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28:大撒幣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花旗現金回饋 PLUS 鈦金卡贊助。

花旗的現金回饋 PLUS 鈦金卡來回饋大家了,不限新戶、全通路 2% 現金回饋,不需要登錄,日常用到的地方都 2% 回饋,連繳保費也是 2% 回饋,一路到今年底為止。此外,好評加碼,像是 Apple Pay、LINE Pay、街口、拍錢包等 11 大通路行動支付 10% 回饋。此外還新增悠遊付的支付方式,也是有回饋。而且新戶在 4 到 5 月辦卡,再提供繳稅上限 3,000 塊的回饋。這邊我講回饋講到自己都快打結,回饋都看起來不像是回饋了。

講到繳稅就要告訴大家,我們特別探聽到的一個福利,搶先分享。如果說你辦的是這張現金回饋 PLUS 鈦金卡,五、六月消費滿 1,000 塊就有 3 期 0 利率,而且用這張卡繳稅再另外用行動支付消費,最高可以回饋到 4,000 塊,算是放一波福利給大家。那老用戶也不用擔心,用這張卡繳稅還是有福利,享 0.5% 的繳稅回饋,再搭配 2% 的消費回饋,加起來最高可以回饋到 2,200 塊,反正超多回饋的。

除了以上的福利之外,還有大家都知道的全台威秀購票平日六折、假日八八折,很多知名餐廳、飯店優惠,以及加油最優的 14% 回饋。總之,這張可以到處拿來刷一波的卡,如果你是常常煩惱說到底要辦哪張卡,或是說手拿一堆只能在特定場合用的卡,非常麻煩,花旗現金回饋 PLUS 鈦金卡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卡在手,到處可以走。不管你是跟家人、配偶,還是說輸贏一波,吃飯、看電影、繳稅還是逛全聯,你都可以直接 carry 大家。那相關連結跟詳細資訊,我就放在下面的資訊欄,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參考看看。

(謹慎理財,信用至上。信用利率 6.88%~15%,其他費用請上花旗官網查詢。)

好,那我前幾天出車禍,在小巨蛋前面,開車開得好好的,三線道,我開在正中間等紅綠燈,突然一台計程車決定突發奇想、創意,就非常有想法,他決定要從路邊倒車往車道中間走,也就是他跨越了一個車道跑過來撞我。撞了之後,當然就大家下車了。其實這次下車,我知道蠻多人就期待說我們會去態度矯正別人,行車記錄器有沒有拍到我把那個運將痛打一頓。其實剛好在前幾天,我就跟我老婆講說我要改進我的個性,就是那種動不動就想跟他輸贏的個性。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想到,如果小朋友看到我這樣,那一定是不好的影響。

好,雖然我一直覺得態度矯正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這是一個你身為人,在這個社會上走跳,你該有的一個職責。為什麼?因為我們台灣剛發生一個死傷的悲劇,那個工程車掉到軌道上,導致火車出軌。希望我們聽眾的家人跟親人沒有在這班火車上,那就算有,我祝你們一切平安、一切順利。那如果說有發生不好的事情,希望你們可以趕快走出來。這是一個很慘的悲劇,我必須得講,社會上有很多種他媽很奇葩的人,他就是不按規矩做事,他就是要做很奇怪的事情。為什麼你要倒車到車道上面去?你為什麼車子不能停在那,你就是要停在那?為什麼你就要佔這種小便宜?比方說車子平常在路上併排,這種路上併排的事情,我們很常見到,你回家的路上就會看到那個車輛就在那邊併排。OK,那只是還沒出事而已,如果今天有一個載滿小朋友的遊覽車,他閃避不及還怎樣撞到你,那怎麼辦?最後面就是有那樣慘的悲劇,有人死掉,大家才會去注意這樣的事情。我會覺得這種很可憐,就是有人會一直去做這種很奇怪的事情。

不要說像計程車,我很常都想要去矯正計程車,因為我走在路上,我走斑馬線,你就這樣硬切過來,就是要不讓我過,你快這樣有快多少?你轉過去,你還是在下個紅綠燈等。就是有這種很奇怪的,所以我之前才會一直覺得,態度矯正是人生的職責,我要幫助這個世界變成更好的地方。但是後來想想,為了小朋友的胎教,為了家裡的小朋友長大之後,我不喜歡看到他好像每天都脾氣火爆這樣子,所以我就改掉這樣的事情。改掉之後,當然我就期待會有好事發生,結果那一天被撞,下車後那個運將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有跟我講,他就站在那邊打他的手機。我在那邊好端端的被他撞,然後下來先等警察等半小時,然後再等交通隊再等半小時,一個多小時,他一句對不起也都沒講。

所以我就覺得,你看我平常矯正你們是正確的。雖然有些人跟我說這搞不好是個案,我真的要講說,對,我沒有辦法用數據去告訴你說,職業駕駛到底他媽有多少是雷包,但是至少,我相信就以用路人的共同經驗,就是你很常遇到他媽雷包的職業駕駛。你職業駕駛應該是要用更高的標準,因為你是要載人的,所以你不可以害人,所以你應該要更小心,你的態度應該是要更好的。可是,我們的職業駕駛,我覺得大家有目共睹,真的覺得很淒涼、很悲哀。

至於車子去修,人家講說你會覺得難過什麼?我是覺得還好,因為其實車子我從頭到尾都一直把它當成一個代步工具,所以對它沒有什麼太多的情感。當然就是被弄到就覺得很麻煩,真的很麻煩,因為要開去修。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因為全球的晶片缺貨,我相信是這個理由,反正總之我那個後照鏡要換掉,可是後照鏡沒有料,料可能要等五月,那五月也不一定會有。所以我就想說跟鈑金那些就等到有料之後再一起修,所以最快要一個半月,那最慢不知道會拖什麼時候。總之就是現在車子的東西也在缺,所以整個就變麻煩,你明明就不用去跑這一趟,可是現在就要去跑這一趟。當然一切是有保險處理,錢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問題就在於說還是很麻煩。

