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73:咕嚕咕嚕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我們本集節目由藥師羅西贊助。
洗頭越洗越癢嗎?頭皮脫屑又出油,沒洗頭頂還長了青春痘,摸到有夠痛。這可能都是因為你用了不適合的洗髮精。出油、長痘、超級癢的朋友,請試試藥師羅西洗髮粉。
藥師羅西因為自己的脂漏性皮膚炎體質,25 歲的時候大爆發,爛頭、脫屑、流血,非常痛苦,吃藥、擦藥都沒有辦法根治,所以轉而研究日常使用的洗髮精成分,進而研發出含單純六成分的溫和洗髮粉。保護頭皮角質層,洗後不搔癢,頭髮蓬鬆清爽,每天使用讓頭皮重新找到呼吸的感覺。
中性頭皮設計,不含香精、色素、矽油、柔軟劑,特別適合敏弱頭皮、頭皮爆痘、爆油、爆癢,小嬰兒跟孕婦都可以使用。無水配方可以減少防腐劑含量,不做動物實驗,用羅西實驗。萬人體驗、醫師喜愛,主委漂丿的秀髮認證。藥師羅西洗髮粉在這邊介紹給大家,你可以在連結欄找到相關的介紹資訊。
今天台北股市算蠻精彩的,崩跌的程度還蠻嚇人的。當然市場上就有很多消息在傳說,今天確診數量會爆掉。現在時間是 12:50 幾分,所以指揮中心是還沒有開會,其實我也不會去看指揮中心的直播,在幾百萬也沒有看的,我知道有些人還蠻酷的,每天都在盯,真的是蠻有想法。我已經很久沒有看了,我覺得疫情的東西對於股市的影響是有限的,但看來我是錯的,在台股這邊,疫情還是很有效地在影響股市。
你在美國這邊其實已經發現,你再怎麼樣的確診、再怎麼樣的死亡,都已經很難去動搖股市了。當然之後會不會有一個下殺,然後就要說是 Delta 害的,我覺得那個就是在硬要找理由。因為你看 Delta 這樣一路往上傳,美股就這樣一路往上走,你總不可以等到跌了就怪它,漲的都不是它,那跌了就是它,這人奇怪的,你這樣去做一個歸因行為就是怪怪的。
那在台灣股市這邊,其實要怪給疫情就還算合理,為什麼?因為除了大盤在跌之外,你看防疫股一大堆衝上去,所以整個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比較符合這樣的一個論述。那其實這些衝上去的防疫股,個人是建議大家要小心。雖然有一些股民會告訴你講說「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學那個鄧小平講話,然後說「會漲的股票就是好股票」,真的沒有這樣的事情,真的不是這樣子的。當然你要相信這樣的東西,我尊重你,那我告訴你為什麼我覺得沒有這樣的事情,因為風險永遠是擺在獲利前面的。會漲的股票,有可能你出不掉,兄弟,有可能你追進去,媽的連續鎖跌停,你根本就跑不掉,你覺得自己好聰明,就一次就幫你掃出去這樣。那當然如果說你是壓一點點的部位去玩,當個樂透,我覺得又還好,只是有些人就習慣喜歡重壓,那要重壓的話,選擇的標的就很重要,流動性要夠好,它可能產業的前景,外加它本身基本面體質要夠好這樣。
你說這個口罩股為什麼這時候還要跟著衝上去?就題材對了,有時候風吹來,剛好站在風口上的東西,就會一起來這樣子。那我會覺得你要去追這樣的東西要非常小心,因為整個基本面已經跟去年是天差地遠。去年可能是很多國家都想要拉貨,可是拉不到貨,他們自己國內可能未必有口罩產線,然後這麼簡單的東西,但是因為他們可能都把生產全部都移去亞洲、移去東南亞,所以他沒有東西,他真的做不出來,然後就缺貨,要拉貨又拉不到,因為飛機不能飛,最早的時候是這樣。所以那時候的狀況跟現在差很多,後來大量的擴產,然後外加一些政府介入,很多國家都有在自己輔導,或是甚至進去主導一個產線出來這樣。
我個人覺得這個東西是前途灰暗,這個產業應該是屬於前途灰暗。當然短期股價要怎麼飛,我不知道,就像一些鳥幣,實際上就只是疊成狗屎,可是在過程之中,它還是飛到天上去。所以如果你覺得這個東西會漲的就是好股,OK,你還是可以做,這是我跟你點一下風險這樣。
那再來可能真的比較有受惠的,我想是快篩跟疫苗,因為這兩個是所謂的防疫股裡面、整個防疫概念股裡面最純的,它真正是用在防疫上面的。那我們講說概念股,就可能周圍相關、有關聯到的,供應鏈或是一些會受惠、受害、潛在影響的,我們可能都把它歸類為概念股。那在這概念股裡面的其他東西,我覺得就稍微看看就好啦。如果說你相信美國的經驗的話,也就是說他們的確診案例一路往上衝,他們的死亡數量也有開始在往上加,那 Delta 也是持續的在肆虐,可是他們的所謂當時因為疫情而加分的公司,像是 Zoom、像是 Peloton、像是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或其他 Work from Home 會用到的東西,你都發現說他們的表現,並沒有再因為後來的疫情有再往上拉。但是這些可能因為民風不同,我覺得台灣人就是特別怕死之類的,有沒有可能?我覺得是非常有機會的,因為台灣人真的超怕死的,所以會不會我們因為這個確診數往上來了,所以我們又重新的回到那種超級嚴格的封城,這個宅配叫爆、物流叫爆,再一次的在複製一樣之前的行情,有沒有可能?還是有,這是民風不同的部分,只是你就選擇你懂的去做就好。我自己是會選擇,這個東西我真的是不懂,我就不要去做它,因為我早就覺得疫情這種東西鈍化了,只是沒有想到在台灣這邊影響還是很大。
那前幾個禮拜跟大家提到說那個什麼機師馬照跑的,然後後來被處分被開除掉了,那就有聽眾私訊我,然後就好好的跟我講,他一直講說,這個理當應該要譴責他一下,就是他欠罵什麼的,那為什麼我都沒有去罵他什麼的。其實這個類似的一個要求,我收過蠻多的,「為什麼你都不趕快多罵一下那個共產黨?」「為什麼你不罵習近平?是不是中共同路人?」「這個你沒有罵的機師,是不是因為你以前也是飛行員,你有同事在當機師,所以對他們比較好?」其實真的不是這樣一回事。
