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25:全球最大白牌車聯盟上線啦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孟恭。本期節目由 Pernaton 百通關凝膠贊助。

瑞士第一支擦的葡萄糖胺,百通關是瑞士家中的第一品牌,家家戶戶都用,就像我們這邊會用那種神奇藥膏,家裡不管發生什麼稀奇古怪的問題,全部都拿來抹一抹。百通關凝膠是以塗抹的方式,局部補充葡萄糖胺,提升關節的活動力,抹上去只有爽。不管是老人家的走路卡拉卡拉、上班族坐太久、低頭族肩膀重得像是被鬼騎、勞工朋友整天搬重物搬到懷疑人生,都可以抹。不管是什麼膝、腰、龜、頭的問題,蓋老師都先抹再講。

百通關第一次寄東西給我時說,這是什麼抹一抹就會舒服的,我本來還半信半疑,想說看到鬼了,有這種事情?幾天後我推薦給我爸媽,我爸媽嚇了一跳,說抹了真的有效。百通關這次聯合代理商來放福利,擦了人生不卡關。一個涼感 120ml、一個溫感 120ml,再加贈三包涼感的組合包,還有一個兩涼一溫的組合包,額外再送你正品。他們網站上還有一系列的正品,大家可以從連結去看一下。結帳時輸入「GOOAYE1」的優惠碼,全店還有七八折,滿額贈禮非常有誠意,總價值超過一萬元。這是百分之百 Swiss Made 瑞士製造,擦的葡萄糖胺,在這邊介紹給所有朋友。如果說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在連結欄找到購買的連結。

***

該一起上來看一個很屌的新聞,就是長榮的那一艘貨櫃輪,直接在蘇伊士運河上面不講武德,把它媽的直接停橫的,把大家都堵住,通通一個都別想走。那這艘貨輪是長榮 Evergreen,它的名字叫 Ever Given,船名跟公司名稱是不一樣的。就新聞的報導是寫說,它不是長榮自己在營運的,是租給日本人在開的,所以後續可能會發生一些賠償,那是後來再看。但是這會不會幫整個運價又雪上加霜呢?就看它排除的時間有多快。目前的埃及當局其實已經有用拖船外加挖土機,因為那艘船看起來,就它那個照片,看起來已經有點像是擱淺了。我看一些討論是講說,可能要一、兩個禮拜之類的,當然希望他們早日把這樣的問題解決掉。不然你現在其實已經遇到塞港、遇到貨櫃不足、運量不足,然後現在又直接把運河卡起來,那真的是雪上加霜。

那當然很多人靠這樣的消息,可能就想說「要不要再進去衝一波航運?」如果你現在才要衝,當然又慢了。我們之前有一集節目跟大家講這個貨櫃輪跟散裝航運的狀況,我錄那一集節目的時候,還刻意挑一個我覺得要反轉的點,進去有點像是摸個頭,在那時候跟大家講,提醒一下你去追這樣子的機會財股票,因為它很多是一次性的行情。它可能好幾年就一次這樣的行情,十年磨一劍,一劍可能用一個月,用完之後這把劍就鈍了,下一次再拿出來用可能是幾年之後的事情。

像這樣子的公司或股票其實蠻多的,它並不是什麼垃圾爛公司,只是它的成長,年複合成長率可能已經很普通了,就慢慢地成長,甚至已經停滯了。但是你現在看到的運價上漲、報價上漲跟供不應求,它是一個短期的現象,是一個整個社會或世界上的事件,像這次的肺炎,所導致的。所以它一瞬間有個漲價的機會。像過往也有比方說,整個港口結冰造成的凍港,那樣也可能會讓運價上漲。反正它們就是遇到這種機會的時候,可能就會衝一波,運價上漲,股價就跟著衝一波。但是你要很小心,它反轉的時候一般都會超快。

你要怎麼樣去知道這件事情呢?很簡單,就回測就好了。你就把這些航運股的過往走勢拉出來,你就發現它們就像造山運動,一個尖山一個尖山的。其實這一次,我本來自己的想法是,綜合一些業內朋友跟我說,大概在農曆年前後就會緩解掉,我個人是認為這個航運只有一波,所以我真的沒有想到它有第二波。非常恭喜那些可能那時候看到反轉下來,殺殺殺殺殺,殺聲震天,一堆人嚇到說什麼停損、很多人畢業,然後之後你看到夠低之後,決定繼續再賭一把,你進去買了,那現在再一次的創新高。非常恭C這些人。但大家要記得,它還是不會是一個長期的現象,我相信時間到之後,一樣會再來一個非常可怕的反轉。因為它並不是一個為世界帶來破壞性創新,或者說有什麼高速成長的企業,不是,它就是一個短期現象造成的缺貨跟漲價。

那現在有很多像這樣子的公司,就是它是一個短期的現象,因為肺炎的關係賺了很多錢,他們就出來講說要配息。就有很多的台股公司都在討論配息這件事情,你看到很多媒體也在寫配息。所以我今天就想要跟大家聊一下配息,因為你會發現台灣人超喜歡配息,愛不釋手,愛到不行。

像這種 ETF 很明顯的,你去把市值型的 ETF 跟這種高配息、高股息的 ETF 拿出來比較,你就會發現整個走勢上,市值型的真的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就用這種很簡單暴力的一個配置方式,用市值去排它,它就可以去擊敗這種高股息的。這些年你失調下來,可能這個殖利率,高股息的是真的比較高一點,可是重點是你賺了這個殖利率,你輸掉了資本利得。就是它從 10 塊漲到 100 塊,舉例是這樣,你賺了 90 塊資本利得;另外一個從 10 塊漲到 50 塊,你只賺 40 塊資本利得。可能前者的殖利率只有兩趴,後者殖利率五趴,所以你看說「五趴這個我要買!」可是你就忽略了,你為了一個眼前的小利,忽略了後面的那一座大山。後面的大山告訴你,資本利得差別可能是兩倍以上。這個也是很簡單就可以去測量出來的,你只要把過往比方說 0050 跟 0056,就兩個都是元大的,你拿它的走勢去比較就知道了。

