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42:玩遊戲ㄉ不會變壞
逐字稿內容
換手聽股癌,我的兄弟說。本集節目由 State of Survival《全面失控》贊助。
防疫最對的選擇,就是在家玩遊戲。《全面失控》是一款全球最暢銷的殭屍題材末日生存策略免費手遊,目前在全球已經累積超過 6000 萬次的下載。故事是一家叫做 GigaCorp 的公司,研製出一種致命武器,給全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全面失控》跟最強末日影集《The Walking Dead》(陰屍路)聯名,主角戴瑞(Daryl Dixon)也是代言人。遊戲內只要解鎖陰屍路的相關線索,就可以免費獲得全新的英雄戴瑞。此外還有生存挑戰、區域小遊戲以及陰屍路的元素蒐集等超多活動。五月推出的新活動「摩托狂飆」,Showbang 跟戴瑞將環城三圈,在摩托車的引擎聲中享受狂飆的快感。那如果你想知道你最喜歡的英雄會怎麼樣看待這樣比賽,趕快去下載遊戲來看,會有很多有趣的彩蛋。
下載後,你只要輸入我們的新手兌換碼「gooaye」,就會有新手禮包等著你拿。你可以在連結欄找到這個 State of Survival《全面失控》的下載連結。
疫情期間,不知道大家過了什麼樣?不知道各位家長、各位朋友、各位 work from home 的朋友,大家感受是怎麼樣?希望都還可以。我覺得最困難的期間,應該就是這一、兩個月,因為突然爆發了。但是到最後,講不好聽一點,就是大家會對於疫情比較疲乏。疲乏不是代表說你就是從現在開始就無感、不戴口罩,因為你又會被罰錢。其實為了大家健康,你還是要把這個口罩戴起來。就是大家會去習慣這件事情,這個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一個國家,這前面也就有很多國家都示範給你看,到最後大家都會搞到心累。
可是沒辦法,我們覺得要抗戰到底。像美國這邊就比較好笑,他們最近就有新聞出來,讓他們有這個「疫苗樂透」,因為大家已經不怎麼樣去打疫苗了。那當然像是 Cuomo 這個紐約的州長就說,這可能是因為想要打疫苗的人都已經打了。那他們國內其實有蠻多的那種,第一個就是他們不相信疫苗的、覺得疫苗有害的。我之前有分享過,其實在歐洲真的有看過這樣子的人,超傻眼的。我就是贊助兩位朋友,然後真的覺得疫苗是一個人類的陰謀,就是像是什麼飛機雲那個是在灑一些化學物質到大家的世界中;那自來水,你喝自來水裡面有氯,那氯就是要政府要控制人類的手段。他們很多很神奇的陰謀論,我知道很多人他是不想要打疫苗的。
但他們現在就要鼓勵大家都要出來打疫苗,所以他就給了這個疫苗樂透。那用這個疫苗樂透的方式,他們就發現有效的刺激大家出來打疫苗。所以你看像美國這種,大家的疫苗都已經夠用,他們已經開始輸出、輸出到韓國,那時候希望也會輸出到我們台灣來。整個疫苗都夠用了,明天就可以打了,疫情也很可怕對吧?他們也死這麼多人,可是就是要打不打的。就是整個國家從上到下,有些人就是不相信這樣的事情,或者說他就是覺得疫情已經沒什麼了,反正別人打了,你們都不會被感染到了,可以斷絕掉就好了。大家的想法會不太一樣。
到台灣會不會後來有朝一日也走成這樣的一個情境,我們是不知道。但是股市我們目前看到的是,從一開始很可怕的下殺,然後到我們看到歷史最大的反彈,那之後又稍微再震盪一下。那禮拜五收盤的時候又漲了,而且這次是有漲到電子的。那其實也是我這兩個月來,第一次賺到大筆的吧。就是其實去年是真的很滋潤的一年,但是今年其實還滿悶的,特別是傳產跟原物料我並沒有著墨太多,所以我算是休息了一陣子,我就每天在打我的電動。那最近,伺服器開始轉強勢了,所以真的是還滿不錯的。
像你看這些強勢的類股,你會覺得發現有趣的地方在於說,當其他東西在下跌的時候,他又不怎麼跌。你只去看這些股票走勢,你會發現其他人可能都是跟複製貼上一樣,反正這個前面的小股災的時候,大家都跳樓了一陣子,但是有些東西就是不會跳樓。那當然我們不排除,會不會它是延後跳樓,有點像講補跌。但是我是覺得這種強勢的股票,可能就是在市場裡面廝守的標的。什麼叫廝守?就是你今天假設你的股票有 100 支好了,那法人也是有 100 支股票。那我就問你,你今天風險過高,你知道股票可能進入空頭,那你是不是就要拿一點現金回來手上?一些獲利了結把它砍一砍,或說一些已經在那邊要死不活的都把它砍一-砍,那你會先砍什麼東西?
