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78:別查瑪利歐兄弟真人版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Ricky 神速文法課贊助。

很多人在考完多益之後,常常不知道怎麼樣讓英文更進一步。如果要把英文當作是邁向成功的基礎,你需要的不只是會考試解題,更要能夠在生活中自然運用。這也是我常跟大家講的,其實台灣學生在考試方面都超強,死背、聽、讀、寫,很多人都很厲害,可是要拿來用、拿來說,可能很多人都辦不到,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為了考試而去做這件事,以考試為導向。

現在跟大家介紹一位英文名師 Ricky,這位大家應該到處可見,在臉書的各種廣告上都可以看到他,很大的表情每天都在點頭跟大家微笑。除此之外,你在 ØZI 的音樂錄影帶,就是〈SAD 再來一次〉的真 MV 裡面,也找得到 Ricky 的驚喜現身。Ricky 老師帶著大家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理解英文的文法脈絡跟常用語態,快速做出反應,搭配各種生活的話題跟情境範例,讓大家可以真正提升英文應用能力。

他們有提供一個四折優惠到 10 月 10 號,是限時的。此外,你領券輸入股癌的專屬優惠碼「gooaye」(兩個字),限時優惠四折之外,額外再折 300 塊給大家。此外,廠商這邊放福利,要抽 1899 的多益之礙線上課程,你只要在我們臉書的貼文下面留言說:「我也要學 Ricky 神速文法課」,就再抽價值 1899 的多益之礙線上課程。詳細的活動辦法跟課程的傳送門,我放在連結欄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如果你想要把英文學好,可以參考看看。

節目開始來跟大家推薦書,因為書我們已經好久沒推了,但是影集那些其實都有持續。最近其實有很多好看的影集,但大多數都是屬於那種續集,不用說《紙房子》(La casa de papel),它出了最新一季,好看,我一下子就把它看完了。再來就是《性愛自修室》(Sex Education)也出了新的一季,這部跟家人看有點尷尬,跟爸媽看超級尷尬,但是跟你的男女朋友、老公老婆或是朋友看,就還不錯的一部小品。或是像我之前跟大家介紹的那部,大家都是瞎子的《See》,那部也有第二季了,也是很好看,反正都是續集,所以就沒有特別再跟大家介紹。

那來看個書啦,跟大家介紹一下書。這本書是最近才在台灣上,但是它其實並不是一本新書,它大概已經好幾年了。我之前有看過英文版,中文版也去翻了一下,覺得非常流暢,故事還是一樣這麼地引人入勝。其實很多東西翻成中文,有些人會覺得就沒那麼對味,比方說像《原子習慣》,很多人就想說,你看英文版是遠好於中文版的。那這邊不知道就攻擊譯者怎麼樣之類的,反正就有些人覺得,你知道那個東西是翻不出來的,你要用英文去看會更有味道。像我之前想像過這件事情,我想說,你知道,因為我小時候很喜歡《小王子》這本書,《小王子》是看中文版的吧,然後我想說,我要去看英文版才對,我一定要看英文版,我才可以知道說他到底實際上要講什麼東西。就有那時候會有這樣的感覺,所以找一個英文版來看,然後後來才知道說,幹不是,他是法文,他的原文是法文。所以搞不好在這過程中,你也不知道他是法文轉中文,還是法文轉英文再轉中文,你過越多手,那可能差距越大。所以有些比較這種字斟句酌的人,他會想要去找這種源頭來看。所以也可以,你去找英文書看,但這本我覺得中英文都很不錯、很流暢。

書名叫做《撼動華爾街的數學鬼才》,「橫空出世的『寬客』,如何運用量化交易,顛覆市場、掀起海嘯?」,寫得蠻狂的。那英文的名字叫《The Quants》,就很簡單,有些人把它翻成寬客,所以我覺得寫「寬客」應該是比「撼動華爾街的數學鬼才」還來得簡單,而且更引人入勝,就看到一個你沒看過的字,你可能會更想了解,我會選擇這樣翻。那次書名一樣就好了,How a New Breed of Math Whizzes Conquered Wall Street and Nearly Destroyed It.,就跟中文翻譯是差不多。

總之就要講一群量化交易的天才,那這些天才的共同特點就是他們數學很好,那也跟我們上一集的節目有切到,我們上一集就是跟大家聊撲克牌,那這本書的開頭就在跟你講打牌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超有趣、超好玩的。它的主人翁,就是一開始出現的人,叫做 Edward Thorp,那他是一個在 MIT(麻省理工)的博士,因為他想要去了解打撲克牌 21 點的每一次下注的勝率跟期望值,要怎麼樣讓他可以贏到更多,他想要破解賭場就對了。所以他就藉著用了一些公式、用了一些算法,然後去想辦法要能夠抓到它裡面的一個規則,那同時希望可以把這些策略寫成論文、編成書。過程之中就透過了一些朋友的幫忙,比方說一樣是在麻省理工裡面的一個很厲害的科學院院士等等的,就接觸一些人,然後開始要去做這件事情。

一個本來想要靠賭博賺更多錢,希望可以去征服這個賭博機率世界裡面的人,他最後面就意外的成為了人家講的所謂的「量化交易之父」。當然未必他是第一個,可是他可能就是率先把它發揚光大,那之後就越來越多超級新星的產生。像這本書裡面就介紹了很多量化交易裡面的超級新星,比方說像是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 Jim Simons,那我們之前介紹過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他下面最有名的基金就叫做大獎章基金(Medallion Fund),那年化報酬是非常非常驚人的,就是基本上就是每年在市場裡面提款。我也跟大家介紹過說,他算是在美國的當沖交易裡面,或是說那種極短線交易裡面的一個佼佼者。你要知道這種極短線交易基本上就是一個零和遊戲,你賺的就是人家賠的,所以當你看到文藝復興基金有一個非常暴力的報酬率,就代表說有很多當沖客是在繳錢給這些人。