當然有些人會告訴你說,搞不好高股息的產品之後大家很喜歡,會持續去推高它,那這樣子的標的未來會是市場上需求的主流之類的。可能未來有一天吧,但是你知道我們投資雖然講說不要看後照鏡投資,未來是會改變的,但是我相信過往的一些慣例在未來還是會延續。就像是賭賽馬一樣,過往的冠軍,之後跑冠軍還是比較容易,不會說什麼一個瞎雞巴爛馬,進來說他是冠軍他就是冠軍。過往是跑冠軍的,在這個動能跟慣性上,他未來繼續跑冠軍的機會也是比較高的。所以我一向是比較不推薦高股息的產品,因為我覺得很多人會為了去賺這個股息,然後你直接賠掉你的本。

因為像詐騙集團,詐騙集團怎麼樣?他就告訴你講說「我現在有一個很好的標的,日息我配一趴給你看,超屌的!」那你丟 30 萬給我,日息一趴,就每天給你 3000 塊。可能給你五、六次之後,你就會找你的親朋好友說「這個真的可以賺錢,因為我真的有拿到錢」,那你親朋好友就跟著投進去,對不對?拿到錢,時間到,收割。你要他的息,他要你的本。當然不是講說高配息的公司或 ETF 就是這麼的邪惡,它沒有那麼壞,畢竟是公開市場上的東西,不像詐騙那是沒得比的。但是我覺得在本質上,某種程度上是有點像的。就是你假設為了這個息,那你可能會錯失掉更多的本,就是你明明可以賺到資本利得的,那你為了賺一些股息,結果你就沒有賺到這個資本利得,那就超級虧的。

好,那很多公司會開始去配息,那配息你要去注意一件事情,就是配息一般是從哪裡來的?就是你有賺錢,你有賺錢然後把你的盈餘分配給你的股東,就是配息。但是有些其實它並沒有賺到這麼多錢,比方說它明明就只賺五毛,可是他配一塊。因為以前我們唱的什麼童歌「要五毛給一塊」,大家都要,不懂那個歌到底要唱三小,有點詭異。為什麼一個阿婆會要五毛給一塊?那不是重點,重點就是說,我今天如果只有賺五毛,那我是怎麼配一塊給你?這個可能就是從資本公積裡面拿出來的,就不是單純是我現在賺到的錢配給大家。這個你就要小心,因為有很多公司,我覺得他們也會結合一些記者,一些可能比較無良的,就在那邊放新聞,告訴你說我們今年要配很多的錢,那就會吸引很多這種非常執著於殖利率跟配息的人進場。那他會幹嘛?他目標可能就是要倒貨給你、要出給你。那其實你會發現有很多這樣的公司,就是他平常都沒有在配息的,然後今年突然配一個大的,那他配給你,你感覺你現在有賺到這個股息,你以為你賺到,但實際上發生的狀況是他之後股價就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回去,也沒有填過息,你根本就是把它賠掉了。

我們這邊先跟大家複習一下,我相信可能很多人即便你現在一直在講說「我又買高殖利率的股」,可是你根本不知道他媽的殖利率是三小,你也不知道股息到底是什麼。我在這邊先跟大家說明一下,我們簡單來講,假設今天有一家公司,它市值是 100 億,股價是 100 塊,那今天決定要配一塊錢給大家。那他配一塊錢給大家的時候,就會在股價上產生一個叫「除息」的效果。什麼叫除息呢?就是股價本來是值 100 塊的,但是因為我拿了一塊錢現金給你,所以股價會變成 99 塊,這就叫除息。但是總價值是不改變的,為什麼?因為本來是股票的價值 100 塊,總價值 100 塊;那現在是股票價值變成 99 塊,但是加上一塊的現金,所以還是 100 塊。所以如果聰明的你應該在這邊就馬上發現,對,這就是左手換右手,因為那就是你自己的錢。那在市值的部分,市值是 100 億,那因為他配給所有的股東一塊,所以就會減掉一億元,減掉一億元之後就變 99 億,但是他的總價值還是不變的:股票的市值是 99 億,但是現金是一億元,所以加起來還是 100 億。所以就是左手換右手,左邊口袋換右邊口袋,理論上就是這樣而已。

很多人就告訴你說「對,沒錯,因為它就是左手換右手,所以我們要追求的是『填息』」。什麼叫填息?當今天 100 塊配一塊給你,變成 99 塊股票跟一塊現金給你之後,這個 99 塊的股票要再一次地漲回 100 塊,就代表說你確定有賺到這一塊錢。對吧?你自己腦袋轉一下,應該馬上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了。那這樣子就叫做所謂的「填息」。所以很多人去買這種高殖利率的標的,他就會去追求說它會不會填息。

但是重點來了,一個公司會不會填息,跟他到底配息配多少是完全沒有關係的。一個公司會不會填息,還是要看他的營運狀況怎麼樣。也就是說,今天假設一個公司的營運是非常差的,那其實他根本就不可能會填息,管你配多少,今年就算他配到 50%、80%、100% 都一樣,股價就是會下去。那一個公司如果經營得很好的話,那當然他股價就會持續上漲,所以其實不管他配不配息,他股價都會上漲。你就想到同一個公司,那它在兩個平行時空,一個平行時空有配息給你,但是因為配息給你,股價就會去減掉他配息的金額,就會除息掉;那一個是沒有給你,可是他一樣會繼續賺錢。所以這兩家公司,就平行時空的這兩家公司,不管有沒有配息,他都會持續成長,而且他的總價值理論上會是一樣的。

