得也是一個很棒的課程,就是讓大家知道說,你看一個非常看好的公司,你在一兩個禮拜前還在擔心說:「哇,我沒上到車怎麼辦?超緊張的!」每天就希望,包含說還沒開戶的就希望快點開到戶,然後已經有戶頭的就希望快點掉一筆資金進來,不然我沒上到車怎麼辦?就是所謂的這個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你很怕你錯過,結果你看,隔了一兩個禮拜之後就殺回來了。那殺回來之後很多人就覺得:「這個、這個爛東西我不要了。」你就發現這個心態上的差別。

對我來說,殺回來就殺回來。我在上一集也很淡然的跟大家講,比如說像我 8 月 20 號加碼的,全部就賺的錢歸零。但是對我來說,不就有時候就遇到?那我 3、4、5、6、7 月的都還賺。那即便他今天殺到我 7 月的歸零,那又怎麼樣?反正你真的遇到,你就去做一個調整,就做一個改變。但是千萬不要什麼大進大出,你知道 All-in All-in,或是做重壓幾個股票,然後這個長期來說失敗的機會都非常的大。那其實我們節目一直來跟大家分享這樣的觀念,所以千萬不要暈車了,不要暈船了,不要在太 high 的時候,然後做了一些,包含我們節目已經老生常談講的很多觀念,然後你最後面就把他全部忘光了。這是比較可惜的事情。

然後我們接下來聊一下台股,然後我覺得台股目前真的很多的操盤的依據都會因為美國政府的一些態度而產生一些改變。那比方說美國政府去殺華為,那殺華為跟華為相關子公司,就造成台灣的包含說聯發科、瑞昱等等的相關的華為供應鏈,或是華通,反正華為供應鏈你搜尋就有,他就一大堆了。那 GomisX 有出一個表格,然後那個表格我有把它轉貼過在股癌上面,可以去看。就是說佔這個華為、華為佔他們比例有多少的這些人,那他們就所謂的華為概念股受傷的程度是多少。所以你知道其實有時候我為什麼之前跟大家聊過說,我不太會在我的節目,你知道就是無腦的愛國反中這樣。雖然我本身當然很不喜歡中共政權,可是你有時候會發現很諷刺的一點,就是當你嘴巴說:「打中國好爽!」但其實同時你投資的一些台灣公司,然後包含你的 0050,你裡面涵蓋到一些公司,那都會受傷。就是當美國去打中國,我覺得都勢必會受傷。因為我們真的跟中國靠太近,我們真的很多,比方說我們這個接單是接他們的單子。

那只是我之前在節目有跟大家提到說,這真的盡量要避開。你真的要避開跟中國相關的股票,因為美國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了,他們就要把中國捏回去盤古開天時期,女媧捏人時期,幫他們捏回去。那回到這樣的狀況呢,當然就會對很多台廠的供應鏈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可能佔比有兩成、三成是華為的單。那也不是每個人都像台積電這樣,台積電真的是很瀟灑的一家公司。華為單沒有,後面一堆人強制排隊,所以沒差這樣。可是有很多公司,他如果今天錯失了華為單,那可能對他來說,就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比方說聯發科就是其中一個。所以當之前外資在喊目標價上千多,我不覺得他們在亂喊。因為真的在那個成長軌跡上的話,聯發科是可以看到那個價格。可是沒有想到美國的一句話,聯發科的夢就碎了,差不多短期這樣。當然我們長期還可以持續看他,說比方說他會不會出單給,我跟你講,華為所掉下來的訂單可能會被一些中國廠商像是 OPPO、小米撿走。聯發科有沒有辦法把握到這樣的機會?就是你可以觀察的。