這就讓我想到,其實台灣最近有出來一群這種當沖少年,其實我覺得他們超酷超帥的,因為他們也很樂意去分享他們的東西。那我知道外面有些人會酸說他們不是靠航海王,或是說他們是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的,他們還不是什麼一個倖存者偏差之類的。這個東西我們也跟大家討論過了嗎?如果你今天把 Jeff Bezos,或是 Elon Musk、Bill Gates、Steve Jobs 都好,你把他生在不一樣的年代、投入不一樣的家庭,搞不好他現在就不是這樣。這不是廢話嗎?所以本來就是每個人都會有運氣的成分,如果你沒有實力,你有再多運氣其實可能也是枉然。那台灣的這群當沖少年,我覺得可以幫他們稱為當沖客,因為你看他們的淨值走勢太厲害了,基本上都不太會回吐的。

其實他們在做的事情,我覺得會跟這些量化交易的人在做的是很像的,就是他們基本上不太會去……除了一些長線標的之外,那短線標的比較像是在抓市場的情緒,或是抓一些事件型驅動的交易,那他做的週期可能很短,所以也因為他做的週期很短,所以他的回吐才可以這麼小。其實任何一個夏普率(Sharpe ratio)或索提諾比率(Sortino ratio)很好的策略,基本上幾乎都是短線策略,因為長線策略你勢必會跟著市場一起波動,就是會有山有谷這樣。那短線策略可以把這個停損守得非常緊,所以可能他的淨值走勢比較漂亮。但當然相對的,長線策略可能會有比較強的爆發力,那短線策略可能就是穩穩地像在市場裡面提款一樣。那我覺得台灣這些在做當沖的人,其實某種程度跟我們在國外看到這種量化交易是有一點像的,如果說把他們當沖的這些東西從滑鼠點,然後變成是寫入程式、用程式去跑,那基本上就是差不多的東西。

那除了這個 Jim Simons 之外,他也介紹了很多人,也介紹了像 Citadel 的 Ken Griffin。那 Citadel 這家公司在之前的 AMC 跟 GME 事件就跟大家提到,也就是他是大金主,他是 Melvin 的金主,那同時也是 Robinhood 的金主。所以很多人那時候講說其實 Citadel 在居中這一切,那他不希望他持有的……就是他投資的這個 Melvin 賠太多錢,所以他們就有搞小動作之類的。所以那時候可能這家公司就開始聞名於世,就大家知道他,其實本來在業內很多人應該都已經知道,只是對於散戶來說可能就那時候開始知道,然後也才知道說有高頻交易這種東西。基本上他們就去做這種接單搓合,然後去賺這些看起來很微小的價差,可是當大量之下呢,他可以賺到很多錢。Robinhood 也是靠這個,把單給 Citadel 去搓,那 Citadel 給他一個回饋,Robinhood 的收益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這邊。

那除此之外還有 PDT Partners 的 Peter Muller,PDT 就是 Process-Driven Trading,過程驅動交易。他們本來是 Morgan Stanley 下面的一個量化團隊,然後之後就拉出來。Peter Muller 也有被寫進去。還有 AQR 的 Cliff Asness,我有分享過很多 AQR 的文章,那這是一家很酷的公司。以及另外一位叫做 Boaz Weinstein。反正他就是講了很多所謂的這種 Quants,寬客透過量化交易、透過數學公式,那本身他們其實很多都是數學天才,可能學歷都超好的。他們用一些這種像是打撲克牌去算牌這種感覺,透過一些數學的方式,然後在市場裡面提款。

當然工具箱裡面越多東西是越好的,他們也未必是完全不看基本面,他們有些會用所謂的「另類數據」,我覺得這是超酷的一個概念。比方說他們用空拍機、可能衛星還是怎麼樣的,然後定期去看迪士尼的停車場上空,那今天車子開始變多了,他其實就可以掌握到可能營收會變好,他可以比大家更早知道。一般人可能就等到這個財報開出來才知道,他更早就知道。或是他透過一些網站的搜尋結果,發現說今天哪個網站的搜尋量變高了,或是說他的結帳頁面流量變大了,或是說搜尋結果裡面變多了,他可以提早抓到一些市場的訊號,然後用這些所謂的另類數據去做交易。所以這種另類數據也算是基本面,就是比較特別的數據。

所以他們同時就會混合一些,比方說像是我們在台股講的技術面的東西。技術面就是一些突破,或是什麼標準差跑到什麼樣的位置,然後反向跟市場對作之類的,就是數學去支撐,勝率是多少。好像打牌一樣,我發牌給你,我現在手上拿到的牌勝率是多少?會算牌的可能就大概會知道說期望值怎麼樣,那如果說可以期望賺到很多錢,注就可以押大一點。那如果說期望這一把輸的機會是比較高的,那就放小一點。所以就是一個控制籌碼的功力。

我覺得這些公司很酷的地方就是他們在做這樣的事情。當然這本書他並不是抱持著一個吹捧他們的角度去寫,他其實在寫的時候,像是 07、08 年的金融海嘯,Subprime Crisis 次級房貸,當時造成市場的崩跌,其實很大一部分跟這些寬客有關係。那他們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假設我們下次看到一個崩跌,可能也是這些人造成的,因為他們的交易量非常地龐大,所以當今天出現一個流動性危機的時候,他們可能就會像 LTCM,這也是我們在臉書跟大家寫過的,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當時找了諾貝爾獎的人、找一堆所謂的數學天才什麼的,然後去算一個期望值、算一個機率,那號稱都是天才在做的公司,他們一定會很賺錢什麼的,就最後面搞到美國政府如果不救他們的話會引起一個金融危機。有點像恆大,如果中國政府不救,大家會完蛋。那這個就是美國版本,如果美國政府當時沒有救他們的話,可能會出很大的包。