這邊跟大家預告一件事情,在 4 月 6 號的晚上 8 點,我會去蝦皮那邊做一個直播,要去介紹一下我的新書,叫做《灰階思考》。這本書大概花了我幾個月時間把它寫完,就很快,沒有花了很多時間,其實 demo 弄一弄就把它弄完了。我做事情就這樣,都超快的,不會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或做什麼的。但是他們(出版社)看的時候覺得是不錯的書,他們對於這個非常樂觀,那通路這邊聽說下了很多本,聽說是可能近年來下很多本的之一。反正就是他們覺得很樂觀,所以就一次拉了很多。我很悲觀,我講說,幹這東西他媽誰會看。

其實對我自己來講,當我看過我書單裡面這麼多大師、這麼多厲害的人的書之後,我自己會知道自己有多渺小。他們找我出書的時候,其實我是在很懷疑這件事情,想說真的要這樣做?但某種程度來講,像是解成就,就覺得說好像出一本書也蠻過癮的,所以就想說那我要來做這件事情。

這本書,因為我自己知道我介紹的書單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大師,他們有幾十年的經驗,甚至單純用年齡來講,他們七、八十歲看見過多少事情。所以有些人是用心理的方法去剖析,有些人是用人生歷程的方式,有些人是用金融工具跟你介紹,那有些人跟你說理。我覺得大家都有他們很厲害的地方,那我該怎麼樣才可以在這之中,我沒有要跟他們競爭,可是我可以做出一個東西是也會讓大家收穫很多?於是我想一想,就覺得應該還是要以像《股癌》節目這樣的方式。

很多人說《股癌》節目為什麼不講深一點,為什麼不講一些實際上操作的東西?我會,我在 Telegram 群裡面就會跟大家講我怎麼買賣的,有些什麼金融工具、一些衍生品我會怎麼做,那個可能不太適合在節目講。因為節目畢竟對的是大多數人,老實講我們都聽眾大概只有兩成左右有在做股票,其他人就聽身體健康的,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身體健康的,或是他們聽折扣碼買東西的,他們對股票也沒有到很深的認識。所以其實我的面向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偏向對大眾。你要很深的,你可以在我們的社群裡面去互動,那裡面有很多很厲害的人會跟你講這種很深的東西。一般很深的東西是沒有辦法打到大家的。

於是我就想說書應該走一樣的面向,我就寫一本我覺得是比較偏向於,說如果你今天是一個金融小白,或是說你一個朋友他突然告訴你說他要進去市場裡面大殺四方,他覺得看這個股票賺錢太容易了,今天就要全職交易或什麼的,那或許你就可以來看一下這本書。就是當成是一個,他可以從投資的本質先告訴你,首先你要有什麼樣的條件,再來就是你有什麼樣的選擇。我不會告訴你說哪一條路是正確的,就像節目一樣,我很常跟大家說我們不要聞人相輕,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真的是每個東西都有人可以賺錢,也真的是每個方法都有人可以使用,只是你適不適合而已。

我覺得我這本書會介紹的就是幫助大家去從這個黑跟白之間,黑跟白是一個絕對的準則,基本上就是一派,不可被質疑的,但是我們可以找到中間的灰,灰有很多個顏色,有不同的灰階,所以才這樣去思考。我覺得這本書可以幫助大家去找到自己的方向,算是一本入門的書。所以擺在我的書單裡面,我覺得很適合,因為我書單裡面大師的書,比較少是偏向那種真的是很入門的。因為有一些聽眾會反應說他們看根本看不懂在講什麼,當然其實你看不懂,你用 Google 就可以解決,但是現在有更好的方法,就是可能你從我這本書入門,之後再去看其他的東西,應該就會有更深的體會。也不會是那一種,像很多人會比方說看了某作者的書,這些大師的書,就變成他的信徒,然後再看別人的就覺得別人都寫得很爛,就會去選邊站隊。如果說你從我這本書入門,你就會知道說,其實站隊選派對自己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在人生之中,可以多看一些各種面向的東西,因為它對自己都有幫助。你的工具箱裡面擺越多工具,你有板手、你有槌子,你今天遇到各式狀況都可以解,這樣不是很好?可是很多人就會習慣說我就是只要一個工具,這工具有用的時候我就是他媽槌子打天下,也是可以,但是我分享一個不一樣的方向給大家。

我之後也不會再做很多這個書的推廣,我就大概這樣講一次,之後可能就是配合出版社他們有什麼活動,雖然我幾乎都推掉,因為我不太想去一些奇怪的節目或什麼奇怪的宣傳。但是反正還是會配合他們做一些基本的宣傳,大概就這樣子,也不會再臉書上去洗版什麼。所以大家知道這件事情就好,你如果有興趣的話,那就再去參考看看就好了。

之後可能會再開一個直播,像那時候開直播去開箱 Podcast 這件事情,到底有多少流量、到底什麼。這個書也可以開箱,到底會賺多少錢?但我這邊可以先跟大家講,其實很多人覺得說出書等於一勞永逸,我覺得錯了。除非你是那種職業作家,就是你真的是一直在出書的,不然其實出書我覺得並沒有很好賺,至少跟 Podcast 比起來就輸很多了。那再來就是跟投資比起來,報酬率也沒有到很高,因為它其實要花蠻多時間的,要花心力,而且你是要做苦力的。那天去出版社,他叫我簽五千本書,覺得自己跟富士康的那個作業員一樣,就在那邊一直在做重複的事情,手很痠。所以其實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也沒有特別好賺錢。但是沒關係,我們等書賣了之後,看賣得怎麼樣,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說出書這件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好,那我們接下來進入我們今天的節目主題。首先跟大家分享特斯拉 2021 年 Q1 的交車數據:18 萬 4800 輛車。這個是超出分析師的預期,那較上一季也是成長,2020 年的 Q4 是 18 萬 570 輛車。大部分分析師的預期其實是有下修的,我覺得他們有去下修第一季的預期,所以大概是平均落在 16 萬到 17 萬輛車。那為什麼去下修呢?其實就是車用晶片缺貨。車用晶片缺貨,我們前幾集就跟大家提到,不然說像是一些內線的消息,講內線好像就要被調查,但是其實不是,就是有認識的人在業內講的,一些知名的大牌子他們開始去拆一些選配的東西,希望還是可以交車,然後便宜一點給你,可是我們要交車,因為這個東西料真的不夠。外加我自己的體驗,就是去修車,你發現那個後照鏡,全球都在等這個後照鏡,然後都等不到,後照鏡缺料。所以車用晶片的影響確實是存在的。

