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77:半夜打牌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Kiehl's 契爾氏贊助。

Kiehl's 契爾氏是用超過 160 年的歷史,藥房起家,產品配方溫和、天然、高 CP 值,是年輕人的專櫃首選品牌。這邊跟大家介紹四款產品:

第一個就是 Kiehl's 超級明星化妝水——金盞花化妝水,連續七年專櫃品牌第一名,能夠迅速降低敏感,男女都通用。像我自己是刮完鬍子會敷一下,舒緩泛紅很舒服。

第二款是 11kDa 超導全能修護露,又名「神力小紅瓶」,使用業界最小的玻尿酸,更深層滲透修護。如果你的皮膚會長小粉刺、痘痘這類髒東西,擦下去消很快。

第三款是激光極淨白淡斑精華,超經典,淡斑、淡痘疤口碑好之外,能夠讓你的肌膚更透亮,看起來更年輕。

最後是冰河醣蛋白保濕霜,它可以舒緩肌膚敏感加深層保濕,如果你的皮膚乾、泛紅、脫皮,通通都可以拿來用。

現在不管是從 Kiehl's 的官網或是專櫃,只要下單超過 1000 塊,輸入我們的折扣碼「GOOAYE」,就再送你一罐金盞花化妝水 40ml 的。此外,官網還有 LINE Pay 的 10% 回饋。Kiehl's 一直都提倡先試用再購買,產品適合你,你再來買。現在只要到全台的 Kiehl's 專櫃,出示我們《股癌》的畫面,完成產品體驗加留下你的個人資料,你還可以額外領取四個明星產品的試用包。

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如果說你最近要去振興消費,要帶女朋友出門、要帶老婆出門,或者你自己是比較注重保養的男生,千萬不要錯過這次的機會。

---

昨天晚上還蠻期待臉書的發表會,因為 Mark Zuckerberg 在自己的臉書上面寫說,他們有新的東西要推出。我想說是怎樣的酷東西,還要特別這樣宣布一下,下面很多人在猜,有些人吐槽他,也有些人期待。

最後面其實就是最無聊的結果,我本來想像的是 Oculus 或是 AR 相關的新應用、一些新的開發等等,結果是 Portal。Portal 這個東西有點像是智慧螢幕,它跟平板又有點差距,因為平板的功能,不用說像 iPad,它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剪輯影片,也可以玩什麼 GarageBand,同時也可以在上面作詞作曲、做各種酷東西,或是玩一些 3A 大作。

Portal 這種智慧螢幕,其實就比較像是……它就是一個螢幕,主要是特化來給你視訊跟通話的,就結合 Facebook Messenger,讓你來講電話。比較特別的是它的視訊鏡頭可以去追蹤,就你在鏡頭前面走來走去,它可以跟著你這樣動來動去,這可能是比較有特色的部分。這東西在台灣比較少見,在美國是賣得還算不錯。

它推出的兩款,一個就是 Portal Go,比較小的;另外一個就是 Portal Plus。一個是 199 塊,一個是 349 塊,就是智慧螢幕。那其實最主要真的就是讓你來講電話、講視訊用的。除了結合跟家人的互動功能之外,現在也會更加強化辦公室的應用功能,因為現在一大堆人在家上班,所以這可能就變成一台開會機之類的。同時,它也結合了 Amazon 的 Alexa 語音,透過語音的方式,你可以播放音樂,或者說請它打電話給誰。

所以其實就是一個智慧螢幕,然後他媽的在那邊鋪文,我還以為說真的要弄什麼很炫的東西。其實他真的是一個怪咖,他之前國慶日的時候,就拿著國旗在那邊踩衝浪板。我跟你講,一般人真的不會拍這樣的影片,他拍這影片其實就透露了……大家真的會把這外星人……真的把他當成是什麼奇怪的怪咖。然後去國會的影片也很奇怪,他的眼神空洞,看起來像個機器人。他也會一直去衝浪,然後被人家拍到說那個防曬塗得滿臉白白的,像鬼一樣。然後昨天介紹 Portal 說也很奇怪,他的眼睛左右眼窩有兩個圈圈,就黑黑的,我就不知道為什麼會是黑黑的,是防曬就只有塗那兩個眼睛嗎?還是怎樣?但他真的很常做一些很詭異的事情。

---

這兩天在美股群組那邊蠻好玩的,最主要是因為禮拜一大跌,然後禮拜二是 AV 盤,一下 A 一下 V,當然還反彈了,然後後來又 A 轉了,就是一直被巴成狗。其實認真來說,在這幾個交易日,不管你是做美股、台股、港股還是加密貨幣,你應該都是被巴成狗,如果說你手上是持有多單的話,大家都在蒙受一個獲利回吐,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

在這過程之中,很多人就懂得享樂,在美股群組這邊,因為其實兩天的盤都不是太好,所以就開始有人揪大家打德州撲克。那這德州撲克其實是像衛生麻將,就衛生德州撲克,並不是真的有在賭錢,大家是玩一個虛擬的代幣。我以前其實就很常聽一些有在做交易的朋友會提說,其實打德州撲克,或是說打任何的這種打牌競技,某種程度都跟交易有點像,但德州撲克可能是最像的之一。聽過這個說法,我實際上去參與這個遊戲之後,發現真的很像。

就我不是一個專職打牌的人,或者說會定期去打牌,我只知道規則,我也沒有認真去想過它。那天大家在玩,我突然就發現,在場邊看,自己下去打,就發現真的是很像。首先你先看這個牌桌,我還沒論輸贏,自己沒有下去打,你很快在旁邊看,如果你懂規則,你就會發現有些人根本就是在惡搞的,他就是下來,把把都 All-in,就是「今天 All-in,明天退休,後天就把辭職信幹在老闆臉上」,有這種想法的人真的很多。

首先我們不知道第一個,他到底懂不懂規則?他搞不好懂,他就是故意來 All-in 的。那第二個,就是他可能就知道這是衛生麻將、衛生德州撲克,不是真的錢,我又沒差,你知道嗎?那也很高機率就是,他實際上就真的是要這樣做。你不要覺得不可能,就像一個標的,有些人真的就是不知道它是什麼,聽誰說、那個誰誰跟我講什麼、我在哪一個部落格看到,他就把他媽滿倉幹進去,就真的有很多這樣的人,他根本就沒有研究。