所以我個人覺得不太需要糾結殖利率就是這樣。但是殖利率,它確實是一個參考的指標,就是比方說你可以把它拿來當成是一個定價的標準。我們今天知道,比方市場上的利率是兩趴,比方說國債的利率是兩趴,那國債,特別是美國國債,一般我們就會想像這個是絕對不可能違約的,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所以這兩趴等於我是穩賺的。市場上現在有一個兩趴穩賺的地方,這個就會變成一個錨點,我們會把這個當成是「我最爛最爛都要賺到兩趴」,所以任何可以低於兩趴的投資標的,他都不值得投資,因為你不可能比美國更穩,你不可能比美國國債更穩。所以市場的資金就會去追求一個比美國國債殖利率更高的標的。

當然要高多少,這是市場的共識,沒有辦法明定出來,反正就看今天市場的氣氛怎麼樣。那比方說如果你今天有一個公司,他可以長期穩定的配八趴,那就超甜的。因為我今天無風險利率只有兩趴,可是你這可以到八趴。但公司是有可能會倒掉的,所以我不可能把你買到,就是完全收斂到這個殖利率是貼近美國國債殖利率,它可能還是會有一定的差距,這就是所謂的追求「風險溢酬」。我去買公司,公司的風險是稍微大一點的,那當然他不可能完全地買到價格是漲到殖利率是貼近美國公債殖利率,但是可能會相對地接近,就會把這個殖利率的距離給壓縮。那殖利率下降就代表公司的股價上漲,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一個低利的環境,你會看到資產都會上漲。因為在利息很低的時候,你放在銀行根本沒有辦法給你多少利息,你錢要幹嘛?你就拿出來去找可以幫你賺到利息的地方。

那任何一個可以給你很高利息的地方,比方說像最早期就是房子,因為房子可能投報很好,現在可能沒有那麼好,房子很好,所以大家選擇去買房子,因為房子我買了拿去租給別人,可能我可以賺到五趴、六趴。現在可能大概只有 1.5 到 2 趴,因為房價已經整個墊起來了。那在股票市場也是一樣,他就會去選擇買一些殖利率很高的東西。比方說今天有一個公司,他長期穩定配 10 塊錢,那他的股價是 100 塊,所以殖利率是 10 趴。那這樣的東西就會變成大家會去搶購它,因為我放在銀行他媽才賺 2 趴,你這個有 10 趴而且又很穩定,那我就去買。可能會買到怎麼樣?買到他殖利率變成三、四趴,因為銀行還是最最最最最穩的,所以不可能貼近銀行。如果今天已經跟銀行的利率是一樣,你就存銀行就好了。所以它可能會收斂到比方說是五趴,它的殖利率從 10 趴被收斂到五趴,那這代表什麼意思?代表股價就是可以翻一倍。所以這就是在低利環境之下,資產翻倍的一個秘密,大概是這樣子。我們順便在這邊跟大家解釋一下。

好,那我們回到我們剛剛的殖利率話題。就是說當他今天配息給你,你看到殖利率很高的時候,第一個你要思考的是,這會不會就是一樣,一次性行情,他只有今年可以配這樣子給你,那在明年就沒有辦法配了?所以觀察殖利率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先注意他過往配息穩不穩定。如果說過往配息是不穩定,然後今年特別高,這個很多都是坑,很多人會踩到這樣子的坑。他就是有點像是陷阱,告訴你說這邊有很香甜的蛋糕,這個蛋糕是一個餌,殖利率是一個餌,那你進去買的時候,最後你就賠掉你的本。這個是你要去非常小心的。

那殖利率,雖然我跟大家講說是左手配右手,我其實我不太在意,但是就回到大家提到的,這跟定價是有關係的。當然定價也不一定完全是用殖利率,比方說像美股這邊,他們因為很少在配息,就算有配也配很少,所以你可能會把他未來的資本利得也算進去,當成是他的報酬率,然後來跟美債的殖利率做一個比較,類似這樣子。就是說有沒有配出來其實並不是特別重要,這些法人、這些機構還是會去做一些計算。

但當然在台灣這邊,其實台灣人非常喜歡這種所謂的小確幸,就是我真的有拿到錢我就覺得很開心。不過你拿到這個錢要記得,你拿到任何的股息,理論上你並不是要拿出來花掉,除非你年紀已經老了,你是退休了,你去買一些高股息的標的,那可能也沒有絕對的對錯,你選擇把這個配息配出來拿來當生活費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如果你是年輕人的話,配息配出來其實你不應該把它花掉,你要把它再投入進去,就是配息要再一次丟進去。那在美國這邊就叫做 DRIP,就是 Dividend Reinvestment,你的股利你要再一次的把它丟回去。因為你要把它丟回去,它才能滾出一個更強大的複利效果。

那如果聽到這邊,應該注意到一個現象了吧?就是如果是按照我的說法的話,那你應該把你的股息給再一次的投入進去,所以就會變成說,其實有沒有拿出來根本就是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殖利率這件事情,你應該要先有一個認知,它是一個從左邊口袋配到右邊口袋,實際上對整的公司總價值是沒有任何影響的。那一家公司到底會不會有那麼大的填息、會不會可以繼續成長,還是跟它的公司的成長性有關,跟它的配多少錢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的。

