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36:看圖說故事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也先說說,本集節目由樂天 Kobo 電子書贊助。
樂天 Kobo 電子書全館超過 600 萬本中外文書籍、12 萬本繁體中文書籍,24 小時網站購買,免運免等待。支援手機、平板 App 以及閱讀器離線閱讀。
4 月 29 號到 5 月 2 號,全館 88 折起優惠。
輸入折扣碼「norain88」享 88 折。
母親節活動 5 月 3 號到 5 月 10 號,購買樂天 Kobo 電子書閱讀器,最高折千元再送 800 的購書金。
樂天 Kobo 電子書閱讀器有低藍光電子紙螢幕,不傷眼,字型行距可以調整,還有防水功能,在雨中讀灰階思考越看越新。我覺得 Kobo 這段寫得蠻屌的,他竟然敢說自己有防水功能,等一下我就去外面淋著雨看書。
我個人覺得樂天 Kobo 的閱讀器非常好用,我自己也是使用者,它上面的書籍同步起來非常方便,拿著這個閱讀器就像是拿著圖書館在路上走一樣。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閱讀器、需要買電子書的朋友們,要掌握這一次的優惠,所有折扣碼跟連結我就放在資訊欄,提供給需要的朋友們。
節目開始,我們現在聊一下影集,因為我最近看了一部我覺得很不錯的動畫片,是皮克斯的《靈魂急轉彎》。這部片之前應該在電影院有上過,只是因為我在電影院都只會看那種機器人互捶、怪獸互打或是大爆炸場面,就會去忽略動畫片。剛好在前幾天 Apple TV 的推薦上面看到,我還先去 Netflix 上面找說有沒有免費的可以看,結果沒有,就是成功從 Apple TV 這邊去租,大概一片是 40 塊。但是這個 40 塊應該是我這陣子最值得的投資,看完這部片之後覺得整個人蠻暖的。早上起床挖個鼻屎,走去外面就覺得充滿了意義;按電梯的時候也覺得充滿了意義;然後走到外面,坐到公園的涼椅上,一般看著太陽照下來,會覺得「幹,怎麼這麼熱」,可是在那一天就覺得熱得真好,流汗真舒服,然後風吹過來真是好。看到狗在那邊咬尾巴,真可愛;跑去摸旁邊的樹,一直摸一直笑,笑得超淫蕩的,覺得說「幹,這個樹真的是太美好了」。反正就讓人生中的一些東西都變得非常的美好,讓它團點亮了很多盞燈的這種感覺。
那我覺得這部片要講的東西,跟之前有一部叫做《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很像。那《真愛每一天》這一定是老片,所以應該蠻多人都看過,他就是講一對父子,他們整個家族的男生都有回到過去的能力。那這個男主角在發現自己有回到過去的能力之後,他就有這個執念,一直瘋狂地回到過去去修正一些他覺得可以更好的東西。那後面他也因為這樣子,可能就忽略掉了很多生活中真正很美好的一些小細節,因為他只是為了一句「完成一個目標」,而忘記了生活中的小小的體會。
那我覺得《靈魂急轉彎》跟《真愛每一天》兩部,其實都是在講一樣的東西,就是你不該為了你生活中的執念,而去忽略掉生活中這些點點滴滴的美好,重點是在你的生活裡面,而不是在這個目標上面。那《真愛每一天》我好幾年前看的,但之後有一次有回看,回看是在什麼時候看的?在部隊裡面。然後不知道是什麼……他的部隊裡面一堆臭屌,超熱,晚上八點坐在中山室,然後連長決定要放這部片,越看越難過。那時候真的越看越難過,因為你知道你關在軍營裡面,就看每個人大家都很專注地看著這個投影機,可是心中應該都是很幹,每個人臉上都充滿幹意,然後真的是超熱的,一堆人擠在裡面。但是之後出軍營之後又再看了一次,那我覺得每次看這部片,都有一點那種可以幫自己人生再一次打入一種樂觀情緒,然後大概維持三天的有效期。因為三天之後當你收到帳單,收到房貸、車貸的通知,或者說你要付生活費的時候,或者你小孩要繳學費,你就再一次知道,其實我們汲汲營營還是有目的的。不會說我們不想要享受人生,是我們真的不得不一直去驅使自己要往前衝,因為有太多的壓力接踵而來。
或者在職場上面可能也面對大家的競爭,或者說你自己是一個自營商,那你就要面對其他業務的競爭、其他一樣也是在做自營的,大家要搶生意什麼的。所以其實人生之中充滿很多的競爭,我們不得不把目光放在「我們要怎麼樣不擇手段去達成目標」——講不擇手段這樣不太好,好像要你們做壞事——就是說我們會很拚,可能也不睡覺、很累,要衝一發什麼的。那你要我去注意生活中一些點滴的美好,可能也沒辦法。因為老婆過來,你跟她說「等一下等一下我現在要忙了」;然後狗狗過來,就說「幹,Nook,滾一邊去」,就是「幹,不要吵,拎北在忙了」。然後你就會去忽略掉很多這樣的東西,然後可能等到某一天你才意會到。
比方說像,我覺得等到 Nook 已經完全長大之後,才意會到它還是小狗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陪它玩。因為其實我本來是一個……雖然我定期會去捐給這些狗園,那只是我覺得狗很可憐,我的想法是這樣,我要領養狗、要養狗,可是我自己並不是那種……我就覺得我捐錢幫它們就好了,我不想要自己養一隻狗。那所以 Nook 剛來的時候,我就很常嫌它很臭,就「幹,就狗味啊」,待續洗澡,然後獸醫也講說一開始不太建議洗澡,所以我就覺得它很臭。但是回頭看它那個照片,我就覺得說那時候真的是超可愛的,然後就很後悔自己沒有陪它玩。到現在一定就不會覺得它臭了,因為你就很喜歡它。所以有些東西可能就是等到你錯過之後,才發現說哇,已經回不去了。可是你小孩已經長大了,雖然我自己小孩還沒生出來,但是我會去提醒自己說那個過程是很重要的,就不要太著重於,比如說可能每個人都想要望子成龍,小孩子一定要怎麼樣菁英教育,然後反而在過程之中,因為你很素質的那個目標,所以你就變成你可能根本沒有陪你小孩成長。然後在小朋友的認知也覺得你就是一個壓迫我,然後要成為……「幹,你為什麼當初你不自己好好念書?你還要逼我好好念書?」之類的。所以我也希望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反而我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覺得獲得很多的體會啦。那這邊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想要短時間的在幾天內抽離這個人世間的紛擾,然後再一次感受到生活很美好的話,看這兩部片應該是一個很讚的選擇。