你說在股票市場是一個聰明人把笨蛋錢賺走的地方,我這樣講相信大家都認同,可是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你一個標的研究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那你就敢把你的畢生積蓄壓進去?就很神奇,就有些人會做這樣的事。那其實在牌桌上,也是有些人會做這樣的事,就是他偶爾會贏,就是你看到這樣做的人,有些人真的就會贏的,他有可能贏還贏兩把,他不是只贏一把,他贏兩把。那其實贏兩把之後,如果說他懂得急流勇退的話,像我在上流哥的版上就看到,他說他有一個粉絲,那就是今年壓到航海王,賺很多錢,他自己知道他是賽到的,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分析,他就看到很強他就進去追了。他知道,所以他賺到錢之後,他就拿去買房、買車,然後去做他自己的事情,他知道說「這個是上天賞我的東西,我要出場了」。

可是有些人可能就未必知道,他滿倉幹進去,賺到錢,他就用同樣的方法去複製去做。你要記得,你不是說我從十萬塊進來賺到一千萬,然後之後我一樣每一注都下十萬塊,因為這樣就是有做到風險的控管。不是,有些人就是我前面多了,我還是把把 All-in。那你把把 All-in 就代表你曝險就是百分之百,所以你錯了,你就是有可能全部就一次就還回去了。那你看這個德州撲克牌局上,就真的有蠻多人在做這樣的事情的,他可能賭贏了,然後之後他下次就全部就還回去了,跟交易是很像,就很多人在做這樣的事情。

那同時你會看到高手。那這些高手呢,當然你不可能每一把都贏,就是他們會選擇一個可以打的局去打。就是你今天發牌是每人兩張,那兩張是自己的底牌,兩張發一輪之後就可能開始下注,先放底注。我不知道那個詳細的數字是什麼,反正就是大家先丟錢出來。那這過程之中,就有時候遇到 All-in 仔,可是你會發現說,這 All-in 仔出來的時候,那些高手可能就先蓋牌,「我不打了,就讓你們去玩」,就讓你們去 All-in 的,你們自己去互幹。

如果說今天沒有人在亂的話,就大家都是先把底注出完,那莊家就會放牌在桌上,好像是先放三張牌在桌上。那之後你就要去看,你的牌跟桌上的牌,是不是可以組出什麼樣的東西?如果是 pair(對子),還是說是同花、還是順子、還是說什麼的,反正如果說你組合出東西的話,就代表說你的勝率就變高了。那你就發現,這些高手呢,他可能在過程之中慢慢地去加注,他也未必會,譬如說他今天就拿到很好的牌,因為我們可以用上帝視角看到他拿到很好牌,他也不會直接他媽就是 All-in 幹進去。他可能就慢慢地、故意釣你,慢慢加,讓大家都上車之後,然後再來一個大的。大家可能覺得,「幹,我都來都來了,我錢都付了」,就跟牌。所以其實某種程度,也是在比心理的戰爭的感覺。

我覺得是跟投資有點像,但是心理戰爭的部分可能比較難一點,因為我們在股票市場就是看 Ticker 在跳,就是看這個五檔報價,那美國的話可能就是不只五檔,就是好幾檔的報價這樣跳下去。你可能未必知道每個人的感受或什麼,因為那就是一個純粹的數字而已。可是有些人,他也可以從這數字裡面感受到別人的情緒,但是可能是很進階、很進階的交易者。

但是在這個加碼的過程我覺得就很像,就是高手呢,他拿到他的牌,首先他就先評估說這牌可不可以打。如果說這牌根本就是他覺得爛牌,要嘛就是可能花色差太多、這個間隔太遠之類的,他覺得根本就沒有必要打,他就直接可以蓋牌。所以他在過程之中,他可能就是賠掉他這個底注的錢,底注的錢慢慢地這樣消耗掉,沒關係,他重點就是他只要可以活得夠久,他只要可以拿到一次對的牌,他可能就可以一次把他前面的這個震盪的成本全部都把它給抓回來。

那我覺得我看的這個過程之中,就跟我自己再做買賣有點像。那先強調一下,就是其實交易跟投資基本上是兩個範疇的東西。基本上交易人會比較注重於每次買進的成本跟價格,以及之後是不是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變化,就是你是不是你做空,他就真的跌,他如果沒有跌的話,我就會打停損。交易的人可能會這樣想,但是如果你今天做投資的人,他可能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例來說,他今天看到一個標的,然後這標的不小心價格是 100 塊,那實際上他算一算,他覺得這個內在價值應該是 200,也就是說目前的價格是被低估了。所以呢,他可能就會願意買進,就是他算一個安全邊際,就是說目前價格是 100,他說 80 塊我就買,再抓個 20% 的安全邊際,然後再保守一點,即便我知道他可能值 200 塊。那他跌到 80 之後他可能開始買,然後跌到 60 他也買、50 他也買,這可能是投資人會做的事情,就那種比較純血的價值投資會這樣做。

但是交易人一般來說他就不會這樣做,他可能不會希望說他買進了馬上就被套。那這可能一開始跟大家講,大家都聽不懂,可是我發現如果你用撲克牌的例子去講,可能大家就聽得懂了。也就是說你今天拿到手上的這兩張牌,就有點像是你今天找一個標的。那當然這個標的研究是多深多廣,那因人而異,可是你就把它想像成就是我們都看到了自己手上現在有一個標的。那很少人會在第一注,就是我看到標的的一瞬間,我就選擇 All-in,你就只有那些 All-in 仔會這樣做。可是其他人就是慢慢來,我先打底注,那我發現最後面勝率是站在我這邊,我發現這個牌是往我要的方向去,我才會開始去加注。

這其實就跟像我自己的交易邏輯很像,我比較少講這個,因為這種短線的東西我覺得講了可能會害人,所以我很常去規避說什麼叫你去做指示化投資。然後我跟大家講一些市場的東西,沒關係,我現在就跟大家講一點我自己實際上在短線上的做法會怎麼樣。基本上,我不太會去做這種 All-in 的事情,因為我曾經吃屎過。任何有吃屎過的人應該都知道,就是你 All-in,就算你做了很多的研究,這標的股東會都跑去開了,可是就是有太多這種事與願違的事情,就算是你真的把財報全部都掃完,然後你全部都對、你全部都看對,可是財報是假的,他媽公司就在做假帳,那你一樣就中槍。因為你有遇過這樣的事情,你就知道你絕對不可以 All-in。

