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98:金金蠢驢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
本集節目由 ALTO 贊助。
你可能會想說 ALTO 應該是念 /'ɔlto/,為什麼我念 /'alto/?因為這是義大利文。創辦人之一在義大利念完書,回來台灣才創立 ALTO 這個牌子,那邊的皮件都是從義大利進口的。
ALTO 是一個生活皮件品牌,因為熱愛蘋果產品而誕生,想要打造全世界最美的 Apple 皮革配件,讓大家在科技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皮革溫暖的手感溫度。今年是 ALTO 快要十歲了,從台灣出發走向國際,透過官網,他們全球銷售到了 40 多個國家,產品有寄到美麗的冰島,也到過神奇的馬達加斯加。
ALTO 為 iPhone 12 打造了全新的 360 防摔系列,輕薄防摔的皮革手機殼,通過了 1.5 公尺的軍規防摔,側邊 360 度的 TPU 防摔塑料,完整保護手機,完美結合了皮革的溫潤手感,讓防摔手機殼不再厚重、有質感。
可以拿來放卡的 Metro 360 系列,捷運通勤隨手一秒「嗶」就過,不用再找票卡了。可以頸掛的 Anello 360 系列,有脖子、沒脖子,掛起來都好看。(這邊再偷嗆我:主委掛起來好看,全家都好看。)讓通勤旅遊都帥氣。
此外他們還有 Apple Watch 的皮革錶帶、AirPods 的皮革保護套等產品,讓你手邊的蘋果配件都瞬間擁有獨特的魅力。現在只要輸入股癌的專屬優惠「GOOAYE11」,iPhone 12 全系列就享有 9 折優惠。此外主委質感加碼,優惠碼「GOOAYE11200」,滿 2000 就額外再折 200 元。同時聖誕優惠也是同步進行中,相信你可以在 ALTO 的 FB 粉絲頁上面看到,把握一整年最優惠的時刻,聽《股癌》來幫你的投資荷包加分,也用 ALTO 皮革配件再幫你質感加分。
在這邊推薦給大家,大家可以在我的連結欄找到 ALTO 的專屬連結還有折扣,提供給所有有在使用蘋果的癌粉們。
我廣告唸完才發現,因為創辦人跟我說 ALTO 的 L 要注意,要唸 /'alto/,因為那是義大利文,我說 OK、OK 我知道,結果剛才發現唸完,裡面也有一段 Anello,那個也是義大利文,我竟然會唸,發現說,看來其實義大利文還可以,畢竟我在那邊生活一段時間,每年會去幾個月,已經可以理解一些基礎的義大利文。
其實在歐洲,老實講歐洲人因為種族很多,講了很多不一樣的語言,所以他們也會有很多不一樣的腔調跟方言,所以我覺得很少人會去注意說你那個發音一定要怎麼發。其實我覺得台灣人很常,你知道我們會拍 YouTube 影片說要告訴你那個品牌正確的名字要怎麼唸,歐洲人跟那些有在用精品的人,他可能每個人發的音都不太一樣,因為他們可能有些是法國人、有些德國人、有些是西班牙人、有些是英國人,他們講的都不太一樣,反正大家可以溝通就好了,就不會像台灣人這麼糾結那東西其實有一個什麼正確的發音。
你要唸 IKEA、你要唸 I-K-E-A,其實都可以。那我覺得義大利文還蠻好玩的,有幾個最關鍵的,其實你學起來就可以在義大利生活了。就說一個觀光客的角度來說,幾個東西我順便教你一下。
首先第一個就是 ciao,「ciao」是一個超級好用的萬用詞,你看到人家說嗨可以講 ciao,那再見也可以講 ciao,打招呼也可以講 ciao,非常好用。那首歌很紅嘛,《Bella ciao, bella ciao, bella ciao ciao ciao》,你會 ciao 呢,你已經大概義大利魂已經有一半了。
之外還有什麼?還有一個也是再見,叫做 arrivederci,它是一個比較長、聽起來比較酷的詞,arrivederci。其實它的使用方式跟 ciao 差不多,但是它沒有打招呼的意思,它就單純的說掰掰。所以 ciao 是萬用的,那 arrivederci 就單純的掰掰,但是 ciao 也有掰掰的意思。
吃飯還有什麼?grazie,grazie 就是說謝謝,所以人家給你東西呢,你就講 grazie,就沒有問題了,就解決超多的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如果人家跟你講話,你聽不太懂,就 prego,prego。反正就 prego 這個字,它可以用在,比方說不客氣,You're welcome,這個就是一個 prego。那或者說,你跟他講話,他有聽你講話,他也可以講 prego,變成是 OK、OK 這樣。
所以我覺得義大利的一些詞其實還蠻萬用的,它在各個場景都可以用。然後最後一個核心是,就是 questo,questo,就是「這個」。所以你要去點餐,像我去買肉,然後我常常不知道那是什麼肉,我就說 questo、questo、questo、questo,然後點餐你也可以 questo、questo。
所以你學會了幾個字,從你外面進去一家店,進去就先 ciao,跟大家 ciao、ciao,這樣 ciao、ciao 之後,後來坐下,那就開始指,questo、questo、questo。那這個服務生可能就覆誦說你點的東西,你就 prego、prego。然後之後呢,他點完看著你微笑之後,你就可以說 grazie,就謝謝。那之後你要離開的時候,就可以一樣講 ciao,或是講 arrivederci。就這樣,你的義大利文之旅就這樣學完了,你只要這樣子,應該就可以在義大利生活過得還不錯。