那如果說你已經知道這一點,那你還決定要去買有殖利率的東西,OK。但是我之前跟大家提醒,就說無論你做任何的買賣跟操作,不管你使用任何的工具,或是選擇任何的標的,你都應該要先知道玩法是什麼。因為如果你不知道,可能你就是被宰的。如果說你不知道要把比方說像是元大高股息跟元大的 0050 ETF 拉出來做一個比較,你要去算一下說,假設我賺了股息賺了這幾年,我有沒有好過我直接乾脆賺資本利得。如果你發現根本就是沒有意義的,那你選擇去走一條我覺得是比較正確的路,那這樣可能就是一個好事。但是如果你是做完比較之後,你還是覺得「沒有沒有,我就是喜歡配息,資本利得低沒差,我相信這些選股人員的能力,他們可以持續為我帶來很棒的配息」,我也不喜歡這種比方說市值型的 ETF,裡面有一些過於龐大的公司壓在裡面。如果說你是已經了解全盤的,那你還去做這樣的選擇,那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所以在這邊分享給大家,就是你要特別去注意那些明明就只有賺五毛,可是配一塊給你的,他配的錢比他的 EPS 還要高的,這些公司可能都是你要小心的標的。特別是很多現在真的是搭配記者在那邊放新聞,那有些可能會因為這樣子受傷,你以為可以賺到這個利,但是人家要你的本,這就是大家要去小心的。

好,OK,那我們直接進入下一個話題,來跟大家聊一下鴻海集團跟 MIH,MIH 電動車聯盟、MIH 協議、MIH 架構、MIH 會員,他們到底是在幹什麼。

我覺得這是一個蠻重大的事情,雖然現在很多人在唱衰鴻海,說「鴻海不可能做出電動車啦」,然後開始批評這類的。但我個人是覺得,這批評都先省下來,我們就坐著看。畢竟是我們台灣人在做一件事情,你知道我們之前在做手機代工,搞到一大堆變「毛三到四」,鴻海可能就是「毛五到六」。這個毛利很低,賺不到什麼錢,我們主要是靠蘋果吃飯,但蘋果他們對供應鏈其實也是不客氣,直接去宰殺你供應鏈,把你的毛利壓很低。宰完三星之後,就跑去宰 LG,LG 也是台灣的供應鏈,所以 Tim Cook 真的是很厲害的供應鏈管理大師。那毛利低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整個手機已經進入一個成熟的產業,成熟之後的競爭就會變成削價競爭,因為每個人可能都可以做出差不多良率的東西。

所以從手機這邊,開始去往別的路線走是正確的。我也在多次的節目跟大家提到說,我覺得台股接下來的大行情就是電動車,而且電動車可以玩很久,它可能是未來五到七年之內的重點。關於電動車的線材、感光元件、感測元件、晶片、晶圓代工,或是所有電動車會用到的二極體,這些東西都會是台股接下來幾年的重點。因為手機我個人看它是走到一個相對的盡頭,不是說大家不用手機,還是會用,但是這個成長性已經很低了。所以會往下一條路去走。

我覺得鴻海集團,除了郭台銘之前就有講過之外,後來他交接給劉揚偉,劉董之後也提到,他們是三條路:一個就是電動車,再來就是機器人,再來就是智慧醫療。這三條路聽起來都很漂亮,很合理,沒錯,但是我們要看說你實際上做了什麼,實際上做了什麼是比較重要的。當然很多人唱衰鴻海,也是因為比方說他就單純不喜歡鴻海,因為鴻海在外面可能有些八卦,或者說郭台銘本人,我覺得他不應該去碰選舉。不只在台灣,在各地碰選舉就這樣,你祖宗十八代都會被挖出來,你之前曾經在哪裡他媽拉過一坨屎,全部都會被抓出來,大家都會知道,然後就開始攻擊你。你知道投票這種事有趣的就是,大概都會有接近一半的人不喜歡你,就是對方陣營的,所以他們就會開始幹你。所以變成你一瞬間多了一大堆敵人的感覺,即便你已經幹到像台灣首富,台灣首富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我個人看還是被臭幹,都會把他罵得跟狗一樣。

這呼應到我們某一集開頭講的,就是說你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你,就一定會有人幹你,所以你就是持續做你覺得是對的事情就好。雖然我覺得去選舉真的是很傻,在商界可能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不是說你一定要賺錢,你也可以透過在商界的力量,用錢的力量,去讓這些立法委員跟議員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那可能比你自己進去選,然後搞到灰頭土臉來得好。這題外話,當然有些人可能不喜歡郭台銘之類的,也不喜歡鴻海,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再唱衰這樣的東西。

因為這會讓人家想到說,你知道前幾年講說台灣的國球是什麼?台灣的國球是贏球,不是什麼棒球、也不是籃球,那更不是什麼電競。就是我們台灣人,只有在贏球的時候,在這種光鮮亮麗的時候,才會變成某某元年,電競元年、籃球元年、棒球元年。也只有在你們有得獎的時候,這個政客會來幫你剪綵、幫你頒獎,給你一些贊助,然後媒體會開始報導你。可是你當你還在耕耘的時候,就是無人問,十年寒窗無人問。那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你不要等到每個東西都是,你要看到他爬起來的時候才說「這個是護國神山」,這其實是不健康的。我們面對失敗其實有時候是太苛刻了,像馬斯克射火箭爆炸,台灣這邊就有人開始笑,可是我覺得這笑的人就很智障,他如果不爆炸,他就不會有未來,他就不會有更多的數據讓他更好,所以失敗本來就是很正常的。

那今天,鴻海集團推出這個 MIH,我覺得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先放下批評,你不一定要喜歡他,你不一定要投資他,可是先放下批評。因為我們一樣是台灣人,自己在做這樣的事情,我們就不要當自己人的阻力。