所以你基本的分散是要有的,當然你也不用說什麼一百萬就是分散到五十支,那也不如直接去買 ETF,我就可能分散到三到五支之類的,這應該是蠻多人都會這樣做的。那好,舉例來說我今天就分散到三支好了,那這個資金的配額是 30%、30%、40%。那舉例來說,我現在就看到了這一支我要丟 30 萬的標的,我絕對不會在第一注,就是我今天看到它,估值算好了,這個價格是 OK 的,那我就直接把 30 萬全部打進去。我不會這樣做,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

就像是你在上禮拜五,你知道上禮拜五台股其實超樂觀的,你根本沒有想到禮拜一會直接這樣跳樓。就是有時候那理由就是自己硬要亂找的,恆大事件,一整年的,為什麼在台股跟美股一直在創新高的時候,沒有人要講恆大?然後真的跌的時候,大家說他媽的恆大害的。那你知道其實在去年有比恆大更大的,就華融,這個中國華融資產管理,那這個泡泡甚至比恆大更大。可是為什麼沒有人要講?這個當然是後面被黨中央給基本上算是敲掉了,還有一些餘威還沒有發生,但是他有去做處理。可是你就發現當股市在漲的時候,就很容易找藉口;可是當下跌的時候,大家就去找藉口。

其實你找藉口本身沒有問題,你當然可以找藉口,就像法人也會找藉口。你可能都不知道,就是如果你是我認識會待交易室的,我們說這些,我不要說投信好了,他們今天如果看到他們手上的標的大跌,他第一件事情也是馬上 call 朋友,就是可能就是發個 LINE 或什麼的,大家趕快問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情?是有人被收押?還是有什麼事情我不知道的?大家趕快了解一下,會這樣。那這就是找理由的一種。但是另外一種找理由,就是一般散戶,因為你資訊上本來就輸人家了,那就算你今天找到一個你覺得好像就是因為這個理由下跌的收穫,你最後面的目的還是你要賺錢。

所以我現在該怎麼辦?重點是我要怎麼處理?這就像是你那種班上或是去工作的時候,同事一定就會有很多那一種,他很會指出大家的問題,可是他永遠不會去解決問題,你真的叫他做事情他沒辦法,他只會把大家問題指出來,就他沒有行動力。那你今天就算你找了這個理由,他就算這裡有真的就是法人也這樣覺得好了,那重點是你要怎麼做?重點是你要怎麼做?你要加碼?你要減碼?還是說你要就是我蓋牌也不玩了?我要直接全部出掉?那這其實就跟這個打牌是有點像的。

就是當你在掌握更多資訊,然後你確定你看的這個方向是對的,什麼叫看的方向是對?就是至少你的底注是賺錢的。或者說你因為你覺得這個牌它可以組出很好的牌,所以我才會下底注,這個底注先出,然後之後人家加碼我跟著加碼,因為我發現那個公牌開出來跟我東西好像可以組出什麼,我才會去加碼。所以在交易上,就像是我今天第一批單打進去,然後它漲了,基本上在市場上我們就講白一點,你用各種方法去分析什麼的都 OK,但是最終大多數人進來就是為了賺資本利得,你就是要賺這個價差,也就是說你要出貨給下一個,磨練下一個傻逼在你後面的,然後他可能看到這個好,他才最近來的,我們的目的是這樣,就講白一點就是這樣子。

所以往你要的方向去走是很重要的。當我今天打進第一單,我就要看到它往我的方向去走,我才有可能會去做加碼。只有在一些比較少數的案例,舉例來說,以我自己身上發生的,就是在這個 NVIDIA 大跌的時候,我敢加碼,因為我知道這家公司夠強,我真的知道,所以就算我看錯,假設這個 NVIDIA 突然就倒掉,我覺得認了,因為我也沒有說什麼我就 All-in 壓它,我也是有做到資金的控管,所以我可以去承擔這樣的風險。我會去做這樣子,就譬如說明明是我上一單是比這個更高,就是我套在山上的,然後我還去攤平。這個是在比較少的案例會這樣做,可是大多數的案例,特別是以我自己在台灣做供應鏈,我一定會確保我的第二單要比我的第一單來得高,我等於說我第二單一定要買得比第一單貴。

那有些人會不懂這個,我想說那你為什麼不要第一單就直接滿倉幹進去?然後反而我想問你,你怎麼知道他一定會漲?他搞不好是跌。你知道其實有很多東西是你覺得他很好,可是市場不認同。像今年的蘋概股跟蘋果,你說蘋果是因為脫拉斯,因為各國政府要去搞他,要去把他的這個支付稅給拆掉,所以他跌。那你說做硬體的,本來大家說 iPhone 13 不好賣,結果 iPhone 13 在中國、在台灣評價超好,一堆人在搶,甚至搶不到。那硬體商照理來說是要獲利的,供應鏈你看營收開出來,是真的有開出來,可是為什麼股價一直跌?為什麼後來投信棄守?法人不玩了?公司真的有賺錢,可是在交易,其實並不是那麼單純,就是你只是單純看一下公司所以基本面好,他就等於一定會漲,沒有這種事情。

你就像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人,所以她明明就應該值得更好的人,可是為什麼就是他媽跟她在一起的都是渣男?就是有些東西你真的沒有辦法解釋,搞不好她就喜歡渣男,或者是她就是運氣不好,身邊真的就沒有那樣的人。那在市場的標的也是一樣,就這個東西你覺得他很好,他可能最後面就是不會獲得市場的資金青睞,他營收真的有開出來、獲利有開出來,但是就漲不上去。這樣的例子,台股有,其實在港股更多,其實港股一大堆那種你用本益比看,哇,超值,已經來到歷史超級低點了,但是為什麼就是跌?就市場資金就是不玩了。

