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19:探索發財頻道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滙豐銀行滙鑽卡贊助。
過完年,保費、稅費接著來,你是否在煩惱大筆消費要刷哪一張卡才划算呢?滙豐銀行全新推出的滙鑽卡,指定通路 3% 現金回饋,累計回饋達五千,搭配帳戶資產有十萬以上的話,享回饋翻倍,等於最高有 6% 的回饋。那常見的 LINE Pay、街口支付、PChome、momo、Uber Eats,或是說街口繳費,都有最高 6% 的現金回饋。三月底前申辦新戶,接續任務成功享一千元回饋,是 2021 年非常推的一張現金回饋信用卡。
那要提到帳戶的部分,去年全新升級的運籌理財 One能戶,是懶人投資的一大福音。One能戶能夠結合投資平台的功能,不需要另外開立證券戶,可以在上面直接投資美股、海外 ETF 等多種標的,也可以透過線上申請完成開戶,且免收帳管費,還享每月三十次的跨行轉提免手續費、下單手續費等等的優惠。相關優惠可以在他們的網站知道相關的詳情,它那個成本大概是跟複委託差不多了,所以等於是提供另外一個管道,你可以下單。
那股癌的聽眾,獨享新戶辦卡首刷就送 7-11 一百塊的禮券,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點擊資訊欄,了解更多詳細的活動辦法。謹慎理財,信用至上。滙豐信用卡循環利率 5.68% 到 15%,利率基準日為 104 年的 9 月 1 號;預借現金的手續費,新台幣 100 塊加預借現金的金額乘以 3.5%;其他費用請參考滙豐銀行的網站查詢。
好,那再免責聲明,說有需要的朋友。
OK,那我昨天還前天,有去參加一個 Clubhouse 的房間,我們應該有滿多聽眾有進去,我看有達到四、五千個人。那裡面就在討論說,Warren Buffett 跟 Cathie Wood 到底誰才是一方的投資霸主之類的。他們把房間開著是希望大家戰一戰的。那我這邊跟大家講一下他們最後面的結論是什麼,因為 Jeni 就是開房的房主,他有邀我進去,我就跟他說我不要,我在旁邊吃瓜看戲就好,不過他後來就有 cue 我發表一些我的意見。那我的意見其實始終如一,就是我覺得大家不需要文人相輕。你知道其實我們看到很多厲害的人、厲害的東西、不一樣的東西,你知道像有些人投籃,比方說他是三分球特別厲害,有些是他會稍微衝進去打板,然後灌籃,有些可能是倒過來用腳投,有些用懶叫投,反正你有各式各樣的投籃方式。那我看到那種很奇異的投籃方式之類的,我就會覺得讚嘆,然後覺得「哇,好酷」。可是就我心態上,就比較不會去講說你那個不是正統,可是有些人就喜歡講說那個不是正統。
那其實 Cathie Wood 的批評也有,那 Warren Buffett 的批評也有,我就大概講一下他們的看法是什麼,那有些我覺得其實說得也還蠻對的。那對於 Warren Buffett 的批評,當然就是講說他已經很久沒有打贏大盤了,就是他近年來的表現都不太好,比方說像去年就輸大盤還不少。但是我個人覺得,像去年比較算是一個不公平的事情,因為 Buffett 他有一個特色,就是他他媽放高利貸的。他就在你公司進入一個危機的時候,有點像是……怎麼講,他像是沙漠裡面的綠洲。等你今天他媽的一個地方整個變沙漠化之後,你們就會想到去找波克夏海瑟威借錢。那你去找他借錢,當然他就要你開出一些比較特別的條件,所以有一點像是他會放高利貸,就是他獲得很不錯的條件。「你要我救你?OK,那我就要拿一個還不錯的 deal。」那在過往,比方說在金融海嘯的時候,他就出手。像雷曼他是沒有救,就是那時候有 AIG 跟雷曼,他都沒有出手,但是有些他就會出手去救,就會接受說要借錢或什麼的來換你的特別股。那在這一次,就是在這一次的肺炎,其實本來他也是打算要做這一門生意的,那就很可惜,很可惜在中間被攔胡了,就是被美國政府跟聯準會攔胡了,就是他們直接貸款給大家,直接幫大家紓困。那所以呢,這些企業可能就不需要去找巴菲特,所以當然對巴菲特的績效就有一定的程度影響,不然其實我覺得本來在今年、2020 年就去年,他應該是可以海撈一票的,在肺炎這段時間。
那又有人講說巴菲特的投資方式比較保守,他已經不像是……怎麼講,就是當初早期那價值股可能成長很暴力。那近年來,如果說他沒有買 Apple 的話……好,Apple 甚至有一些人講說,是跟我們……不是巴菲特的選股,可能是比方說裡面的年輕人討論還是怎麼樣的。但是你看到他買 Apple,他也是在 Apple 已經進入一個非常成熟的階段,已經有一點進入像是傳產的氛圍的感覺,就是已經非常穩定的,不像是一些科技股可能在一開始起飛的時候,可能對於未來的營收成長都還不確定。不過當然那時候你可以獲得潛在報酬也大,當然歸零的機會也大。所以巴菲特算是選在一個已經算是很保守的時候,才開始去買所謂的科技股蘋果。當然科技股蘋果也 carry 了他的績效,就是在他的配置裡面占比非常大,那當然也救了他的績效。
那於是就很多人就來講說,是不是巴菲特不行了?因為你第一個你打不贏大盤,第二個你又不去做現在比方說,時下最流行的科技股投資等等的。那當然另外一方的說法,就講說這就是巴菲特,他本來的個性就這樣,他就是打他可以打的球。他在他過往的訪問,從幾十年前到現在,始終如一,就是他的棒球理論。他說你打棒球的時候,一般來說你是……比方說你揮了三次,那你都揮空,你就被三振出局。或者說假設你都完全不揮,你也會被三振出局,除非你被保送之類的。那可是在投資裡面,也是像是打棒球,但是規則不太一樣,你可以丟一萬球過來,你一球都不打,你也不會出局。所以他只打他有把握的球。所以如果說你用他的這個論述去看的話,他就很合理。因為他挑的股票,像最近挑的這個 Verizon 或是說這個 Chevron,就很符合他的一個選股,這就是他的 style。那雖然我有在我自己的節目上講說,看到這個東西,有些人會想要跟單,可是我完全不會想,那就是個人的喜好問題而已。