不過他們其實普遍我個人覺得,台灣人去很多時候看到會留言講說,好像義大利有種族歧視或什麼,就是說他們有點粗魯,點餐不會看你、錢用丟的。其實我覺得是蠻常見的,他不是只把錢丟給你,他跟每個人,他有時候都用丟錢的,就是他們的服務態度比較隨性。當然在台灣你就會講說這是不好的服務態度,可是在義大利就變成說,他們比較隨性、比較浪漫。
像很多人很愛去的那個金杯咖啡,金杯咖啡門口超多人在排隊的,那你就會觀察到說,他其實不是對你,他對當地人也是,反正他快點買單、滾,去旁邊、去旁邊等你的咖啡。反正你先付錢買單之後,你就去旁邊拿這個單子放在櫃台上,他就會現場做一杯咖啡給你喝。反正他們是一個比較隨性的一個民族,那我覺得也非常的對自己的民族感到驕傲。就是很常會跟你講說,比方說你來自哪裡,他就告訴你義大利的東西是 top,就世界第一。我們的這個學校 top,我們的機場 Leonardo da Vinci 機場 top,什麼都是 top,都是最好的。還蠻有趣的一個種族,那順便跟大家聊一下義大利的東西。
好,那我們就進入今天的話題。
第一個話題先跟大家聊一下「金金併」好了。這個金金併呢,就是在講富邦金要去併日盛金。那金金併的東西其實金管會在 2018 年、2017 年左右,差不多兩年前,就開始在講這件事情。他們希望大家來個金金併,有些條件是除外的,比方說公公併或是公民併不行,就是公家跟公家、或是公家跟民間不可以這樣併。但是他希望你們民間的銀行,透過所謂的非合意併購來達到一個綜效,就是讓你們,比方說銀行那麼多,我們就是變成銀行少一點,那大家的整體功能強一點、競爭力強一點,想要提升整體大家的競爭力,大概目的是這樣。
那所謂的非合意併購,其實就是敵意併購,簡單來講就是我直接宣布說我要收購你,然後在市場上就開始開一個溢價,然後大量的收購股票,那收購 50% 以上我就取得你公司的控制權,最好是收到 100%。像這次富邦金他的目的就是,我至少要 50%,那我最高要到 100%。
那一般遇到收購,大家面對,比方說你現在手上如果是有富邦金或日盛金,你要怎麼看待這件事情?我簡單來講一下我的看法。富邦金就是因為他是併購方,他去吃別人的,吃別人的在幾乎所有的併購案裡面,他的股價是最不一定的,他有可能會上漲,也有可能會下跌。那完全就是看包含市場上的操盤手,或是說大股東們、小股東們,大家怎麼樣去看待這件事情。所以有時候會變成你事後說故事,上漲你就會講說,代表這個併購案是成功的,就是大家覺得你吃了這個東西之後,會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力,所以我們的股東們都看好,市場都看好,所以大家買進。可是如果後來遇到跌,就有人講說,其實這個錢你還不如拿出來配息比較好,或者說你就乾脆不要併,這個你併了在幹嘛?就是拿一個拖油瓶。所以其實最後面會變成看股價說故事。
那一般這種併購方、吃別人的這一方,他的股價不一定會漲會跌。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是被併的「被併方」,一般來說股價幾乎都會漲,幾乎是 100% 會漲。那只是問題是有可能會倒回來,倒回來的狀況是什麼?就是併購出了一點問題,最後面沒有併成功,或者說大股東不賣股票,或者說參加應賣的人太少,都有可能。
像之前比較經典的案例就是樂陞案,那樂陞案那是有點像是詐欺了,本來說百尺竿頭要收,然後最後面就說不收了,那就導致樂陞跳樓,所以發現你整個都是個騙局。所以其實併購並不是說 100% 你可以在裡面套利賺到錢,沒有這樣的事情,只是一般來說,被併方賺錢的機會是相對高很多的。因為收購方呢,他一般來說他一定要拿出一個溢價,所謂的溢價就是說,比方說這個股價現在是 10 塊錢,那我用 15 塊給你買,就是 50% 溢價。那為什麼要溢價呢?因為如果沒有溢價,大家就不會去參與這個應賣,大家就不願意把手上的股票拿給你的營業員跟他說我要參與這個收購。所以他會吸引你,然後就會丟出一個溢價。那在這次案例呢,溢價大概是 20% 左右,也就是說你直接現賺 20%,接近兩根漲停,一般股價就會鎖兩根漲停直接在那邊,理論上是這樣。
但是實務上當然還有可能就像大家前面提到的,就是最後面他的收購是失敗的話,那可能就會倒回去。那什麼樣的狀況會收購失敗?比方說大股東不想要賣,因為這是一個非合意併購,也就是沒有講好的。雖然可能私底下有去偷喬,這可能多多少少有去探詢一下大股東會不會賣股票,問一下,我覺得這是非常合理的,可是你不確定他是不是一定會賣。如果說後來他沒有收到他要的目標的話,那假設他們放棄的話,一般來說股價就會直接倒回去,所以這個你要非常小心。
那其實當時在 2018 年看到這樣消息的時候,我就進去壓日盛,我貼在那個《股癌》的粉專上面,當時 2018 年的一個小小的對帳單,那最後面大概蹲了半年多我就放棄了吧。所以下面就有人嗆我說,原來你會早洩,因為之前我們笑那個 Michael Burry 早洩,雖然他很厲害,可是他有時候就是他的眼光太快了,那可能事情就沒有那麼早發生。