我覺得跟大家講的觀念是什麼?其實老實講,這個機師去搞,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你說什麼,這個機師被大家講得是像過街老鼠,什麼一個修車廠老闆說他絕對不要修什麼長榮組員的車,我覺得這個也是一個低能,當然這個飛行員他本身也是低能,你沒有照規矩,你就低能。那我覺得是很討厭花時間去糾結在這些,就是在做很奇怪事情的人身上。就像我跟大家提到的,我是很注重這種所謂的防衛性駕駛,那防衛性駕駛不是只有用在開車,你用在炒股也是,你用在生活也是,你就知道隨時去假設,你身邊的人都是他媽低能,全部都是低能。那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我該怎麼做?即便你有這樣的一個想法,你還是會在路上被跨越車道來撞你的計程車,倒車過來撞你的撞到。就是世界上真的有很多這樣子的人,這個機師你看一下,你全部人去公審他、屌他一頓,你心理覺得很爽。大概一段時間之後,一定會有哪一家、哪個阿伯什麼家裡有什麼誰回來,然後之後他們明明要什麼居家觀察怎樣的,他就跑出去,然後沒有戴口罩,然後之後就傳染給別人什麼的,然後變成一個防疫破口,全部人就開始去幹那個阿伯,就是這些公園阿伯,就像前陣子說什麼「為什麼公園要封起來」,就是我們要去防這些阿伯,他們整天在公園裡面走來走去。
就大家會習慣要去找一個人來當那個發洩。他們到底是不是低能?是啊,可是為什麼要花很多時間去戰他?我覺得這是比較我想不同的,就我不會想要這樣做。就像我們今天終於小孩睡著了,終於可以打電動,超久沒有打,然後我打開我最多就是打個一個小時,最多就是兩場 LoL,沒有辦法再打更多場,就是會遇到那一種,他一上線他就掛網,他就擺明掛網,就好像別人的時間都不是時間。這是一個 10 個人在玩的遊戲,然後對面也不會因為說看到你掛網,是很打氣氛,然後他們就直接無腦上分,他們很高興這樣。可是講這是玩一般的 NG,那他也會覺得對面少一個其實也是破壞我們遊戲體驗,那我們隊有少一個,那絕對是遊戲體驗整個被破壞,就是有人要掛網。或是就是有人,他就是被殺,殺了兩三次的時候,他就是不爽,他就是要回去然後把裝備都賣掉,然後就在那邊擺著,就是會有這樣子的人。
那稍微年輕一點的時候,可能 20-23 歲的時候,我會跟著風向說,今天媒體跟我講說,誰誰誰,這個是誰害的,我就開始去他臉書幹他什麼,就是少年輕一點會這樣。後來就會發現說這樣的人真的太多了,就是你花的精力這樣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做的任何一個規劃,不然說告訴你說什麼不要太焦慮,然後要如果你是有經營企業的人,應該現在可以怎麼樣去調適,那也可以去,不管是你要賭看看什麼,我們在做任何分析的時候,都是基本上都是基於,直接告訴大家說,你要去假設就是有人會雷,所以你要跟疫情共處,因為就是一定會有人雷的。
好,那雖然這個跟疫情共處這個說法,可能在台灣大家是無法接受,就大家是比較喜歡,就是我們所謂的插一根打一下,就是我們要盡可能的,什麼東西都壓到最低最低這樣。即便可能連那種防疫模範生以色列,都告訴你很難辦到這樣的事情。美國,你會講說美國有一些所謂的反智的,不打疫苗的,那他可能例外。但是你找其他國家,其實很少像我們可以把這個確診壓成這樣子的,所以在這部分表現我們真的很強沒錯。當然我這個人微言輕,所以我講的東西也只是跟大家提醒一下而已,我也沒有辦法說,我講了這個,我們的社會風氣有改變,這不可能的。而且很明顯看起來,因為疫情的影響,這股票市場還是可以跟著殺。雖然我覺得這次有一點交互的訊號在裡面,那這接下來我可能跟大家討論跟分析的。不過其實你要講說是疫情點了這把火,開始去做修正,我覺得還算 OK,它還算是一個 OK 的著力點這樣。
那只是其實每次修正,它不會因為只有一個單一的理由,幾乎都會是有很多的原因夾雜之下。像去年可能這個 1 月 30 日台股崩盤之後,換美股在崩的時候,那你會說是因為疫情終於燒到他們家門口了嗎?那外加這個最後面其實真的會造成一個很大的一個低谷,我覺得可能是跟流動性暫時出了問題有關係。就它不會只一個單一事件就造成這樣,它一般就是總講就像是那個起司理論,當所有的洞都連成一條線的時候,就是要出事情的時候。所以每次出事情的時候,每次有修正、每次有大跌的時候,它可能就是有很多東西、壞消息兜連成一線,大概這樣子。
那只是,如果說我們把這個疫情的東西給弱掉,就是把它給化掉的話,那你要注意的東西是什麼?我覺得這還是重要的,因為疫情的東西在國外對股市的影響已經是非常非常有限的。那我覺得其實在這個疫情的一個大的包裝紙下,其實有塞很多其他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去稍微了解一下裡面到底有包什麼。
那首先,現在應該很多人都在期待第四季的蘋果發表會,比方說像我自己就想要換新手機,那可能還要換一台新的 Mac Pro,如果有出的話,那是用這個 Mini-LED 的嘛,那就會想要試看看。那新的手機如果說它真的有一些很酷的功能的話,就剛好我的手機的續電量也變差了,會不想換電池,所以可能就換一支新的手機,舊手機就拿去給我兒子看那個有什麼「Baby Shark doo doo doo」之類的。他還沒有開始看,我目前還沒打算,之後開始看的時候,應該我會覺得精神受到折磨這樣。那總之就很多人在期待這個蘋果發表會嘛。