那但是有一位來賓提到一點我覺得蠻重要的,就是說因為其實巴菲特他的本質,他們是經營保險企業的,那他的企業裡面很重要的一環是保險公司,所以他其實是用這種所謂的浮存金,就是未來假設說有人要理賠什麼的,他這個錢是要拿去賠人家之類的。所以當然他不太可以去像是比方說 Cathie Wood,因為她是做了一個基金,一個交易所交易基金,那這個東西基本上就是隨他去玩,隨他去操作。可是巴菲特他必須要做一些比較保守的做法,因為這些錢不完全是他的,只能講說他是用一個很低的利率取得這樣的資金。那這個資金目前在他帳上 1380 億,他都沒有動用到,其實本來可能在 2020 年的崩盤的時候,他是可以用到的,只是生意被政府搶走了。那在現在他也沒有找到適合的標的,就是說他要去選擇標的,他會選一個相對勝率很高的。這種價值投資,他的特色就是我一定要買得夠便宜,所以在很多的狀況之下,我可能就乾脆放棄,我就甚至很久都不動作也沒關係,但是我要買,我一定要買到一個夠便宜的機會。可是問題是,你看到現在的一個資金行情,你看到這種低利率、QE,其實所有的資產價格都被墊高。雖然最近看了一個修正,可是這個修正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畢業,在去年九月是有人畢業,那這一次如果畢業是還蠻好笑的,代表你真的追太高,因為這次修正跟去年九月比起來差太多了,目前來說根本就是天差地遠,那更不要提去年三月的熔斷。所以如果你這一次像上次講的,你心緒受到很重大的影響,你真的要好好檢視你的策略,因為代表你根本撐不過像是去年九月,那更別提去年三月這樣,你只要遇到一次你可能就完蛋了,可能你的部位開太大等等的。
好,那我們這個後面再聊。總之,在去年三月它錯失了一個撈便宜的機會,所以它的績效在 2020 年看起來就更加的平庸。當然有些人會甚至會吐槽說「媽的買指數都贏你十條街」,我覺得也沒有必要這樣,然後看到一些指數人去做這樣的吐槽,我覺得其實就是個人的選擇。那每個人選擇各有好壞,其實如果說巴菲特他沒有被攔胡的話,就不會這樣了,他的績效應該是會還不錯的。那其實就是因為他的浮存金,因為他是經營保險業務,所以他本來就不太可以去做一些比較激進的操作。他要追求的就是,比方說上漲的時候他不一定漲得比別人多,但是跌的時候他也不會跌得比別人多。
這就是有一點應用到,比方說在看一個投資組合的時候,很多人會用所謂的 Sharpe ratio 或 Sortino ratio。那它的核心原則其實就是把獲利去除掉風險,風險就是比方說這個標準差,上漲或是下跌的這個幅度。那一般來說像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看 Sortino ratio,因為 Sharpe ratio 是上跟下都算,就是上下的波動都算,可是我覺得往上的波動算是好事,因為往上等於是賺錢,我們只要看說在回檔的時候,它下檔的空間有多少。所以你只要看 Sortino ratio,就是他是看下檔,就是往下跌的風險有多少。
那又有人去吐槽說,像是 Cathie Wood 的,他的 Sortino ratio 就是……其實,比方說像是 QQQ 的兩到三倍。那如果說你今天買 QQQ,你再加上槓桿,你把 Sortino ratio 拉到跟 ARKK 一樣的話,那基本上你的報酬在過去,好像只有 2020 年你會輸給 ARK,你其他的年份你都會贏過 ARK。也就是說 ARK 的選股,有些人就開始在懷疑說,他真的有做到 Alpha?就他真的有獲得一些選股上的超額報酬?還是說就只是因為他選了一些比較激進的個股、一些比較波動性大的個股,所以他才可以獲得這樣子的報酬?那甚至有些人直接講說,他就是特斯拉的形狀,如果沒有特斯拉的話,ARK 就不會有這樣的表現。其實我覺得這些質疑,或多或少其實都是有一些看點的。
那一樣我們節目的立場,就是我們絕對不要做什麼「我會很相信啥小的」,所以別人要去吐槽 Cathie Wood 的,雖然我自己是滿喜歡 Cathie Wood,那我也很喜歡 Elon Musk,那我也很喜歡 Buffett,但是我覺得也沒有什麼好互航的,就是人家要去吐槽,你就聽看看別人怎麼說,你聽別人怎麼說,你不會少一塊肉。如果說你自己只會去互航的話,搞不好你真的有盲點沒看到,你真的就會少很多塊肉。所以說如果你今天把這個 Sortino ratio 的因素給考慮進去的話,就是說因為 ARK 在下跌也是跌很多,最近大家看到了,所以它其實風險也是很大。而且下跌的風險,為什麼你要去看這個 ratio 呢?因為下跌的時候基金就會遇到比方說像是贖回,像 ARK 就遇到了最大的一個流出潮。那其實投資人大都是這樣,嘴巴上講都是講說「我會跟你五年十年,我跟你一起長期投資」,他媽的遇到一個下殺,幹你娘趕快贖回,「垃圾基金廢物,幹嘛?」你看到我們群組裡面,我們群組算是一些比較進階的玩家了,結果還是有些人就是情緒崩潰了。那當然最近 ARK 有反彈,你看你到底要怎麼解釋?Square 昨天下面罵 Square 的,反彈彈超高的,你到底要怎麼解釋?好,所以其實真的不要幫短線的股價的表現去找太多的理由,有時候你自己追太高,那是你自己的策略問題。