那其實 2018 年那時候為什麼會選擇日盛呢?因為我知道日盛它是在國內的金控裡面規模最小之一,那再來就是他有銀行、他有證券部門,所以是一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所以可能蠻多金控應該會想要併他,因為如果我是金控的老闆,我就會想要併日盛金。所以大概是用這樣的角度去考慮,那買進之後後來蹲了半年,就決定放棄就不再蹲了。就是這筆資金那時候大概可能整體的個位數趴數,但是還是覺得放在這邊太不值得了,所以就把它拉回來了。
那有時候就這樣,在投資裡面就算你看對,你看對也不一定代表你會賺錢,因為時機非常重要。像之前跟大家聊到的 Michael Burry,卡珊卓博士,大家都知道他在次級房貸的時候,他是先被軋了兩年多;那軋特斯拉也被軋到升天了,特斯拉已經創歷史新高了,又再繼續創新高了,所以他一直都是被軋的。所以你看這些案例就可以知道說,其實比方說在台灣看的一些投資節目,他告訴你說我們就是買在起漲點、賣在最高點,你發現這種事情基本上不可能,多多少少都要經歷一些等待。那幸運的人可能等了一個月就讓你等到了,那不幸的人可能就像是 Michael Burry 這樣等了兩年,或像我這樣,不過我是在差不多等了半年左右就放棄了。
那其實你會想說,如果你先抱到現在的話,是不是你就賺定了?也不一定,因為搞不好他最後面就發生,比方說日盛金的大股東我就是不想要把股權給釋出,那怎麼辦?那它一定就會倒回去。那其實大家看到日盛金,他是有兩個大股東,一個就是建群投資,另外一個是新生銀行,那兩個加起來有超過一半。你就說今天你富邦金就算去市場上把所有的流通股都收購起來,只要大股東沒有放出手上的股票,你就是無法取得這家公司的實質控制權力。所以這個應該會是一個隱憂,也就是說假設富邦金最後面是沒有讓日盛金的大股東願意去放出股份的話,那這併購就宣告失敗,那股價就會倒回原點。
那我們已經看到日盛金的股價其實在前幾天就已經先漲了,我就想說台灣有很多神秘力量,你他媽的最好就剛好這麼巧要去拉股價?我相信就是有些人多多少少就是會先知道,那我們台灣的內線交易其實多半都抓不到,幾乎多半都是抓不到的。可是如果你沒有知道什麼消息,為什麼會突然這樣急拉一波呢?就是有些無法解釋的這種東方神秘現象。所以有人講說在我的那個對帳單那邊就留言講說,其實老實講像這種收購,你沒有內線根本賺不到。對,是這樣沒錯。所以對我們這種散戶來講,我就是參與看看,反正我蹲個幾個月沒有蹲到我就算了。但是其實老實講真的有內線的人,反正我聽到了有這樣的消息,我就買進然後之後就等著出貨。
但也不代表 100% 必賺,我剛剛講如果這個大股東他們最後面不要放出股權怎麼辦?那就是一個併購失敗。不過我覺得其實放出股權的機會應該是相對大,因為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博楓(Brookfield)在前陣子已經有嘗試要去收購日盛金,只是金管會講說產金要分離,產業跟金融要分開,所以他不讓他收。但是我相信博楓那時候應該就有多多少少有去探詢,當然你現在問富邦金說你有沒有去問過大股東,他一定會告訴你沒有,因為我們是在做一個非合意的公開收購,所以當然我不可以先去問他。但我相信實際上一定有偷偷去打聽一下,有相對勝率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不然沒有必要。
所以如果真的有收到的話,當然這個日盛金的股東你就可以賺到這次之間的一個溢價。富邦金的股東你也可以期待說,併了日盛之後,那可能會加強富邦金在整個證券業務這邊,因為我覺得日盛強是強在他證券這邊。其實日盛的 App 也真的蠻好用的,我覺得他是跟國外的 App 比較接軌,他可以去設一個比方說動態停利單,我覺得這很方便。比方說你今天漲到 50 塊,他就自動幫你往下鎖 3% 的時候賣出,如果繼續漲到 60 塊,那你就自動再幫你設定往下鎖 3%、5% 的時候賣出,我覺得這是蠻方便的。在這個海外券商當然已經司空見慣,就是這種 Trailing Stop 單其實很常見,但是在台灣券商,目前就我所知好像只有凱基跟日盛有這樣子的功能。但是我也聽我的另外一個券商講說,其實他們就是偷跑,根本台灣不可以這樣做,我不知道,只是說他蠻厲害的,他有一些創新的功能。
結論,其實我認為富邦金的這個操作應該是好的,對他們是加分的。對於日盛金的股東來講,原始股東、你本來在裡面蹲的,當然是好的,前幾天就已經有人先拉抬了。之後如果說這個併購順利的話,估計就是會鎖在他富邦金設下這個溢價附近,所以大家就是現賺。如果有些人是想要比方說在禮拜一才進去追的,我覺得你就要小心,因為併購並不是 100% 會發生。對於那些原始股東來講,併失敗,大不了就倒回原點,就是這樣。可是你是後來去追的,假設併失敗,那你可能就現賠 10%、20%、30%,假設說這個市場的情緒很大的話。日盛金的案例比較特別,因為他的大股東持股過半,所以這個就要非常的小心,假設說大股東他最後面心情不好,或者說想要再更高的價格,那就會有一些變數。
好,那我們聊完這個,我們就要聊一下關於遊戲的一些話題。因為最近遊戲業的股票其實表現得很好,我之前跟大家聊過電玩 ETF 我會拉什麼,那時候我拉的東西有 ATVI、有 TTWO、可能放一點 EA(可能有些人不喜歡、有些人喜歡,就像哈味一樣,你喜歡的就放一點),那有一些 Ubisoft,那可能你也可以放一點任天堂等等的。