所以這些看似是天才、數學奇才非常厲害的人,他們可能在市場的承平時期,透過一些算法、一些公式可以賺很多錢。可是當今天遇到了……就是我們講的跟這些人站在對立面的塔雷伯(Nassim Taleb),塔雷伯是很相信所謂的 Fat Tail,就是一個非常極端的小事件,他造成的破壞力是超級強大的。所以塔雷伯是在賭 Fat Tail,他的策略可能就跟這些人是相反過來的。

當今天遇到一個極端事件的時候,比方說你在一個市場裡面頓時失去流動性,那你下跌的部位可能沒有辦法平倉,那你上漲的部位可能就是直接被套牢甚至往下殺,所以就會一瞬間秒掉這種……他可能在場內持有大量籌碼,一瞬間遇到了一個極端的狀況,就直接爆掉了。這本書就是有跟大家去講這件事情,就是說可能在一些極端的狀況之下,這些在做量化交易的人反而會大爆炸,然後可能大家就跟著他們一起陪葬。

所以我覺得他算是正反兩面都去講。他先敘述這些人,藉由一開始打牌,一個德州撲克大會裡面各路的高手,這些我們剛剛講到的 Big Names,這些大名,他們都在打牌,然後就一路去講他們的故事,以及一些後續所造成的一些衝擊跟影響。我覺得這本書真的是超讚,非常適合拿來當讀物。我很少介紹一本書,我還講了已經 12 分鐘了,節目的一半都在介紹這一本書,但是其實這本書裡面在講的這個觀念,就跟我們平常在節目裡面講的東西是很契合的。

你知道像台灣有些投資人就對互相嘴,其實你最後面會發現說,沒有啦,你工具箱裡面東西越多是越好的。甚至我們講說他根本不是投資背景的,你知道台灣有一些歧視這樣子,你沒有牌你不可以講股票什麼的。不不不,你知道像 Jim Simons,他根本一開始跟股票一點關係都沒有,他是一個數學家,然後可是他進入股票市場,大殺四方。所以比方說像是 Cathie Wood,當然他今年的表現不好,大家開始去嗆他,可是在去年表現好的時候,其實大家也是對他津津樂道,想說他的團隊裡面一大堆根本就不是金融背景出身的,所以他可以去做更多更廣的分析。但換個角度,有些人講說他就是在幻想。所以你知道有時候就是結果去論一個人,那投資上本來就是這樣,就是靠結果來看勝敗。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是很值得大家去看,你看的時候你會更了解另外一面。因為我相信這個是可能 99% 的人一輩子都不會用到的東西,就是你沒有辦法去做程式交易,你也沒有辦法去找到一個市場裡面的 bug,然後透過算法來穩定地套錢出來,可能 99% 的人是一輩子都做不到。但是沒關係,你就了解市場的另外一部分,然後同時也知道其實不只是在美國,我們現在可能交易量一大堆是由量化交易構成的,其實在台灣也是。所以說更要去認知說,比方說你今天想要做極短線交易,你想做當沖、隔日沖,你要知道你的對手是誰,你的對手可能是他媽一堆怪物,他可能電腦是超強、超厲害的。

其實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之前跟大家講過說我在做一支股票,不知道為什麼被大家當主力,我要付房貸,我付房貸的那個頭期款,然後我就把股票賣掉,就賣了就引起崩跌,連續崩了大概十幾天,然後大家說:「主力出貨了!」啥小的。感情不是主力出貨,就那天我要賣東西,我要找東西砍,我就砍它。想說反正先殺了再說,因為那個成交量很小,所以我一殺價格就往下崩,就觸發連鎖反應。那根本不是我想像的,我也沒有打算要把他殺的,就只是我要去繳房貸,就是這種悲涼的事情而已。

那同時我自己也很常遇到,比方說在做現股交易,很常看到那種量可能沒有到很大,因為很大的我的資金當然也是相對奈米戶,可是那種稍微小一點的股票,有時候我自己去買,比方說他五檔掛價上面掛了一個 60 張,那 60 張我直接把它掃掉,你會發現你一買的瞬間,真的是你買的瞬間,比方說 10 點 42 分 42 秒,後面就連續接了十幾個單,大家跟著搶進去。那個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用手機下單看到跟著搶,他們就是有在追蹤這樣的東西,看到有大單進來就跟著搶進去。可能在勝率上他們發現說,只要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出現一個當日預期成交量假設 5% 到 10% 的量突然出現,他們會假設這個量一定不是散戶。那不是散戶的人要買,他可能就是要拉抬行情,或是他知道一些東西,所以我跟著追。那只要他沒有繼續追價,我直接把東西砍掉。像我遇到我買 60 張,他跟著追進去,然後把上面兩檔都掃掉,所以變成我還要再接著買,我就直接會買貴兩檔,搞不好那上面那兩檔就是他掛價在那邊,他知道你要買,我掛在那邊給你買,我直接高速的去賺掉這個中間的價格。真的有這樣的事情。就等到你自己,比方說你的資金或是你的玩法更進階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說,幹,這個世界真的太大了,真的是太大,太多你可能之前身為一個小散戶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原來這麼多人在玩這樣的東西。其實你有遇過才知道,我真的這樣說。

所以世界很大,所以我們在投資裡面就會盡量的謙虛,因為你知道真的有太多厲害的人。所以整天講自己績效多好、多厲害、多強,別人都是笨蛋,其實那個就是應該是沒有看過更聰明的人。我覺得這本書就是有一群很聰明的人,他們的故事,所以大家可以去看。那一樣我把它放在我的股癌傳送門,點進去我有書單,然後書單這邊是有蝦皮提供的,不是說你買那書我就有抽成,我是沒有抽成的。反正總之就是蝦皮他幫大家提供這個比較相對便宜的書。那當然我也不是說推薦一定要在這邊買,如果說有更便宜的地方,歡迎你去。那只是這邊比較方便,有整理起來就是我推薦過的書。那大家可以一次取閱。