大多數人應該都會告訴你,我一定先砍我沒這麼看好的。就像是一些美國對沖基金,他們現在開始做一些有趣的事情,當然這不是新鮮事,只是最近開始會把它報導出來。像是 Ark 可能他就會在成長股下殺的時候,去砍掉他手上的權值股,像在 Apple,然後砍掉拿去買這些成長股。我就先會講說,你這不是很奇怪嗎?Apple 是一個好公司,然後就這麼硬挺挺在那邊,未來又沒有不好,為什麼你要把它砍掉?因為其實對他來說,他的邏輯是順的,Apple 這種公司就是現金,對他來說就是現金。就像查理・蒙格買阿里巴巴,對他來說,阿里巴巴就等於是 cash。因為我們現在都不想要拿現金,因為現金這種東西長期拿的話,第一個你會繳通膨稅,通膨的東西又把你現金的錢吃掉。那再來就是,其實你寧願放到任何資產去,就算你可能不要放這麼激烈的資產,但是你也找到其他東西,這個孳息的效果是比現金來得好的。
那對於像是 Ark 的做法,就是他把蘋果殺掉,然後去補血他的、補這些成長股,因為他覺得這是未來看好的。你會發現很多基金都有類似的操作,他會有一個賣出的邏輯,就平常拿來放錢的地方,那真的需要的時候,他就殺這邊,然後去補其他的東西。那對於其他的法人機構,或是對於一般自然人,其實是一樣的事情,你會先殺什麼東西?那正常的角度來說,大家都會先殺可能沒有那麼看好的東西。就是那種很強的東西,不然是你在 2020 年的股災看,你也知道那種很強的公司,那個回檔的幅度就是比別人少。就後來表現很好的公司,很多都比別人少。那當然有那種真的跌很深很深的,跌到爹不疼娘不愛、覺得這個公司要去死的,然後之後面他來一個絕地大反彈,也有啦。反正差不多是兩個極端,那這兩個極端都有人喜歡。我現在喜歡選這種跌得狗吃屎的東西,那去找到這個價值所在。那我現在喜歡其實不怎麼跌的,我是喜歡這種不怎麼跌的,就是留下強的。那我是那種打不贏就加入他的想法,所以只要是這種很強勢的東西,我就把他留下來。
那其實你在電子股已經可以找到這種強勢族群了。那這個航運還有原物料當然不用講,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強勢族群。那我跟大家說這個,就是要去提醒大家,其實每個人的交易方式不一樣。我最近開始在群組裡面,有人會問我說:「為什麼主委你都不追航運?」我才想問說,為什麼你們一定要追航運?你們沒有別的選擇?就是東西他很會漲,沒錯,那所以就代表我一定要追嗎?去當詐騙車手的時候,鈔票也會賺,你要去賺?那會說什麼,去開砂石車也會賺錢,可是你就是一個 office 宅,只能坐辦公室,曬太陽曬兩下就頭暈的,那你就要去開砂石車?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可是在股票市場裡面,我覺得很多人都會頭被打到,他會一時間轉不過來,就是他會覺得,哇這個東西在漲,我趕快去追。你當然可以去追,這就是所謂的廣義的動能交易。那你可以去追,只是動能交易用得好的人是很少數的,要把動能交易抄得好的人是很少數的。那你就去選擇一個你喜歡的方法,這是沒有什麼對錯的。
OK,那我們這幾天就是整天在打《世紀帝國》,打到爛掉,每天都在玩《世紀帝國》,然後跟幾個財經部落客,還有全是交易人,像是杰、麥可風、D-Mo 站長、通勤心理人,以及像是股海筋肉人跟眾龍,反正大家都有一些在玩遊戲,那同時也在市場裡面一起來做事情的人。你就會發現,其實打遊戲就跟在股票操作一樣,你會發現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做法不一樣,那看法也都不太一樣,可是大家還是可以當朋友。
譬如說現在在市場裡面,有一個大大感覺說,現在大盤在季線之下,他是一個在看基本面做事的人,但是他會尊重大盤,大盤在季線之下,我就是不做多,我手上就是沒有多單的部位。另外一個大大的,就是現在錢才剛打到 55% 吧,然後說接下來還有 45% 可以打,但是真的很怕這是台股的最低點。他覺得東西還沒有撿夠,已經很多他要買的東西、以電子股為主,已經反彈了,那他就很怕說之後買不到。有些人想法這樣。那有些人就還是比較悲觀,覺得說這東西可能會再持續的下滑,所以只要再分多批一點,然後可能就是拉長到兩個月去布局,就沒有關係。那也有些人就是完全不在意行情怎麼樣,現在漲跟跌對我來說都沒差,我一樣可以做,因為我是使用期貨的方式,所以只要有波動、只要有一個趨勢,我就可以做。我最怕的是那種震盪不明,或說整個盤子太冷靜不動的。那你就發現這個各自的方法,打遊戲有各自的方法。
像我自己就超喜歡種田的,那種田種到爆炸。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血液裡面有這個客家血液在流動了,唐山過台灣,整天在那邊種田。那後來他發現說,盲目的種田不太好,我種到經濟分數最高的,但是那種打快攻流的就很嚇人,他們直接把斥侯插到你家裡面,然後你還在種田,就直接被人家殺光,那村民都被殺光。所以後來就稍微轉念了一下,就除了種田之外,那趕快再蓋一些馬廄,這樣趕快塞幾個斥侯,你過來捅我,我就過去捅你。發現說越玩越強,這個遊戲的功力越來越進步了。
最近也蠻多朋友開始在打遊戲,然後開始在看影集,在台灣開始發生宅經濟。可是台灣的宅經濟,可能跟這種全球宅經濟比起來,我們是比較累的。因為他們比較早爆發,那現在可能很多已經開始在上工、在打疫苗了,那我們現在才剛要進去。但是我個人也是比較樂觀去看待,可能一、兩個月,就是我們之前衝出來這一波,大概需要一、兩個月消化,那一、兩個月消化之後,應該是不至於到太悲觀。雖然說會不會升四級我不知道,但是其實我個人是覺得台灣的市場,應該會很快就對疫情鈍化,然後就所謂的疫情的行為,應該不太會影響到市場,除非突然升一個四級,或是會有一個真的非常暴烈的數字,不然我覺得那我每天政府幾百例的那些,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我的看法是這樣。