我們來講一下這個 MIH 在幹嘛。今天鴻海組了一個聯盟,這個聯盟他們希望成為所謂的「電動車界的 Android」。那電動車界的 iOS/iPhone 是誰?當然就是特斯拉,因為特斯拉就是最閃耀的一顆星。自從我自己成為特斯拉車主之後,我覺得那個真的像人家講的,信仰會加成,真的是很厲害的一台車。不過當然最近 ARK 他們又發了一個新的特斯拉報告,我們改天再跟大家聊一下,那個報告我覺得有一點太浮誇了,跟我認知的不太一樣。比方說是這個 Robotaxi 的車主出租率可能會很高之類的,但是就我自己的觀察,買特斯拉的,不管是台灣或是美國人,論壇看一下,大家都超愛車,會讓你的車子自動跑出去載客、賺這一點微薄的錢?我想很多人不會。所以有些東西可能被高估了,你自己身為車主可能就會知道。這個 ARK 的報告我們改天再聊,今天繼續聊這個 MIH。

反正總之特斯拉,我們可能就會把它當成是電動車界的 iPhone、電動車界的 iOS。那電動車界的 Android 是誰?大家都要搶這個位置。當然,我覺得一個很有潛力的競爭者就是福斯集團,Volkswagen。福斯集團它其實幅員非常廣大,你知道很多人聽到福斯集團,可能就想到 VW,就那一台 Golf。福斯集團其實是超幹大的,它旗下還有什麼超跑,像是 Bugatti、Lamborghini 都是他們家的,Audi 也是他們家的,或是 Skoda,像很多人會買的所謂的歐洲平價小車,也是他們家的。它幅員超級廣大,有的品牌非常多。不過它最近推出的這台 ID.4 電動車,在網路的評測上很多人就吐槽,特別是那些有開過特斯拉的,就覺得這台車很爛。但你身為一個傳統車廠,你的造車工藝絕對是比特斯拉好,至少不會有什麼太明顯的公差問題。但是在軟硬結合,或者說在充電站的規劃設計上,就非常的爛。

所以從這件事情你也知道,像很多人會去批評特斯拉,說「特斯拉就是一個賣夢仔,根本沒有什麼三小的,傳統車廠如果真的要做,可以直接把你輾過去」。結果你就發現,你看那個福斯,公司這麼大一間,但是你看你做出來的東西還是可能會很落賽。就是你不要去低估市場上這些剛出來的,在做這種破壞式創新的公司。他們不是笨蛋,因為你看福斯做這 ID.4 落賽,那你就大概知道。不過當然我相信,他們因為公司的幅員廣大,不管是高階品牌到平價品牌都有,人又多,所以他們要幹出自己的系統,我個人覺得並不是一個天方夜譚,他們確實是有可能做出來。所以福斯集團有可能就會是電動車界的 Android。

那鴻海也想要搶電動車界的 Android。我覺得或許世界上不一定會只有兩條線,現在手機就是只有 iOS 跟 Android,但是未來可能會有第三條線,或許鴻海真的會做到很大,那都是有機會的。

那它 MIH 聯盟,就集合了很多的廠商,本來幾十家,後來到幾百家,到最近已經破千家了。這些廠商包含做硬體的、做軟體的,做軟體的比方說像 Microsoft、AWS 也加入。國際的公司,在賺國際財的公司,或是直接是海外的公司,大概有三成,那七成可能都是台灣的公司、台灣的供應鏈。這些公司,我發現說有些是做車燈的,像帝寶跟堤維西;比方說做高速線材的;或是說做整個車殼,像鴻準,他們都是有加入這個聯盟。他們加入聯盟的目的,就是他們要合作,幹出公版的車子。

這公版的車子並不是只有一台車,他不是只會做一個車架,他會做好幾種,有點像是客製化幫你做白牌的車子。什麼叫白牌?白牌就是 no brand,沒有品牌。以前中國這邊有紅過那種白牌手機,就是一台雜牌的手機,但是裡面的晶片,比方說你可以選聯發科的晶片,那你的記憶體要多少、容量要多少,都可以自己選,組一組就變成手機給你,使用 Android 的系統。

那我覺得鴻海的 MIH 電動車,就有一點像是要這樣子玩。包含說軸距的大小,你可以去選擇;車子裡面的電池,你要用到 93 或是到 116 度,也是可以自己選擇;還是你要前驅、後驅,或是你要全輪驅動,他都可以幫你做到。那車子的大小,你要做 SUV、還是你要做 MPV、還是你要做一些商用的車,他都可以幫你做。

那很多人會講說,鴻海到底做不做得出來?我個人覺得是做得出來。你說他今天要做軟硬結合,他要做軟體,軟體部分我會很懷疑。你知道台灣人做出來的軟體,很多時候我就覺得很蠢,就是他可能會很不好操作,或是介面很差,或是會 lag 之類的,我的記憶印象之下是這樣。當然我希望他們可以做出很酷的東西,但是硬體是沒有問題的。鴻海真的是他媽什麼死人骨頭都做得出來,他們的廠在之前缺口罩的時候,就直接拉一個產線就做口罩,他真的是所有東西都幹得出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廠之一,我覺得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當然他有做一些布局,比方說他有跟裕隆合作出資,有跟 Fiat Chrysler 簽約,然後他們做一個備忘錄說要去造車,那同時也接到 Fisker 的單,就是美國一個新創電動車。我個人是認為,車子是一定做得出來,但是好跟壞,那可是後來要看。我相信一開始一定會有一點落賽,如果一開始就完美登場,這不太符合我認知的台灣人。所以他應該會做出來一個一開始是蠻落賽的東西,但是長期來看我覺得是 OK 的,他的工藝應該是有辦法趕上的,就至少不會輸這些傳統車廠輸了超級大一截,是有這個希望跟機會的。