好,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下,最近在臉書上面很多人分享《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一篇文章。那這篇文章我個人覺得跟彭博之前有一篇在講說「全球過度倚賴臺灣」的文章,是有一點異曲同工之妙。那彭博那篇我們之前在節目裡面討論過,那現在《經濟學人》這篇我們大概做一下總結。反正我個人覺得這些歐美的媒體蠻多蠻孬的,就當他們今天講到什麼阿拉伯國家之類的,他們就敢講說人權、民族自決什麼的;可是當今天講到跟中國相關的時候,可能這個人權、民族自決,大家都可以自己獨立建國這種東西,可能就不敢講了,就是蠻有趣的,大家會突然就 shut the fuck up。
我覺得也難免啦,因為畢竟中國這個市場不是大家得罪得起的。你知道很多品牌進去中國之後,會發現有時候會遇到什麼強制技轉,然後做點東西被偷,你去告還告不贏,然後才出來對中國市場失望,開始在這邊幹譙。可是其實對於其他品牌來講,中國真的是一個不可以錯失的市場。所以我個人覺得當他們會有這種明顯的雙重標準,我也是可以理解啦。我說假設你今天自己是生意人的話,你不是生意人當然講都講很簡單嘛,「你就放棄中國市場就好啦」。可是當今天自己是生意人,或說臺灣一些藝人,我也懶得去嘴他們,就是因為我知道可能他要養經紀人、要養自己的家人,這個就是他的專業,他也只能做這行,不然你要他怎麼樣?所以他只能去這個市場,我覺得對他們有一點同理心,我可以理解。當然我還是不太喜歡那種消費我們自己人來達到他目的,我覺得這是最下幹的啦。但是如果說他想要去那邊賺錢,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問題。
那這些歐美媒體他們也是有類似的狀況、類似的情節啦,我覺得他們講中國的時候,其實那個手腕都會放得很輕,我自己看下來是這樣。包含說像這篇報導,他裡面還是寫說 Most Dangerous Place,也不敢寫說 Most Dangerous Country,反正就是 place,他也不太敢去正面去講。我們應該要跟臺灣交朋友、大家應該要建交,你看這些國際的政治領袖們在那邊喊,但是沒有人真的敢跟你建交嘛,都跟你講說「我們是有暗中進行,不可以這樣一次到位啊」,那也進行了好幾年、好幾十年了嘛。當然希望會有好的狀況發生,可是我覺得,其實與其去把所有的決定權都放在別人身上,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自己要知道我們自己的位置在哪裡,那也因為這樣就可以做出很多相應的準備嘛。好算,即便其實臺灣人能夠做的東西我們都做了,我們兵也當了嘛,就算你會不會掃地,一樣有受過軍事訓練啊,那就這樣,要不然你還能怎麼樣?你還能怎麼樣?你就只能靜待其變吧,旁邊住一個流氓,你真的也不能幹嘛嘛。
那其實這件事情帶來的體會,我覺得跟前面那一篇彭博的報導是有點像的。就是他們在講到說臺灣的科技力嘛,就是我們講的「矽盾」,因為我們有這個科技的生產力,有晶圓代工的卓越能力,所以其實全世界應該要協防颱灣。這是我們想是想這樣子,但是我覺得目前全球的做法,不是像臺灣人想的這樣。就是他們的做法還是,因為在疫情的刺激之下,他們發現其實過度的全球化是不好的。當然你今天把這些工廠、高汙染、你不要的東西都移去海外,那等到像疫情這種黑天鵝撞下來之後,會發生的狀況是,我現在就沒有能力去生產最基本的一個防疫物資。所以其實各國開始去,第一個就是擴大自己的戰略儲備;然後第二個就開始有些工廠可以去生產一些必要的物資,你不要等到你真的需要的時候,你沒有這樣子的東西嘛。
那他們現在要把這個觸角更往外伸,就伸到這個晶圓代工這一塊。我知道很多臺灣人在討論的時候,當今天看到 Intel 要重啟這個 IDM 2.0——IDM 什麼?就是 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ufacture,整合式的設計和生產。那這其實最早晶圓業他們在做的都是 IDM 為主,只是最後面就變成說開始專業分工。所以專業分工就是上游的設計,像是 NVIDIA、AMD、高通,或是我們的聯發科,他們就專門做設計;那生產呢,就是交給專業的代工生產,比如說臺積電、世界先進、聯電、力積電,或者是韓國,或者是中國的中芯。這就是在做晶圓生產的,上面有人設計,下面有人生產,就是分工。那以前最早是 IDM,那現在其實還是有一些 IDM 廠的存在,比方說像是 Infineon,它就是屬於 IDM。這些車用廠商、歐洲車用廠商很多都還是有自己的廠房,那美國的 Intel 還是 IDM。這個 IDM 2.0 就是他要去加強生產的這部分的力道。
那去加強這部分的力道,我覺得也是跟整體的戰略佈局有關,就是說跟政治有關。因為當初美國要去補貼生產,所以像特斯拉去把廠移回去美國,那現在可能他們就是發現說,所有的晶圓的生產能力都是在亞洲這邊,可是亞洲這邊出狀況的話,可能會再一次遇到,比方說像這一次大缺貨,東西都出不去的狀況。那要避免這樣狀況產生,就是我自己要有一點生產能力。那這生產能力並不是說什麼要去跟你臺積電競爭,要去做三奈米、兩奈米,這個生產的其實就是說,我至少要可以做出成熟製程,比方說我的車用晶片、我的衛星要用的晶片、伺服器要用的晶片,或者說我的相關的手機、3C,即便可能最新的 iPhone 沒有辦法做出來,最先進的製程我們做不出來,可是我至少當今天台海或是亞洲遇到一點危機的時候,我們不會重度的依賴亞洲。因為它整個晶圓生產的重鎮完全都是在亞洲,所以他們開始去推這樣的東西。那我覺得歐洲之後你會看到跟上。
