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88:中國瘋狗浪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現在時間是 7 月 14 號下午 2 點 4 分。
本期節目由 BFFECT 偕肌膚研究室贊助。那我真講,BFFECT 他們真的是爆幹猛,沒有在今年五三醫室、三四〇的肌膚精華,兩天就破百萬,直接賣到爆掉。那後來 BFFECT 也說他們這個銷售量是超乎他們的預期,所以也來不及補貨。那有買到的聽眾有留言嘛,那時候看到 BFFECT 老闆又回說:「好,我們馬上補,馬上補!」這樣子,補到後來還是賣光了。
那因為很多東西都斷貨啦,所以說這次就是準備好了來提供給大家一系列產品。那如果你還不知道 BFFECT,你可以回去聽這個 10 月 17 號那一集開場的介紹。那其實就是一個我把它簡單來說,就是在台灣把它當成是好市多在經營的一個肌膚品牌。所以說東西都是自己研發的,那你用我喜歡留下來,不喜歡沒關係,它就很有誠意的退錢退貨給你這樣。所以算是一個蠻特別的品牌。
那因為這是很多人敲碗,所以也很多人在提到說上次並沒有全品項這樣。所以這一次 BFFECT 他們就聽到了大家的許願,全品項在《股癌》的專區都買得到,而且兩件八九折、四件八五折、六件七九折。那雖然你不能用專屬賣場,在這個專屬賣場裡面,你不能用這個《股癌》的優惠碼 G-O-A-Y-E,但是你只要滿兩千就會送兩千塊的優惠券。那這兩千塊優惠券就是四張五百元的八五折券啦!所以等於一次把明年的保養計畫一次搞定。
那之後這個 G-O-A-Y 的優惠碼還是長期可以用的,也就是說,在期限內你先到專區買東西,有特別的折扣;可是在期限之外,這個折扣碼還是可以記起來,以後在 BFFECT 網站都可以用得到。
因為是自選,沒有幫大家設定組合,所以有些人可能會不知道怎麼選。BFFECT 他們很貼心的提供了客服諮詢的連結,只要進去之後,會有對話機器人來問你說這個膚質膚況、相關的問題,然後你再把你想要解決的問題留下來,你想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BFFECT 就會有保養專家一對一來搭配這個最佳組合來教你,你再也不用擔心說這個保養的問題要怎麼開始。只要講說你是《股癌》這邊來的,主委這邊推薦的,有痘痘問題的,買下去!有美白剛需問題的,買下去!肌膚不穩定的,買下去!像保養不知道怎麼開始,你也可以去問 BFFECT 的客服,它都會教你。記得要買兩千才會有優惠券,不然下次要等很久。
如果你之前買過 BFFECT 的,歡迎到《股癌》的臉書貼文下面,就是這篇 BFFECT 的貼文下面,就留言講你的心得,你只要附照片證明你有買,並寫下心得,BFFECT 會選出三位最好的分享,來送你兩千塊的購物金。在這邊介紹給大家,在資訊欄你可以找到 BFFECT 的相關資訊,就祝大家保養順利。
OK,那就進入我們今天的節目。節目開始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現在在 Gooaye.com,G-O-O-A-Y-E.C-O-M,會有一位叫做 Eric,因為 Eric 人很兇,它會整理這個,幫大家像是整理財報,每天會有很多財報,在我的指示之下,它會去整理一些我自己有買的、或是我有興趣的,或是很特別的、歷史悠久的,就是一些比較有代表意義的公司,它會把財報的資料非常簡明的整理出來給大家。第一階段我之前叫它這樣做,就是說先整理這樣子的東西出來,所以未來可能每天都有這樣的東西,不管是美股的,或是台股的,都會在這邊可以給大家看到,等於說是一個放福利給大家的行為。可能每週、每月還會再補一些文章,反正我是還蠻想要認真經營這個網站的,就是在網站上面丟一些文章給大家看。那規劃上是沒有跟大家收費,反正就當成是一個感恩回饋這樣。
我突然讓我想要一件事情,就是,當然其實對我自己來說,目前我看到的對我的評價大部分都正評,但是偶爾還是會有一些酸言酸語的東西。比方說,之前就有看到一個說:「如果真的這麼會投資的話,他幹嘛還要出來開 Podcast 賺錢?」你知道很多人就是把那個脈絡全部抽掉,幹,你知道我開 Podcast 3 月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叫廣告費,3 月的時候台灣根本沒有人在錄 Podcast。所以我做這個只是因為那時候還在隔離嘛,從義大利回來,然後呢,殼到不行,所以沒有辦法寫文章,所以就用講的,最主要就是這樣開始的。所以根本不知道有什麼廣告錢殺小的,反正就是傻傻的做,傻傻的跑到排行榜前面去,那傻傻的就接了廣告,所以到底發生什麼之後,我也不知道。但是我還是有盡力的去維持這個品質,然後幫大家說,像我們的廣告就是開頭反正一兩分鐘內完就沒了,不會在中間置入啦。那有蠻多廣告商他們可能會想說:「你可不可以幫我們特別做一集,就講什麼樣的東西?」要全部我都不接,像這樣的東西我是不會接的,反正我的形式就這樣。可能比較無聊一點,就前面是廣告,可能最多就是 QA 中間前面還會有一個廣告,但是節目跟廣告是沒有關係的。那也想說反正大家支持嘛,所以就回饋一下,那就聘了一個來寫這樣的文章,所以應該會持續寫下去。