那我們終究的任務是要出貨給下一手,所以當市場資金不玩,基本上你某種程度也知道就尊重這個趨勢。就是如果說以前的港股,舉例來說本益比可以撐在……我們隨便舉例一個數字 15 好了,現在就變成只能撐在 5,你也承認,難不成就是因為 5 真的比之前便宜,所以我就借更多錢一直去買?那你就發現他就連續連連下跌,即便他狀況沒有很差,可是他就連連下跌。

但我這樣的舉例,我自己知道就是不是每一個舉例來說新手或甚至是什麼中手、老手都聽得進去,因為可能在過程之中他就覺得我就是真的很會做到價值發現,我真的可以每次買,然後我買來的東西最後都會漲。那恭喜你。可是如果說你很有遇人不淑的經驗,就是你買進去然後發現這東西真的沒有搞頭,其實你要記得,如果說你都有做好資金的控管,其實真的是很難一次畢業。舉例來說,你都沒有在做槓桿,你都沒有借錢,你不是借錢上這個牌桌的,當然你的出發點就比別人強。第一個,你心態一定比別人強,因為你不是借錢的,所以你可能比較可以容許就是我看錯的時候。那第二個,就是如果說我每一次下注,我都會堅守一個紀律,舉例來說,因為現在很多人畢業其實就是你重押亂搞。那如果說你現在手上,我們講說有 100 萬,我們講最保守的,你一個標的就不會買超過 10 萬塊,你最多就是買 10 萬塊。那其實你這樣要畢業的機率,就已經是遠低於那一種他可能 100 萬壓一支標的的,已經遠低於那樣了。就是有時候其實你東西是看對,可是因為它的震盪太大了,它的波動太大了,所以你受不了就把它砍了。

像可能以現在台股來講,我必須得說很多的 IC 設計已經跌到跟他們價值股一樣,本益比在 10 到 15 之間,那已經算是歷史的低檔。當然你有時候會講說這可能是因為台股今年真的太旺了,基期超高,明年未必這麼好,但是有些我自己看我覺得可能明年還是會很好的,現在真的便宜了。只是他的波動就很大,就是你買進去你覺得他夠便宜,結果看他還可以再跌。可能因為你資金是一次幹進去,你就受不了,你就把它砍了,所以你就直接就實現虧損了。

所以如果說你可以把這個打牌的這個加碼,就是你先去玩看看德州撲克,然後你把這個打牌的加碼應用在交易裡面,其實你會瞬間理解很多東西,你會發現你之前很多操作是鬼打牆。就一大堆人就是我第一單就是打滿,我根本沒有加減碼的概念,對他來說只有零跟一,要嘛就是 All-in,要嘛就是 All-out。其實這是一個很錯誤的觀念。如果說你可以去理解,就是部位是用百分比來算,就是 0 到 100%,你是可以用 0 到 100% 的調整,而不是 0 跟 1,就是你只能夠要嘛 All-in。你是可以用帶狀去調整,你是一注一注子彈去打的。其實在整個買賣過程之中,你甚至會發現你並沒有變得更聰明,你不是說怎麼基本面變強、消息變多了,然後像我這樣錄了一個 Podcast 之後,開始他媽的獲得一大堆消息,然後業績變好,沒有。就是你未必有獲得這樣的一個新的東西、新的 input,你只是單純地去把你的策略改變,從本來的 All-in、All-out 變成帶狀加碼、帶狀離場,然後你就很驚喜地發現,幹他媽的業績變好了。

因為這東西我會願意這樣跟大家講,也說敢這樣跟大家講,是因為就是身邊有些朋友這樣點他做,真的就績效就變好了。因為其實你如果真的每次都要想成是,這個東西只能夠重倉或是整個砍倉的話,在過程之中,特別是市場有很多種磨人的時刻,你往往就會砍在一個阿呆谷,或者說你會追在一個山頂上,因為你會怕錯過,你會 FOMO。那 FOMO 可能現在大部分就聽懂了,在去年我們很常講到 FOMO,就是 a fear of missing out,所以你就看到一個標的都趕快直接追上去。那今年反而不一樣,今年是很怕說你買了就被深套,所以你發現這兩年市場就開始有做一些變化了。去年可能這個到今年中,可能瘋狗流是市場的主流,反正什麼東西強勢我就追。在今年如果說你從六月開始在追強勢的,應該是很痛苦,很痛苦。但也不是說什麼追強勢的策略就死了,沒有,他搞不好就是等到下個循環會重新的回來。

但如果其實不管是市況是長怎麼樣,但是你有緊記就像你去打牌這樣,你不可能他媽第一注就當 All-in 仔,你一定是試著慢慢加。那如果說你混合一點這種交易的邏輯進去,你基本面你也是了解的,然後你打進第一單之後,你發現你下次這個第一單是被套了,那除非你還有資訊,你還會有資訊,你就去做攤平。如果說你沒有資訊,那我就等待,我就等待他回來之後再說。如果你是這樣做的話,你會發現你可能了不起在市場裡面,被套的部位,或是目前曝險的部位,他是有限的,就不會像你可能過往,就是要把就是幹滿手股票,然後套在山頂上,就是那個差距馬上就拉出來了。

所以我確實是在昨天跟前天,就是跟大家玩那個德州撲克之後,因為我之前也沒有認真去想這件事情,那我知道最近還有一個蠻紅的,就是被盛竹如找去錄節目,那個在講撲克的,所以一瞬間好像變得蠻多人在討論撲克。那突然可能大家也想要打撲克之類的,然後我可能也是看到了這樣的東西,就有可能平常看到如果有人在群組貼德州撲克,我可能也不會受到影響。你知道有些人講說那個有些電影會這樣拍,就是你要去引導一些人的作為,你就是在他的視覺範圍內一直去給他 cue,就是給他一個暗示。所以我可能也是看了很多這樣的東西,所以我那天才會跟著點進去打德州撲克,小孩不照顧,然後跑去打德州撲克。但也在這過程之中,就發現確實朋友們講的是對的,就是他跟我們在買賣上是真的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所以如果說你可以把這個想法給……當然也不是說什麼融會貫通,因為我覺得投資本身就是一個終生學習的東西,就是到現在都還是會有,時不時會犯錯,只是犯的錯不會錯到我可能會造成一個致命性的危機。所以我家回頭看,我會發現我過往有些犯錯是真的幹他媽阿彌陀佛,還好我沒有畢業,就是我過往那種滿倉槓桿,那都是非常高機率,就是如果當時真的出事的話,我現在就完全不會在這裡。或是其實我回想我國中的時候,因為苗栗長大,那國中那時候,其實真的小孩要帶好,特別是像我們什麼鄉下的地方,苗栗我就覺得有明顯,我們同學有在拉 K,就是這樣 KTV 就在裡面拉 K,吸強力膠,認真講。當時你的戒心很低,就如果朋友在那邊,「來,拉一下」,你可能就真的去跑去拉一下。那我有時候就會想說,如果當時去拉一下,我現在搞不好就不在這裡,我的人生很多東西就改變了。或是如果那時候朋友酒駕,你跟著去酒駕,你現在你就不在這裡了。