其中目前 TTWO 跟 ATVI 的股價都來到歷史新高,任天堂的表現也非常的好,任天堂是因為我乾媽在裡面買,所以其實有一些 Cathie Wood 的信徒就衝進去瘋狂的抬轎,差不多是這樣的狀況。那 TTWO 就是開發《俠盜獵車手》的 Take-Two Interactive,這個公司非常有名,那《俠盜獵車手》應該是我最愛的遊戲之一,遊戲時數超級高,非常愛玩,從他可能最早的《Vice City》就開始一路玩到現在。再來 ATVI 就是動視暴雪,動視暴雪也是非常有名,他旗下的遊戲有《鬥陣特攻》、然後有《決勝時刻》系列,然後旗下的暴雪工作室就是有《魔獸》、《魔獸世界》,然後也有《爐石戰記》等等的。那股價表現也都非常的好。
所以在遊戲系列整體來說,一直在創新高、表現得非常好同時,卻有另外一個一樣也是在開發 3A 大作的一個大工作室,應該可以稱他為遊戲巨頭了,那他的名字叫做波蘭蠢驢 CD Projekt,就是開發《Cyberpunk 2077》(電馭叛客)這家公司,他股價卻來到了近期的最低點。
那《Cyberpunk 2077》也是我之前廣告過的一款遊戲,那時候其實壓力蠻大的,因為老實講我第一次接到這麼大的遊戲,當然是非常開心,因為其實我一直都覺得我的台是那種,後來聽眾講說這個叫什麼,直男台,講話很直接的那種男生,然後就是很大男人什麼的,我不知道有些人會這樣描述我,然後不然講說這個台就是很…就是一個臭男生在講一些有的沒的東西。不過其實我們聽眾還是有四成是女生等等的,反正大家覺得這個台很陽剛,那講話很直接啥小的,可是我們每次開頭廣告都超級粉紅的,不是在賣什麼爆料片、就是賣什麼化妝品,然後不然就是賣什麼女性內衣啊啥小的。那也很意外就是因為這些東西賣得常常才會一直回來嘛,就好像已經被定格成說,這就是一個臭直男台,可是他專門在賣女性用品,差不多這樣感覺。
所以那時候第一次接到《Cyberpunk》,我覺得該好好把握,因為如果賣得好的話,可能以後就會有更多這種真的是比較偏我的特性的產品,他可能會找我廣告,我可能就蠻高興的。那只是那時候壓力很大,因為前面已經先有七個實況主,什麼魯蛋、鳥屎、餐哥那種超紅的,還有館長,他們都已經先廣告完才換我,我會想說「幹,涼掉了」。我那時候心裡面是覺得說,有賣 200 套、300 套就很好了,我真的是這樣覺得。因為我是覺得大部分會打電動的人,其實是已經在前面的七個實況主,外加館長,就已經是他們的受眾了。那更別提說《Cyberpunk 2077》其實是一個大家期待超久的遊戲,所以可能很多人就算說我不是買實況主版本,我也早就先買好了,怎麼會來買你的東西?我是這樣想的,所以其實本來覺得 200 套就阿彌陀佛了,只是最後面賣了大概 700 套,接近 800 套這樣子。那也這個周邊也有附送一個黑色的 T-shirt。
講到這個我突然忘記,黑色 T-shirt 還是沒抽獎,不好意思,完全忘記了,之後回來抽。反正後來賣的狀況是還不錯,但因為這樣子我就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可能是像我自己假設的,就是其實電玩的受眾大部分都已經買完了,因為前面的七個實況主再問一下館長,那甚至來買我的,搞不好有些甚至你自己是不打電動,我相信很多是這樣,他只是為了要拿我的 T-shirt,或者說他就是為了支持我這樣而已,就是他希望我未來也可以接到更多電玩相關的廣告等等。所以對你們就非常不好意思,就是這款遊戲它的 Bug 竟然這麼多,老實講我真的沒有想到。
因為這個遊戲是大家引頸期盼超久的一款 3A 大作,那波蘭蠢驢其實我覺得他是一個品質保證的,就是他之前推的《巫師3》,雖然剛出的時候也是有一大堆的 Bug,但是那個 Bug 沒有像這次的《電馭叛客》是嚴重到說會破壞你的遊戲體驗的,就是雖然有 Bug,但是可以玩的。因為像這種開放性質的遊戲,開放世界的遊戲,他其實裡面要處理這種光影、太陽東昇西落,還有這個下雨、氣候變化等等,他的運算量極大,所以很多時候他會有很多的 Bug。但是一般這個 Bug,理論上最低的限度,就是他不可以破壞遊戲的體驗。不過目前《Cyberpunk 2077》其實,如果你是玩 PS4 版本的,那我只能說你的遊戲體驗整個是被破壞光了。
因為我自己有試玩過所有的平台,我自己有玩過 PS4、PS5,玩過 PC 又玩過串流(NVIDIA GeForce NOW,因為台灣沒有 Stadia),那 NVIDIA GeForce NOW 我有玩過。我個人覺得目前 PS4 的體驗是最差的,那 PS5 已經好很多,就往上跳一層了,那到 PC 跟 NVIDIA GeForce NOW 基本上就算非常好。
所以其實我個人覺得這款遊戲它還是一個很好玩的遊戲,但是就是很可惜,他還是半成品的時候就有點那種趕鴨子上架,可能大家的催促吧,又可能是股東的壓力等等的,他們就先賣了。不過我是蠻有信心他在明年的第一季、最慢第二季,但我覺得是第一季,他就會把這遊戲修好,那這個遊戲一定會大賣。因為我玩的 PC 跟 GeForce NOW 版本,以一個老宅男的角度來講(也沒有很老了,28 歲宅男的角度),但是玩遊戲時數超高,我覺得這個遊戲已經注定會是明年的 Game of the Year,就像是當時的《巫師3》或是《GTA 5》,就是他一定注定是很屌的遊戲。就即便你現在怎麼罵他,那大家怎麼樣去退款,因為遊戲出很多問題,可是我相信銷量一定會上來。