那如果什麼意見都歡迎跟我講,不管是你用留言的,或是私訊寫信都可以,反正我們會盡可能去提供那些東西給大家看。當然這個東西是很粗淺的介紹,很概略的介紹,可是應該可以幫你更快的進入狀況,不管是台股或是美股這樣。因為以前也寫過像是什麼法說會的一些內容重點在意的這樣,那我覺得其實公司裡面講的東西會比外面記者什麼去採測的來得好。當然你會說公司有可能唬爛,可是我覺得直接看第一手的資料是很不錯的。等於我們是把第一手的資料普及出來給大家看一下。所以未來有這個選擇,那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好,那最近其實大家都看到這個中概股漲得非常兇,那我有跟大家提醒說,台股的中概股,我不會叫大家去炒美股的中概股,因為我覺得在美股市場其實美國的標的就很讚。但是台股的中概股的這些標的呢,然後在上次的商業集裡面,有跟大家仔細地講了好幾個標的,就是你可以觀察看看。再一次強調,我講的標的不是要報牌給你,所以你賺錢也不用感謝我,你賠錢也不要回來怪我,反正我會跟你介紹很多東西,那最後面就是你自己聽了,你自己研究之後,那你要做買賣那都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成敗就是怪自己就好,因為這樣才進步,如果都怪別人自己是一輩子都不會進步的。
那我跟大家聊到一些中概股的標的,因為我覺得中國這邊疫情控制的狀況不錯,那復甦的狀況應該會早於歐洲跟美國,應該說絕對是早於歐洲跟美國,因為看目前台股的中概股第三季的財報,你就已經看得出來它們的復甦狀況是好的,不然那個業績是哪來的?中國政府給它了嗎?其實陰謀論者可能會這樣講,反正它們的狀況是好的,所以這些東西的 YoY 跟 QoQ 的成績會是好的,所以可能在明年的第一季會不錯表現。會說可是大家應該已經漲一根了,那可能這些人應該是第一次做股票,如果說你買股票只期待它會漲 10% 的話你不要買好了,因為真的太危險了。你在每一次的投資,那個風險跟報酬都要先算好,你當然不可以知道說你一定會賺多少錢嘛,可是這個東西假設說我丟了幾百萬進去,然後我只有賺 10% 的可能性,那我賠多少錢的那個可能性是很大的,遠大於賺 10% 的可能性,當然你就不要投資這樣的東西。所以其實很多東西漲 10%,那個其實就是剛開始而已。像我們今天跟大家聊的,晶圓轉單的什麼聯電啊、世界啊,或者說像之前的 Mosfet,因為跟大家講的時候,就是我要看到市場的動作,我才會跟你講,不然我站在那之前講,我就像是預言家,我也不喜歡當預言家,然後就是什麼東西一定會怎樣。因為我覺得最最最重要的,還是要去尊重市場,就是到底市場要炒什麼,那是由市場去決定,不是你來講。就像像前陣子,我跟他說最早是普利斯塔,為什麼會炒普利斯塔?是因為某個人說要炒普利斯塔?不是,就是市場大家就想要炒作普利斯塔,那後來是什麼文青咖啡店,開滿街都文青咖啡店,裡面都長一個樣,其實就是不要讓台灣成為下一個輔導金案,反正就是那個樣子都很像,那文青店都長得很像。再來就是青年旅社,台北青年旅社可能一季就成長了 30% 這樣。所以市場它永遠會有一個大家想要去追捧的東西,那這個想要去追捧的東西呢,你可以講說,這個就叫做「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然後「千萬不要去這樣的地方,因為我去了,就會就會出事」。你可以這樣解釋,但是我比較喜歡解釋的方法是,人多的地方你才應該要去,只是你要小心,因為人多的地方這個東西是代表目前市場就是喜歡這樣的東西,這個需求是有的。那當然你可以,最主要是你自己的本業或是你在經營你的東西,你盡量還是要去找那種不是一片血海的,或是藍海的地方,要盡可能去找這樣的東西來做,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是在股市裡面,我覺得就是市場資金在關注什麼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你在市場都在關注科技股的時候,你去抱傳產的,你當然很明確的就看到你的績效不好。那如果等到,比如說明年第一季、第二季,開始去市場開始去關注傳產的時候,那你手上滿滿都是科技股,那當然你績效就不好。所以我覺得,你知道,就是你當然一開始你先把自己的投資先做好,那做好之後呢,你要開始學會去,你要去跟著市場的風向走。那這風向不會是什麼兩天,那不會說什麼吹兩天就解除了,或者說什麼漲一根就解除了。如果說你這個風向真的有抓到的話,那這風向一般引動就是好幾季,它會幫助你增加你的表現。當然不是說你不要什麼科技股擺爛就不管,要賣一掉全部走傳產,不是這樣,可能就傳產的部分就稍微再多配一點。