OK,就先介紹到這邊。那接下來就跟大家聊一下任天堂昨天的那個發表會,就是 Nintendo Direct 2021 年 9 月 24 號。那他們就宣布了蠻多遊戲,包含說像是《斯普拉遁 3》(Splatoon 3)、《星之卡比 探索發現》,星之卡比就 laivegg 的那個頭像,就一個粉紅色的怪物。然後《瑪利歐派對 超級巨星》(Mario Party Superstars)、《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加擴充票,以及一些可能稍微相對大家比較不熟悉的,什麼《三角戰略》(Triangle Strategy)、《卡牌之聲 龍之島》(Voice of Cards: The Isle Dragon Roars)、《我的快樂生活》([聽不清楚])在年底會推出,然後《真·女神轉生 V》這也是在 11 月 11 號會出,《陸行鳥 GP》(Chocobo GP)這個陸行鳥賽車、Deltarune 等等的,反正就推了很多的東西。

那任天堂我知道之前蠻多人也有在投資,就透過美股去持有這個 ADR,NTDOY。它當然無庸置疑是一家好公司,而且在市場上居於一個我覺得很強勁的地位,同時有非常厲害的法務團隊,風能就你講。他推出的遊戲當然一定是有些人期待、有些人不期待,但是無論如何,任天堂的銷量是真的很好,在全球統計上面他是賣得最好、最暢銷的家機之一。我覺得他目前的出貨量可能是被相對低估的,最主要原因是晶片缺貨。其實不是只有打到大家耳熟能詳的什麼車用,消費電子像手機、電視,其實他對於家機的衝擊也很大,就是晶片不夠所以沒有辦法出貨,所以銷量可能是被低估的。

那往年他的旺季大概是落在第四季,第三、四季左右,主要是第四季,因為有歐美的大節日,大家會拿這個當禮物送給自己的家人之類的。所以他最主要的銷量可能會落在這個時候,到時候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因為像 Elon Musk 之前講說晶片荒大概會在明年解,所以其實我們越來越多的消息來源,也認為說缺貨的狀況開始有慢慢的在改善了。

但任天堂這是股票蠻有趣的地方,就是如果你去回顧他過去幾年的漲勢,大多數是發生在大概三、四月之際,就很神奇。就像是之前蘋概股,蘋概股大概都會在第三季左右才發貨,可是他股價過往就可能在第一季,因為大家已經先知道就先炒了,第三季等到大家都知道、全市場都知道的時候,就是出貨的時候。那任天堂好像也是比較類似的狀況,就可能會在這個三、四月,偶爾才會在九月多,所以那也是未必。但是最主要我們去觀察過往的股價表現,可能是在第一季會比較有表現,他可能有新的規劃什麼之類的。

目前的銷量應該是被低估,除了剛講晶片的狀況之外,但是目前在美國的銷量,像八月份他是賣了一個好像歷史第三高的一個銷量,總家機,不是就說任天堂,就是家機部分其實賣得很好,歷史第三高的狀況,那是自 2008 年以來最高。也就是說,目前這個需求應該是很強勁存在的,只是可能因為晶片缺乏的關係,所以這個出貨量是被低估的。所以如果你有投資這種家機公司,像什麼 Sony 或是任天堂或是一些遊戲公司,其實還是可以繼續注意。就有些人可能發現目前的走勢,也不是只有遊戲股,包含說一些其他的科技股,蠻多也是比較疲軟一點,那未必是說他的狀況不好或什麼,就只是可能資金要休息一下,已經推到一個很高的地方,要繼續往上進攻的話,要有這個意願繼續往上衝,或是有下沉的業績之類的。那我覺得這種因為缺貨而受傷的,像我們上一集跟大家提到網通、工業電腦,它主要是缺貨的受害股,那在它缺貨狀況解除之後,應該就可以去正向的期待說他之後帶進來的收入會不錯。

那其實整個任天堂發表會裡面最高潮的部分,應該就是《超級瑪利歐兄弟》的電影。那很慶幸它是拍動畫片而不是真人片,看他媽每個動畫片拍真人片,幾乎十個有 9.9 個都是雷,都是摧毀你童年的東西。那很可怕的地方是,《超級瑪利歐兄弟》它其實在 1993 年的時候就已經拍過真人版電影,如果說你不想到心靈受創的話,你不要去找來看。你上 IMDb 上面稍微看那預告片,你就可以理解我講什麼,那分數只有 4.1 分。其實 IMDb 的分數我覺得還蠻準的,4 分以下就是垃圾,講白一點,那 5 分可能就是勉強可以看的東西,像一些可能巨石強森的片子。然後再往上 6 分就是已經可以去電影院看了,就是居家旅行必備良藥,可以當小品看。那 7 分開始就是很有劇情跟論述的東西,8 分以上、9 分以上可能就是你整個畫面呈現、節奏都要超好的,才可以拿到這個分數。那影集的部分大概就是標準再更嚴格一點,影集的部分可能大概 8 分都只是一般的,要 9 分以上的影集才是比較強大的影集。大概 IMDb 的評分這樣子。那《超級瑪利歐兄弟》真人版真是很可怕,那還好他們這次出的是動畫版。