那其實蘋果發表會落在大概一兩個禮拜之後,我們也會在我們的 Telegram 的那個美國群組裡面直接文字直播,就我不是會在那邊跟你打字做什麼,反正大家就會直接在那邊討論,就蠻熱鬧,每次蘋果發表會說我們那個 Telegram 都超熱鬧的。那當然這個最主要要關注的,當然就是 iPhone,iPhone 13 是裡面的主角,再來可能就是 MacBook Pro 這樣子。那是今年蘋果的供應鏈表現其實算非常的平庸,其實往年大概甚至在第一季、第二季,股價就已經動起來,然後到第三季已經差不多準備出貨給大家了,不只是手機出貨,股價也準備出貨了。等你拿到你的 iPhone 之後,「哇,這 iPhone 太帥了,趕快去買供應鏈」,然後你就是剛好買在最高點。以前是這樣。
那只是今年的狀況真的比較不一樣。那其實本來大家的推估是說,有可能今年的題材太多,能夠炒的東西太多。你知道我們在年初的時候炒傳產航運嘛,之後後來這個電子、半導體、電子相關的,晶圓代工什麼的在四、五月又復活,又開始繼續炒一波嘛。所以有太多東西可以炒了,會不會這樣子大家就不去炒蘋果?本來是有很多的假設是這樣。
可是現在看起來,我覺得其實蘋果好像未必有被冤枉。雖然其實我們看一些公司,比方說台表科、景碩,它的營收那個趨勢是有開出來的,台郡營收趨勢也是有開出來,可是就是沒有到大家想像的那種,蘋果說要拉了 9000 萬台嘛,那應該可以開更好才是,或者說毛利應該要再更好才是,就是有很多差強人意的地方啦。那目前我知道的一些狀況是這樣,就是有可能是蘋果這邊,即便我們在大量的外媒,像是彭博怎麼就寫說蘋果一定是最有談判能力的,你們大家什麼網通啊、這些供應鏈老廠,你們都有可能會缺貨,但是蘋果不可能會缺貨,因為議價力到最大,你們大家供貨一定都優先供給它。只是現在有一些雜音出來,就是說可能蘋果它也是有遇到缺貨的問題,所以一支手機沒有辦法組出來之前,那我當然就沒有必要去跟其他供應鏈現在就是拉一堆貨進來,因為手機也組不起來嘛,所以你們就先東西放著。那也因為這樣子,可能會導致營收的遞延。這是第一個劇本,第一個劇本就是說營收可能會遞延,就是蘋果的估計是沒有錯的,那這個東西一樣會大賣,然後一樣是照他們預期,那這是第一套劇本。
那第二套劇本當然就是,蘋果有沒有可能錯估情勢了?那其實第二套劇本在前陣子就稍微被拿出來吵過一次,那時候就講說 iPhone 12 賣太好,所以 iPhone 12 賣太好,可能就會影響到 iPhone 13 的換機潮。但這個我記得我在節目裡面有跟大家提過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是應該是不會有這個直接的影響。聽起來蠻合理,但實際上不會是這樣子。為什麼 iPhone 12 會賣特別好?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華為被制裁,華為被制裁之後整個市占是跳樓,然後它被小米、榮耀、OPPO,然後一些 iPhone 給補上,就是他們把它本來的這個高市占率給搶下來。那也因為這樣子可能導致,舉例來說 iPhone 12 就賣得不錯。所以你說會不會因為有很多人去買了 iPhone 12,所以導致 iPhone 13 的換機潮就會減緩?我自己是持反向意見,就是會換 iPhone 13 的未必是那些 iPhone 11,然後他現在換 iPhone 12 所以他就不換 iPhone 13,有些人是逐代在換的,那我其實是隔代在換的。還有些最瘋狗的,就是到現在都在拿 iPhone 6,換了好幾代電池,撐啊撐的,一大堆這樣子的人,所以搞不好今年 iPhone 13 夠香的話,大家都會換。
所以這個東西我覺得還是要等到實際上發表會出來之後,然後我們看看股價的表現。注意,我說看看股價的表現。很多人會想說「我們來看看輿論的表現」,我告訴你輿論都不準。之前那個 AirPods 被罵得多難聽,「白痴才會掛一個像是一個外星人的天線在耳朵」,就爆賣。然後每一代的 iPhone 都會被人家罵,說什麼「換這個 CP 值這麼低」,爆賣。你直接看銷量是最準的。
這一次我前幾天在臉書上寫一篇文,我就是覺得,你知道市面上太多這種評論家了,而且這些評論家,你知道其實如果你要去做一個單純的評論,「好不好」、「壞不壞」、「好不好吃」什麼,那又還好。可是很多人喜歡去挑戰就是實際上量化的數據,舉例來說,銷量、點閱率、訂閱人數,那或者是這個轉換率,很多人喜歡去挑戰這個,「某某 YouTuber 他的影片這麼難看,他憑什麼是台灣訂閱冠軍?」「為什麼他可以上發燒?」或是說什麼「這個某某手機明明就這麼難用、這麼爛、這麼貴,為什麼他可以賣最好?」那代表就是你的問題,你買不起而已。那那個 YouTuber 可能就是剛好不合你胃口而已,就是他符合大眾的胃口,舉例來說是這樣。所以其實你還是直接看實際的數據是最準的。
那我個人是覺得,在他正式發表之後,假設說供應鏈或是蘋果的股價表現不錯的話,那可能就已經開始在跟你反應一些事情。當然很快,我們也可以從供應鏈這邊得知到一些訊息這樣子。
那蘋果其實他已經很久並不是在靠這個硬體作為主力,我覺得他其實主力是在軟體跟服務這一塊。那只是現在他可能在日本這邊又遇到有點挫折,就是未來可能在蘋果商店上面,還可不可以像之前這樣子都跟大家課所謂的蘋果稅,高額的 Apple 的稅,30%?還有沒有這樣的狀況可以持續下去?我覺得是會是未來在這種反壟斷裡面會持續被挑戰的。所以我蘋果這家公司,我自己一路以來都是沒有在,就比方說什麼大買他或什麼的,就當然你一定要持有一點蘋果,不然你怎麼買美股,你一定要有一點。只是不會把它當成一個認真的配置,就是其實慣例上我是比較喜歡去玩這種像是供應鏈這樣的東西,只是今年的供應鏈那表現真的是還蠻鳥的這樣子。那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是現在可能發生的狀況。
