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51:報告點解?
逐字稿內容
換手聽股癌,維持夢攻。本集節目由麥格瑞瑞典單一純麥威士忌贊助。
警語:未滿 18 歲請勿飲酒。
麥格瑞是瑞典第一家,也是最大的威士忌蒸餾廠,百分之百採用瑞典的原料,並結合斯堪地那維亞純淨水源、國產香甜大麥跟國產酵母,製造出純粹的瑞典風味威士忌。獨家 30 公升、使用 200 年瑞典老橡木打造的小桶,快速熟成,並成就大膽鮮明的風味。
主打「反光 Tea」綠茶桶,嚴選日本的四種名茶:八女煎茶、香焙茶、八女玉露跟八女抹茶,融合 Oloroso 雪莉酒與最上等的日本綠茶,在橡木桶裡面進行潤桶後熟成,為酒體增加了溫文儒雅的清香風味。品嚐這款威士忌有細膩的香草、青蘋果跟草本綠茶的香氣,以及酒體的顏色是淺琥珀色,帶有優雅的紅色光澤,非常適合在任何場合拿出來品飲跟玩賞,同時也是全球唯一的綠茶桶,限量話題性十足。
「AI-01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是他們的第二款酒,名字聽起來非常的炫炮,果香風味中帶點太妃糖、奶油香草、水梨、蘋果、白胡椒、淡淡的烤橡木桶味,是由 Microsoft Azure 雲端平台跟芬蘭的 Fourkind 認知服務所共同開發的蒸餾廠機器學習模組,挑戰精準快速,從酒廠歷年各項的數據中,去調配人類最喜歡的威士忌,全球第一、充滿話題性的限量作品。另一款已經絕版,現在台灣只剩不到 200 瓶。想聽搖滾、聽嘻哈、喝出自己的路,少年股神要有自己的品味,投資是聽股癌,品飲就喝麥格瑞。
那主委懂你喝的專屬優惠「gooaye」,瑞典威士忌全品項立享全台最低 9 折。同時,Stay Home 額外再加碼,訂單滿 4000 就送你一對義大利的水晶聞香杯,這個價值是 1150 元。那如果你是巷子內的,就是任選六支的話,再額外送你經典的核心款 Mackmyra Brukswhisky 一支。那活動時間只有到 7 月 23 號,我就把折扣跟連結都放在資訊欄,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這邊提醒大家,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那現在已經確定說三級封城會持續下去,至少到 7 月,我個人是覺得如果再往後拉也不用太意外。因為其實政府應該也知道國外的考古題,你今天如果說確診數量拉起來,然後你開始封城,你封城之後,大家一定會受不了,久了會受不了,那不管是情緒上,還是說在商業的活動上,受不了之後你就會再解封,那解封之後又再爆掉再封起來,這是國外的考古題。
但是台灣跟他們最大的差別是,我們算是在末班才爆發的,所以呢,目前的客觀條件上,就是疫苗的數量已經多很多了,那這個全球的物流的狀況也好很多了。就像之前可能很混沌不明的時候,你不知道就算這個疫苗弄出來,像比爾蓋茲講的,那最大的挑戰可能是保存跟運輸之類的,但是現在看起來,這樣的問題都已經妥善地去解決了。所以我們的疫苗只會越來越多,所以我相信台灣在參考國外考古題的時候,可以外加入一個變數,就是我們現在疫苗的數量應該可以拉得滿快的。所以目前施打率是偏低,但是之後拉的速度應該可以有滿正面的期待。
所以最大的問題就來了,就是現在很多在做生意的朋友,其實我身邊是兩種人都有,就是那種受惠的跟受害的,我都有認識,或者說我自己在做的東西,其實兩邊的東西也都有沾到這樣子。那如果你是做電商、網購,或者說宅配食品,或是就本身是做宅配物流本身的,這樣的東西在這次的疫情裡面是受惠的。那受害的部分當然就是實體相關的,補習班、手搖飲店、便當店、或是說服裝店,任何在實體的店面,那或是更慘的,就是在商圈裡面的實體店面,因為現在可能去商圈的人很少,那這些人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聽到比較慘的那種,可能是好幾十家分店那一種,然後營業額直接掉了七、八成這樣。那營業額掉了七、八成,這個不是只是你表面上看到的好像營業額損失七、八成,沒有,那個固定成本是照樣要付的,那你這個貸款的資金壓力是照樣要付的。所以就有點像是,我們之前聊到那種稼動率的觀念,如果說你今天的產能是在什麼七、八成以上的話,然後你可能是打平這樣,那到九成、到百分之百,你就賺翻這樣,可是你可能產能只要跌到五成或是四成,你就會賠到爛掉。所以那種固定成本高的東西,可能就會壓力比較大一點。
那我知道很多人的問題應該就是會想去問說,那我到底要不要撐下去?我自己講一個我私心的建議,當然其實每個人客觀條件不一樣,但是如果說你的資金條件是允許的,就是你還有 quota、還有本錢,或者說還貸得到的,應該可以試看看撐下去,就撐看看。但當然如果說你是已經資金非常緊,已經動彈不得的,那可能該收手還是要收掉,不要搞到砸掉。
因為其實像,怎麼講,就以旅宿來說好了,每個人經營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的預備週轉金可能六個月,可是其實有一大堆公司的預備週run轉金,他媽的根本就只有一兩個月而已。那我們在之前疫情剛爆發,就去年的節目,就有跟大家提到說,旅館我們看到的狀況,從後台這邊看到的狀況是,第一個月就直接倒掉大概十分之一左右,就十分之一就直接動彈不得,就去死了。那可能就他們金流抓得太緊,不要覺得不可能,其實很多人出來做生意,真的是把那個金流抓死,貸款開到爆掉,就是完全沒有任何的餘裕,他只要有一個月的錢沒有進來,他就會出很大的問題,很多人是這樣子的狀況。