那動畫版的部分,配音員來頭都很大。像這個 Mario,它是找 Chris Pratt,但我以為他會找一個可能義大利裔的吧,因為瑪利歐是義大利人,他跟路易吉是兄弟嘛,就是要沒有義大利腔、要聲音要油油的。那找 Chris Pratt 不知道他會表現怎麼樣,但是我相信應該是會不錯。然後 Princess Peach 的部分是 Anya Taylor-Joy,就是 Netflix 那一部《后翼棄兵》的女主角。它最早是在有一部有多重人格的電影,有忘記叫什麼名字,那它扮演一個小角色,那時候其實就很多人注意到它了。然後之後到這個《后翼棄兵》應該是把它推到一個顛峰,現在她擔當公主的角色。那 Jack Black 應該就是比較熟悉的,他其實不只是一個 voice actor,應該已經是蠻常見的,所以他要扮演 Bowser,就是蠻酷的。同時 Seth Rogen 是 Donkey Kong,就是金剛。路易吉是 Charlie Day,然後這個 Toad 的部分是 Keegan-Michael Key,就是很常見黑人雙人組講脫口秀的、拍搞笑影片的,其中一位比較高的那一個,是扮演 Toad 的角色。這個我就要蠻期待的,我就希望有一些好玩的東西會持續的推出。我覺得動畫片有很多都很好看,像之前的那個什麼《無敵破壞王》(Wreck-It Ralph),那部也超好看,很多動畫片都很讚,反正你只要不要把它拍成真人版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好,那我覺得遊戲、遊戲機大家都還可以再持續關注,或者是相關的供應鏈都可以去注意,因為他們之前出不了貨是因為晶片缺貨。那其實當一個晶片缺貨就會影響到他整台機子的組裝,就是我可能就會拉更少的東西。像比方說這個台灣有一個任天堂概念股,大家最喜歡講的旺宏,因為任天堂的 NOR Flash 幾乎都是由他供應的。所以像他就應該會受到蠻大的影響,如果說今天這個供貨的部分是有卡到的話,那我其他的零組件可能也比較不會這樣去拉。另外一個有在做任天堂的就是原相,原相是做那個把手裡面的 sensor,就是感測器。像之前有人講說他出一台長機吧,那長機就沒有那個感測器,所以就沒有。所以你還是要去注意說,你要玩供應鏈那是要玩到很進階,你要知道說這台是有感測器的或是沒有感測器的,或是他裡面使用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他才可以去追蹤到說你要投資什麼樣的公司。但是如果說你覺得供應鏈太複雜,雖然他爆發力很強,可是因為太複雜不容易玩,那沒關係,你就直接去投資本體就好,就你看到任天堂就買任天堂。那只是任天堂的股價在最近是比較軟一點,那理由是什麼當然都不知道,不過其實是一家好公司是無庸置疑的。

好,這節目先聊到這邊,我們接下來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2339 菜,他說:「Hi,哈囉癌大,可以介紹一下你最新放上書單的書嗎?前幾天剛好看到。」你看我是不是說心有靈犀,每次大家問的東西就剛好是我節目會看到的東西,真的是奇怪到巧合到有點嚇人。他說:「還有我沒有預購到第一波的 iPhone,因為我用電腦網頁版的超卡,真的是狗幹!幹!幹!那推薦韓劇《魷魚遊戲》新出的不錯,祝全家平安、靠杯石頭、衛生紙。」你是講韓國片吧?那我稍微看了一下,我覺得有點讓我們回覆《五星級實習生》醜的味道,就是老梗。那老梗新拍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我覺得拍得有點強硬,這部片我真的覺得還好,真的還好。但是還是感謝你的推薦。

下面這位,拉哩卡到奶,他說:「主委求您拜託你要停損。感謝主委優質節目,想請問癌大對於零股的看法?最近手癢買了波動大的股票,零股玩玩,下單前已經設定了停損點,但跌到點位之後,又想說反正是零股,比重不大就繼續凹單。想問癌大的看法,零股是不是比較適合長期持有的標的?另外小弟有開另外一個帳戶,專門買電動車概念股,買了以後打算放三年,都不動也不看,管他雖然台達電最近滿慘的。那最後祝癌大全家一番風順,二寶平安長大,小賺癌大。」

零股跟非零股跟凹單有沒有關係?是完全沒有關係,簡單來講就是這樣。比方說你有億元,那你有億元的話,當然就可以直接用一張一張去買股票,然後組成你的投資配置。如果你今天只有十萬塊,那你當然一張台達電就買不起了,舉例說明是這樣,所以你一定要用零股的方式才可以組出來。所以你要不要凹單、要怎麼樣做投資組合,以及你要怎麼樣買、賣或啥小的,那其實跟你買的單位是股或是張一點關係都沒有。應該說只是因為你的資金小了,所以你只能夠用零股的方式來組成投資配置。

但是凹單這件事情跟你買零股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你不可以把它混在一起。當然你可以講說,因為它是零股,它錢比較少,所以相對的你會覺得它大跌我比較可以抱,這個是對的。就假如是你用心理上來說,你本來就是投入的錢比較小,你的耐受度就比較高。那這一次我們這兩集在跟大家講的觀念,就是如果說你把把都 all in 的話,基本上你完全承受不起,你只要跌一個什麼兩三趴你就會想要砍出去,因為那個就是你的總資產直接就不見了。但如果你今天就是只丟 10% 的錢進去,然後 10% 的錢就算說它跌掉 50% 好了,那它也不會說對你的總資產造成一個毀滅性的重擊。所以當然你丟的錢越少,那你受到影響就越小,但是跟你是零股還是張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你錢小你用零股買,搞不好零股你買下去就是你總資產的一半,舉例來說,假設說你甚至比較窮一點的,那這個東西大跌你當然還是會怕,你不會因為說它是零股你就覺得沒差。