那除了這個蘋果之外,今天還有一個比較大的消息,就是中國這邊在做 CIS 感測器,CIS 感測器它是有可以用在舉例來說,車上是可以用,或者說手機上也是可以用,就感測晶片、影像感測晶片。那這個中國的 CIS 大廠就砍單,砍了台灣的一些供應鏈。所以看到一些 CIS 相關的公司,今天可能表現得……當然今天其實你看什麼都不太準,因為什麼都應該跌,只是可能 CIS 相關的公司跌得特別的大。其實這個砍單下去,公司派這邊有流出來的說法,就講說是因為想要漲價,然後漲價人家不接受,所以就砍單,講是這樣講。但是我聽到實際的狀況不是這樣子,實際的狀況是其實就終端需求的減緩,它做 CIS 感測晶片是比較偏向所謂的非蘋手機,就是其他的手機這樣子。所以如果說我們看到 CIS 大廠有這樣的一個狀況,那是不是它可能也是某種程度在反應說,就是所謂的非蘋手機在接下來的表現可能也沒有那麼好?就是換機潮要嘛是被高估了,要嘛就是其實需求庫存是已經被補足了,所以沒有必要再下單下這麼多了。所以 CIS 下手,然後開始去砍單,那這也是大家要注意的。
也就是我們可能在年初就有跟大家提,那時候不是什麼率先插旗,就只是其實供應鏈要反應的劇本就是那幾套,Overbooking 的劇本現在可能就開始正式的被拿出來用。那一些重複下單的狀況,可能會開始慢慢看到更多新聞在報。因為也注意到一些通路,比方說像看那個 Best Buy,那他們在電話會議裡面就提到說他們很自豪,他們現在把這個庫存的數量給拉上來。那當然會很自豪,因為庫存的數量高,代表說他在接下來的各個 Holiday,Black Friday 或是 Christmas,他都有東西可以賣。你沒有東西可以賣,你就完蛋了,你就沒有錢賺。那可是當然反過來對供應鏈來講說,他的這個庫存拉高呢,可能就是代表他已經建立了妥善的庫存,所以不會像可能這個年終年初那時候很緊張,因為我手上拉不到貨,那拉不到貨怎麼辦?趕快到處都去下單。那到處下單可能就會造成這 Overbooking。
所以他會從通路這邊,通路已經被滿足了,就會往上反應到這些可能品牌端,就會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們的拉貨的數量減少了。那再來就是可能會再往上繼續反應到這種組裝廠,然後組裝廠再往上反應到各個元件廠,然後最後面可能最終,就是如同我們一直跟大家提到的,晶圓代工那邊可能才是最後一關會知道說現在行情整個已經逆轉了這樣。
那但是也不要過度的看太壞了,你不要覺得說每次講都是好像很悲觀,「欸你到底要看壞還看好?」沒有,因為其實你本來就是不可能一路把它看壞到很壞這樣,因為我還是一個死多頭你知道嗎?所以我最多就只是,我講說有預測到前面有一些逆風的狀況,那我會調整一下、整理一下,可是最終我是要做多的。所以我可能就找個,我覺得到這邊就差不多了,我就開始繼續做多這樣子。所以其實我跟大家分析事情的時候,都不會把話說死,因為真的沒有辦法把話說死,太多事情會改變了。我們可能前幾集還在跟大家講說這個,你看到 IC 設計,然後這些在賺授權金的,矽智財廠跟著漲或什麼的,那其實他們很多都是出貨給這些手機。就你有想到隔了一個禮拜之後,突然告訴你講說手機拉貨減緩這樣?就這個是你在上個禮拜是沒有辦法想到的事情。
所以其實有很多東西都是要怎麼講,但我們可以多少就去預期到說下半年會遇到 Overbooking,這件事情,那個重點都是「when」。就像我們都知道會崩盤,一定會崩盤的嘛,可是重點是「when」,就是你就是很難猜到那個「when」。那你當然最保守的人,可以在過程之中就開始,你發現怪怪的、有一點味道,你就一路減。可是你可能,怎麼講,Overbooking 這件事在今年三、四月就開始在講這件事情了,所以你從那時候開始減,那你也減太快了吧?那現在才減會不會又有一點快?還是說這是剛好,就是現在減碼是最合適的?我真的沒有辦法跟你講這件事情。好像外面有總經專家講說「台股第四季就是反彈,就可以出嗎?」有人這樣說嘛。可是有人覺得說,其實台股明年第一季還是有很強大的動能,因為 Intel 跟 AMD 的伺服器,新平台、新東西可能會有很強的拉貨潮這樣,所以其實台股的這個電子股是淡季不淡這樣。
所以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只是很多東西我們還是得隨著我們到底看到了什麼樣的狀況,再慢慢去做調整這樣。那只是目前我們這個禮拜得知比較不好的東西,第一個就是蘋概股開出來的營收,其實沒有想到中的好,所以有可能蘋果錯估或是這個營收遞延兩個劇本。那再來就是在中國這邊的 CIS,拉貨是直接砍單,那砍單就是表示著可能就是有遇到我們剛剛講到的,可能終端這邊庫存是夠了,那或者是說他們預期之後沒那麼好,所以先砍還是怎麼樣,這是有機會的。所以去做了這樣的調整之後,對台灣的這些供應鏈都會造成一定程度影響。
所以在前陣子的大跌,可能像我自己是就趕緊進去吧,那時候最大的跌點的時候,不是就這個多少 P、多少 P 這樣一直丟一直丟這樣。那只是在這一次,我跟大家說我一直沒有拉回之前的水位,然後在昨天甚至在 Telegram 裡面有分享了一個,就是我在台指期有 1 億 2000 萬的一個這個避險的空單。看起來很多,那不是真的拿 1 億 2000 萬出來,那大概 1000 萬就可以了。就是在這個指數期貨裡面,保證金不是說你放到總市值這樣。就是我放了一個空單部位,它本來貼出來是想給大家笑,因為我每次想要去做避險的時候,後來就反彈了,就是我很常當祭品這樣,空單都會做得不太好這樣。那只是這一次可能剛好被這個疫情加分到,所以空單部位有稍微撈到一點這樣。這當然多單的部位也是有遇到獲利回吐的狀況這樣。那我自己是會隨著我知道的一些訊息跟消息繼續去調整這樣。那只是當然每個人的判讀可能不一樣,我在這邊就分享我的判讀,那只是我的判讀也可能會是錯的。所以如果你發現我哪邊很常錯,不然都像我,我自己跟你承認說這空單很多時候想要去避險的時候,後來就反彈了,搞不好可以跟著我對作,反正重點是大家來這邊都是希望可以賺到錢。
