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21:(=゚ω゚)っ∠※ Kaboom!
逐字稿內容
本集節目由上頻寢具床墊館贊助。
上頻寢具床墊館 40 年專業,最懂得你的需求。40 年來只專注做好睡眠工程,致力打造深層健康的睡眠環境。全台 12 家直營門市,提供專業睡眠顧問諮詢服務。
這次要放福利給大家的是由上頻寢具床墊館,與權威睡眠博士和專家共同研發的「Glory 膠原美肌清舒護頸枕」。它符合人體工學,有特殊海鷗式的專利造型,不管正睡或側睡,都可以提供最完整的支撐,讓平時勞累、肩頸痠痛,可以在晚上完全放鬆,一躺就到天明。睡得好,免疫力也會更好。
核心材質是由 SGS 檢測八大重金屬無毒認證的特殊親水性記憶棉,透氣、涼爽、不悶熱。表布創新添加膠原蛋白成分,讓你睡覺的同時,也幫肌膚保養,越睡越美麗。枕頭有高低兩種高度,規格都可以在網路上直接看到。
目前的活動價是 6800 元,主委的聽眾專屬優惠價是 5800 元,現省 1000 元。在官網結帳時,記得輸入折扣碼「GOOAYE1」(GOOAYE 大寫),優惠只到 3 月底。門市同樣有優惠,歡迎大家可以到全台的上頻寢具床墊館門市去試躺看看。
這枕頭真的非常優秀,我自己睡了兩三天之後,就被我老婆幹走了。我個人覺得它好用的地方,不管是有時候睡前滑 iPad,把它立在床頭這邊靠著,支撐性很好;或是睡覺時正睡、側睡,其實都可以讓你睡得非常舒服。如果想要試試看,也歡迎直接到他們的門市去試躺,或是說上網去選購。所有的相關資訊跟折扣碼,我就放在連結欄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
***
好,那我們昨天就看到大型科技股一個很驚人的反彈,科技指數彈了 4% 多左右。你看到 ARK,或是說之前被重殺的中小型的科技股,甚至是一些權值股,比方說像特斯拉也算是權值股,漲 20%,超級驚人。此外像是 NVIDIA、Facebook、Square 等等,全部都有非常驚人的反彈。
其實這就是我一直跟大家強調的,假設你今天的交易方法,很簡單有兩種:一個是左側,一個是右側。但是我發現很多人走火入魔,從我講完這個,就開始分門別類,好像說不同的學派還什麼的,這其實是我一直想要避免的。我一直都告訴大家,其實交易的東西是非常有彈性的。
我很早就跟大家說,我覺得成長股跟價值股之間的界線也沒有到非常明顯。對一些人來講,價值股只有景氣循環股才算,因為它本來就已經有在賺錢,它只是現在可能掉到一個景氣的谷底,那之後可能會復甦,我就要去買這樣子的東西,這才叫做價值投資。很多人的想法是這樣,所以價值投資一般就被衍生為只能買傳產、金融,或者說工業這樣的股票。那成長股呢,就是人家講的科技股。很多人就喜歡去吐槽說,科技股可能就是一堆本夢比,你根本沒有那個本益比,因為你 Price-to-Earnings 算不出來,你沒有 Earning,你算啥小?你最多只能用 P/S 去算,或是用 DCF,那很多人覺得這個就叫做騙局。
因為這些科技股,其實它比較著重於所謂的無形資產,它裡面聰明的腦袋、專利,或者說它的品牌價值,這些讓科技股在現在這個世道,會有比較高的估值,即便它目前並沒有任何的收益,或者說這個收益是極低的。那我覺得這也沒有什麼錯誤,比方說你看這些科技股,它很多目前沒有獲利,可是你要去想,它之後的獲利產生會非常暴力。比方說像是 LinkedIn,這個在做線上履歷、線上交流的一個平台,它其實直到它開始暴力成長,那是好幾年以後的事情;開始有獲利,也是好幾年以後的事情,後來被 Microsoft 收去。
那這樣的案例其實非常的多,就像特斯拉,如果你要等到特斯拉的 EPS 來到了比方說 2、30 塊、4、50 塊,等到它目前一年出貨是 50 萬輛,等到什麼時候,假設說按照軌跡,每年給它 50% 的話,這樣推到幾年之後,可能出貨量會有幾百萬台,那時候你才要買進,那時候一定超貴。因為大家不是笨蛋,市場上沒有人真的是他媽的笨蛋,可是很多人喜歡覺得市場上都是笨蛋,你們去買這個就是追高。可是你要等到那時候才買,那時候就非常貴了。
這樣的案例其實非常多,所以其實我覺得你不要有那種文人相輕,價值股跟成長股,其實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分野。投資這些成長股的人,他們其實很多也是覺得,這個就是有價值的東西。但有些是例外,比方說很多去追 ARK,然後他追在高點,就開始罵說 Cathie Wood 是垃圾,那個就是擺明的,你就來賭博的。因為人家早就說明書都跟你講了,他只看五年的,他只看十年的,你買個三天、兩個禮拜就被幹得嘰嘰叫,代表說你根本買錯工具,因為人家說明書就這樣跟你講。所以除了部分的這些人之外,我相信其實有在做這些不管是價值投資或成長股投資的人,他們心中都還是認定一個價值。
這個說法,直到 Howard Marks 除了那一份非常重要的 MEMO,就上一份 MEMO 之後,我覺得,假設未來有人要來戰我的話,我就叫你先去看 MEMO,你不要腦筋這麼死。那個價值是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因為他是「千萬元亦趨之」,每個人覺得價值不一樣。我覺得他媽的吃沙拉都是垃圾,我到現在還是覺得說,誰會吃沙拉?誰會付錢去買一堆草來吃?我到現在還是這樣覺得,可是我尊重,因為像我老婆非常喜歡吃沙拉。以我的角度來說,我只吃肉,我非常喜歡吃肉,我喜歡吃可能偶爾加一點點澱粉,可是大部分都是以肉食為主。可是我不會覺得說吃素食的,或是說他們去吃其他我不喜歡的料理,比方說印度料理,你們就是一群垃圾。
可是在投資界,就有點像這樣子,因為你每個人喜好不同,兩個大家就沒有互幹。那直到 Howard Marks 這個定海神針丟下去,就告訴你說,其實差別沒這麼大。你看他也是一個非常令人值得尊敬的投資大師,他說他很高興他的兒子有幫他們家買進比特幣。雖然他兒子可能不一定很高興,「幹,這我自己買來給我自己的,你加在你的備忘錄,一起變成是我們家族的財產」,那題外話。