那真正對於市場比較可怕的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停電。因為連續停了兩次的電,我知道很多人會抱怨說:「為什麼不停台積電?為什麼要停我們的民生用電?」其實這個就是孰輕孰重的問題。當然有些人會講說,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而且左派份子可能會覺得說大家都很重要、平權那種的。可是不得不說,以我的角度來說,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錯的,但是我的角度是台積電怎麼可能可以停?你在家吹冷氣是可以停,你在家打電動,像我電腦被斷掉,我覺得可以停,可是你不要停台積電。那當然可能有人會講說,那是因為你有在投資股票,你才會這樣想。所以每個人想法一定不一樣,但我講我自己的看法是覺得,他絕對不可以停這些科技廠以及我們的重要工業,一定是停民生這種可能停了你們也沒差,你們就只是上網幹一幹,可是不會對於這個 GDP 或是對於整個國內的生計造成很大的影響的東西,一定先停掉這種東西。
可是如果假設之後還有問題再出來的話,停到這些科技廠的話,那超嚴重,那絕對是比疫情還嚴重。他們那個機台一停下來是會出大事的。那再來就缺水,缺水問題也很大。不過昨天下了一個超級大雨,在林口跟台北這邊,我看台北朋友那邊還有我自己在林口,都看到這種超級大雨,希望有幫水庫補到一點水,不然沒有水問題其實也很大。
所以其實現在的看點並不是疫情,在我的角度,我的角度是缺電跟缺水是比較大條的。那電,我知道現在在外面有很多的爭論,到底是不是缺電,還是說是誰怎麼樣,還是政黨、還是誰害的什麼的。反正你們要怎麼爭,是你們家的事情,我對於政治沒有到特別狂熱,反正就把問題解決掉就好了,不需要很多的溫暖的文字什麼的,不需要互相打氣,反正就是解決問題,有問題就把問題解決掉,就是這樣。誰可以解決問題,誰就可以獲得我的票,那這是我對於整個政治界的看法。那目前其實我個人是覺得這兩個東西會影響比較重大,你要去注意。
那疫情的東西呢,它開始鈍化之後,我就當然現在有幾個看點。首先第一個是我在,那時候禮拜天的時候,上個禮拜天的時候我就有發一篇文章,我就開盤前,禮拜一開盤前我發一篇文章,然後跟大家說,其實你可以去關注那些,比方說它的工廠根本就是在國外,或是說生產基地根本就是在國外的公司。你發現這些公司,在這件事情殺得滿兇的,就是很莫名其妙。看你台灣得到疫情然後開始上來,可是你工廠都在國外,你營業的地點什麼在美國之類的,那根本其實認真說是沒有什麼影響的。所以像這樣的公司,它就是你第一階段該接的東西。
然後在上上期的節目,有跟大家提到一些像是這種線上購物,像 momo 或者說 PChome,他們也是可能潛在受惠的。不過要記得一點,就是說台灣的這個市場主要是靠外銷,我們內需的市場並沒有很強大。所以會不會可以複製當時像是美國跟歐洲封城,然後他們的這個封城概念股,像是 Pelaton、Zoom Video Communication 這些大噴,我覺得應該是比較困難。就是除非現在全世界又再一次的往封城的那條路走,不然只有台灣封城的話,其實你要去注意,有些疫情受惠股,他可能這個攻擊的幅度,我自己覺得應該不會到太高。
那你可能可以注意的反而是那種疫情受害股,就是你在美國跟歐洲疫情爆發的時候,你是要看受惠股,因為他們會有一個大量的人口,然後其實大量的趨勢改變,大家在家上班什麼的。可是台灣因為內需市場真的是比較小,所以我們可能是去專注在這些受害股。也就是說你可能會往抄底的方向去走,只是抄底要抄在什麼時候,那也是一個學問。那我自己的做法是,我不會抄在當日還有新低,我會在尾盤撿。那如果當日有新低價,我覺得放棄今天就等到明天,反正只要沒有新低價的時候,我覺得在尾盤開始慢慢的買。
那可以注意的一些標的呢,就是我們剛剛前面講的,有些被錯殺的,他根本工廠就沒有在台灣,他根本營業就沒有在台灣,那你們在殺它殺什麼?那當然有些東西是整個都在台灣的,比方說像是寶雅,寶雅就是一個經典案例,那營收幾乎是百分之百都在台灣的。像遠百呢,遠百可能在台灣有,那在中國也有,所以就是混的一半一半。那其實大多數的公司都有這樣,可能一半一半。所以你可以去觀察那些在台灣他會受害的股票,然後目前有被下殺的股票,這些股票可能就是之後,就等到我們疫情的東西結束,而且你也知道他終究會結束,因為這個其他國家幾萬例在噴的,他們還是結束了。所以這個東西是一定會結束的,那可能這就是一個很難得的買點。如果是我的話,我現在會去注意這種已經殺很低的東西,而不是注意受惠股。受惠股可能稍微炒過一波那就會結束,因為整個市場的量體是不一樣的。可是受害股呢,如果說特別是一種在台灣的營業項目為主、工廠都在台灣的,那這個營業都在台灣的,可能就會有蠻多機會的產生。好大概這樣子,大家這是我對疫情的一些看法。
好,那接下來我們來聊一下 Take-Two Interactive 的財報,這是一家遊戲公司。那我老聽眾應該要知道說,這個公司我們應該聊過幾次了,前面都有跟大家提到。那當時會跟大家聊到 Take-Two Interactive,最主要是因為歐美的封城,那他們封城的宅經濟就跟我們的宅經濟應該是有很大的量體差別。他們在家的人非常多,人口又多,消費力又好。所以,宅經濟的標的當時就是一時之選,不然說像是 Take-Two Interactive、不管是說任天堂(NTDOY)、或是像是 Ubisoft,那 ATVI 動視暴雪、EA 等等的。