以自己的案例來講,最近其實我的賣場組合後來表現最好的,竟然還是 Walmart,完全沒有想到。因為本來最早在布局的時候是 Costco,就買 Costco,我覺得 Costco 應該是最好的。那當然 Walmart 有買一點,Target 是因為那時候忘記了,後來才在群組裡面看到有一個人講說 Target 不錯,就那天好像跳空漲了 12 趴吧,就錯過了。可是跳空之後還是有買進來,但是它們的表現下,三家比起來最好的竟然是 Walmart。Walmart 其實我個人是覺得它的那個估值空間是有上調的機會,上調的機會什麼?我覺得它現在的評價還是比較像是傳統的賣場,你是用一個傳統的賣場的角度來看它。可是如果它今天可以像亞馬遜變成這種超級巨頭,不然像亞馬遜,它毛利很讚,可以把 Walmart 壓過去制霸,因為它有 AWS,還是因為它是做這個資料中心雲端的相關業務,所以它可以把這個毛利拉這麼高。那扣掉那個東西之外,我個人覺得它跟 Walmart 目前就算是平起平坐。雖然 Walmart 在電商化之後,我覺得它有在往上追,說平起平坐好像有點抬舉它,但是它是有在追的。那我就覺得,如果說今天 Walmart 它願意,這個市場願意給它一個評價,就是它現在已經不是傳統的這個實體店了,可是它是電商零售,這個差很多。就像很多公司它掛牌的時候,它不掛金融,它會掛科技,它不掛沾藍,或者說租賃汽車,它要掛科技,因為掛了科技之後,那個估值就不一樣了。那你可能覺得幹嘛白癡的好笑,可是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你是掛成是你是科技公司的話,想像空間就很大,所以估值的空間就有上修機會。我個人最近我就有在注意這個 Walmart,所以我也會請那個 Eric 可能就會寫一篇關於 Walmart 的東西。那不是什麼抬轎文或是阿撒布魯,美國市場超大的,我們的聽眾有沒有辦法幫我抬什麼轎?反正就是我自己在關注的東西,我就會分享給大家講。當然你還是要自己判斷到底我的配置要放什麼,這個賣場股這麼多,那我要選哪一個?我只要 Target、Walmart,還是要 Costco,還是我全都要?那全都要你也要配多少,這就是學問。那我覺得這很多東西都要大家來研究,突然越扯越遠。
那我就先拉回來。有的時候講話的問題是這樣,就是我講這個東西,我覺得很順著一路帶下去,然後就 20 分鐘滿的,就進入 QA,那就忘記要深入去聊一些東西。然後,那我今天其實主要是想跟大家聊這個中概股,跟你應該注意的東西,然後那你應該有注意到說,當我在前幾集有在跟大家聊中概股的時候,我都是在跟你講台股的部分,就是台股你可以關注中概股。那為什麼?因為台商很多吸金,就去中國賺錢。那大家有打些什麼,不要說什麼星和醫美、那那個美食 KY,美食 KY 就是 85 度 C、瓦城啊、王品啊,那做特力屋的,那麗豐、葡萄王,葡萄王還有做直銷,我靠!超猛的。反正這些東西,因為他們在中國的布局都很深很廣,所以如果今天中國用很高壓的手段要去控制疫情的話,對他們來說就是直接的業績會造成非常大的衝擊。所以你去看這些公司,他們可能第一季、第二季那個成績就跟屎一樣。那因為他成績跟屎一樣,所以後來就是有轉機嘛,其實很多東西就這樣,柳暗花明又一村。它前面爛跟屎一樣,那股價先跌完,那後來呢,它因為基期低,所以比起來 QoQ 或者 YoY,那成績就會非常漂亮,那就可能會把這個股價大幅拉回來。所以我才會跟大家講說,這個中概股你可以看一下台股的部分。那時候美股,我不會跟你講說你要看中概股了,因為我覺得美股你可以看得標的太多了,美股的話真的有太多選擇,所以中概股就會變成是一個很後段的選擇。
對我來說,雖然我現在自己手上也有拿一點小鵬、蔚來,然後這個蔚就是理想汽車,那其實那個就是買一個幾股跟著它看,它漲多少少,我就只是放著,未來可能截圖給大家看這個東西多好玩這樣而已。那這東西我是不會敢去,不要說重傷去買,或者說可能看到一些人更敢去買,我還是會盡量去避開這樣子的東西。那只是目前我還是得幫他們說句話,雖然說我不建議投資這樣的標的,可是我還是大概去解析一下這個理想汽車、跟小鵬汽車,還有蔚來汽車。他們目前當然,首先就是被人家講說為什麼它的估值可以這麼高,為什麼?憑什麼它的估值可以這麼高?那其實狀況是這樣,我就說他們估值並沒有到特別的誇張,就只是比傳統的車廠可能高了一截這樣。那其實這個東西,在特斯拉你也看到了,特斯拉它的產能大概是豐田的 20 分之一吧,就投入它的 20 分之一,可是為什麼它可以比豐田的市值貴個幾倍?憑什麼?憑什麼這樣?就是因為它有前瞻性,市場要關注它。所以其實你在這地方就會發現有趣的東西來了。有些投資人他們就會想要去買豐田,因為它覺得豐田便宜了,特斯拉你的產量根本就還沒拉起來,為什麼?為什麼你可以比豐田來貴?為什麼你市值可以比豐田大?那豐田又穩定又不穩定,所以它覺得豐田比較好,有些人就會這樣想。有一些人想法,就覺得說,你要去做估值,你要去評斷一家公司的價值,你不可以只看帳面上的數字,有很多東西是在帳面上是看不到的。比方說,像 Elon Musk,就會幫特斯拉,我覺得至少拉了四五成以上的這個價值。現在 Elon Musk,所以當之前有一個英國顧問公司在那邊耍白痴,因為那時候馬斯克達成了配股條件,他有一個配股獎勵條件,他只要達成,那公司就要發錢給他這樣,就要送股票給他。那這個顧問公司那時候是出了一個報告說,他們覺得要把馬斯克給火掉,因為要配股這些股票給馬斯克,那是成本太高了,所以不值得。我覺得這是低能兒。所以你也看,其實即便這種看起來可能是很專業的分析公司,裡面有人學歷很漂亮、經歷很漂亮,可是有時候他就做這種很智障的事情,然後就一個一個社會就這樣,那他就要把他火掉。那我覺得你把他火掉之後,特斯拉就不會值這麼多錢了。之前如果這特斯拉還是有原本的人那兩位創辦人去經營,我可以大膽的說,我覺得那個狀況一定不會是像現在這樣,一定不會是像現在這樣。就是因為馬斯克在。那第一個就是因為公司經營人,那再來就是因為它的前瞻價值,就是說如果說未來真的電動車變成主流,那這些率先布局的電動車廠它的優勢其實不只是說我先做電動車,所以我一個這個先發優勢。