那現在撐下來的很多人,那其實這些人本來是期待說,台灣可以跟國外一樣,在四、五月的時候開始有效的復甦。因為你目前看我們 Telegram 群在迪士尼的朋友、美國朋友就在講說,外面排隊排到爆掉,什麼東西都在排隊,然後去路上吃東西都是人什麼的,就是基本上他們已經整個進入復甦期了。那我們本來其實在台灣,很多的同業們都是覺得說,應該我們也會在這時候進入復甦期,結果沒有想到我們最後面爆掉了。然後爆掉之後,雖然現在正在亡羊補牢,可是可能還需要一陣子,那這時候可能就產生最大的問題,就是要不要撐。
你看到國外的考古題,就是告訴你說,他們之後有一個報復性的消費。那台灣如果說我再繼續撐下去,第一個疫苗什麼時候會打上來?然後第二個就是,我們會不會有這種報復性消費的存在?我個人是覺得還蠻樂觀去看這件事情。但是台灣人的個性,你知道像我們去年在評論國外的時候,我在臉書上看到那個風向,就是大家可以很理性,你要選擇餓死還是病死?很好選,當然就如果說不會再顛覆醫療資源的狀況之下,媽的餓死是比較可怕的,病死可能就是一個機率而已,大家可以很理性地講這樣的東西。就真的發生在台灣,就說趕快封城,全部都封起來,那個誰啊出去,那個誰沒戴口罩,趕快拍一張傳到 Facebook。你會發現我們的民風是屬於這種比較緊張、比較容易焦慮的。
所以我個人的小小的淺見是這樣,我覺得就算我們已經達到國外這種可以解封、可以開始上街的條件,可能還是會,就是復甦的速度會比人家慢一點點之類的。我猜想是這樣,就是還是會怕,還是會覺得說,我下去聚餐好嗎?我現在去做什麼好嗎?但是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想。就是說如果你今天真的決定要凹下去的話,我是覺得大概再撐幾個月,應該可以看到還蠻明顯的曙光,就是可能這個疫情會告一個段落。只是你要等到回到你之前的營業額,那個可能就沒有辦法去告訴你說會怎麼樣,因為可能每個行業的條件也都不太一樣。
但是我會建議說,如果你手頭的資金是撐得下去的話,可以試看看、凹看看。因為最大的質變其實是因為倒掉的東西真的太多,像剛剛講拿旅宿當例子,可能第一、兩個月,去年三、四月,然後就直接倒掉一層,現在剩下的都是碩果僅存的。如果說這個需求是沒有改變、甚至是上升的話,就是說這種報復性的消費,沒有改變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說因為我們不是像黑死病死掉三分之一的人口,基本上過世的是偏老年的,可能也不是你的客層這樣子。所以當你的競爭同業變少了,因為很多倒掉了,那這個消費力假設是一樣多的話,或甚至是報復性消費會更多的話,那大家分到的東西是更多的。所以我可能你凹過了這一波之後,那你就會有很不錯的一個業績的成長,但前提是你凹得過去。那還有另外一個前提,就是沒有什麼一個新的變種病毒又跑出來什麼的。所以你綜合評量之後,如果你覺得你可以承擔這個風險的話,當然你就可以試看看,就是撐看看、凹看看這樣。那是我的話,我覺得我會去凹看看,就如果說我條件是允許的話,我不會選擇在這時候收掉,因為我已經看到我身邊蠻多朋友在做生意的,基本上把他們的店面收掉了,或者說就頂讓出去,就不要做了。那我是覺得還蠻可惜的,但是其實當然每個人的財務狀況跟他的現金流條件都不一樣,所以我也沒有辦法去給別人什麼樣的建議,只能夠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那大概這樣,前面的閒聊五分鐘。那同時也跟大家提醒一下,就是如果你是孕婦,或者你是準備當老爸的人,那個孕婦是可以打疫苗了,可以打到莫德納的,所以趕快上網去預約一下。我記得很多地方也是現場可以預約。那其實像莫德納疫苗是比較屬於,像我自己的婦產科醫生總共三位,還有自己認識的醫生朋友,都推薦說孕婦可以打的話,你就打莫德納。當然如果說今天是疫情全面爆發沒得選擇,什麼都可以打,但是如果說是還在可以控制範圍內的話,那其實打莫德納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這是醫生朋友給我的建議。但當然其實大家還是最好去問問你自己的醫生,反正我覺得在這種東西上面,就相信專業就對了。
好,那我們今天就要跟大家聊一下報告,因為最近報告的話題非常的火紅,特別是在台股這邊,因為有一份 Morgan Stanley(大摩)出的台積電降評報告。報告在媒體上或是一些討論區裡面就獲得大量的討論,我覺得它確實是很吸目光。有時候有一些報告就是莫名其妙會紅,像是里昂就很喜歡喊出一些什麼天價目標價,聯發科 2000,什麼什麼喊超高的,那就會獲得很多討論。那或者是像是要這個,就喊我們的護國神山,然後把他的這個目標價稍微往下喊,那就獲得很多討論,很多人就開始去戰他,或者說去支持他,就要說是對的或什麼的,反正總之他就是吸引到熱度,這個是最重要的。
那我覺得它也不是真正的所謂的降評跟看空報告,雖然它真的從 Overweight 調到 Equal-weight,就是從本來買進變成中立看待,看起來是有點降評,可是一張目標價的調整,也只是台積電現價的,那時候現價的負 4%,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要看空,你不會這麼孬,就是負 4%,應該直接喊說台積電 300、200 這樣,這才是真正的看空報告。所以基本上它只是保守的報告,有點像是我覺得為了出報告而出報告這種感覺。