那除此之外,最近是美國號稱,你就是還沒有確定,但是說會去懲罰中芯。那中芯就是中國的一個晶圓代工廠。那市佔也很大,就是世界排名前面。但是一樣,跟台積電比都是 No Match。台積電真的太強了,目前最強就是台積電跟三星這樣,那又以台積電是最強的。除此之外,台積電其實還有一個叫做世界先進。世界先進台積電好像持股,我們已經說差不多三成左右。他也是一個高配息的一個狀況。那台灣就有另外一家叫聯電。聯電它是以 14 奈米之後的,就是說比較落後一點的製程,輸台積電幾個世代這樣子。可是我知道現在很多人聽到先進製程,就會覺得說好像誰有最先進製程就一定必勝。當然說以目前全世界發展的角度來說,就是這種晶圓代工他是需要非常高資本支出的,所以一般人是玩不起的。

當有一家台積電,比方說他率先打到三奈米、兩奈米,你要知道會用到這麼頂尖製程的公司其實不多。所以可能一家台積電就可以把他們全部吃掉,那吃掉當然這些獲利就可以拿來讓台積電持續的去往下個世代再推進。但是如果說有兩三家來分的話,那其實是沒有辦法的,就是它是養不起這麼大資本支出的。所以有些公司他沒有往前推,也不一定是說他的技術不夠,就反而他就覺得說我沒有要去供這個最先進的,比方說手機最先進的製程,我不需要。我可能就是打家電,像這個中芯或是這個聯電,他們就是屬於說,我沒有用最先進的製程,可是比方說你用的家電、你用的電風扇、你用的一些什麼平板什麼的,那他們其實根本不用用到最先進的製程。所以他還是有點像是吃台積電不要的這個剩菜剩飯,可是他還是可以過得很舒服這樣。

目前中芯被踢掉之後,很多人覺得講說這個轉單的效應可能就會跑到包含說會不會跑到這個台積電、聯電或世界先進上面?首先台積電我直接告訴你不會。因為台積電的單是滿的,所以關於台積電這邊應該是很困難。那在聯電這邊,聯電其實就我所知,目前產能也是滿滿的。所以可能會造成的影響是包含說可能就可以調升這個代工的價格。所以一個漲價的題材,這是一個機會。相較之下,我可能會比較喜歡世界先進。因為世界先進他剛在新加坡交割了一個廠,在年初的時候。那是跟這個 GlobalFoundries (格羅方德) 買的。這個廠可能就可以去吃下中芯掉下來的產能。但是其實目前對中芯的制裁還不確定,所以我覺得如果你要超前部署的話,那你可能就買一點點,買一點點。其實你也一定要超前部署,因為如果等到消息確定的話,應該已經漲翻天了。但是有時候遊戲就只有內部人會先知道,外面也不知道到底美國政府是不是真的會打這一步。因為我覺得如果你講說封掉台積電、封掉聯發科我可以理解。真的中芯的製程又沒有很厲害,那他短期之內要在網上從校園家提到的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這個半導體代工不是講說隨便又喊的,我就可以變成七奈米、五奈米,沒有那麼簡單。所以中芯目前他所提供的東西就是比較偏那種二線的東西,他沒有用那麼好的製程這樣。所以我我覺得他對美國的利益有直接衝突。但是因為他在風頭上,反正我封中國就是以逸待勞再說。那還是可以去期待看看,包含說像聯電或者是世界先進,可能會有這樣子的題材。

那聯電呢,他是就所謂的聯家軍。他們自己跟集團,聯電它自己、子公司等等,你就可以看一下。因為如果說這個晶圓代工要轉去給聯電的話,那可能這個 IC 設計有沒有可能以後聯電的公司一起綁下來呢?或是說這個封測的相關的東西也一起吃下來?那是有可能的。那台積電的集團呢,當然就是有辦法像是創意或者是像是大家提到這個世界先進等等。就看你要壓哪一個。那或者是小朋友才選擇,大人就是我全都要。都可以等等的。但是我目前是覺得反正美國選舉也快到了,真的會把中芯也掐死,還未必,還未必。所以我自己覺得都不要重壓。如果你喜歡的話,那你可能就少少的布局一點點,試看看,試看看狀況是怎麼樣。因為最近的市況真的不太好。最近的市況就是變成很多各國的進入修正。所以前陣子的股神們如果當然有在最近有安全下莊,那就恭喜你。但是確實就如我們從六月就開始,六、七月就開始跟大家講說難度會慢慢上升。那我相信到現在大家已經可以完全理解我那時候講的東西什麼,就是難度真的很高。就回到正常的股市應該是這樣,而不是像大家三、四月那時候進來,好像是我隨便亂買,隨便亂漲。其實正常的股市就是這樣,漲跌互見,族群輪動,這都非常正常的。

