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70:Nikola打假 IPO之亂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時間是9月12號中午12點50分。

本集節目是由「藥師羅西 植萃羅西」贊助播出。「藥師羅西 植萃羅西」是一款藥師以專業和同理患者心情來開發的產品。羅西藥師在25歲那年爆發了嚴重的頭皮問題,導致頭部發炎流血長達六個月,無法復原。事後藥物治療之後,仍然找不到原因,在檢查追溯後才發現,原來平日使用的洗髮精幾乎都是化學合成物質。當下轉念試試看成分單純的肥皂,才意外地讓發炎的症狀緩解。之後又在臨床上看到數個和自己一樣長期飽受皮膚炎痛苦的病患,於是羅西藥師決定自研出一款,選用單純六成分、減少刺激,只求溫和的洗髮粉,來提供給像他自己、和有同樣困擾的人來使用。

如果你有頭皮爆痘、爆油、爆癢的困擾,至今找不到適合的洗髮精;或是說細軟髮質崩塌,渴求髮根挺立蓬鬆,都可以考慮試試看出自藥師羅西的「究心」洗髮粉。這款洗髮粉不添加人工界面活性劑、矽靈、滑石粉、精油或香精香料,最小衝擊皮膚,不阻塞毛孔。藥師研發堅守單純、安全、平衡的三大元素,除了用在頭髮上,更可以一罐洗髮粉拿來洗全身,讓皮膚水潤光滑不乾澀。那以下只要輸入折扣碼「GOAY1」,就可以享有以下的優惠:買一千二送你洗髮粉試管五克,買兩千送你洗髮粉四十克,買五千送你洗顏慕斯一百五十毫升。所以等於是送你兩百九、五百八十、跟一千兩百八。它是用送贈品的方式。那如果你有需要的話,你可以在資訊欄找到「藥師羅西 植萃羅西」的連結,進去找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商品。

那感謝「藥師羅西 植萃羅西」。那本人羅西呢,他要我一定要強調,我覺得他是一個很奇怪的人,但很奇怪的人往往會做出很棒的產品,就是他有莫名其妙的堅持,這樣。所以請大家去參考看看,如果有需要的話,趕快手刀下標。

好,那我最近剛把《模擬飛行2020》全破。這款之前在我們群組裡面討論度也蠻高的遊戲。那這款遊戲呢,推不推薦大家買?我個人是覺得其實還好。因為他首先他貴,你買遊戲就要花三千多塊,然後接著你還要再買搖桿。那搖桿還不夠,我覺得你還要有一個油門。所以整個加起來,這款遊戲你大概花差不多接近一萬塊才可以玩。所以我覺得他是一個入門門檻高的遊戲。嚴格來說,他其實不太像是遊戲,他比較像是模擬器。一般的遊戲他會把你設計橋段,會讓這個整個遊戲的節奏非常的緊湊。可是呢,《模擬飛行》這款呢,我覺得他比較像是一款模擬真正飛機該長什麼樣子的。你甚至可以直接從台灣飛去俄羅斯,類似這樣。然後他裡面也不會因為說這是一款遊戲,所以我們就把時間縮短。不會,就是全擬真地圖,所以你真的就可以坐在那邊幾個小時,對於那種有些對飛行很癡迷的人,你就可以模擬假裝自己是一日機長,這樣。然後從台灣飛去名古屋之類的。

那對於一般來說,我覺得你其實只要有飛過飛機,即便像我這樣只是一兩年非常短期的飛行員,我覺得上手都很容易,你可以很輕鬆地從一款飛機轉換到另外一款。那我覺得是遊戲設計也很高明,你只要把滑鼠移到每一個旋鈕上面,他就會告訴你這是幹嘛的。那如果你有做錯什麼事情,他又會直接提醒你,所以要轉換就沒有那麼困難。當然其實機師的工作一定還是更辛苦的,他沒有那麼單純。但是對於玩這款遊戲來說,你只要會基礎的操作,那你也不用去學什麼 Emergency Procedure。其實機師的主要任務是說如果飛機出事他們會處理,你玩這款遊戲就不用,反正出事摔掉你就重來就好了。所以對於一般要上手,其實不會太困難。但是你一定要有設備,你一定要搖桿,然後你要有一個 Throttle 你才可以玩。如果說你只是用鍵盤是玩不起來的。

那這款遊戲玩完之後,我的心得就是,這根本就是恐怖分子訓練營。因為之前有聽說,那群人就是911去撞雙子塔的那些恐怖分子,其實他們只有拿到 PPL 的駕照,就是 Private Pilot License,他就是你飛小飛機,你就可以拿到這個駕照。那其實你拿到這個駕照之後,你只要有基礎的轉換訓練,應該就很容易。反正他們的目標是撞塔,又不是說要把這個飛機安全的落下去,或是要解決一些緊急的措施等等的。特別是這款遊戲地圖真的做了非常地擬真,所以當然也很吃顯卡,如果說你顯卡表現不夠好的話,這款遊戲也玩不起來。所以我覺得他比較適合硬玩家,大家就上網看人家玩就好。那其實也蠻多人跟我講說開個實況之後再考慮,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確實打遊戲是我的熱情之所在,比股票熱情還更多,所以或許之後可以來跟大家一起玩遊戲之類的。