不只是因為他們家大多數都在發展自駕,還有結合自駕這樣。那所以說這個自駕系統,你先行的像是特斯拉,它基本上是做一個那種 open beta 的感覺,就讓大家在路上開的車,等於你都在幫它收集資料,所以它的資料是贏別人可能好幾個世代,就是可能它已經贏了好幾年了。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之下,當然你後面要追的,即便你是傳統車廠,你有很大的能量,可是有些東西是需要累積的,所以可能就沒有追得那麼快。那這也是一環。反正種種的因素,甚至講說觀感,就是一個品牌價值。也就是說你看豐田,跟你看特斯拉,你覺得它們是不是同等的品牌?雖然馬斯克它的目標,最後面就是要像是 Volkswagen 或是說像是豐田一樣,就是要去做大家都可以買來開的車,可能未來不會像現在這麼潮,但是也很難說。所以你對它的觀感更好,所以它的估值更高,這都是綜合的因素疊加之下的。所以有些人會選擇我要去投資像特斯拉這樣的東西,有些人會選擇沒有要投資豐田,因為豐田這種才是真的隱形贏家,等等,有些人看法會這樣。
那中國的電動車也是一樣的狀況,這蔚來它目前的市值大概是六百多億美元,那理想是兩百多億,那小鵬是三百多億。他們三家都高於中國的吉利汽車的一百七十五億的一個估值。那可是有些地方就來了,吉利的銷售量一直都是 34 萬輛,我看報告寫說 34 萬輛。那理想跟小鵬呢,他們的產量大概就吉利的 10 分之一。所以你看,就是跟特斯拉一樣,它的產量是好幾十分之一,可是它的估值是人家的翻倍。所以其實你要說這個中國電動車炒過頭,我覺得也還好啦,就是說之前大家炒特斯拉,然後特斯拉一下炒完了休息一下,因為目前可能所有東西大家都已經反映了,所以已經暫時沒有東西可以去反應的。那可是呢,中國的電動車就所謂的補漲。當然他們目前補漲的估值,以這樣的角度來算,他們是高於傳統汽車廠的兩到三倍左右。那特斯拉也不過就高於豐田的兩倍吧,它的市值是豐田的兩倍。所以你算一下就發現說,蠻有趣的,等於它有點像是在尋特斯拉的模式,特斯拉可以炒到傳統車廠的兩倍,那我們這些中國的車廠也可以炒到傳統車廠的兩倍。那這樣的東西呢要不要買?我還是覺得是我,我會先閃開。我當然相信它可能會漲很多,反正我已經丟了幾個進去,我就之後再截圖給大家看那個報酬率怎麼樣,還蠻有趣的。幹,那個什麼小鵬汽車,欸,才買兩天就 23%!不過當然那就是丟個零星幾個,我只是想參與,以自娛自樂參加這樣,你要我重壓這樣的東西,我還真的不敢。那我還是要建議大家,就是說你自己腦中要去分,哪些東西是可以長期持有的,就是哪些東西是可以抱久的,然後你是可以睡著的。那哪些東西是你買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很抖的?那當然有些人可能,不要說我對小鵬汽車或者蔚來汽車,那理想汽車我是非常看好的。如果有些人是這樣想,他當然可以,你就可以去重壓這個。那是你是這樣想的話,那是我呢,我覺得避開,因為我還是覺得中國的東西,我覺得就是短期上要跟西方國家競爭,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當然我還是看好說,欸,他們的市場經濟可以持續的茁壯成長,但是你要說它可以比方說去取代目前電動車之王就是特斯拉,我覺得那是有一段距離。所以說它的估值可不可以撐在這邊?撐多久?我不知道。那穩不穩?穩不穩?我就可以直接告訴你,絕對是不穩的。但是會撐多久?撐在這邊?我不知道,因為那是市場決定的。
那如果真的要投資中國呢?我會這樣跟你建議,因為其實既然最近都講到中國,還蠻多還蠻多話題來講中國的。特別是幫大家說像最近瑞達利歐,他就在中國這邊有加強它的布局。我們就要聊一下說如果你真的不想要錯過中國的行情,那你該怎麼樣投資比較好?一開始還是要先跟大家講一下警語,警語就是在於說,中國這邊是一個「人治」跟「黨治」,又與「法治」有距離的地方,所以說你單壓單一公司,我個人覺得都非常危險。平常我已經告訴你,一般人主動投資會打輸 ETF,那在中國更是這樣,你更應該要投資 ETF,對我來說是這樣,我的觀點。那一些例子,就幫大家說最近的這個螞蟻金服在 IPO 前兩天,前兩天直接被拉掉。那時候我錄一集節目講說,我覺得是 Jack Ma 的罪人,雖然最後沒有很多看起來好像很專業的文章,從中國那邊 YouTuber 他們那邊的網站流出來說:「沒有啦,只是因為就是中國政府為了要避免像之前次級房貸這樣子,有 MBS,然後後來什麼 ABS、然後 CDO、CDS 造成的,多重的這個槓桿,然後最後面爆掉變金融海嘯,所以他們決定要把它殺掉。」那我就問你,你為什麼要在上市前兩天才動作?你真的是為國家好、為人民好?你不會等到這時候!因為其實螞蟻的存在本來就很畸形,它在做的東西比較像是台灣聯徵,台灣聯徵就是一群銀行公會組成的,來給你你的信用分數這樣。可是有趣的東西是在中國這邊的這個信用分數,是由螞蟻金服它下面的這個芝麻信用,由芝麻信用來給你你的聯徵分數,所以它就是藉由這樣去撮合借款者跟銀行,那來賺取這個服務費,然後就是它主要的賺法。那還有一部分,一部分就是它有參與聯貸,只要參與聯貸,它支出的金額也是大概兩趴,那銀行支出的是 98 趴,所以你們全部都一直在罵說這個螞蟻在玩槓桿,那螞蟻只借兩趴的錢,那其他中國銀行借 98 趴的錢,這些中國銀行它自己還把授信外包,它不是自己去檢查說這些借款人到底符合什麼條件,然後就借出了 98 趴的錢,看他們安然下車。