好,那我們接下來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QCCCC,他說:「很好的觀念分享,謝謝你的分享,其實投資比例的分配和觀念會繼續追下去。」沒錯,我覺得我們這邊就觀念台。你把我們這邊當觀念台來看待就正確。那其實我這個人也是蠻開放心胸的,我今天如果講的東西是講錯的,我如果被大家修正的話,我一定會很大膽跟大家承認說我講錯了什麼的。所以你可以在我們這邊獲得很多的觀念投資相關的觀念,還有一些心智。當然會不會在這邊發財?見仁見智。有些人會寫訊息感謝我,當然也會有些人寫訊息跟我講說:「我聽你講的什麼某個東西我去買了賠錢。」正常,每個人都漲漲跌跌這樣。但是我還是建議你就是選股是自己的事情,操作是自己的事情。但是觀念我們可以大家一起互相切磋,我覺得觀念對的話,我怕你說像最近的下殺,你知道其實如果以前沒有我們的 Telegram 群組的話,你可能就全部看光光了。甚至連那種很穩的科技巨頭你全部把它殺掉了,因為你怕了。那可是遇到了我們之後,你可能比方說在六月那時候修正到現在的修正,你可能就會比較心情穩一點。就是你有一些人陪你的話,那會有一些差別。我覺得我們的價值在這邊。

下面有一些 GGG3B0 說:「五星吹捧,聽到七四一四,亮亮、老哥,欸,大動粉是你?」其實有在聽的,就知道我還蠻喜歡國動的。我真的蠻喜歡國動的,因為我覺得國動真的是現在 YouTube 少見很抒壓的一個頻道。當然他很所謂的政治不正確,或者說他很常講一些真的是傷風敗俗的東西。但是我就是喜歡他這樣。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即便有些是真的很負面的東西,有時候那種很負面的教材我也喜歡,類似這樣的東西。

好,下面這個很直覺說:「大家都五星吹吹,看來沒空塞我吹了。」他說:「某次在搭火車的時候聽到主委的頻道,忽然點亮了我未來每一個空間的希望。我知道我以後可以在旁人無聊時可以做什麼了。然後想請問作為大家的心得,想請問主委在入世的這段期間,平均有多少的交易日是在等待和尋找機會入場,有多少的交易日是真的有進行交易?比例上是多少?因為我自己是三月才開始學股票,身邊一天到晚都有人說自己因為哪支就賺了、哪支就賺了,總覺得是不是現在不進場,以後就沒那麼多機會了。他們當然不會說自己賠了哪些,但對我來說,對我這些菜雞來說,就會有種還不進場就要來不及的心理壓力。想請問主委以前也有這樣的感覺嗎?以上兩個問題,懇請主委開示。」

首先,等待的時間絕對是多於交易的時間。如果說你的交易時間多於等待時間,除非你是天選之人,非常少數,我相信有這樣子的存在,我自己有認識。但是大多數的時候你真的都在等待,一般你越密集的交易,反而你的就自己的觀察,你輸的機會是更高的。所以確實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挑選,在等待一個機會。你下面講的這個問題,其實剛好我們這一集來聊的,就是說有些人就是這個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你很怕你錯過,然後你看到別人都在賺錢。確實別人也會有賠錢的,也不一定是別人不跟你講。你知道其實對於一些不是很會交易者,賠錢我就砍掉,賺錢的東西我會一直加碼,因為賺錢的東西我會一直加碼。所以我當然他就一直在我的視野裡面,可是賠錢的東西我就不會再看他了。所以有些人在跟你講,他會一直強調他賺錢的東西,他也不一定是個壞人。你知道你要觀察他到底買什麼。因為他可能就真的就是等一下說這個東西他看對,他看對一次他就一直加。這是就好啦。