好啦,那我們就進入我們今天市場的話題。首先我們就先跟大家聊一下 IPO。最近真的是 IPO 狂潮,他不是只有在美國,在美國大家應該也知道,就是 Airbnb、Snowflake、Unity、Palantir,很多公司大家都想要買,還有我上次貼的 Compass Pathways,就是迷幻蘑菇的公司,還蠻屌的,他也是 IPO 的公司。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反正有很多 IPO 的公司。那基本上我會有幫大家追蹤的、有跟大家討論的,我覺得是比較可以看的公司。但是除此之外有很多雜魚,很多雜魚就趁著這一波要一起出來。那基本上還是老樣子,如果說你是追比較主流的、比較在市場上大家聽到,雖然很多人會講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但我覺得這句話見仁見智。然後我覺得你去追這種很多人會想要去的,然後明星公司,比方說這個 Snowflake,比方說 Palantir,我覺得他是相對安全的。就是相對安全的。但是 IPO 的特性就是波動一定非常的大,任何 IPO 的股票,幾乎波動都是大到一個靠北,他可能會上衝下洗,所以一個價格你買進,然後在一個禮拜之後是上去20%或下去20%都可能。那要玩這樣的股票,其實就只有一個做法,還是那句話就是分批買進。但是分批買進在 IPO 的股票更是非常非常重要。你一般股票有時候你不一定要分批買進,你覺得來到一個很棒的點位,你可以大力的買進等等的。可是在 IPO 的股票你如果不分批買進的話,真的很常會甩到你頭暈腦脹。這是大家有比較注意的地方。

那過往的案例就包含像是 BigCommerce。BigCommerce 從本來六十幾塊,然後一路噴噴到了141塊,翻了兩倍多。那當然在本來低點六七十塊買進的人就很高興,可是在一百多塊的時候,可能因為看到有人在寫這個,所以就一堆人追進去,那這些人下大量就很痛苦。你買在140塊,然後現在跌回80塊。其實當然這一波下殺跟整個那斯達克一起回檔修正,也有非常大的關係。可是你看,才隔幾天而已,它是從140塊到80塊,所以 IPO 的公司就會有這樣的特性。那除了這家之外,我上次跟大家聊到這個 nCino。nCino 的公司也是持續看好的一家公司,未來我覺得他的發展性應該還不錯。那這家公司的股價也是,反正就是雲霄飛車,那我覺得大家就把這個當借鑑,你想要看這些公司的走勢,那你就可以去思考一下,在接下來要推出的這幾家公司 Snowflake、Palantir,很多人都想要買的,你就要去思考說,你可能也會遇到這樣的東西。你如果說一檔股票上市,他只會往上漲的話,那輪不到你。那一定是有各種波折的。那如果說你是一次重壓的話,你就看看這幾個例子。當然比方說,像是 BigCommerce,你幸運的重壓在六十幾塊,那當然你超爽的,幾天就賺兩倍,你搞不好就獲利了結出掉了。可是如果說你沒有那麼幸運呢?如果說你是看到大家討論你才進去,然後你就買在那個,隨緣第一排,這個海景第一排最高樓怎麼辦?那當然心情上一定會告訴自己說:「還沒差啊,反正我長期投資嘛。」可是我跟大家聊過一個觀點,就是說一個好公司,你用超級爛的價位去買,你用非常貴的價格去買,那就是一個爛投資。那即便是一個很爛的公司,這個公司已經是老牛了,準備去死了,可是因為你買到一個他被超級低估的位置,那他也可以算是一個好的投資,就至少以短線上來說,你就有獲利的可能性。所以成本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那當然除了我跟大家前面提到這些公司什麼 nCino 呢,BigCommerce、Unity、Palantir,這些可能很多人會想要關注的,因為他們富有題材性的公司之外呢,還是有很多 IPO 的有的沒有的東西。那我就不一一列舉,因為我發現我現在講話很小心,或者說講一些東西可能別人就會要去關注要去看。那我至少幫你做初步的篩選,即便我沒有辦法,就應該說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告訴你股價會怎麼走。因為如果說他知道一定會怎麼樣的話,All-in,然後拜託 All-in,拜託槓桿全開,下信貸還是這麼便宜,全部壓下去就好了。所以沒有人可以告訴你一支股票的短期走勢一定怎麼樣,我們只能大概知道說這家公司是好還是不好。可是即便是好公司也不代表說股價就一定會還他公道。你知道有很多好公司,他可能就是出現在不對的時間、不對的場合,然後最後他即便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東西,就變成我們講的所謂的陽春白雪。你可以講說你自己的東西很好,可是市場就不喜歡你,就是沒有用。所以即便東西很好也沒屁用,所以投資有各種風險,這是大家要看的。現在美國的 IPO 裡面,我個人覺得就有滿多的風險。有開始有很多有的沒有的公司也混進來了,那這個可能就是你要小心的,你不要因為看到現在好像是一個 IPO 狂潮,你就瘋狂著去押注,然後說押到 IPO 就一定會漲。但是會漲多少的東西,就可能會跌多少。拿這個 BigCommerce 的案例來說,他可以從六十多到140,他也可以從140直接跌回來跌到80。所以大部分的 IPO,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很多都是會有這種劇烈的震盪過程,不管他是多好的公司,都會有這樣子的東西產生。像前陣子軟銀的 Lemonade,這個做保險的公司,也是一個非常劇烈的震盪。所以我建議大家,就是現在你看好很多 IPO 公司,你還是要小心,你不要一次押注丟太多。因為我開始發現很多人一直在說:「我在等這個 Unity,我在等著 Palantir。」好像就是一副飢渴難耐的。我覺得你要看這些例子,然後自己要稍微小心一點。當然你有可能很幸運的,你押的時候,他就大飆漲,那你後悔你沒有買更多。可是你要想,如果這個劇本重來個10次、重來個20家公司,20家公司這樣子,你真的可以每一次都押對嗎?這個就比較可怕了。