所以說,如果大家聽懂我剛才講什麼,就是說 Sortino ratio,因為它的其實下檔的風險是還蠻高的,因為它在修正的時候的幅度是很大的。所以如果說你要複製她的績效的話,就是假設這個 portfolio 你要來做的話,你可以透過 QQQ 然後去加槓桿達到。甚至直接用比方說 TQQQ,市面上的一個產品,三倍槓桿那斯達克。那你就會發現三倍槓桿那斯達克可能在過去,大概只有 2012 年是輸的,然後其他年全勝,就全部都是贏過 ARK。那這也是一派人的質疑,就是說這些對 portfolio 比較熟悉的人,他們的說法就是說,其實它的選股並沒有特別的高明。就是假設說你要用一樣的這個波動的標準差,然後跟可能下檔損失的風險,來看一個投資標的的話呢,其實這個東西未必是一個最好的選擇。而且其實過往也看過很多這樣子很優秀的基金,在比方說 90 年代、80 年代、70 年代,然後到 2000 年到現在,其實一直以來都有這種打著 disruptive innovation,就是破壞式創新的公司。那他們去投資這樣子的一個標的,組成一個基金,然後可能一開始表現很好,到最後面就下去了,這個是非常常見的。那也有一些人的說法,講說他覺得像是 ARK 呢,他現在看起來很風光,可是十年之後他一定打不贏。就是說假設我們拉了一個長期的表現的話,他應該是會輸給大盤。他的大盤是指,應該是指 QQQ 啦,不是指標普 500。因為你要對決的話,你選很多是科技股,所以你的 benchmark 要選對。你有點像是那種國內的 ETF,有時候很過分,他就這樣,他告訴你說他績效很好、打贏大盤,那麼他選一個很奇怪的指數來做比較。你是做什麼樣的股票,你就要去做對應的指數。比方說你今天是做科技股選股為主的,你要去對應、要去 PK 的對象,當然就是科技股指數,所以比方說像是那斯達克 100,他就是一個還不錯的對應指數。
好,這邊分享給大家,就是說這個 ARK 跟巴菲特,都各自被吐槽,其實都有信徒。其實我覺得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就像是《致富心態》那本書裡面寫到,你的出身背景不一樣,你看到的東西不一樣。甚至是,你今天有 100 億,然後跟一個只有全身上下資產一萬塊的人,你們兩個投資方式會一樣嗎?你們對於事物的見解會一樣嗎?那一定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房間本來一開始他們設定說要讓大家吵起來,就發現幹,吵不起來,其實跟我預估的一樣,幹真的吵不起來。那你要怎麼吵?條件就不一樣。如果今天 Cathie 是經營保險公司,我看他的標的也不會這麼激進。那今天巴菲特如果沒有這樣的包袱,他應該也不會這樣。那年紀如果年輕一點,他應該也不會這樣。所以大概是這樣,我覺得分享給大家說,這個文人相輕的,本來大家出來辯論,就發現說辯不出所以然,因為各有各的考量。
好,我們就來總結一下,大家前面有跟大家聊到說,這個關於你的風險的問題,就是你遇到下殺情緒崩潰的事情。那當然我們最近看到美股有稍微稍微的止跌了。其實很簡單的,要去看一個東西有沒有止跌,你就大概抓比方說三到五天,沒有再持續創新低,你就可以把它當成是止跌了。當然這要看你交易策略是怎麼樣,有些人他就喜歡說一直跌我就一直買。像我自己的交易策略是,我不去求我要買到最低點,我要等它他媽止跌之後再進去。那當然有好有壞,我這個做法的好處就是,比方說今天如果是一瀉千里的,那就會被我閃過。可是壞處……壞處就是說,因為我買不到最低點。可是一般來說反彈最暴力的那一段,都會是下跌中,然後隔天直接他媽的旱地拔蔥拉一根,然後這個是一般反彈最常見到的一個狀況。那以我的案例就是,我不會遇到這個,比方說假設我今天抄在 -10%、-20%、-30%,然後就覺得心在淌血這樣。不過當然這個 -30% 的暴力反彈我也賺不到。那我的做法就是去看說有沒有持續的在創新低。但是目前對我來說,這已經算是初步止跌,就是已經是一個可以進場的地方了。我會這樣做,因為我對於前景還是持續的看好。
那關於說很多人情緒崩潰這件事情,我個人是給大家一個建議,就這樣說你要去槓桿。你遇到任何的一個崩盤,你只要看到它開始崩了,你就先把手上的槓桿都去掉就對了,這個是一個最基本的風險控管的事情。那最近就有一個 YouTuber,大家貼到群組,一個中國 YouTuber,他就是選擇說他沒有要去槓桿,他去補錢。他補錢之後再連續殺了大概兩三天左右,他的持股就殺得超兇的。那最近他好像破一個影片,我看到一樣群組的人丟,就說他其實一直有在補錢,而且他現在是賺錢的。這就是我們講的「本多終勝」。一般來說,你遇到第一根,第一根殺下去之後你去補錢,那你到第二根第三根,我就問你,你還有錢要哪裡來?如果說你還是還要去到處去借,朋友親人全部都借錢,那如果說你今天遇到像是九月或是三月,兩三根大根的怎麼辦?所以借錢它不是一個好事,因為就算你這一次借錢度過了這個難關,我跟你保證接下來三年五年,一定都還會再有修正,你不可能每次都賺過,你一定他媽會畢業。所以千萬不要一直想要去借錢跟槓桿。