只是最大的難題就是說,你要去猜到玩家會買哪一家公司的東西,然後會讓你在股票獲利,但是其實是不容易猜到的。所以,小朋友才做選擇,大人就是我全都要。你可以直接把這些遊戲公司包一包,包成一個 ETF,設定一個比例嘛,看你要按市值排列,還是說你就直接去用你喜好的程度去排列,然後認賭服輸,然後把它組起來。反正最後面的整個產業都會成長,因為你知道封城,所以整個產業都一定會營收會變好,那你就會全部都會賺到。雖然可能裡面會有一些拖油瓶,但是沒關係,你就賺一個平均值。
那當時的這個組合在疫情中的表現其實是還不錯的。但是如果說拉到今年,就是假設你這個配置直接到今年的話,那我用這個 Portfolio Visualizer,因為我後來把它解掉了,所以我沒有辦法看我自己帳上的損益。那我拉 Portfolio Visualizer 看,是跟這個大盤(VTI)表現是差不多的。所以其實也反映一件事情,像這種事件型的交易,不管是疫情突然爆發、報價上漲缺貨、還說突然一時間洛陽紙貴等等的,像這樣子的狀況所形成的股票條件,它可能持有的時間不會太長。所以可能你做完一波之後,就要找時間把它停利掉。那長期持有的話,對你的優勢可能不會這麼明顯。除非比方說,像是疫情永遠改變了大家的生活,就是玩家永遠的變多了,那可能可以維持一個動能。但是目前我們用回測方式來看,其實在今年的表現可能就沒有這麼的突出了。就是整體來說是跟大盤差不多的,就假設說你從去年拉到今年,你抱這麼久,你不如去買大盤。
那當然是買大盤會比較好,因為如果說表現的跟大盤差不多,雖然我們一直強調不可以用後視鏡投資,但是你觀念還是要有。你投資個股去組起來的 ETF,這種族群式的 ETF,它畢竟就是整個市場裡面的一小環而已,市場族群這麼多,所以你的風險一定是相對大,買大盤是最穩健的。所以如果說相較於大盤沒有很明顯的、因為你要去承擔風險所獲得的溢酬、獲得額外的報酬,你就不要去承擔這個風險。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就像如果你今天在銀行的存錢就可以獲得 10% 的利息,那你在股票市場可能殺進殺出只有 12%,那你乾脆去存銀行。因為這 2% 值得你冒險?可能就不值得了。你要去比較一下。
那遊戲的 ETF 我個人是覺得,在今年可能那個爆發力就不會這麼強大了,就以整個族群來說,可能就是回歸到個股。去年是因為疫情的趨勢,所以你知道整個族群會衝一波,但是今年可能就是回歸個股。那我還是很看好 Take-Two Interactive 這家公司,我們就簡稱把它叫做 Take-Two。Take-Two 的表現其實一直在都很好。
他們最有名的遊戲就是《俠盜獵車手》,在香港翻成《橫行霸道》,英文叫做《Grand Theft Auto》。那這款遊戲其實我是從第三代的 Vice City 就開始玩,從 Vice City 一路玩到 San Andreas,然後再玩到第四代是在紐約,以及第五代又拉回去 LA 的地圖,叫做 Los Santos。那其實整個系列是非常好玩,它是那種開放式的遊戲,也就是說整個地圖上你要去哪都可以,你要幹嘛都可以。我相信男生應該都有玩過,那種臭宅男應該都有玩過。那有一些女玩家,當然相對的數量是比較少,但是這款遊戲真的超級經典,推薦大家要玩。特別是你現在要被關在家裡,沒有玩過 GTA 的,非常推薦你去玩 GTA。那這也是美國十年來賣最好的遊戲,在過去的十年來,整個系列總共賣了 3 億 4500 萬套。那其中《俠盜獵車手 V》就是最新的,他賣了 1 億 4500 萬套。雖然講最新,可是已經快要是 10 年的遊戲了。他可以撐這麼久,是因為他後來開了一個線上版,就是《GTA Online》。那《GTA Online》是用五代的設計,然後把它變成線上版,你可以自創自己的角色,男生跟女生都可以。怎麼穿衣服、買房子,然後在裡面裝飾你的東西,然後把你的車子改一改,改得很帥、可以炫砲,可以飛的摩托車、可以射飛彈的摩托車。他就有很多很誇張的東西。他把一些什麼,像是回到未來的車子,然後在 GTA 裡面也開得到,他會去有一些致敬的東西。講好聽叫致敬,講難聽就抄襲,就把別人那種很酷的東西,然後放在他的遊戲裡面。
所以整體來說是蠻好玩的。其實 GTA 我自己也是玩了好幾年,那只是到近年來就發現說,已經有點那種推不出新梗的,是很好玩,但是你總是在玩膩,你玩十年。那 GTA 線上版,他最賺錢的東西其實就是靠鯊魚卡,因為他前面講到,這遊戲的變化很多,你有很多可以買的東西,不管是這種,除了剛剛講的房子跟車子,你也可以買地堡,就是在地底下的一個堡壘。然後你也可以買船,可以買遊艇。雖然其實這些物件上面的互動,就是在遊戲上面的互動上是沒有很多的,但很多人覺得爽,所以很多人就會去儲值這個鯊魚卡,然後去買裡面的東西。那他在這個 Microtransaction 上面,就是這種遊戲的內部交易,就賺了一大堆的錢。所以有很多人說,他就是因為在 Microtransaction 賺了太多的錢,所以才遲遲沒有推出 GTA 6。因為發現說,光是 GTA 5 你們就一直在那邊課金課到爆掉了。那時候是講說川普下台前,他們不會推出 GTA 6,就一個政治性的聲明。現在川普下台了,但是今年大家應該還是不會看到 GTA 6,馬的。
那同時除了 GTA 系列之外,他們還有一款叫做《碧血狂殺》,那這個我覺得也非常推薦,英文叫做《Red Dead Redemption》。它是一個以西部為主題的遊戲,那有趣的地方是,這個《碧血狂殺》就有結合到 GTA,他們的故事線是有一部分是有串到的,我覺得是在蠻有趣的一個地方。那《碧血狂殺》裡面,它是偏向西部的遊戲,那 GTA 你可以說是開車、開飛機、開船,那在《碧血狂殺》就是騎馬。所以甚至可以講它是騎馬模擬器,地表最大的騎馬模擬器,因為花很多時間在探索地圖。但是我覺得其實裡面最好玩的部分是去狩獵,雖然狩獵聽起來好像政治不正確,但是它是裡面那種很酷的,比方說超級大熊、超級大鱷魚。那這時候可能有人會吐槽,媽的熊好好的,你幹嘛去弄他?可是就遊戲嘛,遊戲就這樣,很酷你就去把它抓下來這樣,就狩獵它。那它的裡面遊戲的風景、整體物理設計什麼,都是非常非常的優秀。那《碧血狂殺》系列賣得很好,整個系列 6000 萬套,那第二代也能賣了 3700 萬套。