所以你買零股或是張,那只是你的資金調度上,你覺得哪一個比較順利就買哪一個。就像我之前買美股一次買一百股,我的錢是一股一股這樣慢慢組起來,所以大概這樣子。

下面會這個床上的 PTT NEO,他說:「大伙進攻囉!那推廣大家一起來打世紀帝國,《世紀帝國》是一款真正的種田遊戲,每一片田一定要連著 TC,不能有縫隙,不然強迫症都要發作了。以前也很喜歡打世紀,但是經過歲月的摧殘,看別人打遊戲比自己打遊戲有趣,那這邊推薦一下 Wynnsanity 的 YT 頻道,適合玩世紀的朋友,欣賞世界級的手速操作。PS. 之前講到的標的就噴肯定是賽到,不然我再點個持股,雙鴻跟正基。」完蛋,床上的 PTT NEO 又來 Q 持股了,大家可以持續觀察接下來兩個禮拜雙鴻跟正基的表現。他每次留言什麼然後就漲,那他之前留言的一家公司裡面的員工還有密我,他說我幹這個人真的很準,他剛好密我說我們家公司漲上去,然後看到這個人的 QA,就覺得他超扯,他怎麼知道說最近要攻擊了?好,那他裡面講那個 Wynnsanity,就是 W-Y-N-N,然後 S-A-N-I-T-Y,這個 YouTube 頻道在講《世紀帝國》,好像只有四、五萬個訂閱吧,那蠻神奇的一點就是,我是他的觀眾,然後同時我已經 donate 他有幾次了,我很常 donate 他。因為我覺得認真做頻道非常值得推薦,雖然有些人覺得,像我推薦給我朋友,他們覺得他聲音扁扁的不好聽,所以就不看了,但是我覺得他那個講解還蠻好玩的,所以確實如果你要打《世紀帝國》就可以看他的頻道。

那下面因為這個三次青蛙,他都祝主委一家平安快樂,請問應該如何平衡現金水位?比例要怎麼抓?多久調整一次?那主要是怕下跌沒有現金可以撿,也擔心現金一直擺著沒有參與市場。那想知道除了晚上可以睡好覺之外,有沒有其他評量的標準?

這個真的非常見仁見智啊。舉例來說極端保守的人,我身邊的最極端保守的,他的股票部位目前是 25%,而且他已經 25% 好一陣子了,他推薦大家股票部位就是 25%,他就是現金部位是拿大多數,他覺得台股、美股都是泡沫,就是有這樣子的人。那同時像我自己的部分就是,幾乎隨時股票都是滿倉,除了今天假設遇到一個崩跌,因為我是那種見機行事型的,也就是說我會吃到第一段崩,沒錯,但是我只要發現崩跌,我就把部位砍掉。所以我一般減碼拿現金,就是當我看到我的標的摔破了一個我自己設定的價位之後,我就開始持有現金。那這樣子當然換個角度說,有時候剛好殺到這個價位就反彈了,那你就是衰小,有時候就遇到,那沒辦法。可是好處就是我不會空手而回,比方說從 2020 年抱到現在,那一大堆獲利就覺得很好了,你不希望說最後面又崩回原點,雖然其實機率極低,但是你可以等到……比方說嚇死我,就先調整部位,這是我的做法。

那也有一些人的做法,一樣是自己身邊的朋友,就是他在上漲的過程之中就減碼,他下跌他就加碼。這個像誰?就像巴菲特,巴菲特的做法就是這樣,上漲的過程之中,你就看到他慢慢地減碼,然後下跌的時候,每次很神奇喔,全市場在很樂觀的時候,媽的每個機構都很屌、每個基金都很屌,可是下跌的時候就是有一個人救跌,就巴菲特,就大家都要找他借錢,雖然可能去年的借錢業務被聯準會搶走了,但是你就知道說他隨時握有一大把現金。他強的地方在哪?就是等到下跌他就有很多機會。不過有趣的地方是,下跌他也沒有真的抄底很多股票,就是以他這次的操作來說,他並不是說真的就買很多,反而就是去買庫藏股,就是買自己自家公司的股票。當然這也是某種程度在回饋股東啦,台灣人比較喜歡用發股息、股利嘛,那美國這邊就是用庫藏股,庫藏股其實就是一種回饋股東的方式。

所以現金部位到底要怎麼控,那個是眾說紛紜,那是看每個人的耐受度。那我覺得睡覺指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指標,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是現金部位只拿 5%,你也睡得著的,那就這樣吧。因為理論上,理論上真的是,強調理論喔,理論上真的是你越多錢留在市場裡面,長期下來這個期望值可能是越好的。當然你有薪水你就要持續投入加碼,你不會說什麼你今天買在高點,然後明天大跌說沒有現金可以加。可是理論上你投資就是一個一輩子的事情,你一定要長期持續地灌進去。那根據理論,就是你持有的時間越長,勝率是越大的。所以你如果心臟真的夠大的話,現金部位就不要握太大。但如果說你是那一種心臟比較小、會睡不著,那現金部位其實我個人覺得你就算真的握到什麼三成、五成,也還好,也不會說真的沒有辦法參與市場。

當然我們用那種像我自己這種極端市場派的案例,我會告訴你說,我會動彈不得,因為我就是非常重度的市場狂熱者,所以我錢就是一定要放著給他一直進去滾。可是其實多的是那一種,就是資產配置的概念你要有,就可能我的五成的錢是放股票,然後三成是房地產,然後我兩層可能是現金就在我手上的,那你就把它這樣想就好。所以你不要覺得說那個是放在帳戶裡面的死錢,你不要這樣想,你就想那個是我的現金,那是我的緊急備用金。那如果我今天剛好就遇到市場崩盤,我就選擇把我的緊急備用金……就平常這是要拿來假設出狀況用的,那現在遇到一個難得一見的崩盤,雖然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但現在出現了,機不可失,我就拿來加碼,是可以這樣。所以也不要覺得說握一堆現金是不好的,那是像我們這種比較極端派,就是真的是幾乎會盡可能讓所有錢都在做事情,不管做多或做空,反正我的錢就是要在裡面做事情,我們會比較講究說現金部位假設太多會產生 cash drag。但是如果說你不是的話,你就把它想成資產配置,就是我會有一部分的現金、一部分的貴金屬、原物料什麼的,那你本來就是可以選擇在崩盤的時候,把一部分的現金拿去加碼或做再平衡,拿出在家部位的錢然後去買,好決定存資。所以你把它想成是整個資產配置,應該腦袋就通了。