總之就是說,看他有持續的進步,就像我們打理由的,他也在持續的關注比特幣。他當然有些人會選擇不要去關注,比方說像查理蒙格,還是拒絕,他就是覺得說比特幣跟特斯拉,兩個都是他媽笑話,就像是蝨子跟跳蚤一樣,我不知道哪個比較糟。他自己用這樣的說法去講,但是查理蒙格也是我很欽佩的。那我覺得反正你就尊重,就像你阿公,他有時候會講出一些東西,讓你覺得說「幹,阿公你就是他媽的準備進棺材,所以你才會講出這樣的東西,你已經完全與時代脫節」。可是阿公還是有他的智慧,阿公還是把你養大了,所以他就是有他的智慧,我覺得這是沒有什麼好戰的。那查理蒙格,我認為說他有點像是高清無碼的巴菲特,因為巴菲特比較像是一個外交官,就是他在不管是股東會上,或者說他寫的致股東信,其實都給你看到一種很成熟、很內斂的一個風範。那查理蒙格當然也是很內斂,只是他的方法是用比較尖銳的,如果說你回去看他一些訪談,我非常推薦大家去看他的訪談,他講話超級嗆,他一直在講話都很嗆,而且用的一些詞都是非常,我覺得甚至有點粗魯,可是也因為這樣子,我非常喜歡這個人。所以他不喜歡比特幣,他不喜歡特斯拉,就讓他不喜歡吧,這沒有什麼絕對對錯,他們也會看錯東西,我們也會看錯東西,大家都會看錯東西,但你其實多聽是不會有任何損失的。
所以我覺得對於這些投資裡面的所有學說跟知識,大家應該要抱一個更開放的心態,就是不要整天去比或什麼樣的。那其實就像我們之前有跟大家介紹過,交易的策略大致上分為兩種。其實當我跟大家介紹這個左右側交易的時候,我也並不是要大家去選邊站,因為我開始發現有些人會去選邊站,覺得這樣這樣這樣,然後可能就拿著我講的話,說主委說這樣這樣這樣。這邊就要補充一下,我覺得其實沒有絕對的對錯。
當我跟你講說左側、右側的大致上的加碼,或是說減碼的邏輯是什麼,那只是幫助那些無頭蒼蠅們,就是你可能剛進市場,根本就搞不清楚狀況,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買、什麼時候要賣,那我大概給你一個指標。因為其實我認為交易,它不會只是說你可能這一輩子買進一筆,然後你賺這一筆,我就退休,我就回去跟青梅竹馬結婚,就要搭船回去鄉下了。沒有這樣的事情,你一輩子會有很多的交易。那只是你要很專注的去找出一套方法,那知道這個方法可以讓你反覆實行可以賺錢。也就是說如果你每一次賺錢,都好像是隨機、都是賽到的,當然我們必須強調市場有很多的隨機性,只是我們盡量的去限縮一些變因。
比方說我平常就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會買?比方說當我可能先去做一個基本面分析,我算了它的估值之後,我覺得這個東西是在比方說 100 塊是合理的,那我抓個安全邊際 20%,所以 80 塊的時候我願意買進。可是如果說沒有跌到 80 塊,85 塊呢?我也開始分批進。你把這個基本面的策略先算好之後,不管是它的價值,跟你願意買進的價格算好,你就是用交易策略。那交易策略可能就是比方說,像你遇到這樣子的崩跌,我就要丟入五分之一的資金,還是什麼三分之一的資金。如果說比方說遇到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甚至會使用槓桿等等的。那這個就所謂的交易策略,不然說左側、右側其實就用在這個時候。
但是它沒有一個絕對的對錯,就跟那個成長股跟價值股分析一樣,它是沒有絕對的。所以有時候盡信書不如無書,如果說你真的學了很多東西,然後你腦中會開始僵化的話,那是很不好的事情,因為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高手或是大師他腦袋是僵化的。
簡單的舉例,就是你他媽去學跆拳道之後,你會用跆拳道的套路,就是「哈!哈!」然後轉身踢,然後轉身一個肘擊,殺小的,就是固定的套路,然後在路上跟人家打架嗎?不可能。你去學空手道,你會用固定的套路去打架嗎?不可能。因為其實,你來的對手,高手還是低手,厲害的還是肥宅,都不一定。那身高是高還是矮,也不一定。他可能說他有學過功夫,或是沒有學過功夫,也不一定,還是他有拿刀、拿槍,那都是不一樣的狀況。所以你本來就不太可能用一個,怎麼講,就我今天學好一招半式,然後我就用這一招半式打天下,反正只要人一過來,我就先右拳,然後再左側拳,然後之後再一個肘擊,再一個飛踢,然後你就死了。不可能是這樣子,它本來就是會變化的。
拿去年三月多的例子舉例,巴菲特在疫情的時候,他把航空股出掉。很多人就在講說,「幹他媽巴菲特,巴菲特你不是講說,持股你如果不要抱十年,你連幾分鐘都不要持有嗎?」,就幹嘛的,航空股跑不掉,殺小的。我們都去質疑他。當然,擁護他的就在講說,因為巴菲特持有的東西,就是他確定是長期的,他只是覺得航空股現在可能看不到長期的未來等等。反正,擁護跟攻擊的人都有。但總之,事實上來看,他就是短期持有了一些股票,然後很快的把它賣掉。其實他賣點,當然有人去算說,巴菲特賣點剛好就是買點,他賣在阿呆谷。你這邊就可以算一次,巴菲特也是很準的。
不過你就發現說,你看他講的道理是這樣,可是在實踐上,還是會有一些變通。這個沒有對錯,因為本來,本來就是會有變通的。很多人跟你講的一些法則,那個只是幫助一些菜雞們,你可以去釐清說,如果說當我今天是完全沒有方向,我該往什麼方向思考。可是在實戰上,一定是要有變通的。
又比方說像是 Howard Marks 在三、四月的時候,講說他準備一筆資金要準備抄底,很多人都講說那個就是第二隻腳的意思,他覺得會有第二隻腳,然後一堆人就要等他,因為我們大家都很喜歡他,所以很多人就等,我要等到 Howard Marks 買,我才要買。他都已經準備了好像 15 billion,150 億,這麼大筆錢,他要抄底,他覺得會有第二根腳,所以一定會有第二根腳。就最後面他六、七月訪談說,沒有,他已經 all in 了。