那台灣當然也有跟上這一次 IPO 狂潮。其實這波 IPO 狂潮主要就是因為全球的一些公司都發現說現在市場非常的熱絡,市場的錢很多,所以想要趁這個機會去 IPO,當然就希望募個好價格。所以他不是美國獨有的現象,在台灣也是有類似的現象。那台灣股民其實一直也還都很瘋,我覺得台灣股民真的是全世界最瘋的股民之一,可能就僅次於韓國的股民而已。那台灣的股民前陣子就在瘋這個永生天國一會。反正只要跟生技搭上邊的,幹什麼先炒再說,反正就先炒再說。當然之後有很多就摔回原點了,除了那些真的有基本面支撐的之外,很多都摔回原點了。那在那之後就瘋狂地跑去炒所謂的 DR。DR 就是二次上市的股票或存託憑證。那它已經在別的地方上市,是在台灣有掛牌這樣。那 DR 股票那時候會炒起來,我想也是跟美德醫療一樣,有摸到生技、有摸到防疫這邊的一支個股有非常大的關係。大家看到美德醫療這麼會漲,所以就在想,我不知道市場是有這種創意的聯想,還是說真的就是大家集體發瘋、集體發作,就覺得好像有 DR 的股票可以買一下。所以包含說像是什麼杜康 DR、越南控 DR,只要有扯到 DR 的,那時候也瘋狂的漲了一波。但是後來像是越南控 DR,就是直接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那你會發現說這種成交量在最高點的時候,往往都會是在股價也是最高點的時候。也就是說它前面可能是鎖很多根漲停,但是那個都是假的,那個鎖漲停也進不去,你也買不到嘛。可是等到你買得到的時候,可能就是已經在最高點要準備倒下來了。所以有時候你去追這個市場的狂潮,就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個人覺得一般還是不要亂嘗試。那過完了這次的 DR 之亂之後,我覺得 DR 之亂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是現在新的,新的市場之亂就是在亂這個 IPO 之亂。任何跟 IPO 有關的東西,包含說像是亞洲藏壽司。成交的價格是五十幾塊而已,炒到三百塊。意思就是說你只要有抽籤抽到的,你就現賺二十幾萬。當然你要有賣掉了,這個是沒有鎖籌碼的。你知道有些外資他們會鎖籌碼,他可以用套利的方式去進行。可是在這個興櫃的東西,你是沒有辦法去鎖籌碼的。所以你還是要等你實際拿到股票之後,然後現在市場上價格是多少,你才可以知道你賺了多少錢。那也不是說抽籤就是必勝,抽籤有時候也會輸的,不是說每次抽籤都一定會贏的。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大家就全民瘋抽籤了,抽籤也會有澇賽的時候。

那十月還會有一檔就是汎德。汎德永業。那這個,你有在開 BMW 的應該就很熟。有在開 BMW 的應該就很熟,因為他就是 BMW 的代理商,他同時有代理 Mini,然後現在呢,Porsche 也是歸他們的,所以是汎德永業一起上市櫃,這樣。那汎德永業他們很聰明的一點是,他把這個代理拆開來。我覺得代理應該是比較值錢的東西,他把拆開,他只有把經銷的部分包一包上市櫃。那其實是台灣很常這樣搞。比方說有一家,我覺得蠻厲害的販賣機公司,那其實是做這個智慧販賣機的仁寶。你在三創,你在台北各個地方,很多都會看到他們家的東西。可是他很厲害,他把這個智慧販賣機的智慧的部分、軟體的部分拆出來,自己家人持有。那可是販賣機就是機殼的部分,拿去市場上,可是對外講還是講說:「你看這個就是,整個販賣機的公司就在這裡。」但實際上,把值錢的東西,他們自己拿去賺了。所以其實會上市櫃的東西,真的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真的能賺錢的東西就不用上市櫃了,真的可以賺爆的東西,就自己留著持有好了。所以就這樣。所以你現在看到的很多很厲害的公司,在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司,他其實本來可能也是不覺得會這麼成功,所以他才有上市。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明確了,知道這東西是可以賺的,你一定不會想要去市場上跟股東分啦。比方說像我們之前跟大家聊到,有一集很久以前的一集,「黃、賭、毒發大財」那一集,有跟大家聊到說 MindGeek,MindGeek 這家公司,基本上你現在看著所有社群網站,Pornhub、Brazzers,DGTOPPAGRAW 全部都是他們家,他就是瘋狂的併購,這樣。那還有日本的 SOD,其實旗下還有 Tenga,對於有的沒有的品牌。那他們就覺得真的很賺錢,那真的很賺錢、已經確定可以賺錢的東西,就沒有必要上市跟大眾分了。所以不要暈船,真的很重要,千萬不要暈船。