沒有人檢查他們,全部人在檢查螞蟻,然後在寫說這個中國政府現在這個是他們做唯一最對的事情。我覺得這個就是那種,這件事情是在大外宣文宣。那包含說像彭博也是寫了一個這樣論調,可是我覺得那是因為他們不夠了解中國,然後我們不知道到底實際上中國的狀況是怎麼樣。那我的看法還真簡單,就如果這東西,如果你們真的是為人民好、為國家好,那你應該再更早就把它殺掉,你不會等到 IPO 前兩天,這其實教訓它的意味是比較重的。那如果你夠懂中國,你就知道這個東西真的可能會發生,就它不是跟你真的是因為什麼規矩和殺小的,就是因為它不爽你,在中國就是可以有這麼屌的事情發生。那除此之外,還有最近是什麼?最近就是在 11 月 8 號還 9 號的時候,那時候他們就上了一個「反壟斷」,就是要去殺你們這個,像你們阿里巴巴辦雙十一嘛,阿里巴巴就前兩天搞一個這個「平台反壟斷」。然後像騰訊的馬化騰,它也被拔掉了,它本來是他們旗下財付通的掛名的負責人之一,它現在也把它拔掉了。當然它講說是因為個人的職位調整等等的,可是我告訴你,就是這些東西就是一個一系列的政治鬥爭,從螞蟻金服開始,然後到後來的平台反壟斷,我覺得就是由習近平出手,他不希望讓下面的這些人可以功高震主,然後你就已經大牌到馬雲,敢直接這樣電王岐山,那幹,我不整治你整治誰?之後就乾脆連這些幾個科技巨頭一起整治下去。所以我還是覺得,這個是政治因素大於所謂的什麼法規監管,那個都是給狗的,講那些東西都是給狗的。你說其他國家我相信,你說在中國這邊,然後等到 IPO 前兩天,特地來搞你,然後你跟我講說是不是有監管?我不信。你真的要監管你早就該進來了。你要講是亡羊補牢,或者換個講法,也可以,就是看你相信什麼東西。但是由這兩個例子有告訴你說,連中國最有象徵性的大巨頭,他們都可以這樣搞了,那何況是一些中小公司,可能說不見就不見,今天就要把你封殺掉,你就不見。這是中國的風險,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如果說你真的要投資中國,你就要先注意這個。
當然投資中國有很多方式,而且就藉由說持有新興市場的 ETF 是一個做法,那或者另外一個我比較喜歡的就是假設你要這樣做,你要投資中國,應該是直接去投入中國市場跟香港市場,這就等於是直接投資中國。那投資的標的有很多,我之前有跟大家聊過說,其實我不太建議像是,就是如果說你要買指數的話,你要去注意它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像我就想說,上證指數是不準的指數,因為那裡面都是金融自己,就是所謂的以前的銀行、那個傳產啊、工業啊,所以那些東西是在現代的這個股市的環境裡面,它們是表現不好的東西,所以你這個指數當然就不會動。所以拿這個指數去衡量中國經濟,那或者說你拿這個指數來投資,那我個人覺得就不太好,就不太適合。我們這個世代還是以科技股為主,不論是在美國、在台灣、在中國都是這樣,科技股的表現都是最好的。所以才說你看中國,你去看這個深圳證,你去看創業板,那個表現是非常非常好的。那如果你要投資呢?當然還是以科技股為主。雖然說最近姓馬的,就走水逆嘛,這個馬雲嘛、然後馬化騰嘛、就連馬斯克都在這個確診跟不確診之間,確定格式的確診,所以姓馬的最近都不太好,但是我覺得長期來看,中國科技巨頭它們的表現應該都還是不錯的。所以說如果你要投資,還是要以這個 ETF,要可以納到中國的科技股為主的。那我就幫大家挑了五檔,然後這五檔我自己有持倉的,因為其實我在投資中國的時候很簡單,我就把所有的 ETF 拿出來,直接跑回測就好了,你跟我講再多都沒有用了。我直接跑回測,誰的績效好,那我一般是這樣,我相信過往績效好,未來的績效會更好,就是我是相信這種所謂的動能跟大者恆大的這樣的人。
那首先,這 ETF 的衡量標準呢,就是它費用要低,就是如果什麼費用是什麼一趴以上那種,那你絕對直接刪掉,然後太貴的就直接刪掉。那費用低的 ETF 裡面,我個人覺得還不錯的有以下幾個:就是什麼 MCHI,這個是達利歐自己有買的,那 KWEB、KWEB、GXC、CQQQ、然後還有 CXSE。然後 CQQQ,蠻有趣的,我覺得它是有點在跟 NASDAQ 致敬吧。美國科技股是 QQQ NASDAQ,就是你要投資的話是用 QQQ 投資,那在中國就前面加一個 C,就 China QQQ 這樣。那其實這幾個表現你大概看一看其實表現都很不錯,那最好的呢,是 KWEB 跟 CQQQ,好像是回測到 2010 年吧,這兩檔是表現最好的。那其實它們表現很好的原因,就是它們主要成分股就是科技股,像主要成分是科技股,所以表現才好啦。那隨便舉例,像這個 MCHI、KWEB、我跟 CQQQ,它們裡面都有騰訊,然後都有美團,那可能就是權重不一樣。像 MCHI 它最大的是 Alibaba,然後 KWEB 最大的是騰訊,那 CQQQ 最大的也是騰訊,反正就是以中國的科技股為主。那像這樣東西,我個人覺得它就會是你投資中國比較保守的一個標的。我個人覺得會比較保險。就像是如果你要投資中國的電動車,我也建議你要拉一籃子,你要自己組一個 ETF,因為你單押一隻那個風險真的都太大了。所以其實如果在這種你不太能確定風險的狀況之下,然後你就想要參與市場,最好的方法真的還是以 ETF 這樣。那所以我就介紹五支中國的 ETF,就是讓大家,因為你們最近看到可能中國的電動車漲很兇,所以想要認真看中概股。但是我還是會建議,直接單買中概股是危險的,要嘛你就自己拉一籃子中概股,要嘛你就乾脆直接買 ETF 參與看看,可能就丟個部分資金,那看它們的表現怎麼樣。或是不只是中國,可能最近有些人在看日本,日本也可以買 ETF,那它就等於直接投資日本的幾個大市值中、大市值的公司,那都是可以選擇的。然後我個人覺得看不懂的地方,或者說比較難下手的地方,你就用 ETF 先試看看,會是最好的。好,那這節目先到這邊,我們就進入 QA 的部分吧。