所以最近看到這個波蘭蠢驢的股價大跌,大家知道這個波蘭蠢驢,它其實在波蘭,那他是波蘭的市值最大的公司,這超屌的。我覺得其實在台灣,我們市值最大的公司是什麼?電子業嘛,晶圓代工、IC 設計這些。那他們最大的市值的公司竟然是一個遊戲公司,而且這遊戲公司其實是在那種風雨飄搖中長大的,就是他們是一個,我覺得真的是很用心在做遊戲的一家公司。甚至有時候搞到,因為那種大波蘭那精神,反正我就是全力的投入開發,搞到自己快要破產,然後做出來沒有賺到錢,我會直接破產,這種感覺。
那他們自己在開發《電馭叛客》的時候就是這樣,搞到要破產;然後要搞《巫師》的時候也是搞到要破產。但是最後面就是成功大賣,那《巫師》除了在遊戲這邊取得巨大的成功,後來也有這個很厲害的 Henry Cavill,就是超人他扮演,然後在 Netflix 上面拍了這個《巫師》系列的影集,看超帥、超好看的。那《巫師》系列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作品。
那他會被稱為波蘭「佛」驢,也是因為這個,在《巫師3》這邊開始,就是他推出了《巫師3》之後,然後因為《巫師3》他有些 Bug,除了他們很快的把這些 Bug 盡量修完之外,他後來推出的 DLC(所以 DLC 就像是那種擴充的遊戲包,就增加一些遊戲內容、增加地圖、增加劇情什麼的),那一般其他的遊戲廠商他在做這個 DLC 的時候,他一定會跟你收錢,少則收個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遊戲本體的價格,多則甚至就是直接像是遊戲賣你 1300,DLC 也收你 1300,甚至這樣。那可是波蘭蠢驢的竟然不跟你收錢,所以因為這樣,大家說看他佛心到一個靠北。
所以他這次在《Cyberpunk 2077》這次的公關危機,就是在 PS4 上面真的是非常的糟糕的狀況之下,其實我覺得他們處理的也是蠻阿莎力的,我就直接告訴你無條件退款。然後後來這個 PlayStation 也跟上,就是說如果你是買他們數位版的,也是無條件直接就是退款給你。那我相信會有蠻多人去退款,因為這個遊戲體驗被破壞到真的很不爽。
但是我蠻有信心這些人都會回來,就以一個 28 歲遊戲之路超高的宅男的角度來說,我覺得你們一定會回來。這邊絕對不是什麼廣告業配,因為如果廣告我一定會揭露,這只是用我自己電玩咖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這個遊戲中了,他注定是 Game of the Year,他注定是會大賣的。只是現在就是很可惜,你們竟然沒有把這個 Bug 盡量處理完就趕鴨子上架,所以是很可惜,就是覺得很可惜。
可是同時也在股價上造成一個非常劇烈的修正,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對我來說,這邊絕對不是要推薦你們大家去買他的股票或是什麼的,就是你們當成是我聊天。因為其實我聊到東西,也不是每個一定會發財,有一些東西我講完之後就下去,像 Fastly 我講完就下去,然後我停損之後,他才開始漲回來,現在要回去新高了。所以不是代表說我的這個判斷一定會正確,不然像可能前面聊到這個日盛,你也發現我早洩兩年,時機錯了其實也就是錯了。
但是以我自己的角度來說,就是分享給大家,我自己有進去抄底就是波蘭蠢驢的股票。雖然我平常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順勢交易者,我很少去做抄底的動作,非常的少。但是為什麼這次我想要抄底呢?除了是自己玩了這個 PC 跟 GeForce NOW 版本,我覺得他中了之外,再來就是波蘭蠢驢其實有公布一個新聞稿,我貼在臉書上面,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去注意這樣的東西,就是他說他光是預購,就已經把遊戲本體開發的錢全部賺回來,外加 2020 整年的行銷預算(他的行銷是東灑西灑、到處在灑,還有灑給像我這樣子台灣的一個小小 Podcaster),到處在灑,然後他已經把他賺回來了,光是預購。
那我個人是覺得,等到他 BUG 修好之後,開始有一些實況主回去玩的時候,這個遊戲注定會大賣。但是老樣子,一個東西的股價會不會漲,跟基本面有時候不一定有關係,就算他後來大賣,股價會回去嗎?也不一定。因為搞不好他們就隨後宣布說,我們要出《Cyberpunk 2077》第二代,就是《Cyberpunk 3077》之類的,然後我們要花一大堆錢。因為這家公司我覺得他在財務管理上就說太硬了,就是他們是那種我 all in 開發,反正失敗我就倒了,幹嘛沒差這種公司。所以就算 2077 大賣,也有可能他們今天要投入下一個 project,然後可能要花一堆錢,所以可能就會讓投資人有一些隱憂,所以股價不一定會回去。
但是我個人就是,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實驗,我其實在這個投資裡面我蠻喜歡去做一些不一樣的嘗試,可能組一些我自己覺得有趣的 ETF,或是說在這種特殊的狀況之下,難得跑去抄底,平常是很堅信要順勢操作的人,但是我選擇進去抄底試看看。那我覺得就是想要觀察看看,就是我的判斷是不是對的。