好啦,那今天這節目今天稍微跟大家點到這,就說我們目前看到的一些,不管是蘋手機、還是非蘋手機,還是說美國的通路商,這些通路商像 Best Buy,它不是只賣手機,它什麼東西都有賣,那你也可以去觀察其他的通路商的狀況。如果說他們的庫存都有拉高的話,他們都有足夠的電視、電腦、Chromebook、手機可以賣的話,那當然這個對於供應鏈來說,可能就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那影響的,這個 time span 大概在多久,就是那個時間點大概會多久,我自己可能會抓了不起就一兩季,我最終台股應該這個趨勢是對的話,還是可以繼續做多。那我覺得動能可能就會轉換到像是這個電動車、第三代半導體這邊,我覺得這是未來可能比較強大動能。
最主要是因為手機在今年表現不好,也就是說就要開始去注意說,你知道像古早時代,可能這個 NB 供應鏈是一回事,大家會炒這樣子,只是你現在就很少、很少聽到人家會炒說什麼筆電供應鏈,就不炒了。然後蘋概股可能炒了好幾年,但會不會到比方說一兩年之後大家發現,就是新的股民進來,他根本不知道蘋概股是啥小,就是「誰會炒蘋概股」,就是可能那個環境就變了。可能現在大家都是炒說什麼「特斯拉的概念股是誰」,即便可能台灣真的沒有那種很純的特斯拉概念股,可能就是什麼 MHI,或者說其他的在電動車的供應商什麼的,可能就會變成新的主流什麼。所以市場其實一直都在變化的,所以你要做主動選股,你就要一直跟著市場在走,然後希望自己不要被淘汰。但是如果說你發現自己真的要被淘汰,就永遠都還是記得,你可以回去做這個指數投資,相對保守,而且其實是最適合大家的,因為做主動選股,憑良心講,主動選股裡面輸家是絕大多數,輸家真的是絕大多數,能賺錢的人是少數。
可能在下一集我會跟大家分享,應該是一兩集,那講一下說,就我們《世紀帝國》有一個朋友,然後他是我自己的朋友,只是我想要介紹他一起來打電動,因為他從來不打電動,然後後來我都跟這個財經圈的人在打電動,就在炒股的,然後可是他不會炒股。那我就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我們大家都會炒股,我們大家都會聊一些股票的東西,所以你不會啊,不太好,我就教他這樣。然後教他的過程中,其實就獲得很多很有趣的一個 feedback,然後那個過程其實我覺得蠻適合分享給大家。所以可能接下來的一兩集,如果記得的話,因為我現在剛好想到這件事情,所以現在要再 flag 一下,就是我還蠻想跟大家分享說,就是在我教導他怎麼炒股的過程,速成班,Skype 打開來、K 線圖打開來、基本面打開來,教你怎麼樣看,然後呢,他後來發生什麼事情。好,大概這樣。
好,我們進入 QA。第一位,中原大雕哥,他說:「倖存者偏差態度矯正。癌大你好,上一拜聽你分享跟 Disa 交往的過程,超正歐洲貴族女生,在 Facebook 上認識,然後兩個月就來台灣找你,又號稱你比金城武帥,看這怎麼聽都是詐騙情節,搞不好十萬個例子只出一個股癌吧?那金屋來到這樣,算不算倖存者偏差?我朋友謝老闆聽完也開始嚮往歐洲養牛,他也是你的忠實聽眾,那可以幫忙態度矯正一下他嗎?這是救人一命啊,股癌,請癌大魔王出場。那最後想問癌大,有沒有聽過這個研判大盤的投資策略?之前看過一種叫黃金分割率,分別跌到 0.79、0.62、0.5,然後就可以分批佈局指數 ETF,請問癌大有相關的資訊可以分享嗎?謝謝癌大,祝福全家順心,癌寶健康,繼續秋,狗幹銀行。」
那你上面講說這算不算是一個倖存者偏差,當然算。其實你硬要套的話,你本來就不可能去複製每個人的經歷,你懂我的意思嗎?就像,好,就算你真的像我一樣好了,然後你交了一個,就像你講了前面都符合,然後只是下面他不覺得你比金城武帥,他覺得你比金庸裡面的韋小寶還帥,但是告一個等級的東西,所以就是我們東西會不一樣。你也可能會遇到說,就是他覺得你很帥,他來台灣找你,結果一面,他其實是一個,就是懶叫兵你懂嗎?然後是詐騙集團這樣。就是怎麼講,你本來就很難去複製每個人的經驗,那這樣算不算是倖存者偏差?我就倖存者偏差就只有在你忽略風險的時候才算是倖存者偏差。如果說你想要去交一個什麼歐洲的女朋友,這個沒有倖存者偏差的問題,就是你可能會用不同的方式交到而已,大概這樣。
然後下面你說有沒有聽過這個黃金分割率的接刀的方法嗎?那這個聽起來有點像是那個德國股神的雞蛋理論,可以去找一下雞蛋理論,那總之就他教你就像繞一個雞蛋這樣子,什麼時候要買進、什麼時候要賣出這樣子。那你說用黃金分割率 0.79、0.6、0.5,聽起來是還 OK,但是 0.5 這個你應該就比較難等到,這個要舉世大股災可能才有機會。你說 0.79、0.6,就是股票分別跌掉 21% 跟 38%,這是有機會的。那跌掉 21% 的時候你就打一單,跌掉 38% 的時候就打一單,意思是這樣,這樣的話可能是有機會等到,但是很難,真的很難。這就是 market timing,就是想要去擇時進出。擇時進出真的是市場裡面最困難的事情。
一般來說你去投這種指數型 ETF,你還是會用這種定期定額的方式會比較好,因為你真的很難去預測市場。但當然你可以選擇你去等。我記得一個網站,我建議你去玩看看,好像是這個 ETF market timing 還是什麼,我忘記,我今天在 Telegram 裡面有跟大家分享過。那這個網站就是他有一個回測功能,那時候我有比如說幫大家跑過,就是如果說我們在投資美股的大盤,然後我們都只等,就是只等負 20% 的時候才進場,跟我只要有錢就丟,哪一個績效比較好?最後面績效比較好的就是我只要有錢就丟。所以還是這樣子。但如果說你是,怎麼講,就接下來 10 年、20 年,因為你回測的東西不代表未來是這樣,只是我們至少回測,只是一個你可以去告訴自己說,我是有數據支持的。就數據支持之下,其實你就是有錢就丟,會比你一直痴痴的去等一個崩盤再丟,來的這個效果是更好的。