當然你會說他是嘴砲騙人,因為其實以他的交易方式來講,他是所有不良債權的高手,他專門去撿那些人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跌下來的東西,他去收你的債,然後他去做這樣的交易。好,他做這種債券的交易,那他去做這樣的交易,就是他要去選一個真的夠便宜的東西,就今天被大家殺到底了,那他可能在這裡面發現說,還是有機會的,不過他可以用一個相對很低廉的價格去買進,這是他的交易策略。所以理論上他應該是要買一個真的很便宜的東西,真的有殺下來的東西,可是你發現說,他那時候也是直接就追進去了。那你會說他違反他的策略,或是說他違反他的邏輯嗎?那我覺得也不是。
就是他跟你講的那一套方法,因為他畢竟是一個所謂的掌握市場週期的人,這是他的書名。那方法是這樣,可是在實際的應用上,一定會因為比方說,這個疫情可能沒有大家想的這麼可怕,我覺得他們可能已經發現說,這是一個短期的現象。他在 MEMO 裡面其實有透露出這樣的訊息,就是說過往我們去把整個經濟停掉,是因為我們遇到一個不得已的狀況,比方說像金融海嘯這樣,然後經濟被停掉,然後所有的商業活動被停掉。可是我們目前我們去把經濟停掉,是我們故意要這樣做的,所以如果我們要重啟的時候,也可以很快。其實很早以前就這樣跟大家說了。那一樣,盡信書不如無書。如果說那時候大家就是因為「我讀過他幾本書,我覺得一定是這樣,他一定是這樣做」,然後你之後發現,沒有,surprise motherfucker,就是他就是轉變,他轉彎了,他賺了一堆錢,然後你在旁邊當自然組的,什麼都沒有,沒有撿到。
那一樣,就是左右側交易呢,我跟你分享這樣的東西,只是要告訴你說,它是一個幫助你入門的方法。左側交易者比較偏向說,我今天假設要買一支 iPhone,iPhone 是 18000,那我去估了一下,我覺得 iPhone 實質價值大概只有 15000。15000 抓個安全邊際 20%,然後再乘以這個 20% 下去,所以 12000 左右,是我會大力買進的地方。那這時候可以開抓一個策略,比方說它可能,因為你不一定會到 12000,所以可能 13500 我也可以接受,我得分批丟入多少資金。這就像是左側交易,就是說只有殺下來的時候我會想要買。
那右側交易就不一樣,右側交易就比較是,我跟著勢頭一起走。比方說今天 iPhone 就是紅,它就是在漲,那我就是不管怎麼樣,我就是分批持續買進 iPhone。而且 iPhone 如果跌下來,我可能還會擔心說,是不是 iPhone 出了什麼問題了。就是不是每一次的跌下來都是撿便宜,這邊跟大家強調一下。雖然我們目前可能複習過幾次,在比方說貿易戰,或說在去年的二、三月,或說到現在這一次的納指反彈,可能很多人看到說,終究會反彈,所以好像一定會怎麼樣怎麼樣。大盤我相信可能終究會不錯,可是如果是選個股,有些個股是不會反彈的,這個可能還是要小心。
所以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之下,這些右側交易者他就選擇,我要去買一個市場認可的東西,今天市場上主流是什麼就去買什麼。大概是這樣。可是其實沒有一個絕對的對錯。比方說我自己常講,我是偏右側交易者,但是實際上,跌停的時候我還是會進場。然後比方說像,我就跟大家說,在這一次撿的這個亞馬遜,其實我還想要撿更多的東西,比方說像撿亞馬遜跟 Facebook。那 Facebook 是因為我想去 cover 這個 party risk,還想要參與一下看有沒有機會。那其實我本來還要分更多批丟的,只是就沒有撿到,就是說它就已經反彈了。
那這就是每個人訂交易策略的時候,你不可能每次都打出 100 分。你有可能就是,這次就揮棒只有 60 分了。揮棒 60 分,沒關係,你就調整,下次修正的時候,你可以去試看看說,分 5 批分太久,那我可能分 3 批把它打完就好了。因為我只是可能打了兩批,它就反彈了。那可是搞不好,下次你會很慶幸你有分 5 批,你懂嗎?它每一次的狀況可能都會不太一樣。
所以這一次有給你抓到反彈的,你可能很高興。我相信有些人有抓到這一波反彈,沒辦法說剛好在昨天或是前天買進的,他就很高興說,「幹,超爽的,抓到一個反彈!」但是你要回頭看一下,它是從 2 月多一路跌到現在,你不一定每一次都抓得到。如果說你只用現股去彈,我覺得無傷大雅,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你用槓桿去彈的,像我們舉例的那個中國 YouTuber,那我講到這中國 YouTuber,不是要笑他,我覺得他很厲害,要錢很多,他可以一直加、一直加,所以他槓桿瘋狂的攤也沒問題。除非你有他這樣的條件,不然你就知道說,它一跌是可能會跌個好幾天,一個月,甚至假設真的進入一個空頭的話,是會半年、一年的。所以如果你只用槓桿去攤的話,你就會被抬出去,你就會死掉。
好,那特斯拉反彈了 20% 之後,其實很多人就開始對特斯拉有不一樣的見解了,就開始覺得說這個股票很好,你看你本來就該買。OK,下跌的時候,就是特斯拉廢物、特斯拉是垃圾。但是如果說你太習慣於跟著市場的情緒走,而去看好或看壞的話,是非常危險的。當然在下跌的時候,你要去思考說,有沒有什麼樣的隱憂,你是沒有看到的。但是不代表說,你就要開始去抨擊,覺得這個東西是垃圾。
比方說像特斯拉,因為車用晶片攻擊不上,所以產能有受到影響。這個其實在上漲的附近的時候,就已經有一個消息是這樣講,就是本來就是一個新聞。但是在下跌的時候就變成說,這就是原因,大家就是「這個就是原因」,因為你有點是你看到下跌才找一個理由。
不過其實車用晶片缺貨這件事情,大家確實是要注意的。因為車用晶片,目前就我得到的消息所知,比方說像恩智浦(NXP),它要排一年以後,就是你下單,你要等一年之後才拿到。或是說 Infineon 要等個好幾個月。這種所謂的車用大廠,那他們大部分缺貨的是 MCU(微控制器),MCU 也不是最先進的製程,它是比較偏向於比方說十幾奈米、四十幾奈米以上的微控制器。因為現在車子,怎麼講,我們現在車子裡面,不管說有沒有實現到自駕,可是電子元件越來越多,所以要用到晶片越來越多。也因為這樣子,那比方說這些微控制器,或者說一些相關的電子元件,只要有要晶片的,可能目前都是缺貨的狀況。