那在這邊算是分享給大家,然後順便有點像是跟大家道歉。因為我知道其實很多人買這遊戲,當然錯不在我嘛,因為你買這遊戲當然要跟遊戲開發商,它如果有什麼問題是它要對你負責。不過我相信也有一大部分是因為他根本不玩遊戲,他只是因為《股癌》有在賣這遊戲,所以我下挺,我就直接先買了,然後可能因為這樣子我還去買了一台 PS4、PS5,類似這樣,可能遊戲體驗就被破壞掉,這邊我就非常不好意思。不過其實那個黑色 T,剛突然忘記之前講到抽獎,一直忘記要抽,可能今天明天吧,反正我想到就會抽,有時候真的太忙了,然後像昨天是跑去跟台通還有一些快樂好朋友吃飯喝酒,所以就完全忘記這件事情了。那還是感謝大家的支持,就是這個遊戲可能現在有一點問題,不過我個人是蠻有信心在明年第一季就會把它修好了,那到時候可能就是大家可以去體驗這款真的超讚的遊戲。
好,反正總之就是目前的遊戲類股表現得很好,那我覺得當整個環境都很好的時候,那可能像我們今天跟大家聊到的這個串流的類股,像是 NVIDIA,或是亞馬遜有一個 Luna,那 Microsoft 有一個 xCloud,我覺得這個可能都會是明年的一個…我本來是估計年底,只是今年底到現在這個科技巨頭都還沒表現,很可惜,就科技巨頭他們都在盤整。那可能到明年第一季,我覺得如果這個串流遊戲做起來的話,它或許會是市場上另外一個話題,或許有可能是幫助這些 Big Tech,那或是一些遊戲公司繼續推升的一個原動力,差不多是這樣。
我們今天非常超時,不過突然想要補充一點,就是說假設你有在看這股票,你會覺得波蘭蠢驢這個,是無論你會不會買,你都應該要把它放到觀察裡面去。因為我覺得像這樣子出現一個超大的公關危機跟退款危機,它後來會怎麼發展,這個如果說你有把它看著、觀察它,然後學起來的話,這以後一定會有一樣的東西發生,它會是一個很棒的一個借鏡。
那只是如果說你是要買它股票的話,你要注意,就是說首先是它是在華沙交易所,WSE(Warsaw Stock Exchange)裡面交易的,代號是 CDR。只是問題是一般的你是沒有辦法在華沙交易所買東西的,所以你會是在美國買,就像美國人買台積電 ADR 一樣,你也是買它的 ADR。那它的 ADR 代號是 OTGLY,OTGLY。
可是同時有些人會講說,它不是有另外一支叫 OTGLF?那到底要買哪一個?如果你要買的話,還是要以 OTGLY 為主。因為 F 就是 Ordinary Shares,那 Y 就是 ADR,就是 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那一般來說,如果是你是買 Ordinary Shares 的話,它會有比較貴的手續費,如果有配股息,就是以當地的貨幣計價,比如說這個就是以波蘭幣計價。
那像之前的 QA 有人問說騰訊有兩個要買哪個?就是一個是 TCEHY,一個是 TCTZF。那時候我是跟他講說你要買 TCEHY,因為這是 ADR。那 TCTZF 就是一個 Foreign Ordinary Share,就是一樣,它是一個外國普通股,那他如果要發給你股息的話,他會用港幣去計算,那他同時也會有手續費。反正只要記得任何這種在 OTC 交易的,然後後面有掛一個 F 的,那可能就是 Foreign Ordinary Share,這個是有可能會被收 20 到 50 美的手續費不一定,然後發股利的時候也不是用美金去計價,這是你要小心的。那結尾是 Y 的,一般就是 ADR。那 ADR 像台灣的 ADR,就是你看台積電的最大股東有個什麼花旗銀行存託什麼的,那個就是 ADR,就是在台灣它有 20% 的股份,拿這個股份就是對應到那些 ADR 在美國買,差不多是這樣。
這是可能在買賣上大家要去比較注意,但一樣,就不要覺得這邊是報牌台,跟你講什麼就買什麼,有時候真的很怕,真的超怕就是我聊到什麼,大家要跑去買什麼。就是我覺得你拿來當觀察是最好的,然後最後面所有的判斷跟買賣都在個人,就是不要把任何聽到的東西就覺得說「這是明牌、這是明牌」,因為這非常危險。因為就算我是這個時候進的,可是如果說你的策略跟我不一樣,你要知道一檔股票真的很有趣,不要說像之前的 Zoom 啊、PTON(Peloton),或者說特斯拉,或者說像台積電。台積電你知道有很多人賠錢嗎?就明明是一檔走得好好的股票,可是就是有人整天都追在最高點,然後一跌下來就嚇到就停損,你就賠錢這樣。是有這樣狀況,所以一檔股票都會有些人可以賺、有些人可以賠,即便是一個走長多、明明就一直在漲的股票,然後大家也都做一樣的方向、都做多,可是就是有人會賠錢。所以我個人覺得不要去迷信跟牌,或是說什麼一定要跟人家一起做或什麼的,我覺得你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因為最重要的是你形塑你自己的判斷之後,這才是自己的東西,對你的幫助是比較大的。
OK,那我們就進入 QA 的部分。
### 來自荷蘭的 [聽不清楚]
**他說:「五星評價,新手夫妻接觸投資理財,先生只想無腦買基金,但我覺得 ETF 似乎比較理想,還沒進場,想要先做好功課再下手。對市場看盤沒有方向,請問主委大大是否推薦學習看盤的網站或書籍?謝謝。P.S. 主委大大的老婆超美!」**
感謝你。那我覺得當然你要了解市場的話,你看我的臉書是一個方法,那再來就是我推的書單,那再來就是加入 Telegram,看大家……你就在那邊看,看大家今天很嗨,然後明天很悶,然後後天很嗨,然後大後天又變很悶,就是我覺得這是一種學習,就是去學習市場的情緒,那大家可能會追高殺低這種各種狀況,它對你都有幫助。那如果要書的話,我的書單裡面其實有蠻多都是可以幫助你入門、快速入門的東西,我覺得那都是很棒的內容。