下面一位 IG,他說:「五星吹捧,癌大可以幫忙分享一個小小的 YouTuber 嗎?會不會太凹?說 YT 頻道跟 Podcast 都叫《幹話隨身聽》,是每週更新一部搞笑影片,然後是 Podcast 的精華剪輯下來的,動畫品質絕對精良。我就知道癌大太貴,付不起業配費,只能留言蹭蹭看。」
然後可以,那下面這個 Metalhead,他說:「MV 好讚,我的天。最近才在 YouTube 上面看到上古集數,主委推薦 Mary See the Future 的《Cheer》的 MV,之前只有聽歌,但是看完後深深覺得這支 MV 絕對有心中有排名到 Top 3。我覺得 MV 確實是蠻感動的。他說不知道小主委誕生這件事情之後,有沒有讓這支 MV 上升到主委的 Top 3?還是有其他排名?可不可以讓我推一下 Soil and "Pimp" Sessions,這個日本爵士樂團,看能不能突破股癌的耳朵,衝上耳認證。這個樂團跟椎名林檎合作過不少次,但我去對了一下,跟東京事變的團員是不同的,所以這個有點像是他們的,怎麼講,一時間忘記那個字叫什麼,反正就是他們會,喔 Side Project,就是另外一個計畫這樣,跟可能不同團員混在一起之類的。像 Radiohead 的 Thom Yorke 就有跟 Red Hot Chili Peppers 的 Flea,他們就有組一個什麼 Atoms for Peace,幹那個團超讚的,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團。然後他說主推《ユメマカセ》這首歌,幹反正我也不知道這歌名字在講三小,就是好聽。那或是《Summer Goddess Club Mix》,只能說 Spotify 推歌或是找歌的功能實在是讓我毫無抵抗的付了八年的年費。喔,好 Spotify,但你的股價怎麼這麼靠北啦?」
這個 Spotify,你有聽我上古集數應該知道我有投他,只是後來我把它賣了,就是遇到那個審查事件,就是我覺得幹,媽的你這樣審查別人,你要怎麼樣做大變成大哥。不過我必須得說 Spotify 真的是一個很強大的 App,真的是很方便、很好用,然後他有跟那個特斯拉整合,所以確實是一個好東西。那你講的我再聽看看,非常感謝你的推薦。
下面這個 How Seven,他說:「我四面碰壁,尋求解惑。癌大你好,謝謝你提供中肯到靠北的股市經驗跟觀點,讓身為菜雞的我可以在股海中不至於滅頂。那雖然說從進入股市到現在算是負成長,但比起殺進殺出的快活,還是不如穩扎穩打的。那請問癌大,去年 10 月我購入了 00881,5G 的話題一直都是老掉牙,但我想知道我應該要如何展望未來,哪些焦點、懷抱希望,或是可以提點我應該要注意什麼環節,作為我靈活配置的手法。(掛號)目前配置手法就是抱著。那最後誠心祝法癌大跟癌大家人,還有可愛的狗狗身體健康,健康就是財富,我一定要讓癌大唸到留言。」
好,唸到了。那我個人是這樣建議你,就是這種主題型 ETF 是給至少他知道他要投資什麼東西的人買的。那你並不是說你看到什麼,隨便舉例,什麼 5G ETF、電動車 ETF、ESG ETF,還在殺小,那你就買,這個是錯的。因為有時候裡面包的東西不是你要的東西,只是外面掛了一個很漂亮的名字,然後實際上裡面包的東西,它賣的就是垃圾,是有這樣的可能性。我不是說這支 ETF,我只是提醒,很多人他就是看著主題他就跑去買。但是實際上,我們之前有跟大家拆解過,我記得是 QA 吧,然後有一個聽眾他就是留言講一個 ETF,我直接現場示範,電腦直接打開給你看,那裡面就有他的持股,持股之後是不是就一個一個唸給你說「我每個都知道他在幹嘛的,這個我不會這樣配,這個我會加什麼,這個我會減什麼」,就我會這樣選擇。
所以在什麼樣的狀況之下,我會去買主題式的 ETF?要嘛就是第一個,他選股真的超強,他選到一堆我根本不知道的東西,然後重點是他的費用又夠便宜,我會選擇去買,然後做長期投資。那第二個就是,我對於这个領域真的是不夠了解,但是我知道他選的這些東西都是可能是上上之選,所以呢,既然我不夠理解,那我就交給他幫我投資。只有這兩個可能性。如果說我對於這個產業真的非常了解,我會選擇我自己去配置,而不是交給你去配置。
那再來就是,如果是像你這一種,聽起來是,不是那種股市老玩家,就我看你講話應該是比較像是那種菜雞吧,拿這種所謂的主題性 ETF 當成你的配置的核心,我是非常不推薦,我真的是非常不推薦。還是要記得,我們之所以一直跟大家 repeat、repeat 的時候,那種指數型 ETF、指數型 ETF,一直 repeat,就是這個東西是最適合大家的,真的是最適合大家的。就是如果說你對於市場的動態一點都不了解的話,你就是靠這個去賺一個市場的平均報酬,就這樣。但是主題性的 ETF 就未必是這樣,如果說他壓錯,或甚至好,就算他壓對主題,可是他選股選錯,那可能影響都會很重大。所以我建議你第一步,你要先了解你到底買了什麼,你不可以說什麼「我就是長期持有穩扎穩打」,重點是你連你買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有點像是,你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然後你交了一個男朋友或是女朋友,然後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幹嘛的人,就是說「反正,我相信感情最終就是開花結果,就是跟他在一起十年就對了」,你會這樣做嗎?不可能嘛,你要先了解人家嘛。那看起來就是,你根本就不了解這個東西,所以我建議你先去了解再說。