那這個 YouTuber 我覺得就是一個很壞的示範,非常非常壞的示範。其實中國這邊 YouTuber,很多我都對他們沒有太好的印象,而且他們其實教大家的比較像是,我只跟你講發財,我全部都跟你講發財。我們節目也可以這樣,我每天很簡單,我就直接拉出說漲幅比較大的個股,然後去寫一個故事,跟講說為什麼它會這樣漲,這個東西是因為出了什麼新聞。就像他們這樣,就是他拉一個最近表現很不錯的、開始有走多頭的,然後就給你報這個,他不會跟你講任何的風險,他還會跟你講說「大家都在賺錢的」。可是問題是說,風險才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你賺錢,按你……有時候賺多、有時候賺少,這正常。可是賠錢重點是你要去注意,你不可以去侵蝕你的本金。本金侵蝕得太多,這有人算給你看過,不要說你 100 塊,100 塊跌掉 50%,是到 50 塊嘛,可是你從 50 塊要漲回去 100 塊,不是漲 50%,是要漲 100%。你很常遇到漲 100% 的機會嗎?非常非常的少。所以說你今天如果說把本金大量的虧蝕掉的話,你要回去你本來的水位是超困難的,就是它要的績效是更大的,你要的時間是更久的。還有些人可能就因為這樣子……怎麼講,他的心態就會炸裂掉。比方說他已經虧掉 50%,今天到 50,他就很不甘願,他知道說 50 回去 100 要 100%,「那我乾脆就慢慢槓下去」,槓下去然後就可以加速回去。可是也是加速上天堂的機會。所以這個東西是……怎麼講,歹路不可行,台語是這樣講,「歹勢不可行」。如果說你今天選擇走了一條這樣子的路的話,那你可能會閃過一次兩次,但是你不可能每一次都閃掉。用現實中的生活舉例,詐騙車手騙錢好不好賺?好賺啊,兄弟好賺啊。可是問題是,你只要被抓到一次,你的人生就差不多結束了。可是你在投資市場,你卻不太在意這種會讓你人生結束的事情,然後你把你的辛苦存了 30 年,把它賠掉,賠掉七成賠掉八成,斷頭、你去補錢,然後就再被斷頭。這個東西不算是人生結束嗎?大家好像去思考這個問題。
因為那 YouTuber 就是他就展現了什麼叫「本多終勝」,「啊老娘就是有錢,老娘今天他媽被斷頭之後就繼續補,補就硬凹凹到贏」。今天就算遇到三月熔斷,他媽的三個十根下去好了,「我就是補錢,我爸有錢」,然後補一補就凹到贏。那這就是我們之前跟大家聊過,本多終勝。就是你今天本金很多,其實真的很難輸。你只要有持續的現金流,然後持續的分批投入,真的太難輸了。不管今天是遇到什麼上漲或是下跌的行情,只要你不要很衰小,挑到那種什麼變成壁紙、下市的股票,或者說什麼公司做了什麼超大的弊案,像安隆案類似這樣。你不要遇到這種很奇怪的事情的話,基本上本多的人勝率的機會就是非常的大。所以你去看那些 YouTuber 的時候,其實……怎麼講,我覺得蠻多這些 YouTuber,那種光鮮亮麗的,他們其實本身家庭背景也不錯。所以他這樣做,不代表你可以這樣做。他可以這樣凹單,不代表你可以這樣凹單。所以有些東西還是很現實的,生活中家庭上的背景不一樣,你們可以做的做法就不一樣。但是最保守的那一條路還是自己來,這一次的下殺,我們稍微看到一個應該可以算是逗號,你說是句號我不敢講,但是已經稍微有一個逗號出來了。所以你在未來如果在遇到這樣子案例,就記得第一步先去槓桿,你不去槓桿,你真的會畢業掉。除非你可以像中國 YouTuber 一樣,你有無限入境大法,那這是另外一回事。就是生活條件很好的人,當然你就不在我的勸告範圍之內。因為其實本多終勝這個觀念,我已經在很早以前就跟大家分享過了。本金多的人,不管你玩什麼勝率都是高。一個窮小孩,他爸爸給他 50 萬,就是畢生積蓄讓你創業,你就是一次失敗機會而已。那有些人家小孩拜託,50 萬創業失敗,再創、再創。好像那時候燦坤的,幹什麼?燦坤開幾個餐廳,幹全部倒掉,沒差,再做。就是有些人家的小孩,他出生背景不一樣,他就是有跟你不一樣的優勢,他當然他就有更高的成功機會。這就是社會現實,這就是社會現實。
我們聊一下我昨天看到的那個酷東西,然後貼到臉書跟 Telegram 上面給大家看,就是 Discovery 的股票,股票代號 DISCA。那這個東西實在是很酷,它直接這樣一路旱地拔蔥,從 12 月這樣爬爬爬上去,它連什麼修正回檔都沒看到,它就直接直線上去就對了,跟納斯卡線一樣。Discovery 跟 National Geographic,就告訴你哎呀,那個各地的有趣的東西、好玩的東西嘛,然後造就這個中台沒中,就納斯卡線,從天空上來看得到。那個線,大家就懷疑說那個是不是外星人之前要降落,他們的滑跑道,然後用那個方式的話,我再講下去像我是老高。總之,就是他那個線走勢實在太可怕,我就把它分享出來。
那我自己去查一下說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就為什麼它走勢是可以這麼暴力,為什麼會錯過這樣的東西?因為其實我跟 Discovery channel 算是 go way back,就是我們已經……我們已經是很認識很久的朋友。從小最喜歡看的頻道呢,就是 TLC、Discovery、然後還有 National Geographic。所以我爸會訂 National Geographic 的雜誌給我,所以我覺得那有一點那種耳濡目染,就是我以前不知道這是什麼的時候,我爸就會訂 National Geographic,然後我就從小就很習慣看這個東西,所以覺得就很有趣,你看一下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然後它也不是完全在講地理,它也有講人文,然後有講大自然,然後有講一些什麼環保相關的東西,所以非常的有趣。所以我自己錯過這樣的東西,我覺得超心痛的。