我突然想到一個,還有你要小心外面在放的消息,像汎德永業。就可以查到一些新聞再傳,就是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在講,就說這個汎德永業未來可以上看賺40塊、50塊,Tini 放屁!汎德永業之前很賺錢的時候,確實他可以賺到四個股本、三個股本這樣,可是那是在差不多2010年那附近。就以前真的超賺。你也知道汎德車很貴,那當然近年就是持續的下滑。那下滑到2015年的時候到16塊,然後到現在2019年的時候剩下10塊。當然今年有回到上半年6塊,還算可以。但是其實就是還是那個老觀點:真的賺錢的東西,他不會拿出來跟你分。當初很賺錢的時候,想都不會想要上市。真的發現說開始卡到了、需要資金的,才會上市。那上市也可能會像汎德這樣,他要把代理跟這個銷售是拆開的,或像是研華這樣,他把物聯網跟販賣機是拆開的。這就是大家要去注意的一些眉眉角角的東西。當然媒體會跟你們講說他們多賺錢多賺錢,那你可能追高的話,就會受傷。大概是老樣子,各種標的都是可以賺錢的,重點就是你的成本是在哪裡。你買得便宜你都是可以賺錢,但是你跟著市場很 High 的時候進去,真的往往就會受傷,特別是近期。你看那斯達克案例就知道了,當市場大家一片樂觀的時候,很多時候就是修正要來的時候。

然後我們就進入下一個話題。下一個話題跟大家聊,很多人講的特斯拉的宿敵,Nikola。就是 Nikola Tesla。其實 Nikola Tesla 是科學家的名字,但是剛好馬斯克拿後面的 Tesla 去做他的電動車。其實也不是馬斯克拿,馬斯克是後來接手的,Tesla 創辦人並不是馬斯克。Nikola 就是被另外一位叫做 Trevor Milton 他拿下去創立的人,他做所謂的電動卡車。其實嚴格來說叫做氫能源電動卡車,跟馬斯克這種純 EV 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純電動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那這家公司其實就讓我想到了 Elizabeth Holmes,就是之前號稱是女賈伯斯的這一位詐騙集團,詐騙王。他最近被起訴,只是他打算用他自己是瘋狗來脫罪。那 Elizabeth Holmes 的公司叫做 Theranos。這個大家應該就很熟了,如果你不熟的話,就有人寫了錄影集,就專門在講這個《Bad Blood》然後《惡血》這本書的觀後感,我覺得他還講得還蠻詳細的。那 Elizabeth Holmes 她當初剛出來的時候,就把自己塑造成就是女菁英、女版賈伯斯。穿著打扮、講話談吐,都刻意地想要去塑造出她是一個菁英的形象,她很厲害。她也知道怎麼樣,借力使力,包含說在董事會裡面,擺了兩個前任的國務卿,一個季辛吉,非常有名。另外一個是舒茲。然後參議員、國防部長,全部都是在他的董事會裡面。那投資人有 Rupert Murdoch,就是21世紀福斯的老闆、新聞集團的老闆、媒體大亨。那除此之外,現任的教育部長 Betsy DeVos,還有 Walmart 裡面的 Walton Family,就是 Walton 家族,他們全部都是 Theranos、Elizabeth Holmes 的股東。所以你看,一個詐騙,那時候他告訴你說,他只要一滴血,他就可以檢測你百病。雖然大家覺得:「幹,怎麼可能?」那時候其實很多人就要懷疑說:「幹,怎麼可能?」但是你懷疑的人,大家就跟你講說:「因為你是笨蛋,所以你才覺得不可能。矽谷的這些天才、美國這些天才,他們早就已經研究出一個方法,然後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是你的想像力不夠。不信你看他董事會,不信你看他股東,不信你看跟他合作這些醫學中心 Safeway、Walgreens,美國最大的連鎖藥局,你覺得他們都是笨蛋嗎?還是說是你,你是笨蛋?」那時候其實質疑這家公司的人,基本上就會被打上這樣子。因為你看他們背後這麼多有來頭的人。但其實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那《Bad Blood》的這個 Theranos 公司,他並不是第一次,其實每隔幾年,就會有這種人類的集體失智、不堪回首的黑歷史現象產生。如果我們要講的話,一集講不完,這可以開好幾集,一家公司就開一個特輯,未來可以這樣做。那目前就是最新的一個,就是我覺得《Bad Blood》2.0,Theranos 2.0,可能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跟大家聊的這一家 Nikola。