所以,我真的說就是可能就是我們閱讀,或是去比方說你收聽 Podcast,或是看一些別人的經驗,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來自這邊。你知道其實很多人誤解一件事情,就是有些論壇會電我們,你知道嗎?「股癌講的東西這麼淺!」不是,你真的以為你他媽的看 YouTube 或是聽 Podcast,或者是什麼翻哪本書,你就變投資天才喔?幹,怎麼可能?那一定是要進市場磨練的。你在別人身上聽的,不是說你聽了就變投資天才,你有這個認知,你本來就有問題。其實你要聽就是聽人家的一些……就是他可能跟你講他遇過的事情或什麼的,那你未必會遇到,可是如果你在人家講的這 100 個故事裡面,你他媽你撈到幾個,然後你下次遇到雷同的狀況,你閃掉,幹你就賺翻了,真的是這樣就夠了。

---

好啦,那其實本來自己想要再講一點關於市況的,那我覺得市況也沒什麼特別要講,因為我該講都講完了。就是基本上恆大就是現在要被找來當一個藉口,其實我認為就算沒有恆大這件事情,其實市場也是可以很輕鬆地去拿 Delta 病毒或是 Fed 跟 ECB 可能要去 Taper 這件事情,來當成是一個修正的藉口。其實真的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拿來當一個修正的理由,特別是現在其實以台股來講,我必須得說下午我覺得台股的很多東西是屬於還蠻便宜的。

然後美國的東西,本來就是跟台股是在不同的範疇。舉例來說,台股你用本益比去估價,美國的一堆標的你不可以用本益比估價,因為它沒有 earning,它沒有賺錢,但是如果說你用相對的,就是過往的可能和牛圖或是跟同業去比較之類的,其實美國現在也不是說真的有到很便宜。所以其實用任何理由去修正我都覺得合理,真的都是合理。那一樣,如果說你是有做好資金控管,你不是在山頂就一單全部打進去的,那你現在其實就會有很多的機會。就是一個東西你願意在 ASML 在 800 多的時候大家都說要追,那之後跌到 700、跌到 600,奇怪了,變便宜了怎麼不買了?所以如果說你自己有幫自己做出一些戰略縱深,就是葛拉漢講的,你不要都是零跟一,就是可能零跟 100%,那這樣子大家先試看看,特別是如果你是比較菜的,我相信應該會獲得蠻多新的啟發。

---

好,那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這個 MASA Hero Han,他說:「不管黑色星期一,回聽才能走更遠。那回聽回聽就對了。先恭喜主委當爸,再來我先推爆,養小孩和股市有個相同的點,就是紀律。所以主委一定可以把小孩帶得很好,但也別忘了媽媽這時候也是需要被關心的。在哺乳期,媽媽有時會有乳腺阻塞的問題,造成媽媽跟嬰兒都不適。感謝主委,全家幸福安康,三子老司機路過。」

所以是大學長,三個小孩,恭喜你,應該一定是過得很幸福。那我自己是想要生至少兩個,所以對,就只有會用力的趕上。確實我覺得在生了小孩之後,會更加地去理解母親這個角色,他在一個家庭扮演的重量是多少。但是你小時候就很常會被洗腦,母親像什麼月亮一樣,幹,他媽的唱歌。可是實際上,你真的有了老婆,那老婆幫你生一個小孩之後,那個感覺是完全完全不一樣。然後對自己的家人的感受,其實也是整個會改變,就像你講什麼「養兒方知父母恩」,聽起來很俗氣、套很無聊的,可是你真的自己體驗過才知道。所以真的天下的爸媽,很多辛苦了。

下面一位這個台北唐葫蘆說:「五星吹爆。癌大你好,你之前說要看分析報告,自己只要決定相信誰,採用什麼樣的策略,就可以省一些時間。我的問題是應該要怎麼對答案呢?即便看對方向,也不代表漲或跌的原因就是我當初選擇的那個。想知道要怎麼樣校正自己的選擇?那另外也有聽到『不要為漲或跌找理由』的說法,這樣是不是在上面的概念相衝突呢?謝謝。」

其實剛好自己又在講這個,真的很妙,我發誓我真的沒有先讀 QA,就是有時候不知道,可能大家想知道的東西,我自己也感應得到,在殺小,就剛好會講到。那要怎麼樣對答案呢?其實就有一個方法可以對答案,就是你到底有沒有賺錢,就是你的報酬率。還記得我們上上集的 QA 最後一位,就說他家人給他一筆錢去投資的,那我給他講一件事,就是說其實直接看績效就好了。

就像你不會想聽你買的基金經理人跟你講多少故事,為什麼他買的東西多有夢,除非你是神經病才想聽這個吧。你投資他,就是因為他績效好,你才會投資他。所以為什麼當一個基金有很大的 drawdown,就是他在下跌的時候回吐太多,這對基金很傷,即便他報酬很好,可是他只要在下跌可能會賠掉很多錢,那很多這種買基金的人就會選擇贖回,就他受不了,他就直接砍掉。所以要去注意這個 drawdown,然後去注意這個報酬率,原因就是因為這樣,因為散戶就是要看這個。

那其實你可以把它想成,你自己就是這個基金操盤人,就是你終究進來市場的目的什麼?就是賺錢。你並不是什麼進來市場,然後去跟人家辯論比賽,要比誰辯贏。就是我們兩個去討論一個標的,這個某伺服器類股,為什麼這個 Intel 跟 AMD 到底誰的這個伺服器晶片做得比較好?你不是要去辯一個輸贏,你直接跟我講說你後來是買 Intel 還是買 AMD,然後你哪一個贏,誰賺比較多錢?這個就是結果。所以我們要看的就是結果,而不是說什麼一個論述是對的、是錯的。但一個論述,他是很重要的,就是為什麼買進這個標的,一定有他的故事,只是最後面要去驗證這個到底是對還錯的時候,其實就是直接看分數就好。所以這是一個我覺得可以用結果論來看事情的地方。