那同時,其實整個 Take-Two 下面還有很多的東西,就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就是 GTA 跟《Red Dead Redemption》,可是同時 2K 系列也是他們家的。2K 系列是整個籃球模擬遊戲裡面,在美國目前是賣最好的。那 2K 裡面也有這種 Micro-transaction,就是可以在遊戲內購買東西的機制,那也幫這家公司賺了不少的錢。
那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遊戲,我舉例一下。像是一個這個,大家都會講它叫做「精神時光屋」,《文明帝國》(Civilization)。那《文明帝國》這款遊戲,我比較不建議大家玩,因為如果你一玩下去,可能你醒來你兒子已經三歲,然後上大學。因為他一玩下去,你會想說:「再一個回合就好,再一個回合就好。」然後沒完沒了。像我之前在歐洲玩《文明帝國》的時候,常常我們明明開遊戲是晚上九點,可是等到我玩完的時候已經早上九點,超傻眼,你不知道時間怎麼過去的。所以《文明帝國》這款遊戲,是你真的要很閒很閒的時候再來玩。
那除此之外還有這個《邊緣禁地》(Borderlands),它是一個射擊遊戲,但是它有畫風,我沒那麼喜歡,可是很多人喜歡這種很特別的畫風。那還有另外一個我超推薦的是這個《生化奇兵:無限之城》(BioShock Infinite),這一代超級好玩。你會一個這個小幫手,一個可愛小女生,她會是丟彈匣給你,然後丟東西給你,然後你就是去在這個 Columbia,一個在空中的城市裡面冒險跟探險,非常讚的遊戲。
那 Take-Two 整個公司今年的表現其實也還不錯,就較去年同期第四季來說成長了 10%,那全年成長了 9%,算不錯。那今年的展望其實也還不錯,包含說他們雖然 GTA 6 還沒有任何的消息,不過他們預計今年還會在持續的推出四款沈浸式體驗的遊戲,那其中有兩款會是系列的作。所以大家都非常期待他們會為大家帶來什麼樣的遊戲。那同時,你也看到華爾街就是因為這樣,就上調了它的目標價。那股價的表現目前不錯,所以動能仔這時候可以追進去。認真說如果你是動能交易的,你就是看到這個 Wall Street 在吹捧的時候,就會跟著追。雖然有些人不喜歡,有些人覺得說這個法人在拉目標價的時候等於要出貨。但是我必須得說,沒有一個指標,好比說法人拉目標價等於 100% 出貨嗎?沒有。還是要看你怎麼樣去看,就是新聞等於出貨?也不絕對。一些新聞它報給你的時間點,其實超級好的買點。所以其實你本來就要去追蹤這些公司,那你可能因為這個資金成本的關係,你不希望買在盤子那裡面搖,但是如果說一個公司有強烈的動能,特別是我覺得 Take-Two 如果真的後來推出 GTA 6 的話,應該是會有一個超級強烈的動能,因為他們是做口碑的。
不過最近有一家公司也這樣,他也是做口碑的,就是 CDPR,那波蘭蠢驢。波蘭蠢驢目前帳上的損益大概是負 30 幾趴還 40 幾趴,蠻多的。本來覺得說這款遊戲,它現在退貨的人之後一定會買回來嘛。那事後開出來的數據是這樣,就連退貨的人都很少。本來想說它大賣,只是因為它有一些 bug,那大家開始去退貨,結果沒想到連退貨的人都很少,但是股價表現還是很不好。所以目前大家對於這家公司的可能在市場上的喜好度是比較低的,不過其實整體的基本面還是很強勁。
那強勁的基本面就代表股價一定很好?其實也未必。因為以最近的台股一些財報開出來,必須說像有些公司,我自己手上有的,跌得很兇,可是它開出來的數字是都比預期好。不管是我自己本人的預期,還是法人的預期,都是擊敗預期。但是在市場上去做估值調整的時候,我不管,我就是要繼續下修你的 P/E。或說好比方說,現在最近比較紅的,就是在中國這邊,他們對於手機,因為之前大家要搶華為市場,所以瘋狂的下單。其他二線廠,大家去搶華為的單,所以瘋狂的下。那只是最後面就發現,可能下太多了,所以開始去下修一些預期跟規劃。印度這邊疫情爆發,疫情爆發之後,可能在印度這邊的,因為他們人口非常大,可是他們對於 3C 的需求跟著下修。所以像這樣的東西,在台股,外資就有去降評一系列的股票,特別是手機供應鏈,就會去覺得說你們可能未來的業績不會這麼好。
這要看你怎麼去解釋,有些人就把他解釋成這是一個機會,因為其實未來還是會很好,這只是一個短暫現象。有些人就解釋成說,可能市場的熱度就會就此消失。所以還是要看你怎麼樣去定義這件事情。我們能做的其實就是在股票市場裡面,盡可能的,你一定要會基本面,你一定要研究這家公司。那你看好這家公司,你知道他未來不錯、會持續為你帶來現金流,這還是你可以投資的標的。那終於可以就使用各種方法,我看你要以什麼為根據去進出。但是,其實投資你自己了解的公司,你比較抱得住。
好,那這節目我們先聊這邊,接下來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Choco_so69:「六星亂吹,想問癌大一個困擾我非常大的問題。小弟是長線股票持有者,一直以來都深信長線投資才是王道,但不得不說市場雜訊真的太多,有些其實不用理會,但有時候有些訊息還真的是講得有道理。那有時一下利多,一下外資又出報告看衰。像小弟最近就很看好一家公司和他的產業,業績也不斷創高,但突然公布 Q1 的毛利率因為通膨降低,就讓我開始混亂,我當初的看法是對的嗎?像美股也是,總經報告一下多一下空,外資報告一下多一下空。那當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股票就抱得很痛苦。懇請癌大解惑,如何篩選混亂的資訊,堅持當初買進股票的意志?」