那這缺貨狀況,也不是單純就看一家台積電。因為台積電其實最主要大家觀察它,還是觀察比方說它做的是比較先進的自駕晶片。不過就我目前所知,缺貨的大都是屬於像這種 MCU,所以可能車上的一些各個小科技東西,因為缺貨,所以呢,目前車子也不一定可以做出來。我知道有些車廠,這邊就不太方便說哪些,但是他們會去拆一些配備,拆配備是為了要賣車,因為沒辦法,不然堆太多東西在那裡,那車子沒有辦法賣的話,會出事情。所以就是趕快還是要賣車,就是拆一些配備,然後退一些錢給你。
那我之前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大概是幾個月前,但是最近其實也有一些討論區在寫了。然後只是我不知道講這種東西,會不會被人家告還啥小的,不過這就是一個事實,就是他們會拆一些東西,甚至有些可能會考慮拆到一些更敏感的東西。所以大家在買新車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
OK,那也因為車用晶片的缺貨,所以會導致比方說可能車商的,本來預期車市的復甦,因為在去年車市其實算沒有那麼好,那在今年,大家本來預期會有一個很暴力的復甦,就因為當時可能大家預期車市就已經沒有這麼好,所以他們下單的量有限。然後後來就是因為一時間的緊急,發現說景氣其實還不錯,疫苗大家打了,可以趕快下單,然後整個爆單。所以因為這樣子,一時間僧多粥少,供給是不夠的,那就有一些車廠受到影響。不然說你現在可能去買新車,你需要排隊,你可能就要等,等一陣子才有辦法、等幾個月才有辦法拿車子,甚至久一點會等更久。
所以這就大家注意,也就是它對車商的銷量一定會有所影響。那比方說你今天是持有特斯拉、持有福特,或是持有台灣的,台灣的像朋程,朋程就聽說是因為目前,人家車用晶片就是,我要賣是一台車整個一起出去,所以可能因為它有一些零件叫不齊,我當然也不會去跟你買車用二極體,因為就暫時,整個都被 delay 到都拖掉了。所以,那個展望可能,本來告訴你說第二季、第三季很好,但現在可能會遞延,因為這個缺貨狀況比想像中嚴重,就突然一瞬間爆起來。
那其實晶片的缺貨,我們之前有跟大家講說高通覺得大概在第三季左右會開始緩解,那車用可能會再稍微晚一點點,但是也差不多是那個時候。那在這段時間內,假設你有持有這些股票,搞不好就會再給你一個很讚的買點,因為買點基本上都只有在烙賽的時候會做給你。那這些公司,他們長期都是好的,他不是說這一次殺下去就是他要倒掉了,然後也沒有說財務的危機,就只是因為短期的供需問題,所以可能導致它的近幾個月的營收會沒有開得這麼漂亮,或者說財報會沒有開得這麼漂亮,那其實反而是一個機會。
那這可能是大家去注意說,如果你有去持有這些 EV 產業,或者說傳統的油車其實也差不多,就是他們目前因為晶片的關係,導致的種種問題。
那特斯拉當然,我覺得其實持有特斯拉比較像是信仰,你就是持有一個信仰。因為其實很多人還在專注說他的車子會出貨幾台,那當然那也是一個蠻重要的數據,今年 50 萬台,明年可能要 7、80 萬台,要有持續的上升。那可能未來,有朝一日可能可以去挑戰 Toyota。但是,我覺得車子本身並不是一個最大的核心,它其實核心還是在於它的軟體方面。我覺得特斯拉他會有這麼高的估值,就因為他不是一個傳統的車廠,他是有軟體、有自駕,那他的價值來自於這裡。
比方說,他的 FSD 之後開始授權之後,提供給所有的,一樣是在做電動車的,那你可以用我的這個 FSD 授權,那你訂閱費用付多少,那當然轉嫁給消費者。那可能在這方面,就可以產出一個很不錯的獲利。那其實特斯拉真的是買信仰,因為比方說像我昨天跑去牽特斯拉,然後我蠻幸運的,那我下單大概不到一個月就可以牽車了。但是我知道在我後面下單的,就要等下一季,就要等蠻久的。
那牽到車之後,當然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看有沒有公差。因為特斯拉最著名的就是它的組裝,怎麼講,因為畢竟他是新車廠,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像那些德系或是日本的車廠,非常的專注、非常的厲害,那經驗很豐富,所以車子做得很完美。就他有公差,就比方說這個板金相接的地方,可能會對不到。其實我一開始就抱持這樣的心態準備,那那個他們交車的人也跟我講說可能會有公差什麼,我就說「沒有公差我不買」,我來這邊就是來買公差的,就是「我一定要看到,他媽的,你就是沒有切齊」,這個就是紀念品,我就是來買公差的。
然後後來開回來第一天,明天就要去修車了。待會,待會就是今天,今天就要去修車了。因為充電蓋的那部分有一點問題,我覺得應該就買新穎吧。幹,其他車廠如果你敢做出公差,應該是一個很大條的事情。但是特斯拉,因為大家對新科技的包容度比較高,「有公差,紀念品很好」,等下去修車,他就開去修車也很高興,「可以用這個,可以看看這個,在高速公路上給它自駕跑一下」,那蠻高興的,也要去修車了。所以怎麼講,這是信仰的力量吧。
那特斯拉會不會賣掉?不會賣。昨天就在我們的粉專上面,就有人問我說特斯拉會不會賣掉,我幹嘛,特斯拉沒有在賣的。因為恁爸之前就是在 700 塊賣掉,然後超後悔的。這 700 不是現在的 700,我是拆股前的 700,所以是現在價格的多少,100 多塊、150 多塊、140 多塊、150 多塊。就是那時候因為覺得,疫情的狀況之下,特斯拉可能破產,我自己這樣想,所以我就賣掉。