但是這份報告其實還是有滿多可看性,就是如果你對於整個這個晶圓代工的狀況不是很了解的話,看這份報告還是可以獲得很大的收穫,雖然裡面有一些邏輯打架的東西。那當然我不是本科生,我對於這些電子、對於這些半導體的理解,其實就是因為我自己炒股,所以我去做研究。只是出外就是靠朋友,當你也不知道的東西的時候,就去問很強的朋友就對了。還有像我手邊有這種訂閱貓帳帳,這種本來就是在電子半導體做分析師的,那我覺得有些邏輯打架的地方問他,他也覺得邏輯打架,代表說我沒有看錯,就是這樣子。
不過我也不想要去批評說這個出報告的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這些什麼 CFA 他們怎麼樣怎麼樣,因為其實本來每個人就有不一樣的看法。一個股票會漲,你買得到,因為就是有人賣給你。有時候我也想要去研發一個這個腦機介面,你可以去串連別人的腦機介面,然後大家可以去互相交流說為什麼你會想賣這個股票。如果說大家都覺得這股票會漲的話,應該是沒有人要賣,應該是會鎖漲停才對,可是你買得到任何一個股票都是別人賣給你的,所以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我們就尊重了。
那只是我今天就想說花一點時間來跟大家講一下,到底我們怎麼樣去解讀一個報告,對你來說會獲得最大的優勢。我覺得這也是對大家會比較有幫助的東西,就是單一一份報告你一定可以看到多,你一定可以看到空,就是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但是怎麼樣去有效的解讀它,對自己帶來幫助,我覺得這才最重要的東西。
那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在新聞報導上,其實他們也很喜歡去引用這些報告。這些報告包含但是不限於台灣的券商,比如說你的元大、國泰、日盛、凱基、國票,他們發的報告,這個是大家可能比較容易看到的。那外資的券商也會發報告,那這個可能你就要在那邊開戶才有,或者你有一些比較有利的朋友,那可能可以幫你拿到這樣的報告。所以這個東西好像不太可以這樣講,但是確實是拿得到的。那你就可以看到,比如說 Morgan Stanley,或者說你看得到里昂,然後他們發出的報告是怎麼樣。它本質上跟你的券商發出來的報告是差不多的,只是有些人可能看到外資的報告就覺得比較香這樣。但是在這邊跟大家講,其實準度的部分不是說什麼外資就是特別準、超準這些的,沒有這樣的事情。
那這些報告呢,在報告上面最常被引用出來就是在講這個目標價這一塊,所以大家對於報告最熟悉、最直觀,且最想了解的東西就是目標價。我覺得跟散戶一般的心態也很像,因為大家,「你不要跟我講這麼多產業、什麼殺小機掰,這些跟我講可不可以買就好了」,然後這大多數人的心態都這樣。所以他們可能就是比較喜歡去看這個目標價或什麼。
但是在這邊我要跟大家講一件事情,就是目標價其實是整份報告最不重要的東西。即便報導都在這樣子引用,然後都是把目標價放在最前面,但是第一個那個是聳動,就是一個 clickbait,然後它讓你想要去點它嘛。然後第二個我覺得也不可以怪記者朋友,因為其實記者朋友他們的目標是寫的廣,分析師的目標是寫的深,所以一份報告你可以看到很深入的去剖析嘛。但是在記者的報導裡面,基本上他可能一天要出個什麼十幾、二十篇報導,甚至不止,我不知道,我不在業界的。所以他可能就只能大概地去寫,抓了幾個標題之後,然後寫說所以這個大摩怎麼樣看待台積電之類的,然後目標價是多少,這樣就變成一個報導了嘛。那可能大家久而久之也覺得說這個目標價很重要。
那目標價是可以參考,但是只有在一個條件之下,我覺得它可以參考,就是在量化之後。所以量化就是你今天如果去看台積電的這個目標價,你會看到十幾、二十家甚至更多的券商去喊出他的一個這個 target price 是多少。那這個目標價呢,當大家喊出來的這個共識,就是平均值,或者說什麼高標、中標、低標之類的,那這個才有它參考的價值,就是所謂的 consensus,市場的共識是多少,這個才有需要去看它。如果說是單一一家喊多少錢,他喊低,那你可以很輕鬆在市場上找到另外一家喊多的,因為股票就是一買一賣,所以基本上有人喊低就一定有人喊高。
那我覺的真的要去看它,你應該是看整個市場的平均值,會比較有參考價值。而且即便今天是我們舉例,就兩家公司都去針對同一家公司去做一個分析跟報導,就寫了這個目標價。那這個目標價呢,它構成的條件,當然就是他們一定會去算這家公司的營收、獲利,然後跟它的毛利的預期,然後來推算出它的 2022、2023 的 forecast,就是它在 2022、2023 可以賺多少錢的一個預期,然後去套一個所謂的本益比乘數。
那本益比乘數其實是整個市場上最賤的東西,我常跟大家強調,就是本益比是市場上最大的一個,怎麼樣,最大的一個變數。你今天可能可以找出,一堆人都可以成功的去預測到一家公司他未來可以賺多少錢,特別是那種很大、很大的公司,資訊幾乎都是很透明的,你可以蠻高機率的去算到他賺多少錢,可能就正負幾趴你會錯,但是就蠻高機率可以猜到。但是大家猜不到的就是市場的這個本益比乘數。