人生中最大的決定應該是結婚,結婚都有他媽四成的人會看錯,你不覺得很屌嗎?就是最後面離婚。結婚應該是人生中最重大的決定之一,我自己這樣看,就是他還是你會想最久的,至少比你買進股票要想得還要來得久。很少人會比方說,今天在 Vegas 看到,媽的隔天就跑去隔壁的小教堂結婚,那是很少很少人。但大多數人應該都是做了相當程度的 DD,跟這種你說盡職調查之外,你了解了很多,家人的背景,然後懶叫好不好用什麼的,你全部一定都了解過。那為什麼之後面你還是離婚了?就是我們要去接受,人生中有很多這種你無法預期的事情。
在股票市場更是這樣子。我會一直跟大家強調,你開 13F 報告,你就看到這些大師級的投資人,一大堆在看錯的,應該說每一季都有看錯的東西。那你該怎麼樣去釋懷跟解釋這件事情?我覺得就看開一點。長期來說,如果你看對的東西是多的,那你就會賺錢。那如果說你都一直看錯,那也不要氣餒,你就買大盤,就讓大盤幫你投資。
那至於你提到的這個,你說這個業績不斷創高,但是突然公布毛利率因為通膨降低。這個意思應該是講說,他的原物料的價格上升吧?比方說最近銅箔基板走勢比較疲弱,大家就舉例說,因為銅價上升,庫存又不多,所以當然他可能這個價格,他的毛利就會受到影響。那他也沒有辦法漲價,因為他漲價的話,可能其他的工廠,日本的還是說中國的,就虎視眈眈,「你敢漲價我就搶你的客戶」,所以他也沒辦法漲價。他只能自己去把這個,就比方說這個毛利的損失,自己把它吞下去。可能是遇到這樣的東西。
那這個東西你可以預期嗎?我覺得也非常困難。我們都有預期到,應該說媒體也都跟你講,拜登要搞大基建,然後航運的東西在漲,然後鋼鐵在漲,什麼都在漲,黃小玉在漲,雖然最近好像已經跌下來了。那你知道這些東西,可是認真說,你很難去把它量化出來說,他對你的公司的股價的影響會到多少,很困難。而且他是一個長期現象,還是一個短期現象?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所以我覺得混亂的資訊一定有的,你要去釋懷。就像我在最早的時候,我剛進市場的時候,我就很羨慕那種有內線消息的,不一定是公司派裡面給你的,就是那種消息很快的人。「你們真好,你們怎麼這麼快就知道了?」那現在開始消息變快了,認識的人多了,越來越快,每年都越來越強。但是實際上自己體感,大概跟你講的那些消息、那些市場的看法什麼的,一半一半。即便有些是真的很強的高手,你也發現大家都會看錯。
所以不要對自己太嚴格,就不需要這麼嚴格。你已經努力過了,那投資就這樣。十個標的進去買,那你一定會有些看錯的,反正你看對的比看錯得多,那就 OK。那有些人可能不推廣分散投資,像我是還蠻推廣分散投資,但你不要分太散,什麼四十支標的,那沒有意義啊,可能十支就很難顧了。那只是比方說,像是 Monish Pabrai,或者說 Charlie Munger,他們可能就會跟你講不需要分散,那就是非常有自信,對自己的選股非常有自信,可以這樣做。如果說你對你的選股比較沒有自信、很容易會受到動搖的,那你就多分散一點。你如果分散成十份,那你就想,它就變成是今天假設有一次你完全看錯,不只看錯,它還下市,可是這樣了不起它只是賠掉你 10% 資金而已。
那我覺得你可以用這個資金控管的角度去切入。那對於自信的這個部分,就是不要對自己太嚴格,你就有盡力就好了。那因為世界局勢是真的變化的太快了,真的有太多改變了。比方說像台股,大家在講說,台股什麼時候會修正什麼時候,就突然一個疫情就砸下來。然後本來守得很好,那我們已經開始做各種劇本的推演了,結果沒想到是疫情爆掉,這個本來看起來是最難發生的劇本,就壞,就突然一瞬間就發生了。所以真的是有很多我們沒有辦法去想像跟猜測的事情。那你能做的就只是,反正預料之外的事情就調整。比如說你現在看到,因為通膨、因為原物料上漲,造成他的毛利變低,那你看你自己要不要因為這樣去調整股票,它是不是短期現象?你選擇了,那就下好離手,那就承擔,股票就這樣。
下面一位,XRuby,他說:「五星吹起來,感謝癌大的投資觀念以及投資聖經《灰階思考》。」不要這樣太抬舉了。他說:「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觀念,由衷感謝。那不知道最近有沒有洗碗機的優惠嗎?現在我看到任何平台只要可以輸入優惠,我都會試看看 gooaye。另外想麻煩股癌您,祝福一樣是 I-Fan 的 Yvonne 生日快樂,也祝 Yvonne 全家平安。」Yvonne,XRuby 祝你生日快樂,那我自己也是,順便祝你福壽與天齊,生成快樂,萬事如意。洗碗機的優惠,目前是還沒有。
下面一位,cda_bf:「五星吹吹主委,我是大群的高中生,5 月 21 號是我 17 歲生日,可以跟我說生日快樂嗎?」這個 cda_bf,生日快樂,沒問題。他說:「雖然我看留言已經到了禮拜六了,但還是希望主委能夠跟我說生日快樂。那另外我的粉專叫做《高中生投資日常》,裡面是我對日常商業新聞以及時事的看法,有時候會做我有興趣的公司的法說、季報。(目前只有做原相)。做這個的初衷是希望跟主委一樣幫助到更多人,也讓更多厲害的投資人看到我,能否請主委幫忙宣傳一下?」已經幫你宣傳了。那我的初衷並沒有像你這麼偉大,要幫助更多人啥小的,我是覺得好玩就做而已。那也希望你就是一路順利。高中生,我不會跟你下指導棋說你一定要花多少時間在投資上面之類的,但是我還是覺得高中生去外面玩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投資是隨時可以做的,但是像高中那樣子玩的機會,就只有在高中有,我的看法啦。