下面這位,想當飛行員的小酒菜,他說:「希望可以跟主委老公一起打世紀帝國,這一定又是一個臭直男。」我想說現在怎樣,每個都想把我掰彎是不是?我已經結婚了,我還有小孩,現在到底怎樣?他說:「我已經吹爆吹到天。癌大好,聽了一年的小酒菜,終於鼓起勇氣上來留言。」不是,留言為什麼要勇氣?他說:「想請問癌大,小酒菜現在 25 歲,月收入大概 90K。」腦袋很不錯,25 歲可以賺 9 萬塊,算蠻厲害的。他說:「工作穩定,但一直也有個飛行員夢想,那現在整個產業的狀況讓人卻步,不知道癌大可以分享一下前同事最近的狀況,讓酒菜能夠有個方向?另外很同意癌大上次說會打世紀帝國的很會賺錢,小酒菜所有朋友裡面最會賺錢的人,就是最會打世紀的。大學期間就自己創業做電商,現在月收入百萬。曾經聽他說過富邦媒一路旺,但因為已經很高了就不敢追,就這樣看著富邦媒從 1500 到 2000,再回 1500 到 2000。最後祝福癌大全家健康,二寶快樂長大。對了,我也是小弟,臭直男。」我看我開始就猜到了。

你想這個富邦媒,不就我之前有一集那個富邦媒贊助的廣告,我就講到說,這個就是我跟對口講話,然後我說:「你們家股價超猛的。」那時候幾百塊而已,然後說:「你們家股價超猛的,你有買嗎?」他說他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家股價很猛。那時候我就跟大家提醒說,你知道其實你們家公司,如果你發現業績很不錯,就注意一下,如果有上市櫃的,那股票不錯的話,能認的就去認,不能認的就你要投資嗎?想說你自己就是股東,所以你工作可能會更認真之類的。那富邦媒確實是蠻可怕的,就這樣一路就上去了。但長高、乖離大了,要去追自己還是要注意風險。那其實當然,乖離的部分是比較偏技術操作,其實實際上如果公司有持續成長的話,搞不好再繼續往上突破,也是有可能。

然後他說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同事最近的情況?我看大家過得還不錯,就是蠻多人是沒有……薪水底薪還是有,就他們有一個保障 pay,所以還是可以拿到錢。那你說整個業界狀況怎麼樣?當然如果說你用疫情的角度去看,你會覺得很可怕嘛,可是實際上你用美國的這些航空業採購的量就知道,大家對於疫情後的復甦還是抱持著蠻樂觀的想法。那本來其實我自己有在想說,會不會看到我自己的前同事,因為他們是散落在各個航空嘛,那有些跑去了某家最新的航空公司,那那個最新的航空公司都還沒有開始賺錢,就這樣賠錢,雖然他們一定有規劃要連續賠好幾年,就像老闆講的,他們早就做好賠好幾年的準備。可是遇到疫情真的是很衰小。本來還以為會看到一些人被離職之類的,但是目前是完全沒有看到這樣的狀況。

那當然目前的狀況就是 Delta 還在繼續的肆虐,可能大家很害怕,但是全球的疫苗施打也是持續地在跟上,所以我覺得這是谷底,我覺得這是谷底,再慘可能那個空間是不大的,但是反彈往上的空間是大的,所以你要去考這個是可以去做。那我還是建議你就是,因為你薪水不錯,所以你可以比一般人省掉一些麻煩。你知道有蠻多人去考機師,他在那邊出問題是,他在那個體檢的地方過不了,所以他準備了半天,然後體檢的地方過不了,幹,超幹的。所以如果你是有一點預算的,就先去那個松山機場的航醫中心去做那個甲類體位的體檢,因為很多人那個是過不了的。那你做了,過了,氣氛對了,你就去考。那盡量是以培訓為主,因為培訓是你不用出錢,公司幫你出錢,當然他錄取的機率一定就是更低。那自訓的話就是你自己去學,學完再去考,可是這個就是有可能會打水漂,你花了可能兩三百萬去學 PPL、IR、CPL,全部玩走然後考不上,你就變成你花了一筆錢買架照,那也沒用。所以我會建議一般人就是從培訓去試。那如果你是有一點預算的,可以先去做甲類體位的體檢,以防你後來發現你根本就是浪費時間。但如果說你是沒有預算的,沒關係,你就是順著過去,然後等到他要你做的時候你再去做,也是可以。

他的過關程序是蠻長的,所以其實你不用想那麼多,你就先去考就好,因為他程序太長了,你考完搞不好是已經好幾個月之後的事情,那有好幾關。所以我祝你順利,祝你順利。因為我自己是這樣,就是我身邊那時候跟我同屆的同事全部都還在飛,所以感覺這工作一定是很不錯,結果我出來,那時候可能也不說想不開,就覺得感覺還這麼年輕,我那些同事都有什麼 27、28、29,我就等到我 27、28、29,如果我真的不知道幹嘛,我再回去之類的,就想說反正我再考一定考得回去。結果下一轉眼我已經 29 了,然後因為我當時進去 23,幹,時間過真快。所以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下面這位 IG,他說:「想問癌大訂閱的內容。想問癌大前幾集中,提到推薦世紀帝國朋友訂閱的訂閱內容,感謝癌大。」

這個我在節目裡面應該都有透露過,台股的部分我真的是很推薦那個電商 Tony 陳,他真的是很厲害很厲害。然後美國的部分有兩個還蠻不錯的,一個就是 I/O,一個就是 J.E.。Mohnish Pabrai 我之前有跟大家介紹過,Pabrai 也不錯,Pabrai 也是會跟大家分析的東西。但如果你單純是講說這種資訊量很大、閱讀量超大的,我覺得這個 I/O 跟 J.E.,他們兩個產出是很嚇人的。他是可以幫助你,就是你把它當成是可能新聞或是有什麼快報來看,然後可以了解到更多東西,然後對於這個投資的判斷上可能會蠻有幫助的。