我們上集有跟大家提到說 General Motors (GM),據傳他們有入股 Nikola 的這件事情。那其實這入股還蠻有趣的,就是他拿了11%的股份,但其實不是拿現金去買,他是拿他的電池技術還有生產去交換。Nikola 這邊當然就是:「我給你股份,所以等於你就是共同持有我的品牌,」以其我給你一個現金。我給你一個現金,有點像是要讓 GM 去幫他做生產,然後幫他做電池這件事情。有點像是那種甩手掌櫃營運,反正我就是賣一個品牌,生產的電池全部都交給別人,全部都外包,有點像是那種貼牌品的感覺。那其實一直以來 Nikola 就這樣被懷疑,好像就是貼牌車。他之前有做一個什麼 Off-road 車,就越野的,叫做 NZT。然後都會講說:「幹,根本就是土砲幹出來的。」然後就是拿人家零件,然後湊一湊湊出來的。然後說他做了這個 Badger 這個卡車。那時候也很多人講說其實做 Badger,他只是去挑戰 Cybertruck。可是他還滿惡人先告狀,還去講說:「啊,Cybertruck 超帥。」其實兩個根本長得不一樣。後來有沒有進入這個司法流程,我記得好像是有告他,只是後續是怎麼樣,我是不清楚。但那時候人就可以發現說,其實 Trevor Milton,Nikola 創辦人,他是一直有在把特斯拉當一個敵人的。那當然馬斯克也有回應,馬斯克就講說這個 Fuel Cell (燃料電池),能源電池就等於是 Fuel Cell,等於是白痴才會買這個東西。然後他也說這家公司 Staggering Dumb,好像很蠢,這樣。那可是當然馬斯克講這些東西,並沒有對 Nikola 的強勢股價造成影響。那其實就是瘋狂的飆漲,而且除了他之外,還帶動了氫能源的相關概念股。當然像是 Plug Power,還有 Ballard Power,還有 Bloom Energy,就是這些能源公司。他們本來其實上市的時候,可能價格還不錯,但是大家開始發現說氫能源的不可行,所以他們狂跌。但是跌到一個谷底之後,好像 Nikola 出現就跟救世主一樣,然後帶領這個題材重新的復活。所以包含剛剛提到這個 Plug Power,還是漲了43倍。那 BLDP (Ballard Power) 跟 BE (Bloom Energy) 也都瘋狂的飆漲,就是搭上了這個風潮。所以如果今天 Nikola 下去的話,這些能源公司應該也會跟著下去。但是我相信這是很冷門的股票,一般人應該不會碰。但是如果你有碰的話,你可能要小心。那大家應該要知道,目前整個氫能源走在最前面的,其實是亞洲的公司,就是 Toyota 跟現代。那 Toyota 也會推叫做 Mirai,「未來」,我看,然後都是藍色的。一台藍色的 Toyota,就很典型的 Toyota 的樣子。那可是它是吃氫能源的。

那在它的特色是什麼?就是它每賣出一台就會賠爆,每賣一台就賠一台。那可是為什麼還在賣?就是因為公司還是看好,還是看好這一塊未來的發展。雖然對我來說,我不是這個理科能源相關的,但是我看了一些文件,然後我看了 Volkswagen 的文件,那我看的 Volvo,Volvo 有寫一些文件,關於這個氫能源電池的。我大概跟大家講一下,為什麼不看好這樣的東西?因為我覺得這個還要克服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你說特斯拉要克服的東西已經夠多了,它要怎麼樣讓它的電站更普及,然後它怎麼樣讓它能源更有效率。如果你覺得它的麻煩已經夠多了,那我告訴你,氫能源麻煩大概至少它會有五倍以上。就包含說其實這個是有點像是「脫褲子放屁」,我覺得氫能源也像是「脫褲子放屁」。它的轉換的效率不好,可是它要過更多的手,它光是要電解生氫,就會先把45%能量用掉,所以剩下55%能量。那55%能量裡面,在這個氫轉電的時候,55%裡面的55%又會再不見,所以整個轉出來,它的效益大概只有20到30%左右。那反觀電車目前可以做到70到90%,而且還在持續上升。所以我不是說氫能源車它一定是不可行的,而且氫是一個非常容易可得的一個能源。但是它還有很多的挑戰,絕對沒有那麼簡單。走在最前面的 Toyota 跟現代都撞牆,目前就是還沒有辦法做出一個商業化突破。可是為什麼一家默默無名的公司,就是因為很炒、名字取的很好,這樣。Nikola Tesla。一個 Nikola,名字取的好,要爆搖到老,這樣。那它可以在市場上面這樣叱吒風雲。那這份報告就點出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很多啦。那一樣我之後再貼出來給大家看。那可是我覺得裡面比較好笑的幾點。有一點是它講說 Nikola 已經放出一個影片叫做 Nikola One in Motion。就是它卡車,然後在一個公路上面 Cruising (巡航) 的畫面。結果被踢爆,有內部人流出說,但其實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的公路,那是一個三度角的下滑大坡,就是很長的一個坡道,所以他們只是把車子拖到制高點去,然後從制高點溜下來。那這個做空機構大概他們自己就去測試,他們去測試了拿一台車子,然後放在那個坡,真的能溜下來,可以達到56 miles per hour,56英里的速度。然後可以滑2.1 miles,2.1英里。所以真的是可以這樣滑的,那個坡真的是斜的,真的是這樣子的存在。那只是,當然我們目前還是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確定說,他們是真的這麼低,能把車拉到制高點去滑下來,還是說雖然是有藉由下坡的輔助,但是還是有動力的。目前是不確定的。可是我看這份報告,我覺得它的可信度還蠻高的,因為它真的有拿去測試,然後也把這個地方拍出來,就是讓人家覺得說:「你看你影片的時候,你故意拍的像是水平這樣,實際上它是一個有坡道的地方。」而且如果說你要更過分一點,你鏡頭再轉一個角度,你還可以塑造出你的卡車在爬坡的畫面等等的。那其實這個影片,我覺得我自己做一些調查之後,我覺得 Nikola 蠻聰明的。它推出 Nikola One in Motion 的時候,這部影片的時候,它並沒有在上面講說:「這個是我們的實測的效果。」殺小。它就是丟一個影片,它就丟一個影片給你看,這樣。那當然媒體看到就有很 High,因為媒體你知道他們其實很多時候就是跟 Elon Musk 有關的東西,他們就很愛去寫,他就去寫說:「你看有挑戰者出來了!有挑戰者可以去挑戰 Elon Musk 的 Tesla 了!」那媒體大量的報導之後,你才發現 Nikola 有趁機順水推舟,就是說這是他們的一個 demo 的影片。可是也沒有在官方的平台上大力的去宣傳,等於說他們就只是放一個卡車的影片,卡車在動的影片。可是我覺得很聰明的地方,是他們也沒有把話說死,就是只放一個影片而已。那很快的你就看到當地的州長 Doug Ducey 也轉貼了媒體的東西,然後去寫這樣的故事。所以其實跟這個 Theranos 有點像,就是本來這個東西,他可能是用比較隱晦的方式,因為他自己也知道說他們可能沒有這樣的底子,他們只是在做一個秀而已。可是看到媒體,然後看到一些有力人士的背書之後,就順水推舟把這個東西、把這個故事講出去。