那再來就是你講說什麼不要幫漲跌找理由。對,因為漲跌找理由這件事情是,一樣就剛節目裡面有提到,你可以找,但是終究要解決的問題是「所以你要怎麼辦?」因為你的理由找對找錯沒有意義。你說現在跌到底是 Fed 還是 ECB、還是恆大、還是其實在跌華融、還是其實跌什麼……搞不好什麼現在習近平在做什麼事情,台海要危機了?各種誇張的劇本,還是現在其實在美國之所以那天會跳空大跌,是因為 51 區的外星人跑出來,然後法人其實先知道了?就不重要,因為跌就跌了。那跌了說你要幹嘛?就算你知道理由,那所以呢?除非你今天是舉例來說,你是直接買到了恆大的債券,那當然是例外,這個不只是找理由,這個算是因為他直接對你的標的造成衝擊。

可是有些東西就是,怎麼講,你沒有發生前你是沒有辦法知道,就像我們不可能知道明天是漲是跌。那如果你手上就是沒有直接曝險到,舉例來說恆大的東西,那請問一下,你有必要因為你看到恆大的新聞就直接 All-in 空單嗎?就很奇怪,因為那個邏輯上就不對的。但如果說你反過來是,你覺得目前的市況真的不是太好,外面的消息很多,所以你因為這樣子你要去調整你的部位,即便這個消息你也不確定是真是假,但沒關係,重點就是你要做什麼。所以其實答題的重點是在「你要做什麼」,而不是「你找的理由是什麼」,因為找理由是什麼其實根本不重要。你如果看久了就會發現有太多的理由,大家找了之後後來是打臉的,所以根本就不重要。就是理由本身可以看、可以做,但是如果你沒有搭配後續的動作的話,那其實找理由這件事情就變成是一個無效的動作,大概是我要表達的東西是這樣。

下面一位徐滿,他說:「旺旺好,妙妙。英鎊好可愛。」就是徐滿,徐滿好像來出現兩三次了吧,不是,如果說你想要跟我聊天的話,你可以直接私訊我好了。他說:「忘了還有謝英鎊。」謝英鎊是我的貓咪。他說:「想問一下癌大投資一些自己覺得有趣的標的,會佔所有資金的多少?會投什麼標的?那再就是另外稱讚一下癌大,法餐看起來蠻好吃的,拍食物的功力有增加,比上次那個烤肉好太多了,嘻嘻。那最後祝癌大全家平安,海豹沒開眼笑,秋口繼續可愛。P.S. 癌大有要出火柴人版癌大牽秋口的 T-Shirt 嗎?雖然知道你不會出,但還是想問。」

他講的是我之前那本書的那個作者圖,我自己畫的,本來那個天下是講說要把他做成 T-shirt,我想想覺得太麻煩了,就算了。那你前面講說投有趣的東西會佔資金的多少,基本上你講的應該是我的那一種就是買氣氛的,像 Gogoro 就買氣氛。那個都會佔資金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因為基本上我不期待它為我帶來比方說很大的報酬,以及他也不會在我很正式的資產配置裡面。所以像這種東西,我買很多酷東西,你知道酷東西怎麼管理嗎?就想說因為你那個標的,他媽的四百多檔跟百多公尺一樣,你怎麼管理?其實不用管理,就是你一段時間就去看,那個用這個損益去排列,虧最多的就把它砍掉,虧最多的我就不要了。那或者是有些虧,但是因為他是很好玩的東西,就留著。基本上那個有點像是好玩而已,就是我手上有一些收藏品。我知道很奇怪,就有些人收藏什麼公仔、模型,我也覺得你們很奇怪,那我就喜歡收藏股票標的,類似這樣。所以重要的還是會放在自己有在關注的那個核心幾檔,因為如果你分散到太多檔,假如說你是平均分散,那你不就直接買 ETF?

下面一位謝孟工,他說:「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工。那五星吹捧好棒棒,留言留了五次都沒有被念到,沒關係,留第六次就會被念到了。感謝癌大錄製優質好節目。這個月的十三號是推薦我《股癌》的哥哥謝孟兄的生日。」不是,你哥哥真的他媽叫謝孟兄嗎?這麼鬼名字。然後說:「雖然已經過了,可以幫我祝他生日快樂嗎?」好,這個哥哥生日快樂。另外:「這個月十九號也是我哥哥的女朋友,那雖然已經過了,但是還是可以幫我祝她生日快樂嗎?」好好,她生日快樂。然後說:「最後,這個月二十五號是我的生日,可以請癌大跟我說生日快樂嗎?那感謝主委,讚嘆主委。P.S. 建議主委可以再幫小主委生一個弟弟或妹妹,從小有個玩伴陪伴會過得很快樂。」

我先祝你這個,媽你智障,你謝孟工靠腰,那我們就祝你謝孟工二十五號生日快樂。幹,他媽的你要我祝你生日快樂,你要留自己的名字。然後說這個從小有個玩伴會很快樂。沒有,像我自己,我跟我姐還有我妹的關係是還蠻差的,就從小就很差,我們是處於那種戰鬥的狀態,會搶玩具,然後會互相去告狀那一種。我到大學以後才比較喜歡我姐姐,所以未必你生一個弟妹,他們就可以很融洽。

雖然對啦,在這個糾紛的過程之中,也不是說我真的討厭我姐姐,像要把她殺掉之類的,就是很常有吵架。可是確實好像有伴玩的。我自己的想法是,我不是為了要他們覺得很好玩,他們才跟我必修,我就只是生了,我自己覺得很好玩。我覺得生小孩不是說這個小孩要對我們負責、對我們家長負責,沒有,我只是覺得你很好玩,我才把你生下來,然後我盡可能地供應你,所以我不會覺得你對我有什麼責任。所以你跟你的這個姐姐或是弟弟、妹妹好相處的怎麼樣,干我鳥事,我盡可能的就去維繫。可是實際上,就是我自己想要有一個這樣子的家庭,所以我去做這樣的決定。然後聽起來有點自私,沒錯吧,可是實際上它本來就這樣,你生小孩你又不可以先去問你小孩說要不要被生下來。所以我不會要求說他們一定要怎麼樣子,當然我希望他們是很融洽的,至少不要像我小時候跟我姐、我妹一樣,就處於一個那種戰爭的關係。