但是就有分析師的看法,大家想說你的交貨量應該會掉,結果你沒有掉,你反而還成長,而且是超乎大家的預期。這也反映到我們之前幾集有在聊估值的時候,跟大家講說,你知道你在估值的時候,你不要去追求一個準則,因為沒有準則,沒有絕對的答案。雖然每一個分析師都會告訴你說,我們的答案是絕對的答案,你知道每一個報告都要寫得自己是多麼的不可一世,特別是跟你收費的報告,很多還要藉由去攻擊別人來拉抬自己。但是老實講,你只要不是只被一份報告騙,你觀察久一點、觀察長一點你就會發現說,老實講每個人都是在對錯之間。對錯之間不是代表你就不會賺錢,你錯的假設可以把它停掉,對的放給他跑,你是可以賺錢的,所以大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就沒有必要去藉由人家的報告去講說誰的分析準或不準。

因為之前就是有很多這樣子的現象,特別是在科技股修正的時候,大家開始去大亂鬥,那個什麼公司不是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嗎?結果你看被騙。因為你看到股價跌了,你就開始去幫他寫故事嘛,那股價後來漲回來,你又要再寫個故事,你不覺得很辛苦嗎?所以其實投資你一定自己要有一個底,你投資了任何一家公司,你一定要對他業務有所了解。你不用專業到知道說裡面的車殼鈑金的尺寸是多少、重量是多少、用料是什麼,然後成本是多少,你不用到這樣。可是你至少第一個,你要知道說他下面的業務有哪些,那這些業務的毛利分別是多少,以及這些業務有沒有什麼樣的催化劑,以及什麼樣的成長的預期可能性,你要知道這樣。

比方說你要去投資特斯拉,你就知道說,特斯拉有汽車業務,汽車業務就是你現在看到的幾輛幾輛。然後你在估值上,你就可以先去,首先你要先算一個數字,你可以去算說,假設第一季是 18 萬 4 千 8 百輛,第二季你猜是多少?因為第二季你要記得,有一個利空是這個晶片可能還是不夠,所以第二季你覺得會是多少?那到第三季、到第四季、到 2022、2023 是多少?到 2025 是多少?然後你算出幾輛之後,你要記得這只是汽車業務的部分,你還沒有算能源業務,你還沒有算他的保險業務,你也沒有算到他的,就像特斯拉甚至他是有點像是一個 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他是一個軟體即服務公司,因為他會提供,不然說他的 FSD 有可能會授權給大家使用,那他的能源系統也有可能會授權給大家使用。因為其實馬斯克從頭到尾他都講得很清楚,他並不是要跟其他車廠去做一個你死我活的競爭,他希望他可以幫助加速大家一起去往這個可再生能源的方向去走。

當然我們就姑且相信他講的是對的,他是願意跟大家合作的。確實也看到可能跟豐田汽車開始眉來眼去,他兩強結合之下也可能會做出更多更好的事情。所以你要想他有這麼多業務,那每個業務你都幫他抓個毛利去算一下,就可以去大概的估說他會賺多少錢。這只是第一步,你知道他會賺多少錢之後,最難的就是第二步,第二步就是,你到底該給他股價評價多少錢?比方說你算出來,我們隨便舉例,EPS 是 25 好了,25 的 EPS 請問股價該值多少?本益比是要給幾倍?要給 10 倍還是給 100 倍?這又是另外一門藝術。

所以在估值這件事情上,我跟大家講,你不要太……你知道很多人會窮盡自己去追求一個不存在的答案,我必須告訴你沒有這樣的答案。你去給 10 個分析師估,10 個分析師會告訴你完全不一樣的答案。那你要怎麼樣才可以做到穩賺不賠?你是做不到的,不可能的。你只能就是,如果這家公司你相信他的未來是好的,經過你的計算,他未來會成長的,你就勇敢的去投資他吧。因為目前的價格,雖然你可能覺得他貴,就比方說像之前的 Snowflake,他是全部美國公司裡面 SaaS 裡面最貴的,他的估值的那個高點,甚至是比前任的冠軍,最貴的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直接貴了兩三倍。那為什麼還是有人會買他?你覺得那些人都是白痴嗎?你覺得這些投資人都是低能兒嗎?你怎麼會買這麼貴?我要等便宜再買。可以,當然可以去算一個,比方說我覺得 Snowflake 150,我記得那時候他好像剛剛 IPO,我跟大家講說我自己算是 120、130 會買,可是有時候就事與願違。你算這個價格,那當然他是有機會跌到這價格給你買的,就真的跌到這邊,你就要勇敢的買。可是如果說沒有跌下來怎麼辦?他如果就一直在那邊怎麼辦?就是回到像之前人家講說台股就是要 375、395 就是歷史最低的老闆價買,可是如果一輩子都沒有回來,那你難道一輩子都不投資了嗎?你就要錯過一輩子的資本利得了嗎?