因為我前陣子在布局串流媒體的時候,就是大家應該都知道我之前有去壓這個 Netflix 嘛,那如果說那時候知道有 Discovery,而且他也要做串流,我一定會上車,可是我沒有。那這件事情也告訴大家,就是說你知道其實很多人講說,你不要看新聞做股票。可是我很常去打槍這觀點,我幫你做什麼,「新聞等於出貨文」或是「報告等於出貨文」,都是打槍,因為他們都是……所有的指標都是介於有跟沒有之間,沒有一個指標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因為如果新聞就百分之百等於出貨文,那你就看新聞你就發財了,你看新聞你就進去放空,你就發財了,就反著做就贏了嘛。所以沒有任何的一個東西是絕對的指標。那新聞報出來也不代表說就是要出貨、要結束了。而且很有趣的事情,大量的 Discovery 的報導,都是在差不多 11 月宣布說,就是他們要從第四季,然後大概 Q1 要開始很認真去執行他們的串流媒體的計畫的時候,然後才出了一大堆報導。結果這一堆報導,如果你當初看到,你就傻傻地跟著買,你現在大概就已經賺兩三倍以上了。
錯過這個是蠻可惜的,因為如果按照我這個配置,我一定會拉一部分去壓這個,就是因為這個是我喜歡的東西。那哀怨之餘,我們當然還是要持續往前看,我覺得不是叫你現在才要去追 Discovery 或什麼的,那是自己的一個選擇。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下次如果在遇到一樣的事情,我們就不要再錯過,我們要把這個雷達放出去,然後知道說為什麼他可以這麼火紅、為什麼他的股價可以表現得這麼激烈。當然一部分可能是按照市場的慣例,過度反應,一定有一部分是這樣子。那不過他至少算是我覺得,就是在過去的幾個月以來,算是股票的一個奇蹟之一,漲成這樣子,然後我完全沒有發現。
它在 2017 年到現在,其實它跟大盤相比的話,它一直都是輸大盤。那最近這樣漲了才讓他勉強打平,就是標普 500,勉強的跟大盤打平。那這個也是有些人就跟你講的,投資大盤就好了,因為你不代表你每一次都會壓到像 Discovery 這樣子的公司。OK。那 Discovery 他在串流服務呢,Discovery+,他推出之後,他在很快的時間內,兩個月內就獲得 1200 萬人的訂閱。這數字是算還不錯,就是有贏過一些競爭對手。那比方說一些可能表現沒有那麼好的,AT&T 的 HBO Max 或是像是 Peacock,這可能表現沒有那麼好。那表現好的最近的就是 Disney+,Disney+ 是 2600 萬人,所以是超過了 Discovery 的兩倍有剩。不過你要去注意一點,就是你在去分析這些公司的時候,你要去看他們的規模,要去做一個對比。Discovery 達成這樣子的一個成就,它的市值呢是 320 億聯左右,32B、33B,所以差不多就是台幣的 9000 億的一個市值。可是 Disney 呢,當然他有樂園的部分,公司的整個市值就大非常多,所有 3400、3500 億,就差不多是 Discovery 的十幾倍這麼樣的一個大小。那所以如果用公司的大小來算,然後用貢獻的營收或獲利來算的話呢,那你可以講說 Discovery 就是一個小鋼炮。那雖然我的公司規模沒那麼大,可是我達成的成就,只有輸你大概一倍而已,不過我的公司是你的十分之一而已。那用這樣去算,你就可以比較去理解,為什麼一些小市值的公司他們有時候容易噴,因為他去跟大公司比較的話,因為他的規模小、股本小,所以貢獻回來的 EPS 可能會比較漂亮。
那目前 Discovery 的老闆是講說,他們還沒有任何的就是股票回購計畫。其實這些分析師在問的就那幾個問題,「你們的獲利怎麼樣?成長怎麼樣?有沒有對於未來的 guidance?」他也沒有給 guidance,他也不告訴大家說他對於未來的這個訂戶的數量的成長的預期。他只跟你講說,其實整個是還不錯的,成長的比例是還不錯的。那 percentage 跟你說,可是一些絕對數值,他在電話會議裡面算是沒有跟大家講得很清楚,他不一定會去講這樣的東西。不過你可以看得出來,Discovery 的成長是非常暴力的。然後他有提到說,他們的 churn rate 是很低的。Churn rate 我們之前在聊 Spotify 的時候跟大家提到,就是說退訂率,你訂了之後,可是你退訂率很高,就不好。像 HBO Max 就是退訂率很高。那為什麼他退訂率會很高呢?因為很多人去訂 HBO Max,就是看它名字我就知道,看《冰與火之歌》,看完之後我就退掉了。那退訂率低就代表說,你上面有持續產出好東西,或是說其實你本來的 pool、你的池子很大,然後舊的東西很多,所以你才可以讓退訂率壓在一個低點。
那在串流媒體的特色,就是說很多的用戶會花怎麼樣,大部分的時間去看最新的東西是什麼,就是大家要去追目前最流行的東西。可是在 Discovery 這邊,他們發現一點就是說,他們的最新的東西沒有特別的……就是這些什麼什麼的散戶、訂戶呢,他們並沒有去很著重於看 Discovery 最新出現什麼,反而是他們上面 5 萬多個,5 萬 5000 個影片裡面,就是串流媒體裡面,有 93% 被大家掃過了。所以大家其實不太介意去看舊的東西。我覺得這個其實很合理,因為我家裡就有訂這個 National Geographic 的雜誌,或者說你自己如果在看 Discovery 頻道你就知道,它其實沒有太多的什麼時效性,你隨時都可以找一個 10 年前的拿出來,反正你都會覺得很有趣。差不多是這樣,跟電影就差很多,電影的話,比方說我 20 年前拍的電影跟現在拍的,當然有些人,比方說像我們這種老靈魂的,我想看以前的《教父》、或者這個《Shawshank Redemption》、《刺激1995》,然後我們看這些老片,看那個《Pulp Fiction》,我們覺得很過癮,追殺比爾也很讚這樣。可是有些人他其實不喜歡看老電影,他會看最新的這種聲光效果很好的,要看麥可貝。可是在 Discovery 上面,他會發現說他們的訂戶,他們其實不太介意最新的東西,所以他們也不會有那種產出的壓力。