當然訂閱的東西我覺得,你知道這種東西是很體感的,就是我喜歡的東西跟你喜歡的東西可能會差很多。所以你就先訂閱一個月看看,那你覺得不好就把他退掉。因為訂閱的錢,簡單來講我講過很多次,對於小散戶來講,你不要訂太多東西,因為你訂太多東西,以小散戶來說,你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本金。如果你長期的把你的本金消耗掉,你訂一大堆然後你都沒有看的話,那個對你太傷太傷了。因為你每一個本金你就想,他如果放進市場裡面滾,那幾年後都可以放大到超級巨大的效果,特別是你還年輕,所以任何一個本金都很重要。

如果你開始發現說你的信用卡上有些東西是你付了你不會用的,不管是投資相關還是什麼其他相關的,或是你有太多的分期付款啥小的,代表說有時候你是在超支你的消費。那這些東西對你的投資之路會造成非常大的衝擊,就是年輕時候的這個本金。當然有兩種說法,一種就是年輕人其實不太需要存錢,因為反正你的錢很少,可能到三四十歲你的薪水會非常快速的成長,所以你前面的錢直接拿來培養自己,有一個說法是這樣。但是我自己是另外一派說法的,對,你當然也要投資自己或什麼的,可是不代表你一定要把錢花光,就有些講到極端就說你的薪水就是全部投資自己、全部花掉。我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子,就是你有錢你就可以開始進去市場裡面試,而且年輕的時候這個錢太值錢了。

也就是說你在年輕的時候,你非常可以接受你今天進去然後歸零,你壓選擇權歸零,甚至是有些比較極端的,可能做了一些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然後整個爆掉。可是如果你是年輕的時候爆,這個經驗都很值錢。當然我們不鼓勵這樣的事情,而是鼓勵你說你還是要非常穩健地去執行。那只是你年輕你是輸得起的,所以你輸得起的時候你可以做更多的嘗試。就像剛剛前面那個,你才 25 歲,你可以直接去……比方說我今天就是決定要辭職直接去考機師,你可以這樣做。可是等到你 31 歲,就當然那個業內有一個潛規則,這個不能公布,因為會就業歧視,跟大家講,就你可能 32 歲、33 歲去考,你就不會上了,他一定會用年輕的。所以有些東西年紀到你就真的沒有辦法做。或是你有家庭了,你就沒有辦法像你當初可能直接去實現一些你的投資的想法,即便是很大膽的,你也敢實現,可是你有家人之後你怎麼敢這樣做?你家有小孩就等著你要餵他喝奶、要換尿布什麼的。

所以年輕的時候的任何一個本金都要好好地去經營他,不管你是投資自己、還是要拿去市場磨練、還是說你要去做任何喜歡的事情,像剛剛直接拿兩萬塊去付什麼航醫體檢。所以年輕的時候就是這個本金是很重要的,所以你要去注意你生活之中有沒有不必要的話費,都要把它剃掉。我跟大家講說那些可以幫助我判斷的,那可能是到我這個階段,就是有時候我已經沒有辦法資金都壓在可能幾個標的,我要分散一點,因為資金變大了嘛,所以我沒有辦法研究這麼多東西,我就靠別人槓桿的力量,靠別人的努力來幫我做事情。可是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你的本金也沒有很大,你未必要這樣做,你可能就是你自己去研究個兩三支,那因為你的資金小。當然有些人講說其實資金小也是要做到很分散,但是我在之前有一集節目我跟大家提到過,就是那個是要嘛就是你沒有窮過,所以你不知道,你窮的時候你根本就不會想要說什麼分散、資產配置,然後期待什麼 10% 複利慢慢滾,假的辦法,最好是有人會願意這樣等。你有曾經窮過你就知道,窮的時候就是要敢賭,所以我敢這樣跟大家講,就是窮的時候真的要敢去做這種一搏翻身的事情。

但是這不是說什麼你就去股票市場隨便找東西融資 all in,這個還是有差。我所謂說你敢搏、你敢賭是說,因為你可以承擔更大的風險,因為我了不起,你知道,我三萬塊的本金我賠掉,我就是打工再打兩個月就賺回來了嘛。但是如果你今天已經是 40 歲了,你積蓄 300 萬,你這樣去賭掉,那個不是說什麼打工兩個月就賺回來了。所以我希望大家理解我的意思。

其實因為他現在只是問我一個小小的訂閱東西,我就突然扯很多,因為我擔心有些新來的人,就是你會求好心切你知道嗎?所以想說所有的工具我都要有,然後我就全部跑去訂、所有書全部跑去買什麼的,搞不好你最後面發現你自己走火入魔。有空我再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走火入魔的經驗,我自己一開始剛進來也是超瘋的,就是說可以去的論壇、可以買的書、可以訂閱的東西,你就會因為你像無頭蒼蠅一樣什麼都拿來用,然後最後面發現這樣子反而會業力引爆。所以它是一個很發散,然後之後面開始收斂的一個過程。所以有空再跟大家講這個。

最後這個,他說:「主委超多點閱率的五星讚爆。那主委你好,最近剛研究估值,像台灣主委都是用哪一種估值法?那查了好多資料都被搞亂了。那最近剛加入股市小菜雞,感謝你。」

回去聽之前的節目,估值都講過很多次,那最基本就是 P/E,那 DCF 是比較進階的,基本上你只要會這幾套,然後再加一個 EV/EBITDA 就差不多了。你只要有這樣子就可以去做估值了。然後一樣,科學的部分可能佔比是 10%、20%,就想說這個是……怎麼講,就是你去做任何一個工作,專業的部分它可能就是日常,因為你的同事們大家都有這份專業。可是可以把東西做得很好,是用那個藝術感、是用那個想像力,那個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就基本的工具那是你要取得的,但是有沒有眼光,那個可能未必是你學得來的,那也是我覺得在市場裡面決勝負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好,那這集節目先聊到這邊,就這樣,掰。