好,下面一位這個孟公老公,他說:「我愛孟公,當我老公。」這一定又是一個他媽的臭 gay。他說:「想請問一下癌大對於成長股會怎麼樣估值?因為小弟對於成長股都是用這個 Forward 的 P/S 來估值,那同時也參考癌大推薦的 Yahoo 來套分析師的數據。但又常常會發現,有些公司的平均 PSR 差距很大,怕導致平均下來的結果或許是高估或低估,那還是其實沒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想問一下癌大會怎麼樣去看 P/S 的平均值?那假設之後聯準會開始緊縮,癌大會怎麼樣去計算呢?例如一間公司目前的股價去算 2022 的 PSR 是 50,那歷史平均是 54,看起來是便宜沒錯,但考慮寬鬆進去的話,癌大會怎麼給?感謝癌大。那如果癌大看不懂我在問什麼的話,可以直接回答癌大自己怎麼去估成長股的,謝謝。」

其實這位孟公老公,他講的話你就知道他是有在用心。首先就是他是用 Forward 來估,你知道這個就已經贏過大概一大堆人了,一大堆人估值都是用過去的數據估,那你沒有什麼太大意義,你就要用未來來估。然後再來就是他很明確地知道,這個成長股要用 P/S 估,你用 P/E 估不出來,你估出來都是什麼天文數字,就是什麼負值之類的,所以你要用 P/S 來看是沒錯的。

那你講的這個就到底怎麼樣估才正確,我必須跟你講,沒有正確答案,真的沒有正確答案。你說聯準會收攏之後就一定會跌嗎?那我請你去看一下上一次,上一次去縮減資產負債表的時候,你去找一下歷史數據,你看一下美股是漲還是跌?最後面還是是漲的。所以不是說資金收攏或是升息,股市就一定要跌。我覺得那個可能就是一個短線的衝擊,可是長線來說還是回歸公司的成長。

就是怎麼講,你投資,你可能會因為一些大盤或是系統性的危機狀況,這個標的會殺高、會噴低、還是說怎麼樣,可是實際上最後面還是回歸個股的表現。當然我們說大盤跌的時候,覆巢之下無完卵,大家都會下去,可是最後面你會發現那些優先漲回來的,都不是亂漲的。你知道像去年大家講說這些 SaaS 公司幹嘛漲成這樣,最後面發現成長超暴力,就是等到真的你看到數字之後,你才知道為什麼。市場是很有效率的,就要提早反應,但不是完全的有效率,這是為什麼大家才賺得到 Alpha,如果說是完全有效率,那基本上大家都不會有獲利的空間的。

然後你說舉例來說,一個公司 2022 P/S ratio 50,歷史平均 54,對,你可以直接用歷史平均去看。可是我覺得你現在應該很難找到,就是用這個數字去推,然後是比歷史平均還低的,因為幾乎所有的標的都在高檔,我不知道你怎麼樣找到的,所以光是他比歷史均價還低這件事情,我覺得還蠻屌的,因為這個東西應該是比較少見的。

然後再來就是說我自己的建議,就是你可以去參考同業的一個估值,就是有一個網站好像叫什麼 GuruFocus,就是他可以去幫你列出說一家公司,他的 P/S 或者是 P/E,在美國同樣的族群裡面他是排行在哪裡的。但這個東西列出來也未必是有效的,舉例來說像 Snow 或是之前的 Zoom,你排出來他就是整個市場就是 PR99 最貴的,可是東西就還是會繼續漲。所以也不是說他今天來到了一個估值上緣,他就沒有辦法繼續漲,因為估值的天花板本來是可以拿來頂破的,你知道嗎?就像那個原油期貨的時候跌到 0,大家以為 0 就是地板,結果它下面有地下室,下面有地下四樓。

所以我覺得這也是我們剛剛前面講的,就是說其實投資並沒有那麼簡單,不是我基本面看對就賺錢,重點是市場有沒有青睞這個東西。舉例來說,現在市場上有一大堆的,就我們講到 Value Stocks,就是你可以用 P/E 去分析的,然後可能是比方說在道瓊的這個範圍裡面的公司。那為什麼他可能就是比較不會漲?他的體質不好嗎?也沒有。就只是可能現在市場的風氣就是比較喜歡這些成長股。但是搞不好之後會有這種所謂的價值復辟,你知道其實很多價值投資者喊這個價值復辟喊了好幾年沒有發生的,但你也不知道會不會之後就發生。然後你會不會發現,就是可能你回頭看,幾年後回頭看,我靠,我竟然在跟人家討論說一個公司他媽 P/S ratio 50,我還敢買,因為搞不好到那個時候整個市場的風格已經不一樣了,就大家不會去買這樣的東西。所以這真的是很難說,所以我才說估值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絕對的科學。

所以你目前在做的事情,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就只是你要去承擔勝敗而已。因為怎麼講,就像是舉例來說,我們兩個都是估值高手好了,那現在我們兩個辦一場比賽,終究會有一個人贏吧?就是我們兩個都是估值高手,可是我就是買到比你會漲的,就有點類似這樣子。你現在你已經可以達到第一個,你會知道要怎麼找資料;第二個,你知道要用 Forward;第三個,你會看歷史和流圖;如果在加上你會看同儕,然後你也會分析公司的成長性的話,你已經做到所有能做的事情了,接下來就只是考驗你的眼光。你知道有些人就是沒有眼光,他可以算出很多數字做什麼,他就選到一個市場不會喜歡的東西,那要怎麼辦?其實也不能做什麼。

下面一位這個不吃早餐,他說:「所以吃早午餐。那今晚我想來一點韓式辣味鍋貼加酸辣湯,跟甜不辣要加湯。」什麼樣的人會甜不辣加湯?