其實彭博的那篇文章,然後跟《經濟學人》這篇文章,我覺得這兩篇文章都是在講一樣的事情。就是你看起來是覺得,他們講說臺灣很重要,所以要幫助臺灣,我覺得不是。就是他們是在有點像是在對自己國內的這些元老院的人去遊說,其實我們是需要有生產能力的,不然我們過度曝險在亞洲的話,會導致真的出事情的話,我們會完蛋。所以當 Intel 在推這個 IDM 2.0 的時候,我個人看是覺得,背後應該是有政府的授意,這第一點。
第二點,可能 Intel 也自己發現別人的競爭了。就是說它的 IC 設計的這一塊,它目前可能在伺服器晶片上面還有一定程度的優勢,應該說優勢是蠻大的,但是比方說像是 Amazon 又在做自己的伺服器晶片、蘋果做自己的 M1、M2,整個 Arm 架構開始起來之後,Intel 它應該也會被逼退。雖然這可能不是一時間馬上就會發生的,可能需要三到五年,但是在未來,其實你可以看到的未來,包含像 NVIDIA 開始去打入 Grace CPU,你會覺得其實 Intel 的 CPU 的部分可能會慢慢地被壓縮,於是它可能就要找出另外一條路。那這一條路就是把它可能本來也沒有很認真在做的 Foundry 的部分,就是晶圓生產的部分,再一次把它去加強,那這可能可以讓整個公司變得更穩健。
所以我個人看這兩篇報導,我的想法是覺得,他們要講的東西是一樣的。反正就是說臺海這邊有危險,可能會有危險,亞洲這邊可能會有一些動盪,所以我們不可以過度依賴這些地方。雖然有些人解讀會跟我解讀不一樣,它的解讀是「我們應該保護臺灣」,但是我覺得這應該不會是他們想的。我覺得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講,保衛臺灣是不是他們心中會想了一件事情?我不太確定。但是他們可能心中會想的是「我的車用東西賣不出去」、「我們的汽車廠商、我們的手機廠商、平板廠商、電腦廠商的東西沒有晶片,會出很大的事情」,這應該是他們會首重的,所以他們會想要去幫自己國家的生產力給拉上來,就是我至少是要做出這樣的東西。但當然,它不是一時半刻可以追上的,那它也沒有辦法去追到這種最先進的製程。
可是,比如說今天台灣就算殞落的話,我個人覺得它其實還是可以投片給三星,雖然可能做出來的東西會像暖暖包,會過熱,可是還是可以用。大家會有一個陣痛期,但是此消彼長之下,我覺得最後面還是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對於臺灣人來講,我覺得其實臺灣人也很習慣,你知道看到這樣報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從最早的臺海危機的時候,九零年代,那時候我還是小朋友,不知道,我只能靠考古的方式去研究,然後所有查到什麼房地產拋售、有些人開始拋售、有些人要走,就可能會出問題。可是到現在,其實共機還整天在繞,那他們演習還是很常在打,可是對我們的影響就是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大家已經不覺得這是一回事。連股市,之前可能還會稍微跌一下,現在都懶得跌,「你再繞?OK,那繼續漲」,所以我覺得其實整個報導寫下來就是廢話,真的沒什麼好多談的。
但是因為看到很多人在分享,我們就大概聊一下我對於這整件事情,還有全球佈局的一些看法。那當然這個東西會不會重新演變成臺海的一個修正題材?其實也不是不可能。有些分析師,他們是有把政治因素考慮進去,有提到說,當然有可能習近平最近看起來是安靜很久,但他會不會突然決定要在做什麼樣的事情,搭配臺灣的選舉,然後開始再來一個文攻武嚇?那這東西可能會變成可以幫助臺灣修正的一個題材,就股市又因為這樣子崩。我們也不知道,但是你要時時都去準備這樣的事情,就是說你不是等到看到,假設說中國這邊有什麼大動作,然後你才去調整你的部位。其實你的部位是平常就要去設想,假設你今天遇到不好的狀況要怎麼辦。
比方說像是前陣子,美國就再去把中國的七家公司放進去實體清單裡面,那就包含這個天津飛騰。那天津飛騰呢,他是透過世芯-KY(3661)設計晶片之後,投片到臺積電去生產。那也因為這樣子,就是世芯-KY 它的客戶、重大客戶天津飛騰被制裁,所以它連續跌了好幾根跌停。世芯它絕對不是一個什麼爛公司,但是你看遇到一個這樣子的,一個真的算是黑天鵝,就是對這家公司來說它的黑天鵝、它的意外。雖然很多人會講說「你本來做中國公司其實就會被制裁」,但我覺得不能這樣說。就算你今天是客戶都是美國人好了,可是美國人可能也會轉單、我不要下你的東西,或者說有更強的競爭者出現了,那隨時是可能會因為這樣子掐到一家公司,就讓他的單掉了,所以他的整個股價表現就變得很爛很爛。
這個就是你要去思考,就是說你可能會在各種你想不到的狀況之下,然後會有很奇異的事情發生。所以如果說你重壓單一標的,就會遇到這種過度曝險可能會造成的傷害。當然其實,下重壓、不推廣重壓這件事情,在目前的情況講是沒有人會聽,就是真的沒有人會在意。