他們就是持續的去做這些好內容,那毛利也不錯,大家就會去往之前的東西去看。所以說 5 萬 5 千部影片有 93% 被大家掃過這件事情,我覺得他們認為是一個好成績,那分析師看起來也把我自己覺得,可是我覺得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那再來就是我自己的一個觀點,就是我覺得他這個東西其實因為他自己是知識型的訂閱,所以有時候會讓一些人,他訂下去他不一定會看,但是他就是訂心安的。這個其實你可以反應在,比方說像 Podcast 的排行榜上面。單集的排行榜是純粹的流量,但是節目的排行榜,有新節目會加分,或是說他有混合一些不只是流量的數據,要不然說訂閱的數量等等的。你會發現一些知識型的,這我跟大家推薦,如果你要在 Podcast 上面趕快去衝上排行榜,你就做一些知識型的節目就對了。因為很多人知識型節目,像教你英文一樣,你每個都會去按訂閱,因為想說可能會學英文,就後來發現你其實根本不會學英文,你就訂心安的,你就按下去,反正按下去不會賠到你錢。那可能有些家長也是這樣,他希望他的小朋友去看,我就先訂再說,可能小朋友實際上花在上面時間不一定很多,可是因為我先訂下去,這個東西隨時都可以看。
所以我個人認為,就是我現在看下來,比方說像是……至少就我自己身邊的朋友跟我回饋的,Netflix 跟 Disney+,我們在海外的都有訂的,他們覺得 Disney+ 很多他們看完他們最近把他退掉了,就除了一些,比方說是星戰迷他們可能會留下來,但是很多他們看完他們覺得,其實 Netflix 還是比較好,因為產出的量實在太大太多了,內容豐富度差太多了,所以他們可能選擇一個 Netflix。有沒有可能在這種利基型的平台上面,就除了這種大眾傳媒之外,我可能會選一個利基型的平台來做一個訂閱的?那這可能就是 Discovery 的空間。Discovery 因為他做了這件事情,他目前他的收入已經超越他們本來有線電視這邊了。所以他們其實本來的整個公司的營運狀況是,因為像是每下愈況,大家都看有線電視沒有那麼好賺,可是自從拐了一個彎之後,開始在做這個串流媒體之後,馬上就彈上去了。然後之後的成長,他們也是看一個正向的表現,就是可能每一季的 EBITDA 都表現得越來越好。那我們就持續看下去,我們持續看一下 Discovery 會有什麼樣的變局。當然他如果進台灣,我第一個就給他訂下去。目前他的這個訂閱都還是以就是海外市場為主,在美國這邊是透過這個 Verizon 在推廣,就一樣透過電信公司。那在台灣這……不在台灣,在歐洲這邊是透過 Vodafone。就像是台灣的 Netflix 是透過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像是 Disney+。但是這邊跟大家強調一下,就已經看到這些電信商去接著的東西,你覺得他變成 Netflix 概念股,他變成什麼 Disney+ 概念股,不要想太多,因為電信的股本太大了,然後你做代理生意根本賺不到錢,我直接坦白跟他講,這是完全賺不到錢的東西。這有點像是錦上添花稍微加一點分而已,可是對於整個公司的影響非常非常的小。所以如果說你今天看好任何一個串流媒體,你看到 Netflix 你就買 Netflix,不要買中華電信;你看好 Disney+,你買 Disney,你不要買台灣大哥大;你看好 Discovery,千萬不要去買 Verizon 或是 Vodafone。Verizon 你現在看到巴菲特進去,可能想跟著買,但是如果你看好,你就去買 Discovery。不過目前的股價漲得稍微犀利一點,短期追可能就追在一個水岸第一排,追水岸第一排的結果是怎麼樣?我們大家都已經看過了,最近就是在懲罰那些在追水岸第一排的。
好,我們這一集節目就先分享到這邊,我們就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淘汰雞康,他說:「吃芋頭吃芋生吃芋,我股市菜雞只能聽股癌自保。話說不要再同溫層取暖,但是離開股癌的節目,卻無法獲得更多知識跟對股市的了解,再吹捧感謝。」他說:「在 Clubhouse 房間聽到今天台積電跟半年前台積電有什麼不同,卻沒有聽到結論。」(一個表情符號)然後說:「Elon Musk 是我偶像怎麼不買?不知所云。深深覺得美股投資,台股送頭。謝謝癌大無私分享,請癌大繼續製作優質的好節目,救我股市菜雞要感謝。」
他講了這個台積電是我聊的,然後就是我……因為他們一直在講說什麼,Cathie 買的很多股票都是操作起來的。我就講說,其實你知道股市裡面本來就多多少少有操作嗎?你說現在台積電跟半年前、跟一年前、跟兩年前的台積電,有什麼樣核心上的不同嗎?他們是不是有比方說跳脫了摩爾定律,還是說他們有做了一些張忠謀劉德音魏哲家他們沒有想到的規劃?沒有,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可是為什麼台積電的股價差兩三倍?比方說特斯拉,特斯拉其實老實講,他在 2015-16 年的時候就已經跟大家預估,還 17 年,反正就是在一個記者會問他,講說預計會……就是在現在這個時候,他的產量會到 50 萬,他一直都這樣預估,到現在就真的 49 萬多,接近 50 萬的一年產量。所以他也沒有唬爛。不過其實 Elon Musk 很多人討厭他,就是說他當然他過往有很多挑戰 SEC,或是他其實比方說要私有化,其實根本就是騙局,當然有些人不爽他這件事情。那我覺得……怎麼講,你不是在找老婆啦,你不可能在投資裡面找到一個,或是說在一般的現實生活找一個偶像,他是完美無缺的。不是國外就有句話講嗎?就是不要見你的偶像,因為多半你會失望。因為你放在心裡面的時候都是最漂亮的,可是你實際見到你會發現跟你想得不太一樣。