第一位這個阿廣哥,阿廣哥說:「吹吹吹飛上天,感染指揮變災難指揮。」謝謝。下面一位千順利說:「五星吹到你再起不能。」欸大你好,我是最近參與、最近學習投資理財的新手,想用指數型 ETF 來參與市場。另外,欸大,台灣 50 跟 S&P 500 哪個比較推?兩個年化報酬差不多,難以選擇,所以接下來打了。沒錯,你發現關鍵了,就是其實台灣 50 的表現是很讚的。那很多人之所以對於台灣的市場覺得說看台灣市場都不好,那是因為他覺得說為什麼台灣市場加權指數一直停在好幾年前的這個 1200、1300 高點都上不去,那就錯了,因為其實台股市場跟美國市場最大的差別,是台股很喜歡配息,美國是不喜歡配息的。所以如果說你把所有的配息都再投入的話,那反映出來的績效會是比較準確的。然後就是說你要像是美國這邊叫做 DRIP,就是你的 Dividend Reinvestment 重新投資,那這才有複利的效果。所以說在台灣如果說你把配出來的息都再投資回去進去的話,你可以看另外一個指數就是這個加權指數的總報酬指數,忘記名字叫什麼,反正就是加權報酬指數之類的,那個實際上你就可以看到台股真實的報酬指數是什麼樣子。那其實用量去看,你會發現說,其實台灣的市場表現是很好的。所以確實你在台灣的投資台灣 50 就是一個很讚的事情。所以你當然可以,我個人覺得沒有孰優孰劣,你可以兩邊都配一點,或者說你就選一邊你比較喜歡的去買就好了。但是是我的話,我會覺得其實買台灣的就夠了,你不一定要到美國去買美國市場,如果說你覺得你是買指數的話,那你在台灣其實我覺得整體來說就有不錯了。但是有些人比較你只要刁鑽一點,他可能就希望說我不希望單押台灣這個市場,因為台灣可能還是有一些風險,當然說我們最顯而易見的風險就是地緣政治,所以我不想說我錢都放台灣,那你可能也可以放一點到美國去了,那就看你自己個人了。
下面這個 Edits Go Go Go 說:「讚,很棒!」感謝。
下面這個 Toy 說:「五星推爆,欸大你好,我是一位今年初才開始投資美國的菜雞,剛進市場就遇到熔斷大暴跌,還要初次投入進而不得,算是繳了學費、開了眼界。3 月開始聽到現在,覺得欸大的邏輯思考跟投資心態真心對自己的幫助很大,常常讓我在資訊轟炸差點走偏、嚇死,能夠稍微停下來,冷靜思考自己的投資的目標是要做長線,不應該因為短期都波動而感到害怕。現在看到市場還不穩定的狀態也不會擔心。真的是控制好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慢慢分批投入才是正解。再次感謝欸大的指點迷津,祝您事業順利、福壽安康。」謝謝這個 Toe。確實之前前陣子就有跟大家分享,就上一集的商業集,就是說那些人在講說「欸大救我」、「主委救我」,那時候我就在社團裡面回,我說「真的一群沒進過死連的」。如果你會因為一些消息你會什麼睡不著,或什麼樣,要嘛你就是因為你太慢進來了,就是你瞎進來的,老實講,你要看是看三個月後。你當然不可能說你買進馬上隔天就要漲,除非你是神仙。所以你要看是看三個月、半年之後,不要急。這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因為你一定是放太多錢,那也是錢是多到你無法就是冷靜面對的,你那錢放太多,你就會睡不著。所以其實好像有看過有些人有這樣講,但我其實心裡面一直有這個想法,就是所謂的這個投資,還是以睡得著為主。如果說你會買到你睡不著,壓力會很大,會覺得說「幹怎麼辦怎麼辦的」,那就代表說這個東西已經不健康了。重點是你的心理上要先健康,你不要搞到後來什麼掉頭髮、乾眼症什麼的,就是真的覺得承受不住,那就點罷手吧,然後就不要放那麼多錢在市場。你可以比方說,比方說我的積蓄,這個生活的周轉金是什麼總資產的 10%,隨便舉例。那可能三成放股票,那兩成放,兩成放,你可以規劃一下,你不一定要全部都放股票。然後你畢竟股票還是屬於一個波動會比較大的地方,這是很自然的。那你不要期待你每次買進去波動都是往上,好嗎?你也有可能買進去波動趨勢是往下。所以還是一樣,這個地方是留給在市場裡面蹲得夠久的人,以及那些有耐心的人,我覺得有耐心的人可能後來表現得比較好。
好。下面這位書音這樣說:「五星吹吹,吹到抽蓄。當韭菜多年,聽過不少股票節目,但從未找到屬於我的明燈,直到某天偶然聽了欸大你的節目,豐富的內容搭配低沉的嗓音,我彷彿沐浴在聖光之中,太浮誇了。感謝欸大,因為你給的觀念讓我在股市與瘋狂錯差的同時,還可以維持僅存的理性。儘管還是菜雞一隻,但感謝你的指引跟觀念,就避開了不必要的風險。感恩讚嘆!」感謝你。
下面這位 ANA Tay0504 說:「我是超喜歡聽你節目的小粉絲,請問主委你有否考慮找個小三?」譬如,你先把你的懶覺收起來!