然後想到說其實我前幾天有看過一篇文章,在 PTT 2 月的時候,就是很多人在討論一支股票,那這支股票的交易代號現在叫做 AXXC,它是在做一個叫做 Senhance 的一個醫學手臂系統。很多人講到這個 Senhance 的醫學手臂系統,是達文西手術系統最大的對手,「對,Senhance 手術系統讚讚讚」。但其實 Senhance 這家公司從他股價最早可能 80 塊,跌到現在剩 2 塊,我個人覺得雞蛋水餃股有時候會成為雞蛋水餃股是有他的理由的,就代表它就是廢,它就是打不贏。很多人說它是達文西的競爭對手,我就把它拿去問一些醫生朋友,就給我看照片,他們其實真的差很多,達文西能做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他可以加速翻床率,因為要賺錢翻床率要快、手術要快。Senhance 的系統其實比較像是……就是一個內視鏡的輔助這樣子,它跟達文西系統其實沒有辦法去比較的。但是要炒股誰鳥你,所以那個 PTT 那篇文章就是大家要去炒這支股票,下面就有一個看起來還蠻專業的人,就回文跟他講好,為什麼也不該這樣炒,就是他是專業的人士,然後要跟你講一些他的看法。下面就有人嗆他,就說你看這種專業人士不可以做股票,因為他講完這個為什麼不好做,然後繼續漲,「你很笨」。其實這樣的東西,然後再隔了幾天,這個股票就崩掉了。
在這種全面樂觀的時候,你出來跟大家講東西沒有人聽得進去,也沒有人在意,為什麼?不重要。因為你要去意會到你可能會遇到,比方說世芯、合一那種崩下來,或者說高階,就是上去的時候都很好,那故事都是最好的,可是下來的時候一轉眼,所有的東西就會變成壞訊息。所以你如果去重壓,你可能就會遇到這樣子的事情。我個人認為對臺海的東西有可能會成為修正的題材,但是如果你配置得宜的話,反而修正下來是一個好的買點。你不要搞到自己完全沒有預備金,重壓槓桿,下來之後你反而需要補錢,那就變成說你要說每一次的崩盤是財富重分配,但是如果說你沒有搞好的話,就會變成你是把財富重分配給人家的那一個。其實財富重分配,我認為說不是有錢的給沒錢的,其實不是這樣,是說那些沒有準備的給有準備的,這樣比較對啦。很多人以為財富重分配就是劫富濟貧,不是這樣子,窮鬼只會越來越窮,重新分配之後又變得更窮了。好,那我們就聊到這邊,我們接下來進入這一次的財報話題。
好,三星舅媽許願說希望錢回電子,結果後來錢真的有回電子了。雖然其實傳產的表現還是不錯,但是至少電子股有稍微回神了。那首先當然就是我們看到聯發科,全臺灣第二大市值的公司,摸了漲停。就是臺積電之前摸過漲停,應該說我們第一大、第二大市值的公司都摸過單日 10%,我個人覺得真的是蠻瘋的。聯發科開出來的營收成長是抓 40% 起跳,而且加碼千億元來發股利,就是超過一千億的特別現金股利,直接就摸過去漲停。
聯電開出來的成績也是不錯,它的法說會內容說毛利率大概是 30%,那 ASP 可以成長大概 3 到 4%,全年大概可以成長到 10%,季增營收大概抓 5 到 6%,也是創新高。所以其實整個也都很不錯,但是股價跌。所以其實在這陣子,你不太需要去因為財報好壞,然後股價漲跌來做一個連結,因為我個人覺得現在已經有點……怎麼講,就脫離財報的想像。而且大家會對於說財報就是你可以去賭,如果說你賭對了,如果表現是超乎法人預期的話就會漲。但是這陣子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應該說本來就是這樣子,這陣子特別明顯,就是他財報好,他照樣跌給你看。市場就會出圓報道說「因為其實市場預期他會更好」,我覺得那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就是硬去找理由。就是說他本來就過去就漲很多了,現在股價短線你本來就是很難預期,有時候就漲漲跌跌的。所以你看它跌,你不可以就直接去硬找說,這代表說它的法說開出來成績是不夠好、未來的 guidance 是不夠好,其實不是。就是之前也有漲,像聯電也就漲很多了,所以稍微跌一下,但是未來的預期都是好的。
那再來就是像是旺宏,旺宏也跟大家提到,在上一兩集有提到說吳敏求,老闆直接講說「讚讚讚」,他沒有想過可以好成這樣。那日月光呢,就是封測的龍頭也是讚,也是說好。面板的友達也是說讚。臺達電、電動車充電樁的也是說讚。反正每個人都說讚,現在就是所有東西都是要說讚就對了。
那我有觀察到上禮拜的電子股,就是禮拜四,電子股看得動起來的時候,有一點特別明顯,就是伺服器相關的類股,比方說像是之前很猛的緯穎,就是緯創分出來這個小金雞緯穎,他就做這個伺服器代工的,那他股價也開始表現,就是有出現大漲。那除此之外,伺服器相關像是普瑞,做這個高速晶片的,以及像是嘉澤,做這個連線端子的,都是伺服器相關的類股,都有相當程度的表現,就等於大家都開始動了。所以就開始有些人會去思考說,會不會這個資金要開始流回去伺服器?因為伺服器前陣子算是有稍微悶了一下,就是因為可能之前拉貨拉很兇吧,所以有開始有這個可能庫存要去化的過程。那現在因為 Intel 的新平臺要出來,雖然可能沒有那麼快,但是大家可能預期的效應之下,看到伺服器類股開始動。但是伺服器類股其實一般人應該是比較不會買,像比方說普瑞是千元以上,嘉澤也是要 500 多塊,就一張是 50 幾萬,那緯穎也是很貴,都是要好幾十萬的股票,所以這可能一般人不會動。但是大家可以從這邊,就是你可以從伺服器的供應鏈去觀測,就是其他的伺服器相關的類股,包含說美股這邊就可以看 Intel,那只是 Intel 他家大業大,伺服器不是他的全部。但是比方說像是 NVIDIA 他要做這個 Grace CPU,也是與伺服器相關的,那以及其他的 Amazon、GCP 以及 Azure,大家在伺服器、雲端資料中心的推進之下,你可以由供應鏈這邊來看到說可能未來的市況會怎麼樣,因為供應鏈這邊可能會先動,那大家可以去注意的。
好,那再來就是美國這邊的財報,蘋果開出來很好,Facebook 開出來很好,Microsoft 開出來很好,我覺得大家開出來都很好。那就連 Twitter,Twitter 開出來是 song beat,就是擊敗 Street 的預期、分析師的預期,可是有趣的地方是它的股價大跌。那一樣就是跟臺股的聯電開出來不錯,然後大跌一樣。就是這種東西已經在這個時期變成是我覺得你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就是硬要去找一個理由。因為股價是一路以來其實表現都還不錯,所以一個財報開出來,那本來股價就是有可能是隨機的漲或是跌。但是目前我們也看了出來,半導體的市況真的很好,因為這個是有資料去佐證的。