然後不要說李嘉誠,李嘉誠就是看對的這個房地產,那房地產賺到變成是他,李嘉誠他的長江實業多大?結果房地產竟然就佔了他總資產,台面上大家看得到的三分之一。一家公司就佔了他,你知道他有多少房地產、多少土地?結果呢,一家公司就佔了他三分之一。所以相信你如果你認識他,他的話題應該也很常跟你在聊房地產。他也不會跟你聊說不要說他看錯的東西,因為就是看對的東西就是這麼的耀眼,就是在那邊。所以我我覺得這蠻正常的。但你不要受大家影響,千萬不要受大家影響。我覺得很重要一點就是你要知道就是操作都靠自己的。所以其實我不會討厭任何碰風的人,當然身邊一定有這種可能群組裡面或會,其實有碰風的人又怎麼樣?我覺得其實沒差。如果他講的東西是好的,那就是好東西。那其實最主要就是不要害人。我討厭害人的人。如果說你不是害人的,你只是在分享你自己看對的東西什麼的,我覺得那很正常。而且我其實蠻希望大家這樣分享的。所以有時候我看到你知道像這個 Telegram 群組有時候就會有人出來分享某個產業的某個東西,他從幾年前就開始買了這樣。那有些人覺得解釋成說他還選,要。可是我就覺得這不是炫耀,就是很看好這個東西。我反而會想從他身上知道說你到底看好什麼。因為有些東西一漲,他是漲好幾年好幾年的這樣。所以千萬不要有那種狹隘的心態。很多人就是有狹隘的心態,所以他會錯過很多的機會。所以你不要怕人家講什麼,你不要怕你自己錯過。但是你就多聽多看,然後你不要因為人家講什麼覺得很煩。我覺得多聽是一個好事,自己的心理上要好好地調適一下。

好,下面這個 GA03046,他說:「菜雞中的菜雞,請問主委,想玩門檻低的美股,是不是只有 Etoro?推薦菜雞入門嗎?」Etoro 我不叫,不推薦這樣的東西。因為我覺得 Etoro 有太多未解的謎題了。幫我今天很大膽的跟大家提出說,懷疑他們是人工干預鎖倉。就是當波動力大的時候,因為怕被爆倉,因為他們可能很多是用 CFD (差價合約) 交易的,怕他一瞬間被爆倉,他就先把你鎖起來,不讓你操作等等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你千萬不可以把大的部位放在 Etoro,至少現在不行。我知道他們有很努力的去成為就是有被監管的券商,很努力的,可是目前來說我覺得還不行。如果真的是菜雞的話,你去開一個海外券商,或者說你就使用複委託。但是複委託我們昨天才剛發文,很多人不知道複委託的低消。所以你一定要買超過低消才划算,不然如果你只買一股的話,哇靠,那你虧大了。那可以去看一下《股癌》部落格文章。