那本益比乘數其實他裡面的因子太多了,就他變因太多了,你可以小則是市場上的情緒,今天大家特別樂觀,資金全部灌進,一大堆當沖仔也跑來買這個,所以這個熱度提高了,那本益比的標準就變高了,乘數本來 15 倍變 20 倍,價格就漲上去。他也可以是比較宏觀的,比方說美國的聯準會開始縮表,那升息之後,資金開始緊縮起來,可能大家的本益比都會減一條。所以這個裡面影響的層面太多了。或者是只是單純的市場熱度,本來一個沒有要討論的東西,我們就隨便舉例 VR 產業好了,VR 產業一下大家覺得說還太遠,那真的是看不到未來。所以這些 VR 的公司,不一定是怎麼講,就是他全部都要做 VR,他可能就是一部分有做到 VR 的鏡頭,或者說 VR 的晶片什麼的,那他可能本來的本益比估值是 10 倍,他確實是會賺錢、業績很穩定。但今天突然臉書發展出了 VR 的一個突破技術、殺小的,然後突然他變成市場的熱度中心,他的本益比可以直接翻一倍,股價就直接跟著翻一倍了。
所以他有太多的條件可以去影響到這個本益比的乘數。那本益比乘數這種東西,我覺得不是任何一個人說的算,他是一個市場的共識,而且他是動態的,他隨時會調整。所以就算有兩個分析師,他們對於這家公司的預期,2021 年的這個 forecast 都是 30 塊好了,但是一個人給 15 倍的本益比,那就是 450 塊;那一個人給 20 倍,那就是這個 600 塊。所以一來一往就差了 150 塊。這樣包含我們跟上,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算出來的 EPS 是一樣的,可是也會因為你主觀上願意給他的這個本益比的評價不一樣,而導致他的股價就會可能是天與地的差別。
所以其實目標價這種東西就沒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從這邊去解釋,當然應該就聽得懂為什麼他沒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他可能就在量化之後,就是大家的共識,那你可能可以稍微參考。但如果說是一個個人的目標價,那你可以輕鬆地找到另外一個,他喊低,那一定有人喊高。所以這個有太多的變化了。
但是比較值得看的東西是什麼?就是一個報告裡面,其實他可以去幫你做到這個消滅資訊不對等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你今天如果是在美國這邊就稍微好一點,因為美國這邊很多是品牌廠,品牌廠大家對他了解就很明確,在 Apple 到底有做什麼東西,AMD、Nvidia 到底有做什麼大家都知道,他做什麼大家都知道,那一大堆文章在討論,所以基本上在那邊要賺到資訊不對等財是比較困難的,除非你真的有很大的內線,但是相信公司這邊也很少會流出來給你。所以你很常看到美國的狀況是,他財報開出來的時候,然後股價才突然噴個十趴,或是突然跌個十趴,因為在那之前其實知道的人是比較少。但台股就很常會,怎麼財報開出來前,然後你就看到股價先拉了,然後開出一個超漂亮的財報,就是他媽的都是有人先知道這樣子。
如果說你讀了很多這種分析師報告,我覺得他可以去幫你消滅掉這個資訊不對等的問題,所以會讓你賺到一個資訊不對等財。舉例說明,蘋果大家都要很了解,可是你對於蘋果的供應鏈要了解就很困難,就算你知道蘋果平常說這個天線使用 LCP 天線,可是 LCP 天線這麼多家,在台灣可能有三家,那中國也有其他家,那請問他會用誰的?蘋果會找誰?那這個可能就是如果說你看到很不錯的分析師報告,他可以幫你點出來說,會到底可能誰接到。當然怎麼,這個可能是一般散戶你沒有辦法接觸到的。
那再來就是他可能可以去幫你 call 公司,大概知道這個公司的未來的預期跟展望。但是當然這個你也可以靠你去聽這個法說會的錄音檔,或者說法說會的直播來獲得相關的資訊,但是你用看報告可以省下非常多的時間。
所以說觀念要先把他調正來,就是你去看報告,你最主要是要去瞭解產業,然後瞭解分析師們怎麼樣去解讀公司的一些看法,以及怎麼樣去判斷可能未來幾年的營收、毛利跟獲利的展望,這是比較重要的。那目標價,因為有太多的個人主觀因素,然後外加市場客觀的不可預期性,整個市場的情緒、資金的寬鬆程度,或是政策的調整或什麼的,這都會對於整個本益比評價造成天跟地的差別。所以整體來說,對於目標價這種東西,可能就稍微保守一點看待就好,它不是很重要的東西,你是要靠這個報告來瞭解產業。
那最後面我們就來當然一下 MythBuster,我們來謠言終結一下,然後順便跟大家聊一下,可能很多人很在意的,就是說為什麼有些外資可以這樣子,喊多做空,或者說喊空,然後實際上來做多?剛好藉以壓低吃貨,或是怎麼剛好藉以上調目標價,然後趁機出貨?你很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其實這個說法它背後是有一點誤會的成分在,我這邊就大概跟大家說明一下,到底狀況是怎麼樣。
首先我們要先名詞定義一下,你可以很簡單的把市場上分成兩派,一個是 Buyside,一個是 Sellside,買方跟賣方。你看到這些報告,就是所謂的賣方出出來的,就是所謂的研究部門、投顧部門,他們自己去 call 公司了解之後,然後做了一個報告出來,要提供給它的客戶們,也就是買方。你在一個券商開戶,你可以幫你自己想像成你就是買方,所以券商會出報告給你,他們是賣方,你是買方,實際上你看這個報告之後要不要買進,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所以它可以套用在一些外資的大公司,也是類似的狀況。比方說今天 Morgan Stanley 出了一個報告,它是看空的,但是你最後面看到實際上他們是在買進,然後這個買進是客戶自己的決定。那客戶可能是誰?