下面一位這個「換個交友軟體吧」,他說:「高雄外匯加密宅。那主委你好,先謝謝你唸到,我祝主委全家三加一、平平安安健康長大。那本身是做外匯跟加密貨幣,去年聽了你的節目,今年 4 月初才第一次買美股。那目前資產配置是外匯 60%、加密貨幣 30%、美股 10%。外匯、加密貨幣都賺了不少,但美股買到現在都沒有動,美股資產只有漲 5% 左右。雖然覺得美股很有市場也很看好,但我承認自己選股能力很差,所以心裡一直有聲音問自己要不要放棄美股,轉頭自己熟悉的外匯跟加密貨幣就好。想問主委以考慮自己的投報率來說,怎麼做自己的資產分配?」
這個問題問得很不錯。最好的一個,應該都最經典的一個回答,應該就是告訴你講說「你就是做你擅長的東西就好了」,理論上是這樣。但是另外一個回答的方式是告訴你講說,你這個資產配置其實是 OK 的,就是你本來就不應該把你的資產都壓在單一個項目上面。可能你的資產配置,你有房地產的,就算是一個資產;你有股票的;你有一點外匯的;同時你又有一點加密貨幣,雖然加密貨幣我不建議大家把這個占比拉很大,不然可能占比就小小的這樣就好了。
你說你這個美國的部位有 10%,你的美國資產只有漲 5%,這個是有一點差強人意,沒錯,因為美國今年大概漲了 20 幾趴了,大盤,也就是說你傻傻買大盤,你今年就是 20 幾趴。可是你只有 5%,就是被大盤屌打。但一樣,你被大盤屌打一兩年其實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因為人可能都會逆風。但如果說你已經玩了好一陣子,都發現自己打不贏大盤,我還是建議大家,就是你至少,你可能就拿一部分錢去買大盤,一部分你自己選股,你不要搞到後來兩頭空,就你什麼都沒有帶走這樣。那我覺得你現在這個配置是沒有太大問題,就你不用說什麼因為你美國這邊受到挫折,所以你就把美國的這個資產配置給砍了。不用。太多,應該說你美國這邊,你買到你至少 5%,你可以當成是「好,可能我的天份在外匯跟加密貨幣這邊,所以美國這邊我就買一個市場的平均報酬,我就去買 VT、VOO 就好」,或者是我就去配一個股債配,然後放在那邊就不要動,就當成是資產配置的一環,我覺得這樣做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就當你發現說你主動選股是比較沒力的時候,可以試看看這樣子。
好像因為這個「豬腳歪歪 C」,他說:「五星吹。癌大安,持續聽股癌超過一年多,去年 8 月有一些閒錢開始進場買 0050、00692,還有 TSLA 跟 NVDA,然後就丟在那邊不理他,結果最近打開來看,數字都是正的。」這個就是傻抱上天堂的一個經典案例。「然後覺得很讚,果然跟著世界走就對了。那有朋友短線當沖,仔每天都在臉書上吹噓自己股票投資又賺多少、又賠多少。前一陣子市況很差,一天到晚都在當沖,一直說下次不玩了,結果明天繼續賠錢,看起來真的很煩。正想叫他把癌大的 Podcast 聽一千遍,還有我跟他不熟,所以不管他,當笑話看看就好,哈科科。那感謝癌大,祝福癌大全家平安順心,老婆好正,小主委好可愛,秋口持續屌牙醫。」
OK,那非常感謝你的支持。那還是要注意,你有這個,你說 0050 擺著就算了,可是怎麼 TSLA 跟 NVDA,這個要看一下,你要稍微要看一下。你只要做主動選股,你不可以說什麼你不會就放在那邊就不動,因為真的是隨時都會有各種狀況的改變跟變化,所以還是要稍微小心一點。
那下面這個 hands_chuu,他說:「科科科五星吹爆,謝謝你。」
下面一個「不幹支那狗」,他說:「倒沒有要清零,是沒有達到疫苗覆蓋率之前,疫調要持續做,一旦疫苗覆蓋率達標後,你不開也不行。」
這個說法我是完全認同的,沒錯,就是,大家都要先打到疫苗了,那打到疫苗之後,其實就是放寬的時候。
下面一位這個 ReishangKKK,他說:「RRC,那五星吹到天上去。想請問主委,最近聯電一直在創高,很想上車,但是實在不知道這種情況要怎麼樣尋找進場點。股市菜雞謝謝主委,祝福主委平安快樂。」
今天就殺下來給你了。但是,要進場還是要稍微小心一下。因為就我所知,聯電的產能已經是滿的,那他現在推升他股價的動力就是漲價。你就想你的生產量已經是滿的了,所以你要怎麼樣可以榨出更多的營收獲利還有毛利?就是漲價。那如果說你漲價在各種的狀況之下,有可能趨緩,或是說逆轉的話,這就是你要小心的。所以因為我自己是,我覺得我不會想去追高一間東西,但當然,如果你想清楚的話,你是可以隨時找到機會就進去切入了。怎麼樣去找進場點?其實一般來說,進場點就是在波動大的時候。如果說你真的很看好這家公司的未來,波動就是你的朋友,每次的大跌,它可能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這樣。那大跌,當然就有兩種派系,那一種就是邊跌我就邊接,另外一種就是我可能看到反彈了才開始接,可能就看你是哪一種。反彈這種東西真的是你要進去試過之後才知道。
下面一位非同小可,他說:「當沖一時,米土一世。五星吹爆吹,謝主委孟公股癌大大你好。之前看到一兩萬元的違約交割,真的覺得啼笑皆非,有感而發,說一個故事。有一個家人本來在國外打工度假,準備帶著白花花的鈔票開心回國,不料俗話說『老兵八字輕』,果然出事了。在回來之前無意間碰觸了當沖,然後發現當沖不用成本很開心,當沖一檔 Apple 電動車鏡頭概念股,用一個月的時間,淨帳從他身上揩油揩了十多萬。此時覺得自己跟股市相見恨晚。」這個就是講那個家裡,我發現很多人在炒這個。「BUT,人生就是這個 BUT,惡夢開始。那把信用交易的上線開到最大(掛號)五百萬額度,開始重倉當沖同一支股票。那跟癌大講的一樣,進場的原因改變,從當沖,那因為虧損繼續抱著,祈求每天開盤開上天。最後仍賠 300 萬殺出。」所以他本來賺了十多萬,然後後來搞到賠 300 萬。