他下面這個,就有 Tesla 說:「欸大拜託選我,菜雞提問,常聽欸大在 Podcast 聊到股市在跌的時候,不會選擇賣出或買進,會等確定落地以後再操作。想知道如果是遇到三月一樣的狀況,或是一路盤跌,那欸大會選擇怎麼操作?還是一樣等到確定跌到沒有再破新低再操作?如果是的話,那已經跌破買進的心態要如何調適?」好,大家前面都是在講心態調適。那,我跟你講,其實我很多時候跟你們分享的東西,好,不然說一些大原則的東西,不然說創新高不賣,或者說這個比例要調控好。你知道有時候我自己都會犯錯,就是我理論上我的機制是這樣,但是實際上我可能不一定會完全做到。因為就像巴菲特,大家當然都講他價值投資嘛,可是實際上你看他買一些東西,現在那個叫價值投資嗎?不算。可是你知道,這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一定要多方涉獵,然後人家跟你們講的一個東西,就是就像我跟你們講說:「努力就會成功。」很認同對不對?很多人真的認同,很努力真的就會成功,不然說那也有成功的人,那有些人就告訴你說:「沒有努力的好久,都是沒有辦法。」等等的。所以我可能很認同告訴你一個東西,像巴菲特很認同的告訴你一個東西,但是這個東西他自己本身是確實有拿來使用,可是你也不要太迷信,千萬不要迷信。所以多聽多看。

那我只有跟大家分享過說這個你講的說下跌不會賣,這個是錯的。我並沒有說下跌不會賣。我只有說遇到這種崩跌,就是市場情緒很高的時候,這個很高就可能是很負面的很高,或是很樂觀的很高,我會選擇不動作。但是當然平常他一定是漲漲跌跌的,所以不會說什麼我只要遇到這個下跌,我就是不會買進和賣出,不是這樣子。因為每天都會漲跌,所以你知道你要解釋我的話的時候,你要把那個前因後果,最好整套邏輯要知道。那如果說你沒有辦法就是有時間把別人說 Podcast 聽完,或是說把我文章看完,你沒有辦法知道全套那沒關係,你就當參考就好。千萬不要迷信單一一個人的做法,不管是我,或是市場上任何人,或是說那些美國、對沖基金老闆都是。千萬不要,我一直都很強調這個觀念,不要把任何人當神來看。最重要的還是你要找到自己的方法跟方向。

好,下面派大星說:「五星吹捧捧上天。」

請問準備進陰間的四個月菜雞說:「五星吹爆吹到榮民。從此不敢再掉肥皂。自從三月崩盤之後,謝孟恭大變成我的心靈燈塔。每一次看盤看到心癢癢,又想胡亂進場操作,想到謝孟恭大的教誨,就會收斂,不輕易破戒自己的紀律。優質頻道五星吹爆。小弟大學畢業即將入伍當兵,手上持股大概佔資金四到五成。像請問謝孟恭大當初當兵會繼續留倉?還是會把持股全部套現呢?畢竟不能操作調節,擔心這段時間持股基本面改變。像請問主委意見。」好,當然不要想太多,當兵會放假,假日出來調整就好。以周為單位,我覺得沒有太誇張。但是如果你手上有什麼槓桿部位什麼,那真的要先清掉。如果你手上是有持有槓桿部位,你沒有辦法看著的時候,你一定要清掉,這是我給你的建議。

下面這個蘇格格說:「五星吹網吹上天,欸大聲音好催眠,通勤聽精神抖擻,睡覺聽一閉眼就天亮。請問欸大說八月二十之後強弱就分出來,是具體在說什麼?是回彈的股票等於強,彈不回來等於弱嗎?」對,可以這樣看待。我在大概講一次邏輯,就發現蠻多人聽不懂這一段的。我覺得再跟你講說,我們都知道現在股價偏高,對吧?這個前提是大家都認同的。好,那股股價偏高的時候,當然以主動交易者來說,你勢必要獲利了解一些東西,不然你就全部就抱過山了。那只是你要以什麼為基準點?有些人就是我一直漲我就一直賣。但是我跟大家提過,我覺得這個是有盲點的。因為從三月到八月是一路都是漲,所以如果你在四月就看到這樣你就先賣掉,那是不是你就虧大了?後面你全部錯過了。所以我的做法是,我會在大盤遇到一個比較大的修正的時候。一般來說,這個修正是我會抓可能 3 到 5% 之間,也不一定,可能 2%。但是我覺得整體感覺很可怕。這還是有點體感的成分在。