下面會 jack_go_play,他說:「五星吹上天,I want to go to the moon!去年聽著股癌買著美股,我也真的在去年意外績效達到 50%,但是來到 2021 年,我開始懷疑怎麼每一次股票都好高喔?如何選擇一個標的物?突然驚覺原來去年真的是踩到黃金,隨便買隨便賺。那今年我終於賣掉了 XOM,那把獲利的收入買了 Teladoc,在 110 買了五股,結果從 190 跌到了 104 上下。又聽了癌大最近看了 Q1 財報之後賣掉 Teladoc,那想請教癌大,我想要持有到 Q2 財報決定是否再繼續持有,請問癌大建議如何呢?謝謝癌大,祝癌大跟癌嫂都可以平安快樂。」
非常感謝,你現在才發現去年真的隨便買隨便賺,應該是去年到今年這陣子都是隨便買隨便賺,因為各個族群都漲到了,我覺得非常的歡樂。去年最早是漲 SaaS、電子股、科技股,後來到了第四季開始去漲金融跟航運,到第一季開始漲原物料,所以通通有,每個人都是大發財。只要從去年抱到現在,幾乎你應該都是賺錢,只要你有抱漲的你都是賺錢。
今年確實是變得比較難做。那估值偏高這部分,也是整個華爾街現在最大的問題。你問了一個大家都很好奇的問題,假設我們如果真的遇到它停止去擴表,甚至開始升息的話,股票要修正多少?但是我對這個沒有到非常非常悲觀,因為我認為成長股跟科技股,特別是美國的主要大權值蘋果、亞馬遜、Microsoft、Google、Facebook,他們沒有很劇烈的表現,幾乎是類似盤整的方式,除了 Google 跟 Facebook 稍微強一點之外,其他股票幾乎已經盤得快一年了。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在等他的獲利追上,同時間也是把他的估值從可能本來偏貴,開始去往合理的價格去修正。所以我相信,你升息如果升個一兩碼、甚至到三碼之內,可能不會對市場有一個非常毀滅性的影響。短期的衝擊可能有,但是中長期我個人覺得你不要看到升息比方說一到三碼,然後覺得非常的恐慌。我覺得那可能已經有在反應中了,就市場不是笨蛋,大家都會有這個預期的心理,都會提早反應,所以我相信他已經提早反應了,這個是我對整個市場看法。
那至於你講說這個 Teladoc,Teladoc 對,我是看了他的 Q1 財報之後,決定把他賣掉。那其實我之前在疫情成長的時候,就是在國外疫情嚴重的時候,遠距醫療那時候的財報開出來非常漂亮。Teladoc 是併了一個 Livongo,就是他是做慢性病的公司,那 Teladoc 是做遠距醫療的,所以併起來之後算是一個強強合併,那我是很看好這樣的東西。那其實到現在我還是覺得未來遠距醫療的成長應該是會不錯。
那為什麼我在這集節目會說我把它砍掉呢?因為很單純就是,我的進出還是會有一個邏輯在。因為如果你沒有邏輯的話,很多時候會凹單。就是假設你每次都可以給他一個網開一面,給你一個「因為你是什麼樣子,放一馬」這樣子,我自己是不太喜歡這樣子,因為我覺得鐵與血就對了。那如果真的還是很看好,我可能可以留一點放著,但是如果不符合預期,我主要的部位就是要把它砍掉。因為其實 Teladoc 本來是我的十大持股之一,所以我勢必要把它砍掉,換到別的地方去。那很單純是因為它 Q1 的這個財報裡面顯示,增速是不夠快的,用戶的數量、一周增速是不夠快的。
那以成長股來說,為什麼成長股它可以獲得比所謂的價值股(美國人喜歡這樣分,台灣人喜歡這樣分)……成長股(growth stock)為什麼可以比這種價值股(value stock)來得貴?為什麼它明明沒有 earning,它沒有這個 P/E 值算不出來,它用這個 Price-to-Sales ratio 才有辦法計算,可是為什麼它有辦法比別人還貴?那就是因為它成長得非常快。所以像這樣的公司,你要去注意,就算它沒有獲利,沒關係,沒有人在意,沒有人買成長股是在看你獲利的。沒有獲利、沒有 EPS,不重要,EPS 是負的,真的都不太重要,你只要不要破產就好了。
大家要看的什麼?第一個要看你的成長性,你第一個營收要持續進來,即便營收可能都被 R&D 或是說行銷費用什麼全部拿去花掉,好像是最近 SE 開出來的財報,那就是這樣。它可能花很多錢在 R&D,然後在這個營業的相關的費用上面,那我覺得大家可以接受的。你花很多錢沒有問題,你去行銷沒有問題,但是成長要看到,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再來就是用戶的數量也要持續往上爬。以及像比方說看 SaaS 會看 net retention rate(淨收入留存率),就是過去的用戶那留下來的有多少,這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指標。那其實各公司都有不一樣的名詞定義,反正你就要去觀察這些會直接影響到他們整體營收跟獲利,就未來獲力的這些指標,用戶的數量、單價是多少什麼,它都要持續進步,要維持一個很強的成長,才可以撐住它的股價。
那如果你覺得遠距醫療未來是好的話,那現在說不定就是一個好的買點。因為它已經把最近開出來的財報,成長率是不夠的,所以直接往下砍。那些為了它的高成長率進來的資金,現在應該已經殺了差不多了。只是之後還是得像你講的回歸接下來每一季財報的驗證。所以你要等到下一季財報,我覺得沒有問題,而且你是一個非常耐心的人,看起來是沒有問題,因為大多數人可能看到股票一跌,就直接沖腦砍掉了。不過股價短期本來就一定是長長跌跌,所以我們一直強調的事情。但是中長期如果說你當初買進的條件消失了,那你就要把它砍掉,就是你不要凹單。說不要凹單就是在講這件事情,你買進的理由不見了,就砍。