他說:「我認為會造就這個原因,就是因為部位突然放大,導致自己控制不了部位,那此時不管如何都應該立刻執行。(掛號)大部分都不可能。還是想請問如果遇到這種損失太大,砍不下手的狀況要如何應對呢?(掛號)救救之後的人。然後最後附上喬丹的名言,『有些人希望奇蹟發生,有些人祈禱奇蹟發生』,像是這個部位虧損到爆的。那『剩下的人讓奇蹟發生』(掛號)主委正在做的事。」你這樣太抬舉了。他說:「祝主委及家人一生平安,還有恭喜找到人生新目標。」
OK,那你說要怎麼樣面對這樣的狀況?這個狀況就是兩件事,一個就是心態炸裂。其實心態炸裂真的是大多數人在股票市場賠錢的主因,心態炸裂。你完全忘記你當初為何進來。像這個傢伙,他就是想要當沖,他去賺這個 tick 錢。其實你進來當沖的人,你在做這種 day trader,就是在做這種日內交易的,你要記得一件事情,你在交易的事情跟基本面幾乎是沒有關係的。所以你不可以說「我買進之後後來被套,就是有價值投資」,價你老媽,這個是沒有這樣子在看的。你在做這種當沖交易的,你就是在交易兩件事,一個就是資金,另外一個就是情緒,然後兩個是相輔相成的。簡單來講,就今天這個多頭氣焰很高,你就進去衝他一發,這個是大多數的這個當沖客在做的事情。所以當你今天是在做當沖,你看錯你就要服輸,你就要砍掉。就像你是做價值投資的,財報開出來不符如你預期,你就得砍掉,你就得服輸。你不可以凹,所以你的那個理由,盡量那個前後邏輯是要一貫的。
那很多人就心態炸裂,就是他無法忍受自己虧損的事實,然後他就會開始去做更奇怪的事情。或是,有一個更智障的,有一個說法是這樣,那個什麼終極賭博密技,還殺小看,網路上都在寫這個,什麼就是你今天用一塊錢去賭,賭輸,下次就用兩塊錢去賭,再下次就用四塊錢,就是怎麼翻倍再翻倍這樣上去,然後總有一日你會翻回來嘛。這個是,當然如果你講說你是職業賭徒,那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數人你用這個就準備去死。很多人就是這樣,他今天十萬塊輸了,他想說我用二十萬把它拚回來,然後再三十萬的借錢,然後最後面就直到自己爆掉。你會爆掉的很多時候,你是一路爆掉,因為你整個心態已經偏掉了,那個心態偏掉,要做什麼事情都很困難,不只是投資,就你整個心態炸掉,你做什麼事情應該都是寸步難行這樣。
除了這個心態炸掉之外,另外一個就是我們講的「腳麻」。腳麻也是很常聽到的,那腳麻的人其實大多數的狀況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如果說你是知道自己在幹嘛,那你今天看了一個東西,它的內在價值是高於它實際上目前的價格,我就是說內在價值 200,可是它股價只有 100,那你現在 50 塊給你買,你要不要?40 塊要不要?30 塊要不要?當然就是越便宜我就收越多。所以對於這些人來講,他可能也不會感受到腳麻,最多就只是他覺得錢不夠了、不能買了。但是這種人其實也要比較小心,會遇到價值陷阱,之前有跟大家聊過價值陷阱。
那當然有另外一派人,他的做法就是,如果這個價格是對的、順著的方向走,就是凱因斯的空中樓閣理論,「選美理論」,這個東西是我可以用更高價格拋給下一手,這就是我持股的目的。所以價格是順著我的方向走的,代表我是看對的,那我就可以加碼或者繼續抱著。可是如果是反著我的方向走,那我就要把它砍掉。所以這兩種人都有個特性,就是他們不會腳麻,他們不會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
可是如果你是不知道是要幹嘛的人,你就會腳麻。腳麻就是「我現在到底要不要砍」,那你就開始跑到討論區去問說「某某某標的,TSLA 還可以抱嗎?」「這 NVDA 還可以抱嗎?」「這聯電還可以抱嗎?」「還可以買嗎?」「我現在可以繼續持有嗎?」「未來好嗎?」你根本就不知道嘛!你已經等到你被套牢了,你才跑來問這個問題,你不腳麻,那誰要腳麻?
所以腳麻也是一個很常把大家弄死的東西,就是你不應該腳麻。其實理論上是,最好的狀況是這樣,就是當你今天發現腳麻,然後你會跑去各個討論區問這樣的問題,你應該是直接把你的標的給砍了,你就直接砍了。你不要管說之後會反彈或什麼,因為你從一開始就做錯事情了。這有點像是法律人學的那個「毒樹果實理論」,你不可以用一個不正的手段來取得一個證據,這個證據是沒有證據力的。所以當你發現你會到各個討論區去問這種奇怪的問題的時候,其實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馬上把那個東西給砍掉。你怎麼會去買一個你根本就不知道在幹嘛的東西,然後你還期待它會上漲?你這樣跟直接跑去賭場賭博有什麼樣的差別?甚至是更糟糕,去賭博那些人可能甚至他至少還會打牌或什麼的,你根本就什麼都不知道你就買了。你連它的估值要怎麼樣計算、它在做什麼,甚至是對,它在做什麼你都不知道,然後你就買了。你只講得出一句「啊,最近很點,這個是那個做那個蘋概股的,這個做鏡頭的」,就是猴子都講得出來的東西,是一點價值都沒有的。你在股票市場的對手,是他的研究之深之廣、他的能力、他的人脈、他的各種消息來源,都是你的幾十倍。所以你什麼都搞不清楚,你被套牢的,你應該要慶幸說「還好我今天只賠這樣」,趕快砍出去重新做人。所以千萬不要腳麻,好不好?就是你還是要隨時去警惕自己,就千萬不要去碰任何你不懂的東西。
好,那這集節目先聊到這,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