當然,回顧一下大概一年前,一年前那時候很多人講說「這股票在亂漲」。我們那時候跟大家提到說,其實股價往往是率先反映,等到一年之後,其實我們終於可以算是一個驗證,因為我們看了好幾季的財報,你就會發現說真的都會有人先知道。就是市場,雖然我們不敢講說它是完全的效率市場,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獲得資訊的人,他沒有辦法在市場裡面獲得因為資訊所帶來的報酬,但是我覺得我們的效率市場應該是這種半強勢的,就是說有些人會先知道,就先反映。但是如果說你可以比一些人更提早知道一些資訊的話,你還是可以賺到錢,就是說它會率先的去做動,這是我的看法。
那我們就看到其實開出來的財報都是好的,然後就驗證了其實股票根本沒有虛漲。但是當然,就是說有一點像是,還是套一句巴菲特股神講的那個遛狗理論,主人往一個好的方向走,主人就是基本面,那狗就是股價,股價會衝來衝去,那股價往往會衝過頭。我個人覺得現在就是衝過頭,但是你說衝過頭會把手上的股票賣掉嗎?你怎麼知道衝過頭會不會再衝得更過頭?因為整體的展望是好的。但是你就知道注意說,如果你是看到成績很好,然後進去追在高點的人,那可能會像之前臺積電在 600 多塊的時候,我就跟大家講,就是說你其實在 500 多塊的時候要買、400 多塊買 OK,到 600 多塊,然後你還講說直接上一千,那可能就會掉入一個陷阱。不是說他不會上,我也覺得他很有機會上,但是那種股價短線熱度飆漲的時候……當然我們不知道會不會像航運這樣,他媽一路噴上天,不過其實往往你如果追離那個均線太遠,均線就是說比方說以月線、季線來講,就是一個月、一季的人的成本,離這兩條線太遠的,那就是乖離已經變太大的,你當然你相對承受的風險就很大。所以你面對這樣的標的,我個人會建議你還是要適當的分配,而不是一次重壓,可能就會壓在水岸第一排。
那除此之外呢,Fed 的其中一個好像達拉斯分行的老闆,再一次出來再跟大家警告說,可能這個縮表跟升息都會提早往前拉。那其實也不是新聞了,我個人覺得到時候真的遇到縮表跟升息的話,那個衝擊可能不會像大家想像的,就好像是宣佈當天會有什麼血崩之類的,有可能就提早先把它走完。因為美股基本上目前的成長股已經開始進入一個盤整,像是 ARK,去年非常紅的 ARK 在今年,他目前表現是輸給大盤的。很難想像吧,去年大家講說「不用講努力了,全部交給乾媽」,然後因為乾媽隨便都是屌贏市場,可是目前在今年為止呢,乾媽 Cathie Wood 的 ARK Invest,他旗艦的 ARK 基金,其實目前是打不贏大盤的。那其實很多人也發現自己的 portfolio 在今年是打不贏大盤的。那我覺得去年真的是一個特例,就去年你可以輕鬆的擊敗大盤,就是很多少年股神的產生,但是在今年其實就是重新教會大家做人。其實本來打敗大盤就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你隨時都可以放棄抵抗,然後加入大盤的行列。
或者說其實你也不需要這麼的絕對的去思考,就是說「我就是加入大盤,我就不做主動選股」,然後開始去抨擊說做主動選股的人都是笨蛋,也沒有必要這樣子。你可以規劃一部分的資金繼續在市場裡面去試看看自己的眼光是對還是錯的,那此外另外一部分就可能就是交給大盤,這邊去做一個比較穩健的投資,所以你可以做一些財務上的規劃。好的,這集前面就先聊到這邊,我們接下來就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TaipeiLee,他說:「五星吹捧,沒有用蘋果手機、蘋果電腦,之前都是用 Spotify 在聽股癌,為了留五星吹捧特地辦 iTunes 帳號,感謝愛你。」
下面一位 YZ914 說:「準人妻睡前故事。主委好,最近介紹老公聽股癌的 podcast,非常喜歡節目內容,讓上班壓力大的人放鬆很多,還可以讓初學英文的他學一些英文(問號,然後掛號 motherfucker)。最近成為睡前故事,笑著笑著就睡了,再次謝謝溫柔的嗓音,期待下次可以專業提問,祝福主委一家平安健康賺大錢。」
謝謝 YZ914,先恭喜,也祝你們平安幸福美滿。
下面一位,我愛豬排飯,他說:「可憐的首購族一問。感謝癌大不吝分享自己的經驗,小弟是首購買房一族,預計年底交屋,已經付了一成訂金,而房價的八成貸款、一成工程業務款也應該沒什麼問題。預計上面這些房子錢付完之後,只剩下 10 萬的現金,臺股 40 萬以及美股 40 萬,其中股市標的都是 0050、VOO、VT、VTI 跟 VWO。」就是一個典型的指數化配置者。他說:「現在持續每個月多餘的錢丟 3 萬臺幣進 0050,目標是明年 1 月前把臺股的錢賣光拿來裝潢,盡量不要動到美股的錢。想問您的問題是,這些錢我已經預計明年 1 月交屋後會拿來裝潢買傢俱的費用,理論上有這種急迫的預算,應該是要放在保險一點的部位。想問如果癌大會建議把股票慢慢賣掉,入袋為安,萬一等到交屋結果股票大崩盤,買不起床只能睡巧拼好像蠻悲哀的。但又不能錯過現在股票這種大多頭行情,一直跟自己說自己是買大盤 ETF 沒問題。如果是癌大會建議怎麼佈局呢?感謝癌大開示,祝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這個以現在的市況認真講,就是說基本面很強勁,然後上一集有提到說朋友提到 overbooking 可能要在 Q4 以後。當然我們真的也很難想像,比如說自己聊到的臺海危機或什麼的,會不會成為修正題材,這真的都太難講,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我個人覺得,確實我之前有跟大家提過,說這種很急迫,兩三年內要用到的錢,什麼小朋友要出國留學的錢、自己要念書的錢,或說要裝潢、要付房租的錢之類的,這種建議不要把它全部都配在股票裡面,因為股票真的是隨時都會有波動,這個是你要去思考的一件事情。再來就是說,對,你會不想要錯過現在的市況,所以會不會入袋為安之後,看到續漲你會吐血?那當然這本來就是你要去承受的一個風險。你不能想說如果現在他賣掉之後,後來續漲會很幹,你怎麼不會想說那如果你現在賣掉之後跌,你就很爽?所以真的是事後論才會辦法知道了。