所以,估值這件事情確實是很困難的。你從特斯拉這個交車,我覺得交車已經算是好猜了,他已經算是相對好猜了,因為你要去算那個能源、FSD,我覺得那才是真的更難算的。所以就連交車,你看一堆專業的分析師,這些不是草包,這些都是名校畢業的,都是機構在花大錢養的,他們都會算錯。所以就是拿這個當一個例子去跟大家反正我們之前跟大家提到的,在估值這件事情,你不要去追求一個標準答案,你不要去拜神,因為真的沒有人可以一直都算對。

再來就是最新的美國的非農數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據,就是說看那個就業人口的狀況。那非農數據呢,道瓊他會去請一群專業的經濟學家來做一個預測,那大家預測出來的那個均值是 67 萬 5 千人,就大家去猜說這次的非農開出來的數據大概會是 67 萬 5 千人,就是在 4 月 2 號公布的這個數據。結果後來沒想到呢,開出來是 91 萬 6 千人,遠超預期,直接大爆射。那我就問你,這些經濟學家難道他媽都是紙糊的嗎?他們都是專業的人,可是真的沒有人可以告訴你說他百分之百會對。任何會跟你宣稱說自己他媽神準的,那你要小心這樣子的人。就是這個數據其實真的是不容易猜,你其實也不用猜得很準才可以投資,真的是這樣。你只要大概知道方向,因為像是今天玩那種明星三缺一,裡面有一個角色,他光頭,他就會講說「打牌要抓重點」,我覺得炒股也要抓重點,你不要去想要去抓到每一個細節,因為你不可能辦到的。你只要抓重點,你就知道這家公司是成長,好是成長,去投資勝率就是高,就這樣。你不用抓到每一個細節,因為那太困難了。

那只是非農這個數據,我覺得大家要去小心,就是你現在可能看到說非農數據開出來很漂亮,就是就業人口開始回流,那就業人口回流又是以什麼為主呢?是以這個飯店旅宿,然後什麼廚師、服務生這種,就是這種休閒娛樂業的回流是最多的,代表說我們開始去往一個和緩的經濟,就是以前該有的樣子去前進。我們在疫情中受到很大的衝擊,那疫情受到最大的衝擊就是這種 hospitality and leisure,這一塊的,就是娛樂休閒跟飯店這裡,他們是遭受到最大的衝擊,但是他們目前都回來了。那回來了當然對於股票的直接思考是什麼?就是大家就會覺得大爆噴,因為經濟很好。對,沒錯,經濟很好,可是你要同時注意,大家可以注意到一件事情,就是整個股票,我們很常講就是資金外加信心疊出來的股市行情。那當然信心就是包含說你的實體的經濟面是好不好的,但是最重要的一塊還是前面那兩個字:資金。

資金是很重要的,你如果看到就業的數據非常的漂亮,他其實會進入一個多重原因的競逐。一部分就是,對,就業數據好、經濟成長好、未來預期好,這個是對於股市是一個正向的,大家的 EPS 會越來越漂亮。可是負向的就是之前湧出來的這些 QE 的資金,降息出來的這些錢,他們就會開始被收回去。因為聯準會有任務,他不是要幫大家炒股。你知道很多人會有誤會,你看到股票跌了開始罵鮑爾,你看到股票跌開始去罵拜登,其實你知道總統跟聯準會主席的任務並不是幫大家炒股。所以如果說你要跟他對做是很蠢的事情,因為他根本不會在意你怎麼想的,所以最好的就是順勢而為,他要怎麼做,你配合他去做。

那很明顯的,如果說當我們看到了非農的數據開得好的話,這資金可能就會開始去收回。那收回不是代表一定要崩盤,我自己預期的劇本就是,你可能會很難再看到那種暴力的拉升行情,因為資金不像之前這麼氾濫,所以這個暴力拉升的行情你會少看到很多,但是投資好公司一樣會為你帶來好的報酬。就是說,他們之前大家很多進入防禦狀態,不發股息或者說沒有在做庫藏股,但是現在開始變好了,就會開始繼續做庫藏股,去做這個 stock buyback 跟 repurchase,然後繼續推升他的 EPS,是美國的大型的科技股、大型的權值股最愛做的事情。所以我個人是覺得,你可能不會看到很暴力的行情,但是環步向上、堅實的向上,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我們至少我們目前沒有看到這個經濟有什麼太大的一個狀況。

但是還是要隨時去小心飛出來的黑天鵝,但是之所以他叫黑天鵝,就是他是不可預期的。比方說誰又打了飛彈、哪裡又突然有變種病毒,這個東西是隨時都可能會發生。所以即便我們現在知道經濟的長期是看好的,目前我們看到未來的數年內是還不錯的,你還是要去注意你的部位的配置。就不要因為說你聽到說經濟是不錯的、外面告訴你說一切都很好,所以你就想說那我現在槓桿開爆。不要忘記我們上一集聊到 Archegos 事件,有時候你槓桿開爆,不是因為你看錯,就是短期這個風吹草動,然後你就被掃出去了。所以即便我們知道說經濟的狀況是還不錯,你還是盡量的要保守一點,投資還是盡量保守一點。

然後不要拿那種什麼生活必須用到的錢回去投資。大家前面提到說你不要跟拜登,你也不要跟鮑爾對做。他們告訴你方向是怎麼樣,那他們不是為股市服務的,他們絕對是為選票服務的。那老實講,如果你今天說他們美國人全部都在炒股的話,那有可能他會為股市服務。但是問題就在於說,其實美國的散戶沒有到很多,他跟台灣比起來,他們在這種所謂的 individual investor、retail investor 是比較少的,就是他們佔比例上不像台灣人這麼瘋啦。所以其實他們不會為股市服務,他們會為大家有感的東西,要不然說發一些補助給你,像之前的 1.9 兆大撒幣,然後再來就是接下來的 4 兆大撒幣,這個就是會對他們的支持度造成更大影響的東西。所以他其實不會太在意股市的東西,所以各位在股市操作的時候,就是不要過度去期待他們兩個會救你,你的東西套牢那是你自己的問題,跟他們兩個是沒有關係的。