客戶可能是國外的一些對沖基金、一些 long fund 或是一些 short fund,或者是一些個股的投資人,反正總之,這些在 Morgan Stanley 開戶的人,他們看了 Morgan Stanley 的報告之後,不代表他就一定要跟著買進,或是一定要跟著賣出,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有時候你才會看到明明就是在喊多,但是實際上操作是在賣,就代表他們可能就是不相信自己的券商出出來的報告。那這會很罕見?不罕見。你會看到你的券商叫你買,然後你就跑去買嗎?每天早上都會看到券商發簡訊給你,簡訊告訴你說這個關注股,你就傻傻的會跑去買嗎?可能有些人真的就傻傻的跑去買,但是大多數的人可能看到之後會有點警覺。第一個,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能不能參考,你可能沒有長期 follow 的,你沒有辦法跟嘛。那第二個就是你會擔心說這個東西見報了、曝光了,開始很多人去寫了,會不會反而是實際上就是不是一個好的買點,等等的。所以你不一定會照著做嘛,你可能就是反過來做。那你反過來做呢,在這個顯示上就會發現,我們舉例,台灣的某某券商發了一個做多的報告,但是它的分點全部都在賣這個股票,因為實際上在買賣的人跟這個發報告的是不一樣的單位。
但當然我們不否認,不否認會不會有某種狀況是買方這邊要求賣方去發一個報告來幫助自己吃貨或是出貨呢?這個就比較偏陰謀論了。那在市場裡面其實我不太喜歡去討論陰謀論,因為陰謀論呢,這個總講,它可以超展開,它有無限的劇本,所以假設你要討論陰謀論,討論不完。那我們今天就只講陽謀,陽謀的部分就是實際上這個東西有分買方跟賣方,所以如果今天賣方給的東西,買方不想要參考,那其實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那我自己聽到的八卦是這樣,就是說賣方的一般會想要往買方去跳,因為賣方這邊蠻多就是領死薪水,當然如果你是王牌分析師那可能是例外,但是很多就會被挖去買方這邊,因為他們實際上是有在操大資金的,所以它的分紅、它的薪水條件可能也比較好,所以很多厲害的賣方的分析師,很多就會想要往這個買方去跳,或是說自己跑出來創業之類的。大概這樣子。
那把這個重要的情報分享給大家,我相信應該很多人已經知道,但是……所以很多人可能就是比較熟悉股票的人,但是如果說是不怎麼熟悉股票的普羅大眾,九成甚至九成五的人,我相信這邊應該是大家第一次聽到這樣,所以希望可以對大家在未來看報告的時候帶來一點幫助。那那一分台積電的報告,我覺得你就看看就好了,因為實際上你要找到跟他說法相反的報告太簡單了,太多跟他說法相反的。那你也不否認,有時候有些報告會有一點,我不知道批評他,但是你知道,就是有點譁眾取寵的成分,你要跟大家想的不一樣,看起來比較酷嘛。
那再次強調,我不想跟大家結仇,我不想跟這個 Morgan Stanley 的分析師們結仇,我也沒有興趣跟大家結仇,就是說很多報告有時候你會看到突然喊一個天價的目標價,或者說突然在大家做多的時候喊空,或者說在普遍市場不好的時候然後去喊多,就是會跟大家做的不一樣。那當然有時候你會在裡面發現一些真知灼見,就是為什麼他會跟市場看得不一樣。但是很多時候你就會發現說,其實他根本就只是為了做這件事情而做這件事情。那到底這份報告是哪一個狀況呢?你自己去看的時候應該就可以了解了。大概是這樣子。
OK,那這集節目先聊這邊,我們接下來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Raymond0215,他說「Trap Lord, Trap Lord」。
下面一位 Gui Chan,一顆星,他說「幹話可不可以少一點?」然後後面就全部跳過,一樣,你給我一顆星,我當然就不會理你。因為你知道其實很多人都會跑來我這邊,然後跟我講說「你可不可以少講一點髒話?」「你可不可以怎麼樣?」「你可不可以怎麼樣?」你會跑去他媽的一家餐廳,日式餐廳,跟老闆說「你可不可以從現在開始做港式飲茶?」幹,他就是在做日式料理的,然後你叫他做港式飲茶,你懂嗎?就是你不喜歡這東西,你就是直接跳過嘛,因為其實講財經的台太多了,好吧,就是講股票的台太多了,所以你不可能跑去一個人的台,然後跟他說「我希望你可以怎麼樣」,這個是超級奇怪的一個奧客的行為。拜託你就是,你在網路上當奧客就算了,在現實生活拜託不要去當奧克,這個很可笑。
下面一位這個 Rush_Wave,他說「新手爸爸加油。最近才開始聽癌大的 Podcast,收穫不少,謝謝你的分享。也祝福孩子健康平安,對身份的轉換也可以快速的適應與上手。」好,謝謝這個 Rush_Wave。
下面一位,好作品可惜。他說「2408 給狗幹。主委你好,目前持股富邦媒以及航運佔比持續增加。想問一下,您會選擇調節換到別的股票,還是就放給它飛呢?感恩主委,讚嘆主委。」
富邦媒是我的持股,只是當然買的比重沒有到很大,因為我還是以電子為主,這個只是我當時有跟大家聊到說,那個台股崩下去的時候幾個強勢的東西,什麼 ASML、富邦媒、華碩,所以當時有配一些上去,但是其實對我來說佔比是很小的。那當然,目前在疫情之下,電商看多,而且實際上它的競爭者之一,比方說像 PChome,那個出貨整個卡住了,所以我相信 PChome,我們先不講股價,因為股價真的太難預測,但是在實體的基本面上,賺的錢一定沒有像富邦媒這麼滋潤。就是它這陣子出貨暢旺嘛,很多人又從 PChome 轉到 momo 這邊,所以我相信對它的益處應該是蠻大的。