還有另外一點,我個人覺得蠻好笑的,就是 Trevor Milton 當然他的教育水準並沒有很高,所以很多人就懷疑說:「你怎麼可以搞出一個這樣子的公司?」但我覺得這個是還好。就像賈伯斯他自己也不是很會用手機,但是他只要有 Wozniak 也可以。他只要有很厲害的人可以幫他做事。那身為一個 Sales 出身的老闆,當然還是可以做出一些很屌的公司。這是還好。但是有趣的地方是,他們裡面有一個部門,就是在做這個氫能源基礎建設的部門。那這部門的 Director (主管),就是領頭就是 Trevor 的哥哥,或是弟弟,英文就寫 Brother,那叫 Travis。Travis Milton。那 Travis Milton 的上一份工作,是在夏威夷。在夏威夷幫人家鋪這個車道水泥的,然後還有接統包案子,然後會分包出來,就是家庭施工,殺小。他在做這個。所以你是怎麼樣從一個施工單位,然後變成去做這個氫能源的頭?我覺得這就是很奇妙的一點。那如果說他們沒有自己的電池技術,他們其實有嘗試在2019年的時候,他們嘗試要去買一家公司,然後就想說買下來之後他們就有電池技術了。這是最後面證明這家公司的技術是 Vaporware。那所以 Vaporware 就是霧件,霧就是「其物」的「霧」,說這個東西可能就是還在賣夢階段,還做不出來。那更別提這家公司的老闆,最後面是被指控說他詐欺了拉斯的金費,拿去幹嘛?拿去買妓女。所以我覺得很狂,真的很狂,到底怎麼會有這麼多奇怪的事情。那更別提他在 IPO 之後,他就瘋狂賣股票。Trevor Milton 老闆就瘋狂賣股票,他也修改了公司章程,如果說他被開除的話,公司還要給他錢。所以我覺得,真的怎麼看都覺得怪怪的。不過不得不說,在華爾街市場上,或者說在台灣的 PTT 論壇上,前幾天我稍微去看了一下,還是有不少人覺得說,這個東西、這個故事是可以相信的,是他們會買單的。那老闆說,這個市場的東西,最後面就是成敗論英雄。市場是一個可以成敗論英雄的地方。所以說我們就接下來一起來觀察 Nikola 後續的走勢。然後我剛剛提到這些氫能源公司 Plug,Ballard,還有 Bloom,大家都可以來持續觀察,他們後續的走法會怎樣。我覺得是一個蠻值得大家來看戲的一個劇本。

然後我們就進入 QA。

首先第一位,「超級脖子」。他說:「脖子呢?脖子脖子脖子。」幹淨老師,下一個 DJ Wokno。他說五星吹吹,港根挨大,讚嘆挨大。說起來會開始聽挨大,其實蠻奇妙的。有一個室友都不戴耳機一直聽挨大。然後剛好也開始投資幾個月,好奇也就來聽了。聽完才發現原來投資有這麼多的眉眉角角,回頭看了一下自己以前買的股票,才覺得那時候心臟真的有夠大顆。還好是運氣不錯,稍微賺一點。不過聽了挨大之後才開始認真研究,不是像之前那樣靠運氣。真的很謝謝挨大。另外挨大可以幫我叫那個室友戴耳機嗎?他真的好吵。」錯了,就是說還好他沒有戴耳機才讓你認識我嘛。最好去外面背著喇叭,所以我看這街很多外送的,我就蠻屌的。在摩托車上面裝喇叭,然後音樂開超大。我已經看到好幾個,我覺得這位室友就可以這樣子,你就到處去播我的東西,然後幫你出油錢。