下面這位 Friends 說:「關於 0050 的疑問。五星大推《股癌》大,自從最近聽欸大說的節目之後,現在每週三、六都會準時收聽最新上線的節目。上次沒有被選到,所以再發一次。他說:『請問欸大,以被動投資來說,定期定額 0050,它定期定額買台積電的差異在哪裡?因為 0050 裡面台積電比重就將近 50% 了,而其他股票比例都非常低,印象就是幾個趴,』也謝謝《股癌》大好節目。」這個前幾天不是就跟大家聊到嗎?前幾天就說那時候你看到這個台股的指數大漲,那是因為台積電那時候是沒有動的,那時候沒有,下一拜應該會動,因為 ADR 已經先動了。但是當時是因為台塑化來動,台塑化是權值股,所以其實你買 0050 的好處,就說你買 0050 不如去買台積電,那我覺得那個觀念是不太對的,我覺得不太對的。應該說,如果你想要追求更大的波動,或者說更大的獲利可能性,但同時,然後就是一個 slash,就是更大的賠錢可能性,那你當然就可以就重壓台積電一檔就好了。可是買 0050 的核心從來都不是因為說我是要為了投資台積電,你買 0050 投資台積電是一個目的之一,但是它絕對不是完全的核心。你的核心是,我要買台灣最大的 50 家市值的公司。所以今天就算先不要講台積電,淪落這麼的極端的話題,就是說台積電假這就最後面變得很穩定,成長變慢了。可是至少,你要相信台灣市場,就是我們一百五十大市值的公司,會有新的強者產生,會有新的大權值股,這權值股可能不會是你想像中的,我們現在想像中,就是權值股就是什麼鴻海、大立光、台積電、台塑化這些東西。可是未來會不會十年後,有一個新的超級新星跑出來,然後說它就衝上去了,繼續帶動 0050 往上衝。這個就是你投資台積電不會獲得的。所以其實你買指數型投資,你要記得,不要說你不會講說「我買 QQQQQQ 就是為了裡面的特斯拉」,你不會這樣講。就是說它裡面有包到特斯拉,可是它同時也有包到很多科技股。現在特斯拉是很風光,沒錯,可是未來十年最風光的股票會是特斯拉嗎?沒有人知道。但是你買指數投資好處就在於說,不管是誰風光,反正林北都喝了,然後躺。差不多是這個意思。所以大概跟你說明一下。
下面這位 ID 操場的,他說:「拿媽媽的手機留言,主委可以說越南股市嗎?」其實好像蠻多的欸,那問越南股市的。但是老實講,我對越南股市真的不熟,雖然上次我有講說我回去了解看看,那後來看看覺得我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太特別的東西。所以如果說你要看越南股市,當然我真的不知道,無法給你建議,真的無法給你建議。但是一樣,最粗淺就是先從 ETF 開始看,你先拿 ETF 出來,不管你是哪一國的,就去拿追蹤該國指數的 ETF,先看表現怎麼樣。如果這個市場就很爛就不要投資,因為其實有些市場它的表現就是不好。所以在台灣的台灣人,我覺得算很幸運的,因為我們台灣市場是好的,那隔壁的中國市場也是不錯的,那美國市場就是我們伸手就可以投資到的地方,也是不錯的。所以台灣算是一個我覺得得天獨厚的,還算不錯的投資環境。但是有些國家,它的指數可能表現不一定會那麼好,是可能你要先去測一下。
好。下面這位 Jack1485 其實說:「五星吹。」所以請問主委,如何加入 Chatroom 的群組和臉書的群組?Chatroom 群組我在臉書上,我每一集的 PO 文,我都會貼,下面會有頻道,你先點進去頻道裡面,然後在頻道裡面,我不定時會放這個群組的連結。這也是公開的,但是因為後來詐騙太多了,所以我現在改成不定時會貼群組連結。所以如果你有看到,你就可以加進去。
那下面這個 Google Morgan,等於問著「早安」是不是?然後說:「五星吹爆,五星吹爆!之前有問藥廠股的問題,不過主委可能覺得這話題敏感沒有回。也沒關係,」我已經沒有看到,因為我回都是從最上面一路回,然後回到時間到我就卡掉了。他說:「感謝主委,開始讓我又重新有了動力,好好努力研究個股。」感謝。我真的不記得你問了什麼東西,但是我回答問題還是以最上面的優先。當然如果說你是真的有些東西想要知道的話,你可以到 Patreon 的討論區,你就跟大家討論看看,因為其實裡面真的蠻多厲害的人,像之前有一個 Viktor 大大,他就是藥廠業務,外商藥廠業務,他很常分享一些真知灼見,我覺得就還蠻不錯的。