那只是你說一個股票要抱到什麼時候要走呢?像航運今天就跌停,但是這是航運第一次跌停?也不是。他們在之前就跌停過也好幾次,大家說要翻轉,其中有一次就是我覺得要翻轉,只是後來就發現我被打臉了,但是我是非常歡迎被打臉的,因為你本來就不可能每個都看對嘛。那我也不是市場上的神,就是因為我要招生或什麼,所以我要把自己塑造成神,我不可能會錯這樣。我非常樂意去承認我自己看錯,因為我也做了相當程度的盡職調查。那像是二月那集有跟大家聊到說,我主要是做散裝嘛,就是貨櫃的一般是比較不做它,因為沒那麼看好。但即便在今年呢,我還是沒有做散裝,即便我可能看得懂散裝,但是我不願意去做它,反正都是個人的選擇嘛。
那當時 2 月的時候,那時候有錄節目有跟大家聊到就是航運股的東西嘛,那其實我也去做了相當程度的盡職調查,有去滴滴啦,去問一些業界的朋友。那其實蠻多講說這個到 2 月就結束了,裡面的高管,就是它不是什麼一般基層不知道狀況的,那他們都覺得可能農曆年左右會緩解。但是大家真的沒有想到,這個後來到 3 月、5 月,就一直有跟我更新說「哇,又塞又塞了」什麼的。然後最後面,最近跟我最新的更新說,可能會塞到 8、9 月,在中國這邊什麼超級高的附加費用,然後外加塞港的狀況等等的。就是連業內的人都看不清楚,他們一大堆人是把股票賣掉。
所以真的沒有人想到,航運可以走出這種,我甚至可以講它不是十年一遇,搞不好是什麼二、三十年一遇的這種超級很誇張的行情。因為像之前那種金融股破千的時候,什麼國泰金破千的時候,就是非常非常誇張的一個行情這樣子。那它到底會走到什麼時候結束呢?我必須得說,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那市場上其實有很多的假設,就是比方說有些人是用基本面去分析的,就拿這個馬士基(Maersk)、然後現代商船、日本的一些船公司,一樣是貨櫃輪的,然後這個以色列的以星航運,就是美國的這個 ZIM,然後在美國交易的這個以色列的航運公司,就大家會做一個估值比較。那其實也發現台灣的並沒有到真的被低估,因為台灣的股價反應甚至是全球之冠,但當然其實台灣的基期特別低,因為像陽明之前在這次暴漲之前,其實公司的狀況是比較差的,所以它漲了非常多。那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就跟轉機股一樣,一般轉機股它確實就有可能是漲最多的。那只是目前的估值跟國外的比起來,其實也不會到特別的冤枉。只是如果你說航價又再繼續上去,運價什麼 SCFI、CCFI 又再繼續上去的話,我真的不知道那個終點在哪。因為像我自己就是直接坦然跟大家承認,這個東西他媽的我真的沒懂,我真的沒懂它他媽發生什麼事情。
但是也不會像,比方說像有些群有些人就講說「你這個喊單的你沒有搭上航運」,然後怎麼樣怎麼樣,其實沒有搭上航運沒差,你知道嗎?真的是沒差,因為你看其他的持股也就會漲。只是有些人他會去期待說,這個市場上最大的飆股,你就應該要在那台車上,我覺得這個不是那麼好的期待。我昨天看到那個財報狗的創辦人 Jeff,他在臉書上寫一個一段話,我覺得蠻有意思的。那段話他講可以,我講可能會被批評,就大家會講說是航酸之類的。不過他一個媒體,所以我不可以講這樣比較直接的話,我就引用他說的,我覺得非常的有道理。他說就是對於這一、兩年才進股票的新手們,你可能會覺得大航海是你的恩賜,但其實它是在未來對你的交易上,可能是一個詛咒。我覺得他這段講得非常非常的有道理。
但是在強調就是大家的防禦心不要太重,覺得人家跟你提醒什麼,就是在酸你的東西。沒有,在市場裡面大家沒有這麼無聊,因為我們都是有共識的人,我們都是想來賺錢而已。所以哪裡可以賺錢、哪裡是看懂,我們都會想上車。只是一些厲害的前輩,他們提醒給你的東西,我覺得大家是可以去思考、去參考看看。
至於說要調節換到股票,是放給他飛?拉回來你的這個核心的問題,就是剛剛跟你講基本面,那技術面的東西到底要怎麼樣做?其實有一些做法,就是有些人會選擇,當你的部位膨脹到某程度的時候,你就會把它減碼掉,因為你不想要過度曝險在同一個標的。那一樣這有好有壞,我們舉例說明,比方說像是 ARK,ARK 就是如果它漲幅,它的持股漲到 10% 的話,雖然那個標準在調整,但是只要漲到某個程度,他就會開始去減碼。所以有時候你看他在賣特斯拉、他在賣 Square,那不一定是他看壞,那只是因為他漲破他的上限,他就做風險控管。
但是也有完全不做風險控管的,比方說像李嘉誠,他是經典案例,他的那個 Zoom Video Com 的持股,從他本來的投資佔比是個位數的,就是很小甚至是 0. 幾趴的東西,然後到膨脹到跟他的那個長江實業有得拼,漲到他整個部位的三成,這個就是完全沒有在平衡、完全沒有調整的。所以看你如何去看待你的配置的調整。
但是景氣循環股,我還是得跟大家強調它的一個風險性就在於說,如果你今天看到本益比來到一個很低的位階,然後你會想要進去的話,你是很高機率會賠很多錢,很高機率。那這個也是 Peter Lynch 在書裡面曾經寫過的一段話,我就分享給大家。但是再次強調,我不是航酸,像那種飆股的股民,有很多都防禦心很重。我們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飆股,每年都有飆股,那每次你去講這個飆股的時候,人家就覺得你才酸的。像之前那永續題材股,你去講的時候,他就說你是來酸的。但是其實認真說,我們沒有那麼無聊,沒有要酸大家,那看大家賺錢也是很高興。只是該跟你提醒的風險,是會提醒一下。就像你跟我提醒這個車用跟蘋概的風險,我會很高興,我不會說「你他媽你是蘋酸,幹你是車酸」,我不會去講這個。所以大家在市場裡面,我覺得還是以交流為主。