好,下面這個 Lazy Cheese。他說:「Lion Wang。」「Lion Wang。」該是那個標題。他說:「五星推爆。深深愛 Coldplay 的 Yellow 這首歌。甚至連開餐廳的店名都用這個曲。暴雨開車回家的夜晚,聽到主委提到 Yellow,不知道臉頰濕濕的是窗風打進的雨水,還是淚水。讚嘆挨大。」我再去查看看哪一家餐廳叫 Yellow。那這首歌很讚,他其實有 Studio 版本,也有 Live 版本。那我覺得 Live 版本是更好的,就是2003年的 Live 場。

好,下面這個 CAMKOLVFR。他說:「五星吹捧,吹上天下。」問挨大:「我是月光族,好不容易最近才有每個月五千到一萬的閒錢,這樣可以投資嗎?還是就乖乖存起來?錢太少也不知道該怎麼投資,有什麼建議我這種情況的投資方式嗎?」錢少有兩種投資的方法。當然你現在有存起來就很好,我覺得有存起來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存起來之後你可以選擇,我們常跟大家講,你先選你的流派:你要主動投資,還是被動投資?那主動投資我還是得說,他是比較少數人才可以辦到的,大多數的人你是打不贏大盤的。那如果說你是打不贏大盤的人,就乖乖地去買被動投資的東西,就是買 ETF,買追蹤指數型的,像台灣就0050,美國就是 VTI。我已經不推 VOO 了,我現在改推 VTI。但其實實際上差不多,還是要跟大家強調。差不多,所以你不用把 VOO 賣掉轉 VTI,他是一樣的東西。那在整體來說,如果你是做被動投資的,其實你已經會贏過市場上超過一半的人,絕對贏的,穩贏的。那五千到一萬,就可以選擇去做定期定額,然後跟券商設定定期定額。那定期定額的手續費用很低,所以你壓成本又比別人低,然後你又有定期的資金可以投入。我相信幾年後你會感謝你自己,有做這樣子的規劃。

下面這個「會閃退」,他說:「是還要多久才解決?」他說五星吹捧,吹到飛天。「想請問挨大對於量化投資是否有研究?目前是用多個財務模型選股盈利,」他這邊跟我講了一堆模型的名字:「什麼 F-score、Altman Z-score、WACC 等等,再回去驗證。當作投資策略,請問挨大的想法。」我覺得是這樣,首先先跟一般比較不瞭解的講一下這種量化投資跟所謂的,就是一般的投資差別在哪。那我覺得最大的差別是在於說,量化投資就可以想像成是大部分的交易其實交給機器人了。還是會有人為的成分,只是人為可能就選擇我現在要套用什麼樣的策略進去,讓機器人去跑。所以買進賣出,甚至連選標的都全部讓機器人去跑。那人為投資就是像我們一般在做的事情,我們去選什麼樣的個股、什麼樣的 ETF,我們自己去選擇買進跟賣出的時間點。這個是最大的差距。那量化投資我覺得當然,如果說你今天已經找出一個可以套用的公式,然後這個公式可以讓你賺很多錢的話,那你就像是台灣的文藝復興基金。其實文藝復興基金超屌的,超級會賺的。當然他們就用量化投資的方式,然後這操盤人本身就數學家,然後整家公司也一堆數學家,這樣。所以他們可以用這樣方式去賺錢。但就我所知,我目前聽到的量化投資,可能是我才疏學淺,我目前知道的,好像都沒有太好的下場。當然現在很多法人是已經會採用這種機器人去操作了,用 AI 去操作。可是一般的散戶,你要做到這樣子的程度,我覺得很困難。當然說如果你實際去測試之後,你學會有效,因為你講你有回測去驗證。如果你回測驗證之後,有效歡迎私訊我,真的有效的話,歡迎私訊我,我要加入。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是滿有挑戰的一個項目。

好,下面一個 Yellow Jerry。他說:「您覺得風險平價比較好,還是研究加碼?」內文也是這樣問。風險平價其實就是 Ray Dalio 的做法,Ray Dalio 那個 All Weather 就是在講這個東西,全天候基金。那研究加碼比較偏向於我的做法。其實我覺得這個真的是見仁見智,沒有一定的答案。比方說我今天假設我手上有,假設我八九十億的話,那我好幾個億的話,我覺得我非常高機率會採用很保險的做法。但是就算你手上沒有那個錢,所以你如果說你的本業的錢又少,然後你進來的錢不多,然後你又採取那種最保險的做法的話,那基本上就是庸庸碌碌一生。雖然這樣講像廢話,好像鼓勵大家要去做一些比較高風險的東西,但實際上我是跟大家講說,你不要怕風險,風險是一定都會存在的。你創業有沒有風險?你去念大學有沒有風險?你出國拿研究所,那後來沒有工作,那是不是都是風險?所以每個東西都有風險。我知道有些人會希望說把這個風險跟波動降到最低。其實台面上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包含像我之前有分享過,就是如果是我美國配置,我不會配債,然後我就有被一些也是寫財經的,他們就有寫一些意見,然後就說我把投資講得太簡單,因為我們應該要降低波動率等等的。那我就是 Agree to Disagree。我知道他在講什麼,可是我不認同他講的。因為就是每個人的風格做法不一樣,反正最後面你賺多少就是自己知道。所以你還是要找一個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比方說你現在在問我說研究加碼比較好,還是風險平價比較好?最簡單方式,你就是分兩筆資金去試看看。如果你發現你真的眼光都還不錯的話,那你當然研究加碼一定是可以幫你帶來最大的獲利。所以看個人,這看個人。