那我必須得說,你可以用一個方法去做,就是 Trailing Stop。如果你今天是日盛跟凱基的話,他應該是可以直接設定 Trailing Stop,那如果不是這兩家的話,其實你可以自己去手動去紀律停損。什麼叫紀律停損?比方說你今天就可以抓這個東西假設是 100 塊,然後跌 5% 我要出掉,所以 5% 是多少?就是 95 塊,95 塊我就要全部砍掉。因為你知道這筆錢我是不能夠留在這裡面,假設說它之後有繼續的下檔的風險的話,那可能會讓我東西付不出來,我要睡巧拼,我們不想要看到的嘛。所以你要設定一個紀律的出場點位,然後這個紀律出場點位可以隨著假設它的持續的往上進攻,它也會往上修。
那 Trailing Stop 的好處就是比方說你今天設定 5% 把所有的部位砍掉,所以就是 100 塊你設定的話,95 塊它會砍掉。可是今天假設它回檔到 97 塊,就沒有繼續往下疊了,他就不會砍嘛對不對?那他會繼續往上漲,那漲比方說漲到了 200,翻倍,那一樣這個 Trailing Stop 他就跟著去往上調,也就是說他會固定的去鎖住你的下檔的風險。那這種東西其實用在這種大盤型的 ETF 應該是蠻好用的,因為小型股,比方說一些個股,像我們剛剛前面聊到的世芯,就算你設一個 Trailing Stop,他也可能會遇到跌停你根本賣不掉嘛。但大盤我們殊難想像他會遇到賣不掉的狀況,所以 Trailing Stop 這個策略應該就可以很確實的去執行。
但老實講,如果你不是有用這種特定券商,他有這種系統直接幫你砍單的功能,你就自己要去有一個紀律停損點,而且這個停損點你要記得,打到你一定要出,你絕對不要凹。因為你可能凹下去之後面你就睡巧拼。當然有可能你賣掉之後就是賣在一個阿呆谷,可是沒辦法,就是你必須要去承受的。因為你要去想,你不能每次都是只想到你賺錢要怎麼花,你賠錢要怎麼辦?因為最糟的狀況是你要睡巧拼。所以你就大概去設一個,比方說我在下面 5% 的位置我要出掉,所以如果繼續漲,沒有打到 5%,我每天我就是拿這個收盤價去算,今天收盤價是 100 塊,就是負 5% 是多少,明天只要打到這個我就要賣掉。那明天只要漲到了 110 塊,一樣負 5% 是多少,打到我就一定要賣掉。如果你有這種很有紀律有去執行的話,那我個人覺得你放在大盤這個位置應該是還好,沒有太大太大的問題。
下面為這個 Kaley Chan,他說:「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喜歡聽你的節目,而且其他都聽不持久,想到答案才來發五星 XD。是一種很像跟朋友聊股票配幹話的感覺,舒服啦,感謝你的分享,尤其是不要文人相輕這點,在任何領域都通用。逛誠品看到主委的書霸榜,為你感到驕傲,預祝 Lisa 8 月 9 號出貨順利。」
好,感謝這位 Kaley。就是其實我也就是把大家當朋友在跟大家聊天,我也不喜歡去塑造那種好像是我要教你什麼東西。因為其實我覺得股票市場特別明顯,可能職場上對,有些人他罷了一個位置,他得老闆疼,他就是他媽幹到老。可是股票市場是隨時任何一個人,假設他今天就是暈船了,突然決定做很奇怪的事情,他就算前面豐功偉業二三十年,他可能在一夕之間,然後比方說重壓某個東西,然後就整個翻船就爆掉。所以隨時保持謙卑很重要,那我覺得跟大家當朋友這種感覺是最好的,我不是要來什麼教大家或是拯救大家,我沒有那個能力。
好,下面會這個笑與愛肯德基,他說:「請求癌大開示,優質節目讚爆。他說五星吹嘴好節目。今天跟朋友一起玩國外期貨,發現自己的心臟沒有那麼大顆可以玩槓桿,而且每天只休盤一小時讓自己壓力太大,因此半年前清掉轉為與媽媽研究臺股,也順便跟媽媽一起討論增進感情。藉由朋友的推薦聽到這個優質節目,學到癌大的經驗跟觀念,真的謝謝癌大用心經營,買癌大的書也到了,準備好好看爆,順便推坑我媽成為癌粉。想請問癌大,我原先習慣在進場某一檔股票前,會先透過亞當理論找到我預計的出場點位,但隨著出場點位到了,但臺股趨勢還是持續長多,請問是該續抱還是維持原本的交易計畫呢?但續抱又怕遇到震盪,心靈層面還是很不成熟,請癌大開示。」
我這樣說好了,我覺得其實你現在市場上你會聽到很多的派別、很多的什麼交易方法,那你可能都會想要學。其實很簡單,交易這件事情,你要找到一個你可以反覆實行的方法,反覆實行的方法才是一個真正的方法。就是任何一個你只用一次剛好暴賺的,你要把它想成是機率,那其實可能就是你賽到的。所以為什麼我等下講說那種分散投資績效又很好,才是真的會做股票的?很簡單,就是一個院校大數法則這樣。當你可以分散投二三十支股票,然後你還打贏大盤,代表你選股是卓越的,代表說你選到好東西的機率是高的。可是比方說你今天 all in 一檔,然後你打贏大盤,其實一般我們會把這個定義就是你可能不一定很強,因為你可能就是剛好賽到、壓到了。但是你分越多檔,然後你還打贏大盤,就代表說你選股的這個能力應該是有的。大概這樣子。
所以我覺得就是一個方法,你要重複反覆的實行,然後有用就可以做。雖然亞當理論我個人不太推薦,亞當理論我在剛好我的書裡面就有寫到這個發明他的一個工程師,就是寫這本書的工程師。他最早在發明 RSI 指標還有一些什麼隨機強度指標,反正就很多指標是他發明的,然後之後他出了一本書叫亞當理論,就是你現在看著這個你用的這個理論。然後亞當理論呢,他算是打臉了他之前他發明的指標,但是他發明的指標很多臺灣人還是很愛用。人家就已經打臉告訴你說這東西沒有辦法拿來預測了,可是很多人還是喜歡拿這個東西來預測嘛。那亞當理論本身我覺得也是有瑕疵的,包含說什麼翻亞當,我以前也很喜歡用翻亞當這個做法,就是我把過往的線圖然後把它翻轉 180 度再翻轉 90 度還是怎麼樣的,然後我去對應說他預計的漲幅有多少。