下面一位,市公務員,他說:「選我選我。癌大你好,我跟您念一樣的科系,考上大家所謂的恐龍。」所以是恐龍法官,法官大人你好。他說「考上了,開始學習做股票。那上過技術分析的課程,看了基本心法的書,產業跟基本面則是看研究報告慢慢 Google。交易頻率大概是一個禮拜一次,偏動能仔。那目前是策略用的還算順手,但是因為避免未來被罵恐龍,所以策略勢必得調整,因為沒有時間追消息。那目前的想法是每天盤後才看盤,純技術操作,想請教您的看法。另外也想聽看看您對現在法律人或是法律圈的看法。謝謝。」
法律人還要我的看法嗎?不就是被酸到爛掉嗎?媽的,你們都居住在象牙塔了,媽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法匠,會罵都是這樣。但是我知道法律人的不容易,你知道他們就是照法條去判,那有時候法條上限就是這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直接拖出去槍斃跟死刑,但是有些人看不懂,那就會形成一種對立,法律人就被幹,幹的不爽就說別人是法盲,然後就變成互相在那邊批評。不過其實法律人跟剛剛前面這個我覺得寫報告的人有點像,你知道寫報告的你寫出來跟人家不一樣,特立獨行,就可能會被酸被攻擊。但是那個是很少數,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在炒股,那炒股裡面會跑去看報告的,可能又是更少數的人,所以這個聲量起不來。但是法律的東西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有什麼案件跑到那個社會新聞上面,全民都是法官,這個幾千萬人在監督你,所以當然可能這個要承受的壓力就很大,我覺得是一個辛苦的工作。然後我個人還是相信我們的法律訓練,因為很簡單,如果說你今天不相信法官的話,那基本上整個國家就要被顛覆掉了。如果說你不相信法官,那你怎麼可能還去相信這個各種量刑呢?然後這是我自己的一個見解。
那下面就是說這個,如果說你沒有時間的話,可不可以盤後看盤,然後純技術操作?其實是可以的,是可以的。那交易頻率不要太高是一件好事。我知道現在其實,當然最有勢頭是當沖,所以我現在講就是跟勢頭對著做,大家都要玩當沖,你跟大家講個交易頻率不要太長。這是我的見解,因為實際上看過的,然後一些數據的顯示都告訴你,你做越短,勝率是越低。越短線的地方其實是程式 AI 的戰場了,基本上你沒有用電腦在交易的,沒有那種程式在交易的,你可能,你要做當沖你不一定跑得贏,因為那些人他們抓了一個訊號就上車,你進去就是洗碗的。所以做短線的很常見的狀況是,你可能會賺幾次小錢,然後一次賠一筆大的,我相信講下去應該很多做短線的心有戚戚焉。所以盡量稍微做長一點,那交易頻率拉長,然後到像他這樣一個禮拜,我覺得還不錯,甚至是你一個月再交易一次也沒差。
只是因為你是靠技術面來操作,那技術面的操作的核心依據,一般來說都是以日 K 為主,就是你可能不會看到週 K 或者月 K,日 K 是最短的一個所謂的趨勢改變的一個參考的依據,當然更短就是分 K,怎麼可能我覺得看日 K 差不多。那一個禮拜操作一次,還行。那就祝這個法官大人可以一路順利,就是你這樣做沒有問題。然後你說你現在做的順手,做的順手是最重要的,其實做的順手就夠了,懂我意思嗎?你不用想要去學會世界上的所有的東西,除非你真的對股票特別有興趣像我這樣,不然其實你只要有一個方法做得很順,你就當成是班機,你就反覆去執行,甚至加一點點槓桿去擴大它的效果,加上說這個東西你確定是 OK 的,然後下檔會不會太大,是很重要。因為很多人的策略是,你看他只要遇到崩盤,那他的部位的走勢、淨值就會變得很差,因為可能會一直賠掉很多錢。那這種你加槓桿上去,你就是準備畢業。所以你稍微知道自己的條件之後,看你是增加交易的頻率,就把它多刷一點出來,還是說你增加交易的這個額度,就是增加槓桿或什麼的,反正這個策略可以用,你就要怎麼講,妥善去利用它,你要把這個利用率拉到最高這樣。
好,下面一位是螃 0912,他說「苗栗超新星。感謝主委製作優質的節目,讓門外漢的我稍微距離門近了一點。那現在主要是買 0050、006208,少量資金不定時不定額的丟進去。年初聽了同事建議買了幾張艾力,目前被套當中,算是學個經驗也好。那得知主委也是苗栗的同鄉深感榮幸,總算是在大家嘲笑苗栗國,而且藝文活動常常都沒有的苗栗國的一隅中看到了一絲曙光。別笑我們苗栗國,我們有五月天、冠佑、五月天,胡瓜、澎澎、羅時豐,還有股癌謝孟恭。」
客氣了啦,其實我覺得苗栗人被笑很好,像我就很喜歡被笑。我被笑說什麼「媽的客家人很省,什麼都要省下」,我覺得還蠻過癮的。我想我的腦中架構跟別人不太一樣,就是別人他那個群組裡來吵架,他們覺得說你快管版,我從來都覺得說為什麼要管?你們不覺得看人家吵架很爽?為什麼人家笑我們客家人怎麼樣?幹我覺得被笑超爽,我們就笑回去,我覺得這種大亂鬥是還蠻過癮的一個過程。只是很多人可能承受不了,所以我不會有那種苗栗人的自卑感,自卑的。我覺得苗栗人就是屌,我們就是國家,你們要進來苗栗呢,護照,護照要先給我蓋一下。
下面一位 Lamp_Nerd,他說「推推優質節目,問癌大一個無關投資有關電動的問題。今年 E3 展,網友評價普遍覺得不優,想請問癌大有沒有看到什麼期待的作品?我自己非常期待宮崎英高的續作《艾爾登法環》、Diablo 2 重製跟新版的 Mod。」