那感謝這位朋友的讚賞,然後他也提到說怎麼 Elon Musk 是我偶像,可是為什麼不買不知所云。他在講那個葳老闆,就是那個彩妝 KOL 的葳老闆有講到說,Elon Musk 是他的偶像,可是他沒有投資他。那我覺得這是個人的選擇,而且其實這樣算蠻屌的,就是說你喜歡他,可是你還可以忍住不買他,那一定有他的考量。因為像葳老闆他是以台股的投資為主,那可能在台股這邊他找到他的優勢吧,反正每個人你只要找到自己的舒適圈就好。
下面一位,路邊野花噴噴,第一次留言。他說很喜歡股癌大的分享。
下面一位,中壢單一時做五星吹捧。他說:「感謝主委帶我進入美股的世界。因為初期資產配置的關係,投入在美股的資金不多,就直接 all in Palantir 跟 LAZR。」這個做 Lidar 吧?不是啊,這個不叫資產配置,兄弟,你 all in 兩支股票,這個根本就是在我眼中算是沒有在配置的。好,他說:「想請教一個問題,光達系列的車用裝置趨勢如何?因為光達本身會受到天候的影響精準度,不知道 LAZR 我來走相對的事。本身也在看房子,希望主委可以開另外一個 Podcast『房癌』,我覺得這個名字挺貼切的,可以幫想找房子的朋友們有個方向。」
其實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看房子的心得,就未來假設之後真的買到,或者說後來沒有買到,我都可以跟大家分享。因為我覺得我在交涉過程中,就是還蠻順利的。比方說像很多人說找房仲會被騙,房仲會故意開一個……怎麼講,紅單跟你講說,因為之前人家這樣喊價什麼的,建商會怎麼樣騙你,然後說房仲會故意談判的時候,那邊喊價格什麼的,看他們遇到我完全都沒有辦法,我就是……我價格就踩得很死。我會直接表明講,我就林口拔辣王,半年之後你就會聽到市場上那邊講說「林口有一個傢伙整天在那邊開拔辣價,既然要買人家的房子。」好,反正我價格就壓很死,我也不急,因為我就直接跟仲介講得清楚,說等到我急的時候,我自然會抬價格,我現在就不急,所以我就專門剪你們掉下來的,就比方說什麼有些人撐不住,就有資金壓力,我會擺明我就要剪這個。可是比方說等到我真的開始比較急,離我要的到期日近了,我就願意去提高價格。可是目前我自己都會算,我會算說附近的實價登錄的趨勢是怎麼樣,那周邊的房價是怎麼樣,其實這些東西我覺得有在做股票投資的,老實講,我進去我覺得一點都不難,我並沒有覺得說看房子遇到什麼樣的撞牆期或什麼的。那當然花一點時間去理解,比方說一些窗戶的差別,那一些用料的差別,那個稍微困難一點點,但是在價格這部分、估值這部分,我覺得還蠻輕鬆的。或許對,之後可以分享。
然後你說 Lidar,Lidar 我個人覺得,因為我看不到 Lidar 的哪一家公司可以確定未來會很棒。當然可以知道,比方說像是 Google 或是其他有在使用 Lidar 陣營的,他們的單,那哪一家公司吃得到我不確定。可是我的投資方法,是我選擇既然我不知道 Lidar 的品牌會吃到,可是你們這些做 Lidar 的你們都需要代工吧?對吧?你們都需要去找 ODM 吧?所以國外的公司,我就投資這些 ODM。三代半導體、二代半導體,都應該大家分享過了。那台灣我也是投資在做這個砷化鎵、氮化鎵,就是相關的,就是所謂的高頻通訊題材的一個代工廠。所以我現在會覺得,為什麼要投資代工廠?可是我的觀念就很簡單,因為我不知道哪一個品牌會拿到,可是你們終究要人家幫你做,你們終究要人家去幫你生產。所以這些東西是我的選擇。那就是,很多人在吵這個 Lidar 都要選擇哪一家公司,可是我直接退而求其次,是我不知道哪一家好,我就選代工廠,因為你們都會把單交給我。就像是,你看好整體的科技的發展,你其實你就投資台積電。因為不管你是 NVIDIA、AMD,還是甚至你是 Intel,或是說你是一些 fabless,你都要下單給台積電。當然台積電就全部收走。所以在自己,我的判斷,我的判斷是這樣,我對於 Lidar 的個別公司我沒有很熟悉,但是我看好這個趨勢。
好,下面一位,這個目標成為蘆洲謝孟恭,他說:「五星吹爆,吹到高潮。第一次留言就獻給主委,希望主委可以給一點人生建議。我是一個 22 歲,即將大四畢業要成為社會新鮮人的小菜雞,目前人生還沒有什麼志向。有聽主委之前的論點,是覺得工作不就是為了錢,不要跟我說什麼工作上想要什麼成就感的。這點我非常認同。目前在考慮,要繼承家業跟著家人去市場擺攤(會很累,但是月收可以 10 到 30 萬,父母也要退休不幹了),還是要去找自己興趣的事情(目前從事運動產業,月薪 3 到 5 萬,畢業可能 4 到 7 萬),但以這種薪水,未來不太可能會養家買車買房。懇請主委會給一點人生建議,這邊先感謝主委了。蘆洲謝孟恭。」