當然後來很多人就過來說,「怎麼可能那時候會破產?」我跟你講,在當下,你在當下根本不會這樣想,那很多人都事後嘴砲、事後諸葛,說「我那時候就知道,他一定不會怎麼樣,我一定會買。」可能你天選之人,但是當下,我是覺得他真的有可能破產的,所以我就有把它賣掉,然後轉到 NVIDIA。那後來我追回來的時候,是拆股前的 1300 多塊左右,那就是現在價格的差不多 200 多塊。那怎麼講,就是因為我經歷過這個,所以我知道,這東西不要亂賣。
其實,其實真的在市場裡面會常經歷到這樣子的一個經驗,你會把它追回來,你就知道說「幹恁爸要抱到底」。而且其實成本也遠了,所以就放給他跑吧。
好,那特斯拉大概先聊到這邊。不過當然最近也有蠻多人會很專注於去說,因為我們看到科技股修正,雖然我們看到一個反彈,但是不一定這個反彈會持續吧?應該很多人想法是這樣。比方說像今天,美國在選公債要不要賣,會不會賣的成效又不好,然後之後面這個殖利率又繼續漲噴,那導致股價又要繼續回調?有沒有這樣可能性?我覺得機率偏小,因為我覺得已經修正得差不多了。
但是確實不排除,很多人會想要去看價值股的 ETF,因為被這一次的科技股的下殺給嚇到。嚇到之後想說,「幹,以後不要買科技股」。這也是一個好事,你要想,還好你是現在被嚇到。如果你是什麼五、六十歲才被嚇到,那可能太遲了。你現在被嚇到,可能是一個很不錯的視訊,你現在就認清說,配置的重要,不可以全部都單押同一個族群。
OK,那你可以去選擇去配一些價值的 ETF。那我們之前節目裡面有跟大家介紹過兩支價值型的 ETF,就是在那時候好像是 [聽不清楚] 們出來講說,傳產可能要復甦的時候,有跟大家介紹兩支,一個是 VTV,一個是 VBR。那之後的節目有提過,那其實我一直提到這 ETF,我還是不建議大家買這 ETF。即便現在你可能看到一些價值股往上漲,但不建議買的原因,第一個就是它策略型 ETF,我不太喜歡策略型 ETF,我比較喜歡市值型的。然後第二個,第二個就是我個人認為說,像這樣子的價值股,其實它在近年來表現真的不太好。就是說我自己入市可能不到十年,但我已經聽了十幾次所謂的價值股復甦,每一次只要科技股下去,大家都說價值股要復甦。然後之後面呢,你知道價值股是怎麼樣嗎?他就進去抽插兩下之後,然後躺在地上喘,就躺在地上那邊抽搐、那邊喘,就不行了,就沒檔頭的。
所以我個人覺得,你要去選價值配置,你自己要比較小心一點。就是說假設你的目的,是要看到價值股飛飆的話,我覺得很難,你要看到它大飆升應該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說你的目的,就是增加一個穩健的配置,OK,那可以選擇。但是其實有更好的選擇,就是大盤,直接買大盤就好。這是我建議,但是我還是有跟大家介紹 VTV 跟 VBR,就是至少讓大家抄個作業,價值股我不知道選什麼,你就可以看 Vanguard 選什麼,一個是大型、一個小型,那可以去參考一下。
那這邊再跟大家額外介紹兩支,所以我把它補充到臉書上面,就是 iShares 的 BlackRock,它下面有兩個 ETF 也是做價值型的,一個是 IVE,一個是 IJS。他們也是做跟 Vanguard 一樣高低配,一個是做大市值,一個做小市值。那 iShares 的蠻有趣,他會選到 GME 跟 BBY,就是 WSB 概念股,那也因為這樣子,他的績效也衝上去,所以還蠻有趣的。
那這四檔 ETF 可能就可以成為大家去觀察價值股的一個判斷的標準,就是說價值股到底真的會不會復甦?你可以看著這四檔。那其實價值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會順便跟大家介紹一下,就是所謂的價值股是怎麼選股。其實價值股的選股就是使用了這種所謂的很經典的教科書等級的一些選股的標準,比方說像是 P/E(本益比)、P/S(市銷率)、P/B(本淨比),還有 Dividend Yield(殖利率),就是你真的猴子都會的四個指標。
所以我會覺得價值股投資,在未來可能不一定表現這麼好,就是因為它的選股標準就太簡單了。就是如果你打算只用量化數據,然後就要獲利的話,幹,超難的。你應該要加質化的東西,就是你要就算你用量化算出來,你要去用質化的分析說,哪家公司未來真的有機會,而不是說我單純用數字說「這個本益比、本淨比、P/S 低的我就買」,那我就一定會賺錢,我覺得超困難。
即便你現在看到科技股,第一個本益比它算不出來,因為它根本沒有 Earning,他沒有 E,所以本益比是沒有辦法算的。那 P/B 天文數字,因為淨值都超低的,然後公司市值超高,所以 P/B 都是超級可怕的數字。那 P/S 也是天文數字,就超級高的數字跟這種傳產股比起來。那 dividend yield,基本上科技股是完全沒有在配股利的,就算有配也非常少,所以殖利率也很低。
那很多人就覺得這種東西是不好的,在一些價值投資的人眼裡,他覺得這東西是不好的。但是我覺得時代改變了,就是,當然我也期待看到所謂大家講的,真的價值式復甦。但是我個人不太樂觀,就是我不太覺得這個事情會發生。但是如果會發生,你就可以盯著前面這些 ETF,那看說到底是不是有這樣的事情,你就打不贏就加入。但是,目前我覺得都還是在吹哨狀態的階段,所以大家不用太緊張。
那除了 Vanguard 跟 BlackRock 這四檔 ETF 之外,我看到彭博分析師 Eric Balchunas,他有提到四支 ETF,就是他覺得,這個價值 ETF 的復甦、價值股的復甦,他也是聽了很多次,所以他聽了二十幾次,他也覺得就是每次都是狼來了。但是呢,如果這次是真的的話,那他相信這四檔 ETF 就是下一個 ARK,就是價值股裡面的 ARK 就對了。那他這邊先 call,就是說我先喊了,如果有的話,你看就是我喊的。他 call,我也 call,call Balchunas,我覺得是他媽放屁,就是不會發生。但是沒關係,我們就要多聽各方的意見。
我們來看一下他列的這四檔 ETF 是什麼,就是比較,怎麼講,所謂的專注於價值,有再調了一些因子,讓他更往價值方向去傾倒的這些 ETF。這四支,那他認為說,這四支如果說這個價值式要復甦的話,他們就是像是價值股的 ARK。