那其實先生想要買基金也不一定是錯的,只是確實,如果你要買基金,首先先看就是 ETF 有沒有對應的東西,一樣的話當然在 ETF 買,那個費用是比較低的,一般來說是這樣,但是 ETF 有些也是很貴的,這你要去注意。反正費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那其實 ETF 的本質也是基金,就是 Exchange-Traded Fund,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所以一樣是基金。那只是他如果真的很喜歡基金的話,你甚至跟他講說其實 ETF 就是一種基金,那它的買賣是更方便,或許你就可以看一下 ETF,包含說你可能知道大盤市值型的,或是你喜歡一些策略型的或什麼都可以。反正我個人是覺得有 ETF 可以買,應該已經不太需要那種傳統的基金,我的看法。
### 來自英國的 Jace
**他說:「謝謝癌大製作如此優質的理財觀念好節目,除了分享投資,還有很多對時事正確的態度,癌粉從三月開始聽,每一集都有收穫。雖然癌大說有點後悔當初高中沒有盡全力念書,但私心覺得好險癌大沒有考上最厲害的那間,不然今天可能就不會在這邊做 Podcast,我們也都不會認識你。你缺的絕對不是那個文憑。不管是 Podcast 會做到什麼時候,請拜託好好發光,好好衝上天,最好跟著馬斯克衝上去好了。By the way,我住在英國,但我有天天跟媽媽講電話,會讓他透過視訊來看孫。」(然後在那邊掛號說,他想到以前有個聽眾很多年沒有跟媽媽講電話了,母湯喔。)「這個確實,就是想念媽媽就要打回家,即便說沒想到,我還是要關心一下。然後說因為他人不住在台灣,所以很抱歉每一個業配都是沒有辦法貢獻。」**
這個其實我一直跟大家強調那個廣告的東西,因為老實講我的廣告真的蠻多的,我也很意外,所以奇怪了,一個小小的 Podcast,然後其實錄也沒有多久就有這麼多廣告商喜歡我,我也覺得很傻眼。因為其實不是說所有的 Podcast 都有一大堆的廣告,就是我的廣告特別多,但是我是在控制這個品質。就是廣告一定就是前面唸完,然後或者是 QA 前面有一個,就是我不會去影響到整個節目的樣態,然後也不會去比方說因為廣告商要求我(有些會講,就說你可不可以為我們做一集節目),我是全部都拒絕,就是我不會因為廣告商要什麼,然後我就刻意去講什麼,不可能。那就是廣告就很單純,就是開頭是由他們贊助的,然後我也非常感謝這些廣告商願意贊助我。我是希望製造一個三贏,就是你們這邊買到便宜的東西,廣告商這邊賺到錢,那我這邊又有獲得廣告商的贊助,所以大家是快樂的。但是你不要有壓力,覺得說我要贊助股癌,我就是要一定要買東西,我不會去想跟大家講說「買啦、買啦、一定要買啦」,絕對沒有這樣的事情。
**他說:「如果你跟女神來倫敦,歡迎來找我,我是當地十年的專業導遊,雖然不是做廣告,只是想說回饋癌大一點什麼,可以帶你們看看最棒、最深度的倫敦,有機會再跟你切磋。謝謝你,真心覺得台灣有你真好。」**
感謝這位 Jace,非常的感性。那我覺得要講的一點是對的,就是說如果當初去拚文憑會發生什麼事情?也不知道。如果當初好好的念書的話,我覺得我還是沒有那個考到台大那種實力,我覺得沒有,絕對是沒有的。可能上個第三、第四、第五的大學應該有點機會,對,那可能人生就不一樣了。你上那種學校,你可能就會想說,那我就是努力的方向會不一樣,就會想要往什麼業界去往上爬,我覺得會變這樣。就不會變成說因為當初出來找工作,然後被人家嗆、被人家洗臉,然後就乾脆我自己搞,就不會變這樣,所以會有很多的差別,確實。
其實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你真的只有到開牌之後,也就是你等了幾個月、幾年之後,你才會發現當初那個決定對你的影響是什麼。那其實蠻多決定現在回頭看都會覺得,還好那時候是這樣,即便有些是歪打正著的,但就會覺得如果沒有那個時候的那樣子,那我現在就不會這樣,確實是這樣。
### 來自澳洲的「多爾多的國王」
**他說:「五星吹捧癌大,自從三月朋友介紹癌大節目之後,一聽不可收拾,對癌大很多想法都非常認同。身在澳洲生活了七年,雖然有買澳洲的 Super 退休基金,但是對於基金公司的投資效益還是不滿意。聽了癌大節目之後,在四月底開始,一直分批買進特斯拉、蘋果、迪士尼跟部分澳洲零售業的股票。目前大概賺了 15% 左右。」**
等一下,你從四月多開始買,然後你買這些都是超恐怖的飆股,怎麼可能只有 15%?可能是那個配置有不滿意的地方。
**「但是現在不知道該不該先獲利了結一部分,然後再等股市下跌的時候再繼續進場,還是繼續分批買進的策略?請癌大開示,萬分感謝。」**
我覺得如果你買的是像特斯拉、迪士尼、然後蘋果,特別是前面的特斯拉跟蘋果,他們都算是所謂的大市值公司。像這種公司,我覺得就是「本多終勝,無腦 Buy and Hold」應該是最好的選擇,我們已經講過 N 百次了,應該是最好的策略。
假設是一些比較小型的股票,確實你要去注意說會不會他是景氣循環,或者說他會不會比方說成長到了一個界線,可能會由盛轉衰等等。那種東西可能才會考慮說,比方說我就設定了一個位置,之後把它賣掉。可是我很難去想像,有些人會講說,我現在獲利了結然後再低接,因為我覺得這個邏輯是有點衝突的。我個人是這樣想,雖然你會覺得說「沒有啊,現在漲高了」,可是我的觀念是,如果我今天買進一個東西,他漲高了,我會覺得他是合理的,因為我就是看好你,所以我買進你、你會漲,那我怎麼會覺得說你已經到頭了把它賣掉?我最多可能是為了部位的調整,然後我才把它賣掉。