那他做出的這個底盤,把底盤做出來、電池做出來,輪軸什麼全部都做出來給你之後,他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任何一個想要做電動車的新創或公司,你可以直接把你的車殼套上去,你的設計套上去,就變成你的車了。這就像是晶圓代工的模式,當初張忠謀提出晶圓代工的時候也是一個很先進的觀念,因為當初最早都是 IDM,就是他們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自己封裝,全部都自己幹。那張忠謀做出一個晶圓代工,就變成你們把單下給我,我就專注在製造這方面。

那我覺得鴻海在做的事情就有一點像是這樣子,所以我不會想要去唱衰他或什麼,其實市場也反映給你看了,市場是買單的,法人上修目標價,把 P/E ratio 上調,這些都是已經看到的現象。所以我個人是還蠻期待之後他們的發展會怎麼樣。當然第一步就先看他幫 Fisker 代工的車會做得怎麼樣。那如果說真的有辦法做出很屌的公版,那未來在電動車的幾十年之後的真正普及,Level 4、Level 5 的自駕,我覺得會很酷。

對面跟大家說明一下,什麼是電動車的 Level。簡單講可以拿 Level 3 當一個分水嶺,Level 3 以下,Level 1、Level 2 就是那種你還是要自己開車,但車子在輔助你,比方說控速系統,或是讓你不會在車道之間偏離的系統,差不多就是這樣子。那四跟五以上就是變成車子在開,你只是在監控車子而已,就是車子已經有一個可以自己操作的能力了。你就想像一下,如果等到車子已經可以自己操作,我們的 input 系統,也就是方向盤或是油門,其實就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會有點像是《Cyberpunk 2077》遊戲裡面演給你看的,車子就變成一個車廂而已。或是像阿湯哥演的《關鍵報告》裡面那個車子,它就是一個車廂而已,因為你根本已經不用自己去開了。那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其實鴻海這個模式好像就是你看到未來的樣子了,因為我們已經不太需要做重複的東西了,我就是大量的生產就對了。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劉揚偉是想說毛利可以拉到 10~12%,反正他的任務就是賺代工的錢,他幫大家做一個整合。當然在整合的分配上,我相信未來會有挑戰,比方說像車燈廠這麼多個、線材廠這麼多個,那今天一個單進來是誰要去拿、誰要分,是要有誰去調整調配?不過當然鴻海他管過這麼多的供應鏈跟他的下游供應商,百萬員工,管理上可能未必是個問題,他們會成立一個自己的章程來管理,那我們就靜待後續會怎麼發展。

當然如果你現在選擇要去追股價,自己要知道,這種早期投入的,特別是這種還在炒消息、還在本夢比的狀況之下,那個股價反應可能會非常劇烈。你今天看到他漲很多,搞不好明天就倒回來,後天又再噴上去。它會是一個波動比較大的,很正常,就像是一些創投他們進去買一家公司的時候,這個公司也是完全沒有獲利,只有一個夢,但是有些人選擇在這時候介入。你要比較保守一點,你可以等到鴻海做出第一台車的時候,這時候再選擇去介入。那你要最保守的,可以等到鴻海的車隊都完全做出來了,開出來的營收獲利是漂亮的再介入。當然你後面進來越安全,可是你可以期待的獲利也越小。

也不代表說你一定要買鴻海,因為要記得他是組了一個 MIH 聯盟,所以聯盟裡面的會員,假設說裡面有個會員特別的顯眼,可能是做線材的、可能是做軟體的,那在他的這個會員裡面,它接單量非常的大,很多人都要指名要它的東西,那這樣子的這家公司可能就是一個最大的受惠者。我覺得不一定是鴻海,因為鴻海就是賺代工的,重點是鴻海像是一個……講老鴇好像不太好,但是我就只想到老鴇這個詞,它是一個老鴇,你今天恩客進來,我就分帥哥美女給你,你要什麼樣的規格我幫你做出來。那鴻海旗下最容易被點到的那個,搞不好就是一個很棒的投資標的,假設說這個 MIH 模式可以玩起來的話。大概這樣子,那我們這一集節目就先跟大家聊這邊,我們接下來就看一下 QA。

***

我們來回答一下大家的問題。

**第一位,迷上聽主委罵髒話的股市新手說:「恆生科技股 ETF,提到 KWEB and CQQQ,參與港股的 IPO 狂潮,如果使用 Interactive Brokers 直接買港股的 30324,是否是好選擇?有哪些要注意的嗎?謝謝。」**

對,港股他們其實自己本身就有 ETF 是在追他們的恆生科技指數,那幾個 ETF 我記得有四、五個吧,很簡單,因為他們追的東西是一樣的,所以你直接去比較他們的費用孰高孰低,那追蹤的效果孰優孰劣,馬上就可以有一個答案了。

**下面為這個謝孟恭我愛你就就就就就就就就就就就就就就就:**

**「1. 想問主委 VEA、VWO 適合長期投資嗎?**

**2. 期待主委團隊開發出台灣最矮的看盤軟體。**

**3. 祝主委全家幸福快樂,謝孟恭我愛你!」**

OK,這個愛意是整個充滿的,非常感謝這位熱情的朋友。那 VEA 跟 VWO 是不是適合長期投資的東西?其實是可以啦。VEA 是已開發市場的 ETF,它是 Vanguard 下面的一個 ETF。那 VWO 是新興市場的 ETF。所以如果說你看好已開發市場,以及看好新興市場的話,你就可以選擇這兩個標的。那這兩個也是那種資產配置派很喜歡的標的之一啦,所以來做長期投資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你要先看好這個市場,如果你看好那就可以這樣做。