第一個就是 **QVML**,就是 Alpha Architect U.S. Quantitative Value ETF。那我們來看一下他的持股列表,第一個是 iRobot,然後這個有看過;然後第二個 Dick's Sporting Goods,這個我就沒看過,後面幾個都沒看過。底下就是 Intel,Intel 也是被列為價值股,雖然他是科技股,但是他基本上已經有點像傳產這樣。其實我相信蘋果或是 Google,有一天可能會被列為是價值股,因為他們基本上已經趨於穩定,不像現在的 SaaS 是本夢比的階段,然後他們已經確實有 SaaS 的獲利了。那你就看到 Intel 有被他拉進來。OK,這是第一個 ETF,我覺得持股都是沒有看過的,所以還蠻有意思的。
再來就是第二個,iShares 的 **FVL**,聚焦價值因子 ETF (ticker: FVL)。那這檔更有趣,這檔除了 Morgan Stanley 排在第十大之外,我其他都沒看過,其他全部都沒看過。所以就是一個,怎麼講,還蠻有趣的選股。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去看選股選出來都是那種價值股的大權值股,那就不好玩了。價值股就是金融、原物料、能源、然後什麼消費必需品等等,工業。如果是都是我知道的東西,那我反而覺得不好玩。所以這一檔 FVL,因為一大堆公司我不能識,所以可能就可以稍微關注一下。
那再來就是 Roundhill 的一個收購者價值型個股 ETF,交易代碼是 **DEEP**。這個也是只有第一檔 Rent-A-Car 我有聽過,其他後面我全部沒聽過。那他主要是以金融跟工業為主的。
那再來就最後一檔,Invesco 的標普 500 增強價值組合 ETF,交易代碼是 **SPVU**。這檔就比較耳熟能詳,它在前十大持股我幾乎都認識。最大的就是 ExxonMobil,做石油的。那再來就是 Bank of America,美國銀行;然後 Berkshire Hathaway,波克夏海瑟威,巴菲特的公司;然後 CVS Health、AT&T、Citigroup 銀行、然後 Wells Fargo,都是銀行。所以這一檔也是以金融、健康護理、能源為主,就是也是所謂的最典型的價值型 ETF。
那 Eric Balchunas 的意見就是說這四檔,是在他們彭博終端機的排行算出來,就是最往價值靠的。所以假設價值股真的要復甦,那這四檔就會,他媽的會飛天。所以在那邊就放給大家,就「有夢最美」,你就把這四檔放到追蹤裡面,然後不一定要馬上就上車,你可以先抄一點作業,先看一下,所以價值股是怎麼選股的,了解一下背後的機制。
但是我個人還是覺得,其實你要買價值股,不如就買大盤。但是如果我們看到這幾檔,總共跟大家講八檔 ETF,真的在之後,你不要每次都只有在科技股下跌的時候,出來抽插兩下,然後躺在地上喘,你一定要繼續往上衝。你沒有辦法去往上衝,代表你就是沒有辦法成為市場主流。如果說我們看到他們往上衝的話,那或許價值股的春天就來了。
好啦,這集節目先介紹到這邊,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
>第一位,修圈右,他說:「台東李宗瑞,吹吹 B&Q,細賀,報喜,恭喜發財。另外可以幫我跟太太說『有自信心一點嗎?你很棒,郭大俠,不要懷疑自己。』我極力推薦,他都不想聽,但如果有抽到留言,我會錄影給他當鬧鈴。謝謝癌大。」
這個祝台東李宗瑞的老婆充滿自信、正向光明,郭大俠加油。然後呢,你不要再推你老婆聽了,你知道你們一堆人去推什麼老公、老婆,還推朋友聽,然後就有一些智障,我就在寫評價,有一些低能兒,我就看到寫說:「什麼同事都在推,我聽了之後我覺得怎麼樣怎麼樣……」,然後就講一堆雞巴毛,那種看起來你在我面前講,我會直接給你一拳那一種。你不爽聽你就不要聽啊,那有什麼?老婆、老公他們不想要聽,你就不要強迫他,就像如果我老婆今天強迫我看那什麼韓劇的話,我會受不了。所以大家就是自己喜歡東西,就是自己去看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好了。一樣就祝你老婆一切順利,健康快樂。
>下面一位,BOSS JQKA,他說:「股市韭菜哥,謝謝癌大分析想投資的正確觀念與心態。想請教癌大,發生投資失敗、賠錢的時候,會不會做檢討,去了解自己為了什麼原因而失敗?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記錄呢?謝謝。」
當然要檢討,不然難道你每次賠錢就像買樂透一樣,100 塊賠掉就算了?就是你每次失敗,你會做檢討。那檢討基本上不外乎就是兩個因素:一個就是你選股根本就選錯,你根本就是買到一個超雷的東西,這個是比較難救的。那另外一個,就是你其實買的東西是對的,最後面它有上漲,這其實超多人發生,就是你明明就是看對,可是因為比方說它有一個短期波動 10%、20%,甚至 30%,你就被洗掉了。發生好幾次這樣的案例,都是因為你看對,可是因為你承受不了波動被洗掉了。那這個我的解方就是教大家分批,就是你不要每次都想要一次壓一個位置,就算你覺得這個位置 100 塊,然後乘以 20% 安全邊際,80 塊,OK 了啦,夠便宜了,可是市場瘋狂的時候,一樣給你殺到 50 塊、40 塊。所以即便你設了一個安全邊際,你覺得這個價格可以接,但是有時候還是會有這種意外的時候。像科技股這一次,他也連續殺了好幾根,但到底什麼時候要接,你不知道嗎?你不知道,你就用分批,分批是一個防呆的方法。
所以要嘛就是你基本面有錯,要嘛就是策略面有錯,大致上都會是這兩個。那還有比較少部分,就是什麼規則搞錯的,買一些很奇怪的商品,買到什麼槓桿型 ETF,然後不知道自己要幹嘛,買反向型 ETF,那就是比較可憐,那個就是完全,就是連基礎的知識都沒有。但是如果是前面這兩個的話,其實是可以慢慢修正的。那我覺得學習的方式,就是當然,如果說你是腦袋記憶不好的,那你就把它寫下來,然後就定期的一直回去看。就是有些人其實蠻推薦做這種交易紀錄的,你每次的買賣都很認真看待它,不要想說買掉賣掉就算了,你一定要把它寫下來,然後盡量不要太頻繁的交易,然後去寫下來去記錄,所以你到底做對或做錯什麼,這是一個方法。