那拜登政府目前他們擴大基礎建設的東西,上次有跟大家提到兩支 ETF,就是 iShares 跟 Vanguard,那時候是講原物料。我竟然忘記講一個也很重要的,就 iShares 有另外一支叫做 `IFRA`,就是 infrastructure 的縮寫,基礎建設的縮寫。那這檔就是在幫你抓這個基礎建設相關的公司。我這邊再額外再補充一些,因為這個基建風潮拉起來,現在不是只有美國,中國也在做這樣的事情,大家都在做這個大基建、大建設的事情,對於未來的經濟應該都會有所幫助的。所以在接下來這幾年,你可能也是可以在配置裡面去放入一些這樣子的公司。

這些公司如果說他們可以持續的去接到政府的東西,你知道在大政府的推力之下,就是還是會有人發財,一定就有人發財。就政府真的要來補助你、真的要來做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可以吃到單的公司可能就有不錯的表現。那除了剛剛我提到的這三個 ETF,或者說你其實可以去找相關的 ETF 之外呢,我自己是覺得有幾家公司是還蠻值得觀察的。當然就是我可能不一定會喜歡去投資這樣的東西,但是我會想要觀察,看有沒有其他後續在外溢效應上會獲得政府的奶水的公司,那這樣的公司可能就蠻值得注意的。

那這個基礎建設就不外乎說要去修建道路、高速公路、機場、橋樑,就是這種基礎人們會用到的東西。因為好像說那個評比的標準套上去的話,美國一些東西確實是需要更新的,所以它花很多錢在這上面,因為花一兆美元來做基礎建設。那當然,我覺得第一個想到會受惠的就是 Caterpillar,就是開拓重工,專門在做這個重型機械的。所以不論是營造或是說那種蓋房子,你看美國房子也是供不應求,那蓋房子的、造橋什麼的,很多都會用到 Caterpillar 的東西。那以及原物料的東西,就是美國的鋼鐵股、鋁股,或者說一些水泥股,這個都是你可以去看的東西。因為我覺得它應該在之後這個開始大撒幣下去之後,都會有還不錯的成長。但是這樣的股性一般人可能也比較不喜歡,因為它會比較慢一點,跟科技股比起來它已經是比較慢的。但是如果說你是很看好基建的話,你還是可以觀察看看這樣的標的。

再來就是,他有講說他會蓋好像是 50 萬個這個充電站。那政府要補助去蓋充電站,那充電站目前,當然裡面最大的玩家,我覺得還是特斯拉、美國電塔,或者說這個奇異電器,就是 GE。那這些可能就會是受惠的東西。特斯拉,我在講說政府應該會幫他們,就是會幫特斯拉。那政府其實,我覺得他們的手伸進去,你在一些案例上看得出來。比方說像是 Intel 的前任執行長,他們就是在講說這個代工部分反正都追不上,乾脆就不要做了,有這樣的味道。那只是後來換這個 Pat Gelsinger 之後,就變成說我們就是要來推 IDM 2.0,我們就是要開始在我們自己的國內也要再加強來做這個先進的封裝跟晶圓代工。就是 Intel 可能不一定可以追上台積電或是三星,也沒有必要,我們不用去追最先進的製程,但是我們要有一定的自主的生產力。我個人覺得 Intel 背後就是有政府在幫他喊盤,一定的,就是一定有政府在後面。所以我那時候才會在 Telegram 群跟大家,有人問我這件事情,我就說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政策面的東西比較多。就是政府告訴你說,我們國家要有一定的生產力,所以有點像是扶植你、給你補助,讓你可以來領這個補助。

政府的力量確實是會很大的。你知道特斯拉其實最早他是在台灣生產,林口這邊有生產,以及像是他的供應鏈,富田電機嘛,就最早在做他的馬達的。其實在台灣本來是他們的一個生產重要的基地,只是後來就是響應歐巴馬的補助,很多就跑去美國了。我必須得說,政府會對這些產業確實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就說你本來沒有要做晶圓代工了,可是因為我現在要補助你,你就開始要回去做了。那或者說特斯拉的這個部件,他已經是目前可能你看台灣或是說你看美國都是,歐洲還好,特斯拉的那個充電站、超級充電站,你可以看那個他有一個 World Map,就是世界地圖可以看到,就發現說亞洲跟美國是最瘋的,歐洲還好。那當然就是在這個已經有優勢的地方,然後再外加政府的大撒幣幫助之下,他可能可以繼續維持他的先行者優勢,那這樣的優勢其實會對他造成很大的幫助。

那之後呢,或許他也會開放他的充電站去讓其他的,就是像別人說像 101,101 下面那個充電就是 BMW 贊助的,所以像我們特斯拉的車要去停的話,我們要裝一個轉接頭。那特斯拉或許也會比方說,開放他的超級充電站提供給其他的車廠來使用,那這又是一筆而外的收入,在估值上要把這點算進去。所以我覺得,其實像拜登擴大基建,對於這些建設公司、原物料,或者說電動車概念股,或者說充電樁基礎建設概念股,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那再來就什麼 5G 或者說什麼捷運、平價住宅,這就不要講了,5G 已經是講到爛掉的東西了,它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未來大趨勢。那通訊協定,不然之後可能會不會變成 6G 還是說什麼 7G、8G、9G,這個我覺得都會是,在通訊這部分,就是我們假設要去注意市場上的炒作題材的話,這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你不要去覺得它是假的。即便可能 5G 做出來之後,我們真的沒有殺手級應用,然後就直接跳進去 6G,那 6G 也不要放棄。反正只要每一個 G 出來的時候,它就是一個人類對於下個世代的挑戰,所以千萬不要去放棄這樣的機會。