我認為任何一個要去預測市場漲幅有多少的策略,都有他的瑕疵之所在。就是假設市場是可以預測的,那你不就發財了?你這等於是在套利的,你根本不是隻是買一檔股票,你是在套利,你是穩賺不賠的。對吧?就這麼簡單的道理。但我必須得說很多東西,然後像之前有人家說什麼吃中藥,或是什麼去西醫看的一些東西……我不是特地去幹中醫,我一直講說不管是什麼西醫、中藥,或有些去廟裡喝符水,你喝下去你就真的就好了,你喝下去你真的覺得媽身體舒服,那你管它是不是什麼神佛的力量,還是說什麼中藥、西醫很強,但你就是有用。所以其實每個東西你只要用了有用,你都可以用。雖然我本人是覺得亞當理論是不能用的東西,但是你用了覺得有用,我不要阻止你,因為這東西假設可以幫你穩定的獲利,你就該反覆的執行。
一個策略只要 OK,你就反覆的執行,即便這個策略是去廟裡面,去廟裡面博筊,你發現你每次去廟裡面博筊,會問媽祖說「幹,拎北要買什麼」,結果媽祖跟你博筊,你每次都賺錢,那你就繼續去博筊,你不要聽人家講說什麼科學投資。你只要這個方法可以賺錢,你就反覆的執行就對了。所以亞當理論你用,你就用吧。那至於你講說你怕錯過後續行情,我個人覺得假設你這個紀律的做法是可以持續為你帶來獲利的,你該出場你就是要出場,你就要維持紀律就對了。維持紀律真的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但是你要記著這個方法。很多時候是,你找到一個穩健的方法,你就要不停重複的去執行他,因為這個東西你知道機率上、長期上你會賺錢,所以你應該重複的去刷這個機率,而不是去把自己帶到更多的未知。但當然你想要凹單也是可以,因為每個人都會想要凹單,像我也會想要凹單。你看市況這麼好,你看你手上一些標的已經漲到本益比上緣,已經反映到什麼 2023、2024 年去了,那你問我會不會把它賣?我也有點捨不得賣,因為我覺得搞不好他反映到 2027 年去。市場要瘋的時候,你怎麼知道他可以多瘋?
那遇到這樣狀況,就是回到剛才前面我回答的一個人說,就是你設定一個 Trailing Stop。假設你真的決定要凹,那你就凹單,但是你要知道,假設他跌回來打到某個位置,你還是要把它賣掉。因為這就是你當初設定的一個交易計畫。那我們人當然要隨機應變是沒錯,可是有時候按照這個計畫去走,你才不會在市場裡面恐慌。當然你可以隨機應變去調整自己,比方說是不是真的要去按照過往的規律去做呢?不要,那就是一個隨機應變。但是你決定不要,你還是要有一個相關的計畫,「那我接下來假設遇到什麼行情,我該怎麼樣?」大概這樣子,做好規劃的話應該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了。
好像沒會,過好日子說:「中國內需迴圈經濟真的可以撐住中國的經濟嗎?」
我先要吹一吹,你也好,想問中國內需迴圈經濟真的可以撐過中國的經濟嗎?祝福主委全家幸福美滿快樂。
沒有問題,中國內需真的很強,他們要靠內需撐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但是中國股其實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在它的科技股,就是他們現在輪流的繁榮段去一個一個抓出來打巴掌嘛。所以你假設你今天手上是中國科技股,最近可能會稍微難受一點點,但是巴掌打完之後,我相信長多的趨勢是不會改變。我就說即便我們再怎麼不喜歡中國,我覺得其實中國的……當然說他們內需去撐盤,這個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那中國的科技公司其實強勢的也是很多,包含說你看蒙格也是買中國公司嘛,那達裡歐買中國公司被大家笑,因為美股表現很好。但是有些東西很難講,就是比方說去年大家講說 ARK 超屌,今年沒有人在講 ARK。那會不會去年大家說美股是最佳市場,那就你看今年大家說臺股才是最佳市場嘛。那會不會很快的變成中國股是最佳市場?全球資金就是這樣跑來跑去的。那我個人覺得中國,當然它是一個比較有特色的國家,就是跟一般的國家不太一樣。但在這個經濟層面上,我個人覺得當然他們國家的內需要撐住他們經濟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的。
然後下面一位這個 LOPPHFRUSYC,你幹什麼爛癌的,要做小弟。
「孟恭你好,小弟我今年 27。」
「癌大你好,小弟看完你的書之後,學到了批判質疑的精神,但是深怕走火入魔。有些朋友分享股市訊息,我都會先批判再說『你知道你怎麼都不容易』,已經快沒朋友了。另外癌大在能力跟資訊獲取有一定的限度的前提之下,你是如何取得獨立思考的平衡點?也就是要驗證到什麼程度之後,才可以相信這些獲取來的資訊然後去投入資金?感謝癌大,祝癌大夫人跟小朋友健康平安順利。」
感謝。不是,我跟你講,我在書裡面寫到,就是你要去懷疑人家提到的一些東西,然後去思考「如果這東西這麼好,你又怎麼會輪到你?」,它不代表你要去嗆人家。像我就是非常懶得去跟人家吵架的人,你記得網路上有一張梗圖,就李奧納多講說「我現在開始要去活一個很平凡的生活,不想要再跟任何人有任何糾紛,所以比方說你要講 1+1=5,我又說 Yes sir,你說是對的。」你跟我那種調,我也是這樣的人。其實我聽到很多,比方說像當然我一定身邊會有操作的那種朋友,跟我分享說各個股市的訊息跟訊息,我認真講其實很多,像朋友跟你講說「啊這個穩啦,all in 就對了」,你當然會知道說「那你 all in 給我看」,你最後我還可以介紹看哪一個銀行可以貸給你比較便宜的錢,你 all in 給我看。就是你會去懷疑人家,可是我覺得你沒有必要去跟他吵架。然後因為你跟他吵架的話,就是你會變成就是過度批判,你會變成反正很閒這樣,整天找人家批判鬥爭這樣。你沒有必要跟他吵架,因為這是放在自己心裡面,你自己知道就好了。