那第二個說「期待主委團隊開發出台灣最矮的看盤軟體」,其實我錄節目就一個人,沒有團隊,我到現在也沒有什麼經紀人三小的。但我確實之前有想過要做一個看盤軟體,那時候想說可能大概花個兩千萬吧,所以就有找個工程師大家來研究一下,要怎麼樣可以幹出一個很矮的看盤軟體。後來就放棄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後來看到富途牛牛會出現,我覺得富途牛牛最後面橫掃市場,就是富途牛牛應該發展到像是美國、台灣的使用者,當然中港就不用講,一定最後面很多都會屈服於它,因為真的太厲害了。那它的出現也會讓更多券商會更有競爭力,因為你看到這麼強的介面,我相信之後你一定會看到台灣或是美國的券商,也開始去抄富途牛牛的介面,我相信一定會,所以是一個正向的競爭。那對我來說,我覺得已經看到這麼強的東西了,所以就知道自己不是對手,所以我不會想要去做什麼看盤的軟體或三小。但我確實又想過說,可以去投資做個股市相關內容媒體,那如果說話也有譜再跟大家分享。

**下面會有 Red Circle 紅園,他說:「嗨的報報,我股市新手,我就問你為什麼股票就還沒有上市,還在申購的階段,老早就有價格的變化了?然後申購的價格又低於現價,到底是怎麼樣?感謝回答啦。」**

我跟你講,這些新發行的股票,因為他們要有話題,他們要讓大家進來玩,所以那個認購價格都會比股價還要來得低,不管是興櫃價格或是已經上市櫃的價格,會來得低。這之間的溢價就是你可以去賺錢的地方,所以其實申購股票,我直接講白一點,我覺得申購有點像在買樂透。特別是你打算進去申購,然後第一天你就把它出掉,這就是在買樂透。我不是說它是一個不好的狀況,因為用過往的數據來看,基本上你去抽股票只要抽得到,申購得到的,基本上都會賺,賺的機率是比賠的機率來得高,而且高了不少。這有點像 IPO 一樣,你知道很多人在 IPO 第一天會去搶,你要知道這個波動風險是很大的,而且可能跟基本面是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所以如果你是股市的菜雞,又要去玩申購的話,那好好地想一下。當然你偶爾去小賭怡情是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長期來說一直去做申購是一個好的事情嗎?我個人覺得不是。投資還是要回歸基本面,回歸一家公司到底好不好,是因為它好才投資它,而不是你想去賭它會漲還是會跌,那可能是一個不那麼好的事情。

**好像因為這個 Meaning Heist 吹吹,五星吹吹:「請問癌大怎麼看台灣的營建股?」**

沒有太大的問題,營建股就是長期穩定,在台灣蓋房子是一個好生意,所以很多的營建股基本上就像我們前面聊到的,你會去追蹤它都是看它的配息,所以很多在配息的前後會有拉抬的現象,大概這樣子。那營建的輪動跟一般股票有點不太一樣,所以這是你要注意的。

**下面一位開,他說:「主委你好,五星吹吹,請合一幫你吹。」**

合一?合一吹,我才不要了。下面一位。

**Low Hust,他說:「留兩次沒中,那可以留三次嗎?」這個留言很長,他說竹科工程師單身狗前來報到,五星吹房子基本,開車最佳的背景音樂,然後後面在那邊吹。我們直接念下面,因為他留言很長:「小弟有關於房市的問題要問癌大,不確定癌大是否了解新竹竹北的房市,目前飆漲非常驚人,我知道,短短一年就可以從一坪三十幾萬漲到四十幾萬。預售屋開賣即完銷,好一點的開賣兩個小時就完銷,更誇張的是還沒開賣就完銷。中古屋二手市場只有滿滿的買家,沒有賣家,很多物件根本來不及放到 591、信義房屋等網站就已經賣出。要看好的中古屋還得抽籤排隊。當然不是完全是炒作,因為新竹大量的工作機會,本來就累積了大量的買家,但是這種極端的房市應該是大量炒房客造成的結果。小弟想問的是,雖然已知房市不太會崩盤(至少政府會盡力維持),但照股票邏輯,世界上應該沒有不會修正的價格,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如果有,那不就應該信貸押身家之類的?現在新竹房市已經走到極端的高點,每個賣家都預期房市會繼續漲下去,所以現在不太願意賣出。雖然小弟有頭期資金,但是目前市場上可以買到物件都是比較差的,所以完全買不下去。是否應該等待房市修正(唯一能預測的就是 Fed 升息),但又很怕房市真的不會修正,直接高歌離席。還請癌大賜教,萬分感謝。」**

你遇到的跟我遇到的一樣,其實我們林口的房價也在漲。特別是那種,我跟你講,因為現在建商都知道,大多數有需求的是那種二十幾、三十歲的,可能靠爸媽,那這種小家庭,有些甚至不生或只生一個,所以就是那種小平數的,可能權狀四、五十坪這種,超好賣的。在我們這邊也是這樣子,像比方說我自己看那種比較大坪數破百的,可能一坪是二十五到二十八,但是五十坪的就會變成三十五,一坪就貴了十萬上去,因為需求很多。

那你講的現象,其實在我們林口這邊,或是說我最近去看台中,台中也是有一樣的現象,就是所謂的紅單炒作。預售屋它就直接先去裡面搶這個紅單,那馬上轉手可以再賺一手。不過現在政府就開始去介入這樣的事情,所以它會抑制掉一部分的投資客,外加現在這個房地合一稅,以及政府在接下來可能會有更多對於房價的出手,我相信應該是可以看到,因為目前是已經有看到逐步進行中了。所以會抑制掉一些這種炒作的歪風,但是我個人覺得對於整個市場的供需不會有那種很致命性的影響。我之前有一集有跟大家聊到這個紅單的事情,我就說了不起,你可以看到一、兩成的修正,應該就很阿彌陀佛了。