下面一位這個好好理財:「都是五星吹捧,從去年 12 月剛入股市,正是大多頭的時代。有幸經友人介紹《股癌》,學到相對安全的投資觀念。經歷過陽明 30 塊買、33 塊賣,群創抱過一座山,當沖航運賠爆,買過合庫、聯詠不會動的股票,但買到會長的台新金。最後發現比較喜歡會長的股票,慢慢來比較好抓買賣時機。恭喜癌大寶寶出生,祝寶寶平安健康長大,癌大全家天天快樂,秋口永遠可愛。」

好,感謝你。你剛剛講到說什麼聯詠是不會動的股票,那聯詠超會動的,合庫才是屬於可能比較不會動的。也恭喜你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真的是最重要的。

下面一位這個 doge 就就有 doge,他說:「主委五星推爆再說。五星就要主委。先恭喜小主委的誕生,我這個中年三寶爸,很能體會你節目分享的爸爸經,希望主委可以多生幾個,這樣小主委才有伴(掛號這個很重要)。那言歸正傳,雖然去年底才開始聽,也近十個月了。那這些集數讓我老菜雞的觀念變得更好,希望慢慢的我會把以前輸的奶粉錢都贏回來。非常感謝主委的無私分享。那某一集談到『不要預設立場,順勢而為』的觀念我很喜歡,在我的停利停損上面,這觀念幫忙很多,但在布局或是初階部署的上面,我還抓不到重點。因為不預設立場,也會少了一些熱情,可以請主委開示一下嗎?那另外還想問 2022 網通的趨勢主委認為如何呢?那如果要布局上,有建議哪些元件或題材嗎?最後,很多人都把他《股癌》當助眠曲,我剛好相反,每天都期待週三週六新的一集,那聽節目陪伴我慢跑,不管是室內室外跑,算一算今年也陪伴我 400 公里以上了。」

熱血了。那這個先謝謝這個地方三寶爸,今天有兩個三寶爸,這個都是在貢獻社會的,非常的勇健。那你說這個「不預設立場,順勢而為」,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觀念,但是我覺得這是建立在……當然你不可能完全沒有立場,這是絕對的。你買一個標的是因為你喜歡他,這是你買他之後,重點是你去抓那個感覺,就是你買他一定是你喜歡他,可是你不可以喜歡到暈船。就是狂買,買到他媽有一天人家突然聯絡你說「來開董事會」,靠腰,變成董事了,就是越跌越買,買到變董事,這可能就不太好了。

所以我們要講的就是說,你今天做好一個分析之後,如果說我們用這個交女朋友的案例,就是你一定要先知道她在做什麼、她的興趣是什麼、她家人在幹嘛,什麼都先知道。雖然有些人可能有些在意、有些不在意,可是你至少先做一個全盤的 DD,你要先研究人家。那你研究完之後,你可能就是要進入不預設立場的部分了。就是你前面一定都會先做研究,這個是有立場的部分,可是後面就會進入不預設立場的部分。就是如果跟她相處之中,對,我研究完,她真的是一個超級好人,這個人如果他媽放到市場上,一定是大家都要搶、都要跟她結婚的。可是她跟我相處就是不適合,她就是他媽嘴巴超臭的,就幹,就是那個什麼有那個……叫什麼?那個扁條線結石,有些扁條線結石沒有定期去把它吸出來,幹,講話都超臭的受不了。或是一些小毛病,就這個是你當時可能研究就是沒有發現的,然後你在相處過程之中你才發現的。那這些東西可能真的就影響到你的感受,到很深,讓你真的受不了。所以不預設立場,你就不適合的就不適合了。

所以就有點類似這樣,我一個東西研究的很深,我買了,可是最後面,因為我們終究還是要回到核心,你來投資是幹嘛?幹,你就在賺錢的,不然你是在幹嘛的。所以你就在賺錢,他一個標的買的就是不會賺錢,你就要開始去思考了,我要繼續等他媽?還是這個機會成本已經太高了?我明明看好的其他東西都會動,就這個不會動。所以呢,我就不要再去預設立場,可能就是市場不喜歡或什麼的。我覺得其實到最後你可以把很多東西都賴給市場不喜歡,因為市場太詭譎多變了,我們真的不知道,就是可能一個東西今天熱門,明天會不會繼續熱門?或者說一個很賺錢的公司,為什麼市場就不喜歡?那個是找不到理由的。所以你把它交給市場去決定,如果你發現他跟你走的方向不一樣,那你就把它出掉,是可以這樣做。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我就是愛到卡慘死,我就要把它繼續蹲到底。

好,然後第二個問題,問說網通的趨勢我認為怎麼樣。就我覺得網通會是一個很重要的主軸,因為網通算是今年的受害股,就缺貨的受害股。缺貨有受惠股,就那些漲價的;那受害股就什麼工業電腦、網通,因為他們可能在拉貨的競爭力可能沒有比其他人好之類的,所以因為缺料,他做不出東西就沒有辦法賺錢。所以你看到網通很多在今年的表現可能是比較普通一點,但如果說缺料狀況解決,我覺得工業電腦跟網通都可以看。

然後今天其實我們應該都有發現,就如果說你是比較細膩的人,在每次大跌,不要就手機關起來不要看、電腦不要看盤,其實每次的大跌更是要找機會的時候。如果說你有仔細看,就會發現今天有什麼強勢族群?今天 CCL 超強,三個聯茂、台燿、台光電都很強,就要嘛就漲,要嘛就沒什麼跌。那再來就是網通的部分,智邦跟台揚,台揚我覺得有點像作弊股,有點硬拉的味道,甚至是軋空。那智邦也是算是過去表現沒那麼好,可是今天也是非常強勢。那再來就是往這個 server 端去的,包含說晶片,然後還有這個 PCB 的部分,像博智跟金像電,這也是廣義上的網通,他們也是屬於今天比較硬的,就是大家都在大跌,他沒什麼跌的。這些東西你可以稍微注意看看。那我覺得網通跟工業電腦之後應該都還是有些機會。

其實應該都整個台股市場,對,當然我們現在要看到一個下殺,我們看到美國的下殺,我們也不知道會殺幾天或什麼的。可是在基本面分析上,我並沒有覺得說這是一個世界末日,所以我自己還會持續就去看有沒有更多的機會。

好,那這集我們就聊到這邊,就這樣,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