如果任何東西有辦法完全寫下來,然後公式化的話,我們就不需要操盤人了,我們全部就交給機器人操作就好。所以有很多東西是真的我很常覺得,就交易像是一門藝術,你是沒有辦法這個言傳的。有時候你會犯錯,有時候你會做對那種正常的事情。對我來說,8 月 20 號美股的 9 月 3 號直直破下殺,就是一個很好的基準點。就是我們都知道現在東西貴,那只是殺下來之後有在繼續漲的,那我就尊重你。就是說即便我覺得你貴了,可是市場的資金還是想要去永續地推,還是很看好你。那我當然就繼續抱著。但是只是殺下來之後,開始轉弱了,開始就不會再創新高了,開始就盤跌了。那對我來說,我就是趁機獲利了解。除非我真的非常看好這家公司,那是例外。所以有很多的條件可以去篩選。但是對我來說,像這種下殺日,它就是一個很好的基準。它就是去當一個基準來看說,如果你的股票沒有站回去的話,那可能它就是屬於要被減倉掉。即便,即便它真的是不錯的公司,可是你知道股市不是這樣嗎?就是資金嘛,就是心情嘛,那在混合一點基本面嘛,就是綜合的情緒在裡面。所以今天也不是說這家公司不好,就是說它就漲多了,大家要開始賣了。有時候就這樣嘛。像聯詠,我覺得聯詠就是一個很經典的案例,明明就很會賺錢,那就這樣跌啊。所以有時候你覺得怕錯過,錯過一些,比方說你毫不容易獲得這些漲幅,但是你又怕什麼時候賣,那你就去找一個基準點。我只要在講這個 8 月 20 號就在講這個基準點的部分。

下面這個為什麼還要評論,他說:「五星吹上天,真空高速吹吹,請問欸大可以幫我加油嗎?明年要考大學。」考大學加油。

下面這個 WSC WLC ATW 說:「吹捧吹捧,一個禮拜,聽了前面 37 集,真他媽笑翻,感謝。」

下面這個 Breadshell 說:「我遇到一些怪事,預測的 Spotify 將大跌。聽完主委推薦先知瑪莉後,打開 Spotify 聽了〈Dear〉。聽完發現它自動一直重播,到現在還在 Repeat,無法聽下一首歌,一定是 Spotify 的問題,你說他是不是要大跌?我覺得不是,是先知瑪莉有問題。」先知瑪莉的歌真的,我覺得蠻黏人的。聽了你可能就是很喜歡,就是聽著。確實 Spotify 他媽的有點問題,我真的不爽他們去做這個言論審查的東西。雖然他們到現在都沒有正面回應,但是我覺得八九不離十,就是在耍智障。像這樣的公司,我就會停止加碼,真的考慮減碼。我覺得你不給我一個解釋,他不符合我對他本來的預期,可能你就可以考慮出場了。雖然後來加碼,不會有些是賠的,但是我前面買了部位還是賺蠻多的。反正如果 Spotify 真的沒有辦法在 Joe Rogan 的事情上做出一個很棒的解釋的話,我覺得他就沒有辦法成為 Podcast 平台的一個共主。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事情。在股癌網站上面有寫一篇文章在討論這件事情,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好啦,今天節目就先聊到這邊。先聊這邊,我去吃個飯了。一樣,有問題可以到這個 Apple Podcast 這邊留言。我知道現在最近很多人在講說群組裡面有一些詐騙集團會拉進群什麼,那直接封鎖掉就好。因為我沒有辦法封鎖他們,你只要在這個設定那邊,你可以設定說陌生人不可以幫你加進去群組。你可以自己設定這個,或是你要陪他玩也可以。但是你不用貼出來了。很多人會貼出來說:「欸大怎麼辦?怎麼辦?」那遇到詐騙就是封鎖。你在我們這邊獲得最初階的訓練就是我們會教你什麼辨識詐騙,告訴你說這個零風險高獲利的,或者說要報牌給你的,基本上都是他媽的有問題的人。所以你自己要去避開這些人。好啦,先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