特別是有工作機會的地方,如果你今天說一個沒有工作機會的地方,對,確實是像你講的,炒作的下場最後面可能就是來個崩跌。但是在真正有需求的地方,而且這需求很多是歷久不衰的,就是一直有人要進來買。像比方說台北市,你希望台北市可以跌到哪?我跟你講台北市不太可能跌了,一堆人要、一堆人想住進去台北市,那我問你台北市要怎麼跌?很多時候就是回歸到最單純的供需。

那你說到底要不要買下去?其實我自己也在思考這件事情。每個要賣我的屋主,真的是每個,我下了好幾個斡旋了,開價都開實價登錄最高點,不是相對高點,是最高點,三年來最高點,每個都要賣我最高點。那你說等待 Fed 升息會不會有幫助?可能會。但是你會發現其實在台灣很多他們也不是在炒房,就有些人不知道怎麼理財,怎麼辦?就買房子。其實到現在都還看到一些,像我前幾天看到一個創業蠻成功的老闆,那個老闆他在臉書寫文章就寫到,他給年輕人的建議就是「你賺到錢就去買一些房子」。很多人都觀念就這樣,我賺到錢我就買房子。那可能他也不是有什麼超級大的貸款壓力,因為對他來說「我就有錢,這錢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也不知道怎麼買股票,我就全部拿去買房子」。那在台灣這樣現象是很明顯,就是很多人會把房子當成一個避風港,我就要買一個房子。你問街坊鄰居,隨便找人家問,你可以買房子你會不會買?會。他不想買的是為什麼?就是我錢不夠。大家都喜歡買房子,那房價怎麼跌?

所以這個你自己思考看看,我跟你分享我的看法。我看法就是,我沒有辦法接受你要讓我買實價登錄最高點,即便那房子我很想要、預算也夠,你真的要最高點賣我其實我也可以接,但是我就是不願意,我不想被人家嘲笑,說「你看這個低能兒,買那樣的價錢是三年來最高點」,我不願意。所以我的做法就是,我請仲介就是,我看好的物件,我就是在那邊等低接。因為有時候你會發現,那一整年還是會有幾個比較急著要拋售的,那他們急著要拋售,可能就會有一個比較甜的價格出來。那如果接到就有,沒有接到,沒有機會我就繼續租房子。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蠻明確的,那我也沒有很急。

不過如果你今天是要找那種所謂的權狀可能五、六十坪上下或以下的,我真的覺得很難跌,我真的覺得非常非常的難跌。因為這種低總價,然後中小坪數的東西,小二房、小三房的東西,真的非常非常多人要買。那我只能說你自己去思考看看,這筆錢有沒有那麼更好的運用?如果說沒有的話,你就懶趴捏著拿去買也不是什麼錯。但如果有更好的運用,其實你要去思考一件事情,就像我之前某幾集跟大家分享到的,一個也是在做投資的朋友,而且是很厲害、非常有錢的朋友,他也寫這樣的東西,他說,你知道很多人在追求買房嗎?感覺是圓了一個夢,但是你買下去,搞不好毀了兩個人的夢。因為你跟你老婆從此以後就只能認真工作,因為你拿去繳這個房貸,你也不可以再像以前這樣瀟灑轉身、高歌離席、離職。所以這個你要去想一下,我大概跟你分享一下。

**好,下面為了小麻雀,他說:「五星奉上。雖然很早就有看到癌大節目,但直到今年初在朋友推薦下的開始收聽。一聽之下,真的是驚為天人、相見恨晚。非常感謝癌大分享,不僅在投資上有所學習,在日常待人處事上也受到很多啟發。那這禮拜剛好是那位朋友的生日,可以請癌大為我這位朋友阿里線上生日的祝福嗎?再次感謝癌大!」**

這個阿里生日快樂。不是,你的朋友是她嗎?英雄聯盟,那是阿璃嗎?如果是的話,幹可憐啊。

**下面為這個孤單旋轉木馬,他說:「五星無腦吹,期待主委帶著小主委一起反社會。請問主委對最近台股 KY 股出問題有什麼看法?」**

不是,不要再講我反社會。最後面,他媽的,那時候講我反社會,後來我們丟一個那個心理測驗,我們群組的醫生丟心理測驗說這可以玩看看,結果他媽一堆人比我更反社會。所以我們這邊是同溫層,大家都一樣。那我算是輕症,一堆重症的。

然後他說台股 KY 股出問題有什麼看法。其實 KY 股問題一直以來就是,因為他是在海外的公司,所以很多人就說這查帳不易。那我個人是覺得,對,就是 KY 股它踩雷的機率真的是相對高一點,但是還是有很多很厲害的 KY 股。特別是我們台股很多千金俱樂部,就是一千塊以上,或是一千塊附近,有很多厲害的 KY 股,像是信驊 KY、譜瑞 KY。所以我個人是覺得,怎麼講,你當然你會怕,你就可以選擇不要丟這樣的東西。但是就算他不是 KY 股,他是在台灣註冊上市上櫃的公司,他也可以造假。有一大堆這樣的公司也是這樣造假。所以重點還是說,你要投自己熟悉跟你了解的東西。如果說你是完全不了解,你也不是業內,他的商品你又是在路上完全看不到的,然後他又是一個 KY 股,那當然對你來說,這個曝險的空間就會大非常地多。

**好,那最後這個邵聖,他說:「我先好評,希望主委小孩、老婆、全家都身體健康。」**

好,感謝,我就是每次看到這種超暖的留言就覺得,這世界上充滿溫馨。

好啦,那這集我們先到這邊,就這樣,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