>下面一位,這個咕咕咕語言,他說:「哈哈,我是國小生,我會知道癌大是因為一個醫生推薦的。其實有些東西會聽不懂,而且我不是上學前聽,不然就是寫作業前聽,也沒有很認真聽,只聽得懂一些。不知道聽這個,我的邏輯能力會不會變好?祝婦女節快樂。(今天是 3 月 8 號)」
不是啊,你真的是國小生是不是?我跟老師說不要聽這個節目好不好?你媽是誰啊?去跟你媽講,跟你媽講說你在聽這個節目,然後播個一小段給你媽聽到,你媽明天就會叫你說你再也不要聽了。我覺得國小不要去接觸這個東西,雖然很多人講說理財、商業的訓練,這個股市的訓練越小開始越好,但是我的建議還是,比方說你今天如果是學生,國高中生,先專心出去玩。那你可以偶爾接觸一下,可是不要太曾經在這個東西裡面。然後因為有些東西是看時間的,就比方說你去談戀愛、殺小,那個是你只有在那個年紀可以做,你知道嗎?你出來社會還跟人家搞這種他媽的夜衝、談戀愛,那別人一定覺得你是低能兒。所以有些東西是有時效性的,所以你在那個時間點,在國小你就乖乖去打躲避球好不好?你就不要來聽這樣的東西,好嗎?就是你要懂得去分配你的時間,因為未來的路還很長。不過還是,你說聽這個會不會增進你的邏輯?我不知道,希望對你有幫助。
>下面一位,Harlenks,他說:「推啦,哪次不推。」
謝謝。
>下面一位,世陽:「請教一下癌大,您認為未來的大型股災,會不會從十年一次變成一年一次?現在社群媒體越來越發達,大家情緒容易被身邊的人催化,再加上程式交易的連鎖反應,讓股市的走勢起伏更大,導致明明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但還是股災。」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確實是這樣,我自己的看法也是這樣,我覺得未來的波動只會變大,不會變小。就是包含像你講的,除了程式交易的人多,最近有一個新的數據,程式交易當然還是交易量裡面最大的,這些 market maker 還是最大的。那再來就是 retail investor 大量的上升,就散戶也變得很多了。那一樣,我一直跟大家強調,我們不要因為散戶進來,就說市場要崩潰殺小,因為散戶只會越來越多。因為金融工具的演進,你之後就勢必一定要跟散戶共處,未來大家一定是越來越多人在說股票,這是百分之百的,這是肯定的。所以,散戶進來,它也不代表說一定要崩潰,一定要轉空怎麼樣,但是就是增加一些波動性。
因為散戶你也不要把他想成都是單一個體,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其實有些人會選擇要抄底,有些人選擇會要比方說要追高,所以其實你就想成一群烏合之眾湊在一起,有些人的想法是那樣,有些想法是這樣,其實最後面就會變得不特定多數人,也沒有一個絕對的方向就往哪裡。所以,確實波動性也可能會因為社群媒體的快速傳遞,所以一些本來可能沒有那麼嚴重的消息,然後被一些加油添醋,或說快速的傳播之後,然後引起一些連鎖的反應,這是有可能的。
那未來會不會從十年一次變成一年一次?其實股災本來就不是十年一次,要看你的標準是怎麼樣。我個人是認為,只要有修正超過 20%,也就是所謂進入技術性的熊市,就算是股災,我個人是這樣看。當然有些人覺得這叫修正,但是華爾街定義就是你跌 20% 就是 bear,就是進入熊市。那熊市就算是一個接近股災,我就可以這樣看。但最大型的共識上,還是比方說,2000 年左右的科技泡沫,然後 2008 年金融海嘯,然後這一次也算是一個很大的修正,雖然復甦得非常快。那如果以我自己的標準的話,我也把 2012 年的歐洲危機,然後 2015 年的人民幣那時候出了狀況,所以還有一八年的貿易戰都算進去。然後因為這些時候,其實都是修正的非常劇烈的。就是你不用到 08 年那時候想跳樓,一八年的貿易戰修正,幹,NVIDIA 跌一半,你就想 NVIDIA 現在有 500 塊,直接跌到 250 你受不受不了?所以我覺得那也算是一個股災,就是說本來股災差不多就三、五年一次,在我的標準裡面。所以之後變成一、兩年一次,有沒有機會?有可能,就是一、兩年一次就會有一個很大型的修正,這是有機會的,我也是相信會的。
>下面一位,杜如霧霧哈哈,他說:「前所未有的新年體驗,癌節目是通勤的必備,晨間五星吹捧是基本。小弟今年初加入股市,剛好錯過成為 2020 少年股神的絕佳時機,並經歷了近日的美股下殺大特賣,發現每天一早睡醒持股都血流成河,通勤途中遇到三寶不再惡言相向,上班遇到鳥客戶或是豬隊友都一笑置之。從來不知道因為每日接受股市的衝擊後,可以對其他生活鳥事處之泰然。感恩主委,讚嘆主委,感恩台積電,讚嘆台積電。」
沒錯,就是怎麼講,在市場磨久了,特別是你喜歡去玩這種高波動的東西,看起來應該是手上都是科技股,跟我很像,其實手上也都是幾乎都是科技股,所以這次的下殺我也很不好受。我覺得有些聽眾也很敏感,你知道嗎?在留言區用我自己的名字,然後就發現有人在寫說,「股癌最近心情應該不太好,就是聽得出來心情不太好」。幹他媽心情怎麼會好?幹你本來賺多少錢的,然後全部吐回去。不過當然昨天特斯拉反彈,我又一條活龍了。
那我覺得這個是我要改進的地方,就是說我覺得我其實心理上已經比很多人強了,至少你不會看到我崩潰,至少你看到大家在哀鴻遍野、在哭的時候,不管是去年九月,或是三月,去年三月,或是今年這次的這樣的修正,我都是出來幫大家打氣的。但是我覺得我修為還是不夠,因為還是有人發現說我情緒有受到影響,就是聽起來沒有那麼嗨,沒有那麼樂觀,怎麼今天聽起來會笑?我代表說你看昨天特斯拉彈,我就看超爽的,那有一些抄底成功的殺小,就是還是會受到一點影響,那外顯上還是會,我自己要再修煉,然後就稍微再調整一下,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