好大概這樣子。那我們接下來可能之後再找一集跟大家聊,我們現在有很多東西是延宕的,就是因為一直有新的題材出來,所以就沒有談到。比方說其實我想跟大家聊這個 ARK 的這個新的 ETF,ARK 新的 ETF `ARKX`,就是這個太空的。先講我的評論,我覺得有一點選股點得奇怪,當然沒關係,那個搞不好是乾媽的智慧。那我們可能找時間跟大家聊這個 `ARKX`,以及 ARK 的 2025 的 Big Ideas,我們到現在都還在拖稿都還沒講。因為反正 ARK 的近況表現也沒那麼好,那 ARK 的帽子跟衣服我都還留著,都還沒有抽給大家。我就想說,看,你在 ARK 下跌的時候抽給大家,很不識相。你知道很多人那時候重壓 ARK,一定有受傷慘重,所以等到 ARK 稍微回魂一點,我們再做抽獎,再來跟大家分析就是 ARK 對於未來的一些了解。

我覺得這家公司你不要因為他下跌就把它當成是垃圾,我覺得他的很多研究還是會對大家是有所幫助的。雖然可能最近有一個比較爭議的特斯拉報告,裡面寫得天花亂墜,有點奇怪,不過它其實還是提供很多很有內容的東西。你很難去期待,你不是在選老婆,你選老婆你可能會選一個完美的,就是各方面都要跟你一樣。但是在社會上你看報告,或是你去看到的分析師寫的東西,你很難找到一位他真的可以百分之百都說服你的,非常困難。就是他一定會有你不喜歡的地方,可是你不用因為他的一個錯誤或是說你不認同的地方,就完全否決掉這樣的東西。你不用因為你買他的東西跌的時候,你就再也不看他的報告,因為那可能損失很大的會是你自己。好的,我們接下來就進入 QA 的部分吧。

> 第一位,會不會不會。

這邊先跟大家講,我剛好先暫停一下,然後去把這個留言看完。這個留言真的太長,我看過最長的留言,我沒有辦法在那邊念。但是我覺得這位人兄他寫得蠻好的,就是他要跟大家分享說關於左手、右手的一些看法。你知道可能像台灣網路上在戰這個左右,其實應該說這是從美國帶來的風潮,美國這邊比較偏向說大家是偏左,就是整體上是比較偏這個所謂的進步派的。那在台灣這邊其實好像保守派的在網路上的聲量是比較大的。可是我覺得這都是一個循環,你知道其實在之前社運很熱的時候,以前台灣社運超熱,就有一段時間太陽花,那時候好像就是有這個左派進步價值的人會獲得比較多的讚賞,然後接下來就反過來。

我覺得社會風氣就是這樣轉來轉去。確實,我們在很多議題上,我認同這位「會不會」講的,就是說我們都會是左手右手,很正常。因為你有些東西,比方說在市場上,你不需要政府太多的干預,你就是偏右;同時,你又是認同,比方說你覺得同志婚姻也是好的,因為大家都值得去有他喜歡的人,他管人家要喜歡男生還女生,干你屁事。所以你在這價值上你就是偏左。所以確實,左手右手是很正常的。我也蠻認同他裡面有提到說,有很多人只是覺得比方說站在左派或站在右派很帥,好像在站隊一樣,所以就是因為這樣子,在不是很了解狀況之下就會抨擊別人。可是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是有一點左、有一點右,所以在某些議題上你是偏左,某些議題上是偏右,這很正常的,我是完全認同。但是他的留言實在太多,我沒有辦法念。我覺得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到這個 Apple Podcast 來看一下這位 pupipita 說了什麼。

> 劉德華鐵粉,阿姆斯壯旋風噴射阿姆斯壯砲。五星吹捧。想問一下,假設身邊有一些朋友拿大部分的錢去放在危險的標的要怎麼辦?要勸他還是就讓他去?反正輸過也是就爬了。

你怎麼知道他會輸?他假設發大財怎麼辦?搞不好你朋友是少年股神怎麼辦?千萬不要去給人家投資的建議,因為就算人家少賠,他不會感謝你;但是人家少賺,媽的絕對恨你一輩子。所以千萬不要去做這種傻事。

> 順便想問一下,主委對於 NFT 的看法?

NFT 就是 Non-fungible token,這個現在在網路上很紅,因為 NBA Top Shot,就是蠻多人會去使用這個以太幣,然後去競標某個所謂的數位資產,就可能是一張圖片。那我一開始看到會覺得蠻有意思的,但坦白說我覺得 NFT 跟之前的 ICO 一樣,炒作的味道非常重。他對於幣圈是沒有什麼加分的效果,就是好玩,是一個好玩的東西,可是這個東西目前就是屬於炒作。雖然我很少會去講某個東西是炒作的,可是在這件事情我就覺得就是炒作。因為一個圖片,你說你擁有這個圖片的所有權,OK,所以他有一點像是一種象徵意義,就是說這個圖片是我的。但實際上每個人都可以他媽的直接把它複製貼上。像是 Jack Dorsey 的第一則 Twitter 貼文,OK,你獲得這個貼文是你的,就像是跟 Buffet 吃一頓飯一樣,就是一個爽度,但這個貼文誰都還是可以看得到。

有些人會講說,這有點像是你買蒙娜麗莎的話,你家這個是蒙娜麗莎是真的、是真跡,別人家裡有一個版畫、帆布畫,這是仿的,所以你要怎麼界定呢?對,我其實本來也是這樣想,直到後來我有一位朋友,就是之前在某一個廣告有合作到,那他是在裡面畫插畫的,他的作品被人家偷去在 NFT 這邊賣。就是說人家偷他東西去賣,然後大家都是宣稱說 NFT 是一個證書,代表你這是正版的。可是他沒有注意到的一點是,他可以去偷一個別人家的東西去賣,因為他賣的是證書,但是問題是證書有可能是假的。所以我對 NFT 的看法是什麼?我覺得就炒作,在玩。但是我對於炒作從來都不會是一個很反感的態度,你知道其實假設我自己可以炒作,他媽的我也會炒作。只是這樣東西我覺得不要太瘋,就一般人的角度來講,你看富豪們玩就好了,因為一般人去做這樣的事情,他有點偏離投資的本質。

> 下面一位,塞翁 Boi。五星吹吹,這大概是這一年不停聽到的口頭禪了,聽主委大概講過一年。那第一次問問題,希望被主委看到。主委對於 Fubon FTSE Vietnam 30 Index ETF,追蹤富時越南 30 指數的台灣首檔 ETF 有什麼看法?