你買進的理由可能很多種,因為基本面買的,或是因為我是動能交易宅,我看到它很強我就買,那它轉弱你就要砍掉。因為你那個前後的邏輯要一樣。為什麼前後邏輯很重要?因為你前後邏輯都一樣了,你這個方法才可以反覆施行。你只有在鎖定很多個變因之後,你才知道這個方法勝率是多少,那你才可以套用到其他東西上面,這樣才可以讓一個方法重複使用。所以大概是這樣子。你要等第二季財報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問題,那我只是跟你分享我砍掉的理由是因為我覺得它成長趨緩,不符合我的預期,所以我把它砍了。也不是在表說我覺得這個遠距醫療未來就要死了,我不覺得。而且特別是有在美國生活的朋友,應該都會跟你講,就是他們比如說要去拿這個處方藥什麼的,是相對麻煩的,那 Teladoc 你是可以直接拿到處方藥的。所以它一定還是有它的這個很強的市場在。只是問題是,「成長性」這個三個字非常重要。在成長股上面,如果你今天成長趨緩了,你就會遇到無情的下殺。所以不只是 Teladoc,其他的成長股也是。成長股怎麼看?你就簡單來講,沒有 earning、沒有獲利的這些公司,那很多,像 Square,那像 Tesla,那像是 SE,或者是很多人喜歡的一些公司,這些所謂的 Ark 會買的公司,他們的看點都是一樣,反正只要成長趨緩,那可能就會遇到一個無情的爆殺。這是他可以撐住這麼高股價的一個,有點像是他的代價。
好,下面一位。這個 stan_mini,他說:「無情吹爆,幫勸男友。默默聽癌大一年多的最近才發現,男友主動選股都虧錢,不愛 ETF 覺得賺太慢,還用未來買房的基金追高『藥燉』直接套在最高點虧損。現在要勸他人痛砍出調整部位,還是要視而不見放個幾年,要用錢再說?謝謝癌大。」
視而不見未必是個好策略,因為有些東西是一輩子就回不去了。這是台股市場的一個特色,就是說台灣的好公司是很多沒錯,但是有些賺中間財的,就是他做某個電子元件,可能因為這個最上面的大老闆 Apple 或者說 Google 還是誰,改了一個設計,因為改了這個設計之後,你就再也接不到單了,或者是你就失去競爭力,那你就一輩子就回不去了,這樣的故事是很多的。
那藥燉就是之前的飆股,飆得非常非常的兇。那追飆股的基本素養,就是你如果看錯要忍痛砍掉。因為你追它,就是……講難聽一點,就是賭他明天會繼續漲。我們現在很多在追蹤熱門股的,熱門股每年都有,認真說每年都有。你今年聽我講什麼,你去年一定有聽到類似的什麼什麼熱門股。我自己是沒有回聽,但是每年都會有熱門股。很多人是因為所以熱門股,說你真的是有研究產業什麼嗎?你沒有。你可能就是喊得出來,這個是做什麼某某某元件的,現在很紅,大家都來講這個,我就買。很單純就這樣,那你就賭個價差。那如果你賭錯,你就要砍掉。還是回到像上一個人問的那個問題,就是你那個前後的邏輯只要是順的,因為你一定要把變因都鎖住,你才知道問題在哪。不然你會在市場裡面打滾了 10 年,你都還不知道為什麼你天天賠錢,因為你那個變因沒有鎖住,你沒有找到你的那種舒適圈、好球帶。你如果沒有找到,就會是很大的問題。
那他如果覺得 ETF 賺太慢,沒有錯,其實沒有問題。確實很多人他不買 ETF,就覺得太慢,每年 8 到 12%,「幹!把我當白癡才存這個,我可以一天什麼 30%、50%」。因為他可能看到外面有很多故事會這樣跟你講。但是其實投資這種東西很常是雙面刃,你可以看到那種績效暴力的,非常非常暴力的,往往第一個他可能用了很多衍生金融品,然後第二個是,他可能遇到下殺的時候,他的這個波動的值、他回吐的值,會比一般人來得多非常多。那有時候你回吐的值如果太大的話,還會遇到斷頭什麼的,就是血本無歸,就一輩子就出局了。
那這種東西都是你要去思考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說他不喜歡他的投資方式,你也不用逼他。只是我的建議一向是,我沒有叫你一定要怎麼做,我只是跟你講,你可以七三開,七被動,然後三去主動。那其實績效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東西,如果你發現你主動的這三成一直都在亂搞,那我覺得你是傻了,你才不會希望說未來把錢都放在被動這邊。這是很簡單的觀念。但是我知道有些人會想要拗啦。
就是我們今天舉那個開飲料店的例子,你在那樣街開一個飲料店,那非常多人一直來一直來一直來。隔壁有一個新的空店面,你可以擴店。然後跟你在苗栗也開一個飲料店,完全都沒有人,賠到爆。隔壁有一個新的空店面,你可以擴店。要擴哪裡?一般有頭腦的人應該都會覺得說,但是生意好那邊擴。可是有些人就很神奇,就是去擴這個明明就已經完全沒有人了,我再擴一個,這就是攤平。很多人喜歡攤平,就是會去把這種明明表現不好的東西,然後持續去灌溉它。Peter Lynch 就跟你講,你要去灌溉鮮花,砍掉雜草。可是很多人其實是喜歡把這個鮮花獲利了結,「有賺就好了先拿起來」,然後雜草瘋狂的灌溉它。那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只能說我給的建議是那樣,但是那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聽得進去的。那其實如果他堅持那樣也沒什麼好勸,反正投資就是自己的事情。
好,下面一位,這個 32537384,說:「哥的好節目,感謝。」
今天節目就到這邊,祝大家一路順利,防疫平安,就是希望大家都不要確診,大家家裡好好休息,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