但是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就是你描述的這東西,不管是我自己,或是我身邊有在做,不管是全職的,或說真的花很多錢、很多時間在股市裡面的人,都會這樣。就到最後他就不想去計較一些鳥事、小事,就是很多東西,你知道你以前的生活,所以專注於說「今天我要吃什麼?要吃韓式還是日式?」,然後跟老婆兩個在那邊討論,可能光是討論吃什麼就 40 分鐘。我跟你講你在股市裡面待過之後,你根本不會想要花時間討論這個。當然老婆可能會不爽,因為她可能就喜歡跟你鬥嘴,喜歡跟你去吵這個。可是到最後你就去追求很多更有效率的事情,然後你也會不想要浪費時間去思考那些沒有什麼太大意義的東西。你想說「幹,我平常在市場裡面,漲幅幾趴就是幾十萬幾百萬在跳的,我哪裡管說什麼,你今天跟我講說吃這個東西太貴 1000 塊?」幹我一天就可以輸掉 100 萬的東西,媽的 1000 塊我根本不在意。然後就是心態上一定會有一定轉折。
但是我還是希望你是健康地活下去,就是如果說發現波動太大,那可能下次就不要再投這麼大波動的東西,可能就選擇大盤之類的。反正選擇是很多的,那投資是一輩子的,可能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下面一位,妹子的老爸,他說:「妹子的老爸來了,你好,我是股票菜雞,第一次知道 podcast 這種流行的東西,就是聽您的節目,也很有趣,謝謝分享。我每個月都會各買 5000 塊的 2330 跟 2317 的零股,當作小孩的教育基金。2330 的均價是 291,2317 的均價是 80。現在股價比較高,有兩個孩子之後,膽子比較小,大概半年沒有繼續買進,我該繼續存股還是賣掉比較好?謝謝您。」
這個爸爸他選的 2330 就台積電,2317 就是鴻海。那其實成本的位置都很漂亮,那要不要把它賣掉?我個人是覺得應該是不太需要把它賣掉,就是持股買了就買了。但是你之後要繼續存的話,我比較不建議你存個股。如果說你有空,你把過往的集數聽一聽,你會知道,如果說真的要用到「存」這個字的話,不管你是存台積電還存金融股,我都是不建議的,因為存單一個股都有烙賽的機會。還是建議你存 ETF,就是可能選比方說在台灣的話,就是追蹤台灣 50 指數的 0050 跟 006208,可能是你比較好的選擇。
>最後一位,這個 9000R11,他說:「安安主委,祝福秋口。五星五星五星,念到我念到我。他說主委主委,你知道虎斑貓一般都是小瘋子嗎?秋口以後很有可能會被貓咪揍爆,祝福秋口家庭地位穩固。」
這個應該是他看到我前幾天有貼一隻貓咪的照片,那貓咪不是我撿回來的,貓咪是…沒有,是我撿回來的,只是不是最近撿回來的。那只是我回苗栗,因為那個是養在苗栗,我爸爸在養。那是我在這個飛行訓練的時候撿回來的一隻貓,然後一隻野貓,現在大概已經四歲了。然後後面是我爸在養,因為後來我回來苗栗之後,我又搬去台北,然後就去做旅館,然後做一些有的沒的小東西。所以反正那時候在台北的時候,一開始住的地方很小,所以就覺得貓養在一個很小的地方可憐。或者說你可以講說我就是沒有責任感,所以我就叫我爸養。那我爸後來養一養,他現在也蠻喜歡那一隻貓的,所以就跟我爸住在一起。
好,他說:「想問主委對於台灣生技股的看法,然後手上的幾張幾年前爸爸給的浩鼎、長聖以及醣基,這個覺得完全是看不懂他們在搞什麼鬼,反正就是給他放著,畢竟不是我自己買的。但某天突然意識到他是錢,如果放在這沒效率,是不是就該換別的?反正給了我就是我的,他們就是現金。」
OK,好。那我個人是,剛好在上一集不是有跟大家分享到生技嗎?而且我上一集跟大家分享的生技,我是不是沒有講名字?我現在直接講名字,就是 4147,4147 就叫做中裕。那你講的 4174(浩鼎),他跟中裕有一點神奇的關係,就是 4174,但大家可能知道,他就在講翁啟惠,翁啟惠那時候就在這家公司。那他的老闆叫做張念慈,然後 4147 就叫張念原,就是他們是兄弟檔。所以兩支公司的股價表現後來是怎麼樣,大家都知道了。那他們的共通點,都是有這個光頭王尹衍樑的投資。
那台灣的生技股,我真的覺得非常非常難玩,真的非常難。而且坦白講,哪一天,比方說我知道我只要掛的時候,我再跟大家講一些八卦,我現在有些東西我真的沒有辦法講的,但是台灣的生技股很難做,我真的這樣跟你們講,很難做。而且裡面,怎麼講,資訊進出非常困難。當然我不排除你買的什麼浩鼎、長聖或是醣基會暴噴,這都沒有人可以給你保證,他想到要炒的時候,有一個理由就可以炒了。
如果說這裡面卡了很多錢,那你也對生技不了解,你也不想要繼續投資這個,你就參考我們上一個答案,就是你去買大盤。對於完全不了解市場,然後也沒有時間了解市場的人,我的建議就是你就是買大盤,你沒有別的選擇了。主動選股不是給那種沒有時間研究的人做的。那要不要繼續持有這些生技股?我真的沒有辦法幫你決定。我只能說他們偶爾就是瘋狗浪拉一下,如果說你想賭看看,你就可以等。如果說你覺得這個資金放在這邊也沒有意義,我也不知道在買什麼,當然就可以換。換的話就是以大盤為主。
那祝你一切順利。我只能說生技股是一個非常大的坑,可能有一些學術含量的人有辦法在裡面賺到錢,但是我就認識的一些投資人,有些他們也是醫學背景,他們也說很困難。幹,那個 pipeline 你知道也沒有屌用,你知道了。然後有些公司還會故意隱藏一些消息,明明就是什麼三期的效果很差,然後在那邊演,就是演給你看,然後在那邊放假消息。跟你講這超多這樣子的可能,然後我就非常不建議你去…比方說,怎麼講,應該很早期我就跟大家說過,你電子股假設都做得很痛苦,你做生技股,那是另外一個世界,那水超深的,那台股深水區。
好,那這集我們先聊到這邊,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