我真的覺得,台灣的這些投信還有那種什麼業配老師去廣告某個東西,那效果真的超好的。因為一大堆人,你根本對於越南不了解,就想要買越南。你知道有在聽我們節目,你從過去到現在多少人在講這件事情。那一樣這個東西,我不是特別的建議,就是說除非你真的對越南很了解。但我會覺得你要投資,你乾脆不如投資這種比較大型的,我不要說你直接去買新興市場就好,雖然越南是邊境市場。我上一集有一個部分講錯,我有說我介紹過一個 ETF 是 Vanguard 的越南 ETF,那不是 Vanguard 是 VanEck,Vanguard 沒有出越南 ETF,VanEck 的有出。那一樣,如果說你真的很看好越南,簡單,你就去比說各家出的越南 ETF 誰的費用便宜、誰的追蹤效果比較好,那他追蹤的方式是什麼,是 Smart Beta,是他們自己在選股,還是說他是以市值來排列?那以市值排列的一定有比較好,那是我自己的一些觀點。

> Hower917,五星吹上天。想請教主委對於 ARK 的未來走勢,以及 ARK 對於特斯拉的目標價至少是 1500(在 2025 年),有什麼樣的看法?另外假設對某個標的很有信心(我就講特斯拉了),是否也不要超過 10%?就如同 ARK 持有特斯拉最多的是 10% 左右。謝謝主委,祝主委全家平安健康,財富兩兼得棒棒。

OK,那個對於 ARKK 的未來走勢,ARKK 就是高度仰賴特斯拉跟 ROKU,就是他的主要成分股是什麼,他的走勢就會是長什麼樣子,這就是主動式基金。除非今天 ARK 突然選擇要改變他的配置,有什麼樣大幅的改變。但是我覺得因為他們就是市場上碩果僅存的,也不是碩果僅存,其實很多,他們是最有名的,就是最有名的特斯拉大多頭,所以他一定會喊出很高、很誇張的目標價,這是很正常的。

就像他們上一次在喊目標價的時候,也是大家覺得很誇張,可是看最後面真的摸到了。他上一次也是給出一個劇本,在特斯拉大漲最高的時候,好像來到 900 塊就快了,所以就快要,還原到拆股前就是 4500 塊,就是有達成他們喊的價格。但他們還有喊最高,最樂觀好像是喊 7000 吧,最樂觀的狀況是 7000。所以我覺得,當然你保守一點就可以看他最相對悲觀的那個價格是多少。就像這位 Hower 他留言的 1500,就是 Bear case,就是他預估特斯拉的 Bear case 是 1500 塊。

對於這個價格,我覺得怎麼樣?其實我覺得他的分析上有一點奇怪的地方是,比方說他使用的這個蒙地卡羅去跑,那蒙地卡羅去跑,他就是用給定的條件之下,然後隨機的數據去測,用這個隨機的數據去測出來之後,他就拉出來一個他算出來的投資分析。可是問題是,這些隨機的數據,我覺得他應該要去剔除,就是比方說有些是很明顯很誇張的,這種車輛的產能可以拉超高,怎麼可能?他不然今天找外星人、找外星工廠來做,你也不可能做這麼多。所以他應該要把一些極端值給拉掉,就極端低的跟極端高的給拉掉,然後再去算會比較好。就是說他的研究方法,我個人覺得,我自己看,我不是那種專業的統計人員,但是我看我都覺得怪怪的。

不過我還是得說,他也不是笨蛋,這個整個 ARK 的基金,他們最近股價表現沒那麼好,在去年大家都說要擊敗 ARK 是很困難的事情,在今年只要是買大盤你都是贏 ARK,恭喜大家,只要是買大盤你就贏過 ARK 的績效了。那他有點像是落難的狀況之下,很多人就開始酸他們,就覺得他們都是笨蛋。我覺得也不是,就是說他的研究方法有些我覺得很奇怪,但是實際上還是可以參考看看他們對於未來的一些預期。

我本身看報告,我之前很久以前就跟大家講,我不喜歡看目標價。很多人喜歡看目標價,但是其實我不喜歡看價格,我喜歡看的是,分析師你怎麼去寫這家公司,這才是我要的。因為我覺得價格,就像我前面講的,我知道你們根本都猜不準,所以我看你猜價格衝三小。除非我今天是要,比方說我看了 20 份報告之後,把分析的價格拉成一個點狀圖,然後之後抓一個平均,所以大概大家的平均預期是在哪裡,然後做一個參考,最多這樣子。可是其實我不太喜歡看價格。所以價格 1500 對我來說不是特別重要,但是我知道的是特斯拉會持續成長,我知道的是特斯拉的未來的跑道還很長,所以對我來說,這個東西就是我可以投資的,就這麼簡單。我根本不會在意他價格多少,因為他搞不好到 2025 年不是 1500,是 1400、1300 或者說 1700,那又怎麼樣?所以 1400 又怎麼樣?達到 1500 你就要在 1500 把所有股票賣掉嗎?不是吧。所以其實你投資一家公司就是未來你看好,你持續投入就這樣。