下面 Natural Life 100。「股癌大大直接五星吹捧。」「五星吹捧,股癌大要日日跟 Melody 的聲音直接睡不著,槓好玩覺。」這個話題要日日更比較困難,但是我確實是最近因為開始遇到人在問,我也不知道大家是要害我,還是真的是有興趣。包含說這個電玩,或是你可以做一點訪談,跟人家聊天啊,殺小的。之後啦,之後會考慮看看。現在比較滿,現在就先專心的弄股癌。其實也沒有多專心,反正就是我覺得現在這樣悠悠哉哉的生活是還不錯的。

下面這個 waxFDD 說:「五星吹捧。」「挨大節目主要講台股和美股,不知道對日股有沒有什麼看法?那或是有推薦的頻道或書籍?常常通勤在電車聽挨大節目,聽到笑出聲音,被路人側目。」我對日股不太認識。我又只知道比方說這個 Square Enix,因為打電動,然後比方說軟銀,或者說任天堂。那我對其他日股是沒有太大研究,但是我最近確實有開始在看日股的東西。那主要是因為我看到巴菲特,他買了日本的五大商社,而且是目前好像是買接近四趴,他最後就會修正到,反正就是大家會買到四趴,這樣子。那我覺得巴菲特就是在日本看到一點機會,那我覺得應該是因為之前,然後因為日本很早就零利率了,然後其他地方都還有利息,這樣。那只是如果大家都零利率的話,那可能就是在一個共同的起跑點上去比較的話,日本的一些東西可能就有被低估的現象。因為大家知道巴菲特喜歡買便宜嘛,所以他可能就發現了五大商社的便宜,這樣。那只是我對於他的這個決定還在研究中,我自己還在研究。或許等我研究完之後,就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日股的東西。但目前,當然說我沒有在日本開戶或什麼的,我要怎麼開戶也不知道。那即便我研究完之後我想應該也會買,就是在美國這邊買日本的 ETF 之類的。這可能是我的做法。

好,下面一位這個「台灣緯哥」說:「價值投資操作,請問挨大看一支標的,想要長期投資,但中間一定會有很多的波段,請問挨大家假設看好一支股票,做中長期的投資會一直放到直到他漲到目標的價位再考慮脫手,還是中間波段就會來回買賣一直操作呢?」那不太會來回買賣。早期會,一開始剛進市場的時候會,但後來發現,假設說你看到一支標的,然後你越密集的操作,最後面會發現就是受傷的機會越高。所以我很常跟大家講:「做越短輸的機會越高。」就是我自己的體會。那做中長期一點,其實對一般來說勝率比較高,越短期越難。特別是做什麼當沖,我根本覺得除非你是,我不想把話說死,但是我相信會有那天選之人,他真的可以每天當沖賺錢。但那個就是,你知道每次大家都講說:「我朋友的朋友朋友朋友……」反正都不是你。那個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我我覺得如果你看準的東西,做中長期其實確實是比較好的。你可以用這個部位的方式來調控,漲到某個地方,就所謂你講的這目標價位我就減碼一點。但是之後如果有再劇漲,我可能再加碼回去等等。你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做調整。但是像你沒提到這個漲到什麼目標價位再考慮脫手,這個我早就先說這樣做,他去算目標價。但是以我的做法是,我不太喜歡算目標價。其實你看台灣的法人投信也是這樣,他們出的報告不是也是這樣?目標價就喊出來,然後之後再上修,再上修。因為就喊不準,看不準。而且市場講,今天是非常熱烈的喜歡某個東西的時候,即便我今天目標就喊出來是用比方說25倍本益比,可是這個東西真的太火熱了,他漲到40倍本益比、50倍本益比有什麼不可能?當然你會講說:「我就只賺魚身就好。」很多人這樣講,魚頭魚尾我賺不到,賺魚身。當然你也可以這樣做,可是我做法會比較偏向於說,我不會去預測高點,我也給它一直漲一直漲,除非他今天遇到一個很像樣的修正,我才會開始減碼。我很常跟大家提到我的眼見為憑的觀念,包含說台股的八二零,跟美股最近的修正就屬於這種,我已經看到下殺了,我已經獲利回吐了,可是我才開始去調整。在上漲的過程之中,我不會去做任何調整。

好啦,那這集節目就到這邊。有任何問題歡迎在 Apple Podcast,那還可以加入我們的 Telegram 的頻道跟社團。社團你可以把通知關掉沒關係,因為很多時候就大家來聊天,這樣。但是頻道要把通知打開,那可以收到我的最新訊息。好啦,那我們現在就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