我個人是覺得其實這是一個個人價值觀跟判斷力形塑的過程,也就是說他不是一蹴可幾的。即便到現在,我也很常會看錯東西,比方說我聽的東西覺得可以,就中間買進去就烙賽嘛。比方說我剛才在節目稍早前提到說,我覺得資金又轉進去伺服器,搞不好兩個禮拜之後發現說,沒有,那只是拉假的,就只是可能資金暫時去炒一下,然後之後就崩回來了,都是有可能的。那你就是慢慢去修正調整自己,然後不要太有那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反正你要很樂意被人家打臉,但是也要時時去懷疑,然後去注意說這個一個東西講出來是不是有問題的。因為懷疑不會傷身,就像是人家講說「嫌貨才是買貨人」,你去寫一個東西,你講說這個 iPhone 怎麼這麼貴、什麼人,然後這個鏡頭畫素也沒有很好,可是你還是買下去。但是你朋友跟你講的東西,你又去質疑他、懷疑他,可是好的你還是用,只是你不要在外顯上把自己搞得像刺蝟,他講什麼都先去幹人家,這樣就不好了。
最後一位,被衝康的 Luna,他說:「五星吹捧吹上天,感謝主委指引股海明燈。癌大你好,本人是去年 8 月才進入美股的小菜雞,年初開始聽主委的 podcast,獲益良多。目前持股雖然沒有像是臺股的朋友這麼亮眼,但是也打贏了標普。有一個私人的問題想問癌大,每天都要加班壓力估計會很大,現職是臺灣上市大公司,外商是全球前百大企業,兩間都提供免費的宿舍。假如我現在 35 歲,我一定會選擇待在現職,畢竟到外商之後要吸收的東西太多了。但小妹目前只有 23 歲,加上現職的天花板很低,所以很猶豫。想問癌大如果只有 23 歲會做什麼選擇呢?題外話,過年時找回高中(2016 年)買的比特幣,當時約 3000 元,增值到現在 18 萬,靠北超誇張,我還以為是登入到別人的帳號。因為認為自己不是很懂加密市場,所以把錢就放進 ETH 2.0,說時遲那時快,現在快 35 萬了。這時候才明白投資也是很靠賽的。祝癌大全家身體健康,萬事順利。」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位 Luna,因為我覺得 Luna 看 3000 塊就買比特幣,然後翻了 60 倍,這樣算的 60 倍,然後之後再轉進以太,然後又再翻一倍。然後呢,他現在在美股,很多人在哀嚎的時候,他說他自己打贏了標普,又打贏標普。23 歲,是在臺灣的上市大公司工作,又取得了百大外商的 offer,而且還有免費宿舍。我覺得 Luna 根本就是他媽人生勝利組,你今天是來這邊 po 文是來炫耀還是怎樣?我們要不要來個比武招親?23 歲,年輕有為又懂投資,打贏大盤,而且在 2021 年,我不是 2020,2020 是大家都打贏大盤,2021 他還打贏大盤。然後加密貨幣這邊又賺到錢,然後在這個本業上又做得很好。
我覺得 Luna,你真的不用想太多,因為看起來你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我可以直接這樣說,你就直接相信你自己的判斷力就好了。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說你的直覺是哪來的,我其實很鼓勵大家要相信直覺。然後直覺這個東西是可以訓練的,就是直覺它其實會在,你每一次比如說遇到渣男、遇到廢物、遇到一些雷你的人,或者在路上看到一些什麼大客車他媽鬼切過來把你撞死,還是說什麼遇到什麼三寶,或者說走路上被搶,你遇到這些你生活中的所有的體悟跟經驗,它最後面就會變成你的一個本能。所以包含說你在職場裡面做了決定,在投資市場裡面做了決定,其實很多是來自於你的經驗。所以當然你今天有一個很好的經驗不停的 feedback 之後,你的訓練力、你的判斷的程度會越來越好,就是最後面就變成你就要相信你的直覺。
我個人覺得我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分享給你,我也不想要給你任何的建議。因為光是從你現在分享的東西,我個人就覺得其實你自己很清楚就是你自己要的是什麼,只是你可能會難以做決定。難以做決定不是說你自己什麼在那邊躊躇、你不知道怎麼辦、你在那邊什麼下不了決心,其實不是。其實搞不好就是這兩個東西在你心中的那個權重……因為像你自己也講嘛,你說你知道外商這邊壓力會大,如果你是超過 35 歲,你根本連去都不會想去。所以其實你心中已經有給他一個分數了,這個分數可能跟你現職的分數是差不多的,所以你才會選不出來。所以其實不是代表說你沒有辦法選擇,就是光是從你的投資判斷,然後外加你去加密貨幣也大殺四方,然後在現在可能在這個工作的選擇上也是如魚得水,有特別的人的 offer。其實我個人覺得你就相信自己就好了,如果真的做不出決定的話,其實就博筊就好,就直接去博筊。
然後有時候其實要記得,人生中的選擇不會只有一個。比方說最後面假設你去外商,假設啦,就是你去的時候發現超雷,我相信以你的實力跟能力,你一定會獲得更多更好的 offer,你一定可以跳來跳去。那或是說你沒有去,你可能在待一陣子覺得說「你看我薪水是輸,如果我去外商會拿更多」,就搞不好你發現你待的以為這邊是什麼天花板就在這嘛,對,然後你搞不好因為在這邊碰到天花板,你就跑出去創業,結果你賺了更多的錢。我們對於未來是有太多的排列組合、太多的無法去想像的可能性。那我覺得以你的案例來說,相信自己就好,不太需要去徵求別人的一個意見。大概是這樣子,我也沒有辦法給你什麼建議。好啦,那就祝你順利,也祝大家順利健康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