譬如說可能這個東西長得真的太高了,像之前特斯拉,追到後來它漲得已經超過我的 portfolio 的一定的比例之後,我覺得危險,因為假設特斯拉今天遇到什麼大事,我可能就會虧損很多,所以我就把它減碼,然後換到別的地方,這個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你是單純的,我還想要持有這個股票,只是也沒有別的理由,也不是為了調整部位,只是我覺得他漲高了,我先賣掉、他跌下來再接,有時候你搞不好就等不到他跌下來,然後你賣掉之後你就再也回不去了,這是有機會的。
那如果你是買這種所謂的 Big Tech,這種大科技、大市值的公司,我個人覺得長期持有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策略。你想嘛,之前特斯拉大家覺得 300 塊、400 塊很高了,拆股後 420 好貴喔,現在一轉眼昨天最高摸 695,幹,傻眼,Michael Burry 被軋到天上去了。如果說你那時候就覺得「好貴喔」,你就抱不到現在。甚至有些是在更早就進場的,他們其實在一次一次的修正都活下來,所以後面就是看到這個公司持續地茁壯。所以如果你真的看好一個東西,你甚至就可以一直抱下去了。
因為其實在美國,我覺得市場夠大,他不像比方說像台股,我就很常跟大家講說你可能還是要設一點停損點,假如是說他真的跌下來,他可能是再也回不去了,因為可能只要之後沒有接到單,他就回不去了。他不像美國一些公司是好像真的是大者恆大,可以一長就長個 20 年、30 年,台股可能比較少這樣的東西。
### 來自美國的「美國人妻」
**他說:「美國人妻五星吹捧,癌大出品必屬精品。今年跟先生來美國工作,沒多久就碰上疫情,整天都窩在家裡。四月初從教主那邊認識主委,一天就上癮,不聽手會抖。現在不管開車還是做家事都必聽癌大。身為一個英文破爛,沒有投資經驗的批踢踢迷妹,在觀望半年之後決定入場試水溫,雖然小賺,但總有個突破不了的心魔。目前持股大都是復甦股,分批進場走長期抗戰,有時候會怕沒搭上發財車,走心追高,隔天通常就遇到修正,明明是進場的好時機,卻因為前天追高小賠,不敢進場,實在是很難說服自己都放著別管。麻煩主委開示。」**
**「By the way,11 月中 Tesla 小跌到 400,跟先生說想要買個幾張來摸擺,他回說『太高了不要亂買』,隔天開始連日飆漲,然後夫妻就失和了。Elon Musk 從先生的偶像變仇人。想請問 Lisa 是要燒掉先生的書籍,還是分房睡一個月?Lisa 一定沒有任何建議,會跟我說是不問世事的人。」**
但是我的建議是,不要吵架,永遠都有機會。這個沒什麼,錯過一台車那算什麼,我今年錯過的車可多了。就是,那個是對於投資人來講,我覺得每年你一定會遇到,你一定有錯過的車,那你有賣早的股,絕對會有這樣的事情。
那至於你前面提到這個心魔,我覺得很多人都有,就是很多人喜歡這種追高殺低,就是這樣。你去買一個突破,我之前有講過,我覺得買突破位置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你心理承受度不足。因為你買的時候,突破有時候就這樣,他今天突破,他明天就倒回來,而且倒回來倒的比例超大的,有時候倒回來四、五趴,你就嚇死,你一定賣掉。即便這個股票根本就走一個長多,他長線來看他就是一直在漲的。
所以為什麼很奇怪,就是有些人在 Apple、在 Tesla 他竟然可以停損。你還記得我之前有一次也是在唸海外的,然後有人跟我講說他的 Apple 跟 Tesla 要停損,你現在回去看,你現在回去聽那一集,你在感受我一下,那一集我講說沒有人在這兩個停損的,你會被笑死。那你現在回去看這兩個,你那時候停損,現在就很「損」。
所以我覺得像這種走長多的股票,真的你就是傻傻的「我買進並持有」,就是 buy and hold,你就解決大多數的問題。你也不要去想要什麼找高點、找低點,那很蠢,因為這種東西可能一漲他就漲 20 年,你在那邊短進短出、短進短出,後面你就發現你自己跟笑話一樣。
那至於去追高,追突破策略好不好?可以,我覺得策略本身沒問題,但是很多人之間你本金不夠,所以你追了,然後你看到他跌回來,或者說你一次買太多,你就嚇到了。這時候什麼?告訴你一定要分批投入嘛。如果分批投入,你自己知道說,我有五批資金,我已經拆成五分之一這樣,那我有五次的機會可以打。我可以突破追五分之一,因為你說怕錯過發財車,OK。那偶爾你就很幸運,你追五分之一之後股價就繼續漲,所以你就繼續攤進去,那我覺得很好。那有時候就是你比較不幸,你買了五分之一之後,後來就崩回原點,甚至跌到更下面,那你就很慶幸說你還有子彈可以打。所以為什麼你一定要分批投入就這樣,因為你才會讓你的操作更彈性,然後外加心理壓力會克服掉。其實很多人在股票賠錢完全是因為心理壓力,就是短時間、一時間的這個帳面損益太高了,所以他受不了,他就把它賣掉了。那你最終發現說,你賣的股票又漲了,這很諷刺的地方。
好,那這集節目先聊到這邊。好,先這樣,感謝大家,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