好。下面這位 H12O Hello 說:「五星主委,吹廣吹起來!五星主委!學長一推薦聽《股癌》,後每天《股癌》的時間比聽客戶講話,有聽老婆講話的時間還要多。」菜雞想請問一下,欸大每天固定必須的功課有哪些?那美股的功課有哪些?該怎麼培養判斷的能力,是什麼累積的?我是覺得「我就是聽我的時間比聽老婆的時間還多」,這個是很危險的,大家會被老婆處理掉,自己要小心。再來就是說,台股跟美股的功課有哪些?我覺得當然就是台股的那個營收的月報,一定要看,你一定要知道說現在哪些營收是這個 YoY 成長是好的,非常重要,因為有時候你去看你按那個排序,一排下來,你就會一目瞭然,為什麼我很常可以跟大家講說我覺得什麼族群會動,最後面真的好像有動,就是因為其實很多時候,你看那個你就可以獲得一些先行指標。雖然有時候你會稍微慢一點點,可是老實講,就像我剛剛前面提到的,慢一點點沒差,都看到那種漲一兩根那只是剛開始,那真的只是剛開始。那我覺得大家不要怕高,不是鼓勵你追高,我覺得,你知道,其實有時候我講的東西我都不敢講太實在的東西,因為很實在的東西有時候你去做就受傷,你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像祖辰,所以我真這樣講,就大概你去體會看看。那如果先看久了、看久了,可以理解再下場,不要一開始就直接拿這個真金白銀下場,那比較危險。那台股就看這營收。那再來就是美股的話,我覺得之前跟大家講什麼 sec.gov/edgar/search/,或者說上次推的那個嘉實的,就是他每日的日報,那個都還不錯。那或是彭博或是 WSJ,我覺得都是可以看的。那老實說,你不要期待你在任何的東西可以直接看到一個百分之百直接轉換應用到投資的,我覺得都不可能。那轉換率有個什麼五八就夠好了,你懂嗎?就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看完你拿去投資拿賺錢,不可能。因為如果這樣的東西的話,我相信你的訂閱費可能一個月十萬台幣吧,如果說百分之百可以賺錢的話,沒有這樣的東西。所以說每個東西都一定有雜訊,然後每個東西都可能會有錯的內容,不管你是訂什麼報導,或是訂什麼訂閱,都是這樣。每個東西都,它一樣都一定會把它裝得漂漂亮亮的嘛,可是實際上哪用?有些東西就是用不到。所以我首先要先鼓勵大家,就是你要先把別的東西給丟掉,也就是說你可能你現在發現你訂閱很多東西,像你乾脆家裡書牆哇塞那個擺滿的,然後其實你後來發現一本都沒看,全部丟掉拿出去捐,因為你再也不會看了。你只要買回來你放太久不會看,那你就不會看了。那訂閱你只要訂回來什麼三期沒有打開,我告訴你,那個就是你再也不會看,所以那個訂閱把它取消掉,每一分每一毫都很重要。好,這些錢就留起來。我今天看到有一個貼文,那貼文蠻有意思的,就是它引那個查理蒙格裡面說它有講過這樣的話,就是說這個巴菲特在花錢的時候,它在花十美元去剪頭髮的時候,它會很小心,因為這十美元對它來說並不是十美元,這個十美元,因為如果說它五十年以前它這個十美元它拿去投資它自己的公司,滾到現在這個複利效果反映出來了,可能就是五十萬到一百萬美元,就是滾了五十幾年之後,它那個效果是這麼可怕的。當然我覺得你不用活到像這個查理蒙格跟巴菲特這麼摳,我覺得他們太摳。我覺得當然他們可能享受人生方式就是投資,但是其實對我來說,享受人生很多方式,你可以大量的出去玩,然後這個吃高級料理有什麼的。看起來他們是比較,你知道,就是很內斂的一群人,生活方式,那個態度也是可以。只是我不是鼓勵大家一定要這樣做。像什麼查理蒙格跟他老婆就只搭巴士,他們很喜歡搭巴士,搭巴士就可以看風景,又可以省錢,省錢又可以投資。我覺得這個就是太硬了,因為很太硬了。如果是他老婆已經超不爽了。但是所以這個觀念還是很重要的,很盡可能都要把多餘的開銷給省起來,不要以為你資訊恐慌,然後訂一堆有的沒的東西那就一定有幫助。不會看的東西是不會看,把它退掉。退一退之後還有一個好處,這個好處就是說,你會重新有意識是說,你需要什麼,那你也不會因為說那個心理作用就是,我家裡已經有一面書牆了,或者說我訂閱的信用卡每個月扣款有四幾筆,就是在訂閱的這種所謂的知識的東西、知識訂閱,然後你就覺得說「我好聰明,我現在都會看」,如果說你你把它們都退退之後,你才會更有動力去找下一個東西,有時候這樣就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那我個人是建議說,你把那些東西都退一退弄一弄之後,然後你反而會去找出新的東西,那東西對你來說這個轉換是好的。那至於判斷力要怎麼累積?我個人覺得那是經驗。就像你打 LoL,你知道很多人就喜歡 Face Check,用臉直接進去撞草,它敢讓你就是被人家在草裡面幹過幾次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說你要先插眼再進去裡面。那是經驗。所以有些人都會,不要急。就是你不要期待說比方說,聽了兩集《股癌》節目之後,我就可以馬上進去做股票,不可能。因為你不是神仙,你也不是神仙。所以,也是更需要累積的。比方說可能從三、四月聽到現在,那時候假設說因為去調整的人,他可能到現在,他就收穫很豐富。因為畢竟已經是過二半年,接近可能快要去追一年的時間,所以那績效就有差嘛。可是比方說你可能十月才聽《股癌》的,那就希望你十月就賺錢,我個人覺得它都是天方夜譚。所以做了正確的方法之後,我覺得就好耐心,就知道等時間去發酵。差不多是這樣。
好,那這集我們先到這邊。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