那只是還是要像你自己提到的,去設定一個比例。那以我自己來講,我個人講,特斯拉我至少都會鎖 10%,這是我的做法是這樣。我也是蠻建議大家跟我一樣的做法,就是說你再怎麼看好,都不要買太多。因為特斯拉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我告訴你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好了,就是馬斯克突然掛掉,他突然出了什麼意外,所以我沒頭髮,不知道在詛咒他。但是他只要出狀況,就會影響非常大。我之前才會講說英國的那些分析師是智障,那群智障分析師,一樣,都跟白痴一樣,然後在那邊講說什麼他們是分析,這是一個顧問公司,在分析特斯拉發現說什麼他過多的成本會壓在馬斯克的 pay 上,就是為什麼要給他這麼多錢,把他踢出去的話財務狀況會更好。幹你把他踢出去,這家公司又不值錢了。對我來說,這家公司就是買他,就是這麼簡單,就是你買一個非常厲害的經理人。

所以大概是這樣子,最大的風險,馬斯克可能會掛掉。所以如果馬斯克掛掉的話,你又在這邊重壓,你可能就會蒙受非常巨大的損失。反正不是什麼電動車出問題,就只是單純他出事情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你每個投資還是要有一定的限度,因為你真的會不知道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他總部爆炸、外星人突然登陸在那個地方,還是像那個哥吉拉電影講的巨頭,就是他登陸在某個點,那個某個點就是一家公司,他就專門去踩那家公司,那家公司就倒了。所以就是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所以在單一公司不要壓太多,因為你就是要知道說,人世間就是有意外,為什麼東西叫意外呢?意外就是說你想不到的事情,所以自己要保重。

> Drunk Rick Grand pound,很油的評論。有沒有 Vtuber 概念股?就隨便問一下。

Vtuber 概念股應該是沒有。硬要說的話 YouTube 算不算?所以就買 Google,因為 YouTube 就是 Google 的。所以沒有,我覺得沒有這種很純的概念股,因為我之前有研究過,我發現 Vtuber 這概念超扯的。除了 Vtuber 之外還有那一種,現在有些公司他們會創作一個虛擬的角色,然後這虛擬的角色就變成服裝 model 之類的,那個 model 其實不是真的,它是畫的,畫得非常真,然後讓他穿衣服。我今天想說這樣有什麼東西可以投資,我發現比較少,你可能要投資這樣東西,其實你要認識那邊的人,然後你當天使投資人,在那個階段進去。但是你說上市公司有沒有這樣東西?沒有,沒有純度高的。

> 下面一位,智源站站站。綠能上班又不穿鞋的韭菜,吹吹吹。不穿鞋的韭菜,股市赤腳韭菜,五星吹吹。感謝主委度過每個通勤的夜晚,讓小弟受益良多。主力在大盤 ETF,不過還是抓了幾張主動選股。請問主委對於元晶 6443 的什麼看法?

不要問我這個,這他媽超級大飆股。這個東西已經基本上,怎麼說,像這種已經飆爛的東西,你要去做基本面分析我覺得會非常的困難,因為他隨時都可能來一個大回檔,你就開始懷疑人生。

> 最近綠能正夯,加上拜登大推,是否適合加碼投資的成長股呢?

我覺得不太適合,但當然富貴險中求,你覺得好像就加吧。

> 主委對於辦公室不穿鞋的同事有什麼看法?主委全家平安,謝主委。

這個不穿鞋,你腳不要臭我就沒有問題。腳很臭的,或說那腳垢沒有清的,你不要出來害人家。

> K1020,新北開海將。五星摔出來,祝主委全家平安快樂。感謝主委在每日通勤時間裡帶給我無限知識和歡樂,不知不覺都而立之年了,也總是不自覺的笑太大聲被人白眼。謝謝主委,希望主委的精闢和知識讓我早日擺脫菜雞命。感謝你。

> Chang Steven,小菜雞發問。要讓您唸,小弟是剛考完學測的高中生,從去年就持續的收聽主委的節目。問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小弟本人跟爸媽溝通之後,爸媽願意讓我把自己從小存的 12 萬拿來長期投資,而小弟目前是打算每個月丟一萬在 00608,而自己也會去打工,那就存進股票裡面,不知道這樣的做法還算可以嗎?希望主委開示讓小菜雞壯壯膽。

這已經算是很保守的投資方法了,很少見。一般這種剛畢業的人,他媽的一定都覺得自己是股神,要進去大殺四方,就像那個超級跩的財犬圖,進去股票市場裡面踩人了。才剛進場就想要做指數化投資的人,很少,真的很少,所以這已經算相對保守。

> 由於目前只有在台股投資,但是又想要買美股的股票,而買了一檔 00770,但是這檔交易量好像很少,請問該繼續抱嗎?謝謝主委的分享。

這個 `00770`,我先查一下是什麼東西,`00770` 是國泰的北美科技,是一個國泰發行的 ETF。一樣啦,就是說我們今天講要看任何一檔 ETF,首先第一個看什麼?看費用,大概都背起來了。費用的部分是 0.98%,蠻貴的,一趴,所以其實蠻貴的一個 ETF。那持股的狀況呢?看一下,OK,Microsoft、Amazon、Apple、Alphabet、Facebook、Visa、Mastercard,所以就基本上就是投資很常見的美股的科技股。那一樣,投資這些科技股,我覺得因為這些科技股都太常見了,太多的 ETF 都包到他們了,所以你要去買一個一趴的 ETF,它就是偏貴,我必須說它是比較貴的 ETF。

那費用呢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你長期投資,你知道你假設就玩一年的波段,那個沒有什麼感覺。你講一年被刻一趴,就賺了八趴、十趴,可能還好。可是如果拉很長期看,那個費用的效果會非常的驚人,就是貴的 ETF 跟便宜的 ETF,它搞不好拉個十年、二十年看,那個績效差別是幾十趴的差距。明明是追一樣的東西,可是因為它每年跟你收這麼多管理費,你最後面績效輸人家幾十趴,你最後面投入到百萬、千萬之後,那個就很痛很痛。所以 ETF 還是要選便宜一點的買。當然是這樣,講說追的東西並不是什麼很特別的,那當然就找便宜的買就好了。

好,那這集我們先聊到這邊,就這樣,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