畫都給你講完了,當然就是看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也是我非常期待的。我本來是很期待看到 GTA 6,因為我真的是 GTA 鐵粉,從小玩到大。只是他們真的是一群,他們把嘴砲,在說什麼川普下台他們就要做,做到現在,東西根本就媽的也沒見到一片,還在那邊賣鯊魚卡,然後在那邊賺大家課金的錢,媽有夠無恥。
下面一位徐滿,他說:「妙妙妙,幫妙妙啾,狗狗好可愛。五星吹出來。癌大安安,第一次留言,目前大三的菜雞,今年 3 月開戶,目前每個月會投 1000 塊到 00850 裡面。目前是想說存一點 ETF 來培養心態,如果有錢錢會做一點主動選股。小弟很幸運在剛進股市的時候買了一點二字頭的中砂和鴻海的零股。在之前有買到 16 塊的東砂(其實你不用消音,是我才要消音。當我今天講一個量比較少的股票,結果會避開,你知道像一些是好股沒錯,但是因為它的量比較少,我就不敢講,因為講的時候怕後來被指控說操縱市場之類的。講一些量大的就不怕了,因為那個量這麼大,很難去指控說你在遙控市場這樣,所以你不用消音,我才要消音)。想請問癌大,一、如果像之前台股大跳樓的時候,癌大會選擇加碼 ETF,還是將手中的 ETF 賣出再慢慢買回?那二、下面對於這種突然暴漲的標的,之前會是比如說漲到一定的價格就出清幾趴,因為是練習心態的,想說少賺也沒差。所以想問癌大會怎麼樣操作?最後祝癌大一家平安,老婆生產順利,秋口最可愛。」
謝謝這個大三的徐滿。那這個第一點,ETF 在跳樓的時候怎麼操作?當然是繼續買進。你買市值型 ETF,然後記得市值型 ETF,並不是說所有 ETF,比方說這種槓桿型的、反向型的,或者是主題型的,操作策略一定不一樣。但是如果是市值型,market cap 的 ETF,VT、VTI、IVV、SPY、0050、006208,它的策略都應該是要定期定額,你買這種東西就是這個策略是實測後最好的。就你丟進去之後,然後你看有現金就持續的加碼。
那後面你說,那為什麼不先賣掉然後等到低點再買回來?不是,你這個就是股市的萬年屁話,就是股市的核心什麼?就是買低賣高,對講就是簡單,買低賣高。可是實際上你去做就知道買低賣高困難在哪。那就像簡單的說法,人都會說我們就去等到它崩到底再撿,問題是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是底?如果你真的可以確定你可以預測市場的話,你不只先把手上的 ETF 賣掉,你還外加他媽的空單、PUT 直接丟進去,然後賺到爆,然後等到低點再把空單全部回補,然後再買進 ETF。理論上,寫劇本這樣寫都最好寫。
可是實際上你就會發現,在實務上操作,很多時候是你賣掉,然後東西就漲了,所以漲了之後反而你買不回來了。然後大多數人的共同經驗應該都是這樣子,就是你你以為你可以再更低一點買回來,把成本壓低,就最後面發現說,幹,你根本只是在耍白癡,因為後來車子又開走了,因為市場真的難以預測。你這個後面比較像是要做 market timing,可是如果我們要做這個市場的 ETF 投資,其實盡量避免去 timing the market,就是盡量去不要去做這種擇時進出的事情。這個是比較好的,除非你對你自己看這個趨勢的變化有非常高的信心,但是如果你真的看這麼準,我相信你也不用問我了。那我還是建議你就是照原本的策略進行比較好。
然後第二個說買到這種突然飆漲的標的要怎麼辦?這個用 trailing stop 可以,就是去鎖住獲利,移動停利。去 Google 這個我們講過蠻多次的,那它的機制是怎麼樣,你可以大家去了解一下。你可以用一些券商有提供這樣的功能,或者是你直接自己去做這樣子的移動停利,可以。但是像你這樣也可以,就是到什麼價格我出清,就是都沒有問題。策略一定沒有什麼百分之百好的,有好有壞,你這個策略這樣做不錯,可能在下一次這樣做就會讓你吃大便,都是有機率的。但是聽起來這樣做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下面一位 Vic 規規,他說:「iPhone 是我。主委你好,第一次留言,聽了節目已經非常久,非常喜歡主委清晰易懂的股市觀點,受益良多,謝謝主委。用其他還有主委,最近因為疫情衝擊影響到主要收入,加上最近購屋需要裝潢,有考慮將股市以來資金變現。目前猶豫要贖回 006208 的存股,還是玉山金。如果以主委的觀點,有比較建議考慮贖回 ETF 還是金融股嗎?感謝。最後也祝主委全家幸福健康,期待小股癌誕生,秋口最可愛。」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是賣金融股,然後留下這個市值型大盤 ETF。但是還有一個方法,當然這個方法非常小心,更強調,先講結論,你要非常非常非常小心,就是你去問一下這種證金公司,他們可以提供股票質押,因為你買的東西並不是到風險很高的個股,所以你可以套出來就質押出來的錢的比例應該是很不錯的,利息基本上就是從三趴往下談。也就是說,你可以把比方說你的 006208 有 500 萬好了,500 萬押進去給他,他可以借你 250 萬出來。那這個 250 萬可能就有利息兩趴到三趴之間,我記得這個質押的利息大概是這樣子。所以你馬上就有一筆現金可以用,那你的股票還在。這是一個比較進階的作法,但是當然如果你想要你的生活單純一點的話,就你直接把東西賣掉。那這兩個東西要賣的話,我會選擇賣這個個股,然後就是比較不會賣這種指數型大盤 ETF。好,就這樣。
那最後一位這個 YSE123CAN 說:「五星級的好節目。」非常感謝你。那祝大家身體健康,一切平安,那事事順心,股票大家都發大財,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