你這樣子講有點害羞。我個人是覺得,你講說你爸媽夜市擺攤可以月收 10 到 30 萬,爸媽要退休不幹了,跟另外一個選擇是去從事健身事業,然後 3 到 5 萬、3 到 7 萬之間,你畢業之後可能會價格會更高。這個選擇其實蠻好選的,就是一定是選……選市場擺攤的部分。而且我的做法是什麼呢?我會先去市場擺攤,但是因為這個東西不是我興趣之所在,對吧?我不喜歡在那邊擺攤。可是或許我就會去,比方說我去做這個擺攤這個,先看說為什麼這東西可以賺這麼多錢,之後我去思考有沒有辦法我自己不做,但是我請人來做。比方說,就算請外面我不相信好,因為我們可能有一些……因為我不知道你們是在賣什麼,搞不好你擺攤賣的東西是一個有機密的東西,原料配方,不要讓人家知道,你就可能找一個好哥兒們,跟好哥兒們一起做,然後做你自己抽身出來,去做健身什麼的。因為我覺得一個很好的金流,你講「很累,可是月收可以 10 到 30 萬」,這個超讚的。這個如果你讓別人做,然後你給別人什麼……比方說什麼 10 到 20 萬,然後多的你拿,這還是超爽的。然後就變成你是一個老闆的角色,然後你繼續去接下這個生意。我會這樣去思考。但是因為我不知道你做的是什麼,有些可能是比方說真的做吃的,那很累你很難找人,那那就例外。那如果是這樣狀況的話,我可能會去選擇運動產業吧。因為當然我們出來工作就是為了錢,錢很重要沒錯,可是如果說你就是為了錢,然後去做一個你自己真的很討厭、很不喜歡的東西,那我會得病,那我會生病。我之前跟你講說什麼工作就是為了錢,不要講一個什麼做夢啥小的,那個是跟你講說,比方說,有些人在同業要跳槽的時候,就比方說好,我一樣是當 PM,那我只找 PM 的工作,有些地方就是錢給你比較少,但是告訴你說未來怎麼樣怎麼樣,有些地方就是「我直接就是給你一個你要的錢」。這個我就會告訴你,選擇太明顯了,直接拿錢多的就對了。話術很多的,然後未來怎樣,那都唬小的。因為你跳了,又不代表你就在這邊待一輩子,你還是可以跳槽,那你把你的薪水往上刷,這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條件不一樣,那當然決定就不一樣。但是我覺得這個夜市還是市場擺攤,然後這部分,月收 10 到 30 萬,這個可能不要太輕鬆的把它放掉,因為這個或許你可以找一些折衷的方式,還是可以繼續經營這樣的東西。
好,下面一位,這個分機 7616。他說:「五星推翻天,優質節目老少咸宜。連假育兒不知道經歷是何時,哈哈,近來忘記孩子的爸生日,可以請主委幫忙祝一下 228 生日的盧大中生日快樂。麻煩主委,祝不到一年後主委育兒順利。」大概是五個月後小孩就出來了。好,那我祝這個盧大中 228 生日快樂,那個是分機 7616 要祝你生日快樂。所以已經過掉了,但是祝你們平安心服健康。
下面一位,Nap León。他說:「恭喜癌大一年生小孩,五星推起來,感謝癌大聲音在這半年,陪度過孤獨的健身時間。今天的 2021 2 月 28,回頭聽 2020 2 月 28 日的第一集,真的是青澀又害羞,語速也超慢。」沒錯,講話也比較快。感謝你祝我這個一週年快樂,也祝你健身愉快。
下面一位,Louis 張 0515。他說:「五星推爆,感謝癌大分享,這個陪伴上下班的時間,吸收正確的觀念,無私分享投資觀念,幫忙推爆,謝謝。」
下面一位,一枚小菜雞,想要說:「GG 大加油!」GG 大,有人來支持你。他說:「關於 ARK,五星推爆。主委關於最新一集提到 ARK 的投資目標都是放在 3 到 5 年內,但是這 3 到 5 年間可能會有不少次 5 到 15% 的修正。遇到修正除了檢視自己的持股之外,主委或是 Wood 還有什麼其他的做法,可以來確保這個自己的獲利呢?可能不會被吐到。第一次留言還是獻給你,謝謝。」
沒有,跟阿修正是定會遇到的。而且有時候,我們想要更……更激發一點好了,然後就……假設你今天是在 1999、2000 年投資股票的,其實這些人是最衰小的。然後你那時候看到科技的一個發展,那時候你不會講他是科技泡沫,雖然一定有有人在那邊唱空,不過最後面事實證明就是科技泡沫。你知道你那時候就算你……你真的恪守,怎麼分批投入,你真的恪守,就說不要 all in,然後資產配置,雖然我喜歡科技股,可是我還是分散投資,你大概套……然後都套 10 到 15 年,你就假設說你是那一波進來的話,然後你之後遇到下殺之後,你沒有再持續補進,你套了就 10 到 15 年。不過當然你在那個下殺下來之後,你就再持續的加碼的話,那未來還是看好的。
那我剛剛前面已經跟你聊過,ARK 就是我……我自己本身也是不太認為說,ARK 可以,比方說我們拉很長,10 年 20 年,他可以贏過大盤,我覺得最後面就會回到所謂的均值回歸。所以我真的很喜歡 Cathie,我覺得他很聰明,但是這個東西我沒有辦法現在就跟你講,他未來長期一定會怎麼樣。但是我覺得均值回歸的機會比較大,因為過往不是沒有像他這樣很厲害的人。但是我個人是看,在這幾年應該都還是沒問題,我覺得他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在 2020 年,然後紅一波就結束。我個人是稍微樂觀一點,我覺得他應該還有一些表現的機會跟空間。但是長期要配置上,我之前也跟大家提過,ARK 應該算是主動配置的一環。就是我不會把它拉成,一般人保守的建議,是我會跟你建議被動至少從七成起跳,然後主動三成,ARK 也要算到主動的裡面去。被動的就是比方說台股大盤、美股大盤,這個就是被動的七成的部位。那 ARK 我建議你放在主動,就是因為我覺得他還是波動性比較大。但你要追求報酬的人,就可以丟這樣的東西。可是你自己要知道,像我剛剛前面聊的 Sortino ratio,你要知道這樣的東西,他是……他是用他的波動來換到這樣子的一個報酬,他不是完完全全的就是說他選了一個很漂亮的個股,然後下跌都不會跌,沒有,下跌他也會跌很兇。那你自己考量清楚之後,你就可以去思考說你要配置多少錢在這邊。
好,那接下來三個這個很短的,我們就一直唸完。這個不錯吧,他說:「愛你。」好,謝謝。下面一位,這個張人騰說:「香,我還不聽爆。」謝謝。下面一位,希望你更好說:「五星邊紓壓邊獲得正確觀念。」好,感謝。
那在這邊謝謝所有留言的朋友們,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